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1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选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1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选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1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选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41讲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计时双基练 新人教版选修

计时双基练(四十一)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计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

C.培养基都必须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倒置平板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培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难度较小。培养基都需要灭菌,但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灭菌的方法,如果培养基的营养物质在高温条件下易分解,则不能使用高压蒸汽灭菌。

答案 C

2.下列有关培养基和菌种鉴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常用的是固体培养基

B.可利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的特征来判断和鉴别细菌的类型

C.利用刚果红培养基上是否形成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D.在无氮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解析在只以尿素作为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鉴定尿素分解菌。

答案 D

3.下列对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灭菌是指杀灭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的细胞、芽孢和孢子

B.消毒和灭菌实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C.接种环用灼烧法灭菌

D.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法、干热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解析消毒是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灭菌则是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答案 B

4.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错误的是( )

A.质量浓度为4 mg/mL的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呈酸性

B.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液,应避光保存

C.质量浓度为5 μg/mL的亚硝酸钠溶液应保持弱碱性环境

D.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中和氢氧化钠

解析从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上进行分析。对氨基苯磺酸溶液和N-1-萘基

乙二胺盐酸盐溶液都呈酸性,为保证其稳定性,应低温密闭保存;亚硝酸钠标准液配制过程中应加入NH4Cl缓冲液,保持弱碱性环境以免形成亚硝酸挥发;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的目的是使滤液中色素脱色,使滤液变得无色透明。

答案 D

5.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③都需要在火焰旁进行接种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都使用固体培养基,故①正确;平板划线法采用接种环进行操作,而稀释涂布平板法采用涂布器进行操作,故②错误;纯化时,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在火焰旁接种,避免空气中的微生物混入培养基,故③正确;平板划线法一般用于分离而不是计数,故④项错误。

答案 C

6.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解析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实验遵循的原则之一是单一变量,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

答案 C

7.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

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

解析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以及对微生物计数;接种时要连续划线,这样可以获得单个菌落;大白菜腌制过程中开始时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腌制10 d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

答案 D

8.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解析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D项错;A项是培养基的灭菌方法,B项设置了一系列对照实验,C项是细菌的培养方法,A、B、C三个选项均正确。

答案 D

9.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

解析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刚果红染色;设置对照能证明经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

答案 A

10.下表表示在不同培养基中细菌的生长繁殖情况。(A、B、C、H、I、J、K、M为培养基的成分,“+”表示生长,“-”表示不生长),请分析下列哪种物质细菌不能合成( )

C.K D.M

解析培养基是按照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营养物,其中有些是各种微生物都必需的,大多数情况下按微生物特殊营养要求配制的培养基,称选择培养基。比较细菌能够生长的培养基的添加物,凡添加了物质K的培养基,细菌都能生长,反之则不能生长,说明物质K是细菌不能合成的。

答案 C

11.将细菌放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它会繁殖并形成菌落(如图甲)。某实验小组想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下列实验方案最合适的是( )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检验A、B两种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应设置不加抗生素的对照组和分别加A、B两种抗生素的实验组。

答案 C

12.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 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36 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该实验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

C.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

D.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葡萄糖

解析该培养基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是平板划线法)接种;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Ⅰ与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需要生长因子;Ⅱ和Ⅲ对照,自变量是有无葡萄糖,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碳源如葡萄糖。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14分)下表是筛选异养型细菌的培养基配方。

(1)苯胺是致癌物质,土壤中有分解苯胺的异养型细菌,此培养基中的成分X除为目的

菌提供能源外,还能提供________(写全得分),该培养基从作用看属于________培养基。制备固体培养基时调节pH 在________步骤后;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是采用纯化微生物培养的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则获得图B 效果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运用图A 所示接种方法统计的菌落常常比活菌的实际数目________。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中,已知每个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格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0.4 mm 3,观察到图中计数室所示a 、b 、c 、d 、e 5个中格共有酵母菌80个,则1 mL 样液中约有酵母菌________个。

(3)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________可初步鉴定该种细菌能够分解尿素,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筛选能够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过程中,常用到________染色法。

答案 (1)碳源和氮源 选择 溶化 高压蒸汽灭菌法

(2)平板划线法 低 107

(3)酚红指示剂 CO(NH 2)2+H 2O ――→脲酶CO 2+2NH 3 刚果红

14.(1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一些问题。

(1)微生物的分布:微生物主要分布在富含________的土壤表层;不同微生物对pH 的要求不同,细菌常生活在酸碱度________的潮湿土壤中。

(2)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在菊花组织培养中,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________进行消毒。在微生物培养中,对培养基常用________方法进行灭菌。对于空气中的细菌可用紫外线杀灭,其原因是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________。如果要检测灭菌是否彻底,可以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微生物的应用: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运用吸附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发酵生产酒精,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果醋制作时,运用醋酸菌在________和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4)微生物的接种:微生物接种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微生物的计数:根据培养基上出现的菌落数目和稀释倍数计算得出的细菌数目往往比实际的数目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微生物的鉴定:为检测尿素分解菌的存在与否,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____指示剂,如果存在尿素分解菌,则指示剂将变________色。

