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zql-第五届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学术年会参考word

zql-第五届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学术年会参考word

zql-第五届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学术年会参考word
zql-第五届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学术年会参考word

第五届全国动物生物技术分会学术年会

大会报告日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

正,谢谢!)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

大学专业介绍之生物科学类1(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 信息学) 1.生物科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生物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同时掌握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和应用能力的技术人才,为我国生态建设及植物资源利用和中药资源产业化提供能从事教学、技术研究、生产管理、产品开发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1.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3.

4. 5.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主干课程:植物生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技术、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天然产物化学、药用植物资源学、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中药材加工学、生物制药等。 就业方向与深造: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学校从事药用植物和植物生态与资源利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2.生物技术 本专业是以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应用于现代生物技术产业为特色的理科类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及数据分析等技能,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酶工程原理及技术、细胞工程原理与技术、微生物与发酵工程,生物信息学等。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技术 生物技术(又称为生物工程技术)是指用活的生物体或生物体的物质来改进产品,改良植物和动物,或为特殊用途而培养微生物的技术。传统的生物技术是指旧有的制造酱、醋、酒、面包、奶酪、酸奶及其他食品的传统工艺;现代生物技术则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DNA重组技术的建立为标志,以现代生物学研究成果为基础,以基因或基因组为核心,生物技术产业以基因产业为核心,并辐射到各个生物科技领域。利用生物特定功能通过现代生物技术的设计方法和手段,改变动物体内生理生化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运用饲料加工处理新技术和研制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等,为人类生产出所需的各种物质,包括粮食、医药、食品、化工原料、能源、金属等各种产品。现代生物技术运用于畜牧业可以用来节省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提高环境质量,预防动物各种疾病,以达到动物生产的优质、高产和高效,同时还可生产出一大批新型的营养品、保健品和添加剂。 一、发酵工程技术 发酵工程是将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的基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该技术可用于生产抗生素、维生素等常用药物和人胰岛素、乙肝疫苗、干扰素、透明质酸等新药,用于微生物蛋白、氨基

酸和一些食品添加剂(如柠檬酸、乳酸、天然色素等)的生产,用于生物固氮、微生物饲料的生产,可用微生物来净化有毒的高分子化合物,消除有毒气体和恶臭物质以及处理有机废水、废渣等等。利用发酵法或半合成法生产的维生素有维生素C、B2、B12、D以及β-胡萝卜素等。 过去用化学合成法生产需要较大量的赖氨酸、蛋氨酸,成本较高,制约了其使用量和使用面。目前,微生物发酵生产及用遗传工程技术将合成特定氨基酸的基因克隆进入微生物细胞质粒中,从而借助某些微生物增殖生产等生物技术已在用新菌种生产氨基酸过程中被应用,这些方法具有产量较高、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Komatsubar 等人在生产苏氨酸的一些菌种以及在L-赖氨酸、L-苏氨酸的生产中已成功地使用了基因传导技术。随着理想氨基酸模型的深入研究,将具有生产不同氨基酸的菌种或其基因按理想营养模式进行组装,以期在体外或体内生产出满足动物需求的新一代理想天然产品----理想氨基酸复合制剂的研制开发,将会成为今后研制生产氨基酸的发展趋势。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可以平衡氨基酸的比例,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减少氮排出造成的环境污染,维生素可以提高动物机体营养物质的吸收代谢,维持动物生命和正常生长,在动物饲料中添加高剂量的某些维生素,可以增进动物免疫应答能力,提高抗病毒、抗肿瘤和抗应激能力,提高畜产品品质。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动物科技创新及其产业化问题 王双山(兽医博士学位班) 摘要:本文介绍动物科技创新对实现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动物科技的核心是动物生物技术,阐明其内涵、现状、创新趋势。以及我国动物生物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动物科技;创新;产业化 自从进入上世纪80年以后的30年,我国畜牧业每年一直保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度,在农业生产总值中占的比例接近40%。但这与发达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70%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国畜牧业要想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速度,出路在于动物科技创新。动物科技中对畜牧业贡献最大的应该算是动物生物技术,在我国畜牧业的发展过程中怎样更好的吸收和应用好动物生物技术并形成产业化,使我国的畜牧业获得更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 动物生物技术是生物技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今发展最快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与生物技术的结合,也必将成为本世纪中国畜牧兽医事业创新的先导和现代动物生物技术的生长点,为培育新的高产、优质、抗逆的畜禽品种、丰富动物产品种类、有效保护动物遗传资源、促进动物快繁技术的产业化和为动物疫病防治等方面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和技术储备。当前,集中优势力量发展动物生物技术,对推进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畜牧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实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重点发展的动物生物技术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组研究与分子标记育种技术及基因工程标记疫苗与诊断技术等。 1 动物生物技术 1.1 动物克隆技术 通常所说的动物克隆就是指细胞核移植。细胞核移植是指通过显微操作,电融合等实验室手段将发育到一定阶段的核供体及相应发育阶段的核受体进行体外重构,通过重构胚的胚胎移植,达到大量生产遗传同质哺乳动物的一种生物工程技术。根据核供体不同可将动物克隆技术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胚胎细胞移植阶段和体细胞核移植阶段。这两个阶段以1997年2月,在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用成年母羊乳腺上皮细胞作为核供体克隆的世界首例体细胞核移植后代“多莉”的诞生为分界线。目前我们通常所说的动物克隆常指后者。 1.2 动物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动物指染色体基因组中整合有外源基因,并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自1982年美国科学家Palmiter等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超级鼠”以来,转基因动物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中一个发展最快、最热门的领域。转基因体系打破了自然情况下的种系隔离,使基因能在种系遥远的机体间流动,既可加快家畜品种的改良,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及产品品质,又可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珍稀药用蛋白及其它稀有的有用物质。1.3 动物基因组研究及分子育种技术 现代分子生物学与传统动物育种科学的结合催生了新型的分子育种学。以动物基因组研究、基因鉴定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重点的分子育种技术近年发展迅速,现已成为动物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1.4 畜禽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及诊断技术 标记疫苗及其相应鉴别诊断是国际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前沿技术。利用生物技术手段开发新型基因工程标记疫苗并辅以鉴别诊断技术以取代现用的常规疫苗已是发展的必然趋

