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时 认识三角形课堂作业设计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时 认识三角形课堂作业设计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时  认识三角形课堂作业设计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课时  认识三角形课堂作业设计

第1课时认识三角形

1、画一个三角形,并标出它的顶点和边。

从上面所画的三角形中可以知道:每个三角形有()个顶点、()条边、()个角和()条高。

2、如图的人字梁是一个三角形,()是这个三角形的高,因为三角形的高是从三角形()到()的垂直线段。

3、量出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底和高的长度。

底:()毫米底:()毫米

高:()毫米高:()毫米

4、分别画出下面各三角形指定边上的高。

5、在点子图上画两个高是2厘米的三角形。

6、下图中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

(1)以AB为底边,画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要求画出的三角形的顶点(除A、B外)都在另一条直线上。

(2)画出的三角形AB边上的高都是()厘米。

7、下面图形中各有多少个三角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初中数学4.1.认识三角形(二)

课题:4.1认识三角形 课时安排:4 课时课型:新授 第2 课时 批注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和“三角 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会按边的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2. 数学思考目标:鼓励学生通过测量、计算、比较来得到结论以发展 合情推理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说明结论以发 展演绎推理能力。 3. 问题解决目标:经历探索说理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增强应用意识,提 高实践能力。 4. 情感态度目标:体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养成合作交流习惯,注 重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①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②应用三边关系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刻度尺,锐角、钝角、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张,10、5、7、 8、12、15厘米的小棒(吸管)各一根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1、情境:出示教材议一议图片。 提问:黄色彩灯电线与红色彩灯电线 哪根长?根据是什么? 2、激活思维: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进一步思考:你能说明这个结论的理由吗? 【引导学生用“两点间线段最短”来演绎推理】 二、再次设疑,拓展思维 1、提出问题:例题:有两根长度为5cm和8cm的木棒,若要再找一根 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这根木棒应该多长? 【预计学生会脱口而出的答案是:小于13cm】 2、做一做:请学生分别用

① 12cm,5cm,8cm;② 7cm,5cm,8cm; ③ 15cm,5cm,8cm;④ 1cm,5cm,8cm 来摆拼三角形,发现了什么? 3、第④组中第三根木棒1cm,小于13cm,为什么不能摆成三角形?【由此激发学生思考第三根木棒不能太短,应该有个限制。】 4、合作完成并交流: 测量出手中三张三角形纸片各边的长度,计算每个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并与第三边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5、明晰结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6、解决问题:第三根木棒的长度还应大于8-5=3(cm) 即 3cm<第三根木棒长度<13cm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随堂练习 四、按三角形边的关系进行分类 1、测量教材图3-9出示的各三角形的各边,比较每个三角形中三边的长度,你能根据比较结果将三角形分类吗? 2、按边的关系对三角形进行分类: ①三边各不相等 ②有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③三边都相等: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 五、小结与作业 1、三角形三边具有怎样的关系? 2、作业:习题4.2 教学反思: 顶角 底角 底边 腰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课时作业设计(共40份,含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课时作业设计(共40份,含答案) 第1课时精打细算 1.填空。 (1)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在括号中画“√”。 3.06÷3() 19.86÷31() 5.98÷6() 8.87÷12() (2)在括号中写出下面算式的商的最高位。 53.5÷9() 80.56÷13() 7.68÷31() 151.7÷23() 2.用竖式计算。 74.7÷15 16.35÷15 2.31÷3 10÷16 3.李师傅用17.5米的布做了5套同样的服装,平均每套服装用布多少米? 参考答案: 1.(1)后3个(2)5 6 0 6 2. 4.98 1.09 0.77 0.625 3. 17.5÷5=3.5(米) 答:平均每套服装用布3.5米。 第2课时打扫卫生 3.直接写得数。 5.5÷5= 6.7÷67= 0.9÷3= 0.08÷2= 6.6÷11= 0.84÷2= 0÷3.24= 3.2÷8= 0.48÷12= 4.用竖式计算。 6÷24= 52.95÷75= 0.578÷17= 3.明明家客厅的面积是32.5平方米,正好是用65块地砖铺成,每块地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4. 1.1 0.1 0.3 0.04 0.6 0.42 0 0.4 0.04 5. 0.25 0.706 0.034 6. 32.5÷65=0.5(平方米) 第3课时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1.填空。 (1)计算0.045÷0.09时,先把()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因此()的小数点也应(),然后按照()的除法进行计算。 (2)把下面算式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算式。 (3里填上>”“<”或“=”。 1.36÷ 3.14÷ 2.用竖式计算。 10.8÷1.2 142.2÷0.18 0.832÷0.26 27.5÷0.025 3.一只鸵鸟0.75时跑了51千米。这只鸵鸟的奔跑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参考答案: 1.(1)0.09 右两 0.045 向右移动两位除数是整数 (2)左框:56 388 32 100 右框:5300 326 9.68 59 1610 44 (3)(横排)> > < = 2. 9 790 3.2 1100 3. 51÷50.75=68(千米/时) 答:这只鸵鸟的奔跑速度是68千米/时。 第4课时人民币兑换 4.填空。 (1)求积的近似值,如果保留三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第()位。(2)2.3×0.87的积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3)求商的近似值,一般用()法,要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一位。 (4)25.3÷1.7的商精确到百分位是()。 5.填表。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案例 铜川市大同路小学胡金环 [教材内容]: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作业设计] 一、填空: 1、4是5的()%,5是4的()%。 2、4比5少()%,5比4多()%。 设计意图:这一组练习比较基础,主要思想通过练习及前后答案的对比,让学生对单位“1”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印象深刻。 二、找出单位“1”并列出算式 (1)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是女生的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有20人,女生是男生的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3)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4)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5)六年级一班有男生25人,比女生多5人,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6)六级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比男生少5人,女生比男

