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

蒙台梭利教育法研究

蒙台梭利是著名的儿童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她的教育观念和方法为世人所传颂和发展。经过学习及两年的实践,对她的理念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她关于自由和纪律关系的看法,我觉得对当前的幼儿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自由的重要性
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她认为,要开展合乎科学的教育,其基本原则必须是使儿童获得自由,这种自由将使儿童的天性得到自然表现。怎样才能使儿童获得自由呢?蒙台梭利认为,应该通过研究隐藏在儿童内心的需要,尽可能到消除妨碍儿童所需要的“正常”发展的障碍。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的自由应该包括智能和道德两个方面。智能方面的自由是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使其智力得到发展;道德方面的自由则是防止儿童为满足自己活动的欲望而出现的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来自一种不明智的压制。儿童不用心学习,对学习感到厌倦,那是由于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的自然功能起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作用。很多不正常的现象,如对克服障碍表现出畏缩以及懒散、依赖、顽皮、抗拒、对立等,往往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对儿童干扰和压抑过多造成的。因此,对儿童的教育,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智力方面的,都必须以儿童的自由为前提。
二、自由和纪律的关系
1.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尽管蒙台梭利强调自由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但这里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不是喜欢怎样就怎样,爱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要服从真理。自由并不意味着应该支持儿童毫无目的地放任他,无规则地活动。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意味着使人得到了自由,只有做正确的事才会得到自由。
要使自由有所约束,就要有纪律。光有自由没有纪律是不行的,因为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活动中,如果孩子把脚放在桌子上,或者是用手推搡同伴,教师就应该及时干涉和纠正,应该让儿童了解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是不应该做的。
2.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
蒙台梭利所说的“工作”是指儿童从事的各种活动。在她看来真正的纪律来自“工作”。这是因为“工作”组织得好便可以使儿童的“自我”得到自由的发展,精力得以发挥;而儿童获得了自由,他们的活动就将更加完善,从而产生良好的纪律。可见,自由来自“工作”,而纪律又来源于自由。
儿童第一次专心做某事,不论这件事是一种感官训练,还是练习系鞋带、扣纽扣、扫地等工作

,说明儿童已经在遵守纪律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同时,纪律是一种积极的状态,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之上的,积极的纪律包括了自由,它和由强制而产生的“不动”是不同的。因此,蒙台梭利指出,纪律的培养既不能靠强制,也不能靠宣传和说教,而应该在自然、自愿、自由的活动中使儿童理解纪律,在理解的基础上接受和遵守集体的规则,这样儿童才会是主动的,在需要他们遵守规则时是能控制自己。
儿童在活动室里有目的地,自愿地活动,每个人都忙于做自己的“工作”,安静地走来走去,有秩序地取放物品,并不造成混乱。因为儿童知道安静和有秩序是必要的,而且也知道哪些行为是被禁止的。儿童在这种环境中逐渐成长,自然会注意自己的言语举止,长此以往就能够养成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三、蒙台梭利关于自由和纪律关系的论述对我的启示
蒙台梭利关于自由和纪律的论述是精辟而深刻的,要使幼儿身心健康地发展,要使幼儿的天性得到自然地表现,自由是必须的。教师应该了解到,自由不仅包含幼儿活动自由,让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获得发展;而且包含幼儿心理自由,不把幼儿管得太死,窒息幼儿快乐的童年。因此,教师一方面要给幼儿一定的自由活动空间,让幼儿自主、自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要为幼儿创设宽松、民主、自由的精神环境,让幼儿感到教师的慈爱、集体的温暖;不要让幼儿“怕”老师,怕老师批评。
自由并不意味着幼儿可以随心所欲。自由是有限制的,这个限制就是纪律。纪律对幼儿来说就是一些幼儿可以接受和理解的规定。教师应该让幼儿知道,有了纪律,才能让所有的幼儿过好集体生活,才能使老师更好地教育幼儿、搞好教育。纪律不是用来管幼儿的,而是用来帮助幼儿的。幼儿只有了解到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纪律。
在培养幼儿的纪律性时,教师不能靠强制或说教,而应该在活动中使幼儿理解纪律。例如,在玩“医院”的角色游戏时,如果“病人”不遵守“医院”的规则,游戏就无法开展下去;在教师组织集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如果幼儿不注意听讲,或做小动作,或讲话,就会影响自己和别人。通过一些类似的实例,让幼儿了解到纪律的重要性,在理解的基础上,要求遵守集体的规则,这样幼儿就能主动地遵守纪律。
上课要简单,明了和客观
 
