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断裂-以机制分类

断裂-以机制分类

断裂-以机制分类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现状与对策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公害,将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前提条件是要对垃圾进行分类。然而目前只有少数城市开始全面推行垃圾的分类收集。面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形势严峻,现行处理技术和政策有诸多弊端,应借鉴国外经验并探索适合国内社会文化特点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关键词] 生活垃圾;垃圾分类;垃圾处理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公害,面对不容乐观的现状,需要积极探索和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的系统的垃圾分类收集、处理方法,真正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 1 我国目前垃圾处理和分类现状 1.1 垃圾处理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城市生活垃圾,已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我国许多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已经超过了1kg/ (人?d) 这个标志性的水平线[ 1 ]。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产生量过亿吨,占世界垃圾总产生量的26.5%,且每年以8%~9%的速度增长,2010年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3.52亿t,居世界首位[ 2 ]。全国城市垃圾堆存累计侵占土地超过5 亿m2,每年的经济损失高达300亿元。今后30~50年是我国人口和城市化的高峰期,可以预见: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系统和清运能力都日益受到严峻挑战[ 2 ]。 有的垃圾处理厂只能进行一次粗略的分拣,由于量大物杂,难以分清,并且厂区内外臭气熏天,殃及周边居民、单位;由于科技进步,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加速,游走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拾荒匠,用锤砸火烧的土法把可卖的部分取下,把铅、镉、汞、聚氯乙烯塑料、溴化二噁英等重金属、特殊污染物丢进了城市垃圾箱,其数量将成倍快速增长[ 3 ],这些不可能被一般垃圾处理厂或污水厂处理好的特殊垃圾,通过渗透、生物富集等作用,将对我国的土壤、水体和人民的健康造成相当大的危害。国外的一些研究指出,未经过检查分类的垃圾收集会导致经济系统的衰退[ 4 ]。可见,城市垃圾已成为公害。 面对已成为公害的城市垃圾,要做到城市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前提条件是实行垃圾分类。 1.2 现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主要采用填埋、焚烧和堆肥等方法,其中,填埋是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占全部处理量的70%以上;其次是高温堆肥,占20%以上;焚烧量甚微[ 5 ] 。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对垃圾的成分要求也不尽相同。目前对垃圾的处理能力小,处理设施技术水平低,存在污染隐患多[ 6 ] 。 1.2.1 焚烧技术焚烧是建立在政府向居民高额收费、政府大量补贴、垃圾源头严格分类、垃圾热值较高的情况下的处理方式。垃圾经过焚烧后,体积减少85%;降低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但焚烧过程会产生粒状污染物,酸性气体及毒性有机氯化物,主要为二噁英类(PCDDS)和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类。尤其二噁英这类物质对人类健康影响严重, 人体对二噁英的暴露途径主要是经口摄入、皮肤接触以及呼吸道吸入。二噁英的主要靶器官有脂肪组织、免疫系统、肝脏以及胚胎。大量的研究证实[7~10],二噁英能够导致皮肤性疾病,产生免疫毒性、内分泌毒性、生殖毒性、发育毒性,并具有很强的致畸和致癌性。焚烧垃圾中当热值偏低时还需另外添加燃料,就可能产生更多的健康有害物质。而经过垃圾分类,在提高垃圾热值的同时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产生。 1.2.2 堆肥技术废物中的有机质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借助各类微生物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经消化后最终成为适于农田使用的肥料。城市垃圾曾经作为肥料受到农民的欢迎,但在1979 年左右农民开始拒绝接收城市垃圾,原因在于原先垃圾成分多为有机餐厨垃圾,如今垃圾主体包含塑料袋、电池、有毒金属等有害物质,堆肥产品混入这类物质就会带入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11 ]。实行垃圾分类,将易腐烂、易降解的有机质分选出来制作有机肥料,将

垃圾分类处理办法

垃圾分类制度及分类处理办法 垃圾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废物,“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垃圾是地球上惟一增长的资源”,它应该是可循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何对待、处理和利用垃圾可以反映出一个学校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素质。 我校很早就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制定了分类与管理的方法,并进行了大力宣传,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校园垃圾的分类: 1.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原则: 人人有责,加强管理,重在实效,持之以恒 2.垃圾分类的具体做法: (1)可回收垃圾(指:纸类、塑料类、金属类、玻璃类等能变卖的垃圾)。 (2)食堂垃圾(指:剩饭剩菜,菜根菜叶、废弃油指等)。 (3)有毒有害垃圾(指: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实验室过期药品、废旧电器等电子垃圾)。 (4)不可回收垃圾(指:塑料类、瓜皮果壳、建筑垃圾和其他清扫垃圾等)。 (5)绿化带的落叶、杂草、草皮等垃圾。 二、校园垃圾分类处理的办法: 1.学校在公共场所和主干道边同一位置设置两种垃圾箱,一种为可回收垃圾箱,另一种为不可回收的垃圾箱,全校师生员工必须按有关要求将垃圾放入相对应的垃圾箱内,各班各室设置不同种类的垃圾袋(纸盒),按要求分类投放处理。 2.废纸及废纸品、塑料饮料瓶以及能变卖的其它塑料;易拉罐、玻璃瓶及 能变卖的其它可利用的废弃物均必须投入到可回收垃圾箱。 3.各班各室清扫的不可回收的垃圾必须统一集中倒入学校指定的垃圾箱内。

