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化控药剂对比试验

玉米化控药剂对比试验

玉米化控药剂对比试验
玉米化控药剂对比试验

玉米化控药剂对比试验

长水河农场农业科技园区武伟霞

一、试验目的

根据各类药剂的使用时期,在玉米生育期内进行不同药剂、不同时期的化控试验,筛选出最佳化控药剂及最佳喷药时期。

二、试验基本情况:

1、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地选择在农场科技园区内。

2、化控剂品种:

(1)玉黄金:福建浩伦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吨田宝:黑龙江禾田丰泽兴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3)密高:德赛化工有限公司;

(4)超高产生控剂:黑龙江省牡丹江农垦三高农业研究所。

3、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

4、试验密度:9万株/公顷。

5、施肥水平:

亩施用纯量N20P15K5(单位:斤),分施底肥、种肥和追肥。尿素追肥200斤/公顷,剩下的尿素和二铵、硫酸钾总量2/3作底肥,1/3作种肥。

6、播种方法:机械施肥,人工播种。

7、喷药方法:人工喷施。

8、田间管理

玉米出苗后及时间苗,并于3-4叶期及时进行补苗定苗。玉米出苗后深松一遍,于玉米拔节前进行两次中耕培土,并于玉米拔节期追施尿素。玉米生长发育期间人工除草2次。生长期间内未使用任何杀菌剂、杀虫剂及其他促早熟措施。

三、试验设计与方法

1、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法,小区8米长、4行区,垄距110cm,小区面积35.2平方米。三次重复,重复间步道2米。

2、试验方法

(1)玉黄金:用量:28毫升/亩,使用时期8展叶;

(2)吨田宝:用量:50毫升/亩,使用时期8展叶;

(3)密高:用量:200毫升/亩,使用时期10展叶;

(4)超高产生控剂:用量:50毫升/亩,使用时期14展叶;

(5)对照:不使用化控剂。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

1、生育期调查:

通过田间调查,玉黄金、吨田宝在抽雄期和散粉期比对照早两天,成熟早一天;密高在抽雄期、散粉期比对照早一天,成熟比对照晚一天;超高产生控剂抽雄期、散粉期、成

熟期比对照晚一天。

附表1 生育期调查表序

号项目

播种

出苗

抽雄

散粉

成熟

喷施期

叶龄

喷施时

间处理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月.日

2 吨田宝4-26 5-22 7-17 7-19 9-22 8叶6-28

3 密高4-26 5-22 7-18 7-20 9-2

4 10叶7-3

4

超高产生

控剂

4-26 5-22 7-20 7-22 9-24 14叶7-17

5 对照4-2

6 5-22 7-19 7-21 9-23

2、玉米考种情况

株高最低的是吨田宝,依次是密高、玉黄金、超高产生控剂、对照,分别比对照降低70.6、55.3、36.1、30.5厘米,穗位高由低到高分别是吨田宝、玉黄金、密高、超高产生控剂、对照,分别比对照降低48.5、22.8、21.7、2.5厘米。

从籽粒含水量看玉黄金、吨田宝含水量最低,然后是对照,再其次是密高和超高产生控剂,百粒重吨田宝最高,比对照高1.3克,依次是玉黄金、对照、超高产生控剂、密高。

附表2 考种表单位:万株/公顷厘米克序

号处理株高

穗位

穗长穗粗

秃尖

穗行数

行粒

籽粒

含水

百粒

收获

密度

1 玉黄金253.3 78.4 17.7 4.6 1.7 14-16 31 35.8 29.0 9

2 吨田宝218.8 52.7 17.6 4.4 0 14-16 34 35.9 29.6 9

3 密高234.1 79.5 19 4.8 0 14-16 3

4 37.7 26.8 9

4 超高产生

控剂

258.9 98.7 19.1 4.6 1.7 14-16 35 38.3 26.6 9

5 对照289.4 101.2 18 4.68 0.9 14-1

6 35 36.5 28.3 9

3、田间生育性状调查

叶面积:叶面积最大的是密高,其次是超高产生控剂,依次是对照、玉黄金、吨田宝,说明早期喷施化控剂对叶片

生长有抑制作用,叶面积小于后期喷施化控剂的;

气生根:超高产生控剂气生根层数90%为2层,其它化控剂气生根只有1层;

