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语音》理论教学大纲

《英语语音》理论教学大纲

《英语语音》理论教学大纲
《英语语音》理论教学大纲

《英语语音》理论教学大纲

开课院(部):外国语学院

大纲撰写:

撰写时间: 2019年3月

课程名称:英语语音

课程所属层面:①公共基础②学科基础③专业知识④工作技能

课程性质:①必修②限选③任选

课堂讲授学时:20

实践学时:12

总学时:32

总学分:1.5

周学时:2

开课学期:第1学期

一、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英语语音》是应用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本课程从英语元音和辅音学习入手,进一步讲解和操练单词重音、句子重音、强读式和弱读式、节奏、停顿和语调,同时注重理论,通过学习英、美语言朗读材料,帮助学生形成语感,提高英美语音和语调的水平,感受英美语言和语调所表达的微妙感情及其诗情画意的魅力。

本教程以理论为主,适当讲解有关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理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把语音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英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朗读技巧。

2、学习英语元音、辅音音素的读音和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

3、学习单词重音、句子重音、强读式和弱读式、不完全爆破、连读、节奏、停顿、基本语调的使用。

4、理解和领悟人们在表达对客观事物的陈述、疑问、请求、命令和问候等方面使用的语调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拼读元音、辅音音素,具备基本的读音、辨音能力。

2、具有根据重音、语调的变化,理解表达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3、具有辨别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能力。

4、形成对语言的感受力,做到正确的停顿、连读,语音语调自然、得体,语流流畅。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精神。

2、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

3、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和跨文化意识。

4、初步具备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衔接

英语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综合英语、英语精读、英语泛读、商务英语、英语口语强化实训等都离不开英语语音作为基础。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音位和音标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理论使学生了解了解音位、音位学、音标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关系。掌握语音对照表。了解英语标准音,认识学好语音的重要性,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理论重点:掌握音标

理论难点:音标的正确发音

本章理论内容:

第一节国际音标

第二节语音音标对照表

第三节英国标准音

第四节音位和音位学

第五节字母、音位和音标

理论方法与步骤:

1 通过听力材料和现场演示了解音标与实际发音的对应关系

2由学生自主尝试模仿不同发音的动作和技巧

3相互交流和指正同学发音与标准音的相同与不同

4小组讨论心得并进行口头报告

5报告展示

6教师做反馈

第二章单元音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掌握单元音的发音要领、发音器官及其相应的名称。能根据12个单元音的舌位图,填写出对应的单元音的位置。掌握单元音发音特性、唇形、舌位图,并能比较他们的异同点。能准确地读写12个单元音。能根据录音,找出听到的词,培养学生听音、辩音和模仿的能力。

理论重点:音的发音要领包括口型、舌位及气流的掌握。

理论难点:舌位图的掌握。

本章理论内容:

第六节发音器官

第七节前元音

第八节后元音

第九节中元音

理论方法与步骤:

1 通过动作解释和现场演示了解单元音的发音特点和规律

2学生尝试前中后原音的不同动作

3相互交流和指正同学发音

4小组讨论心得并进行口头报告

5学生做发音展示

6教师做反馈

第三章双元音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掌握双元音的发音特性。学会分析舌位滑动和

牙床开合示意图,并能准确发音。学会双元音的拼法和发音。

理论重点:掌握双元音的发音要领。

理论难点:舌位滑动,牙床的开合度的控制。

本章理论内容:

第十节合口双元音

第十一节集中双元音

理论方法与步骤:

1复习单元音的发音并先分解双元音做演示

2学生尝试前不同原音间嘴型和动作的滑动

3相互交流和指正同学发音

4小组讨论心得并进行口头报告

5学生做发音展示

6教师做反馈

第四章英语元音字母的读音规则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掌握音节、重读音节、重读开音节、重读相对开音节、重读闭音节、非重读音节等几个基本概念。掌握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规则,培养学生具有按照读音规则把字母及字母组合与读音建立起联系的能力。

理论重点:音节、重读开闭音节。

理论难点:元音字母在重读和非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规则。

本章理论内容:

第十二节英语元音字母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规则

1、音节

2、重读音节

3、重读开音节,重读相对开音节和重读闭音节

4、重读音节中元音的长度

5、元音字母A, E, I, O, U的读音规则

第十三节英语元音字母在非重读音节中的读音规则

理论方法与步骤:

1以一组单词举例其中的音节构成

2由学生尝试分解新单词的音节并猜测其重音位置

3相互交流和指正同学发音

4小组讨论心得并做重音规律的口头报告

5学生报告结论和重音规律

6教师做反馈

第五章辅音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掌握辅音的分类、发音要领。掌握辅音的发音

器官图及各部位的名称。能准确发音。

理论重点:辅音的发音要领

理论难点:辅音的正确发音

本章理论内容:

第十四节爆破音

第十五节摩擦音

第十六节破擦音

第十七节鼻音

第十八节舌侧音

第十九节半元音

理论方法与步骤:

