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现代企业决策管理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现代企业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和企业管理一、填空题1.现代企业制度现代化大生产方式大规模产销活动2.营利生产要素商品或服务3.营利商品流现金流4.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厂制时期现代企业时期5.组织性经济性商品性营利性独立性6.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7.社会化大生产发展被指挥预定的目的8.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9.计划指挥控制10.生产流通服务二、单项选择题1. A2. B3. A4. C5. C6. A7. C8. D9. B10.D三、多项选择1.ACD2.ABC3.ABD4.ABC5.ABCD四、简答题1. 一般而言,企业有五种特征:(1)组织性;(2)经济性;(3)商品性;(4)营利性;(5)独立性。
2. 企业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
3. 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企业管理进入了文化管理阶段。
文化管理是在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4. 一般而言,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标准化工作。
(2)定额工作。
(3)计量工作。
(4)信息工作。
(5)规章制度。
(6)员工培训。
5.略五、判断题1.错误。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运用各种生产要素,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法人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
2.错误。
企业自负盈亏是指企业或经济组织实行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对自己的经营成果好坏及盈亏承担全部或相应的经济责任的一种经营原则。
3.正确。
4.错误。
实行大规模的集中劳动,采用大机器高效率生产,实行雇佣工人制度,劳动分工深化,生产走向社会化是工厂制时期的特征。
5.错误。
法人必须同时具备四个条件,缺一不可:(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六、案例分析题略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一、填空题1. 运营管理2.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制公司3. 产权经营权4. 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职责分开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分开5. 公司制6. 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7. 出资者所有权企业法人财产权8. 直线领导机构职能机构9. 决策权指挥权10.总经理负责制二、单项选择题1. C2. B3. A4. A5. B6. C7. D8. B9. A10.C三、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CD4. AC5. ABD四、简答题1.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一套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浅谈生活中的管理决策是管理工作的本质,管理的各项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都离不开决策。
美国决策管理大师西蒙说过管理就是决策,可见决策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那么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程度加剧和企业目标的进一步多元化发展,现代企业管理决策有了鲜明的特点。
什么是决策呢?其实决策就是从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的过程。
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决策是由决策主体、决策客体、决策理论方法和决策结果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决策的主体是管理者。
既可以是单个的管理者,也可以是由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或小组。
决策的客体是指影响决策的因素,包括环境、企业的组织文化、伦理标准等。
如市场相对稳定,那么企业的决策很可能是之前决策的延续,对于市场发生急剧变化的企业,决策重点就是企业的经营方向和内容的调整。
而处于竞争市场的企业,则需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向,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努力改善促销宣传,建立健全销售网络。
同时在偏向保守的组织文化企业中,人们可能不愿意做出新的、彻底改变的决策,对发生的变化产生怀疑、抗御的心理与行为,但是对于具有开拓精神、愿意尝试创新的组织,人们希望发生一些好的变化。
决策离不开决策的理论与方法。
决策理论与方法的功能在于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运用于决策过程,从整体上提高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减少和避免决策结果的偏差与失误。
比如,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采用适宜的决策方法,把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离不开信息,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决策水平。
这就要求管理者在做出决策前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信息。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同时决策是一个过程。
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要作出最后的决定。
并对方案进行评估和监督。
从管理决策的构成来看,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呈现出下列特点:决策主体来看,现代企业的决策管理者由单个管理者变成了多个管理者组成的集体、团队综合各方面的影响作出决定。
相对于个人决策,集体决策能更大范围地汇总信息,能拟定更多的备选方案,能得到更多的认同,能更好地沟通,作出更好的决策等。
1、企业概念: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取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具备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
2、现代企业特征(三个)(1)职业特征。
企业是从事商品或劳务生产和经营的基本经济组织。
(2)行为特征。
(从三个角度讲)。
①消费者角度:企业满足了消费者所有需要,还为其实现生存价值提供了载体②国家角度: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繁荣③人类社会角度:促进人类文明的交流和繁衍。
(3)经济特征。
以盈利为目的,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真正独立的经济实体。
3、企业的产生: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商品生产的产物。
4、企业发展历程(四个阶段)(1)15-16世纪手工作坊时期特点:工厂企业萌芽,独立劳动,无明显分工,规模小,效率低(分工提出者:亚当.斯密)(2)16-18工业手工业时期特点:这是从封建社会家庭手工业到资本主义初期的工厂手工业时期。
出现资本主义工厂制,有专业的分工协作基础,是现代企业的雏形。
(3)18-19世纪工厂制时期特点:以工厂制建立为标志,大规模集中劳动,大机器,效率高,雇佣工人制,生产走向社会化。
(4)19世纪至今现代企业时期特点:①生产规模空前扩大,垄断企业组织出现②技术革新,生产迅速发展③建立科学管理制度,产生科学管理理论④管理权与所有权分立5、管理:指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6、管理者技能:技术、人际、概念(全局,复杂问题)7、企业管理概念:指企业依据所处环境,为实现企业经济、社会效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充分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等一系列活动总称。
8、组织概念:使人能有效共同工作,达成特定目标的手段。