兽用生物制品及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与使用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 兽用生物制品指应用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制成的菌苗、疫苗、虫苗、类毒素、诊断制剂和抗血清等制品。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畜禽等动物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的疾病。我国现生产的品种已有近200个,最常用的有几十个品种,按照其用途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预防用生物制品包括疫苗、菌苗、虫苗和类毒素。 1.疫苗疫苗是利用病毒经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疫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活毒或弱毒疫苗。制成这种疫苗的病毒毒力必须是减弱了的,没有致病能力,也不会使动物发生严重反应。如猪瘟兔化弱毒冻干疫苗、鸡新城疫活疫苗等。另一类是死毒疫苗或灭活疫苗。制成这种疫苗的病毒已被化学药品或其他方法杀死或灭活。如猪口蹄疫O型灭活油佐剂疫苗、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灭活疫苗等。 2.菌苗菌苗是利用病原细菌经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菌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毒力减弱的细菌制成的活菌苗,如Ⅱ号炭疽芽胞苗、布鲁氏菌Ⅱ号活菌苗等;另一类是用化学方法或其他方法杀死细菌制成的死菌苗,如猪丹毒灭活疫苗、鸡大肠杆菌病灭活疫苗等。 3.虫苗虫苗是利用病原虫体除去或减弱它对动物的致病作用而制成的。常将菌苗、疫苗、虫苗通称为疫苗。 4.类毒素某些病原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对动物有害的毒素,用甲醛等处理后除去它的有害作用,使动物注射后产生抵抗该细菌的能力,这类处理过的毒素,叫类毒素,如破伤风类毒素。 (二)治疗用生物制品包括抗血清和抗毒素。 1.抗血清动物经反复多次注射某种病原微生物时,会产生对该病原微生物的高度抵抗能力。采取这种动物的血液提出血清,经过处理即可制成抗

动物生物技术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动物生物技术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动物生物技术 班级:动物生物技术01班 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动物生物技术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动物生物技术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对社

