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

在实现2025 规划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既要瞄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品牌,也要更加重视从内需中寻找机会,适应消费需求,挖掘市场潜力。从模仿型排浪式的粗放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细消费转变,正在倒逼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李克强总理近期在工信部考察时指出,个性化消费在我国正蓬勃兴起,产品将面临消费者更苛刻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要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和检验。可以说,当下热火朝天的中国制造升级大潮中,消费市场既是实现和提升制造业价值的途径,也能形成倒逼力量,促进制造业以需求为导向迈向中高端,从而支撑中国经济迈向中高端。

消费已成为拉动增长和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引擎。投资、出口、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但目前三者并非处于并驾齐驱的状态,出口面临世界经济和外部需求的不确定性,新增投入和投资也显得动力不足,消费则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中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日益成为提升需求的主流力量。这意味着,在实现2025 规划目标的过程中,中国制造既要瞄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品牌,也要更加重视从内需中寻找机会,适应消费需求,挖掘市场潜力。

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但与之极不相称的是近几年来居民出境扫货的现象。这其中的缘故,除了来自于全球化与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加深,根本上还是因为中国制造在品质和品牌方面难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消费需求呈现出的新趋势。从模仿型排浪式的粗放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细消费转变,正在倒逼着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企业要用好这种倒逼的力量,注重研究消费心理,根据消费确定战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100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 化深度融合”100分 ?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单选题3 分) o A.美国 o B.德国 o C.日本 o D.中国 ?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单选题3分)o A.日本 o B.法国 o C.中国 o D.美国 ?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单选题3分) o A.计算机操作系统 o 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o C.微软的办公软件 o D.通用数据库系统 ?4.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单选题3分)o A.动物、植物 o B.设备、数据 o C.工人、农民

o D.人、机器、系统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单选题3分) o A.世界设计中心 o B.世界制造工厂 o C.世界维修中心 o D.世界服务中心 ?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单选题3分) o A.机械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化学技术 o D.电气技术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o 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单选题3分) o A.二手设备 o B.备品备件 o C.金融服务 o D.故障维修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是()。(单选题3分)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徐建业总分:100 及格线:60 考试时间:2016-09-02 11:37-2016-09-02 11:59 85分 ? 1.()是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两化”深度融合的标志。(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人脉 o B.专利数量 o C.科研资金投入量 o D.工业软件及其应用技术 ? 2.按照德国“第四次工业革命”概念,工业4.0是基于()。(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第四道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o B.第三次工业革命 o C.国家的巨额资金支持 o D. 物联网和务联网的智能环境 ?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 4.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机械技术

o B.电气技术 o C.信息技术 o D.交通技术 ?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世界服务中心 o B.世界维修中心 o C.世界设计中心 o D.世界制造工厂 ? 6.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农牧业 o B.制造业 o C.金融业 o D.建筑业 ?7.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设计 o B.销售 o C.售后服务 o D.制造—加工—组装 ?8.我国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是不可持续的,这主要是因为()。(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资源和环境的限制 o B.人才的限制 o C.政策的限制

