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及答案解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及答案解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及答案解析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及答案解析

【学习目标】 反复诵读,整体感知,把握感情。 【学习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自主学习】

、字音辨识 (1)单音字 ①瓦菲(

() )

②典押(

)

③火钵(

)

④天伦

⑤忸怩(

)

⑥冰屑(

)

⑦炖肉(

)

⑧团箕

(

)

⑨凌侮( )

⑩咒语(

)

?保姆(

)

?檐头

( )

?油漆( )

?荆棘(

)

?扯破(

)

?掐死

(

)

?衬衣(

)

?抚摸(

)

?两臂(

)

?雕花

(

)

0酱碗(

)

22大堰河(

)

?童养媳(

)

、词语辨用(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在括号中打上 并说明理由)

1. 昨天是元旦假日的第二天,广场上到处洋溢着浓浓的喜庆气氛,我们高中的

3《大堰河 我的保姆》

导学案

(课时1)

『炮火 ①叫制 「瓦菲 ③臂!

②菲] I . i 菲薄

『埋葬 ④埋h 如

⑤泥*

泥潭 ⑥泊*

1 埋怨

拘泥

⑦苔e

(2)多音

停泊 ?血泊

“/或 “X”,

几个老同学也出来散心,享受天伦叙乐。()

2.

平时一贯豪爽的小李突然变得忸怩不安,涨红着脸半天不好意思开口。

()

3.

西子湖畔的碧桃花色娇美艳丽,有“桃花中的皇后”的美称。

()

4. 谈起这次获奖,孙淳说要感谢家乡的养育之恩:“是山东济南的这方水土把我养 大,我从

事表演所取得的成绩,是和家乡的这块土地分不开的。”() 三、识记文学常识 艾青(1910—1996), 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

人,现代诗人。1932年

),不久被捕入狱,在

狱中创作了名篇《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诗人第一次使用了 _______________ 这个笔名, 并且一跃成为中国诗坛上的明星。主要代表作有《北风》

感情强烈,倾诉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情感。 四、文本助读

1、漫天雪舞,狱中抒情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庭。据说艾青出生后算命先生说他命中“克”双亲。

于是,他被送到本村一个贫苦农妇“大堰河”家中抚养。艾青在“大堰河”家里 住了五年,到了读书的年龄才回到父母家里。父母对他非常冷漠,他幼小的心中 得不到一丝家庭的温暖。艾青后来说他“从小就等于没有父母”,只有“大堰河” 这个贫苦善良的农村妇女深爱着他, 给了他温暖的母爱,他们之间有着割不断的 情缘。

1932年,艾青因为参加进步活动被国民党反动派关进监狱。次年 1月的一

天,牢房的窗外飘起了大雪。艾青看到雪,想起了自己的身世,想起了长眠于地 下的保姆,便写下了这首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一一《大堰河一一我的保 姆》。

2、、“大堰河”名称的由来

庄。保姆大堰河出生于穷苦人家,自幼就被贩卖到畈田蒋村当蒋忠丕的童养媳。

她在生了两个孩子以后,丈夫蒋忠丕死了,为生活所逼,又不得不改嫁给姜正兴 为妻。因为她来自“大叶荷”村,于是村上的人都叫她为“大叶荷”

。金华方言

加入“左联”(“左联”的全称是 《向太阳》《火把》《光 的赞歌》《手推车》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笔触雄浑, 距离艾青家的村庄 畈田蒋村约有五华里的地方有个叫做 “大叶荷”的村

中,“大堰河”与“大叶荷”同音。

3、主旨预览

作者通过对自己的乳母的回忆与追思,把大堰河作为旧中国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化身,抒发了对贫苦农妇大堰河的怀念、感激和赞美之情,歌颂她们勤劳、宽厚、善良的崇高品格,揭露贫苦农民世代受压迫、受剥削的悲惨命运,发出了对旧世界的有力控诉,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4、结构图示

A、(第1至4节)写大堰河的身世及与“我”的关系

B、(第5至8节)

C、(第9至11节)

D、(第12至13节)呈给大堰河的挽歌和赞美诗

合作探究】

1、诗是诗人情感的载体,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结合文本,请具体赏析。

2、阅读诗歌第3 节,说说诗人为什么会由雪想到大堰河呢?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保姆(m U)荆棘(j in g)飘泊(b o)戛然而止(ji d)

B.瓦菲(f百)炖肉(din)叱骂(ch 1)提纲挈领(qi e)

C.典押(di n冰屑(xi d o)凌侮(w U力能扛鼎(k d n g)

D.大堰河(ym)青苔(t d)忸怩(ni U)怙恶不悛(qu d n)

A.火钵原生态天伦叙乐吉人自有天象

B.团箕声讯台震耳欲聋真金不怕火炼

C.问侯童养媳目不暇接明人不说暗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D.檐头高架桥粗制烂造在其位谋其政

