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泰铢贬值

泰铢贬值

泰铢贬值
泰铢贬值

泰国货币危机

10级经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

泰国货币危机

1997 年5月中旬,一些国际外汇投机商大量抛售泰铢,使泰铢兑美元比价跌到10年来的最低点。泰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动用数十亿美元入市干预,泰铢汇率暂时得到稳定,但付出的代价却相当沉重:外汇储备急剧下降,仅5月份就减少了40亿美元;利率大幅上扬,企业不堪重负,并导致物价猛涨;股市大跌。为了刺激出口,挽回经济颓势,同时也为了遏制国际外汇投机商的泰铢投机活动,7月2日泰国中央银行宣布放弃泰铢与美元挂钩的政策, 改为采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一举动强烈影响了其他金融市场,泰铢兑换美元的汇率当日下跌17% , 创下新低; 股票市场全面回升, 股指上涨40点, 由1日的28点攀升至当日的68点。泰国金融市场的这个化变, 迅速波及到周边国家, 东南亚各国央行纷纷开始干预以保护本币, 以免泰铢再创新低而造成负面影响,泰国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表示接受对泰国放弃钉住汇率制度, 认为这是泰国解决金融动荡的必然途径; 并表示, 泰铢自由浮动是确保泰国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策略。

此次本文就泰国政府放弃钉住汇率制度, 改用浮动汇率制度对泰铢贬值及对泰国经济的影响谈谈我们的看法。

钉住汇率制度在泰国实行了近14年。在这个制度下, 泰铢的汇率由泰国中央银行进行确定, 主要依据以美元为主导的一揽子货币, 而且汇率波动幅度较小。泰国的这个制度选择有其历史根源, 因为美元是世界性的储备货币, 国际贸易大多以美元结算; 同时,这种制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外国直接投资, 但是, 近年来, 由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和泰国国内经济状况的变化,再加上美元币值进一步趋强,钉住汇率制度越来越不适应于泰国。

近年来,泰国实行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对其货币贬值及其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抑制出口, 加剧了经常项目的逆差。一国出口增长并不是仅仅取决于汇率的, 但随着1995年4月以来国际上美元汇率的持续走强,在很大程度上钉住美元的泰铢走势对泰国出口极其不利。1996年上半年, 泰国出口增长缓慢, 而在1996年后七个月, 其出口状况更为糟糕, 为负增长4% , 从而使1996年经常项目逆差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扩大到8. 2%。泰国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出口的措施, 但是并未取得明显的改善, 经常项目逆差过大成为泰国经济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之一。

2. 缺乏弹性的钉住制度使泰国中央银行难以用政策来调节经济。1988年以来, 外国资本开始大量流入泰国, 使泰铢面临较大的升值压力, 由于泰国央行限制泰铢升值幅度并在1993年年中前实行中和干预, 导致了国内利率与国际利率差异不断扩大, 进一步吸引资本流入。在泰国央行放弃中和干预后, 资本的大量内流使国内货币供应过大, 这又进一步刺激了国内需求和对非重要部门投资增加, 使央行难以实行有效的货币政策, 损害了国内经济。

3. 刺激房地产投资, 增加银行坏帐风险。在盈利以泰铢计算的房地产投资上, 由于泰铢向来的稳定性, 泰国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大量借入美元提供房地产货款, 而且地产类投资也一直成为外商直接投资的焦点。泰铢的稳定, 刺激了地产类投资, 致使地产供应严重过剩, 再加上高利率影响, 泰国出现了连续四年多的地产低潮。银行系统承担的房地产公司的坏帐日益增加, 目前已经达150亿美元之巨, 通货紧缩现象严重, 金融不稳定性增大。由于金融业在泰股指数中占三成半以上, 金融业的不稳定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令股市不断下跌。这又进一步促使泰铢贬值的预期加强, 对泰国经济产生了极大影响。

再来说泰国的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究竟利大弊大,看法不一。但多数人认为, 从长远看泰铢浮动对困境中的泰国经济利大于弊。泰国经济在过去的一年多中困难重重, 赤字过高, 金融业和房地产业陷入深重的危机中, 泰铢的汇率已经不能反映它的实际价值。泰国央行原先以消耗外汇储备的方式来维持泰铢汇率,实际证明此举得不偿失, 只能使外债不断增加。

但是,对于泰国经济来说,短痛胜于长痛。泰铢的浮动顺应了经济规律, 是一个良好的开端。经过短期的激烈动荡后, 泰铢一定会稳定在一个符合其实际价值的汇率上, 外汇市场就会恢复正常的运作, 国内利率也将随它调低, 刺激国内经济的增长。加上泰铢贬值所带来的刺激出口市场的效应, 泰国会渐渐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

不过,单单依靠泰铢汇率制度的改革是无法真正解决泰国所面临的全部困境的,因为泰国经济结构矛盾突出,金融机构作用缺失等严重地制约着汇率制度发

挥作用。

泰铢汇率制的改革虽然对泰国经济一定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但泰国经济问题要真正解决还需要其它各项经济制度的配套改革。

第一,扩大对外开放必须与深化国内改革相配套。发展中国家在对外开放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应当深入进行国内的综合配套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主要包括货币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劳动工资政策等方面的改革和调整。

第二,经济增长应当主要立足于国内资本积累。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下大力气培育和完善国内资本市场,而不能过分依赖国外资本,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需要如此。

第三,必须加强对外资投向的引导。应当制定适当的政策引导外资投向基础产业,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比例,不断改善外资流入的结构,提高长期外资比例,严格控制投机性短期游资的流入。

第四,要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严密注视国际货币投机商的动向。泰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国际货币投机商的投机操纵,而这种投机行为往往是国际联手的,因此各国政府和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加强合作,才能有效地防范国际货币投机行为。

以上是结合泰国经济危机的教训得出的几点建议,对于泰国,虽然短期内泰铢贬值会引发很多新问题和一时的混乱,但是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再配合其他各项经济制度的改革,泰国一定会从经济危机中慢慢走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