4.有毒有害垃圾、废旧电子垃圾、交总务处集中统一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5.落叶、杂草、草皮等清扫后集中处理。 6.建筑垃圾等由施工单位妥善处理。 三、校园垃圾回收的措施 1.学校各班设立专门垃圾回收点,设分类储藏箱若干个(暂设储藏箱2只,一只回收易拉罐、可乐瓶、矿泉水瓶、牛奶瓶,另一只回收废纸),废电池回收桶一只。 2.每天各班安排专人做环保卫士负责监督、检查、整理。 3.每月所得的回收费有专人做好登记,并归各班所有。 四、校园垃圾分类的管理 1.加大力度,进行广泛的宣传。要把分类的具体方法标示在显眼处,要让每一位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我校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办法,并自觉遵守,分类首先要从源头上把好关。尤其是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工人要养成垃圾分类和集中处理,保持环境卫生的习惯,不能四处乱丢垃圾。教师要督促学生、检查落实跟进劳动课的垃圾处理,要清运到指定地点,不能乱丢乱放,也不能留手尾。 2.要加强过程管理,对已分类的垃圾要及时收集,清洁工人要按要求进行处理,把好出口关。学校对垃圾分类的设施设备提供物质保障。 3.奖罚结合,持之以恒。对初次不按要求进行垃圾分类的教职工给予提醒指正,造成不良影响或屡教不改者给予批评,批评后仍不改正者将按照过失给予处理。对模范遵守本制度,表现良好者,学校每年集中给予表彰和奖励,奖励基金可从变卖可回收垃圾所得提取一定比例,学校再提供一部分,两者结合。 小浪底镇相留小学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危险、有害因素分类 目前,在我国安全评价工作中,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主要有3个标准,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健康”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一)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 1.人的因素 (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 (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2.物的因素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3.环境因素 (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 (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4.管理因素 (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 (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 (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 (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 (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 (二)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的物体打击。

运动损伤的分类

运动损伤的分类 ①按受伤的组织分类 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损伤、滑囊损伤、软骨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 ②按损伤组织是否与外界相同分类 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③按损伤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暴力打击)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迁延成的慢性损伤和劳损)。 ④按伤情轻重分类 a. 受伤后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或不丧失工作能力为轻伤。 b. 伤后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患部要停止运动或丧失工作能力24小时以上,需治疗的损伤为中等损伤。 c. 伤后完全不能训练或需住院治疗的损伤为重伤。 2.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①运动专项技术因素 各运动项目都有其自己的技术特点,人体各部位所承担的负荷是不同的,受力也是不均衡的,所以不同的专项运动可能会对其相应负荷重的部位造成各种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 膝关节容易受伤;标枪运动员肩部以受伤等。 ②人体解剖生理因素 人体的结构从解剖和生物力学的角度看,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宜运动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 环节在有些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如:肩关节的关节盂小而浅,而肱骨头大,周围韧带力 量较薄弱,在做肩部的大幅度运动中或突然摔倒史上臂撑地,极易造成间关节脱臼。 ③思想认识因素 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虽然不能避免,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不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运动损 伤是可以避免的,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将防伤防病意识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作为学 生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盲目蛮干、麻痹大意。 ②准备活动方面的因素 a. 不做准备活动 b. 准备活动不充分 c.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体育课的内容不相符 d. 准备活动的量过大 e. 准备活动距正式运动的时间过长 ③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 ④运动负担量过大 ⑤身体机能不良 在睡眠或休息不好,患并带伤或伤病的初愈阶段,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 下若参加剧烈的运动,将会因肌肉力量较弱,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下降导致损伤的发