倒伏率:在公顷保苗9万株情况下各个处理都没有倒伏发生;

节间长度:在前期使用的玉黄金、吨田宝对玉米下部节间明显缩短,中期使用的密高对中部及上部节间有缩短作

用,后期使用的超高产生控剂主要降低上部节间的长度。玉

黄金对第一节到第五节都有控制作用,第一、第二节节间最

短,主要控制穗位以下节间的长度;吨田宝对第一节到第七

节都有控制作用,第一、二、三节节间最短,也主要控制穗

位以下节间的长度;密高对第三节到第十一节都有控制作

用,每一节不是很短但很均匀,对穗位上下的节间都有控制

效果;超高产生控剂第六节到第九节比对照短一些,主要控制穗位以上节间的长度。

茎粗:使用化控剂的处理各节的茎粗相对比对照粗一些,不同化控剂的处理之间茎粗差异不明显。

附表3 生育性状调查表

超高产生

玉黄金吨田宝密高

对照

控剂

8-17叶面积(平方厘米)4435 4060 5251 5110 4541

节穗部位12叶12叶12叶11-12叶11-12叶

气生根层数 1 1 1 2 1

倒伏率(%)0 0 0 0 0

第一节长(cm)(7叶) 6.3 6.5 10.5 9.3 7.7

第二节长(cm)(8) 6.7 6.7 15 16.3 13.5

第三节长(cm)(9)10.3 7.7 14 17.7 18.5

第四节长(cm)(10)14.7 10.7 11.5 20.3 19.5

第五节长(cm)(11) 18.2 13.8 14 19 20

第六节长(cm)(12) 20.2 15.3 16 15.3 21.3

第七节长(cm)(13)21.8 19 16.2 19.2 22.8

第八节长(cm)(14)23.3 21 16.5 18.7 21.8

第九节长(cm)(15) 21.3 21 18.2 19.7 20.7

第十节长(cm)(16) 20.3 21 18.2 20.3 20.5

第十一节长(cm)(17) 32.9 33 18.3 34.3 31.7

第十二节长(cm)(18) 27 34.8 41.7 56 38.8

第十三节长(cm)(19) 50.8 53 48 63

第一节茎粗(cm)7.72 7.62 7.64 7.12 7.04

第二节茎粗(cm)7.5 6.9 7.52 7.04 6.88

第三节茎粗(cm)7.14 7.16 7.06 7.08 6.82

第四节茎粗(cm) 6.72 6.88 7.08 6.74 6.7

第五节茎粗(cm) 6.54 6.46 6.84 6.52 6.22

第六节茎粗(cm) 5.7 5.72 6.54 5.52 5.72

第七节茎粗(cm) 5.22 4.96 5.88 5 4.96

第八节茎粗(cm) 4.28 3.94 4.78 4.4 4.36

第九节茎粗(cm) 3.48 3.34 4.18 3.76 3.56

第十节茎粗(cm) 2.86 2.58 3.22 3 2.94

第十一节茎粗(cm) 2.33 1.94 2.44 2.38 2.28

第十二节茎粗(cm) 1.7 1.7 2.35 0 1.7

4、产量结果与经济效益分析

附表4 产量结果分析表单位:公斤

1重复产量水分%

折14%

水产量

2重复

产量

水分%

折14%

水产量

3重复

产量

水分%

折14%水

产量

折14%水

平均产量

折合亩

玉黄金51.9 35.8 40.55 50.3 34.9 39.78 45.9 36.7 35.47 38.6 731.1 吨田宝53.4 36.3 41.51 55.3 36.4 42.92 55.6 36.5 43.11 42.5 805.3 密高44.0 37.4 33.70 48.4 37.3 37.12 50.6 38.5 38.20 36.3 688.4

