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它是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单位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它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很多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感觉非常棘手,经常因推行困难而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的制约,调查结果没有反映岗位真实情况。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岗位工作量调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笔者根据以前项目上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岗位工作调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较好地应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并得到了客户认可,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套方法是从工作分析入手,首先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对相关岗位职责提出调整以及对岗位编制提出建议。在上述步骤中,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是属于工作分析的范畴,在很多文章中均有阐述,因此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是从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入手,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设定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从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入手,根据经验数据,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如下表所示:

量化判定标准

1、岗位工作量标准

?工作量百分比法:工作量饱满度=岗位有效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日×%;如岗位年实际工作量/年有效工作日(250天)%;一般饱满度达到70%以上时,说明岗位工作量饱满

?很饱满:90%以上;饱满:70%-90%;基本饱满:50%-70%;不饱满:50%以下

2、岗位工作结构标准

?按照日常性工作、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划分,日常性工作是依据现有组织目标和职能展开的工作,日常性工作量/总工作量%,比值在50%以上,说明岗位设置依据充分,一般应占工作量的60%以上

?如果日常性工作低于50%,说明岗位工作量不稳定,会出现时而饱满,时而不饱满的情况

3、岗位工作强度分布标准

?如果岗位工作量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正常,但主要集中的某段时间,造成这段时间工作量出现了波峰(一天工作量为达到10小时以上),而其余时间出现了波谷(一天的工作量不足4小时)

?持续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且这样的工作日占全年有效时间的30%以上,应认为工作强度分布不均

二、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般来说,每个岗位的工作可以划分为日常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日常性工作指每天重复做的工作,阶段性工作指每周/月/季/年做的工作,临时性工作指上级单位/领导或相关部门临时安排或突发性的工作。根据岗位工作职责,填写工作调查问卷,将岗位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对每一工作步骤进行现场观察并统计完成每一步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对照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对岗位工作饱满度进行初步判断。以某公司产品调运计划岗为例,如下表所示:

岗位产品调运计划岗

日常性工作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小时)

早会报表制作0.25

调运计划的监控0.5

与业务员协调解决发运问题1

前沿销售需求统计分析0.5

产品直发单据打印、记录和分类0.5

均衡性监控0.33

工间操0.33

日工作量总计(小时)3.41

日工作饱满度43%

日工作饱满度判断不饱满

阶段性工作工作内容周月度季度年度

调运计划的修改、变更与取消(可能性工作)0.8

锻炼身体0.13

小计0.93000

阶段性工作量总计(天/年)(小时/天)46.50 1.49

年度工作量统计(不含突发性工作)年工作量总计(天)153.1

年工作量饱满度61%

年工作饱满度判断基本饱满

突发性工作工作内容周月度季度年度

临时性工作安排0.5

小计00.500

突发性工作量总计(天/年)(小时/天)6.00 0.19

年度工作量统计年工作量总计(天)159.1

年工作量饱满度64%

年工作饱满度判断基本饱满

岗位工作结构分析日常工作占总工作量比例67%

岗位工作结构判断合理

需要说明的是,当岗位存在一岗多人时,可以多选择一些人员进行观察统计,这样得到的数据更加客观。此外,通过对该岗位上多个人员工作量统计结果,可以得到每一工作步骤的最快工作时间,将各步骤的最快工作时间累加,即得到该岗位完成所有工作的最快工作时间。以此作为标杆,鼓励在岗人员向标杆工作时间看齐,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对岗位设置进行判定

有了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和各岗位工作量调查结果,即可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判断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下以某公司调运处为例,通过对该部门各岗位在岗人员的工作量调查统计结果,得出岗位调整建议。如下表所示:

调运处岗位设置判定表

岗位名称岗位目标与部门职能岗位设置依据岗位工作结构岗位工作强度分布岗位工作量岗位调整建议

调运计划岗(负责人)匹配充分合理均匀基本饱满保留

调运计划岗匹配充分合理均匀基本饱满保留

产品买断岗匹配充分合理均匀基本饱满保留,工作需要强化

综合统计岗匹配充分基本合理基本均匀,月底至下月8号工作集中,需要加班基本饱满保留

商务处理岗匹配充分合理均匀基本饱满保留

费用审核岗匹配充分不合理基本均匀,以阶段性工作为主。ERP完善后,上半月工作会减少很多基本饱满保留,待ERP完善后,可兼任部门其他职责,或撤销此岗位,职责由其他岗位兼任

通过以上操作步骤,比较清楚地对岗位的工作量进行了判定,并得出了岗位调整建议。需要提醒的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区别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

根据岗位工作结构特点的不同,岗位可以分为以日常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和以非日常性工作为主的岗位。以上方法更适用于绝大部分以日常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对于以非日常性工作为主的岗位(如行政事务岗位或技术研发岗位),可以采用一些变通的方法,比如将日常性工作的界定范围从每天扩大到每周,或者只对岗位全年工作量进行判定,而不再对岗位日常工作量进行评估等。

2、内部专家的选定

在岗人员的工作时间测出后,除非对岗位的工作特点非常熟悉,否则第三方是无法对在岗人员所耗费时间的合理性进行准确评判的,而从外部寻找标杆岗位的数据又非常困难。因此,组建单位内部的专家评审组就非常有必要,内部专家必须由对岗位工作特点非常了解的人员组成,一般是由部门主管领导、公司高层、公司资深员工等共同组成,这些人能够比较好地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和人员水平对岗位的工作耗费时间做出合理评价。

