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管理。初

创时仿俄罗斯馆,专修外国语。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外语、外交和翻译人才,并兼及

其他新式的行政等人才。在课程方面,外语居于首位;也有算学等科目;汉文经学,贯穿始

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教师方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在经费方面,从海关税务司办公经费项下提成。

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

第一,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

习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二,它身处帝都北京,乃至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

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

教育改革的观点。

2.洋务学堂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

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

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洋务学堂数量少、规模

小;地区集中;学堂各自独立,附属洋务机构。

洋务学堂的特点(评价洋务学堂):

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

扩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

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

统学校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

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

3.中体西用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中学为体”

就是把《四书》《五经》等旧有的中国文化作为最根本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西学为用”就是用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近代西方科技)、西史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事务,为洋务事业服务。这一

思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起于洋务运动,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观念意识,是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的

产物。

4.张之洞(顺便整理劝学篇)

他是清末大官僚,近代中国政治、工业、教育、学术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

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

史,因此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著作为《劝学篇》,全面论述了“中体西用” ,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

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blabla (讲一讲中体西用的含义)。张之洞是兼具新、旧两面性格的人,他是那个过渡时代典型的过渡性人物的代表。

5.京师大学堂

1898 年光绪下令在北京设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和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将原设官书局

和译书局并入大学堂,并利用官书局原址。由梁启超参考日本和西方学制,起草《京师大学堂章程》,课程分普通学和专门学两类,普通学为学生所必修,专门学每人各占一门。它的

办学宗旨为“中体西用”。

6.大清幼童留美

1872 年容闳率领首批幼童留美,这是中国官派留学之始。留美学生学习的内容,规定

肄习西学,仍兼中学,即在国外除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外,还要学习孝经、小学、

五经及国朝律例等书。 1882 年留美学生悉数撤回,大部分未完成学业,但他们仍然成为近代

中国科技、实业和管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等。

7.奏定学堂章程

1904 年(光绪二十九年)清政府公布的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

文件,包括《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等。它规定了学校系统,除制定各级各类学

堂章程以外,还订了学校管理法、教授法等。

8.癸卯学制

它是中国第一个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际推行的学制。学制主系列分三段七级。

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 4 年,初等小学堂 5 年( 7 岁入学),高等小学堂 4 年。第二阶

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 5 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 3 年;分科大学堂 3-4 年;通儒院 5 年。在主系列之外的各类学堂中,主要设有师范、实业

学堂,以及进士馆、仕学馆等。

9.学部

1905 年清政府成立的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关,并将国子监并入。

1907-1909 年,学部主要承担学堂经费、学部及各衙门局所经费和游学经费;由于科举的废

止,中央不再承担科举费用。学堂经费主要为在京中等以上学堂的经费、部分旗学经费、青岛

学堂及香港大学经费。各衙门局所经费是在京的各教育行政机构经费如督学局、调查局、

国子丞衙门、视学员等项经费,不包括各省教育行政机关经费。学部对初等教育拨款微乎其微,只承担八旗初等小学堂和三旗初等小学堂两所初等小学堂的经费。

10.劝学所

1906 年在各府、州、县设立的地方教育行政机关。设总董一人,综核各学区之事务,

劝学员每学区一人。劝学员在其所管辖的学区内负责推广学务,并统合筹款办法,此项学堂经费官不经手。

11.平民教育思潮

平民教育是五四运动以后在知识界、教育界很有影响的一种思潮。平民教育思潮就其主要倾

向而言,仍然是一种教育救国论,但有不同的思想分歧。

一部分平民教育的倡导者深入到劳动群众中去,不仅传播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唤起工农群众的觉悟。他们所说的平民教育是劳工的教育,是工农群众的教育,并认为工农群众教育权的获得是在打破“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一切特权阶级”的同时进行的。这部分人以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为代表。

一部分平民教育的倡导者在西方尤其是美国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则把平民教育当作救国和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政治。主张语言文字通俗化,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启发民众学习,知识分子接近平民。

影响较大的团体有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等。

12.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与杜威的实用主义不同)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基本内涵包括“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代表人物是黄炎培。

民国初年,蔡元培把实利主义列入民国教育方针。1915 年起,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大

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思潮逐步形成。1917 年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以研究、提倡、实行、推广职业教育为主旨。

13.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杜威的教育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两个方面:

(一)改造社会的途径问题。杜威认为旧式的社会哲学只是两个极端,一是对于社会下总攻击,一是对于社会下总辩护,现在我们讲第三派哲学,不是总攻击,也不是总辩护,是

东一块、西一块零零碎碎的进步,用一点一滴的改良“补救修正现社会现政治”,以“免掉革命的危险” 。

(二)改造教育的途径问题。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等

主张,并提出要把教育的重心从教科书、从教师或任何别的地方转移到儿童身上,他把这种转移叫做哥白尼式的革命。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对中国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很大影响,

尤其是“儿童中心说” ,推动了各种教学试验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当时,不少学校开始试行

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其共同特点是把教学的重心移到儿童身上,重视儿童学习的积极

性和主动性。

14. 1922 年学制

又称壬戌学制,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它仿照美国“六三三四”的单轨形式,内容如下:

初等教育 6 年,分为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两段,分别为4年和2年。初级小学可以单独设立,高级小学可以根据地方需要设立职业科。