1分别讲解和展示爆破、摩擦、鼻音等的不同发声位置和器官

2由学生自主尝试模仿不同发音的动作和技巧

3相互交流和指正同学发音与标准音的相同与不同

4小组讨论心得并进行口头报告

5报告展示

6教师做反馈

第六章语流(I)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掌握音的长度的基本规则,培养正确的发音习

惯和优美的节奏感。了解音的组合情况,掌握辅音连缀、不完全爆破和连读等发音技巧。

理论重点:正确发音和节奏感的结合

理论难点:辅音连缀,不完全爆破。

本章理论内容:

第二十节元音和辅音的长度

第二十一节音的组合

1、辅音连缀

2、失爆和不完全爆破

3、连读

理论方法与步骤:

1分别讲解不同音标的长度,组合时的不同处理方法理论并作演示2由学生自主尝试与模仿口语中的简化

3相互交流和指正发音处理的圆滑程度

4小组讨论心得并进行口头报告

5报告展示

6教师做反馈

第七章语流(II)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了解音节、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掌握强读式和弱读式、节奏和节奏群,形成优美的语音语调。掌握停顿的意义和作用。

理论重点:音节、单词重音和句子重音

理论难点:节奏和节奏群

本章理论内容:

第二十二节音节,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

第二十三节单词重音

第二十四节句子重音

第二十五节强读式和弱读式

第二十六节节奏和节奏群

第二十七节停顿

理论方法与步骤:

1讲解节奏的规律和与朗读、口语中感情的关系

2由学生自主尝试与模仿口语中的停顿和感情性的节奏处理

3相互交流和指正并结合中文朗读时节奏进行对比

4小组讨论心得并进行口头报告

5报告展示

6教师做反馈

第八章语流(Ⅲ)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了解语调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了解语调核心、语调群及其划分。了解降调、升调、降升调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有效地进行交际。具有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和技巧朗读文章和诗歌的能力,并有较强的语言感染力。

理论重点:语调群及其划分

理论难点:降调、升调、升降调的用法

本章理论内容:

第二十八节语调

第二十九节语调群和语调核心

第三十节语调群的划分

第三十一节降调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第三十二节升调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第三十三节降升调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第三十四节美国和英国英语标对照表

理论方法与步骤:

1讲解节奏的规律和语调的高低变化

2由学生自主尝试与模仿口语中的抑扬顿挫

3相互交流和指正升降调的应用

4小组讨论心得并进行口头报告

5报告展示

6教师做反馈

第九章语调

本章理论目标与要求:了解语调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了解语调核心、语调群及其划分。了解降调、升调、降升调的基本意义和用法,有效地进行交际。具有运用所学的语音知识和技巧朗读文章和诗歌的能力,并有较强的语言感染力。

理论重点:英语语调的基本意思及用法

理论难点:用得体的语调表达自己的观点

本章理论内容:

第三十五节语调标调法

第三十六节美国英语和英国英语语调的基本比较

第三十七节陈述和叙述

第三十八节疑问

第三十九节请求和命令

第四十节问候

理论方法与步骤:

1结合课程所以之前的内容对语言的感情交流作用做理论讲解并做演示

2由学生自主尝试与模仿不同的情景

3相互交流和指正表演能力

4小组讨论心得并进行口头报告

5报告展示

6教师做反馈

四、学时分配:32学时

五、考核方法

本课程为理论性的考查课,学生总评成绩取决于学生的出勤情

况、课堂表现、期中理论考核和期末理论考核成绩等。出勤占10%,平时成绩占20%,期中成绩占20%,期末成绩占50%。期末考核采用口试的方式,学生轮流考试,内容包括朗读音标和短文。

六、参考书目

1.陈威陈丽琴,《世纪商务英语语音训练教程》,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王桂珍,《英语语音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3.汪文珍,《英语语音》,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孟宪忠,《英语语音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曲明文,《英语语音进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中级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中级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学时:45学时 学分:2.5 学分 理论学时:45 实验学时:0 适用专业: 应用化学,材料化学 课程号:BF001016 大纲执笔人:姜林 大纲审定人:朱凤岗 一、 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中级有机化学是本科(基础)有机化学的后续课程之一,本课程是在基础有机化学的 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深化,对有机反应机理进行比较深入地讨论,对立 体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同时还介绍有机化学的最新进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原 有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有机化学反应及其机理的理解,掌握一些有机化学的理 论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深造或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取代、缩合、消除、重排等反应的机理, 掌握立体化学的知识,掌握有机反应中活性中间体的结构及特征,了解周环反应的原理、 芳烃亲电反应的分速率因子,了解有机化学的新进展等。 3.课程教学改革 新课程,略。 二、 教学大纲内容 第一章 有机反应总论(2学时) 1.1有机反应的分类 按反应历程分类—自由基反应,离子反应,分子反应 按原料与产物分类—取代反应,消除反应,加成反应,分子重排反应,氧化还原反应 1.2反应热力学 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的关系式:ΔG = ΔH-TΔS 自由能与平衡常数的关系:ΔG = -RT ln K;ΔG<0,正反应容易发生 1.3反应动力学 基元反应的反应速率 r = k[A]a [B]b 反应级数 = a+b

