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黄山风景区调查报告

1.调查目的和方法

我们的调查目的是了解黄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状况、管理措施以及游客满意度。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其中400份来自黄山风景区的游客,100份来自当地居民。

2.旅游资源状况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黄山风景区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绝大多数游客认为黄山的自然风光是其最大的亮点,尤其是著名的云海景观。此外,其他景点包括千年古松、奇石和温泉等也受到了游客的高度赞赏。

3.管理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黄山风景区在管理方面做得相当不错。绝大多数游客对景区的环境卫生和安全管理表示满意,认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良好。此外,黄山风景区还采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如无人机巡游和电子导游等,让游客更好地享受旅游体验。

4.游客满意度

绝大多数游客对黄山风景区的体验表示满意。他们认为风景区的自然美景非常壮观,游览过程中的交通和住宿设施也让他们感到满意。此外,大部分游客还对黄山当地的美食表示称赞,并表示愿意再次到访。

5.改进意见

尽管黄山风景区在管理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调查结果还显示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游客抱怨景区的游客数量过多,导致拥挤和交通不便。

他们建议可以限制游客数量或增加交通工具的数量,以改善游览体验。此外,一些游客也希望景区能提供更多的舒适住宿选择。

综上所述,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在其旅游资源、管理措施和游客满意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然而,仍需进一步改进,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安徽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提纲

安徽黄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调查提纲 一、基本情况调查 (一)自然资源调查 1、位置及面积:调查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位置,总面积,所属山系、水系及大地貌区、中地貌范围等。 2、地质:调查地质年代及地质形成期,大、中地貌生成形式,区域内特殊地貌及生成原因,古地貌遗址,母岩及对景物生成的影响,母岩对交通、旅游的影响,山体类型,平均坡度及最陡、最缓坡度。 (二)社会经济调查 1、当地社会经济简况:调查黄山市、黄山区和黄山森林公园所在乡(镇)的人口、经营主业、人均收入等情况及其特点。 2、经营状况:调查黄山国家森林公园组织机构、人员结构、固定资产与林木资产、经营内容、年总产值、利润、税收、职工年平均收入等。 3、旅游概况:调查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已开放的景区(景点)、旅游项目、游人结构、人次、时间、季节与消费水平等。 (三)旅游气候资源调查 1、温度:调查年平均气温,旅游季节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及其出现的时间,河、湖结冰期及冰层厚度,区域内小气候特征,可供疗养和避暑的季节等。 2、光照:调查各季节昼夜时数,光照最长、最短时间出现的日期及热量,常见的自然光学特异现象及出现的时期等。 3、湿度:调查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内不同局部的湿度分布及年湿度最大、最小的月、旬、日等。 4、降水:调查多年平均降水量,各月降水频率(天数)和降水量,暴雨频率及多发月、旬,旱期,水体结冰,降雪情况,霜期及对景观的影响等。 5、风:调查主要风向,年平均风力,五级以上、八级以上大风日数及出现的月、旬及频率。

6、调查特殊的天气气候现象。调查年均舒适旅游期日数。 (四)植物资源调查 1、植被:调查植物种类,区系特点,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布以及森林植被类型和分布特点。 2、观赏植物:调查记载种类、分布范围及数量,花期、果期、观赏部位(花、果、叶、根、皮)。 3、古树名木:调查记载所处位置、生境、树种、年龄、树高、胸径、冠幅、冠形及分布特点,编撰古树名木资源一览表。 (五)野生动物资源调查 调查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的动物种类、栖息环境、活动规律等。 (六)环境质量调查 1、大气质量:监测方法应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监测指标应符合《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2、地表水:监测方法应按《大气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执行。监测指标应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3、空气负离子:不同景点实际测定数值为准。 (七)旅游基础设施调查 1、交通:调查黄山国家森林公园与周围大、中城市及相邻风景名胜区或森林公园的公路、铁路、水路、航空交通现状,公园内部交通状况,记载其里程及技术等级。 2、通信:调查通信设施种类、拥有量、便捷程度等。 3、供电:调查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电源,现有输(变)电线路及供电设备,扩大供电的可能性及电力发展规划等情况。 4、给排水:调查黄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水源、供水设备、扩大供水的可能性及发展规划;调查排水及防洪设施情况等。 5、旅游接待设施:调查现有宾馆、招待所、旅社分布情况,接待能力(高、中、低档床位数)、床位利用率、分档次的效益,饮食及商品零售网点的现状以

