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修订稿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修订稿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修订稿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修订稿

辽海出版社三年级下人与社会全册教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一年级人文与社会下册

人文与社会教案 一年级下册 2 课标要求: 1. 使学生感受到黑龙江人在生产活动过程中,利用得天独厚的自 然条件积极探索,发挥聪明才智发展生产,提高了生活质量而体现出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2. 从节日和活动项目入手,引导学生了解黑龙江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丰富多彩。 3. 通过对黑龙江生产和生活中精彩内容的接触,进一步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学期教学目的要求: 1. 知道黑龙江美食品种繁多、口味独特,引导学生了解黑龙江的风味饮食及制作方法,从名品美食的角度引发学生对黑龙江风土人情的热爱,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初步认识黑龙江具有标志性和地区代表性的特 色设施,引导学生知道在历史的发展、环境的变迁中黑龙江的设施在不断增加和改 3 变,使我们能更好地享受美好生活,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知道黑 龙江拥有大量的神话传说,黑龙江的神话传说是各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录,具 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4. 了解黑龙江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感受黑龙江人热爱生活、不断进取、健康乐观的精神风貌。 5. 了解黑龙江地区著名的节日和 各种活动项目,关注黑龙江地区的传统节日和新创建的风格独特的活动项目。与黑龙江独特的地域环境和历史传承有着密切的关系。为家乡的精神文化建设 献计献策。 6. 感受黑龙江生产生活的精彩,知道这种精彩是黑龙江人靠自 己的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取得的,正是这种精神推动了我们社会的 进步。教学重点: 1. 2. 黑龙江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丰富。让学生了解 黑龙江地区的著名节日和各种活动项目,从而了解黑龙江的人们热爱生活、 不断进取、健康乐观的精神风貌。 3. 黑龙江人的精神推动了我们社会的进步。教学难点: 1. 2. 对黑龙江人丰富生活底蕴的理解。黑龙江地区的著名节日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册(带反思)(人教版)

个人个性化备课 教案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民和中心小学校 学科语文 三年一班 教者 三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计划

四、方法措施 根据第二学段的学习要求 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采用 “演示、讲解、提问、讨论、交流” 为主的教学技能,注重教给学生学 习方法,充分发挥师生教学当中的 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体现语文教 学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课标解读和教材宏观分析 一、《课程标准》对本册教材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应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1、积累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独立识字能力。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6能用普通话交谈,能清楚明白的讲述见闻。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 二、本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是什么? 1、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人生态度、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3、培养热爱语文的情感,养成习惯,掌握学习方法。 4、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体例: 本册教材编有八个主体单元和一个选读课文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两篇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能说会写及综合性学习活动 三、本册教材包括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是以什么样的逻辑线索结构起来的?写出知识结构图。 “阅读”版块选有课文16篇,“快乐读书屋”中的阅读材料16篇;“能说会写”版块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各安排8次;每个主题单元后均设计有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语文七色光”。选读课文单元编有8篇文章。 主体课文 阅读 快乐读书屋 口语交际 主题单元能说会写 习作 本册教材语文七色光 选读单元 四、本册教材哪些知识可以前后整合起来?

人类与社会教案综述

人类与社会 教案 杨光灿 2005年8月

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教案 教学检查人员签字:年月日

序言: 一、关于教材、作者情况的简要说明 二、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思路、学习方法、考试要求的简要说明 三、关于本课程学习目的、意义的说明 1、从学生专业知识要求(小学教育)方面 2、从学生素质发展方面(智商、情商) 知识积累——认识能力(自然、社会、人生)——思维水平 (道德水平、情感色彩、价值取向)…… 关键点: (1)从认识论角度正确定位学生目前的状况{道德、情感(亲情、友情、民族情、国家情……)知识、技能、价值观、思想水平}。 (2)从社会发展角度正确对待目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某些方面的问题。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高度重视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4)从就业情况及社会发展需要正确定位、规划发展前程。

