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孩子信息素养的培养,应该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使孩子了解信息文化,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主体意识、形成顺应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社会。现结合具体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应用为信息素养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应重视教学环境的现代化建设,不但要从孩子学习信息技术的层次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而且要从孩子应用信息技术的深层次培养其信息素养。这就为孩子营造了优良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同时也创造了浓郁的信息文化氛围。小学推广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让孩子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孩子信息素养技能。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分组讨论、交流,进行协同学习,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共事的能力;学生使用电子邮件、新闻组、聊天室、虚拟环境等Internet上的工具与教师进行自信的交流与讨论,实现网上辅导和网上答疑。

小学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校园的信息化教学和管理,形成一种应用信息技术的氛围。在信息化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法研究的基础上收集现有的教学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进行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学校有一种应用信息技术的环境和氛围,特别有利于培育孩子敏感的主动的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增强孩子信息意识

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在小学阶段“要侧重对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的培养”,信息意识教育应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存的环境已经信息化,信息已经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资源,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就必须主动地吸收信息营养,树立全新的时空观念,强化未来意识,使自身达到某种意义上的信息化。信息意识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不仅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也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手段。比如,信息技术课程语文教学的整合,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信息进行查找、筛选、归纳、概括和删改、编辑的能力,通过互联网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料库进行学习的能力等。再如,学习数学不仅要掌握一系列数的概念和提高计算能力,更要学习建模及推理的方法,熟悉程序设计的思想和解题策略的设计。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这种整合,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较强的信息意识,也大大促进了其他课程的学习。

三、提高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

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是指对于给定的课题、目的、问题,能合理地使用一定的信息手段,对必要的信息,自主地或与人协同地进行收集、分析、处理和创造,并能根据受者的情况,发布信息、传递信息。信息活用的实践能力是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信息活用的实践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各种信息机器、信息设备,例如,计算机、因特网的操作,对这些机器、设备的操作能力及培养,应纳入到信息的收集、处理的高度来认识,来理解,不能将信息技术教育变成具体信息机器及其相应软件操作方法的培训,否则会背离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教育目标的要求。为了求解某一问题,进行某种决策,需要大量地收集信息、理解信息、分析信息,并将有关的信息送入计算机,以一定的处理软件对信息进行处理,最后,根据处理的结果,作出响应的决策,这是一种以信息技术求解问题的结果。

实践能力是素质高低的直接体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终极目的。我们要抓住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在辅导学生上机时发现,有的学生拿着上机手册不知从何处入手,操作时屏幕上显示了出错信息,他们还

是把错误的操作再重复进行,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辅导学生上机实习时,从不让他们坐在计算机前等老师发“命令”,而是根据实习的目的和要求,自己尝试着解决实习的课题,出现错误自己找原因,学会利用屏幕提示信息和帮助菜单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学到的知识。这种做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信息技术教育中,要特别重视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即以信息技术的方法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根据问题的分析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算法,如何评价与完善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工具的掌握更为重要。在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中,与具体机器、软件操作能力相比较,应更注重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时间是短暂的,为了给学生更多的培养、提高信息素养的机会,结合教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对课堂进行延伸,让学生创造并创新出好的作品。

1.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让学生自己交流,亦可推选出好的作品展示。

2.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3.学以致用,提倡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

4.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

总之,信息素养是面向信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人们要迎接社会的各种挑战,必须具备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信息素养恰恰是现代人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他们信息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其培养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学校教育改革、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一个重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认真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的现代化。