生少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7)六年级一班有女生25人,比男生少5人,比男生少百分之几?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8)六年级一班有女生25人,男生比女生多5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单位“1”是:_______列式为: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这一组在本班男女生人数的具体情境下,稍微改变了问题和条件难度逐渐增加,要学生仔细思考,真正理解问题的含义后才能做对锻炼了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I (少)百分之几”这类解决问题的理解。 三、选做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做) (1)六年级一班男生是女生的1.25倍,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2)六年级一班男生比女生多25%,那么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本题题目相对来讲较难,要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以前所学知识,将比,分数、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一个活学知识,锐化思维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学教学中,仍然大量存在着随意练习、机械重复、搞题海战术的现象,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精心设计练习,提高课堂实效,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通过两年多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实验班与对照班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进步,本组研究成员的教学业务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课题的提出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促进有效的反思同时教师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确实有了很大改变,但其中我们也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在数学练习活动设计上依然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操作。成绩主导,多练多算使学生成为做题机器。练习模式单一化,毫无新鲜感可言,泯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基于对练习重要性的认识和练习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急需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练习活动”的改革之路,所以提出“课堂有效练习的探究与实践”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有效教学理论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就其本体功能而言,是有目的地挖掘人的潜能、促使人身心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实践活动。它强调效果,认为没有效果的教学是没有价值的教学,甚至是有害的教学。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 (2)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课堂作业设计-第8单元(001)((002)

第1课时平均数 一、选一选。 1、光头强砍树,第一天砍了50棵,第二天、第三天共砍了110棵,平均每天砍多少棵?() A、(50+110)÷2 B、(50+110+110)÷3 C、(50+110)÷3 2、水文监测站在一天的0点、6点、12点、18点,测得的水位高度分别是8米、12米、7米、10米。请算出这天的平均水位高度。() A、(8+12+7+10)÷4 B、(8+12+7+10)÷(0+6+12+18) 二、判一判。 1、小明家门前的小河平均水深1.1米,小明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2、长青路小学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平均每人捐5元。那么,全校每个师生都一定捐了5元。() 3、张佳同全体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57厘米,张佳的身高不可能是152厘米。() 三、下面是某商场去年7-12月销售电视机的情况。 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台电视机?

四、解决问题。 1、熊大做引体向上练习,第一回做了10次,第二回做了9次,他想要三回平均成绩达到12次,那么第三回他至少要做几次? 2、光头强驾驶汽车从家到森林,前2小时每小时行驶70千米,后3个小时每小时行驶65千米,光头强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丽丽在期中考试中语文和英语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数学得了100分,丽丽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 一、观察如图统计图,回答问题。 1.根据统计结果,为男同学组织活动一定要有的项目是();为女同学组织活动一定要有的项目是();为使男女同学共同参与,要组织()项目的活动 2.六(1)班喜欢跳绳的同学比喜欢乒乓球的同学少()%。 二、判断题。 1.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式条形统计图整合而成。 ()2.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 三、下面是育才小学1-3年级学生最喜欢的玩具情况统计图。