动物营养_试题及答案

《动物营养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15分,每空1分) 1.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鸡的营养需要多采用( C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2.含硫氨基酸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D)。 A.赖氨酸 B.硫胺素 C.色氨酸 D.半胱氨酸。 3.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为( B )。 A.硫胺素 B.双香豆素 C.凝集素 D.棉酚 4.动物摄入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的差值称为(A)。 A.消化能 B.代谢能 C.气体能 D.生产净能 5.当反刍动物饲粮中粗饲料比例比较高时,瘤胃液中哪一种挥发性脂肪酸的比例相对较高(A)。 A.乙酸 B.丙酸 C.丁酸 D.戊酸 6.必需矿物元素按动物体内含量和需要两不同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C)的元素。 A.1% B.0.1% C.0.01% D.0.001% 7.哪种氨基酸易与赖氨酸发生拮抗(B)。 A.胱氨酸 B.精氨酸 C.蛋氨酸 D.苏氨酸 8.寡糖是由( D )个糖单位通过糖苷键组成的一类糖。De A.10个以上 B.2个以上 C.50个以下 D.2-10个 9.下列哪种脂肪酸为必需脂肪酸( B )? A.油酸 B.亚麻酸 C.EPA D.DHA 10.使用禾谷类及其它植物性饲料配制猪饲料时,(B)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A.蛋氨酸 B.赖氨酸 C.色氨酸 D.苏氨酸 11.鸡体内缺硒的主要表现为( D )。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渗出性素质 12.动物体内通过一碳单位的转移而参与嘌呤、嘧啶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哪一种维生素在一碳单位的转移过程中必不可少( A )。 A.叶酸 B.泛酸 C.生物素 D.胆碱 13.哪种营养素缺乏后容易导致坏血病?D A.维生素A B.维生素E C.维生素B1 D.维生素C 14.瘤胃微生物包含细菌、真菌和( D )。 A.乳酸杆菌 B.双歧杆菌 C.芽孢杆菌 D.纤毛虫 15.在饲料能量营养价值体系中,世界各国的猪营养需要多采用( B )体系表示。 A.总能 B.消化能 C.代谢能 D.净能 二、填空题(30分,每空2分) 1.维生素A有三种衍生物(视黄醛视黄酸视黄醇) 2.(双香豆素)是自然界中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 3.水的来源有(饮水饲料水代谢水) 4.按照概略养分分析方案中酸-碱处理法测定粗纤维,造成测定结果低于实际含量的原因是:相当数量的(半纤维素)溶解于酸溶液中,相当数量的(木质素)溶解于碱溶液中。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

兽用生物制品概述 兽用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其代谢产物或免疫应答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这类物质专供相应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之用。从狭义上讲,可将用于畜禽疾病的诊断、检疫、治疗和免疫预防的诊断液、疫苗和抗血清统称为兽用生物制品。 一、生物制品简史 自11世纪起,我国就有峨嵋山人用天花病人的痂皮接种儿童鼻内或皮肤划痕以预防天花的记载,以后又相继传到日本和欧洲,这种种痘术被视为生物制品创制及主动免疫的雏型。1976年英国医生詹纳根据种痘术的启示,用牛痘浆或痘痂给人接种预防天花,发明了牛痘疫苗,在英语中也由牛痘(Vaccinia)而延伸为疫苗(Vaccine)。其后,法国免疫学家巴斯德在1881年及其之后的工作中,用理化方法以及生物学方法,减低病原微生物毒力,相继研制成了用减毒株制成的炭疽芽孢苗、连续通过兔体获得的减毒狂犬病疫苗以及减毒禽霍乱和猪丹毒,为免疫学和生物制品学奠定了基础。1889年耶森等从白喉杆菌培养物滤液中分离到白喉菌素,免疫小鼠和家兔后在血清中发现有中和白喉菌素的物质,从而创制了抗毒素血清,用于治疗感染,使之获得被动免疫,这一血清学的发现为以后制备各种被动免疫血清提供了科学依据。贝菲福和科勒在1898年提出制造灭活苗的方法。罗曼在1923年用加热或福尔马林溶液使一些细菌的蛋白毒素(如破伤风毒素)失去毒性,但免疫原性不变,并命名为类毒素,用以免疫动物获得保护。此后,又相继研制出了明矾、氢氧化铝和矿物油等作佐剂,为提高生物制品的免疫效果起到了重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活德菲等人在本世纪30年代用鸡胚增殖鸡痘病毒获得成功,首次成功地在实验室大量增殖病毒,为病毒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冈德氏1949年又用鸡胚组织培养技术,为生物制品的研制开辟了一个新途径。1975年科勒和密尔斯坦又创造了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从而使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得到蓬勃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起基因工程技术迅速发展,获得了大量基因重组疫苗和遗传工程疫苗新制品,把生物制品的研制推向了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生物制品生产工艺中应用生物发酵法大量培养细菌、细胞培养法大量增殖病毒、真空冷冻干燥技术生产活疫苗等先进技术的应用,使生物制品的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 我国从1918年起便研制出了鼻疽菌素、牛瘟血清等,开创了我国兽医生物制品的新时代。1930年上海商检局设立了兽医生物制品研究机构,生产出了牛瘟、炭疽、猪瘟及禽霍乱等高免血清及牛痘、狂犬病组织苗等。继后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畜牧兽医系、广西家畜保育科、四川家畜保育所、兰州西北防疫处、江西农学院、中央畜牧实验所以及在全国先后建立的以生产抗血清和组织苗为主的血清厂,生产为数不多的抗血清和几种疫苗。到1950年,全国共有9个兽医生物药品厂,年生产生物制品3500余万毫升,1952年组建了国家兽医生物制品监察所,制定出了我国第一部《兽医生物药品制造及检验规程》,及至80年代末,全国已有29个兽医生物制品厂,年产量达90亿毫升以上,从业人员超过万名,截止1993年国家批准的兽医生物制品标准已达138种。 二、兽用生物制品分类 生物制品由于微生物种类、动物种类、制备方法、毒株性状、应用对象等不同而品种繁杂。按其性质、用途和制造方法可分为疫苗、类毒素、诊断制剂、抗血清、微生态制剂等几大类。我们在此只对防制动物疫病的重要生物制品——疫苗进行讨论。