各部位损伤分级

各部位损伤分级中各名称说明: 1.国际疾病分类(ICD-10): 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CD),是依据疾病的某些特征,按照规则将疾病分门别类,并用编码的方法来表示的系统。目前全世界通用的是第10次修订本《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仍保留了ICD的简称,并被统称为ICD-10 ICD分类依据疾病的4个主要特征,即病因、部位、病理及临床表现(包括:症状体征、分期、分型、性别、年龄、急慢性发病时间等)。每一特性构成了一个分类标准,形成一个分类轴心,因此ICD是一个多轴心的分类系统。 ICD分类的基础是对疾病的命名,没有名称就无法分类。但疾病又是根据他的在本质或外部表现来命名的,因此疾病的本质和表现正是分类的依据,分类与命名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当对一个特指的疾病名称赋予一个编码时,这个编码就是唯一的,且表示了特指疾病的本质和特征,以及他在分类里的上下左右联系。

2.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是以解剖学为基础、一致认同、全球通用的损伤严重度评分法,它依据损伤程度,并按身体区域对每一损伤进行6个等级划分。 AIS分值:1分:轻度;2分:中度;3分:较重;4分:重度;5分:危重;6分:极重(不可治)将人体划分为头,面,颈,胸,腹和盆腔,颈椎,胸椎,腰椎,上肢,下肢,体表等11个部位 3.器官损伤定级OIS OIS(Organ Injury Scaling)是由美国外伤医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Surgery of Trauma)所主导对每个器官伤害,由最轻1 分至最重6分做一個客观分级,并与ICD-9和AIS做一对照,於此共收集三十二項,主要是腹部和胸部器官伤害分级。

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规范公司的垃圾管理,为企业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同时为了确保垃圾的及时外运处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垃圾的分类: 依据公司目前的垃圾情况,分为危险废弃物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三大类。 1.2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虽然暂时拆除、报废或不用,但经过 处理可以利用;或此处无用它处有用,以及可以被废品回收部门回收 的垃圾。这类的垃圾有可以利用的金属类、木板类、书刊类、文件类、塑料类、玻璃类以及包装材料等。 1.3不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公司无法经燃烧处理和回收利用, 需交由施工单位或环卫部门外运处理的垃圾。这类的垃圾有建筑类、保温材料类(石棉、聚酯)、化学品废弃物(硅藻土、含污染物化学品 的尘土、废弃物等)、生产性材料(二科RO膜撤换的滤芯、反应釜衬胶、包装物、废弃润滑油、电子类、取样瓶、胶管、桶、滤布、废 弃胺化物、活性污泥、焚烧灰渣等)、尘渣类、生活类(蔬菜根、叶、果皮、核等)等。 二、垃圾定点设置及垃圾分类存放划定 2.1垃圾定点设置:公司的垃圾存放采用定点设置的方法,并实 施分类存放管理,以利于外运处理和日常管理。垃圾定点区为新建 仓库北,分别设有金属类、包装类、岩棉类、硅藻土类、滤芯类、 玻璃类、及生活垃圾类7个单独临时存放周转区。 2.2区域放置垃圾类别定义: 2.2.1金属类区存放车间维修报废的一般金属废弃物,如管路、 阀门、边角料、废弃铁丝、铁皮等金属垃圾。 2.2.2包装类区存放车间报废的软、硬类原料包装物及容器。

2.2.3岩棉类区只存放因设备、设施维修报废的保温岩棉及其它 保温材料。 2.2.4硅藻土类区存放车间废气的硅藻土、含染料的渣土类及废 气树脂、胺化物类垃圾。 2.2.5滤芯类区存放车间报废的滤芯、反渗透膜、滤布。 2.2.6玻璃类区存放玻璃类、电子类、塑料类及车间较小的包装 容器。 2.2.7生活垃圾类区存放食堂及各部门产生的菜叶、果皮等垃圾 和焚烧后的灰渣。 三、垃圾的分类管理制度:各部门依据垃圾产生的种类特点,严格实施分类存放,并确保及时转运至公司的垃圾中转站,实施分区 存放,部门对输送的垃圾分类质量负责到底。 3.1可燃垃圾: 3.1.1生产一、二、三科、仓库及门卫的可燃垃圾,一律在每日 下午1:00以前,集中送到焚烧炉北空地处,由环卫人员检查确认后 进行集中焚烧。 3.1.2综合办公楼各部门的可燃垃圾,于8:30以前集中到垃圾 桶中,由环卫人员拿到焚烧炉处,和其它部门的可燃垃圾一起烧毁 处理。 3.1.3公司所有部门的可燃垃圾中,如有涉及部门或公司机密的,由自己部门到焚烧炉处进行烧毁处理。 3.2可回收利用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的处理,必须在实施去害 处理后,统一交由安全环境科联系处理。垃圾产生部门因私自处理 产生的问题,由处理部门负责人承担相应责任。 3.2.1车间直接产生的废弃物,由产生部门负责无害化处理后, 交由环卫人员验收存放;

