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的命名

[目标定位] 1.能说出简单有机物的习惯命名。2.能记住系统命名法的几个原则。3.能依据系统命名法的原则对烷烃、烯烃、炔烃、苯的简单同系物进行命名。4.能根据名称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并能判断所给有机物名称的正误。

一烷烃的命名

1.烷基命名法

(1)烃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所剩余的原子团叫烃基。

(2)甲烷分子失去一个H,得到—CH3,叫甲基;乙烷失去一个H,得到—CH2CH3,叫乙基。像这样由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余的原子团叫烷基,烷基的组成通式为—C n H2n+1。

(3)丙烷分子失去一个氢原子后的烃基有两种,正丙基的的结构简式是—CH2CH2CH3、异丙基

的结构简式是。

2.烷烃习惯命名法

(1)根据烷烃分子里所含碳原子数目来命名,碳原子数加“烷”字,就是简单的烷烃的命名。

(2)碳原子数在十以内的,从一到十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表示;碳原子数在十以上的用汉字数字表示;当碳原子数相同时,在(碳原子数)烷名前面加正、异、新等。

(3)分子式为C5H12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写出它们的名称和结构简式。

①正戊烷CH3CH2CH2CH2CH3;

②;

③。

(4)含碳原子数较多,结构复杂的烷烃采用系统命名法。

3.烷烃系统命名法

(1)分析下列烷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名称的对应关系,并填空:

(2)总结烷烃系统命名法的步骤

①选主链,称某烷。选定分子中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按主链中碳原子数目称作“某烷”。 ②编序号,定支链。选主链中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当两个相同支链离两端主链相同时,从离第三个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等近时按支链最简进行编号。 ③取代基写在前,注位置,短线连。先写取代基编号,再写取代基名称。 ④不同基团,简单在前、复杂在后、相同合并,最后写主链名称。

例如:

名称为3-甲基-4-乙基己烷。

烷烃的命名

(1)系统命名法书写顺序的规律

阿拉伯数字(用“,”隔开)-(汉字数字)支链名称、主链名称 ↓ ↓

(取代基位置) (取代基总数,若只有一个,则不用写) (2)烷烃命名的原则 ①选主链

?

????

最长:含碳原子数最多的碳链作主链最多:当有几条不同的碳链含碳原子数相同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条作为主链 ②编序号

????

?

最近:从离支链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最简:若有两个不同支链且分别处于主链两端同等距离,则从简单的一端开始编号最小:取代基编号位次之和最小

(3)烷烃命名的注意事项

①取代基的位号必须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②相同取代基要合并,必须用中文数字表示其个数。 ③多个取代基位置间必须用逗号“,”分隔。 ④位置与名称间必须用短线“-”隔开。

⑤若有多种取代基,必须简单写在前,复杂写在后。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烷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甲基丁烷(2)2,4-二甲基己烷(3)2,5-二甲基-3-乙基己烷(4)3,5-二甲基庚烷(5)2,4-二甲基-3-乙基己烷

解析烷烃命名必须按照三条原则进行:①选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当最长的碳链不止一条时,应选取支链最多的为主链。②给主链编号时,应从距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若两端距离取代基一样近,则按支链最简,并使全部取代基序号之和最小的一端来编号。③命名要规范。

2.下列烷烃的命名是否正确?若有错误,请加以改正。

(1)2-乙基丁烷

(2)3,4-二甲基戊烷

(3)1,2,4-三甲基丁烷

(4)2,4-二甲基己烷

答案(1)、(2)、(3)命名错误,正确的烷烃命名分别是(1)3-甲基戊烷,(2)2,3-二甲基戊烷,(3)3-甲基己烷。

(4)正确。

解析(1)、(3)选错了主链,(1)中主链不是最长的,(3)中误把主链末端当成了取代基。

(2)是起点定错了,应是离支链最近的一端为起点:。

二烯烃、炔烃的命名

1.写出下列较为简单的烯烃、炔烃的名称:

(1)CH2===CH2乙烯;CH2===CH—CH3丙烯。

(2)CH≡CH乙炔;CH≡C—CH3丙炔。

2.分析下列二烯烃的分子结构与其名称的对应关系,并填空:

烯烃、炔烃的命名方法步骤

(1)选主链,定某烯(炔):将含双键或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称为“某烯”或“某炔”。

(2)近双(三)键,定位号:从距离双键或三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依次编号定位。

(3)标双(三)键,合并算: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键或三键的位置(只需标明双键或三键碳原子编号较小的数字),用“二”“三”等表示双键或三键的个数。

3.某烯烃的结构简式为,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将其命名为2-甲基-4-乙基-4-戊烯、2-异丁基-1-丁烯、2,4-二甲基-3-己烯、4-甲基-2-乙基-1-戊烯。下

列对四位同学的命名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命名主链选择是错误的

B.乙的命名编号是错误的

C.丙的命名主链选择是正确的

D.丁的命名是正确的

答案 D

解析要注意烯烃的命名与烷烃的命名的不同之处:①烯烃中主链的选取必须包含双键在内,这样有可能主链并非是分子中最长的碳链;②对主链碳原子的编号是从离双键较近的一端开始,因而支链并不对编号起作用;③必须在书写名称时指出双键的位置。据此分析各位同学的命名,可以看出甲同学对主链碳原子编号错误,乙、丙同学的主链选择错误。

4.(1)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_____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是______。

(2)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将其在催化剂存在下完全氢化,所得烷烃的系统命名是________。

答案(1)3-甲基-1-丁烯2-甲基丁烷

(2)5,6-二甲基-3-乙基-1-庚炔2,3-二甲基-5-乙基庚烷

解析根据烯烃、炔烃的命名原则,选主链,编序号,具体编号如下:,

,然后再确定支链的位置,正确书写名称;当对烯烃、炔烃完全氢化后所得烷烃进行命名时,要注意主链及编号的变化。

三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1.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特征