中国虽然是制造大国

中国虽然是制造大国,但还称不上是制造强国 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美国人一天24小时,从起床的闹铃、上班的公文包、吃饭的桌椅、旅游的休闲鞋、孩子的玩具到睡觉的拖鞋睡衣,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标签。 当今目下,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中国产品在世界上声誉不高的原因是缺乏自己的品牌,人们看到的贴有“中国制造”字样的产品,代人加工。“中国制造”的背后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这些产品的主要利润都被品牌持有人、被经销商赚走了,而中国人拿到的仅仅就是一个辛苦费。许多专家学者疾呼:创出中国自己的品牌! 中国品牌国际化的坐标在哪里,用两个数字说明,世界500强里我们有一席之地,我们拥有43个席位,但中国大陆有34个,33个席位是国有和国有,只有一家是民营公司,来自于江苏的沙岗集团。在这样背后,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排行榜,世界500强品牌排行榜,中国企业所占比重只有1.2,中国出口的商品当中只有10%是品牌性商品,而这些大部分是外资品牌。 近年来,“中国制造”不仅丰富了中国自身的商品供应,而且通过贸易向世界提供了众多物美价廉的商品。可以说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产品。但事实上,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中国制造”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只好进行“贴牌”生产,只给自己创造了1%-2%的利润。然而还会被“赋予”反倾销的称号,被罚巨额的款。 对于国外市场,其实我们更应该看重中国市场,许多外商挤破头的想进来。我们却兴冲冲的想着赚外国人的钱。其实我们国内市场的需求远远没有被满足。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现在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创造自己的品牌,尽可能先满足国内市场充分利用人口最大国的优势。努力实现利润最大化。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中国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思考 作者姓名:徐玉刚班级:C10机械一班学号:101309131 内容摘要:“制造大国”的称呼,或许在某种意义上是有一定的肯定作用,但现在的事实情况告诉我们,我们是处在一个尴尬的位子。“制造大国”已经不是什么美誉了,在数量、质量、产量、结构各个方面下,我们必须求进,我们要成为“制造强国”。欲求变,我们就必须做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字:制造业责任未来 首先我不能不承认的是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比重的提升和位次的前移,是必然的结果。但是,这并不代表制造业水平的同步提高,更不代表“制造大国”就是“制造强国”。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但是我国在各个方面总会有不足。 从数量上看,有资料显示: 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份额已达到15.6%,超过了日本的15.4%。即便与美国相比,也仅仅相差3.4个百分点。按照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可以肯定,用不了几年,我们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美国经济咨询机构环球通视也有一份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制造业的产值为1.608万亿美元,占全球制造业总产值的18.6%,低于美国的1.717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二。据该机构预测,中国制造的产值在未来几年内有望赶超美国。 但是,从质量来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 而从产量来看,中国制造业虽然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尤其是钢铁、水泥等行业,早就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也接近或超过一半以上。 从结构来看,中国先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据有关资料显示,美国服务型制造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过国的制造业正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位置。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有我国缺乏核心型技术,在中国制造的许多领域里,尤其是一些重大装备制造领域,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是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缺乏使得中国制造在全球的产业分工中处于下游,利润也比较薄。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资源和环境负荷较高,当前,我国正处在重化工业高速增长的阶段。我国向世界提供了大宗的基础原材料,以及相对低档次的工业品,而生产这些产品的往往都是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大的行业。这使得中国制造的资源、环境负载非常严重。在某些行业,由于我国加工利用技术不成熟,科研积累不足,因此资源利用率低、能耗高的现状一直难以改变,并由此带来了工业废弃物等一系列问题。在中国缺乏大企业集团,缺少世界品牌,缺少高附加值产品,缺少核心技术,制造生产率低下的情况下,又怎么会是“制造强国”呢? 而现在我们现在是要思索的是如何在目前的基础上,努力让我们成为“制造强国”。这一点,地方政府要做的事,放弃对虚假政绩的渴望,对制造业的要求不要满足于投资规模的大小,或对GDP能有多少拉动作用,因为那样做不仅会使占用的土地规模很大,而且消耗的资源数量也会很多、对环境的影响也会很大。 除了地方政府,领袖企业更应担任起更多的责任。经北京大学济研究所所长雎国余教授说过:“面对内忧外患,在这关系整个国家制造业向何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领袖企业应该责无旁贷的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向世界证明中国制造,最终打造一个响亮的‘中国制造’。”而真实情况下,也正是那些领袖企业在“中国制造”遭遇

大事年表|世界历史大事年表(二)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20世纪初~今)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年25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3月,共产国际成立。 1919年1月-6月,巴黎和会。 1921年11月-1922年2年华盛顿会议。 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 1922年12月,苏联成立。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31年9月18,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九一八”事件。 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 1933年3月,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1937年7月7日,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 1943年11月-12月,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 1944年6月6日,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 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7月-8月,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20世纪40、5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 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印度、巴基斯坦独立。 1948年,美国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1953美国侵略朝鲜的战争。 1954年7月,《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签字。1955年4月,亚非国家召开的万隆会议。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胜利。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上海公报发表。 1979年,中美建交。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 1993年,欧洲联盟建立。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形成。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必过题库