3、公司业务发展和员工素质的影响

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及其各种条件变化越来越快,在某一时间段上做出的岗位工作量调查只可能在本时间段内有意义。随着企业内、外部情况和员工能力素质的不断变化,很难有一个“绝对正确、完全适用和一成不变”的统计结果,它主要还是服从于企业总体目标要求,

在不断变化中调整,是个动态调整的过程。我们建议各单位在每年的发展中,注重积累历史数据,进行岗位工作量的动态分析与预测,以满足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它是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单位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它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很多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感觉非常棘手,经常因推行困难而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的制约,调查结果没有反映岗位真实情况。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岗位工作量调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笔者根据以前项目上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岗位工作调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较好地应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并得到了客户认可,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套方法是从工作分析入手,首先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对相关岗位职责提出调整以及对岗位编制提出建议。在上述步骤中,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是属于工作分析的范畴,在很多文章中均有阐述,因此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是从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入手,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设定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从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入手,根据经验数据,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如下表所示: 量化判定标准 1、岗位工作量标准 ?工作量百分比法:工作量饱满度=岗位有效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日×%;如岗位年实际工作量/年有效工作日(250天)%;一般饱满度达到70%以上时,说明岗位工作量饱满 ?很饱满:90%以上;饱满:70%-90%;基本饱满:50%-70%;不饱满:50%以下 2、岗位工作结构标准 ?按照日常性工作、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划分,日常性工作是依据现有组织目标和职能展开的工作,日常性工作量/总工作量%,比值在50%以上,说明岗位设置依据充分,一般应占工作量的60%以上

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的区别

一、工作计划和工作实施方案: 计划: 狭义的计划是广义工作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这个特点表现在,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年左右,范围一般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或某一大项重要工作,内容和写法要比规划具体、深入, 要比设想正规、细致,要比方案简明、集中,要比安排阔展、慨受。 计划的具体写法:计划由于大多以一个单位的工作内容范围,只在单位内要求执行,所以一般不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除标题和正文外,往往还要在题下或文后标明《X年X 月X日制定”字样,以示郑重。计划的标题也是“四要素” 写法,其中哪一个要素都不应省略。正文写法,由于计划是对一个单位的全面工作或某一项重要工作的具体要求,所以写作是要比规划和设想都要具体、详细得多。 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开头,或阐述依据,或概述情况,或直述目的,要写得简明扼要; (2 )主体,即计划的核心内容,阐述“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三项内容,既要写得全面周到,又要写得有条不紊,具体明白。全面工作计划一般采取“并列式结构”(任务、措施分说)。 (3 )结尾,或突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或提出简短号召,当然也可不写结尾。方案: 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由于一些具有某种职能的具体工作比较复杂,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说明问题,因而公文内容构成势必要繁琐一些,一般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方案的具体写法:方案的内容由于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所以不用落款,只有标题、成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内容。方案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个是“三要素”写法,即由发文机关、计划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东北师范大学五年发展规划总体方案》;一个是“两要素”写法,即省略发文机关,但这个发文机关必须在领头的“批示性通知”(文件头)的标题中体现出来,如《治理采掘工业危机,实现良性循环方案》。成文时间,为郑重起见,方案的成文时间一般不省略,而且要注在标题下。方案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常规写法,即按“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尸、“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及“要求”几个部分来写,这个较固定的程序适合于一般常规性单项工作;二是变项写法,即根据实际需要加项或减项的写法,适合于特殊性的单项工作。但不管哪种写法,“主要目标”、“实施步骤”、“政策措施”这三项必不可少的,实际写作时的称呼可以不同,如把“主要目标”称为“目标和任务”或“目标和对策”等,把“政策措施”称为“实施办法”或“组织措施”等。在“主要目标” 一项中,一般还要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实施步骤” 一般还要分基本步骤或阶段和关键步骤,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它是公司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各单位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它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很多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感觉非常棘手,经常因推行困难而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的制约,调查结果没有反映岗位真实情况。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岗位工作量调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笔者根据以前项目上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岗位工作调查的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可以较好地应对以上提到的问题,并得到了客户认可,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套方法是从工作分析入手,首先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对相关岗位职责提出调整以及对岗位编制提出建议。在上述步骤中,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是属于工作分析的范畴,在很多文章中均有阐述,因此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是从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入手,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设定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从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入手,根据经验数据,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如下表所示:

工作量调查方案[精品文档]

岗位工作量调查思路 根据前期已制定岗位说明书,本着“因事设岗”,提升工作效率,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的原则,重点考察员工工作量、工作饱满程度、人员配置合理性等问题。以每天8小时、每周5天40小时、每月22天176个小时计算。如遇节假日再行计入。 一、调查内容 1、采用工作量化分析与人员访谈相结合,按照岗位职责对员工工作事项、每项工作用时、发生频率等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计算该岗位工作量大小、实际有效工作时间等。 2、为了数据真实、准确,员工需要填报基础性日常工作内容;周、月或季度、年度阶段性工作内容,不含临时性工作。 3、其他工作时间: (1)工作准备时间,包括技术沟通、测试所用时间;(2)会议时间,包括参与例会、工作安排、工作汇报所用时间;(3)培训时间,以讲课人培训所用时间;(4)活动时间,包括吃饭、休息、聊天、工作协调等时间;(5)填写、统计报表单据的时间; 4、5、时间要逐项详细列明。 二、具体步骤 1、员工根据调查表填写工作事项(即第一步工作事项是什么,第二步工作事项是什么等等)、每一工作事项的每次用时、周期及频次、可证明的结果、上下工序岗位/人员等。 2、根据提交的调查表,对应具体工作职责、每一工作事项发生的频

