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研究分析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研究分析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研究分析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研究分析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分析

————————————————————————————————作者:————————————————————————————————日期: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公

摘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

都偏低,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从根本上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弱化权力在要素市场的支配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公共决策减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几率等。

关键词:国民收入;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表现在收入分配方面,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这种状况不仅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也将严重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一、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居民收入差距两极分化

资料显示,过去二三十年,我国正经历着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不同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发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1988-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有专家断言,目前占全国20%的人占有全部财富的80%虽无从考究,但众多迹象表明,这种断言实不为过。

(二)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整个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前者由1990年的53.4%下降到2007年的41.4%,后者由1995年的67.3%降低到2007年的57.5%。1996-2007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其中有4.6个百分点是劳动者报酬下降造成的。数据显示,1997-2007年,我国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1996-2007年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

(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对称增长

被中央领导再三强调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例关系),在2009年形成了史上最紧张的局面。1992-2007年,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9.83倍、19.35倍和7.52倍。政府和企业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企业收入增长主要是本世纪以来比较快,超过了平均增长速度;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始终是最慢的,且低于平均增长速度,这是一种并不对称的增长。结果,在高速经济

增长过程中,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不断下滑。

二、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的成因分析

我国现阶段劳动者个体差异、体制的变迁性、产业结构的调整、相关的政策安排、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化,乃至非法非规范收入的大量存在,都使得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从根本上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

(一)城乡差别是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

收入分配不公是不是起点不平等造成的?如果拿“文革”时的状态算起点,除了城乡差别,其他人为的不平等都尽可能地消灭了。所以说,起点的不平等除了城乡差别,别的不平等应该说是很小的。现在的城乡差别则不同,研究发现,就农村和城市自身内部来看,收入差距并不那么大:农村内部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只有0.36,城市的基尼系数也只有0.32。但是把城乡合起来看,基尼系数就到了0.45。所以说,我国收入分配不均的根本原因是城乡差别大。

(二)贫富分化是工业化过程带来的必然结果

从全球范围看,穷国都是农业国,富国都是工业国或者服务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可见,贫富差距的根子在工业化的先后。只要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就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来者赶不上,贫富差距就形成了。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先有机会离开农业的人收入增加了,继续留在农村的人靠农业取得收入,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很难相比。而且由于人口基数巨大,国内各地区情况差别显著,一旦流动性增加,有机会致富的人很快就富起来了,而留在农村的人继续生活在贫困中。这也是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基本原因。或者说,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化过程造成的,是一个发展中必不可免的过程。

(三)居民收入分配机制使这种不公平愈显突出

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不断扩大的态势,进入21世纪后,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和绝对差距开始加速扩大。在城镇居民内部差距、农村居民内部差距、城乡居民之间差距中,城乡差距最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率达到64.45%。二是微观分配机制的系统性“缺陷”,具体表现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合理、工资增长机制不完善、职工工资支付保障机制的不健全。很多企业工资决定主体不明确,尚未形成职工工资随企业效益发展而同步提高的增长机制。三是再分配机制“逆向调节”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性资本收益向居民转移机制缺失等因素,造成再分配环节对居民收入的“逆调节”,从而在总体上扩大了城乡差距。

(四)多种因素致使收入分配关系更加严重失衡

就目前情况看,国内绝大多数居民收入水平过低,最为重要的原因是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许多收入分配政策不合理。无论是国民收入的要素分配还是机构部分之间的分配都是如此。这种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政府政策不合理,导致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这不仅表现为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低、收入上升的幅度小,还表现为居民劳动收入在整个要素财富分配中的比重越来越低。这不仅使得国内扩大内需的政策缺乏动力源,而且还导致中低收入的居民越来越多,其相对收入水平越来越低。

第二,国内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不少要素财富的分配并非通过市场价格机制,而是通过权力方式获得。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有的、全民的资源,成为占有者获利的私人资源。而谁占有这些资源往往又与权力的大小有关。这样必然造成整个社会财富的分配与权力关系大小有关,而不是与劳动创造的努力程度有关。从而使与权力相隔较远的中低收入民众财富持有最少、收入分配比例最低、消费能力最弱。

第三,由于政府对整个社会资源的过度干预与管制,或许多制度规则的不合理,使得不少政策成了不合理的财富转移与分配机制。例如,当前中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本应通过这种制度来调节居民初级财富分配不合理的状况,既可增加政府收入,也可让整个社会个人财富持有更为公平,但当前个人所得税的主体是绝大多数中低收入居民。实际上,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这些中低收入民众是免征个人所得税或少交税的。

(五)垄断扭曲分配关系,机会不平等是收入差距的关键

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效率和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真正引起人们不满或加剧社会分配失衡的根源,在于人们参与市场竞争的机会不平等以及竞争过程中的不平等。这类不平等主要是由改革的体制性因素所致,是分配关系扭曲的重要表现。其中在非收入分配政策和制度方面,政府的“缺位和越位”贯穿始终。

第一,劳动力流动中的体制性歧视。劳动力流动的体制性歧视,源于计划经济早期的城乡分割体制。在市场经济收入增长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的条件下,这种歧视必然带来收入差距的扩大,成为目前全国总体基尼系数过高的重要体制性原因。

第二,缺乏有效的劳资协调机制,中下阶层缺乏表达诉求权。我国在转型经济体制中,虽然按劳分配依然被强调为主体地位,但相应的体制设计还很不完善。特别是劳动集体谈判的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得劳动要素在参与分配过程中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企业工会组织基本作为企业“职能部门”存在,大量的非国有企业还没有工会组织或工会组织徒具形式,在维护职工利益方面往往受到企业管理层的掣肘,劳资矛盾协调机制严重缺位。

第三,垄断行业对分配关系的扭曲。在体制转型期比较普遍的现象是,行政性垄断行业往往热衷于“选择性”地参照“市场化”和“国际惯例”,这种选择性集中体现在所谓“市场价格”、赢利和收入水平方面的参照,大部分垄断产品和服务的价格普遍高于国际价格。更为重要的是,由行政性垄断带给行业的超额利润大都没有回馈给国家和社会,而是以“做大做强”之类的理由留在了部门和企业,并且部分地转化为这些行业经营者和职工的收入、福利等。这是目前我国行业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也是对按劳分配为主分配关系的重大扭曲。