动物营养研究技术

一 1.饱和链烷技术测定放牧家畜采食量及采食组成的原理和方法? 链烷(alkane)是一种饱和的直连碳氢化合物,植物蜡质中所含的链烷一般含有21~35个碳原子,其中奇数链的碳原子占大多数,而且不同牧草品种链烷的含量和模式不同。由于链烷在草食动物的消化道中不被消化,因此,根据采食牧草及排泄的粪中链烷含量和模式来评价草食动物对牧草的消化率及食性组成,以及结合外源定量投喂的偶数烷,用内外双指示剂的方法来评价草食动物的采食量。*采食量计算:应用链烷估测采食量的原理就是根据链烷浓度在消化过程中变化,求出排粪量(F)和牧草的消化率(D),之后根据公式DMI=F/(1-D)求出干物质的采食量(DMI)。 *采食组成估测:通过放牧动物粪中链烷组成和所提供植物品种的链烷组成对比进行。 由于链烷的回收率不同,链烷的浓度必须用回收率的差异加以矫正,为了防止与实际日粮的偏差,常用几种碳链长的链烷。Dove和Moore (1995)建立了一个“EatWhat”软件,可以利用牧草和放牧动物粪中链烷浓度寻找动物最适宜的食性组成。 二 1.简述双标记法测定食糜流量方法? 原理:假定消化道某一部位食糜的流入与流出符合一室模型。其中存在两个不同的相,两种标记物在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物质流入与流出是均衡的;并且无法取得代表性样本。 则标记物的浓度与注入时间的关系为:C(t)=C0(1-e-kt),C0=f/Mk 双标记测定法可以通过重组校正而获得代表性食糜样本。 2.试述常用液相和固相标记物及其制备? 近年来最常用的液相标记物为Co-EDTA;颗粒标记物为Cr-CWC 铬标记纤维(Cr-CWC)通过特定的媒染过程,使铬与植物细胞壁间形成很强的复合物,当媒染物中的铬含量超过8%时,这种复合物在瘤胃液和酸性介质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基本上不被消化,这种复合物是目前所应用的颗粒相标记物中最独特的一种。 Cr标记纤维制备:称取一定量的重铬酸钠,溶于温水中,倒入待测饲料内,使铬的含量达到待测饲料干物质的12%-14%。不断搅拌至稠粥状,此时饲料呈棕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教学大纲(生科)动物生物学

(生物科技行业)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教学大纲(生科)动物生物学

普通生物学基础实验A2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207313 学时:34 学分:1 开课对象:生物科学系本科生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课程英文译名:BasicalbiologyexperimentA2 一、教学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高校生物类壹年级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建立壹个科学、合理的动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课程体系。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验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是更能切实掌握动物生物学基本实验技能,正确使用常规仪器,学会正确记录,分析讨论实验结果,初步综合运用已学实验技术方法设计简单实验。在实验教学中,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和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的训练。为继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以动物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为基础,精选重组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实验及知识范围,操作难度适宜的自选实验的比例,引导、指导学生初步设计实验。建立壹个既和理论课有壹定互补作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 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理论联系实际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科学求实的态度,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在突出基本实验技能训练为先导的基础上,以进化上有重要地位门

