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思考

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思考

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思考
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法律思考

2006年第3期(总第97期)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for Ethnic M inorities(Phil os ophy and s ocial science)

No.3

Jun.2006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

强制保险的法律思考

●杨 敏

(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摘 要: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以来,全国各地法院陆续受理了多起以保险公司为被告的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在处理上各有不同。究其原因是对该法第76条所规定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理解不同。本文通过对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发展过程和第三者强制险的特点及构成的分析,得出现阶段保险公司承保的三者险并非《道路交通安全法》意义上的强制三者险的结论,以期解决现阶段的法律适用问题。

关键词:第三者责任险;强制保险;无过错责任;诉讼地位

中图分类号:D92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644(2006)03-0055-05

一、设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意义及其在我国的形成过程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中的第三者所遭受的损失依法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法定保险,故又称法定保险。它是国家基于公共政策的需要,为维护公共利益,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强制推行的保险,旨在保障车祸受害者能够获得基本的损害赔偿。

汽车责任保险起源于德国、瑞典、挪威等国。目前,法国、英国、美国、韩国、智利、新加坡、日本、瑞士、我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澳门地区等通过专门立法或在民法典中规定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实行机动车强制保险是各国或地区的立法趋势,《道路交通安全法》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顺应了这种趋势。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对于有效地解决道路交通事故赔偿问题,减少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和保护公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对受害人权益的保护;二是分担肇事者的责任,分担被保险人的损失无疑是保险制度的一项重要功能,而且肇事者还可以从繁琐的赔偿解决程序中解脱出来,享有诉讼程序方面的便利。

我国责任保险的发展相对起步较晚,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首先开办的就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这一时期责任保险不仅业务量小,而且社会舆论对于其争议较大。50年代以后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保险业整体进入停滞状态。1979年保险业恢复正常的经营以后,国内首先开展的责任保险业务仍然是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给国务院《关于加快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实行第三者责任保险以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国务院[1984]151号文件批准了该报告,并要求各地遵照执行。从此,我国的机动车责任保险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我国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于1995年10月1日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以下简称《保险法》),《保险法》第49条对责任保险作了明确规定,“责任保险是指以被保险人对第三者依法应负赔偿责任为保险标的的保险”。通过法律的手段对责任保险进行了确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前,我国已经有近23个省、市已经通过地方行政法规的形式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进行了强制,并作为机动车上牌、审验的条件,以此来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年5月1日施行后,我国实行了机动车第三者强制保险制度,但由于相关制度进展缓慢(《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草案)》经过公开征求意见,目前还在制定当中),这项制度还没有在全国正式开展起来。

二、《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和《强制保险条例》缺位引

3收稿日期:2006-03-20

作者简介:杨 敏(1971-),女,苗族,贵州安顺人,贵州民族学院法学院讲师。

发的法律适用问题

2004年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该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为我国实行普遍的强制保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本应配套实施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却迟迟未能出台,使得《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适用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案例:车主薛某于2004年5月将轿车借给了胡某使用。当日,胡某驾驶轿车将穿越道路的池某碰撞倒地,致其重伤。事故发生后,池某将薛、胡两人与薛某车辆的承保单位某保险公司告上了法庭,并要求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赔偿其经济损失。法院审理后认为,鉴于国家尚未颁布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的法律规范,肇事车辆车主薛某与保险公司所签订的第三者责任险不视作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对池某要求保险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的诉求不予支持。法院最后判令薛、胡两人赔偿池某医疗费、今后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共计44万多元。

一审判决作出后,薛某不服,向中级法院提起上诉,称一审没有判保险公司承担责任是错误的。她认为在实践中,没有保“三者险”的车辆不能办理年检手续,不能上路行驶,“三者险”实际上就是强制险,保险公司应该赔偿经济损失。中级法院审理后认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根据该法律条款的立法精神,在此类案件中,保险公司既可以成为案件的被告,也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第三者责任强制险与第三者责任商业险在法律概念上是有区别的。虽然由于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尚未建立,国务院的相关具体办法也没有出台,但不能以此为理由免除保险公司的直接赔偿责任。理由是,第一,在现有情况下,如果不投保第三者责任险,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既不给车辆上牌照,也不能通过车辆检验,故该险种具有强制性质。第二,中国保监会保监发(2004) 39号文件规定:“5月1日起,各财产保险公司暂时按照各地现行做法,采用公司现有三者险条款来履行道交法中强制三者险的有关规定与要求。”作为国务院主管保险行业的职能机构,其通知对该行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原审判令保险公司不需为原告直接承担损失赔偿责任不当,二审予以纠正。据此,中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撤销本案原判,判令保险公司在薛某所投保的第三者人身伤害责任险约定的25万元范围内,直接全额赔偿池某经济损失25万元。剩余19万多元的赔偿责任由薛、胡两人承担。[1]本案所引发的问题是,强制第三者险尚未出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能否适用本案的争议,而该规定的适用与否,则又取决于对我国是否已经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这一关键问题的判断。如果我国已经实行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则第76条的适用就不存在争议,否则,第76条的适用就缺乏基础。那么,我国是否已经实行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呢?

有些学者认为: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实行,早在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给国务院关于加快我国保险事业发展的报告中指出,实行第三者责任保险以保障交通事故受害人的利益,国务院[1984]151号文件批准了该报告,并要求各地遵照执行。之后,许多省政府批准在相应地区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并在机动车上牌、审验中将其作为限制条件,以保证这一制度的落实。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4]39号)也明确指出:“目前,我国近24经通过地方性行政规形式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实行了强制,自5月1日《道路交通安全法》正式实施起,统一的强制第三者责任险制度将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行”。5月1日中国保监会已经因保险公司风险增加而对机动车辆保险费率作了调整,其中必须购买的第三者责任险上调了10%。所以认为,目前商业保险公司经营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本质上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之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国务院《强制保险条例》未出台,只能说明未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而不能说明原有的24个省市规定的第三者责任保险是非强制的。本案二审法院的判决便以此为依据。

