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答案知识讲解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答案知识讲解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答案知识讲解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答案知识讲解

狼先学后教导学案和

答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说出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2.理清情节结构,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词的不同含义和多种用法。

难点: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哪些和狼有关的成语呢?……看来大家积累的成语不少,那么从这些成语来看,他们反映了狼的什么本性?……我国清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狼》这篇文章中把狼的狡猾刻画得淋漓尽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篇课文,看一看我们人,也就是屠夫在如此狡猾的狼的面前是如何做的呢?

第一次“先学后教”

(一)自学指导(5分钟)

1.自读课文。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

2.再读课文,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疏通文意。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标记出来。

3.教师巡视,了解学情。发现难点,教师及时补充,讲解。

(一)自学检测(10分钟)

要求:在学案上完成自学检测题目,书写认真、规范,不能乱涂乱画,同桌互相检查并用红笔纠错。

1.划出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一狼得骨止()

意:意暇甚()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乃: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

①又数刀毙之:()

②久之:()

③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④两狼之并驱如故:()

3.词类活用:

洞:一狼洞其中()

前:狼不敢前()

隧: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犬:其一犬坐于前()

敌:恐前后受其敌()

4.翻译句子

禽兽之变几何哉?止增笑耳。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第二次“先学后教”

(二)自学指导(5分钟)

默读课文后,先自主思考,再小组交流,全班展示。(要求:运用普通话有感情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随时进行补充、质疑和评价并在课本上相应位置随时做好笔记。):

(二)自学检测(10分钟)

1.这个故事虽然很短,但情节完整曲折而紧张。请同学们按照开端、发展、进一步发展、高潮和结局的顺序,用简练的文字归纳出课文情节。

(学法指导:可以用两个字对本文内容概括,从屠户的角度:

(屠夫)狼———狼———狼———狼。)

2.文章分别是如何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请用如下句式进行作答。

从文中 _句可以看出,这是两只的狼。

从文中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位的屠夫。

3.挖掘主旨。在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四、当堂训练:中考链接(江西南昌)(10分钟)

1.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1分)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 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1)敌( ) (2)股( )

3.翻译下面句子。(2分)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概括狼的形象,并说说这则故事讽喻了什么?(2

课外拓展阅读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一日,主人尽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指出下面的“其”各指代什么:(3分)

(1)竟忘其为狼:(2)将啮其喉:(3)乃杀而取其革:

2“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1分)答:

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这类人与文中狼有什么相似之处?找出原文语句。

参考答案

第一次检测

1、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通“只”只有)一狼得骨止(停止)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问答题)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问答题) 1、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总要求? 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 3、“为民”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务实”的具体体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之风。

5、清廉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自觉性,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6、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四风”主要指什么? 答:“四风“主要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7、“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在: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文山会海,空话套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切实际,不求实效;落实不力,工作疲沓。 8、“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跑官要官,任人唯亲;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负责任,不敢担当;吃拿卡要,与民争利;表里不一,纪律松懈。

9、“享乐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在: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慵懒松散,不思进取;迷恋特权,弄权贪腐;计较待遇,追逐名利;玩心太重,生活腐化; 10、“奢靡之风”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讲究排场,铺张浪费;大兴土木,违规建设;节庆泛滥,赛事成灾;违规配车,多头占房;巧立名目,挥霍公款。 11、“照镜子”的含义是什么? 答:“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 12、“正衣冠”的含义是什么? 答:“正衣冠”主要是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自觉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13、如何理解“洗洗澡”? 答:“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风的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

14、鹿和狼的故事(课文)

14 * 鹿和狼的故事 胡勘平 120世纪初,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 2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3枪声在森林中回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年的猎捕,有数千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 4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里,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 5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后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植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在一天天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在一天天扩大。 6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7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狼吃鹿看起来残忍,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定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8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童话中,狼几乎永远担着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看法和童话原则制定的。 9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态的“舞台”上,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测试卷和参考答案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测试卷和参考 答案 “两学一做”知识竞赛测试卷和参考答案 1、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总要求? 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 2、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 3、“为民”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要坚持人民创造历史、人民是真正英雄,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4、“务实”的具体体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发扬理论联系实际之风;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发扬艰苦奋斗之风。 5、清廉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就是要自觉遵守党章,严格执行廉政准则,