中学教育也分为两段,初级和高级各 3 年。初级中学可以单独设立,也可以设立职业科,

高级中学分为普通、农业、工业、商业、师范等科目。

高等教育 4 到 6 年,其中大学 4 到 6 年,专门学校 3 年以上。大学院为研究之所,学习年限不限。

15.蔡元培

主要论著有《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教育独立议》等,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重要

的地位与影响,是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教育体制的奠基人、中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拓者。

( 1)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即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

育和美感教育并举,不可偏废。前 3 个为隶属于政治之教育,后 2 个为超越政治之教育。其

中世界观教育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蔡元培受康德心物二元论观点的影响,

认为世界分为“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不可分割的两方面。所谓世界观教育,就

是要培养人们一种立足于现象世界但又能超脱现象世界而贴近实体世界的观念和精神境界,“使对于现象世界,无厌弃而亦无执著” ,“使对于实体世界,非常渴慕而渐进于领悟” 。美育教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使人们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所必经的桥梁。

(2)担任北大校长期间,采取以下措施改造北京大学:约法三章,端正学生学习目的,

一曰抱定宗旨,二曰砥砺德行,三曰敬爱师友;整顿师资队伍,广延真才实学的教员;改革

领导体制,实行教授治校;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具体为①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

的思想②沟通文理,废科设系③改年级制为选课制(学分制 )④促进大学开放,招收女学生。

( 3)教育独立思想和试行大学区制:认为教育应排除政党及各派教会的影响,保持独

立。为实现教育的真正独立,蔡元培设计了教育经费独立、教育行政独立、教育独立于宗教的具体措施。教育行政独立的方案是推行大学区制,提倡教育行政与教育学术合一,教育学术与教育研究合一。

16.三民主义教育

1928 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上,确立了以“三民主义”为中心的教育宗旨。会议议决,

“中华民国之教育,根据三民主义,以充实人民生活,扶植社会生存,发展国民生计,延续

民族生命为目的。务期民族独立,民权普遍,民生发展,以促进世界于大同。”经由国民政府在1929 年通令颁行。虽然它使国家实施教育变得有法可依,对民国教育在相当一段时期

里的稳定发展有指导作用,但国民党借推行“三民主义”教育之名,行严厉控制教育之实。

17.宪法中的教育条款

1936 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即“五五宪草” 。这一部宪法在中国

宪政史上设置了内容最为丰富的教育经费条款。它设置8 个条款规定教育方面的基本制度,如国民受教育之机会一律平等,学龄儿童一律受基本教育,免纳学费等。其中有5个条款涉及教育经费问题,甚至给教育经费规定了具体细致的比例。

18.抗日军政大学

即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于1936 年成立,总校设在延安。抗大把教育工作和革

命斗争的实践与生产斗争的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学员们一面学习,一面生产,一面战斗,

成为革命的熔炉。

(1)“抗大” 的教育方针由毛泽东提出:“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

(2)“抗大”以训练抗日救国军政领导人才为宗旨。

(3)抗大的学风:“理论与实践联系”、“少而精”、“理论与实际并重” 、“军事与政治并重”。课程主要由政治课、军事课、实际战斗、生产劳动等 4 个部分组成。

(4)“抗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是“抗大”教育工作的首位,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思想。

(5)在教学方法方面,采取教师讲授和学员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学员自学

讨论时间多于教师讲授的时间。

19.革命根据地教育特点

(1)坚持教育紧密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政治思想教育始终被置于首位。一方

面,要培养大批干部作为武装斗争的领导和骨干,以保证军队和地方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

革命战争是人民战争,只有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才能进行战争,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军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水平,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和支持革命战争。

(2)革命根据地创立了一个新型的教育体制,它包括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

个部分。三类教育又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在整个教育体制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

在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在干部教育中,对现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未来

干部的培养。革命根据地教育重实效,强调立竿见影。

(3)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政治活动结合。各类学校都根据自身特点组织师生参加劳

动,乃至将劳动列为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生产劳动不仅能创造物质财富,为发展教育提供有力保证,更重要的是造就了革命斗争的坚定战士。根据地师生广泛参加各类革命斗争和政治活动,既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锻炼革命意志,提高工作能力,同时也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斗争和解放区建设。

(4)走群众路线,依靠群众力量办学。“以民教民”,出现了“民办公助”的办学形式。教学内容也必须适应群众的需要,教学方式上也是因地制宜、因人制宜。

(5)教学制度和方式的改革。主要有:缩短学制;教学紧密联系实际;注重实效的

教学方法。

20.乡村教育思潮

乡村教育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都以农村教育改革试验为中心。此外,主张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社会化,社会的教育化,提倡教学做的统一,也是乡村教育运动的

共同特点。

20.1 晏阳初河北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

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他主持的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所进行的河北定县乡村平民教育实验在乡村教育运动中有着举足轻重

的地位。他的主要教育思想如下:

针对当时中国普遍存在的“愚、贫、弱、私”四大社会病症,提出四大教育:

(1)以文艺教育救愚,培养知识力。从文字和艺术教育着手,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

得到求知识的根据,促进文化生活,并能对自然环境及社会生活有相当的欣赏和了解。

(2)以生计教育救穷,培养生产力。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村工业等方面着手,

以达到农村经济建设为目标。

(3)以卫生教育救弱,培养强健力。“一方面实施卫生教育,使人人成为健康的国民,

以培养其身心强健的力量” ,一方面创建一套农村医药卫生保健制度。

(4)以公民教育救私,培养团结力。要“激起人民的道德观念,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

使他们有公共心、团结力,有最低限度的公民意识、政治道德,以立地方自治的基础”。

三大方式:

( 1)学校式教育。利用学校这种集中而有效的组织形式来推进乡村中的平民教育,是

实施“四大教育”的总枢纽,这种形式对青少年最适宜。

( 2)社会式教育。社会式教育是青年农民在平民学校毕业后继续受教育的教育形式。

社会式教育部负责组织实施,主要通过平民学校同学会所开展各项活动,如组织读书会,演说比赛会,演戏,阅读刊物等。

( 3)家庭式教育。家庭教育是联合各个家庭中地位相同的分子施以相当的训练,在施教方面,多与社会式、学校式联络进行,可以帮助解决家庭与学校之间的矛盾。

20.2 梁漱溟山东邹平县的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现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现代新儒学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主要如下:

(1)中国社会特征:“伦理本位、职业分立” 。中国无对立的阶级,无革命基础,也无

革命对象。中国的问题是文化失调,只有从固有文化中寻找出路。

(2)教育是较之暴力革命更为有效的社会改造手段。在乡村建设中,学校成为社会的中心,教员成为社会指导者。乡村建设是:纳社会运动于教育之中,以教育完成社会改造。

(3)在山东邹平县开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县下分区,每区设乡农学校,以乡农学

校取代原区镇公所,学校社会化。主要内容为政教合一、实施教育(识字)、推行社会改良(禁烟、禁赌、放足、办合作社等)、连庄会的形式组织乡村自卫。

(4)简易乡村师范学校。邹平实验学校和师范学校组成简易乡师。师范学校中,对传统教

育方法进行改革。

20.3 陶行知南京晓庄的乡村师范教育实验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教育事业。

关于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

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

( 1)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其含义为:第一,“生活即教育”

是人来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

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共始终的教

育。

(2)社会即学校。首先,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整个社会是生

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 。其次,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即学校通

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

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3)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

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

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关于普及教育

陶行知重视普及教育:

(1)第一,普及教育最好的办法就是“小先生制”。

(2)第二,陶行知提出要立妨害进步罪,进行强迫教育。他认为应该通令学生有担任

小先生的义务,识字的人有教不识字的人义务。

(3)进行普及教育,要适应大众生活地需要和各民族的特点。他要求进行普及教育,

在时间上、组织形式上,因该灵活多样,适合大众的生产、生活特点。

(4)陶行知提出实行普及教育,要节制生育。

21.生活教育理论

它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体系,最初是以乡村教育的形式出现的,后来陶行知将其作为一种与传统教育、旧教育、富人教育相对立的新教育和穷人的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产生

有其思想渊源,也受其教育实践活动的影响。主要内容为以下几点:

(1)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 是人来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

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

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 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共始终的教育。

( 2)社会即学校。首先,社会即学校,是指“社会含有学校的意味”,“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其次,社会即学校,是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即学校通过与社会生活结合,一方面运用社会的力量,使学校进步,另一方面动员学校的力量,帮助社会进步,使学校真正成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需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

( 3)教学做合一。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

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

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

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

22.陶行知见上乡村教育思潮20.3

论述题

1.比较近代中国三次学制改革( 1904-1912-1922 )(1904 年和 1922 年 )(或评述 1922 年学制改革)1904 癸卯学制

简介见上

特点:

(1)指导思想仍是中体西用,强调对学生进行封建道德知识的灌输。

(2)“读经讲经”课的比重过大,中西兼学,导致学制偏长。

(3)进入大学堂需有“保人” ,限制了普通民众进入高等教育的机会。

(4)妇女被排除在学校教育之外。

(5)根据学生表现和学业程度奖励相应的科举功名,未割断与旧教育体制的瓜葛。

(6)封建专制性较强。

1912 壬子 .癸丑学制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资产阶级的学制。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 17 或 18 年。共分三段四级:初等教育二级,初小 4 年,男女同校,高小 3 年,男女分校;中学校 4 年;大学

6—7 年。小学之前有蒙养园,大学之上有大学院,均不限年限。从横向看,除普通教育系

统外,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

“壬子癸丑学制”与“癸卯学制”相比,有进步性。

(1)它缩短了修业年限三至四年,削减读经时间。

(2)取消专门为贵族设立的各类学校,取消了毕业生奖励出身的制度

(3)女子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普通中学、中等实业学校、师范学校、高等师范

学校都规定设立女校,初等小学还可以男女同学;

(4)从课程改革上,取消了忠君、尊孔的课程,增加了自然科学课程和生产技能的

训练课程;

(5)改进了教学方法,反对体罚,要求教育联系儿童实际,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1922 年学制

简介见上

特点:

( 1)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缩短 1 年,以利于普及。中学年限

延长 2 年,以利于完成中学的双重任务,就业和升学兼顾

(2)加强了职业教育,不仅有独立的职业学校,还在高小、初中和高中设职业科。

职业教育纳入普通教育系统,平民化、实用化。

(3)改革师范教育,高中设师范科;高等师范学校升为师范大学。

(4)受美国影响,大学取消预科,还学习美国在国立大学设董事会和评议会、各科

设教授会。

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但不完全是美国学制的翻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

育学者结合中国国情的一些思考,反映了中国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需要。与前两个学制相比,是

个巨大的进步,推动了我国教育的现代化。

2.乡村教育思潮述评(晏阳初梁漱溟的乡村教育思想评价)

思想见上,主要从总体上评价吧。

整体评价乡村教育运动:

( 1)知识分子的乡村改良运动,没有根本改变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

(2)社会进步是各种合力的结果

(3)实效差,未能挽救农村的命运。

(4)过高期望,而教育本身就是迟效的。

对晏阳初的评价:

(1)晏阳初提出的中国农村四大基本问题,只看到了社会现象的表层。因而方法是

改良主义的,不能解决根本的政治、经济制度的问题。

(2)但他的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理论颇有中国特色。

(3)确实有一定成绩,比如农业人才的培养,农业技术的传授和推广等。

(4)他的理论打破了狭隘的教育观念,把乡村教育视为是与乡村经济、文化、卫生、

道德等方面共同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促进的系统工程。

对梁漱溟的评价

(1)本质上也是一种中国知识分子通过改造中国农村来改良中国社会的理想,是在

探索不进行暴力革命的“第三条道路” 。

(2)梁漱溟自称乡村运动中有两大难处:“高谈社会改造而依附政权”;“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

(3)但他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构思宏大的社会改造试验,尝试将西方现代化的

优点与中国文化的优点融合起来,为此进行了积极而可贵的探索。

(4)梁漱溟在反传统的浪潮中挺身而出,表示中国文化经过调整还能继续存在并复兴,

他相信中国本身拥有走向现代化的力量。

3.蔡元培教育思想评述

思想见上,重点阐述五育并举中的世界观教育,还有教育独立。

评价:

见书 P376 最后两段。看着写

4.陶行知教育思想评述

思想见上

评价:见书

(1)他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大众的、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教育理论。

(2)它又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

(3)是在教育观念的改变方面颇有建树的理论,反对传统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

相脱节、相隔离,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至今都富有启示。

5.分析民国语文课文的特点

(1)与传统教材完全不同,经学教育淡出,语文教材的传道角色明显淡化。

(2)新文化运动以后,白话文成为教材主流,浅显易懂,与儿童的口语和生活实际

接近,重视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3)形式上多用反复故事和复沓歌谣。因为一方面要让儿童在多次接触刺激中不知

不觉地、轻松地认识和掌握文字,另一方面要在内容上强调趣味性,让儿童能够自动地去

学习。

(4)内容上“应编成记叙文或韵文等各种体裁的儿童文学”,用儿歌、童话、民谣、寓言之类作材料,大量采用拟人化故事。

(5)高年段方面,民国高中语文课文教材中的女性形象逐渐多元化,增加现实性。

6.废科举以及对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清政府于 1905 年下令停止科举,张之洞等同时提出配套措施:尊经学、崇品行、师范速

造就、宜筹旧学应举之寒儒出路。科举制度的废除可以说是传统社会和近代社会的分水岭。

对近代教育的影响:

(1)配合学制颁布后兴学政策的落实,促进了近代兴办新学的热潮。

(2)士人阶层消失,而士绅维系乡村文化,因此新学堂多在城市。

(3)由学而优则仕,转提倡学术自身尊严。

(4)科举制在长久实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教育、文化、政治等多项功能,并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宋代以后,科举使中国逐渐成为一个以“凭才取人”的人才选拔标准和能力本

位主义的价值取向为表征的科举社会。所以科举废除后,教育公平受到影响。

7.评洋务运动时期教育改革的特点

( 1)洋务学堂方面

① 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扩

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的内

容。

②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统学校

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的重要标志;

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

③新式学堂的地域分布集中,多在东部沿海地区。

( 2)留学教育方面。

洋务派办留学教育是要维护其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培养洋务人才。但这些青年接触了

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学到了近代自然科学和生产技术知识,成为一批新型的知识分子。其中有科学

技术人才如詹天佑、哲学政治学人才严复等。这是一批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他们是中国第一代科

学技术人才。

( 3)中体西用是它的指导思想,学习内容方面?.

(4)缺乏全盘计划与总体规划。

(5)人才培养,主要是外交、翻译人才。

8.试论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特点

(书本和ppt 上都没有具体写,也许可以在网上搜搜看,自己稍微整理了一些)

(1)中国教育近代化是在资本主义列强的步步紧逼下起步的,是应外交、军事、国

防建设等的需要,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2)以朝廷官员创办推动为主,接受新式教育的人员也有等级出身限制。

(3)中体西用,只学习西艺(西方科学技术)与西政(文教政策、财政制度等管理层面的制度),仍然非常重视纲常名教。

(4)清政府对待“除旧布新”的态度。所谓“除旧” ,是指革除旧教育存在的弊端 , 以适应形势发展

的需要;所谓“布新”,是指创办新教育机构,采取一些新的培养人才的举措,如留学生派遣等。比较

起来,清政府对前者态度更谨慎,对后者则态度较为主动积极。

(5)各自为政,难成统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全局上的总体规划。

专业资料学习资料教育培训考试建筑装潢资料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中国教育史》复习要点 第一章 1、简述夏、商、西周的文教政策。 (一)学在官府 第一,惟官有书,而民无书。第二,惟官有器,而民无器。第三,惟官有学,而民无学。(二)官师合一 1、教师由官吏兼任,官职为当教师的前提条件; 2、师资的选聘任用,均由政府包办; 3、教师无真正的专业精神可言。 (三)政教合一 l、教育与政治的叠合,教化是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和内容,施教机构就是行政机构或教育行政管理机构;2、教学内容与官方意识形态密不可分;3、读书与做官发生密切联系。 2、简述秦代的文教政策。 (一)崇法尚刑,以法为教 (二)强化文化学术的高度统一 1、书同文:许慎:“言语异声,文字异形”。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2、行同伦:“黔首改化,远迩同度”。 3、禁私学,以吏为师。“以吏为师”是指在政府机关附设“学室”,由吏对弟子进行教训,以培养刀笔小吏。 4、禁游宦。“游宦”是指通过游说宣传自己的主张,以达到从政做官目的的知识阶层。 5、设三老以掌教化

