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眩晕的定义

一、眩晕的定义

一、眩晕的定义
一、眩晕的定义

一、眩晕的定义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真,产生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自身的旋转、滚翻、倾倒、摇摆、漂移、浮沉。

眩晕是前庭神经病变最常见的表现。也可能是患者就诊的唯一主述。根据各地方言和患者文化水平的不同,患者对眩晕的描绘有多种多样。一般临床上常见到的有,患者自述头晕眼花、天旋地转,或者是晕晕乎乎、跌跌撞撞、脚步不稳,像坐轮船,头重脚轻,向一边偏斜。有的患者,就诊时还可以描述,迷糊,头脑迷糊,头脑不清等等。主诉常常表示为患者自己倾述的就是眩晕的症状。

眩晕是患者对位相的主观体会的错误,患者自觉周围物体旋转,或向一侧移动,或者觉得自身旋转,摇晃或上下移动等感觉。

解析:眩晕会产生一系列的综合症状,患者自述有头晕、目眩、眼冒金星,同时伴有恶心呕吐。

下列关于眩晕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眩晕是脑干病变最常见的表现

B. 眩晕是患者对位相的主观体会的错误

C.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造成人与周围环境空间关系在大脑皮质中反应失

D. 患者有旋转、倾倒及起伏等感觉

正确答案:A 解析:眩晕是前庭神经病变最常见的表现。

二、眩晕的分类

眩晕依照其发生的机理和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叫假性眩晕或叫脑性眩晕,多由于平衡三联的大脑皮质中枢或全身性疾病影响到这些皮质中枢造成。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贫血,感染,尿毒症,药物中毒等引起,患者感到晕晕忽忽,没有明确的旋转感。

第二类叫真性眩晕,由平衡三联的病损造成,有明确的旋转感或身体运动感。就病损侵犯感受系统不同,真性眩晕又可分为眼性眩晕、姿态感觉性眩晕与前庭系统性眩晕。眼性眩晕多见于眼肌麻痹的患者,伴有复视,若遮蔽患侧眼睛,眩晕即可消失。姿态感觉性眩晕见于后索病变的患者,有生深层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由于视觉及本体觉感受系统对于位相感受仅有辅助作用,所以在前庭系统完好的情况下,这两种眩晕不明显。

前庭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为人体辨向的主要结构,因此该系统的病变是产生眩晕的主要原因。前庭系统以内耳门为界分为周围和中枢两部分,周围部包括前庭器官和前庭神经的内听道部分,其特点是与耳蜗神经、面神经相伴而行关系密切。中枢部包括前庭神经的颅内部分,脑干前庭核及其传导路径。此部特点是与耳蜗神经、面神经分离,前庭神经核占据范围大,不容易出现完全损害的症状。正是由于这些解剖学上的差异,前庭系统两部分的病变所引起的眩晕在临床上表现也不一样,分别叫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三、眩晕的临床分类

周围性眩晕:常常呈发作性,起病急,眩晕突然发生,而且程度很重,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短,自数分钟、数小时乃至数天。患者自觉周围物体绕着他旋转,或觉自身上下左右摇晃,出现一种运动幻觉。患者为稳定自己不致摔倒常常牢牢抓住周围物体,行走偏向一侧,有时突然摔倒。发作过程中意识清楚,常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动过缓等等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引起反射性内脏功能紊乱。

前庭周围性眩晕与耳蜗症状相平行,常伴耳鸣或耳聋,而且很多情况下,眩晕发作就以耳鸣作为首发症状。查体可有水平性或水平伴旋转性眼球震颤,而且眼震的程度与眩晕的程度一致。前庭功能试验均无反应或反应减弱。平衡试验出现倾倒,即Romberg氏征阳性,且倾倒方向与眼震慢相及Barrany氏指向试验偏移方向一致。这“三者一致”正是前庭周围部损害特征性的客观所见。查体无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的体征。

周围性眩晕见于前庭周围部损害。常见的疾病有:美尼尔氏病、中耳感染、乳突及迷路感染、迷路炎、前庭神经炎、急性前庭神经损害、耳咽管阻塞和外耳道耵聍等。

中枢性眩晕的症状: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无论在主观症状或客观体征上均有很大不同。眩晕感较轻,常可忍受。发作时间较持续,可达数周数月。患者自觉周围物体旋转

或向一侧运动,头重脚轻,有如酒醉之感。患者意识状况视病变部位及发展而定,多有意识障碍乃至昏迷。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很少出现,即便有也很轻,不明显。常不伴有耳蜗症状,如果前庭和耳蜗的功能均受累,则常伴有脑干中其它神经受累的表现。

客观检查可见眼震。延髓、脑桥和小脑病变常为水平或水平旋转性眼震,而中脑病变为垂直性眼震。中脑以上的前庭通路病变则很少有眼球震颤发生,眼球震颤与眩晕程度并不一致,眼球震颤之慢相方向与身体倾倒方向、Barrany氏指向试验偏移变方向不一致,前庭功能试验多为正常反应。查体中多有脑干损害的症状(如交叉性麻痹或交叉性感觉障碍),可对病变定位起决定性作用。

中枢性眩晕为前庭系统中枢部病损所致,常见的病因有:听神经瘤、颅内压增高、脑供血不足、颅脑外伤、小脑病变、第四脑室及脑干占位性病变以及癫痫。临床上正确区分前庭系统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对于决定治疗方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以眩晕为主诉的疾病

一)、前庭周围性病变

第一、前庭周围性病变常见于迷路炎,迷路炎有化脓性迷路炎及中毒性迷路炎,有如下四种情况:

首先是迷路周围炎。迷路周围炎为骨迷路周围的小方,有炎症刺激了膜迷路,发生轻微的眩晕,眼球震颤和乳突部的疼痛,同时也可能有呕吐和患侧面记忆力弱,前庭功能反而正常。

其次是局限性迷路炎。局限性迷路炎多起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乳突炎。最常见的是胆脂瘤侵蚀水平半规管的骨壁,引起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在头和身体突然转动时,眩晕加重。前庭功能正常,听力检查为传导性耳聋。

还有就是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多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乳突炎。由于细菌经前庭窗、蜗窗侵入迷路,常引起较重的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并且呈不完全性神经性耳聋,前庭功能减退。当迷路外的感染控制后,前庭刺激症状也逐渐消失,听力也可逐渐恢复。

