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工业企业在依赖于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同时又直接向自然排放生产废物。传统的企业效率评价侧重于企业的经济绩效,割裂了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与产生资源环境负面影响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生态效率评价应运而生。生态效率是对经济业绩与环境业绩之比的测度,它结合了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两个维度。

进行生态效率评价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生态效率是化解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经济与环境双重压力的重要手段。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归纳了国内外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其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生态效率的内涵、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次在构建企业生态效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2011-2014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生态效率现状进行了评价;接着通过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生态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2011-2014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生态效率水平总体在提高,但是整体水平偏低。进一步研究企业生态效率背后的驱动因素,发现企业年龄、研发投入、行业特征与企业所在区域是生态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对企业提升生态效率提出政策建议,包括从政府层面规范环境信息披露和加大环境违规处罚,从行业层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根据行业特征制定环境政策以及在企业层面树立生态效率观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论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上评价我国企业生态效率,并探究企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层面为化解当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困境做出有益探索。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适用于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生态效率评价方法,并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企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

城市生态学试题

一、选择题(20×2分) 1、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为标志,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共同追求的实际目标 A、《执行计划》 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 C、《我们的共同未来》 D、《21世纪议程》 2、我国城市工业职能分类,采取()的方法。 A.多变量分析B.统计分析C.多变量分析和统计分析相结合D.统计描述 3、城市时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和生态环境发展与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A政治B经济C科学D文化 4、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变为另一种能源后称为二次能源,下列不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A、电力 B、石油 C、煤气 D、柴油 5、属于城市给水工程系统分区规划内容深度的是()。 A.平衡供需水量,选择水源,确定取水方式 B.确定水源地卫生防护措施 C.估算分区用水量 D.进一步确定供水设施规模,确定主要设施位置和用地范围 E.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 6、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环境和()两部分组成。 A湖水B地下水C降水 D 江水 7、普通环境按环境性质的不同分为三类,下面不属于的一类是() A、人文环境 B、半自然环境 C、社会环境 D、自然环境 8、按照起源,可将斑块分为:() A干扰斑块B残余斑块C环境资源斑块D陆地斑块 9、城市热岛效应会表现出一定的时空分布特点,一般会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大、工商业最集中的地区,下面热岛效应最不明显的是()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五指山 10、城市消防站与医院建筑应保持()m以上的距离。 A.120 B.100 C.80 D.50 11、在我国东部地区,丘陵区和农田区一般占总土地() A、10~50% B、25~30% C、10~30% D、50~60% 12、衡量中心地重要性,确定其等级的指标是()。 A.职能单位B.门槛人口C.中心度D.K值 13、( )是指人类在开发利用、干预改造自然环境的过程中构造出来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或称次生环境。 A自然环境B原生环境 C 再生环境D人工环境 14、城市土地总供给是()。 A.完全弹性的B.非弹性的C.弹性的D.不完全弹性的 15、()的发展状况可以作为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A城市B乡村 C 群落 D 物种 16、关于城市生态学的论述,下列()项不妥。 A.城市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它们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B.城市生态学可分成城市自然生态学、城市经济生态学、城市社会生态学三个分支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

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及时空差异研究 摘要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对于促进农业生态化和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1993―2013年农业投入产出相关数据,采用劳动、土地、化肥、农药、农膜、机械动力、灌溉、役畜八类投入指标,农业碳排放和农业污染两类非期望产出指标以及农业总产值作为期望产出指标,利用SBMUndesirable扩展模型测算全国、东中西、八经济区及省际农业(种植业)生态效率,并分解无效率项。结果显示:①样本期内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总体呈现“降-升-降-升”平缓右偏型“W”结构,总体上中国农业生态效率趋于提升;②东中西部三个地区和八大经济区农业生态效率总体趋势与 全国基本一致,但又各具特点,三区域中东部地区差异较大,八经济区中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差异较大;③省际农业生态效率总体上也存在差别,农业生态效率总体较高的省份既有上海、江苏等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又有贵州、新疆等经济落后地区。从效率损失结构来看,农业生态效率损失总体上主要是由投入冗余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导致的,但投入和非期望产出冗余内部结构又存在诸多不同。总体而言,化肥、农药、农膜过度使用及其负面作用在较多地区表现较为突出。农业生态效率测度实质是平衡农业投入、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三者的关系,提升农业生态效率,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