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净化朋友圈、社交圈,带头约束自己的行为,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自觉性,严格规范权力行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反对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6、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四风”主要指什么? 答:“四风“主要指“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 7、“形式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在: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文山会海,空话套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不切实际,不求实效;落实不力,工作疲沓。 8、“官僚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在: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跑官要官,任人唯亲;急功近利,好大喜功;不负责任,不敢担当;吃拿卡要,与民争利;表里不一,纪律松懈。 9、“享乐主义”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答:主要表现在: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慵懒松散,不思进取;迷恋特权,弄权贪腐;计较待遇,追逐名利;玩心太重,生活腐化; 10、“奢靡之风”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要把党的思想建设放在首位,以尊崇党章、遵守党规为基本要求,以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全党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党员自觉按照党员标准规范言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正确政治方向;进一步树立清风正气,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团结统一夯实基础,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知识试题库【附答案】 第四部分判断题 1. 1921年党的一大制定了党的章程。(×) 2.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3. 党的四大规定了党支部成立的条件,凡是三人以上均成立党支部,这一规定一直延续到今天。(√) 4. 党的五大修改的党章,首次把党的纪律明确规定了三个种类:警告、留党察看和开除党籍。(√) 5. 党的七大党章的修改,首次正式明确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组织原则,首次规定党员没有充分的理由,连续三个月不交党费就自愿出党。(×) 6. 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7. 党的十五大党章提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施行前,已结案的案件如需进行复查复议,适用当时的规定或者政策。(√) 9.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仅适用于违犯党纪应当受到党纪追究的党员。(×) 10. 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11. 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终生不得重新入党。(×) 12. 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组织不能终止其代表资格。(×) 13. 受到改组处理的党组织领导机构成员,除应当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的外,均自然免职。(×) 14. 对违纪党员免予处分,应当作出书面结论。(√) 15. 因过失犯罪被判处三年以下(含三年)有期徒刑或者被判处管制、拘役的,一般应当开除党籍。(√) 16. 预备党员违犯党纪,情节较轻,可以保留预备党员资格的,党组织应当对其批评教育或者延长预备期;情节较重的,应当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17. 下落不明时间超过六个月的党员,党组织应当按照党章规定对其予以开除党籍。(×)