危险、危害因素定义、分类

危险危害因素: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直接原因分类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 2. 防护缺陷(防护不当) 3. 电危害(漏电) 4. 噪声危害 5. 振动危害 6. 电磁辐射(X射线) 7.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 8. 明火 9.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 10. 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 11. 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 12. 作业环境不良(缺氧) 13.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 14. 标志缺陷(无标志) 15.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 易燃易爆性物质 2. 自燃性物质 3. 有毒物质 4. 腐蚀性物质 5.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 2. 传染病煤介物 3. 致害动物 4. 致害植物 5.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单项选择题] 1、长途跋涉所致的骨折最常发生在()。 A.股骨颈 B.股骨干 C.第二跖骨 D.胫骨干 E.距骨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骨骼受到长期、反复的运动震荡,外力积累造成慢性损伤性疲劳骨折。如长途跋涉所致的第二跖骨颈骨折。此类骨折虽多无移位或移位不多,但愈合缓慢。 [单项选择题] 2、凹陷骨折多发生于()。 A.脊椎 B.四肢关节 C.四肢长骨 D.骨盆 E.颅骨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依据骨折的形态而言,骨折包括凹陷骨折,如颅骨因外力使之发生部分凹陷。 [单项选择题] 3、不属稳定骨折的有()。() A.单纯骨折 B.横形骨折 C.裂纹骨折 D.嵌插骨折 E.轻度压缩骨折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稳定性骨折即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的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纹骨折、青枝骨折、嵌插骨折、横形骨折、压缩骨折等。 [单项选择题]

4、裂纹骨折多不发生于()。 A.脊椎 B.长骨干 C.关节处 D.颅骨 E.肩胛骨 参考答案:A [单项选择题] 5、不属开放性骨折的有()。 A.颅底骨折 B.肋骨骨折端刺破胸膜 C.耻骨骨折引起尿道破裂 D.尾骨骨折引起直肠破裂 E.骨折端刺破肌肉深筋膜,直接压迫皮肤而引起坏死和剥离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附近皮肤及皮下软组织破裂,骨折断端与外界相通的一类骨折。如颅底骨折、耻骨骨折引起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直肠破裂、骨折端刺破肌肉深筋膜,直接压迫皮肤而引起坏死和剥离。 [单项选择题] 6、在同一骨折中与分离移位不能同时存在的移位有()。 A.成角移位 B.侧方移位 C.缩短移位 D.旋转移位 E.重叠移位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分离移位是指两骨折段在同一纵轴上互相分离,形成间隙。缩短移位是指两骨折段相互重叠或嵌插,使其缩短。因此分离移位与缩短移位不可能同时存在。骨折段移位类型不包括重叠移位。 [单项选择题] 7、不属陈旧性骨折的有()。 A.腕舟骨折15天 B.股骨颈骨折25天 C.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5天 D.桡骨颈骨折“歪戴帽”2周 E.青枝骨折12天 参考答案:E 参考解析:陈旧性骨折即伤后不能复位的骨折,一般为三周以上的骨折。新鲜

职业危害的分类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3101 职业危害的分类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职业危害的分类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按来源分类 职业危害因素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类: 1)来源于生产工艺过程。随着生产技术、机器设备、使用材料和工艺流程变化不同而变化。如与生产过程有关的原材料、工业毒物、噪声、振动、高温、辐射及传染性因素等因素有关。 职业有害因素可来源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各个方面,有的是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有的是生产中使用的辅料,有的是生产过程中的中间产品或副产品,有的是成品(如有机磷农药),有的是原料中的杂质(如乙炔中含砷化氢和磷化氢),也可以是生产过程中产