解析 (1)微生物主要分布在有机质丰富的土壤表层,细菌常生活在酸碱度接近中性的潮湿土壤中。

(2)植物组织培养时,对外植体常用酒精和氯化汞消毒,对培养基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紫外线能使蛋白质变性,还能损伤DNA 的结构;可通过在适宜的温度、无菌条件下放置灭菌过的培养基看其是否有菌落产生来确定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

(3)醋酸菌为需氧型生物。

(4)最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5)因一个菌落可由多个连在一起的细菌形成,所以计算得出的细菌数一般低于实际数目。

(6)用选择培养基筛选目的菌,加入酚红指示剂检测尿素分解菌,若存在尿素分解菌,指示剂变红色。

答案 (1)有机质 接近中性

(2)氯化汞 高压蒸汽灭菌 损伤DNA 的结构 将灭菌过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无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3)C 6H 12O 6――→酶2C 2H 5OH +2CO 2+能量 有氧

(4)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5)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形成的只是一个菌落

(6)选择 酚红 红

15.(20分)研究人员测试新抗生素对某种链球菌的杀菌效果,这种链球菌能引起人的咽喉感染,将此链球菌分别接种在三个培养皿中,在2号培养皿中放入一片浸过新型抗生素的圆纸片,3号作为对照,三只培养皿如下图。

(1)请对本实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喜荤,霉菌喜素”,所以该细菌培养基一般用________来配制,制备培养基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用下列字母排序)

a .倒置培养基

b .计算和称量

c .灭菌

d .调pH

e .溶解和熔化

(3)为能彻底消灭培养基中的其他微生物,科学家研究出间隙灭菌法。其程序是:第一天,将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 ,然后在36~37 ℃下放置24 h ;第二天、第三天重复第一天的操作。请分析:

①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36~37 ℃下放置24 h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怎样证明间隙灭菌法的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照组培养皿3中的圆片应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________________对培养皿1进行该链球菌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待长出菌落后,利用无菌绒布将培养皿1中的菌落转移到培养皿2和3中,转移过程中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三只培养皿都放在37 ℃的温度条件下培养24 h,其中1号培养皿的变化结果如下图,在2号培养皿中画出假设的变化结果。

解析(1)根据题图看出,该实验是探究这种新型抗生素的抑菌效果。(2)链球菌是细菌,应用蛋白胨、酵母菌提取物(如酵母膏)培养。(3)间隙灭菌法培养基在100 ℃下维持30 min 能杀灭细菌,但芽孢生命力强,可能未被杀死,在36~37 ℃下放置24 h后,由于温度适宜,芽孢萌发,再加热容易杀死。杂菌是否全被杀死,通过对培养基进一步培养判断,若再生长出菌落,说明还有杂菌。(4)对照组3应不加任何抗生素。(5)对培养皿1进行接种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培养皿1中的菌落转移到培养皿2和3中,各菌落对应位置应相同,绒布不能转动。(6)2号培养皿中间放入浸过新型抗生素的圆纸片,围绕圆纸片周围无菌落。

答案(1)这种新型抗生素对细菌生长无影响;或这种新型抗生素对细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写出一种即可)

(2)蛋白胨和酵母提取物bedca

(3)①杀死活的微生物②杀死24 h中由细菌芽孢萌发而生长的微生物③将培养基处于37 ℃下放置3~5 d,如仍无微生物生长,证明培养基已达到灭菌效果

(4)将圆片在不添加任何抗生素的无菌水中浸泡一段时间

(5)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不能转动绒布

(6)

微生物的生长

微生物的生长 第一节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在微生物学中,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称为培养物(culture),而只有一种微生物的培养物称为纯培养物(pure culture)。由于在通常情况下纯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因此把特定的微生物从自然界混杂存在的状态中分离、纯化出来的纯培养技术是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 一、无菌技术 微生物通常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生物,而且无处不在。因此,在微生物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在分离、转接及培养纯培养物时防止其被其他微生物污染的技术被称为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它是保证微生物学研究正常进行的关键。 1、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 试管、玻璃烧瓶、平皿(culture dish,petri dish)等是最为常用的培养微生物的器具,在使用前必须先行灭菌,使容器中不合任何生物。培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称为培养基(culture medium)]可以加到器皿中后一起灭菌,也可在单独灭菌后加到无菌的器具中。最常用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它可以杀灭所有的生物,包括最耐热的某些微生物的休眠体,同时可以基本保持培养基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有些玻璃器皿也可采用高温干热灭菌。为了防止杂菌,特别是空气中的杂菌污染,试管及玻璃烧瓶都需采用适宜的塞子塞口,通常采用棉花塞,也可采用各种金属、塑料及硅胶帽,它们只可让空气通过,而空气中的其他微生物不能通过。而平皿是由正反两平面板互扣而成,这种器具是专为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而设计的。 2、接种操作 用接种环或接种针分离微生物,或在无菌条件下把微生物由一个培养器皿转接到另一个培养容器进行培养,是微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基本操作。由于打开器皿就可能引起器皿内部被环境中的其他微生物污染,因此微生物实验的所有操作均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其要点是在火焰附近进行熟练的无菌操作,或在无菌箱或操作室内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操作。操作箱或操作室内的空气可在使用前一段时间内用紫外灯或化学药剂灭菌。有的无菌室通无菌空气维持无菌状态。 用以挑取和转接微生物材料的接种环及接种针,一般采用易于迅速加热和冷却的镍铬合金等金属制备,使用时用火焰灼烧灭菌。而转移液体培养物可采用无菌吸管或移液枪。 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culture plate)的简称,它是指熔化的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有固体培养基的平皿。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固体培养基是用琼脂或其他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话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这种由Koch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第二部分微专题微专题二湖泊学案