1.4反应速率理论 碰撞理论 r = 几率因子×碰撞因子×能量因子,该理论在有机反应中很少应用 过渡状态理论 反应物 → 过渡状态[X…Y…Z]→产物;一步反应有一个过渡态、而二步反应有两个过渡态;该理论又称为活化络合物理论 Hammond假设—分子的能量改变小,它在结构上的改变也小,因此,过渡态的结构应当与能量相近的分子(反应物或产物)近似 同位素效应 动力学同位素效应 = kH/kD 1.5研究有机历程的一般方法 产品的鉴定,中间体存在的确定,同位素标记,催化剂研究,立体化学研究,动力学研究 本章重点、难点 重点:反应热力学,过渡状态理论,Hammond假设 难点:Hammond假设,同位素效应 第二章 立体化学(4学时) 2.1立体化学基础 构造异构、立体异构、构造、构型、构象的概念 对称性、手性和对映异构 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不含有手性碳原子的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2.2 构象与构象分析 链状化合物的构象—1,2–二取代乙烷、乙醛、丙酮的构象 环状化合物的构象—环己烷及其衍生物的构象 2.3 外消旋体的拆份 机械分离法 形成非对映体的拆分法 生物化学法 色谱分离法 2.4 不对称合成的几个概念 光学纯度百分率(%O.P)= [α]观 / [α]max 对映体过量百分率(%e.e)= %R-%S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2003 课程名称:英语口语 大纲执笔人:汤姆 大纲审核人:陶伟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考试课。本系列教材全套共四册,讲授对象为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及水平相当的学习者。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进行语言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顺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课堂教学以实践活动为主,同时培养对话能力要求将功能与语法结合起来。重点不放在学习语法上,而更多的是重视语言交际过程,以说话流利为口语训练的首要目标。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口语中的一些基本功能和一些基本意念的表达方法,逐步培养日常生活口语的表达能力;二年级学生应能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个方面的现象和问题进行思考,用基本准确和较为流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能参与讨论和论辩。 四、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分组讨论,角色扮演和练习 五、学时、学分 英语听力课程开设两年,四个学期。每学期课时为34学时,2学分,总学时为132学时,共计8学分。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第一学年

七、教学内容 第一学年 Unit One First Day in College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与主题“Meeting people”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式 重点及难点: Introduction; Greeting; Address system 3.主要教学内容:

1)Listening activities:Listen to three conversations and match each dialog with the right picture 2)Group work: Ask each other some Get-Acquainted Questions 3)Discussion: What courtesy titles do people in China usually use nowadays When do you use them Unit Two Hometown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与主题“Hometown”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式及相关的风景点知识介绍 重点及难点: Describing places; Describing weather 主要教学内容: 1)Discussion: some places in China are notorious for bad weather. Name three of them and describe the weather briefly 2)Reading activities:read the text and discuss the whether in different places 3)Interview: interview three classmates about their hometowns Unit Three What’s he like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与主题“Describing people”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式 重点及难点: Identifying people; Describing appearances 主要教学内容: 1)Pair work: student A and student B describe three pictures to each other without looking at the other person’s choices. Find out he common one 2)Group work: each student in the group describes a friend, a former classmate, or someone that has impressed him/her. Talk about the person’s character, habits, likes and dislikes, and ways of doing things. 3)Role play: Imagine that you are David, Linda and Judy. What would you say about your mother Unit Four Lets Go Shopping 基本教学目的和要求: 要求掌握与主题“Shopping”相关的词汇和表达式及相关的销售技巧 重点及难点: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课程代码:ZBB091003-04 适用专业:化学 课程性质:专业核心课程学时学分:96学时/ 6学分 先修要求:无机化学 大纲执笔人:黄国保大纲审核人:杨黄根 教材信息:李景宁主编《有机化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4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一、课程概述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与食品科学学院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以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的应用为重点,研究有机化学类化合物具有共同特点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具有理论性、应用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化学(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有机化学》课程主要讲授有机化合物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具有无机化学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有机化合物相关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有机化学》涉及的知识面较广,综合性强,是化学专业本科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担负着由基础到专业的特殊使命。不仅培养学生的专业观点、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而且有助于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在开发学生智能及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和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课程目标及其与毕业要求的关系 (一)课程目标 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化学教育、化工技术职业岗位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教学、化工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化学教育、医药以及化工产品的生产、化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目标如下:(1)【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理论知识教学,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立体异构、有机合成等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本着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原则,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淡化过深的反应机理,强化与实际的联系。 (2)【学科思想方法】 通过实验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实验教学以基本技能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实践课程体系。以严谨的课堂训练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加强相关实验理论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 (3)【学科教学育人】