3.(安徽)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 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上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 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投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 某些管理机制缺乏“大数据思维” ,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各种状况。

D 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好观众。

4.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是诗人在监狱中写成的,大约写于1933年1月左右。

B.不仅该诗描述了大堰河悲惨的一生,还通过对大堰河不幸身世的讲述,抒发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c.诗中有些笔墨看似朴实无华,却将人物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

哀思准确地传达了出来。

D.诗人在赞美大堰河无私养育她的乳儿的同时,还通过讲述大堰河的不幸遭遇, 抒发了对给大堰河带来不幸的黑暗社会。

3《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导学案(课时2)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

2. 掌握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分析鉴赏其在诗歌中的作用。(重点)

3. 体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学习诗歌借助鲜明生动的形象抒发感情的方法。(难点)

【自主学习】把握诗歌节奏,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人感情。

【合作探究】

1、下列语句包含着丰富的含意,分别体现了大堰河什么样的形象特点以及诗人

)的形象。

2、请同学们重点阅读诗歌第3节的内容,找一下作者选取了哪些景象?讨论诗

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3、这首诗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具体赏析

4、第四段和第八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小 结 大

堰 河 是

5、什么是抒情方式?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抒情方式?请具体说明?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我爱这土地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

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

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938年11月17日)

1、诗中的“鸟”,它都歌唱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有什么象征含义呢?

2.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

3. 艾青在诗中,含着泪水说:“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古往今来,在我们中华史

册上记下了多少爱国志士的类似诗篇,犹如繁星高悬夜空。

例:当我们抵御外侵,我们会记得岳母刺给岳飞身上的四个大字: 不降,保持民族气节,我们不会忘记文天祥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接

着往下写,相信你会写得更精彩) 。

ji Mg y a n x i

⑵① peo pdD ②f d f d

③ b 1 bei ④ mci

二略

这句中说同学之间,所以不能用“天伦叙乐”

2 、答案:2。理由:“忸怩”形容不好意思或不大方的样子。

3 、答案:2。理由:“娇美”多形容女子、小孩、花朵等的柔嫩、美丽可

爱。既可形容人也可形容物,使用范围较广。

合作探究】

2、雪是寒冷的, 被父母寄养到大堰河家的艾青只有在养母大堰河家才感到温暖,

精忠报国 ”;当志士至死 3《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参考答案

课时 1)

自主学习】

①f d ②y a ③b o ④I m ⑤ni u ⑥xi e ⑦din ⑧j i

⑨w u ⑩zh

du ? m u ? y C n ?q i ? j i ?ch e ? qi a

? chen ? f u ?

b 1 ? di a o

三1:x 。理由:“天伦叙乐”指家庭的乐趣,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关系。

4 、答案:2。理由:“养育”

指抚养和教育。这里用的是比喻义,运用正

确。

四、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艾青 我爱这土地》

五、追述大堰河苦难的一生

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家人的悲惨遭遇

1、思念、哀悼

同情、控诉 讴歌、赞美

而人在寒冷孤独时,本能地希望得到抚慰,得到温存,希望回到亲人身边。而大

堰河已经永远离开了“我”,可见“我”对大堰河深深的怀念之情。雪是洁白无瑕的,象征着大堰河纯洁无私的内心世界,可见大堰河是一个纯洁的普通农妇。

这也是诗人由雪想到大堰河的重要原因。

【当堂检测】

1. 【解析】选C。“屑”应读Xi e , “扛”应读g(n g。

2. 【解析】选Bo A项中“吉人自有天象”的“象”应为“相”,“相”为动词,

是“保佑”的意思;C项中“问侯”的“侯”应为“候” ;D项中“粗制烂造”的“烂”应为“滥”。

3.【解析】选A。“巧夺天工”应改为“栩栩如生”。“巧夺天工”指精巧的人工

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B项,“怡然自得”是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C

项,“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D项, “顺理成章”指写文章或做事,

顺着条理就能做好;也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

4. 【解析】选Co A项,“大约”和“左右”重复,应去掉一个。B项,关联词语

的位置不当,应将“不仅”放在“该诗”的后面。D项,成分残缺,应在句尾加

宾语“的愤懑”。

《大堰河----我的保姆》导学案参考答案(课时2)

【合作探究】

1、①她连姓氏名字也没有,以她村庄的名字作名字,这说明了她地位低下,身

份卑微,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同情②描写出她勤劳、淳朴、宽厚、善良、本分,也渗透着诗人对她悲苦命运的同情③数量词组“四块钱” “几束”

“几尺长方” “一手把”突出了诗人对“不公道的世界”的揭发和控诉,同时也饱含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深的悼念与歉疚用“紫色”来修饰“灵魂”,一是化抽象为具体,④将抽象的“灵魂”和难以触摸的心理感受形象化;二是“紫色”象征高贵,说大堰河的灵魂是“紫色”的,突出了⑤大堰河灵魂的高贵与美丽,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发自肺腑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旧中国勤劳、善良而不幸的劳动妇女