6、颁挟书令,焚书坑儒 (三)设置博士官 3、了解李斯、赵高、胡毋敬所编写的字书名称。 丞相李斯将由籀文改造的大篆简化为小篆(又称秦篆),编《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编《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编《博学篇》。汉代塾师将三篇合一,统称《仓颉篇》。汉代狱吏程邈创制隶书。 4、简述汉初以及汉武帝制定的文教政策。 (一)各家并存,推重“黄老之学”的汉初教育政策 1、重视知识分子作用 2、允许开办私学,恢复各派学术 3、废除挟书令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5、了解卧碑文、训士卧碑文的对应朝代。 国子监设绳愆厅;立《卧碑文》(明)、《训士卧碑文》(清)。 6、简述古代文教政策基本特点。 一、极为重视对文教政策的制定 二、文教政策充分发挥了为政治经济服务的作用 三、鼓励官学的发展,允许私学发展,私学成为官学的重要补充 四、注意到人才培养与人才选拔任用的联系 五、贯穿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并重的精神 六、强调以道德教育为中心 第二章 1、简述学校教育萌生的前提条件。 1、阶级的分化和国家机器的产生 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3、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知识分享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一) 官学见于史传记载的只有两件事,即鲁僖公修泮宫,郑国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落。影响官学衰落的诸多原因中 (1) 贵族子弟命定为统治者,学习文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 (2) (3) 不论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 (二) (1) 1 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 (2) 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 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

中国通史考试大纲

《中国通史》 Ⅰ、考试内容及要求 对中国通史的了解是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按照教育部相关规定和学校专业设置的要求,本院结合长期以来的教学实践,制定本考试大纲,考生须掌握的重点内容如下: 1 古代史部分 (1)中国历史的起源 中国境内的远古人类;石器时代;早期的农耕文明;中华文明的曙光 (2)上古三代:夏、商、西周 寻觅中的夏;东亚雄邦:商;文明的奠基:西周“封建”; (3)历史大变动:春秋战国 社会秩序的急剧变动;经济的突飞猛进与社会组织的改变;“大一统”的前奏:各国变法;诸子竞起与“百家争鸣” (4)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秦、汉 “大一统”帝制的确立;秦的暴政与秦朝的覆灭西汉:帝国的重建和稳固;汉武帝时代;西汉的衰落和新朝的改革;东汉的盛衰;汉代的文化与科技(5)帝国的分裂: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西晋与东晋;动荡中的南北中国;乱世中的文化自觉 (6)帝国的繁荣与开放:隋唐 隋唐开国重建统一;盛唐的社会与文化;“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变迁 (7)帝制成熟与社会转型:五代辽宋西夏金

过渡期的混乱与纷争;民族政权的多元并立;社会经济的深刻转型;臻于巅峰的文化成就 (8)大一统的再实现:元 再造统一的元朝政权;元朝统治政策的成与败;元朝的科技与文化 (9)君主极权的帝国体制:明 明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明朝中后期的政局;一波三折的中外交流; (10)夕阳西下的帝国统治:清(至1840年) 从入居中原到平定天下;“康乾盛世”的治道;末代王朝的由盛转衰 2 近代史部分 (1)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的应对 清政府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战后的中国社会 (2)太平天国起义的勃兴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政策 (3)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败亡 第二次鸦片战争;咸同时期的朝局;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及其失败;太平天国时期各地民众的反清斗争; (4)19世纪中期的思想文化 思潮与学术;诗歌与散文;科技与译书 (5)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清政府应付变局的抉择;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6)民族危机的加剧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重点内容整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六艺教育”

第二章第三节“六艺教育” 一、六艺的内容 西周不论是国学还是乡学, 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 都以“六艺”为基本学科, 只是在要求上有层次的不同。六艺教育起源于夏代, 商代有所发展, 西周在继承商代礼仪教育的基础上, 使它得到发展和充实。 1、礼乐: 奴隶主贵族的礼和乐是密切配合的, 凡是行礼的地方, 就需要有乐。礼乐贯穿于整个社会生活, 体现了宗法等级制度, 对青年一代政治思想、道德品行的培养有重大的作用。 礼:凡政治、伦理、道德、礼仪都包括在内,周礼的教育不仅在于养成礼仪规范,同时具有深刻的社会政治作用,通过礼制表明尊卑上下的等级关系,强化宗法制度和君臣等级制度。 乐:包括诗歌、舞蹈和音乐,是当时的艺术教育,陶冶人的感情,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要求,使强制性的礼转化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 2、射御: 射:拉弓射箭的技术。御:驾驭战车的技能。西周的武装力量以战车为主,武士必须有驾驭战车的技术,青年达到一定年龄就要受训练。 3、书数:

书:文字。西周时期把文字构造规律归纳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六个方面,称为“六书”。当时有了我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史》。这是西周小学主要的教学内容。 数:算法,以及历法等与数字计算相关的知识。这也是西周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 二、六艺的特征 西周的教育内容可以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视思想道德, 也重视文化知识; 既注重传统文化, 也注重实用技能; 既重视文事, 也重视武事; 既要符合礼仪规范, 也要求个人道德修养。六艺教育有符合教育规律的历史经验, 可供后世借鉴。 三、意义 “六艺”教育经历了夏、商的发展,到西周最为完备,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传统文化,也重视实用技能;既重视文事,又重视武备;既要求符合礼仪规范,又要求内心情感修养。总之,“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早期的辉煌。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 1.原始人群时期的教育 教育内容:简单、名副其实的生活教育 教育方式:综合习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行为模仿) 2.氏族公社末期学校的萌芽 (1)学校萌芽的原因(理解) 政治上,氏族社会末期部落显贵对文化知识的垄断促使教育的分化; 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文化上,文化的发展、知识的积累,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 成均——实施乐教之地 庠——养老与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①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②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③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④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⑤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 ⑥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3.西周的学校的特点 A.设置完备 (1)两类:按行政级别分为 国学:设在王城及诸侯国都(中央学校) 乡学:设在国都郊外的六郊(地方学校) (2)两级:按入学年龄分为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 4.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征——学在官府 (1)学在官府: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制规章、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用的礼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无缘接触到。 (2)“学在官府”的原因 客观原因:社会生产力低下,影响文化教育的发展。(唯官有书,而民无书;为官有器,而民无器;为官有学,而民无学)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制,统治阶级想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在贵族子弟中培养治国人才。(3)“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官师不分,政教合一 5.西周的教育内容——“六艺”教育 礼乐射御书数 《史籀篇》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已失传。

教育学333综合考试大纲

2016年教育学333综合考试大纲 注意:本大纲为参考性考试大纲,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I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2教育学原理 III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IV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考研中国教育史的复习要点 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以店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①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②教育不是专内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③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2.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答: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①它冲破了"正教合一"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②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③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④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3.简述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 答:"有教无类"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评析孔子"学而优则仕"的教育主张。 答:"学而优则仕"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官本位"的传统观念;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两耳不闻窗外事,二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观念。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教学提纲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1、学校萌芽的传说—学校的名称9 2、西周的六艺教育及其特点 3、辟雍/大学、小学、乡校/官师合一 西周大学教育场所的一种名称。据说辟雍四周环水,中间高地建筑学宫,组成四合式的大院。这些学堂居于不同的方位有不同的用途,而获不同的名称。因其为官方最高学府故称学宫。它的四周有水环绕,又称泽宫。它是教射、比射选士的场所,又称射宫,其实一也。 4、私学的兴起26 子产不毁乡校。这些缺乏事迹可供记载说明官学不仅没有新发展而且走向衰 (1) 化知识与其权位并无直接联系。他们养尊处优,只图享受而不重教育,缺乏上进精神失去学习动力。官学以贵族为教育对象,贵族不想学习官学衰落也就成 (2) (3) 国学还是乡学都难以维持。宫廷中的一部分司礼司乐的专家以及其他方面的一些知识分子流散四方,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以传授为业在社会中谋生,造成文化下移的现象。民间分布有多种学术人才,也有记录历史文化、思想学说的古 段。 (1) 1 强有力的政权机构。而士阶层中有许多有才能的人在,活动能量颇大,在政治斗争或军事斗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2、新兴地主阶级为了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势力也需要士来为自己服务。 3、士从自己的利益和政治立场出发也积极投靠有权势的人,寻找出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 由于政治斗争的需要,养士出现了竞争,养士之风开始形成。社会上有大批自由民争着要成为士,首先需要学习文化知识,从师受教,这就成为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推动力量。没落的官学已不可能养士,能适应新时期养士需要的就 (2)