单选题 1.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2009年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是(D )。(单选 题3分)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中国 2.最早提出服务科学并将其定位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国家是( D )。 A.日本 B.法国 C.中国 D.美国 3.工业软件指专门为工业部门使用的软件,下列软件中属于工业软件的是 ( B )。(单选题3分) A.计算机操作系统 B.照相机内的嵌入软件 C.微 软的办公软件 D.通用数据库系统 4.M2M涵盖了所有实现在(D )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单选题3分) A.动物、植物 B.设备、数据 C.工人、农民 D.人、机器、系统 5.在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中,中国成为(B )。(单选题3分) A.世界设计中心 B.世界制造工厂 C.世界维修中心 D.世界服务中心 6.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B )带动的。(单选题3分) A.机械技术 B.信息技术 C.化学技术 D.电气技术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单选题3分) A.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B.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 战 D.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 手段 8.根据2007年对德国200家机床制造企业的统计,在围绕产品的服务所产生的利润中,利润率最大的是( B)。(单选题3分) A.二手设备 B.备品备件 C.金融服务 D.故障维修 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华盛顿邮报所列的驱动未来经济的颠覆性技术的(A )。 A.核动力航母 B.云计算 C.高级机器人 D.移动互联网 1.(A )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单选题3分) A.信息技术 B.材料技术 C.生物技术 D.冶金技术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提纲

世界历史年代大事表 世界历史上册(特别要注意世纪与年代的换算与记忆,) 世界古代史--上古时代(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约三四百万年前,人类形成。最早的一支是来自非洲的“南方古猿”,正在形成的人前3500年,非洲尼罗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3500年,亚洲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3000年,古埃及国家统一 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国家 前2070年,中国夏朝建立 前2000年~前12世纪,希腊爱琴文明出现及发展(西方文明之源) 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前8世纪,雅典和斯巴达文明出现 前8世纪,罗马国家建立 前509年~前27年,罗马共和国时代 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在印度创立佛教 前6世纪,波斯帝国建立 前5世纪早期三次希波战争 前5世纪后期,伯利克里改革(中国战国时期) 前4世纪后期,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建立亚历山大帝国 前3世纪~前2世纪,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三次布匿战争,罗马胜利 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中国两汉时期,中国把当时的罗马叫做大秦) 1世纪,基督教诞生(耶稣上帝)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 476年,罗马帝国灭亡。西欧进入封建社会(比中国迟了近千年) 世界古代史--中古时代(封建社会) 5世纪,大和民族统一日本 5世纪后期,法兰克王国建立 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期兰教诞生 630年,穆罕默德攻战麦加城, 632年,阿拉伯国家统一(中国唐朝) 646年(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实行大化改新 8世纪,查理·马特改革,西欧实行封建采邑制,实行森严的等级制度 9世纪,西欧封建制度确立 10世纪,西欧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12世纪末,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13世纪,意大利马可·波罗到达中国元朝大都(北京) 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建立 1453年,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被土耳其灭亡 世界近代史(1640年-1917年) 14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产生,人文主义精神广为流传 14世纪~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487年,迪亚士到达好望角(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7~1498年,达·伽马到达印度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建立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清朝开始)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是必然选择