(1)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

(2)分子中侧链均为烷基。

如、、不是苯的同系物。

2.习惯命名法

以苯作为命名的母体,若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叫甲苯;若氢原子被乙基取代叫乙苯;若两个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叫二甲苯,二甲苯有邻、间、对三种不同的结构。

3.系统命名法

以二甲苯为例,若将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编号,以某个甲基所在的碳原子的位置为1号,选取最小位次号给另一个甲基编号。

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方法

(1)以苯作为母体,苯环侧链的烷基作为取代基,称为“某苯”。

(2)若苯环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取代基时,则将苯环进行编号,编号时从小取代基开始,并沿使取代基位次和较小的方向进行。

注意:当苯环上含有不饱和烃基或虽为饱和基团但体积较大时,可将苯作为取代基。如

的名称为苯乙烯;的名称为苯乙炔。

5.苯有多种同系物,其中一种结构简式为

,则它的名称为()

A.2,4-二甲基-3-乙基苯

B.1,3-二甲基-2-乙基苯

C.1,5-二甲基-6-乙基苯

D.2-乙基-1,3-二甲基苯

答案 B

解析苯的同系物命名时,将苯环进行编号,编号时从小的取代基开始,并且沿使取代基位

次和较小的方向进行,。因此命名为1,3-二甲基-2-乙基苯。

6.下列有机物命名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写出正确的名称。

(1)苯基甲烷________。

(2)二乙苯________。

(3)1,5-二甲基-6-乙基苯______。

答案(1)甲苯(2)邻二乙苯(或1,2-二乙苯)(3)1,3-二甲基-2-乙基苯

解析苯的同系物命名时,以苯环为母体,侧链作取代基。编号时,将最简单的取代基所连的碳原子编为“1”号,然后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编号,使取代基位置编号之和最小。

(1)有机物命名时选好主链是命名的最关键的一步,然后是编序号,就近、就简、最小是编序号时遵循的三条原则。同时书写要注意规范,数字与汉字之间用“-”隔开,数字之间用“,”隔开。

(2)烯烃、炔烃(或烃的衍生物)中都含有官能团,在命名时要注意到官能团对命名的影响,选择主链时要选择含有官能团的碳链为主链。

1.有机物(CH3CH2)2CHCH3的名称是()

A.3-甲基戊烷

B.2-甲基戊烷

C.2-乙基戊烷

D.3-乙基丁烷

答案 A

解析将该物质的结构简式变形为

2.下列选项中是3-甲基-2-戊烯的结构简式的是()

答案 C

解析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写出其结构简式,然后对比判断即可。书写时可按如下过程:先写主碳链,再标官能团,最后补充氢原子。

3.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二溴乙烷:

B.3-乙基-1-丁烯:

C.邻二甲苯:

D.2,2,3-三甲基戊烷:

答案 C

解析A项应为1,2-二溴乙烷;B项应为3-甲基-1-戊烯;D项应为2,2,4-三甲基戊烷。

4.下列各物质的名称不正确的是()

A.3-甲基-2-戊烯

B.3-甲基-2-丁醇

C.3-乙基-1-丁炔

D.2,2-二甲基丁烷

答案 C

解析根据名称写出结构简式重新命名,C项应命名为3-甲基-1-戊炔。

5.(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几种苯的同系物: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2)上述有机物的一氯代物的种类分别是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答案(1)①1,2,4-三甲基苯②1,3,5-三甲基苯

③1,2,3-三甲基苯(2)①6②2③4

40分钟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1.“辛烷值”用来表示汽油的质量,汽油中异辛烷的爆震程度最小,将其辛烷值定为100,如图所示是异辛烷的球棍模型,则异辛烷的系统名称为()

A.1,1,3,3-四甲基丁烷

B.2,2,4-三甲基-戊烷

C.2,4,4-三甲基戊烷

D.2,2,4-三甲基戊烷

答案 D

解析根据球棍模型,可以写出异辛烷的结构简式为,因此其系统名称为2,2,4-三甲基戊烷。

2.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B.3,3,4-三甲基己烷

C.3,4,4-三甲基己烷

D.1,2,3-三甲基己烷

答案 B

解析此类题目可以先按名称写出相应的结构简式重新命名,再判断原名称是否正确。A项

,正确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

C项,,正确命名为3,3,4-三甲基己烷;D项,正确命名为3,4-二甲基庚烷;B项命名正确。

3.下列各化合物的命名中正确的是()

A.CH2===CH—CH===CH21,3-二丁烯

B.对二甲苯

C.2-甲基-2-丙烯

D.2-乙基丙烷

答案 B

解析A项,由于在1号和3号碳原子上存在两个碳碳双键,故应称之为1,3-丁二烯;B项,在苯环的对位上存在两个甲基,故命名为对二甲苯,正确;C项,应把靠近碳碳双键一端的碳称为1号碳,所以应命名为2-甲基-1-丙烯;D项,没有选择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最长主链应含4个碳原子,在2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应命名为2-甲基丁烷。

4.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A.2,2-二甲基丁烷

B.2-甲基-4-乙基-1-己烯

C.3-甲基-2-戊烯

D.3,3-二甲基-2-戊烯

答案 D

解析依据D项名称可以写出其结构简式为,3号位置上的碳原子形成5个共价键,违背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5.下列对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2-乙基-3,3-二甲基戊烷

B.3,3-二甲基-4-乙基戊烷

C.3,3,4-三甲基己烷

D.3,4,4-三甲基己烷

答案 C

解析对于烷烃而言,命名的第一步是找准主链,考虑到给出结构中碳链的右起第二个碳原子连有乙基(—C2H5),所以该有机物的主链并不是水平方向的直链。根据烷烃的命名方法可知,该烷烃的名称为3,3,4-三甲基己烷,C项正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3,4-三甲苯