关于黄山成因极其开发历程的研究报告

关于黄山成因极其开发历程的研究报告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的山水就以其各自独特的姿态向我们展现了其无尽的自然情趣。每个有想法的中国人都讲究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人们往往会纵情山水,在大自然中找到寄托,到了现代,除了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我们同时注重自然的地理成因的研究,对其形成的科学解释产生兴趣。此次研究报告,我将以黄山为例,众所周知,黄山在我国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境内。我也是在上个暑假游览了一次黄山,对其雄伟大气的身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了解到,黄山原称“黟山”,因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升仙。黄山以其奇伟俏丽、灵秀多姿著称于世。这里还是一座资源丰富、生态完整、具有重要科学和生态环境价值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俱佳。本调查报告重点探究黄山的地质地貌,并查找其开发历程的资料,从而对其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客观建议。 关键词:黄山花岗岩地貌景区开发 一、引言 我对黄山的认识还要从一则关于黄山电视广告中说起,无论从取景还是配音,这则广告宣传都恰到好处,最后一句“感受黄山,天下无山”标语更是将黄山之美推向一个高潮,且不说它略微有些夸张,黄山的独特魅力我想已经令很多人心灵神往了。 黄山的确是一座不寻常的山,它经历了漫长的造山运动和地壳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风化作用,才形成其特有的峰林结构。黄山群峰林立,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称,主峰莲花峰海拔高达1864米,与平旷的光明顶、险峻的最高峰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气势磅横的立体画面。

上个暑假,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我登临黄山,我敢说绝对是一个磨砺意志,开阔胸怀的过程。爬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要一个阶梯一个阶梯移步,爬上去后,还要一步一步走下来,确实很辛苦。可是,当你爬到山顶,当你征服一座山峰又一座山峰时,你会感受到无比的兴奋、快乐和满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虽然是形容泰山的诗句,黄山却也能让你感受到历经艰难达到巅峰后的独特境界和乐趣。 近年来,随着黄山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然而,我们很难想象,在古时的黄山,犹豫地理位置非常偏僻,交通也不是很发达,黄山只不过是一座不为人知的雄山,更不用讲作为一个旅游景点了。尽管有着名山的气质,却不为人知,这也注定了黄山不能排入五岳之列。所以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黄山其实经历过一次次浩大的开发过程,是近现代人们智慧劳动的结晶。 二、黄山的花岗岩地貌特征 黄山的山体是典型的花岗岩石质,这本身就具有一种贵族气质,也难怪黄山能吸引那么多的游客。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什么是花岗岩,它是一种火山爆发的熔岩且受到相当的压力在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之构造岩。在地壳表层形成中,缓慢地移动冷却下来。属于火成岩之一种,火成岩是由含有硅酸盐熔融物的岩浆或熔岩冷却固化结晶形成的一种物质。当熔化的岩浆冷凝固结时,矿物即形成于火成岩,像橄榄石、辉石之类。其密度最大的铁镁硅酸盐矿物,在岩浆温度最高时形成;密度较小的矿物,如长石和石英,则在冷却的后期形成。形成于熔岩中的矿物,通常可以毫无拘束地生长,并有发育完好的晶形。黄山在被收入为世界地质公园,也就是一个以中生代花岗岩地貌而著称的地质公园。黄山花岗岩体的内在特点与外貌很好的记载了扬子板块的东南缘的地质历史。它集中反映了100多万年以来黄山花岗岩岩体从形成-隆升-剥蚀-流水-冰川等内、外营力作用的地质历史,是重大构造事件转折期的体现;从全球范围看,黄山地质公园又是反映和揭示花岗岩地貌景观形成机制的最佳地区;在解决扬子板块的形成演化历史上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是当前中国地质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黄山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貌尤其记录着第四纪地壳发展历史。

关于加强黄山风景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加强黄山风景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引言 黄山风景区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然而,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调研报告旨在深入探讨如何加强黄山风景区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应急救援能力。 现状分析 黄山风景区医疗急救设施的现状 1.目前,黄山风景区内设有数家医疗机构,包括医院和诊所。 2.医疗机构的设备和医疗资源相对较为有限,无法满足高峰期的需求。 3.缺乏专业急救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导致应急救援能力不足。 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需求 1.需增加医疗机构数量,提高医疗设备和资源的配置水平。 2.应建立专业的急救人员队伍,提供高质量的急救服务。 3.需加强与当地医疗机构和应急机构的合作,形成协同救援机制。 加强黄山风景区医疗急救体系建设的措施 增加医疗机构数量和配置 1.建立新的医院或诊所,增加医疗服务的供给。 2.配置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水平。 3.加强医疗资源的调配,确保高峰期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 建立专业急救人员队伍 1.培训并招募专业急救人员,提供急救技能培训和认证。 2.设立急救岗位,保证急救人员的日常岗位职责和应急救援任务。 加强与当地医疗机构和应急机构的合作 1.建立医疗急救联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救援。 2.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各方责任和行动方案。 3.加强医疗机构和应急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救援效率。 总结 通过加强黄山风景区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保障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建议增加医疗机构数量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黄山,不只是一座山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报告人: 队别: 学号:

