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

(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

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将通过资本存量的调整使各国资本价格趋于均等,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世界各国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虽然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假设较之现实生活要简单得多,且与显示生活有很大的反差,但是这个模型的理念确实是值得称道的,既国际投资能够同时增加资本输出输入国的收益,从而增加全世界的经济收益。

第二章

三优势范式

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三,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

势和区位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并且具有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②交易性所有权优势。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包括生产诀窍、营销技能、信息、专利、管理、品牌、商誉等。大公司拥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和大批各种专业的人才,

形成管理方面的优势。③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带来的研发、创新优势以及低成本优势。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海外扩张,成为国际企业。寡头企业多利用直接投资来扩大化规模经济的优势。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善而把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所获得的优势。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美及市场失灵,企业必须具有把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实行供给和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

所有权优势指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而内部化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与形式。但是,一个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并将之内部化,还不能准确地解释直接投资活动,因为出口也能发挥这两种优势。因此,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比另一国家或地区能为外国厂商在本国或本地区投资设厂提供更有利的条件的优势,也即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

区位特定优势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生产布局的地点选择。

具体的区位因素包括:①劳动成本和自然资源。对外直接投资在选择区位时,优先考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尤其是标准化以后的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合适的气候条件②市场潜力。多数情况下,国际企业只有当其产品能够进入或部分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条件下,才会作出直接投资的决定。③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贸易壁垒会影响国际企业在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进行选择。④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情况和投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投资的国家风险,包括有关的金融贸易政策、法律完善程度、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运输通讯等情况。

2.试述垄断企业优势理论和内部化理论的异同

垄断优势理论从市场不完全性和企业的特定优势角度出发,论述了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和决定因素。而市场内部化理论着重从自然性市场不完全出发。并结合国际分工和企业国际生产组织形式分析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书)企业拥有这些特有财产本身的特殊优势,这种财产的内部化过程赋予了企业以特有的优势。内部化理论通过对中间产品市场缺陷的论述,将海默的理论进一步延伸,将交易成本纳入不完全市场的研究中。只要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内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企业便拥有内部化优势,从而可以实现跨国经营。内部化理论从成本和收益的角度解释国际直接投资的动因。(ppt.) 3.试述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理论

发展中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适用性理论

1.小规模技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威尔斯80年代提出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弥补了传统直接投资理论把竞争优势绝对化的不足。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低生产成本,这种低生产成本是与其母国的市场特征紧密相关的。威尔斯

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颇具优势。(3)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2.技术地方化理论: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机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的。主要观点:发展中国家企业对进口的技术和产品加以改造和创新,更好满足当地市场,便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证明落后国家企业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可能性。3.国家利益优先取得论:从国家利益的角度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其对外直接投资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这些国家的企业按优势论的标准来衡量是根本不符合跨国经营的条件。但是由于国家战略利益的原因,企业不得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和发展自身的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将支持和鼓励企业进行跨国经营活动。

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环境

指影响国际投资的各种因素相互依赖、相互完善、相互制约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大小。

2硬环境

指能够影响投资环境的外部物质条件,如能源供应、交通和通信、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生活服务设施等。

3软环境

指能够影响国际直接投资的各种非物质形态的因素,如外资政策、法规、经济管理水平、职工技术熟练程度以及社会文化传统等等。

4.冷热比较分析法

指出要从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等7个方面对各国投资环境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其中,政治稳定性、市场机会、经济发展与成就、文化一元化同属“热”因素,而法令障碍、实质障碍、地理与文化差异同属“冷”因素。“热”因素越大,“冷”因素越小,一国投资环境越好,外国投资者在该国的投资参与成分就越大。

3.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决定因素P73

重要性:它是开展国际投资活动所具备的一切条件的有机整体。国际直接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一国对外资吸引力的大小。

决定因素:

自然因素:它是跨国投资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某些情况下对一定的投资项目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济环境: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因素,也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政治因素:是指东道国的政治状况、政策和法规;

法律环境:是直接关系到安全性的问题的重要方面

社会因素:指对投资有重要影响的社会方面的关系。

3.试总结各种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的基本思路和共性 P81

基本思路和共性是将总投资环境分解为若干具体指标,然后再综合评判。

4. 案例分析

分别运用等级尺度法和要素评价分类法对英国的投资环境进行计分和评价P84 等级尺度法:1.货币稳定性(4-20分)2.近五年通货膨胀率(2-14分)3.资本外调(0-12分)4.外商股权(0-12分)5.外国企业与本地企业之间的差别待遇和控制(0-12分)6.政治稳定性(0-12分)7.当地资本供应能力(0-10分)8.给予关税保护的态度(2-8分)

要素评价法:I=AE/CF(B+D+G+H)+x 投资环境激励系数(A)城市规划完善度因子(B)利税因子(C)劳动生产率因子(D)地区基础因子(E)效率因子(F)市场因子(G)管理权因子(H)

5. 试结合本章专栏3-1和专栏3-3,分析我国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和具体措施。改善投资环境的重点是改善软环境和社会因素中的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社会心理与习惯。

具体措施是降低贸易壁垒、提高私有财产保护程度、降低企业运行障碍、提高政府清廉程度、提高经济自由程度和提高法律完善程度。

4.国际投资环境具有

)综合性:国际投资的特点和现代经济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国际投资环境整体是由多1.

种因素综合构成的。)系统性:构成国际投资环境的各个因素既有各自独立的性质和功能,又是相互连接、2这个系统的功能强弱不仅取决于各个因素的状它们共同构成国际投资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况,而且还取决于各种因素相互间的协调程度。)层次性:3国家因素、有国际因素、影响国际投资活动的各种外部因素是存在于不同的空间层次上的,国内地区因素和厂址因素。国家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喝自然五大因素,但厂址环境一般不包括政治、法律因素,而在国家环境中政治、法律、经济因素是最重要的;在厂址环必须对对于投资者来说这一性质要求投资环境时,境中,自然和广义的基础设施等尤为重要。四个层次的投资环境都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整个投资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相对性:4 产生这一性质的原因在于,同样的投资环境会对不同的投资活动,显示出不同的功能作用。不同的投资活动所要求的投资环境和受同一环国际投资本来就是相对于投资活动而言的,进行总境因素的影响是不同的。这启示人们在评价和改善投资环境时,不仅可以从共性出发,体上的评价和改善,而且应从特殊性出发,针对具体投资活动评价和改善。

.第四章

名词解释:1)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国际直接投资(或收购现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横向型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到外国投资建立与国内生产和经营方向一致的子公司或附属机一般适用于机器制------构,同时这种机构或子公司能独立地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与销售过程造业和食品加工业。并在母公司与子公纵向型投资是某一企业到国外建立与国内的产品生产有关联的子公司,司间实行专业化协作--------多见于汽车、电子等专业化分工水平较高的行业。

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股权投资([1]Equity Investment),指通过投资取得被投资单位的股份。是指

企业(或者个人)购买的其他企业(准备上市、未上市公司)的股票或以货币资金、无形资产和其他实物资产直接投资于其他单位,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这种经济利益可以通过分得利润或股利获取,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取得。

横向型投资:也称水平型投资,是指母公司将在国内生产的同样产品或相似产品的生产和经营扩展到国外子公司进行,使子公司能够独立地完成产品的全部生产和销售过程。垂直型投资:也称纵向型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到国外建立与国内的产品生产有关联的子公司,并在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实行专业化协作。

2.跨国并购<控制外国股权投资>与绿地投资方式的对比

(一) 从短期角度来比较

尽管并购方式和新建投资方式的FDI都为东道国带来国外金融资源,但并购方式所提供的金融资源并不总是增加生产资本存量,而在新建投资的情况下则会增加。并购方式不太可能转移新的或比新建更好的技术或技能,而且可能直接导致当地生产或职能活动(如研发)的降级或关闭,而新建并不直接减少东道国经济的技术资产和能力。当利用并购方式进入一个国家时,并购方式能够加强东道新建在进入时必定会创造新的就业。还可能导致裁员,不会创造就业,

国的集中并导致反竞争的后果而新建能够增加现有企业的数量并且在进入时不

可能直接高市场集中度

)从长期角度来比

跨国并购常常跟随着外国收购者的后续投资如果被收购企业的种种关联得以保

留加强,跨国并购就能创造就业。这两种方式在就业创造方面的差异更多的取决于进入的动机而不是取决于进入的方式并购和新FD都能带来东道国缺少的新的管理生产和营销等要的互补性资源。从东道国角度看,需FD的原因部FD能够在新领域中带来资如业产从而有助于当地经济的多样总的说来在并购方式中现有

资产从国内所有者转至国外所有者手中而在绿地投资方式中有现实的直接投资

资本或效益资本发生了跨国的动,因此在东道国,跨国公司所控制的资产至少在理论上是新创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发展绿地投资FD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跨国并购已成为跨国公司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程保持有利竞争地位而更乐于采用的

一种跨国直接投资方式随着全球投资自由化的进一发展,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地体现出

3.简述国际合作经营企业和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异同(第四章

两者的共同点

都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范围都是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它们都要考虑投资项目的利润水平、投资的安全保障以及东道国投资环境

两者的不同点:主要是在法律依据、组织形式、利润分配、债务负担等方面

国际合作经营企业与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异同点比较表,见下表所示

国际合作经营企国际合资经营企

共同都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范围,都是共同投资兴办企业共同管理、共享收益、共担风险

它们都要考虑投资项目的利润水平投资的安全保障以及道国投资环境

性质不契约式合营企业其股权式合营企业,根据同资和服务等不计算股份资比例确定各方的权利义

可以是法人式企业法人式企

不可以是非法人式企

根据合同规定承担各方不论以什么方式出不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必须以货币计算股权比例,以采用利润分成、产品按股权比例分享受益、分担成,或其他方式险

有的合同还明确规定保外方的收益达到一定的额,促使外商更愿意合作

通过固定资产折旧主要通过利润分成收回方式不品分成办法收回资

合营期满剩余财产全部合营期满,剩余财产通过估东道国合作者所有不再按出资比例分配

行清算

外商收回的投资只限于投.