次、用时、结果进行访谈确认。 3、计算每位员工实际工作量总值及时间的占比,形成数据及图表。 4、计算同岗位人员全部工作量,分析岗位人员编制。 三、配合工作 1、由于缺少工作日志记录,员工所提供的数据会存在偏差,这需要部门及班组主管必须对其工作事项进行认真审查。 2、部门总经理及班组主管工作量表需分管领导核查。 3、试用期员工不做调查。 四、实施时间 员工填写7-10天左右,审核时间大约10天,计算、分析需要15-20天,总计时间大约30-40天。 五、评估报告 附:调查表

(调查问卷)岗位分析调查问卷

岗位分析调查问卷 本问卷目的在于了解您所在岗位的工作职责以及工作内容,以便更好地帮助您完成目前的工作。作为在职者,您最有资格提供关于您自己工作领域和相关技能水平方面的信息。本问卷只是为岗位分析工作提供参考,不会作为您的职位变迁或工作绩效考核的参考,同时我们保证为您填写的内容进行保密,所以请您务必据实填写。我们知道您花费在填写问卷上的时间非常宝贵,对此我们深表感谢! 一、您的基本资料 姓名:现任主要岗位名称: 所在部门: ________________ 在现岗位工作的年限: ________________ 二、岗位工作描述 1、任务综述:请用您自己的语言简要叙述您的主要工作内容: 2、您所从事的岗位工作应达到什么目标? 3、具体工作内容 填表注意事项 ①请尽可能按主次顺序列出您的全部工作内容,并说明您在从事该具体工作时所负有的责任。 ②请根据您工作经验粗略估计出下列各项工作占您全部工作量的比重或在周、月、季、年内发生的次数。 ③“具体的工作职责”是指应对什么负有责任,如设备运行正常良好,财务安全保管,保证产品达到质量标准,提交的图纸准确、及时等。 ④“责任程度”可用全权负责,经主管、上级批准,具体承办,具体执行等分出等级。

三、工作责任 1、假如您的工作出现失误,将可能造成: A、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B、一般的经济损失 C、影响公司的管理效率D、影响部门的管理效率 E、使公司形象受到一定影响F、影响公司的业务拓展 G、其他可能造成的损失或影响(请在补充中注明) 您的答案是()若有补充 2、假如您的工作出现失误,可能影响的范围: A、不影响其他人工作的正常进行B、影响本部门内少数人 C、影响到整个部门D、影响到其他几个部门 E、影响到整个公司 您的答案是()。若有补充 四、工作责权 1、您上级主管的岗位名称是什么? 2、在一般情况下,遇到何种情况需要向您的上级主管汇报? A、遇到重大决策或方向性问题才请示汇报 B、工作中的关键问题需要向上级主管请示汇报 C、工作中的一般疑难问题需要请示汇报 D、工作中的任何问题均向上级主管请示汇报 您的答案是()。若有补充 3、在日常工作中,是否出现过由于处理杂事而影响了本岗位主要工作的情况?如果出现过这种冲突,发生的频率如何? 4、您岗位的工作量是否饱满,负荷程度如何? A、超负荷B、满负荷C、半负荷D、无负荷 您的答案是()若有补充

人力资源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是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但很多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感觉非常棘手,往往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 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 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调查结果不能反映岗位真实情况。 笔者根据多年的咨询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容易操作的岗位工作量调查方法,能够较好地应对以上问题。这套方法首先是从工作分析入手,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提出相关岗位职责调整方案以及岗位编制建议。本文重点讨论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是根据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来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如下: 1、岗位工作量标准工作量百分比法:工作量饱满度=岗位有效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时间×100% 统计工作时间一般以日、周、月或年为单位,如岗位年实际工作饱满度=岗位年实际工作日/年有效工作日×100%。一般饱满度达到70%以上时,说明岗位工作量饱满。 岗位工作量饱满度判别标准如下 很饱满:90%以上; 饱满:70%-90%: 基本饱满:50%-70%, 不饱满:50%以下。 2、岗位工作结构标准 按照日常性、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划分,日常性工作是指依据现有组织目标和职能展开的工作,日常性工作量/总工作量×100%,比值在50%以上,说明岗位设置依据充分,一般