黄山,不只是一座山 ——暑期黄山见闻与思考 安徽省,名为“安庆府”与“徽州府”合称之简称。徽州狭义上讲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广义上讲,指徽州府下辖的一府六县即歙县、黟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 黄山,最被人们所熟知的是那座巍峨雄壮,海拔1864.8米的大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美自然不需要我再去赘述,这里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黄山市除了黄山之外,其他方面值得大家品味之处。 一、好山好水好风景 多山多水是很多南方城市的共同特点,大自然给了北方大气磅礴的壮美景观,也给了南方依山傍水,温柔细腻的江南美景,黄山就是这其中之一。黄山市以黄山命名,是因为这一座是最高最美的一个,其实黄山的山 大大小小有数百个。它的山 也并不像西南云贵川那样密 集崎岖,每一座山都或多或 少有溪水环绕,每次见到, 都很好奇水源在哪,当我想

溯源而上,却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个勇气,或许正是它们的神秘赋予了极大的魅力。 我感觉大自然似乎给予了黄山更多的偏爱,正如朋友所言,黄山的乡间,随手一拍,都是一张绝美的屏保壁纸。现在黄山境内依然有非常多的村庄分布在各个大小不一的山间。 倒不是我不喜欢黄山的高大,莲花峰我也曾登顶,那种尽收眼底的美景自然令人难以忘怀。不过作为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名山大川带来的震撼,似乎仍不及小山细流带来的身心愉悦来得更为惬意。多少次欣赏着山间小景,都让我流连忘返。每次回去,我最喜欢去的就是大伯家里。大伯年过6旬,身居小山之中,耕作、种茶、采笋、养殖是他每天的必修课,身居桃源之内,不问尘世喧嚣。 二、好朋好友好文化 黄山的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黄山为茶叶之乡,黄山毛峰、祁门红茶(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太平猴魁等,享誉海内外,黄山人生在这好山好水之间,自然怡情山水,有了这传世的茶道。 徽州人一年中,饮茶不断,但比较集中成习的有“朝茶”、“午茶”、“夜茶”。早晨洗漱完毕,一杯香茶,细品满饮,清新的空气与香茶的芬芳沁人心脾,这是健身妙道。有“朝不可食,不可不饮”之说。所以朝茶讲究细品。午饭之后,浓茶一杯,消食健胃。喝午茶与朝茶不同,他讲究的是浓。夜幕降临,一杯香茗饮庭院,一天劳作的疲倦顿消,代之逍遥与惬意;冬夜,热茶

黄山地质公园调研报告

黄山地质公园调研报告 黄山地质公园调研报告 一、引言 黄山地质公园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国家级地质公园。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黄山地质公园的地质特征、旅游资源、管理模式等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公园的保护水平和游客体验提供参考。 二、地质特征 黄山地质公园地处黄山山脉,是中国东南沿海岩浆活动的典型表现之一。公园内有丰富的花岗岩、火山岩、堆积岩和沉积岩等地质景观。特别是公园内的花山景区,拥有七彩石、倒笠岩和云海等地质奇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科研人员。 三、旅游资源 1. 自然景观:黄山地质公园有许多壮丽的自然景观,如云海、高山湿地、瀑布和迷人的植物。其中,黑虎松和黄山松是公园内最具特色的植物。 2. 人文景观:公园内还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如黄山神韵书院、黄山索道和黄山云谷寺等。这些景点融入了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关注。 四、管理模式 黄山地质公园采用了综合管理模式,包括资源保护、游客管理和文化传承等。公园管理部门利用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和保护,加强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管理。同时,公园还制定了严格的游客管理规定,确保游客的安全和文明旅游。此外,公园还