B.2,2,3-三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

C.2-甲基-3-丁炔

D.4-乙基-2-己烯

答案 D

解析选项A中的有机物应命名为1,2,4-三甲苯,原名称未遵循取代基位次之和最小的原则;B项中有机物的名称应为2,2,4-三甲基戊烷;炔类物质命名时,应从离碳碳三键最近的一端编号,故C中有机物应命名为3-甲基-1-丁炔。

7.下列有机物的命名错误的是()

①1,2,4-三甲苯

②3-甲基戊烯

③2-氯-3-戊炔

④1,3-二溴丙烷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根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可知:②应为3-甲基-1-戊烯,③应为4-氯-2-戊烯。

8.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其名称是()

A.5-乙基-2-己烯

B.3-甲基庚烯

C.3-甲基-5-庚烯

D.5-甲基-2-庚烯

答案 D

解析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展开为

,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编号,命名为5-甲基-2-庚烯。

9.下列烃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物的有()

A.2-甲基丙烷

B.环戊烷

C.2,2-二甲基丁烷

D.2,2-二甲基戊烷

答案 B

解析先根据名称写出各选项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再判断各有机物中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的种数。A项,结构简式为,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有两种一氯代物;B项,结构简式为,五个碳原子完全等效,只有一种一氯代物;C项,结构简式为

,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有三种一氯代物;D项,结构简

式为,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有四种一氯代物。10.萘环的碳原子的编号如(Ⅰ)式,根据系统命名法,(Ⅱ)式可称为2-硝基萘,则化合物(Ⅲ)的名称应为()

A.2,6-二甲基萘

B.1,4-二甲基萘

C.4,7-二甲基萘

D.1,6-二甲基萘

答案 D

解析从(Ⅰ)、(Ⅱ)知,在(Ⅰ)中的1、4、5、8位等同,都可作为1号位,而另一苯环上与1号位对称的位置为8号位。(Ⅲ)中,若把下部连接甲基的碳定为1号位,则位次和为“1+6=7”;若把右上部连接甲基的碳定为2号位,则位次和为“2+5=7”;两个位次和相等。显然,选项中只有D项符合。

[能力提升]

11.写出下列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1)2,3-二甲基-4-乙基己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支链只有一个乙基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烷烃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甲基-2-乙基-1-己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4,6-三甲基-5-乙基辛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甲基-1-丁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5-二甲基-3-乙基-2,4-己二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

(3)

(4)

(5)

(6)

(7)

解析由名称写结构简式,应首先写出主链的结构,然后再在相应位置添加取代基。在烷烃的结构简式中乙基不能放在第一、二个碳原子上,故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含乙基的烷烃应为

,其系统命名为3-乙基戊烷。

1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

(4)分子式为C4H8的所有烯烃(不包括顺反异构)的结构简式及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烷烃一个分子里含有9个碳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两种,这种烷烃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2,5-二甲基-4-乙基庚烷

(2)3,4-二甲基-2-乙基-1-戊烯

(3)2-甲基-1,3-丁二烯

(4)CHCH2CH2CH3、1-丁烯,

CH3CHCHCH3、2-丁烯,、2-甲基-1-丙烯

(5)2,2,4,4-四甲基戊烷

13.根据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1)四者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者的习惯命名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者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分别有几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互为同分异构体

(2)乙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

(3)323 1

14.A、B、C三种烃的化学式均为C6H10,它们的分子中均无支链或侧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为环状,则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B为含有双键的链状结构,且分子中不存在“”基团,则其可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若C为含有三键的链状结构,则其可能的结构简式及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CH2===CH—CH===CH—CH2—CH3(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CH≡C—CH2—CH2—CH2—CH3、1-己炔,

CH3—C≡C—CH2—CH2—CH3、2-己炔,

CH3—CH2—C≡C—CH2—CH3、3-己炔

解析由题干知该物质属于链烃或环烃,分子中碳原子饱和时氢原子数为14,缺4个氢可能为含一个三键的链烃,也可能为含两个双键的链烃,也可能为环烯烃。

中级财务管理_第一章第三节第四节_2012年版

1、企业财务管理最理想的目标是()。 A:利润最大化 B:股东财富最大化 C:企业价值最大化 D: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E: 答案:D 解析: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企业财务管理最理想的目标。 2、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A:财务管理 B: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 C:财务制度 D:产权管理 E: 答案:B 解析: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配置财务管理权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必须以产权管理为核心,以财务管理为主线,以财务制度为依据。所以,选项B的说法正确。 3、下列应对通货膨胀风险的各种策略中,错误的是()。 A:进行长期投资 B:签订长期购货合同

C:取得长期借款

D:签订长期销货合同 E: 答案:D 解析:为了减轻通货膨胀对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企业应当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在通货 膨胀初期,货币面临着贬值的风险,这时企业进行投资可以避免风险,实现资本保值 (所以选项A正确);与客户应签订长期购货合同,以减少物价上涨造成的损失(所以选项B正确);取得长期负债,保持资本成本的稳定(所以选项C正确);签订长期销货合同,会降低在通货膨胀时期的现金流入,所以选项D错误. 4、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财务决策中经验判断法的是()。 A:淘汰法 B:排队法 C:数学微分法 D:归类法 答案:C 解析:财务决策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验判断法,另一类是定量分析法。经验判 断法是根据决策者的经验来判断选择,常用的有淘汰法、排队法、归类法等。数学微 分法属于定量分析法。(参见教材第6页内容) 5、实质上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分公司则是相对独立的利 润中心的企业组织体制是()。 A:U型组织 B:H型组织

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理想 第三节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3)勇于实践和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2、素质目标 (1)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2)提高各方面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难点重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2、引导学生明白勇于实践、艰苦奋斗的重要意义 3、掌握实现理想的方法与途径 4、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四、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问题探究法、活动教学法 五、教学内容过程 提出问题→师生探究→生成知识→明理践行

