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物理全攻略(全套)__考点、典例、巩固_三维一体 095

中考物理全攻略(全套)__考点、典例、巩固_三维一体 095

中考物理全攻略(全套)__考点、典例、巩固_三维一体 095

中考预测题)如图所示,描述晶体熔化过程的曲线是( )

(2018中考预测题)豆腐光滑细嫩,经冰冻再解冻以后,会出现许多小孔,成为美味的”,冻豆腐中产生许多小孔的原因是( )

.豆腐冷缩而成的B.豆腐膨胀而成的

.冰箱中的冰霜进入豆腐而形成的D.豆腐里的水先遇冷结成冰,后熔化成水而形

中考预测题) 冰的质量一定增加的是( )

℃的冰投入1 ℃水中B.-10 ℃的冰投入1 ℃空气中

℃的冰放进0 ℃的水中D.0 ℃的冰放进0 ℃的空气中

(2018中考预测题)下列所列的各种晶体的熔点,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在-268 ℃时氢是固态B.灯泡的灯丝用钨制成,不容易熔化

.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D.水银温度计在-40 ℃时不能使用

北京近三年物理中考式题分类汇总及分析完整版

近三年考题出题模式汇总分析 一.单选题: 1. 都考察了记忆性的单位: (09)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 A 、电压 B 、电流 C 、电阻 D 、电功率 (10)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 (11)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 B.牛顿 C.帕斯卡 D.焦耳 2.都考察了光现象: (09)2.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10)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11)2.图1 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图1 法 拉 第 A 焦 耳 B 安 培 C 欧 姆 D D A 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 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图2

3.都考察了导体绝缘体: (09)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玻璃棒 B.塑料尺 C.橡皮 D.铁钉 (10)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橡胶手套 B .玻璃杯 C .塑料盆 D .钢尺 (11)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勺 B.瓷碗 C.铅笔芯 D.铁钉 4.都考察了三种杠杆: (09)4.图2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10)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11)7.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5.都考察了物态变化 (09)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图5 A B C D 筷 子 钳 子 天 平 镊 子

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 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 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 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 图 4 A B C D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10)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11)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6.都考察了影响蒸发的因素: (09)6.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10)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用地膜覆盖农田 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11)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7.增大减小压强的方式考察了两次: (09)7.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10)无 (11)9.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暑期一日一练)2020届中考物理一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选择易错题专题

选择易错题专题 1、(2017宝山第1题)下列物理量中,反映物质特性的是() A 密度。 B 质量。 C 电流。 D 电阻。 2、(2017宝山第2题)1牛/米2,后来被命名为() A 牛顿。 B 帕斯卡。 C 欧姆。 D 库仑。 3、(2017宝山第3题)下列各物理量中,不能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是() A 长度。 B 横截面积。 C 体积。 D 温度。 4、(2017宝山第4题)下列器材或装置中,利用不同区域的气压值不同来工作的是() A 密度计。 B 打气筒。 C 锅炉液位计。 D 洒水壶。 5、(2017宝山第5题)在一瓶水的温度降低过程中,这部分水的密度() A 一定不变。 B 可能变大。 C 一定变大。 D 可能不变。 6、(2017崇明第1题)同一个初中生对地面产生压强最大的是() A.平躺着B.侧躺着C.双脚站着D.步行走着 7、(2017崇明第2题)下列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强的是() A.脱排油烟机B.锅炉液位计C.吸盘挂钩D.拔火罐 8、(2017崇明第3题)学习电压时,一般我们可以通过用“水压”来加以理解,这种科学方法属于() A.控制变量法B.等效替代法C.类比法D.比较法 9、(2017崇明第4题)通过大量实验研究得出电流与电压之间关系的科学家是() A.安培B.伏特C.欧姆D.焦耳 10、(2017崇明第5题)如果用水代替水银做托里拆利实验,那么玻璃管长度至少是() A.1米B.11米C.76米D.760米 11、(2017崇明第6题)有两个电阻阻值相同,串联后总电阻为8欧;那么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为() A.2欧B.4欧C.8欧D.16欧 12、(2017奉贤第1题)下列各物理量中,可鉴别物质的是() A.电阻 B.质量 C.密度 D.浮力 13、(2017奉贤第2题)菜刀的刀刃磨得3锋利是为了() A.减小压强 B.增大压强 C.减小压力 D.增大压力 14、(2017奉贤第3题)下列装置或器材中,属于连通器的是()