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式子中,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x 2.下列式子中,不是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 3.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5,那么它的边长是() A.5 B. C. D.以上皆不对 二、填空题 1.形如________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2.面积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负数________平方根. 三、综合提高题 1.某工厂要制作一批体积为1m3的产品包装盒,其高为0.2m,按设计需要,?底面应做成正方形,试问底面边长应是多少? 2.当x是多少时,+x2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 3.若+有意义,则=_______. 4.使式子有意义的未知数x有()个. A.0 B.1 C.2 D.无数 5.已知a、b为实数,且+2=b+4,求a、b的值.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答案: 一、1.A 2.D 3.B 二、1.(a≥0) 2. 3.没有 三、1.设底面边长为x,则=1,解答:x=. 2.依题意得:, ∴当x>-且x≠0时,+x2在实数范围内没有意义. 3. 4.B 5.a=5,b=-4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式中、、、、、,二次根式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2.数a没有算术平方根,则a的取值范围是(). A.a>0 B.a≥0 C.a<0 D.a=0 二、填空题 1.(-)2=________.

2.已知有意义,那么是一个_______数. 三、综合提高题 1.计算 (1)()2(2)-()2(3)()2(4)(-3)2 (5) 2.把下列非负数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 (1)5 (2)(3)(4)x(x≥0) 3.已知+=0,求x y的值. 4.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下列因式: (1)x2-2 (2)x4-9 3x2-5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答案: 一、1.B 2.C 二、1.3 2.非负数 三、1.(1)()2=9 (2)-()2=-3 (3)()2=×6= (4)(-3)2=9×=6 (5)-6 2.(1)5=()2(2)=()2 (3)=()2(4)x=()2(x≥0) 3. x y=34=81 4.(1)x2-2=(x+)(x-) (2)x4-9=(x2+3)(x2-3)=(x2+3)(x+)(x-) (3)略 第三课时作业设计 一、选择题 1.的值是(). A.0 B. C.4 D.以上都不对 2.a≥0时,、、-,比较它们的结果,下面四个选项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________. 2.若是一个正整数,则正整数m的最小值是________. 三、综合提高题 1.先化简再求值:当a=9时,求a+的值,甲乙两人的解答如下:甲的解答为:原式=a+=a+(1-a)=1; 乙的解答为:原式=a+=a+(a-1)=2a-1=17.

2020年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作业是日常教学中检查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帮助 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的主要手段,是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及学习习 惯养成的重要途径。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 及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在布置作业方面基本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而没有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个性发展的差异,容易造成好学生“吃 不饱”,一般学生难提高,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我们在设计作 业时可以由浅入深、逐步提高、突出重点与关键、合理搭配题型,做 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寓趣味性、灵活性于作业中,把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融进数学作业,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内驱力,自觉、主动、高 效地完成作业。 一、作业要有趣味性 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富有趣味性的作业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与“我能做”。

1. 内容有趣。作业的内容是课外作业的核心,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 生活,体现童真童趣,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 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例如,为了巩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进退位加 减法这一知识点,可以将枯燥的计算变成生动有趣的猜数游戏。算式 35+8=43,可以这样设计:我想到了一个数,你来猜猜它是多少。它比 35大8,它是多少?也可以这样设计:我想到了一个数,它比43少35,你猜是多少?这样一种算式便有多种变换方式。这样的猜数游戏,可 以让学生在学校与同学每天互相猜一猜,也可以在家里与父母互相猜 一猜。这样的作业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能让计算能力弱的学 生通过练习得到提高。 2. 形式有趣。学生常常把课后作业视为负担,这与所布置的作业缺少 趣味、机械枯燥有关。数学作业设计应切合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活 泼的形式,使得学生以主动的姿态进行作业。 (1)游戏类作业。如教学完“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的相关 知识,教师可布置学生在校与同学,或者在家与家人一起互动,玩站 队游戏。让学生在游戏时站一站、指一指、想一想、说一说,让他们 能够在游戏中辨认方向,用方位词语来描述物体所在方向,既让学生 在快乐中完成对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及合作交流能力,又 增进与家人的情感,有益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2)创作类作业。这类作业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亦能培养教学学科之外的能力。例如,在教学低年级“统计与概率” 领域的内容时,教师布置学生利用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设计练习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设计练习 [摘要]:练习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所以,对于这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在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如何巧妙设计练习,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真正体现“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练习设计巩固练习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理念贯穿于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充分体现在每堂课的练习设计中。我认为一个好的练习设计,直接关系到我们一堂课的成功与失败,练习作为学生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巩固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技巧的手段,而且还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作业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数学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在“新课标、新理念、新实践”活动中,我们倡导:“人人参与有价值的练习,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练习,不同的人在练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那么,在实施新课标中,我们的教师怎样精心设计自己的练习呢?下面谈几点体会:

一、目的性和针对性相结合 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应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并落实到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说,练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来设计练习。这样就可以做到练习目的明确,重点突出,有针对性,不平均使用力量,容易的少练,较难理解的重点练、反复练,加强估算,巧算,心算练习,使计算逐步达到熟练形成技能,做到听到或看到题目,就能迅速地说出得数。目的明确,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内练习变为学生自觉的活动,从而提高练习的效果。那种盲目的、机械的、重复的练习往往是无益的。同时,我们在练习设计中,目的性和针对性往往是相结合的,既要有目的性,更要有针对性,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分层施教的原则,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首先应抓住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专项练习;其次,还应针对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专项练习。根据作业中普遍存在的薄弱进行专项习题的设计,使得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薄弱的知识点.例如,在“平均数应用题”中,关键之处在“寻找总数量和总份数”,可以针对这个重难点设计寻找总数量和总份数的练习,让学生在比较、练习中明晰概念。又如,学生学习了“质因数”、“分解质因数”、“互质数”后,容易把它和前面的“质数”混淆起来,也可以设计专项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对比,准确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老师刚教学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研 究方案

《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问题提出 数学作业是课程与教学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体现弹性化和兴趣化,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不断发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但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作业一直以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要任务。习题形式单调、陈旧,重点放在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习题的条件和结论也多是单一的、不变的,即所谓封闭的、规范的;而且习题内容缺乏开放性,不利于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再者习题缺乏应用性,缺乏与实际问题或其它学科的联系。习题基本上是纯粹的数学题,而所谓的应用题也只不过是经过机械辨别,模仿即可套用公式或相关的数学模型加以解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应用题。学生看不到数学问题的实际背景,也不会经过数学化的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建立积极的、健康的数学观,掌握数学、建模方法是极为不利的。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负担加重,探索精神萎缩。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提出《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课题,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