《狼》导学案 参考答案

《狼》导学案(教师用) 【学习目标】 1.读通、读懂课文,体会本文语言的简洁传神;积累文言词语:顾、暴、盖、止。 2.了解“之”等词的不同含义,理解文言词语活用的知识和古代文学常识。 3.了解故事旨意,把握文章善于识破狼一样的伎俩、除恶务尽的思想意义。 《狼》预习案 【课文提示】 1.蒲松龄,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 2.本文选自《聊斋志异》。“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 3.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实词的词性活用现象。古汉语的一个实词属于某一词类,基本上是固定的。有些词只是在某种条件下,临时处在另一类词的位置上,偶尔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暂时增加了新的意义,这种词性的变化,叫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之间的活用;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正音正字】写出下列汉字的拼音,记住每个字的书写要点: 窘jiǒng 眈dān 瞑míng 寐mèi 黠xiá倚yǐ缀zhuì尻kāo 【积累词语】 1. 解释下列词语:窘(紧迫、为难、困窘急迫)眈眈(注视的样子)瞑(闭上眼) 寐(睡觉)黠(狡猾)倚(靠)2. 解释下列时间词语:晚(夜晚、晚上)少时(一会儿)久之(很久)顷刻(一会儿)【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结构层次】这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第1、2句),故事的开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写屠户“遇狼”。 第二层次(第3-10句),故事的发展,写屠户“惧狼”之后“御狼”。 第三层次(第11-17句),故事的高潮,写屠户“杀狼”后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的认识。 第四层次(第2段),作者评论,揭示主题: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 【课文简介】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狼三则》。故事赞扬了屠夫敢于杀狼的勇气和善于杀狼的智慧,揭露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可耻的必然的下场,从而揭示一个深刻的思想:对于狼一样凶恶的敌人,不能抱有幻想,不能退缩,必须坚决、灵活地斗争。 全文二百来字,生动地描写了屠夫“遇狼-避狼-劈狼”的全过程,言简意赅。小说以屠夫的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为主线,真实地写出了他的思想变化,生动地刻画了狼的狡猾。 《狼》导学案(一) 【朗读课文】口述大意 【串讲课文】逐字逐句理解课文大意。1、自学完成。2、组内交流。3、推荐人选,集体交流。 原文: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翻译:一个屠夫晚上回家,担子中的肉没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两只狼,跟着走了很远。 要点:屠:屠夫。归:回家。担:担子。尽:没有。止:通“只”,只有。缀:连接,这里是“紧跟”。甚:很。 原文: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翻译:屠夫害怕,把骨头丢给它们。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一只狼仍然跟着。 要点:投以骨:“投”省略宾语“之”,即“以骨投之”,把骨头丢给狼。止:停止、停下。从:跟从。 原文: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再次把把骨头丢给它,后来(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而先前那只狼又来了。骨头已经没有了,而两只狼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 要点:止:停止。至:到达。矣:相当于“了”。并:一起。驱:追赶。故:原来。 原文: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翻译:屠夫很困窘急迫,担心前后受到它们的攻击。看见野地里有打麦场,主人在麦场里堆积了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读“狩、宠、厄、悖“4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基本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在上课之前,我想先和大家探讨一个有趣的话题;同学们,你们喜欢鹿吗?板书“鹿”。 一提到鹿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哪些词语?(鹿就是我们心中美丽的使者);你们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吗?板书狼。狼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是啊!提起狼,我们脑海中就会出现这些凶恶残暴的词,而在故事、童话、小说中狼更是一种最坏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着人皮的狼”等,可以说狼在我们心中就是罪恶的化身,应该毫不留情的消灭掉。 2、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一篇与狼有关的课文,板书*和*的故事,齐读课题。本课所写的故事与同学们的认识不一样,同学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二、新授: 同学们按预习提示的要求读课文,了解一下课文主要些了什么内容? 1、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些了一件什么事? 罗斯福为了保护鹿而下令消灭狼,从而导致森林被毁,鹿群大量死亡,同学们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将这个故事的? 2、让我们把心放到文章中,把1——6自然段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哪些段落让喜欢鹿得我们感到痛快?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不是滋味? 3、谁来读读令你感到痛快的地方? 4、哪些段落让你心里感到不是滋味?谁来读一读? 心里是什么滋味? 原本葱郁的森林和可爱的鹿奏响了一曲美妙的乐章,可如今却面目全非,怎不令人痛心、遗憾。谁来读一读? 5、闭上眼睛想一想文中所描绘的情景,是幅怎样的画面,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 看到那面目全非的森林了吗?看到那一只只苟延残喘的鹿了吗? 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吧! 看录像。 鹿正用哀怨的眼睛看着我们,它们至死也不明白为什么杀死了狼,反倒造成了鹿死林毁的悲剧,同学们,你能告诉他们吗?来默读课文想一想。 出示:鹿(吃)狼 破坏保护 森林 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少掉任何一链,就会遭严重的灾难。 6、此时你想对罗斯福说些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吗? 7、生物界还有许多这样相互制约的例子,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事情? 8、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塞翁失马》) 告诉大家这个故事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2017年两学一做知识测试题(带答案)

2017年两学一做知识测试题(带答案) 一、单项选择 1.《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施行日期为____。(C) A 2015年10月12日 B 2015年10月18日 C 2016年1月1日 2.《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____的总要求。 (A) A “三个必须” B “四个必须” C “五个必须” 3.《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全体党员提出了____条廉洁自律规范。(B) A 3 B 4 C 5 4.《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修身,____。(C) A 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B 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C 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5.《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廉洁用权,____。(A) A 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B 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C 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6.《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____,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B) A 廉洁用权 B 廉洁从政 C 廉洁修身 7.《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领导干部____,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A) A 廉洁齐家 B 廉洁修身 C 廉洁用权 8.《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分为两部分:一是党员廉洁自律规范;二是_____。 (C) A 领导廉洁从政规范