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垃圾分类管理办法 1、目的:为了规范公司的垃圾管理,为企业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同时为 了确保垃圾投放及分类处理,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公司所有员工。 3、内容 1、垃圾的分类依据公司目前的垃圾情况,分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危 险垃圾三大类。 1.1可回收垃圾:是指在生产中产生的可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 如工作中产生的金属类、纸类、木板类、书刊报纸类、塑料类、玻璃类、 纺织类等垃圾。 1.2、不可回收垃圾: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 圾,如生活中的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建筑垃圾等。 1.3、危险垃圾: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对自然环境有一定危害的垃圾, 如废旧的电池、荧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药品、化妆品等,还包 括烟头、煤渣、油漆颜料等。 2、各区域对垃圾进行分类管理,具体如下: 2.1、车间使用绿色、黄色、红色来区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危险 垃圾,每月由总务部门负责请购和发放垃圾袋,生产人员将垃圾按分类投 放到相应的垃圾袋中,每天下班之前整理好分类的垃圾,然后送至垃圾房, 放至相对应的垃圾区域,由清洁员整理。 2.2、如在生产中产生的粉末或碎末状垃圾,要用相对应的袋子进行整理、 打包,放到指定区域或垃圾桶内,严禁未打包丢弃至垃圾房。 2.3、办公区域分绿色、黄色、红色来代表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危 险垃圾,按垃圾箱上的分类标识投放。由清洁员在下班前整理、打包,送 至垃圾房。 2.4、生产中产生的大量纸类垃圾或木板类垃圾,需送至垃圾房前按垃圾分 类标识进行整理、纸箱需拆开,木板需堆放整齐,不得随意乱丢。 2.5、各部门人员丢弃垃圾时,严格按照垃圾类别进行分类废弃,不得混放。 3、垃圾收集处理办法: 3.1、各部门办公区域整理的废弃垃圾需统一按分类放置到对应的垃圾桶里。 3.2、总务部门清洁工在每天下午4:30分准时去办公区域收集整理垃圾, 送至公司垃圾房内分区域摆放整齐。 3.3、可回收垃圾由清洁员整理,联络废品收购商回收利用。 3.4、不可回收垃圾存放不可回收区域,由环卫所进行处理。 3.5、危险垃圾由总务部门联络有资质的危险废弃物处理公司进行专业处理。 3.6、生产部门送垃圾去垃圾房时间为早上07:50-08:30、下午16:40-17:30、 晚上20:30-21:30,其他时间禁止将垃圾送至垃圾房,违者给予罚款20 元/次。

职业病危害分类大全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一、粉尘类: (一)矽尘(游离二氧化硅含量超过10%的无机性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矽肺 (二)煤尘(煤矽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煤工尘肺 (三)石墨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墨尘肺 (四)炭黑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炭黑尘肺 (五) 石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石棉肺 (六) 滑石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滑石尘肺 (七) 水泥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水泥尘肺 (八) 云母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云母尘肺 (九) 陶瓷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陶瓷尘 (十) 铝尘(铝、铝合金、氧化铝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铝尘肺 (十一) 电焊烟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电焊工尘肺 (十二) 铸造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铸工尘肺 (十三) 其他粉尘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其他尘肺 二、放射性物质类 (电离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r射线)等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外照射急性放射病、外照射亚急性放射病、外照射慢性放射病、内照射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疾病、放射性白内障、放射性肿瘤、放射性骨损伤、放射性甲状腺疾病、放射性性腺疾病、放射复合伤、根据《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他放射性损伤。 三、化学物质类: (一)铅及其化合物(铅尘、铅烟、铅化合物,不包括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铅及其化合物 (二)汞及其化合物(汞、氯化高汞、汞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汞及其化合物中毒 (三)锰及其化合物(锰烟、锰尘、锰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锰及其化合物中毒 (四)镉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镉及其化合物中毒

(五)铍及其化合物 铍病 (六)铊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铊及其化合物中毒 (七)钡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钡及其化合物中毒 (八)钒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钒及其化合物中毒 (九)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砷及其化合物(不包括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及其化合物中毒 (十一)铀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铀中毒 (十二)砷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砷化氢中毒 (十三)氯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氯气中毒 (十四)二氧化硫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硫中毒 (十五)光气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光气中毒 (十六)氨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氨中毒 (十七)偏二甲基肼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偏二甲基肼中毒 (十八)氮氧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氮氧化合物中毒 (十九)一氧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一氧化碳中毒 (二十)二氧化碳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二氧化碳中毒 (二十一)硫化氢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硫化氢中毒 (二十二)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磷化氢、磷化锌、磷化铝中毒 (二十三)氟及其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工业性氟病 (二十四)氰及腈类化合物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氰及腈类化合物中毒 (二十五)四乙基铅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四乙基铅中毒 (二十六)有机锡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有机锡中毒

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第二章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 目的与要求 1、了解损伤的分类及意义 2、熟悉损伤的病因(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3、掌握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 4、了解损伤与五脏的关系 5、了解损伤与津液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1、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 2、损伤中肝肾与筋骨的关系 3、损伤中气血病理变化 讲课形式 面授结合自学 第一节损伤的分类 损伤定义: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 对疾病(症候群)进行分类是进入临床思维的第一步 按损伤的性质和特点主要有下列分类方法。 1、按损伤部位分类: 分为外伤和内伤。外伤是指皮、肉、筋、骨、脉损伤.可根据受伤的具体部位分为骨折、脱位与筋伤;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 2、按损伤性质分类: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是指由于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确而使外力长期累积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病症。 3.按受伤时间分类: 分为新伤与陈伤。新伤是指近期(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 4.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 根据受伤部位的皮肤或粘膜是否破损,可分为闭合性损伤与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皮肉为人之外壁,皮肤完整,则伤处不致污染,外邪不易浸入。皮肤破损,外邪可以从伤口侵入,容易发生感染。 5.按受伤程度分类: 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与重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受伤的部位及其面积的大小、深度等。