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在农业生态效率评价中,要基于资源禀赋现实、基于要素替代关系、基于生态负面影响等,结合地区发展现实和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相应调整,有区别地促进农业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农业生态效率;SBMUndesirable模型;非期望产出;时空差异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6-0011-09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6.0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农业产出水平也不断提高,2004―2015年中国粮食产量已经实现“十二连增”,至2015年达到6.214亿t。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红利”外,还得益于石油农业模式的推行。石油农业又称“化学农业”、“工业式农业”等,20世纪40年代发端于美国,继而在全世界得到快速发展,60年代被确立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石油农业模式以高投入、高产出为典型特征,通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以石油能源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及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农业化学制品,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高效、省时、省力”的效果。然而,这一模式本质是一种依靠“无机肥料”的生产模式,具有“逆生态化”特征,随其“逆生态化”堆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为了较好地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做功情况,就要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 (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目的. (2)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 (3)总功:人(动力)对机械做的功. 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三种:滑轮组、杠杆和斜面。 下面就这三种简单机械模型来讨论一下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影响因素。 一、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竖放)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计摩擦) 物 轮轮 物物轮物物额外 有用有用总 有用G G G G G h G h G h G W W W W W + =+= += += = 11η 因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重与轮重有关: (1)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滑轮越重,做的额外功越多; (2)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可以理解为做的有用功多,机械效率越高 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1)写出表中标有编号①、②和③的空格处的数据 (2)在实验操作中应该怎样拉动弹簧测力计 (3)分析实验数据,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主要与什么因素有关为什么 (4)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与其它哪些因素有关呢(列举一例) 答案:(1) 30 (2)竖直向上匀速拉动

(3)物体的重力有关 (4)还与动滑轮重力有关 2.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图9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人做的总功为_______J 。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结合弹簧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为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若仅增加钩码的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1) (2)总功小于有用功测力计读数错了 (3)% (4)增大 3.某实验小组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数据如下表。若不计摩擦,比较1和2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比较1和3两次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 有关。 次数 物理量 1 2 3 钩码重G/N 4 4 6 钩码上升高度h/m 绳端拉力F/N 绳端移动距离s/m 机械效率η 74% 57% 83% 二、探究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因素 杠杆的机械效率(不计摩擦) (1)若不计杠杆自重,则杠杆不做额外功,机械效率η=100%;如考虑杠杆自重,提起杠杆自身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提起重物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则机械效率杆 物物W W W += η (2)考虑杠杆本身的重力,则提起杠杆自身所做的功为额外功杆心杠杆额外h G W =,拉力为动力,所做的功为总功Fs W =总

论中国能源的开发利用

论中国能源的利用与发展 摘要:中国目前的能源资源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持续增长,能源支柱已不堪重负,日益疲软了。在不久的将来将会面临能源短缺的危机。因此,开发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节能减排 一、中国能源的现状 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能源资源有以下特点: 1、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 2、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3、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4、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二、中国新能源的开发现状

城市生态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2、城市生态位——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3、城市辐射逆温——城市在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 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城市辐射逆温 4、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以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 5、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 6、环境——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 常称其为客体) 7、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8、拮抗作用——指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9、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 10、城市灾害——指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 11、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12、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 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13、城市植被——指城市范围内全部植被,包括一切自然生长的和人工栽培的各种植被类型 14、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 15、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16、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17、伦敦型烟雾——指燃煤所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与自然雾混合在一起积聚而形成的烟雾, 最早发生在伦敦而得名。 18、洛杉矶型烟雾——指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具有 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

企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企业生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工业企业在依赖于自然资源进行生产的同时又直接向自然排放生产废物。传统的企业效率评价侧重于企业的经济绩效,割裂了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与产生资源环境负面影响之间的关系。在此背景下,企业的生态效率评价应运而生。生态效率是对经济业绩与环境业绩之比的测度,它结合了经济绩效与环境绩效两个维度。 进行生态效率评价有利于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提高生态效率是化解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经济与环境双重压力的重要手段。论文首先介绍了选题背景及意义,归纳了国内外生态效率评价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其次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对生态效率的内涵、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再次在构建企业生态效率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对2011-2014年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的生态效率现状进行了评价;接着通过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探讨了企业生态效率的内外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发现,2011-2014年,中国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生态效率水平总体在提高,但是整体水平偏低。进一步研究企业生态效率背后的驱动因素,发现企业年龄、研发投入、行业特征与企业所在区域是生态效率的显著影响因素;最后论文对企业提升生态效率提出政策建议,包括从政府层面规范环境信息披露和加大环境违规处罚,从行业层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根据行业特征制定环境政策以及在企业层面树立生态效率观和提高环境管理水平。 论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上评价我国企业生态效率,并探究企业生态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微观层面为化解当前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困境做出有益探索。主要创新之处在于构建了适用于重污染行业企业的生态效率评价方法,并通过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了企业生态效率的提升路径。

