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吴友宇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吴友宇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吴友宇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吴友宇主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部分 习题与解答

习题1

客观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掺入的 杂质浓度 ,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 温度 有很大关系。

2、当PN 结外加正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大于 漂移电流,耗尽层 变窄 。当外加反向电压时,扩散电流 小于 漂移电流,耗尽层 变宽 。

3、在N 型半导体中,电子为多数载流子, 空穴 为少数载流子。

二.判断题

1、由于P 型半导体中含有大量空穴载流子,N 型半导体中含有大量电子载流子,所以P 型半导体带正电,N 型半导体带负电。( × )

2、在N 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三价元素杂质,可以改为P 型半导体。( √ )

3、扩散电流是由半导体的杂质浓度引起的,即杂质浓度大,扩散电流大;杂质浓度小,扩散电流小。(× )

4、本征激发过程中,当激发与复合处于动态平衡时,两种作用相互抵消,激发与复合停止。( × )

5、PN 结在无光照无外加电压时,结电流为零。( √ )

6、温度升高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将减小。( × )

7、PN 结加正向电压时,空间电荷区将变宽。(× )

三.简答题

1、PN 结的伏安特性有何特点?

答:根据统计物理理论分析,PN 结的伏安特性可用式)1e (I I T V V

s D -?=表示。 式中,I D 为流过PN 结的电流;I s 为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是一个与环境温度和材料等有关的参数,单位与I 的单位一致;V 为外加电压; V T =kT/q ,为温度的电压当量(其单位与V 的单位一致),其中玻尔兹曼常数k .J /K -=?23

13810

,电子电量

)(C 1060217731.1q 19库伦-?=,则)V (2

.11594T

V T =

,在常温(T=300K )下,

V T =25.875mV=26mV 。当外加正向电压,即V 为正值,且V 比V T 大几倍时,1e T

V V >>,于

是T

V V s e

I I ?=,这时正向电流将随着正向电压的增加按指数规律增大,PN 结为正向导通状

态.外加反向电压,即V 为负值,且|V|比V T 大几倍时,1e

T

V V <<,于是s I I -≈,这时PN 结

只流过很小的反向饱和电流,且数值上基本不随外加电压而变,PN 结呈反向截止状态。PN 结的伏安特性也可用特性曲线表示,如图 1.1.1所示.从式(1.1.1)伏安特性方程的分析和图1.1.1特性曲线(实线部分)可见:PN 结真有单向导电性和非线性的伏安特性。

2、什么是PN 结的反向击穿?PN 结的反向击穿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答:“PN”结的反向击穿特性:当加在“PN”结上的反向偏压超过其设计的击穿电压后,PN 结发生击穿。

PN 结的击穿主要有两类,齐纳击穿和雪崩击穿。齐纳击穿主要发生在两侧杂质浓度都较高的PN 结,一般反向击穿电压小于4Eg/q (E g —PN 结量子阱禁带能量,用电子伏特衡量,Eg/q 指PN 结量子阱外加电压值,单位为伏特)的PN 的击穿模式就是齐纳击穿,击穿机理就是强电场把共价键中的电子拉出来参与导电,使的少子浓度增加,反向电流上升。

雪崩击穿主要发生在“PN”结一侧或两侧的杂质浓度较低“PN”结,一般反向击穿电压高于6 Eg/q 的“PN”结的击穿模式为雪崩击穿。击穿机理就是强电场使载流子的运动速度加快,动能增大,撞击中型原子时把外层电子撞击出来,继而产生连锁反应,导致少数载流子浓度升高,反向电流剧增。

3、PN 结电容是怎样形成的?和普通电容相比有什么区别?

图1.1.1 PN 伏安特性

PN结电容由势垒电容C b和扩散电容C d组成。

势垒电容C b是由空间电荷区引起的。空间电荷区内有不能移动的正负离子,各具有一定的电量。当外加反向电压变大时,空间电荷区变宽,存储的电荷量增加;当外加反向电压变小时,空间电荷区变窄,存储的电荷量减小,这样就形成了电容效应。“垫垒电容”大小随外加电压改变而变化,是一种非线性电容,而普通电容为线性电容。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微变电容作为参数,变容二极管就是势垒电容随外加电压变化比较显著的二极管。

扩散电容C d是载流子在扩散过程

中的积累而引起的。PN结加正向电压

时,N区的电子向P区扩散,在P区形

成一定的电子浓度(N p)分布,PN结边缘

处浓度大,离结远的地方浓度小,电子

浓度按指数规律变化。当正向电压增加

时,载流子积累增加了△Q;反之,则

图1.3.3 P区中电子浓度的分布曲线及电荷的积累减小,如图1.3.3所示。同理,在N区

内空穴浓度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化的关系与P区电子浓度的变化相同。因此,外加电压增加△V时所出现的正负电荷积累变化△Q,可用扩散电容C d来模拟。C d也是一种非线性的分布电容。

综上可知,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是同时存在的。PN结正偏时,扩散电容远大于势垒电容;PN结反偏时,扩散电容远小于势垒电容。势垒电容和扩散电容的大小都与PN结面积成正比。与普通电容相比,PN结电容是非线性的分布电容,而普通电容为线性电容。

习题2

客观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半导体二极管当正偏时,势垒区变窄,扩散电流大于漂移电流。

2、在常温下,硅二极管的门限电压约0.6 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0.7 V;锗二极管的门限电压约0.1 V,导通后在较大电流下的正向压降约0.2 V。

3、在常温下,发光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压约 1.2~2V ,高于硅二极管的门限电压;

考虑发光二极管的发光亮度和寿命,其工作电流一般控制在 5~10 mA 。

4、利用硅PN 结在某种掺杂条件下反向击穿特性陡直的特点而制成的二极管,称为 普通(稳压)二极管。请写出这种管子四种主要参数,分别是 最大整流电流 、 反向击穿电压 、 反向电流 和 极间电容 。

二、判断题

1、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其正向电流是由( a )。

a. 多数载流子扩散形成

b. 多数载流子漂移形成

c. 少数载流子漂移形成

d. 少数载流子扩散形成 2、PN 结反向偏置电压的数值增大,但小于击穿电压,( c )。 a. 其反向电流增大 b. 其反向电流减小 c. 其反向电流基本不变 d. 其正向电流增大 3、稳压二极管是利用PN 结的( d )。

a. 单向导电性

b. 反偏截止特性

c. 电容特性

d. 反向击穿特性

4、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在20℃时是5μA ,温度每升高10℃,其反向饱和电流增大一倍,

当温度为40℃时,反向饱和电流值为( c )。

a. 10μA

b. 15μA

c. 20μA

d. 40μA 5、变容二极管在电路中使用时,其PN 结是( b )。 a. 正向运用 b. 反向运用

三、问答题

1、温度对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影响小,对其反向特性影响大,这是为什么?

答:正向偏置时,正向电流是多子扩散电流,温度对多子浓度几乎没有影响,因此温度对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影响小。但是反向偏置时,反向电流是少子漂移电流,温度升高少数载流子数量将明显增加,反向电流急剧随之增加,因此温度对二极管的反向特性影响大。 2、能否将1.5V 的干电池以正向接法接到二极管两端?为什么?

答:根据二极管电流的方程式

()qV /KT S I I e =-1

将V=1.5V 代入方程式可得:

()//I e e lg I lg lg e .--=?-≈??=-+=12150026121500262010120101500

20121434

26

故()I .A =?14

21810

虽然二极管的内部体电阻、引线电阻及电池内阻都能起限流作用,但过大的电流定会烧

坏二极管或是电池发热失效,因此应另外添加限流电阻。

3、有A 、B 两个二极管。它们的反向饱和电流分别为5mA 和A .μ20,在外加相同的正向电压时的电流分别为20mA 和8mA ,你认为哪一个管的性能较好?

答:B 好,因为B 的单向导电性好;当反向偏置时,反向饱和电流很小,二极管相当于断路,其反向偏置电阻无穷大。

4、利用硅二极管较陡峭的正向特性,能否实现稳压?若能,则二极管应如何偏置?

答:能实现稳压,二极管应该正向偏置,硅二极管的正偏导通电压为0.7V ;因此硅二极管的正向特性,可以实现稳压,其稳压值为0.7V 。 5、什么是齐纳击穿?击穿后是否意味着PN 结损坏?

