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Vol.23No.8Aug.,2009

第23卷第8期2009年8月收稿日期:2009-02-11

修稿日期:2009-05-30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70425002);南京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SK08009)。第一作者:姜海(1978-),男,四川峨眉人,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E-mail:jianghai@https://www.doczj.com/doc/012716135.html, 通讯作者:曲福田(1962-),男,山东莱州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可持续发展。E-mail:ftqu@https://www.doczj.com/doc/012716135.html,

Study on Con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to Economic Growth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

JIANG Hai,XIA Yan-rong,QU Fu-tian

(China Centre for Land Policy Research,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stimate the con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to economic growth in different regions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data of different provinces from 1997-2007in order to offer a reference for making proper land policies for China.Methods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analysis,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econometrics analysis were employed.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the input-output elasticity of fixed capital,labor were construction land were 0.745,0.274and 0.083respectively during 1999-2007;(2)the input-output elasticity of construction land were 0.376,0.068and 0.066in three types of regions with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which are primary-good-processing stage,deeper industrializing stage and completely developed stage,respectively;(3)regional technical efficiency and macro land control hav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impacts on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It is concluded that:(1)the con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to economic growth has gradually attenuated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primary stage to advanced stage;(2)area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should use differentiated strategies of land administration and criterion for officials ’performance assessment.Key words:land economy;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econometric analysis;economic growth;contribution

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

姜海,夏燕榕,曲福田

(南京农业大学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心,江苏南京210095)

摘要:研究目的:应用1999—2007年分省数据,测度近年建设用地扩张对中国及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变化趋势,为土地政策制定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效率评价法、多元回归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1)1999—2007年中国固定资本、劳动力和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745、0.274和0.083;(2)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工业化阶段地区、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分别为0.376、0.068和0.066;(3)地区技术效率和土地宏观调控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抑制作用。研究结论:(1)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发展阶段演进逐渐减小;(2)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地区,应实行差别化的土地管理策略与绩效考核方法。

关键词:土地经济;建设用地扩张;计量分析;经济增长;贡献中图分类号:F30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158(2009)08-0004-05

①根据

《全国土地统计资料》(1989—1995年各卷)和《国土资源综合统计年报》(1999—2007年各卷)整理。姜海等: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5

经济增长的土地代价水平过高是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从全国来看,1989—1995年和1999—2007年全国居民点、工矿和交通等城乡建设分别占用耕地197.3万hm 2和121.5万hm 2①,相当于每年损失10亿kg 粮食生产能力。即使在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所付出的土地资源代价也非常高昂[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出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等一系列“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政策,但是耕地大幅减少的趋势并未扭转,经济高速增长与耕地快速流失并行的状况未改变。有学者尝试验证经济增长与耕地占用之间是否存在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 ”型关系[2],开展经济增长与耕地减少“脱钩”研究[3],但是尚未得出确切的结论。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还需保持较高水平的经济增长。保障国家耕地保护战略目标实现,关键在于降低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张的依赖水平。根据毛振强等研究,1996—2003年中国建设用地投入的二三产业产出弹性为1.03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79%[4]。张占录等对国家级开发区的研究表明,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为0.130,

低于外资和从业人数,且不同时期、不同批次开发区之间存在差异[5]。杨志荣等对杭州市的研究表明,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为0.1825,城市土地的需求是引致需求,单纯扩大土地面积并不能推动经济增长[6]。可见,对于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及未来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张的依赖水平能否降低,目前缺乏统一认识,还需进一步研究,尤其是全国层面的大样本研究。

本文使用1999—2007年全国分省面板数据,估算分省固定资本存量和技术效率,并对全国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生产函数形式进行估计,分析地区技术效率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为土地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1数据与方法

1.1数据来源

1999—2007年全国31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GDP 、人口、就业人数、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等数据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GDP 、固定资本均按1998年可比价计算。这里,建设用地包括城镇村居民点用地、工矿用地和交通用地,根据历年

《国土资源公报》、《国土资源统计年鉴》整理。采用永续盘存法估算1999—2007年各省(市、区)固定资本存量:

K i ,t =K i ,t -1(1-δi ,t )+I i ,t

(式1)

式1中,i 表示地区,t 表示年份,K t 为当年固定资本存量,K t -1为上一年固定资本存量,I t 为当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按固定投资价格指数折算为1998年可比价),δ为经济折旧率(取值9.6%)。基期年(1998年)分省固定资本存量参考张军等研究结果[7]。

应用前沿生产函数方法和计算机软件Frontier 4.1估计不同省(市、区)的技术效率:

ln (Q i ,t )=β0+β1ln (K i ,t )+β2ln (L i ,t )+(V i ,t -U i ,t

)(式2)

式2中,Q 表示GDP (1998年可比价),K 表示固定资本存量,L 表示就业人数,β0、β1和β2是待估系数;V i ,t 为符合正态分布N (0,σV 2)的随机变量,假设独立于符合正态分布N (0,σU 2)的非负随机变量U i ,t =U i exp (-η(t -T ))。第i 个地区t 年的技术效率(TE i ,t )为:

TE i ,t =E (Y i ,t *|U i ,t ,K i ,t ,L i ,t )/E (Y i ,t *

|U i ,t =0,K i ,t ,L i ,t

)(式3)

式3中,TE 介于0和1之间,值越大表示地区的技术效率越高,反映地区资本和劳动力使用的综合效率。1.2研究方法

首先,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技术与制度约束下,与劳动力、资本共同决定经济产出水平。在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的源泉不同[8],土地的贡献方式与水平相应改变。其次,土地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经济增长导致耕地和生态用地减少,加大土地资源与环境约束[8],促使增长方式发生变化,改变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数量关系。这里通过估计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地区GDP 的生产函数,比较建设用地与资本、劳动力投入的产出弹

6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8月第8期性,分析资本和劳动力的技术效率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考察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及变化趋势。1.2.1建设用地扩张的产出弹性分析

大量研究通过估计总量生产函数中要素产出弹性来分析经济增长的绩效、特征与可持续性[9]。要素产出弹性是指在技术水平和投入价格不变的条件下,其他投入量不变,某种投入的相对变动引起产出的相对变动。不同要素产出弹性的大小反映了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边际影响与贡献差异,体现了不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别。

将建设用地作为独立要素引入C—D生产函数:

Q=Aeλt KαLβCLγ(式4)

式4中,Q表示GDP,K、L、CL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力和建设用地投入量,t表示时期;α、β、γ分别表示资本、劳动力和建设用地投入增加1%时GDP增长的百分比;λ为技术进步率。式4两边取对数,得到:

ln Q=ln A+λt+αln K+βln L+γln CL(式5)对上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估计不同要素的产出弹性。

1.2.2技术效率对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分析

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考察技术效率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

CL=ρ0+ρ1Q+ρ2E+ρ3P+ρ4R(式6)

式6中,CL表示建设用地面积,Q表示驱动因子(GDP),E表示地区技术效率(TE),P表示土地政策(虚拟变量),R表示地区类型(虚拟变量),P、R为控制变量。由于建设用地本身影响GDP,为了减少解释变量Q与误差项的相关性,采用二阶段最小二乘法,以劳动力、固定资本存量为工具变量,用GDP估计值进行回归分析。

2近年中国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张的依赖水平

2.1不同省(市、区)发展阶段判断

参照钱纳里经济增长阶段划分方法[10],以2007年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为标准,判断不同省(市、区)所处发展阶段。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2007年中国人均GDP为6589美元,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2007年已进入发达经济阶段的地区包括上海、天津、北京、浙江、江苏、福建、广东7省(市);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地区包括山东、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海南、重庆、新疆14省(市、区);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的地区包括江西、广西、四川、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贵州10省(市、区)。

2.2全国及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产出弹性

考虑到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增长模型可能存在差异,在全国样本分析中增加了地区类型虚拟变量。初步分析发现,时间变量t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回归分析中剔除该变量。