的,是经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必须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 2、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3、《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标准强调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新课程目标体系,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强调教学中的“民主、交流、互动、对话”,强调“经历与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提倡课堂开放,努力把课堂变成实现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主阵地。 4、关于“优化”的理论。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将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即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数学作业(包括课内作业、课外作业、阶段性检测作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认识三角形练习题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下册课堂达标测试题 一、填空(每空3分,共60分) 1.三角形的三边关系:①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②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 第三边. 2.下列每组分别是三根小木棒的长度,用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填“能”或“不能”): (1)3㎝,4㎝,5㎝( ) (2)8㎝,7㎝,15㎝ ( )(3)13㎝,12㎝,20㎝( ) (4)5㎝,5㎝,11㎝ ( )(5)6cm, 8cm, 10cm ( )(6)7cm, 7cm, 14cm ( ) 3.在△ABC 中,∠A =10°,∠B =30°,则∠C =_________.4.在△ABC 中,∠A =90°,∠B =∠C ,则∠B =_________. 5.(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2cm ,另一边是9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cm. (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是5cm ,另一边是7cm ,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_____________cm. 6.如果∠B +∠C =∠A ,那么△ABC 是 三角形. 7.在△ABC 中,AB =6 cm ,AC =8 cm 那么BC 长的取值范围是 .8.ABC ?中,AD 是ABC ?的中线,且cm BC 10=,则 BD= cm. 9.在ABC ?中,?=∠80A ,AD 为A ∠的平分线,则BAD ∠= 10.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上的高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则此三角形是 _____________三角形. 11.判断具备下面条件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还是钝角三角形: (1)如果4:3:1::=∠∠∠C B A ,那么ABC ?是 三角形;(2)如果B A ∠=∠, ?=∠30C ,那么ABC ?是 三角形;(3)如果C B A ∠=∠=∠5 1 ,那么ABC ?是 三角形. 二、选择(每题3分,共27 分)1.在△ABC 中,∠A 是锐角,那么△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2.△ABC 中,若∠A ∶∠B ∶∠C =1∶2∶3,则△ABC 的形状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确定 3.以下是由四位同学描述三角形的三种不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三个角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B 、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C 、由三条直线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D 、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4.△AB C 中,已知a =8, b =5,则c 为( ) A 、c =3 B 、c =13 C 、c 可以是任意正整数 D 、c 可以是大于3小于13的任意数值 5.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都在三角形内 B 、直角三角形的高只有一条C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外 D 、三角形至少有一条高在三角形内 6. 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线的交点恰好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7.在一个三角形,若?=∠=∠40B A ,则ABC ?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8.三角形的高线是 ( ) A 、线段 B 、垂线 C 、射线 D 、直线 9.在Rt △中,两个锐角关系是( )A 、互余 B 、互补 C 、相等 D 、以上都不对 三、解答题 1.如图,在△ABC 中,∠BAC=60°,∠B=45°,AD 是△ABC 的一条角平分线求∠ADB 的度数. (7分) 2.在下列图中,分别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6分) 提高题 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4和9,则此△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 ) A 、5<L <13 B 、4<L <9 C 、18<L <26 D 、14<L <22 2.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a ,7,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如果这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那么它的周长是 . 3.如图,△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O ,若∠BOC=120°,则∠A=________° 如图,在△ABC 中,∠A=50°,∠B 与∠C 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E ,则∠BEC= 度. 如图,小林已经画出了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角平分线,他说:“我不用再将第三个角平分,就能画出第三条角平分线.”他说的有道理吗? .他会怎样作? ,他这样做的理由是 . A B C O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 万以内数的认识》课时作业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课时作业设计第1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1) 一、填一填。 1.()个一是十,10里面有()个一。 2.()个十是一百,一百里面有()个十。 3.()个一百是一千,1000里面有()个一百,1000里面有() 个十,1000里面有()个一。 二、数一数。 1.从三百九十八起,一个一个地数到四百一十。 2.从五百七十八起,一十一十地数到六百三十八。 3.从一百四十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九百四十。 三、找一找,下面的笑脸分别表示多少? 1. 995 996 997 2.990 980 970 3. 500 600 800 4. 390 395 415 四、连一连。

五、说一说。 还可以怎么数?说一说。 第2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2)一、给四百七十八个小方格涂上颜色。

二、想一想,写一写。 三、读数、写数,并说说下面各数的组成。 1.一双轮滑鞋的价钱是五百二十八元。 写作: 组成: 2.运动场里的标准跑道全长400米。 读作: 组成:

3.一台吸尘器的价格是605元。 读作: 组成: 4.买一件抓绒上衣需要260元。 读作: 组成: 四、用3、5、0三个数字,按下列要求组成三位数。 1.最大的三位数 2.最小的三位数 第3课时 1000以内数的认识(3) 一、我会填。 1.数数和拨数可以用计数器和()。

2.在算盘上记数时,要在算盘上选一档作记号,定作()位。向左数第二档是()位,第三档是()位…… 3.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一个上珠表示(),空档表示()。 二、看数画,并读数。 406 254 620 读作:读作:读作: 三、我会看。 1. 是由3个()、9个()和8个()组成的。 2. 是由3个()、9个()和8个()组成的。 四、在算盘上拨4颗算珠表示三位数,写一写。(至少写5个) 第4课时练习课