答:齐纳击穿主要发生在两侧杂质浓度都较高的PN 结,其空间电荷区较窄,击穿电压较低(如5V 以下),一般反向击穿电压小于4Eg/q (E g —PN 结量子阱禁带能量,用电子伏特衡量,Eg/q 指PN 结量子阱外加电压值,单位为伏特)的PN 的击穿模式就是齐纳击穿,击穿机理就是强电场把共价键中的电子拉出来参与导电,使的少子浓度增加,反向电流上升。

发生齐纳击穿需要的电场强度很大,只有在杂质浓度特别大的PN 结才能达到。击穿后并不意味着PN 结损坏,当加在稳压管上的反向电压降低以后,管子仍然可以恢复原来的状态。但是反向电流和反向电压的乘积超过PN 结容许的耗散功率时,就可能由电击穿变为热击穿,而造成永久性的破坏。电击穿PN 结未被损坏,但是热击穿PN 结将永久损坏。

主观检测题

2.1.1试用电流方程式计算室温下正向电压为0.26V 和反向电压为1V 时的二极管电流。(设

A I S μ10= )

解:由公式 (

)

(

)

D

D T q V /K T

V /

V

D S

S

I I e

I e

=-=-1

1

由于A I S μ10=, V T =0.026V 正向偏置V D =0.26V 时 (

)

()()()D T

V /V ./.D S I I e

e e A .A μ=-=-=-==0260026101101101220264022 当反向偏置D V V =-1时 D S I I A μ≈-=-10

2.1.2 写出题图2.1.2所示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设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

解:V O1≈2V (二极管正向导通),V O2=0(二极管反向截止),V O3≈-2V (二极管正向导通),V O4≈2V (二极管反向截止),V O5≈2V (二极管正向导通),V O6≈-2V (二极管反向截止)。

2.1.3 重复题2.1.2,设二极管均为恒压降模型,且导通电压V D =0.7V 。

解:U O1≈1.3V (二极管正向导通),U O2=0(二极管反向截止),U O3≈-1.3V (二极管

正向导通),U O4≈2V (二极管反向截止),U O5≈1.3V (二极管正向导通), U O6≈-2V (二极管反向截止)。 2.1.4 设题图2.1.4中的二极管均为理想的(正向可视为短路,反向可视为开路),试判断其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求出A 、Q 两端电压AO U 。

解:题图2.1.4所示的电路图中,图(a )所示电路,二极管D 导通,V AO =-6V , 图(b )所示电路,二极管D 1导通,D 2截止,V AO =-0V , 图(c )所示电路,二极管D 1导通,D 2截止,V AO =-0V 。

2.1.5 在用万用表的Ω?Ω?Ω?k R R R 1100,10和三个欧姆档测量某二极管的正向电阻时,共测得三个数据;ΩΩΩ68085,4和k ,试判断它们各是哪一档测出的。

解:万用表测量电阻时,对应的测量电路和伏安特性如图2.1.5所示,实际上是将流过电表的电流换算为电阻值,用指针的偏转表示在表盘上。当流过的电流大时,指示的电阻小。测量时,流过电表的电流由万用表的内阻和二极管的等效直流电阻值和联合决定。

通常万用表欧姆档的电池电压为E i = 1.5V ,R Ω?10档时,表头指针的满量程为100μA

题图2.1.2 (a)

(c)

(b)

题图2.1.4

(测量电阻为0,流经电阻R i 的电流为10mA ),万用表的内阻为i R Ω=10150;R Ω?100档时,万用表的内阻为i i R R Ω==10010101500(测量电阻为0,表头满量程时,流经R i 的电流为1mA );R k Ω?1档时(测量电阻为0,表头满量程时,流经R i 的电流为0.1mA ),万用表的内阻为i i R R k Ω==1001010015;

由图可得管子两端的电压V 和电流I 之间有如下关系:

R Ω?10档时,内阻i R Ω=10150; i V .I R .I =-=-111011515150 R Ω?100档时,内阻i R Ω=1001500;i V .I R .I =-=-22100215151500 R k Ω?1档时,内阻i R k Ω=10015;i k V .I R .I =-=-3313151515000

从伏安特性图上可以看出,用R Ω?10档测量时,万用表的直流负载线方程与二极管的特性曲线的交点为A ,万用表的读数为V 1/I 1。

用R Ω?100档测量时,万用表的直流负载线方程与二极管的特性曲线的交点为B ,万用表的读数为V 2/I 2。

用R k Ω?1档测量时,万用表的直流负载线方程与二极管的特性曲线的交点为C ,万用表的读数为V 3/I 3。

由图中可以得出

V V V I I I <<3

12123

所以,Ω85为万用表Ω?10R 档测出的;Ω680为万用表Ω?100R 档测出的;Ωk 4为万用表Ω?k R 1档测出的。

2.1.6 电路如题图2.1.6所示,已知v i =6sinωt(v),试画出v i 与v o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分别

67.0

使用二极管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V D =0.7V )。

解:由题意可知:v i =6sinωt(v) 在v i 的正半周,二极管导通,电路的输出电压波形如图2.1.6(a)、(b)所示。

2.1.7 电路如题图2.1.7所示,已知v i =6sin ωt (V),二极管导通电压V D =0.7V 。试画出v i 与v O 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解:由题意

v i =6sinωt(V) 波形如图2.1.7所示:

当i v .V >37时,二极管D 1导通,v o =3.7V , 当i v .V <-37时,二极管D 2导通,v o =?3.7V ,

当i .V v .V -<<3737时,二极管D 1、D 2截止,v o =v i 。

2.2.1 现有两只稳压管,它们的稳定电压分别为5V 和8V ,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试问:

(1)若将它们串联相接,则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2)若将它们并联相接,则又可得到几种稳压值?各为多少?

解:(1)两只稳压管串联时可得1.4V 、5.7V 、8.7V 和13V 等四种稳压值。 (2)两只稳压管并联时可得0.7V 、5V 和8V 等三种稳压值。

2.2.2 已知稳压管的稳压值V Z =6V ,稳定电流的最小值I Zmin =5mA 。求题图2.2.2所示电路中V O1和V O2各为多少伏。

题图

2.1.7

题图 2.2.2

图2.1.7

题图2.1.6

解:(1)当V I =10V 时,若V O1=V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为

()I Z Z1Z min V V I .A mA I mA R --=

===>=1106

000885500

, 大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击穿。故 o V V =16。 (2)当V I =10V 时,若V O2=V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为

()I Z Z2Z min V V I .A mA I mA R --=

===<=2106

0002252000

, 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L O 2I I L V R V V V R R =?=?=++22000

520002000

2.2.3 电路如题图2.2.3(a )(b )所示,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 Z =3V ,R 的取值合适,v i 的波形如图(c )所示。试分别画出v O1和v O2的波形。

解:波形如图2.2.3所示。

题图2.2.3所示的电路中,对于图(a )所示的电路,当i v V >3时,稳压管D Z 反向击穿,v o =v i ?3V ,当i v V <3时,稳压管D Z 未击穿,v o =0V 。

对于图b 所示的电路,当i v V >3时,稳压管D Z 反向击穿,v o =V Z ,当i v V <3时,稳压管D Z 未击穿,v o =v i 。

图2.2.3

题图2.2.3

题图2.2.4

2.2.4 已知题图2.2.4所示电路中稳压管的稳定电压V Z =6V ,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5mA ,最大稳定电流I Zmax =25mA 。

(1)分别计算v i 为10V 、15V 、35V 三种情况下输出电压v O 的值; (2)若v i =35V 时负载开路,则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

解:(1)当v i =10V 时,若v O =V Z =6V ,则稳压管的电流为4mA ,小于其最小稳定电流,所以稳压管未击穿。故 L

o L V i

R v v .R R =

?≈+333

当v i =15V 时,稳压管中的电流大于最小稳定电流I Zmin ,所以

v O =V Z =6V 同理,当v i =35V 时,v O =V Z =6V 。

(2)DZ i Z I (v V )R =-=29mA >I ZM =25mA ,稳压管将因功耗过大而损坏。 2.2.5 电路如题图2.2.5所示,设所有稳压管均为硅管(正向导通电压为V D =0.7V ),且稳定电压V Z =8V ,已知v i =15sin ωt (V),试画出v O1和v O2的波形。

解:题图2.2.5

所示的电路图中,对于图(a ),当i Z v V V ≥=8时,稳压管D Z 反向击穿,v o =8V ; 当i D v V .V <-=-07时,稳压管D Z 正向导通,v o =?0.7V ;

当D i Z .V V v V V -=-<<+=078时,稳压管D Z1 和D Z2未击穿,v o =v i 。 对应题图2.2.5(a)电路的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2.2.5(a)所示。

对于图(b ),当i Z D v V V .V ≥+=87时,稳压管D Z1正向导通、D Z2反向击穿,v o =8V ; 当i Z D v V V .V <--=-87时,稳压管D Z1反向击穿、D Z2正向导通,v o =?8V ; 当Z D i Z D .V V V v V V .V -=--<<++=8787时,稳压管D Z1 和D Z2未击穿,v o =v i 。 对应题图2.2.5(b)电路的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2.2.5(b)所示。

题图2.2.5

(b)

(a)