(1)1999—2007年建设用地扩张对全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回归结果的拟合优度(R2)在97%以上,表明固定资本存量、就业人口和建设用地投入很好地解释了全国及各地GDP的变化(表1)。从全国来看,1999—2007年固定资本、就业人口和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为0.745、0.274和0.083,并通过了t检验,表明总体上该时期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有显著贡献,但是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远远低于资本积累和劳动力增加,也低于相关研究的估计结果。

(2)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经过比较发现,固定资本存量、劳动力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地区GDP的影响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但在经济发达阶段和工业化阶段地区,资本积累和劳动力投入增加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大。同时,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建设用地投入对GDP的作用差异非常明显:在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376,在10%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工业化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弹性系数为0.068,在10%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在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弹性系数为0.066,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可见,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不明显。同时,从

建设用地弹性系数值来看,在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和工业化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产出弹性远低于固定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但是在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建设用地的弹性系数大于劳动力投入的弹性系数(0.124),说明在初级产品阶段,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非常重要。

2.3技术效率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分析结果

式5的OLS 和TSLS 估计结果表明:(1)近年中国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非常紧密,总体上1亿元(1998年可比价)GDP 需要1667hm 2建设用地;(2)2004年以来的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3)发达经济阶段地区虚拟变量系数估计显著小于零,工业化阶段地区虚拟变量系数估计显著大于零,表明与处于初级产品阶段的地区相比较,等量经济增长在发达经济阶段需要的建设用地扩张量较小,而在工业化阶段较大;(4)地区技术效率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抑制作用,在现有技术(前沿面)下,平均技术效率上升0.1,将减少78.65万hm 2建设用地投入,表明在资本与劳动力的综合生产效率越高的地区,经济增长所驱动的建设用地规模扩张越小。

3结论与讨论

本文对1999—2007年中国及不同发展阶段地区的生产函数进行了估计,发现固定资本投入增加是近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总体上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显著,但是不同发展阶段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初级产品阶段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大,甚至超过了就业人数增长的影响;工业化阶段地区,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但是单位经济增长的土地代价水平最高;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经

表11999—2007年全国及不同发展阶段地区C —D 生产函数估计结果

Tab.1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C —D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whole China and regions at diffe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s from 1999to 2007

系数(解释变量)常数Α(ln K )Β(ln L )γ(ln CL )R 1R 2

模型显著性(F )拟合优度(R 2)样本数

全国-1.998***(-6.783)0.745***(38.157)0.274***(11.340)0.083**(3.022)0.340***(9.689)0.205***(8.562)3190***0.984270

发达经济阶段地区

-1.462**(-2.212)0.797***(20.469)0.218***(3.698)0.066(1.093)

626.287***0.97063

工业化阶段地区-1.519***(-3.767)0.788***(32.846)0.221***(8.080)0.068**(1.922)

1834***0.980117

初级产品阶段地区

-2.348***(-4.197)0.619***(14.540)0.124***(2.346)0.376**(7.874)

1331***0.97990

被解释变量:ln Q

注:a.分析不包括新疆;b.变量Q 、K 、L 、CL 分别表示GDP 、固定资本存量、就业人数、建设用地面积,R 1、R 2为地区虚拟度量,分别代表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和工业化阶段地区;

c.括号内为t 检验值,***、**分别表示在1%、10%的水平上显著。姜海等:建设用地扩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及其区域差异研究7

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单位经济增长的土地代价也较低。同时,研究发现地区技术效率对建设用地扩张存在显著负向作用,表明降低土地资源代价首先要求转变增长方式,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改进来促进经济增长。

当前中国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但是不同地区发展差距大,必须基于经济增长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内在关系,推行差别化的区域土地政策:对于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且适宜发展工业的地区,应给予建设用地指标倾斜,而对于农业主产区,政府绩效考核必须与工业增长彻底“脱钩”;对于工业化阶段地区,尽管建设用地扩张并非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但是经济增长引致的土地损失量最大,土地调控的重点是严格限制单位产出的土地代价水平;对于发达经济阶段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经济贡献小而环境影响大,应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此外,有必要在技术效率分析基础上,引入价格(价值)变量,进一步考察建设用地和资本、劳动力配置效率的区域差异,结合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空间格局,深化土地利用的地区分工,促进经济增长与耕地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武博,仲素梅.苏南外资推动经济增长的土地资源效用代价分析[J ].现代经济探讨,2008,(7):47-50.[2]曲福田,吴丽梅.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J ].资源科学,2004,26(5):61-67.[3]陈百明,杜红亮.试论耕地占用与GDP 增长的脱钩研究[J ].资源科学,2006,28(5):36-42.