第四,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的影响。相对于经济市场化进程而言,政府职能转变还仅仅是初步的,集中表现为政府职能的缺位、错位和越位。目前社会反映强烈的

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社会保障等问题,是一些突出的表现。

第五,缺乏对资源配置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在体制转轨中虽然大幅度减少了行政性资源配置,但在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行政性资源配置的权力具有了“价格”意义。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产品“双轨”价差牟利,到90年代要素市场化中的“寻租”,出现大量权力市场化的现象。近年来,在城市改造拆迁和土地转让、资金信贷以及资本市场“圈钱”等领域,权力市场化的现象依然没有止步的迹象。这是产生灰色甚至黑色收入的根本原因。

(六)财富的灰色成分增加,更加重了收入分配的不公平

研究表明,中国财富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富人集中。福布斯富豪榜显示,2009年,中国大陆有400名富豪财富达到20.5亿元,前40位富豪的身价达到或超过70亿元。《2010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全国千万富豪达到87.5万人,其中亿万富豪有5.5万人,人数比去年增长7.8%。波士顿咨询公司发布的2009全球财富报告称,2008年中国百万美元金融资产(不包括房产和企业价值)家庭的数量为41.7万户,这一数值已超越德国和英国,全球排名第三,研究发现,中国内地富豪们最主要的财富来源是房地产业和资本市场。2009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榜单中,前10位超级富豪中有5人从事房地产投资,其中3人的财富完全来自房地产领域;前40位巨富中,有19人从事房地产投资。除了房地产行业,资本市场是中国富豪快速致富的领域,特别是创业板创造了大批财富新贵。短短几年,中国财富正在快速向少数人快速集聚,在展现中国经济增长充满活力和创富环境的同时,权力资本与金钱资本结合迅速致富导致财富集聚是其主要根源,这一方面充分暴露出中国财富分配格局的极度失衡,另一方面也是为什么这几年腐败越来越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三、如何使社会收入分配尽量做到相对公平

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弱化权力在要素市场的支配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公共决策减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几率等。

(一)一次分配要同时兼顾效率和公平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是当前我国贫富差距过大的直接原因。在我国初次分配领域,劳动者工资增长赶不上企业利润增长是一个普遍现象,企业财富明显向资本倾斜。这也说明,在初次分配阶段,改变国民收入过多向金融资本、向政府税收倾斜的做法势在必行。同时,部分行业垄断现象的存在,又是本该通过税收上缴国家的垄断利润,成了部分企业和个人的高利润和高收入。如果初次分配中造成的分配差距过大,则依靠再分配的调节功能,已难以使社会公平得到有效维护。

初次分配阶段的不尽公平,一个直接后果表现为国民内部不同群体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显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必然要求。也正因此,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要实现这样的政策目标,需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也有赖于劳动力市场的加快培育和发展,及劳动力价格机制等制度的不断完善。

(二)实现充分就业,提高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

低收入人群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工资所得,要增加他们的收入,就要努力增加就业,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经济较快增长。一方面,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不低于经济增长,使劳动报酬增长不低于、甚至应略高于经济增长和企业收入增长。另一方面,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既要充实完善强农惠农政策体系,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的收入;又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完善企业管理层薪酬制度,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加强对高收入的税收调节,促进收入分配结构合理化。

(三)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差距

要解决收入分配关系失衡的问题,就要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就要弱化权力在要素市场的支配关系,就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公共决策减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几率等。形成合理的居民收入差距,首要的对策是坚持市场化方向,创新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包括:保护劳动者按劳分配收入,创造公平择业竞争环境,逐步放开限制劳动者竞争、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福利保障制度,以及一些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地方性保护规章。其次,逐步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分配机制。尽管中国经济在快速发展及城市化率在提高,但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的增长远远高于中国城市化率的增长,这就意味着农村居民消费的相对水平越来越低。二元分化的城乡结构不仅不利于农村居民的消费,也不利于农民分享中国改革的成果。因此,只有改革当前造成城乡二元分化的诸多不合理因素(如户籍制度),才能改变当前城乡不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增加农民收入及促进农民消费快速增长。所以,放宽中小城市户籍限制推动城镇化,是当前这种改革最为重要的方面。在再分配领域,应继续推进改革,将城镇居民的各种隐性补贴“阳光化”、货币化;同时,加大对农村和落后地区的财政补贴和转移性支付力度;鼓励富人捐资建立慈善性基金,按国际通行办法免除其捐款所得税,通过发展慈善事业,缓解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

(四)打破垄断是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关键

初次分配中除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外,需要通过二次分配将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收缴后让利给居民。从政府角度看,要对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减免税,这样就会让居民分得的份额增加,而政府让利的部分可以从征收国有垄断企业的利润中弥补。政府应该把垄断的行业让出来,从不该垄断的行业中退出来,尤其是那些高利润垄断行业,如能源、交通、电信、金融、保险等,让民间资本进入。而教育、医疗、住房保障等不应该搞产业化,应有政府承担起来。另外,非垄断不可的行业,也不一定非得政府经营,也可交给民间经营,政府进行监督管理,控制其价格,控制其提供产品的结构、质量等。如果能够打破这个垄断,工资收入水平就有拉平的趋势,总体水平会提高。

(五)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社会公平提供制度基础

长期以来,社会保障考虑的对象范围主要限于城市居民,广大农村除少数有条件的地方自行实施了局部的、有限的社会保障以外,全国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供给基本付诸阙如。在城乡差距迅速拉大的背景下,这种制度安排不但没有

起到它应该起的在城乡居民之间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反而在不经意间助长了城乡差距拉大的趋势。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因种种原因,存在巨大的差异。但这项制度是有共同理念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社会公正的理念。在市场经济社会,如果没有起码的社会公正,这个社会不可能是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

四、结束语

收入差距扩大是中国内部失衡的最重要表现,是改革最大的成本,收入不平等也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久稳定的关键因素。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如此,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便增加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刘书云,王振宏.企业分配:利润挤占工资[J].瞭望,2008(2).