不包括利息入的本金且要求分得利润的多少决于企业经营所得利润以有利于调动外商大小经营积极性4有选择地分析知名跨国企业进驻中国的投资方式及其原因(第四章)案例1:集团收购收购国营上海红星电熨斗厂60%的股份。1996年,法国SEB1993红心一度占据了中国电熨斗市场的半壁江山,在上海的占有率更高达87%。收购前,万元的红心与法国2亿元、赢利20001.3年品牌评估价值就高达亿元。然而,1995年还销售“合了年分手的时候,占有率下降到20%。SEB合资后,市场占有率从50%直线下降,到1999三年,亏了三年。最后双方分手了,结果渠道被占了、市场被占了,留给中方的是一屁股应收账款。“斩首”四招:第一招,控股合资、做亏、独资。第二招,鲸吞渠道。合资后,法国SEB旗下的特福、好运达顺利地进驻中国大中城市的数百个商场,低成本地控制了渠道使SEBSEB消费终端。第三招,品牌差异化操作。红心定位在低端,同时把自己的品牌如特福、好运达定位在中高端,并用专柜分割进行推广。第四招,转移利润。国内低价采购,国际高价销售,国“合理合法”拿走。内亏、国外赚,利润案例分析:分析外资企业在中国从合资走向独资的原因?的股份,62%但是通过购买方式,西门子获得了最初,西门子只占40%,1.控股方面:顺利控股,逐渐形成独资的局面。的大部分技术出自西门子,中方技术欠缺,没有实力。技术方面:长期以来,BISC2.

在西门子不时的注入具有发展潜力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以及中方没能拿到技术的情况下,不占较高股份的中方只能被逐渐的排斥在外。

3.管理运营方面:从BISC的管理高层来说,董事长为中方人员,而副董事长则为德国人士,相反直接负责公司运营的公司总裁则是外方人员。而且中方缺乏较好的管理人才。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方只能拿到其股份所占比例的收益,根本没有什么优势可言。再者,单纯从运营成本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独资公司就能做所有的业务,公司运营成本是最低的,所以,合资企业只能逐渐向独资企业发展。

4.政策方面:中国加入WTO后,允许更多的外资进入中国。因此政策上的缺口慢慢允许某些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独资或股份制的控股母公司,并且允许以控股公司形式从事在中国的制造、研发、销售、物流、服务等业务,给中国企业,尤其是合资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BISC在这样的冲击下,失去了原有的政策优势。

第五章

1.名词解释

跨国公司: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即子公司、附属公司以及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并从事生产、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性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跨国经营指数:一家企业的国外资产比重、对外销售比重和国外雇员比重这三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

网络分布指数:网络分布指数= N/N *×100%

:公司有可能建立国外分支机构的国家数N*: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数,N.

绿地投资:又称创建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

跨国并购:指一国跨国性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企业的一定份额的股权直至整个资产收买下来。

股权参与:指以所有权为基础,以决策经营权为途径(持有普通股),以实现对企业有效控制或影响的直接投资方式。

非股权安排:是指跨国公司未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通过与东道国签订有关技术、管理、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取得对该东道国企业的某种管理控制权。

2.如何理解“跨国公司”这一概念,衡量跨国公司国际化经营主要有哪些指标?答:指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即子公司、附属公司以及分公司)或控制东道国当地企业,并从事生产、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性活动的国际性企业。

指标:1、跨国经营指数(Transnationality Index)

TNI =[(国外资产/总资产+国外销售额/总销售额)+国外雇用人数/雇员总数)/3]×100%

2、网络分布指数= N/N *×100%

N:公司国外分支机构所在的国家数,N*:公司有可能建立国外分支机构的国家数

3、外向程度比率(Outward Significance Ratio)

OSR=一个行业或厂商的海外产量(或资产、销售、雇员数/一个行业或厂商在其母国的产量(或资产、销售、雇员数) 4、研究与开发支出的国内外比率 R&DR =一个行业或企业的海外R&D费用开支/

一个行业或企业的国内或国内外R&D费用开支总额 5、外销比例(Foreign Sales Ratios)

FSR=行业或厂商产品出口额/行业或厂商产品海内外销售总额

3.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趋势

答:1、跨国并购的全球趋势:跨国收购在跨国并购中占约大部分比重;单项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横向并购比重不断增加,成为跨国并购的主流。股票互换在跨国并购的融资方式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跨国并购的战略性动机日益明显,善意收购成为主流。

2、跨国并内径的地区趋势:发达国家是跨国并购的主体;发展中国家在跨国并购中比重不大且非常不平衡。

3、跨国并购的部门与行业趋势:第三瓣业跨国并购比重增长,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产业变得微不足道;横向并购活动密集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正在加强。

简述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的区别

答:1、在并购方式中,现有资产从国内所有者转移至国外所有者手中;在绿地投资方式中跨国公司所控制的资产至少在理论上是新创造的。

2、并购不总是增加生产资本存,而在新建投资的情况下则会增加。

3、并购可能直接导致当地生产或职能活动(如研发)的降级或关闭,而新建并不直接减少东道国经济的技术资产和能力。

4、并购方式能够加强东道国的集中并导致反竞争的后果,而新建能够增加现有企业的数量,并且在进入时不可能直接提高市场集中度。

什么是股权参与和非股权安排,各有什么特点?

答:股权参与是指以所有权为基础,以决策经营权为途径,以实现对企业有效控制或影响的直接投资方式。

非股权安排是指跨国公司未在东道国企业中参与股份,而是通过与东道国签订有关技术、管理、销售、工程承包等方面的合约,取得对该东道国企业的某种管理控制权。其特点是

没有货币资本注入,是一种合约资,担有控制权,层次高,富有技术含量,有一定的条作,担风险较小

6.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是如何演变的?

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主要涉及公司的机构设置和决策权限及其运转方式,它要随着企业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总体上看跨国公司组织结构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种形式:(一)出口部:在跨国公司发展的早期,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与国内公司组织结构的基本框架相同,只是在总公司下增设一个出口部,来负责公司出口业务。(二)国际业务部:1)国际业务日渐增多,对国际业务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进行管理就成了公司的重要问题。2)公司内部单位之间的利益矛盾要求母公司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跨国公司调整组织结构,在总部下面,设立国际业务部,作为统筹管理国外子公司、海外生产和销售,对外直接和间接投资等业务的专门机构(三)全球性组织:20世纪60年代以后:建立全球性的更为复杂的内部结构,按照企业的权力主线来确定企业各层次、各部门的权力与职责的范围,以及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企业内部设置机构、划分权力的依据或标准。1)职能总部2)地区总部3)矩阵结构:在矩阵结构中有三个维度:职能维(由各种职能总部构成)产品维(由各种产品线总部构成)地区维(由各种地区总部构成。特点:矩阵结构适用于企业规模庞大,产品多样化且市场分散的巨型跨国公司。在行政层面上:母国总部对各子公司的严密控制;在业务层面上:减轻了母国总部对具体业务的管理重负。矩阵结构的问题:主线模糊和权力的重叠、增加了管理费用、有碍整体协调和战略方针的贯彻。(四).跨国公司组织变革的最新进展 1、变“扁”:形形色色的纵向结构正在拆除,中间管理阶层被迅速削减。变“瘦”:组织部门横向压缩,将原来企业单元中的服务辅助部门抽出来,组成单独的服务公司,使各企业能够从法律事务、文书等各种后期服务中解脱出来。 2、全球网络组织

一是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与其他功能相分离,从而形成一个由总公司进行统一管理和控制的核心;二是根据产品、地区、研究和生产经营业务的管理需要形成组织的立体网络,这一网络具有柔性,即网络中机构的重要性顾及项目性质而变化。

7.选定1~2个跨国公司,对其国际化程度、对外投资方式、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详细研究。

沃尔玛

(1)国际化程度

沃尔玛公司由美国零售业的传奇人物山姆·沃尔顿先生于1962年在阿肯色州成立。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沃尔玛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目前,沃尔玛在全球开设了7000多家商场,员工总数190 多万人,已成为美国最大的私人雇主和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商。每周光临沃尔玛的顾客1.76亿人次。分布在全球14个国家。沃尔玛的业务遍及十四个国家:美国、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波多黎各、英国、加拿大、中国、尼加拉瓜、日本、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

(2)对外投资方式

从沃尔玛的扩张历史来看,沃尔玛主要采取扩过并购和绿地投资这两种进入方式。每一种投资方式都有自己的优劣,而要选择哪一种进入方式不仅要考虑投资方式的特性,也要综合企业自身的情况东道国国情等因素。

一、美洲

墨西哥是沃尔玛进入国际市场第一个选择的国家,而且它采取的是与墨西哥最大零售商西弗拉组建合资企业的形式进入的。与美国同属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墨西哥在地理和文化上与美国最为接近,但是,由于沃尔玛并不了解当地市场,所以进入墨西哥的时候,通过与最大零售商快速较好地融入到目标市充分利用东道国零售企业的销售网络和经营经验,西弗拉合资经营,