最后是弥漫性化脓性迷路炎。常常见于溶血性链球菌,或第三型肺炎球菌所致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也可以继弥漫性浆液性迷路炎和局限性迷路炎急性发作之后发生。化脓菌侵入迷路,膜迷路很快化脓并被破坏,骨迷路内充满脓液。临床表现为严重的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平衡失调等前庭症状。病变早期,眼球震颤向患侧,在2-3周的强烈的前庭刺激症状以后,膜迷路也完全破坏,眼震则向健侧,并向患侧倾倒。此时,前庭功能丧失,患耳全聋,眩晕终止。骨迷路内的脓液可经内耳道,或穿破骨壁而侵入颅骨,侵入颅内,发生颅内化脓性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

第二、前庭周围性病变见于药物中毒。如链霉素常用于抗结核治疗。新霉素和卡那霉素、奎宁、苯妥英钠、及水杨酸钠等都可以引起眩晕。还有砷类药物中毒、苯中毒、一氧化碳中毒也可以产生眩晕。

第三、前庭周围性病变还见于迷路的外伤及迷路手术后遗症等。

第四、前庭周围性病变还见于耳部带状疱疹及前庭神经炎。

第五、美尼尔氏病及美尼尔氏综合征。

第六、前庭周围性病变见于位置性眩晕。

(二)、脑干性病变

脑干性病变常见于以下几种:

第一、肿瘤、小脑桥脑角占位病变。小脑桥脑角占位病变多见于听神经瘤,常常为一侧,但也有,少数有两侧。第四脑室肿瘤,包括小脑蚓部的肿瘤,还有脑干内肿瘤。

第二、最常见的是脑血管系统的病变。临床上常见的有: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液循环障碍、椎动脉供血不足。椎动脉供血不足时会产生颈性眩晕,还有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第三、脑干性的病变会引起眩晕的有,炎症及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前庭神经元炎、多发性硬化、后颅凹蛛网膜炎等。

第四、脑干性的病变引起眩晕的还见于脑干的外伤、颅底凹陷症等。

(三)、皮质性病变

以眩晕为主诉的疾病,第三类是皮质性病变。皮质性的病变也可以引起眩晕:

第一、常见于颞叶肿瘤或局限性炎症、缺血等。也就是说,颞叶的病变会引起眩晕。

第二、是癫痫。

第三、偏头痛的合并症。偏头,偏头痛的患者,往往有合并有眩晕。

眩晕别大意,可能预示多种病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0211631058.html, 眩晕别大意,可能预示多种病 作者:周婷 来源:《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2017年第12期 周婷,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病四科副主任医师,中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第五批国家名老中医继承人,有丰富临床经验,擅长中医药针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发表相关科技核心期刊论文十余篇,曾获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门诊时间:周二、周四、周六下午 星期一的神经内科诊室迎来了两位眩晕患者。 张阿姨,58岁,平时身体挺健康的,每天里里外外忙得不亦乐乎。可是近3天来,每次 睡觉时,她一向左侧翻身就感觉天旋地转,恶心呕吐,天天如此。张阿姨不禁犯起嘀咕:该不会是中风了吧?在家人的陪伴下,她来到了我院神经内科就诊。医生经过问诊和专科的体检,初步判断张阿姨的眩晕不是中风引起的,而是耳石症,经过手法复位和中药的运用,张阿姨的眩晕症状当场消失。 另一位就诊的刘爷爷,78岁,眩晕一周,感觉头重脚轻、昏昏沉沉,他以为只是年纪大了,休息休息就能缓解。可是一天早上,刘爷爷一起床,突然发现自己不能说话,也不能吞咽了!老伴陪着他来医院一做颅脑磁共振,竟是脑干的梗死急性期!被医生急忙送进了病房。 同样是眩晕,患者家属就不明白了:刘爷爷晕的症状不如张阿姨那么明显,为什么病情却反而更严重?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老年人的眩晕症。 其实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会经历眩晕。眩晕更是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症状,是神经内科和五官科门诊的“常客”,该症状是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引起眩晕的病因很多,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类。中枢性眩晕约占眩晕发病总数的30%,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与耳部或前庭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症状相对更为明显。部分周围性眩晕患者可有反复发作性眩晕,并能自行缓解。 说到这里,有必要先来明确下眩晕和头晕两个概念。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症状,但很多患者将其混为一谈。广义的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真性眩晕相当于我们所特指的“眩晕”,其特征症状是具有明显的自身或外物旋转感,常由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假性眩晕就是我们常说的“头晕”,患者感觉“飘飘荡荡”,没有明确转动感,多由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症等,都

眩晕头晕的护理措施

眩晕—头晕头痛护理措施 1.发作时护理: 眩晕发作时嘱患者卧床休息,闭目养神,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必要时加测血压,遵医嘱给予降压药物,氧气吸入。加强巡视,发现眩晕伴有呕吐、头痛剧烈、肢体发麻、血压持续上升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做好护理记录。 2.病情观察: 定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监测血压变化情况。密切观察眩晕发作的时间、程度、性质、伴随症状、诱发因素以及脉象等情况。观察有无肢麻、言语不利等中风症状。 3.环境和起居护理: ①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噪音和强光刺激,减少陪护,限制探视。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无异味。护理人员操作应相对集中,动作轻巧,防止过多干扰病人。 ②床铺平稳,避免他人碰撞晃动。物品放置伸手可及处,避免取物时坠床或跌倒。保持地面干燥、无障碍物,防止滑倒或绊倒。卫生间地面设置防滑设施,并设置扶手和呼叫器。 ③头晕头痛时嘱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并抬高床头,尽量减少头部旋转动作,特别不宜突然猛转头,或突然、剧烈体位改变,防止眩晕加重或昏扑。上厕所或外出时需有人陪伴,头晕严重者应协助其在床上大小便。 ④养成按时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屏气用力排便,必

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⑤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病情缓解后可适当运动,指导患者要根竞技性和力量型运动。 ⑥告知患者外出不宜乘坐高速车、船,避免登高。 ⑦眩晕由颈椎病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据年龄及血压水平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时间、频率以不出现不适反应为度,避免工作,要注意保暖。 4.情志护理: 关心体贴患者,使其心情舒畅。肝阳上亢,情绪易激动者,指导其通过听音乐、与他人沟通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减少不良情绪刺激,并指导患者掌握自我调控方法。对眩晕较重、心烦、焦虑者,可通过介绍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成功经验增强其信心。 5.饮食护理: 饮食以清淡,低盐低脂饮食,增加粗纤维素食物摄入,防止暴饮暴食,忌肥甘厚味,戒烟酒。控制体重,控制总热量摄入。做好辩证施膳。 6.用药护理: ①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强调长期药物治疗的重要性,用降压药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后应继续服用维持量,以保持血压相对稳定,对无症状者更应强调。 ②告知患者有关降压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作用及不良反应,并提供书面材料。