[4]毛振强,左玉强.土地投入对中国二三产业发展贡献的定量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2007,21(3):59-63.

[5]张占录,李永梁.开发区土地扩张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07,21(6):4-9.[6]杨志荣,靳相木.基于DEA 模型的城市土地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经济论坛,2008,9(15):42-45.[7]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 ].经济研究,2004,(10):35-44.[8]杨扬,吴次芳,郑娟尔.土地资源约束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 ].技术经济,2007,26(11):34-38.[9]赵志耘,刘晓路,吕冰洋.中国要素产出弹性估计[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6):5-11.[10]H.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

解释变量(单位)

常数GDP

(亿元;1998年可比价)技术效率土地政策虚拟变量

(2004年以前赋值0,其他赋值1)地区虚拟变量1

(发达经济阶段赋值1,其他赋值0)地区虚拟变量2

(工业化阶段赋值1,其他赋值0)模型显著性(F )拟合优度(R 2

)被解释变量(单位):建设用地(hm 2)OLS 1.314E7***(7.328)1628.412***(22.160)-8.085E6***(-3.372)-3.497E6***(-6.665)-6.717E6***(-7.238)4.704E6***(7.000)158.889***0.744

TSLS 1.259E7***(7.211)1667.234***(22.411)-7.865E6***(-3.277)-3.586E6***(-6.822)-6.981E6***(-7.493)4.573E6***(6.790)161.066***0.747

表21999—2007年中国建设用地扩张影响因素分析

Tab.2Analysis on factors affecting construction land expansion in China from1999to 2007

注:***表示在1%的水平上显著。

8中国土地科学2009年8月第8期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我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现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对沿海的部分重点地区和城市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外部资源,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总的发展思想是:鼓励先富、带动后富、东西联合、共同富裕、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三十年的发展,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有了明显的差异。总的趋势就是: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中部地区经济又了明显发展,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还比价缓慢。各地区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 以下通过对经济增长率、人均GDP的分析,围绕经济增长下的地区差异现状,分析历史因素、经济发展规律、区位资源、文化意识、思想观念、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因素造成的地区差异的影响。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经济增长率 GDP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通常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

科技创新下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分析【论文】

科技创新下的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分析 摘要: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较高,改革开放以来其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南快北慢的态势。但是从2006年开始,苏中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超过苏南地区,2008年苏北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超过苏南地区。但是,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依旧十分明显。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为视角,对江苏省三大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现状进行分析,并明确其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缩小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 关键词:科技创新;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 1.引言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科技代表先进生产力,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可以将江苏省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苏南、苏中、苏北,近年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具有不断明显的趋势。从科技创新视角来看,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与其科技创新能力的差异性呈现出显著的相关性。所以,从科技创新视角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显得十分必要。同时,