微专题二湖泊 [核心知识必备] 1.以贝加尔湖为例分析常见考查角度 (1)物种独特的原因——分析“特有”。 周边人口较少,流出河流少,缺少与外界交流的环境;湖泊古老,经漫长进化形成独有物种。 (2)鱼类丰富的原因——分析“丰富”。 湖泊面积大,提供广阔的空间;湖水纯净,阳光透射率高,藻类、浮游生物丰富,鱼类饵料充足;入湖河流多,沿湖湿地多,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物。 (3)天然空调机的原因——分析“调节气候”。 ①冬温高:冬季湖泊降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湖水结冰释放热量。 ②夏凉爽:纬度高,地势高,湖泊升温慢,使附近地区气温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4)多风浪的原因——分析“湖陆风”。 湖泊面积大,湖泊与周边陆地热力差异大,白天吹湖风,晚上吹陆风;湖面狭长,两岸地势高,狭管作用强。(注意冬季结冰,基本无风浪,主要考虑夏季) 2.综合治理 (1)面临“灭湖”威胁的原因:流域内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增多,入湖径流量减少;工农业生产引起的水体污染严重;不合理的捕捞和水体污染导致鱼类等生物多样性减少。(2)“灭湖”带来的影响: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年降水量减少,气候更加干旱;极端天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退化;湖岸周围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3)解决“灭湖”威胁的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用水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国家间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立法保护水资源等。 [实例应用提升] 1.(2018·全国卷Ⅲ,6~7)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1)~(2)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 A.地壳断陷集水 B.火山口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阻断河流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 A.湖区降水量加大 B.入湖径流增多 C.湖盆在加深 D.入湖泥沙增多 解析第(1)题,贝加尔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且深度还在加大,符合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构造湖的特征。火山口集水形成的火山口湖一般保留有完整的锥形火山山体和封闭的中部洼地,滑坡阻断河流形成堰塞湖后,一般在堰塞体的下方保留原来的河道,图中信息均不符合。河流改道不会形成较深的湖泊。第(2)题,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主要是由入湖河流搬运的泥沙在湖中沉积形成的,若入湖径流增多,则输沙量增大,入湖泥沙增多,沉积物增加使湖床抬高,湖泊变浅,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的特征不相符。贝加尔湖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少,降水量的加大不会对湖水深度产生明显影响。由于断层中部继续下陷,湖盆在加深,尽管外力作用使沉积物不断加厚,但湖水深度还在加大。 答案(1)A (2)C 2.(2018·山东烟台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

高中生物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历年高考试题选 一、全国卷 1.(2017?新课标Ⅰ卷.37)(15分) 某些土壤细菌可将尿素分解成CO2和NH3,供植物吸收和利用。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些细菌能分解尿素,有些细菌则不能,原因是前者能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不能以尿素的分解产物CO2作为碳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可用葡萄糖作为碳源,进入细菌体内的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为了筛选可分解尿素的细菌,在配制培养基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填“尿素”“NH4NO3”或“尿素+NH4NO3”)作为氮源,不选择其他两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来筛选分解尿素细菌的培养基含有KH2PO4和Na2 HPO4,其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脲酶分解尿素的细菌是异养型生物,不能利用CO2来合成有机物为细胞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其他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2)尿素其他两组都含有NH4NO3,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和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都能利用NH4NO3,不能起到筛选作用 (3)为细菌生长提供无机营养,作为缓冲剂保持细胞生长过程中pH稳定 2.(2017?新课标Ⅱ卷.37)(15分)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 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 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菌种发酵时间(2)好氧菌 (3)延长发酵时间,观测发酵效果,最好的发酵效果所对应的时间即为最佳发酵时间 (4)氨基酸和肽脂肪酸和甘油 3.(2017?新课标Ⅲ卷.37)(15分) 绿色植物甲含有物质W,该物质为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极性有机溶剂,难溶于水,且受热、受潮易分解。其提取流程为:植物甲→粉碎→加溶剂→振荡→收集提取液→活性炭处理→过滤去除活性炭→蒸馏(含回收溶剂)→重结晶→成品。回答下列问题: (1)在提取物质W时,最好应选用的一种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高温烘干”“晾干”或“新鲜”)的植物甲,不宜选用其他两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物质W时,振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在提取过程中,用活性炭处理提取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4)现有丙酮(沸点56 ℃)、乙醇(沸点约78 ℃)两种溶剂,在提取物质W时,应选用丙酮作为提取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晾干高温烘干过程中,植物甲中的物质W易被破坏;新鲜的植物甲含水量高,用于提取的极性有机溶剂会被稀释,进而降低对物质W的提取效果 (2)使原料和溶剂充分混匀(3)去除提取液中的色素(4)丙酮沸点低于乙醇,蒸馏时物质W分解较少(5)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操作,防火 4.(2016课标1卷.39)(15分) 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生物选修三必考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 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分子缝合针”——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 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