2.3.1 在题图2.3.1所示电路中,发光二极管导通电压V D =1.5V ,正向电流在5~15mA 时才能正常工作。试问:

(1)开关S 在什么位置时发光二极管才能发光? (2)R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解:(1)当开关S 闭合时发光二极管才能发光。 (2)为了让二极管正常发光,I D =5~15mA , R 的范围为

D D m a x D D m i n m i n m a x R (V V )I R (V V )I Ω

Ω=-≈=-=233700。

可以计算得到R= 233~700Ω

习题3

客观检测题

一、填空题

1. 三极管处在放大区时,其 集电结 电压小于零, 发射结 电压大于零。

2. 三极管的发射区 杂质 浓度很高,而基区很薄。

3. 在半导体中,温度变化时 少 数载流子的数量变化较大,而 多 数载流子的数量变化较小。

4. 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内部条件是: 发射区杂质浓度要远大于基区杂质浓度,同时基区厚度要很小 ;外部条件是: 发射结要正向偏置、集电结要反向偏置 。

5. 处于放大状态的晶体管,集电极电流是 少数载流 子漂移运动形成的。

6. 工作在放大区的某三极管,如果当I B 从12μA 增大到22μA 时,I C 从1mA 变为2mA ,那

题图2.3.1

图2.2.5

(b)

(a)

么它的β约为 100 。

7. 三极管的三个工作区域分别是 饱和区 、 放大区 和 截止区 。 8. 双极型三极管是指它内部的 参与导电载流子 有两种。

9. 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它的发射结保持 正向 偏置,集电结保持 反向 偏置。 10. 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的输出电压为5V ,接入12k Ω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

2.5V ,这说明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 12 k Ω。

11. 为了使高内阻信号源与低电阻负载能很好的配合,可以在信号源与低电阻负载间接入

共集电极 组态的放大电路。

12. 题图3.0.1所示的图解,画出了某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晶体管的输出特性和直流、交流负载线。由此可以得出:

(1)电源电压CC V = 6V ;

(2)静态集电极电流CQ I = 1mA ;集电极电压CEQ U = 3V ; (3)集电极电阻C R = 3kΩ ;负载电阻L R = 3kΩ ;

(4)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 50 ,进一步计算可得电压放大倍数v A = -50 ;('bb r 取200Ω);

(5)放大电路最大不失真输出正弦电压有效值约为 1.06V ;

(6)要使放大电路不失真,基极正弦电流的振幅度应小于 20μA 。

13. 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常用方法有 射极偏置电路 和 集电极-基极偏置电路 。 14. 有两个放大倍数相同,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不同的放大电路A 和B ,对同一个具有内阻的信号源电压进行放大。在负载开路的条件下,测得A 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小,这说明A 的输入电阻 小 。

15. 三极管的交流等效输入电阻随 静态工作点 变化。

16.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很 大 ,输出电阻很 小 。 17. 放大电路必须加上合适的直流 偏置 才能正常工作。

18. 共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 放大电路有功率放大作用; 19. 共射极、共基极 放大电路有电压放大作用;

20. 共射极、共集电极 放大电路有电流放大作用; 21. 射极输出器的输入电阻较 大 ,输出电阻较 小 。

22. 射极输出器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近似相同 、 输入电阻大 、 输

出电阻小 。

23.“小信号等效电路”中的“小信号”是指 “小信号等效电路”适合于微小的变化信号的分析,不适合静态工作点和电流电压的总值的求解 ,不适合大信号的工作情况分析。 24. 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由它的 直流通路 决定,而放大器的增益、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由它的 交流通路 决定。

25. 图解法适合于 求静态工作Q 点;小、大信号工作情况分析 ,而小信号模型电路分析法则适合于 求交变小信号的工作情况分析 。

题图3.0.1

26. 放大器的放大倍数反映放大器 放大信号的 能力;输入电阻反映放大器 索取信号源信号大小的能力 ;而输出电阻则反映出放大器 带负载 能力。

27. 对放大器的分析存在 静态 和 动态 两种状态,静态值在特性曲线上所对应的点称为 Q 点 。

28. 在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中,如果输入为正弦波形,用示波器观察V O 和V I 的波形,则V O

和V I 的相位关系为 反相 ;当为共集电极电路时,则V O 和V I 的相位关系为 同相 。 29. 在由NPN 管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当Q 点 太高 (太高或太低)时,将产生饱和失真,其输出电压的波形被削掉 波谷 ;当Q 点 太低 (太高或太低)时,将产生截止失真,其输出电压的波形被削掉 波峰 。

30. 单级共射放大电路产生截止失真的原因是 放大器的动态工作轨迹进入截止区 ,产生饱和失真的原因是 放大器的动态工作轨迹进入饱和区 。 31. NPN 三极管输出电压的底部失真都是 饱和 失真。 32. PNP 三极管输出电压的 顶部 部失真都是饱和失真。 33. 多级放大器各级之间的耦合连接方式一般情况下有RC 耦合, 直接耦合, 变压器耦合。 34. BJT 三极管放大电路有 共发射极 、 共集电极 、 共基极 三种组态。 35. 不论何种组态的放大电路,作放大用的三极管都工作于其输出特性曲线的放大区。因此,这种BJT 接入电路时,总要使它的发射结保持 正向 偏置,它的集电结保持 反向 偏置。 36. 某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三个电极A 、B 、C 的电位分别为-9V 、-6V 和-6.2V ,则三极管的集电极是 A ,基极是 C ,发射极是 B 。该三极管属于 PNP 型,由 锗 半导体材料制成。

37. 电压跟随器指共 集电 极电路,其 电压 的放大倍数为1; 电流跟随器指共 基 极电路,指 电流 的放大倍数为1。

38. 温度对三极管的参数影响较大,当温度升高时,CBO I 增加 ,β 增加 ,正向发射结电压BE U 减小 ,CM P 减小 。

39. 当温度升高时,共发射极输入特性曲线将 左移 ,输出特性曲线将 上移 ,而且输出

特性曲线之间的间隔将 增大 。

40. 放大器产生非线性失真的原因是 三极管或场效应管工作在非放大区 。

41. 在题图3.0.2电路中,某一参数变化时,CEQ V 的变化情况(a. 增加,b ,减小,c. 不变,将答案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1)b R 增加时,CEQ V 将 增大 。 (2)c R 减小时,CEQ V 将 增大 。 (3)C R 增加时,CEQ V 将 减小 。 (4)s R 增加时,CEQ V 将 不变 。 (5)β减小时(换管子),CEQ V 将 增大 。 (6)环境温度升高时,CEQ V 将 减小 。

42. 在题图3.0.3电路中,当放大器处于放大状态下调整电路参数,试分析电路状态和性能的变化。(在相应的空格内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 (1)若b R 阻值减小,则静态电流I B 将 增大 ,CE V 将 减小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增大。

题图3.0.2

(2)若换一个β值较小的晶体管,则静态的B I 将 不变 ,CE V 将 增大,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减小。

(3)若C R 阻值增大,则静态电流B I 将 不变 , CE V 将 减小 ,电压放大倍数v A 将 增大 。

43.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表明放大器对 不同频率信号 适应程度。表征频率特性的主要指标是 中频电压放大倍数 , 上限截止频率 和 下限截止频率 。 44. 放大器的频率特性包括 幅频响应 和 相频响应 两个方面,产生频率失真的原因是 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信号放大倍数不同 。

45. 频率响应是指在输入正弦信号的情况下, 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的稳态响应。 46. 放大器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失真,分别是 线性 失真和 非线性 失真。 47. 幅频响应的通带和阻带的界限频率被称为 截止频率 。

48.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加入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时,低频区电压增益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存在 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的影响 ;高频区电压增益下降的原因是由于存在 放大器件内部的极间电容的影响 。

49. 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加入频率为L H f f 和的输入信号时,电压增益的幅值比中频时下降了 3 dB ,高、低频输出电压与中频时相比有附加相移,分别为 -45o 和+45o 。

50. 在单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波特图中,幅频响应高频区的斜率为 -20dB/十倍频 ,幅频

响应低频区的斜率为-20dB/十倍频 ;附加相移高频区的斜率为 -45o/十倍频 ,附加相移低频区的斜率为 +45o/十倍频 。

51. 一个单级放大器的下限频率为100Hz =L f ,上限频率为30kHz =H f ,40dB VM

=A ,如果输入一个)t 00015sin(100,πmV 的正弦波信号,该输入信号频率为 50kHz ,该电路 不会 产生波形失真。

52. 多级放大电路与组成它的各个单级放大电路相比,其通频带变 窄 ,电压增益 增

大 ,高频区附加相移 增大 。

二、判断题

1. 下列三极管均处于放大状态,试识别其管脚、判断其类型及材料,并简要说明理由。 (1)3.2V ,5V ,3V ;