最新高血压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高血压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的范畴。发病早期多见实证,病久往往转为虚证。 (一)辩证分型 辨证要点:.肝火上炎证多见于本病1级,阴阳两虚证主要见于3级,而阴虚阳亢证各期均可见到,以2级为多。区别阴虚与阳亢主次,予滋阴、潜阳,阴虚及阳者兼以助阳;分清风、火、痰、瘀之兼夹,予熄风、降火、化痰、祛瘀;审察脏腑肝、肾、心之病机,予柔肝、滋肾、养心;了解气血虚实顺逆,予理气降气,健脾益气,活血化瘀。 1.肝火上炎型 主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苦畏热,尿赤便秘,舌红苔黄,脉弦有力。 治法:清泻肝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龙胆草15 黄芩15 栀子15 柴胡10 甘草5 生地黄20 当归12 车前子15 木通5 泽泻30 方用龙胆草、黄芩、栀子清泻肝火,柴胡、甘草疏肝清热调中,木通、泽泻、车前子清利湿热,生地、当归滋阴养血。全方清肝泻火利湿,清中有养,泻中有补。若肝火扰动心神,失眠、烦躁者,加磁石,龙齿,珍珠母,琥珀,清肝热且安神。肝火化风,肝风内动,肢体麻木,震颤,欲发中风者,加全蝎,蜈蚣,地龙,僵蚕,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2.肝肾阴虚型 主证:头晕目眩,头痛耳鸣,烦躁易怒,五心烦热,盗汗,潮热,

口干喜凉饮,腰酸腿软,便干尿赤,舌红无苔,脉细无力。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杞菊地黄汤加龟板、夏枯草、珍珠母、白芍。 枸杞15 菊花15 熟地黄24 山萸肉12 山药12 泽泻30 丹皮10 茯苓15 龟板30 夏枯草15 珍珠母30 白芍15 方用熟地,山萸肉,山药滋阴补肾,茯苓,泽泻渗湿,丹皮清虚热, 枸杞,菊花,夏枯草清利头目,白芍敛阴,珍珠母、龟板滋阴潜阳。 3.肝风内动型 主证: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手颤足晃,步履沉重,甚则口眼歪 斜,舌强言骞,半身偏枯或牙关紧闭,鼻鼾昏睡,人事不醒,舌红苔 白或黄,脉弦或沉细。 治法:平肝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化栽。 天麻10 钩藤15 石决明30 栀子15 黄芩15 牛膝20 桑寄生15 羚羊角粉3 丹皮12 茯苓15 天麻祛风潜阳,止头痛,眩晕,钩藤、羚羊角清热熄风降火,三药并 用平肝潜阳。石决明清肝镇肝潜阳。黄芩,栀子清肝泻火。牛膝,桑 寄生补益肝肾。茯苓安神。丹皮清血中之伏火。 4.肝气郁结型 主证:头晕目眩,心烦易怒,胸闷憋气,胸胁胀痛,喜叹息,吸 气,舌红苔微黄,脉弦涩。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丹栀逍遥散加素馨花、珍珠母。 丹皮15 栀子15 柴胡10 白芍15 当归12 茯苓15 白术12 甘草5 素馨花10 珍珠

眩晕症(资料大全)

对于眩晕的病因有周围性的:梅尼埃症,迷路炎,前庭神经炎,药物中毒等;中枢性的病因有:脑血管病,如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桥脑和延脑梗死;颈椎病;颅内占位病变,如听神经瘤,脑干肿瘤及小脑肿瘤等.对于眩晕的病人处理: 1.一般处理,眩晕病人须卧床休息,呕吐明显的患者须注意水电解质的平衡;紧张焦虑的患者可考虑给予适量的镇静药物对症处理,如地西泮等. 2.对症处理,常用的治疗药物有:血管扩张剂,如地巴唑,西比灵等;抗组胺药,如晕海宁等;抗胆碱能药:东莨碱等. 3.病因治疗: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手术治疗.????? 1.眩晕者应保持安静,心情愉快,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用脑过度,精神紧张等.饮食宜清淡,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2.眩晕由颈椎病引起者,睡眠时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低头工作,要注意保暖. 3.眩晕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饮食宜清淡,情绪要稳定. 4.眩晕由贫血引起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可应用食物疗法及辅助药物治疗. 眩晕的辩证施治:实证①风火上郁:症见眩晕且痛,治宜火郁发之,用川芎茶调散加味. ②阳升血热:症见目眩头晕耳鸣,肢节麻木,口舌糜烂,肤腠瘙痒,肩背掣痛,形体日瘦,脉弦小数等.方用清泄络热方(羚角,元参心,鲜生地,连翘心,竹叶心).⑧痰火上扰:症见头眩,烦则火升眩晕,静坐神识稍安.兼见舌干,痰多,脘中不爽,脉左浮弦数等.方用天麻钩藤饮或温胆汤加减.④胃虚痰滞;症见头痛眩晕,咯痰咳逆,或吐清水.胸痹壅塞,汗出恶热,肝麻等.治以和胃化痰为主,佐以平肝,用二陈汤加白术,白蒺藜,钩藤,天麻等.⑤血瘀络阻:症见头旋耳鸣,麻痹,足寒,微呕,便涩,月经闭阻等.治宜祛瘀平肝,方用血络方.??? 虚证①营虚风动:症见头眩耳鸣,目珠痛,心悸,腰膝酸软等.治宜辛甘化风,养血熄风之法.方用养血熄风方.;②阴虚阳升:症见晕厥,烦劳即发,耳鸣不寐等,冶宜缓肝之急以熄风,滋肾之液以驱液,用熟地龟板方(熟地,龟板,牡蛎,天冬,萸肉,五味,茯神,牛膝,远志,灵磁石).⑧阴阳两虚:症见神志不清,目旋形寒,治宜补肾中之阴阳,用八味丸,④气营两虚:症见头晕肢冷,食下少运,治宜甘温益之,用二陈汤加菟丝子,当归,如便血后头晕耳鸣,肉动肢麻,治用三才汤加味(熟地,五味子,人参,茯神,龙骨,牡蛎,天冬,湘莲). 眩是指视物昏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自感身体或外界景物旋转摆动,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 眩晕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症状.它可由现代医学中的多种疾病引起.如美尼尔氏综合症,内耳前庭及迷路感染,内耳前庭神经炎,高血压病,低血压病,贫血,白细胞减少症,脑动脉硬化症,神经官能症等. 祖国医学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

