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2020年人教版高考生物专题强化测试卷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专题优化测评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2小题,共7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

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7.8.9.10.11.12.

选项

1.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3.图甲表示雄家兔细胞内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了图乙所示的情

况,另一个精原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图丙所示的情况。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B.图丙所示情况发生在精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过程中

C.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一定能遗传给子代

D.乙、丙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

4.大豆植株的体细胞含40条染色体。用放射性60C

O

处理大豆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花叶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题号一

总分

13 14

得分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其细胞仍具有全能性

B.单倍体植株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共含有20条染色体

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

D.放射性60C

诱发的基因突变,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O

5.芥酸会降低菜籽油的品质。油菜有两对相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H和h,G和g)控制菜籽的

芥酸含量。如图是获得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技术路线,已知油菜单个花药由花药壁(2n)及大量花粉(n)等组分组成,这些细胞都具有全能性。关于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的育种利用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原理

B.与④过程相比,③过程可能会产生二倍体再生植株

C.利用花粉培养筛选低芥酸油菜新品种(HHGG)的时间相对较短

D.图中所示过程两处添加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从而影响着丝点的断裂

6.现有小麦种子资源包括:①高产、感病;②低产、抗病;③高产、晚熟等品种。为满足不同地

区及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栽培需求,育种专家要培育3类品种:a.高产、抗病;b.高产、早熟;

c.高产、抗旱。下述育种方法可行的是()

A.利用①、③品种间杂交筛选获得a

B.对品种③进行染色体加倍处理筛选获得b

C.c的培育不可采用诱变育种方法

D.用转基因技术将外源抗旱基因导入③中获得c

7.下图是高产糖化酶菌株的育种过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通过上图筛选过程获得的高产菌株未必能作为生产菌株

B.X射线处理既可以引起基因突变也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

C.上图筛选高产菌株的过程是定向选择过程

D.每轮诱变相关基因的突变率都会明显提高

8.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F1上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C.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9.生活在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被一条河流分成了2个种群。南北岸的松鼠经过大约一万

年的演变,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明显的差异。下列说法不符合“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是()

A.两个种群形态和体色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松鼠形态和体色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C.两岸食物和栖息条件的不同,导致两个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D.河流的阻隔使南北岸松鼠的基因交流受阻,导致基因库差异加大

10.假设在某一个群体中,AA、Aa、aa三种基因型的个体数量相等,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

如图表示当环境发生改变时,自然选择对基因A或a有利时,其基因频率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当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B.乙表示当自然选择对杂合子不利时A的基因频率变化曲线

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

D.有利基因的频率狡捷如曲线甲时,该种群已进化成新物种

11.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

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维持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12.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棕榈科植物,研究认为: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一

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植物甲);另一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植物乙)。由于花期不同,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甲、乙。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分析,正确的是()

A.为适应不同的土壤酸碱度条件,两种植物分别向不同方向进化

B.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不同生物能以不同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

C.将物种甲引种至pH较低的地区后,可再次发生进化形成物种乙

D.只要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种群的基因频率一定不会发生变化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3.(14分)玉米籽粒的黄色(A)对白色(a)为显性,非糯性(B)对糯性(b)为显性,两对性

状自由组合。请回答:

⑴已知玉米非糯性籽粒及花粉遇碘液变棕色。若用碘液处理杂合的非糯性植株的花粉,则显微

镜下观察到花粉颜色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取基因型双杂合的黄色非糯性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其基因型为

______;对获得的幼苗用______进行处理,得到一批可育的植株,这些植株均自交,所得籽粒性状在同一植株上表现______(一致、不一致)。

⑶已知基因A、a位于9号染色体上,且无正常9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现有基

因型为Aa的植株甲,其细胞中9号染色体如图一所示。

①植株甲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了确定植株甲的A基因是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

1的表现型及比较为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A基因位于异常染色体上。

F

1

中,发现了一株黄色籽

③以植株甲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的F

1

粒植株乙、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所示。该植株形成的可能原因是:父本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__未分离。

④若植株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条9号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

条或2条9号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乙为父本,以正常的白色籽粒植株为母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从1978年到1990年,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欧力市中心学院的学生们对患白化病的松鼠(白色肤