注重文化传承,通过举办传统节日和展览,宣传和传承黄山地区的历史文化。 五、问题与建议 1. 游客承载能力:黄山地质公园每年接待大量游客,游客流量已经超过了公园的承载能力。建议公园加大游客数量的控制力度,采取限流措施,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2. 旅游设施建设:公园内的一些旅游设施相对落后,需要加强更新和改善。比如在交通方便的位置建设更多的停车场和观景台,提升游客的观赏体验。 3. 教育宣传:公园应加强对游客的教育宣传,提倡保护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在公园内设置标识牌和宣传板,向游客传达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引导游客文明旅游。 4. 管理机构合作:黄山地质公园的管理应与周边地区的其他自然保护区进行合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六、结论 黄山地质公园作为中国地质公园的重要代表之一,拥有丰富的地质特征和旅游资源。然而,公园面临着游客流量过大和一些设施落后的问题。通过加强公园的管理和旅游设施建设,可以提升游客的体验,并更好地保护公园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七、参考文献 [1] 安徽旅游网. 黄山风景区调研报告[J]. 旅游地理研究, 2019, 42(2): 67-73. [2] 张国强, 杨涛. 黄山地质公园资源、环境和游客管理研究[J]. 地理科学进展, 2018, 37(1): 48-53.

黄山 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我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黄山的自然景观、旅游设施以及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黄山以其奇特的山峰、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调研中,我首先参观了黄山的主要景区——翡翠谷。这里有壮丽的山峰和瀑布,悠久的松柏,以及奇特的石头。在翡翠谷漫步,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外,我还参观了黄山的其他景点,包括北海、云谷寺等。每一个景点都独具特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景点的过程中,我发现黄山的旅游设施十分完善。公共交通便利,游客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到达黄山,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而且交通网络发达。在景区内,游客可以选择徒步、乘坐缆车或者坐黄山专用的观光车来观赏周围的美景。此外,景区内还设有餐饮和住宿设施,游客可以在登山之余享受到舒适的服务。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黄山的旅游业也在不断发展。调研中,我了解到,黄山的旅游业经济收入逐年增长,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黄山市政府十分重视旅游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旅游品质。例如,推出了多项惠游政策,加强对景区的保护和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等。这些举措不仅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也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由于黄山的美景吸引了大量游客,

尤其是在旅游旺季,游客数量超过了景区的承载能力。这导致了景区内出现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有一些商家存在价格虚高、服务质量低下等问题,给游客的体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黄山旅游业应该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黄山的独特魅力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以其壮丽的山峰、秀丽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量游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黄山的旅游设施得到了不断完善,旅游业也成为了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黄山的旅游业应该加大对景区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提高服务质量,以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和竞争力,让更多的游客来到这里欣赏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黄山旅游调研报告

黄山旅游调研报告 黄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壮丽的自然风景使得黄山成为每年吸引大量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为了更好地了解黄山旅游的情况,本次进行了调研并整理出以下的报告。 一、黄山旅游的概况 黄山地处中国华东地区,地理位置优越。黄山自然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而闻名,被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每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登山、拍照等。 二、黄山旅游的主要景点 1. 西海大峡谷:这是黄山自然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拥有壮丽的峡谷和陡峭的山峰,是一个天然的观光胜地。 2. 观日出:黄山是著名的日出胜地,每天清晨,游客可以前往云台、光明顶等地观赏到美丽的日出景色。 3. 莲花峰:莲花峰是黄山的最高峰之一,形状独特,像一朵盛开的莲花,让人赞叹不已。 4. 温泉:黄山温泉以其独特的地热资源而著名,游客可以在温泉中享受放松身心的疗效。 三、黄山旅游的游客特点 1. 国内游客占主导:黄山作为中国的名山大川,每年吸引着大量的国内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2. 多元化的游客需求:黄山旅游的游客不仅仅是来欣赏自然风景的,也包括登山、摄影、亲子旅游等。 3. 受好天气影响较大:由于黄山的特殊地理位置,游客的旅

游体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气情况,所以好天气对游客数量和游客满意度有较大的影响。 四、黄山旅游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1. 培育特色旅游产品:黄山可以更加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独特特色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 2. 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黄山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相对滞后,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 3. 加强管理和保护:黄山作为自然保护区,需要加强对游客的管理,保护自然环境,维护黄山的生态平衡。 综上所述,黄山作为中国的著名旅游景点,在吸引大量游客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黄山旅游可以更好地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黄山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黄山的自然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对黄山的调研,为黄山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对黄山的自然景观进行观察和体验;访谈主要针对当地政府、旅游从业者、游客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对黄山旅游的看法和建议。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 1. 自然环境:黄山位于安徽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山水相融,景色迷人。黄山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奇特的山峰、秀丽的瀑布、清澈的湖泊等。自然环境是黄山发展旅游的重要基础。 2. 旅游资源:黄山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历史,拥有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徽杭古道等。适宜徒步的山路和富有挑战性的攀登路线也吸引了大批登山爱好者。 3. 旅游发展:黄山旅游业发展迅速,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也较大,提供了就业机会。黄山的旅