1.“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10.0分) A.城镇化和信息化 B.工业化和城镇化 C.农业化和工业化 D.工业化和信息化 2.世界上首次证明工业控制系统本身也有漏洞的事件是()。(10.0分) A.2010年,黑客袭击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 B.2007年,俄罗斯黑客成功劫持Windows Update下载器 C.2010年,黑客攻击了伊朗核电站的离心机工业控制系统 D.1999年,黑客入侵美国国防威胁降低局的军用电脑 3.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10.0分) A.农牧业 B.制造业 C.金融业 D.建筑业 1.支持工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软件有哪些种类?(10.0分)) A.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产品研发类软件 B.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经营管理类软件 C.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PCS)等生产控制类软件 D.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等集成与协同类软件 2.下列技术中,属于华盛顿邮报网站提出的驱动未来经济技术的颠覆性技术的有()。(10.0分)) A.移动互联网 B.物联网 C.云计算 D.知识性工作的自动化 3.下列措施中,有助于提高我国的工业系统安全的有()。(10.0分)) A.加强工业控制系统漏洞及其挖掘技术研究 B.进行ICS安全应用行为分析与学习能力的研究 C.建立重要ICS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D.引进国外先进工业控制系统,减少对国内工业软件技术研究的投资 1.知识性工作自动化是运用电脑来进行复杂分析、精确判断,创造性的解决问题。(10.0分)我的答案:正确答对 2.我国当前的资源利用很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是我国走向制造强国的限制因素之一(10.0分) 我的答案:错误答错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原始时代 距今约3500~3000万年——原上猿出现距今约1400~700万年——出现距今约300、400万年——人类的诞生 距今约200、300~1万年—— 距今约170万年——生活在 距今约100万年前——火的使用 约70~2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中国华北地区 约公元前3~前1万年——原始宗教出现 约18万年前——人类文明进入晚期 约公元前1.2万~前4000年——开始 约公元前8000~前2000年——开始,的兴盛 约公元前8000~前4000年—— 古典文明 约公元前4000~前3100年——进入,文字的出现 约公元前3100年——统一埃及 约公元前3100~前2686年——埃及进入 公元前2686年——的出现 公元前2686~前2181年——埃及进入 约公元前2700年前后——的出现 公元前2040~前1786年——埃及进入 公元前1786—前1567年——埃及进入第二中间期,入侵 约公元前4300~前3500年——两河流域铜石并用时代,出现 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苏美尔文明时期,形成早期的和宗教中心约公元前3100~前2800年——苏美尔文明进入捷姆迭特·那色时期,公元前2800~前2371年——苏美尔文明早王朝时期,改革 公元前2371年——建立, 公元前2191年——库提人入侵灭亡 公元前2113年——的建立 公元前2006年——的入侵 公元前1894年——的统一 公元前1792~前1750年——强盛时期,颁布 公元前1595年——入侵 约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建立帝国 公元前626~前539年——时期,的建造,的诞生 公元前1020年——犹太人称王 约公元前4000~前2000年——的兴盛和衰落

世界历史时间轴

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时间及事件对照表 说明:有下划线:中国史及著名人物无下划线:世界史 大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公元前3113年玛雅在中美定居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2700-2500年埃及兴建金字塔 公元前3000年左右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 公元前3000年代中期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尧、舜、禹时期 公元前2070年禹传予启,夏朝建立,(夏:公元前2070年到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600年埃及古王国第四王朝时期门考拉夫妇立像 公元前2500年埃及狮身人面像石雕,也称为《斯芬克司像》。 公元前2100年左右埃及奴隶河贫民大起义 公元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立(商代:公元前1600 年到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殷 约公元前1792年-1750年古巴比伦制汉谟拉比法典石雕“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所发现的最早的成文的法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西周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771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努比亚建立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春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公元前11世纪末以色列民族进入王国时期 老子(约公元前580~约前500年) 孔子(公元前552年-公元前479年) 大约公元前600年,恒河平原上已建立起许多城镇。北印度16个小国,统一为“摩揭陀”天国 公元前594年雅典的梭伦改革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攻陷犹大国首都耶路撒冷 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公元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犹大遗民重回耶路撒冷 公元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公元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公元前490年,马拉松战役 公元前480年,波斯攻希腊,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直至全部阵亡。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考试题

? 1.目前,我国在国际分工中尚处于()环节。(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制造—加工—组装 o B.售后服务 o C.销售 o D.设计 ? 2.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决定的。(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经济实力 o B.历史文化 o C.国民素质 o D.外交关系 ? 3.“两化深度融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两化”是指()。(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城镇化和信息化 o B.工业化和城镇化 o C.农业化和工业化 o D.工业化和信息化 ? 4.()的出现使人们认识到,工业控制系统也存在漏洞。(单选题3分)得分:0分 o A.熊猫烧香病毒 o B.蠕虫病毒 o C.千年虫 o D.震网病毒