超高产生58.1 39.9 43.08 57.2 36.8 44.16 48.4 38.2 36.69 41.3 782.4

控剂 对照

43.4 36.1 33.79 50.3 36.2 39.12 55.3 37.2 42.48 38.5 728.5

方差分析 差异源 SS df

MS

F

P-value

F crit

组间 11.43798 2 5.71899 0.429371 0.660536 6.926608 组内

159.8336

12 13.31946

总计

171.2715

14

通过方差分析各处理间差异极显著。 处理差异比较表

五、结论

品种名称

平均产量

(小区)Kg

差异显著性 5%

1%

吨田宝 42.52

超高产生控剂 41.31

黄金 8

.6 对照38.46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并制定本办法。 1.2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目的是鉴定和筛选适宜不同玉米生态区种植的丰产、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良玉米新品种。 1.3 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是国家玉米品种审定和区域布局的主要依据。 第二章管理体系 2.1 根据农业部授权,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在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领导下,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实施。 2.2 各省级种子管理站有义务协助全国农技中心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的组织管理。 2.3 根据我国玉米生态区划和生产实际,设置若干试验组别,分别委托主持单位组织实施。试验管理实行主持人负责制。各组主持人应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从事省级玉米区域试验组织管理经验,热爱本工作并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组织能力,办事公道,能胜任本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章主持单位和承试单位的职责 3.1 主持单位的职责,一是根据本管理办法组织本组的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并贯彻全国农技中心的试验指导意见;二是协助全国农技中心或根据其委托组织召开区试年会及试验考察;三是按时完成试验总结并对参试品种(组合)提出具体评价意见,以便

区试年会审核;四是制定本区的试验实施方案,提供给区试年会修改和确定;五是负责处理试验有关的日常工作。 3.2 承试单位的职责,一是严格执行试验实施方案;二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作为试验田,田间管理要略高于当地生产水平并确保试验数据准确可靠;三是对参试品种作出公正、准确、科学的评价并按时完成年度试验报告;四是对试验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第四章试验设置 4.1 根据玉米生态区的分布和生产实际,在全国玉米生态区设置若干个组别的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及其相应配套的区试预备试验(引种试验)、生产试验、生产示范和品种展示,试验组别可根据实际需要做适当调整。 4.2 试验采用滚动式,预备试验1年,区域试验2-3年,生产试验1一2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安排。 4.3 预备试验参试品种一般以50个左右为宜;区域试验每组一般8一12个品种(不含对照);生产试验需根据区域试验结果确定,一般不超过5个(不含对照)。参试品种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增减。 4.4 预备试验全国安排30个左右试点,区域试验每组安排10个以上试点,生产试验每品种安排2个以上省、每省3个以上试点。 4.5 预备试验采用间比法排列,小区面积12或15平方米,一般不设重复,对照依据区域试验的相应组别确定;区域试验小区随机排列,三次重复,小区面积20平方米,各组设统一对照(CK1)和辅助对照(CK2)各1个;生产试验采用对比排列,一般不设重复,以当地主栽品种作为对照,密度根据品种特点和生产实际确定,每品种每试点面积不得少于0.5亩,田间管理略高于大田生产水平,施肥水平与大田生产相当。 4.6 参加生产试验的品种,由主持单位通知育种单位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的要求进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 4.7 对完成试验程序并推荐国家审定的品种,安排国家玉米品种生产示范。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可编辑版】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玉米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工作总结 一、项目来源 玉米是XX区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通过XX区连续九年对高产玉米生产的加大扶持投入和连续六年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的实施,以及四年的玉米产业体系建设综示区项目实施,我区玉米生产得到了突破性发展,玉米生产已发展成为XX区粮食生产的主导作物,面积产量数据均居粮食作物的首位。201X年玉米种植面积3 7.8538万亩,占粮食总面积的3 8.29%,总产2 1.69万吨,占粮食总产的4 5.57%,平均单产573kg。 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全区的粮食安全,影响农民增收,最终影响XX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云南省财政厅和云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第一批建设方案》的通知【云农字53号】文件精神,以及201X年9月29日《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会议要求,设置XX区玉米区域推广站,通过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增加党委政府对玉米生产的重视力度,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对提高XX区玉米种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X年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综示区建设项目,旨在增强XX区玉米栽培技术的普及推广力度,提高XX区玉米种