2、王小鲁.收入差距扩大源于制度缺陷[N].社会科学报,2007(6).

3、徐寿松,赵东辉.税收“逆调节”拉大贫富[J].瞭望,2007(52).

4、周亦乔.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4(2).

5、常兴华.解开“差距”的迷局——基尼系数与我国的居民收入差距[J].领导之友,2005(1).

浅析你周围存在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你周围存在哪些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你如何看待它们?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公平现象: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是有很大差距的,这种差距不仅体现在硬件设施方面,更体现在经费投入和师资力量配备方面。一方面,经费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教育经费的不足,与农村经济落后有关,但教育资源配置模式和教育管理政策对城市的倾斜,对农村基础教育缺少重视,经一步扩大了城乡的教育差距。另一方面,优秀的教师都集中在城市,这必然使农村的教育很难发展,农村的学生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与城市学生相比是很匮乏的,这是义务教育阶段不公平最严重的表现。 专家认为,要从根本上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的均衡发展,主要还在于各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均衡。辽宁沈阳、安徽芜湖等一些地方就采用教师定期流动的办法,让优秀师资力量在不同学校之间轮换。这种做法还是比较有用的。 2.重点校体制的存在 重点校体制的存在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另一块绊脚石。我国重点中小学体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起初并没有太明显的政策倾斜,学校之间的差异也不大,竞争也不甚激烈。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重点校所享受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多,学生和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对重点校都有着特别的关注。重点风潮中,造成了强势学校越来越强,但无力肩负起普及教育;弱势学校越来越弱,无力承担正常教育。强、弱学校缺乏教育发展的可比性,难以形成教育公平竞争的局面。反之,拉大了学校间平行发展的差距,加大了教育不公平,特别在农村和个别城市街道,出现了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严重恶化。虽然《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但是这种现象一直都没有消除。正是这种现象的存在,加剧了基础教育的不均衡和不公平。择校不仅加剧了家长的负担,而且容易滋生教育腐败,更严重的是,择校违背了教育公平的原则。如果不存在什么重点校和普通校的区分,不存在重点班和普通班的区分,那么学生享受的教育资源就相对公平些。 (二).高考录取的不公平现象: 1.高考录取的地区差距

论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一)

论分配过程中的不公平问题(一) 摘要:分配过程不公平包括初次分配过程不公平和再分配过程不公平两个方面,前者表现在初次分配领域,由于分配政策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和企业间收入差距悬殊并存、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不合理不合法收入滋生蔓延等;后者表现在再分配领域,由于税制不完善、社会保障存在“逆调节”等原因,反而使收入差距拉大。只有解决了这些不公平问题,才能实现分配公平。 关键词:分配过程;初次分配过程;再分配过程;分配公平 居民收入分配公平,从静态来看,以分配结果公平的形式体现出来;从动态来看,则是分配起点公平、分配过程公平和分配结果公平的统一。其中,分配过程公平包括初次分配过程公平和再分配过程公平两个方面。初次分配过程公平核心是在生产领域,贯彻落实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用同一分配尺度来衡量相同要素提供者,使收入与投资在形式和数量上相适应1]27。初次分配注重的是公平基础上的效率优先原则,经过初次分配必然产生一定的收入差距,必须经过再分配来调节。再分配过程公平主要是指再分配领域税收、转移支付、社会保障等再分配政策的公平,使社会成员尽可能平等地享受发展的成果。只有初次分配过程和再分配过程都基本上实现了公平,分配公平才能成为现实,否则,即使实现了分配起点公平,若没有分配过程公平,不可能达到分配结果公平,分配过程公平是分配公平的关键环节。 从实践运行看,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注重对分配结果进行调节,并没达到预期目的,收入差距仍呈持续扩大之势,原因在于分配过程不公平制约了分配公平。 一、初次分配过程的不公平问题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但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秩序不规范,竞争机会不均等,市场监管不得力,法制建设滞后,非市场因素干扰严重,市场的基础性分配功能受到严重制约,由此导致的初次分配过程不公平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分配政策不统一造成企业内部平均主义和企业间收入差距悬殊并存的局面。现行企业分配政策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间缺乏统一的工资收入宏观调控政策,造成:其一,国有企业内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现象依然严重,尤其是劳动者之间收入差距没拉开。因其劳动报酬尚未工资化、货币化,而是“一分为二”,一块以货币工资的方式分配,一块则以福利保障的方式由单位配给,导致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多重错位;其二,非国有企业职工收入分配缺乏硬约束,随意性大,三资企业职工收入增长快,工资高,私营企业“重资轻劳”现象严重存在,工资远低于劳动力市场价格,造成企业内部的苦乐不均;其三,不同企业间同工不同酬,收入差距持续拉大。 二是市场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生产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甚至严重背离。目前,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市场分配机制不完善造成的,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虽已确立,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市场发育不成熟,市场价格机制不完善,要素价格的形成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市场机制对收入分配的基础性作用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缺乏法律政策规范,缺乏可操作性,如有些有形的生产要素(资本、土地等)的贡献大小可以由市场化的标准来衡量,但无形的生产要素(技术、管理等)的贡献大小很难量化,导致实践中的分配无序,要素的投入与收益不对等,甚至严重背离。具体表现在国有企业部分管理和技术等关键岗位职工的收入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一般岗位职工的收入又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违背了制度经济学的稀缺规律(资本、技术、管理等稀缺要素的收益就要高于过剩的劳动力要素的收益);非国有企业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情况则恰恰相反。 三是收入分配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导致不合理不合法收入滋生蔓延。我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