? 5.无论“再工业化”也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好,其核心驱动力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政策 o B.资金 o C.科技 o D.人才 ? 6.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o B.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o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o D.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7.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交通技术 o B.信息技术 o C.电气技术 o D.机械技术 ?8.在未来,企业发展的方向是()。(单选题3分)得分:3分 o A.化工业 o B.农牧业 o C.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 o D.房地产行业

在转型升级中打造中国制造2025全球品牌

在转型升级中打造中国制造2025全球品牌 发布时间:2015/7/21 13:22:04 我国的经济转型升级正处在重要历史拐点。加快推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经济转型,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重在把握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打造中国制造的全球品牌。 “十三五”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 一个国家企业品牌的形成与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密不可分。总的判断是:“十三五”是我国从工业化中后期走向工业化后期的关键5年。打造企业品牌,需要立足于我国由制造业大国走向以智能化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强国这个战略目标。 1、“十三五”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节点。当前,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矛盾在于调结构、转方式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从国家层面看,如果调结构、转方式有了突破性进展,就能够掌握经济增长的主动权;从企业层面看,如果能够把握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历史机遇,加快自主创新,就会形成打造企业品牌的源头活水,就会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插上创新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国企业品牌建设,离不开经济转型升级的大环境,需要抓住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的新机遇。 2、“十三五”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制造业服务化的特点尤为突出。在生产性服务和生活性服务需求都在全面快速增长的特定背景下,“十三五”期间将形成新的增长格局: 消费主导的增长格局。服务消费需求的增长推动消费结构的升级,消费结构升级带来潜在消费需求的释放,“十三五”期间的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都有望加快反弹。到2020年,最终消费率有望提高到60%左右,居民消费率提高到50%左右。 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随着从物质型消费为主向服务型消费为主的消费结构升级,我国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比重已接近40%,预计到2020年服务型消费占比可能提高到45%,一些发达地区甚至可达到50%~60%。消费结构升级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将为服务业主导的经济转型提供内生动力。近几年,我国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GDP增长约0.4个百分点。如果“十三五”服务业年均增长10%,可以带动4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为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奠定重要基础。 3、“十三五”是我国创新消费市场品牌的重要时期。打造企业品牌,不能忽略13亿中国人的新消费。例如,这几年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大,但信息消费需求增长快,今年1-5月份信息产业仍然实现了20%的增长,这为打造新的消费品牌创造了巨大空间。再比如,健康服务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我国的健康产业缺乏品牌。按照国家老龄委的估算,现在老年人的当期消费至少有1万亿元人民币的潜在需求。但是,由于产品供给短缺、服务水平上不来,年实际消费大约只有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生产性服务发展滞后是企业品牌建设滞后的突出矛盾 2010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尽管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214981100.html,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 作者: 来源:《新经济导刊》2015年第12期 作为大国经济体,中国不能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制造业仍将是中国经济的活力之源、财富之源、强国之本。《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中国通过“三步走”来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如何认识中国制造业所面对的环境?中国制造业的现状、特点与困境如何?怎样看待和理解转型升级?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及未来前景如何?中国制造业的路在何方? 中国制造业发展环境重大变化 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是我国的必然选择,因为我国 制造业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已经和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从国内环境看,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其显著特征是速度变化、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在我看来,中国经济新常态符合追赶型后发经济体的一般发展规律。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尚未完成,正在从上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经济新常态是工业化进程向后期阶段推进的直接体现,是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的必经阶段。 