场中去。到了1997年,沃尔玛在比较熟悉墨西哥的情况下,收购西弗拉的多数股权,获取成功当地零售企业。而对于同样是北美自由贸易区,与美国文化、地理、收入水平相近的加拿大,沃尔玛则是采取了收购的进入方式。因为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水平比墨西哥好,它的零售业市场已经十分成熟了,早已被当地的零售商占领,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沃尔玛想要占领当地的市场,很容易引起当地零售商的联合抵制,这样风险很大。而并购快速占领市场、风险小等优点,使得对于对于沃尔玛来说,低价收购经营不善的零售商伍尔科成为了最好的最快的进入当地市场的方式。在北美市场成功扩张的基础上,沃尔玛开始南下,1992年进入

波多黎各,1995年进入巴西和阿根廷。

二、亚洲

沃尔玛在美洲的扩张经验,对沃尔玛进入其他市场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进入中国和日本市场,其实和在墨西哥、加拿大的扩张就时借鉴美洲的经验的。中国零售业市场和墨西哥相似,且沃尔玛也是在不了解中国市场的前提下,1996年沃尔

玛采用了合资方式,充分地利用东道国零售企业的销售网络和经营经验,融入中国市场。日本市场和加拿大相似,十分成熟、竞争激烈,所以在充分研究了日本市场之后,沃尔玛大举兼并和收购处于经营危机或者破产的其他超市集团的店铺。沃尔玛在西友的持股比例目前为37.8%。根据沃尔玛和西友的协议,到2007年

12月底,沃尔玛在西友的控股比例将达到69.4%,将全取得西友的所有权和经营权,从而实现分阶段兼并西友公司的战略构想。

三、欧洲市场

对于沃尔玛来说,欧洲市场是最花脑筋的。成熟的市场、强大的竞争对手、巨大的文化差异等等,都是沃尔玛进入欧洲市场的绊脚石,这也是沃尔玛迟迟不进军欧洲市场的原因。对于欧洲这样的市场,沃尔玛当然会采用并购这种风险小成效块的方式。1998年和1999年分别通过收购德国渥特考夫集团的21家商店和英

特斯帕的74家超级连锁商店和拥有232家超市的英国的零售连锁集团ASDA成功

打入德国和英国市场。

在沃尔玛选择进入一个国家的方式时,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这个国家的市场竞争结构以及沃尔玛对这个国家零售业的了解程度。如果该国市场是比较成熟,竞争比较激烈,基本上趋于饱和的话,那么沃尔玛就会选择以并购的方式进入,这样一来可以风险比较小,二来可以利用东道国被收购企业的资源快速的进入这个市场。相反,当沃尔玛并不了解东道国,但是东道国的市场还不成熟,那沃尔玛就会采用新建,但是,一般是和当地的企业一起合资,在这个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这两种方式,沃尔玛都会选择东道国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但是等到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沃尔玛就会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控股率,最后控制东道国的零售业市场。独资新建,这种方式,风险最大,需要的资金投入很多,市场占领速度慢,但是企业有很大的控制权。沃尔玛在阿根廷和巴西,波多黎各就是采取这种方式的。因为同为美洲国家,文化差异并不是很大,这些市场又不是很成熟,竞争并不激烈,市场的准入障碍不大,基于这些因素的考虑,沃尔玛大胆的采用了独资的方式,省去了与当地公司整合,控制权争夺的麻烦,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3)组织结构

沃尔玛公司总部实行组织扁平化

传统的零售企业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型”层级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上下级层级分明,每个人都有明确的权利和责任,中间为一个庞大的管理层。该结构在稳定的环境下,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组织结构,适合企业的发展。但当前,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迅速,特别是在零售业,市场环境变化迅速,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己明显不利于零售企业的发展。同时,信息技术在零售业的广泛应用使扁平化结构和管理成为可能。世界零售巨头沃尔玛不断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向下分权。在沃尔玛的组织结构里,上层的CEO下面设立、山姆会员店、国际业务和物流业务,下面就)含折扣店 (四个事业部,分别管理着购物广场

是庞大的分店;另设两个商店管理事业部,通过事业部总裁、区域总裁、区域经理、店铺经理四个层次,直接对店铺的选

址、开办、进货、库存、销售、财务、促销、培训、广告、公关等各项事务进行管理。

沃尔玛总部采用的是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首创于20世纪20年代的通用汽车公司,它是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和市场,实行独立核算。事业部内部在经营管理上则拥有自主性和独立性。这种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分散经营”,即总公司集中决策,事业部独立经营,这是在组织领导方式上由集权制向分权制转化的一种改革

.沃尔玛公司总部实行管理分权化

管理分权化已成为国外零售企业组织管理的共识。也是由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及技术在零售业的应用所推动的。分权化是指上层管理者把一些管理权和决策权与下级共享。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较大程度上,鼓励下级并使其努力工作,从而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店铺销售的所有商品,除了部分生鲜食品考虑到保鲜的要求,由店铺在附近自行采购外,全部要由事业部的采购部门统一采购,物流部门统一配送。这种连锁经营的模式,使得沃尔玛公司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8.案例分析:总结可口可乐公司在于汇源集团并购中的得失,以及国产品牌在

于外资企业进行跨国办公时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合资学习对方的先进技术,常常事与愿违。1、外方往往只给中方低层次的技术,而设计核心技术的,外方就要求中方购买具体的设备或配件。2、外方转让、许可中方使用专利技术时不转让其他相关专利技术,是的受让方仅凭受让技术无法生产。外资在商标方面主要预设了以下陷阱:

1、不平等条约策略:利用中方急于求成心理,在并购协议中不平等地约定合资企业必须使用外方商标,完全排挤中方商标的使用。

2、股权控制策略:外方表面同意,合资企业在经营期限内对双方商标都可使用。但在实际经营中,对方却利用控股地位将中方商标闲置,同时利用合资企业的资金为自己的商标大作宣传。

3、自然淘汰策略:在并购协议约定双方都商标都可使用,但同时限定主产品、新产品用外方的商标,老产品用中方原有的商标,然后外方通过产品升级换代逐步将原中方的名牌淘汰出市场,达到在商标权上完全控制中国国内市场的目的。

4、全面收购策略:外资通过全面收购国内被国人所熟悉的并有良好市场效应的品牌企业,达到迅速抢占中国市场的目的。

第六章

1、名词解释

1)跨国银行:是指以国内银行为基础,同时在海外拥有或控制着分支机构,并通过这些分支机构从事多种多样的国际业务,实现其全球性经营战略目标的超级(国际性)银行。指5个国家以上开展国际金融业务的银行。

2)金融脱媒:融资证券化趋势,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的供给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和融资者手里,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

3)银行持股公司:通过股票所有权控制一家或一家以上银行的公司。

4)辛迪加贷款[Syndicated loan ]:即银团贷款,是指由获准经营贷款业务的一家或数按商定采用同一贷款协议,多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参加而组成的银行集团,家银行牵头,

的期限和条件向同一借款人提供融资的方式。

5)银行兼并:泛指一家与其他用户或非银行市场主体之间的并购行为,并购银行通过这种行为来实现资产经营一体化

6)分行:跨国银行根据东道国的法律规定设立并经营的海外分支机构,是母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受母行委托在海外进行各种国家银行业务。(课本P175)

7.)附属行:由跨国银行与东道国有关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或对当地银行兼并、收购而成立的,大部分股权(50%以上)归跨国银行所有。

8)联属行:P175由跨国银行与东道国有关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或对当地银行兼并、收购而成立的,大部分股权(50%以上)归东道国机构所掌握。

9)代表处:p176跨国银行不具备设立分行或附属机构条件的地方设立的办事机构,是跨国银行最低层次的海外分支机构。

10.)国际联合银行:p176由一些银行组织而成的集团,每家银行以持股的形式各掌握低于50%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2、跨国银行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跨国银行的基本特征,是通过其所拥有的国际网络,在国际间行使其职能。它具

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派生性;(2)具有全球战略目标;(3)国际业务经营的超本土性;(4)管理试行集权化。

3、简述跨国银行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答:1)逐渐形成时期(12世纪-20世纪初),从外部看,跨国银行国际业务量提升开始;从内部看,开始开展批发业务以及银行投资业务,跨国银行主要分布在资本主义国家。2)迅速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20世纪80年代),投资规模扩大,势力格局有较大变化。3)调整重组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中期),跨国银行兼并活动频繁,着力于内部机构的调整与改善。4)创新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国际银行的重组并购愈演愈烈,跨国银行向全能化发展,电子化推动跨国银行的创新,跨国银行加强本土化经营策略。

4、试析跨国银行海外分支机构的差异。

(1)海外分行:是跨国银行根据东道国法律规定设立并经营的境外机构,是母行的一个组成部分,且不具备独立的法人地位,受委托代表母行在海外经营各种国际银行业务,其资产负债表列入母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且其信贷政策和经营战略同母行也保持一致,母行则须为其承担无限责任。(2)附属行或联属行:这两种形式作为独立法人在当地注册的经营主体,是由跨国银行与东道国有关机构共同出资设立或对当地银行兼并、收购而成立的,跨国银行

因持股关系而承担有限责任。两种形式的区别在于:附属行的大部分股权为跨国银行所有,而联属行大部分股权由东道国机构掌握。他们往往可以经营许多分行所不允许经营的业务,在较大限度进入东道国市场。(3)代表处:是在跨国银行不具备设立分行或附属机构条件的地方设立的办事机构,是跨国银行最低层次的海外分支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向母行提供地政府或企业的经济信息和其他有关情况,它可以为总行承揽业务、介绍客户,但不能从事存放款业务。(4)国际联合银行是20世纪60年新兴的跨国银行组织。它是由一些银行组织而成的集团,每家银行以持股的形式各掌握低于50%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其主要业务是在欧洲货币市场上从事大额贷款,它同银团不同,后者仅为一种松散的组织,各银行一个字名义进行活动,而前者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经济实体。(五)爱治法公司是美国跨国银行根据1919年修订的联邦储备法允许设立的最为重要的、经营国际银行业务的海外分支机构形式。存在两种类型:银行爱治法公司及投资爱治法公司。前者是美国跨国银行经营国际业务及设立海外分行的主要机构,后者则通过对国外金融机构投资为母行建立附属行等等。

5、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关系。

)跨国银行与跨国公司的混合成长1.