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

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 养策略初探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标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初探 【作者】:张树娟 【作者简历】: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06级教育技术学的学生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当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从高等院校开展信息素养培养的必要性、作用以及应采取的策略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相关问题。 【编者按】:身处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如果获取和利用知识信息能力落后,作为国家将难于立足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个人也必将被社会边缘化。本文作者有感于中国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视、推广和普及,针对我国在此方面的滞后,特别是一些当代的大学生的信息素养不够,疾呼我国应急赶直追,在大中小学及全社会开展信息素养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信息素养策略 【正文】 网络技术所带来的信息传递和利用方式的改变,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与传递信息的便利渠道,同时也对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充分认识信息素养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意义,注重对大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高等学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然而,怎样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培养中运用什么策略,以下对这些问题作出一些探究。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基本定义是:“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由于它不能完全揭示出信息素养这个抽象概念的全部内涵,所以目前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了丰富和扩展,并已深入到对信息素养人特征描述的层面,以便为深刻理解信息素养内涵提供广泛的视角,由此便形成了有关信息素养内涵的各种流派观,例如能力观、学习观、工具观等等。 能力观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识别信息需求,并具有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概括地说,信息素养涉及到一个人检索和理解不同信息源的能力。要想全部理解信息素养的内涵,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首先,必须希望知道问题的答案,能利用分析技能系统地阐述问题,能够识别研究方法并利用批判性技能评价实验性和推论性结论;其次,在日益多变和复杂的方法中,必须拥有寻找问题答案的技能;再次,一旦知道了寻找的信息是什么,要能找到它。”[2]等等。 学习观认为:“具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是那些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习者,他们知道自己的信息需求并积极思考;他们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并知道相关信息是什么;他们能利用技术工具检索和交流信息;他们是灵活的、可以接受任何变化并能独立地或在团队中起作用的人。”[3]“具有信息素养的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他们是主动的学习者。”[4]“从根本意义上说,具有信息素养的人是那些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学习,是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是如何组织的,如何寻找信息,如何利用信息学习。他们为终身学习做好了准备,因为他们总能找到为工作或制定决策所需的信息。”[5]等等。 工具观认为:“信息素养是指具有应对和适应信息技术的能力。”[6]“信息素养通常是指运用各种信息工具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能力。”[7]“信息素养是一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教师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1.素质教育的要求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于被动地学习,思维的主动性和敏捷性逐渐萎缩,创新意识逐渐丧失,学习兴趣消磨殆尽,严重地制约 了他们作为未来建设者必备才能的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 学到知识的同时,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能力,其中学会 求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信息教育的开展可以促进学习者主动 学习的实现,使学生可以利用信息媒体主动地获取相关信息,使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学 习的方法,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先 天素质,健康自由地发展。 2.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教育资源极其丰富,教育打破了国别和地区的限制,为所有受教育者服务,逐渐实现了平等教育。教育形式也一改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获取知识的渠道越来越通畅和广泛。 教育信息化呼唤教师信息素养的尽快提高。培养教师信息素养成为当务之急。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信息容量大,信息组织方式和管 理方式大大改变,如何在浩如烟海、漫无边际的信息中获取所需的 有用信息,如何对有用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如何利用现代 信息工具进行高效率、高质量的教与学,成为对教师发展至关重要 的问题,也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作为教育者,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信息化时代,自身必须有着较高的信息素养。 1.在教学设计中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科学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 价的一种计划过程与操作程序。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

最新浅谈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浅谈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 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小学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科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引起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与深度思考。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科学教学实践中,积极践行《科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探寻小学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无疑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 一、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的掌握是科学素养提高的前题和保证。一个科学知识储备贫乏的人,是不可能提高他的科学素养的。 第一,介绍科学发展史引导学生崇尚科学。我们在科学教学活动要抓住有关点滴,特别是我国的科学发展史和科学家的发明史方面,我们教师要以情导学,引起学生心灵共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我在教学《磁铁》、《纸》等课时,我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指南针、活字印刷的发现、利用和世界性影响,同学们受到巨大的鼓舞,深深地为自己生长在一个科学发达的文明古国感到骄傲。像这样的实例在