还有些学者认为:第三者责任保险与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不是一回事。不能将《保险法》上的第三者责任保险等同于《道路交通安全法》上的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将二者混同的观点,都将导致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错误理解,更将导致不妥当的适用。法院之所以认为现行的第三者责任险实质上就是强制保险的原因是基于实际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不断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交通事故的增加。由于肇事者经济能力所限,受害者经常得不到及时的救治与赔偿,由此产生了大量社会问题。基于此,许多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规定在辖区内强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当地公安车管部门则通过年审等措施来保证有关规定的执行。但是,并不能因此就认为,这种通过地方性行政法规的形式强制机动车投保第三者责任险,就是《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所指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2]

以上两种观点的争议焦点是在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否同一”上。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理由是:

第一,国家保监委对保险公司当前经营三者险业务性质的界定。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7条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目前国务院正在研究制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由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该条例一时还难以出台。2004年4月国家保监委

曾发出《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讲到了有关强制保险的问题:“5月1日起,各财产保险公司暂时按照各地现行做法,采用公司现有三者险条款来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强制三者险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待《条例》正式出台后,再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调整,统一在全国实施。此外,在《条例》出台前,暂不执行强制三者险保险标志的有关规定。”但各部门理解不一样,一度出现混乱。因此,2004年11月4日国家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给北京保监局[2004]208号的复函中关于商业三者险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冲突的问题作了作了明确批复:“在国务院正式出台强制三者险制度之前,目前保险公司经营的第三者责任险,所遵循的风险管理原则及费率厘定方式都属商业三者险范围,不承担《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规定的强制三者险的职责。相关公司可以严格按保险合同履行义务。”正因为如此,对当前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理解应是商业三者险而不是法定强制保险。

第二,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其并不具备《道交法》和保险理论所确定的强制险的性质,二者具体区别如下:一是目的、功能不同:现行三者险属于普通的商业保险,其目的在于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即通过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转移被保险人的赔偿责任风险。强制三者险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受害人,使受害人得到及时、便捷的补偿,而不在于转移被保险人的风险,因此,除具有一般保险的风险管理功能之外,还具有社会保障功能。二是性质不同:现行三者险是一般的商业责任保险,属于财产保险的一种,保险公司经营此项业务以营利为目的。强制三者险是一种特殊的责任保险,保险公司经营强制三者险不以营利为目的,其费率、保额等应当合理,总体要求是保本微利。三是是否具有强制性,这应该是强制三者险不同于现行三者险的最显著特征,其强制性表现在:(1)机动车辆必须参加该保险;(2)保险公司必须承保该保险,而不能象现在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保险公司有权拒绝承保(目前经常有保险公司拒绝投保人对“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承保的事例发生)。四是保险公司承担赔付责任的基础不同,强制三者险中无论被保险的机动车在法律上对第三者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公司都必须在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即使受损害的第三者在交通事故中负有全部责任,这一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做了明确的规定。而通过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来看,保险公司承担的是《保险法》所规定的“机动车方对第三人依法应负的赔偿责任”,赔付标准是双方在缔结保险合同时所约定的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据以适用的基础————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在目前并不存在,因而本案法院的判决在法律适用上是不准确的。在审判实践中,已有个别法院认识到这一问题。例如,广州市增城区人民法院在(2004)增民法初字第748号判决中认为,“保险公司承保的第三者责任险,不是《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法定强制保险,因为法定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具体办法国务院还未作出规定。

由于国务院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尚未出台,《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并无适用的余地。然而,由于原先适用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已被明文废止,因此预计法院在类似的案件中可能还会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坚持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由于我国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产品均属于普通的商业保险,保险公司推出这些产品时并没有考虑《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的框架下,由于原来的责任免除、论责赔付等条款都不能适用,而约定的责任限额又比强制保险下的责任限额大得多,这无疑大大扩展了保险公司的责任范围。如果将现行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认定为强制保险,保险公司要承担的风险将远远超过其厘定费率时的预计,因而该险种的赔付率也将大大高于预计的水平,由此带来的一个后果是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降低。因此,在真正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尚未建立的情况下,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的规定是以降低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代价的,最终也会损害被保险人的利益。而这样的判决对我国保险业的发展也会产生强烈的冲击和影响。

三、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关于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归责原则的理解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规定:“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按照下列方式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的归责原则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过错责任原则,也不能一概理解为无过错责任原则,其确立了一个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情况下的责任承担不同的归则原则。第一,对于机动车参加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他人人身伤害或者是财产损失时,在机动车第三者强制责任险限额范围内,保险公司应当首先予以赔偿,而不问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是否有过错以及当事人的过错程度如何。即保险人应承担无过错责任;第二,当超出保险责任限额范围时,超过部分机动车之间根据过错责任原则,由过错一方承担责任,即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第三,第76条第1款第2项和第2款的规定确立了机动车和行人、非机动车之间的无过错责任原则。需要把握的首先是:机动车驾驶人不得以自己没有过错主张免责;其次是:机动车方面可以

有减轻责任的事由: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且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机动车驾驶人可以主张减轻责任。有学者认为这是稍做改良了的过错推定责任,因为机动车一方不仅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而且还要证明受害方有过错,即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时方能减轻责任;最后是机动车方面的免责权:如果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如自杀),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

四、强制三者险中,保险公司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中的诉讼地位

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以后许多交通损害赔偿按件中的受害者根据第76条“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限额内予以赔偿”将保险人诉至法院,法院也判决了一些保险人在第三者责任险限额内直接赔偿的按件,这些做法是值得思考的:首先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涉及三方当事人两种法律关系即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保险合同法律关系,其适用的法律依据是《保险法》和《合同法》。被保险人与第三者之间的侵权民事法律关系,其适用法律依据是《民法通则》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前者属于保险合同法律关系,根据保险法和合同的相对性原理,保险人与第三者之间不可能产生任何法律关系,而侵权法律法律关系是基于一定的侵权事实而产生,其责任的承担应该根据《民法通则》和《道路交通安全法》来确定,不宜将两种不同的法律关系混同。其次如前文所述,现行的第三者责任险与第三者强制责任险存在一定的差别,而与第三者强制责任险相配套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险保险条例》尚未出台,受害人也不宜将保险人作为被告诉至法院。