2、孤寂荒凉的坟墓、破败的故居、易主的园地、冷落寂寞的石椅,组成了一幅

阴冷惨淡的画面,写出了大堰河身世的凄凉,从而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悼念哀

伤之情。

排比反复3、对比(家庭状况、我在家中地位、大堰河的梦想和现实境况)4、细节描写

5、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当堂检测】

1、内容有“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这“土地”“被暴风雨所打击着”,说明祖国大地正在被日本帝国主义摧残、肆虐。

河流”“风”象征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悲愤”“激怒”都表现出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中国人民正满怀悲愤地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黎明”象征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无比温柔”充满了对那里的向往。

这些描写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以及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2、设问。诗人自问自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泪水”的情状,托出诗

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之心,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对祖国的眷恋和热爱。

3、略。

《伶官传序》学案及答案

1.重点字词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 ..()得 天下,与其所以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 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 ..()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以一少牢 ()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 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 ..()已灭, 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 ..() 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 ..() 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 ..()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 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岂 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2.重点翻译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1.重点字词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名词作动词,推究)庄宗之所以(……的原因)得天下,与其所以(……的原因)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把)三矢(箭)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归附)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给)尔三矢,尔其无(通毋,一定)忘乃(你的)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官员)以一少牢(羊、猪各一)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背着)而前(名状,向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正)其系(捆绑)燕父子以组(绳索),函(名词作动词,用木匣子装)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仇人)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在夜里)呼,乱(形容词作动词,作乱)者四(名状,在四面)应,仓皇(急急忙忙的样子)东(名状,向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看),不知所归。至于(直到)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或者)本(名词作动词,推究)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使动,使……兴盛)国,逸豫可以亡(使动,使……灭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全)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被)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所溺爱的事物),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2.重点翻译 (1)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忧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乐可以使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 (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当他用绳子绑住燕王父子,用小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头,走进祖庙,把箭交还到晋王的灵座前,告诉他生前报仇的志向已经完成。 (3)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人生中的祸患常常是从细微的事情中积淀下来的,人的智慧和勇气常常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所困。 (4)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交给你三枝箭,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5)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难道是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吗?或者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第一二章导学案解析

岳阳市八年级物理科导学案 主备教师:彭审批:总第 1 课时拟讲日期:9 月 2 日 课题: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学 习 目 标 1.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2.知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3.通过观察一些物理现象,初步了解观察的科学方法 4.通过观察常用的实验仪器,认识测量工具的重要性 5.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思和对探究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 6.认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品质。 学习重点:使学生对科学探究活动形成概貌性的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理现象、探索物理规律的意思,认识“家庭实验室”的重要性 教学程序 方法与措施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 教 师 学 生 生 成 性 问 题: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检测题 1、请说出以下科学探究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名称:;用途: 名称:;用途:名称:;用途: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自主合作 看课文P6页图1-1-1,说一说: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会出现七色光带,你能不能利用这种现象解释雨后的彩虹? 2.你在“哈哈镜”中的像变化了,把你变形了,为什么平面镜的像没有变形? 3.舞台上利用干冰制造白雾,“白雾”是怎样来的?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棒 冒“白气”;烧开水时,壶嘴也冒“白气”,这个“白气”和白雾是不是同种物质? 4. 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是。 三、精讲释疑 1. 牛顿的故事 爱迪生的发明。。。。。。 2. 介绍实验室的常用仪器及其作用 四、小结:学到了什么

课堂达标检测题 1、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是、、、 、、、。 2、请说出以下科学探究工具的名称及用途: 名称:;用途:。名称:;用途: 名称:;名称:;用途: 用途:。 名称:;用途:。名称:;用途:。 名称:;用途:。名称:;用途:。 教师学生 生成 性问 题 教 学 反 思 0 1 2 3 4 5 6 7 8 9 0 0 1 2 3 4 5 6 7 8 9 1

北师大版数学高一-必修4学案 1.8函数y=Asin(ωxφ)的图像

§8 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像 问题导学 1.用“五点法”作正弦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像 活动与探究1 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 =2sin ????2x +π 3的简图,并指出这个函数的振幅、周期、频率、初相和单调区间. 迁移与应用 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 =3sin ???? 12x -π4的图像,并指出它的振幅、周期、频率、初相、相位. “五点法”作图,要抓住要害,即要抓住五个关键点,使函数式中的ωx +φ分别取0,π2,π,3π 2 ,2π,然后求出相应的x ,y 值,作出图像. 2.图像变换 活动与探究2 用两种方法将函数y =sin x 的图像变换为y =2sin ????3x +π 4的图像. 活动与探究3 将函数y =f (x )的图像上每一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12,再将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 2,最后 将整个图像向左平移π 3 个单位,可得y =sin x 的图像,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 迁移与应用 函数y =12sin ????2x -π4的图像可以看作把函数y =1 2sin 2x 的图像向__________平移__________个单位得到. 函数y =A sin(ωx +φ)(A >0,ω>0)的图像与y =sin x 的图像的关系; (1)函数y =A sin(ωx +φ)+k (A >0,ω>0)中的A ,ω,k ,φ变化时,函数图像的形状和位置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其中A 和ω确定图像的形状,φ和k 确定图像与坐标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像的基本变换有以下几种: a .振幅变换:由A 的变化引起.