当跨国公司开始形成进行国际活动的同时,银行即依靠国外代理行关系从事国际业务,为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和对外投资提供服务。随着跨国公司的增多、国际活动规模的扩大,资本主义国家的银行便在国外代理关系的基础上配合跨国公司的海外活动在各国开设分行和附属机构,以此为跨国公司的全球金融需求密不可分。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在认识、组织形式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直接联系主要表现在:①银行拥有公司的相当股票控制额,有权参与公司的业务经营,反之亦然。②跨国银行不但与工业公司相互渗透。③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交换经理人员。

2) 跨国公司对跨国银行的需求

跨国公司对跨国银行的需求主要体现在:对全球性金融网络的需求、对跨国银行

广泛和多样性服务的要求以及对跨国银行国际组织方式和分布的影响

①对全球性金融网络的要求,由于跨国公司需要建立全球性的资金联系,而其自身作为实业性公司又难以为此有效地在各国设置金融网点,便产生了对跨国银行全球网络的要求。

②对跨国银行广泛和多样性服务的要求。既然跨国公司从事复杂的国际投资和贸易等活动,对规避风险和伺机牟利的要求极其强烈,这就需要跨国银行提供种类齐全的国际金融服务。

③对跨国银行国际组织方式和分布的影响。跨国公司对为其服务的跨国银行分支机构的资信和地位具有的要求。

3) 跨国银行对跨国公司的支持

在跨国公司的国际生产、贸易和投资中,跨国银行充分展现出对跨国公司的金融支柱的作用,具有特别的重大意义。

①各种资金支持。跨国公司经常遇到为本身扩张计划而筹措的大笔资金的问题,尤其是二战以后,总体来看,借入的资金的比重在逐渐扩大。而跨国银行作为当今世界主要的国

际借贷资本市场,具有在世界范围内调动资金的能力。

②分散跨国风险。跨国银行参与跨国公司的投资,分担跨国公司的资金压力和投资风险,并运用资金、信息等专业优势,得到跨国公司单独投资所不可企及的投资安全和效益

水平。

③信用中介服务。这类服务主要是指为各跨国公司及其分公司的往来账户的结算、货币收支、国际汇兑、闲置流动资金的存放等。

④提供其他服务。二战后,跨国银行的专业范围不断扩大,其他业务深入到跨国公司的各个环节。

4)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的作用。作为金融类的跨国企业,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发挥中服务中介枢纽的作用,这是跨国银行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①跨国银行是国际直接投资者跨国融资的中介。跨国公司在进行国际直接投资时,往往会产生巨大的资金需求;同时,国际上有存在着众多的间接投资者或短期信贷提供者,产生巨大的资金供应。

②跨国银行是投资者跨国支付的中介。由于跨国银行拥有分布广泛的海外支付机构和代理行网络,因而能够为投资者在世界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充当起国际支付的终结。

③跨国银行是为跨国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中介。由于跨国银行拥有覆盖全球范围的机构网络和广泛的客户以及同业关系,因而掌握有大量的信息,承担这信息的中介作用。

6、跨国银行不同发展阶段的兼并特征有何区别和联系?

7、试析跨国银行重组化、全能化和电子化的发展趋势的背景,及其对现代金融的作用和影响。

答:跨国银行一方面延续了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并购风”,通过规模效应、资源整以创新来寻求另一方面则加强了业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合和优势互补来巩固和增强竞争优势;

)世界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具有优势的跨国银行新的竞争优势。总结跨国银行发展原因:1)各国对银行业的政策激励其开展跨2)全球跨国公司的扩张要求

银行跟随到海外提供服务3 年代以来跨国银行业的调整和重组。世纪90国经营

4)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20跨国1.作为金融类跨国企业,跨国银行在国际投资中发挥着服务中介枢纽的作用。作用:)传统业务可以通过汇集小额、短期的资金向资金1银行是国际直接投资者跨国融资的中介:(证券2)需求者提供大额、长期的信贷,并且通过商业票据的承兑、贴现等为其创造灵活性化)在负债业务方面,凭借自身的声誉和资信优势,通过发行自己的债务凭证,如银行债券等通过把对借款人的债权转化为股权和债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聚集起大量资金;在资产业务方面,跨国银行拥有分布广泛的海外分2.跨国银行是投资者跨国界支付的中介:券,增强了流动性。跨国因而能够为投资者在世界范围内办理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业务。3.支机构和代理行网络,跨国银行拥有覆盖全球范围的机构网络和广泛银行是为跨国投资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中介:投资分析方面此外跨国银行汇集了许多财务管理、的客户以及同业关系因而掌握有大量信息,更为有效地扩展海外业务。帮助公司把握风险,的专家,可以向投资者提供多方面的咨询服务,还具有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控股跨国公司间接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等作4. 用。如对东道国环境的破坏,也有一些消极的影响,跨国银行除了在国际投资中的积极作用外,易造成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等。 8、案例分析,1)具有派生性:英国巴克莱银行是英国的三大商业银行之一,跨国银行设立的特点:1.(以其雄厚的资本,先进的技术优势为基础让新南非政府大力欢迎巴克莱银行进驻南非。)国际业务的超本土性:英国巴克莱与南非混合银行的“联姻”承接了大量的外国资2(金涌入南非南非政府为巴克莱银行并采用附属行的海外分支机构运行模式,2.跨国银行运行的特点: 50%以上的股份。购南非混合银行开了绿灯,并批准英国巴克莱购买南非混合银行

第九章

一、名词解析是指在特殊环境下和特定时期内客观存在的导致国际投资利益损失的可能国际投资风险:性,是一般风险的更具体形态。也叫汇率风险,是指各国货币汇率变动给投资者Risk )外汇风险(Foreign Exchange

的预期投资收益带来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使投资者蒙受损失而丧失预期收益的可能性。是指由于外汇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表中某些外汇资金项目金额变折算风险:但它却会影响企业资并不是实际交割时的实际损益,动的可能性。它是一种账面的损失和收益,产负债的报告结果。

交易风险:是未来现金交易价值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而使经济主体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外汇买卖风险:有称金融风险,是本币与外币之间的反复兑换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

交易结算风险:又称商业性外汇风险。即在以外币计价成交的交易中,因为交易过程中外汇汇率的变化使得实际支付的本币现金流量变化而产生的亏损。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由于市场条件和生产技术等条件的变化或生产、管理、决策的原因而导致企业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市场营销风险:是指企业在开展市场营销活动过程中,由于出现不利的环境因素而导致市场营销活动受损甚至失败的状态。.

:指整个企业经营中遇到入不敷出、现金周转不灵、债台高筑而不能按期偿还财务风险

的风险。人事风险:人事风险是指企业在员工招聘、经理任命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新技术与企业原有技术的相容性及新技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开发新技术

的高昂费用,术的实用性如何而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国家风险:亦称政治风险,是指在国际投资中,由于东道国国在政权、政策法律等政治环境方面的异常变化而给国际投资活动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是指东道国从本国利益出发所采取的不受任何外来法律约束而独立自主地处理主权风险:国内外事务时,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征用风险:是指东道国政府基于主权的需要对外国资本予以没收或接管时,没有按照国际法,通过硬通货,向被征用的外国企业进行足额补偿。战争风险:东道国国内发生骚乱内乱,与别国发生局部战争,从而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政策风险:由于东道国制定或变更政策而给外国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

二、国际投资风险的影响因素:

1.东道国的投资环境

2.外国投资者的投资项目目标构成最终目标:Max. Profit直接目标:资源利

用型,市场占领型,避免贸易摩擦型,情报获取型

3.投资项目的合理性

4.投资者经营管理水平

5.投资项目的生命周期

三、1.套期保值 2.提前或推迟支付3.利用货币互换4.选择计价货币

四、

1.风险规避。是指事先预料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程度,判断导致其产生的条件和因素,在国际投资活动中尽可能地避免它或改变投资的流向的管理措施。

(1)改变生产流程或产品(2)改变生产经营地点(3)放弃对风险较大国家的投资和贷款计划

2.风险抑制。是指采取各种手段减少风险实现的概率以及经济损失程度的管理措施。

(1)加强对本国派出的技术人员、经理和劳动者驻地和工作场所的警戒,防止当地宗教冲突和内乱的骚扰。(2)拍卖撤回企业的资产,减少风险损失。(3)当东道国发生战争或骚乱时,为避免人员伤亡,投资国将其本国人员撤回大使馆或本国等。

3.风险自留。是指投资者对某些无法避免和转移的风险采取现实的态度,在不影响投资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自行承担下来的管理措施。是一种积极的风险控制手段,使投资者为承担风险事先作好种种准备。如:(1)国际银行对风险大的国家贷款时,适当提高呆账准备金率,有备无患。(2)在某国内乱或战争刚停止,政治经济尚未稳定但有稳定趋势时,投资者迅速恢复对该国投资,捷足先登,占领投资市场。(3)当某一大型跨国公司的某一子公司面临国有化威胁时,继续保持正常的生产和经营等

4.风险转移。是指风险的承担者通过若干经济和技术手段将风险转移他人承担的管理措施。 1)保险转移。(2)非保险转移:如签订合同、保证书、银行、公司、政府的担保。

五、投资前:对特定东道国的国家的风险实证分析。办理海外保险。与东道国政府进行谈判。

投资后:制定灵活的生产和市场战略。制定灵活的财务战略。制定短期利润最大化战略。

第十章

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以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资本对外输出。