色)和灰色松鼠组成的种群进行了研究。每隔一年,他们记录了灰松鼠和白化松鼠数量变化情况,从下面的表格中你可以看到学生们收集的数据和用哈代—温伯格公式来估算基因频率。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研究基因频率是如何变化的。(灰色的基因G,白化病的基因g。隐性纯合子表现出白化的症状,其他为灰色)。

1978到1990年伊利诺伊州的欧力市灰色松鼠和白松鼠的数量

⑴画出松鼠的G和g的基因频率在1978到1990年变化的曲线图

⑵描述各基因型频率变化的趋势: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杂合子的

基因型频率变化趋势:__________。

⑶描述显性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

⑷上述两类数据(基因型频率,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哪一个能比较好地反映松鼠种群基因

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______。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揭晓】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A D C A D D D B C C C B

二、非选择题

13.⑴蓝色∶棕色=1∶1

⑵AB、Ab、aB、ab 秋水仙素一致

⑶①缺失②黄色∶白色=1∶1 ③同源染色体(9号染色体)④黄色∶白色=2∶3

14.⑴略

评分要求:①曲线走向正确;②标示清晰明确。

⑵上升保持稳定下降

⑶上升

⑷基因频率因为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而不是基因型频率

(或者表现型比例)的改变

⑸白色松鼠和周围环境的差异较大,不适环境,数量减少,被自然选择淘汰。所以隐性

基因g的频率降低,显性基因G的频率升高(只答出“自然选择”给一半分)

2019高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高考试题汇编 1、(2011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1).构建基因工程表达载体时,用不同类型的限制酶切割DNA后,可能产生粘性末端,也可能产生末端。若要在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后使其直接进行连接,则应选择能使二者产生(相同,不同)粘性末端的限制酶。 (2).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时,构建的表达载体含有人胰岛素基因及其启动子等,其中启动子的作用是提供。在用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时,常用处理大肠杆菌,以利于表达载体进入。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可用标记的胰岛素基因片段作探针与mRNA杂交,该杂交技术称为。为了检测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 是否翻译成,常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 (3).如果要将某目的基因通过农杆菌转化法导入植物细胞,先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农杆菌Ti质 粒的中,然后用该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通过DNA重组将目的基因插入植物细胞的上。 2、(2011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所固定的。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和等原理。(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3、(2012海南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已知甲种农作物因受到乙种昆虫危害而减产,乙种昆虫食用某种原核生物分泌的丙种蛋白质后死亡。因此,可将丙种蛋白质基因转入到甲种农作物体内,使甲种农作物获得抗乙种昆虫危害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获得丙种蛋白质的基因,在已知丙种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基础上,推测出丙种蛋白质的序列,据此可利用方法合成目的基因。获得丙中蛋白质的基因还可用、方法。 (2).在利用上述丙中蛋白质基因和质粒载体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常需使用酶和酶。 (3).将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与甲种农作物的愈伤组织共培养,筛选出含有丙种蛋白质的愈伤组织,由该愈伤组织培养成的再生植株可抵抗的危害。 (4).若用含有重组质粒的农杆菌直接感染甲种农作物植株叶片伤口,则该植株的种子 (填“含有”或“不含”)丙种蛋白质基因。 4、(2012全囯Ⅰ卷)【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限制性内切酶切割DNA分子后产生的片段,其末端类型有和。(2).质粒运载体用EcoRⅠ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如下: 为使运载体与目的基因相连,含有目的基因的DNA除可用EcoRⅠ切割外,还可用另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该酶必须具有的特点是 。 (3).按其来源不同,基因工程中所使用的DNA连接酶有两类,即DNA连接酶和DNA连接酶。 (4).反转录作用的模板是,产物是。若要在体外获得大量反转录产物,常采用技术。 (5).基因工程中除质粒外,和也可作为运载体。(6).若用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一般情况下,不能直接用未处理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原因是。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检测七生物与环境