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 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DNA聚合酶 不同点连接的 DNA 双链单链 模板不要模板要模板 连接的 对象 2个DNA片 段 单个脱氧核苷酸加到 已存在的单链DNA 片段上 相同点作用实 质 形成磷酸二酯键化学本 质 蛋白质 3. “分子运输车”——载体(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

高三生物选修二知识点 除了病毒等少数生物之外,所有的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病毒的化学成分为:DNA和蛋白质或RNA和蛋白质 一、真核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一)细胞壁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有一层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可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除去。细胞壁作用为支持和保护。 (二)细胞膜 对细胞膜实行化学分析得知,细胞膜主要由脂质(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其中脂质最多,约占50%;此外,还有少量的糖类。在组成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细胞膜的功能是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实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三)细胞质 在细胞膜以内,核膜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活细胞的细胞质处于持续流动的状态,`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1、细胞质基质 细胞质基质含有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苷酸、多种酶,在细胞质中实行着多种化学反应。 2、细胞器 (1)线粒体 线粒体广泛存有于细胞质基质中,它是有氧呼吸主要场所,被喻为“动力车间”。

光镜下线粒体为椭球形,电镜下观察,它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外 膜使它与周围的细胞质基质分开,内膜的某些部位向内折叠形成嵴, 这种结构使线粒体内的膜面积增加。在线粒体内有很多种与有氧呼吸 相关的酶,还含有少量的DNA。 (2)叶绿体 叶绿体是植物、叶肉、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细胞中,实行的细胞器,被称为“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 转换站”。在电镜下能够看到叶绿体外面有双层膜,内部含有几个到 几十个由囊状的结构堆叠成的基粒,其间充满了基质。这些囊状结构 被称为类囊体,其上含有叶绿素。 (3)内质网 内质网是由单层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构,大大增加了细胞内的膜 面积,内质网与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相关,也是脂质合成的“车间”。 (4)核糖体 细胞中的核糖体是颗粒状小体,它除了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之外,还有一部分游离在细胞质中。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5)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本身不能合成蛋白质,但能够对蛋白质实行加工分类和 包装,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相关。 (6)液泡 成熟的植物细胞都有液泡。液泡内有细胞液,其中含有糖类、无 机盐、色素、蛋白质等物质,它对细胞内的环境起着调节作用,能够 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状,保持膨胀状态。

微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微生物学》课程期末考试试题解答及评分标准99b 一.判断改错题(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错,认为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 错误的打“×”,并予以改正,每小题1.5分,共15分) 01.真菌典型营养体呈现丝状或管状,叫做菌丝(√) 02.专性寄生菌并不局限利用有生命力的有机物作碳源。(×) 改正:专性寄生菌只利用有生命力的有机物作碳源 03.根据微生物生长温度范围和最适温度,通常把微生物分成高温性、中温性、低温性三 大类。(√) 04.放线菌、细菌生长适宜的pH范围:最宜以中性偏酸;(×) 改正:放线菌,细菌生长适宜中性或中性偏碱。 05.厌气性微生物只能在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0.1伏)生长,常在0.3-0.4V生长。(×) 改正:厌气性微生物只能在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0.1伏)才能生长,常在 0.1V生长; 06.波长200-300nm紫外光都有杀菌效能,一般以250-280nm杀菌力最强。(√) 07.碱性染料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08.设计培养能分解纤维素菌的培养基,可以采用合成培养基。(×) 改正:能分解纤维素菌的培养基,培养基中需加有机营养物:纤维素。