植技术水平、加大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力度,促进XX区玉米生产的持续发展,确保粮食安全。 二、任务目标 综示区样板建设 完成1000亩综示区玉米集成技术推广,产量较对照增100kg亩。成本降低100元。带动万亩玉米生产较对照增50kg亩。201X年综示区样板 1000亩,百亩核心区100亩,带动区10000亩。百亩核心区产量指标750kg亩以上,千亩区产量指标700kg亩以上,万亩带动区600kg 亩以上。 承担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示范、展示、推广,对创新、集成的玉米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示范和推广。筛选出1-2个新品种提供 下年示范。 对本区域农技人员和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指导。 负责本区域的玉米产业需求和信息采集,调研玉米产业动态信息和突发性生产问题。完成临时性应急任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提 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方案,提供给当地主 管部门,及时宣传到农户。 三、实施结果 项目布局 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的原则,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病虫草鼠害综合 防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玉米产业,乡镇级玉米 间套种样板、农业综合开发玉米高产样板等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尽可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 1. 试验目的:选择2—10个玉米品种在同一块地种植,在栽培管理上统一管理,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水肥条件下,能够最高产、高效的玉米品种。 2. 参试品种:现有的品种由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 3. 试验设计:这9个品种随机排列在大田播种,排列为从西往东一号品种排到: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每一个品种播种面积不小于3亩。 4. 试验地点及基本情况: 4.1 试验地点:奇台县坎尔孜乡东坎尔孜村,试验农户:艾斯卡尔。 4.2 试验地的基本情况:经土壤化验结果该地块土壤中碱解氮100克/公斤,有效磷10.6,速效钾309,有机质26.1。 4.3 试验主持人:高亚汗、试验技术指导人:依明江。 5. 田间管理:验地试田间管理与大田相同,4月18日机械铺摸播种,播行50—40厘米,采取宽窄行,株距22厘米。从西往东排列新玉45号、KX1568、KX3564、吉祥一号、天山2号、新饲玉7号(XS7128)、张玉1233、巡天16号、中良909,亩播量3公斤。5月4日出苗,5月14~15日间定苗,5月9日和19日进行两次中耕,5

月4日喷施除草剂天仙配亩用量50克,因玉米对除草剂有敏感性打完此药后在玉米田里有了多多少少的影响,对新玉45号特别敏感,玉米损害率达到30%左右。6月10日进行机械施肥,化肥用量硫酸钾3公斤,二铵13公斤三料10公斤。6月20日灌头水,全生育期灌7次水,6月25日玉米长到小喇叭口期时,为防治玉米螟的危害,用呋喃丹投入。7月10日为防治野蛮的危害结合灌水灌水口放入锐劲特,亩用量为200克。9月10 成熟,9月15日收获。 6. 调查及结果:试验地出苗后每三天观察一次进行记载,每个处理中去三个点,定点调查,点上调查记载。 5.1 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各生育期调查。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实施方案【模板】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实施方案 1 试验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有关规定,客观、科学、公正地鉴定参试新品种的丰产性、生育期、综合抗性及遗传稳产性、适应性,为筛选我区不同生态区适宜种植的玉米品种,加快我区玉米新品种的试验、审(认)定和推广步伐。 2 试验组别及单位分工 2.1 试验组别 根据我区玉米生态区分布和生产实际,品种比较试验设置7个熟期组(如下表)。 熟期组对照品种 种植密度 (株/亩) 生育期指标(比对照≤天) 超早熟组九玉201 5000 3 极早熟组九玉5 5000 3 早熟组区丰垦008 4500 3 中早熟组九玉1034 4500 3 中熟组区金山33 4500 3 中晚熟组丰田6 4500 3 晚熟组郑单958 4500 3 2.2 主管部门 负责试验方案的制定、试验执行情况检查、试验结果汇总等。 单位名称:内蒙古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品种管理科负责人:XXX 地址:XX市呼伦北路74号邮编:010010 联系电话:******** 传真:******** E-main:chenchunmei0224@https://www.doczj.com/doc/0217312756.html, 2.3 试验主持单位及负责人 承担品质分析样品穗的套袋、样品邮寄任务,完成试验汇总报告,指导、检查试点。 超早熟、极早熟、早熟组:XX公司,祁春阳,qcy9898@https://www.doczj.com/doc/0217312756.html, 中早熟、中熟组: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邮寄所,冯勇,fy6250@https://www.doczj.com/doc/0217312756.html,