专题检测(七) 生物与环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解析:选C 有的种群没有雌雄性别之分,所以性别比例并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A错误;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决定,B错误;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C正确;年龄结构稳定并不等同于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所以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不一定保持零增长,D错误。 2.百山祖冷杉是世界最濒危的12种植物之一。某科研小组为保护该植物,在植物园中呈带状种植该植物,多年后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并根据年龄结构得知该种群较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 B.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的种群密度应采取五点取样法 C.对于百山祖冷杉的保护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D.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为同一种群 解析:选A 根据题意“多年后调查植物园中百山祖冷杉种群密度,得知该种群年龄结构较稳定”,说明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可能相等,A正确;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应采取样方法,B错误;建立植物园属于对百山祖冷杉的易地保护,C错误;自然分布区和植物园中的百山祖冷杉分别在不同的生长区域,应是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D错误。 3.下列关于生态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标志重捕法 B.夏季某月110只老鼠中有10只是新生的,这个月老鼠的出生率是10% C.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也存在正反馈调节 D.近三年,我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解析:选C 跳蝻种群密度的调查只能采用样方法,A错误;夏季某月110只老鼠中有10只是新生的,这个月老鼠的出生率是10÷110≈9%,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但生态系统也存在正反馈调节,C正确;近三年,我国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呈现“S”型增长,D错误。 4.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甲所示(图中箭头所

最新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1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中的人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培养中的人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细胞株 D.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2.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以及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单克隆抗 体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B.与抗癌药物结合可制成“生物导弹” C.体外培养B淋巴细胞可大量分泌单克隆抗体 D.由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成的杂交瘤细胞分泌 3.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工程应用的是 A.大规模生产干扰素.用于抵抗病毒引起的感染 B.为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提供移植的皮肤细胞 C.大规模生产食品添加剂、杀虫剂等 D.利用胚胎移植技术,加快优良种畜的繁殖 4.以下不能 ..说明细胞全能性的实验是 A.菊花花瓣细胞培育出菊花新植株B.紫色糯性玉米种子培育出植株 C.转入抗虫基因的棉花细胞培育出植株D.番茄与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后培育出植株5.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不.正确的是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 B.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未离体的体细胞不会表现出全能性 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6.英国生物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小羊“多利”。克隆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A.分裂生殖B.孢子生殖C.无性生殖D.有性生殖 7.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幼苗时,下列条件中不.需要的是 A.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B.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 C.离体状态D.导入特定基因 8.关于单克隆抗体,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安徽六校2019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生物试题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9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生物试题 命题:合肥一六八中学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脂质氧化分解的最终产物都是CO2和H2O B. 抗体、激素、tRNA发挥一次作用后都将失去生物活性 C. 蓝藻和绿藻二者含有的光合色素相同,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麦芽糖、蔗糖、乳糖的水解产物均为还原糖 2. 某研究所用含K+和Mg2+的培养液培养番茄幼苗,每天K+和Mg2+初始状态 均为500 mg/L,定时测定培养液中K+和Mg2+的剩余量,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离子种类和离子剩余量 B. 番茄在营养生长的前期对K+几乎不吸收,在营养生长的后期吸收量增大 C. 番茄对K+和Mg2+吸收量的差异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 番茄对Mg2+的吸收量大于对K+的吸收量 3. 下列是人类探索遗传奥秘的几个经典实验,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A.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因子,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 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B. 格里菲斯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 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D. 许多科学家相继研究,将逆转录和RNA复制纳入细胞生物的中心法则范畴 4. 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细胞中所含有的mRNA都不同 B. 衰老细胞中各种酶的活性都会下降,癌变细胞中部分酶的活性会增强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重点知识点(填空)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总结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 DNA分子的某种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断开,因此具有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 和。 2.“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E·coliDNA连接酶来源于,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但连接平 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 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分子运输车”—— (1)运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 ②。 ③具有,供。 (2)最常用的运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 ,并具有的双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获取 1.目的基主要是指:,也可以是一些具有的因子。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离获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 法和法。 3.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1)PCR的含义: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2)目的:获取大量的目的基因 (3)原理: (4)过程:第一步:加热至90~95℃,DNA解链为; 第二步:冷却到55~60℃,与两条单链DNA结合; 第三步:加热至70~75℃,从引物起始进行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并且可以, 使目的基因能够。 2.组成:++++ (1)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是 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最终获得所需的。 (2)终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位于基因的。 (3)标记基因的作用:是为了鉴定受体细胞中,从而将 筛选出来。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检测 生物与环境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检测生物与环境 一、选择题 1.(2011·福建高考)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图表示的是( ) 2.2010年11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农业的决定》出台。该决定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是将树木、农作物秸秆、林业加工残余物和各类有机垃圾等生物质所蕴藏的能量,转化为常规可再生能源,如燃料乙醇、沼气、生物柴油等就是生物质能产品。下列关于生物质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展生物质能可降低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消耗 B.发展生物质能成为开启新能源时代的一把“钥匙” C.发展生物质能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抢占“绿色经济”制高点的一件“利器”D.发展生物质能实际上实现了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3.(2011·海南高考)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 ℃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4.(2011·东城模拟)下图表示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所有的生物构成了此池塘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从外部引入消费者4可能会使生产者2的数量暂时增加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图中所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组成消费者的各种元素返回无机环境都需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5.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6.(2011·海南高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二、非选择题 7.(2011·广州一模)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安徽省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三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 2020 届高三第一次素质测试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 代表元素,a、b、c 是组成A、B、 C 三种生物大分子的单体。这三种单体的结构可用d 或e 表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X 为N、P 元素,a、b 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B. 绿藻细胞内单体结构d 的种类有8 种,蓝藻细胞中d 的种类有4 种 C. 人体细胞中不能合成所有种类的e,而植物细胞一般可以合成所有种类的e D. A、B 的多样性由d 中的n 充分体现,C 的多样性由e 中的R 充分体现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图形: 1、本题的突破口是A→B→C,进而推测出A是DNA,B是信使RNA,C是蛋白质;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c表示氨基酸;X 为N、P 元素;Y为N元素。 2、d表示核苷酸,n为含氮碱基,f表示五碳糖,m表示磷酸; 3、e表示氨基酸。 【详解】A. 根据图形分析已知a表示脱氧核苷酸,b表示核糖核苷酸,核酸才是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A错误;