第一章生命的发源地——地球及其环境概述 第一节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一、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一)宇宙的起源 自然科学领域最大最复杂的难题——神秘的宇宙 几种假说(补充内容) 第一种:“宇宙永恒”假说。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邦迪、戈尔特等人提出。认为自古以来宇宙中的星体、星体密度及运动状态都处在一种稳定状态。宇宙中的物质在大尺度范围内处于一种力和物质的平衡状态。宇宙只是在局部发生变化,在整体范围内则是稳定的。 第二种:“宇宙层次”假说。法国天文学家沃勒等人提出。恒星是一个层次,星系是一个层次,星系团是一个层次,超星系团又是一个层次…… 第三种:“宇宙大爆炸”假说。 红移:1912年,美国科学家最先观测到河外星系的光谱红移(仅有两个星系紫移) “哈勃定律”:1929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对24个星系进行了全面的观测和深入的研究,发现星系的光谱都存在明显的红移,根据物理学中的多普勒效应(当波源运动时,其波长要发生变化——以声波的变化来说明),说明这些星系正在退行。由哈勃常数H=150公里/(秒千万光年),推算出现在宇宙的年龄为200亿年。 3K背景辐射:1965年美国科学家彭齐阿斯和威尔逊应用反射天

一年级下册人与自然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人与自然全 册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课小水滴变形记 活动目标: 1.欣赏科学童话《小水滴旅行》,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水蒸气——水的变化过程。 2.乐意参与小水滴游戏活动。 3.根据故事内容,尝试用图片贴出小水滴的旅行过程。 活动准备:课件,小水滴,太阳、风形象各一,小水滴形象胸贴若干,图片、胶水每位幼儿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入场 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入场 二: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师:坐火车旅行可真好玩呀!小朋友,你们喜欢旅行吗你们到过哪些地方旅行呢(幼儿自由回答) 2. 师;噢,原来我们地球上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呀,那王老师下次也要去旅行,到处去看一看,玩一玩。 1.出示小水滴形象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一位小客人,瞧瞧,它是谁呀(小水滴)小朋友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小水滴你好)师模仿小水滴的声音答:(小朋友好!我是小水滴,我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这次我很想到天上去旅行,你们说行吗我该怎么去呢谁能帮我想想办法幼:自由回答 师:小朋友们真棒,都能开动小脑筋帮小水滴想办法。现在,王老师就请小朋友听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 三: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故事(播放课件、放静音) 1.讲述故事 2.师提问: a.小水滴的家在哪儿 b.太阳照着小水滴,小水滴觉得怎么样它们的身体变的怎么样了变成了什么 C.许多小水滴变成水蒸气升到天空后碰到了一起,变成了什么 c.飞到很高的天空,小水滴觉得很冷,它们怎么办又变成了什么 d. 四:播放有声课件,完整欣赏故事 师: 小朋友回答得真棒,现在让小水滴自己讲讲它的旅行故事吧!(播放课件) 师生共同小结: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听完了,我们一块说说,小水滴是怎样旅行的(由水—水蒸气—云—雨—水) 五:游戏 1.角色表演游戏 a.师:哎,这儿就是小水滴的家—小溪,有谁愿意做小水滴,和我这个水滴妈妈一块旅行去。 b.教师边讲故事,边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水滴变化过程的状态。(还可以给幼儿拍照)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第一课时 1、课题:春的消息 2、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一边诵读,一边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3、教学重点: (1)、掌握生字新词,做好摘录笔记。 (2)、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5、课时安排:两课时 6、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7、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畅谈关于冬去春来的情况。 冬去春来,你眼中的景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捕捉到哪些春的消息? 2、导入新课。

有一位著名诗人叫金波,他发现了一些春天的足迹,并且写了一首优美的诗,题目叫《春的消息》(板书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齐读课题)。 二、朗读诗歌,自学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 ⑴、边读边标出新词,多读几遍。 ⑵、出示生字新词卡片,抽读、正音、齐读、开火车。 ⑶、“聆”“雏”“唤”“搔”等字要注意笔顺、笔画。 2、利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的词语。 “漂白”、“牵引”、“爱怜”、“雀跃”等词语可以结合诗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3、检查读文情况。 指名学生按小节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 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抽读,学生、师生互评;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相互交流,老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8、课堂作业设计 (1)、读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找出它们的近义词。 希望——倾听——爱惜—— 欢喜——明亮——翠绿——