中晚熟、晚熟组:XX公司,郭志明,tlgzm@https://www.doczj.com/doc/0217312756.html, 2.4 承试单位 承担相应试验任务,完成试验总结报告等。 2.5 种子接收与编码单位 负责试验种子的接收、分装、编密、邮寄等。 3 参试品种和供种单位(见附表) 4 试验设计与要求 4.1 试验种子要求 4.1.1 供种量 每品种供种3公斤。 对照种由指定单位统一提供,每个对照品种40公斤。 4.1.2 种子接收单位及负责人 单位名称: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负责人:XXX 地址:XX市XX区昭君路22号邮编:010031 联系电话:********、******** 传真:******** 4.1.3 供种时间供种单位必须在4月1日~4月10日前将种子寄达指定的种子接收单位,逾期按自动放弃处理。 4.1.4供种要求 ⑴采用邮政特快、宅急送、快递等方式直接送到指定的种子接收单位,一些需种子接收单位自取的其它方式(如汽车托运、一些限区快递公司)不予受理。 ⑵各供种单位提供的种子必须达到国标GB4404.1一级,保证参试种子的纯度、净度和发芽率,大粒种子要适当增加供种量。不得提供包衣种子。 ⑶包装要扎实,每份种子要有品种标签,注明参试组别和联系方式。包装外要标明品种名称和参试组别。 ⑷无法提供种子的供种单位要提前告知种子接收单位,说明原因和不参试品种 ⑸如因供种量不足、供种时间超期、种子质量不合格、种子包衣、未标品种名称和组别等原因,造成不能正常参加试验或影响试验结果的,由供种单位自负。 4.1.5 密码编号所有参试品种实行密码编号制,同组试验密码分多套。密码编号由编码单

2011年玉米品种试验总结报告[1]

陇种管发[2011] 号 陇县种子管理站 关于上报2011年度玉米品种试验示范工作总结的 报告 市种子管理站: 现随文报来《2011年宝鸡市春播玉米品种试验总结》壹份,请审阅。 二0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主题词:玉米品种试验总结报告 抄送:县农业局,档(二) 共印10份

2011年春播玉米品种展示总结 一、试验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快玉米良种更新换代步伐,推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促进种子事子稳步发展,特征集玉米新品种,开展田间试验示范工作,为种子经营者和农民群众提供科学依据。 二、试验条件及安排 展示田位于陇县城关镇店子村二组,海拔800米,地面平整,土层深厚,水浇地,壤土,肥力中等;参试品种为35个,对照品种为豫玉22号。 三、试验设计及栽培管理情况 展示田未设重复,各品种的密度按供种单位的要求确定。播期为4月21日,前茬为冬闲地,播前亩施有机肥2500kg,并亩施磷肥40kg,进行了机耕深犁耙耱。全生育期结合锄草施肥2次,亩追施碳铵25kg,尿素25 kg,在整个生育期间严格按照试验记载标准,对各个品种的性状、特性进行了观察记载。 四、气候条件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播前墒情较差,为保证一播全苗,采取统一开沟渗行点播;出苗期大部分品种苗齐苗壮,有个别品种种子量少播量不足且发芽力较

弱,存在缺苗断垄现象,用时采取同行移栽措施进行了补救;苗期晴雨天气交替出现,气温回升较慢,光照不足,长势较常年缓慢;幼苗达到5叶期时及时进行了施肥、松土和除草,苗情逐渐恢复正常且长势旺盛;6月中下旬遇连阴雨天气,土壤含水量较大导致旺长,7月中旬组织统一除草施肥并加强了田间管理,8月份出现的强降雨对试验品种影响不大,倒伏品种较少,个别品种出现了斑病;8月下旬至收获期晴雨天气交替出现,光照不足,延迟了部分品种成熟,使之丰产性不能充分表现,参试品种未发生大面积病害及虫害。 五、产量结果 表1产量及产量结构表 品种名称亩产(Kg) 较 CK增 产(Kg)较 CK增 产% 位次 产量结构 亩株数单穗粒重百粒重 潞鑫8号470.1 48.3 11.5 25 2887 191.6 28.8 盛单216 520.0 98.2 23.3 15 3062 199.8 27.1 潞玉6号564.6 142.8 33.9 8 2464 273.9 37.1 富友9号543.3 121.5 28.8 12 2887 221.4 32.0 强盛101 512.9 91.1 21.6 17 2887 209.0 36.5 双惠100 614.2 192.4 45.6 3 2887 250.3 37.9 奥瑞10号535.7 113.9 27.0 13 2887 218.3 34.4