2019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2019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 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重要知识点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 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7.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要放热. 8.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 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 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考前练兵)2019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 专题15 电能与电功率(含解析)

专题15 电能与电功率 ?知识点1电能与电功 1、电能:是一种能源,可以让各种各样的用电器工作。 跟机械能、光能、内能、太阳能、化学能一样属于能量。 电能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 2、电功:电流通过某段电路所做的功叫电功,用W表示。 单位是焦耳,简称焦,符号是J,生活中常用千瓦时,符kW.h,又叫度。1kW?h=3.6x106 3、公式:W=UI t,公式中U表示电路两端电压,单位是伏(V);I表示通过电路的电流,单位是安(A);t表示通电时间,单位是秒(s);W表示电功,单位是焦(J)。 4、电功影响因素: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 5、电流做功形式:通过各种用电器使其转动、发光、发热、发声等都是电流做功的表现。 6、电流做功的实质: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电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用电器就消耗了多少电能。 7、推到公式:W=UI t=(U2/R)t=I2Rt。 例1(xx?湘西州)以下所列家用电器中,正常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风扇B.电水壶 C.电饭煲D.电视机 【答案】A 【解析】 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中,电风扇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电水壶、电饭煲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电视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和声能。

例2(xx?桂林)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R1的阻值为20Ω,R2的阻值为10Ω.当S闭合,S1、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求 (1)电源电压; (2)通电10s内电路消耗的总电能; (3)当S、S1、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4A.则R3的阻值是多大? 【答案】 (1)电源电压为15V。 (2)通电10s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为75J。 (3)R3的阻值为100Ω。 【解析】 (3)当S、S1、S2都闭合时,R2被短路,此时R1和R3并联接入电路中,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此时的总电阻要小于R1, 当S闭合,S1、S2断开时,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此时的总电阻要大于R1, 所以,R1和R3并联的总电阻小于R1和R2串联的总电阻, 由欧姆定律可知,当S、S1、S2都闭合时,干路中的电流变大, 故并联后干路中的电流为:I'=0.4A+0.5A=0.9A; 通过R1的电流为:I1===0.75A; 由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得,通过R3的电流为:I3=I′﹣I1=0.9A﹣0.75A=0.15A; 则R3的阻值为:R3===100Ω。 ?知识点2电能表

中考物理基础知识点分类汇总带答案

2015年中考物理知识点分类汇总带答案 二、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54千米/时=________米/秒1毫升=________厘米3 1安=__________库/秒1欧=________伏/安 7.8克/厘米3 =________千克/米31标准大气压=________毫米汞柱 1伏=________焦/库=________________帕 1帕=________牛/米20.1伏=________毫伏 220千伏=________伏0.6安=________毫安 1焦=________牛·米1焦=________伏·安·秒 5千欧=________欧1瓦=________焦/秒 5微安=________安1吨=________千克=________克 1度电=________千瓦时=________焦 三、填写表中各量的数值: 四、初中物理常用的测量工具: 1.实验室中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是________.天平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它是利用_________条件工作的.液体的体积可以用________和________来测量. 2.弹簧秤是测量________仪器. 3.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其刻度是把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0℃,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规定为100℃. 4.电流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它应________联在被测电路中使用.中学常用的直流电流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每个量程的最小刻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 5.电压表是测量________的仪器,它应________联在被测量的用电器或电路的两端使用.中学使用的直流电压表有两个量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每个量程的最小刻度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电压表可以直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

各地中考物理按考点分类汇编: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含解析)