B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C 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9.《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印发日期为____。(A) A 2015年10月12日 B 2015年10月18日 C 2016年1月1日 10.____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是管党治党的总规矩。(C) A 中国共产党章程 B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 C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11.对违犯党纪的党组织和党员必须严肃、____执行纪律,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B) A 公平 B 公正 C 公开 12.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受到留党察看以上(含留党察看)处分的,党组织应当____其代表资格。(B) A 保留 B 中止 C 终止 13.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____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A) A 一年 B 一年半 C 二年 14.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____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C) A 六个月 B 一年 C 二年 15.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____。(A) A 自然撤销 B 暂时保留 C 视情况而定 16.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____处分。(B) A 加重 B 从重 C 从重或加重

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

14 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 六(1)班姓名: 一.目标导航: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分析事情六要素。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 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懂得 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通过本课教学,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 环保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二.学法指导: 1、自学生字,词语,查字典,理解词意。 2、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该部分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件什么事?事 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各是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3、细读课文7-8自然段: (1)、分析“鹿死林毁”原因。 (2)、你认为狼和鹿与森林有什么关系? (3)、你认为罗斯福总统错在哪里? (4)、你懂得了什么? 4、齐读课文第9自然段,你认为得出了什么结论?你是怎样理解的? 5、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个自然段,概括每段的段意。 三﹒预习自评: 1、读准下列词语,并给带点的字注音. 狩.猎宠.儿厄.运苟.延残喘 控.制罪魁.祸首相悖乃 ..至 2、查词典,解释下列词语: 厄运: 锐减: 维护: 糟蹋: 威胁: 相悖: 苟延残喘: 面目全非: 罪魁祸首: 3、课文1—6自然段写了发生在凯巴伯森林的一件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 结果各是什么?你明白了什么? 4、(1)分析“鹿死林毁”原因,你认为狼和鹿与森林有什么关系? (2)你认为罗斯福总统错在哪里?从中你懂得了什么? 5、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6、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生机()()面目全()一命()呼 ()不留情自由自()苟延()喘 四互动探究:

两学一做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两学一做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单选题 0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A、执政为民 B、依靠人民 C、加快发展 D、造福于民 0党内()是党的生命。 A、监督 B、纪律 C、民主 D、原则 0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提案制。 A、党代会代表 B、党内选举 C、全委会决策 D、党代会 0要严格党内(),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度。 A、民主生活 B、组织生活 C、政治生活 D、学习生活

0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A、正大光明 B、明镜高悬 C、队伍廉洁 D、政治清明 0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A、政治 B、组织 C、经济 D、群众 0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一年半两年 B、一年一年半 C、半年一年 D、一年两年 0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者依照前款规定受到严重警告处分的,()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多选题

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并以此为主线对党的思想建设进行全面的部署,要抓好()。 A、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B、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C、反腐倡廉这个重点 D、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A、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 B、诚信风尚的引领者 C、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D、社会和谐的推动者 填空题 、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_______作用。 、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_______,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_______开展工作,促进_______全面发展。 、党必须在_______和_______的范围内活动。 、党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情况的变化,完善__________,改进__________,增强__________。 、共产党员必须同党外群众亲密合作,共同为建设_______而奋斗。 【参考答案】 ACABDBBCABD.ABC .领导核心 .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经济社会

《狼》专题导学案及答案

《狼》专题 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由于他过分"仁慈",险些丧命,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屠夫是否从东郭先生身上汲取了教训,或又重蹈旧辙?狼也许变善良了? 1.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意味深长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谁能够说出带“狼”字的成语?(如: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的确,狼历来是狡诈、残忍、贪婪的代名词,以谈狐说鬼着称的《聊斋志异》中就记录了有关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三则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短小生动又意味深远的寓言故事,去感受一屠杀两狼的智勇。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为下列汉字注音。 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弛(chí)眈(dān)黠(xiá)瞑(míng)暇(xiá) 隧(suì)尻(kāo)寐(mèi)少(shǎo)时 2.作者链接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闻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后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0岁才撤帐归来。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家境贫困。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并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3.作品链接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一生心血的结晶,也是他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着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2.读懂文意,掌握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 ▲重点实词