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 [运动损伤的常见分类有哪些]

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运动损伤的常见分类有哪些] 功能训练的核心目的是预防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良好的动作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保障;运动损伤的分类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编整理运动损伤的分类的资料,仅供参考。 运动损伤的分类 ①按受伤的组织分类 可分为皮肤损伤、肌肉损伤、肌腱和韧带损伤、关节损伤、滑囊损伤、软骨损伤、骨损伤、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和内脏损伤。 ②按损伤组织是否与外界相同分类 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③按损伤病程分类 可分为急性损伤(指一瞬间遭受暴力打击)和慢性损伤(急性损伤迁延成的慢性损伤和劳损)。 ④按伤情轻重分类 a. 受伤后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或不丧失工作能力为轻伤。 b. 伤后不能按原计划进行训练,患部要停止运动或丧失工作能力24小时以上,需治疗的损伤为中等损伤。

c. 伤后完全不能训练或需住院治疗的损伤为重伤。 2.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①运动专项技术因素 各运动项目都有其自己的技术特点,人体各部位所承担的负荷是不同的,受力也是不均衡的,所以不同的专项运动可能会对其相应负荷重的部位造成各种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膝关节容易受伤;标枪运动员肩部以受伤等。 ②人体解剖生理因素 人体的结构从解剖和生物力学的角度看,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宜运动的薄弱环节。这些薄弱环节在有些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如:肩关节的关节盂小而浅,而肱骨头大,周围韧带力量较薄弱,在做肩部的大幅度运动中或突然摔倒史上臂撑地,极易造成间关节脱臼。③思想认识因素 体育运动中发生损伤虽然不能避免,但我们应该认识到他不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运动损伤是可以避免的,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将防伤防病意识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而作为学生则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不盲目蛮干、麻痹大意。 ②准备活动方面的因素 a. 不做准备活动 b. 准备活动不充分 c. 准备活动的内容与体育课的内容不相符 d. 准备活动的量过大

医疗垃圾分类 与 处置方法

2018年美台卫生院(第一期)医疗垃圾分类 与处置方法培训资料 医疗垃圾概念 什么是医疗垃圾?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所有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绝对不可以混放。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属于医疗垃圾呢?如使用过的棉球、沙布、胶布、废水、一次性医疗器具、术后的废弃品、过期的药品等都属于医疗垃圾。据国家卫生部门的医疗检测报告表明,由于医疗垃圾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污染等特征,其病毒,病菌的危害性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如果处理不当,将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也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 医疗垃圾五大分类方法 医疗垃圾成分复杂,根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医疗垃圾主要包括:

一、感染性废物: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引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a、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b、使用后的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c、废弃的被服; d、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的培养基、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废弃的血液、血清。 二、病理性废物: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编制)

垃圾分类处理管理办法 1目的 规范公司垃圾收集点的设置、标识、分类;划分管理范围,明确管理职责;认真做好垃圾分类收集,回收一切可利用资源,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科学处理危险废物,防止污染环境。 2范围 适用公司内所有垃圾分类收集点、项目施工建设的建筑垃圾堆放点。包括项目施工现场、职能部门、各事业部、食堂产生的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危险废物收集点。 3定义 在项目施工建设、生产、办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危险废物、废溶剂分类收集,严格按垃圾分类管理。 3.1不可回收垃圾:在生产、办公活动、生活中产生的没有利用、再生利用价值的垃圾。如:废弃餐盒、餐余废弃物, 腐变的食物等。 3.2 可回收垃圾:在生产、办公活动、生活中产生的可利用、再生利用价值的垃圾。女口:废铁铝屑, 包装物(木材、原材料编织袋、纸箱)、饮料瓶等。 3.3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 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公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废物有: 3.3.1 有机溶剂废物(编号HW06:从有机溶剂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不包括HW42 类的废有机溶剂),主要有废催化剂,清洗剥离物,反应残渣及滤渣,吸附物与载体废物); 3.3.2 废矿物油(编号HW08:废机油、原油、液压油、真空泵油、柴油、汽油、重油、煤油、 热处理油、樟脑油、润滑油(脂)、冷却油); 3.3.3废乳化液(编号HW09:从机械加工、设备清洗等过程中产生的废乳化液、废油水混合物) 3.3.4 染料、涂料废物(编号HW12:从油墨、染料、颜料、油漆、真漆、罩光漆的生产配制和 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3.3.5 有机树酯类废物(编号HW13:从树酯、胶乳、增塑剂、胶水/胶合剂的生产、配制和使用过程中产生的 废物;