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中,能否直接由受害者将保险人诉至法院,我们要等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出台后,根据法律的规定确定。笔者认为该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受害第三者有无保险金赔付请求权。保险金赔付请求权是基于保险法与保险合同产生,如果保险法与保险合同均未规定另外受益人,被保险人是当然保险金请求权人,受害人没有理由直接向保险公司请求给付保险金,只能从被保险人处间接获得。在强制责任保险中,若无相反规定,也应如此。为防止被保险人不当获利之考虑,立法者往往对被保险人的请求权作出一定限制,如我国台湾地区“保险法”第九十四条规定,“保险人于第三人由被保险人应负责任事故所致之损失,未受赔偿以前,不得以赔偿金额之全部或一部,给付被保险人”。我国《保险法》第50第1款规定,“保险人对责任保险的被保险人给第三者造成的损害,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直接向该第三者赔偿保险金。”此条文立法目的在于谋手续之便利,免收支之劳费。保险公司依此规定,可直接向第三者给付保险金,但并非第三者可以直接向保险公司请求给付。我国现行立法中,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并无直接赔付保险金给受害第三者的规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只是规定保险公司应于保险责任范围之内负责赔偿,并未赋予受害第三者之保险金赔付请求权。依我国现有立法,除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受害第三者并无直接向保险人请求给付保险金的权利。

明确受害第三者没有保险金赔付请求权,保险公司诉讼地位界定之争端便迎刃而解。受害第三者不可单独以保险公司为被告诉请赔付保险金。而因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的诉讼标的是侵权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与保险合同法律关系既不同一,也不同类,因此,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保险公司与案件本身并不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但就案件处理结果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故不宜作为共同被告参加诉讼。笔者以为,在交通事故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保险公司之诉讼地位应界定为无独立请求权之第三人。理由如下:保险公司对诉讼标的没有独立请求权,但其与案件处理结果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也就是说,保险金赔偿的法律关系与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法律关系密切牵连,为防止受害第三者与被保险人恶意串通,保障保险公司应有的合法权益,使之权利与义务相对称,保险公司可申请或由人民法院通知作为无独立请求权之第三人参加诉讼。此外,将保险公司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有利于降低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同时亦将节约司法中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资源,实现司法资源配置效益之最大化。并且,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诉讼中解决保险赔偿问题,亦将有助于减少裁判矛盾,实现司法统一。

五、强制保险责任范围的界定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置的目的上看,应将其赔偿责任范围仅限于人身伤害的赔偿。事实上,一些国家的强制保险制度就是这样规定的,如日本《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1条:“为建立因汽车行驶所致他人生命或身体伤害之损害赔偿制度,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以及促进汽车运输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法。”但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却将财产损失也纳入了强制保险的范围,这无疑会加重保险公司的负担,并导致保费水平很难降低。不过既然该法已然生效,《强制保险条例》只能在其划定的范围内进行适度的调整。笔者建议:第一,对财产损害的赔偿适用无过错原则,这样可将被保险人无过错所致的财产损害排除在强制保险责任范围之外,从而适度减轻保险人责任。第二,即使是人身损害也仅对由此而发生的经济损失(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界定的范围)[3]给予赔偿,而不应包含精神损害赔偿。理由是,从投保人方面考虑,理性的投保人是不会购买精神损害险的。从保险人方面看,精神损害赔偿会加剧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现象。因为精神损害赔偿在人身损害赔偿中的比例很大,受害人也有夸大精神损害的动机。逆选择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都会影响保险市场的正常运作。美国的实践证明,在精神损害赔偿越高的州,投保人保费的增长率也越大。[4]尽管我国的立法和司法趋势是增加受害者的精神损害赔偿,但是在受害者的经济损失得不到

足额赔偿的情况下去增加受害者的精神赔偿是没有什么充分的理论依据的。另外,在普通法系国家如美国对工伤事故受害者赔偿的保险机制也没有精神损害赔偿。所以从保险赔偿原理看,不设精神损害赔偿是最佳的公共政策。如果完全性的无过失保险机制一定要设精神损害赔偿,那么这不仅应该限制在受害者遭受严重伤害的情况下而且数额不宜太高并且对死者的家属不给予精神损害的赔偿。[5]第三,在责任限额范围内的保险金在既要赔付人身伤亡又要赔付财产损失时,应坚持人身损害赔偿优先原则。第四,对财产损害赔偿设定免赔额或共同保险条款。虽然对经济损失的赔偿应该符合实际赔偿原则,但从保险原理出发免赔额和共同保险是必不可少的。免赔额规定当承保的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只赔偿一定数额以上的损失。共同保险规定如果承保的事故发生,投保人自己必须承担损失的一个百分比。[6]二者的作用均是对保险赔偿金额进行限制,通过对减少小额损失的补偿有效降低赔付率和理赔费用,进而降低保险费率,所以无论是对保险人还是对被保险人都具有积极意义。

款还可以起到控制违章,减少事故的防灾功能[7]。例如,对同一保险年度内多次发生交通事故的被保险人设定较高的免赔额和共同保险比例,以敦促其谨慎驾驶。

六、结语

我国保险市场目前尚不发达,保险业仅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在加入W T O后随着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竞争日益激烈,保险业的行业利润空间愈来愈小,国内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竞争实力普遍不高。从国内保险公司的业务结构上看,车险占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比重接近三分之二,所以强制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实施对财险公司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现阶段,不宜将保险公司承保的具有商业保险性质的三者险视为《道路交通法》界定的强制保险,要求保险公司承担超过其负担能力的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实施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在制定的过程中应在注重保护受害人利益的同时,也应本着有利于我国保险业健康发展的原则,从而最终使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的保障。

注释:

[1]案例来源:中国保险网———举案说法。

[2]郭玉林.“新道交法”不能完全指挥理赔[N].中国保险报,2004-10-29.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7条:“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因就医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赔偿义务人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因伤致残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费用以及因丧失劳动能力导致的收入损失,包括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赔偿义务人也应当予以赔偿。受害人死亡的,赔偿义务人除应当根据抢救治疗情况赔偿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相关费用外,还应当赔偿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受害人亲属办理丧葬事宜支出的交通费、住宿费和误工损失等其他合理费用。”

[4]George Priest,The Current I nsurance Crisis and Modern Tort la w,96The Yale La w Journal,1521,1546-1548.1987.

[5]郁光华.走向交通人身伤亡事故处理的完全性无过失保险机制[J].中国民商法律网.