解:锗NPN 型BJT 管 V BE =0.2 V 所以为锗管;5V 为集电极,3.2V 为基极,3V 为发射极,

(2)-9V ,-5V ,-5.7V

解:硅PNP 型BJT 管;-9V 为集电极,-5.7V 为基极,-5V 为发射极 (3)2V ,2.7V ,6V ;

解:硅NPN 型BJT 管;6V 为集电极,2.7V 为基极,2V 为发射极 (4)5V ,1.2V ,0.5V ;

解:硅NPN 型BJT 管;5V 为集电极,1.2V 为基极,0.5V 为发射极

题图3.0.3

(5)9V ,8.3V ,4V

解:硅PNP 型BJT 管 9V 为发射极,8.3V 为基极,4V 为集电极 (6)10V ,9.3V ,0V

解:硅PNP 型BJT 管, 10V 为发射极,9.3V 为基极,0V 为集电极 (7)5.6V ,4.9V ,12V ;

解:硅NPN 型BJT 管,12V 为集电极,5.6V 为基极,4.9V 为发射极, (8)13V ,12.8V , 17V ;

解:锗NPN 型BJT 管,17V 为集电极,13V 为基极,12.8V 为发射极, (9)6.7V ,6V ,9V ;

解:硅NPN 型BJT 管,9V 为集电极,6.7V 为基极,6V 为发射极, 2. 判断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和三极管的类型。

1管:;4,7.2,2V V V V V V C E B =-=-= 答:NPN 管,工作在放大状态。 2管:;5.5,3.5,6V V V V V V C E B === 答:NPN 管,工作在饱和状态。 3管:;V V ,V .V ,V V C E B 7301=-=-=

答:NPN 管,工作在截止状态。

3. 题图3.0.4所列三极管中哪些一定处在放大区?

答:题图3.0.4

4. 放大电路故障时,用万用表测得各点电位如题图3.0.5,三极管可能发生的故障是什么?

答:题图3.0.5所示的三极管,B 、E 极之间短路,发射结可能烧穿。

5. 测得晶体管3个电极的静态电流分别为0.06mA ,3.66mA 和3.6mA ,则该管的β 为①。

①为60。 ②为61。 ③0.98。 ④无法确定。 6. 只用万用表判别晶体管3个电极,最先判别出的应是 ②b 极 。

①e 极 ②b 极 ③c 极

7. 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对直流而言其 ① 。

题图3.0.5

①输入具有近似的恒压特性,而输出具有恒流特性。 ②输入和输出均具近似的恒流特性。 ③输入和输出均具有近似的恒压特性。

④输入具有近似的恒流特性,而输出具有恒压特性。

8. 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当基极与发射极间为开路、短路、接电阻R 时的c ,e 间的击穿电压分别用V (BR )CEO ,V (BR )CES 和V (BR )CER 表示,则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② 。

①V (BR )CEO >V (BR )CES >V (BR )CER 。 ②V (BR )CES >V (BR )CER >V (BR )CEO 。 ③V (BR )CER >V (BR )CES >V (BR )CEO 。 ④V (BR )CES >V (BR )CEO >V (BR )CER 。 9.题图3.0.6所示电路中,用 直流电压表测出V CE ≈0V ,有 可能是因为 C 或D 。

A R b 开路

B R c 短路

C R b 过小

D 过大

10. 测得电路中几个三极管的各极对地电压如题图3.0.7所示。试判断各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答:题图3.07所示的各个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图(a )为放大, 图(b )为放大 ,图(c )为饱和, 图(d )为C 、E 极间击穿。

11. 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电极的对地电位,如题图3.0.8示,试判断这些晶体管分别处于哪种工作状态(饱和、放大、截止或已损坏)?

题图3.0.6

题图3.0.7

(b)

(c)

(d)

(a)

答:题图3.07所示的各个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图(a )为损坏, 图(b )为放大, 图(c )为放大, 图(d )为截止, 图(e )为损坏,图(f )为饱和(或B 、C 极间击穿)。 12. 放大电路如题 图3.0.9所示,对于射极电阻e R 的变化是否会影响电压放大倍数v A 和输入电阻i R 的问题,有三种不同看法,指出哪一种是正确的?

甲:当e R 增大时,负反馈增强,因此↓v A 、↑i R 。( ) 乙:当e R 增大时,静态电流C I 减小,因此↓v A 、↑i R 。( )

丙:因电容e C ,对交流有旁路作用,所以e R 的变化对交流量不会有丝毫影响,因此,当e R 增大时,v A 和i R 均无变化。

解:本题意在我们要搞清e R ,在分压式电流负反馈偏置电路中的作用,从表面看,e

R 被e C 交流旁路了,对交流量无影响(即不产生交流负反馈),所以e R 的变化不影响u A 和i R ,这是本题容易使我们产生错觉的地方。但我们还必须进一步考虑,尽管e R 不产生交流负反馈,但它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是很大的,既然影响到CQ I ,就影响到be r 进而影响u A 和i R 。

题图3.0.9

甲的说法是错误的,原因:因e C 的旁路作用,所以e R 不产生交流负反馈,所以甲的观点前提就是错的。

乙的说法是正确的。原因:;)(↓↑→↓→↑→u be EQ CQ e A r I I R

↑∴=↑i be b i be R r R R r ,//,

丙的说法是错误的,原因:正如解题分析中所说,尽管e R 不产生负反馈,但e R 增大使

EQ

EQ ,I

I 减小的减小必然引起u A 减小和i R 的增加。

主观检测题

3.1.1 把一个晶体管接到电路中进行测量,当测量时A I B μ6=,则mA I C

4.0=,当测得

mA ,I

A I C

B 12.118==时μ,问这个晶体管的β值是多少?CEO CBO I I 和各是多少?

解:根据电流关系式:C B CBO I I ()I ,ββ=++1可得 C B O I )1(mA 006.0mA 4.0β++?β= (1) CBO I )1(mA 018.0mA 12.1β++?β= (2) 将(1)、(2)两式联立,解其联立方程得:

CBO I .A βμ=≈60

066

进而可得:

CEO CBO I ()I .A A βμμ=+=?=10666140

3.1.2根据题图3.1.2所示晶体三极管3BX31A 和输出特性曲线,试求Q 点处V V CE 3=,

值和值和的ααββμ,A I ,mA I B C 1504==。

题图3.1.2

解:C B I mA

I .mA

β=

==42002, .βαβ=

=+0951 C B I mA

I .mA

?β?=

==22001 .βαβ=

=+0951 3.1.3硅三极管的CBO

,I

50=β可以忽略,若接为题图3.1.3(a ),要求mA I C 2=,问E R 应

为多大?现改接为图(b),仍要求B C R mA I 问,2=应为多大?

解:(a )()C

B I mA

I A μβ

=

=

=24050

()()E B BE

E E

BE E E I I .mA V I R V .R .k I .βΩ=+=-=--=

==120466607

26204

(b )()C

B

I mA

I A μβ

==

=24050

C C B E

B B

V V

.R k I .Ω--=

=

=607

132004

3.3.1 在晶体管放大电路中,测得三个晶体管的各个电极的电位如题图3.3.1所示,试判断各晶体管的类型(PNP 管还是NPN 管,硅管还是锗管),并区分e 、b 、c 三个电极。

题图3.1.3

(a)

(b)

题图3.3.1

(a)

(b) (c)

解:题图3.3.1(a )所示的晶体管为锗NPN 管 ,三个引脚分别为①e 极、 ②b 极、 ③c 极。 题图3.3.1 (b) 所示的晶体管为硅PNP 管,三个引脚分别为①c 极、 ②b 极、 ③e 极。 题图3.3.1(c)所示的晶体管为锗 PNP 管,三个引脚分别为①b 极、 ②e 极, ③c 极。 3.3.2在某放大电路中,晶体管三个电极的电流如题图3.3.2所示,已测出mA .I 211-=,

mA .I 0302=,mA .I 2313=,试判断e 、b 、c 三个电极,该晶体管的类型(NPN 型还是

PNP 型)以及该晶体管的电流放大系数β。

解:题图3.3.2所示的晶体管为PNP 管,三个电极分别为②b 极、 ①c 极、 ③e 极,晶体管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为 β=1.2/0.03=40。

3.3.3共发射极电路如题图3.3.3所示,晶体管A I CBO μβ4,50==,导通时V .V BE 20-=,问当开关分别接在A 、B 、C 三处时,晶体管处于何种工作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为多少?设二极管D 具有理想特性。

解:题图3.3.3所示的电路,当开关置于A 位置时,I b =(2-0.2)/10=0.18 mA I cbo =12/(1×50)=0.24 mA 故工作在放大区,I c =I b ×50=9 mA 。

当开关置于B 位置时,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 I c =0。 当开关至于C 位置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3.3.