损伤分级

创伤评分-创伤严重度评分:TRISS The Trauma Score – Injury Severity Score (TRISS) determines the probability of survival (Ps) of a patient 创伤评分-创伤严重度评分(TRISS)决定了病人的生存概率(PS ) from the ISS and RTS using the following formulae: 从国际空间站和RTS使用下列公式:Where 'b' is calculated from: 'B'是计算: The coefficients b0 - b3 are derived from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the Major Trauma Outcome 来自重大创伤的结果多元回归分析系数B0 - B3 Study (MTOS) database. 研究(MTOS)数据库。AgeIndex is 0 if the patient is below 54 years of age or 1 if 55 years and over. AgeIndex是0,如果病人是低于54岁,如果55岁以上或1。 b0 to b3 are coefficients which are different for blunt and penetrating trauma. B0至B3系数是不同的生硬和穿透伤。If the patient is less than 如果病人是少于 15, the blunt index for b3 (Age) is used regardless of mechanism. 15,B3(年龄)的钝指数是不管用的机制。 APPENDIX 1附录1 Small Bowel Injury Scale小肠损伤分级 Grade*等级* Description说明 AIS-90 I 级 Hematoma 血肿Contusion or hematoma without devascularization 没有断流的挫伤或血肿2分Laceration 裂伤Partial thickness, no perforation 偏厚,无穿孔2分 II 级 Laceration 裂伤Laceration <50% of circumference 裂伤<周长的50 %3分 III 级 Laceration 裂伤Laceration >50% of circumference without transection 裂伤>周长的50%,无横断3分 IV级 Laceration 裂伤Transection of small bowel 横断小肠4分 V 级 Laceration 裂伤Transection of small bowel with segmental tissue loss 横断小肠节段性组织损失4分 V ascular 血管Devascularized segment Devascularized段4分 * Advance one grade for multiple injuries up to grade III *提前一级多处受伤三级 Colon Injury Scale结肠损伤分级 Grade*等级* Description说明 AIS-90AIS - 90 I 级 Hematoma 血肿Contusion or hematoma without devascularization 没有断流的挫伤或血肿2分Laceration 裂伤Partial thickness, no perforation 偏厚,无穿孔2分 II 级 Laceration 裂伤Laceration <50% of circumference 裂伤<周长的50 %3分 III 级 Laceration 裂伤Laceration >50% of circumference without transection 裂伤>周长的50%,无横断3 分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垃圾分类管理规定 1.0 目的 提高物业服务处员工的环保意识,为确保管理区域内垃圾分类处理,配合业主方完成垃圾分类管理。 2.0 范围 适用服务处垃圾分类管理工作。 3.0 规定 3.1垃圾分类: 3.1.1可回收垃圾:塑料、金属、玻璃、纸类、织物等。 3.1.2不可回收垃圾:食物残渣、瓜皮果壳、烟头、尘土、卫生废纸等。 3.1.3有害垃圾:荧光灯管、油漆桶、化学品、过期药品、废旧电池等。 :31.4其他垃圾:建筑垃圾、旧家具、旧家电以及除分类以外的垃圾。 4.0垃圾分类处理设施: 4.1每个楼层设置两个垃圾箱,位于楼层东侧卫生间之间,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 4.2大楼西南侧配电房处设置四个垃圾箱,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4.3运管处(交通工程建设管理处)大楼每层设置两个垃圾箱,位于楼层走廊,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 4.4各科室办公室内均放置2个垃圾箱,分为可回收、不可回收。 4.5物业服务处申购黄色、绿色两类环保垃圾袋,用于放于相应垃圾桶内,分类回收垃圾。 5.0员工的垃圾分类回收培训 5.1垃圾分类回收培训纳入员工应知应会培训范围内,每季度培训不少于一次。 5.2员工必须熟悉垃圾分类及正确投放。 6.0垃圾二次分拣 6.1保洁员对负责的区域垃圾进行二次分拣,正确放置。 6.2机动保洁员对大楼所有的垃圾进行分拣,正确放置。