100个玉米品种抗性鉴定试验总结

玉米品种对灰斑病的抗病性鉴定 巍山县植保植检站蹇永祥余国俊 摘要:本试验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玉米灰斑病在不同玉米品种上发病情况,通过病情指数、严重度鉴定出品种的抗性。经过三年对100个玉米品种的多次试验,得出了多个较抗病生理性状好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玉米品种;灰斑病;抗病性;鉴定;严重度 玉米在全世界的种植面积和产量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的第三大作物。它也是我省主要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1200-150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3-28%,占大春粮食面积的30-37%,占全省粮食面积总产的28%,我县种植玉米达10万亩,占全县粮食面积总产的50%左右。但由于多年来品种、结构未从根本上进行调整和高氮肥栽培以及后期缺乏精细管理,我省的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为主的叶斑病在近年来发生面积逐渐扩大,特别是灰斑病发生极其严重。为保证玉米种植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提高玉米品质、产量,尽量挽回因玉米灰斑病造成的损失,我县对100个玉米品种开展了为期三年抗性鉴定试验。最终得出结果,并把抗、中抗、高抗且生理性状较好的优良品种推广于实际生产。 1、试验时间及地点 本试验于2007年至2009年的4—10月开展。地点选在永建镇永利村委会唐家明田中,海拔1900米,属坡地,中等肥力,粘性土壤,

浇水方便,前作为小麦、玉米,4月底翻地,深20cm,塘施底肥复合肥20kg/亩,5月中旬下种,5月底出苗,10月初采收。 2、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材料为大理州植保站提供的84个品种及本县选择的16个品种(见表二),试验设100个处理,一次重复,共100个小区,按当地常规种植,每小区宽1.5m,长4m,16塘点播,密度为3600株/亩,简单随机排列。 玉米腊熟期(9月初)调查,每小区定点、定株(5株)、定叶(穗位叶上3叶下2叶,共6叶),调查病情指数、严重度,见表二。并根据平均严重度鉴定出各个玉米品种的抗病性。 3、试验对象及分级标准 3、1灰斑病及病原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and Daniels)又称尾孢菌叶斑病,本病主要发生在玉米成熟期的叶片、叶鞘及苞叶上。发病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斑点以后逐渐扩展为浅褐色条纹或不规则的灰色到褐色长条斑,这些褐斑与叶脉平行延伸,病斑中间灰色,病斑后期在叶片两面(尤其在背面)均可产生灰黑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重病时叶片大部变黄枯焦,果穗下垂,籽粒松脱干瘪,百粒重下降,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3、2玉米灰斑病的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玉米秸秆等病残体上越冬,成

玉米制种实验报告

玉米制种实验报告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玉米制种田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品种:利合16,华美1号 实验地点: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朝元村,分三个试验点,每个点不小于5 亩。 实验用药:锐胜满适金敌委丹金都尔福戈杨彩 实验参与单位:甘肃恒基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二.实验目的 1.提早播种,克服低温影响,确保苗齐、苗全、苗壮,预防病虫害。 2.提高种子产量与质量。 三.实验处理步骤 张掖市大满镇朝元村位于张掖市区南面,东面隔沙漠,其余三面与其他村相连接。朝元村海拔1660—1700之间,土质多以沙壤土为主,昼夜温差大,以河水灌溉为主。 1.试验地选择:实验前在朝元村选择了东面、南面、北面为主的三个实验区域, 选择要求:面积大,交通便利,没有喷施过任何农药的地块。最终确定包括CK 在内的试验地面积总共为亩,其中南面与北面为利合16;东面为华美1号。 2.种子包衣;主要农药有满适金,敌委丹,锐胜;先将锐胜对水溶解,再加入满 适金敌委丹充分搅拌,均匀包衣。 3.错期播种:CK-常规处理(4月16日),正常期(4月16日)、提前7天(4 月9日)、提前14天播种(4月2日);播种时要求同一处理必须在同一天内 进行铺膜,打药,之后隔7天进行播种。铺膜时所用农药为金都尔,每亩用量 为150ml,主要针对是田间杂草。 地温测定表