高血压(眩晕)络病辨证论治

高血压(眩晕)络病辨证论治中医学传统文献中并无“高血压”这一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主要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中风”等范畴。其发病多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基本病机是气血阴阳失调,风、火、痰、瘀为患。在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领域里,中医药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强调辨证论治,治病求本, 其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副作用相对较轻,且药价便宜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和特色。 治疗原则 高血压病的治疗应通过采用调营卫气血、气机升降、协调阴阳等治疗方法,气逆阳亢者使之下降,气机不升者使之上升,但治疗升降气机,不应仅着眼于一脏一腑,还应体察病后对全身气机的影响,尤其应重视脾胃升降对全身气机的调节作用,恢复机体的动态平衡,血压自会恢复正常。 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很多,根据体内阴阳盛衰脏腑虚实、舌苔、脉象、体型以及发病诱因等的不同,临床一般将本病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肾精亏虚,痰浊上犯等不同证型,但细究其证,则不出虚实两端。实证多以肝风痰火为主,而虚证则以肝肾阴血亏虚多见。但虚实二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虚证可转化为实证,实证可转化为虚证,或虚中夹实,或实中夹虚,或虚实互见。千万不可用对号入座的方法,生搬硬套,临证时务必详审,孰先孰后,主次标本,缓急轻重,都需分辨清楚,立法组方,必须权衡准确,才不致贻误病机,犯虚虚实实之戒。 (一)肝火上冲,脑络失和 【证候】体盛性刚,形气俱实,头胀头痛,口苦而干,烦躁易怒,面赤烘热, 大便干结,舌红苔黄或燥,脉弦数有力。 【证候分析】禀赋刚强,形气俱实之人,最易情绪激动,五志过激,扰动肝火,逆乱气机,使络脉失和不柔。头部络脉失和,则见头胀头痛;肝失疏泄,热邪伤津,肠道气机不利,津液失于濡润,则有大便干结;火性炎上,故面部烘热, 烦躁易怒,口苦而干,舌红苔黄或燥;肝火上冲,脉失柔和,则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通脉和络。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完整)高血压病历

入院记录 主诉:反复头晕5年,加重3天。 现病史:患者诉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反复感头晕,头重脚轻,持续约半小时,自行缓解无头痛、视物旋转、视物模糊,无恶心、呕吐,无心悸、面色潮红,无呼吸困难、发热,无咯血、发绀,无胸痛,无耳鸣、眼花,无晕厥、水肿,无四肢无力,无四肢疼痛等,曾多次就诊当地医院,测血压均高于150/95mmHg,血压最高达180/105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不规则服用“尼群地平10mg qd”等治疗,血压控制尚可,波动于正常范围。入院前3天,感头晕,头重脚轻,持续性,休息不能缓解,无视物模糊、视物旋转,无恶心、呕吐,无四肢无力、二便失禁,无意识障碍,无心悸、气促,就诊我院,门诊查血压180/100mmHg 拟“高血压病”收住入院。自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欠佳,二便如常,体重无明显化。 既往史:否认“冠心病、糖尿病”病史。否认“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病史。否认有药物及食物过敏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并长于原籍,居住及生活环境良好。无酗酒、吸烟、吸毒等不良嗜好。否认到过传染病、地方病流行地区。否认有工业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不良嗜好,生活习惯规律,无冶游史。 月经史:14岁5~7 28~30,2016年9月10日,经量一般色红,无血块及痛经,月经周期规则,量正常。白带正常,无痛经史。 婚姻史:25岁结婚,育1子1女,配偶及子女身体健康。 家族史:家族中否认与遗传有关疾病及与患者同样疾病。父、母、子、女健康状况良好,无持殊病史可询。 体格检查 T36.5℃P78分R22次/分BP180/10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五官发育正常,额纹对称,双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廓无畸形,双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流出,乳突无压痛,双耳粗测听力正常。鼻外观无畸形,鼻翼无煽动,鼻中隔无偏曲,鼻旁窦无压痛。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双胸廓对称无畸形,呼吸运动自如,双侧语颤正常,无增强及减弱,双肺叩呈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前区无异常隆起,心尖搏动位于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处,心界不大,心率78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左上腹有压痛,无反跳痛,肝睥肋下未及肿大,肝区、双肾区无叩痛,腹部叩诊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4次/分。肛门、外生殖器未检查。脊柱四肢无畸形,活动可,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助资料:TCD:脑供血正常,心电图无异常。 入院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3级(高危) 医生签名: __________ 首次病程记录 2016-09-17 9:09:26 一、病例特点: 1、患者系48岁未婚女性病程:5年加重3天 2、临床表现:无明显诱因,反复感头晕,头重脚轻,持续约半小时,自行缓解无头痛、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二)证候诊断 1.肾气亏虚证:腰脊瘦痛(外伤性除外)、胫痠膝软或足跟痛、耳鸣或耳聋、心悸或气短、发脱或齿摇、夜尿频、尿后有余沥或失禁、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痰瘀互结证: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刺痛(痛有定处或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肢体麻木或偏瘫、口淡、食少、舌胖苔腻脉滑,或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涩。 3.肝火亢盛证: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弦数。 4.阴虚阳亢证: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 二、治疗方案

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论治应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标本兼治,强调长期治疗时应以治本为主。 1.肾气亏虚证 治法:平补肾气,调和血脉 推荐方药:补肾和脉方加减 左归丸加减: 生黄芪、黄精、桑寄生、仙灵脾、炒杜仲、女贞子、怀牛膝、泽泻、当归、地龙等 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肾阴虚证)、右归丸(肾阳虚证)等。 2.痰瘀互结证 治法:祛痰化浊,活血通络。 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生半夏、苍术、白术、天麻、茯苓、陈皮、薏苡仁、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地龙、郁金 中成药:绞股蓝总甙片、血塞通片、养血清脑颗粒等。 3.肝火亢盛证 治法:清肝泻火,疏肝凉肝。 推荐方药:调肝降压方加减。 柴胡、香附、佛手、夏枯草、炒栀子、黄芩、丹皮、菊花、双钩藤后下等 中成药:牛黄降压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4.阴虚阳亢证

眩晕症

眩晕症 百科名片 眩晕症(Vertigo),发作时的特征是常常会感到天旋地转的晕,甚至恶心、呕吐、冒冷汗等自律神经失调的症状。要注意的一点是,眩晕症通常反映出前庭部位的病变,它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个疾病。主要分为两种即: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目录[隐藏]