动能势能机械能及其转化 一、选择题 1.(2019滨州)把一乒乓球压入盛有水的烧杯底部(如图所示),松手后,乒乓球上升至水面最后漂浮在水面上。乒乓球在上升的过程中,它的机械能不断增加。下列关于乒乓球机械能来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是由水的内能转化来的 B.是由水的重力势能转化来的 C.是由乒乓球的内能转化来的 D.是由乒乓球的化学能转化来的 答案:B 2.(2016济宁)弹跳杆运动是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图乙是小希玩弹跳杆时由最低位置上升到最高位置的过程,针对此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a状态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小希的机械能为零 B.a→b的过程中,弹簧的弹力越来越大,在b状态时弹力最大 C.b→c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希的重力势能 D.a→c的过程中,小希先加速后减速,在b状态时速度最大 答案:D 3.(2016?安徽)掷实心球是某市的中考体育加试项目之一。掷出去的实心球从a处出手后,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球最终停在水平地面e点处(不计空气阻力)。则实心球 () A.在a处重力势能最小 B.在b处动能为零 C.在a、b、c三处机械能相等 D. 在d处动能为零 答案:C 4.(2016?内江)以下四幅图中,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甲所示,过山车向下运动时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图乙所示,水电站将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图丙所示,自行车运动员奋力蹬车时,人体内的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 D.图丁所示,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刹车片会发热,将内能转化为动能 答案:D 5.(2016泰安)下列事例中,由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风吹动树叶B.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 C.汽车沿盘山公路匀速前进D.拉弯的弓把箭射出 答案:D 6. (2016淄博)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正在给匀速水平飞行的战斗机加油,加油后战斗机仍以原来的高度和速度做匀速飞行,则战斗机的() A.动能不变,势能不变,机械能不变 B.动能不变,势能减少,机械能减少 C.动能增加,势能不变,机械能增加 D.动能增加,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答案:D 7. (2016金华)2016年4月14日,NBA巨星科比?布莱恩特迎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如图是科比在比赛中的一次投球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他用力蹬地身体却向上跃起,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他在起跳后的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C.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D.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B 8.(2016成都)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对于火箭搭载的卫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卫星的机械能总量不变 B.卫星的机械能总量增加 C.卫星的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D.卫星的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答案:B 9.(2016安顺)如图所示,光滑轨道MNP固定在竖直平面内,NP段水平,一小球从M点由静止释放运动到P点的过程中,动能、势能的变化情况是 ()

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19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解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

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解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解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

(考前练兵)中考物理备考全攻略专题03光和眼睛(一)(含解析)

专题03 光和眼睛(一 ) ?知识点1光源 1.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分类 A.自然光源:太阳及其他恒星、萤火虫、灯笼鱼、水母等。 B.人造光源:点燃的蜡烛、火把、白炽灯、LED等。 3.对光的理解 光源是指能够自身发光的物体,太阳、发光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都是光源;有些物体,比如月亮和所有的行星,本身并不发光,而是反射太阳光才被看见,所以他们不是光源。 例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阳光下闪闪发亮的金属 B.夜晚的星星 C.月亮 D.通电的霓虹灯 【答案】D 【解析】 C、月亮是反射的太阳光,在晚上才比较亮,不是光源; D、通电的霓虹灯自身能够发光是光源,而且霓虹灯是人造光源. 【点评】 有的物体很亮,但不是自身发的光,也不是光源,如月亮,晃眼睛的玻璃、镜子等.有的物

体尽管发光很微弱,确实是自身发出的光,所以是光源,如荧火虫,深海生物灯笼鱼、斧头鱼、水母等. 例2以下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A洁白的月光B.晶莹的露珠C.璀璨的钻石D.浪漫的荧火虫 【答案】D 【解析】 【点评】 结合光源的定义正确区分光源。 ?知识点2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果介质不是同种或者不均匀,光的传播方向将会发生折射而改变。 例如,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以下时,我们就看到了它,是因为大气层不均匀,靠近地面附近的大气密集,而高空稀疏,不均匀的大气使光的传播路径发生折射而变得弯曲。 2.光线: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 光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是为了方便研究光的传播情况而引入的一种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的理想模型,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A.影子的形成:光的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便形成一个阴暗区域,即物体的影子。 B.日食和月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个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