小学数学有效作业设计

浅谈小学数学有效作业的设计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作业,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依据新课程理念优化的作业设计,致力于所布置的作业更为有效并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在小学数学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从前,一部分教师只重视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但轻视作业的选择与设计,只强化作业对知识的巩固作用而淡化作业的育人功能,机械练习多但创新作业少,教师布置多而学生设计少,技能性练习多可方法性作业少,使得作业的高耗低效现象仍很严重。鉴于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程的理念,重新全面认识作业的目标和价值,优化作业设计,力求布置的作业是有效的,对学生有帮助并能促进学生成长的。接下来本人就这方面的一些做法谈谈自我体会。 一、作业设计要具有兴趣性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它能激发求知的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性。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我们要增强作业的趣味性。翻开数学课本或是教辅资料,设计的练习题,无不是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事物穿插在数学作业之中,这样的练习设计具有童趣和亲近性,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与动机,吸引力强,使孩子做起来乐此不疲。如教学完“2-6的乘法口诀求商”后,我们可以设计“对口令”的游戏,让孩子与同伴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感受知识的魅力、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意完成这样的作业。又如复习“长度单位”知识后,我给学生留了这样的一道作业:“小马虎的日记——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卫生间,拿起15米长的牙刷刷完牙,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学校离我家约有900厘米。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一根长3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拿出1毫米长的铅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老师在小马虎的日记上写下“可能吗”三个字,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请改正。”这样原本干巴巴的“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摇身一变,成为富有情趣的小故事。包装后的作业形式活泼、趣味十足,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学生也觉得兴味盎然。 二、作业设计要具有自主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作业的设计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给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主动获取知识,分析运用知识的机会,尽可能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解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中的主动者,探索者和成功者。并且在学习中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的有一定梯度的练习,如:基本题(参照例题编写);变化题(变换条件,增加难度);开放、实践题(动手做,动脑想),其间并可以供给这样的选择:习题可以独立完成,如果觉得有点难度的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自主性作业能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识呈现出来,这种方式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奠定基础。如学习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后,学生就可以设计出以下几种类型的作业:看图形计算面积;已知长和宽求面积;已知面积和长求宽;已知面积和宽求长…… 再比如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单元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一种长方体食品盒,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所需材料的多少问题,以及考虑能装多少食品,怎样进行包装设计等等。 三、作业设计要具有探索性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也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靠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来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从多渠道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生活实际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技巧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技巧 课堂练习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要使课堂练习做到适度、高效,让学生既掌握知识,又发展能力,就必须精心设计好每堂课的练习。 一、围绕教学重点设计课堂练习 数学教学是分单元进行的,每一单元可划分为几个“知识块”,同一“知识块”的几个教学课时又有不同的侧重点或叫“知识点”。课堂练习就是要围绕每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计。 例如,教学“两位数的除法笔算”前两课时,重点、难点是试商。新课前的练习应为学习试商方法作知识铺垫,可这样设计: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0×()〈206;2.在○里填上〉或〈:32×5○150;3.估算:7 8×8=□、206×3=□。讲授中的练习要为理解试商方法服务,可这样设计:1.说出试商过程: 附图{图} 2.如果把 附图{图} 中的27看作20来试商,要试几次?如果看作30来试商,要试几次?比较一下,怎样试商简便些。新课后的练习要起到强化试商方法的作用,可这样设计:1.说一说附图{图} 等题该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出来;2.不用竖式计算,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商几:附图{图} 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30=8……15,300÷□=7……20; 4.下面的计算正确吗?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附图{图} 二、遵循认知规律设计课堂练习 每堂课的练习设计要根据知识的结构特征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设计,做到由浅入深,有层次、有坡度,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 例如,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可设计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 1.基本练习:(1)口算:1/3+1/3、5/7-2/7、5/11+4 /11、3/4-1/4、5/9+2/9、3/8+7/8、b+a/+c/a、a/b -c/b(a、b〉0,a〉c)。(2)笔算:7/18+13/18、13/20-7 /20. 2.综合练习:(1)填空:5+7/()/()=1、()/()-2/5=2/5、3/11+()/()=7/1 1、()/()-1/6=5/6.(2)解方程:1/5+x=4/5、x-7/13=5/1 3. 3.发展练习:仿照7/11=()+()、7/11=()-(),分别编出5道加法和减法计算题。 通过上述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在简单运用、综合运用、扩展创新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同时也照顾到全班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使他们都有收益。 三、根据智能目标设计课堂练习 多途径、多角度地训练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是提高学生个体素质的需要,是课堂练习设计的重要依据。 1.设计联想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教师可从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和逆向联想等方面设计练习题.如看到“a是b的5/6”,要求学生联想到:(1)a与b的比是5∶6(横向);(2)b与a的比是6∶5(逆向);(3)b是a的1 1/5倍(横向、逆向);(4)a比b 少它的1/6(纵向);(5)b比a多它的1/5(纵向、逆向);(6)a增加它的1/5与b相等(纵向);(7)b减少它的1/6与a相等(纵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设计练习课(5)

第8课时练习课 一、填空题。 1. 用12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和(); 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3. 一个周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平方厘米。 4.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一块橡皮的面积是8()一支钢笔长13()一台电视机屏幕的面积是20()一张课桌高6()一间教室的面积约50()一张邮票的面积约4()小明的身高是130()一扇门的面积约2() 5. 4平方米=()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70平方米=()平方分米 300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00平方米=()平方分米 二、选一选。 1. 常用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A.10 B.100 C.1000 D.10000 2. 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A.16平方厘米 B.16平方米 C.16米 D.1600平方米

3. 长方形面积为16平方厘米,将其拆分为两个小长方形,原长 方形和拆分后的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和的关系是()。 A.原长方形面积大 B.原长方形面积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三、一张正方形桌子的桌面边长是12分米,要配上一块同样大的玻 璃,这块玻璃的面积有多大? 四、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用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铺 地,需要这样的地砖多少块?如果每块地砖18元,铺完这条人行道一共要多少钱?