《英语语音》理论教学大纲

《英语语音》理论教学大纲 开课院(部):外国语学院 大纲撰写: 撰写时间: 2019年3月 课程名称:英语语音 课程所属层面:①公共基础②学科基础③专业知识④工作技能 课程性质:①必修②限选③任选 课堂讲授学时:20 实践学时:12 总学时:32 总学分:1.5 周学时:2 开课学期:第1学期 一、课程的目标和要求 《英语语音》是应用英语专业的必修课。语音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首要任务,本课程从英语元音和辅音学习入手,进一步讲解和操练单词重音、句子重音、强读式和弱读式、节奏、停顿和语调,同时注重理论,通过学习英、美语言朗读材料,帮助学生形成语感,提高英美语音和语调的水平,感受英美语言和语调所表达的微妙感情及其诗情画意的魅力。 本教程以理论为主,适当讲解有关理论,并在理论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强理论。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把语音学习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英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朗读技巧。 2、学习英语元音、辅音音素的读音和常见字母组合的发音。 3、学习单词重音、句子重音、强读式和弱读式、不完全爆破、连读、节奏、停顿、基本语调的使用。 4、理解和领悟人们在表达对客观事物的陈述、疑问、请求、命令和问候等方面使用的语调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拼读元音、辅音音素,具备基本的读音、辨音能力。 2、具有根据重音、语调的变化,理解表达隐含的意图和态度。 3、具有辨别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的能力。 4、形成对语言的感受力,做到正确的停顿、连读,语音语调自然、得体,语流流畅。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自主、合作、探究和创新精神。 2、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观念。 3、形成正确的语言观和跨文化意识。 4、初步具备辩证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与其它相关学科的衔接 英语语音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如:综合英语、英语精读、英语泛读、商务英语、英语口语强化实训等都离不开英语语音作为基础。

华东理工大学有机化学(7学分)教学大纲Word版

《有机化学》(7学分)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7学分》(有机化学上4学分,有机化学下3学分)(建议本课程放于二年级) 一、教学基本目标 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它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合成、物理性质及有机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化工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并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和一定的基本技能,为后继课程和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打下必要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和研究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结合科研和生产实际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2学时) *有机化合物的含义和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共价键的性质:键长、键角、键能及其键的极性;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均裂、异裂; 自由基反应和离子型反应的特点; *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概念;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有机化学的现状和发展; *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 第二章烷烃(5学时)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烷烃的命名——系统命名法; 烷烃的结构:甲烷的结构,*碳原子的SP3杂化,?键; *构象:乙烷、正丁烷的构象;

*构象的表示方法:透视式、纽曼投影式; 烷烃的物理性质; 烷烃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自由基卤代反应, *自由基取代反应历程,*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反应热、*活化能; 氧化反应:低级和高级烷烃的氧化,有机化学中氧化反应的含义; 异构化反应、裂化反应和裂解反应。 第三章烯烃(7学时) 烯烃的通式、同系列和构造异构; 烯烃的命名:系统命名、顺反和Z-E命名(次序规则); 烯烃的结构:乙烯的结构、*碳原子的SP2杂化、*键;分子轨道理论、成键轨道和反键轨道; *构型; 烯烃的主要来源和制法:石油裂解气的分离、*醇脱水、*卤代烷烃脱卤化氢、邻二卤化物脱卤素 烯烃的化学性质: 双键的加成反应:催化加氢;*亲电加成(X2、HX、H2SO4、HOX、H2O及硼氢化—氧化水解),亲电加成规则(马氏规则)及亲电加成反应历程(含顺式、反式加成);*自由基加成——过氧化物效应及其反应历程; 烯烃的氧化:*臭氧化分解、环氧化; 聚合反应; -H的卤代、氧化。 第四章炔烃和二烯烃红外光谱(5学时) (一)炔烃 炔烃的命名;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总纲 口语是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口语课旨在传授英语口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是口头交际能力,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相结合;扩大社会文化知识面,为升入高年级打好扎实的基础。英语口语课力图把学生置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学习。把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置于一种真实、宽松、主动和持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贯彻和落实,摆脱学生“张口难”的障碍,培养学生掌握准确、流利的教学原则,提高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程内容覆盖面广,语言环境真实,情景意念生动有趣,语言范例标准地道,注意到不同场合的语言交际过程,强调学生全面的口语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的:英语口语课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英语,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就所听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能运用交际策略绕过难点达到交际的目的;能准确掌握诸如询问、请求、建议、忠告等交际功能;能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用恰当、得体的语言形式去体现不同的交际功能;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的结合。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类别:公共课 四、教学时数:周学时数 3,总学时数96 五、开课时间:第一、二学期 六、开课专业:英语口语 七、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 八、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听说基础上熟悉更多地语言交际主题,指导学生掌握听说技巧。使学生侧重掌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432023 课程英文名称: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40 实验:0 上机:0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06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1.课程的地位 本课程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选修。 2.教学目标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使学生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使学生能根据今后卓越工程师发展计划,进一步学习和钻研与本专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化学方面知识。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 掌握脂环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芳香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卤代烃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掌握醇,醚、酮、羧酸和羧酸衍生物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掌握含氮化合物、杂环化合物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分析鉴定、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 2.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 初步具备分析和解决合成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具备利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三)实施说明 教师在讲授时,应联系实验及生产实践,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生产实践观。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门课应在学生修完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化学、无机化学后开设。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1.对习题的要求 适量、适当的习题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使教师及时掌握教学效果,对下一步的教学组织,改进教学方法具有直接作用。同时,还可督促学生掌握所学内容。建议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布置作业。学习中应包含2-3次习题课。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开卷或论文。 2.考核目标: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相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情况,适当考核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等。