眩晕症。另外一种说法是,中耳长出一条小通路达到内耳,影响左右两边的压力差,造成眩晕症。 2.梅尼尔氏症(Meniere’s disease): 至今仍是一个充满迷样般的疾病,由解剖学的证据已知梅尼尔氏症的主要病变在于,不明原因的内淋巴局部水肿,听神经及半规管细胞被破坏。病人会感到耳鸣、耳朵胀痛、听力丧失、眼球振颤。发作呈现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而后逐渐缓解。尔后的数个月内不定时的发作,每发作一次,听力就丧失一些,最后可以完全耳聋。 3.急性迷路炎(Acute labyrinthitis): 急性迷路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这样的情形通常是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再来就是缓慢出现的晕眩,大约再过三天后出现最严重的晕眩,之后大约三到六周的时间会慢慢复原。 4.耳毒性物质或药物(Ototoxins): 某些常见的抗生素药物,因病人体质关系,使用后就会造成暂时性听力丧失,眩晕症也是其中一个症状,通常停药后可以恢复。 5.听神经瘤(Acoustic neuroma): 这是第八对脑神经的良性肿瘤,脑部的肿瘤不管组织学上是良性或恶性,只要会压迫到重要的神经造成神经学症状就是不好的肿瘤。刚才提过,前庭部位的神经网路相当复杂而重要,因此,压迫听神经,就会造成听力丧失,压迫前庭,就会造成眩晕症,压迫小脑,就会有平衡感失调的症状,如果侵犯小脑与桥脑交界(cerebellopontile (C -P) angle),许多脑干的症状就会出现。一般来说,肿瘤性疾病所造成的症状会随着时间越来越严重,开刀的困难度也越高。因此,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所造成的后遗症越小。可惜的是,通常病人等到有症状的时候,肿瘤多半已经很大了。 二、中枢神经疾病 1.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 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渐进性去髓鞘的可怕疾病,若影响到前庭神经,就会造成眩晕症,此外,也会影响许多脑干部位神经的病变及相关症状,视神经的病变相当常见。起初疾病发作后会缓解,但是往后每发作一次,病人的状况就越差,缓解也不会回到原来的状况,病程呈现阶梯式下降的曲线。 2.椎底动脉循环障碍(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 这种类型的眩晕症是因为脑部血管循环障碍所造成,所以发作的时候,偶尔会伴随着类似中风的相关症状,例如语言障碍、视觉障碍、感觉神经麻痹、肢体无力或麻痹等等。若症状在一天内缓解,称为阵发性缺血性脑中风(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 IA)。若症状轻微,数分钟缓解,只能下椎底动脉循环障碍的诊断。 3.中枢神经药物(Central acting agents) 许多中枢神经抑制的药物,过量服用就会导致眩晕症。适当的药物浓度监测是必要的。其他和眩晕症很类似的昏厥、头晕、头痛等等症状在医学上都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人常常在求诊的时候,混用这些症状。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中医学对高血压的认识 中医学中并无“高血压”病名,所以只能根据高血压所表现的症状来认识和进行辨证论治。高血压患者以头痛头晕,时发时止,耳鸣,心悸为特征,故属于中医学的“眩晕、头痛”等范畴。头痛、眩晕的记述首见于《内经》,《内经》中把头痛称为“首风”、“脑风”;《素问?五脏生成论》:“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素问?方盛衰论》:“气上不下,头痛巅疾”为头痛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标本病专论》“肝病,头目眩,胁支满”指出眩晕与肝脏关系密切;《灵枢?卫气》:“上虚则眩”,《灵枢?口问》“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指出眩晕的病因,病性和病位。之后也有很多著名医家对头痛眩晕有许多精辟的论述。如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太阳、阳明、少阳、厥阴头痛,并提出治法和方药;李东垣补充了太阴和少阴头痛,并为分经用药奠定了基础;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痛》云:“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火多”,强调“痰与火”在头痛发病中的地位,他也提出“无痰不作眩”的观点,提倡在治疗上要用治痰为主,挟补气及降火药。明代张景岳在《内经》:“上虚则眩”的基础上提出了“下虚则眩”,他在《景岳全书?杂证漠?眩晕》中说:“头晕虽然属于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盖上虚者,阳中之阳虚也;下虚者,阴中之阳虚也”并认为眩晕的病机“虚者居其八九,

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 高血压的中医分型 (1)、肝阳上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胀痛,烦劳恼怒则加剧,面部潮红,急噪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红苔黄,脉弦 (2)、痰浊中阻 症状: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甚则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3)、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劳累即发,动则加剧,面色不华,心悸失眠,唇甲色淡;气短,疲乏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 (4)、肾精不足 症状:眩晕而见精神萎靡,少寐多梦,健忘、腰酸膝软、遗精、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红,脉弦细数。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容怯冷,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头晕与眩晕概述(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头晕与眩晕概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天理 一、概述 (一)什么是头晕? 头晕就是成年人就诊的常见原因,占就诊人口总数的20 %-30 %。而眩晕是头晕的一种特殊类型,尤其在改变体位时,患者主诉头晕目眩、失去平衡或不稳定的感觉,可能房间或周围的物体都在旋转,所以病人认为自己也在转,甚至无法走路甚至不能起床。有时病人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心率和血压的改变,同时伴有恐惧和焦虑的情绪。 (二)眩晕和头晕不是独立的疾病实体 在神经内科,除头痛外,眩晕和头晕是最常见的症状,据一项超过30,000 人的调查显示,眩晕的患病率是17 %左右,超过80 岁则上升到39 %。眩晕和头晕这两个术语涵盖各种病因和发病机制,是多种感觉和感觉- 运动综合征。眩晕一般是由于前庭功能紊乱,而头晕不是。视觉刺激引起的眩晕,是因为

二者没有达成一致(例如,高度眩晕或视动错觉)。单侧迷路病变、前庭中枢通路病变、耳石症可引起眩晕。 二、眩晕综合征 尽管不同的病理机制,眩晕可以归类为眩晕综合征,均表现出典型类似的症状和体征:头晕/ 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其中:感觉障碍:头晕/ 眩晕;凝视稳定性异常:眼球震颤;姿势控制障碍:倾倒、共济失调;植物神经系统:恶心、呕吐、腹泻;它们分别位于脑中不同的部位,都与前庭系统的主要功能相关联。 (一)前庭系统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前庭眼反射(VOR )前庭系统是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有关头晕的最重要解剖结构,其中在头晕的过程中起作用的是前庭眼反射VOR ,VOR 包括三个动作:第一个是头部水平旋转的Z 轴;第二个是头部伸屈的y 轴;第三个是横向歪头的x 轴。 (二)前庭眼反射(VOR )