《表一》 4.苗期观察:苗期主要是针对如金针虫,地老虎等进行预防。以及出苗情况调 查。 出苗率调查表

5.病虫害防治:实验共进行了两次病虫害防治,第一次是5月20日,第二次是7 月1日,两次用药都为福戈和杨采,福戈10克/亩,杨采90ml/亩,两者混合 后进行喷施;主要针对的虫害有玉米螟、红蜘蛛;病害有锈病、瘤黑粉和茎腐 病。 6.收获测定:收获时首先进行了产量的初步测定: 最终实验数据结果由第三方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研究;初步数据为: 《表四》四.实验分析结果: 1.实验结果总体良好,部分环节与常规处理有明显区别; a.经过锐胜满适金敌委丹处理过的种子在播种后没出现明显的冻害现象,苗期旺盛。 b.提前播种的试验田植株茎秆明显粗于常规处理,对抗倒伏等有明显效果。 c.利合16经过福戈、杨采处理后,在收获时茎秆还处于成活期(附图片),种子没有处于休眠状态,收获后种子活力,生长势都优于常规处理。

安哥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记载与报告

安哥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记载与报告 国别:安哥拉 年份: 2012年 单位:马兰热黑石农场 负责人:段震宇、兰红玉、李涛

1、试验点情况: 试验地点:马兰热黑石农场海拔:1200m 东经: 15°41′南纬:9°42′ 2、试验设计情况 小区面积:22.5m2 行长:6m 每区:5 行行距:0.75m 亩株数: 5000株 3、试验期间气候情况(含自然灾害) 自2011年10月20日-12月7日期间降雨正常,基本符合种植要求,期间月平均累计降雨量74mm左右,12月8日-2月26日基本无降雨(1月7日降雨量为12.4mm,2月25日降雨量为18.4mm,为有效降水),造成玉米品种比较试验所有参试品种在抽雄期、吐丝期、灌浆期没有雨水灌溉,大部分品种不能正常地抽雄、吐丝,存在抽雄提前结束、吐丝期延迟的现象,花期不协调,果穗较短小,籽粒饱满度不高,千粒重较低,严重减产。 4、田间管理情况 前茬作物:玉米肥力:一般土壤类型:沙壤土 播种时间:2011年10月29 播种方式:人工点播 间定苗期:2011年11月11 间苗次数:1次 中耕除草:(次数、方法、日期) 种肥: 25.5kg(N:P:K=12:24:12) 追肥:(肥料名称、次数、日期) 第一次追肥,2011年11月24日,玉米处于拔节期时机械追施复合肥

(N:P:K=12:24:12),用量为23.6kg/亩。 第二次施追肥,2011年12月6号,玉米处于大喇叭口期是打孔追施尿素, 用量为25kg/亩。 打药、喷叶面肥:(时间、次数、药品名称) 第一次:2011年11月25日,玉米处于拔节期时,喷施1%浓度尿素叶面 肥及阿维菌素1000倍液,防治田间害虫。 第二次:2011年12月1号,玉米处于小喇叭期时,喷施1%浓度尿素叶 面肥及0.1%浓度的洗衣粉(尿洗合剂)。 灌排情况:(时间、次数) 马兰热农场试验地各作物试验期间无灌溉条件,主要依靠自然降水来满 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马兰热农场土壤属于沙壤土,持水能力较弱,雨季没 有出现涝害。 收获期:2012年2月上旬-中旬(品种间成熟期相差较大) 5、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各品种生育期内气象资料: 马兰热黑石农场2011年11月份气象资料