b .周期变换:由ω的变化引起. c .相位变化:由φ的变化引起. d .上下变化:由k 的变化引起. (2)图像变换的两种途径的差异:a .先相位变换后周期变换;b .先周期变换后相位变换. ①y =sin x ―————————―→φ>0,图像左移φ个单位 φ<0,图像右移|φ|个单位y =sin(x +φ)y = sin(ωx +φ) ――————————→A >1,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A 倍 01,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A 倍 0

初中数学一次函数学案

专题:一次函数 基础知识梳理 1、正比例函数 一般地,形如y = kx(k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2、正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 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 = kx(k为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和(1,k)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 = kx。当k>0 时,直线y = kx经过第象限,从左 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当k<0时,直线y = kx经过第象限, 从左向右下降,即随着x 的增大. 3、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 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定义式y = kx(k0)中的常数k,其基本步骤是:(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函数解析式y = kx(k0);(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系数k 的一元一次方程;(3)解方程,求出待定系数k;(4)将求得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回解析式. 4、一次函数 一般地,形如y = kx+ b(k,b 是常数,k≠0),那么y 叫做x 的一次函数.当b=0 时,y =kx+b即y=kx,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 5、一次函数的图象 (1)一次函数y = kx+ b(k0)(的图象是经过(0,b)和(- b,0)两点的一条直 k 线,因此一次函数y = kx+ b的图象也称为直线y =kx+b. (2)一次函数y = kx+b的图象的画法. 根据几何知识:经过两点能画出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再连成直线即可。一般情况下:是先选取它与两坐标轴的交点:(0,b),(- b,0).即横坐标或纵坐标为0的点. k

《伶官传序》学案

《伶官传序》学案 学习要点 积累掌握“与、归、易、告、虽”等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习通过正反说理突出中心论点的写作方法。 理解“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警语的深刻含义及其对人生的启示。 重点讲解 本文题解 本文选自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伶官传》。《新五代史》是和北宋初年的史官薛居正等人编写的《五代史》相对而言的。五代,指唐王朝灭亡以后,在中国北方相继更替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十分短暂的政权。伶官,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后唐庄宗李存勖取得政权后,荒淫腐化,癖好音律,宠用伶人,让他们做官掌权,以致败政乱国,只做了三年皇帝便身死国灭。为了提供历史借鉴,欧阳修在《新五代史》里写了一篇《伶官传》,记述了上述史实。本文是《伶官传》前的序,作者通过对史实的评论,针对当时所谓“天命”的观点,谈了自己的进步见解。 本文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比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示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怎样理解中文与题的内在联系 作者为《伶官传》作序,却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表面看来文不对题,实际上两者有内在联系。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对下面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

函数的概念教案学案辅导教案习题集

函数的概念 一:定义: 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 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 y=f(x),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与x 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 例题: 1、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 是x 的函数的是( ) A 、 B 、 C 、 D 、 二、待定系数法: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1 设)(x f 是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 解:设b ax x f +=)( )0(≠a ,则 b ab x a b b ax a b x af x f f ++=++=+=2)()()]([ ∴???=+=342b ab a ∴? ?????=-===3212b a b a 或 32)(12)(+-=+=∴x x f x x f 或 的解析式。),求,)和(),(,过点(:已知二次函数例)(1-20,301)(2x f x f ) 3)(1()(34)(3411240390),0()(22--=+-=∴?????===?? ???-=++=++=++≠++=x x a x f x x x f c b a c b a c b a c b a a c bx ax x f 法二:设解得由题得:解:设 二、配方法: 例2 已知221)1(x x x x f +=+ )0(>x ,求 ()f x 的解析式

解:2)1()1(2-+=+x x x x f , 21≥+x x 2)(2-=∴x x f )2(≥x 三、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时,还可以用换元法求()f x 的解析式。与配凑法一样,要注意所换元的定义域的变化。 例3 已知x x x f 2)1(+=+,求)1(+x f 解:令1+=x t ,则1≥t ,2)1(-=t x x x x f 2)1(+=+ ∴,1)1(2)1()(22-=-+-=t t t t f 1)(2-=∴x x f )1(≥x x x x x f 21)1()1(22+=-+=+∴ )0(≥x 四、代入法:求已知函数关于某点或者某条直线的对称函数时,一般用代入法。 例4已知:函数)(2 x g y x x y =+=与的图象关于点)3,2(-对称,求)(x g 的解析式 解:设),(y x M 为)(x g y =上任一点,且),(y x M '''为),(y x M 关于点)3,2(-的对称点 则?????=+'-=+'32 22y y x x ,解得:???-='--='y y x x 64 , 点),(y x M '''在)(x g y =上 x x y '+'='∴2 把???-='--='y y x x 64代入得: )4()4(62--+--=-x x y 整理得672 ---=x x y ∴67)(2---=x x x g 五、构造方程组法:若已知的函数关系较为抽象简约,则可以对变量进行置换,设法构造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函数解析式。 例5 设,)1(2)()(x x f x f x f =-满足求)(x f 解 x x f x f =-)1(2)( ①