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

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 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影响纤维过滤器过滤效率的主要因素有微粒直径、纤维粗细、过滤速度和填充率微粒 形状、尺寸的影响分散性微粒通过空气过滤器时,由于各效应的作用,粒径较小的微粒在扩散效应的作用下,在滤材上沉积,当粒径由小到时,扩散效率逐渐下降;粒径较大的微粒在拦截和惯性效应的作用下在纤维上沉积,当粒径由小到大时,拦截、惯性效率逐渐增大。所以与微粒的粒径有关的效率曲 线就有最低点,在此点的总效率最低或穿透率最大,一点双人双吹风淋室被称最易穿透粒径或最大穿透粒径(MPPS,是MOSTPENETRATINGPARTICLESIZE的缩写)或最低效率直径。 许多实验证明,对不同性质的微粒、不同的纤维滤层、不同的过滤速度,最低效率粒径是变化的,在大多情况下,纤维过滤器的最大穿透粒径为0.1—0.4rim。(MPPS)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性能参数,得到了MPPS效率的数据,并使过滤器具有保证这点粒径的捕集效率,则对其余粒径的微粒就能可靠地捕集了。 欧洲标准委员会(CEN)在1999年制定并颁布了EN1882标准,该标准是基于MPPS效率的高效过滤器(HEPA)和超高效过滤器(ULPA)扫描测试和分级的最新标准。通常空气中的微粒的形状是不规则的,而对不锈钢风淋室纤维过滤的实验或进行理论计算时常常采用球形微粒,由于球形微粒与纤维滤料接触时的接触面积比不规则形状微粒要小,所以实际上的不规则形状的微粒的沉积几率较大,球形粒子具有较大的穿透率,因此,实际过滤效率会略高于实验或计算值。纤维尺寸和形状的影响。较少的纤维直径具有较高的捕集效率,所以在选择滤料时一般都希望选用较细的纤维,但由于纤维直径越细,通过纤维滤层的气流阻力越大,这是需要慎重考虑的。通常认为纤维断面形状对过滤效率影响不大。过滤速度的影响。每一种过滤器具有最大穿透粒径,同样每一种过滤器也有自身的最大穿透滤速。一般随着过滤速度的增大,扩散效率下降,惯性和惯性效率增大,总效率则先下降,随后上升。滤速在2.Scm/s时,过滤效率将会提高近一个数量级,但是过滤器的过滤面积则需增大1倍或流过的风量需减少一半。过滤器纤维层填充率的影响。若增大纤维滤料的填充率,则纤维层的密实度随之增大,风淋传递窗流过的气流速度将会提高,扩散效率下降,惯性和拦截效率增加,总效率得到提高,但过滤器阻力降增大,一般不采用增大填充率来提高过滤效率。气体温度、湿度的影响流过纤维过滤层的气体温度升高时,扩散效率增大,但因温度升高,气体黏度增大,微粒的沉降率下降,并且阻力降增加。 实验表明,当流过的气体的湿度提高时,微粒容易穿透纤维滤层,过滤效率下降。容尘量的影响。随着纤维表面沉积的微粒增多,容尘量增大时,通常过滤效率将随之提高,但是纤维滤层容尘量的增大,由于积尘的阻碍,过滤器的阻力增大。实际上,现在过滤器的应用中均按未积尘时的过滤效率考虑。 项目单位: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概况:山东威高集团有限公司(原山东省威海医用高分子有限公司)创建于1988年10月,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公司现已成为中国生产经营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卫生材料制品行业的骨干企业,是集科、工、贸为一体化的集团公司。