[6]Mark Pauly,The Econom ics ofMoral Hazard:Comment,58A2 merican Econom ic Revie w,531,535,1968.

[7]赵明昕.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利益衡评问题研究[J].现代法学,2005,(4).

责任编辑:徐晓光

L ega l Thought of Forced I n surance of Th i rd Person i n

M otor2D r i ven Veh i cle

Yang M ing

Abstract:The paper,thr ough the devel op ing p r ocess of duty insurance of the third pers on and the analysis of its features and for mati on,has come t o the conclusi on that the three insurances of the current insurance company is not those in Road Trans portati on Safety La w in the hope of s olving current legal p r oble m s. Key words:Duty insurance of the third pers on;compuls ory insurance;non-err or duty;la wsuit positi on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责任免除条款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责任免除 被保险机动车造成下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的损失; (二)被保险机动车本车驾驶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的损失; (三)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上其他人员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第六条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对第三者的损害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二)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扣押、收缴、没收、政府征用; (三)竞赛、测试、教练,在营业性维修、养护场所修理、养护期间; (四)利用被保险机动车从事违法活动; (五)驾驶人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被保险机动车; (六)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驾驶被保险机动车或者遗弃被保险机动车逃离事故现场,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 深圳保险咨询服务网https://www.doczj.com/doc/021156838.html,

毁灭证据; (七)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无驾驶证或驾驶证有效期已届满; 2、驾驶的被保险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 3、实习期内驾驶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被保险机动车,实习期内驾驶的被保险机动车牵引挂车; 4、持未按规定审验的驾驶证,以及在暂扣、扣留、吊销、注销驾驶证期间驾驶被保险机动车; 5、使用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的人员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操作证,驾驶营运客车的驾驶人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6、依照法律法规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不允许驾驶被保险机动车的其他情况下驾车。 (八)非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使用被保险机动车; (九)被保险机动车转让他人,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履行本保险合同第三十三条规定的通知义务,且因转让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 (十)除另有约定外,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机动车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深圳保险咨询服务网https://www.doczj.com/doc/021156838.html,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

编号:YB-HT-020141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 Motor vehicle third party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文档中文字均可自行修改 编订:YunBo Network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批单和特别约定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合同中的机动车辆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行驶的汽车、电车及约定的其他车辆。 第三条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 保险责任

第四条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负责赔偿。 第五条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被保险人因第四条所列原因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赔偿的数额在保险单载明的责任限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责任限额的30%。 责任免除 第六条保险车辆造成下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一)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的损失; (二)本车驾驶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的损失; (三)本车上其他人员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第七条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对第三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地震、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扣押、罚没、政府征用; (二)竞赛、测试,在营业性维修场所修理、养护期间; (三)利用保险车辆从事违法活动; (四)驾驶人员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保险车辆; (五)保险车辆肇事逃逸; (六)驾驶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无驾驶证或驾驶车辆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 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无有效驾驶证的情况下驾车; 3.使用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的人员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操作证;驾驶营业性客车的驾驶人员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最新第三者责任险

第三 者责任险 可加保乘客意外伤害责任险、驾驶员意外伤害险 基本内容:负责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赔偿金额. 责任范围: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格驾驶人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依照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但因事故产生的善后工作,由被保险人负责处理除外责任: ①下列损失: (一)自然磨损、朽蚀、故障、轮胎爆裂; (二)地震、人工直接供油、自燃、明火烘烤造成的损失; (三)受本车所载货物撞击的损失; (四)两轮及轻便摩托车停放期间翻倒的损失;

(五)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未经必要修理继续使用,致使损失扩大部分. ②下列财产损毁: (一)被保险人所有或代管的财产; (二)私有、个人承包车辆的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以及他们所有或代管的财产; (三)本车上的一争人员和财产; (四)车辆所载货物掉落,泄漏造成的人身作废和财产损毁. ③下列原因: (一)战争、军事冲突、暴乱、扣押、罚没; (二)竞赛、测试、进厂修理; (三)饮酒、吸毒、药物麻醉、无有效驾驶证; (四)保险车辆拖带未保险车辆及其他拖带物或未保险车辆拖带保险车辆造成的损失. ④下列损失和费用 (一)被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致使被保险人或第三者鹪、停驶、停电、停水、停气、停产、中断通讯以及其他各种间接损失; (二)被保险人及其驾驶人员的故意行为; (三)其他不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和费用. 责任起讫:保险期内 保险金额:5万、10万、20万、50万、100万宇宙那么大,你的下载与我链接,是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机动车第二者责任保险条款 总贝y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为商业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批改申请书、批单和特别约定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为基本险,投保了本保险后,可选择投保相应的附加险和特约条款。 基本险条款、附加险条款、特约条款的法律效力为:特约条款高于附加险条款,附加险条款高于基本险条款。附加险条款未尽事宜,以基本险条款为准;特约条款未尽事宜,以基 本险条款或附加险条款为准。 第三条本保险合同中的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或履带式车辆,不含摩托车和拖拉机。 第四条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保险机动车发生意外事故的受害人,但不包括保险机动车本车上人员、被保险人。 第五条保险机动车灭失或发生全部损失时,本保险责任终止。 保险责任 第六条保险机动车在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使用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失,对被保险人依法应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对于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各分项赔偿限额的部分给予赔偿。 责任免除 第七条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费用,保险人均不负 责赔偿: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驾驶人、被保险人、投保人故意破坏现场、伪造现场、毁灭证 据;第三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的故意行为、犯罪行为,第三者与被保险人或其它 致害人恶意串通的行为; (二)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索赔时,未按本条款第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提交应予以提交的事故证明的; (三)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 2、无驾驶证,驾驶证失效或者被依法扣留、暂扣、吊销期间; 3、驾驶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机动车; 4、实习期内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者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载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或牵引挂车的机动车; 5、使用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的人员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操作证,或驾驶出租机动车或营业性机动车无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许可证书或其它必备证书;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属于无有效驾驶资格的情况。 (四)保险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什么情况下第三者责任险不赔

什么情况下第三者责任险不赔 我们知道,如果机动车车主购了的,在发生后,应理赔,那么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拒绝理赔呢?针对这个问题,以下就是为您整理的最新机动车什么情况下第三者责任险不赔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内容仅供参考。 一、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概念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简称为第三者责任险,是指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责任,保险公司负责赔偿。 同时,若经保险公司书面同意,被保险人因此发生或诉讼费用