六、思考题 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在实践中将理想转化为现实? 答: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理想与现实之间具有对立性。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超越现实而幻想未来,也无法将现实的一切包罗无遗,它只能近似地反映现实发展的总趋势。理想变成现实的过程也要受到社会、主体等条件的制约,存在复杂激烈的斗争。因此,理想与现实之间必

然会发生冲突,发生矛盾,正是在这种冲突和矛盾的斗争中,理想才得到不断完善,才可能变为现实。理想是对现实的一种理性超越,它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现实中孕育着理想,但现实又不同于理想。现实是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对立统一,而理想则是真善美的集中表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有”和“实有”的矛盾。 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又具有统一性。理想是现实的反映,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现实必定要转化为理想。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不但包含着现实中应该发展的因素,也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的条件下,理想就可以转化成为未来的现实。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幻想和梦想。 要把理想化为现实,最根本的途径是靠实践。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在实践中树立理想。 第一,在实践中确立理想。人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实践,也需要在实践中确立理想。离开实践,人的任何向往和追求都无从谈起。只有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才能确立科学的、有价值的理想。立志当高远,大学生应该树雄心,立大志,做大事,积极主动立志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因此,在确立理想时,切忌脱离实际和空谈,应该积极投身到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确立伟大的理想。 第二,在实践中检验理想。一种理想或一个人的理想是否科学,不是以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的,而要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看其结果如何而定。人们在实践中确立理想,只是表明具有某种目标导向,而这种目标是否正确、是否有价值、有意义,还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 第三,在实践中完善理想。理想是社会和时代的产物,这就决定了它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实践的发展、人们认识的深化和主客体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作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应该按照党和人民的愿望,按照成才目标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校:百灵庙中学学科:高一物理编写人:史殿斌审稿人: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探究式导学类教学设计 预习目标 1.通过预习知道速度的意义、公式、符号、单位。 2、能区别质点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等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的区别。 4、会计算质点的平均速度,认识各种仪表中的速度。 预习内容 (一)坐标及坐标变化量 位移是描述变化的物理量 一个人从A点出发沿直线到达C点后再返回到B点静止,如图,已知AC=80m,BC=30m,则他走完全程所通过的路程为_____,人的位移为_______,位移的方向为________. 提出疑惑 【学习目标】 (1) 理解坐标变化量的物理意义,能用坐标变化量表示直线运动的位移和时间. (2) 通过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认识瞬时速度。通过瞬时速度,初步了解极限的思想 (3)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有关速度的实例的分析,体会变化率的概念及表达方式. (4) 理解速度和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速度是矢量 【学习重点】比值法定义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 【学习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学习过程】 一、速度 定义:物理学中用的比值称为物体的速度,通常用字母表示,如果在时间△t内物体的位移是△x,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 速度是表示物理量,也就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也表示单位时间物体发生的。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其位置变化也越快,其单位时间物体发生的位移越大。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常用单位还有千米每小时(),厘米每秒(cm/s),1 m/s= km/h,1 m/s 1km/h (填大于、等于或少于)。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方向就是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阅读课本16页“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并思考: 1、百米运动员,10s时间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造价-技术与计量(土建)讲义08第一章:工程地质-第三节: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二)及第四节

(三)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 1.地下工程位置选择的影响因素 地下工程位置的选择,除取决于工程目的要求外,还需要考虑区域稳定、山体稳定及地形、岩性、地质构造、地下水、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 【例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一般在坚硬完整岩层中开挖,围岩稳定、进度快、造价低 B.凝灰岩、页岩,稳定性差,不宜建大型地下工程 C.若地下工程必须切穿软硬不同的岩层组合时,应将坚硬岩层作为地板 D.避免将坚硬岩层置于顶部,易于造成顶板悬垂或坍塌 E.软弱岩层位于地下工程两侧较为有利,不容易引起边墙或底板鼓胀变形

【答案】AB 【解析】C错误,若地下工程必须切穿软硬不同的岩层组合时,应将坚硬岩层作为顶板;D错误,避免将软弱岩层或软弱夹层置于顶部,后者易于造成顶板悬垂或坍塌。E错误,软弱岩层位于地下工程两侧或底部也不利,容易引起边墙或底板鼓胀变形或被挤出。 2.围岩的工程地质分析 (1)围岩稳定性分析。 围岩在压应力、拉应力作用下能否破坏,一般可采用如下判据:一是围岩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是否适应围岩应力;二是围岩的抗剪强度是否适应围岩的剪应力。由于岩体变形与破坏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五种: (2)围岩的分类。主要是鉴于围岩的稳定性对围岩进行分类,不同建设行业对围岩的分类尚不尽相同。 3.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 目前,用以提高围岩稳定性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传统的支撑或衬砌、喷锚支护两大类。

【例题】用以提高围岩稳定性的工程措施主要有传统的支护或衬砌和喷锚支护两大类。喷混凝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A.不能紧跟工作面,速度快。 B.不能使围岩的应力状态得到改善 C.不能提高岩体的强度和整体性 D.可以起到承载拱的作用 【答案】D 【解析】喷混凝土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①能紧跟工作面,速度快,因而缩短了开挖与支护的间隔时间,及时地填补了围岩表面的裂缝和缺损,阻止裂隙切割的碎块脱落松动,使围岩的应力状态得到改善。 ②由于有较高的喷射速度和压力,浆液能充填张开的裂隙,起着加固岩体的作用,提高了岩体的强度和整体性。 ③喷层与围岩紧密结合,有较高的粘结力和抗剪强度,能在结合面上传递各种应力,可以起到承载拱的作用。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时训练 第一章第3节地图的阅读