科学史上举不胜举,在教学中渗透科学家的故事,为学生们将来投身于科学事业提供了榜样,这当然是对学生科学素养提高的好素材,要充分地利用。 第二,在探究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小学生喜欢动手,容易被具体、新奇的材料所吸引,他们收集到或面对新异、奇特的实验材料后,肯定会自觉探究的。当孩子们遇到一些富有生趣的材料,他们就会去摸抚、去拨弄、去观察、去探究一番,当材料发生变化时,更会牢牢地吸引他们。例如在“认识磁铁的性质”时,学生会被形状各异的磁铁吸引,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去看、去“玩”、去比较;再如学生在了解热空气的性质时,学生的探究材料是一种“走马灯”,当灯里的蜡烛点燃后,就会看到灯罩上画的人和马在不停地转动,这种新奇的材料不能不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既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身的科学素养,又加强了对概念的理解,知识的掌握,是一举两得、事半功倍的好举措。 第三,教学过程渗透科学技术新信息。如从“神舟六号”到“嫦娥计划”,从磁悬浮到子弹头,从人类转基因工程到人类克隆技术,从超导到纳米等等,教学中渗透这些知识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科技视野,增进学生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而且,唤起了学生的时代感,树立了科学意识,并从中获得启示:现在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创造和发现。 二、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自然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概念的引进、规律的得出都和实

如何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晋城市矿区中学焦会芬 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然而,如何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课堂教学中,是摆在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下面是本人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等问题的一些浅显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前提;兴趣;创新;分组教学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一词最早来源于美国,简单地讲信息素养即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处理以及信息工具的掌握和使用等的能力。《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方面: 1、信息意识。 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意识,是指人们对信息需求的自我感悟,指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的问题的意识。 2、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指运用信息知识、技术和工具解决信息问题的能力。 3、信息道德。 指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道德伦理修养,遵循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信息文化素养。 4、信息常识。 包括信息本身的定义、特点及信息的测量,促使学生了解科学知识。 简言之,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是形成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一个人在尚未掌握信息常识和信息能力的情况下就去奢谈信息素养,显然是没有意义的。但信息素养除了需要“物质基础”之外,还必须有“精神要素”,那就是信息意识情感和信息伦理道德,“精神要素”决定着技术能力应用的价值趋向,关系到信息社会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文献检索课程

河南理工大学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 文 献 检 索 课 程 学院:物理化学学院 专业班级:应用化学10-1 学号:311013030102 姓名:高凤丽

指导教师:宋文婷 [摘要]我国高校开展的文献检索课是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从信息素养含义和信息检索的含义的界定出发,提出了高校在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文献检索课在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检索;信息素养;文献检索课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和信息的时效性越来越强,半衰期日趋缩短,大学里所学习的知识很快就会过时。因此,自学能力和终身受教育的能力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而信息素养正是赋予了大学生这种能力。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在进行高等教育改革时,就强调了以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学习知识”。只有具备了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去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才能够不受时空的限制顺利实现终身教育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校文献检索课就是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方法课。然而,目前高校文献检索课程的开展现状和实际效果却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相差甚远。大学信息素质教育有必要重新审视这门课程,加强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改进课程内容、方法和质量,以适应信息时代的教育对高校提出的要求。 一、信息素养的内涵和本质 1989 年美国图书馆学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 ALA)对“信息素养”的含义作了界定:“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 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2003年9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召开了国际信息素养专家会议, 会议发表了“布拉格宣言:走向信息社会”。会议认为如何使人们从Internet时代的信息和通信资源及技术中受益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宣布: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一种基本人权。会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 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信息来解决问题。同