应当注意到,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过去那种依靠廉价而优质的劳动力、直接引进吸收国外的技术、巨大的内部市场、强有力的政府及其资源动员能力等支撑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已经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在新的发展条件下,供给和需求都发生了明显变化,约束条件不同以往,这些都意味着原来的增长动力必须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真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增长向创新驱动增长转变。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迈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关键在于新旧动力能否顺利实现平稳接续。 从全球背景看,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与贸易环境的变化,制造业正在成为一些大国参与全球产业分工、争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最上游的角力场。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战略,力图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比如美国制定了先进制造业伙伴关系计划,德国推出了“工业4.0”战略,日本发布了制造业竞争策略。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国家如印度、越南等,也利用其相对更低的劳动力等要素成本,快速推进其工业化进程。 此外,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也深刻影响着全球分工格局。数字信息技术、新材料、3D打印、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在改变“发达国家技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高收入国家市场”这一传统分工格局,智能制造、制造业服务化、生产的分散化、营销的全球化成为新的趋势,处于制造业高端的美、日、德、英、法等国的相对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中国品牌创新和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中国品牌创新和保护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缺乏品牌的“制造大国” “制造大国、品牌小国”,这就是中国品牌格局的现状。美国《商业周刊》每年都会评选“全球最有价值的100个品牌”,但中国品牌的身影从未在这里出现过。在不久前公布的“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美国以247席几乎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而我国却仅仅有12个入选。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世界第三大出口国的地位。全球每3件出口服装中就有一件是中国制造,这就是“8亿条裤子能换一架飞机”。可是,如果你到欧美国家转一圈,却很难找到一件中国名牌服装。占据全球市场份额30%的中国领带,利润不及世界的5%;产量占全球80%的中国手表,平均出口价格为1.3美元,而瑞士手表的平均出口价格却高达329美元。正如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对记者说的,中国有着发达国家的贸易额,却有着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品牌决定了中国只是贸易大国,而非贸易强国。 二、中国创新和保护品牌存在问题 尽管我国大企业竞争力有了明显提升,但与世界企业500强相比,中国企业500强在规模、劳动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2005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利润总额与资产总额分别只相当于2005世界企业500强同类指标的8.4%、7.0%、6.0%,而且还应当看到,这些财务指标差距的背后是体制、机制性的差距和综合竞争力的差距。第一,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 当前,品牌已成为企业必争的无形资产,而我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在今年4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发布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中国只有4个本土品牌入选。其中海尔排在第89位,联想排名第148位,央视排名第341位,长虹排名第477位。 国际性知名品牌的不足给国内许多产业的升级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制约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例如,中国玩具年出口超过80亿美元,但真正叫得响的品牌1个也没有,而是长期做OEM,其结果必然是绝大部分利润被国外赚走。 品牌保护意识淡薄,是我国企业的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的又一重要原因。在海外知识产权保护呈现严峻形势的情况下,我国许多知名企业的著名品牌在境外注册商标比率却相当低。有关资料显示,在调查的5个国家(地区)注册情况中,我国50个最著名的品牌商标未注册的比率高达53.2%。更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约有10%的品牌还是以非中国企业所有人的名义在这些国家(地区)进行注册的;二是外国企业抢注我国著名商标事件频频发生,据统计,我国有超过80个企业的商标在印尼被抢注,有近100个商标在日本被抢注,有近200个商标在澳大利亚被抢注。 第二,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如今,世界研究开发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移均在500强企业内进行。目前,我国相当部分支柱产业的核心技术依然依赖于国外技术,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有关数据显示,中国关键技术的自给率较低,工程机械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技术含量产品80%以上尚依赖进口。 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原因在于研发投入少。从整体看,2004年我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虽然较2003年有所上升,但也只占GDP的1.36%,而许多发达国家都超过了3%,瑞典则占到了4%。据2005中国企业500强的最新数据,上报了2004年研发数据的373家企业,平均每家企业的研发投入2.47亿元,仅占373家企业平均销售收入的1.05%;只有106家企业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超过了2%。2005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平均研发投入为1.90亿元,只占相关企业销售收入的1.88%。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满分卷