上海市2020年中考物理二模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情景实验(含答案)

情景实验 宝山:16.某小组同学通过自学得知:在两种金属组成的回路中,如果使两个接触点的温度不同,便在回路中将会出现电流。为了验证和探究其中规律,该小组利用铁丝和铜丝两种导线组成图6(a)所示的闭合回路,并将相连的两个交叉点A、B分别置于烧杯中和酒精灯上方。做了如图6(a)、(b)、(c)(d)所示的四次实验。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⑴分析比较图6中(a)(b)两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不变时,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越小,电路中的电流______。 ⑵分析比较图6中(a)(c)两图[或(b)(d)两图] ,发现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相同,金属导线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同,且用酒精灯对金属导线中部进行加热时,闭合回路中的电流表示数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据此可得出初步结论:当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相同,金属导线接触点之间的温度差也相同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与金属导体中部温度高低______。 答案: 奉贤:16.某研究小组同学用硬纸片、水、刻度尺及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玻璃管做覆杯实验,如图7(a)(b)(c)所示。 (1)由图(a)和(b)和(c)可知:大气压是的,且很大。 (2)同学们,仔细分析了图a和图b和c产生了测定大气压值的想法,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的知识和二力平衡的知识等可以测出大气压的值,于是他们采用图7(d)实验装置在物理实验室测定大气压的值,不过却没有成功,你认为他们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答案 : 虹口:15. 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厚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同海水以及一切其他物体一样,大气也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所以这层大气是不会逃逸到宇宙中去的,如果把大气比作为海洋,我们就生活在这层海洋的底部。地球上海拔高度越高,大气越稀薄。 ①根据上述信息及液体与气体的相同点,小王同学提出了有关大气压强的猜想:大气向各个方向均有压强。他的依据是:大气受到地球引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上述信息及所学液体压强的相关知识,公式P=F/S 、P=ρgh 中不能用来计算大气压强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金山:17.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研究过程如图10(a )、(b )和(c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请仔细观察图中电路的连接及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①分析比较图10中(a)、(b)或(a)、(c)可知: (19) 。 ②分析比较图10中(b)、(c)可知: (20) 。 答案: - - - (a) (b) (c) 图10

【初中物理干货】中考物理100个必考知识点(精品干货)

中考物理100个必考知识点 声与光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通常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 3.乐音三要素:①音调(声音的高低)②响度(声音的大小)③音色(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4.超声波的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慢得多(声速和光速) 5.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 7.真空中光速:c =3×108m/s =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也是这个)。 8.反射定律描述中要先说反射再说入射(平面镜成像也说"像与物┅"的顺序)。 9.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中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10.光的反射现象(人照镜子、水中倒影)。 11.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对称(左右对调,上下一致)。 12.平面镜成像实验玻璃板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 13.人远离平面镜而去,人在镜中的像变小(错,不变)。 14.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在水中部分弯折、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 15.在光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中光路都是可逆的 16.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7.能成在光屏上的像都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实像倒立,虚像正立。 18.凸透镜成像试验前要调共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 19.凸透镜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20.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如果换到像的位置,像也换到物的位置。 运动和力 1.物质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于参照物,物体的位置改变了,即物体运动了。 3.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被研究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 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使物体发生形变。②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6.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7.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8.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9.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10.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大于其中一个力,可能小于其中一个力,可能等于其中一个力。 11.二力平衡的条件(四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12.用力推车但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阻力(错,推力等于阻力)。 1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①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4.惯性现象:(车突然启动人向后仰、跳远时助跑、运动员冲过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来)。 15.物体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气体也有惯性) 16.司机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错,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2020年中考物理各类型计算题解题方法全攻略专题2.1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含解析)