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是江苏省近年来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从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发进一步实现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性显得十分必要。 2.江苏省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性现状 2019年,江苏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9631.5亿元,同比增长 6.1%。从三个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296.3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270.5亿元,同比增长5.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1064.7亿元,同比增长6.6%。江苏省产业结构调整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4.3:44.4:51.3。江苏省2019年人均生产总值123607元,同比增长5.8%。江苏省近年来GDP增长变化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江苏省GDP总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增速虽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但整体仍然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而人均GDP则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从江苏省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不管是总量还是增长率都呈现出一定的差异,2019年江苏省各地级市GDP排名及增长情况如表2所示:在江苏省三大区域中,苏南地区包括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5个地级市;苏中地区包括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3个地级市;苏北地区包括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盐城市5个地级市。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各县市都获得了迅猛发展,但区域差距也迅速扩大,沿海与非沿海、沿海内部区域差异都构成了浙江省区域差异的主要内容。影响区域差异的因子是多方面的,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均对浙江沿海区域经济差异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各因素的影响,得出实际使用外资、产业结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浙江沿海经济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区域差异 agdp 发展不平衡面板数据 根据对有关资料分析,浙江经济在原有区域经济水平静态不平衡的基础上,经过动态不平衡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广泛的新增长极,区域间经济水平的差距经历了先有所扩大又逐步收敛的过程。总体上是一种非极化性不平衡发展。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27100亿元,增长11.8%。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浙江省2010年的gdp总量和人均gdp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dp列各省之首。但浙江是地域小省、人口小省、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1997

年消灭了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2009年杭州市的人均gdp达到74924元,而温州市的泰顺县只有9554元,前者竟是后者的7.6倍之多。 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区域经济差距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但过大的区域经济差距将会产生诸多消极的影响,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本文首先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agdp)采用了极值差率和标准变异系数进行分析地区经济之间的差距。然后对影响nich的因素(历史基础、中心城市规模、地理环境与自然资源、市场发育程度、全球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区位和交通、人口数量与素质和区域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比较,最后,通过建立多元回归分析找出产生区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1 浙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的描述分析 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差异可以划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绝对差异是用绝对表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差距,是一种等级水平的差异;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是用某指标的变动率来衡量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差异,它反映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速度差异。这两种指标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同等重要,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不一样,不可能相互替代。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必须同时重视绝对与相对差异的研究。为了能全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综述

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 【摘要】:由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取得的巨大的发展,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地区间的经济差异现象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消费东部要高出许多,而西部有的甚至还停留在解放前的状态。由于地理文化的差异造成现在的现象。正文更加充分揭示了差异的原因以及实证分析。 。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 引言: 中国20多年经济改革所取得的绩效已经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的奇迹”,而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些地区间差距的扩大迹象,正在成为理论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们注意的焦点。与此相平行的是,大多数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或问题的早期研究,一般是将中国经济视为一个同质的整体,而近来的理论研究则越来越注重各个地区之间的差距。 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和数据可得性的差异,已有研究中对地区的划分,按划分程度的粗细,通常包括:按行政单位划分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沿海和内陆,城镇和乡村。少数研究中也有按华北、东北、东南、南部和西部五大区划分,以及以长江为界划分的南北。 地区差距是指经济、社会以及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要素差距

组成的“集合体”,即地区间社会经济综合实力水平的差距。在经济学研究中,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主要集中在人均或者劳均GDP、GNP,人均收入,人均消费等,少数研究中也涉及其他一些社会指标,如平均受教育年龄、人均卫生支出,有的甚至构造了系统的指标体系。本文关注的核心是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所采用的指标大多是反映地区产出或收入差距的指标,如人均GDP、不同省份的有效人口增长、人均消费等。 中国的学者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差距的研究还是相当多的,不管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方面都有很多的文献去查。笔者基于今年9月份2006年的统计年鉴,从实证方面做一个时间上的跟进,以及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的原因做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正文:(—)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空间影响 我国地区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即随着开放进程的推进,开放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关系逐渐凸现出来,同时地域差异被放大。在开放的第一个阶段,全国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相对生产增长率,也即相对人均产出增长率并不必然位于全国前列,如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广东、浙江、海南、江苏、福建、山东等地,劳动生产率排在全国前10名之内,而同样是相对开放度较高的北京、天津、辽宁和上海的劳动增长率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显然,在这个时期内,开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也为下一阶段各地的进一步开放做了准备,但总的来说,开放对各地经济的推动作用并不显著,地方优势并未随着开放得到充分发挥,此时开放的地域性差异不显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第三章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 与辐射理论 20世纪60、70年代,区域经济学家克鲁默、海特等人,在赫克曼、威廉姆斯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和美国哈佛大学弗农等人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上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推移理论,在创立至今的40多年中,经历了静态梯度推移理论、动态推移理论、反梯度推移理论和广义梯度推移理论等四个发展阶段,而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引入不平衡发展理论的思想,进而沿用梯度理论指导整体经济的区域划分及区域经济各自的发展方向,在进入21世纪,梯度推移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显现,广义梯度推移理论和辐射理论共同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并不断完善自身,本章希望通过对梯度理论及辐射理论的分类介绍及相互比较,探索未来区域经济理论发展的潜在方向。 第一节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基础之上,随着各国区域经济的动态发展在不断地演变和完善自身,广义梯度理论即是梯度理论发展至今拥有的第四个阶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提出 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为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为了判断一个产业部门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今后的发展前景,英国经济地理学家埃斯塔尔根据美国1947—1967年21年间各产业部门职工人数的增长率,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与工业部门在国家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升降状况,为各个工业部门进行评分。凡得分在7~10分之间的部门均归入兴旺部门,得分在3.5~6.9分之间的为停滞部门,得分在3.4分以下者为衰退部门,如表3-1所示。