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两化深度融合满分卷(一) 1.我国单纯依靠大规模()获取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造成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和环境污染。(单选题3分) A.教育投入 B.资金投入 C.要素投入 D.科技投入 【参考答案:C】 2.从技术带动角度分,第三次工业革命由()带动的。(单选题3分) A.机械技术 B.信息技术 C.化学技术 D.电气技术 【参考答案:B】 3.关于我国的产业结构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A.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 B.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高

C.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 D.部分传统行业集中度相对偏低 【参考答案:B】 4.国家的地位首先是由它的经济实力决定的,而大国的经济实力主要由()决定。(单选题3分) A.建筑业 B.制造业 C.农牧业 D.金融业 【参考答案:B】 5.下列技术中,潜在的经济影响力最大的是()。(单选题3分) A.新一代基因组技术 B.3D打印 C.知识工作自动化 D.可再生能源 【参考答案:C】 6.根据《经济学人》杂志中对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观点,带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是

()。(单选题3分) A.电气技术 B.交通技术 C.信息技术 D.机械技术 【参考答案:C】 7.关于我国嵌入式系统的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单选题3分) A.嵌入式系统是提高我国装备、产品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技术含量的重要技术手段 B.高端嵌入式芯片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外仍有相当大的差距 C.嵌入式系统已经被国外少数几家公司垄断,这给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挑战 D.嵌入式系统在国内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 【参考答案:C】 8.()是现代服务业的基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之一。(单选题3分) A.材料技术 B.信息技术 C.冶金技术

德国制造和德国品牌大全!

德国制造和德国品牌大全! 德国品牌你能说出几个?除了大众、宝马、阿迪达斯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小编汇总了关于德国品牌的文章,希望对大家了解“德国制造”有所帮助。 前后大概有100来个顶尖品牌,慢慢来看哈! 先来张世界冠军德国男足压阵您熟知的、不知道的德国品牌大搜罗奥迪Audi(创立于1909年,世界著名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2011年营收440.96亿欧元。其标志为四个圆环。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主要产品有A1、A2、A3、A4、A5、A6、A7、A8、Q5、Q7、R8以及RS性能系列等等。作为一个最古老的豪华汽车品牌,奥迪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作为一个当今全球豪华车市场上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奥迪充满自信地进入了一个新世纪。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除了它自己)保时捷Porsche(世界著名的高端汽车企业,以开发、生产和营销豪华跑车和运动型越野车为主,其总部位于德国斯图加特市,1931年由费迪南德.保时捷(Ferdinand Porsche)创办。2011财年营收109.3亿欧元。“PORSCHE”字样在商标的最上方,表明该商标为保时捷设计公司所拥有;商标中的“STUTTGART”字样在马的上方,说明公司总部在斯图加特市;商标中间是一匹骏马,表示斯图加特这

个地方盛产一种名贵种马。保时捷一直努力将种种可能性与看似不太可能的东西相组合,而今对于跑车而言,“保时捷”无异于一个全球意义上的代名词)爱斯卡达Escada(来自德国的全球顶级时装品牌,是德国三大品牌(Hugo boss,Joop!,Escada)之一由出生于德国的玛格丽特.雷创立于1976年。品牌以为高收入职业女性设计及经营高品质女装著称。简洁、洗练、精明、个性是埃斯卡达刻意创造的形象,服装风格明快,造型优雅,机能性强,实用性高,可系列搭配或单品组合,注重新型织物及独到的色彩体系的运用也是其特色之一。在2000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影星章子怡身着ESCADA出现在颁奖现场,引起舆论一片哗然。ESCADA演绎了一个东方神话,章子怡也因此留给全世界一个妩媚端庄的东方美女形象。)黛安芬triumph(1886年,黛安芬创立于德国;并于二十世纪初,在世界内衣界确立“Triumph”品牌。黛安芬以其流行的设计、精巧的做工、舒适的感觉、先进的面料,赢得了全世界女性的青睐。而涉及普通型、古典型、功能型、睡衣型、生理型、运动型等各领域、以及覆盖一百二十多个国家的行销网,更是将Triumph 黛安芬的关怀送到全球每位女性的身边。和宝洁集团类似,近年来黛安芬也开始走多元化路线。2005年,针对欧洲和日本延伸了产品线,推出了专业美容产品,LOGO是DAF,主要产品有青汁护肤系列和精油等。2008年8月,黛安芬专业先