七年级地理上册课时训练:第一章第3节地图的阅读 一、单项选择题 图为某同学读《海底两万里》时,在插图上绘制的“鹦鹉螺号”航行路线。读图,完成1-2题。 1.插图属于 A.国家图B.亚洲图C.世界图D.半球图 2.从航行路线图中可以看出“鹦鹉螺号” ①经过的海洋②航行的方向③潜行的深度④经过的海底地形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图例是地图的语言,下列图例中表示城市的是 下图为某村附近地图,一辆汽车正在图中从A到B沿着公路行驶。据此完成4-5题。

4.汽车的前进方向是 A.向北B.向南C.向西南D.向东北 5.AB段公路的长度约为 A.5千米B.8千米C.2千米D.1千米 6.图幅相同的①世界地图②中国地图③海南省地图④海口市地图,叙述正确的() A.从①→②→③→④表示实地范围由小到大 B.从①→②→③→④图上比例尺由大到小 C.①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大,内容最详细D.④表示的实地范围最小,内容最详细 7.关于地图的阅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阅读地图的一般步骤是:看清图名﹣﹣熟悉图例﹣﹣阅读地图主题内容B.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山地 C.阅读地图时,均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来确定方向 D.某地图左下角印有“”,意思是该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米 8.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1:500000 B.1/5000000 C.五千万分之一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0千米

9.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手机打车软件中司机能准确将乘客由出发地送往目的地使用的是() A.电子地图B.人口分布图 C.地形图D.气候分布图 10.下列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的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C.广东省地图 D.韶关市地图 11.玲玲想知道武汉在我国的具体位置,应该查看() A.世界政区图B.世界气候分布图 C.中国政区图D.中国地形图 12.查找哈尔滨在黑龙江省的位置,最合适的地图是() A.黑龙江省地形图B.黑龙江省气候图C.黑龙江省政区图D.黑龙江省人口分布图 13.五指山是海南岛上最高山脉,是海南岛的象征,也是中国名山之一,被国际旅游组织列为A级旅游点。下列可以帮助游客最为直观地了解五指山地势高低起伏状况的是() A.地形剖面图B.分层设色地形图 C.等高线地形图D.政区图 14.现在,人们出行时往往会使用百度地图或高德地图等手机软件,只要在该软件上输入起止地点名称,就可以查询并规划最佳出行线路。手机上的这类电子地图属于() A.地形图B.气候图C.政区图D.交通地图 15.海口市境内最高点在马鞍岭火山口,海拔约222.8米,海南中学海拔约为20米,二者相对高度为() A.242.8米B.242.2米C.200.8米D.202.8米 16.小明想查找俄罗斯的位置,应选择() A.世界地形图B.世界政区图C.世界气候图D.世界人口分布图 17.下列确定方向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网确定 C.有指向标的地图,按照指向标判读 D.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8.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25厘米,实际距离是2500千米,比例尺是()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第三节化学键 第1课时离子键 [学习目标定位] 1.通过NaCl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与形成条件。2.知道离子键、离子化合物的概念。3.能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一离子键及离子化合物 1.离子键的形成过程(以NaCl为例) Na原子和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和7,均不稳定。 即它们通过得失电子后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分别形成Na+和Cl-,两种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形成新物质NaCl。 2.离子键 (1)离子键的概念是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构成离子键的粒子是阳离子和阴离子。 (2)离子键的实质是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不只是静电引力,而是指阴、阳离子之间的静电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3)成键条件 (4)离子键成键的原因是原子间相互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3.离子化合物 (1)离子化合物的概念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 (2)请举例说明常见的离子化合物的类型:活泼金属氧化物(如Na2O、MgO等);绝大多数盐

(如NaCl、K2SO4、CaCO3等);强碱[如NaOH、Ba(OH)2等]。 [归纳总结] 离子键的三个“一定”和两个“不一定” (1)三个“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两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活学活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因为离子键是一种强相互作用,所以离子化合物均很难分解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答案D 理解感悟离子键存在的前提是必须有阴、阳离子。若没有阴、阳离子则没有离子键,若有离子键则一定有阴、阳离子。 2 A.a和c B.a和f C.d和g D.c和g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由原子a~g的M层电子数可知,M层即为原子的最外层,元素a~g均为第三周期元素,a为活泼的金属元素,f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所以a与f形成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 1.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周

第一章 第三节 硝酸 & 第四节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第一章第三节硝酸&第四节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学习目标】 1、掌握浓硝酸、稀硝酸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所表现的性质及有关计算。 3、了解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4、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重点难点】 1、硝酸的特性——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预习要求】 阅读课本及相关资料,将课前预习案中基础知识的填空部分填写完整 【课前预习案】 一、硝酸 1.硝酸的主要物理性质: (1)纯硝酸是色、挥发、有气味的体。 (2)发烟硝酸是在空气中挥发出而产生的现象。 【比较】①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有何不同 ②比较硝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挥发性和溶解性等)。 2.硝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学生回忆) 【注意】活动金属与稀硝酸反应,一般不产生氢气。 【练习】写出硝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离子反应的还要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①氧化铜- ②氢氧化镁- ③碳酸钙- (2)不稳定性,方程式 浓硝酸为什么有时呈黄色纯净的浓硝酸在常温下或就会分解。硝酸越浓就越分解 (3)强氧化性,①实验1-7,比较浓硝酸和稀硝酸氧化性的强弱 反应开始后,两支试管中都有产生,其中加浓硝酸的试管中反应,放出色气体;加稀硝酸的试管中反应较,放出色气体,当空气进入已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后,就变成色气体。同时试管中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色。方程式: 比较:Cu+H2S04(浓)—— 由此可得氧化性:浓硝酸稀硝酸;浓硝酸浓硫酸(根据反应的难易程度判断)。 【小结】①除铂、金等少数金属外,硝酸能使大多数金属反应,但不生成氢气。 硝酸(浓)+金属一硝酸盐+ + ; 硝酸(稀)+金属一硝酸盐+ + 以上反应中,硝酸具有性和性。 ②铝、铁等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现象。 王水的成分:浓硝酸和浓盐酸按体积比为的混合物,王水的氧化性比硝酸更强,能溶解铂、金等金属。 【小结】硝酸(浓)+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 + 。如C+ HNO3——以上反应中硝酸具有性。 (3)跟某些化合物反应 FeO+ HNO3 (浓)—— (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4)腐蚀性 因为硝酸具有,能够腐蚀皮肤、衣物等,不慎将浓HNO3弄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再用洗涤。 【课中探究案】 【例1】在下列变化中,能表明硝酸具有氧化性的是( ) A.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第1课时 环 5 2 5 5