游服务配套设施也较为完善,包括酒店、餐饮、交通等。 4. 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目前,黄山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其中,旅游高峰期的人流拥堵、环境保护、旅游服务质量等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黄山也面临着其他旅游目的地的竞争,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四、建议 针对黄山旅游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保护好黄山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2.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3. 加强旅游管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减少人流拥堵现象。 4. 积极开展市场推广,提升黄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五、总结 黄山是一处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的旅游目的地。通过加大环境保护、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管理以及积极市场推广等措施,可以进一步促进黄山的旅游发展,提升黄山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黄山调研报告

黄山调研报告 黄山是安徽省的一个著名风景名胜区,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黄山以其壮丽的山水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为了进一步了解黄山的旅游资源和发展情况,我对该地进行了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首先,黄山的自然景观是其最大的旅游资源。黄山以其奇峰怪石、秀丽的山水、云海和温泉而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我游览了黄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如莲花峰、光明顶和百步云梯等。这些景点虽然人工打造,但却保留了大自然的原始美。在登山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此外,黄山还有一些其他的景点,如黄山松、黄山瀑布和石笋等,也是值得一看的。 然而,黄山的旅游发展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旅游资源的特殊性,黄山的游客很多,尤其是在节假日和旅游旺季。这导致了游客流量过大,旅游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另外,黄山的旅游服务也需要提高。有些景点的导游服务不够规范,导致游客的体验不佳。此外,旅游配套设施和交通也需要进一步完善。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应该加强黄山旅游资源的保护,合理规划游客的流量和游览时间,避免过度消耗。同时,增加景点的开放时间和游览线路,分散游客的流量,减少拥挤现象。其次,应该加强旅游服务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导游队伍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最后,应该加大对旅游

基础设施和交通的投资,修建更多的公共厕所、接待中心和停车场,方便游客的游览。 总之,黄山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然而,它的旅游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通过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交通,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黄山旅游的发展。希望我的调研报告能对黄山的旅游发展有所帮助。

黄山旅游市场调研实训报告

黄山旅游市场调研实训报告 黄山旅游市场调研实训报告 一、调研背景和目的 黄山作为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为了进一步了解黄山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潜力,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黄山旅游市场的情况,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面向游客的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游客对黄山的了解程度、选择黄山旅游的原因、黄山旅游的满意度以及对黄山旅游发展的期望等。然后,我们在黄山景区选择了代表性的景点和商业区进行实地走访,与当地旅游从业者和商家进行交流,并观察游客的行为和反应。 三、调研结果分析 1.游客对黄山的了解程度 经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我们发现大部分游客对黄山的了解程度较高。其中80%的游客表示他们在来黄山之前已经了解了黄山的特点和风景,而剩下的20%的游客是听朋友推荐或在网络上了解到黄山的。 2.选择黄山旅游的原因 问卷调查显示,选择黄山旅游的原因主要有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两大方面。多数游客表示他们来黄山是因为听说这里有得天

独厚的自然风光,如奇松怪石和云海日出等。此外,不少游客也是因为黄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如独特的文化景观和传统村落等。 3.黄山旅游的满意度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部分游客对黄山旅游的满意度较高。其中,有60%的游客表示非常满意,30%的游客表示满意,只有10%的游客表示不满意。他们主要对黄山的自然景观、 旅游服务和交通便利度给予了高度评价。 4.对黄山旅游发展的期望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询问了游客对黄山旅游发展的期望。其中,更好的旅游交通和更完善的旅游设施成为大部分游客的期望。此外,一些游客还希望在黄山加强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四、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1.黄山的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旅游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 知名度和美誉度。 2.黄山作为旅游目的地,应进一步提升旅游设施的完善度,改 善交通便利度,提高游客的出行舒适度。 3.加强对黄山旅游的推广和宣传,提升黄山的知名度,并吸引 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4.保护好黄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游客 的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

黄山地文景观调研报告

黄山地文景观调研报告 黄山地文景观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近年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地文景观的重要性愈发突显。作为中国的四大名山之一,黄山因其奇峰怪石和壮丽景色而闻名于世。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黄山地文景观的现状和潜在问题,为黄山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 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我们在黄山景区附近的村庄中发放了问卷,旨在了解游客对于黄山地文景观的认知和评价。其次,我们组织了一个小组进行实地考察,包括黄山风景区以及周边的特色村庄和文化景点。 三、调研结果 1. 游客对于黄山地文景观的认知较为全面,对其形成历史和地理背景有一定了解。 2. 游客普遍认为黄山地文景观的自然景色壮丽、独特,尤其是奇峰怪石和云海景观。 3. 游客对于黄山地文景观的保护和维护工作普遍表示支持,但也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表达了一定的关切。