4. 题图3.3.4电路中,分别画出其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试说明哪些能实现正常放大?哪些不能?为什么?(图中电容的容抗可忽略不计)。

题图 3.3.2

题图 3.3.3

(b)

(a)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后答案

1、数据结构和机器的数据表示之间是什么关系?确定和引入数据表示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数据表示是能由硬件直接识别和引用的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反映各种数据元素或信息单元之间的结构关系。数据结构要通过软件映象变换成机器所具有的各种数据表示实现,所以数据表示是数据结构的组成元素。不同的数据表示可为数据结构的实现提供不同的支持,表现在实现效率和方便性不同。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是软件、硬件的交界面。 除基本数据表示不可少外,高级数据表示的引入遵循以下原则:(1)看系统的效率有否提高,是否养活了实现时间和存储空间。(2)看引入这种数据表示后,其通用性和利用率是否高。 2、标志符数据表示与描述符数据表示有何区别?描述符数据表示与向量数据表示对向量数据结构所提供的支持有什么不同? 答:标志符数据表示指将数据类型与数据本身直接联系在一起,让机器中每个数所都带类型樗位。其优点是:(1)简化了指令系统和程序设计;(2)简化了编译程序;(3)便于实现一致性校验;(4)能由硬件自动变换数据类型;(5)支持数据库系统的实现与数据类型无关;(6)为软件调试和应用软件开发提供支持。缺点是:(1)会增加程序所点的主存空间;(2)在微观上对机器的性能(运算速度)不利。 数据描述符指数据的描述与数据分开存放,描述所访问的数据是整块还是单个的,及访问该数据块或数据元素的地址住处它具备标志符数据表示的优点,并减少了标志符数据表示所占的空间,为向量和数组结构的实现提供支持。 数据描述符方法优于标志符数据表示,数据的描述与数据分开,描述所访问的数据是整块还是单个的,及访问该数据块或数据元素的地址信息,减少了樗符数据表示所占的窨。用描述符方法实现阵列数据的索引比用变址方法实现要方便,且便于检查出程序中的阵列越界错误。但它不能解决向量和数组的高速运算问题。而在有向量、数组数据表示的向量处理机上,硬件上设置有丰富的赂量或阵列运算指令,配有流水或阵列方式处理的高速运算器,不仅能快速形成向量、数组的元素地址,更重要的是便于实现把向量各元素成块预取到中央处理机,用一条向量、数组指令流水或同时对整个向量、数组高速处理.如让硬件越界判断与元素运算并行。这些比起用与向量、阵列无关的机器语言和数据表示串行实现要高效的多。 3、堆栈型机器与通用寄存器型机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堆栈型机器系统结构为程序调用的哪些操作提供了支持? 答:有堆栈数据表示的机器称为堆栈机器。它与一般通用寄存器型机器不同。通用寄存器型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象征型文学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规律和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和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 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 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 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 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

计算机系统结构习题解答

《计算机系统结构》习题解答 第一章(P33) 1.7 (1)从指定角度来看,不必要了解的知识称为透明性概念。 1.8见下表,“√”为透明性概念,“P ”表示相关课文页数。 1.12 已知Se=20 , 求作Fe-Sn 关系曲线。 将Se 代入Amdahl 定律得 e n F S 20 19 11 -= 1.13 上式中令Sn=2,解出Fe=10/19≈0.526 1.14 上式中令Sn=10,解出Fe=18/19≈0.947 1.15 已知两种方法可使性能得到相同的提高,问哪一种方法更好。 (1)用硬件组方法,已知Se=40,Fe=0.7,解出Sn=40/12.7≈3.1496(两种方法得到的相同性能) (2)用软件组方法,已知Se=20,Sn=40/12.7,解出Fe=27.3/38≈0.7184(第二种方法的百分比) (3)结论:软件组方法更好。因为硬件组需要将Se 再提高100%(20→40),而软件组只需将Fe 再提高1.84%(0.7→0.7184)。 Sn 20 1

1.17 57.34 .15 5 9.01.01≈= + = n S 1.18 记f ── 时钟频率,T=1/f ── 时钟周期,B ── 带宽(Byte/s )。 方案一:)/(44 11s Byte f T B =?= 方案二:)/(5.3421 %252%752s Byte f T B =??+?= 1.19 由各种指令条数可以得到总条数,以及各百分比,然后代公式计算。 ∑===4 1 510i i IC IC (1)∑==?+?+?+?=? = 4 1 55.108.0215.0232.0245.01)(i i i IC IC CPI CPI (2)806.2555.140 10 55.11040106 66≈=??=?=CPI f MIPS (3)(秒)003876.040055 .110 6 ≈=?= MIPS IC T 1.21 (1)24.21.0812.0418.026.01=?+?+?+?=CPI (2)86.171024.21040106 6 6≈??=?= CPI f MIPS 1.24 记Tc ── 新方案时钟周期,已知CPI = CPI i = 1 原时间 = CPI × IC × 0.95Tc = 0.95IC ×Tc 新时间 = (0.3×2/3+0.7)× IC × Tc = 0.9IC ×Tc 二者比较,新时间较短。 第二章(P124) 2.3(忽略P124倒1行 ~ P125第8行文字,以简化题意)已知2种浮点数,求性能指标。 此题关键是分析阶码、尾数各自的最大值、最小值。 原图为数据在内存中的格式,阶码的小数点在其右端,尾数的小数点在其左端,遵守规格化要求。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后答案unit3

第3章总线、中断与输入输出系统 3.1.简要举出集中式串行链接,定时查询和独立请求3种总线控制方式的优缺点。同时分析硬件产生故障时通讯的可靠性。 答:集中式串行链连接方式。其过程为: ①所有部件都经公共的“总线请求”线向总线控制器发使用总线申请。 ②当“总线忙”信号未建立时,“总线请求”才被总线控制器响应,送出“总线可用”信号,它串行地通过每个部件。 ③如果某部件未发过“总线请求”,则它将“总线可用”信号往下一部件转,如果某部件发过“总线请求”,则停止“总线可用”信号的传送。 ④该部件建立“总线忙”,并除去“总线请求”,此时该部件获得总线使用权,准备传送数据。 ⑤数据传送期间,“总线忙”维持“总线可用”的建立。 ⑥传送完成后,该部件去除“总线忙”信号和“总线可用”信号。 ⑦当“总线请求”再次建立时,就开始新的总线分配过程。 优点:①选择算法简单;②控制总线数少;③可扩充性好;④可靠性高。 缺点:①对“总线可用”线及其有关电路失效敏感,②不灵活;③总线中信号传送速度慢。 集中式定时查询方式,过程: ①总线上每个部件通过“总线请求”发请求。 ②若“总线忙”信号未建立,则计数器开始计数,定时查询个部件,以确定是谁发的请求。 ③当查询线上的计数值与发出请求的部件号一致时,该部件建立“总线忙”,计数停止,查询也停止。除去“总线请求”,该部件获得总线使用权。 ④“总线忙”维持到数据传送完毕。 ⑤数据传送完,去除“总线忙”。 ⑥当“总线请求”线上有新的请求,就开始下一个总线分配过程。 优点:①优先次序灵活性强;②可靠性高。 缺点:①控制线数较多;②扩展性较差;③控制较为复杂;④总线分配受限于计数信号,不能很高。 集中式独立请求方式,过程:

计算机系统结构_课后答案

习题一 1、解释下列术语 计算机系统的外特性:通常所讲的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外特性是指机器语言程序员或编译程序编写者所看到的外特性,即由他们所看到的计算机的基本属性(概念性结构和功能特性)。 计算机系统的内特性: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人员所看到的基本属性,本质上是为了将有关软件人员的基本属性加以逻辑实现的基本属性。 模拟:模拟方法是指用软件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可移植性:在新型号机出台后,原来开发的软件仍能继续在升级换代的新型号机器上使用,这就要求软件具有可兼容性,即可移植性。可兼容性是指一个软件可不经修改或只需少量修改,便可由一台机器移植到另一台机器上运行,即同一软件可应用于不同环境。 Amdahl 定律:系统中对于某一部件采用某种更快的执行方式所能获得的系统性能改进程度,取决于这种执行方式被使用的频度或占总执行时间的比例。 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指通过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 6、 7、假定求浮点数平方根的操作在某台机器上的一个基准测试程序中占总执行时间的20%,为了增强该操作的性能,可采用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增加专门的硬件,可使求浮点数平方根操作的速度提高为原来的20倍;另一种方法是提高所有浮点运算指令的速度,使其为原来的2倍,而浮点运算指令的执行时间在总执行时间中占30%。试比较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更好些。 答:增加硬件的方法的加速比23.120 /2.0)2.01(1 1=+-= p S , 另一种方法的加速比176.12 /3.0)3.01(1 2=+-=p S ,经计算可知Sp1>Sp2第一种方 法更好些。 9、假设高速缓存Cache 的工作速度为主存的5倍,且Cache 被访问命中的概率