的,保险公司在责任限额以外赔偿,但最高不超过责任限额的30%。绝大多数的地方政府将第三者责任险列为强制保险险种,不买这个保险,机动车便上不了牌也不能年检。 二、什么情况下第三者责任险不赔 1、肇事逃逸。大多数保险公司都对保险车辆肇事逃逸不赔,这一条上应该是有的。虽然这一免赔条款引起了保险界和法律界的许多争议,但目前确实有这种规定。 2、肇事司机无责任。交法实施后,为了更多维护弱者的利益,将赔偿的责任更多地加到了汽车驾驶人员身上,即使无过错也要承担相当的经济责任,而保险公司拒绝为无过错的投保人进行理赔。这也为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但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 3、驾车撞了自家人。这是第三者责任险中历来就不赔的一个规定。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排除4种人:即保险人、被保险人、本车发生事故时的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不仅在

车险中,在其他责任险中也有相关规定。 4、酒后驾车肇事。我国的保险公司绝大多数拒绝为酒后驾驶造成的损失买单,其中当然包括第三者责任险。 三、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的责任 1、被保险人允许的合格驾驶员: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员,指持有驾驶执照的被保险人本人、配偶及他们的或被保险人的雇员、或驾驶员使用保险车辆在执行被保险人委派的工作期间、或被保险人与使用保险车辆的驾驶员具有营业性的租赁关系。 二是合格,指上述驾驶员必须持有效驾驶执照,并且所驾车辆与驾驶执照规定的准驾车类相符。只有允许和合格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发生保险事故造成损失时,保险人才予以赔偿。

最新第三者责任险费率表

2012最新第三者责任险费率表 2012-10-09 16:54 在机动车交通强制保险(交强险)出台后,商业第三者责任险已成为非强制性的保险。而交强险在对第三者的财产损失和医疗费用部分赔偿较低,可考虑购买第三者责任险作为交强险的补充。因此,不少车主都有考虑购买第三者责任险的意愿,而2012最新第三者责任险费率表就成了车主们关注的焦点。 2012最新第三者责任险费率表 机动车辆保险车辆损失险费率表 第三者责任险

提示: ①单买第三者责任险最高为10万。 ②如需购买第三者责任险20万以上,须经保险公司同意并购买附加险(如:玻璃险、划痕险、盗抢险、车上人员险等)。 温馨提示:因被保险人对交通事故发生所占责任比例有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四种境况,故被保险人对第三者应负赔偿责任与责任限额之间不可作简单比较。置之实践,责任保险虽具“分散损失,消化危险”之功效,但商业保险公司绝非乐善好施之慈善家。更何况,保险公司因具有营利目标,“惜赔”情形时有发生。 你

本可以用那些和他们一起抱怨人生的时间,来读一篇有趣的小说,或者玩一个你喜欢的游戏。 渐渐的,你不再像以往那样开心快乐,曾经的梦想湮灭在每日回荡在耳边的抱怨中。你也会发现,尽管你很努力了,可就是无法让你的朋友或是闺蜜变得更开心一些。 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个问题: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一贯坚持的信念。 我们要有所警惕和分辨,不要让身边的人消耗了你,让你不能前进。 这些人正在消耗你。 01. 不守承诺的人 承诺了的事,就应该努力地去做到。 倘若做不到,就别轻易许诺。这类人的特点就是时常许诺,然而做到的事却是很少。于是,他的人生信用便会大大降低,到最后,也许还会成为一种欺诈。如果发现身边有这样的人,应该警惕,否则到最后吃苦的还是自己。 02. 不守时间的人 俗话说浪费别人的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所以不守时间也就意味着是浪费别人的时间。与这种人交往的话,不仅把自己的时间花掉了,还会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03. 时常抱怨的人 生活之事十有八九是不如意的,这些都是正常的。 我们应该看到生活前进的方向,努力前进。而不是在自怨自艾,同时还把消极的思想传递给别人。这样的人呢,一遇到困难便停滞不前,巴不得别人来帮他一把。本来你是积极向上的,可是如果受到这种人的影响,那么你也很有可能会变成这样的人,所以应该警惕。 04. 斤斤计较的人

[车险案例]浅析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精)

[车险案例]浅析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 近来,发生了一起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纠纷:甲某于2007年1月为自己所有的大货车投保了交强险之后,又在乙保险公司投保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后在2007年5月由驾驶员丙驾驶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一路人丁受重伤。而丁系驾驶员丙的父亲。乙保险公司称,由于受伤者丁系驾驶员丙的父亲,不属于保险合同中约定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看到这里,笔者实在是为伤者鸣不平,遂决定来谈谈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范围这个问题。 在展开此问题之前,笔者想先对交强险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关系进行疏理。我国在2004年出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根据该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国家实行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但由于当时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具体办法,机动车参保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2004]39号),采用公司现有第三者责任险条款来履行《道交法》中强制三者险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后在2006年我国出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规定机动车应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该险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性质完全不同,它具有强制性并不以商业盈利为目的,也不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赔偿基础。该条例还规定保险公司交强险业务与其他保险业务分开管理、单独核算。但由于交强险的责任限额全国统一为六万元,因此机动车在强制投保交强险以后,若认为责任限额过低,可以另外再根据具体情况投商业险种,即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本案即属于这种情况。 由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为商业保险,很多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风险,在合同中都规定有类似“保险车辆造成本车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家属)、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家属)人身伤亡的属除外责任”的免责条款,并且此类免责条款一般都以格式条款表现出来。但保险公司以此条款拒赔合法吗?将家属排除在第三者范围之外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首先,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是商业保险中责任保险的一种,是指机动车在被保险人或驾驶员的正常使用中发生事故,导致第三者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并由保险公司根据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在交通事故中应负的责任来确定赔偿责任。根据保险合同的相对性原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的合同双方为投保人和保险人,而其他人相对来说都属于该保险合同的第三者。但由于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具有特殊性,在于机动车对第三者造成伤害,因此第三者还应排除本车上的所有人员。从这一点上说,只要本车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家属)、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家属)没有在本车上,当然可以构成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中的第三者。 其次,根据我国《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规定有关于保险人责任免责条款的,保险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向投保人说明,未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因此,结合案例具体情况,只要乙保险公司在签订合同时未明确向甲说明此免责条款的,乙保险公司不能以此拒赔。 再次,根据我国《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提供格式条款一方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的,该条款无效。乙保险公司没有充分理由便将本车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家属)、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家属)排除在第三者范围之外,是对投保人获得保险赔偿权利的剥夺。因此,在笔者看来,即使签订合同时乙保险公司告知了甲此条内容,甲仍有权根据合同法对于格式条款的规定来否定此条的效力。 最后,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他们之所以拟定类似条款,主要是为了防范道德风险,即投保人与家属之间串通骗保。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如果保险事故是由被保险人故意造成的,根据《保险法》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又根据《保险法》第一百三十八条,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进行保险欺诈活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道德风险的防范并非没有相应措施与途径,它不需要也不应当通过预先对合法权利的剥夺来实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车驾驶员及其家庭成员(家属)、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家属)不应当被排除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范围以外,保险公司依据此类格式条款拒赔没有合法依据不能成立。 作者单位:重庆市潼南县人民法院