09.液体培养基稀释培养测数法,取定量稀释菌液,经培养找出临界级数,可以间接测定 样品活菌数。(√) 10.共生固氮微生物,二种微生物必须紧密地生长在一起才能固定氨态氮,由固氮的共生 菌进行分子态氮的还原作用。(√) 一.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答案,并将正确的答案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的答案未选全或有选错的,该小题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1.放线菌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微生物,其细胞形态(A;B;C;) A.有细胞壁; B.由分支菌丝组成; C.无核仁; D.菌体无鞭毛; E.菌体中有芽孢。 12.支原体[Mycoplasma],介乎于细菌与立克次体之间的原核微生物,其特点是:(A;B;)A.有细胞壁;B.能人工培养; C.有核仁; D.有鞭毛; E.非细胞型微生物。 13.无机化合物的微生物转化中,其硝化作用包括:(C;D;E;) A.硝酸还原成亚硝酸; B.硝酸还原成NH 3;C.NH 3转化成亚硝酸;D.铵盐转化成亚硝酸; E.亚硝酸盐转化成硝酸盐。 14.单细胞微生物一次培养生长曲线中,其对数生长期的特点:(A;D; E;)

选修1微生物培养各年高考题总结

选修一综合大题 1.(15分)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制作果醋、果酒和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其中发酵需要在无氧状态下才能产生人类所需代谢物质的是。 (2)某同学为了检测某受污染的水库中大肠杆菌的数量,首先要进行培养基的制备,下表是培养基的配方: ①该培养基从物理状态上分类,属于培养基。其中的蛋白胨为大肠杆菌的生长提供。 ②制备培养基的步骤是:计算→→→→倒平板。等培养基凝固,需要。 ③接种常用和两种方法。 (3)植物组织培养中对细胞再分化方向有重要影响的是和的使用顺序和比例。培养月季花药需要选择期的花药。 2. (15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自古酒就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酿制葡萄酒的有关问题。 (1)葡萄可以用来制备葡萄酒和葡萄醋,用于酿制葡萄酒的微生物主要是,酿制的过程应将温度严格控制在;用于酿制葡萄醋的微生物主要是,酿制葡萄醋的过程应将温度控制在。 (2)传统葡萄洒发酵技术所使用的微生物的来源是。其进行酒精发酵的化学反应式是。 (3)葡萄酒呈现深红色的原因是。 (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5)酿制葡萄醋的微生物是 (填“好氧”“厌氧”或“兼性厌氧”)细菌,在缺少糖源时.它将乙醇变为,,进而再变为。 3.生物技术实践与人们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也为许多学生将来就业奠定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请回答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中的问题。 (1)无菌技术主要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免杂菌的污染。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灭菌、干热灭菌和灭菌。 (2)在果醋、泡菜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氧气的是;在制作果醋过程中,榨取的果汁非常浑浊,解决的方法是。 (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在洗脱过程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 mmol/L的磷

最新高中生物选修三教学计划

2016-2017学年度高二生物选修三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生物虽然是理科学生的必考科目,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对本学科学习态度不端正,基础知识掌握不够、不牢,在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涉及到以往的知识内容,经常出现漠然的状态;不过,由于已经是高二下学期,虽然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最少,但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有所增强;在课堂上能与老师互动,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本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属于高科技的内容,技术复杂且进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介绍各种生物技术时,更侧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关于各工程的具体操作技术则从简,不做重点,只让学生作一般性了解。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和呈现方式: 1.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的惟一依据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本模块的具体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其中有若干重要方面是必须遵循的。它们是:以学习专题方式来呈现。即基因工程、克隆技术(本教材改为细胞工程,内容标准不变)、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尽管前四个专题存在互相联系与渗透的关系,但仍各自作为独立的专题来学习。具体内容标准规定的学习目标(用行为动词表述)应予遵循。五个专题合起来,具体内容标准为17项。即在知识性目标上以了解水平为主;在情感性目标上以经历(感受)水平为主;技能性目标体现在活动建议中,主要是参观、调查、资料收集、交流讨论、专题综述等。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内容均属现代生物科技的前沿,已经很深了,宜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活动建议部分,只能加强,不应削弱。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思路,是在贯彻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上述三方面的原则要求下,突出以下

(完整版)高三生物选修一复习知识点及练习题,推荐文档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 高三生物组 知识点一、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1、几种常用发酵菌种的比较 2、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制作中所用菌种及控制条件的比较

3、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过程的比较及亚硝酸盐含量的检测 比较项目果酒和果醋制作腐乳的制作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制作原理 果酒:无氧呼吸果醋:有 氧呼吸多种微生物 发酵 泡菜制作:乳酸菌无氧呼吸 亚硝酸盐检测: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 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 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实验流程图挑选葡萄→冲洗→榨汁→酒 精发酵→醋酸发酵 ↓↓ 果酒果醋 让豆腐上长 也毛霉→加 盐腌制→加 卤汤装瓶→ 密封腌制 操作提示 材料的选择与处理;防止发酵 液被污染;控制好发酵条件。控制好材料 的用量;防 止杂菌污 染。 泡菜坛的选择;腌制的条件;测定 亚硝酸盐含量的操作。

知识点二、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要点解读 (2 提示:培养基的营养要素除了碳源、氮源和生长因子外,还有水、无机盐以及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以及氧气的需求。 (3)消毒和灭菌的区别