(2)、读完课文后,你感受到的春的消息在哪里?(3)、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一抄。 1 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9、板书设计: 雏菊开放的声音, 叶出绿苞,溪水唱歌追寻春天 太阳照耀,被嫩草搔痒面颊的足迹 10、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课题:春的消息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激发学生爱春天,找春天的情感。 3、教学重点: 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像,感受春天的美好。 4、教学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教学时间: 第二课时 6、教具准备: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_3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理解: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 应用:结合事例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正确进行人生选择的基础和前提。 能力方面 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使学生认识到,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但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个人应该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条件,努力完善自我,以便将来为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教学重点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条件。 ●教学方法 谈话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多媒体《钱学森》) 通过钱学森回国后为祖国的“两弹一星”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引出: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板书) [讲授新课] 师:要了解二者关系,首先要区分“人”和“个人”这两个概念。粗看起来“人”与“个人”似乎是一回事,我们日常用语也没有处处把二者区别开来,严格地说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是表现人类一般特征(即与其他动物相区别)的概念,概括了所有人的共性,我们在上节课讲授的就是这个共性,但不能说明人们自身之间的差别,只有“个人”这个概念才可能表现出人们之间的差别,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都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差别的“单个的人”,故“人”和“个人”的关系就是我们在哲学常识上册中讲到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人”是只有在思维中才能把握的概念,我们感官接触到的都是“个人”,“个人”中包含了“人”的特征,“人”又概括了所有的“个人”。

综上所述“个人”是指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单个的人”。其次,要区分“社会”与“社会发展”,“社会”我们在前面作了解释,这个概念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静态。那么“社会发展”这个概念可以说指的是这个共同体的动态。社会的发展不仅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上,还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之中。如近代历史上,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形态并没有改变,但社会内部已发生了几次大的技术革命,使同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内部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生了不少变化和进步。 师:我们区分了“人”与“个人”,“社会”与“社会发展”后,现在我们来探讨一下“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怎样的。 生:看书、阅读、思考、举例。(略) 师:让一个同学概括二者关系: 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方面,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制约着个人的活动。 我们先来看关系的第一方面内容。 1.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 师:为什么个人活动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生:个人活动,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作用,

小学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材共编排三个单元共12个主题每周2课时.第一单元我的家人与伙伴。第二单元走进大自然。第三单元健康生活每一天。 本册教材总目标:培养孩子们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有应付挑战的勇气,并热爱劳动、热爱家庭、热爱生活,愿意亲近自然,能与人合作、交往、诚实友爱,积极向上。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学习探究的方法和更好的生活习惯。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家,明白家庭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懂得因为有了父母长辈辛苦付出的爱,才会有自己幸福的生活,而家人的支持、帮助正是激励一个人成长的重要因素。帮助学生从家人对自己的关爱中了解“家人爱我,我也要爱家人”。让家人快乐,而这种爱的教育,只有在学生深刻体验了这种爱的无私时,才能升华为更广义的爱,爱小伙伴、爱周围的人,并能怀有一颗宽容的心。 1我的一家人总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板书:工作爱好习惯 (学生对老师的童年生活都是非常感兴趣的,通过猜一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既了解了老师的童年生活,熟悉了老师的家人,在不知不觉中也学会了介绍家人的方法。) (二)介绍自己的家人 1、谈话:你们愿不愿意把你的家人介绍给同学们?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家人的情况介绍给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大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了解什么,也可以请她给介绍一下。 2、小组介绍(小组合作学习,同学们就像听故事一样,了解到小伙伴的家人情况;同时在语言表述上,互相指导,使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的提高。)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表格式教案】 第一单元第1课燕子 1 2 3 4 5 【篇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全册语文教案(含板书及教学 反思)】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燕子》《古诗两首》《荷花》 《珍珠泉》《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组“俊、俏、翩”等16个生字,会写“燕、增”等3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 3、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4、主动积累好词佳句,学习一些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5、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爱美、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6个生字,会写3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相关课文、古诗。 3、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单元教材分析: 教学课时安排: 《燕子》 2课时《古诗两首》3课时 《荷花》 2课时《珍珠泉》 2课时 语文园地一 3课时 单元教学小结: 第一单元 1燕子