税收饶让亦称虚拟抵免和饶让抵免。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税优惠的那一部分,视同已经缴纳,同样给予税收抵免待遇不再按居住国税法规定的税率予以补征。

经济特区:主要是指国家政府为了吸引外资或国际跨国企业入驻而设立法律比本国更为宽松或具有优惠条件经济发展的区域,除有省级经济决策权外,还可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是世界贸易组织管辖的一项多边贸易协议。它由序言和9条及1个附件组成。其条款主要有:范围、国民待遇和数量限制、例外、发展中国家成员、通知和过渡安排、透明度、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委员会、磋商与争端解决、货物贸易理事会的审议等条款

税收抵免:是指行使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家,在对本国居民纳税人国内外全部所得征税时,允许纳税人就国外已经缴纳的所得税额部分或全部从本国应纳税额中抵扣。

1、 p276

2、投资协定属于投资自由化措施的范畴,这就意味着发展中国家在双边投资框架下在保护外国投资者利益、规范政府对外国投资的管理、金融自由化等方面做出较大的调整。长期来看,双边投资协定的签署为外国投资进入和本国的海外投资提供更加便利的措施和保护,有利于发展中国家更快地融入全球经济,广泛地参与国际合作,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进而促进国内就业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大量的外资进入同时也能够在更大规模的通过竞争、劳动力流动、示范效应等方式促进东道国产业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东道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特别是对于中国来讲,双边投资的签订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中国海外投资的扩张,可以很好的缓解长期以来由于贸易顺差导致的外汇储备激增,为减少贸易摩擦创造有利条件。然而,双边投资协定显然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从双边投资协定中获取的是潜在的利益,这些利益能否实现很大程度取决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现实条件

但是双边投资协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却是实实在在的,接受发达国家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挑战主要包括:(1)给予外国投资者或公司事先设立的权利将严重偏离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现有的对外资管理的政策和措施。事先设立的投资权利规定意味着即使没有进入东道国的外国投资者同样有权利

参与各种形式的投资。东道国不得不降低或放弃对外国投资资格审查、批准或者进入资格约束的权力,破坏东道国已有的外资管理法律,限制东道国政策的自由度和空间,甚至侵害东道国的主权。(2)外国投资者享有国民待遇,东道国只能给予外国投资者相对于本土投资者同样或者更好的待遇和权利,限制东道国对本土投资者给予的优惠待遇,限制东道国对本土幼稚产业的扶植和培育。(3)东道国许多已有的“履行要求”(performance requirement)将被迫放弃,比如要求外国投资者与东道国本土企业建立合资企业、要求外国投资者技术转移、要求使用本国原材料及零配件等投资措施将被废除。除了在协定中规定的例外条款之外,外国投资者可以在所有行业自由设立100%控股的独资企业。(4)东道国不能对

外国的投资者资金的流入和流出做出限制,在双边投资协定下,如果投资者认为

由于东道国政策的限制和变动使其权力遭受损失可采用征收条款起诉东道国政府。外国投资者资金自由无限制转移会破坏东道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增大金融危机爆发的潜在风险。在危机出现时,无法限制外国投机基金及工具进入以及限制资金的对外转移。在美国新加坡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中,新加坡希望对短期投机资金的自由转移条款列入例外,而美国则不同意,双方妥协的结果是只允许新加坡将几种特定类型的资金自由转移列入例外。(5)投资协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行业。在美国参与的投资协定中包括服务行业,在市场准入方面,美国的双边投资协议采取的是“反向列举法”(Negative list approach),即只要没有例外列出的行业,都是东道国需要采取完全自由化政策的行业。.

第十一章

1、名词解释

存托凭证是指国外受托金融机构在取得发行国股份公司股票的基础上发行的一种替代性证券,代替原股票在国外上市流通。

买壳上市是指通过收购另一家已在海外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即空壳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份,取得对上市公司的实际管理权,然后注入本国国内资产和业务,已达到海外间接上市的目的。

服务外包是将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交由其他实体完成的一种商业运作方式。

2、简述当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结构的主要特点 p316

一投资方式分析

1 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方式主要为新建投资,近年来,并购投资日益成为外资进入我国的重要方式,但其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并不高,尚处于起步阶段。

2. 外商直接投资的经营方式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中外合资,合作企业是中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方式,外商对华投资的独资化日趋明显

3、投资方式趋向系统化。

二、资金来源结构

1.外资来源日益多元化

2.发张中国家和地区占主导

3.亚洲国家和地区占有绝对优势

三、区域结构

1.“东重西轻”的不平衡格局

2. 外资的区域分布呈明显的“北上趋势”

四、行业结构

1、投资集中在制造业领域,在制造业内部,开始向重工业和高科技产业扩展

2、服务贸易领域成为外贸新热点。

3、试分析中国未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向。 P327页,

一、产业结构方向

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不变,服务业外商投资增长速度会加快。

二、区域分布

外资将逐渐打破目前高度集中的格局,向全国扩展

三、外资投资方式

独资企业和外资并购会继续增加

4、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印度相比我国在股权、投资领域、税收等方面政策优惠得多,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比印度大得多,从印度利用外资政策的经验与教训中,我们可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外资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利用外资的规模。

印度由于长期对外国投资股权和领域限制过严,对跨国公司在印企业实行歧视性税收,印度对外资股权长期坚持限制在投资领域限制严。“外汇管制法”实施后,迫使跨国公司撤出印度,在1974-1979年期间,跨国公司在印企业从540家减少到358家。导致直接投资发展缓慢,自91年以来放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利用外资迅速增加。

(2)政局稳定是扩大外国投资的前提条件。

教派矛盾复杂,政局动荡。议会反对党力量强大,非政府组织影响大,制%印度由于民族

约了政府的利用外资政策。有些外国投资项目由于各种反对势力牵制,被迫搁浅。如马哈拉施特拉邦执政的国大党政府与美国三家公司达成一项,#亿美元的大型发电厂合同,印度人民党和印度教教派主义的湿婆军借此大肆攻击,后两党联盟在1995年邦选举中获胜,上台不久便单方面宣布废除合同。

(3)改善投资环境是扩大外国投资的关键。

印度基础设施差,官僚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低下,索贿成风,腐败严重,严重影响外国对印度投资。外国公司手续难办,投资中经常受到各种干扰。投资环境差导致协议投资难以履行。到1999年1月,累积协议投资额为540亿美元,而实际到位金额为160亿美元,不足30%。在70年代印度曾被列为投资环境最差的国家之一。

(4)印度将成为与我国利用外资竞争的主要对手。

印度虽然目前利用外资不及我国,印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经济改革步伐加大,经济增长强劲,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印度对外商的吸引力增大,外商认为印度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廉价劳动力队伍;中产阶级达1.5-2.5亿人;较为完善的金融%税收制度,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英语运用广泛。印度政府在《1995-1996财政年度经济报告》中提到如果印度在今后20年要保持7%至9%的增长速度,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促进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以达到类似中国年吸收。300多亿美元的水平。我国与印度利用外资竞争将更加激烈。

5、国际投资学简答试分析我国未来吸引外资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继续积极有效地吸收外商投资,但引资重点应从数量转移到质量。

2、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应进行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将引资政策调整到以目标定位为主的轨道上来

3、利用外资政策合理引导外资的投向。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将是支持经济有效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4、吸引外资的措施应该从政策优惠向完善软硬环境和确立管理体制优势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投资鼓励措施来吸引外资。

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与印度相比我国在股权、投资领域、税收等方面政策优惠得多,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比印度大得多,从印度利用外资政策

的经验与教训中,我们可得出如下几点启示:

(1)外资政策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利用外资的规模。

印度由于长期对外国投资股权和领域限制过严,对跨国公司在印企业实行歧视性

税收,印度对外资股权长期坚持限制在投资领域限制严。“外汇管制法”实施后,迫使跨国公司撤出印度,在1974-1979年期间,跨国公司在印企业从540家减少到358家。导致直接投资发展缓慢,自91年以来放宽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利用外资迅速增加。

(2)政局稳定是扩大外国投资的前提条件。

印度由于民族%教派矛盾复杂,政局动荡。议会反对党力量强大,非政府组织影响大,制约了政府的利用外资政策。有些外国投资项目由于各种反对势力牵制,被迫搁浅。如马哈拉施特拉邦执政的国大党政府与美国三家公司达成一项,#亿美元的大型发电厂合同,印度人民党和印度教教派主义的湿婆军借此大肆攻击,后两党联盟在1995年邦选举中获胜,上台不久便单方面宣布废除合同。

(3)改善投资环境是扩大外国投资的关键。

印度基础设施差,官僚作风盛行,办事效率低下,索贿成风,腐败严重,严重影响外国对印度投资。外国公司手续难办,投资中经常受到各种干扰。投资环境差导致协议投资难以履行。到1999年1月,累积协议投资额为540亿美元,而实际到位金额为160亿美元,不足30%。年代印度曾被列为投资环境最差的国家之一。70在.