6.3外围保洁员对外围垃圾进行分拣,正确放置。 7.0垃圾分类管理措施: 7.1服务处配合业主方加强宣传,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有责。 7.2加强对垃圾分类的检查处理,发现未按照要求分类的,及时纠正。 7.3对三次以上未按照要求分类的保洁员进行批评教育, 7.4对造成吴江市垃圾分类管理领导小组检查出的交通大楼不合格项的人员,追究有关责任。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为保证生产垃圾放置整洁、安全,治理乱倒垃圾行为,需要制定并实施相应的管理制度。X今天为你整理了范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范本篇一 为了规范公司的垃圾管理,为企业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同时为了确保垃圾的及时外运处理,特制订本制度。 一、垃圾的分类: 依据公司目前的垃圾情况,分为危险废弃物垃圾、可回收利用垃圾和不可回收利用垃圾三大类。 危险废弃物垃圾:是指会对大气及周边环境产生危害的垃圾。这类的垃圾有化学品废弃物(实验产生的废漆,废料,污水池废渣,生产时产生的废料废渣,包装过滤袋等。 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虽然暂时拆除、报废或不用,但经过处理可以利用;或此处无用它处有用,以及可以被废品回收部门回收的垃圾。这类的垃圾有可以利用的金属类、木板类、书刊类、文件类、塑料类、玻璃类以及包装材料等。 不可回收利用垃圾:是指公司无法经燃烧处理和回收利用,需交由施工单位或环卫部门外运处理的垃圾。这类的垃圾有建筑类、保温材料类(石棉、聚酯)、化学品废弃物(硅藻土、含污染物化学品的尘土、废弃物等)、生产性材料(二

科RO膜撤换的滤芯、反应釜衬胶、包装物、废弃润滑油、电子类、取样瓶、胶管、桶、滤布、废弃胺化物、活性污泥、焚烧灰渣等)、尘渣类、生活类(蔬菜根、叶、果皮、核等)等。 二、垃圾定点设置及垃圾分类存放划定 垃圾定点设置:公司的垃圾存放采用定点设置的方法,并实施分类存放管理,以利于外运处理和日常管理。垃圾定点区为新建仓库北,分别设有金属类、包装类、岩棉类、硅藻土类、滤芯类、玻璃类、及生活垃圾类7个单独临时存放周转区。 区域放置垃圾类别定义: 金属类区存放车间维修报废的一般金属废弃物,如管路、阀门、边角料、废弃铁丝、铁皮等金属垃圾。 包装类区存放车间报废的软、硬类原料包装物及容器。 岩棉类区只存放因设备、设施维修报废的保温岩棉及其它保温材料。 硅藻土类区存放车间废气的硅藻土、含染料的渣土类及废气树脂、胺化物类垃圾。 滤芯类区存放车间报废的滤芯、反渗透膜、滤布。 玻璃类区存放玻璃类、电子类、塑料类及车间较小的包装容器。 生活垃圾类区存放食堂及各部门产生的菜叶、果皮等垃

医疗垃圾分类及处理试题

医疗废物分类及处理相关知识测试题 姓名科室分数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3分 1、在医疗活动中使用过的一次性帽子、口罩、防护服、鞋套等应投入以下哪种颜色的包装袋?() A、黄色专用包装袋 B、黑色专用包装袋 C 、红色专用包装袋D、白色专用包装袋 2、对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处理正确的是那一项?() A、首先在产生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然后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B、按感染性废物收集处理 C、置于专用包装容器内,密封送医疗废物处置单位 D、在生产地点进行压力蒸汽灭菌或者化学消毒处理后倒入生活垃圾中 3、医疗机构收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属于什么废物?() A、病理性废物 B、严重污染性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4、废弃的化学消毒剂属于哪类医疗废物?() A、病理性废物 B 、药物性废物C、损伤性废物D、化学性废物 5、盛装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多少时,应当使用有效封口方式?() A、3/4 B、2/3 6、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属于哪一类废物?() A、病理性废物 B、感染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化学性废物 7、哪种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A、病理性废物 B、隔离的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 C、生活垃圾 D、感染性废物 8、哪种物品不属于病理性废物?() A、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 B、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C、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 D、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9、下列哪类物品不属于药物性废物?() A、废弃的一般性药品; B、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 C、菌种、毒种保存液; D、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 10、生活垃圾及未被污染的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外包装应放入()? A、黄色包装袋 B、红色包装袋 C、黑色包装袋 D、利器盒 11、以下物品中属于感染性废物的有哪种?() A、变质免疫球蛋白 B、臀垫 C、过期的84消毒液 D、用过的戊二醛消毒剂 12、病人使用过的吸氧面罩属于哪种医疗废物?() A、感染性废物 B、病理性废物 C、损伤性废物 D、一次性废物 13、感染性废物应放入()?A、黄色包装袋B、红色包装袋C、黑色包装袋D、利器盒 14、损伤性废物应放入()?A、黄色包装袋B、红色包装袋C、黑色包装袋D、利器盒 15、化学性废物应放入()?A、黄色包装袋B、红色包装袋C、黑色包装袋D、利器盒 16、病理性废物应放入()?A、黄色包装袋B、红色包装袋C、黑色包装袋D、利器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