完整版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习题原版答案_张晨曦著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 第2章指令集结构的分类 (10) 第3章流水线技术 (15) 第4章指令级并行 (37) 第5章存储层次 (55) 第6章输入输出系统 (70) 第7章互连网络 (41) 第8章多处理机 (45) 第9章机群 (45)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解释下列术语 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最全毛概慕课课后题答案

2016慕课毛概最全答案 第一章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 毛泽东在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是在 A、遵义会议 B、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16.7分 2 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两大科学命题加以阐释的党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刘少奇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16.7分 3 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得分:16.7分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实事求是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16.7分 5 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投降主义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冒险主义 正确答案:BC 我的答案:AC 得分:0.0分 6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 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正确答案:ABD 我的答案:AB 得分:8.4分 1.2.毛泽东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形成条件 1 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几个基本方面中,最具特色、最根本的原则是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理论联系实际 D、独立自主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2 下面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不正确的是pA、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同志个人正确思想的结晶 B、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C、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得分:20.0分 3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A、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 C、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得分:20.0分 4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是 A、实事求是 B、遵义会议

土木工程概论习题汇总(答案)

土木工程概论复习题汇总 一;填空题。 1.砖按生产工艺分烧结砖和非烧结砖。 2.砂一般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 3.配置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中砂。精品文档,超值下载 4.所谓灰是指石灰和石膏。 5.土木工程中使用的钢材是指线材和型材。 6.水泥按其用途及性能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 7.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细骨料、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8.绝热材料按其成分分为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 9.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给土地基,连接上部结构与地基土的下部结构称为基础。

10.常用工程地质测绘方法有相片成图法和实地测绘法。 11.通常把位于天然地基上,埋置深度小于5m的一般基础以及埋深度虽超过5m,但小于基础宽 度的大尺寸基础,统称为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12.刚性基础通常由砖、毛石、素混凝土、和灰土等材料做成。 13.建筑物的基础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属于柔性基础。 14.浅基础一般分为单独基础,条形基础、伐板基础和箱形基础、壳体基础。 15.埋置深度大于5米或大于基础宽度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16.桩按荷载传递方式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17.建筑物的基本构建可分为梁、板、柱、拱。 18.梁和板都是工程结构中的受弯构件。 19.梁按支撑方式可分为简支梁、悬臂梁和连续梁。 20.柱是工程结构中的受压构件。 21.框架结构承受竖向荷载能力强,但承受水平荷载能力差。 22.当前我国的公路等级按照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5个等级。 23.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四大类。 24.公路线路的类型及特点主要分为沿河线、越岭线、山坡线、山脊线等四大种类。 25.公路路面按其力学性质一般分为刚性路面和柔性路面等。 26.公路交通标志有三大类;指示标志、警告标志、禁令标志等。

体育慕课考试答案

1、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发现,高达50%的疾病或死亡因素与什么有关? 行为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哪一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是当时影响最大,传播最广,维持时间最长的武术组织?1910 3.网球比赛的第一原则是什么? 增加进攻(这个不确定,是根据网球老师说的选的) 4. 网球比赛中要赢得一局比赛,必须比对手多赢几分才可以? 2分 5. 联合国报告认为什么将会是21世纪最严重的健康问题? 体质下降 6. 国际羽联在哪一年正式恢复了我国的合法席位后,开始了我国羽毛球运动的鼎盛时期。1981 7. 哪一个季节人体脂肪合成速度最快? 冬天 8. 哪一年被世界公认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 1863 9. 下列哪位运动员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获得世界锦标赛冠军的运动员? 容国团 10.在哪届奥运会上,乒乓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汉城奥运会 11.篮球规则规定,篮圈离地垂直高度为多少? 3.05米 12. 1895年,由美国人()发明了排球运动。 威廉·G·摩根

13,。有助于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卧推 14.下列不易于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时段或状态有哪些?(这个也不清楚,是看它字体颜色不一样)身体极其疲惫 15.20世纪50年代末期,巴西人创造了哪种阵型被誉为足球史上的第二次变革。 “四二四”阵形 16.曾经在NBA总决赛中受伤,坚持参加比赛最后获得冠军并取得最有价值称号的凯尔特人球星是()? 保罗皮尔斯 17.体育锻炼与传统心理治疗手段同样具有抗抑郁效能,是治疗抑郁症的()手段;体育锻炼治疗抗抑郁症的效果与药物相比比较()。 辅助;持久 18.在运动中不慎扭伤,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马上揉搓患处 19.20XX年伦敦奥运会羽毛球囊括多少枚金牌? 5 20.“让参与者成为享受运动,实现人生潜能的一代”是哪一个健康促进的愿景? 为动而生 21.减小肚皮应采用哪一类运动? 长时间低强度 22.棍多以抡、劈、扫、云等法为主,大多是横方向用力,动作幅度较大,其特点:一招一式虎虎生威,动如疾风骤雨,产生"棍打一大片"的效果。棍被称为() 百兵之首 23.作为当下盛行的舞蹈元素,以人体中段(腰、腹、臀部)的各种动作为主,具有阿拉伯风情的舞蹈形式是()。肚皮舞

计算机系统结构课后习题四、五答案

习题四 1.教材P88 存储层次的访问效率e计算公式。 e=T A1/(H T A1+(1-H) T A2) e H T A1+ e(1-H) T A2= T A1 H T A1+ (1-H) T A2= T A1/ e H T A1 -H T A2= T A1/ e- T A2 H (T A1 - T A2) = T A1/ e- T A2 H = T A1/ e- T A2/ (T A1 - T A2) H = T A1(1/ e- T A2/ T A1)/ T A1 (1- T A2/ T A1) H = (1/ e- T A2/ T A1)/ (1- T A2/ T A1) 把题意的条件带入,命中率H=(1/ e- T A2/ T A1)/ (1- T A2/ T A1) =(1/ 0.8- 10-2/ 10-7)/ (1- 10-2/ 10-7) =0.999999975 实际上,这样高的命中率是极难达到的。 在主辅存之间增设一级存储器,让其速度介于主存辅存之间,让主存与中间级的访问时间比为1:100,中间级与辅存之间的访问时间比为1:1000,将它们配上相应辅助软硬件,组成一个三级存储层次,这样,可以使第1级主存的命中率降低到 H=(1/ 0.8- 10-5/ 10-7)/ (1- 10-5/ 10-7) =0.997 1.教材P84 每个存储周期能访问到的平均字数 B=(1-(1-λ)m)/λ=(1-0.7532)/0.25 ≈4 既每个存储周期能访问到的平均字数为4。 若将λ=25%,m=16代入得

B=(1-(1-λ)m)/λ=(1-0.7516)/0.25 =3.96 既每个存储周期能访问到的平均字数为3.96。 可见,模数m不宜太大,否则性能改进不大。 3.教材P81。m个存储体并行的最大频宽B m=W*m/T M,根据题意,实际频宽要低于最大频宽。即实际频宽≤0.6最大频宽。 4*106B/s≤0.6*4 B*m/(2*10-6 s) 4≤0.6* m*4/2 2≤0.6* m 3.333≤ m m取2的幂,即m为4。 4.教材P91。根据题意,画出页表。 虚存页号实页号装入位 0 3 1 1 1 1 2 2 0 3 3 0 4 2 1 5 1 0 6 0 1 7 0 0 ⑴发生页面失效的全部虚页号就是页映像表中所有装入位为0的行所对应的虚页号的集合。本题为2,3,5,7。 ⑵按以下虚地址计算主存实地址的情况列表 虚地址虚存 页号页内位移装入 位 实页号页内位移实地址 0 0 0 1 3 0 (3*1024+0)3072 3728(3*1024+656) 3 656 0 页面失效页面失效无 1023(0*1024+1023)0 1023 1 3 1023 (3*1024+1023)4095 1024(1*1024+0) 1 0 1 1 0 (1*1024+0)1024 2055(2*1024+7) 2 7 0 页面失效页面失效无 7800(7*1024+632)7 632 0 页面失效页面失效无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答案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答案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答案 【篇一:计算机体系结构习题(含答案)】 1、尾数用补码、小数表示,阶码用移码、整数表示,尾数字长p=6(不包括符号位),阶码字长q=6(不包括符号位),为数基值rm=16,阶码基值re=2。对于规格化浮点数,用十进制表达式写出如下数据(对于前11项,还要写出16进值编码)。 (1)最大尾数(8)最小正数 (2)最小正尾数(9)最大负数 (3)最小尾数(10)最小负数 (4)最大负尾数(11)浮点零 (5)最大阶码(12)表数精度 (6)最小阶码(13)表数效率 (7)最大正数(14)能表示的规格化浮点数个数 2.一台计算机系统要求浮点数的精度不低于10-7.2,表数范围正数不小于1038,且正、负数对称。尾数用原码、纯小数表示,阶码用移码、整数表示。 (1) 设计这种浮点数的格式 (2) 计算(1)所设计浮点数格式实际上能够表示的最大正数、最大负数、表数精度和表数效率。 3.某处理机要求浮点数在正数区的积累误差不大于2-p-1 ,其中,p是浮点数的尾数长度。 (1) 选择合适的舍入方法。