类的代表动物(实验动物)为材料,贯穿生物学原理,由简单到综合,由基础性到提高层次的实验,构成包括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自选性和设计实验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本课程总共34学时,1学分。 实验壹动物细胞、组织的制片和观察 实验目的 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构造,能够规范和较熟练地使用和维护。 2、学习掌握涂片法制作动物细胞显微玻片标本,动物组织平铺片等临时装片和涂片的制 作方法。 3、了解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掌握动物的4类基本组织结构特点及其结构和机能的关系。 实验内容 1、双筒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和维护方法。 2、制备口腔粘膜细胞标本,观察细胞形态结构。 3、制备和观察蛙的肠系膜平铺片、蝗虫的肌肉组织分离片、血涂片。 4、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4类组织玻片标本。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双筒光学显微镜,无菌牙签,解剖器材,玻片,注射器,染色缸,蛙,蝗虫 7%生理盐水,0.9%生理盐水,0.1M碘液或0.1%亚甲基蓝,1%硝酸银,甲醇,姬母萨染液。 实验二原生动物系列实验 实验目的 1、学习在显微镜下对运动活泼的原生动物的观察和实验方法。

动物生物制品及其应用

《动物生物制品及其应用试题》试题 一、选择题(3×10) 1. 疫苗是用于疾病()的生物制品。 A.诊断 B.治疗 C.预防 D.免疫调节 2. 用于疾病治疗的生物制品不包括()。 A. 高免血清 B. 类毒素 C.蛋黄抗体 D.干扰素 3. 下列不属于高度传染性的疾病的是()。 A. 口蹄疫 B.狂犬病 C. 高致病性蓝耳病 D.猪瘟 4. 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仔猪常不见症状而猝死。 A. 偶蹄 B.奇蹄 C.各种 D.所有 5.农业部制定的口蹄疫免疫方案中,所有牛、羊、骆驼、鹿必须进行()强制免疫。 A.亚洲I型口蹄疫 B. O型口蹄疫 C. A型口蹄疫 D. 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 6. 我公司目前重点推出的市场化销售疫苗为:() A. 口蹄疫和蓝耳苗 B.口蹄疫和猪瘟苗 C.口蹄疫和伪狂犬苗 D.猪瘟和伪狂犬苗 7. 以下不是我公司口蹄疫疫苗特点的是: ( ) A. 进口设备悬浮培养保证均一性 B. 浓缩纯化保证抗原含量高(PD50高) C.杂蛋白少 D.采用国产佐剂 8. 我国能繁母猪的数量大概范围在 ( )万头左右 : A. 2000 B. 3000 C. 4000 D. 5000 9. 我公司的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为()疫苗 A. 灭活 B.水佐剂 C. 需要在-15℃保存的活 D. 可在2-8℃保存的活 10.中国动保的猪瘟活疫苗优势之一为() A. 毒株独特 B. 采用进口油佐剂 C.耐热保护剂 D. 浓缩纯化保证抗原含量高(PD50高); 二、填空题(4×15) 1. 根据是否含活的病原体,可将疫苗分为活疫苗和。 2. 蓝耳苗用TCID50表示每头份疫苗中病毒的,而口蹄疫疫苗则用PD50表示。 3. 好疫苗的标准是、、、。

动物细胞培养及无血清培养研究进展

动物细胞培养及无血清培养研究进展 摘要:细胞培养是生物学中一项重要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已渗透到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检验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是动物细胞工程中最常用的技术手段,而且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动物细胞培养和其中发展较快的无血清培养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为未来实际的研究和生产作一些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动物细胞;细胞培养;无血清培养基 1 引言 组织培养技术创建于18世纪末,之后于1907 年美国生物学家Harrison在无菌条件下,以淋巴液为培养基在试管中培养蛙胚神经组织宣告成功后,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从机体获取细胞,模拟体内生存环境,在无菌、适当温度及酸碱度和一定营养条件下,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结构和功能的实验技术。这种技术为细胞学、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生命科学迅速发展,各种在分子水平的实验如核移植、细胞杂交、DNA 介导的基因转移等,都是借助细胞培养技术而得以实现的。然而各领域的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发展并不平衡,存在许多的局限性,使用范围有限,还未出现适合整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培养体系。因此本文对细胞培养及大规模培养、无血清培养做一些总结。 2动物细胞培养 动物细胞培养方式包括原代和传代培养。培养方式有贴壁、悬浮以及固定化培养等方式。 2.1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概念 细胞培养指的是从体内组织取出细胞,并为其提供一个无菌、具有适当温度及酸碱度的环境,给予充分营养,使其生长繁殖并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一种培养技术。从体内取出的细胞进行的首次培养式细胞培养最初的阶段,也称为原代培养。原代培养式细胞培养当中重要的必经环节。原代培养细胞生长到一定时候后,由于受群体环境影响,需要转移到另一个容器,这种培养称为传代培养。传代后的动物细胞与原代培物形状一致的话,则表示传代成功,这些细胞称为细胞系或细胞株。 2.2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内容