(4)印度将成为与我国利用外资竞争的主要对手。

印度虽然目前利用外资不及我国,印度信息技术发展迅速,经济改革步伐加大,经济增长强劲,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印度对外商的吸引力增大,外商认为印度的优势在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庞大的廉价劳动力队伍;中产阶级达1.5-2.5亿人;较为完善的金融%税收制度,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制度;较为健全的法律体系+英语运用广泛。印度政府在《1995-1996财政年度经济报告》中提到如果印度在今后20年要保持7%至9%的增长速度,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促进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以达到类似中国年吸收。300多亿美元的水平。我国与印度利用外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国际投资学简答试分析我国未来吸引外资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继续积极有效地吸收外商投资,但引资重点应从数量转移到质量。

2、取消外资优惠政策的时机还不成熟,但应进行外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将引资政策调整到以目标定位为主的轨道上来

3、利用外资政策合理引导外资的投向。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升级将是支持经济有效增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4、吸引外资的措施应该从政策优惠向完善软硬环境和确立管理体制优势转变。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主要依靠投资鼓励措施来吸引外资。

第十二章

一、名词解释

产业内贸易量:是指某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所能形成的母国相关生产环节的交易份额。这种份额越大,对国内产业的辐射越广,对拉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越有利。优先选择产品供应链长的产业能够增加产业内贸易的量。(P340)

股权投资:指一资金形式投资国外经营企业,并对企业拥有全部或部分所有权和控制权的投资。(P345)

非股权投资:指不以持有股份为主要目的的投资方式,包括:技术授权、管理合

同、生产合同、共同研究研发、合作销售、共同投标和共同承揽工程项目等。(P345)

三、进一步分析我国不同行业对外投资区域的选择(P342)

1、贸易型企业类型:a.市场大或有发展潜力;b.国际化的商务环境;c.接近主要市场;d.与主要市场国关系良好,利于企业建立全球营销网络

2、生产型企业类型:a.政治稳定;b.外资政策优惠,宏观经济稳定;c.优越的生产要素条件,资源要素有互补性;d.接近主要市场地向别国出口便利;e.东道国产品的国际形象好,利于“原产国”效应;f.全球竞争对手的存在

3、研发型企业类型:a.世界工业创新的主要源泉;b.具有高素质或低成本的研究与研发人员;c.拥有迅速增长的消费群体,便于把握新型消费群体

五、试析我国中小企业应该如何有效地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1、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

1)积极开展对发达国家的投资

根据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和我国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发展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这些国家主要指美国、加拿大、欧盟、日本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20多个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它们目前是世界上对对外直接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地区。

)巩固和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2.

许多发展中国家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许多资源未得到开发利用。因此,应加大对这些资源丰富的国家投资。另外,我国与一些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相比,在技术方面具有某些相对优势,我们可以将即将淘汰的产业向这些国家转移。

3)加快投资东欧地区和俄罗斯及独联体国家

东欧地区和俄罗斯等国正在成为世界上另一个迅速崛起的吸引外国投资的热

点地区,我国中小企业也应考虑将其作为跨国发展的区域。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这些国家有的政局尚不稳定,经济秩序较为混乱,通货膨胀率较高,外汇支付能力有限,从而,在该地区进行投资可能会带来较大的风险,故应采取谨慎的态度。2、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

根据当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新特点和世界产业发展状况,同时考虑到充分发挥中小企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及其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可能性,我国中小企业应以具有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突破点,扩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规模,逐步提高对金融保险等服务业的投资比重。

3、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

一是投资模式,建海外稍售于公司模式

这是一种“国内生产,国外销售”投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并不是在东道国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而是要建立自己的国际营销机构,借此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和网络,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盈利水平。

二是股权设置,在股权设置上采用合资方式

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自身在规模、资金、国外管理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很难发挥独资经营的优势,风险较大,因此宜采取合资的方式。与东道国企业搞合资或与国内企业合作,有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种文化、两方能力和两个市场。三是进入方式,在进入方式上采用产业集群进入

波特认为,所谓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中(通常以一个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

国际投资学教程课后题答案 完整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 (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 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将通过资本存量的调整使各国资本价格趋于均等,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世界各国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虽然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假设较之现实生活要简单得多,且与显示生活有很大的反差,但是这个模型的理念确实是值得称道的,既国际投资能够同时增加资本输出输入国的收益,从而增加全世界的经济收益。 第二章 三优势范式 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三,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

传播学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他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关系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类型:人内传播,人际~、群体~、组织~和大众~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它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个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导致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中的特有属性,这主要是因为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还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而多个复杂变量的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指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以及系统的参与者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利益、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而产生的传播上的无意误解或有意曲解。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

国际投资学习题10及答案

《国际投资学》课程模拟试卷十 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国际投资客体主要包括、、等三类资产。 2.跨国银行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和等三种形式。 3.国际投资资产取得方式主要有两种:和。 4.解决国际投资争端的主要方式有、和三类。 5.我国政府在《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中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 、、等四类。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区分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的根本原则是()。 A 股权比例 B 有效控制 C 持久利益 D 战略关系 2.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先驱的是()。 A 纳克斯 B 海默 C 邓宁 D 小岛清 3.在证券市场线上,市场组合的β系数为()。 A 0 B 0.5 C 1.0 D 1.5 4.对于绿地投资,下面描述中不属于跨国购并特点的是()。 A 快速进入东道国市场 B 风险低,成功率高 C 减少竞争 D 便于取得战略资产 5.下面描述不属于国际合作经营的特点是()。 A 股权式合营 B 契约式合营 C 注册费用较低 D 合作双分共担风险 6.以下对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独特的做市商制度 B高度全球化的市场 C上市标准严格 D技术先进 7.以下不属于外国债券的是()。 A 扬基债券 B 欧洲债券 C 武士债券 D 龙债券 8.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特点的是()。 A综合性 B稳定性 C先在行 D差异性 9.以下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直接效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起始阶段,无疑是资本流入,是将国外储蓄国内化,一般会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 B绿地投资能够直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对东道国的资本形成有显在的正效应,而购并投资只是改变了存量资本的所有权,对东道国的资本形成没有直接的效应 C跨国公司在东道国融资也会扩大东道国投资规模,从而对资本形成产生积极的效应D如果外国投资进入的是东道国竞争力较强的产业,外国投资的进入会强化竞争性的市场格局,推动产业升级,带动国内投资的增长,对资本形成会产生正效应 10.目前我国对外借款最主要的方式为:()。 A、外国政府贷款 B.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C.国际商业贷款 D.对外发行债券 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 1.凡是在2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拥有分支机构的企业就是跨国公司。() 2.规模越大的跨国公司其国际化经营程度就越高。() 3.近年来,跨国公司的数量急遽增长,跨国公司的集中化程度也随着降低。() 4.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IGA)的宗旨是鼓励生产性的外国私人直接投资向发展中国家流动以及资本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流动,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并以此补充世界银行集团其他成员的活动。() 5.国际租赁既是非股权参与直接投资方式,同时也是国际融资的重要途径。()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偿债率 2.中外合资经营企业 3.QFII 4.跨国经营指数 5.赠与成分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间接投资的波动性差异。 2.简述影响国际直接投资区域格局的主要因素。 3.简述资本市场线的主要特征。 4.共同基金发展的原因。 5.简述半官方机构的资金来源。 六、论述题(每题8分,共16分)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传播学教程》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答: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

国际投资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是以( )为主。 A(证券投资 B.实业投资 C.直接投资 D.私人投资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视为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股权比例一般是( )。A(10, B.25, C.35, D.50, 3、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发展对外投资的目的( )。 A(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 B(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资金 C(有利于扩大出口,加快国际化进程 D(有利于提高国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4、下面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直接转移发挥的 B(跨国公司将技术转让给东道国的全资子公司的方式效应最低 C(合资方式下技术转移效应较高,但转移的技术等级一般较低 D(跨国公司通过与东道国当地企业或机构合作研发将有助于推进东道国技术进步 5、以下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属于动态方法的是( )。 A.道氏评估法 B.罗氏评估法 C.闽氏评估法 D.冷热评估法 6、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特点的是( )。 A.综合性 B.稳定性 C.先在行 D.差异性 7、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先驱的是( )。 A.纳克斯 B.海默 C.邓宁 D.小岛清 8、以下不属于国际储备管理原则的是(a ) A.多样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9.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 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a )。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区域战略 D.全球战略 10、对外国政府贷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外国政府贷款常与出口信贷混合使用 B(外国政府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有时还伴有部分赠款 C. 使用外国政府贷款要支付少量管理费 D(外国政府贷款可用于购置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设备或原料 11、在证券市场线上,市场组合的β系数为( c )。 A.0 B.0.5 C.1.0 D.1.5 12(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形式的是(b )。 A.专家实地考察 B.问卷调查 C.东道国政府评估 D.咨询机构评估 13、弗农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 a )。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垄断优势理论 C.折衷理论 D.厂商增长理论 14(以下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直接效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起始阶段,无疑是资本流入,是将国外储蓄国内化,一般会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 B.绿地投资能够直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对东道国的资本形成有显在的正效应,而 购并投资只是改变了存量资本的所有权,对东道国的资本形成没有直接的效应

《国际投资》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国际投资》是高等教育经济管理类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它着重阐述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概括了国际投资的内涵、方法、形式和手段,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国际投资的主要经营业务的操作,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国际投资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现实社会经济中资本运作的方式运用,能使用一些基本的投资技术分析工具。 2、目的与任务: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学习,掌握国际投资的概念、基本理论、目的和作用,学科发展现状,深入了解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投资的特点和方式;了解发达国家对华投资的发展及特点,以及投资的政策,掌握国际投资环境分析、经济分析和适度规模分析的一般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学习进行国际投资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在开放经济下分析与解决国际投融资问题的能力和技术。 二、课程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活动,学生充分掌握金融学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际业务。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学生对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理解与深刻的认识,对国际直接投资、国际证券投资、国际投资环境、跨国公司、跨国并购、国际融资、国际风险投资、国际投资管理等基本范畴、内在关系及其运动规律有较系统的掌握。 2、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使学生了解国际投资问题的现状,学会观察与分析国际投资问题的,培养解决国际投资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在国际投资方面的实践素养,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4、在教学中要注意的要点:教学中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有计划地组织一些课堂讨论;课后常留有思考题、题目尽量联系实际,供学生思考。 三、本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国际投资》课程是经济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又是投资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为《国际金融》等国际经济核心课程打下基础。 四、主要教学方法 课堂上采用教学方式=课堂授课+自学+课外作业 具体作法: 1、采用“渗透法”和“图钉式”教学方法。即每章知识点讲解透彻,并将各章知识点有机地融会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这句话出自德国哲学家克劳斯,它概括出了社会信息的本质。社会信息作为信息的一种类型,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而作为社会信息物质载体的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类精神劳动的创造物,只有当人们对符号赋予意义时,解读才成为可能。由此可见,社会信息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传播(Communication),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其基本特点为: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存在于动态的运动机制之中,也是一个复杂过程的集合体。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communication)和社区(community)的词根相同,暗示了二者在本质上的相似性和关联性。传播必须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可以说,社会关系式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于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就是按照传播系统进行分类的。 由此可见,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的功能是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和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发展。因此,它必须对内形成有效的传播渠道,对外伸出普遍的触角。 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每个子系统既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和功能,与其他子系统互为环境,又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交织、作用,其总体运动形成了社会信息系统的大运行。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充满着不确定性。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社会信息活动的主体——人能够凭借这种可塑性和创造性,不断发现和克服社会信息系统的障碍和隔阂,使之不断完善。