如何看待不公平现象1

如何看待不公平现象1 作者:黄艺羡2013-04-09 分享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但一些社会问题依然存在,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大家的共识,但一些人对社会公平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在实践中不能很好把握和贯彻社会公平。本文试对社会公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探讨。 一、如何科学认识社会公平的内涵 社会公平,是就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言的,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1]我们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社会公平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公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公平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关系种种现象的反映和评判,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公平的标准也随之发展变化。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公平,把它当作某种亘古不变的原则。恩格斯明确指出: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在普鲁士的容克看来,甚至可怜的行政区域条例也是对永恒公平的破坏。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2]。可见,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存在不同的公平标准。就是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利益的差别,对社会公平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认为凭借生产资料的占有权来获取剩余价值是完全合理的、公平的,因为他们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带来的;但工人们却认为这是对他们的一种剥削,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他们认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价值外的那一部分价值。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最合理的社会制度。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我们的社会公平观必须反映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离开这一生产关系来讨论公平是没有立论基础的。邓小平曾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公平观就要充分反映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其精神实质。 社会公平是一个具体的范畴。不能把不同领域的公平标准混为一谈。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一谈到公平,往往侧重从分配平均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并把社会公平等同于平均主义。但仅仅从收入分配的角度来考察社会公平,不利于全面认识社会公平的科学含

中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中国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收入分配制度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的发展和杜会的稳定。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指出了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为我们指明了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我国是一个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按照这一指导思想,建国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建立能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既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创造性,又使每个劳动者和社会成员都能公平享有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收入和社会福利的分配制度。 一、新中国收入分配政策的变迁。 1、从建国到5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1952年后,党在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中,广泛地推行了按劳分配制度,对国有企业的工资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了新的“八级工资制”。1956年进行了第二次工资改革,初步建立起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 2、1957年至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带有平均主义倾向的单一的“按劳分配”。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结构。此后的20多年时间里,按劳分配被认为是社会主义阶段的唯一分配方式。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以农村为突破口,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开始从根本上打破了农村的带有平均主义的按劳分配方式。 4、党的十三大到十五大召开前夕,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5、党的十五大至十六大,提出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国家通过医改、房改、教育体制改革,退出三大保障系统,国家财政负担减轻了,但个人在收入没有增加的前提下,支出突然增加了。 6、新世纪新阶段,党从构建和谐社会实际出发,着力建立体现社会公平

工作遇到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

工作遇到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自己真的很脆弱,很想找个人好好爱我。我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坚强,我也想找个肩膀靠靠。出来社会工作之后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带给你启发。相信自己现在所遇到的不公平迟早也会公平回来的。加油!徐哲!自己坚强起来!今天就让小编搜集了一些工作遇到不公平的说说,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工作遇到不公平的说说 一、在你落魄的时候连影子都会离开你。生活不会因为你绝望就给你希望,你哭够了伤透了还是得挤出一个笑脸去面对。生活不是电视剧,不会因为你逃避就遇到一个能够护你周全的男人,也不会因为你遭受了不公平待遇就有好工作。很多时候,能够支撑着你活下去的,就是自己仅存的那一点倔强。 二、兄弟性子直工作上遇到不公平藏不住话所以经常出力不讨好..操蛋的公平 三、人这一辈子选择了做好人,那万事儿就得靠一个忍字;工作不顺你要忍着,别人不把你当回事要忍着,别人用不法手段挣大钱而你只能本分的挣点小钱,尽管心里不平衡那也得忍着,遇到不公平待遇也要忍着……不像恶人想骂人就骂人想打人就打人想杀人也是一点不含糊,咱跟恶人比起来更给家人自己省了不少的心… 四、每当在工作中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我都默默告诉我自己:能者多劳,吃亏是福!靠这个鸡汤我挺了三年!

五、听说又长工资,不知道是喜还是悲,喜的是又可以增加几块钱,悲的是以前侍遇到退休太不公平,一个大学本科生为党工作一辈子,现在比不上小学退休的人。 六、参加工作以后经常会遇到不公平对待,开始几年很生气,受伤甚至抑郁。后来明白了,人本来就生而不平等,如果你不是缺你不可的人才,又没有靠山后台......就不用多想了,要么收拾东西走人不受这个气,要么全力以赴提升自身受重视,最起码也要改变性格学会做人交际打好人情关系,只会埋头苦干是行不通的。 七、无论生活中还是工作中,身边的人大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可我却总是爱多管闲事,每每身边人遇到不公平、不合理待遇时,我总爱为她们出头,尽管我知道这样会得罪某些人,以前我还会规劝自己不要总是这样,最后吃亏的会是自己,别人也不见得能感激你,可惜性格使然,我不说我心里就难受,现在我还是依然爱管闲事。 八、王尼玛,在学校遇到一个活动,因为主办方他们对我们不公,还打了我们,然后他们知道我们有他们打人的视频,他们一直给我们做思想工作,要求我们平了,而且他们现在匆忙把活动结束了,现在又来跟我们说社会上有不公平的事,如果这点小事就看不开以后没法生活下去!!!我想问你,你若遇到很多不公平,那么你是不是把你所有努力都可以放弃。 九、面相学果然有用的。。当你刚开始接触一个人的时候,一时间无法判断TA是好人还是坏人,或者说不知道TA是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可以先偷偷观察TA的面相。。最近工作众遇到一

当前社会教育不平等的现象

首先阐述教育公平的含义:教育平等的涵义包含四个重点:第一,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谐地发展,只有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基本人权与自由的发展,才符合教育平等的原则第二,教育权利平等原则。这是相对于政治、经济上的平等权利来说的。第三的教育制度是每个人有均等的人学机会,在教育过程中有均等的对待和成功的机会。第四,差别性对待的原则。 然后简述当前社会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当前社会教育不平等的现象中国的教育不平等是普遍存在的、多种形式的问题面列举几比较突出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一)教育招生制度的不平等现象 招生根据户籍和家庭经济水平来划分录取线,尤其是北京上海的保护本地生源政策 (二)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主要是东部和西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现象(三)性别差异造成的受教育不平等现象 社会歧视观念造成教育性别差异 (四)城乡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大城市相比于农村拥有更好更完善的资源配置 (五)家庭收入不同导致的教育不平等现象 经济优越更容易获得优质教育,贫困家庭更容易丧失接受教育的机会 然后对造成教育不平等的制度因素进行分析 (一)重点学校制度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重点学校的培养制度使得学生出现两极化 (二)教育收费制度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学校乱收学杂费使得贫困家庭子女更难接受高质量教育 (三)考试与选拔制度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考试过于注重理论而忽略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考察 (四)高考名额分配制、与户籍挂钩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高考中的分省定额,划线录取,北京上海照顾本地生源制度 (五)高校自主招生制度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这种制度地域化和城市化现象严重 (六)教育腐败现象对教育不平等的影响 这种腐败集中表现在对公平竞争的公开升学考试中一金钱权利来换取私有制的教育资源提出解决教育制度不公的方法和建议 1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改革教育费用制度,厉惩教育腐败 3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结束语 我国教育制度不公平是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造成的,同时教育不公平也是多方面的,教育公平化的目标需要经济发展个社会进步才能逐渐实现,相信这一天会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实现