动物生物技术专业个人简历模板原创

……………………….…………………………………………………………………………………姓名:杜宗飞专业:动物生物技术专业 院校:浙江大学学历:本科……………………….…………………………………………………………………………………手机:×××E – mail:×××地址:浙江大学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今天我怀着对人生事业的追求,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希望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片刻的关注。 我是动物生物技术专业的2014届毕业生。大学四年的熏陶,让我形成了严谨求学的态度、稳重踏实的作风;同时激烈的竞争让我敢于不断挑战自己,形成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生活理想。 在大学四年里,我积极参加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学科相关的竞赛,并获得过多次奖项。在各占学科竞赛中我养成了求真务实、努力拼搏的精神,并在实践中,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在大学就读期间,刻苦进取,兢兢业业,每个学期成绩能名列前茅。特别是在动物生物技术专业必修课都力求达到90分以上。在平时,自学一些关于本专业相关知识,并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在工作上,我担任动物生物技术01班班级班长、学习委员、协会部长等职务,从中锻炼自己的社会工作能力。 我的座右铭是“我相信执着不一定能感动上苍,但坚持一定能创出奇迹”!求学的艰辛磨砺出我坚韧的品质,不断的努力造就我扎实的知识,传统的熏陶塑造我朴实的作风,青春的朝气赋予我满怀的激情。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期待贵单位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倍加珍惜。 下页是我的个人履历表,期待面谈。希望贵单位能够接纳我,让我有机会成为你们大家庭当中的一员,我将尽我最大的努力为贵单位发挥应有的水平与才能。 此致 敬礼! 自荐人:××× 2014年11月12日 唯图设计因为专业,所 以精美。为您的求职锦上添花,Word 版欢迎 下载。

中国动物疫苗及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名录

中国兽用生物制品生产企业名录 河北省:2 唐山怡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唯一专注于宠物疫苗研发、销售)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上海市:5 上海海利生物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优耐特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上海佳牧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北京市:4 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兽医生物药品厂 北京翎羽禽病防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信得威特科技有限公司 山东省:9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青岛澳兰百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青岛宝依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青岛易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华宏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泰丰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5 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郑州生物药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宝依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郑州康沃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鹤壁神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江苏省:7 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生物药长 南京天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南京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扬州威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扬州优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同泰生物药业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省:7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药械厂 四川华神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四川华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成都天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成都精华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成都川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四川绵阳宝莱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甘肃省:3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厂 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江西省:2 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生物药厂 九江博美莱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梅里亚动物保健有限公司 陕西省:1 杨凌绿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2 云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乾元浩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保山生物药厂 广西自治区:3 广西丽原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制品厂 广西生物制品厂 广东省:5 广州市华南农大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广东永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 佛山市正典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湖北省:3 武汉中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精牧兽医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2 浙江诺倍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杭州荐量兽用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福建省:1 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4 哈药集团生物疫苗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开发公司 哈尔滨维远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化血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生物制品复习资料