(4)纯化大肠杆菌的原理:在培养基上将细菌稀释或分散成单个细胞,使其长成单个的 菌落,这个菌落就是一个纯化的细菌菌落。 知识点三、酵母细胞的固定化 (1)实验原理:①固定化酶不溶于反应液中,易于回收,可以重复使用。②固定化酶和 固定化细胞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于一定空间内的技术。 包埋法:适合于较大的细胞 化学结合法 物理吸附法(2(3)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成功的关键 加热使海藻酸钠溶化是操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浓度过高,将很难形成凝胶珠,如果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的数量少,都会影响实验效果,同时对海藻酸钠溶化时要用小火间断加热,避免海藻酸钠发生焦糊。 知识点四、五种重要物质的提取 适用于酶的固定 常用方法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问答题

假根:低等真菌某些种类的菌丝向基质内生长的须根状结构,在其上方着生孢囊梗和包子梗,假根起着支撑和吸收营养作用 溶源菌:含有溶源菌体的细菌,溶源性细菌具有如下特征:自发裂解,诱导裂解,免疫性,复愈,溶源转变 准性生殖:某些真菌不经过有性生殖,而是通过形成异核体,二倍体化,体细胞交换或单元化等过程产生基因重组的现象 发酵: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不使用电子传递链,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只发生基质水平磷酸化,形成不同类型的特征性产物,如乙醇发酵,乳酸发酵等等 硫化作用:硫化氢,土壤中的元素硫或其他不完全氧化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氧化生成硫酸的过程叫硫化作用,参与硫化作用的主要有某些化能无机型和光能无机型微生物 1、什么是革兰氏染色法?该法主要步骤是什么?哪一步是关键?为什么? 革兰氏染色是一种鉴别细菌的染色方法,根据各种细菌对这种染色反应不同,可把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阳性两大类 主要步骤:结晶紫初染1分钟,碘液媒染1分钟,95%乙醇脱色30秒,番红复染2—3分钟 关键一步是乙醇脱色,因为若脱色时间超过30秒,革兰氏阳性菌初染成的紫色也会褪去,复染成红色,而误认为是革兰氏阴性菌;若脱色时间过短,则阴性菌的紫色不易褪去,成紫色,则误认为是阳性菌 2、试比较细菌鞭毛、菌毛和性菌毛的区别。 3、 好气性微生物需要氧气作为有氧呼吸中的电子受体 兼性厌气性微生物也可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 专性厌气性微生物的生长不需要氧气 氧气对严格专性厌气性微生物有毒害作用 而耐气性厌氧微生物对氧气不敏感 4、什么是生长因子?它包括哪几类化合物?是否任何微生物都需要生长因子?用少量却能明显促进微生物生长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生长因子 主要有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类 野生型菌株不需要生长因子,只有不能合成某种生长因子的营养缺陷型菌株才需要生长因子5、根际微生物区系有什么特点?植物对该区系的选择作用表现在那些方面。 根际微生物区系的特点:数量大,活性强,组成简单,反映了植物的选择作用 植物根系向土壤中分泌糖、有机酸、氨基酸、维生素 根系生长中脱落的组织、细胞,这些都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根系分泌的酸类可促使土壤有机质转化 根系的活动也可改变根际总的氧分压、水分状况 因植物种类、生育期及其他条件不同而导致对根际微生物区系的选择利用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后期于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高度折光的休眠体

高三地理微专题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云南生物多样性之丰富在全世界都罕见,堪称世界“基因宝库”。令人担忧的是,目前云南的生物多样性正在减少,25%的物种濒临灭绝的危险。 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 1.造成云南生物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①大规模的商业利益造成生物物种濒危②地壳运动,气候变迁 ③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形成威胁④可再生资源有限,资源的后备存储量不足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存以后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实力,为此我们应该 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好形式④开展生态旅游 A.①③B.②④C.②④D.③④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下图为“我国各省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A.边境省区多B.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C.面积大的省区多D.海拔越低,种数越多 4.广东省入侵植物种数多的原因是

A.位于沿海地区,经济发达B.地形复杂,环境多样 C.地处亚热带热带,水热条件优越D.交通方便,人口稠密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 A.①B.④C.⑤D.⑥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 B.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 C.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 D.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丰富 旅游景区在游客步行上山游览路径两侧的不同距离,生物多样性往往发生变化。下图为某山地草甸 (2100~2358m)物种丰富度(植物种类的数量)、物种均匀度(不同种类植物的数量差异)随路径距离的变化情况。其中物种均匀度与优势物种关系密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微生物高考试题