工作量评估方法完整版.完整版.docx

关于工作量评估方法 为能清楚阐明论点。先举两个例子。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乌龟是正面人物,而兔子作为反面人物受人讥讽,其中的寓意教育人们做事要像乌龟一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如果换个角度分析这个故事。则会有不同的结论。兔子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做了两件事,那就是赛跑和睡觉;乌龟则仅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赛跑。如果我们试把时间延长(即看看它们在赛后又做了什么),可以想象乌龟由于比赛的疲劳,而跑回家呼呼大睡了;兔子呢?由于比赛中同时也保养了精神,赛后可以做其它更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不难得出整个过程兔子的效率更高。另外,乌龟并不擅长跑步,却安排它去参加这场比赛,其效率必然极低,把这种现象映射到企业管理中去,也颇发人深思。 试看一个说明工作效率与工作饱和相矛盾的例子:某工厂的一位计算机技术人员,现场发生了微机故障,从他的办公室到达故障点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其一是步行,需要10分钟;其二是骑自行车,只需2分钟。我们设步行到现场的为甲,骑车到现场的为乙,最后统计:两人去处理同样的一个工作,甲用了30分钟,而乙只用了15分钟,(这里是假设两人故障的修复时间相同,但事实上甲这类人在故障修复中要花更多的时间)。乙在剩下的15分钟又可以做其它更多的事情,单从这点出发,甲与乙在工作成效上就不仅是1:2的差距了,而是1:N(即甲做一件事的时间,乙做了N件事)的差距。但在现实中,甲往往成了“工作量饱满、劳动模范”的象征;而乙却常常恰好相反,这是管理人员认识上的一大误区,长此下去必然带来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工作效率由员工的自身因素决定,但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仍是管理上的问题。首先是工作分配的合理化,它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让乌龟去赛跑,显然是不合理,所以对工作的合理分配是提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这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密不可分,要求管理人员不仅清楚了解管辖范围内的工作内容,而且要对被管理人的基本情况有清楚的认识。 工作分配合理后,那如何主动去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呢?竞争是个好方法,奖惩也是个好方法,另一种就是让员工自身有好的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提高效率便成为很自然的事。前两种方法是被动的,也是目前企业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而第三种方法突出了“人自身的因素,希望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包括综合知识和技能知识),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那么我们说,从主观上他会自觉主动地提高效率,从效率中求饱和,再从饱和中追求效率。这样看来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仅能提高效率,而且同时无形中也解决了效率与饱和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效率,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问题,这个素质并非仅仅指的员工的技术知识水平,更重要的还包含道德修养、情操和理想等一些深层次东西。目前企业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仅仅是偏重于技能知识的教育,认为员工只要有好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便有了效率,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素质的提高在于两方面:①个人专业技能及社会知识要丰富,这是效率的基本前提;②同时应丰富其它的各类知识,如自然知识及人文知识等等。企业管理中在对提高员工素质方面应该投人更多,这样可以更快的从被动地提高工作效率转变为主动地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谈了工作效率问题。现在再来看看工作量问题。评价一个人工作饱和度高不高(注意这里是针对同一个工作),答案就只有两种:低效率饱和度高;高效率饱和度低。可见效率与饱和度存在着矛盾。而“工作饱和”的含义应该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劳动时间相等或近似相等,这里的工作时问是指有效的工作时间,强调“有效”二字,“有效”就包含效率和成效的意思。这又体现了效率与饱和度有统一的一面。而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常常忽略“有效”的重要性,虽然这种“忽略”往往并不是有意的,自然也就无法正确评价如何才算是工作饱和,于是便出现了“整天忙个不停的员工就一定是个好员工”的谬论。所以如何科学地去看待工作饱和度其实也是管理上的问题,它要求管理人员自身具有好的素质及高的效率,这样才谈得上被管理的人有好的素质及高的效率。