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师生信息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由义务制阶段向高中阶段的进一步推进,面对这新的形势与挑战,教师信息素养状况所存在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本文试图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语文教师如何适应这种情形,进一步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信息素养整合语文教师专业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渐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一、新课程对语文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 信息素养是指以“熟练运用常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核心的素养。实践证明,教师是有效开展整合(参考刘茂森教授语: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简单而言就是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增强和提高。)研究的关键,而教师信息素养的高低,又是整合模式研究的基础。教师信息素养不高,就难以使用计算机平台设计、展示问题情景,也难以为学生提供探究问题所需的资源和学生自我评价的工具。也就是说,难以实现《纲要》所要求的“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学习工具”。信息素养是当前作为教师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语文教师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 信息社会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信息的量非常大,内容非常丰富,面对如此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语文教师要实现教学目标,自身就必须要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教师对信息的敏感度,捕捉、分析、判断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特别是对有关教育教学信息的敏感度。 语文教师的信息意识包括语文学科信息意识和教育教学信息意识。语文教师的学科信息意识是指语文教师应能自觉地意识到哪些信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信息,哪些信息是对语文教学有重要作用的,能促进课程目标实现的。教育教学信息是指语文教师时刻感受到自己对信息的需求,知道什么样的信息能促进语文新课程教学,道准确、完整的信息是制定新课程教学策略的基础,能迅速有效的发现并把握对自己教学有价值的信息,具有把这些有效信息和语文学科进行整合的意识。 2.语文教师要有一定的信息处理技能 语文教师的信息处理技能是指能熟练的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处理媒体资源信息;会使用、设计、开发教学媒体的应用软件;能把不同的信息资源进行必要的信息形式的转换;会利用搜索引擎在校园网、局域网、Internet上查找本学科的学习资源;能从网络上下载学科教学中需要的信息资源。 3.语文教师要有基本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理论知识 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对于语文教学过程的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意义。这种整合就是要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小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小学科学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以学生必备的基础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为基础。科学课程也从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注重科学态度的养成、科学本质的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转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那么究竟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探索的欲望 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于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新知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平衡、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设计与旧知既有联系的,又是新奇的,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很想去进行思考与探究,但又感受到已有知识的局限,使其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言”的状态,从而激起强烈的探究欲望,加足思维的“马力”。例如在教学《小水轮》一课,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特别爱“玩”,于是我在刚上课时,就对同学们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玩小水轮,老师和大家一起玩。我们要相互合作,比一比,看哪组同学在玩的过程中运用的方法多,发现的问题多?”这无形中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个

个兴高采烈地“玩”起来。他们个个积极动手,人人动脑思考,做—做,议一议,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大约20分钟后,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汇报实验的结果,有的说:“我发现小水轮在水流作用下会转动。”有的说:“我发现水流越大,小水轮转动越快”。还有的说:“我发现杯子提得越高,小水轮转动越快”。……这样把学与玩结合起来,不仅轻松地获取了新知识,提高了动手的能力,而且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 二、创造条件,激发学生勇于参与、经历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 学生学习科学,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能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去自行探究科学,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并让他们在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例如,在教学《摩擦力》一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出示一杯米和一根筷子,说“同学们,你能用筷子把这杯米提起来吗?”学生跃跃欲试,有的相互私语,几名学生上来尝试:把筷子插进米内,没有提起杯子。我将杯中的米压紧,然后手提筷子,杯子被提起来了。学生非常惊奇、赞叹。我说:“杯子提起来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这样的导入,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矛盾和问题之中,激发了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产生自发的兴趣,有效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新课上来。 三、理论结合实际,拓宽学生实践和创新的途径。 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小学生对自然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借鉴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在如何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探讨新教法上做了大胆尝试。 尽可能地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对学生、对自我有个全方位的认识,采取多种方法,坚持不懈地把这 个综合工程做好。 一、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课堂环境构建和资源利用与设计上,设置符合学情的教学情 境或者问题创设,这样就让学生自己发现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由此非常自然地引出 讲课主题。课堂教学的展开,都是在一种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大思路中展开的, 在具体课堂展开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学生充 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取得意义建构的效果。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充当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走到学生中间,参加学生的讨论,从中获 取学生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信息,为有效调控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以学生为中心,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即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展示作品,放 手让学生互相评价,最后让学生自己评价,从而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鼓 励学生先发现别人的优点,看到别人的优点。我适时地对讨论不清楚的问题给予指导,在学 生互评的同时也大力鼓励学生自评。多种评价不仅肯定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可以改进课程 或教学的设计,同时给自己和老师提出建议和期望,师生共同进步。 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课程改革要求,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体验积极 的情感与态度。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经常是导入的时候,让孩子发现遇到的问题,从而 引导他们去尝试解决问题,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采用学生喜欢的学 习方法,让学生主动探求、主动合作、主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 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也能培养了积极的情感与态度,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 的作用是设计任务,创设环境,组织学习。对采用其他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可以在留 言本上向教师发问,教师及时地对问题进行解答。 四、教学设计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平时从上课构建课堂开始,就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紧密联系他们的生活,贴近 他们的学情,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己“灵动”起来!因此,我觉得激发兴趣和良好的评价机制 尤为关键,比如课例《图像调整好上传》,本课是本单元学习、使用ACDSEE图像编辑软件 的开端与入门,应用技术核心是“图像调整”,导入课的时候,我引出了近期学校举办的首届 教师摄影大赛,然后孩子们兴趣高涨,随后给出一组照片,让孩子们发现其中的问题。孩子 会兴趣高涨的看出问题来:有的照片太小,看不清,有的照片太暗,也看不清。那么顺着他 们发现的问题,导入本节课,就很自然了。课后想想,正是我的做法,让本节课完全活了, 孩子们也是兴趣很高的自主学习。 五、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发表自己看法时,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给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的机会,而是自己抢了 其他学生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做压制了学生发表意见的热情。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及时有效的评价机制,是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如何更好地把握上述两个关键点,