(提问)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 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 (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 (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提问)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 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 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 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 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1:500000 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不 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 (提问)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 不仅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 (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

(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2)标出图中X、Y、Z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3)图中的X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Z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 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X点在Y点的西南方向,Z点在Y点的东北方向 (提问)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 (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 (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 学生活动: 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 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教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一些基本数据:周期、速度、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 2. 理解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掌握时间的有关换算,能正确判断晨昏线。 3. 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理解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的过程及其原因,并能演示其运动规律。 4. 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及纬度变化。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现象,学生能够准确地画出夏至日到冬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2. 能根据“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分析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分析同纬度地区不同季节和不同纬度地区相同季节的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树立科学的宇宙观,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不断地运动。 2. 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理解事物之间是联系的、发展变化的 ?教学重点 1. 自转和公转的特征,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2. 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 四季的划分方法及划分依据。 ?教学难点 1. 晨昏线的判断、地方时的计算。 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原因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补充内容:有关地球仪的知识 1. 地轴:地球的自转轴(在一定时期内可看作是不变的) 2. 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指向北极星附近(即北方)的一点叫北极;与北极相反的一点叫南极。 3. 经线与纬线的特点比较 经线与纬线的比较表

第一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第三节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 第1课时碳化合物、糖类和脂质 脂肪肝、糖尿病等。因此,在日常饮食中,不少人对糖类和脂质是唯恐避之不及,更有一些爱美人士因害怕变胖,而把糖类和脂质视为大敌。 糖类和脂质有哪些种类?它们在生命活动中有哪些作用呢? 方式二一头猪在“5·12”大地震中被埋36天后获救,创造了一个生命奇迹,网友们为它命名“猪坚强”,这头猪被困期间体重减轻了2/3。这头猪减轻的2/3体重主要是什么物质?能为它提供能量的又有哪些物质? 一、碳化合物、糖类 1.碳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 ①定义: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以外的几乎所有含碳化合物。 ②作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 (2)生物体的核心元素——碳元素 ①碳原子的结构: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可形成4个共价键。 ②碳原子的特点:碳原子可以通过共价键形成长链,也可以形成环状结构。并且还可以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多种多样的化合物。 (3)生物大分子:指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这些有机物都可以用专门的指示剂检测出来。2.糖类 (1)元素组成: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 (2)主要功能: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3)分类

①单糖????? a.不能水解的糖b.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 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 的主要能源物质 ②二糖????? a.蔗糖――→水解葡萄糖+果糖b.麦芽糖――→水解葡萄糖+葡萄糖 c.乳糖――→水解葡萄糖+半乳糖 ③多糖????? a.淀粉是植物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b.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c.糖元是人和动物细胞中重要的贮能物质 归纳总结 (1)糖的化学组成、种类及分布 (2)糖类的功能 ①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如葡萄糖。 ②部分多糖贮存能量,如淀粉和糖元。 ③参与植物细胞壁的构成,如纤维素。 ④有润滑作用,如粘多糖。 ⑤有细胞之间识别作用,如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 例1 (2019·绍兴高一期中)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元”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②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元是动物特有的糖 ③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元 ④淀粉和糖元都是贮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A .③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此生物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元,所以是动物;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淀粉→麦芽糖→葡萄糖可以发生于动物的消化道中,葡萄糖→糖元可发生于该动物的细胞中。 方法技巧 根据糖的种类判断生物种类的技巧

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案

人教版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案 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因此,各位老师要特别重视,为了能够很好的帮助各位老师备课,精品小编特别准备了这篇初一地理地图的阅读教案以供参考! ◆教学分析 (一)课标解读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是地图学习必须掌握的两项技能,这两项技能,学生在小学数学课本上有过接触。本节教学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系统的学习,提高对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识。 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地图方向的辨别等知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辨别。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教学方法 启发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 地图、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感受地图之美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去旅游,需要带哪些东西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地图,一同感受地图的实用和美丽吧!学生回答:地图等。 学生通过课件浏览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临沂市地图、景点旅游地图等地图图片。用一些地图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地图之美”,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探讨地图之用交流探讨 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那地图有哪些用途呢?组内交流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熟记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2 识别出最常见的一些图例。 (2)能力目标 1 掌握并熟练的将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之间进行相互转换并比较大小 2 学会根据比例尺量算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 3 掌握不同类型地图的方向判别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掌握地图的使用方法,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的使用地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读、图例。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别。 三、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本 四、教学方法 讲述、讨论、活动相结合。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前不久我们刚放了国庆长假,同学们都去哪些地方旅游了,谁来告诉我你都去了那些地方?