专题2.1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的策略 1.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 s v t =s vt =s t v = 2.掌握物理量常用单位及其换算 (1)时间单位换算 1h=60min=3600s 1min=60s (2)长度、路程单位换算 1m=10dm=102cm=103mm=106μm=109nm (3)速度单位换算 1km/h=5/18m/s 1m/s=3.6km/h 3.利用速度公式解决计算题时思维方法 (1)读题、审题后确认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变速直线运动; (2)若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可由公式 s v t =s vt =s t v = 分别求解解速度,路程,时间。在从题干中或图表中找到已知量后,要立即把已知量的单位化为国际单位,v 用米/秒(m/s )、S 用米(m )、时间用秒(s)。将已知量连同单位代入相应公式求出相应物理量; (3)若做变速直线运动,可用v=s/t 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在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4)在解决较复杂的问题时,或者说题中涉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各物理量要做到一一对应,也就是v 1,s 1,t 1是物体1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1=s 1/t 1;v 2,s 2,t 2是物体2的速度、路程、时间,满足v 2=s 2/t 2。决不能相互混淆。然后找与两物体对应方程相连接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如S 1+S 2=a ,或者S 1-S 2=b ,有了这样的联系,两方程即可变为一个方程,所求物理量就在该方程之中。

类型1.利用速度公式求解 【例题1】(2018?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 A.1080m B.108m C.18km D.0.3km 【答案】A 【解析】根据速度公式解决问题,重点看公式中两个物理量能知道,或者间接知道就可以求出第三个物理量。根据v=求出小明上学要走的路程。 速度v=1.2m/s,时间t=15min=900s,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 由v=得他上学要走的路程: s=vt=1.2m/s×900s=1080m。 类型2. 根据图像反映的信息结合速度公式求解 【例题2】(2018?潍坊)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物体,分别在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两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第4s时两者相距16m B.甲受到的拉力比乙大 C.甲做速度为4m/s的匀速运动 D.以甲为参照物乙竖直向下运动 【答案】D 【解析】(1)首先会根据图象判断甲乙的运动状态;然后从图象中得出第4s时两者相距的路程;(2)根据二力平衡得出甲乙所受到的拉力大小;(3)根据图象求出甲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分析判断以甲为参照物乙的运动状态。 A.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第4s时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4m,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同时向上运动,所以第4s时两者相距12m﹣4m=8m。故A错误; B.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受到的重力与拉力大小相等,甲乙两

2020年各地中考物理试卷按考点分类汇编: 光的折射 光的色散

光的折射光的色散 一、选择题 1.(2020咸宁)光的世界丰富多彩,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B.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 C.奇妙的光导纤维D.雨后彩虹 【答案】D 2.(2020镇江)小强在水中练习潜水,则能正确反映岸上教练看到水下小强的光路图是 () 【答案】D 3.(2020长春)小红坐在岸边,看到的以下景和物在水中的像,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白云B.凉亭C.飞鸟D.水中的鱼 【答案】D 4. (2020玉林)如图所示,渔夫叉鱼时,应瞄准哪个方向才能叉到鱼() A.看到的鱼的前方B.看到的鱼的方向 C.看到的鱼的上方D.看到的鱼的下方 【答案】D 5. (2020雅安)关于光现象,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岸边景物在湖水中形成倒影, 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B. 白光通过棱镜发生色散现象, 说明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发生弯折, 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是由于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答案】B 6.(2020西宁)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B.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虚像 D.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A

1.(2020泉州)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可用光的折射现象解释的是()A.镜花水月B.立竿见影C.海市蜃楼D.杯弓蛇影【答案】C 7(2020三明)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答案】C 8(2020徐州)下列观察到的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阳光下人的影子B.水中树的倒影 C.池水变“浅”了D.日食 【答案】C 9 (2020阜新)下列事例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答案】B 10.(2020丽水)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像是() 答案:C 11.(2020金华)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结复习必备

中考物理重点知识点总 结复习必备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集锦1. 密度不是一定不变的。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和质量体积无关,但和温度有关,尤其是气体密度跟随温度的变化比较明显。 2. 天平读数时,游码要看左侧,移动游码相当于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 3.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定不变。只要是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一定是一个定值。 4. 平均速度只能是总路程除以总时间。求某段路上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只能是总路程除以这段路程上花费的所有时间,包含中间停的时间。 5. 受力分析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找重力;找接触物体;判断和接触物体之间是否有压力、支持力、摩擦力、拉力等其它力。 6.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7. 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了力,受力不一定改变运动状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受力也包含受包含受平衡力,此时运动状态就不变。 8. 惯性大小和速度无关。惯性大小只跟质量有关。速度越大只能说明物体动能大,能够做的功越多,并不是惯性越大。