(完整版)《伶官传序》导学案答案

《伶官传序》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特殊句式,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抑扬 顿挫的文气。 2、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 证方法。 3、理解文章盛衰之理在于人事的中心论点,明确写作主旨。 学习重点、难点: 1.文中的关健字、词、句: 2.文章的议论思路。 【课前准备】 1、知人: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坛公认的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 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的人生志趣和追求。 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2、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3、关于序:序,是文体的一种,有文序和赠序之分,序也称叙、引、导言、前言之类,它的内容或是提纲契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可以放在诗文前面,也可放在书的后面。赠序是临别赠言,内容多推重、勉励之辞,如《送东阳马生序》。 学习过程: (一)读课文,正字音: 李存勖xù盛衰之理 shèng 盛以锦囊 chéng 及仇雠已灭ch óu 契丹qì三矢shǐ方其系(xì)燕父子以组欤(yú)二、研习课文 分析第一段 重点词语:盛衰之理 (道理 ) 原(推究)庄宗之所以(……的原因)

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学习的教案导学案.doc

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一、教学目标: ,π 内的性质 (重点 ). 1. 推导并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 π 2 2 2.能画出 y=tan x 的图象通过正切函数的图象的作图过程,进一步体会函数线的作用 (重点 ). 3.会用正切函数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推导并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 π π 内的性质-2,2 2、能画出 y=tan x 的图象通过正切函数的图象的作图过程,进一步体会函数线的作用. 3.会用正切函数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三、教学难点 1、推导并理解正切函数在区间π π - 2 , 2 内的性质 2、能画出 y=tan x 的图象通过正切函数的图象的作图过程,进一步体会函数线的作用,会用正切函数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四、教学过程 解析式y=tan x 图象 定义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值域R 周期π 奇偶性奇 单调性 上都是增函数 提示函数 y= tan x 的对称中心的坐标是kπ ,0 , (k∈Z) ,不是 (kπ,0)(k∈Z) 2 思考尝试 1.思考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正切函数在整个定义域内是增函数. ( )

(2)存在某个区间,使正切函数为减函数. ( ) (3)正切函数图象相邻两个对称中心的距离为周期 π .( ) (4)函数 y =tan x 为奇函数,故对任意 x ∈ R 都有 tan(-x)=- tan x. () 2.函数 y =tan 2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 π π A . 2π B .π C. 2 D. 4 .函数 = tan x -π 的定义域是 ( ) 3 y 4 π π A. x x ≠ 4 B. x x ≠- 4 C x x ≠ π+ π ,k ∈ Z D. ≠ π+3π ,k ∈Z k 4 x x k 4 4. 函数 = tan x - π ≤ x ≤π 且x ≠0 的值域是 ____________ y 4 4 5.函数 y =- tan x 的单调递减区间是 __________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问题 例 1、 (1)函数 y =lg( 3-tan x)的定义域为 ____. π π (2)函数 y =sin x +tan x , x ∈ - 4 , 3 的值域为 ___. 1.求与正切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定义域时, 除了求函数定义域的一般要求外, 还要 π 保证正切函数 y = tan x 有意义即 x ≠ 2 + k π,k ∈Z 2.求解与正切函数有关的函数的值域时, 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 在定义域内求值域;对于求由正切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的值域时,常利用换元法,但要注意新 “ 元” 的范围. 变式训练、 (1)函数 y = 1 的定义域为 ( ) tan x A . {x|x ≠0} B .{x|x ≠k π, k ∈ Z} C. x x ≠ π+ π ,k ∈Z D. x x ≠k π, k ∈ Z k 2 2 (2)函数 tan(sin x)的值域为 ________________. 正切函数的单调性及其应用 (互动探究 ) 例 2、 (1)比较下列两个数的大小 (用“>”或 “<”填空 ): ① tan 2π 10π 7 ________tan 7 . ② tan 6π ________tan 13π . 5 - 5

高中数学《函数的表示法》导学案

1.2.2函数的表示法 第1课时函数的表示法 1.函数的表示法 (1)解析法:□1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图象法:□2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3)列表法:□3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2.对三种表示法的说明 (1)解析法:利用解析式表示函数的前提是变量间的对应关系明确,且利用解析法表示函数时要注意注明其定义域. (2)图象法:图象既可以是连续的曲线,也可以是离散的点. (3)列表法:采用列表法的前提是函数值对应清楚,选取的自变量要有代表性. 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用列表法表示.() (2)任何一个函数都可以用解析法表示.() (3)函数的图象一定是定义区间上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 答案(1)×(2)×(3)× 2.做一做 (1)函数f(x)是一次函数,若f(1)=1,f(2)=2,则函数f(x)的解析式是________. (2)某教师将其1周课时节次列表如下: X(星期)12345