《英语语音》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应刘森教材-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英语语音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英语语音 总学时数:40 (实践课学时数:20 ) 学分数:2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性质:随着我国国际交往的日益深入,我们越来越意识到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规范而自然的语音、语调不仅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了良好基础,更会给人留下良好印象、交流无障碍成为每一个英语学习者孜孜以求的目标。本课程将语音的训练与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言交际:能自如地对所听到的英语语篇进行解码,没有障碍,轻松自如;能流畅地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流利顺畅,要点突出,使人听起来清晰明了,从而帮助学生在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语音学习学会进行更为有效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低年级的必修课程,属于专业技能课模块,是基础课中的基础。 它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英语语音的基本理论,并在实际会话中形成流畅的语气、语调,它要求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及探究性学习能力。该课程教学要与其他各门课程教学密切协作,学好语音需要其它课程的推动,而其他课程也需要语音的促进,语音与其他课程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采取的是“讲座-语音实验室实践-口语练习-课堂总结”相结合的上课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把机械的语音操练变成具有交际意义的听辨和交互式的练习,从而帮助学生通过语音学习学会进行更为有效的交际。 课程的教学强调其实践性:一是课堂内的实践-语言实验室的实践、网上练习的实践,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用于完成某项交际任务的实践;二是通过开展"语音语调大赛"-"语音语调模仿"、"演讲"、"电影配音"等旨在通过比赛改善学生的英语发音,提高学生英语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一个展现个人才能的舞台,在学生中营造一个多听,多说,多练英语的活泼的学习气氛,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同时通过实践培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总学时:64学时 总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1-2学期 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先修课程:无 执笔人:宫林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口语课程是英语专业本科一年级(第一,二学期)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每周2学时,共计64学时,4学分。该课旨在通过课堂的英语口语操练,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英语口语是一门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是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通过课堂内外的英语口语操练,使学生能就所听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 三、教学时数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广泛,既涉及英美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包括了时下流行于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包括购物、娱乐、健身、互联网、旅行、文化、爱情等。通过针对以上话题的学习和操练,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讨论中,不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

第一学期《英语初级口语》 Lesson 1 Frst day in college Let students talk about their first day in college. 2学时 Lesson 2 Hometown Where is your hometown? How about the people there? Are there any famous persons? 2学时 Lesson 3 What's he like? Let students talk about their own hobbies 2学时 Lesson 4 Let's go shopping! Let students practice the dialogue in shopping 2学时 Lesson 5 Striving for excellence in study Let students talk about their own learning method 2学时 Lesson 6 seeing a doctor Let students talk about their feelings. 2学时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课程性质:必修课 课程名称(中文):有机化学课程适用专业:应用化学、化工、环境等 (英文):Organic Chemistry 课程适用层次:专升本 学时:104(其中面授64,实验32)学分:6.5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学科,是应用化学、化工、及材料类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环境、生物科学等)的重要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有机化学主要讲授有机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反应、分析鉴定、制备合成、基本结构与性能关系,以及主要的有机化学反应机理,介绍学科发展前沿。 2、教学方法:课堂讲授、难题讨论、多媒体演示和实验答疑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学习有机化学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和重要有机化学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关注相关的应用信息;对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较好认识。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各类化合物的制备及主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熟悉主要有机试剂及具体应用。 (2)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定性鉴定、分离方法和了解某些定量测定方法;初步学会解析图谱,能根据图谱数据推出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3)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掌握有机活泼中间体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的生成和反应;能用结构理论、热力学、动力学来解释一

般有机化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基本掌握自由基取代、亲电加成、亲核加成、消除和芳香族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等反应机理。 (4)在熟悉各类有机化合物性质及制备的基础上,能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于有机合成。 (5)对于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石油化工、能源、材料、环境等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并对这些学科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认识。 4、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5、先修课程:大学基础化学、无机化学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第一章绪论 1、知识点 1.1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有机化合物的定义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征 1.3 分子结构和结构式 短线式、缩简式、键线式 1.4 共价键 Lewis 结构式、价键理论、轨道杂化(sp、sp2、sp3 杂化) 键长、键能、键角、键的极性、诱导效应 共价键的断裂和有机反应的类型 均裂(产生自由基)、异裂(形成正、负离子)、自由基反应、离子型反应1.5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氢键 1.6 酸碱的概念 Br? nsted 酸、Br? nsted 碱、共轭酸碱