私学的兴起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地主阶级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的新人才、以新的思想理论来为他们的利益服务。他们成为促进新的文化机构——私学发展的社会力量。 私学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私学的产生是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私学的发展促进了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5、全面掌握孔丘的教育思想29 重视教育的作用 ——中国自夏商周依赖就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孔丘继承了这种优良的传统并进一步在理论上加以发展。 ——孔丘认为教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 教体育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治国的基本大纲要解决三个条件即:庶、富、教。即首先要有较多劳动力,其次要是人民群众有丰足的物质生活,左后要使人民受到政治伦理教育,知道如何安分守己。 这三者的先后顺序表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庶与富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只有在庶与富的基础上开展教育才会取得社会成效。控球时中国历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 ——孔丘主张在政治上实行利民的德政,反对害民的苛政。为了达到德政的目的,他强调以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要宣传忠君孝亲、奉公守礼,这是教育最直接为政治服务的表现。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时间里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这一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必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提出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的突破,成为人人可能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性相近,习相远是孔丘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他把人性分为三等。他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这是孔丘教育思想有进步意义的一面,至于他把人性分成等级,并断言有不移的上智和下愚,这是不科学的,是他人性论的一个缺憾。 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1、孔子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针。这个方针对孔家私学的教育对象做了原 则性的规定,指导着他的教育实践活动,是孔丘教育思想的组成部分。 2、“有教无类“其意为不分贫富贵贱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这打破了 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3、孔子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的吸收学生。孔子私学之中各色人物都有实是 有教无类的活标本。 4、意义 ⑴打破了贫富贵贱和种族的界限,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这是历史性的进步。 ⑵孔子私学成为当时规模最大、培养人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一所学校,从总的社会实践效果来看是应该肯定的。 ⑶有教无类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进步思想,它打破了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一般平民,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全国教文件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及指南》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重点总结 1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中国奴隶制社会开始于夏朝。社会的阶级分化,是造成教育发生分化的直接原因。原始社会那种民主平等的教育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由国家来组织和管理,少数贵族才有享受学校教育的特权,其目的是培养、训练居于奴隶之上的统治者。多数从事体力劳动的民众被排除在学校之外,只能在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接受生活教育和统治者施行的教化。 奴隶社会的教育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的兴衰过程。夏代是奴隶社会教育形成的时期,商代时得到进一步发展,至西周则达到鼎盛阶段,到春秋时代就渐趋没落。商对夏的教育制度有所继承和发展,周对商的教育制度又有所继承和发展,西周教育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且具有特色的典型代表。 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条件决定了当时只有官学而没有私学,官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按行政管理系统,分设国学与乡学,不同等级学校之间存在一定联系。按贵族子弟不同年龄阶段,分设小学、大学,教育内容有习小艺与习大艺之别,而其要求是先后贯通的。西周贵族教育制度在当时是世界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中国近代史纲要知识点梳理总结 绪论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中,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 2、以个体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牢固结合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生产结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 3、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4、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结构的特点是族权和政权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其核心是宗族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 5、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体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6、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 7、资本主义产生需要两大前提:一是少数人积累大量财富;二是,劳动者丧失生产资料变成自由出卖劳动力的生产者。 8、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标志着世界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9、中国近代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5个港口城市为通商口岸。 10、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帝国主义和中国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11、反侵略战争等的失败根本原因:a、社会制度腐败;b、经济技术落后。 12、两大任务:a、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b、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1856年,俄国二战签订《瑷珲条约》,割去黑龙江以北的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 2、1860年,中俄签订《北京条约》割去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割让香港对岸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给英国,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向俄国开放伊犁、喀什尔等商埠。 3、1864年,中俄签订《勘分西北边界约记》,割去西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 4、1881年,中俄通过《改订伊犁条约》和5个勘界协议书,割去中国西北7万平方公里领土。 5、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6、1901年《辛丑条约》规定外国军队有权在北京使馆区等地留兵驻守。 7、1899年,义和团在山东兴起。 8、《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开放牛庄、登州、台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个口岸。 9、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战争。 10、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组织翻译《地理大全》并编成《四洲志》。 1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12、严复翻译了《天演论》,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为这种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提供了理论根据。 13、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 第二章对中国出路的早期探索 1、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天平天国。 2、《天朝田亩制度》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3、洪仁轩提出的《资政新篇》是天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中国教育史重点

第一章远古至西周时期的教育 1.简述教育起源的概况。 2.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 3.试述夏、商、西周时期主要的学校类型及其教育内容。 4.分析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第二章春秋时期 1.简述私学兴起的原因、特点及意义。 2.试论孔子的教学思想及现实意义。 3.试论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简论墨家的科技教育思想及特点。 第三章战国 1.简述百家争鸣的特点及意义。 2.简述稷下学宫的办学特点。 3.试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4.简论《学记》的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四章秦汉魏晋南北朝 1.简述汉代文教政策的内容。 2.简述汉代太学的教育活动及特点。 3.分析察举制的主要内容和利弊。 4.简述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5.试分析九品中正制的内容和主要利弊。 6.简述王充的学习论。 7.试论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第五章隋唐五代 1.简述隋唐文教政策。 2.简述隋唐学校教育体制。 3.简述唐代科举制的实施。 4.试论科举制的利弊得失。 5.论述韩愈的人才思想。 6.试论韩愈《师说》中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宋辽金元 1.简述熙宁元丰兴学的主要改革措施。 2.试述书院的特点及对当代高等教育的价值。 3.简述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 4.试析朱熹的道德教育思想。 5.简述朱子读书法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第七章明清 1.简述明清文教政策及其特点。 2.简述王守仁童蒙教育思想。 3.简论王夫之的教师观及其现代价值。 4.试分析颜元的实学教育思想及其积极意义。 第八章鸦片战争 1. 试析洋务学堂的类别及特点。 2. 简述留学教育的意义。 3. 试论张之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 育思想。 第九章戊戌维新 1. 简述“百日维新”中教育改革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2. 试评康有为《大同书》中的理想教育制度。 3. 试论梁启超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4. 试分析严复“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第十章新政时期 1.简述“癸卯学制”的基本内容及 特点。 2.简述科举制被废除的影响。 第十一章中华民国初期 1.简述民国教育宗旨的主要内容。 2.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简述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4.试论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及现代价值。 第十二章北京政府时期 1.简述科学教育思潮的主要内容。 2.简述职业教育思潮对我国教育发展的影响。 3.试析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4.简述主要教育团体的作用与影响。 5.试论《壬戌学制》的基本内容及特点。 6.试分析1922年中学课程改革的利弊得失。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教育史》 试卷(A B C)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____,该教学方法于次年输入我国。 2、1862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3、明朝自嘉靖后,连续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事件。 4、______________作为西方列强文化侵略政策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 5、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 6、汉代名师大儒办的私学,通常包括两种学生,即及门弟子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5分) 六艺教育22 两周国学、乡学、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所不同。西周的教育内容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32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阵,指导他的实践活动,是孔丘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性恶论73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因此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荀况的性恶论是其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 稷下学宫5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因齐国君主在稷下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其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同时是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与齐国政治息息相关。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纲领八条目91 《大学》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