浅谈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浅谈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信息素养已成为大家共识的话题。什么是信息素养?目前我们师生的信息素养处在怎样的状态,我们该如何去应对和提升信息素养成了我们教学中一个侧重点。可以说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情境、教学环节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完成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如果能真切的把握好学生的信息素养那才是我们教学的初衷。当然相对的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提升也是必须的,因为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教师是领头羊,两者相辅相成。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和必要性 信息素养是反映一个处在信息时代的人的一种素养,不光是教师还是学生,必须要学会能通过计算机和网络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而且应具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 然而师资素质是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支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实验,离不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因此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强化信息素养。而对于学生来讲,信息时代的到来必然要求学生增强信息素养,提高综合素质,因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信息时代学生教育的重要话题。 二、师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1、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 以我们学校的教师为例:我校的教师们各个都是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较强的。很多教师比较擅长于制作课件。目前每个教师都能用计算机,能熟练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但是在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上还存在一定差异性。有些教师很擅长做课件、网页,但很大一部分教师只会用幻灯片制作简单的课件,特别是一些老教师们可

能还存在一定问题。老师们具备一定的使用计算机与学科整合的能力,能利用教学博客撰写自己的教学心得、随笔、以及把自己的教学资源或是教学教研方面的资料等上传,与大家共享自己的成果。而且自从学校网站上有了资源网后,教师们经常会把自己手头的教学资源上传。但是现实的问题也存在,一部分教师是因要完成教学任务而完成任务,上传的质量也欠高,对信息的意识还不强,有些甚至不愿意或者不想把自己的个人资源上传到博客或校教学资源网上,这样导致了教师的信息素养还有待提高。 1、学生信息素养的现状 由于教师本身还存在一定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方面的弱点,所以学生们在这些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目前我校学生都是从四年级开始上信息技术课,学生们对信息技术课抱有特别强的兴趣,也就因为兴趣的存在,学生们对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应用能力方面表现比较强。这也说明一点学生很喜欢上网,喜欢从网络的知识宝库中获取自己的信息,能够通过课堂上的讲解,完成一份完善的电子板报,能收发邮件,能通过自己画笔工具描绘自己的美画,熟练指法操作,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教学中各种综合任务。看似学生能力比较强,但是细细查看我们的学生还存在很大的问题:1、学生应用信息的能力差异性比较大。2、学生在处理、编辑信息的能力还待完善。如有的学生会从网上下载有关主题的资料,但是他们却不知如何把这篇文章编辑成图文并茂,甚至还没有把多余的行或多余的段落删除等等的意识。3、在传输信息能力方面比较欠缺。如与同学合作一个完成作业时,一部分同学不知该怎样利用网络与同学间相互传输资料,达到资源共享。 4、大部分学生在家里使用计算机就会遭到家长的反对,所以学生要