(2) 确定警戒位位数。 (3) 计算在正数区的误差范围。 4.假设有a和b两种不同类型的处理机,a处理机中的数据不带标志符,其指令字长和数据字长均为32位。b处理机的数据带有标志符,每个数据的字长增加至36位,其中有4位是标志符,它的指令数由最多256条减少到不到64条。如果每执行一条指令平均要访问两个操作数,每个存放在存储器中的操作数平均要被访问8次。对于一个由1000条指令组成的程序,分别计算这个程序在a处理机和b处理机中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包括指令和数据),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5.一台模型机共有7条指令,各指令的使用频率分别为35%,25%,20%,10%,5%,3%和2%,有8个通用数据寄存器,2个变址寄存器。 (1) 要求操作码的平均长度最短,请设计操作码的编码,并计算所设计操作码的平均长度。 6.某处理机的指令字长为16位,有双地址指令、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3类,并假设每个地址字 段的长度均为6位。 (1) 如果双地址指令有15条,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的条数基本相同,问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各有多少条?并且为这3类指令分配操作码。 (2) 如果要求3类指令的比例大致为1:9:9,问双地址指令、单地址指令和零地址指令各有多少条?并且为这3类指令分配操作码。 7.别用变址寻址方式和间接寻址方式编写一个程序,求c=a+b,其中,a与b都是由n个元素组成的一维数组。比较两个程序,并回答下列问题: (1) 从程序的复杂程度看,哪一种寻址方式更好?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习题 《数据库系统概论》课程部分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教材 41页) 1.试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据: 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称为数据。数据的种类有文字、图形、图象、声音、正文等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数据库: 数据库是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储存,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并可为各种用户共享。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 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开发工具)、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构成。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用于科学地组织和存储数据、高效地获取和维护数据。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功能、数据操纵功能、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2.使用数据库系统有什么好处?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是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特点或优点决定的。 使用数据库系统的好处很多,例如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方便用户的使用,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的负担等。 为什么有这些好处,可以结合第 5题来回答。

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开发的效率。因为在数据库系统中应用程序不必考虑数据的定义、存储和数据存取的具体路径,这些工作都由 DBMS来完成。 此外,当应用逻辑改变,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改变时,由于数据库系统提供了数据与程序之间的独立性。数据逻辑结构的改变是 DBA的责任,开发人员不必修改应用程序,或者只需要修改很少的应用程序。从而既简化了应用程序的编制,又大大减少了应用程序的维护和修改。 使用数据库系统可以减轻数据库系统管理人员维护系统的负担。因为 DBMS在数据库建立、运用和维护时对数据库进行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包括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多用户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等都由DBMS执行。 总之,使用数据库系统的优点是很多的,既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控制数据冗余,可以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一致性,又有利于应用程序的开发和维护。 3.试述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和联系。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区别: 文件系统面向某一应用程序,共享性差、冗余度大,独立性差,纪录内有结构、整体无结构,应用程序自己控制。 数据库系统面向现实世界,共享性高、冗余度小,具有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逻辑独立性,整体结构化,用数据模型描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恢复能力。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的联系是: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都是计算机系统中管理数据的软件。 5.试述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特点有: 一、数据结构化 数据库系统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一,也是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二、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体系结构课后习题答案

3.某模型机有10条指令I1~I10,它们的使用频度分别为0.3,0.24,0.16,0.12,0.07,0.04,0.03,0.02, 0.01,0.01。 (1)计算采用等长操作码表示时的信息冗余量。 (2)要求操作码的平均长度最短,试设计操作码的编码,并计算所设计操作码的平均长度。 (3)只有二种码长,试设计平均码长最短的扩展操作码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4)只有二种码长,试设计平均码长最短的等长扩展码编码并计算平均码长。 3.(1)采用等长操作码表示时的信息冗余量为33.5%。 (2)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如表2.2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2.7位。 表2.2 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2-5扩展码和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 (4)操作码的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如表2.2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2.92位。 5.若某机设计有如下格式的指令: 三地址指令12种,一地址指令254种,设指令字的长度为16位,每个地址码字段的位数均为4位。若操作码的编码采用扩展操作码,问二地址指令最多可以设计多少种? 5.二地址指令最多可以设计48种。 6.一台模型机共有9条指令I1~I9,各指令的使用频度分别为30%,20%,20%,10%,8%,6%,3%,2%,1%。该模型机有8位和16位两种指令字长。8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寄存器(R-R)二地址类型,16位字长指令为寄存器-存储器(R-M)二地址变址寻址类型。 (1)试设计有二种码长的扩展操作码,使其平均码长最短,并计算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 (2)在(1)的基础上,该机允许使用多少个可编址的通用寄存器? (3)若采用通用寄存器作为变址寄存器,试设计该机的两种指令格式,并标出各字段的位数。 (4)计算变址寻址的偏移地址范围。 6.(1)操作码的2-5扩展码编码法如表2.3所示,此种编码的平均码长为2.9位。 表2.3 操作码的Huffman编码法和2-4等长扩展码编码法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习题

第1章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试用实例说明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与计算机实现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如在设计主存系统时,确定主存容量、编址方式、寻址范围等属于计算机系统结构。确定主存周期、逻辑上是否采用并行主存、逻辑设计等属于计算机组成。选择存储芯片类型、微组装技术、线路设计等属于计算机实现。 计算机组成是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计算机实现是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一种体系结构可以有多种组成。一种组成可以有多种实现。 计算机系统设计中经常使用的4个定量原理是什么?并说出它们的含义。 答:(1)以经常性事件为重点。在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中,对经常发生的情况,赋予它优先的处理权和资源使用权,以得到更多的总体上的改进。(2)Amdahl 定律。加快某部件执行速度所获得的系统性能加速比,受限于该部件在系统中所占的重要性。(3)CPU 性能公式。执行一个程序所需的CPU 时间 = IC ×CPI ×时钟周期时间。(4)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在执行时所访问地址的分布不是随机的,而是相对地簇聚。 计算机系统中有三个部件可以改进,这三个部件的部件加速比为: 部件加速比1=30; 部件加速比2=20; 部件加速比3=10 (1) 如果部件1和部件2的可改进比例均为30%,那么当部件3的可改进比例为多少时,系统加速比才可以达到10? (2) 如果三个部件的可改进比例分别为30%、30%和20%,三个部件同时改进,那么系统中不可加速部分的执行时间在总执行时间中占的比例是多少? 解:(1)在多个部件可改进情况下,Amdahl 定理的扩展: ∑∑+-= i i i n S F F S )1(1 已知S 1=30,S 2=20,S 3=10,S n =10,F 1=,F 2=,得: ) ()(10/20/0.330/0.30.30.3-11 1033F F +++++= 得F 3=,即部件3的可改进比例为36%。 (2)设系统改进前的执行时间为T ,则3个部件改进前的执行时间为:(++)T = ,不可改进部分的执行时间为。 已知3个部件改进后的加速比分别为S 1=30,S 2=20,S 3=10,因此3个部件改进后的执行时间为: T T T T T n 045.010 2.020 3.0303.0'=++= 改进后整个系统的执行时间为:Tn = + = 那么系统中不可改进部分的执行时间在总执行时间中占的比例是: 82.0245.02.0=T T 假设某应用程序中有4类操作,通过改进,各操作获得不同的性能提高。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操作类型 程序中的数量 (百万条指令) 改进前的执行时间 (周期) 改进后的执行时间 (周期)

慕课测试题答案

1计算之树中,通用计算环境的演化思维是怎样概括的?________。 A.程序执行环境—由CPU-内存环境,到CPU-存储体系环境,到多CPU-多存储器环境,再到云计算虚拟计算环境 B.网络运行环境---由个人计算机、到局域网广域网、再到Internet C.元器件---由电子管、晶体管、到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D.上述全不对 正确答案:A

2计算之树中,网络化思维是怎样概括的________。 A.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B.机器网络、信息网络和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化社会 C.机器网络、信息网络和物联网 D.局域网络、互联网络和数据网络 正确答案: B

3人类应具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是指_____。 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B.实验思维、理论思维和计算思维 C逆向思维、演绎思维和发散思维 D.计算思维、理论思维和辩证思维 正确答案:B