2015中医临床路径眩晕(高血压)

2015中医临床路径眩晕(高血压)

眩晕(高血压病)中医临床路径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以眩晕为主症的患者。 一、眩晕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TCD编码:BNG07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血压病(ICD编码:I 10.x00)。 (二)诊断依据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 主要症状:头晕目眩,头痛。 次要症状:头重如裹,面红目赤,口苦口干,耳鸣耳聋,汗出,腰膝酸软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近4周内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个体。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临床常见证候: 1、阴虚阳亢证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2、肝阳上亢证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遇劳、恼怒加重,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或弦数。 3、痰湿壅盛证

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腹胀,心悸失眠,口淡食少,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眩晕诊疗方案”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8-2008)。 1.诊断明确,中医第一诊断为眩晕。 2.本方案适用于18岁以上原发性高血压人群,不适用于儿童高血压、妊娠高血压、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人群。 3.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TCD编码: BNG070)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若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 (3)心电图、动态血压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胸片、颈椎X线片、颈动脉血管超声、头颅影像学检查、TCD、腹部彩超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用口服中药汤剂 (1)阴虚阳亢证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两目干涩,少寐健忘,心烦口干,耳鸣,神疲乏力,腰酸膝软,遗精。舌红苔薄,脉弦细。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临床路径.doc1

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眩晕病(TCD-10编码:BNG07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ICD-10 编码:I10.11)。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 (二)诊断依据。 (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 1、未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情况下,平均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平均舒张压(DBP)≧90mmHg; 2、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2)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病诊断标准。 证侯分型:风痰上扰型;;阴虚阳亢型;肝火上炎型;痰瘀阻窍型;气血亏虚型;肾精不足型。 (三)标准住院日为≤14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眩晕病(TCD-1编码:BNG070)和原发性高血压(ICD-10 编码:I10.11)疾病编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美尼尔氏综合征、腔隙性脑梗死。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五)住院后需完成的检查项目。 1.住院后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 (3)胸片、心电图。 2.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检查:超声心动图、腹部超声、肾动脉彩超,肾上腺CT,颈动脉彩超等。 (六)选择用药。 1.降压药:常规CCB+ACEI/ARB,CCB+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 ACEI/ARB。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使用利尿剂、a受体阻滞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 3.中药方剂选用方面辨证用方 (1)风痰上扰型;;推荐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阴虚阳亢型;推荐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 (3)肝火上炎型:推荐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4)痰瘀阻窍型;推荐方药:涤痰汤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5)气血亏虚型:推荐方药:八珍汤加减。 (6)肾精不足型:推荐方药:河车大造丸加减。 4. 其他疗法:根据病情需要选择穴位贴敷、穴位注射、泡脚、艾灸等中医特色疗法。 (七)出院标准。 1.临床表现(头晕头痛胸闷)缓解或消失。 2.血压控制达标,血压波动平稳。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 1.出现脑出血、急性左心衰、高血压脑病等严重并发症,需要在住院期间处理。 2.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 3.出现治疗相关的并发症,需要住院期间处理。

(完整版)眩晕和头晕的病史采集

眩晕和头晕的病史采集:如何准确把握患者的症状要点?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7-03-28 我要投稿 作者:韩军良付炜 对于每位眩晕和头晕患者个体而言,其疾病的诊断过程均会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医者相关理论的储备是否足够地系统和科学,二是临床资料的收集是否足够地完整和可靠,两者中任何一方的不足,结果均会导致诊断的偏差。 目前国内眩晕和头晕的病因诊断,存在一些偏离正确方向现象,如,囿于几个常见病却忽视了对于眩晕和头晕疾病谱中其他疾病的掌握,过多的依赖于辅助检查而忽视了问诊和查体的重要性,热衷于文献的解读而忽视了通过病例实践而积累经验。 我们知道,眩晕和头晕的病因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然而,目前普遍存在医者所采集的病史与患者真实的病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或内容模糊歧义或背离原意,有时遗漏症状的持续时间、伴随表现、诱发因素和发作频率等重要信息。采集和记录病史时,语义性用语多于场景性描述,实践效果不甚理想。本文拟从眩晕和头晕的病史描述及用语出发,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经验,谈点个人见解。 相关术语的定义 关于眩晕和头晕的分类和定义,目前国际上存在2种方案,最早的由美国医生提出,较晚的由巴拉尼协会(Bárány Society)发表。早在1972年,来自芝加哥西北大学的神经科医生Drachman和耳鼻喉科医生Hart在分析125例头晕患者的病因时,将头晕(dizziness)分为四类,即眩晕(vertigo)、晕厥前(presyncope)、失衡(disequilibrium)和头重脚轻(lightheadedness,国内也有人翻译为头昏): ?眩晕指的是旋转感; ?晕厥前指将要摔倒或意识丧失却并未发生; ?失衡指失去平衡但却无头部不适; ?头重脚轻或头昏指非眩晕、晕厥前或失衡的非特异性的所谓头晕感。 美国方案曾为眩晕和头晕病史采集的规范化做出了很大贡献,一度被学术界广泛接受。但该方案并未解决部分概念的歧义性问题:英文词语lightheadedness未限定内涵和外延,含义模糊,放任人们自我解读,很容易产生歧义,是造成“同词不同义,同义不同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概念失衡和头重脚轻的含义存在一定重叠和交叉;晕厥前(presyncope)更接近于疾病而非症状,难以在叙述症状时使用。 为减少歧义和便于交流,2009年巴拉尼协会对前庭症状重新进行分类并规范了相应的概念,该症状分类包括四大类,即眩晕(vertigo)、头晕(dizziness)、前庭-视觉症状(vestibule-visual symptoms)、姿势性症状(postural symptoms),各大类又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亚类: ?眩晕是指自身没有运动时的旋转感或摆动感等运动幻觉或正常头部运动时的扭曲的自身运动感; ?头晕是指非幻觉性的空间位置感受障碍,但不能指代将要摔倒或意识丧失却未发生(晕厥前)以及现实感丧失、思维迟钝或混乱、疲乏萎靡不适等非特异性的病态感受;