B. 绿藻和蓝藻细胞内都含DNA和RNA,核苷酸的种类都有8 种,B错误; C. 人体细胞有8种必需氨基酸不能合成,植物细胞一般可以合成所有氨基酸,C正确; D. C蛋白质的多样性除了与e中的R有关,还与氨基酸的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有关,D错误。故选:C。 2.下列关于生物体结构及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蛋白质的生物活性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空间结构被破坏,则其功能丧失 B.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细菌的遗传物质只有DNA C. 拟核中的DNA 不会和蛋白质结合 D. 水绵有细胞核,也有叶绿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知识点整理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第一章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是狭义的遗传工程,其核心是构建重组的DNA分子,早期也称为重组DNA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1)来源:从细菌中分离出来。 (2)作用: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 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 (3)结果: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 DNA连接酶 (1)两种DNA连接酶(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磷酸二酯键。 ②区别:E·coli DNA连接酶来源于大肠杆菌,只能将双链DNA片段互补的黏性末端之间的磷 酸二酯键连接起来;而T4DNA连接酶能缝合两种末端,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异同: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 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两个DNA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3.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质粒,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染色体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3)其它载体:λ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原理: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1)获得目的基因 有两种方法: ①目的基因的序列是已知的: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②目的基因的序列是未知的:从基因文库中提取目的基因。 (2)形成重组DNA分子 用一定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质粒,使其出现一个切口,露出粘性末端。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目的基因,使其产生相同的粘性末端。将切下的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质粒的切口处,再加入适量DNA连接酶,形成一个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 (3)将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土壤农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 导入过程: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使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受体细胞

生物与环境专题复习含答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生物与环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个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2.维持生态系统的存在,下列不是必需成分的是 ( )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水、空气等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蘑菇”通常属于:()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成分 4.下列食物链中错误的一项是() A.种子→鼠→蛇→鹰 B.种子→鼠→猫头鹰 C.草→马→马蛔虫 D.浮游植物→海螺→海豹 5.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防止鸟把草籽吃掉,用网把实验区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植被破坏 B.环境污染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 6.施用农药“DDT”的地区,虽然只占陆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可是远在南极的动物体内也发现了DDT,这种现象说明() A.DDT挥发性极强 B.这些南极动物可能是从施药地区迁去的[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 D.考察队把DDT带到南极 7.“落叶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 8.从老鹰吃蛇,蛇吃青蛙,青蛙吃昆虫,昆虫吃植物,可以看出,老鹰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A. 光 B. 植物 C. 蛇 D. 昆虫 9.在食物链“藻类→水蚤→鲱鱼→人类”中,含能量最多的环节是() A、藻类 B、水蚤 C、鲱鱼 D、人类 10、通常肉类食物的价格要比粮食和蔬菜高。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 A、动物性食品营养价值高 B、饲养动物麻烦,花工多,投资大 C、食物链延长,能量流失多,动物性食品成本高 D、植物栽培比较容易 11.下列各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大的是() A.热带雨林 B.温带草原 C.温带落叶林 D.北方针叶林 1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A.缓慢上升B.仍保持相对稳定 C.迅速上升 D.先上升后下降 13.如果用一个图形来表示生态系统中兔、鹰、草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你认为正确的图是〔〕