部编版语文《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有答案

《狼》学案 教师寄语:对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最后取得胜利。 学习目标: 1.掌握“顾、苫蔽、洞”等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复述故事。 2.熟读背诵课文。 3.领悟文章深刻的寓意。 基础知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缀行..甚远( ) ②一狼仍从.( ) ③屠大窘.( ) ④顾.野有麦场( ) ⑤积薪.其中( ) ⑥苫蔽..成丘( ) ⑦目似暝.( ) ⑧又数刀毙.之( ) ⑨一狼洞.其中( ) ⑩止露尻.尾( ) ○11乃悟前狼假寐..( ) ○12狼亦黠.矣(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理解探究 3、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 4、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 合作释疑

5、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6、作者是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旨意的,但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屠户敢于斗争的精神,你同意这个看法吗? 课内精读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冥,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只漏尻尾。屠自断其后,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 (1)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4)盖.以诱敌() (5)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B又数刀毙之 C问之,鬼曰:“我是鬼” D恐其变化,唾之 9、“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 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 D其/一犬/坐于前 10、本段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 拓展迁移 阅读文段《感恩狼》,完成习题。 感恩狼 黄山 那是1964年10月的一天。 下午两点多,雪积半尺厚,我们乘坐的汽车打滑不能行走。我们正推着车,发现有一群

两学一做学习考试题

篇一:《2016年两学一做试题库》 2016年两学一做试题库(附答案) 1、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 A、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 B、各种经验 C、提炼 正确答案A 2、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正确答案C 3、节约()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 A、资源 B、能源 C、水资源 正确答案A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道路。 A、资本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B 5、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A、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 C、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安全 正确答案A 6、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紧密相连。 A、人的努力奋斗 B、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C、经济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B 7、党的各级组织要自觉担负起执行和维护()的责任,加强对党员遵守政治纪律的教育。 A、政治纪律 B、纪律 C、党章规定 正确答案A 8、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 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A、从严治党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正确答案C 9、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 A、建设 B、建成 C、建立 正确答案B 10、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心胸开阔,志存高远,始终心系党,心系人民,心系国家,自觉坚持()原则。 A、组织

鹿和狼的故事教案

14*《鹿和狼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相互联系的,树立保持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听过哪些有关狼的故事?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狼”给你留下的印象。你为什么这样认为?板书:狼2、你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请你用几个词语说出“鹿”给你留下的印象。板书:鹿 过渡:是啊,在我们的印象中,狼是一种凶残的动物,应该毫不留情地消灭。可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却要告诉我们另外一种看法。 板书课题:鹿和狼的故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评价。 3、指名学生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此时的鹿群真的是无忧无虑吗?请选择喜欢的方式读第3节。 3、画出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中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用自己的话说说。 4、在文中找出罗斯福的做法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5、讨论:指名读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 ⑴用课文中的事例来说说:鹿和狼以及森林之间是怎样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⑵再用课文中的事例说说:为什么人们必须尊重这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如果破坏了会怎么样? ⑶整个生物界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相互制约因素,你能用其他的事例来证明我们必须尊重这些关系吗? 四、体会升华

两学一做 题库(选择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0.5分,共35分)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C)、外部环境“四大考验”。 A、商品经济 B、内部环境 C、市场经济 D、执政能力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B)、消极***“四大危险”。 A、****** B、脱离群众 C、思想堕落 D、执政经验欠缺 3、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的主线是(D)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加强先进性、纯洁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加强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D、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4、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要全面加强党的“五大建设”是(C) A、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 B、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C、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D、思想建设、作风建设、文化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 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C) A、学习型、服务型、完善型 B、学习型、完善型、创新型 C、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D、学习型、完善型、创新型 6、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C)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A、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 B、科学发展 C、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 D、治国理政 7、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B)、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A、自我监督 B、自我净化 C、自我管理 D、自我要求 8、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A)。 A、政治灵魂 B、精神支柱 C、政治底线 D、道德底线

两学一做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doc

2018年两学一做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2018年两学一做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两学一做知识题库及参考答案 单选题 01、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A、执政为民 B、依靠人民 C、加快发展 D、造福于民 02、党内()是党的生命。 A、监督 B、纪律 C、民主 D、原则 03、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行()提案制。 A、党代会代表 B、党内选举 C、全委会决策 D、党代会 04、要严格党内(),健全党员党性定期分析、民主评议等制