高血压眩晕症的表现

高血压眩晕症的表现 头晕目眩,我想这是大多数人生活中会偶尔甚至经常遇到的事,尤其是高血压的患者,好像跟头晕有缘,总是时不时的就会感到眩晕。当然,很多朋友会说,头晕不单单是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我们平时出门坐车坐船,也会感到眩晕,有些朋友因为学习劳累、饥饿过度也会出现眩晕的症状。那么,高血压的常见症状的眩晕和其他疾病引发的眩晕有何不同之处呢?又有哪些人群比 较容易得高血压呢? 高血压最常见症状就是头部眩晕。 高血压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随着病程的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不断受累。 在众多非特异的症状中,头晕逐渐成为高血压最多见的症状,呈持续性,而非阵发性,一般不伴视物旋转,此与内耳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所致的眩晕有明显不同,有的为一过性,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 高血压的头晕症状还可表现为:头昏,头胀(头顶部、太阳

穴部位,甚至全头痛),头脑不清爽,严重者有着裹布的感觉,看东西模糊,眼睛胀痛等,腰酸腿软,走路轻飘飘的,甚至东倒西歪,不能沿直线行走,有的患者伴有头摇动,手震颤,脸色潮红,脾气暴躁,口干,口苦,喝水不能解决问题,胸闷,心慌,气短等等。当出现高血压危象或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可出现与内耳眩晕症相类似的症状。 三类人群注意定期做四种检查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原因迄今尚未阐明,普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环境因素参与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 所致。专家提醒,以下三类人群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血压。 家族有高血压史; 偶尔会头晕或头痛但无其他病史; 有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四肢乏力、疲倦、睡眠质量变差等情况。 通俗来讲,高血压主要表现为“头晕眼花”,一旦你出现头晕,要警惕高血压来临。专家建议,以上三类人群应定期体检,

李冠杰医案之二高血压眩晕案

李冠杰医案之二:高血压眩晕案 ▼2010年2月20日陈某某女 52 岁已婚血压高眩晕脉偏数 处方: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二袋试服 服后:睡眠不好,但食欲转好,感觉轻松,仅不易入睡,上方加石膏十分之一,两袋试服,服后睡眠可,再与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十比一的石膏十袋。日两服。 ▼14.1.31 从零晨 3 点左右起感觉头晕,不能卧,卧则加重,尤其不能向左侧卧。头晕严重时则大便次数增多,但并非腹泻。口中略干,无口苦。无明显的胃中不适感,且能食冷食。头晕加重时则伴有两脚冷,甚有时会有汗出。 脉象:脉细弱,关沉弱尺沉近无,略偏迟。 舌象:舌质略红,苔白偏灰,略厚。 处方:吴茱萸汤 原方(自装胶囊),早晨七点左右腹一次四粒。 两小时后症状明显减轻,已能平卧。中午再服两粒。晚饭后症状完全消失,嘱再服一次四粒。止后服。 ▼14.2.7 自诉常感觉头脑不清爽,有时耳鸣。 处方:泽泻汤苍术 5 泽泻 12 17 克。日二服,次一大平。 ▼14.2.8 电话告知,服泽泻汤后感觉很好,睡眠明显好转,感觉有点累,身上感觉舒服很多,头晕冒明显减轻。后若其耳鸣不愈,拟: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治之。

▼14.2.13 昨天晚上相遇,言服上方后头脑已清爽,精神变好,体力好转,耳鸣有所减轻,只是睡眠偏多且有明显的困倦感。疑药中有安眠药故改为日一服。 嘱:此为中病之征,因前长期睡眠不好所致,注意多休息。

注: 一.此患者为笔者一亲戚,两次就诊皆为去其家中,故四诊资料较简。其中第一次治疗因当时散剂还系小塑料袋包装,故药量记录不够准确,此“一袋”应为五克左右。 二.第一次就诊因没有详细的症状记录但从所用方剂看,此患者当时存在半表半量的热证和里实热证,同时还伴有瘀血证。 三.第二次就诊正值春节的年初一,而且此病屡经西医治疗,严重时输液,但皆不效。此次发作恰逢节日且病情较为严重,故易中医治疗。因其主诉仅头晕一个症状,关无恶心呕吐之类的症状,并且

高血压病(眩晕)

入院记录 姓名:朱雪华性别:女 年龄:37岁民族:汉族 婚姻状况:未婚出生地:广东省陆河县 职业:在职干部入院日期:2013-2-21 11:00 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记录日期:2013-2-21 21:20 发病节气:雨水 主诉:反复头晕、头痛数月加重伴胸闷2天。 现病史:缘患者数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头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天旋地转,无肢体偏瘫,在家私人诊所处理有好转,症状反复,今日伴胸闷,无胸痛,无耳鸣,无肢体偏瘫,无咳嗽,无二便失禁等,于今日来我院门诊诊治。为求进一步诊治,由门诊拟“颈椎病”收入院。入院时症见:精神稍差,胸闷心悸、头晕头痛,无恶心欲呕,无咳嗽,无抽搐,无肢体乏力,无发热恶寒,无汗出,无腹胀腹痛,无肢体麻木震颤,无耳鸣耳聋,无口干口苦,双下肢无浮肿,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病史,无肝炎,肺结核等传染病史。无手术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个人史:出生生长于原籍,生活环境可,无到过疫区停留。否认有工业粉尘,放射物接触史,无冶游史。吸烟日约1包,无饮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未婚,家人体健。 月经史:16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望、闻、切诊 神识清,精神一般,面色如常,双目有神,口唇指甲无紫绀,形体适中,自主体位。语声清亮,气息均匀,无异常异味闻及。毛发浓密,尚有光泽,皮肤欠润泽,肤色无异常,无斑疹。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白睛不黄,鼻翼无扇动,耳轮红润不枯。咽部色泽红润,未见乳蛾。项部对称,无瘿瘤瘰疬。胸部扁平,虚里搏动应手,腹软无癓瘕痞块,无青筋暴露。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无浮肿,爪甲润泽。二阴未查。二便调。舌胖,苔腻,脉滑。 体格检查 T. 36.7℃P.8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营养中等,发育正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能写字交流,记忆力、定向力、计算力下降。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双眼震颤(-),伸舌居中,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颈软,无抵抗。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界正常,HR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