2019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专项检测卷八现代生物科技专题B卷__重点增分练含解析

重点增分练 一、选择题1.拟采用“取材→消毒→愈伤组织培养→出芽→生根→移栽”的方法繁殖一种名贵花 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消毒的原则是既要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又减少消毒剂对细胞的伤害 B.在愈伤组织培养基中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可获得染色体加倍的细胞 C.出芽是外植体经细胞脱分化后再分化的结果,受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调控D.诱导分化生长物生根时,培养基中通常含有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解析:选B 愈伤组织细胞有细胞壁,加入细胞融合的诱导剂也不能使细胞融合;再分化出芽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诱导分化生根。2.(2019届高三·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将鼠胚胎干细胞(ES细胞)种植于饲养层细胞上, 添加干细胞因子、血小板生成素及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6 d后,检测发现86%的细胞形态与结构特征呈现出造血干细胞样细胞(CD34+细胞)的特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细胞就是ES细胞 B.干细胞因子等物质可促进ES细胞分化形成CD34+细胞 C.ES细胞形成CD34+细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D.本实验结果尚不能支持“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观点 解析:选A 从早期胚胎中分离出来的细胞有ES细胞,但不都是ES细胞;干细胞因子 等物质可促进ES细胞分化形成CD34+细胞;ES细胞形成CD34+细胞的过程为细胞分化,其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本实验结果只是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细胞,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个体, 因此尚不能支持“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观点。 3.下表是有关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的比较,错误的是( ) 解析:选A 殖。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生物试题

山东省实验中学 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生物试题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1l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案涂在答 题卡上;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题每小题1分,21-35题每小题2分,共 50分) 1.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A.C、H、0、N、P是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B.线粒体、核糖体、染色体、叶绿体等结构中都含有DNA C.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D.脂质中的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物质,所有细胞都含有磷脂 2.下列关于细胞共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均具有由磷脂双分子层与蛋白质构成的膜结构②ATP是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 ③都具有作为蛋白质合成“机器”的核糖体 ④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酸 ⑤共用一套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⑥所有生物的新陈代谢都是以细胞为基础进行的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⑤⑥C.①④⑤D.①②③ 3.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O、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结合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交合作用 4.下列几种细胞中核仁相对较小的是() A.胰腺细胞B.肿瘤细胞C.神经细胞D.胚胎细胞 5.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以下与染色体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染色体在没有复制的时候为染色单体 B.进行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中不存在染色体的形态 C.染色体由蛋白质和DNA组成,每条染色体上具有1个DNA分子 D.由于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所以染色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6.下图分别是三种生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细胞有细胞壁,而b、c细胞没有细胞壁一 B.三种细胞中共同具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C.三种细胞中只有a、b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DNA

选修三《现代生物技术专题》必背知识点(人教版)教学提纲

生物选修三易考知识点背诵 专题1 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又名或 操作环境:;操作对象:;操作水平: 基本过程: 特点:;本质(原理): 2.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Ⅰ.“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是从中分离纯化出来的。 (2)功能:能够识别,并且使 断开。 (3)结果:产生的DNA片段末端——。 (4)要获得某个特定性状的基因必须要用限制酶切几个切口?可产生几个黏性末端? Ⅱ.“分子缝合针”—— (1)两种DNA连接酶(和)的比较: ①相同点:都缝合键。 ②区别:前者来源于,只能连接;而后者来源于, 能连接,但连接平末端的之间的效率较低。 (2)与DNA聚合酶作用的区别:DNA聚合酶只能将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 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DNA连接酶是连接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键。 Ⅲ.“分子运输车”——载体 (1)载体具备的条件: ①能在受体细胞中上,并随染色体DNA同步复制; ②具有一至多个,供外源DNA片段插入; ③具有,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2)最常用的载体是,它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的、独立于细菌拟核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 (3)其它载体: 3.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 (1)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