制造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制造业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民经济逐步表现出对能源的高消费和强依赖的特点,能源巨额消耗对可持续发展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作为应对措施,2005年,我国政府提出了“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即在五年间单位GDP能耗减排要比“十五”降低20%。2006~2008年单位GDP能耗累计共下降10.1%,五年即将过去,节能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原因在于现有的节能降耗指标是以行政区域为分解对象按单位GDP能耗为约束目标的,这是典型的区域治理方式,它的局限性在于分解对象没有直接针对能源消耗的行业或企业。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有必要以行业或企业为约束对象并分解节能指标。有鉴于此,我们首先必须弄清楚各行业的能源效率状况、节能潜力以及影响因素,然后再在此基础上采取对策措施,以确保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为了弄清我国行业能源效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众多学者主要以工业为对象展开研究。唐玲、杨正林(2009)利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效率,并利用Tobit模型探索工业经济转型对能源效率提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总体水平较低。开放程度高、竞争性强的行业能源效率较高,而开放程度低、垄断程度高的行业能源效率水平低;工业能源效率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呈倒“U”形特征;李世祥、成金华(2008)采用DEA方法,应用不同目标的能源效率评价模型,评价了1990-2006年间中国的能源效率状况,并用“两步法”估计其影响因素。认为工业部门能源效率不高是由能源密集型的工业结构以及生产技术结构所决定的;王少平、杨继生(2006)研究了12个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的综列协整关系,得出了我国工业各主要行业的能源消费与行业增长和能源效率之间存在长期均衡,且长期均衡具有显著短期调整效应的结论;庞瑞芝,王卢羡等(2009)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经济转型期间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分析,指出中国工业部门增长以能源低效为特征,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和技术效率都偏低,工业增长模式依旧粗放,重化工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孙海、王元地等(2009)将能源消耗强度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两个因素,分析了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高对能源消耗强度的影

中国能源发展分析

中国能源发展分析 我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能源资源是能源发展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力度,组织开展了多次资源评价。目前我国能源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能源资源品种丰富,人均占有量较少。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化石能源资源。其中,煤炭占主导地位。2006年,煤炭保有资源量10345亿吨,剩余探明可采储量约占世界的13%,列世界第三位。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折合年发电量为6.19万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76万亿千瓦时,相当于世界水力资源量的12%,列世界首位。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相对不足,油页岩、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储量潜力较大。但是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 能源建设不断加强,能源效率仍然较低。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相对较低,能源生产和使用仍然粗放。 能源消费以煤为主,能源结构需要优化。我国的能源消费中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处于基础性地位。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这一比重上升至76.7%;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水能资源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能源生产迅速增长,生态环境压力明显。在需求快速增长的驱动下,中国能源生产增长很快,煤炭增长尤为迅速。此外,SO2、烟尘、粉尘、nox以及CO2排放量也有所攀升,给生态环境治理带来了难度。 资源赋存分布不均,地域性分布明显。中国能源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赋存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赋存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中国主要的能源消费地区集中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源赋存与能源消费地域存在明显差别。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着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 资源开发难度较大,经济成本消费过大。与世界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工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未开发的水力资源多集中在西南部的高山深谷,远离负荷中心,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非常规能源资源勘探程度低,经济性较差,缺乏竞争力。 能源需求继续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换代,能源需求不断增长,能源尤其是油气供求矛盾将进一步显现。 大力发展新能源,解决能源危机问题 为解决上述能源问题,必须改变现有能源格局,大力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是指与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相比而言,以新技术为基础,尚未大规模系统开发利用的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氢能、核聚变能等。新能源是传统能源的有效替代,可以大大缓解目前能源供应紧张的局面,并改善环境。新能源具有储量大、可再生性强、清洁环保等特点。新能源产业是指与开发利用新能源相关的各类产品和生产服务部门,是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城市生态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城市生态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城市化: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化为城市地域,以及随之引起的相关人员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转变的过程。 2. 城市生态系统:间范围内的居民与自然环境系统和人为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 3. 城市人口容量:特定的时期内,在城市这一特定空间区域能相对持续容纳的具有一定生态环境质量和社会环境质量水平及具有一定活动强度的城市人口数量。 6. 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谋求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优化功能为目标,以各种模拟、规划方法为手段,在景观生态分析、综合及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景观优化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地域规划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方案、对策及建议。 7. 城市生态评价:在老城市改造与新城市建设中,根据气象、地理、水文和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用设施、绿化地带做出的环境影响评价。 8. 城市生态建设: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 9. 生态城市:从城市生态系统着手,实现上台系统良好运行的城市。 11. 网络治理:以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为目标,通过有效的协调与及时的信息沟通,推动政府、非营利组织、私营部门和公众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城市管理模式。 12. 整体性公理: 13. 生态足迹:1: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以及能够吸纳人类所排放的废物、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是对一定区域内人类活动的自然生态影响的一种测度。2:指生产区域或资源消费单元所消费的资源和接纳其产生的废弃物所占用的生物生产性空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解决城市生态问题。 2.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形态,其主要功能是生产、工作、休息和生 活。 3.人类既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还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管理者。 4.根据人口过渡理论,正处于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为高出生率- 死亡率- 高增长率类型。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铸造公司是为集团公司提供钢铸件的分公司,主要生产五十铃最新技术的高档商用车汽油、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及变速箱、车桥等铸件。根据公司组织培训学习的布置,通过对铸司现生产状况的调查,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建议如下: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1、人员问题:集中表现在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人员数量差缺较多,员工结构不合理,员工稳定性较差,员工士气低落,总之都可以总结为:不会做或不愿做。 2、设备工装问题:集中表现设备没有维护保养时间导致设备维护保养差,设备故障率高,维修人员的工作重心是维修而不是保养预防,坏哪修哪,修好了这里坏那里,一天忙个不停,必然会导致设备生产时的停停敲敲。 3、现场物流问题:仓库与收发衔接不好,配料效率低;收发人员对生产开始与中途生产配合度不高,导致待料;物料整理不好,标识不清,导致停工翻找等等。 4、生产产品种类过多的问题:现在铸司生产100多种产品,每天每条线生产 5、6种产品,每天换模具的时间都在100-120分钟,影响生产效率。 二、提出的对策措施建议: 1、人员问题:对差缺的人员及时补充,并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各自岗位的操作技能,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