4. 实地考察中发现,一些特色村庄和文化景点在保护方面尚存在不足,如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游客引导。 四、问题分析和建议 1. 黄山地文景观的自然环境保护是当务之急。我们建议景区管理部门加强对游客的宣传,提高他们对自然保护的意识,并增加处罚力度,以减少人为破坏。 2. 加强特色村庄和文化景点的保护。对于一些重要的建筑和文化景点,增加保护力度,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引导和宣传,加深他们对特色村庄和文化景点的认识。 3. 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素质。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监管力度,规范行业秩序。 4. 加强协调合作。景区管理部门、特色村庄和旅游企业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制定规划和措施,推动黄山地区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五、结论 黄山地文景观作为国内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价值。然而,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平衡仍然是一个挑战。针对本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能够为黄山地区的地文景观保护和旅游业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我们

黄山调查报告

黄山调查报告 篇一:黄山资源调查报告 市场调研作业 姓名:温志良 学号: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班级: 作业名称:黄山旅游资源满意度调查 组员:周晓琴、古丽萍、刘春云、 0902*******旅游管理本科(2)班温志良、刘婉、唐铮 黄山旅游资源调查 按学院的惯例,我们专业到了大二下学期都要去一些景点进行实地资源考察,我们班选择了去黄山。针对此次资源考察,为了更好的了解同学们对黄山的认知、情感、满意度方面的问题,我们小组做了一份调查问卷。 调研对象:主要在09旅游管理本科班,另外还有去过黄山的专业以外的同学 共收取有效问卷70份, 调研时间:20XX年5月11到5月20日调研人员:组长:罗悠 组员:周晓琴、刘婉、刘春云、古丽萍、温志良、唐铮调研方式:问

卷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如下: 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2、您来自哪里() a、北京B、江西c、广东d其他-------(填写地名)3 ad、不了解E、非常不了解 4、此去黄山您最注重的是什么() E、交通5、您对此次黄山考察的整体感觉如何()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d、不满意E、非常不满意 6 ) a、很大B、一般c、比较小d、几乎没差距7、以下黄山旅游资源最吸引您的是() a、奇松B、怪石c、云海d、温泉E、其他8、您认为黄山旅游资源的保护状况如何() a、非常好B、比较好c、一般d、差E、非常差9、在黄山旅游资源中您认为以下哪项开发得较好() a、自然景观B、人文景观 10、在考察及游览的过程中让你头痛或不满的是() a、游客太多造成的拥挤B、景区环境卫生差c、景区工作人员素质欠缺d、景区配套设施不足E、其他11、此次游览之后您还会有重游黄

2022年黄山太平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黄山太平湖旅游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黄山太平湖旅游业基本情况 一、运营现状 (一)运营机构组成: 7个游船单位(6个私人游船单位,1个湖管会游船单位)1个景点开发公司旅游集团公司(d某)旅游公司 1、人数:40多人 2、客流量:15万人次/年 3、收入:380万游船公司(6家组成) 1、d某有3-4条快艇 2、游船公司(旅游公司)有4条大船,4-6条快艇 3、六家个人有20条工船,57条快艇 注。具体运营合作细节需要进一步调研了解,利益分成需要进一步调查证实。 (二)服务项目及价格政策门票价格政策 景区门票(含中心景区景点)。挂牌价每张71元/调整价65元(八卦岛在修)。团队价40元/人,协议旅行社可享受16免1优惠政策,黄山本地凭有效证件享20元/人。 注。自2014年2月10日起,太平湖景区(包括中心湖区和天下太平城、猴鹿岛、龙窑寨景点)门票价格调整为71元/人次。