9. 惯性是属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只能说具有,由于。 10. 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这两个可以相互推导。物体受非平衡力:若合力和运动方向一致,物体做加速运动,反之,做减速运动。 11. 1Kg≠。两个不同的物理量只能用公式进行变换。 注12. 月球上弹簧测力计、天平都可以使用,太空失重状态下天平不能使用而弹簧测力计还可以测拉力等除重力以外的其它力。 13. 压力增大摩擦力不一定增大。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有关,但静摩擦力跟压力无关,只跟和它平衡的力有关。 14. 两个物体接触不一定发生力的作用。还要看有没有挤压,相对运动等条件。 15. 摩擦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强和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16. 杠杆调平:左高左调;天平调平:指针偏左右调。两侧的平衡螺母调节方向一样。 17. 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只有沿竖直或水平方向拉,才能省一半力。 18. 画力臂的方法:一找支点(杠杆上固定不动的点),二画力的作用线(把力延长或反向延长),三连距离(过支点,做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四标字母。

全国中考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考真题分类汇总

一、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测凸透镜的焦距,图乙“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过程中小明同学将蜡烛分别放在甲、乙、丙、丁不同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40.0cm B.图乙四个位置中,移动光屏,有4个位置上的蜡烛可以在光屏上成像 C.将蜡烛放在丙位置,若凸透镜上有一个泥点,则在光屏上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 D.将蜡烛放在乙位置,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从图甲可以看到,凸透镜所在的位置是30.0cm刻度,而光屏所在的位置是40.0cm刻度,而平行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40.0cm-30.0cm10.0cm f== 凸透镜的焦距是10.0cm,A错误; B.一倍焦距以外是实像,以内是虚像,因为甲乙丙在焦点外,所以成实像,可以成在光屏上,B错误; C.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凸透镜上有一个泥点,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的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的相同,大小不变,但是由于透镜的一小部分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像是完好的,只是亮度变暗,不会出现泥点的影子,C正确; D.将蜡烛放在乙位置,这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像距会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从图乙可以看到,光屏应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这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的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D错误。 故选C。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新人教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福建省福州文博中学中考物理必背知识点新人教版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 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5、平面镜成像特点:①像与物等大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③像到镜 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 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3×108m/s 8、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1、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物距u和焦距f的关系像的性质像的位置应用举例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和物体同侧 还是异侧 像距v和焦距f 的关系 u>2f 倒立缩小实像异侧f2f 投影仪u=f 不成像 u

中考物理复习攻略

2019年中考物理复习攻略 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理事实(物理现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初中物理主要学习有关力、热、声、光、电几大部分。学习物理先是要学会,这是初级阶段,然后是会学,这属于高级阶段。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方法是:首先通过观察、实验,认清物理现象,了解物理事实,建立物理图景,再进一步通过概括、分析和归纳,形成概念找出规律。同时要学会把物理概念、规律和物理现象、物理情景联系起来,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并及时进行总结,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做既可加深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又有利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要体现物中有理,理中有物。做到三重视,即重视知识的引出或建立过程,重视其物理意义,重视联系实际及其应用。 (一)了解学科特点是学好物理的前提。 物理学科的基本特点是:知识量大,涉及面宽。体现有四多:概念多,规律多,公式多,实验多。初中两册物理书总计77个知识点,26个基本公式,23个重要实验,97个知道,37个理解层次要求。面对如此多的知识含量,首先要确立一个原则,就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去活来的原则。 就是说该记的规律、概念、公式和定义必须记住,记不住就谈不上灵活运用,记不住就谈不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只有掌握了知识,才能逐步培养我们的实验动手