医院工作量绩效考评及实施方案【精编版】

医院工作量绩效考评及实施方案【精编版】

2014工作量绩效考评及实施方案(讨论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出:“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人事新酬制度”,为贯彻落实这一决定,我们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同时,决定实施新的绩效考核方案,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鼓励全体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为病人提供更加快速,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一部分绩效工资考评基本原则 一、工作量绩效工资考评是以岗位工作量考核为基础,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为主要内容的分配模式,并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复杂程度、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恰当拉开分配档次,坚持向高风险、关键岗位、优秀人才、临床一线倾斜的分配原则。它是以服务质量和工作数量效率为核心、能够保证公益性方向,又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机制。 二、通过绩效管理考核和分配制度的实施,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绩效工资考评以工作岗位、技术含量、风险程度、服务数量等业绩为主要依据,以工作效率和效益、工作质量、患者满意度为综合考核指标,综合计量和评价的绩效考核分配方法。 三、绩效工资考评将医院人员按照工作岗位分为四大类,分别为医生类、护理类、医技类、行政后勤类。如医生类包括门诊医生、住院医生、医技科室医生,护理类包括门诊护士、病区护士,其他治疗科室护士。医生、护理人员绩效工资不按入院的人事身份,按照工作业绩实行同工同酬。 四、绩效工资考评应始终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量化考核,综合评定,优劳优酬,动态管理”的原则;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的原则;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日常考核与监督;坚持科主任负责制的原则。 五、绩效工资考评按照收支略有结余,严控成本费用原则。充分考虑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在实现“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和严格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的前提下,实行宏观管理、总额控制的管理措施。 第二部分工作量和成本项目控制原则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 员工工作饱和度调查 为能清楚阐明论点。先举两个例子。大家一定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故事里乌龟是正面人物,而兔子作为反面人物受人讥讽,其中的寓意教育人们做事要像乌龟一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如果换个角度分析这个故事。则会有不同的结论。兔子在整个赛跑过程中做了两件事,那就是赛跑和睡觉;乌龟则仅做了一件事,就是不停地赛跑。如果我们试把时间延长(即看看它们在赛后又做了什么),可以想象乌龟由于比赛的疲劳,而跑回家呼呼大睡了;兔子呢?由于比赛中同时也保养了精神,赛后可以做其它更多自己想做的事。由此,不难得出整个过程兔子的效率更高。另外,乌龟并不擅长跑步,却安排它去参加这场比赛,其效率必然极低,把这种现象映射到企业管理中去,也颇发人深思。试看一个说明工作效率与工作饱和相矛盾的例子:某工厂的一位计算机技术人员,现场发生了微机故障,从他的办公室到达故障点的方式有两种选择,其一是步行,需要l0分钟;其二是骑自行车,只需2分钟。我们设步行到现场的为甲,骑车到现场的为乙,最后统计:两人去处理同样的一个工作,甲用了30分钟,而乙只用了l5分钟,(这里是假设两人故障的修复时间相同,但事实上甲这类人在故障修复中要花更多的时间)。乙在剩下的l5分钟又可以做其它更多的事情,单从这点出发,甲与乙在工作成效上就不仅是1:2的差距了,而是1:N(即甲做一件事的时间,乙做了N件事)的差距。但在现实中,甲往往成了“工作量饱满、劳动模范”的象征;而乙却常常恰好相反,这是管理人员认识上的一大误区,长此下去必然带来管理上的一系列问题。 工作效率由员工的自身因素决定,但如何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目前仍是管理上的问题。首先是工作分配的合理化,它直接影响工作的效率,让乌龟去赛跑,显然是不合理,所以对工作的合理分配是提高效率的首要条件,这与管理人员的工作密不可分,要求管理人员不仅清楚了解管辖范围内的工作内容,而且要对被管理人的基本情况有清楚的认识。 工作分配合理后,那如何主动去提高每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呢?竞争是个好方法,奖惩也是个好方法,另一种就是让员工自身有好的素质,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提高效率便成为很自然的事。前两种方法是被动的,也是目前企业管理中普遍采用的方法,而第三种方法突出了“人自身的因素,希望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当一个人具有一定知识水平(包括综合知识和技能知识),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及世界观,那么我们说,从主观上他会自觉主动地提高效率,从效率中求饱和,再从饱和中追求效率。这样看来采用这种方法,不仅仅能提高效率,而且同时无形中也解决了效率与饱和间的矛盾。 由此可见,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效率,关键就是如何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问题,这个素质并非仅仅指的员工的技术知识水平,更重要的还包含道德修养、情操和理想等一些深层次东西。目前企业对员工的素质教育,仅仅是偏重于技能知识的教育,认为员工只要有好的技术和熟练的操作,便有了效率,这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素质的提高在于两方面:①个人专业技能及社会知识要丰富,这是效率的基本前提;②同时应丰富其它的各类知识,如自然知识及人文知识等等。企业管理中在对提高员工素质方面应该投人更多,这样可以更快的从被动地提高工作效率转变为主动地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谈了工作效率问题。现在再来看看工作量问题。评价一个人工作饱和度高不高(注意这里是针对同一个工作),答案就只有两种:低效率饱和度高;高效率饱和度低。可见效率与饱和度存在着矛 盾。而“工作饱和”的含义应该是指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与规定的劳动时间相等 或近似相等,这里的工作时问是指有效的工作时间,强调“有效”二字,“有效”就包含效率和成效的 意思。这又体现了效率与饱和度有统一的一面。而在现实的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常常忽略“有效”的重要性,虽然这种“忽略”往往并不是有意的,自然也就无法正确评价如何才算是工作饱和,于是便出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量调查模板

如何做好岗位工作 量调查 1

岗位工作量调查, 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 它是公司领导 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本单位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 同时也是各单位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 它对各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而很多单位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往往 感觉非常棘手, 经常因推行困难而不了了之或半途而废。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 导致调 查结果形式各异, 无法比较; 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 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 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的制约, 调查结果没有反映岗位真实情况。以上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岗位工作量调查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对人力资源管理的 指导意义也就大打折扣。笔者根据以前项目上的经验, 总结出一套岗位工作调查的方法, 在实际运用中能够较好地应对以上提到的问题, 并得到了客户认可, 现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这套方法是从工作分析入手, 首先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 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 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 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 结合岗位 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 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 最后根据 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 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 对 相关岗位职责提出调整以及对岗位编制提出建议。在上述步骤中, 明确岗位工作职责是属于工作分析的范畴, 在很多文章中均有阐述,

因此不作为本文讨论的重点, 本文是从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入手, 重点讨论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设定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从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入手, 根据经验数据, 确定相应标准, 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依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如下表所示:

计划与方案的区别

一、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 计划: 狭义的计划是广义工作计划中最适中的一种。这个特点表现在,时间一般在一年、半年左右,范围一般都是一个单位的工作或某一大项重要工作,内容和写法要比规划具体、深入,要比设想正规、细致,要比方案简明、集中,要比安排阔展、概要。 计划的具体写法:计划由于大多以一个单位的工作内容范围,只在单位内要求执行,所以一般不以文件形式下发,因而除标题和正文外,往往还要在题下或文后标明“×年×月×日制定”字样,以示郑重。计划的标题也是“四要素”写法,其中哪一个要素都不应省略。正文写法,由于计划是对一个单位的全面工作或某一项重要工作的具体要求,所以写作是要比规划和设想都要具体、详细得多。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开头,或阐述依据,或概述情况,或直述目的,要写得简明扼要;(2)主体,即计划的核心内容,阐述“做什么”(目标、任务)、“做到什么程度”(要求)和“怎样做”(措施办法)三项内容,既要写得全面周到,又要写得有条不紊,具体明白。全面工作计划一般采取“并列式结构”(任务、措施分说)。(3)结尾,或突出重点,或强调有关事项,或提出简短号召,当然也可不写结尾。 方案: 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由于一些具有某种职能的具体工作比较复杂,不作全面部署不足以说明问题,因而公文内容构成势必要繁琐一些,一般有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 方案的具体写法:方案的内容由于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所以不用落款,只有标题、成文时间和正文三部分内容。方案的标题有两种写法:一个是“三要素”写法,即由发文机关、计划内容和文种三部分组成,如《东北师范大学五年发展规划总体方案》;一个是“两要素”写法,即省略发文机关,但这个发文机关必须在领头的“批示性通知”(文件头)的标题中体现出来,如《治理采掘工业危机,实现良性循环方案》。成文时间,为郑重起见,方案的成文时间一般不省略,而且要注在标题下。方案的正文一般有两种写法:一是常规写法,即按“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实施步骤”、“ 政策措施”及“要求”几个部分来写,这个较固定的程序适合于一般常规性单项工作;二是变项写法,即根据实际需要加项或减项的写法,适合于特殊性的单项工作。但不管哪种写法,“主要目标”、“实施步骤”、“政策措施” 这三项必不可少的,实际写作时的称呼可以不同,如把“主要目标”称为“目标和任务”或“目标和对策”等,把“政策措施”称为“实施办法”或“组织措施”等。在“主要目标”一项中,一般还要分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实施步骤”一般还要分基本步骤或阶段和关键步骤,关键步骤里还有重点工作项目;“政策措施”的内容里一般还要分“政策保证”、“组织保证” 和“具体措施”等。 写好计划的方法: 写好计划可能是公文写作中比较难的事。因为这不仅仅是个文字表达上的事,还是个涉及具体工作业务的组织和安排问题,需要有长远眼光和领导魄力,这种写作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表现。但是在写作上也有一些章法。首先,写作者必须分清这个计划的内容属于哪一类,适合用哪一个具体的计划种类来表达,从而确定具体文种,即是规划、设想、计划、要点、方案、安排中的哪一种。然后,再根据具体内容和文种写作要求进行写作。如果是时间较长、范围较广的计划,就要用“规划”。因为规划不必也不能写得太细,只要能起到明确方向,鼓舞人心,激发热情的作用也就差不多了。当然这并不是说规划就可以写得不切实际;但规划的切合实际问题的确只是个大致的切合。如果是

工作量考核方案

工作量考核方案 工 作 量 考 核 方 案 (拟定稿) 说明: 一.本包括考核制度和考核量表两部分。. 二.考核量表主要是测评教务处学生助理员的绩效,同时作为教 务处学生助理工作组工资发放的参考依据。 三.附考核流程图如下: 四、本制度每学期期末考试周前接受所有老师和教助意见并及时完 善,制度完善并施行前应专门召开集体会议,公开解释制度具体细节的构建理由和含义。最终解释权归教务处学生助理工作量评估小组。 五、本制度提交华中师范大学教务处学生助理工作组备案。

教务处学生助理考核制度 第一章 第一条总则考核的目的是通过客观评价教务助理的工作能力、态度,优化教务 处助理队伍,并客观合理地安置教务助理,做到人岗匹配,并以考 核结果为参考,发放教助的年终薪酬。 第二条本规定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定义如下: (一)能力考核---------通过工作行为,观察、分析、评价教助具有的工作能力。 (二)态度考核---------通过对教助的工作努力情况和工作热情进行观察和评 价。 (三)业绩考核---------对教助分担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四)360度考核法----即全视角绩效考核法,通过不同的考核者(老师、同学、 其他教助等)从不同的角度来全方位考核教助工作情况。 (五)KPI法------------即关键业绩指标,选取一些关键的、与教助队伍目标实 现关系比较紧密的工作内容作为考核项目。 (六)考核者-------------老师、同学以及其他教助。 (七)被考核者----------2007-2008学年度教务助理。

(八)考核执行者--------教务助理工作组。 第三条考核原则 (一)考核标准尽可能量化; (二)考核标准的制定以教助管理条例为依据,按照教务 处的标准制定。 第四条每位教务助理一学期工资标准在400元左右浮动,教务助理最后所 得工资根据考评结果而定。 第五条考核方法是360度考核法,由教务助理所在办公室老师,其他办公室 教助(即同事)共同参与,实行打分制,考核表由教务助理所在办公室老师填写,同时参考其他办公室教助(即同事)意见,运用KPI法确定绩效考核标准。 第二章考核流程与实施 第一条教务助理工作组开会讨论确定最终考核制度; 第二条由教助工作量评估小组整理制度材料,交给教务 助理工作组审核, 最后上交教务助理管理老师审批; 第三条制度执行,由各办公室老师对本办公室教助进行 考核; 第四条由教助工作量评估小组进行汇总,按分数列出等级,确定薪酬;

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计划方案

关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及减少劳动力的计划方案方案一 实行工作定量制: ①、制定合适的标准工作量:计算出老员工日均最大工作量和新员工的日均最大工作量,取两者的平均值作为日均标准工作量; ②、给新员工制定合理的实习期限: 建议给新员工30天的实习期,使其尽快熟悉和掌握各个工序的操作规程及技术要求;库房负责人要做好新员工实习时间的安排,以下以出菇房为例说明: 出菇房大体分为挑毛菇、割袋、剪毛菇、套袋、采菇、打包装六大工序;具体的时间安排如下(建议): 1、每个工序1天的熟悉时间。 2、熟悉完毕后,再在每个工序轮流工作4天以便进一步掌握和提高该工序技巧、速度。 3、月底后必须掌握每道工序的具体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③、工作量的考核:管理人员必须安排和监督好工作的进展情况。老员工完成的日均工作量必须在日均标准工作量以上,新员工的日均工作量保持在日均标准工作量(两个月以后日均工作量必须在日均标准工作量以上) ④、加大质量技术监督力度;