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

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 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经典篇) 1、抱怨是一种心态,抱怨生活的不堪,只能说自己内心有多不堪,抱怨别人残忍,只能证明自己不懂感恩,也许,他抱怨不是目的,只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 2、人要抱着希望才能活得好。希望是指愿意主动实现其生活,让生活更美好,更健康,更有活力。希望不是消极地期待,而是主动地创造。希望即是生命和生活的本身,而不是野心和贪婪。因此抱着希望的人,总是心怀具体的目标和理想,而非虚幻的空想。他们不断孕育新的生活,心智不断成长,因此生命也是蓬勃地发展。 3、我们谁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离不开生活,谁都不能鄙视和逃避生活,人生有很多事情是不如人意的,生活中,十之有八九也都是如此。如果每天都在抱怨,那么,自己的世界里怎么会有美好存在呢?

4、抱怨是一种心态,抱怨生活的不堪,只能说自己内心有多不堪,抱怨别人残忍,只能证明自己不懂感恩,也许,他抱怨不是目的,只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者引起别人的注意。 5、人生当自勉,学习需坚持。从这一刻开始,我依旧是我,只是心境再不同。不论今后的路如何,我都会在心底默默鼓励自己,坚持不懈,等待那一场破茧的美丽。 6、磨难有如一种锻炼,一方面消耗大量体能,一方面却又强身健骨。对待磨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主动迎接,一种是被动承受。主动迎接磨难的人,在忍受磨难的痛苦时,内心多是坦然的,磨难使他好象刀剑愈见锋芒。被动承受磨难的人,在为磨难所煎熬时,内心多充满惶惑,磨难使他仿佛卵石愈见圆滑。 7、千万不要相信他们,因为这些话是不对的,因为我们没有完!而且,我们必须记住,我们永远不会有完的时候!不论是大火、龙卷风、交通事故、瘟疫,还是任何可能发生的其他灾变,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只要我们敢于接受挑战,我们的心就会得到冶炼,我们的

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2019年作文

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公平现象原因分析及对策 教育公平最初是作为一种理想被提出的,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雅典的公民教育和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思想。教育公平作为一个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其内容也在不断地发展、深化。主要有三方面内涵:教育起点上的公平,即人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即以公平方式来对待每一个不同的人的教育活动;教育目标上的公平,即教育效果的公平。其中,教育起点上的公平是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公平是保证,教育目标上的公平是前二者的归宿。人类在追求教育公平的过程中,教育的不公平始终存在着。学校是一个微型化的社会,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构成了教育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发展到对学校教育过程中公平的追求上来,教育公平的理念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体现,不仅仅是教育资源的公平投入,教师的态度、责任心、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尊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等,都对学生的权利以及学生的心理、人格、学业成绩等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试对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作初步分析,力求找出相应的对策。 一、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指的是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违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偏离教育促进受教育者适应未来生活的教育目的,漠视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和独立人格,以

非民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不能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重点学校的设立,重点班的举办,以及近几年“高价生”现象的出现,引起社会上多数人特别是工薪阶层和农民的不满。这些现象与基础教育的性质相悖,体现出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公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校教育发展的不和谐,使同样的学生不能受到相同的教育。 2 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课堂参与机会不公平。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课堂中的交往多由教师发起。教师在课堂中的支配地位,使师生交往带有更多主观选择性,学生参与交往过程多半是被动的和反应性的,教师倾向于频繁地叫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学生回答问题。布罗菲和古德对4个一年级的老师对待“优等生”和“差生”的行为进行了研究。研究报告表明,这些教师与不同成绩的学生接触的频率没有多大差别,但在质上则有着重大的不同。当“优等生”回答正确时,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是“差生”回答正确后受到表扬的两倍;而“差生”回答错误时,极有可能受到批评。比较而言,“差生”受到批评的可能,是“优等生”受到批评的三倍。当“优等生”和“差生”在回答不出来问题或回答错误时,教师愿意继续花在“优等生”身上的功夫是“差生”的两倍。 3 教师编排座位造成的不公平。教师在编排座位时为部分学生“优先定位”,使学生享受座位特权。根据物理学原理的场

遇到不公平的心情说说

遇到不公平的心情说说 【篇一:遇到不公平的心情说说】 60、人生应当看清,看透,不看破。看清需要智慧,看透需要阅历,不看破则需要一种胸襟。 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不公平的句子说说心情第四篇1、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第一 眼喜欢上了那就是喜欢上了,第一眼喜欢不上,看一百眼也喜欢不上。但是有些人要试着爱一爱才知道可不可以爱,有些人要试着去 不爱才能知道是不是可以不去爱。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珍惜眼 前的幸福。 2、因为不平,泰山才有了它的巍峨;因为不平,黄河才有了它的奔腾;因为不平,大海才有了它的波澜,因为不平,生命才更显得不 平凡。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3、上帝的不公平留下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豪迈,虽然项 羽不能称霸天下,但是他的英雄气概永远留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4、不幸,是信徒的洗礼水, 5、上帝的不公平,成就了大江东去, 浪淘尽,千古数风流人物这些千古传诵的名句呢?当我们看到历史名人的光辉聚集在他们身上时,我们可否还再埋怨上帝的不公平?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 着做一些反抗。我身边有那么多不幸的人,面对不幸,很多人像我 一样表现的异常坚强,却又不知道究竟偷偷哭了多少回。祝愿所有 不幸或者备受折磨的人平安、健康、幸福。 7、面对上天的不公平待遇,我们要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要带着 一颗满怀壮志不甘落后的心去改变现状。关于不公平的句子。 8、我们每个人都是肩负使命而来。有的人可能含着金钥匙出生,而 有的可能一生下来就天天和泥土、垃圾为伴。我们虽然不能选择自 己的出生环境,但我们可以去改变我们生活的环境。生活得好不是 说我们要有多少多少钱,要有车有房,只要你在你生活的环境里能 做愉快的事即可。 9、我们只有在不公平的环境中奋斗,在与不公平的斗争中完善,才 能升华我们的人生价值,成就不平凡的生命。 10、要明白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公平所言。这就好比世界上的花,为什么有的开得绚烂夺目,而有的却瘦小枯黄。原因在于她们所处