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我们讲的记并非死记硬背,是指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 (二)勤奋是学好物理必要条件。 人之初,性本懒,懒是学习成功的大敌。怕苦、怕累是阻碍学习成功的绊脚石。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要想取得良好成绩,就必须付出代价。勤奋出天才,有耕耘才会有收获。在学习中要靠顽强毅力不断地与懒惰思想作斗争,这样才能学好物理。 (三)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物理的重要途径。 1、读好物理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物理书分三个阶段: (1)课前读书,认真预习,摸清老师要讲内容,找出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内容,做到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听课。 (2)课上打开书,边听,边看书,边思考,对照老师讲解与书本陈述异同点,深入理解,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课后看书,将课本中重要概念、规律、定义和公式进一步理解,读书的过程就是对物理知识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加强记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做题,必将提高做题速度和正确率。 2、听好课是学好物理的关键 课堂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认真听讲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听课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①知识是怎样引出的?②

全国中考物理浮力类问题中考真题分类汇总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浮力类问题 1.鸡蛋浮在盐水面上,如图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清水使鸡蛋下沉。在此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F 随着加水量m 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中的( ) A . B . C . D . 【答案】D 【解析】 【分析】 鸡蛋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逐步加入清水,盐水的密度减小,当鸡蛋密度与盐水密度相同时,鸡蛋悬浮,浮力还等于鸡蛋的重力,随着清水的逐渐加入,盐水的密度逐渐减小,鸡蛋逐渐下降,当完全浸没后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浮力公式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 【详解】 加入清水的过程中,当鸡蛋漂浮和悬浮时,所受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则浮力不变;鸡蛋完全浸没后随着盐水密度减小,但鸡蛋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公式F gV ρ=浮液排可知,鸡蛋所受浮力逐渐减小,但浮力最小为排开水的重,不会减小为0,所以浮力最终趋于不变。 故选D 。 2.某种材料制成的空心球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但沉于乙液体中.利用这个信息可得( ) A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小于甲液体的密度 B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甲液体的密度

D .该材料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该材料的密度为ρ,若ρ<ρ甲,空心球会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若ρ>ρ甲,若球是实心的,球会下沉;若球是空心的,当球的整体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时,球会漂浮在甲液体的液面上;故A 、C 都错,∵空心球沉于乙液体中,∴ρ>ρ球>ρ乙,故B 正确,D 错。 故选B 。 3.将一密度均匀的正方体轻轻放入盛满浓盐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2g 浓盐水溢出;若将该物体轻轻放入盛满煤油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 煤油溢出(浓盐水密度为1.2×103kg/m 3,煤油密度为0.8×103kg/m 3),则以下选项不可能的是( ) A .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9:8 B .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3:4 C .该物体的密度为0.9×103kg/m 3 D .该物体在煤油中可能沉底或悬浮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因为大烧杯内原来装满浓盐水,所以,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在盐水中受到的浮力 F 浮盐水= G 排=G 溢水=m 溢水g =0.072kg ×10N/kg=0.72N 物体在煤油中受到的浮力 F 浮煤油= G 排=G 溢煤油=m 溢煤油g =0.064kg ×10N/kg=0.64N 故该物体前后两次所受浮力之比为 0.72N:0.64N=9:8 故A 不符合题意; B .该物体前后两次排开液体体积之比为 F g ρ浮盐水盐水:F g ρ浮煤油煤油=330.72N 1.210kg /m 10N /kg ??:330.64N 0.810kg /m 10N /kg ?? =3:4 故B 不符合题意; D .由F 浮=ρ水V 排g 得排开水的体积 V 排水=F g ρ浮 盐水 =33 0.72N 1.210kg /m 10N /kg ?? =6×10?5m 3 假设物体在盐水中悬浮或下沉,则物体的体积 V =V 排水=6×10?5m 3 由于煤油的密度小于盐水,所以物体在煤油中一定下沉,则排开煤油的体积 V 排煤油=V =6×10?5m 3

2020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精选教育类文档,如果需要,欢迎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声现象重要知识点 1 . 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物态变化重要知识点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 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