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49375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49375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49375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报告49375

认识实习报告学号:201020901505

姓名:李巍巍

班级:2010级土木工程5班

指导老师:彭老师尚老师

实习日期:2011-11-11~2011-11-13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第二部分:认识实习

第三部分:一、实验时间和地点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内容

(一)、参观正在做外墙砖修的房子

1.建筑结构;

2.施工中的安全措施;

3.外墙的装修:

4.关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介绍;

(二)、参观简支梁桥

1.简支梁桥的介绍;

2.简支梁桥的结构;

3.大渡河上的桥;

(三)、观看有关视频

1.台湾高铁施工;

2.竖井隧道施工方法;

3.新奥法隧道施工方法;

(四)、参观正在建造的房子、桥涵、道路

1、正在修建的房子;

2.设备介绍;

3.混凝土的养护;

4.拆模板的原则;

5.关于施工的介绍;

(五)、观看桥涵(涵洞)

1.涵洞的介绍;

(六)、路堤护坡

1.植物护坡的概念;

2.植物护坡的原理;

3.植物护坡与土木工程防护主要功能的对比;

4.植物护坡机理框图;

5.植物护坡的必要性。

第四部分:总结

第一部分

一、前言

据课程安排,我们于2011年11月11日进行参观实习。这是一个让我们了解建筑的好机会,让我们再学习专业课之前对专业先有点认识和了解。不会迷迷糊糊,对专业有个大概的认识。这次建筑实习短短几日,但我所想所见所感比之前在学校学习的知识都要多的多。当我离开校园,离开书本,真正去体验建筑时,我才发觉他的魅力。土木工程专业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

如建筑工程、道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学科。认识实习是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其目的是通过实践,学习有关本专业的实践知识,增强感性认识,以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一点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能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接触一些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我们现在只能从实践中对我们专业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进入土木工程专业一年多了,可对于这个专业并不是很了解,现在学校提供了这样的机会可以对这个专业有个更全面真实的认识,我感到十分的开心。认识实习是我们土木专业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让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同时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通过老师的讲解分析,知道了一些实际生产中的经验知识,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习还能让我们早些了解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和专业以外的知识,让我们也早些认识到我们将面临的工作问题,让我明白了以后读大学是要很认真的读,要有好的专业知识,才能为好的实际动手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更让你明白了以后要有一技之长,才能迎接以后的挑战,也让你知道了大学是为你们顺应科学发展的垫脚石和自身发展的机会。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我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习积极性。

第二部分:认识实习

一、实验时间和地点

1、2011-11-11星期五,乐山大渡河大桥、简支梁桥、正在做外墙装修的房子;

2、2011-11-12星期六,观看台湾高铁施工、竖井隧道施工方法和新奥法隧道施工法的视频;

3、2011-11-13星期日,参观正在建造的小区房、桥涵和道路。

二、实习目的

走进施工现场,亲身感受建筑工地的氛围,在实践中更好的理解理论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实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验内容

实习的主要内容是:参观建筑物、工地和各种路桥,听老师的讲解。本次实习参观中,我主要了解了如下内容:

(一)、参观正在做外墙装修的房子

1.建筑结构:我们参观了已经建号的楼房,有22层,每层大约3米,属高层建筑。(中国自1982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和超过28米高的其它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结构是剪力墙框架结构。通过老师的讲解认识到建筑结构是以其承重结构所用的材料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等。

a.木结构: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木材单层建筑。

b.混合结构:承重材料为砖石,楼板、层顶为钢筋混凝土单层或多层建筑。

c.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多层、高层、超高层建筑。

d.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主要承重构件材料国型钢和混凝土超高层建筑

e.钢结构:要承重构件所使用的材料为型钢重型厂房、受动力作用的厂房、可移动或可拆卸的建筑、超高层建筑或高耸建筑.