⑤、对未完成工作量的给予一定的罚款;对超额完成月均最大工作量的员工每月给予200元的奖励; (二)在定出标准工作量的基础上对各工序实行定员定工制: ①、对个人进行定岗政策譬如有两个人负责从催蕾室入棒到吹枯,由四个人负责出菇室内的工作,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可以提前下班或自愿帮忙,以后坚决杜绝加班!! ②、若有部分人员有不满情绪可以实行轮班制; 方案二 实行计件工资制: 如果按合同规定每库每天入棒1300包: 按以下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1、1300包×0.22元=286元/天,每库按6人计算则47.7元/人/天即1430元/人/月; 单包产量必须在290g以上即每月出菇11310kg; 每天污染菌包数不得超过10包; 2、1300包×0.23元=299元/天,每库按6人计算则49.8元/人/月即1495元/人/月; 单包产量必须在300g以上即每月11700kg; 每天污染菌包数不得超过5包; 方案三 对实行承包制(以下以出菇房为例): ①、针对个人承包: 出菇房理论人员的分配为7人:催蕾室2人,出菇室5人;个人承包的人员分配为催蕾室2人,出菇室4人: 若不对外承包出菇房的月工资为1200元/人/月; 两者在人员上相差1人,公司可以找一个负责人把这1200元的工资给他(她)让其合理分配,但前提是每天必须完成该库房当天的工作量。 ②、针对岗位承包: 根据岗位劳动量的大小决定人员的分配和工资的多少。譬如相应降低工作量小的岗位工资,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增添到工作量较大的岗位上

车间部分岗位薪酬调查报告(1)

天缘公司车间部分岗位(工种)薪酬 调查报告 年前,根据领导安排,对车间部分岗位(工种)现有工资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基本的了解,现将所了解的基本情况做如下报告: 一、化产车间 1、冷凝泵工:现工资3000元。 车间认为:该岗位大多时间属室外作业,兼顾焦油装车,控制焦炉喷洒氨水质量,控制焦油产品质量,操作、维护设备,环保尾气回收系统运行操作,对岗位的责任心要求较高。该岗位原计划配置每班为2人,因人员缩减后现为每班1人,工作量增大。该岗位仅次于脱硫蒸氨工,为了平衡本岗位工资,建议适当培训该岗位工资。 人力资源意见:结合期初工资核定原则及现在工作实际,该岗位工资适当提高200元较为合适。 2、脱硫组长:现工资3450元。 车间认为:该岗位工作量大,事情较多,相对粗苯、冷鼓的组长要操心多,但其3450元工资较冷鼓低50元,较粗苯组长低150元。

人力资源意见:根据粗苯、冷鼓、脱硫三个工段的工作性质及岗位环境特点,各工段小组长以往的工资核定的还是较为合理,也符合实际情况。虽说都具有有毒有害气体,但硫脱工段还是较为好些,其岗位的重要性来比较也没有比冷鼓工段还是弱些。所以建议暂不作调整。 3、生化主操岗位:现工资3300元 车间认为:生化工段无带班组长,主操工担任着组长的职能,生化岗位是环保处理重要环节,原定岗位操作人员为主操、运行两个岗位,目前因人员紧张只保留主操一个岗位,生化系统运行操作(如:添加药剂、操作设备、控制指标及在线监测岗位相关工作)由一个人完成,工作量明显增大;车间认为,目前此工种介于带班组长与操作工之间,建议公司适当提升该岗位工资,与粗苯洗苯工调为一样。 人力资源意见:根据岗位工作量,和岗位环境,期初岗位工资核定3300是较为合适的,该岗位与粗苯洗苯工的工资量相当,但环境与洗苯工的好很多。暂不建议调整。 二、炼焦车间 1、熄焦车司机:现工资3300元 车间认为:该岗位工作量大,且岗位环境较差,以现在的岗位工资标准,无人愿意干,现车间从超产奖中优先拿出200元预以补助。

岗位分析表

岗位分析表 敬启者: 这是一项有关公司职位分析方面的调查,旨在通过您对您所在职位的理解与描述,明确员工的岗位职责、职权、绩效标准、任职资格,实现职位责权分明,为员工提供职业发展方向的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位说明书体系,从而进一步规范与完善公司职位管理,提高公司管理成熟度与组织绩效。 您的回答将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客观描述您所在的职位并评价其价值,希望您尽可能的提供深思熟虑、客观诚实的答案,方便我们统计整理。如有疑惑,请您向您的上司或人力资源部咨询。 请于月日,交于人事行政部,谢谢您的参与及合作,祝您工作愉快! 一、岗位基本信息分析(请根据您个人的实际情况填写下表)who 二、工作目的与岗位职责分析why

三、职责与权限

四、职业规划 五、工作关系分析whom 本职位的工作者有哪些关系?联系中包括信息搜集判断,还是仅仅作为一种服务形式?哪些联系对部门有用?这里的联系对象包括本部门与外部的所有人员。

六、工作时间分析 七、任职资格分析What qualificatiaons:

八、设备、工具及劳动环境分析where 1、请尽可能列出您工作时所需的设备及工具,并列出使用该设备、工具的频率比重。 2、请尽可能从“湿度、温度、照明度、噪音、震动、异味、粉尘、油渍、设备、工具对身体的危险性、工作的孤独程度等”因素列出您工作的环境状况,并从对您身体有影响的严重程度列出您和这些因素接触的时间。 上级补充、修改、调整意见: 填写人:上级签名: 四、其他信息 1、您对您所在部门的工作分配及职责划分有何建议?您对您自己这个岗位的工作安排有何建议? 2、觉得比较困难的工作事项是什么?您通常是如何处理的? 3、简述您的上级如何指导和监督您的日常工作? 4、您的下属经常汇报的工作类型或性质是什么? 5、工作中直接接受哪些主管或部门的监督 6、最易犯的错误有哪些?举例说明,并指出它们是操作上的,还是观念上的或两者皆有。 这些错误多长时间才能被发现,谁能发现,常在哪些工作环节上被发现? 这些错误存在哪些障碍?在纠正错误过程中可能出现什么枝节问题? 7、您认为每隔多长时间对您的工作进行考核是适当的?您是否愿意部门对您的工作成果进行