英语语音一教学大纲

《英语语音(一)》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131901213 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3.课程性质:必修课 4.学时/学分:32 学时/ 2 学分 5.先修课程:无 6.适用专业:英语专业 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1.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英语语音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英语发音、意群、重音、话语节奏,学会使用正确、得体的语音语调表达思想,为进一步英语专业学习和交流打好基础。 2.具体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如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英语发音、朗读能力应有大幅度提高,达到以下具体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英语语音的基本概念,包括英语字母、音素、音节、重音、节奏、语调等。同时,通过重新观察和认识26个英语字母和46个音素,学生应能发现英语字母和音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形成“音-形”同步学习意识,为英语听说读做好语音准备。 课程目标2:熟悉音素的分类和发音部分分解图,掌握每个音素正确发音方法,并能纠正自身习惯性发音错误。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应能准确熟练地进行拼读单词音标和单词识读。 课程目标3:掌握实际交流中各种连贯话语的口头表达技巧,如英语语音的清浊音、轻重音、不完全爆破、弱化、连读、同化、句子停顿、句子重音、语调等,从而达到准确交际的目的。 课程目标4:通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使其具备从事专业工作的基本素质。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

四、课程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注重实际操练的基础课程, 课堂教学以课堂讲授、练习为主。课上主要侧重于音素发音的方法和朗读技巧的讲解,课下结合大量巩固练习,保证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朗读技巧。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 本课程的考核环节包括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 1 、平时考核 考核方式包括:单元测试、考勤及其他,占总成绩40%。 (1)单元测试(占总成绩40%):每单元结束后进行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情况,每次测试按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折算成40分,测试评分标准如下。 (2)出勤及其它(占总成绩60%):综合学生课堂出勤到课情况、课堂活动参与情况、课堂表现等,按百分制评分,总评后折算成60分,下表为出勤及其他评分标准。 2、期末考核 考核方式:口试。(满分100分,占总成绩60%)。

英语口语教学大纲

英语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总纲 口语是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诸项技能之一,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口语课旨在传授英语口语基础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严格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是口头交际能力,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相结合;扩大社会文化知识面,为升入高年级打好扎实的基础。英语口语课力图把学生置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口语学习。把听说领先的教学原则置于一种真实、宽松、主动和持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中去贯彻和落实,摆脱学生“张口难”的障碍,培养学生掌握准确、流利的教学原则,提高英语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英语口语教程内容覆盖面广,语言环境真实,情景意念生动有趣,语言范例标准地道,注意到不同场合的语言交际过程,强调学生全面的口语能力培养。 二、教学目的:英语口语课的目的是通过大量的口语练习和实践,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利用已掌握的英语,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能就所听到的语段进行问答和复述,能就日常生活话题进行交谈,做到正确表达思想,语音、语调自然、无重大语法错误,语言基本得体;能运用交际策略绕过难点达到交际的目的;能准确掌握诸如询问、请求、建议、忠告等交际功能;能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用恰当、得体的语言形式去体现不同的交际功能;逐步达到在英语口头表达方面准确与流利的结合。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主要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课程类别:公共课 四、教学时数:周学时数 3,总学时数96 五、开课时间:第一、二学期 六、开课专业:英语口语 七、教学对象: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学生 八、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和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听说基础上熟悉更 多地语言交际主题,指导学生掌握听说技巧。使学生侧重掌 握在旅游和餐饮主题方面的日常表达。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过程中,培养学 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会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取得在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等各方面 综合发展 九、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听 能够听懂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单词、句子及简单的口语对话。能够基本听懂正常语速的听力 内容,并能听懂课堂实训时相关主题的讨论。 (二)说 能够就相关主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和小组讨论中,积极 活跃的反映自己的观点。 (三)读 能够每天读一些英文美文,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同学之间养成用简单英语口语交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总学时:120学时讲课40学时自学80学时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环境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预修要求:无机化学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一)课程性质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合成、应用及有关问题的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学科,是高等院校化工、生化、环保、轻工、农、林、医、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学习有机化学不仅是后续课程之需要也是学生和掌握新的科技知识之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药、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问世及人类的更高需求,有机化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目的与任务 1、研究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和性质,了解重要代表物的用途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方法,使学生明确理论来自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从而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3、使学生明确有机化合物及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其一些负面影响,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生产、科研、设计等工作中加强环保意识,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命名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化学反应(包括反应条件)及应用。 3、熟悉各类化合物相互间的转化,能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 4、理解并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及规律。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后查资料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学时120,其中理论课40学时,自学80学时。