9、企业组织管理:指企业为实现一定共同目标而按照一定规则、程序确定一种责权结构安排和人事安排,对组织的有限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确保以最高效率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过程。
现代企业管理基础知识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现代企业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和企业管理一.填空题1. 社会化大生产发展 指挥 协调 预定的目的2. 企业的产权制度 企业的组织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3.营利 商品流 现金流4.工场手工业时期 工厂制时期 现代企业时期5.生产 流通 服务二.单项选择题1.A2.B3.A4. C5.C三.多项选择题1.ABC2.ACD3.ABCD4.ABC5.ABD6.ABCD7.ABC8.ABCD四.简答题1.提示: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是以赢利为目的而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活动的经济组织。
2.提示:企业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内容。
企业只有具备这些基本功能,才能实行有效的管理,达到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
3.提示: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企业管理特点是,从经济的定性概念发展为定量分析,采用数理决策方法,并在各项管理中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
五.判断对错并改错1.提示:错误。
企业是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2.提示:正确。
3.提示:错误。
英国阿克莱特在克隆福特创立了第一家棉纱工厂是在工厂制时期。
4.提示:错误。
采用大机器高效率生产,实行雇用工人制度,是工厂制时期的特征。
5.提示:错误。
经济组织要成为法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有:依法成立,拥有独立支配的财产,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六.实训题(略)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一.填空题1. 组织 运营 管理2.资产结构 产权结构3.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制公司4.所有权 产权 经营权5.政府与企业的社会职责的分开 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 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二.单项选择题1.A 2.B 3.C 4.D 5.B 6.A 7.C三.多项选择题1.ABD2.ABCD3.ACD4. AC5.BCD6.ABD四.简答题1.提示: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全球化的一套科学的企业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管理》教案现代企业管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概念和重要原理;2. 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各种方法和技巧;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4. 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5.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现代企业管理的概述1.1 企业管理的定义与作用1.2 现代企业管理的特点和挑战1.3 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和优势2. 现代企业管理的原理2.1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原则2.2 适应性与变革的原则2.3 参与性与激励的原则2.4 协作性与沟通的原则2.5 知识管理与学习型组织的原则3. 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与技巧3.1 战略管理3.1.1 定义企业的愿景和战略目标3.1.2 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3.1.3 监控和调整战略执行过程3.2 组织管理3.2.1 设计和优化组织结构3.2.2 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3.2.3 提供公正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 3.3 运营管理3.3.1 优化供应链管理3.3.2 提高生产与服务质量3.3.3 节约成本与提高效益3.4 市场营销管理3.4.1 客户需求分析与产品定位3.4.2 市场细分与目标客户策略3.4.3 建立有效的营销沟通与推广渠道 3.5 人际关系与沟通管理3.5.1 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3.5.2 发展有效的沟通技巧3.5.3 解决冲突和危机管理4. 现代企业管理的案例分析与实践4.1 案例剖析和讨论4.2 实地探访与实践观摩4.3 团队合作与项目管理三、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2. 小组讨论3. 案例分析4. 实地观摩与实践活动5. 学生报告与展示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作业与项目成果3.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报告4. 期末考试五、教学资源1. 课程教材:《现代企业管理导论》2. 课外阅读书籍:《企业管理与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导论》3. 互联网资源:企业管理相关的学术论文、案例分析、行业报告等。
现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第1-2章1、(简答题)简述数据和信息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答案数据和信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符号,而信息是为了向人们提供某一方面的信息,而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工提炼出来的结果。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能转化成信息。
数据是客观世界存在的原始材料,而信息则是数据加工过的产品,这个过程是循环结构。
数据和信息不能分割,信息需要数据的形式来表示,数据经过加工、提炼又形成新的信息,它们在非正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简答题)简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参考答案(1)管理信息系统的最终目的是为决策提供服务。
(2)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对企业整个供应链进行有效和全面的管理。
(3)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相结合的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将先进的管理手段融入其中。
(5)管理信息系统是多学科交叉而形成的边缘学科。
3、(简答题)简述国际经济信息系统的功能。
参考答案(1)收集、加工、存储和分析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类经济信息,及时、有效、准确地掌握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为国家经济部门、各级政策决策部门提供相应的信息。
(2)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服务,完成有关国家统计方面的庞杂的、有关国情国力调查的数据处理任务,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为下一个国家规划提供建议。
(3)为中央和地方各部门制订社会及经济发展计划提供辅助决策。
(4)为中央和各地方经济管理部门进行生产调度、控制经济发展态势、促进经济有效发展提供依据和有效手段。
(5)为各级政府的办公事务处理提供现代化的技术方法。
4、(简答题)简述操作系统的功能。
参考答案(1)处理器管理:当多个程序同时运行时,解决CPU的时间分配问题。
(2)作业管理:完成某个独立任务。
(3)存储器管理:为各个程序及其使用的数据分配独立的、互不干扰的存储空间。
(4)设备管理:不断地接受用户提出的使用设备的请求和设备反馈的信息进行设备分配和回收。
(5)文件管理:主要负责文件的存储、检索、共享和保护,为用户文件操作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