中国工艺美术史重点总结

小结 原始社会的各种工艺创作,在工艺美术创作上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一、实用和装饰的统一。原始工艺的装饰,不是附加而是和实用有机的统一的 二、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技术对艺术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形成新的风格充分运用技术条件的特点,能更好的体现其艺术效果 三、形式感的应用。丰富了工艺语言,也提高了人们对形式美的感受 四、表号性的艺术手法。用简约的表现方法,突出其形象特征,从写实到表号化,从具体到抽象化,是工艺美术常用的重要艺术手法 一、商代是典型的奴隶制社会,商代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也就表现为宗教迷信的思想,其工艺装饰纹样也往往带有宗教迷信的色彩 二、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商代工艺美术的艺术特点是威严、神秘、慑服的精神力量反映。商代的造型多运用庄重而又安定的直线,装饰也采用对称而又规整的格式。 三、青铜器的造型发展,首先是从实用出发的。商代统治阶级盛行饮酒之风,所以酒器的制作十分发达。 四、商代工艺装饰的社会意义,其宗教意义大于审美意义 周代提出了“德”的观念,同时也比较看重现实,强调“礼治”,礼的特点是等级和秩序,它反映在周代的各个方面。从工艺美术的角度看,青铜器的制作,玉器的使用,都是反映等级差别,适

应礼治的需要。因而工艺制作的样式,常有固定的规格,而在装饰上,则反映出显著的秩序感。 春秋战国时期的工艺美术,无论品种、制作、艺术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它自己的特点和时代风貌: 一、它具有时代的共同性和地区的特殊性。这一时期,由于的独立生产和发展,工艺美术制作具有地方性、普遍性、多样性。地方性是指各地形成了地方名产,如齐国刺绣,楚国漆器,吴越刀剑。普遍性是指无论文化先进还是落后,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工艺美术生产。多样性是指各地工艺生产品类繁多,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二、春秋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所出现的“诸子蓬起,百家争鸣”的空前活跃局面,体现在工艺美术制作方面,形成巧思、清新、活泼等特色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装饰,改变了商代的中心对称,单独适合纹样的图案组织,也改变了周代的反复连续,成为带状的二方连续的图案组织,有自己的时代特点,即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四方连续的图案组织为主要骨骼,它布满全身,不分主次,而以蟠虫离纹、蟠虺纹为其主要装饰花纹 四、工艺美术在美学理论方面的发展,出现了多种与工艺有关的学术观点,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工艺制作设计理论。直接总结工艺制作原则的,是战国时期的《考工记》。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工艺制作的专门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制作的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他的伟大成就,至今仍在艺术和学术领域中闪烁着光彩。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教育史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各主要历史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概况与教育发展状况及其相互关系;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文教政策的基本内容及其演变过程;了解各主要历史阶段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措施;了解著名教育家的主要教育活动并理解和掌握其主要教育思想,掌握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基础知识,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 一、课程考试指导思想 课程考试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思想史与制度史相结合,重在思想史;注重教育史实与历史线索相结合;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广泛性与深刻性相结合;注重学生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分析相结合;注重用历史的态度看待历史和“古为今用”原则相结合。考出学生的知识、能力、人生态度和价值趋向。 三、课程考试目标 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可把每个知识点的考试目标定为四个: A.了解与记忆 B.理解与判断 C.掌握与应用 D.分析与综合 四、教学内容考核要求 (一)原始时期的教育 1、识记:原始时期的教育内容。 2、领会: 教育到起源 3、应用:学校的萌芽 4、综合: 原始时期教育的特点 (二)夏、商、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识记:学校教育的产生及其条件。

2、领会:中国奴隶制社会教育的特点—“学在官府”西;周教育内容-“六艺教育”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贡献。 3、应用:孔子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 4、综合: 评价孔子的教育思想。 (三)战国时期的教育 1、识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 2、领会:稷下学宫的办学性质、特点、意义;理解《大学》、《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3、应用: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4、综合:比较墨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四)秦汉时期的教育 1、识记:秦汉文教政策;两汉时期的太学。 2、领会:汉察举制的基本特征。 3、应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4、综合:评价汉武帝的三大文教政策和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五)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识记:南北朝时期的学校教育状况 2、领会:“九品中正”选士制度 3、应用:颜之推家庭教育思想 (六)隋唐时期的教育 1、识记: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的基本特征。 2、领会:唐朝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应用:科举制度的产生和发展,科举考试的科目、程序与方法 4、综合:辨证客观地评价科举制度;韩愈的教育思想。 (七)宋辽金元教育 1、识记:宋以及宋以后文教政策和官学教育的发展;宋三次兴学基本状况;宋初六大书院。 2、领会:三舍法;书院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3、应用:书院教学和管理的特点;朱熹教育思想。 4、综合;评价书院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评价朱熹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学重点总结

《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第1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原始时期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成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得到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显著,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本质。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别,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如下: 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氏族公社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具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原始社会所积累的经验知识虽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仅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可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传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养,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当时还没有比言传身教更为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区别,根源在于分工。由于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同,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区别。男的劳动侧重于狩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侧重于采集、种植、家务、纺织。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种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由于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数的教育活动是分散进行的,随时随地开展教育性活动。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者,长者为师,对年青人进行知识经验的传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到了氏族公社的末期,由于社会条件的变化,教育发生重要的变化,出现了学校萌芽,旧的特点趋于消失,新的特点正在产生。原始社会的教育;不可避免地向阶级社会的教育方向转变。

2017年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2017年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教育综合) 一、考查目标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教育学原理约60分 中国教育史约30分 外国教育史约30分 教育心理学约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 三、考查范围 教育学原理 一、考查目标 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 一、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三)教育的历史发展 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人的发展概述 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重大作用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人;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四、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文化对教育的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