大纲正文 第一章有机化合物和性质学时:4学时(讲课2学时,自学2学时) 基本要求:了解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特性、分子轨道理论,掌握杂化轨道理论、键的极性等知识。 本章讲授要点: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知识 重点:1、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2、子轨道理论 3、杂化轨道理论。 难点:分子轨道理论 §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 §1-2 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1-3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1、价键理论。共用电子对理论。原子轨道交盖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2、分子轨道理论。 3、共价键的属性:键长、键角、键能、元素的电负性,键的极性。 §1-4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1-5 有机化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章烷烃学时:4学时(讲课2学时,自学2学时) 了解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等基本知识,理解烷烃的结构和各类氢、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烷烃的结构。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和自由基取代历程。 本章讲授要点:烷烃的性质和结构 重点:1、烷烃的结构和各类氢 2、杂化轨道理论解释烷烃的结构 3、烷烃的同分异构现象和命名 4、烷烃的化学性质和自由基取代历程 难点:取代反应的活性和自由基的稳定性 §2-1 烷烃的通式、同系列和同分异构 §2-2 烷烃的命名 1、碳原子的类型、氢原子的类型、基的概念 2、命名法:习惯命名法、衍生物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教师口语》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教师口语是研究教师口语运用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在理论指导下培养师范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口语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必修课。这门课程的开设,对提高未来教师的口语表达水平,乃至提高全民族的口语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口语作为一门公共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正确把握教师口语的特点,运用教学口语的技能、教育口语规律以及教师在不同语境中的语言运用,使学生成为学习规范的、文明的、优美的语言的典范。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教师口语是根据发展基础教育的需要、强化教师职业技能的需要开设的,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主要是: 1.教育师范生热爱祖国语言,认真学习,积极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 2.能够用标准和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一般口语交际和开展教育、教学等工作;做到熟练地发准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音节,掌握语流音变的规律,具备一定的方言辩正能力。 3.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发声技能,做到语音响亮、圆润、持久不衰。 4.掌握一般口语交际技能。做到听话准确,理解快,记得清,有一定的辨析能力;说话清晰、流畅,得体,有一定应变能力,语态自然大方。 5.初步掌握教育、教学口语的基本技能。能够根据不同的教育、教学和其他工作情景的需要,调控声音的高低强弱,掌握语气、语调、顿连、重音、节奏等口语修辞技巧,口语表达做到科学、严谨、简明、生动、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 1.根据不同内容,可灵活地采用讲授法、自学辅导法、小组讨论法、实践训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本地本校实际,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2.课程以文字教材为主,可根据不同内容,采取以教师集中辅导与自学、小组讨论相结合等多种教学形式。 3.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市电大将通过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辅导,发布教学信息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上编普通话训练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有机化学 英文名称:Organic Chemistry 适用专业:化学与化工各专业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课程学时:108学时(54?2) 课程学分:6学分(3?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 授课方式:讲授与多媒体辅助等 大纲制定人:田来进 大纲审定:有机教研室 制定时间:2013-06-26 二、使用说明 1、课程性质、目的及任务 《有机化学》课程是化学与化工学院化学、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应使学生在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的基础上,系统地获得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有机化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渗透,以及最新的成果和发展趋势。在创造性思维、了解自然科学规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获得初步的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进一步掌握新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发展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等),为培养高起点、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和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面向21世纪、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和中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化学、应用化学、环境化学、化工工艺以及相关专业的科研和开发、教学及管理工作)打好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并满足硕士有机化学课程入学考试的要求。 2、课程学时、学分、主要教学环节 (1)每周4学时,共计36周(两学期),108学时 (2)学分:6分 (3)主要教学环节 A.课堂讲授、辅导、作业、习题课。结合运用分子模型,组织研讨课、习题课或辅导课。突出教学内容的“精讲”和“启发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B.课后作业:每周约2小时。 3、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为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本课程应在学生学习化学键和原子、分子结构、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以及酸碱理论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讲授; 四大谱的原理和计算、对称守恒原理,本课程仅作一般介绍,主要由谱学、物质结构等后续课程完成。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医学类)

有机化学教学大纲 (执行大纲) (供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影像学专业使用) 化学教研室 2012、7

一、前言 课程性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及其专业方向、口腔医学、 麻醉学、医学检验、影像、基础医学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加强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影像、基础医学专业的有机化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掌握以上专业医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有机化学知识。 基本内容:包括两部分:理论授课部分、实验授课部分。理论授课部分包括:绪论、烷烃和环烷烃、烯烃和炔烃、芳香烃、立体化学基础:手性分子、卤代烃、醇硫醇酚、醚和环氧化合物、醛和酮、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衍生物、胺和生物碱、芳香杂环化合物、糖类、脂类、氨基酸多胎和蛋白质、核酸、代谢途径中的辅酶。实验授课部分包括有机物的合成、分离(色谱分离等)、性质、测定物理量、模型作业等。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应使学生系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通过实验教学应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化学基本操作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正确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性)教学方式:课堂教学采用“带着问题学”的方法,讨论与讲课相结合。