五、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60米,宽30米,池底铺面积为8平方分 米的方砖,需要多少块? 六、有两个长都是18厘米,宽都是9厘米的长方形。 1.用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2. 用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案例

如果布置的作业内容“一刀切”,往往容易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了”.培养不出拔尖的学生,更弥补不了后进生知识的缺漏。鉴于此,我就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 一、学生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给学生分层次:基础好的分为A组;基础一般的分为B组;剩下的基础较差的为C组。 二、作业的分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主要设计一些模仿性习题,让他们通过套用公式来尽快巩固学过的知识。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外,再做一些学习能力的训练,让他们进行发展性学习。最后是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进行综合性练习,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同时适当加练一些有难度的拓展性练习。下面是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扣》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设计的分层作业: C类:1.一袋面粉原价60元,现在打八五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2.一台电脑原来售价是4800元,五?一节搞促销活动,卖4080元,这台电脑现在打几折出售?3.一款书包按七五折出售是75元,这款书包原来卖多少元? B类:1.小明买了一套玩具,原价20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 2.书店打七五折售书,小丽买书花了15元,少花了多少钱? A类:1.水果店把150千克苹果按每千克6元出售,卖掉80%后,其余的打八折出售。这些苹果共卖了多少元?2.一件羽绒服,按进价提高25℅标价,后来,因天气变暖,按标价打七五折出售。这件羽绒服卖出后,是赚了还是赔了? 这样,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就能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直接完成,知识的应用较为直接,重点是让其巩固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点;而对于学优生,则以提高拓展为主,充分发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提高综合、灵活运用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每个小学生先天素质和学习水平是不同的,我们要因材施教,给他们分层布置好作业,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能消除基础较差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7的乘法口诀》时把作业设计成一个“自助餐”,改变了以往的命令式、强制

(完整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 蟠龙小学陈健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在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 (1)教与学中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数学很有用,另一方面学了数学不会用; (2)教师无视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用拉平取齐的方法要求两头学生向中等生看齐,致使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原地踏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而苦恼厌学; (3)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状态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和负责态度欠缺,以致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上感到困难,富有创造力的数学优秀学生难以脱颖而出。 我们的教学理念是“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我们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新课的设计,对课堂练习重视的不够,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上一般对新课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能否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就不能预测了,针对这个问题对练习的研究尤为重要。 二、过程设计 我校为了推进我校科研科研工作,参加了白云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指导的有效性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题组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在学校课题启动后,我们根据低中高年级成立了课题小组,认真学习了区学校的总课题方案,对照新的课程理念,经过全面的课堂教学分析,反复了思考,最后确立了《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研究》子课题。为了顺利有效地开展研究,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并进行了具体分工。课题组成员通力合作,积极搜集资料,查找理论依据。由董国洪校长拟稿,制定了课题方案,经过课题组成员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认识三角形 教案

1认识三角形 1.掌握三角形的概念,能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三角形以及这些基本元素. 2.认识等腰三角形,会按边对三角形分类,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3.正确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概念. 4.画出任意三角形的高.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在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知识的激情,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 【重点】 1.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究和归纳. 2.了解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并掌握其性质,会作三角形的中线和角平分线. 3.三角形高线的概念,会画任意三角形的高. 【难点】 1.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其性质的应用. 2.画钝角三角形、夹钝角的两边上的高和掌握三角形高的应用. 第课时

1.掌握三角形的概念,能用适当的符号表示三角形以及这些基本元素. 2.经历实验活动的过程,得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能应用三角形内角和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求三角形内角和问题. 3.会按角的大小关系对三角形分类;能从所给出的已知角中,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通过观察、操作、想象、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意识及数学表达能力. 【重点】探究发现和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的过程,并归纳总结出规律. 【难点】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教材P81~83. 导入一: 多媒体展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