眩晕症的症状表现

眩晕症的症状表现 1.眩晕多呈突发性旋转性眩晕。睁跟时自觉周围物体沿一定方向与平面旋转,或左右摇晃感。闭目时上述症状减轻。因此发作时病人常采取一定的体位闭目静卧,不敢转动。尽管有时因惊骇而倒地,但神志完全清楚。病人常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及血压下降。数分钟或数小时后自然缓解。症状消失,转入间歇期。间歇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终生只发作一次者,也有反复多次发作者。 2.耳鸣患耳初为低调吹风声耳鸣,久之则成高音调持续性耳鸣。眩晕发作时多突然耳鸣加剧,间歇期耳鸣程度自然减轻或消失。 3.耳聋早期不自觉耳聋,多次眩晕发作后始感明显。一般为单侧。偶呈双侧性。耳聋在眩晕发作时加重,间歇期好转,呈波动的性听力损害,严重时可无波动。听力损害的总趋势,常随发作次数每况愈下。 4.头胀满感眩晕发作期间,部分患者有患侧头部或耳内胀满感、沉重、压迫感,或耳周围灼热感。 5.眼震在发作高潮时观察患者的眼球,一般可见到有快慢相的不自主的颤动。 6.听力检查显示感音神经性耳聋。 眩晕是人体自身的空间定向和平衡功能失调,所产生的一种以人体对空间的定向敢接和平衡功能障碍为主的主观症状,是一种运动幻觉的疾病,那么眩晕的病因都有什么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 注意事项 据临床医疗长期的研究发现,眩晕症的预防与饮食有很大的关系。南京正大耳鼻喉医院的专家指出,眩晕症的预防措施中是有饮食要求的,因此饮食是可以治疗眩晕症的。专家建议,在饮食方面,患者应该多吃清淡的食物,例如冬瓜、萝卜、玉米、小米、荷叶粥、黑木耳、茄子、豌豆苗、西红柿、莴笋、豆油、茶、鲤鱼、海蜇以及豆类、豆制品等。水果应多吃橘子、柚子、桃等。切忌少吃生冷瓜果、甜食或非常油腻的食物,以免生痰助湿,注意荤素搭配,少吃高脂肪、含盐量过高的饮食。 温馨提示 服用蜂蜜,可以有效的防治各类疾病引起的眩晕症状。另外选择蜂蜜时也应该注意,应挑选未经过加工的纯蜂蜜,服用那些经过加工的蜂蜜没有任何效果。目前很多报道都有说市面上很多超市和专卖店的品牌蜜,都有掺假的成分。专家建议患者可以到认识的人或蜂场直接购买,购买的纯正蜂蜜效果会更佳。

眩晕 高血压中药

1.补中益气汤治疗高体位性眩晕有异效高体位性眩晕的特点是:平卧眩晕即消失或明显减轻,起坐、站立即发或加重,严重者甚至不能上厕所,不能坐起进餐,因起则晕,晕则吐故也。我在50余年前,曾诊过两例女性病人,一为青年,一为老太,病程都已3天,除起坐眩晕外,其余一切如常。我从其平卧好、坐起病的特点中,体认其病是由清气不升而致。于是决定给服李氏补中益气汤方,因无经验,只是给她们服1剂,想不到服药以后,第2天即能起身活动。以后凡是遇到有眩晕症而平卧能解的,不论是低血压、脑贫血,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疗效都较理想。 2.眩晕小识眩晕之发作,如疾风暴雨,来势急迫,病人陡觉如坐舟车,泛恶呕吐,卧不敢动。若非风火痰虚综合为患者,宁有此乎?修园正曰:“言其虚者,言其病根;言其实者,言其病象”。是虚为本,实为标,本缓而标急矣。证之临床,标急之时补虚以培本,缓不济急堪虞;且补而壅气,加重病情,补之何益?故余治眩晕,恒于已发之际祛邪以治其标, 兼治其本,喜合小柴胡汤、二陈汤、泽泻汤、六君子汤、小半夏加茯苓汤五方为一方,药用:柴胡、黄芩、法夏、党参、甘草、生姜、大枣、茯苓、陈皮、白术、泽泻,命名为“柴陈泽泻汤”,再加天麻、钩藤、菊花,以和少阳而泄厥阴,升清降浊,疏利三焦,运脾饱痰饮,和胃止呕逆。临证体验以来,凡眩晕之已发者,服此方2~3剂,无不奏效,历用不爽。待其眩晕已平,再察其气血阴阳或五脏之虚损而培之补之,以绝其病根 3.博采众方琐谈(岳美中)赵锡武教授治内耳眩晕病(美尼尔氏综合征),认为其中不少属于痰饮所致,常投加味苓桂术甘汤。方为:茯苓18g,桂枝9g,白术12g,甘草9g,泽泻2tg,半夏18g,生姜12g,陈皮15g,生龙骨、生牡蛎各24。不用辨证,服之则效。据余临床体会,若服赵老方不验,则为血虚头晕,服枣仁(炒)9g(或柏子仁9g),山药9g,五昧子9g,当归9g,龙眼肉9g,可愈。 4.眩晕(张子琳)平肝清晕汤处方:生白芍12g 白蒺藜12g 生石决明15g 菊花10 竹茹6g 代赭石10g 远志6g 生龙牡各15g 夜交藤12g钩藤10g 桑枝15g 麦冬10g 龙胆草5g 炒枣仁15g 丝瓜络10g 按:平肝清晕汤,乃余多年之经验方,遵《内经》“渚风掉眩皆属于肝”之理,从张锡纯的建瓴汤推衍而得。方中白芍、生地滋阴养血;生石决明乃镇肝潜阳治眩晕之要药;生龙骨、生牡蛎重镇潜阳兼有滋阴之功。合而用之,既能滋养肝肾之阴,又可潜镇上亢之阳,为方中治本之品。菊花、白蒺藜清肝明目,而兼祛头风,此为方治标之药。全方标本兼顾,对肝阳上亢之眩晕,不论其病因如何,皆确中病理,故效如桴鼓。本患者呕吐较重,故加竹茹、代赭石降气止呕,有心慌、失眠,加远志、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四肢抽搐加钩藤、桑枝、丝瓜络通络止痉。药证相符,丝丝人扣,多年宿疾,数剂而愈. 5.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现代医学所称的“美尼尔氏综合征”,即为突发性的眩晕,其证本虚而标实,本虚指气血脏腑偏衰,标实指风火湿痰上犯,而风火湿痰必赖逆气以载,方能干犯清空。 肝胆主疏泄,脾胃主升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的正常运转,倘若疏泄失度,升降无权,即可导致气机逆乱,促使眩晕发作。 根据以上道理,我以小柴胡汤合四逆散加吴萸,牡蛎组成“眩晕速效基本方”。湿痰偏盛的加竹茹,枳壳;风火突出的加防风,龙胆草;气虚加白术,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