论为何说我国目前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制造强国

目前,如果从工业生产和出口的总额来看,中国成了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在世界上也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中国并不是制造强国,她做的还是技术含量极其低下的工作,只能算议价制造工厂,在世界化的经济中并不具有多大的优势。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近些年来发展是很迅速的,但是,总体来说技术含量还是较低的,个别集数世界领先,但是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制造业强盛极大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但是,中国还远非制造强国。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高低,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不仅要看产量,更要看结构。但是,我国在各个方面总会有不足。 从数量上看,经济咨询机构美国环球通视有限公司将于2011年3月14日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透露了这一变化。报告估计,去年中国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19.8%,略高于美国的19.4%。 但是,从质量上看,中国的制造业更多的还处于低端水平,多数企业尚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附加值的底部。也就是说,中国的制造业还是在为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做嫁衣,中国的产业工人更多的还是在为发达国家创造利润。很显然,处于低端水平、低附加值阶段的中国制造业,起国际竞争力除了劳动成本、资源消耗和影响环境之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优势。市场经济的绝大部分是压榨劳工得来的。由于大多数的产业,真正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我们的企业只能分配到极低的利润,导致中上游的企业拼命的压榨下游企业的利润空间,让下游的供应企业得不到长足发展,从而不能建立起强大的供应体系,这也是整个产业的供应体系不能密切互动的根本之所在。 从产量上看,中国制造业成功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而从结构上来看,中国新进制造业,特别是服务型制造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有关数据资料显示,美国的服务型知道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58%,而中国只有2.2%。 所以从某种角度上讲我国的制造业正处于打“大而不强”的尴尬位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提高制造业水平,向“制造强国”迈进。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地下是制约制造业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企业在推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断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是第一要素。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前提下,宏观上要考虑优化支出结构,坚持引进与自主研发想结合,技术战略与品牌及市场战略相结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大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开发力度,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政府应该扩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我们必须培养出我们自己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科研人员,只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国就会回之处于全球产业分工中下游,产业工人也不会只是给发达国家制造利润了。 二、加强质量管理 我国出口到欧美等国的产品从食品、饲料到牙膏、玩具等,遭到过无数质量的挑战,成为西方媒体抨击中国的主要话题,同时也是西方国家限制中国产品出口的重要借口。但是,我国产品质量问题确实是存在的,这点毋庸置疑。由于产品合格率不高,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不论是食品,还是其他的产品,质量安全已经引起了大家的重点关注。企业不仅要追求个人利润最大化,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概念渐入人心,商品的设计,生产,包装,销售,每个环节都与质量有关。加强政府对产品质量的管理,尽量减少、努力甚至杜绝重大质量事故的发生,努力做好质量事故的危机处理。落实质量监督,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三、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是一种“信号标准”。品牌意味着高质量、搞信誉、高效益、低成本。品牌的背后就是在一个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企业。如何在世界市场上更有竞争力和占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离不开中国国际品牌的强大建设,也就是中国“世界名牌”的强大建设,加

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形势与政策讲稿

精心整理 第四讲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 口本刊特约报告人龚新 教学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制造业的现状,以及新背景下我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让学生了解《中国制造2025》制定出台的背景、“三步走”发展规划和未来十年的重点发展领域,把握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思路及路径。深刻理解建设制造强国是一项国家战略,也2.3.历史证明,当中,1850我们可以通过最新统计数据来更清晰地认识我国是制造大国这一事实:2014年,我国工业增加值已达22.8万亿元,占GDP 的比重达到35.85%;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比重超过20%,连续5年保持制造业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共有10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比2008年增加65家,其中制造业企业56家(不含港澳台),数量仅次于美国(130多家)。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造业的不断追赶,尤其是近十年来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增强了我国在全球化格局中的国际分工地位。从统计

数据来看,我国制造大国的地位坚实而牢固,但我们离制造强国还有一定差距。 目前,国内外对于“制造强国”的概念和内涵没有统一的描述。通过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工业发达国家进行梳理和研究,大致上可以将“制造强国”的内涵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规模和效益并举。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公认的制造强国的发展历程来看,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制造业规模日趋壮大,产业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国际分工中具有较高地位。当今多数制造强国中,高技术产业和服务型制造占比较高,在国际分工中大多处于产业链高端地位,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其拥有很强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不论是既有的制造强国,还是具有后发优势的“潜在”强国,都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制造业资源节约、环境友 一是拥 主要体 第四,科技成果转化的渠道还不是很畅通。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瞄准国际的制造业高端来进行创造、创新、开拓,我们还有很多工作有待加强。 二、中国制造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 加快发展制造业,提升制造业水平,使我国从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制造业面临着新形势,为此我们必须清醒分析研判,制定科学的应对方案,使中国制造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