(全国卷一)34 . (12分)下列是与微生物培养有关的问题,请回答: (1)某细菌固体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是KH2P04、Na 2HP0 4、MgSO 4、葡 萄糖、尿素、琼脂和蒸馏水,其中凝固剂是_碳源是 。已知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故该培养基属于培养基。按照化学成分分类,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从同化作用类型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 (2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液体培养基中,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菌体数目以时间为横坐标,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可以得到细菌的 曲线。该曲线中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 」验室中,为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 般应在期取材;在生产中,常收集培养至期的细菌用于次 生代谢产物的提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考查微生物的营养。 第(1 )小题,该培养基中,琼脂为凝固剂,葡萄糖为碳源,尿素为氮源; 由于只有能合成脲酶的细菌才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可以用来选择出能够合 成脲酶的细菌,在功能上称为选择培养基;由于其化学成分明确,故又称为 合成培养基;由于该培养基中存在着有机碳源葡萄糖,故可推测从同化作用 类型上看,用该培养基培养的细菌属于异养型。 第(2 )小题,在恒定容积的液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定期取样,然后以 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数目的对数为纵坐标,所得的曲线称为微生物的群体 生长曲线,之所以以菌体数目的对数作为纵坐标的原因是菌体数目往往非常 大,且变化率也很高,直接以菌体数目为纵坐标不利于作图。实验室中,为

了获得形态和生理特征一致的菌体,一般应在对数期取材;在生产 培养至稳定期的细菌用于次级代谢产物的提取。 新课标卷39.[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污 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2) 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 (3) 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 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 (4 )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 O 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 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中,常用 答案:(1)琼脂 葡萄糖 尿素 选择 合成 异养型 (2)生长 培养中的细 菌以指数形式增长,取对数便于反映细菌群体的生长规律 对数期 稳定期 (1 )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 为唯一碳源的 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

微生物学第1-4章名词解释及问答题

《微生物学》名词解释、简答及问答题 绪论 一、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答:①.体积小,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强,易变异;⑤.分布广,种类多。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因为一个小体积大面积系统,必然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物的排泄面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而产生其余4 个共性。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细菌:细菌是指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2. 细胞质:是被细胞膜包围着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3. PHB(聚-β-羟丁酸):是一种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性质的碳源类贮藏物。 4. 伴孢晶体:是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5. 芽孢:是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体。 6. 菌落:菌落即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7.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 二、简答问答题 1. 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1)固定细胞外形和提高机械强度,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2)为细胞生长分裂和鞭毛运动所必需;(3)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4)赋予细菌特定的抗原性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2. G+和G-细菌的细胞壁有什么区别? G+细菌细胞壁厚度大,化学组分简单,主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构成;而G-细菌细胞壁较薄,层次较多,成分复杂,肽聚糖层很薄,含有类脂和脂多糖,机械强度较差。 3.什么是L-型细菌?有什么特点? 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细菌。 特点有:1)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多形态;2)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3)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4)对青霉素及溶菌酶不敏感。 4.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机制。 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番红复染。 原理: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G+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网孔缩小,在加

2019届高考生物第九单元专题二十五 微生物的应用

专题二十五微生物的应用 1.[2017江苏,31,7分]苯酚及其衍生物广泛存在于工业废水中,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小明同学准备依据如图操作步骤,从处理废水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酚降解高效菌株。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酚降解菌富集培养基含有蛋白胨、K2HPO4、MgSO4、苯酚和水,其中可作为碳源的有 。 (2)将采集到的样品接种培养,苯酚用量应随转接次数增加而逐渐,以达到富集酚降解菌的目的。若上图平板中菌落过于密集,应进一步,以便于菌落计数与分离。制备平板培养基时除了需要水、营养物质外,还必须添加。 (3)右图为连续划线法示意图,在图中(填图中序号)区域更易获得单菌落。 (4)采用比色测定法(使用苯酚显色剂)检测降解后的废水中苯酚残留量。先制作系列浓度梯度并进行显色反应,下表中1~5号比色管的苯酚浓度应分别为。 管号 1 2 3 4 5 6 苯酚浓度(mg/L) 1 如果废水为50 mg/L苯酚溶液,降解后约有21%的苯酚残留,则需将残留液稀释(填序号:①5②10③20)倍后,再进行比色。 2.[2016四川理综,10,12分]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序列。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08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含个氨基酸。 3.[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39,15分]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染色。微生物A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2)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B的单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为碳源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B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法进行计数。 (4)为了确定微生物B产生的脂肪酶的最适温度,某同学测得相同时间内,在35 ℃、40 ℃、45 ℃温度下降解10 g 油脂所需酶量依次为4 mg、1 mg、6 mg,则上述三个温度中,℃条件下该酶活力最小。为了进一步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应围绕℃设计后续实验。4.[2015江苏,31,8分]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填序号)。 ①酒精灯②培养皿③显微镜④无菌水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 是。 (3)向试管内分装含琼脂的培养基时,若试管口粘附有培养基,需要用酒精棉球擦净的原因是 。 (4)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 种反应。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如图)。图中降 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有关。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填图 中序号)。