●免疫刺激复合物:由抗原物质与由皂树皮提取的一种糖苷Quil A和胆固醇按 1:1:1混合后自发形成的一种具有较高免疫活性的脂质小泡。 ISCOM直径40nm,每个ISCOM约含10~12分子的蛋白质。 ISCOM应用于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病的疫苗,具有产生“全面”免疫应答的效力,可长期增强特异性抗体应答。 ISCOM能有效地通过粘膜给药,从而可以用于抗呼吸道感染。 目前,兽用ISCOM疫苗已在国外投放市场。 ●冻干保护剂:指在冻干过程中及其后使制品的活性物质免受破坏的一类物质。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机体内无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的动物。 ●生物制品:泛指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来人为的创造一些条件,借用某些微 生物、植物或动物体来生产某些初级或次级代谢产物或利用生物体的某一组成部分,制成作为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的医药用品,统称为生物制品。 ●一道选择题:动物应在隔离条件下饲养,杜绝高免时强毒及发病时散毒。 应详细登记每头动物的来源、品种、性别、年龄、体重、特征及营养状况、体温记录和检疫结果等,建立制造血清动物的档案,只有符合要求的动物才能投入生产。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给适量的食盐和含钙的补充饲料。 在高度免疫和采血期间,每日要检测体温两次,随时观察其健康情况。每日至少运动4h。动物采血前1d禁食喂水,避免血中出现乳糜。 在生产过程中,若发现健康状况异常或有患病可疑时,应停止注射抗原和采血,并进行隔离治疗。 ●“安全、有效、稳定、均一”是生物制品质量概念的4个核心要素 ●安全检验的原理就是生物制品大部分是用活的微生物制备而成,有些微生物 本身就是强毒或残余一定毒力;另外在制品生产过程中也可能由原材料、设备或操作过程造成外源毒素或微生物污染,如果没有严格的控制手段和检验标准有可能对人畜和环境造成危害。 ●安全检验的一般要求 安检样品:除另有规定外,每批抽3瓶混和后按照规定进行检验和判定; 场地:安全检验应在专用动物舍内进行,不得在野外进行 安检动物:安检动物必须符合各制品质量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安检动物的饲养:安检动物应单独饲养不得与效检免疫动物及攻毒动物同舍饲养,以免影响检验结果 特殊规定:凡生产口蹄疫疫苗的企业,对其生产的猪用活疫苗均需增加乳鼠进行安检。凡使用猪瘟强毒或污染猪瘟强毒的生物制品企业,对其 所生产的猪用活疫苗均需用无猪瘟抗体的敏感猪进行安检。 ●安检动物在检验期间如有死亡时,必须及时解剖,明确原因,确属意外死亡 时,作无结果论;如不安全,则该批制品应于报废 ●用本动物进行安全检验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对于禽用疫苗: 1检验用鸡必须采用SPF鸡,检验用鸡胚必须采用SPF鸡胚。 2对于某些标准暂时规定采用易感禽,在试验前应测定针对被检制品抗原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抗体效价必须符合规定的标准。 3在接种疫苗以后,必须及时进行观察。

动物生物技术的利与弊

动物生物技术的利与弊 克隆1)克隆将减少遗传变异,通过克隆产生的个体具有同样的遗传基因,同样的疾病 敏感性,一种疾病就可以毁灭整个由克隆产生的群体。可以设想,如果一个国家的牛群都是同一个克隆产物,一种并不严重的病毒就可能毁灭全国的畜牧业。 2) 克隆技术的使用将使人们倾向于大量繁殖现有种群中最有利用价值的个体,而不是按自然规律促进整个种群的优胜劣汰。从这个意义上说,克隆技术干扰了自然进化过程. 3) 克隆技术是一种昂贵的技术,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生物专业人士的参与,失败率非常高。多莉就是277次实验唯一的成果。虽然现在发展出了更先进的技术,成功率也只能达到2-3%。 4) 转基因动物提高了疾病传染的风险。例如,如果一头生产药物牛奶的牛感染了病毒,这种病毒就可能通过牛奶感染病人 5) 克隆技术应用于人体将导致对后代遗传性状的人工控制。克隆技术引起争论的核心就是能否允许对发育初期的人类胚胎进行遗传操作。这是很多伦理学家所不能接受的。 6) 克隆技术也可用来创造“超人”,或拥有健壮的体格却智力低下的人。而且,如果克隆技术能够在人类中有效运用,男性也就失去了遗传上的意义。7) 克隆技术对家庭关系带来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一个由父亲的DNA克隆生成的孩子可以看作父亲的双胞胎兄弟,只不过延迟了几十年出生而已。很难设想,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另外一个人的完全复制品,他(或她)会有什么感受? 生物技术会引起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因为,生物技术公司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可以通过输出生物技术产品而获得利润。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及其产品还远没有被广泛接受。 生物技术可能引起生产方式和人类健康的退变。这种情况可能会随着需要特定处理的转基因作物的出现而产生,特别是抗除草剂的转基因作物出现。农民必须从同一公司购买种子和除草剂,否则除草剂起不了作用。同样的问题也可能在需人造肥料的转基因作物上出现,这些转基因作物会取代传统的依靠有机肥的作物。 生物技术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麻烦。近年来在英国已有这方面的报道。特别是当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的基因转入农作物时,例如,坚果能引发人体过敏反应,若它的基因被导入其他作物,则有可能其他作物也会引起人体过敏,为了预防起见,转基因作物产品必须经免疫测定筛选后才能利用。 生物技术也可能引发环境问题。人们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出抗旱、耐盐、抗病虫害作物的同时,也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一些物种灭绝。这一结果是由生物技术促进农作物向它原本不适应的地域扩张而造成的。 生物技术加速土壤侵蚀和沙漠化。农业,尤其是耕作农业的扩张会增加除草剂、杀虫剂、人造肥料的使用,农业中不断投入的能源促进全球变暖。与此同时,氮素生物化学循环的改变加剧了水体的富养化,直接影响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许多有意或无意的动植物引发当地严重的生态问题。第一,转基因作物使自生作物成为严重的杂草问题;第二,转基因作物通过杂交后产生杂种;第三,转基因影响食物安全。 一些通过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的移植或者试管婴儿等成果暗藏危机。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和基因间的相互作用都了解甚少。而且外源基因插入寄主细胞的DNA完全是随机的,在这些不确定因素之下有可能产生恶性后果,比如插入了外源基因的植物,可能因为基因键的微妙的不为人知的联系而私下产生某种毒性蛋白。