教学目标: 1、燕子在春天里飞翔的美景,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 美能力,激起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 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3、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 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4、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 教学重难点: 1、巩固生字,理解本课生词:俊俏、阳春、盛会、生趣、掠、偶尔、荡漾、光彩夺目、百花争艳;体会比喻、拟人在课文中的作用。 2、学生懂得本课有层次地描写画面的特点;并通过有顺序地看图和 描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象力。 教学设计思路: 这篇课文写的是在桃花盛开、绿柳轻扬、燕子飞来的情景。这些从 南方飞来的燕子,有的正在湖面上飞行,剪尾或翼尖沾了一下水面,有的飞到了柳枝间,有的停在了远处的电线上歇息,燕子给早春的 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气,把春光点缀得更加美丽。作者描绘了充满生 机的如诗如画般的春天景色,赞美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表达了对 光彩夺 目的春天到来的欢欣热爱之情。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自然段 讲春天来了,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第三自 然段讲在飞行中的燕子的各种姿态;第四自然段讲燕子停歇在电线 上形成的美丽图景。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 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全文结构清晰,语 言优美明快是这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赶集似的聚拢来”的生机勃 勃的春天景象, 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激发学生对充满活力的春天的向 往和热爱的感情;二是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丰富的 想象及一些表达方法。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电子教案 1 《古诗三首》 一、新课导入 1.师述: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其中以描绘美景为主题的三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通过诗歌的形式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的。请欣赏: 2.(PPT出示:春天和初夏美景的图片。) 2.板书课题:1 古诗三首 3.(回顾学法并板书:古诗学法:解题目------知作者-------释词句------懂诗意------品诗味。) 二、目标引领 知识与能力 1.会认“鸳、鸯、惠、崇、豚、减”6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梅、溪、泛、减”12个生字。 2.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写了怎样的景象。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根据注释理解诗意,结合诗意,想象画面,体会作者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意

境美。 学习重点: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理解古诗的意思。 学习难点: 在比较欣赏中体会古诗中饱含的“情”。 学法指导:(供教师参考) 初读诗歌,模仿老师的范读,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再读诗歌,边读边想象画面,说一说前两首诗分别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后一首诗又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结合自己的认识体会诗人的感情。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三、字词运用(PPT出示)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把诗读通顺。 融(róng)燕(yàn)鸳(yuān)鸯(yāng)惠(huì)崇(chóng) 芦(lú)芽(yá)梅(méi)溪(xī)泛(fàn)减(jiǎn) 迟日燕子鸳鸯惠崇晚景蒌蒿(lóu hāo) 河豚(tún)泛尽绿阴黄鹂 2.检查字音,交流重点字词的理解。 迟日:春季太阳落山渐晚,所以说“迟日”。 泥融:这里指泥土湿软。

六年上人与社会教案

人与社会教案 六年上册

教学进度表 《节气歌里话农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节气的认识、了解情况。2.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与探究节气相关问题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将问题转化成活动课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调查问卷,课件。 调查问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视频《节气歌》。 问:从刚才的视频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预设:节气、天气、农谚、植物生长、农事、古诗等) 小结:其实,刚才大家看到的这些都是和二十四节气紧密相关的。我们以前曾学过一首《二十四节气歌》,你还记得吗?(出示:二十四节气歌)我们一起读一读。 二、进行问卷调查 1.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它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今天我们就一起说一说节气这个话题。(出示课题) 你对二十四节气有多少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做个调查。 (拿出问卷,完成调查问卷。) 2. 统计、分析问卷。 我们来统计一下。 第一题:(预设:大家对节气的由来不是十分了解。) 第二题:(利用EXCEL表中的柱形图形,进行对比) 观察这个条形图,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同学们对洋节的习俗比较了解,对我们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还缺乏了解。)小结:其实,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二十四节气在2011年6月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对我们的生活也有重大