最新国际投资学教程部分课后习题复习

1.名词解释 (1)国际投资(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 是各类投资主体(包括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官方与半官方机构和居民个人等)将所拥有的资本,经跨国界流动与配置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运营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2)三优势范式(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 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三,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 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并且具有广泛的资金来源渠道。②交易性所有权优势。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包括生产诀窍、营销技能、信息、专利、管理、品牌、商誉等。大公司拥有丰富的组织管理经验和大批各种专业的人才,形成管理方面的优势。③规模经济优势。规模经济带来的研发、创新优势以及低成本优势。企业规模越大,就越容易向海外扩张,成为国际企业。寡头企业多利用直接投资来扩大化规模经济的优势。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善而把企业的所有权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所获得的优势。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美及市场失灵,企业必须具有把所有权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只有通过内部化在一个共同所有的企业内部实行供给和需求的交换关系,用企业自己的程序来配置资源,才能使企业的垄断优势发挥最大的效用。 所有权优势指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能力,而内部化优势决定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与形式。但是,一个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并将之内部化,还不能准确地解释直接投资活动,因为出口也能发挥这两种优势。因此,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仍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3.区位特定优势(Location)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比另一国家或地区能为外国厂商在本国或本地区投资设厂提供更有利的条件的优势,也即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投资环境。 区位特定优势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生产布局的地点选择。 具体的区位因素包括:①劳动成本和自然资源。对外直接投资在选择区位时,优先考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尤其是标准化以后的产品。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合适的气候条件②市场潜力。多数情况下,国际企业只有当其产品能够进入或部分进入东道国市场的条件下,才会作出直接投资的决定。③关税与非关税壁垒。贸易壁垒会影响国际企业在直接投资和出口之间进行选择。④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情况和投资环境状况直接影响投资的国家风险,包括有关的金融贸易政策、法律完善程度、基础设施、公用事业、运输通讯等情况。 (3)冷热比较分析法(第三章.国际投资环境) 美国经济学家艾西亚·伊利待法克(Isiah A. Litvak)和彼得·班廷(Peter M. Barting)于1968年,根据美国加拿大等国投资者在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在选择投资场所时所考虑的因素的调查,发表的《国际经营安排的理论结构》论文里介绍的方法,该方法别出心裁地以热冷表示环境的优劣,并归纳出了东道国投资环境“冷热”优劣的七大因素。这七大因素内容及解释如下:“热”因素:1.政治稳定性2.市场机会。东道国具有实际购买力,市场机会较大,“热”因素越大。3.经济发展和成就。4.文化一元化。东道国国内各阶层民众的相互关系、社会心理和社会习惯、价值观念。宗教等方面的差异程度越小,其文化一体化程度

传播学教程课后题答案第111章

第一章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第一节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既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只统一体的信息,因为意义离开符号就不能得到表达,而符号离开意义只不过是一些莫名其妙的物质,两者都不能单独引起社会互动行为。社会信息指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信息又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所以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传播即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其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是人类的活动,是信息的交流,它离不开符号,媒介,它的目的是希望发生相映的变化。 基本特征: (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2)它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形成的,也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象的是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传授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纵向的也可能是横向的。它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授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用的姿态,措辞等等,无不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中。所谓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而言,人类的社会传播,也是具有普通的系统性。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1)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 (2)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 (3)它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4)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它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因为在自然系统中,系统各部分,系统与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都是依据既定的条件进行的,满足了既定的物理,化学生物的条件,变会引起预期的反应。而人类社会则不同,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 4、什么是传播隔阂? 它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等等。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专升本《国际投资学》模拟试题试卷答案

网络教育专升本《国际投资学》模拟试题 一、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视为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股权比例一般是()?(2分) A.10% B.25% C.35% D.50% .标准答案:B 2. 弗农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2分)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垄断优势理论 C.折衷理论 D.厂商增长理论 .标准答案:A 3. 最保守的观点认为,在()个国家或地区以上拥有从事生产和经营的分支机构才算是跨国公司。(2分) A.2个 B.3个 C.4个 D.6个 .标准答案:D 4. 下面不属于跨国银行功能的是()。(2分) A.跨国公司融资中介 B.为跨国公司提供信息服务 C.证券承销 D.支付中介 .标准答案:C 5. 以下不属于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投资管理的原则是()。(2分) A.催化原则 B.商业原则 C.流动原则 D.特殊贡献原则 .标准答案:C 6. 子公司完全复制母公司价值链的战略是()。(2分)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简单一体化战略 D.复合一体化战略 .标准答案:A

7. 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2分)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区域战略 D.全球战略 .标准答案:C 8. 下面不属于跨国投资银行功能的是()。(2分) A.证券承销 B.证券经纪 C..跨国购并策划与融资 D.为跨国公司提供授信服务 .标准答案:B 9. 下面不属于对冲基金特点的是()。(2分) A.私募 B.受严格管制 C.高杠杠性 D.分配机制更灵活和更富激励性 .标准答案:D 10. 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是以()为主。(2分) A.证券投资 B.实业投资 C.直接投资 D.私人投资.标准答案:A 11. 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先驱的是()。(2分) A.纳克斯 B.海默 C.邓宁 D.小岛清.标准答案:B 12. 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折衷理论的三大优势之一()。(2分) A.厂商所有权优势 B.内部化优势 C.垄断优势 D.区位优势 .标准答案:C

国际投资学教程 綦建红 第3版 课后题答案(完整精排版)

国际投资学教程綦建红第3版课后题答案(完整精排版) 第一章 1.名词解释: 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生存并持续发展。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在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 (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 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资本国际流动的结果将通过资本存量的调整使各国资本价格趋于均等,从而提高世界资源的利用率,增加世界各国的总产量和各国的福利。 虽然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假设较之现实生活要简单得多,且与显示生活有很大的反差,但是这个模型的理念确实是值得称道的,既国际投资能够同时增加资本输出输入国的收益,从而增加全世界的经济收益。 第二章 1、三优势范式 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三,即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Ownership)指一国企业拥有能够得到别国企业没有或难以得到的资本、规模、技术、管理和营销技能等方面的优势。邓宁认为的所有权特定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资产性所有权优势。对有价值资产的拥有大公司常常以较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并且具有广泛的资

国际投资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是以()为主。 A.证券投资 B.实业投资 C.直接投资 D.私人投资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视为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股权比例一般是()。 A.10% B.25% C.35% D.50% 3、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发展对外投资的目的()。 A.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自然资源 B.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外资金 C.有利于扩大出口,加快国际化进程 D.有利于提高国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4、下面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技术进步效应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直接转移发挥的 B.跨国公司将技术转让给东道国的全资子公司的方式效应最低 C.合资方式下技术转移效应较高,但转移的技术等级一般较低 D.跨国公司通过与东道国当地企业或机构合作研发将有助于推进东道国技术进步 5、以下国际投资环境评估方法属于动态方法的是()。 A.道氏评估法 B.罗氏评估法 C.闽氏评估法 D.冷热评估法 6、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特点的是()。 A.综合性 B.稳定性 C.先在行 D.差异性 7、被誉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先驱的是()。 A.纳克斯 B.海默 C.邓宁 D.小岛清 8、以下不属于国际储备管理原则的是(a ) A.多样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9.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a )。 A.独立子公司战略 B.多国战略 C.区域战略 D.全球战略 10、对外国政府贷款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外国政府贷款常与出口信贷混合使用 B.外国政府贷款利率低,期限长,有时还伴有部分赠款 C. 使用外国政府贷款要支付少量管理费 D.外国政府贷款可用于购置任何国家或地区的设备或原料 11、在证券市场线上,市场组合的β系数为( c )。 A.0 B.0.5 C.1.0 D.1.5 12.以下不属于国际投资环境评价形式的是(b )。 A.专家实地考察 B.问卷调查 C.东道国政府评估 D.咨询机构评估 13、弗农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 a )。 A.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垄断优势理论 C.折衷理论 D.厂商增长理论 14.以下关于国际直接投资对东道国资本形成直接效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起始阶段,无疑是资本流入,是将国外储蓄国内化,一般会促进东道国的资本形成,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 B.绿地投资能够直接增加东道国的资本存量,对东道国的资本形成有显在的正效应,而