3-1-2中国三大自然区和三大经济区域差异[1]

必修三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差异(2) 【考纲要求】1、对比分析我国东部季风区内部在自然地理特征与人类活动方面的南北差异。 2、能够区分三大经济地带、说明不同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全面分析不同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 【考点点拨】 一、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 三、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

例1.读中国地理要素分界线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a 、b 、c 、d 各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a 是旱作与水田农业区的分界线 ②b 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③c 是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④d 是东西部人口的分界线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图中a 、b 界线叠加,可能划分出的区域是( ) A .牧区、农耕区 B .干旱区、半干旱区 C .汉语言区、少数民族语言区 D .发达区、欠发达区 四、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发展优势、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 高原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大; 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的变化小 a b c c d d

例2.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图”,回答(3)~(5)题。 (3)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部经济地带和东部季风区的范围是基本吻合的 B .西部经济地带位于内陆边远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均属于沿边省区 C .重庆市属中部经济地带 D .中部经济地带的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4)我国西部经济地带的“大开发”应首先注意的问题是 A .有步骤地重点治理和开发大江大河、能源、矿产等资源 B .大力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沿边贸易,扩大旅游创汇 C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大力发展绿洲农业和林牧业 D .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天然林草,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还草 (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协调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将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的企业转移到资源丰富的中、西部 B .将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到人口稠密的东部 C.将大运输量的企业转移到交通发达的东部 D.将轻工业和农牧业转移到资源短缺的东部 【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 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右上),完成1—3题。 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 ——洪涝灾害 B .b ——土壤肥力 C .c ——灌溉水源 D .d ——生长积温 3.C 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 A .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 B .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 C .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 D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不同区域的形成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回答4~6题。 以铁路和内河航运为主 的洪涝问题,长城沿线的风沙问题 东西交通建设,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西部 10个 省级 行政区 位于西部 边远地区, 少数民族 聚居区 有70%国境线,利 于边境贸易,能源、 矿产和旅游资源前景可观,西南水力资源丰富 工农业基础薄弱,交通落后,科技文化不发达,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生态恶化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稳定粮田面积,提高单产,开发能源、矿产成为中国动力基地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区域经济差异及措施