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员工队伍。 2、设备工装问题:生产部门协调,给设备部维修保养设备的时间,设备部针对影响现生产的主要问题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把设备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设备技术人员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做好备件的准备工作,不要出现发生设备故障而没有备件的情况,造成延长停机时间;对设备维修人员加强培训,养成良好维修习惯,提高维修质量,防止同样故障反复出现。 3、现场物流问题:做好仓库与收发衔接,提高配料效率;按公司的生产计划,各部门一体化办公,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减少待料问题; 4、生产产品种类过多的问题:建议把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外委加工,减少生产产品的种类;生产部在安排每天生产计划时,尽量少品种多量,每天减少换模具次数,降低每天的生产准备时间。 以上是通过学习,对于现生产中存在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的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把老师讲授的知识、方法带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意识的去思考相关问题,并且让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最终成为自己的工作风格和工作习惯,用以剖析,解决其它问题,这样,就能迅速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生产管理者。

中国能源现状

中国能源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学号;作者: [ 摘要]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直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本文从中国能源现状的分析入手,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四大主要能源现状作了初步考察,充分认识到我国能源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同时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征途中对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对策分析。 [ 关键词] 能源;现状;挑战;发展前景;中国 一直以来, 能源问题都被世界各个国家所重视, 因为能源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发展进步的物质基础。在过去的20 世纪中, 人类使用的能源主要有四种, 就是原油、天然气、煤炭和电力。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统计, 假使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 不加节制, 那么,地球上原油、天然气、煤炭三种能源供人类开采的年限, 分别只有40 年、60 年和220 年了。进入21 世纪, 能源问题的重要性更是越来越突出, 确切地说, 能源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整个世界, 整个人类社会所要面对和所要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能源的现状 我国既是能源的消费大国, 也是能源的生产大国。虽然1990年以来能源生产总量已名列前茅, 但人均占有能源消费量只有发达国家的5%-10%; 但在另一方面, 每万美元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方面则为世界各国之首, 为印度的2.2 倍, 为发达国家的4-6 倍; 使用能源的设备效率偏低, 又造成能源的浪费, 能源利用效率不高。[1]再者, 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以煤及石油为主, 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一)煤炭资源 中国是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改变。然而, 煤炭利用严重污染环境, 据统计, 每燃烧1 吨标准煤排放二氧化碳约26 公斤, 排放二氧化硫约24 公斤、排放氮氧化物约7 公斤。[2] 这不仅影响和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还直接影响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 (二)石油资源 我国石油资源相对短缺。中国目前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 但勘查难度比较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石油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测, 到2020 年, 我国石油消费量最少也要4.5 亿t, 届时石油的对外依赖度将有可能接近60%。国际能源署公布的数据甚至称, 到2030 年中国进口石油占石油总需求的百分比将激增至80%以上。[3] (三)天然气资源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和使用方便的能源, 我国是开发利用天然气最早的国家, 天然气资源储藏量达380000 亿立方米, 目前已探明储量仅占5%, 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仅占2.1%, 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目前, 国家已开始全国天然气管网的大规模建设,特别是启动了西部大开发序幕性工程的"西气东输"工程, 为天然气的合理利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资源 过去十多年, 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 2003 年发电量为1990年的3 倍。2003 年, 发电装机容量391 40GW。到2004 年5 月, 发电装机容量达400GW。2004 年9 月, 水电装机容量达100GW, 居世界首位。全国1GW以上电站共有107 个, 最大水电站是三峡水电站, 已装机5 9GW; 最大火电站是山东德州电站, 2 4GW; 最大核电站是广东岭澳核电站, 1 98GW。[4] 但是, 中国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出现大范围缺电。造成严重缺电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是体制问题, 包括: 高耗电产业过度发展, 电力预测和规划失误, 以及电力改革尚未从根本上改变垄断经营格局等。