中国教育不公平原因及解决方案分析

中国教育不公平原因及解决方案分析 中国目前的教育的确存在很多不公平的地方,本文来分析一下教育现状,并且从多个方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1.中国教育现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虽然我国已于2001年宣布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只是基本解决了“入学机会平等”问题。在教育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平等。最为凸显的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差距,这也是我国最突出的教育国情之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城乡教育基础设施配置不均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后于市区学校;二、城乡师资水平有很大差距,部分农村儿童享受不到平等的人力资源;三、教育过程中微观层面不公平,使部分农村儿童享受不到平等的教育过程。 教育的不公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公平;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公平;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公平;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公平;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公平;升学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公平;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公平 2.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2.1.地区和城乡差距造成教育不公平 目前,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明显拉大,使得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均衡,造成了教育不公平。 2009年《求是》杂志报道过20个地市的农民人均收入,上海浦东和江苏昆山是12000元,甘肃定西是1800元,仅农民之间收入就差7倍以上。据了解,一些地市之间的人均财政收入差高达10-50倍左右,在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情况下,因县财政困难,必然造成教育的困难。 一些中小学校,由于地方经费充足,校舍宽敞、楼宇考究、环境优美、设施一流,各种先进设备应有尽有,语言室、电脑室、实验室、钢琴室、乐器室、绘画室、雕塑室、游泳馆、艺术馆、图书馆、体育馆、有的还有升降式广场、休闲晨读公园等。而另外一些地方因财政投入困难,教育经费极低,造成学校场地狭窄、房屋破旧、寄宿困难,有的学校采用的教学手段仍然是一个黑板,一枝粉笔和教师的一张嘴。 一些县财政投入困难还造成很多小学不能按国家要求在三年级开电脑课和英语课,直至小学毕业一些学生还没接触过外语和电脑。有的学校没有音乐、美术教师,此类课程也不能开课,导致一些地区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就同发达地区和城市孩子拉开了差距。 2.2.制度设计偏颇造成的教育不公平 一是就近入学存在问题。义务教育应该就近入学,但是就近的学校是优质学

我国当前收入分配不公平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收入分配不公 摘要: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 都偏低,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从根本上看,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是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问题,就必须从初次分配开始,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弱化权力在要素市场的支配关系,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通过公共决策减小既得利益制度化的几率等。 关键词:国民收入;劳动报酬;居民收入;分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表现在收入分配方面,国民收入分配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两极分化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资本所得不断上升,劳动所得不断下降,现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都与此有关。这种状况不仅成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障碍,也将严重影响到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 一、收入分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居民收入差距两极分化 资料显示,过去二三十年,我国正经历着收入差距逐步扩大的趋势,不同人群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都发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1988-2007年,收入最高10%人群和收入最低10%人群的收入差距,从7.3倍上升到23倍。有专家断言,目前占全国20%的人占有全部财富的80%虽无从考究,但众多迹象表明,这种断言实不为过。 (二)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在整个分配中的比重过低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都偏低,前者由1990年的53.4%下降到2007年的41.4%,后者由1995年的67.3%降低到2007年的57.5%。1996-2007年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其中有4.6个百分点是劳动者报酬下降造成的。数据显示,1997-2007年,我国GDP比重中,政府财政收入从10.95%升至20.57%,企业盈余从21.23%升至31.29%,而劳动者报酬却从53.4%降至39.74%。1996-2007年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了10.93个百分点。 (三)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不对称增长 被中央领导再三强调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指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比例关系),在2009年形成了史上最紧张的局面。1992-2007年,政府、企业和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9.83倍、19.35倍和7.52倍。政府和企业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企业收入增长主要是本世纪以来比较快,超过了平均增长速度;而居民初次分配收入增长速度始终是最慢的,且低于平均增长速度,这是一种并不对称的增长。结果,在高速经济