精心设计科学情境培养幼儿科学素养

精心设计科学情境培养幼儿科学素养 [摘要]现代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设计科普游戏、田园体验、科学探究、科学故事等具体情境都有助于培养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教育;科学素养;情境设计 一、设计科学情境的基本目的 质疑是幼儿学科学的起点,科学探索要依靠问题不断推进,鼓励和引导幼儿提出问题,能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欲望,幼儿时期是一个对世界和自身产生强烈好奇心的时期,幼儿开始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常见的事物,也开始了对科学知识的初步探索。为了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教师需要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物开始。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培养他们主动地获取科学经验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因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认知特点:一是幼儿的认知活动起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二是幼儿是通过表象来认识事物的。例如:在玩“球球下山”的游戏时,教师先让孩子玩了一会儿斜地滚球的游戏,接着拿出两个一样大的球,又搭起了两个一样高的斜坡,让孩子们猜“这两个球同时从斜坡上往下滚,结果会怎样呢?”孩子们凭经验猜想,肯定是两个球一起滚到斜坡下面。可当孩子们惊奇地发现,结果是两个球一个快一个慢时,便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为什么这两个球一样大,又在一样高的斜坡上滚,滚的速度会不一样呢?这个问题马上激起了他们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探索斜坡高度、球的重量、大小与速度的关系。他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直观的水平上发现事物的属性或联系,从而获得一些有关自然科学现象的肤浅的感性认识;三是由于幼儿认知结构简单,幼儿容易从单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作用很强,这使幼儿的情绪、思维和行动很容易受到同伴及周边事物的影响,注意力容易分散。但是只要教师能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特征,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科学认识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探索与尝试,就会使幼儿的情绪内驱力信号得以放大、提高和补充,引发幼儿对认知科学探索过程的集中注意与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科学认知的效率。 另一方面,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据此,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认为幼儿科学素养应包括基本的科学认识和经验、科学体验和过程、科学兴趣和习惯三方面。这也是教师设计科学情境,希望实现的幼儿发展目标。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关键就是要引导幼儿从善于观察科学现象和发现科学问题。同时,在科学探索的活动情境中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的思考,培养幼儿的科学方法和科学兴趣,从而曾进幼儿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摘要]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和创新。信息技术课应建设成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最佳课堂。[关键词]学生信息素养 一、什么是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信息素养的重点是内容、传播、分析,包括信息检索以及评价,涉及更宽的方面。它是一种了解、搜集、评估和利用信息的知识结构,既需要通过熟练的信息技术,也需要通过完善的调查方法、通过鉴别和推理来完成。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四部分构成。 二、培养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重要性 信息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培养也是未来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基于网络化的新环境,重视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学校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首先,要知道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个人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于自己进入职业界和融入社会以及文化环境都是一个决定性因素。因此,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讲,信息素养的培养已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要明确信息素养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降低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盲目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各种知识间的联系和作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增强记忆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容易把握研究的方向,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信息素养的培养和训练中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 1.利用资源,提高信息能力。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能力不只包括专业技术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所学的方法技巧去获取、分析、评价和使用信息。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已成为各学校必修课程,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只停留在操作技能的培养上。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和网络资源,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常用信息技术硬件的使用方法,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学会网络中学习资源的检索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改变过去以传授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及操作技能为主的培养目标,进一步加强学生利用信息去解决学习、工作及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信息技术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

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实验的意义和目的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是个体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基本生存能力,也是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培养中小学学生的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我国在中小学实施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小学领导、教师和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和积极探索研究的课题。信息素养是一种以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它包括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造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应用信息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的能力。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是目前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主要措施。由于发展不平衡,我国农村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建设上。事实上,只有农村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拥有一定的硬件环境与软件环境,才可能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同时发挥后发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因此重视对培养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始终是我国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方面。现在可以这样说,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和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是培养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两大渠道。国家教育部2000 年11 月《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将信息技术课程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程,说明信息技术教育进入了普及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成为了基础教育课程。辽宁省教育厅提出2005 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我们省已在县城以上中小学普及了信息技术教育。一些农村学校都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二十多年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在课程目标和理念、教师队伍建设、教材编写、教学设备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和实践等方面都取得了成绩。当然,在发展的道路上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农村,设备配置不到位,普及程度不到位,不能很好地让农村中小学生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之令狐文艳创作