淡季门票(12月1日至次年2月28日):35元每张,团队价20元每张60以上老人凭证购买老人票30元/人;军人、教师凭证购买优惠票30元/人;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 1.2-1.4米之间购买儿童票30元/人; 太平湾景点门票。挂牌价每张90元。团队价40元/张,由旅游集团另收费。游船价格政策 大型游船:100元每人(40人成团)60座团队价600-800元/条仿古游船:100元每人(25人成团)35座团队价400-500元/条7座快艇:700元每艘太平湾加收400全程加600元团队价400元/条无蓬 9座快艇豪华快艇:950元每艘太平湾加收400全程加收600团队价500元/条有蓬 导游讲解服务费 中心湖区35元/团,太平湾景区40元/团,全程60元/团主要景点 太平城。太平城是仿原太平县旧貌而新建的一个集吃、住、游、娱、购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点。又名八卦岛。登此岛,自北向东依次可观陵阳山、太平湖大桥、鳄鱼戏水、青龙、白虎诸景;自下而上可赏太平牌楼,可走生肖门、八卦坛,可在太平楼上击好运鼓,撞太平钟;在门牌楼两侧有三进堂、太极宫,检测运气;还有茶楼供您品尝黄山名茶,赏茶艺

安徽黄山调研报告

安徽黄山调研报告 安徽黄山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安徽黄山的自然风景及旅游资源,以及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并提出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二、调研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考察主要包括对黄山风景区、松阳风景区和宏村古村落的考察;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当地居民和游客进行了相关调查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三、调研结果 1.自然风景资源丰富 在黄山风景区和松阳风景区的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黄山山峰巍峨壮丽,云海奇观令人叹为观止;松阳风景区的森林湖泊景色优美,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使其成为一处理想的休闲度假之地。 2.古村落保护有待加强 宏村古村落作为中国四大古村之一,在古建筑和民俗文化方面

具有独特的魅力。然而,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部分古建筑存在着维修不及时和保护不力的问题,对于宏村的保护需要加强。 3.旅游基础设施完善 黄山风景区和松阳风景区的旅游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主要包括交通、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这些设施不仅方便了游客的出行,而且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体验。 4.旅游业发展仍有潜力 从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来看,大部分游客对黄山旅游体验较为满意,表示愿意再次光顾。同时,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率也相对较高。这说明黄山的旅游业仍有发展潜力,并且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建议和措施 1.加强自然风景保护 对于黄山风景区和松阳风景区等自然风景资源,应加强保护工作,合理规划游览线路,避免过度开发和滥建,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 2.加大古村落保护力度 对于宏村古村落等古建筑,要加强维修和修缮工作,同时制定

黄山风景区地质调研报告

黄山风景区地质调研报告 综述 黄山地质公园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的成因类型 ?黄山地质地貌景观形成机制分析 黄山与世界其它国家地质地貌景观的对比分析 ?自我小结 规划土地处遗产办(公园办)师永强 二零零八年九月 1 一:综述 黄山是世界著名风景名山,是世界山岳型风景的杰出代 表,是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2004年2月13日黄山又被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加入世界地质公园。本次调研的目的是 为了充分理解黄山风景区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加入、建设、 保护的意义,通过黄山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野外考察研究, 进一步加深对黄山花岗岩地质地貌的形态特征、形成条件、 演化过程、分布规律和区域差别的认识,为黄山地质公园进 一步的展开提供科学的认知基础,为黄山地质公园建设和加强科普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这次实地调研在黄山管委会土地规划处领导的关心支 持下,由郑主任带队分别在: 7月28号由慈光阁?坐玉屏索道?玉屏峰?好汉坡?玉 屏楼?迎客松?蓬莱三岛?鲫鱼背?天都峰?蜡烛石?半 山寺?立马桥?慈光阁?文化楼;

8月7号由云谷寺?白鹅岭?连理松?黑虎松?始信峰 北海宾馆?梦笔生花?笔架峰?曙光厅?清凉台?猴子 观海?狮子林?团结松?西海饭店?高山沼泽?排云楼? 西海大峡谷?回音壁?行知亭?飞来石?光明顶?天海? 2 鳌鱼峰?莲花洞?莲蕊峰?玉屏站?慈光阁; 8月8号由松谷庵丹霞站?丹霞峰?西海大峡谷入口? 西海大峡谷?避雨亭?未名桥休息?步仙桥?三溪口?天 鹅桥?钓桥庵?西门坐车?翡翠谷 本文从以下两个章节来阐述此次实地调研,我对黄山地 质地貌景观的一些认知情况: 花岗岩是地球上分布最广、最常见的火成岩,占地表火 成岩面积的20%~25%。中国是世界上花岗岩分布最广的国家 之一,花岗岩面积90.9万km2,约占全国面积的10%左右, 在地理分布上遍及全国,在地质构造分布上遍及所有的造山 带,在产出时代上从太古宙到新生代均有发现,在花岗岩地 质地貌景观类型上不仅多样化程度高,而且科研学术价值、美学观赏价值也优于世界其他各国。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拥 有花岗岩景区(包括世界遗产、国家公园、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地质公园及旅游区)最多的国家之一。花岗岩景区已成 中国最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在中国旅游业发展上起着重要作 用。 不同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分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区 和不同的大地构造单元中,由于构成景观的岩石性质、形成