生态学试题及答案知识分享

题型 名词解释:5*2 填空:20*0.5 选择:10*1(单项);5*2(多项) 简答:5题,分值不等 论述:1题,15分 个体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填空及部分选择) 监测植物是指利用对环境中的有害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的受害症状来检测有害气体的浓度和种类,并指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该类植物称为监测植物。 大气污染是指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大气及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破坏了生物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生物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滞尘效应园林植物对空气中的颗粒有吸收、阻滞、过滤等作用,使空气中的灰尘含量下降,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二、填空、选择、简答 1、城市用水面临两个严峻的问题是什么? 水源缺乏、水污染严重 2、壤质土类是大多数植物生长良好的土壤;团粒结构是较好一种土壤结构 3、根据植物对土壤酸碱度的适应范围和要求分为酸性土植物、中性土植物和碱性土植物。 4、根据盐土植物对过量盐类的适应特点,可分为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 5、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监测作用的优点? (1)植物监测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适合大面积推广。 (2)反映大气污染类型和各污染物的复合效应. (3)植物监测具有长期、连续监测的特点。 (4)可记录该地区的污染历史和污染造成的累积受害等情况。 6、园林植物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害气体 (3)滞尘作用 (4)减菌效应 (5)减噪效应 (6)增加负离子效应 (7)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7、减噪效应的原理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噪声遇到重叠的叶片,改变直射方向,形成乱反射,仅使一部分透过枝叶的空隙达到减弱噪声;噪声作为一种波在遇到植物的叶片、枝条等时,会引起振荡而消耗一部分能量,从而减弱噪声。 8、常见的防风林结构有3种:紧密(不透风)结构。稀疏(疏透)结构。透风(通风)结构 9、根据大气污染物的性质划分:还原型大气污染和氧化型大气污染;根据燃料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的组成划分: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和特殊型污染。 10、园林植物大气污染抗性确定方法:污染区调查;定点栽培对比法;人工熏气法 11、简答滞尘效应原理。 ①减少出现和移动; ②通过降低风速,使大颗粒灰尘下降到地面或叶片上;

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那些

影响行政效率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结合我国实情浅谈影响行政效率主要因素 [内容提要] 所谓行政效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所得到劳动效果、社会效益同所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时间比率关系。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活动出发点和归宿,提高行政效率是政府全部行政管理活动追求最高目标。当今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想方设法,采取各种改革措施来提高行政效率,都认识到行政管理在促进经济发展上起着决定性作用。行政部门作用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发展奠定了有利条件,有效地保证了政治和整个社会凝聚力,行政效率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效率、技术和组织革新频率。提高行政效率,对生产力不发达、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现实意义。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结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最重要、最主要东西。 [关键词] 加强政府机构管理提高行政效率促进经济发展 绪论 目前,我们同发达国家之间劳动生产还存在相当大差距,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因此,必须极大地提高行政效率,来保证我国能够及时快速地运用世界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科学成果,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现有资源,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竞争环境,不断地提高