新机动车商业保险条款(2014版)

机动车综合商业保险条款(2014版)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条款分为主险、附加险。 主险包括机动车损失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机动车全车盗抢保险共四个独立的险种,投保人可以选择投保全部险种,也可以选择投保其中部分险种。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按照承保险种分别承担保险责任。 附加险不能独立投保。附加险条款与主险条款相抵触之处,以附加险条款为准,附加险条款未尽之处,以主险条款为准。 第二条本保险合同中的被保险机动车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行驶,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含挂车)、履带式车辆和其他运载工具,但不包括摩托车、拖拉机、特种车。 第三条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人,但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本车车上人员、被保险人。 第四条本保险合同中的车上人员是指发生意外事故的瞬间,在被保险机动车车体内或车体上的人员,包括正在上下车的人员。 第五条本保险合同中的各方权利和义务,由保险人、投保人遵循公平原则协商确定。保险人、投保人自愿订立本保险合同。 除本保险合同另有约定外,投保人应在保险合同成立时一次交清保险费。保险费未交清前,本保险合同不生效。 第一章机动车损失保险 保险责任 第六条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因下列原因造成被保险机动车的直接损失,且不属于免除保险人责任的范围,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一)碰撞、倾覆、坠落; (二)火灾、爆炸; (三)外界物体坠落、倒塌; (四)雷击、暴风、暴雨、洪水、龙卷风、冰雹、台风、热带风暴; (五)地陷、崖崩、滑坡、泥石流、雪崩、冰陷、暴雪、冰凌、沙尘暴; (六)受到被保险机动车所载货物、车上人员意外撞击; (七)载运被保险机动车的渡船遭受自然灾害(只限于驾驶人随船的情形)。 第七条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为防止或者减少被保险机动车的损失所支付的必要的、合理的施救费用,由保险人承担;施救费用数额在被保险机动车损失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3080-61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条款 (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批单和特别约定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合同中的机动车辆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行驶的汽车、电车及约定的其他车辆。 第三条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 保险责任 第四条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在使用保

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负责赔偿。 第五条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被保险人因第四条所列原因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赔偿的数额在保险单载明的责任限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责任限额的30%。 责任免除 第六条保险车辆造成下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的损失; (二)本车驾驶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的损失; (三)本车上其他人员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平安商业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保险责任 第一条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和财产的直接损毁,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对于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各分项赔偿限额以上的部分,按照本保险合同的规定负责赔偿。 责任免除 第二条下列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地震及其次生灾害; (二)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扣押、罚没、查封、政府征用;(三)核反应、核污染、核辐射; (四)受害人与被保险人或驾驶人恶意串通; (五)被保险人、驾驶人或受害人故意导致事故发生的。 第三条发生意外事故时,保险车辆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一)除非另有约定,发生保险事故时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合法有效的行驶证、号牌,或临时号牌或临时移动证; (二)未在规定检验期限内进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或检验未通过; (三)保险车辆在竞赛、检测、修理、养护,被扣押、征用、没收,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期间; (四)牵引其他未投保交强险的车辆或被该类车辆牵引; (五)保险车辆转让他人,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履行本保险合同第二部分“通用条款”第十五条规定的通知义务的,因转让导致保险车辆危险程度显着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 第四条发生意外事故时,驾驶人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