影响,值得我们去研究。(出示:有价值) 你对24节气已经有了哪些了解呢? 我们就先以清明为例来说一说: 预设: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名句,生动勾勒出“清明雨”的图景。古诗词 ⑵扫墓、踏青、吃青团……风俗 ⑶多雨天气 清明时节正是冷暖空气冲突激烈的时候,势力减弱的北方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湿空气常常在长江一带交锋,致使江南地区常常“乍暖还寒晴复雨”。 ⑷“清明前后,点瓜种豆”(瑞雪兆丰年)谚语 ⑸有没有听老人说:清明前吃什么眼睛会更明亮?(马兰头)(清明前的长江刀鱼鱼骨是软,特别鲜美,清明后就变硬)养生 ⑹农事(芒种: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谷、黍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的季节,所以称“芒种”。) ⑺动植物活动(惊蛰) “惊蛰”,“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所以“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关于其他节气你还了解些什么?(相机结合学生回答,补充上述内容) 3. 通过大家的交流和讨论,我们对24节气有了一些了解,但这些了解还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如果想了解得更多、更深,可以怎么做? 学生交流、回答。 预设1:学生回答收集资料、访问等方法。 小结:刚才一些同学所说的都是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研究中经常使用的研究方法。确实就如他们所说,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些方法,就我们感兴趣的某一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预设2:进行课题研究。 小结:说得真好,课题研究就是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有效途径。 三、学生自主选题 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你们共同感兴趣的某一方面作为你们的研究课

一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一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学容 本册教材包括五个主题的容:沿革、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各主题的课文如下:沿革:《我们做游戏》、《玩小棒》、《跳房子》、《挑花线》、《踢毽子》、《我的家》、《我是人》、《和西湖》、《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活动》、《过端午》、《牛郎织女的传说》。 环境:《怎样洗手更干净》、《垃圾箱在哪里》、《让教室更整洁》、《管好我们的物品》、《我是人》、《乘车去》。 文化:《乐平和三毛的故事》、《江南神通骆宾王》、《家乡的古桥》。 经济:《我是人》、《家乡的古桥》。和谐:《认识新同学》、《我们一样吗》、《男孩和女孩》、《怎么办》、《下课了》、《走路的安全》、《乘车去》。 二、编排特点 教学容的具体化。教学容的具体化有利于摆脱空洞说教模式的羁绊,使教学容和教学活动更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创造了儿童参与教学过程、思维过程的条件。同时,使教学过程在实际的层面上实施方法指导,满足儿童的实际发展需求。 三、教学目标(参照每课课时目标) 四、教学措施 1、自身要努力学习,更新观念,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 2、加强思想教育,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如课前预备,课后复习,学习时专心致志,平时善于收集家乡的资料等。 4、拓展课程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地方课程,与班队活动、户外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演出等学校开展的综合性活动有机整合。 五、学情分析 一年三班四班各49名学生,学生知识面较广,课外知识储备丰富。而且一年级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有较强的探索科学,探索奥妙的精神,所以,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是比较强的,学习态度也比较认真,积极性较高,能够很好的和教师进行合作学习。为了尽量发挥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尽量让每个学生有所发展,有所特长,上课时想方设法给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用新理念、新思想去适应现在的学生,侧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观

部编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1、古诗三首惠崇《春江晚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与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与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与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她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她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她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内容;让学生知道这就是一首题画诗,就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就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就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 . 我的一家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设计: 表格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明确家庭的含义 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 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愉快 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家人 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介绍自己家里人 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 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况 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他同学看照片听 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 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 3、老师巡视指导 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 5、进行爱家人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新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课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 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

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4.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2.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 (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3.这幅画一定很美,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1)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师解释。 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 芦芽:芦苇的嫩芽。 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2)学生描述诗中的画面内容。

三年级下语文教案全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 1、燕子 目的要求: 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 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导叙述图意。 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 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 四、检查预习: 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理解第一自然段 (1)、默读思考: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 (2)、讨论解答。 (3)、练习背诵。 2、理解第二自然段 (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 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 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 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感情朗读,想象画面。 练习背诵 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 出示画面 ①、理解第3自然段 观察飞行中的燕子