国际投资学习题4及答案

《国际投资学》课程模拟试卷四 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从影响投资的外部条件本身的性质角度,国际投资环境可以划分为和。 2.经济地理位置的具体内涵包括:、、和与市场的距离等。 3.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指该国一定时期内的、以及,是决定该国对国际资本吸纳能力的基本制约因素。 4. 制度和制度是资本管制条件下,双向地有限度开放证券市场投资的过渡性制度安排。 5.金融衍生工具兼具和两大功能。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证券市场线上,市场组合的β系数为()。 A 0 B 0.5 C 1.0 D 1.5 2.下面哪一个不属于折衷理论的三大优势之一()。 A 厂商所有权优势 B 内部化优势 C 垄断优势 D 区位优势 3.一个子公司主要服务于一国的东道国市场,而跨国公司母公司则在不同的市场控制几个子公司的经营战略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 B 多国战略 C 区域战略 D 全球战略 4.下面不属于跨国投资银行功能的是()。 A 证券承销 B 证券经纪 C 跨国购并策划与融资 D 为跨国公司提供授信服务 5.下面不属于共同基金特点的是()。 A 公募 B 专家理财 C 规模优势 D 信息披露管制较少 6.以下对官方国际投资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深刻的政治内涵 B 追求货币盈利 C 中长期性 D 具有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双重性 7.以下不属于国际储备管理原则的是()。 A 多样性 B安全性 C流动性 D盈利性 8.以下对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独特的做市商制度

B高度全球化的市场 C上市标准严格 D技术先进 9.以下对存托凭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存托凭证是由本国银行开出的外国公司股票的保管凭证 B美国是存托凭证发行交易规模最大的市场 C目前存托凭证发行交易最为活跃的地区以亚洲为主 D可以分为参与型(Sponsored)存托凭证和非参与型(Unsponsored)存托凭证两种 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作为中国直接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不具有的特征有:()。 A.是中国企业与外国投资方在中国境内共同举办的企业 B.其法律地位为中国法人 C.合资经营各方需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享利润、共担风险 D.其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三、是非题(每题2分,共10分) 1.官方国际投资一般都带有一定的政治内涵。() 2.国际储备营运以稳健和安全为其首要原则。() 3.凡不涉及发行新股票的收购兼并都可以被认为是现金收购。() 4.近年来,跨国公司研发活动出现了显著的全球化的趋势。() 5.欧洲债券作为逃避官方政策管制的产物,其发行不受各国金融法规的限制,发行手 续简便,机动灵活,适应性强。()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混合购并 2.国际租赁 3.红筹股 4.绿地投资 5.国际间接投资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小岛清的比较优势理论。 2.非股权参与方式和股权参与方式相比有何特点。

国际投资学习题3及答案

《国际投资学》课程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夏普的模型,着重描述了证券组合的和的关系,对证券均衡价格的确定作出了系统性的解释。 2.官方与半官方是与私人部门相对应的范畴,官方是指,半官方则是指超国家的。 3.国际金融公司(IFC)的投资原则包括、和。 4.一般而言,符合如下三个经验比率的经济就是相对较为稳定的经济,即通货膨胀率低于,预算赤字率低于,货币发行率低于。 5.经济地理位置的具体内涵包括:、、和与市场的距离等。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10分) 1.近年来,国际投资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是()。 A 第一产业 B 第二产业 C 第三产业 D 制造业 2.弗农提出的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是()。 A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B 垄断优势理论 C 折衷理论 D 厂商增长理论 3.在任何地方营运的任一子公司都可以独自地与其他子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整个公司行使职能的跨国公司经营战略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 B 多国战略 C 简单一体化战略 D 复合一体化战略 4.职能一体化战略最高级的形式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 B 多国战略 C 简单一体化战略 D 复合一体化战略 5.子公司完全复制母公司价值链的战略是()。 A 独立子公司战略 B 多国战略 C 简单一体化战略 D 复合一体化战略 6.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视为对企业实施有效控制的股权比例一般是()? A 10% B 25% C 35% D 50% 7.1914年以前,在全球国际投资中最大输出国是()。 A 法国 B 美国 C 德国 D 英国 8.下面不属于跨国银行功能的是()。 A 跨国公司融资中介 B 为跨国公司提供信息服务 C 证券承销 D 支付中介 9.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投资是以()为主。

国际投资学教程第3版纂建红编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本案例实际上需综合运用第二章理论、第七章投资环境评价以及第八章国际投资风险的相对性来分析。 (一)关于应用“罗氏等级评分法”来评价孟国的投资环境:最好能增加评价指标并调整评分标准。个人认为,评分在60-70分比较适中,孟国的投资环境谈不上十分优良。 (二)关于应用“准数分析法”来评价孟国的投资环境: 八大类因素中的每个子因素最好进行赋权后再评分,最好是根据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重(参见本文后面的“准数分析法”的应用举例)。个人认为,以所评出的分数与中值评分(52.8)来对比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总分超过100分不太妥当,注意C、F两项的打分。总体来看,孟国的投资环境也谈不上十分优良。 (三)关于理论分析 根据边际产业扩张理论来分析的要点是: 1.有必要说明纺织业在中国是已经成为边际产业,还是趋于比较劣势,成为边际产业?个人认为,从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因发达国家的贸易限制使得出口环境恶化角度看,是趋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尽管暂时我国的纺织业竞争力还十分显著)。 2.说明纺织业在孟国是否为比较优势行业。若是,中国纺织企业在孟国投资可行,并且是“顺贸易型直接投资”,有利于带动纺织机械、纺织原料如纱线的出口。 根据OIL理论来分析的要点是: 1.说明中国企业在孟国投资是否具备所有权优势这一前提。 所有权优势主要是针对投资主体的无形资产而言的,简言之是“人无我有”。相对孟国来说,纺织、服装企业管理技术、纺织技术以及蕴含在纺织机械里面的技术是先进的,另外还有品牌优势。否具备所有权优势这一前提。 2.说明中国企业在孟国投资是否能形成内部化优势。这里首先要理解“内部化”,简单的说,内部化就是在国外建立子公司并与之进行交易(反之,同位于国内外的、与自己没有任何股权联系的企业进行任何交易都是“外部化”,简言之,超越企业边界的交易都是“外部化”,见图1)。其次,内部化优势是企业将自己特有资产加以内部化使用可以获得比外部化交易更多的利益(优势),该内部化优势的形成又取决于:(1)企业进行内部化的动机、意愿;(2)成本与收益的权衡。 (1)企业进行内部化的动机、意愿:此案例中,内部化的动力和意愿是针对中国投资者而言的,而不是东道国企业而言的。内部化优势的动力和意愿也就是将先进纺织技术等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都是FDI)途径,保留在企业内部的动力或者意愿,而不是向位于国外的与自己没有任何股权联系的企业进行出口贸易、技术转让或许可证经营的动力或者意愿。这主要由中间产品市场(尤其是知识市场)的不完全性决定,是否不完全,毫无疑问无论在哪里都存在知识市场的不完全。在孟国主要体现为技术交易的定价机制缺乏、法律环境不完善从而知识产权保护不完善。但在孟国结构性市场不完全性不突出,政府干预较少。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内部化的动力主要是克服前一种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交易障碍,而不是后者。并且也不能说,孟国政府干预较少,因此我们就没有内部化优势。(有许多同学持此观点!!) (2)成本和收益的权衡。通过建立合资企业或独资企业等FDI途径带来的收益主要包括:享受孟国政府的各种利用外资的政策优惠,防止技术扩散所带来的收益,规避发

传播学教程第二版整理版郭庆光课后习题答案(全)

传播学教程整理版答案(全)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1.为什么说“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答:①这是由德国哲学家克劳斯提出的。信息科学认为,信息是无知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可以将信息分成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 ②社会信息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也是以质、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与其他信息一样具有物质属性。而社会信息及传播又有其他信息所不具备的特殊性质,就是它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第一,社会信息并不单纯地表现为人的生理层次上的作用和反作用,而且伴随着人复杂的精神和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态度、感情、价值和意识形态;第二,即便是作为社会信息的物质载体——符号系统本身,也是人的与物质劳动密切相关的精神劳动的创造物。(社会信息与其他信息的异同点)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社会信息看做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的统一,主体和客体的统一,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也就是信息是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整体。 2.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它的基本特点有: 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它是一个单个人或少数人所独有的信息化为两个人或更多人所共有的过程。共享意味着社会信息的传播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信息的传递总是在传播者与传播对象之间进行的。双向性有强弱之分,但任何一种传播都必然是一种通过信息的传受和反馈而展开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具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信息的传播要进过符号的中介,就意味着传播也是一个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共通的意义空间,意味着传受双方必须对符号意义拥有共通的理解,否则传播过程本身就不能成立,或传而不通,或导致误解。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3.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如何理解这个观点? 答:①施拉姆认为,传播与社区关系密切,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社区是指由地缘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的共同体。 ②传播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关系,关系是纵向或者横向的。 ③传播又是社会关系的体现,传受双方表述的内容和采取的姿态、措辞等,都反映着各自的社会角色和地位。 ④社会关系是人类传播的一个本质属性,通过传播,人们保持、改变既有的社会关系并建立新的社会关系。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1.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答:系统科学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无不处在一定的系统之中。系统指的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结合在一起并且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从这个定义上说,人类社会的传播也具有普遍的系统性。传播学通常把社会传播区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即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这五种不同的传播类型实际上也是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任何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系统中进行的,传播的系统性是普遍存在的。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答:社会信息系统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系统,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社会信息系统通过保持社会内部的联系与协调,收集、整理和传达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信息来保证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开放性是执行其对内对外功能的一个重要前提。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3.如何理解社会信息系统中的“双重偶然性”? 答:双重偶然性是由德国社会传播学家鲁曼提出的,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双重偶然性是人类社会信息系统所特有的属性,这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人类的活动不仅受到生物运动规律的制约,而且受到精神和心理的运动规律的制约。这样,影响社会信息系统运动及其结果的变量就更多、更复杂。如果这些变量处理不当,就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