黄山市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调查

暑 期 实 践 活 动 总 结 标题:黄山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及未来规划建议撰写人:顾银杏 参加团队:09级遥感学院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及08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摘要:针对黄山市现有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的开发与保护、风土人情的维持、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等,分析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找出其开发的优势与不足,并就实际情况提出一些黄山市景点旅游资源开发整改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未来规划建议 一、引言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皖南山区的最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结合部,素有“三省通衢”之称。在自然地域概念上,黄山以皖南山区为相对闭封的地域结构单元;在社会人文概念上,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这里形成了“东南邹鲁”、“礼仪之邦”的独特地域文化景观。独有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形成了黄山市丰富的旅游资源。近年来,黄山市以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发展较快,第三产业(服务业)在黄山市的GDP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之巧石,峨眉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因此黄山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可以说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因此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著称。 齐云山是中国四大道教名山,古称白岳。位于徽州休宁县城西十五公里处。海拔585 米,方圆一百平方公里。境内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崖,间以幽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齐云山与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鹤鸣山并称中国四大道教圣地.历史上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称,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牯牛降既是我国著名的综合自然保护区,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这里青山绿水相依,烟云变化无常,于险峻中见温柔,秀美中见恬静,奇幻中见优雅,生态环境极为优美,自然风光集雄、奇、幽、秀于一身。而且这里人杰地灵,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光荣的革命传统。 宏村、西递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它们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内涵而闻名天下。 屯溪老街坐落在黄山市屯溪区中心地段,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北依四季葱茏的华山,南伴终年如蓝的新安江,被誉为流动的“清明上河图”,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具有宋、明、清时代建筑风格的步行商业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徽州古城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县城徽城镇中心,千年徽州府治所在地,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过街楼、古戏楼等以及镶嵌其间的古色古香商品住宅楼百余间,是展示和体现徽州文化的重要实物建筑。 二、开发现状 (一)黄山市旅游开发历史 1982年黄山被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7年11月黄山市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为新兴的国际旅游城市;1990年12月黄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1999年12月,西递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10年11月黄山入选“中国最佳休闲城市”和“中国特色休闲城市———最佳户外休闲城市”两项殊荣;本世纪以来,黄山市全面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黄山风景区成为首批5A旅游景

黄山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黄山风景区旅游资源评价报告 第一部分:绪言 调查区:黄山风景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黄山风景区距市府所在地屯溪69公里,东经118°1'度,北纬30°1',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地跨市内歙县、休宁、黟县和黄山区、徽州区,山脉面积1200平方公里,规划入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是号称“五百里黄山”的精华部分。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区,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 目的:通过对黄山地区的旅游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在其现有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做出客观全面的总体评价,并进行进一步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规划。要求:在掌握大量黄山地区旅游资源相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法,结合全体调查人员的思路和知识,尽可能全面而客观的做出黄山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和规划。 调查人员:07旅游班——凌素培、李艳芳、邢书娟、田瑞鸣、卞星茹、代燕珂、燕亚龙 工作期限:截止到二零零九年十一月十七号 工作量:包括黄山地区与旅游资源相关的资料收集(文字、图片、影音、表格等)、数据处理、分析总结、报告文本材料的制作、幻灯片的制作等。 主要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黄山旅游咨询网、 安徽旅游咨询网 成果:对黄山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分类,并作出了综合性评价。以及五大风景区的旅游价值、环境和开发条件的定性和定量的评价,从而了解了黄山五大景区的基本情况。为黄山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和资料。第二部分:黄山旅游资源状况 1、基本概况 黄山,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地跨市内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面积1200平方公里。是长江流域与钱塘江流域的分水岭。山北青弋江入长江,山南新安江入钱塘江。黄山市因此也成为安徽省唯一位于钱塘江流域的城市,黄山地区也是安徽省唯一成建制的吴语片(徽州方言)地区。黄山为三山五岳中三山的之一。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素称黄山“五绝”,令海内外游人叹为观止。黄山82峰,或崔嵬雄浑,或峻峭秀丽,布局错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莲花峰、光明顶三大主峰为中心向三周铺展,跌落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峦峭壁。特别是玉屏楼,被称为“观松绝胜处”峰顶还有著名的玉屏卧佛,值得一去。 ①地理位置、面积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处在歙县、黟县、太平县、休宁县之间,属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