岗位工作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泉州理工中专岗位工作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为了适应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充分发挥全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办学效益,学校依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岗位工作量的相关标准,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泉州理工中专岗位工作量标准及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合理配置学校资源,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校环境,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把学校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学校。 二、岗位工作量制订原则 1、坚持多劳多得原则。学校可参照教职工的承担工作量轻重,完成任务的多少来确定教职工的工资待遇,做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 2、坚持优劳优酬原则。学校把教职工工作质量的优劣状况作为确定工资报酬的重要依据,做到优劳优酬,奖优罚劣。 3、坚持绩效优先原则。学校在确定教职工工资时注重实绩,突出实效,优先与工作成绩效益挂钩。 4、坚持按岗定酬原则。学校在确定教职工工资时要按应聘岗位确定工资,准确确定教师、职员、教辅人员和工勤人员岗位工资待遇,高职低聘低工资,低职高聘高工资。 5、坚持兼顾公平原则。学校在确定工资时坚持以档案工资为基础,适度控制工作差额档次,兼顾公正公平。 6、坚持定岗定编定人原则。根据县人事部门所定编制,严格定岗定编,富余人员可流动。 三、岗位工作量标准 学校在严格履行以上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岗位工作量。广大教职工要本着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倡导乐于奉献、勤奋工作精神,保质保量完成岗位工作量,为学校的兴旺而努力工作。 1、校长 学校教学班超过18个以上,校长岗位工作量按一个教师标准工作量计算。 2、副校长 副校长岗位工作量按一个教师2/3工作量计算。另带所任学科一个教师1/3课时工作量。 3、主任 主任岗位工作量按一个教师1/2工作量计算,另带所任学科一个教师1/2课时工作量。主任指行使主任职责的干部。 4、副主任 副主任岗位工作量按一个教师1/3工作量计算,另带所任学科一个教师2/3课时工作量。 5、工会、共青团主要负责人:其岗位工作量按每周四课时工作量计算。副手按每周二课时工作量计算。 6、教研组长、备课组长

企业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企业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调查,也称为岗位工作饱满度测试,是企业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了解在岗员工工作状况的主要手段,也是企业进行定岗定编的重要依据。但很多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时感觉非常棘手,往往半途而废。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操作方法,导致调查结果形式各异,无法比较: 二是缺乏明确的衡量标准,对调查结果不能进行有效判别: 三是受制于本单位人员能力素质和管理制度,调查结果不能反映岗位真实情况。 笔者根据多年的咨询管理经验,总结出一套容易操作的岗位工作量调查方法,能够较好地应对以上问题。这套方法首先是从工作分析入手,明确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并将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然后对这些工作步骤的完成时间进行统计,与预先设计好的岗位工作判定标准进行对比,结合岗位任职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各岗位的工作量进行评估判断,最后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未来经营目标,对岗位设置合理性进行评判,提出相关岗位职责调整方案以及岗位编制建议。本文重点讨论岗位工作职责明晰以后如何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 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是根据岗位工作量、岗位工作结构和岗位工作强度来确定相应标准,以此作为判断岗位设置是否充分以及岗位是否需要调整的依据。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如下: 1、岗位工作量标准工作量百分比法:工作量饱满度=岗位有效工作时间/平均正常工作时间×100% 统计工作时间一般以日、周、月或年为单位,如岗位年实际工作饱满度=岗位年实际工作日/年有效工作日×100%。一般饱满度达到70%以上时,说明岗位工作量饱满。 岗位工作量饱满度判别标准如下 很饱满:90%以上; 饱满:70%-90%: 基本饱满:50%-70%, 不饱满:50%以下。 2、岗位工作结构标准 按照日常性、阶段性和临时性工作划分,日常性工作是指依据现有组织目标和职能展开的工作,日常性工作量/总工作量×100%,比值在50%以上,说明岗位设置依据充分,一般日常性工作应占总工作量的60%以上。如果日常性工作低于50%,说明岗位工作量不稳定,会出现时而饱满,时而不饱满的情况。 3、岗位工作强度分布标准 如果岗位工作量在一段时间内的总量正常,但主要集中某段时间,造成这段时间工作量出现了波峰(一天工作量达到10小时以上),而其余时间出现了波谷(一天的工作量不足4小时):或者持续每天工作时间在10小时以上,且这样的工作日占全年有效日的30%以上,应认为工作强度分布不均。 进行岗位工作量调查 一般来说,每个岗位的工作可以划分为日常性:工作、阶段性:工作和临时性工作。日常性工作指每天重复做的工作,阶段性工作指每周/月/季/年做的工作,临时性工作指上级单位/领导或相关部门临时安排或突发性的工作。根据岗位工作职责,填写工作调查问卷,将岗位职责细化为日常的工作步骤,对每一工作步骤进行现场观察并统计完成每一步工作所耗费的时间,对照岗位工作量化判定标准,对岗位工作饱满度进行初步判断。以某公司产品调运计划岗为例,如表1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