全社会系统整体效率,逐步赶超发达国家。行政效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直接影响到我国在日趋激烈国际经济竞争中能否占有重要一席之地,更关系到我国在世界上发言权。提高行政效率对当前我国来说具有重要战略地位。那么,什么是行政效率?影响我国行政效率有那些呢? 一、影响我国行政效率主要因素 现代政府在社会发展中作用是不容忽视。无论是秩序导向型政府还是发展导向型政府,政府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着当今社会发展走向。公共行政效率作为政府能力主要表现,是衡量政府工作状况基本综合指标。我国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分别是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和地方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是社会行政管理活动主体。衡量政府行政效率,不仅要分析政府行政办事效率,还要分析政府行政行为结果即社会效率。因而,分析影响我国政府行政效率因素,也要从政府职能发挥和政府行政决策运行过程及社会效果方面进行综 合考虑。当今,影响我国行政效率因素大致有以下几方面:(1)行政机构设置是否合理。(2)行政职位设置是否合理。(3)管理方式是否科学。 (4)行政人员素质状况与使用状况。(5)国家机关及其行政人员在工作中所遵循原则和运用方法如何等等。 (一)行政机构设置是否合理是影响我国行政效率主要因素之一。 什么都管政府往往什么都管不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应该是掌舵;而不是划桨。中国现在面临最大挑战在于促进市场良好运作间接经济管理手段,关键又在于建立一个保证经济稳定、在间接管理下活跃发展市场及全面经济环境。目前中国政府职能与商业职能混淆日益加重。应明确规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哪些属于政府管辖范围,哪些由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管理,哪些应归非政府机构自行管

能源效率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能源效率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文章梳理了我国能源经济学界数十年来对能源效率的概念、分类及影响因素等问题的研究成果,具体阐述了能源效率既有能源经济效率与能源环境效率之分,又有能源物理效率与能源经济指标之别,更有单要素能源效率与全要素能源效率之不同,而全要素能源效率则为学者们所青睐;同时指出,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既有技术进步、外商投资、对外开放度等短期因素,又有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结构等长期因素。 标签:能源效率;概念;分类;影响因素 一、能源效率概念 所谓能源,通常是指可供人类获取各种形式的能量的自然资源。能源可具体它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两大种类:前者是指没有经过人类加工的大自然中与生俱来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直接来自太阳的福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的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后者则是指依托一次能源的进一步加工和转化从而获取的能源,如通过风力发电获取的电能,加工石油制造的汽油等。 所谓能源效率(Energy Efficiency),是指能源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等各个过程的效率,是能源投入产出的比例关系,即在增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前提下所需要消耗的能源量。能源效率生产率往往被用来代表一个国家或者特定地区的综合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效率的提高,是指在相同產出下尽量减少能源的使用,或者使用等量的能源创造尽可能多的产出,它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有效。 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开始各个角度关注能源效率问题。现有的研究成果将能源效率分为能源经济效率和能源环境效率两种情况:前者是指能源投入和经济产出的比例关系,后者则考虑到产出中对环境有影响的非期望产出,即能源投入与包括经济和非期望污染的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有学者提出,如果依据评估对象的范围来划分,则可将能源效率分为能源物理效率和能源经济指标两种:前者是指能源通过加工后转变为一种新能源的投入与产出之比,其指标包括单位产品(或服务能耗)和物理能源效率(热效率);后者主要反映在社会财富创造和建设过程中通过使用能源能够带来多少经济效益的问题。 二、能源效率分类 在现行研究体系下,能源效率按照评价指标体系中投入要素的成分不同,可将其划分为单要素能源效率和全要素能源效率两大类。单要素能源效率中的投入要素只有能源一种投入,而全要素能源效率中的投入要素不仅包含能源要素,还包括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两个要素。 1、单要素能源效率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分析论文、

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 学生:张赢学号:201437140220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中国能源的特点是总量比较丰富,人均拥有量较低,分布不均衡,开发难度大。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已经日益突出。我国的能源供求缺口较大,对能源的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且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从1991年的小量出口到2007年进口需求量的11.35%。其中能源的进口以石油为主。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形成以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消费结构。由于资源禀赋条件,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存量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在各种能源消费量的相对变化上,煤炭资源占总能源消费量的比重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小幅上升。 第二方面则是能源效率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的研究。Wei(2007)利用柯布一道格拉斯形式的生产函数分析了能源效率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杨宏林(2004)又通过应用了“干中学”理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维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条件。于渤等价以拓)在R&D内生增长模型中包括了能源资源耗蝎和环境治理成本因素,讨论了模型的平衡增长路径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必要条件。 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能源效率对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我们应更加关注中国的能源效率。 与中国相比,欧盟能源利用效率远远高于中国,1993-2004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的均值为2.41万吨当量煤/亿元,同期欧盟的能源消费强度均值为0.31万吨当量煤/亿元,二者相比中国是欧盟的7.77倍,这就是说获得同样单位的GDP,中国的能耗是欧盟的7.77倍。就能源消费弹性而言,1996-2004年欧盟的均值为0.36,而中国的为0.57,中国为欧盟的1.58倍,这就是说,中国的GDP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