Y (节次) 2 4 5 3 1 从这个表中看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值域是________. (3)(教材改编P 23T 3)画出函数y =|x +2|的图象. 答案 (1)f (x )=x (2){1,2,3,4,5} {2,4,5,3,1} (3) 探究1 作函数的图象 例1 作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求出其值域. (1)y =2 x ,x ∈[2,+∞); (2)y =x 2+2x ,x ∈[-2,2]. 解 (1)列表: x 2 3 4 5 … y 1 23 12 25 … 画图象,当x ∈[2,+∞)时,图象是反比例函数y =2 x 的一部分(图1),观察图象可知其值域为(0,1].

湖南省岳阳市第十四中学高中语文 伶官传序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伶官传序》 【学习目标】1.积累和归纳整理常见文言知识。 2.领悟盛衰成败在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 【学习重点】积累和归纳整理常见文言知识。 【学习难点】理解文段中一词多义现象。 【知识链接】 1.关于“序”:序作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其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本文是为《伶官传》所作的序。 2.关于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文坛领袖。作为史学家,著有《新唐书》和《新五代史》,其中《新五代史》属二十四史之一。 3.背景介绍:由于本文是借古讽今之作,应从“五代”和“北宋”两个角度把握。五代,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王国,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代。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被伶官所惑,伶官得以重权在握。当叛乱四起时,拥有兵权的伶官史彦琼拒不发兵,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伶官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此事发表感慨,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这是由于北宋王朝建立后,随着土地和财富的高度集中,北宋的统治集团日益腐化。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不断进犯,民族矛盾也日益尖锐。面对这种形势,北宋王朝不但不力求振作,反而忍受耻辱,每年都靠纳币输绢以求苟安。 【方法指导】课前根据注释自学,划出不懂的字词句,课堂上先在老师的指导下诵读正音,与同学讨论或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不懂的字词句,再探究导学案上的相关题目,最后完成课堂检测。 预习案 1.给以下字词读音: 伶.()官有的放矢.() 盛.()以锦囊仇雠 ..()已灭 2.重点词语解释: 尔其.( )无忘乃.()父之志 吾遗恨.()也 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抑.()本其成败之迹 岂非人事 ..(. )哉

《寓言两则》导学案解析

《29寓言两则》导学案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我要学会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我要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 文。 3、我要体会出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学习重点体会人物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知识链接扁鹊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约生于公元前四○七年,卒于公元前三一○年。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 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预习任务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通读熟,弄清楚故事的内容,从中受到启发。 3、搜集一则寓言故事,准备讲给大家听。 ★预习收获: 一、我会写词语. Qīzǐlǐcǎi chang wei biǎn quèbài jiàn ( ) ( ) ( ) ( ) ( ) tāng yào jì chāng xué shèbǎi fā bǎi zhòng ( ) ( ) ( ) 二、多音字组词。 扁()()奇()__ () 三、课文我知道。 1、《纪昌学射》中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2、《扁雀治病》中的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讲的是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四、我找的寓言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预习课文后我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疑问 我生成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生成的问题: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复习学案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复习学案 【知识自主梳理】 1 2.当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取最大值1; 当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取最小值-1. 3.余弦函数y =cos x 当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取最大值1; 当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取最小值-1. 【考点巩固训练】 探究点1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例1 求函数y =2sin ???? π4-x 的单调递减区间. 变式迁移 (1)求函数y =sin ????π3-2x ,x ∈[-π,π]的单调递减区间; (2)求函数y =3tan ???? π6-x 4的周期及单调区间. 探究点2 三角函数的值域与最值 例2 求函数y =3cos x -3sin x ,(x ∈R )的值域: 互动探究 将条件“x ∈R ”改为“ x ∈[0,π 2 ]”,结果如何? 变式迁移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2sin 2x +2cos x +2; (2)y =sin x +cos x +sin x cos x . 例3 已知函数f (x )=2a sin(2x -π3)+b 的定义域为[0,π 2 ],函数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5,求a 和b 的值. 变式迁移 设函数f (x )=a cos x +b 的最大值是1,最小值是-3,试确定g (x )=b sin(ax +π 3 )的周期.