2.施工中的安全措施:在施工中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首先得保证工人的安全,“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安全设备中的安全网。它是高处作业的必备。安全网用于各种建筑工地,特别是高层建筑,可全封闭施工。能有效地防止人身,物体的坠落伤害,防止电焊火花所引起的火灾,降低噪音灰尘污染,达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美化城市的效

果。

我们看到的安全网是密目式安全网。建筑安全网有很严格的使用规范,这需要建筑工人的严格要求。

3.外墙的装修:

可看见工人们正在从上往下的粉刷楼房的外墙面。以免对粉刷好的墙面造成污染,所以要选择从上往下的原则。

4.关于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框支剪力墙结构的介绍

框架剪力墙就是以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担水平和竖向荷载的一种结构体系。这是从结构整体角度来划分的。框支剪力墙指的是结构中的局部,部分剪力墙因建筑要求不能落地,直接落在下层框架梁上,再由框架梁将荷载传至框架柱上,这样的梁就叫框支梁,柱就叫框支柱,上面的墙就叫框支剪力墙。这是一个局部的概念,因为结构中一般只有部分剪力墙会是框支剪力墙,大部分剪力墙一般都会落地的。一般多用于下部要求大开间,上部住宅、酒店且房间内不能出现柱角的综合高层房屋。

框支-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差,造价高,应尽量避免采用。但它能满足现代建筑不同功能组合的需要,有时结构设计又不可避免此种结构型式,对此应采取措施积极改善其抗震性能,尽可能减少材料消耗,以降低工程造价。

因此,框架剪力墙结构包括框支剪力墙,框支剪力墙却不一定是框架剪力墙结构。

框架结构的受力特点是荷载传给楼板,再传给次梁、主梁、柱、基础、地基。此种结构受力体系由梁、柱组成,用以承受竖向荷载是有利的,但是在承受水平荷载方面能力有限,因此仅仅适用于房屋高度不大,层数不多的建筑。

剪力墙即一段钢筋混凝土墙体,因其抗剪能力很强,故称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框架与剪力墙协同受力,剪力墙承受大部分水平荷载,框架承受大部分的竖向荷载,这样大大减少了柱子的截面。

当房屋的层数更高的时候横向水平荷载更大,这时宜采用剪力墙结构,即全部采用纵横布置的剪力墙。剪力墙不仅承受水平荷载,亦承受垂直荷载。

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是用得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房屋建筑都是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

体系的结合,汲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的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二)、参观简支梁桥

1.简支梁桥的介绍

简支梁桥是梁桥中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桥型。由一根两端分别支撑在一个活动支座和一个铰支座上的梁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梁桥。属于静定结构。其构造简单,架设方便,结构内力不受地基变形,温度改变的影响。它的特点是外形简单,制作方便,横向横隔梁联接,整体性较好。在多孔简支梁桥中,相邻桥孔相互各自单独受力,便于预制、架设,简化施工管理,施工费用低,因此被常采用。

2、简支梁桥的结构

a. 简支梁桥的上部结构包括承重结构和桥面系,它的作用是承受车辆的荷载,并通过制作将

荷载传给墩台。 b.支座支撑上部结构并传递荷载于桥梁墩台上,它保证了上部结构在荷载、温度变化作用下所预计的位移功能。目前简支梁桥广泛使用的是板式橡胶支座。

c.桥梁墩台包括桥墩和桥台,桥墩是连接相邻桥跨的建筑物,桥台是修建在桥梁两端连接

路堤与桥跨的结构。它们的作用都

是支撑上部结构并将结构恒载和车辆荷载传递给基础,桥台还起到抵御路

堤土压力的作用。

3.大渡河上的拱桥

a.拱桥的介绍

拱桥是在竖直平面内以拱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的桥梁。在容器内的粉料层中如果形成能承受上方粉料的压力而不将此压力传递给下方的面,此面即称为拱桥。拱桥是向上凸起的曲面,其最大主应力沿拱桥曲面作用,沿拱桥垂直方向的最小主应力为零。在重力作用

下进行的粉料流出过程中可能反复出现拱桥的形成和崩解过程,此种拱桥称为动拱桥。型优

美,曲线圆润,富有动态感。

b.拱桥的受力特点

拱桥在属相荷载的作用下,支座处除产生竖向反力外,还产生水平反力,这个水平反力的存在,使拱内各截面的弯矩大大减小,拱内各截面主要受压,而弯矩较小。

c.拱桥的主要优缺点

优点:

(1).跨越能力较大。

(2).可以就地取材,节省钢材和水泥。

(3).坚固耐久,养护维修费用小,而承载潜力大。

(4).外形美观,构造简单,有利于普及。

缺点:

(1).自重较大,相应的水平推力也较大,增加了下部墩台圬工量。

(2).施工步骤多,需要的劳动力也较多,建桥时间长。费工费料。

(3).由于水平推力大,在连续多孔拱中,必须设单向墩,防止连拱破坏。

(4).平原地区不适合建造。

d.拱桥的各种结构

拱圈是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是整个拱桥施工的关键环节。

桥上工程还设计安排了排水系统。其主要目的:1在雨天能够及时将雨水排出路面,减轻车辆对路面的摩擦力,进而使车对路面的荷载大大减轻;2 防止雨水渗入桥面断裂出的钢筋,防止使其生锈,进而延长其实际的寿命。