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青贮玉米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发表时间:2009-09-29T10:49:07.420Z 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09年第6期供稿作者:杜河本[导读] 为促进我场畜牧业发展的需求,2005年我场引进青贮玉米品种6个前言:为促进我场畜牧业发展的需求,2005年我场引进青贮玉米品种6个,通过试验从中选出适合我场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玉米饲料品种,应用于生产并为我场的农业结构调整开辟广阔空间。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本实验设在我场第六作业区156号地东侧,土壤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0%,前茬种植圆葱作物,肥力中等,地势平坦。 供试品种分别是:东农215、龙青1号、阳光1号、龙单23、青101、高油106、垦粘一号品种为对照。 1.2试验设计 田间试验采取随机区组设计,不设重复,4行区,行长80米,每品种为一区,每区面积214平方米。 1.3栽培管理 5月26日播种,当天完成,采用播种机进行田间作业,平方米株数为4-5株,亩施肥24公斤,尿素7.5公斤、二铵8.5公斤、33%硫酸钾6公斤,喇叭口期追肥一次,人工除草二次,中耕二遍。 1.4气象条件对本年度的影响 今年春季雨水大,整地较晚,播种期推后,出苗后气温适宜,光照充足,有利于玉米生长,后期7月下旬降雨较大并有大风天气,致使部分玉米倒伏,但影响不大。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调查 各品种在6月8日出苗,抽雄期在7月23日,对照品种抽雄期晚2天,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异。 2.2生育性状调查 从果穗产量及果穗比率来看,表现最好的是东农215;其次是龙青1号和高油106. 从产量性状上看,龙青1号产量最高,阳光1号、高油106产量次之。 3.结论 丰产性分析,试验的6个品种均比对照高产,其中龙青1号、阳光1号、高油106、青101品种产量较高,亩产超过5吨,东农215和龙单23产量较低,建议不作为青贮优选品种。 根据田间观测和产量结果认为,参试6个品种叶量比例均大于对照,龙青一好在各品种中产量最高;参试的6个品种在收获时果穗的成熟度均比对照低,对照品种垦粘1号在收获时果穗达到蜡熟末期,其它6个品种都在乳熟中期或乳熟初期;垦粘1号在我场是主栽品种,建议龙青1号、高油106和阳光1号可在我场搭配种植。 (作者单位: 156334黑龙江省佳木斯建三江分局鸭绿河农场)

玉米制种实验报告 ()

玉米制种田优质高产生产技术报告 一.实验简介:实验品种:利合16,华美1号 实验地点: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朝元村,分三个试验点,每个点不小于5亩。 实验用药:锐胜满适金敌委丹金都尔福戈杨彩 实验参与单位:甘肃恒基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先正达公司中国农业大学二.实验目的 1.提早播种,克服低温影响,确保苗齐、苗全、苗壮,预防病虫害。 2.提高种子产量与质量。 三.实验处理步骤 张掖市大满镇朝元村位于张掖市区南面,东面隔沙漠,其余三面与其他村相连接。朝元村海拔1660—1700之间,土质多以沙壤土为主,昼夜温差大,以河水灌溉为主。 1.试验地选择:实验前在朝元村选择了东面、南面、北面为主的三个实验区域, 选择要求:面积大,交通便利,没有喷施过任何农药的地块。最终确定包括CK 在内的试验地面积总共为27.4亩,其中南面与北面为利合16;东面为华美1 号。 2.种子包衣;主要农药有满适金,敌委丹,锐胜;先将锐胜对水溶解,再加入满 适金敌委丹充分搅拌,均匀包衣。 3.错期播种:CK-常规处理(4月16日),正常期(4月16日)、提前7天(4 月9日)、提前14天播种(4月2日);播种时要求同一处理必须在同一天内 进行铺膜,打药,之后隔7天进行播种。铺膜时所用农药为金都尔,每亩用量 为150ml,主要针对是田间杂草。 地温测定表

《表一》 4.苗期观察:苗期主要是针对如金针虫,地老虎等进行预防。以及出苗情况调查。 出苗率调查表

5.病虫害防治:实验共进行了两次病虫害防治,第一次是5月20日,第二次是7

月1日,两次用药都为福戈和杨采,福戈10克/亩,杨采90ml/亩,两者混合后 进行喷施;主要针对的虫害有玉米螟、红蜘蛛;病害有锈病、瘤黑粉和茎腐病。 6.收获测定:收获时首先进行了产量的初步测定: 最终实验数据结果由第三方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研究;初步数据为: 《表四》四.实验分析结果: 1.实验结果总体良好,部分环节与常规处理有明显区别; a.经过锐胜满适金敌委丹处理过的种子在播种后没出现明显的冻害现象,苗期旺盛。 b.提前播种的试验田植株茎秆明显粗于常规处理,对抗倒伏等有明显效果。 c.利合16经过福戈、杨采处理后,在收获时茎秆还处于成活期(附图片),种子没有处于休眠状态,收获后种子活力,生长势都优于常规处理。 d.华美1号经过福戈、杨采处理后,对锈病有明显的抗病性。 e.经过处理的试验田产量明显高于常规处理,与平均值相比高于100KG,这样会给公司节省跟多的成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