(一)未依法取得驾驶证、持未按规定审验的驾驶证、驾驶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二)驾驶人在驾驶证丢失、损毁、超过有效期或被依法扣留、暂扣期间或记分达到12分,仍驾驶机动车的; (三)学习驾驶时无教练员随车指导的; (四)实习期内驾驶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机动车的,或驾驶机动车牵引挂车的; (五)饮酒或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的; (六)未经被保险人同意或允许而驾车的; (七)利用保险车辆从事犯罪活动; (八)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驾驶人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驾驶保险车辆或者遗弃保险车辆逃离事故现场,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 (九)依照法律法规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不允许驾驶保险车辆的其他情况下驾车。 第五条下列损失和费用,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或驾驶人以及他们的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及其所有或保管的财产的损失; (二)车上人员的人身伤亡或本车上的财产损失; (三)保险车辆发生事故致使第三者停业、停驶、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讯或网络中断、数据丢失、电压变化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各种间接损失; (四)车载货物掉落、泄漏、腐蚀造成的任何损失和费用; (五)因污染引起的损失和费用; (六)第三者财产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贬值、修理后因价值降低造成的损失;(七)停车费、保管费、扣车费及各种罚款;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 以下简称本保险合同 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批单和特别约定共同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 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合同中的机动车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不含港、澳、台地区 行驶 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含挂车 、履带式车辆和其他运载工具 以下简称被保险机动车但不包括摩托车、拖拉机和特种车。 第三条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因被保险机动车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人 但不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和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上的人员。保险责任 第四条保险期间内 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在使用被保险机动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 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 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保险人依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 对于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各分项赔偿限额以上的部分负责赔偿。责任免除 第五条被保险机动车造成下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 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的损失。 二 被保险机动车本车驾驶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的损失。三 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上其他人员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第六条下列情况下 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对第三者的损害赔偿责任 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 地震及其次生灾害二 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扣押、收缴、没收、政府征用 三 竞赛、测试、教练 在营业性维修、养护场所修理、养护期间 四 利用被保险机动车从事违法活动 五 驾驶人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被保险机动车 六 事故发生后 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在未依法采取措施的情况下驾驶被保险机动车或者遗弃被保险机动车逃离事故现场 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 七 驾驶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无驾驶证或驾驶证有效期已届满 2、驾驶的被保险机动车与驾驶证载明的准驾车型不符 3、实习期内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者载有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剧毒或者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被保险机动车 实习期内驾驶的被保险机动车牵引挂车 4、持未按规定审验的驾驶证 以及在暂扣、扣留、吊销、注销驾驶证期间驾驶被保险机动车 5、使用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的人员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操作证 驾驶营运客车的驾驶人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资格证书 6、依照法律法规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关规定不允许驾驶被保险机动车的其他情况下驾车。 八 非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人使用被保险机动车 九 被保险机动车转让他人 被保险人、受让人未履行本保险合同第三十四条规定的通知义务 且因转让导致被保险机动车危险程度显著增加而发生保险事故 十 除另有约定外 发生保险事故时被保险机动车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核发的行驶证或号牌 或未按规定检验或检验不合格 十一 被保险机动车拖带未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机动车 含挂车 或被未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其他机动车拖带。 第七条下列损失和费用 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 被保险机动车发生意外事故 致使第三者停业、停驶、停电、停水、停气、停产、通讯或者网络中断、数据丢失、电压变化等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各种间接损失 二 精神损害赔偿 三 因污染 含放射性污染 造成的损失 四 第三者财产因市场价格变动造成的贬值、修理后价值降低引起的损失 五 被保险机动车被盗窃、抢劫、抢夺期间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六 被保险人或驾驶人的故意行为造成的损失 七 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相关费用。 第八条应当由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赔偿的损失和费用 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保险事故发生时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条款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险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批单和特别约定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相关事项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合同中的机动车是指法律法规中规定的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行驶,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 第三条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 第四条本保险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投保人投保了国家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时,也可以同时投保本保险。 保险责任 第五条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格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的直接损毁,依法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依照法律法规和本保险合同的规定给予赔偿。 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被保险人因给第三者造成伤害而被提起诉讼或仲裁,所产生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诉讼或仲裁费用,保险人负责赔偿;赔偿的金额在本保险合同载明的赔偿限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赔偿限额的30%。 责任免除 第六条保险车辆造成下列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不论在法律上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员及他们的家庭成员,以及他们所有或代管的财产; (二)本车上其他人员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七条保险车辆在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对第三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也不负责赔偿: (一)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扣押、罚没、查封、政府征用; (二)非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员使用保险车辆; (三)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员的故意行为; (四)竞赛、测试、在营业性修理场所修理期间; (五)车辆所载货物掉落、泄漏、腐蚀; (六)保险车辆拖带其他未保险车辆(含挂车)或被其他未保险车辆拖带; (七)驾驶员饮酒、吸毒、被药物麻醉; (八)驾驶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没有驾驶证或无有效的合格驾驶证; 2.驾驶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合的车辆; 3.持学习驾驶证学习驾车时,无教练员随车指导,或不按指定时间、路线学习驾车; 4.实习期驾驶大型客车、电车、起重车和带挂车的车辆时,无正式驾驶员并坐监督指导; 5.实习期驾驶执行任务的警车、消防车、工程救险车、救护车和载运危险品的车辆; 6.驾驶员持审验不合格的驾驶证,或未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持未审验的驾驶证驾车; 7.使用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的人员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的有效操作证; 8.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无有效驾驶证的情况。 (九)保险车辆肇事逃逸;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机动车第三者责任超赔保险条款(精)

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超赔保险条款机动车第三者责任超赔保险条款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专用产品)年上海世博会专用产品) 总则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以下简称为“本合同”)由投保单、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及所附条款,与本合同有关的投保文件、声明、批注、附贴批单及其他书面文件构成。 第二条凡从事与2010年上海世博会相关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在已为其自有或租赁的机动车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及赔偿限额不低于人民币20万元的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的基础上均可投保本保险。 第三条本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保险事故发生时的受害人,但不包括被保险人及其雇员。 保险责任保险责任 第四条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合法驾驶人在使用本合同明细表中载明的被保险人自有或租赁的机动车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第三者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赔偿金额,保险人按照本合同的约定对下列各项负责赔偿: (一)超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赔偿限额的部分; (二)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不予赔偿的“事故责任免赔”和“绝对免赔”部分; (三)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中不予赔偿的、人民法院判决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四)被保险人实际支付的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的与保险事故直接相关的诉讼费、律师费、仲裁费、检验费、鉴定费、评估费超过商业《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已赔付的部分; (五)依法应承担的、必要合理的非医保范围内用药; (六)因保险事故的发生致使车上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被保险人依法应支付的赔偿金额中超过商业《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险》赔偿限额的部分。 责任免除责任免除 第五条下列情况下,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和费用,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交通肇事后逃逸,驾驶人、被保险人、投保人故意破坏现场、伪造现场、毁灭证据;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doc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批单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取书面形式。 第二条被保险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下同)依法行驶的非机动车辆的所有者及其允许的合法使用者。 本合同中的非机动车辆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以下简称“保险车辆”。 保险责任 第三条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法律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 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保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受害者。 感谢你的欣赏

第四条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诉讼费用以及其它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以下简称“法律费用”),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也负责赔偿。 责任免除 第五条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的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 重大过失行为是指一般人都能预见,作为有相应民事行为能力的被保险人却没有预见或疏忽轻信不会发生的行为,包括但不仅限于被保险人的下列行为,对由此导致或在以下情况下发生的损失、费用或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1、利用保险车辆从事违法活动; 2、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保险车辆; 3、驾驶保险车辆肇事逃逸; 4、严重超载驾驶的; 5、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 (二)战争、类似战争行为、敌对行为、武装冲突、恐怖活动、叛乱、罢工、暴乱、核反应、核辐射及辐射性污染; (三)被保险人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保险车辆; (四)保险车辆肇事逃逸; 感谢你的欣赏