浅谈如何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令狐文艳 信息技术和电脑网络已经给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信息技术的学科课程整合必将发挥最大的潜力,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做到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中应培养教师信息素养让教师必须有比较高的信息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培养教师的信息素养呢?联系我校两年来开展的有关教师信息素养的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通过学校行为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 培训策略与方法:利用基于计算机的信息技术,首先转变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然后以此影响学生。所以,在培训的内容和培训方式都应该考虑到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名校教师信息素养培训的方法和策略。 1、应根据各校教师的信息能力的现状,制定合适的培训内容是最基础而实用的知识。使教师们学即有所得,特别是消除老师们因“不会用”“不敢用”而产生的焦虑感。 培训的内容包括:

(1)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教学中应用基于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意识,提高教师善于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校园网以及计算机互联网的基本使用。 (3)初步掌握最流行的软件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 办公软件等。 (4)掌握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的基本使用。 这些内容应用性操作性强,又有一定的梯度,做到了适应性层次和发展性层次的结合。 2、在培训方法和考核策略上,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利用活动促进的方法,结合培训目标,布置具体任务,把考核与培训结合起来;根据根据教师水平,分层次开展培训。另外,经常进行作品展示等交流形式,形式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师自学 我校已经在教师培训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但要使教师利用现代技术的教学技能、教学水平、教学成果能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不是一两次培训就能做到的,而必须是长期的学习与实践,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对于每一个时代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儿童是未来科技进步的储备军。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便成为重中之重。 科学素养是指个体对日常生活、社会事物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具有科学素养的人,会对科学产生兴趣并渴望探究,能发挥质疑、验证的科学精神,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去解答与实践有关的问题,或者能描述、解释和预测自然事物与自然现象的产生及发展规律。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时代和民族的振兴、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的需要。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的累积,经验的逐渐增加。对于小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需要耐心,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耐心。 科学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代生活的巨大进步和改善都是科学发展的结果,科学与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科学等的发展刺激了一大批发明的产生,极大的推动了现代化,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社会科学中的心理科学给人们健康的精神生活指引了方向,提供了心灵避风港,还有政治科学可以帮助我们洞悉时局,了解社会。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利用社会资源。科学素养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大任务。可以说先进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就是培养具有科学意识的文明人。科学意识就是不迷信,不盲从。学习一定的科学知识,拥有一定的科学素养,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积极乐观的价值观,世界观,对学生的日后人生发展还是很重要的。 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人才的必备品质。这不仅体现在其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更体现在创造性的发掘和利用上。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态度和智慧,是一种恰当利用智慧的源泉和结晶。 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以此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思礼一中王云武 信息时代呼唤人们的信息素养。目前,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树立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的目标,是我国今后信息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我们今后参与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重要保证。早在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就已指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从那时起,我国教育信息化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达到基本普及的阶段,当前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利用来之不易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课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从而为他们将来进入信息社会创造必要的条件。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有多种途径,以下就笔者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前提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切教育思想和信息技术产生实际效能的重要因素,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否提高自己的信息素质,首先要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融入了信息化的教育教学理念。遗憾的是,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不少人的信息素养状况并不容乐观,他们往往习惯于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和模式下进行课堂教学,不愿去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模式。即使已有一部分教师认识到学习电脑的重要性,并开始学习电脑操作技术,但仅有的这些认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有的只不过是为了应付上级举办的各种优质课之类的竞赛活动,信息化的教育理念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没有真正地体现,教师自身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试想这样的局面怎能在教学中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不可否认,各级有关人事、师训等部门从来就没有停止过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而且有的培训力度也非常的大,但最终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误区,如一味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而技术层面的培训又主要是学习文字编辑,动画、课件制作等,很少涉及关于有目的地搜集获取信息、筛选整理信息、发布信息进行交流等知识技能的专题培训,几乎没有灵活地创造性地利用信息的方法、策略的培训,另外,一些培训几乎没有察觉教师信息意识、信息策略等方面的培训,导致教师信息素养中很重要的这一层面几乎没有什么提高,学习的一点信息技术,由于很少用于教育教学及其研究的实践,时间一长又都荒疏了,而平时的课堂教学有很多还是“涛声依旧”……以上误区,导致“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和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成了“两张皮”。而这肯定不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看到,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并不等于简单的计算机操作,要加强广大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应该从以下两方面提高自己:首先,教师要在对信息的认识、态度上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这是每个教师在信息社会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信息能力,即驾驭信息技术操作的能力,包括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等,只有这两方面的素质都有了提高,教师才会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也只有教师的自身素养得到了提高,也才有可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信息技术课堂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主阵地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策略 摘要: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需要改变教师的信息意识,不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和信息知识。全面提升教师信息素养,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紧迫课题。由于教师在教学系统中承担着培养人的责任,要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之成为具有一定信息素养的人,教师必须先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 关键词: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一、提高教师信息意识,更新教育观念 在传统教育模式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通过讲授、板书及多种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灌输给学生。但是,在信息时代,学生积极运用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猎取认知对象,在过程中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收集与组织信息,对各种信息知识进行系统比较,做出判断和选择。作为教师个体,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增强提高信息素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取知识,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支持者、参与者,把自己塑造成为教育信息时代所需的新型教师[1]。 二、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形成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良好氛围 (一)引入激励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计算机培训和进修制度,有计划、分层次对新老中小学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可以把掌握相运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作为教师升级、评聘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教坛新秀、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 (二)加强学校管理 中小学教师信息应用能力水平的提高问题归根结底是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从学校管理的角度出发,师资队伍建设涉及的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告诉我们:“管理者应把注意点放在关心人,和满足人的社会需要上”[2]。学校人力资源的管理就是要“对教职工的智力、体力劳动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地发掘、组织和使用,为充分实现学校目标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3]。这就意味着对于学校来说,学校管理面临着组织变革。学校应重新审视自身的职能,将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拓展为既培养学生又培养教师的双重职能,以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为突破口,将学校培育成适应信息时代特点的“学习型”组织。 1、学校管理者应树立将学校培育成“学习型”组织的观念 学校管理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并为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充分发挥提供必要的条件。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学校形成“学习型”