4如何学习计算思维?_____。 A.为思维而学习知识而不是为知识而学习知识 B.不断训练,只有这样才能将思维转换为能力 C.先从贯通知识的角度学习思维,再学习更为细节性的知识,即用思维引导知识的学习 D.以上所有 正确答案:D

5自动计算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_______。 A.数据的表示,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 B.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与自动存储 C数据和计算规则的表示、自动存储和计算规则的自动执行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6计算机器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_______。 A.能够辅助人进行计算,能够执行简单的四则运算规则 B.能够执行特定的计算规则,例如能够执行差分计算规则等 C.能够执行一般的任意复杂的计算规则 D.上述说法都不正确 正确答案:C

计算机组成原理和系统结构课后答案概论

1.1 概述数字计算机的发展经过了哪几个代?各代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略。 1.2 你学习计算机知识后,准备做哪方面的应用? 略。 1.3 试举一个你所熟悉的计算机应用例子。 略。 1.4 计算机通常有哪些分类方法?你比较了解的有哪些类型的计算机? 略。 1.5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指标有哪些? 答: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可配置外设等。答:计算机硬件系统的主要指标有:机器字长、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 1.6 什么是机器字长?它对计算机性能有哪些影响? 答:指CPU一次能处理的数据位数。它影响着计算机的运算速度,硬件成本、指令系统功能,数据处理精度等。 1.7 什么是存储容量?什么是主存?什么是辅存? 答:存储容量指的是存储器可以存放数据的数量(如字节数)。

它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 主存指的是CPU能够通过地址线直接访问的存储器。如内存等。 辅存指的是CPU不能直接访问,必须通过I/O接口和地址变换等方法才能访问的存储器,如硬盘,u盘等。 1.8 根据下列题目的描述,找出最匹配的词或短语,每个词或短语只能使用一次。 (1)为个人使用而设计的计算机,通常有图形显示器、键盘和鼠标。 (2)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它执行程序中的指令。它具有加法、测试和控制其他部件的功能。 (3)计算机的一个组成部分,运行态的程序和相关数据置于其中。 (4)处理器中根据程序的指令指示运算器、存储器和I/O设备做什么的部件。 (5)嵌入在其他设备中的计算机,运行设计好的应用程序实现相应功能。 (6)在一个芯片中集成几十万到上百万个晶体管的工艺。(7)管理计算机中的资源以便程序在其中运行的程序。 (8)将高级语言翻译成机器语言的程序。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后习题原版答案 张晨曦著

第1章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1.1 解释下列术语 层次机构:按照计算机语言从低级到高级的次序,把计算机系统按功能划分成多级层次结构,每一层以一种不同的语言为特征。这些层次依次为:微程序机器级,传统机器语言机器级,汇编语言机器级,高级语言机器级,应用语言机器级等。 虚拟机:用软件实现的机器。 翻译:先用转换程序把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转换为低一级机器上等效的程序,然后再在这低一级机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功能。 解释:对于高一级机器上的程序中的每一条语句或指令,都是转去执行低一级机器上的一段等效程序。执行完后,再去高一级机器取下一条语句或指令,再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直到解释执行完整个程序。 计算机系统结构:传统机器程序员所看到的计算机属性,即概念性结构与功能特性。 透明性:在计算机技术中,把这种本来存在的事物或属性,但从某种角度看又好像不存在的概念称为透明性。 计算机组成:计算机系统结构的逻辑实现,包含物理机器级中的数据流和控制流的组成以及逻辑设计等。 计算机实现:计算机组成的物理实现,包括处理机、主存等部件的物理结构,器件的集成度和速度,模块、插件、底板的划分与连接,信号传输,电源、冷却及整机装配技术等。 系统加速比:对系统中某部分进行改进时,改进后系统性能提高的倍数。 Amdahl定律:当对一个系统中的某个部件进行改进后,所能获得的整个系统性能的提高,受限于该部件的执行时间占总执行时间的百分比。 程序的局部性原理:程序执行时所访问的存储器地址不是随机分布的,而是相对地簇聚。包括时间局部性和空间局部性。 CPI:每条指令执行的平均时钟周期数。 测试程序套件:由各种不同的真实应用程序构成的一组测试程序,用来测试计算机在各个方面的处理性能。 存储程序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其基本点是指令驱动。程序预先存放在计算机存储器中,机器一旦启动,就能按照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执行这些程序,自动完成由程序所描述的处理工作。 系列机:由同一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但具有不同组成和实现的一系列不同型号的计算机。 软件兼容:一个软件可以不经修改或者只需少量修改就可以由一台计算机移植到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差别只是执行时间的不同。 向上(下)兼容:按某档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就能运行于比它高(低)档的计算机。向后(前)兼容:按某个时期投入市场的某种型号计算机编制的程序,不加修改地就能运行于在它之后(前)投入市场的计算机。 兼容机:由不同公司厂家生产的具有相同系统结构的计算机。 模拟:用软件的方法在一台现有的计算机(称为宿主机)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称为虚拟机)的指令系统。 仿真:用一台现有计算机(称为宿主机)上的微程序去解释实现另一台计算机(称为目标机)的指令系统。 并行性:计算机系统在同一时刻或者同一时间间隔内进行多种运算或操作。只要在时间上相

文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概念)1、现实型文学:也称为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一种侧重以写 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就是:再现性与逼真性。 2、理想型文学: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表现性与虚幻性。 3、象征型文学: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了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它的基本特征就是:暗示性与朦胧性。 4、诗:词语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与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与抒发思想 感情的文学体裁。 5、小说: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与具体的环境描写,以塑造人物为中心来反映社会 生活的文体。 6、剧本: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 7、散文:一种体裁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广义的散文就是既包括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作品,也包括一般科学著作、论文、应用文章。狭义的散文即文学意义上的散文,就是指与诗歌、小说、剧本等并列的一种 文学样式,包括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文学散文就是一种题材广 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8、报告文学:以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思考题)1、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象征型文学就是寄寓意蕴,以变形描写来拟人(物)的形象,就是现代派文学,来表现哲理的。 现实型文学就是再现生活重视细节描写,虚构而见不出虚构,表现现实主义反映生活本质的。 理想型文学就是表现理想以夸张幻想来再造的虚构幻想的形象表现浪漫主义的 反映理想。 或(现实型与理想型文学的意义就在其形象自身,而象征型文学突出文学形象的意 义的超越性;现实型文学就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理想型文学往往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偏以间接的方式去暗示客观 规律与主观感受;象征型文学淡化具体时间与空间,突出了朦胧性。) 2、诗歌、小说、散文、剧本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基本特征就是:1、(高度的概括);2强性大(强烈的抒情性) 3、音乐性(停顿、平仄与押韵) 小说的基本特征:1、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2、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3、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散文的基本特征:1、选材广泛,现实性很强2、形式自由,手法多样3、形聚,构思精湛(形散:选材五光十色,联想自由驰骋,手法多种多样,结构灵活多变;神聚:立意深远,一线串珠。)4、真人真事,事情实感。 剧本的基本特征:1、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人物事件事件、地点高。2、尖锐紧张的戏剧冲突3、人物台词要个性化口语并富有动作性。(个性化语言要符合人物的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教养;口语化既有意境又有潜台词;动作性:人物语言要传达内在的动作心理活动;引起更多的外部动作,推动情节的发展到新的层面。) 第十章{概念}1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就是文学言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她在叙事性作品中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与开拓的审美意象空间。

中国文化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

书本 绪论 一为什么说文化就是“自然的人化”?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指:人化或人类化,即人类主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界客体而逐步实现自身价值观念的过程。其体现即有自然面貌、形态、功能的不断改观;也有人类个体与群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二怎样理解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联系和区别? 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被称为大文化。 狭义的文化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主要是心态文化,又称“小文化”。 三文化结构的四层次包括哪些内容? 对文化的结构解剖,有两分说,即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三层次说,即分为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有四层次说,即分为想与价值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有六大子系统说,即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注意:这里还是记住为好,六大系统可简记为:社语俗物精艺) 四怎样认识和评价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结晶,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不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代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一历史上哪些地理因素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举例说明。 1 黄河中下游一带是是中国历史上百姓生存和繁衍的最适宜地区,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农业文明对中国文化的延续性起了很大的作用。 2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理障碍对人类活动、特别是交通运输的影响。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形成了不同人群的不同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外来文化影响。 3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 4 地理环境对开放与封闭的影响是相对的,首先,不存在绝对的开放或封闭的地理环境;其次在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影响的程度是不同的;再次自然地理环境也不是决定开放与否的唯一条件,海洋并不是开放的唯一途径。 5 中国历史上确实长期缺乏开放的动力,但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本的原因并不是地理阻隔,而是中国的地理条件过于优越。 二为什么同样的地理因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地理环境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产生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同样的地理因素在 不同的历史时期会起到不同的作用。 第二章中国文化植根的经济基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