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六章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投保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道路上行驶的机动车的所有人、管理人,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投保、赔偿和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强制保险),是指由保险公司对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进行赔偿的责任保险。 第四条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以下简称保监会)依法对保险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实施监督管理。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以下统称机动车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对机动车参加强制保险的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对未参加强制保险的机动车,机动车管理部门、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不得予以登记、检验。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交通警察在调查处理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时,应当依法检查机动车强制保险的保险标志。 第二章投保 第五条保险公司经保监会批准,可以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为了保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实行,保监会有权要求保险公司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未经保监会批准,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 第六条强制保险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应当报送保监会审批。保监会按照强制保险业务总体上不盈利不亏损的原则审批保险费率。(经营原则)

保监会在审批保险费率时,可以聘请有关专业机构进行评估。 第七条保险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应当与其他保险业务分开管理,单独核算。 保监会应当每年对保险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的情况进行核查,根据保险公司经营强制保险业务的总体盈利或者亏损情况,可以要求保险公司相应调整保险费率。 调整保险费率的幅度较大的,保监会可以进行听证。 第八条费率的调整: 1.调低被保险人没有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在下一年度降低其保险费率。在此后的年度内,被保险人仍然没有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继续降低其保险费率。 2.调高被保险人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或者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当在下一年度提高其保险费率。多次发生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道路交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doc8)(1)

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总则 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批单和特 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不含港、澳、台地区)行驶的汽车、电车及约定的其他车辆。 第三条 本保险合同中的第三者是指除投保人、被保险人、保 险人以外的,因保险车辆发生意外事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的 保险车辆下的受害者。 保险责任 第四条 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 发生意外事故,致使第三者遭受人身伤亡或财产直接损毁,依法应 当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 保险人负责赔偿 第五条 经保险人事先书面同意,被保险人因第四条所列原因 给第三者造成损害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 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 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费用, 保险人负责赔偿; 在保险单载明的责任限额以外另行计算,最高不超过责任限额的 30% 。 责任免除 第二条 本保险合同中的机动车辆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第一条 别约定组成。 赔偿的数额

第六条 保险车辆造成下列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不论在法律上 是否应当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 被保险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所有或代管的财产 的损失; (二) 本车驾驶人员及其家庭成员的人身伤亡、 所有或代管的 财产的损失; (三) 本车上其他人员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 第七条 下列情况下, 不论任何原因造成的对第三者的经济赔偿 责任,保险人均不负责赔偿: (一) 地震、战争、军事冲突、恐怖活动、暴乱、扣押、罚没、 政府征用; 竞赛、测试,在营业性维修场所修理、养护期间; 利用保险车辆从事违法活动; 驾驶人员饮酒、吸食或注射毒品、被药物麻醉后使用保 (五) (六) 1、无驾驶证或驾驶车辆与驾驶证准驾车型不相符; 2、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无有效驾驶证的情况下 驾车; 3、使用各种专用机械车、特种车的人员无国家有关部门核发 (四) 险车辆; 保险车辆肇事逃逸; 驾驶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非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 非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保险条款 总则 第一条本保险合同由保险条款、投保单、保险单、保险凭证以及批单组成。凡涉及本保险合同的约定,均应采用书面形式。 第二条本保险合同中的非机动车辆仅指人力自行车、人力三轮车,以及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属于非机动车的电动自行车、电瓶车、助动车。 保险责任 第三条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或其允许的驾驶人员在使用被保险非机动车辆过程中,因过失导致意外事故发生,造成第三者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由受害人在保险期间内首次向被保险人提出损害赔偿请求,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应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负责赔偿。 第四条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因保险事故而被提起仲裁或者诉讼的,对应由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诉讼费用以及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支付的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费用(以下简称“法律费用”),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约定也负责赔偿。保险人对上述第三条与本条的每次事故赔偿总金额不得超过本保险单明细表中列明的每次事故赔偿限额。 责任免除 第五条出现下列任一情形时,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被保险人及其允许的驾驶人员的故意行为和因其饮酒、吸毒、受药物影响引起的责任; (二)受害人与被保险人或驾驶人恶意串通; (三)被保险人、驾驶人或受害人故意导致事故发生的; (四)被保险非机动车辆肇事逃逸; (五)被保险非机动车辆作为犯罪工具; (六)被保险非机动车辆竞赛、测试、在营业性修理场所维修、保养期间; (七)被保险非机动车辆被盗窃、抢劫、抢夺后或在其他被非法占用期间。 第六条下列原因造成的损失、费用和责任,保险人不负责赔偿: (一)投保人、被保险人及其代表的故意行为; (二)战争、敌对行动、军事行为、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恐怖活动、盗窃、抢劫;

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方案

DATED THIS DAY OF 199 建设工程一切险保险方案 二○XX年XX月 页脚内容34

建筑、安装工程一切险 明细表 投保人: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被保险人: 1)主被保险人: 工程所有人: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其他被保险人 任何直接/间接承包商和/或任何指定分包商和/或任何分包商和/或一切顾问和/或供应商和/或融资银行为贷款人和/或其他享有权益人,包括但不限于: 承包商、分包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顾问、供货商、贷款银行等 以上各方以其各自在本保险工程中的保险利益为限。 主被保险人在本保险单项下的任何权益不因其他被保险人的欺诈、错误告知、疏忽、隐瞒、或违反保险单条款和条件等任何行为而受损害。 保险工程: XXXXXXXXXXXXXXXXXXXXXX项目 工程地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所在地及为施工所需的其它专用施工区域、材料预制构件基地、工程设备和材料运达、存放的场所,其他临时工程、临时建筑、临时设施所在地,及被保险人实际使用的与保险工程有关的上述地点的周围区域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场地外堆放和运输区域。 本保单中关于“工地”的定义均适用于上述定义。 保险项目: 1、建筑工程 保险人负责赔偿在工程项目所在工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地域范围内其它地方,属于被保险人或其负有责任的永久性工程、临时工程、辅助工程、财产和与此有关的设备和材料等(包括场地外堆放和任何形式的运输),包括在保险期限终止前由工程所有人签发完工验收证书或验收合格或实际占有或使用或接收的部分,在保险期限内遇到的除除外责任以外,因自然灾害及意外事故导致的损失,包括因此而产生的施救费用、清除残骸费用及其他费用项目。 2、安装工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