(2)PCR技术 ①原理: ②条件:、、、 ③PCR技术与体内DNA复制的区别: a. PCR不需要酶;体内DNA复制需要; b. PCR需要酶(即Taq酶),生物体内的聚合酶在高温时会变性; c. PCR一般要经历三十多次循环,而生物体内DNA复制受生物体遗传物质的控制。 (3)注意:构建基因文库需要哪些操作工具? 第二步:——基因工程的核心 基因表达载体组成: +复制原点 (1):是一段有特殊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没有启动子,基因就不能转录。 (2):也是一段有特殊的DNA片段,位于基因的尾端,使转录终止。 (3)标记基因的作用:,常用的标记基因是。 第三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常用的转化方法: (1)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法,其次还有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2)导入动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是技术。此方法的受体细胞多是。 (3)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原核生物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是,最常用的原核细胞是大肠杆菌,其转化方法是:先用处理细胞,使其成为,有利于促进感受态细胞吸收DNA分子,完成转化过程。 注意:重组细胞导入受体细胞后,筛选含有基因表达载体受体细胞的依据是。第四步: (1)首先要检测转基因生物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用 (2)其次还要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方法是。 用 (3)最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方法是。 (4)有时还需进行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如转基因抗虫植物是否出现抗虫性状,需要。

生物与环境专题测试

生物与环境专题测试 A卷(基础篇)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使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压力 B.温度 C.光质 D.无机盐 2.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与平原地区的人相比,血液中红细胞数目较多,与此有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 3.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群落的是 A.一个公园中的花卉B.一个牧场里的家畜 C.一条河里的鱼 D.一个池塘中的生物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5.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慢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描述的生物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种内斗争 D.种间竞争 7.一个野兔种群在理想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则该种群的年增长率以及第5年种群数量分别是 A.150%,675 B.150%,1013 C.50%,675 D.50%,1013 8.下列关于生态因素对生物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是农业害虫的共性 B.温暖地区的阔叶林多,而寒冷地区的针叶林多 C.水分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D.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具有综合性 9.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海上捕捞,有利资源可持续利用。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10.为挽救濒危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措施一般不宜选用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迁地保护 C.用生物技术进行人工繁殖 D.消灭被保护动物的天敌 二、非选择题(20分) 11.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的问题。 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在陆生植物繁茂的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冬季高于夏季,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

生物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每小题2分,共52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的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质粒是基因工程中惟一的运载体 C.运载体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以便与外源基因连接 D.基因治疗主要是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 2.离体培养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产生的花粉粒,其幼苗中基因型为aabb 的概率是() A.1/8 B.1/4 C.1/2 D.0 3.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培育的抗虫棉是否成功,最好检测() A.是否有抗生素产生 B.是否有目的基因表达 C.是否有抗虫的性状出现 D.是否能分离到目的基因 4.蛋白质工程是在基因工程基础上,延伸出来的第二代基因工程,其结果产生的蛋白质是()

A.氨基酸种类增多 B.氨基酸种类减少 C.仍为天然存在蛋白质 D.可合成天然不存在蛋白质 5.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 I,EcoR 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 I和EcoR 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 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 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 I和Bgl 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6.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 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的卵发育成个体 7.关于蛋白质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工程能定向改造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使之更加符合人类需要。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科质量分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科质量分析 北海七中陈琼 一、命题情况 本次考试范围为高三生物选修本和高二生物第一至第六章,题型与高考形式相同,选择题5题,30分,填空题4题,42分,总分为72分,题目从生物学科的特点出发,遵循"立足基础,强调主干,注重应用,突出能力"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加强基础;有利于指引学生进一步学习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总体上看,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与强化,突出了重点内容和解题能力的考察。 三、学生答题情况 1、选择题共30分,平均得分18.7分,选择题中错得较多的题目是第2,3题,第2题是关于生物工程应用的问题,很多学生对基因工程能克服远源杂交不明确,第3题是关于微生物组成酶和诱导酶的问题,很多学生认为诱导酶形成后,组成酶就会降低活性。 2、填空题中31题考核的内容为内环境稳态及调节的,本题共13分,平均得分8.7分, (1)小题第一空部分学生错选CD,体现学生对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所产生的物质认识不清。 (2) 小题把促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和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混淆,措答为氨基酸衍生物,对激素的名称表达不规范,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答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或促甲状腺释放激素。 (3) 小题膜外电位变化错答为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体现学生做题时