度。 A、民主生活 B、组织生活 C、政治生活 D、学习生活 05、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A、正大光明 B、明镜高悬 C、队伍廉洁 D、政治清明 06、党的()纪律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保持党的战斗力的重要保障。 A、政治 B、组织 C、经济 D、群众 07、党员受到警告处分()内、受到严重警告处分()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一年半两年 B、一年一年半 C、半年一年 D、一年两年 08、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或者依照前款规定受到

严重警告处分的,()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半年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多选题 09、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并以此为主线对党的思想建设进行全面的部署,要抓好()。 A、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 B、党性教育这个核心 C、反腐倡廉这个重点 D、道德建设这个基础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A、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 B、诚信风尚的引领者 C、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D、社会和谐的推动者 填空题 11、党必须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_______作用。 12、党必须集中精力领导_______,组织、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同心协力,围绕_______开展工作,促进_______全面发展。

六年级上册14—18课导学案

14、鹿和狼的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练习拼会课文出现的带拼音的字。 2、练习正确、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一:1、自读一遍课文,标清自然段。自学生字词。 2、读一遍课文,练习读通顺。用“_____”画出不好读的句子。 3、再读一遍课文,练习读流利。练习把不好读的句子读流利。 4、小组长组织检查。 自学指导二:1、说说这一课主要讲的是什么事? 2、读课文批注让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 检测题: 一、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生机( )( ) 面目全( ) 一命( )呼 ( )不留情 自由自( ) 苟延( )喘 二、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参( )( )( )( ) 宗( )( )( )( ) 直( )( )( )( ) 肖( )( )( )( )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词。 坚持( ) ( )纯朴 优良( ) 维持( ) ( )纯洁 优秀( ) 保持( ) ( )纯熟 优质( )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自然界里的生物都有自己的角色,人类要尊重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维护生态平衡。

15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重点掌握“圣洁、骏马、雄鹰、潺潺、回荡、滋润、善待、松脂、宝贵、滋养、婴儿、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理清课文层次。4、初步感受“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学习重难点:目标3、4 自学指导一: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会新字新词。 2、组长检查。 自学指导二:1、再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了解文章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组长组织交流主要内容,了解“这片土地”指的是哪片土地?介绍文章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三: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神圣”讲了哪些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组长组织交流。 自学指导四:1.我们常用广阔、肥沃(列举学生填空时用的词语)等词语来形容土地,而作者却选择了“神圣”这个词语,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边读边想边勾画,并批注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3.组长组织交流表现“神圣”的词句,进行读一读。 检测题:1、组词:骏()指()眷()薄() 俊()脂()幕()簿() 2、把感受深的部分背一背并积累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教师版

14、《鹿和狼的故事》导学案(教师版) 主编:王美蓉审核:六年级备课组编写时间:2014--10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2、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课时划分】1课时 【教材助读】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受民众期望和爱戴的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4届的总统,任职长达12年。他是身残志坚的代表人,也受到世界人民的尊敬。 凯巴伯森林,位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20世纪初的凯巴伯森林中约有4000头野鹿,而与之相伴的却是一群群凶残的狼。为了鹿的安宁,1906年,罗斯福总统开展了一场除狼行动,最终造成鹿死林毁的悲剧。针对这种事与愿违的局面,美国政府在1995年实施了“引 狼入室”计划,从加拿大运来首批野狼放生到落基山中,森林又焕发勃勃生机。 【导学过程】 、预习导航1、读准下列词语并用自备本抄写两遍 狩猎雇请一命呜呼宠儿锐减控制相悖乃至凯巴伯森林西奥多?罗斯福葱郁降临残忍糟蹋

难逃厄运 苟延残喘 面目全非 罪魁祸首 生机勃勃 2、查词典,解释下列词语: 厄运、锐减、维护、糟蹋、威胁、苟延 残喘、相悖、面目全非、罪魁祸首 3、自学导航:自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边读边做标记,在感受深 的地方做批注。 罗斯福为了保护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结果怎样?分 将课文中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划下来,并写上自己的感受 。 二、预习检测 1、我会补充完整下列词语。 2、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勉强维持生存。 (2)事物的样子改变得很厉害。 ①、 ②、 认真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别用 “一-”和“??”划出来 ③、 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 ②、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⑤、 生机(勃)(勃) 一命(呜)(呼) 难逃(厄) 苟延(残)(喘) 罪魁(祸)(首) 松杉(葱) (苟延残 (面目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