一般上承式拱桥,桥跨结构是由主拱圈、拱上建筑等组成。

主拱圈是拱桥的主要承重结构。

拱上结构或拱上建筑:在桥面与主拱圈之间需要有传递压力的构件或填充物,以使车辆能在平顺的桥道上行驶。桥面系和这些传力构件或填充物统称为拱上结构或拱上建筑。

拱桥的下部结构:由桥墩、桥台及基础等组成,用以支承桥跨结构的荷载传至地基。

拱顶:拱圈最高点。

拱脚(起拱面):拱圈和墩台连接处。

拱轴线:拱圈各横向截面的形心连线。

拱背:拱圈的上曲面。

拱腹:拱圈的下曲面。

(三)、观看有关视频

1.台湾高铁施工视频讲述了整个高铁施工的过程,其过程艰辛复杂。当中讲述了隧道的施工、桥墩、墩柱、承台等的施工。

a.隧道的施工方法:矿山法(传统矿山法&新奥法NTAM)、明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掘进机法TBM、沉埋法ITM;

b.隧道工程的特点:地下工程;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狭长建筑、两个工作面、速度慢、工期长;地下施工、烟尘、渗水、环境较差;多位于山区、交通不便、供应困难;埋设于地下、一旦建成难改。

c.隧道施工技术:掘进技术、支护技术、辅助工技术、量测技术、支护防排水技术

d.隧道施工组织与设计:包括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选定、场地布置。

e.隧道施工项目管理:计划、技术、质量、经济、安全。

d.桥梁的施工

墩柱施工

桥墩钢筋施工

2.竖井隧道施工方法是隧道施工方法当中的一种。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外面两端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3.有关新奥法施工方法的介绍

a.地质超前预报、

b.光面爆破\

c.监控量测、

d.喷砼柔性支护、防水处理、

e.初支受力封闭成环、

f.及时有效跟进。

新奥法的特征之一是采用现场监控,量测信息指导施工,即通过对隧道施工中量测收据和对开挖面的地质观察等进行预测、预报和反馈。并根据已建立的量测为基准,对隧道施工方法、断面开挖步骤及顺序、初期支护的参数等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施工安全,坑道围岩稳定、工程质量和支护结构的经济性等。

g. 隧道施工方法选择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围岩类别、隧道埋置深度、隧道断面尺寸大小和长度衬砌类型,应以施工安全为前提及以工程质量为核心,并结合隧道的使用功能,施工技术水平、施工机械装备、工期要求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研究选用。

h.当选择施工方法因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也应把隧道工程的环境条件作为选择施工方法的因素之一,同时应考虑围岩变化时施工方法的适用性及其变更的可能性,以免造成隧道工程失误和增加不必要的工程投资。采用新奥法施工时,还应考虑施工全过程中的辅助作业方式和对围岩变化的量测监控方法,以及隧道穿越特殊地质地段时的施工手段等进行合理的选择。

i.新奥法隧道施工方法方案隧道新奥法施工常用方法大致分为全断面法、台阶法和分部开挖法三大类及若干变化方案。

(1).全断面法。即全断面开挖法,是指按设计开挖面一次开挖成型。其开挖顺序是全断面开挖,锚喷支护,灌筑砼衬砌。常选用于Ⅳ-Ⅵ类硬岩的石质隧道,该法可以采用深孔爆破。

全断面开挖法有较大的作业空间,有利于采用大型配套机械化作业,提高施工速度,且工序少、干扰少,便于施工组织和管理。缺点是由于开挖面积较大,围岩相对稳定性降低,且每循环工作量相对较大,因此就要求施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开挖、出渣与运输及支护能力,茅荆坝Ⅵ:V类围岩中采用了全断面开挖,达到了预期效果。

全断面施工开挖工作面大,钻爆施工效率较高,采用深眼爆破可加快掘进速度,且爆破对围岩的振动次数较少,有利于转帐岩稳定。缺点是每次深孔爆破震动较大。因此要求进行精心的钻爆设计和严格控制爆破作业。

全断面开挖法的主要工序是:使用移动式台车(或者台架),首先全断面一次钻孔,并进行装荷连线,然后将钻孔台车后退到50m以外的安全地点,再起爆,使一次爆破成型,出渣后钻孔台车再推移至开挖面就位,开始下一个钻爆作业循环,同时进行锚喷支护或先墙拱后衬砌。