《动物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x

《动物生物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称:动物生物技术 称:Animal Biothechnology 号:14008000 A :王金星 A :王金星康翠洁 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开放实验项目数: 大纲审核人:赵小凡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72 课程总学分:2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 教学目的 《动物生物技术》是四年制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 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牛物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牛?物技术 的研究内容、应用与进展,能够掌握基因工程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二) 教学基本内容与要求 课堂讲授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 质工程等,并进一步介绍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食品、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实验操作重 点为重组D7A 技术:包括基因克隆、载体构建、小规模发酵表达、表达产物检测、表达产物 纯化和功能研究等。 1. 了解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与技术 2. 掌握基因工程的内容与实验方案;了解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 的内容与研究方案, 3. 了解生物技术在农业、医药、食品、能源和环境中的应用及取得的成果。 4. 掌握开展基因工程的各种实验技术:包括获得目的基因的技术、载体构建、小规模发 酵技术、表达产物检测与纯化技术等。 5. 掌握相关仪器的使用方法,了解其他技术及其应用。 四、主要仪器设备 设备名称 数量 型号 1.基因扩增仪 1台 TC-48/T/H(a) 2.核酸成像仪 1台 3.小型离心机 1台 TGL-16G 4.台式冷冻离心机 1台 CRNTR/EUGE BR 4i 5.电泳仪 1台 DYY-6B 6.水平电泳槽 1台 DYY-1I131A 7.垂直板电泳槽 3台 DYY-22A 8.紫外分光光度计 1台 WFZUV-2 名名编责撰 负主 程文程程纲 课英课课大 实验学时:72 实验学分:2

(完整版)动物细胞培养及应用发展史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发展史及其应用 (一)前言 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Harriso n)从蝌蚪的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经组织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哈里森的实验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在许多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展成为动物细胞培养。 所谓动物细胞培养(亦称组织培养)既有别于植物细胞培养,又与微生物的培养完全不同。所谓动物细胞培养是指离散的动物活细胞在体外人工条件下的生长、增殖过程,在此过程中细胞不再形成组织。 由于动物细胞培养是在人工条件下进行的,便于调控和观察,因而成为现今研究动物的物质代谢过程、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以及遗传物质的表达调控等高难领域的既便利而又有效的新方法。同时,随着现代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以及现代医学的发展,细胞培养也在许多应用领域充分展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并已为世人所关注。尽管如此,动物细胞培养仍是一门年轻的新学科,在发展之初被混淆于动物组织培养之中。 (二)细胞培养技术及其历史 细胞培养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 世纪末,据可考证的资料记载W ilhelm Roux是第一个进行动物组织培养实验的人。 1885年Wilhelm Roux 将鸡胚髓板放置于温热盐水中使之维持存活了数天,是有记录的第一个体外移植成功的例子。 1887年Arnold把恺木的木髓碎片接种到蛙的身上。当白细胞侵入这些木髓碎片后,他把这些白细胞收集在盛将盐水的小碟中,接下来观察到这些白细胞在运动,并存活了一个短的时间。

生物科学专业排名国内排名

生物科学专业排名国内排名 国内排名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复旦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山大学 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山东大学 厦门大学 兰州大学 四川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西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大学 吉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解放军军需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 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生物科学高级专 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基础研究 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科技政策、知识产权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生物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生物学 主要课程: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野外实习、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相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技术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动植物检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学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