教师信息素养的职业要求和提升策略

教师信息素养的职业要求及提升策略 摘要:教学信息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客观要求。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是教学形式改革的要求,是教师职业的要求。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内容和形式多变的工作。寻求提升教师素养的途径和策略是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素养;教师;职业要求;提升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教师信息化如何,又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十五期间,我国提出,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要坚持立足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教师,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是教师的信息素养的培养,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客观要求。 一、时代的进步要求 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为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变化,教师就必须进行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信息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在教育观念上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做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者;做新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在教育教学中应自觉加强自身信息素养的养成与提高,与时俱进,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二、教学的形式变革

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常常打破了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为所有受教育者服务,教育平等逐渐得以实现。教育形式不可能还是过去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将越来越通畅和广泛。面对丰富多采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教师必须有灵敏的信息资源,并且博采众家之长,选我所用。没有较高信息素养的教师,在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方面是很难胜任或者成为名师的。 三、教师的职业要求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主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是课程改革中的“重头戏”,教师能否“与时俱进”也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教师在这一个过程中要面临一次大洗脑,以应对这场挑战。“一言堂’的方式已成昨日黄花,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资源师生共享,教师必须首先具备取之不竭的“活水”,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教导学生,全面实施和推动素质教育。因此我们不难看出,强化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主动地投入到这场教育变革中去,是当前教师亟待考虑的问题。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并不要求一节课从头到尾都用信息技术,也不等于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教师应边学边用,逐步掌握和提高。 教师的信息素养的最高层是信息应用。就是应用信息去解决学习生活,乃至工作中的问题,从而培养教师的高级思维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尤其是应用信息手段,提高教育质量。教师信息意识、信息技能都能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体现。但是,教师合理选用信息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