由于上课是针对个体而言的,因此,简单必须是给学生上课的首要特征。但丁给教师们提出过一个很好的建议,他说:“让你说的每句话都要算数。”我们越是少说废话,

那么我们上课就越是精彩。教师在准备上课的时候,她应该特别注意考虑和衡量她说的每句话是否有价值。
 
“儿童之家”给学生上课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明了。教师必须免去那些不合事实的内容,注意在讲课时要掌握分寸,不要得意忘形。这也包括在简单这一特点之中。第二个特点和第一个特点其实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教师在选用词语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简单易懂、符合事实。
 
第三个特点就是要客观。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要将自身的个性收敛起来。在她希望讲述一件事情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时,一定要保持事情的真实性。教师应当认识到,简练易懂的授课内容就是对客观对象的解释以及怎样让孩子使用的说明。
 
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其授课的基本指导方法必须是观察法,其中包括让孩子得到并了解自由的概念。因此教师应当观察孩子是否对观察的对象感兴趣,以及他是如何对它感兴趣的,对它感兴趣的时间能保持多久等,甚至去注意观察他脸上的表情。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避免违背自由的原则,因为如果她冒犯了孩子的自由,就会使孩子的努力变得不自然、不真实,那么她就再也无法了解什么是孩子的自然行为了。
 
如果教师严格地按照简单、明了和客观真实的要求去给孩子们讲课,而孩子们还是没有理解课堂的内容,不能接受教师对客观对象的解释,那么这时教师就必须注意两件事情:第一,不要再重复这样的课堂内容;第二,不要让孩子感到他自己犯了错误,或者感到老师不理解他的意思。因为这样话,就会诱使他故意努力去理解,这样当她对孩子进行心理观察时,孩子的真实情形会发生变化,从而得不到真实的观察结果。
 
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假设,老师希望教会一个孩子识别两种颜色——红色和蓝色。她想要引起孩子对颜色的注意,于是说:“看这个!”为了教会孩子这两种颜色,她先将红色给孩子看,还提高声音并且特别慢而清晰地说:“这个是红色。”然后将另一种颜色给孩子看,说“这个是蓝色。”为了使孩子能够理解颜色的概念,老师就对孩子说:“请把红色的给我”或者说:“把蓝色的给我”。如果孩子在学的时候犯了错误,这时老师就不应该重复和坚持了,她应该对孩子表示友好,比如给孩子一个微笑,然后将那些颜色拿开。
 
一般老师认为,这样上课过于简单,他们对此感到很吃惊。他们经常说,谁都知道那么做!的确,这就又有点象克里斯托夫?哥伦布的鸡蛋理论了。但是事实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去做这种简单的事情(即简单地

上课)。一个人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使他的行为符合标准,并且简单、明了、客
观,实际上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尤其对那些习惯了用旧式方法教学的老师更是如此。那些老师经常对孩子说一些多余的话,甚至有时是说假话。例如,在公立学校教课的一个老师经常来我们这里上集体课。这个老师在上集体课的时候对那些简单的东西都要作特别的解释,并迫使孩子认真听他讲课。可能不是所有孩子都很愿意听他这样讲课,这时这个老师可能会以这种方式来上课:“孩子们,看你们能不能猜出我手中有什么东西!”她明知道孩子肯定猜不出来,但她这样做其实是通过一种错误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然后她可能会说:“孩子们,看看外面的天空。你以前看到过它吗?你以前从来没有在晚上当星星闪耀的时候注意过它吗?不!看我的围裙,你知道它是什么颜色吗?它的颜色看起来不是和天空的颜色一样吗?好,看看我手里的颜色。它是和天空、围裙一样的颜色。它就是蓝色。现在看一下你周围,看看你是否能找到颜色是蓝色的东西。你知道樱桃的颜色是什么样的吗?还有壁炉里燃烧的木炭是什么颜色?”诸如此类,等等。
 
这样一来,当孩子们白费劲地猜了一阵以后,脑子里会转着一大堆概念:天空呀,围裙呀,樱桃呀,等等。孩子们很难从这些让他困惑的词语里简单明白地分辨出哪个才是这堂课的主要内容,即识别红和蓝两种颜色。这对他们来说,要具有这种选择和分辨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们还跟不上这么冗长的讲课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