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我国缩小区域发展差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一、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 一是天然资源的差异,如矿产资源、煤炭资源、深林资源、水资源、甚至是旅游资源等。这些都是能够进行生产的基本的先天的保证,也是能够造就未来潜在发展可能性的条件。东南地区相对西北地区来说,有很大的自然资源上的优势,如东北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森林资源,东北及中原地区的煤炭资源,南方地区的水资源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西北地区相对来讲则资源十分贫瘠,尤其是水资源的缺乏使得农业生产几近困境。有一些条件随着科技的发展是可以改变的,比如小规模的交通问题,但是资源问题始终是难以依靠人力解决的,因此这成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致命伤。不可弥补的缺陷不仅仅使得一些地区的发展具有的先天性的困难和不足,还有碍于未来长足的发展,没有待开发的可能就不可能吸引人力、无力和财力的投入。这样,本身的先天条件不足和后天的可发展的缺陷,成了西部地区相较东部地区的巨大经济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是气候物候环境差异。东南地区的气候以温暖湿润为主,年温差较小,热量充足,降水量丰富,土地肥沃,农作物种类繁多,一年两熟或三熟。西北地区的气候以大风干燥为主,年温差大,热量不足,降水量少,土地贫瘠,农作物种类少,多为一年一熟。比较可知,东南地区比西北地区更适合农作物生产,更何况干旱问题严重的影响着西部地区的农业发展,甚至是本地人口的温饱问题。第一产业的发展差异标志着地区之间生产能力的差异,这必然影响到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因而进一步影响到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是地形地势的差异。东南地区多丘陵,但大体地势较平缓;东北、华北地区以平原为主;西北地区则以高原为主,多荒漠;西南地区则多是喀斯特地形,崎岖不平。从而造成造成的交通问题,东南及北方地区交通发达,交通网密度大,而西南西北地区交通条件差。东南地区靠海,海陆运输交汇,面向东南亚,市场广阔。近代史上又有很多海岸城市和内河航运枢纽城市成为通商口岸,较内地城市发展的早。我国中西部地区地质地貌复杂, 自然灾频繁。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域辽阔, 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 但其中不易利用的沙漠戈壁和海拔6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占60%。我国西部贫困地区主要分布在高原山区、沙漠荒漠地区、喀斯特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地质地貌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存环境条件极为恶劣, 生态环境脆弱也是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 nin 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 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 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 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 n econo 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 nee of area developme nt con diti ons, the imbala need resources distributi ons, the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has become eve n more serious. The in flue nee of enlarging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 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 alysis to the regi onal economy differe ne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 alysis in 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 nee has eon ti nu 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 alyzes the reas 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 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 onal economy; regi onal econo mic differe nee; bala need developme nt; statistical an alysis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 主要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 现阶段国内经济发展大形势是积极上扬的,经济一直在大幅度增长,产业结构也能做到去旧迎新,不断调整,各个区域的经济差异已经在不断缩小,因此经济增长有质量保证。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我国的经济增长还呈现一种区域间不平衡的状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本、劳动力、技术、制度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也处于不平衡状态,使这种不平衡逐渐变大。国内生产总值与总量的差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差异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异是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中差异的具体表现。 1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1.1资本因素。资本因素本身就是一个难以进行概念界定的因素,但它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差异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一因素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从广义的方面来看,资本要素包含很广,人力、物质、土地等资本都是资本要素的一部分。但是一般意义上都用这一要素的狭义概念,抛去其他内容,仅留下物质这一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物质资本又可以进行划分,其中可以划分出流动性的资本与固定化的资本两种。一般在进行研究时,常常需要用“资本形成总额”这一概念进行衡量,这个数值是取存货增加额的数量与固定资本的形成总额累加而得来。这个概念指的就是这两种计算因素的变动值相加带来的总数在某一地区某一时间的表现。1.2劳动因素。劳动因素也是干预区域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差异也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的研究一般都是采用就业人数的权衡和分析进行对劳动因素的衡量。实际生产过程中所投入的劳动力数值是计算劳动力因素的现实数据。就业人数的计算,一般来说,不仅包括了现阶段有城市中的在岗职工与个体业主、再就业离退休的人员,也包括乡村中的农村就业人员、乡镇企业就业人员等就业人员。这些具体有工作就业人员的数量相加,可以比较准确地表现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的劳动力具体实际使用情况。1.3技术因素。技术因素是我们国家现在经济得到不断发展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推动力量,它不仅促进现阶段国内的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很大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据这一地区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调查研究,然后根据技术这一要素本身具有的特征,可以完整的知道这一要素本身内容的广泛性和可以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不断扩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因为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高梯度区域要采取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中梯度上的萧条区应实行改造型发展战略。低梯度区域应实行渐进型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