公司里遭遇不公平待遇怎么办

公司里遭遇不公平待遇怎么办? 从事医疗器械公司采购工作的读者Jessica Li在给我的邮件里抱怨了两个问题:一,公司里工程师所在的技术部门地位更高,相比之下,自己从事的技术服务岗位显得微不足道;二,办公室遍布关系户,新来的报关员是董事长朋友的女儿,每天上班就是来八卦,还对人颐指气使,更可气的是,大家都还来巴结她。于是每天辛苦工作的Jessica既得不到同事应有的尊重,又要受关系户显赫地位的刺激,顿觉天下不公。 类似的不公平还有:每次都是我去穷乡僻壤出差,老板的亲信们总是去繁华大城市;公司平均加薪8%,我只加了6%;被提升的那个人明明还没有我能干……这个世界上有让人人都觉得公平的行为规则吗?以最近美国次贷危机中人人喊打的金融高管的天价薪酬为例,美林银行前首席执行官斯坦·奥尼尔,被赶下台时还拿到了1.62亿美元,当整个美国向他举起“耻辱”的抗议招牌时,他自己可能很坦然,首先这是合约规定的;其次他会觉得,如果没有他的努力,美林银行也许会亏得更多。 “不公平”的感觉分为两种,一是只有你自己或你周围极少数人觉得对你不公平;二是大多数人认为对你不公平。在网络上,群众对这两种情况的回应最能说明问题。有人发“在上海月入万元的悲惨生活”贴子,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荣遭“找抽”待遇;而杭州一个年轻人被汽车撞死,现场交警有明显的包庇肇事者之嫌后,网上顿时讨伐声一片,并最终迫使相关部门重新查实。公平不公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然而就算是再厚道的人也会发现,“不公平”的的确确出现在我们周围每一个可能的生活细节中。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在一个北京的五星级酒店里,当我和英国飞来的同事一起拖着行李进入房间时,有服务生跑过来主动帮英国同事拎行李,好像我根本不存在一样。我跟英国同事调侃了这件事,这个学习政治学的博士若有所思地说:“一个好的制度,应该把人性的弱点考虑进去。”因为有人性的弱点,酒店服务生也许认为,欧美人给他小费的可能性比我这个亚洲人更高,事实上他如果真这么考虑将是英明的,因为我的确经常忘记给小费,毕竟周围没这个风俗习惯。但他的行为,至少影响了酒店在一个客人心目中的形象,并很可能被这个客人投诉在网络上,或写在杂志上,因而引起严重后果。同样,因为人性的弱点,有人会违背自己的心愿,在六一儿童节不陪自己的孩子,却去陪单身的老板打羽毛球,并表现得很开心;或者,因为知道新来的同事是董事长的关系户,而纷纷献殷勤。好的制度能成功地屏蔽掉这些弱点。我曾经介绍实习生给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他说,他们所有规定,需至少三位合伙人面试实习生,

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课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题目: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专业:07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 学号:20070510107 姓名:罗群岚

我国教育的不公平现象 一、什么是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最伟大的工具”,好的教育、公平的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为多数人提供同等机会同等优质服务的教育。 教育的不公平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教育的不公平又会加剧社会的不公,进而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教育不公平的发展历史 中国的教育自古就有。在几千年漫长的古代社会中,自从有教育以来,教育不公平现象就一直存在。剥削阶级和统治阶级对作为被压迫对象的下层人民的残酷掠夺和剥削,使得教育一直被统治阶级和贵族阶级垄断。一般的百姓根本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也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并创办私学,在我国古代率先打破了“学在官府”,教育由贵族阶级垄断的局面。《论语·述而》记载他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束脩”指十条肉脯,是先秦时期人们见面时最薄的一种礼物。也就是说,无论谁,只要能向孔子交纳一份“束脩”他就会对他进行教育。我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孔子应该是第一个认识到教育的不公平的人。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努力把实现教育机会均等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之一,并取得了很大成效。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修订通过新的《义务教育法》,从法律上保障了每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公平受教育的机会。既然公平受教育权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那么我们现在所说的教育不公平就主要是指教育机会的不均等了。 三、教育不公平现象的表现及原因 时至今日,我国在教育公平上仍然存在许许多多让人倍感沉重的问题:在我们的国家在我们共有的一片天空下,当有的地区已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有的地区还远没有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当有的校园至于欧美国家也让人叹为观止时,有的学校即使摆在非洲也让人倍感寒碜;当有的中学出现了教职工私车群时,有的地方教职工却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当城里孩子可以自由享用投影仪、彩电、电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时,乡村的孩子或许就立在寒风中、破旧的危房里接受着残缺的启蒙教育……通过分析,这些不公平主要体现为现实性的不公平和制度性的不公平。 引起这些种种教育不公平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之初,党和国家作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决策,因此,改革开放率先在东部沿海地区实行,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内陆,交通相对闭塞,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造成东、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状态。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长期快于中西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允许,就有更多的精力放在教育上。而西部地区的相对落后就只能优先发展经济了。这也就造成了中西部地区教育水平低于东部地区的局面。 城乡二元结构引起的城乡教育差距同样让人担忧。在入学机会方面,2002年城乡小学入学率之比时1:0.75。城市小学人均拥有计算机的数量是农村的5倍。2002年,农村小学生均总经费、事业费、个人经费、公用经费和基建费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2.6%、83.11%、

时间是最公平又不公平的

时间是最公平又不公平的。机会是最公平又不公平的。 偶然在网上看到信乐团又复出了,主唱换成了刘文杰,贵州省的。老是感到诧异,一个台湾很红的乐团,竟选择了大陆的一个不知名的男歌手。感觉文杰有种菜鸟变凤凰的运气。在百度贴吧上,也看到好多贵州的网友跟贴,都很诧异,有的还是刘文杰小时候的玩伴,有的是他的老乡。他们都在怀疑,这是真的吗?平时和他们一起玩的臭小子,一起调皮捣蛋的坏学生现在都成大明星了,同时也有另一种意思在里面“苟富贵,莫相忘”。 我们在惊艳他的成功时,在把羡慕的目光投向他时,在祈求曾经的玩伴莫相忘时,我们可否在这之前的日子里了解他,在这之前的日子里知道他。其实,他那时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一样的在苦苦奋斗,苦苦追寻。一样的要面对生活中的繁琐,人生中的抉择~~ 我们都是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然而在我们这群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中终有不平凡的人。 时间在平凡的日子里,帮我们积淀。我们做的每一件小事,我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过的每一分钟,看似平凡的生活,但都是在积淀我们的个性,我们的能力,我们为人处世的态度与方式。也就是慢慢地成了我们的习惯。 时间,其实是想做一件伟大的事的,就是在平凡中孕育伟大。它最公平又最不公平了。 而机会是我们从平凡到不平凡的垫脚石,使我们站在肩膀上的巨人。没有它,我们只能继续平凡。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的”,小时候就听到老师在说。那时觉得老师老是搬些大道理,故弄玄虚。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是口头上说说,糊弄一下麻木的人们而已。而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似乎更深了。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的,确实机会只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最近的一些事,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机会的选择性了,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它是最公平又最不公平的了。 有准备,什么叫有准备。有时,别人在做一件很平凡的事,我们可能觉得不屑,觉得很简单觉得没必要,觉得是在浪费时间。但别人做了,别人从这件事中学到东西了,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别人长期的坚持下来,长期的在做些平凡琐屑的小事。这就叫准备,这就叫积淀。 然后,别人成功蜕变,我们可能好像还埋在鼓里一样,还在做着自己的黄粱美梦。惊讶,诧异,羡慕。。。。。 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成明星了,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时,不要诧异不要羡慕。因为别人有准备;因为别人在平凡中孕育这伟大;因为时间是公平又不公平的;因为机会是公平又不公平的;因为在这公平又不公平的时间里,你没有准备;因为在这公平又不公平的机会到来时,你没有果断地抓住。 你的选择,决定了你的方向。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2011-07-21 23:01:00作者:黄艺羡来源:《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浏览次数: 344 网友评论0 条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但一些社会问题依然存在,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 党的十六大以来,社会公平问题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强化对分配结果的监管”。十六届六中全会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大家的共识,但一些人对社会公平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在实践中不能很好把握和贯彻社会公平。本文试对社会公平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探讨。 一、如何科学认识社会公平的内涵 社会公平,是就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而言的,体现的是人们之间一种平等的社会关系。[1]我们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社会公平进行分析,才能真正把握社会公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社会公平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公平是人们对社会经济关系种种现象的反映和评判,是由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是发展变化的,社会公平的标准也随之发展变化。不能离开具体的社会生产关系抽象地谈论公平,把它当作某种亘古不变的原则。恩格斯明确指出:公平“始终只是现存经济关系的或者反映其保守方面、或者反映其革命方面的观念化的神圣化的表现。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在普鲁士的容克看来,甚至可怜的行政区域条例也是对永恒公平的破坏。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2]。可见,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存在不同的公平标准。就是在同一种社会制度下,不同的阶级由于阶级