《园林生态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生态系统是由两大部分组成的,即有生命类与无生命类,其中有生命类又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即、、。 2、大气水分种类分为、、三类。 3、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4、温室气体主要指、、、其中对增温起着重要的作用,增温的潜力最大。 5、现代环境问题可分为三大类:、、。 6、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由、、三方面构成。 7、北方在引种时,可利用处理来促使树木提前休眠,准备御寒,增强越冬能力。通常可促进植物营养生长。 8、种群数量的变化是种群动态的重要标志,取决于种群的与, 和这两组对立的过程。 9、城市绿地的功能是综合的,具有生态环境效应、和效应。 10、相对湿度受到环境温度的调节:温度增加,相对湿度;温度降低,相对湿度。 11、反馈分为和。可使系统保持稳定,使系统偏离加剧。 12、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将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 13、A、B两种植物生长在一起时,A植物生长受到抑制,B植物不受影响的现象叫作;A植物和B植物的生长发育都得到促进,称为。 14、生态学研究对象很广,但生态学家对其中4个组织层次特别感兴趣,即、 、、。 15、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是多方面的,其中,城市绿地净化环境的效应表现在能和、。 16、在热带雨林中,有很多柱状的茎和板状根的常绿木本植物分属不同的科,还有热带荒漠环境中的许多肉质植物,它们的亲缘关系都很远,这些现象说明了不同种类植物对相同环境的现象。 17、景观和景观要素的关系是相对的。景观强调的是,景观要素强调的是。 18、两个和多个群落之间(生态地带)的过渡区域,称为。

浅谈影响阅读效率的几个因素

浅谈影响阅读效率的几个因素 在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中,有“静心调息”这一训练项目,主要目的是让我们集中注意力,从而提高阅读效率。下面的内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学语文老师对于影响阅读效率的几个因素的分析,可以给我们的快速阅读训练一些启发。 阅读欣赏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自然也就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提高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关键,首先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而阅读效率的提高又与阅读心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阅读心理越好,阅读效率就越高,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学生良好阅读心理的获得,又需要科学合理的训练。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呢?笔者曾针对不同的学生,分组进行过反复的对比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不断提取带规律性的东西,得出了最佳阅读欣赏心理构成的几大要素: 一、心境 所谓纯洁的心境,就是专心致志,目无旁务。具体表现为阅读阅读之前要把一切芜杂的、混乱的、繁琐的念头全部拭去,使心境如一块水晶,一池清水。这样,对阅读的文章,印象才会清晰,记忆才会牢固,理解才会深透。如果没有这种心境,心中乱草一团,头绪纷繁,视力在书本上,心绪在课文外,口中伊伊呀呀,心中万马奔腾,当然就不会收到好的阅读效果,古人在开始阅读时,先要燃一柱香,就是为了驱除杂念,纯洁心境。有的语

文课,上课之前学生还在争论上节课的数学题,物理题,好些学生的数学、物理课本和作业、绘图的文具还凌乱地摊在课桌上,而老师不让学生收起,也不要求他们起立,走上讲台,就让学生去阅读课文,去欣赏文章,这样做当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不要小看“起立”这一声号令,它意味着旧心境的转换,新思维的开始,能起到清除杂虑、除去干扰的作用。 二、心绪 安静的心绪,就是要求学生情绪要安稳,心境要宁静,以平静的心态进入阅读的佳境,要克服慌乱、浮燥、激动、紧张的情绪,心跳应该平稳,呼吸应该均匀,情绪应该舒缓。比如上一节是体育课,学生进行了剧烈的运动,本节课铃响之后,学生气喘吁吁地跑进教室,情绪还处于亢奋状态。这时老师一定不要急着上课,不要催促学习马上去阅读,而是告诉同学们进行几次缓慢的深呼吸,减缓心跳频率,让情绪平静下来,然后再引导同学阅读文章。这样说明老师懂得如何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良好的阅读心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谁都懂,而如何去捕好鱼呢?如在在得到了精英特速读技巧的教授后,需要多加以练习,多花功夫琢磨,最终熟练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捕鱼方法”。 三、心情 乐观的心表对于做任何事情都很必要,对于阅读面欣赏尤其重要。阅读者对环境、处境、心境应该保持一种惬意的、快乐的、主动需求的、顺向接受的心理,而不应该处于反感的、厌恶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