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 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②、理解第4自然段 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 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指名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1、学生对燕子外形描写接受较快。 2、对课文学习感情浓厚,掌握了描写燕子外形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讨论交流: 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分别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 二、指导、检查背诵 1、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 2、指导学生按自然段背诵。 3、检查背诵(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三、指导识记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读音。 2、交流识记方法,重点指导“俊”、“拢”、“奏”的写法。 3、练习书写。 四、作业 1、熟练背诵课文。 2、预习《2、古诗两首》。 板书设计: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赞热 燕子飞回增添生机美爱 春大 姿态优美天自 飞行速度快然 心情高兴 停歇电线―――曲谱 燕子—音符 教学后记:1、课文简单易懂,贴近生、学生学习兴趣较浓。 2、学生易写错“漾、倦”这两个字的笔画。 3、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提高了对环保的意识。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全套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学生情况分析及改进提高措施: 这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从本班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上,学生不仅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表达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了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实现这一跨越的成效如何,必将对他们日后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习惯等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本学期在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跟上学期一样,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并且加大力度。初步设想如下:

在日常的教学中,灵活处理教材,加强课内、课外的联系,努力创设一个充满活力的生活化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在有趣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以课本作为桥梁,让学生尽可能地接触课外读物,努力拓展语文教学的空间。 根据新课程标准“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情感的激发、语言的感悟及创新意识和精神的培养”,竭力加强语文综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让学生认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学生体会读书的趣味,享受读书的快乐。 每节语文课前,进行好书推荐活动,请学生介绍自己最近读到的好书,并简介书中内容。 灵活布置家庭作业,少做机械性的重复作业,将剩余时间留给学生,要求学生每天坚持读课外书20分钟,并做读书笔记(主要是摘抄或感想)凡是读过的书一定要留下读过的痕迹(不认识的字查字典为其加上拼音,不理解的词语做个问号,写得精彩处、重要处,划上波浪线) 定期抽查读书笔记,定期举行读书感悟交流会,对于一些不爱读书的学生,与家长沟通,请家长多买童话和故事情节紧张、有趣的书读,以便吸引孩子。 加强写作训练,使听说读写得到更加完美的统一。定期进行写作指导,结合阅读内容布置写作题目,使学生有计划,有方法的进行写作训练。结合开展的课题实验活动采用多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全册

[精品]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 学设计 1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融、燕”等7个生字;会写“鸳、鸯”等12个生字。 2.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芦芽、河豚、阴”等词语的意思, 初知古诗大意。 3.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绝句》。感受诗中蕴藏的春天的情趣。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默写《绝句》。 【教学难点】 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找有关春天的诗句。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明确任务 1、导语导入:我们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美称的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的杜甫。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板书课题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绝句》这首古诗。 3.补充绝句知识。绝句是诗歌的一种体裁,按照每句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设计意图:导语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绝句是诗歌体裁。】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

1.出示初读要求:(1)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同桌互相正音。 2.逐句朗读检查。课件出示“迟日”“泥融”“鸳鸯”等词语,并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齐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味。 三、了解诗意,想象春景 1.杜甫的诗中有画,结合课本插图自读古诗,看看诗中画了什么?并展开想象。诗中有日、江山、春风、花草、泥、燕子、沙、鸳鸯。 2.用自己的话描述出诗中的画。师相机总结古诗的意思。 2.诗中不仅有美好的春色,还有气味呢? 诗中写到:迟日江山(),春风花草()。 3.美丽的春色吸引了许多小动物们。自学三、四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4 .诗句中小燕子在做什么?为什么飞来飞去?诗句中一对鸳鸯在做什么?为什么睡得这么香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诗想象、看课本插图并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中所写的春天的美景。从而产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四、当堂小结,鼓励背诵 引导学生根据诗意背诵并能当堂默写 第二课时 一、介绍背景,导入新课。 l.惠崇是北宋著名的画家,善于画鹅、鸭等小动物。 2.简介诗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就是他为好友惠崇的这幅画题写的。 二、自学自读,熟读诗句。 出示自学要求:勾画不理解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自学。 三、深入探究,了解诗意 1.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板书古诗并画出停顿) 2. 春江晚景这幅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你能从这首诗中找到春天的足迹吗?(桃花,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