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及对策探析 摘要:权利、机会、条件、规则、过程、结果公平在内的系统公平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公平的体现,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之时应秉承出于对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的政策目标,也应保有着对功利方面的诉求。分析了我国收入再分配不公的原因,对应有职能与实际效力之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潜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改变目前国家再分配情况不公的状况,体现和谐社会的所在。 关键词:收入再分配;公平;和谐;相关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同时有关部门也深化改革了原有的不利于分配制度发展的相关措施,为国民再分配制度的发展做出了努力。在分配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所影响,我们应按照中央机构所提出的和谐社会的路线进行发展,要对再分配问题进行高度重视,着眼于问题的所在并提出相关建议,力求在经过分析原因、商榷对策、有效调节后化解再分配方面的问题。本文就我国再分配领域中所发生的不公平的现象进行了探讨,由浅入深地对问题进行剖析,力求找到症结之所在,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 一、我国当前社会收入再分配领域矛盾突出 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意指将政府作为分配主体所进行的二次分配的一种手段,在社会收入的初次分配上进行经济方面的调节,在宏观角度来讲,这是最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调节手段。国民收入再

分配的主要的工作职能在于能够将收入差距大大缩小,与此同时实现社会公平。在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之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全面考虑问题,在保证社会利益的同时,调节过大的差距,将我国的国民收入差距保持在一定的数值范围之内,将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的协调工作做好,在一定程度上,这样既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又能够使社会保障有所依托。通过税收制度累计所得税制将收入过高这一现象进行调整、通过社会保障制度对低收入人群进行经济上的保障,以求能够维持贫困家庭的生活、通过公共机构投入相关物资以服务于全体公民的生存,以上过程就是我国再分配制度的详细有关过程,以上过程能够帮助国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这一项目上减轻负重,有效地对人民群众做出贡献。目前看来,我国社会收入再分配领域矛盾较为突出,原因在于再分配政策制度所要实现的效果与实际情况有所差别,并不能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对社会收入的分配有所帮助。基于社会收入再分配制度的主要意义,公平并不能够在所有方面都有所保障,再实际分配之时,公平往往被最小化。而忽略公平通常的表现如下所示: (一)经济主体承担不同的改革成本 改革的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对改革的内容进行周密的规划,计算出改革过程中所需要的经济费用,在支付这个费用的过程中,应秉承着公平的原则。社会全体公民在同等收益的情况下,需承担的成本也是要相同的,在改革过程中所需要的成本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方式获取的。相关手段如对税收情况进行有效调节、转移支付,征收受益方更多的税款或者增加税率;对于利益受损方免去一定的税费

当你遭遇不公平待遇时

当你遭遇不公平待遇时…… 工作……总是变换的好坏心情2007-08-30 09:24:43 阅读136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人的一生中难免会遇到不公平待遇,这是老天有意在考验人,考验人战胜自我的能力。 面对不公平待遇,每个人的态度、做法都不一样。有的人,长期沉缅于愤怒之中,无心做事,自我消沉,最终光阴虚度,一事无成。有的人,虽然也会愤怒,但很快从愤怒中苏醒,化不满为动力,到头来 还要感谢:是不公平待遇给自己带来了全新的人生。 如何正确面对不公平待遇呢?——15条金科玉律 1、反省自己。自己哪些方面做错了呢?实在想不出来,那就怪自己的命运吧! 2、赶快脱身。古人荀况说过“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要赶快从愤怒中脱 身,从怨天尤人的情绪中脱身,找回快乐的自我。 3、重新定位。寻找、选准自己努力的方向,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重新给自己定位。 4、要赶快做。一旦认清了前进的方向,别迟疑别彷徨,立即采取行动。 5、持之以恒。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欲速则不达”,只有持之以恒,才能最终实现人生远大的目标。 6、工作上要培养自己的能力,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能力、同行业相同职位员工的能力,以及自己同事、领导的能 力,客观地进行评价,找到自己的确切定位,而后才是往上爬。 7、找准自己的市场价值,你觉得你自己能给工作提供什么样的价值,就是你所要得到的待遇。 8、掌握自己的心态很重要。 9、跳槽。 10、在明显不公的情况下,只要胸怀大局,个人待遇上的不公就显得微不足道,心理就能恢复平衡,在言行上 做出得体的选择。 11、在对比反差强烈的情况下,只要发挥主能动性,创造自己的优势,就能建立起自尊的新支点,同样可以找 回心理平衡,使自己扬眉吐气。 12、当你在公共场合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千万不要义气用事,而应冷静理智的处理,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的风度,这不失为最得体的选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