《函数y =A sin(ωx +φ)的图象》复习学案 【知识自主梳理】 1 2.由函数 【考点巩固训练】 探究点1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变换 例1设f (x )=12cos 2x +3sin x cos x +3 2 sin 2x (x ∈R ). (1)画出f (x )在??? ?-π2,π 2上的图象;(2)求函数的单调增减区间; (3)如何由y =sin x 的图象变换得到f (x )的图象? 探究点2 求y =A sin(ωx +φ)的解析式 例2 已知函数f (x )=A sin(ωx +φ) (A >0,ω>0,|φ|<π 2 ,x ∈R )的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求函数f (x ) 的解析式. 变式迁移 已知函数f (x )=A sin(ωx +φ) (A >0,ω>0,|φ|<π 2 )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为(0,1),它在y 轴右 侧的第一个最高点和第一个最低点的坐标分别为(x 0,2)和(x 0+2π,-2). (1)求f (x )的解析式及x 0的值; (2)若锐角θ满足cos θ=1 3 ,求f (4θ)的值. 【课堂自主检测】 1.要得到函数y =sin ? ???2x -π 4的图象,可以把函数y =sin 2x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π8个单位 B .向右平移π 8个单位 C .向左平移π4个单位 D .向右平移π 4 个单位 2.已知函数f (x )=sin ? ???ωx +π 4 (x ∈R ,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将y =f (x )的图象向左平移|φ|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关于y 轴对称,则φ的一个值是 ( ) A.π2 B.3π8 C.π4 D.π8 3.函数y =sin ????2x -π 3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 ) A .x =π6 B .x =π3 C .x =π12 D .x =5π 12 4.如图所示的是某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则此函数是 ( ) A .y =sin ????x +π6 B .y =sin ? ???2x -π6 C .y =cos ????4x -π3 D .y =cos ? ???2x -π6 5.为得到函数y =cos ????2x +π 3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sin 2x 的图象 ( ) A .向左平移5π12个单位长度 B .向右平移5π 12个单位长度 C .向左平移5π6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5π 6 个单位长度 6.已知函数f (x )=A cos(ωx +φ)(A >0,ω>0)的图象如图所示, f (π2)=-2 3 ,则f (0)等于 A .-23 B .-12 C.23 D.12 7.已知函数f (x )=A sin(ωx +φ)(A >0,ω>0,|φ|<π 2 ,x ∈R )的图象的一部分如下图所示. (1)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 (2)当x ∈[-6,-2 3 ]时,求函数y =f (x )+f (x +2)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及相应的x 的值.

人教a版必修1学案1.2.2函数的表示法(2)(含答案)

1.2.2 函数的表示法(二) 自主学习 1.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会画分段函数的图象,并能解决相关问题. 2.了解映射的概念及含义,会判断给定的对应关系是否是映射. 1.分段函数 (1)分段函数就是在函数定义域内,对于自变量x 的不同取值范围,有着不同的对应关系的函数. (2)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值域分别是各段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的并集;各段函数的定义域的交集是空集. (3)作分段函数图象时,应分别作出每一段的图象. 2.映射的概念 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3.映射与函数 由映射的定义可以看出,映射是函数概念的推广,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要注意构成函数的两个集合A ,B 必须是非空数集. 对点讲练 分段函数的求值问题 【例1】 已知函数f (x )=????? x +2 (x ≤-1),x 2 (-1

所以要对x 的可能范围逐段进行讨论. 解 (1)∵-1<3<2,∴f (3)=(3)2=3. 而3≥2,∴f [f (3)]=f (3)=2×3=6. (2)当a .≤-1时,f (a .)=a .+2,又f (a .)=3,∴a .=1(舍去);当-1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a .<-1 解析 当a .≥0时,f (a .)=12a .-1,解1 2a .-1>a .,得a .<-2与a .≥0矛盾,当a .<0时, f (a .)=1a ,解1 a >a .,得a .<-1.∴a .<-1. 分段函数的图象及应用 【例2】 已知函数f (x )=1+ |x |-x 2 (-2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伶官传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欧阳修及《新五代史》;了解唐末五代及北宋的历史背景;掌握课文重点实词、虚词及各种文言现象;疏通文章大意;解读作者的深刻寓意。过程与方法诵读法——通过诵读,对本文在音韵上有一定的掌握,同时培养较好的文言语感;归纳法——通过对字词句的梳理,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虚词和文言现象;讨论法——通过让学生对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论;举一反三法——通过对本文的分析,引申到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教给学生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疏通文章大意,归纳字词句;深挖历史兴衰成败的教训。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的史学观点,及文本以史鉴今、对比论证的手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人明史,引发思考 1.导入雨果在他的著名小说《笑面人》中写道:“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而余秋雨在《艺术创造工程》中则更为温和地说:“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历史给了我们无限的思考,指引着我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前行。一千年前的欧阳修也用他的方式编纂了前人的历史《新五代史》,并在千古名文《伶官传序》中向我们发出振聋发聩的警示!他想对我们说什么呢?