不认真审题,人体酶活性的变化这一空错的最多,学生都忽略了人体体温是恒定的。 (4) 小题吞噬细胞中吞噬的噬错别字较多。 (5) 小题答案多为神经体液调节,缺免疫调节,忽略了结合图表答题。 32题是有关酶的专一性的实验题,本题共11分,平均得分6.4分 (1)小题回答较好 (2)小题几乎都知道不能,但解释为什么时不会表达,只表述两个实验组中的其中一个组,如描述为葡萄糖为还原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有个别同学认为蔗糖为非还原糖,与斐林试剂不反应,没想到蔗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还原糖。 (3)小题多数同学只认为A组有砖红色沉淀,而B组无砖红色沉淀,这说明学生对麦芽糖为还原糖的知识不清楚。 (4)小题错的较多,主要是表述错误 (5)小题该题考查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的另一种方法:相同的底物+不同的酶,但很多同学往B组+2毫升蔗糖溶液,或2毫升葡萄糖溶液,2毫升麦芽糖溶液,2毫升麦芽糖酶溶液,说明学生没有看清题目的要求。 33题是一个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识图题,本题共10分,平均得分6.2分 (1)小题极少学生答为光合强度,说明学生答题时不根据图形来回答。 (2)小题多数学生能回答 (3)小题有部分学生答光照,CO2浓度,说明学生不能将两个图形一起共同分析。 34题是有关遗传和变异的,本题共8分,平均得分3.65分 (1)小题第一空答得较好,但也有部分学生错答为细胞质基质,说明部分学生对细胞质、细胞质基质不能区分。第二空得分率低,很多学生答正反交,说明学生不认真审题,忽略替代实验二。 (2)小题中①和②的第一空错的较多,说明还有部分学生对解遗传题的一些方法还没有较好掌握。 四、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过关 不少学生对生物学基础知识记忆不牢,理解不深或含混不清,甚至存在缺陷。 2、有关图表及其信息提取能力差 不少学生对生物图表,尤其是坐标曲线图的分析认识不到位,不能有效提取有关信息解决问题,造成失分。如33题。 3、审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差 不少学生不能全面准确扑获试题信息,不能正确联系和理解相关信息或知识点间的关系,更不能正确利用各种信息或知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

山东潍坊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练——生物与环境(带解析)

专题练生物与环境 (2021·广东省调研)白马雪山地处我国横断山区肀段,该地区气候随海拔的升高而变化,形成河谷干热(海拔2300 m以下)和山地严寒的特点。该山山坡分布着疏林灌丛草坡带、针叶阔叶混交林带、亚高山暗针叶林带等自然带。下图为白马雪山某山谷不同坡向年降水量与海拔的关系分布图。据此完成1~2題。 1.推测疏林灌丛草坡出现坡向和海拔高度() A.东坡2300 m以下 B.东坡3000-3500 m处 C.西坡2300 m以下 D.西坡3500~4000 m处 2.植树种草可以改善干热河谷内的生态环境。白马雪山植树种草的最佳时间可能是() A.冬末春初 B.春末夏初 C.夏末秋初 D.秋末冬初 (2021·中原名校质量测评)下图是南岭沿南北方向的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南岭很多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往往没有森林分布,原冈可能是 A.气候十热B.光照不足C.土壤过湿D.人类破坏 4.导致甲山自然带比乙山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B.坡较陡C.夏季风作用弱D.冬季风作用强 5.图中反映的山地自然带分异规律是 A.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海拔较高 B.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分布海拔较高 C.山麓基带的植被与地带性植被一致 D.相同海拔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越丰富 (2021·安徽省六校教育联合会素质测试)图3示意秦岭地区森林植被生长季始期(甲)和生长季末期(乙)