高中生物选修三教学计划

高二生物第二学期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主要是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本模块的内容包括基因工程、克隆技术、胚胎工程、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生态工程五部分。本模块以专题的形式着重介绍现代生物科学和技术中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以开拓学生视野,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和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为进一步学习现代生物学奠定基础。由于本模块所涉及的领域属于高科技的内容,技术复杂且进展迅速,学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深入的理解,因此在介绍各种生物技术时,更侧重技术的生物学原理。关于各工程的具体操作技术则从简,不做重点,只让学生作一般性了解。 二、教学方法及措施 教学方法以讲授、启发、探究、讨论、小组合作及引导为主,并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练习撰写综述报告等。具体措施: (一)、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备课应包括以下过程和内容:1.认真研读课标,把握难度要求。2.重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把握好基础性,避免教学变成泛泛的科普介绍或资料的搜集和浏览活动。本模块教材中的一些重要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原理、胚胎工程的基本原理、单克隆抗体生产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3.重视图片和流程图的学习,多问学生为什么,加强理解和记忆。4.注重形成网络化和结构化的知识结构体系。 (二)、上课上好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不仅要求具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掌握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传授知识和开发智力的教学艺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应做到: 1、教学目标明确,每节课要紧紧围绕目标进行。2、教学内容必须正确。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正确无误地传授给学生。3、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抓住关键,详略得当,快慢适中。4、教学方法得当。对不同的

高三生物选修一复习提纲

高三生物选修一复习提纲 一、传统发酵技术 1.果酒制作: 1)原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2)菌种来源: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酵母菌或人工培养的酵母菌。 3)条件:18-25℃,密封,每隔一段时间放气(CO2) 4)检测: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 2、果醋制作: 1)原理:醋酸菌的有氧呼吸。 O2,糖源充足时,将糖分解成醋酸 O2充足,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变为醋酸。 C2H5OH+O2→CH3COOH+H2O 2)条件:30-35℃,适时通入无菌空气。 3、腐乳制作: 1)菌种: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主要是毛霉(都是真菌)。 2)原理: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aa;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3)条件:15-18℃,保持一定的湿度。 4)菌种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优良毛霉菌种直接接种。 5)加盐腌制时要逐层加盐,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盐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 4、泡菜制作: 1)原理: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反应式:C6H12O6→2C3H6O3+能量 2)制作过程:①将清水与盐按质量比4:1配制成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

响。②将新鲜蔬菜放入盐水中后,盖好坛盖。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以保证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 3)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①方法:比色法; ②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二、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1、培养基的种类:按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按化学成分分为合成培养基和天然培养基,按用途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2、培养基的成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3、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生长,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4、培养基还需满足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O2的要求。 5、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 6、常用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将接种工具如接种环、接种针灭菌;干热灭菌:如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需保持干燥的物品。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的灭菌。 7、用固体培养基对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分为两步:制备培养基和纯化大肠杆菌。 8、固体培养基的制备: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 9、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10、平板划线法是通过连续划线,将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分别涂布到培养基表面。当它们稀释到一定程度后,微生物将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在培养基上形成单个菌落。 11、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活菌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滤膜法。 12、活菌计数法就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通过统计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测出样品中大

微生物学考试题(1)

微生物学考试题 A卷(2014-1-16)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革兰氏阳性菌(G+)和革兰氏阴性菌(G-) 2.病毒和朊病毒 3.同型乳酸发酵和异型乳酸发酵 4.F质粒和Ti质粒 5.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 二、判断正误(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划√,错误的请在括号内划×)(10分,每小题1分) ()1.德国著名科学家罗伯特·科赫巧妙地用曲颈瓶试验证明细菌污染是导致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有名的“胚种学说”或“生源论”,从而标志着微生物学学科的建立。科赫被誉为“微生物学之父”。 ()2.原核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及真菌等7类。 ()3.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其肽聚糖层厚,而G-细菌细胞壁的特点是肽聚糖层薄或为单层。 ()4.真菌产生的有性孢子类型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5.除原生动物可通过胞吞作用和胞饮作用摄取营养物质外,其他各大类有细胞的微生物都是通过细胞膜的渗透和选择作用而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

()6.反硝化作用是指好氧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的最终氢受体,将其还成亚硝酸、NO、N2O直至N2的过程。 ()7.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都具有固氮能力。 ()8.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是实验室中常用的高温灭菌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器皿及各种培养基的灭菌。 ()9.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因氮、磷等元素含量过高而导致水体表层蓝细菌和酵母菌过度生长繁殖的现象。 ()10.《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和《真菌词典》(The Dictionary of Fungi)是微生物分类学者的常用工具书。 三、填空(请在划线上填上正确答案)(15分,每空0.5分) 1.放线菌是一类呈生长、以繁殖、 生性较强的高级原核生物。 2.真核微生物包括、和 。 3.按对培养基成分的了解情况,可将培养基分成、 和三种类型的培养基。 4.对化能异养微生物而言,葡萄糖等能源物质可通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