2.作者简介: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文革新运动的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五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是他的学生。他在诗、文、书法、文论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史书《新唐书》《新五代史》。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也。 《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3.解题。 伶: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 伶官: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做伶官。 序:为一种文体,相当于今天某些文章的“前言”或者编者的“按语”,它的内容或是提纲挈领地评价该书内容,或者叙述著书作文的缘由,以便有助于读者理解下面有关书或文的内容。 4.背景。 欧阳修为何写伶官传,还得从五代开始讲起。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朝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短短53年间,先后换了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鲜,战乱频繁,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后唐庄宗李存勖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俳优(杂耍艺人)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于

2018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全套导学案解析版

2018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全套导学案 第1讲实数概念与运算 一、知识梳理 实数的概念 1、实数、有理数、无理数、绝对值、相反数、倒数的概念。 (1)_____________叫有理数,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无理数;______________叫做实数。 (2)相反数:①定义:只有_____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______0的相反数是________ ②性质:若a+b=0 则a与b互为______, 反之,若a与b 互为相反数,则a+b= _______ (3)倒数: ①定义:1除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数的倒数。 ②a 的倒数是________(a≠0) (4)绝对值:①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_______, 叫数a的绝对值。 ② 2、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1)平方根:一般地,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数叫a的平方根,a的平方根表示为_________.(a≥0) (2)算术平方根:正数a的____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数a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为_____(a≥0) (3)立方根:一般地,如果_________,这个数叫a的立方根,数a的立方根表示为______。 注意:负数_________平方根。 实数的运算 1、有效数字、科学记数法 (1)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_____边第一个_____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一个数M 可表示为a ?10n 或a ?10-n 形式,其中1//10a ≤∠,n 为正整数, 当/M/≥10时,可表示为__________形式,当/M/<1时,可表示为____________形式。 2、实数的运算: (1)运算顺序:在进行混合运算时,先算______,再算_______,在最后算_________;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2)零指数:0 a =__________(a≠0),负指数:p a -=________(a≠0,p 是正整数)。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0°、45°、60°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值。 二、题型、技巧归纳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 1、5-的相反数是( ) A .5 B .5- C .5 5 - D .55 2、如果2 ()13 ?-=,则“ ”内应填的实数是( ) A . 32 B . 23 C .23- D .32 - 3、在实数π、 1 3 ( ) A.1 B.2 C.3 D.4 技巧归纳: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 考点二: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 4、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是32x -和56x +,则这个数是 . 技巧归纳: 一个数的平方根互为相反数,相加等于0 考点三:实数的运算 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0025 m 的颗粒物.将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25310-3 B .0.25310-4

函数图像及图像的变换授课学案

授课学案 学生姓名: 授课教师: 班主任: 科目: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时— 时 函数图象与图象变换 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研究和记忆函数性质的直观工具,利用它的直观性解题,可以起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作用,因此同学们要掌握绘制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掌握函数图象变化的一般规律,能利用函数的图象研究函数的性质. 一、基础知识 1.作函数图象的一个基本方法------基本函数法 2.作函数图象的另一个基本方法——图象变换法. 一个函数图象经过适当的变换(如平移、伸缩、对称、旋转等),得到另一个与之相关的图象, 这就是函数的图象变换.在高中,主要学习了三种图象变换: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 (1)平移变换 函数y=f(x+a)(a ≠0)的图象可以通过把函数y=f(x)的图象向左(a >0)或向右(a <0)平移|a|个单位而得到; 函数y=f(x)+b(b ≠0)的图象可以通过把函数y=f(x)的图象向上(b >0)或向下(b <0)平移|b|个单位而得到. (2)伸缩变换 函数y=Af(x)(A >0,A ≠1)的图象可以通过把函数y=f(x)的图象上各点的纵坐标伸长(A >1)或缩短(0<A <1)成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而得到. 函数y=f(ωx)(ω>0,ω≠1)的图象可以通过把函数y=f(x)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0<ω<1)或缩短(ω>1)成原来的 1 倍,纵坐标不变而得到. (3)对称变换 一、函数自身的对称性探究 定理1.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点A (a ,b)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 (x) + f (2a -x) = 2b 证明:(必要性)设点P(x ,y)是y = f (x)图像上任一点,∵点P( x ,y)关于点A (a ,b)的对称点P ‘ (2a -x ,2b -y )也在y = f (x)图像上,∴ 2b -y = f (2a -x)即y + f (2a -x)=2b 故f (x) + f (2a -x) = 2b ,必要性得证。 (充分性)设点P(x 0,y 0)是y = f (x)图像上任一点,则y 0 = f (x 0) ∵ f (x) + f (2a -x) =2b ∴f (x 0) + f (2a -x 0) =2b ,即2b -y 0 = f (2a -x 0) 。 故点P ‘ (2a -x 0,2b -y 0)也在y = f (x) 图像上,而点P 与点P ‘ 关于点A (a ,b)对称,充分性得征。 推论: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原点O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f (x) + f (-x) = 0 定理2. 函数 y = f (x)的图像关于直线x = a 对称的充要条件是 f (a +x) = f (a -x) 即f (x) = f (2a -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