假如你有机会,一个人独自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旅游。例如北京或者上海,你怎么样才能顺利的到达呢?你需要带上什么东西? 学生:地图 师:是地图,那么我们是不是随便的拿着一张地图就可以呢?我们得到地图之后又怎么样从中提取信息呢?好今天我们就来看怎么样从地图中获得信息,和怎么样选择合适的地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章第二节地图的阅读。 师:现在我给同学们看两幅图,(旅游图和世界地图)你们从中看到些什么呢?是不是有一些字和一些符号,以及1厘米的线段表示2000千米,那么我们接下来一起来看着些是什么。请你们打开书第16页,看一下上面的文字,和图1.21图1.22找出地图的概念和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学生: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后上的图像。 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图例方向 (一)比例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地图就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的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的图上。三要素就是比例尺、图例、方向。现在我们就首先来讲比例 尺,(PPT第四张)比例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就等于图 上距离比上实地距离。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下练习。 1、图上5厘米,实地距离50千米,那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比例尺是等于图上距

第一章第三节(课时1)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三节 生命的基础――蛋白质(课时1) 【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2、使学生了解肽键及多肽的初步知识。 【教学重点】蛋白质的组成、结构 【教学难点】肽键的形成 教学过程: 【导入】由中国“两院”院士在1998年评出的十大科技进展。其中的第三位:我国转基因羊研究获重大突破;第七位:我国的人类基因研究获重大突破;第九位:我国研制成功基因重组人胰岛素。这些都与蛋白质有关,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是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蛋白质的知识。 一、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是由C 、H 、O 、N 及少量的S 组成的有机化合物。 存在:动物的肌肉、皮肤、血液、乳汁及毛、发、蹄、角等,或存在于植物的种子里。 其相对分子质量很大,通常从几万到几十万,属于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蛋白质的特征遇硝酸变 ,点燃有 的气味! 1、氨基酸组成了蛋白质 (1)几种简单的氨基酸: 甘氨酸: 丙氨酸: 谷氨酸: 【设问】看以上氨基酸的结构式指出哪些官能团? 氨基酸有 ( ),有 ( ) ★氨基酸是一种至少包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的化合物 (2)氨基酸的性质 蛋白质 氨基酸 酶、酸、碱 水解 CH 2—COOH NH 2 CH 3—CH —COOH NH 2 HOOC —(CH 2)2—CH —COOH NH 2

【思考】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氨基酸结构中均含有-COOH 和-NH 2,应具有什么性质? ★所以氨基酸与酸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盐,他们具有两性 【过渡】氨基酸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氨基酸分子间也能相互反应 2、肽键和多肽 肽:一个分子中的 跟另一个分子中的 之间消去 分子 其中的 结构(-CO -NH -)叫肽键 二肽:由 氨基酸分子消去水分子而形成含有 肽键的化合物。 多肽:由 氨基酸分子消去水分子形成的含有 肽键的化合物。 多肽常呈链状,因此也叫肽链 【讲解】多肽与蛋白质没有本质的区别,一般把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0叫多肽。蛋白质水解得到多肽,多肽进一步水解,最后得到氨基酸。 水解生成的氨基酸 主要是蛋白质,蛋白质在人体中不断的分解,最后 形成尿素排出体外。 【阅读】P15 【讲解】一个蛋白质分子可以含有一条或多条肽链,肽链中有很多肽键,一个肽键中的氧原子与另一个肽键中的氨基的氢原子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类似于螺旋状的结构,最后形成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分子具有多种重要功能。 【课堂练习】 1、科学家模拟十亿年前地球的还原性大气环境进行紫外线辐射实验,认为生命首先起源于 ( ) A .氨基酸 B .蛋白质 C .糖类 D .羧酸 多肽 缩合

高中物理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导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2) 【学习目标】: 1.知道质点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可以用坐标的变化来表示。 2.掌握速度的概念。 3.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 【思考与交流】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2.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质点开始运动后: (1)质点在前10 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 (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 (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 3.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4.一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度v2匀速 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另一物体也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 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 5、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2,求: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

6.如图所示为A、B、C三个物体作直线运动的s-t图。由图可知:________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_________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三个物体位移大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分别为______ m/s, ______ m/s, ______ m/s, 三个物体运动的总路程分别是_____, _____, _____, 它们的平均速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末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 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 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 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3.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 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 ] A.900m/s是平均速度 B.900m/s是瞬时速度 C.54km/h是平均速度 D.54km/h是瞬时速度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1=10m/s,v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5.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1.3 地图的阅读 一、课标要求 学会使用地图辨别方向和在地图上量算不同地点之间的实地距离;学会根据学习和生活的某些实际需要选择常用的地图,并能自主查找所需的各种地理信息,逐步养成用图的习惯。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节的内容主要包括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和图例,地图的使用与选择几个方面。在地理学习中,地图是最基本的工具。本节内容对学生学习地理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对学生现实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实际价值。 (2)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刚从小学升上来,很多仍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理性对待初中课程。从地理学科看,他们读图分析和总结能力非常有限。本节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不是抽象的陈述,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初一学生注意力易分散,可以创设适宜的教学情景和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体验地理乐趣又收获知识。教师应该适当的加以引导,增强学生读图分析、总结的能力,培养学以致用的良好意识。学生呢,则在小组探究合作中一定要主动参与、积极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根据使用目的、需要,合理选择地图类型和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比例尺量算距离,举例说明如何在地图上识别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的兴趣和精神,逐步养成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地图的习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四、重难点分析 重点: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 难点:比例尺大小的辨别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五、教具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启发法、讲述法

第一章第三节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第四节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第一章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上节知识回顾 一、人力资源的内涵(包含5个方面)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的概念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首次提出并正式加以明确界定的。 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能够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二、人力资源的构成 人力资源是一个基本的概念,他的构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数量和人力资源质量。 三、人力资源的特点 基于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如资本、土地、技术资源)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不可剥夺性 2.再生性 3.可变性 4.能动性 5.时效性 6.社会性 四、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劳动力资源、人力资本、人才资源的关系。 五、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指依据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需要,对组织中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配置、评估、激励,发挥其能动性,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科学管理的机制、流程、技术和方法的总称。 2.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1)人力资源规划(2)工作分析 (3)员工招聘与测评(4)培训与开发 (5)绩效管理(6)薪酬管理 (7)员工激励(8)劳动关系管理 (9)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 3.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1)获取(2)整合(3)激励(4)调控(5)培训与开发 4.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 (1)系统优化原理(2)激励强化原理 (3)反馈控制原理(4)弹性冗余原理 (5)互补增值原理(6)利益相容原理