(2).台阶法。台阶法一般是将设计断面分成上半断面和下半断面两次开挖成型。其开挖顺序是上半部开挖拱部锚杆喷射砼支护,拱部衬砌,下半部中央部分开挖,边墙部分开挖,边墙锚杆喷射砼支护及衬砌。该方法多适用于Ⅱ、Ⅲ类较软而节理发育的围岩中,可分别采用添中变化方案。

长台阶法:上下台阶距离较远,一般上台阶超前50m以上,施工中上下部可配属同较大型机械进行平行作业,当机械不足时可以交替使用,当遇短隧道时,可将上部断面全部挖通后,再挖下断面,该法施工时干扰较少,可进行单工序作业。

短台阶法:上台阶长度5-50m,适用于Ⅱ、Ⅲ类围岩,可缩短仰拱封闭时间,改善初期支护受力条件,但施工干扰较大,当遇到软弱围岩时需慎重考虑,必要时应采用辅助开挖措施稳定开挖面,以保证施工安全。

超短台阶法:上台阶仅超前3-5m,断面闭合较快。此法多用于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各类围岩地段,当遇到软弱围攻岩时需慎重考虑,必要时应采用辅助施工措施稳定开挖工作面,以确保施工安全。

台阶开挖的特点在于,一是台阶开挖宜采用轻型凿岩机打眼,而不宜采用大型凿岩台车。二是台阶法开挖具有足够的作业空间和较快的施工速度。台阶有利于开挖面的稳定性。尤其是上部开挖支护后,下部作业较为安全。三是台阶法开挖的缺点是上下部作业互相干扰。应注意下部作业时对上部稳定性的影响,台阶开挖会增加对围岩的扰动次数。

(3).分部开挖法。分部开挖法可分为五种变化方案:台阶分部开挖法、上下导坑法、上导坑超前开挖法、单(双)侧壁导坑法。是将开挖断面进行分部开挖逐部成型,并且将某部分超前开挖,故此可称为导坑超前开挖法。

(4).台阶分部法:适用于一般土质或易坍塌的软弱围岩地段,其优点与超台阶法相比,台阶可以加长,一般双车道隧道为1倍洞跨,单车道隧道为2倍洞跨;而较单(双)侧臂导坑法机械化程度高,可加快工程进度。

(5).上下导坑超前开挖法(即上下导坑先拱后墙法):此法适用于Ⅱ、Ⅲ类围岩,在松软地层开挖隧道,一般宜采用上下导坑超前开挖先拱后墙法。其优点是:导坑超前开挖,利用提前探明地质情况,便于改变施工方法。工作面多,便于拉开工序,适用于安排劳动力与使用小型机械施工。该方法缺点:上下导坑断面小,则施工速度慢,施工工序较多,使施工组织和管理难度大。

(6).单侧臂导坑法:围岩稳定性较差,隧道跨度较大,地面沉陷难以控制时采用此方法。其特点是:有正台阶法和双臂导坑法的优点。

(7).双侧臂导坑法: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围岩特别差时采用。此法优点是:施工安全可靠,但施工速度较慢,造价高。

(8).新奥法基本原则:少扰动、早喷锚、勤测量、紧封闭。

(四)、参观正在建造的房子、桥涵、道路

1、正在修建的房子

我们一眼就看到了小区楼的结构主体,当时结构主体给我的感觉就是不像建筑和不好看。这个可能是因为它和我所看到的过的已经建好并投入使用的楼不同。它的结构依然是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还有很多的施工设备,例如:塔吊、泵车、混凝土搅拌车……

2.设备介绍

a.塔吊是工地上一种常用的起重设备,主要用的是杠杆原理。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查资料,我对塔吊的升降原理有了充分的了解:塔吊塔身是模块化设计,由多个长方形塔身钢架连接而成,在塔柱里面装有一个油压千斤顶,想要升高塔身就用千斤顶,然后升高,将塔柱伸长,再用自身的吊臂吊起一段柱身放进去,再缩起千斤顶,就这样往塔身下放一个模块。塔吊的横杆也就是起重臂是固定在有转盘的大套筒中,而塔吊的基座相当于一个小套筒,大套筒在小套筒中的滑升,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小套筒的连接件,随之将大套筒滑升至施工高度。降落过程也类同于此,大套筒向下滑落一节,小套筒就拆除一节,并用大套筒的起重臂将其降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