教学用书:吕以仙主编《有机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8、6 开课学期:秋季 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总学时数为84学时,其中理论54学时(机动4学时);实验30学时,具体分配见各章安排。 学分:4 二、每一章节的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学习有机化学必需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学的概念。有机化学与医学的关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共价键(共价键理论、共价键参数、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分子轨道理论、共振结构、分子间作用力)。有机酸碱理论、研究有机化合物的步骤与方法。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有机物的反应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复习与思考题:现代价键理论的要点是什么? 第二章烷烃和环烷烃 目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烷烃的异构现象(构造异构、构象异构、等基本理论)和命名方法、重要性质。 掌握环烷烃的结构特点、命名方法及化学性质。 掌握环烷烃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烷烃:烷烃的结构:烷烃的化学键(SP3杂化、CH4

雅思口语教学大纲.

《雅思口语》教学大纲(IELTS Speaking) 制定单位:大学外语教学部 制定人:赵慧婷 审核人:郭亚东 编写时间:2014年7月7日

课程说明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属性及课程介绍 “中澳班”依托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学科优势,全面系统地引进英联邦政府认可的教学体系及办学模式,采用灵活的办学机制,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继续学习和深造的需求,开设实用性强、有发展前途的专业课程,重点培养适应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急需的能熟练运用英语、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雅思英语课程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其教学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该班以基础性的英语教学和针对性的雅思考试技能培训为核心,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和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顺利达到出国学习的英语水平要求。 雅思英语课程是该班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由于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者所必须掌握的的五项基本技能,该课程又分为雅思听力、雅思口语、雅思阅读和雅思写作四门子课程 雅思口语作为中澳班学生第一学期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应试技能。在学期初,中澳班的所有学生将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摸底测试,以便教师掌握学生们的真实英语水平,并在今后的教学中因材施教,尽可能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本课程以大量模拟试题使学生熟悉、适应雅思考试,从而使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在考试中得到最好的发挥。 雅思口语课程依托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在考核时进行网络化考试。教师在此平台上进行试题库建设,并对资源进行类别管理、修改、收藏等管理。学生可以在此平台上进行语音训练。在期中考试时进行网络化考试。期末考试将进行雅思口语模考。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和雅思口语应试水平。 (三)适用对象 全日制中澳班大一新生。 (四)先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以《十天突破雅思口语剑9版》为课程教材,以剑桥雅思考试培训系列教程及雅思口语真题做为后续的教材。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徐寿昌)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时:60 学分:4.0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有机化学是食品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对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了解有机化学烷、烯、炔、脂环烃、醇、酚、醚、醛、酮、醌、卤代烃、芳香烃、羧酸及其衍生物、硝基化合物和胺、杂环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结构、来源和制备、物理及化学性质及种类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代表,以及立体化学、波谱分析等基本内容;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为以后学习食品专业中的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工艺、食品化学等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二、本课程的重点和基本要求 1.本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共价键的形成理论及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反映机理。 2.对学生的要求: 通过本门课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各大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和化学性质;了解各大类有机化合物的来源与制备、物理性质及重要代表物;初步学习阅读课外参考书,逐步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实验,进一步熟练实验技能,为专业实验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时分配表:(总60学时,理论学时)

四、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选用教材:《有机化学》,徐寿昌编。 主要参考书:《有机化学》,天津大学、华东石油学院有机化学教研室编。 《有机化学》,吉林师大等五所院校编。 《基础有机化学》,邢其毅编。 《有机化学》,汪小兰编。 实验课参考书:《有机化学实验》,兰州大学、复旦大学编。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建议 大学有机化学课程内容理论性强,化合物种类多,化学反应繁杂,因此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可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 对本课程的重点,教师可通过对各类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分析,首先总结其应有特性,然后逐一讲解化学性质,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 对本课程的难点,可采取多次重复的讲授方法,在绪论中,首先集中介绍共价键的形成理论,及在C—C、C=C、C≡C中的具体表现,然后在每章中再重复讲解,这样可加深学生的印象。对有机化学的反应机理,可从化合物所具结构(官能团)入手介绍分析,并进行各类化合物的横向比较,使学生对烷烃的自由基取代、烯烃的亲电加成、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和醛和酮的亲核加成等几大类主要的反应机理有初步了解和掌握。 六、与有关课程的衔接和分工 有机化学可在学完无机化学课程后学,也可与无机化学并列学习。它以中学化学课程和部分无机化学内容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等专业课程相衔接,与食品工艺、营养与卫生、食品添加剂、仪器分析等课程联系也比较紧密,是多门专业课的基础,尤其是高分子有机化学更是与食品密切相关。因此打好有机化学课程的基础,有利于以后多门专业课的学习。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大纲 第一章绪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