(1)综合性(2)实践性 (3)发展性(4)民族性 (5)社会性 6.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的硬功能与软功能 第二部分遗留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执行者 1. 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的机构 一般情况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机构的设立是根据公司规模而定的。 100人以下的企业,企业领导就是人事工作的总负责人,只需派少 数专、兼职业务员处理日常人事业务

第1章第三节地图(第1课时)

第二章第三节地图(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以及等高线等基础知识。 2.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3.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 4.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 能力目标 1.用比例尺量算距离,在地图上识别方向、填绘常用图例和注记。 2.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3.能够使用目的(如旅游)确定所选择的地图类型及其比例尺。 4.举例说明一到两种现代高科技地图(例如遥感图像和电子地图等)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德育目标 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读图方法和运用地图的能力,使学生领会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明确掌握地图知识和技能,也是今后建设祖国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之一。 教学重点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线段比例尺。 2.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 4.等高线稠稀与坡度徒缓。 5.分层设色地形图。 教学难点 1.比例尺大小的判别以及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2.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3.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 教学方法 对比、计算、练习为主的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 1.地球仪、世界地形图、各种地图及有关图片。 2.绘制图表等投影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方法 1 让学生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或“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地图)对,这节课开始学习有关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 [讲授新课] 提出问题让学生观察课本P13图1.22“台湾岛”或一幅其他地区的地图,思考:你能够在地图上看到什么?你能从这幅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你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 学生讨论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开展读图及介绍地图所提供的地理信息的比赛,看看哪个小组介绍的信息多。 点拨过渡教师根据各小组的发言,给予评价补充后说明地图的概念,并指出地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工具,是我们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它能帮助我们认识家乡,认识祖国,认识世界。那么,我们要读懂地图,用好地图,就必须知道地图的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的知识。下面我们首先来学习地图的比例尺。 板书一、地图的基本要素 1.比例尺 提出问题 1.如何量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实地距离? 2.在台湾岛地图上,从高雄到台北,这两座城市的图上直线距离是多长?实地距离又是多长?如何利用图上给出的条件计算出来? 讨论计算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讨论明白第一个问题,需先量出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再根据图上给出的比例尺进行计算,才能得到两点间的实地距离。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解决第二个问题,并告诉学生图上的这种方式表示的比例尺,叫线段比例尺。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否利用地图给出的比例尺,计算出这两座城市的图上距离是它们之间实地距离的多少分之一?写成1厘米/40千米,对不对呢?能说说比例尺的含义吗? 点拨说明学生回答后教师要补充强调以下几点: 1.比例尺的本质特征就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即缩小的倍数,所以,比例尺又叫“缩尺”。 2.比例尺是个分数,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因而不带单位,分子通常为1。 3.计算过程中分子、分母的单位必须统一。计算结果,图上距离一般用厘米表示;实地距离一般用千米或米表示。 4.厘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是:厘米减五个0变成千米;千米加五个0变为厘米。米和厘米的换算方法是加减两个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3节地图的阅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三节地图的阅读 知识与技能 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者指向标等确定方向,正确识别常见图例,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直线距离,根据比例尺将其换算成实地距离。 过程与方法 查找细聊并进行相互交流来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培养严谨的学习态度。 1.掌握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 2.选择适合的地图的内容 地图三要素的掌握 同学们,大家喜欢旅游吗?如果要去旅游,需要带哪些东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地图,一同感受地图的实用和美丽吧! 刚才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那地图有哪些用途呢? [激趣]猜谜语:“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打一事物。(学生回答谜底:地图)对,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地图的有关知识。 [启思]我们拿到一幅地图,该怎样去看地图呢?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呢? [活动] 每个学生阅读课本13页“台湾的卫星影像”和“台湾岛地图”先自己独立思考“能在地图上看到什么?能从地图上获得哪些信息?”,然后再组内交流。 教师找小组代表发言,不同小组可相互补充。(教师注意评价学生的回答) (小结)卫星影像反映的是一种实物景象,而地图上出现的是一些符号和文字。地图就是对地面景物进行选择或者综合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学习地图知识,首先要知道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这三个是地图的基本要素。我们首先探讨地图的比例尺。[启思] 假若绘制你的课桌平面图,用1厘米的线段表示课桌的长度,那么实际课桌长度缩小了多少

倍? [活动] 学生动手量算,用准备好的刻度尺量出自己课桌的长度。 我们把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叫做比例尺。 [启思] ①比例尺的公式是什么? ②表示比例尺的形式有哪些呢? ③通过上面的比较你能总结出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方法吗? [活动]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13页图1.22和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北京市地图、北京城区图,然后回答比例尺的公式和表示形式,通过演算总结比例尺大小的比较方法,可以同桌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 尤其注意说明比例尺的公式里,图上的单位一般是厘米,实地距离的单位也要换算成厘米,才能计算出图上距离相对于实地距离缩小的倍数。 [巧练]读“台湾岛图”,量算台北到高雄的实地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启思]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23页中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这两幅图,哪幅地图表示的范围大? ②说明哪幅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一些? ③再比较这两幅地图的比例尺的大小? ④由此,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活动]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发言。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地图比例尺越大,要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反之,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 [激趣]看地图,不只是要会读地图上的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那么在地图上应该怎样辨别呢?地图上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确定呢?下面我们一起探讨如何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启思]阅读课本图1.26思考 ①回忆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 ②如果两点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如何确定这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该怎样辨别方向? ④当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方向呢? [启思] 阅读课本图1.28思考指向标地图思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