与海拔之间的关系。据此完成6~8题。 6.秦岭地区森林植被 A.生长季山上比山麓长B.生长季末期南坡比北坡早 C.生长季山上比山麓短D.生长季始期南坡比北坡迟 7.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图中甲、乙 A.相互靠近B.上下远离C.同时下降D.同时上升 8.推测南、北坡水热差异最小处位于海拔 A.500m以下B.1000~1500m C.2000~2500m D.3000~3500m (2020·德州二模)植物通过感受昼夜长短变化而控制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大多数一年生植物的开花决定于每日日照时间的长短,各种植物都有它特定的临界日长。长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的植物。短日照植物是指每天日照时间短于它的临界日长就开花,长于它的临界日长就不开花的植物。近些年来,人们通过南引北移,不断扩大长日照和短日照植物的跨纬度引种。如图表示长、短日照植物在我国随纬度变化的始花期时间分布。据此完成9~10题。 9. 有关P、Q两类植物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P属于长日照植物②Q属于长日照植物③P属于短日照植物④Q属于短日照植物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测试题

选修三生物科技专题综合检测题1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1.(2013重庆2)题2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B.②中使用胰蛋白酶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C.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D.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2.(2013广东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性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 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 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 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 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 3.(2013浙江6)下图为生长素(IAA) 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 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 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 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 或酶2 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 ..的是() A.对去顶芽豌豆幼苗外施适宜浓度IAA,该植株茎内GA1 的合成可恢复正常 B.用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处理豌豆幼苗的顶芽,该植株较正常植株矮 C.对酶1 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 D.酶2 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4.(2013大纲卷2)关于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叙述,错误 ..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所用培养基不同 B.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都要用到胰蛋白酶 C.烟草叶片离体培养能产生新个体,小鼠杂交瘤细胞可离体培养增殖 D.动物细胞培养可用于检测有毒物质,茎尖培养可用于植物脱除病毒 5.(2013大纲卷5)下列实践活动包含基因工程技术的是() A.水稻F1花药经培养和染色体加倍,获得基因型纯合新品种 B.抗虫小麦与矮秆小麦杂交,通过基因重组获得抗虫矮秆小麦 C.将含抗病基因的重组DNA导入玉米细胞,经组织培养获得抗病植株 D.用射线照射大豆使其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获得种子性状发生变异的大豆 6.(2013江苏13)软骨发育不全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基因型为HH的个体早期死亡。一对夫妻均 为该病患者,希望通过胚胎工程技术辅助生育一个健康的孩子。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A.首先经超排卵处理后进行体外受精B.从囊胚中分离细胞,培养后检测基因型 C.根据检测结果筛选基因型为hh的胚胎 D.将胚胎培养至原肠胚期后移植到子宫7.(2013江苏15)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我国已经对转基因食品和转基因农产品强制实施了产品标识制度 B.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都在转基因食品标签上警示性注明可能的危害 C.开展风险评估、预警跟踪和风险管理是保障转基因生物安全的前提 D.目前对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食用安全性和环境安全性上 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及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作为目的基因 B.通过转基因技术可获得抗虫粮食作物,从而增加粮食产量,减少农药使用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运载体DNA D.若转入甘蔗中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生产出来的甘蔗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9.对于下列生物技术或产品,我国政府持坚决反对(禁止)态度的是 ①转基因生物②转基因食品③胚胎移植④治疗性克隆⑤克隆人⑥生物武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⑥ C.⑤⑥ D.②⑥ 10.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 11.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稳定性低,易遭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与再生利用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 12.对生态农业原理中能量多级利用的理解正确的是 A.通过生物防治减少能量损失 B.延长了食物链,所以能量更多损耗C.主要是将废物资源化,同时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D.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了13.豆科植物和固氮菌互利共生,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 A.系统结构功能的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 14.限制酶是一种核酸切割酶,可辨识并切割DNA分子上特定的核苷酸碱基序列。下图为四种限制酶BamHI,EcoRI,HindⅢ以及BglⅡ的辨识序列。箭头表示每一种限制酶的特定切割部位,其中哪两种限制酶所切割出来的DNA片段末端可以互补黏合?其正确的末端互补序列为何?() A. BamHI和EcoRI;末端互补序列—AATT— B. BamH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GATC— C. EcoRI和HindⅢ;末端互补序列—AATT— D. BamHI和BglII;末端互补序列—GATC— 15.(双选)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 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必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 C.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 D.一定要根据目的基因编码产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受体细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