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品各项指标的定义

油品各项指标的定义

油品各项指标的定义
油品各项指标的定义

抗爆性就是指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时抵抗爆震的能力,它是汽油燃烧性能的主要指标.爆震

是汽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不正常引起的。

辛烷值(英语:Octane Number)是交通工具所使用的燃料抵抗爆震的指标(该指标一般适用于描述汽油的性能),辛烷值越高表明结构复杂的烃百分比高,抗震爆的能力越好,汽油燃烧得越平稳。辛烷值一般是区分不同等级汽油的关键标准。

镏程:在标准条件下,蒸馏石油所得的沸点范围称为“馏程”。即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石油产品中可能蒸馏出来的油品数量和温度的标示。馏程是指以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蒸馏所得到,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表示蒸发特征的温度范围。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汽油还包括10%、50%、90%馏出温度、残留量、损失量这三个项目。

整个馏程包括的项目有初馏点和终馏点(或干点),汽油还包括10%、50%、90%馏出温度、残留量、损失量这三个项目。

干点:油品在规定条件下进行馏程测定时,温度计水银柱在继续加热的情况下停止升高并开始下降时的最高温度。

残留量:指停止蒸馏后,存在于烧瓶内的残油的体积百分数。在试验中,当到达干点前瓶内尚有微量液体烃类和胶状物质,因局部过热而分解。生成的气体与烃类蒸汽在瓶内形成白雾,并在瓶底下沉积一些积碳。

损失量:指蒸馏过程中,因漏气、冷凝不好和结焦等造成试油损失的量,以100ml试油减去液和残留量即得。

闪点就是可燃液体或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气并在所用容器内的液体或固体表面处与空气组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可燃液体的闪点随其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氧化安定性是指润滑脂在长期储存或长期高温下使用时抵抗热和氧的作用,保持其性质不发生永久变化的能力。由于氧化,往往发生游离碱含量降低或游离有机酸含量增大,滴点下降,外观颜色变深,出现异臭味,稠度、强度极限,相似粘度下降,生成腐蚀性产物和破坏润滑脂结构的物质,造成皂油分离。因此,在润滑脂长期储存中,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防止阳光曝晒,并应定期检查游离碱或游离有机酸、腐蚀性等项目的变化,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性能。

凝点是指在规定的冷却条件下一切液态流体停止流动的最高温度。

倾点(英文:Pour point.) 是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能够流动的最低温度;凝点指油品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被冷却的试样油面不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都以℃表示。

油类、清漆等液体样品在标准状态下冷却至开始出现混浊的温度为其浊点

航空指标的定义

运输业务量相关指标 ●航线:飞机飞行的空中路线称为航线。其中,各航段的起讫点(技术经停点除外)都在国内的航线称为国内航线;航线中任意一个航段的起讫点(技术经停的除外)在外国领土上的航线称为国际航线;航线中任意一个航段的起讫点在香港或澳门地区的航线称为港澳航线(经港澳地区飞往外国的航线统计为国际航线)。 ●航段:飞机从起飞到下一个着陆之间的飞行。一条航线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航段。凡航段的两端都在国内的称为国内航段,两端或有一端在国外的称为国际航段,两端或有一端在香港或澳门的称为港澳航段。 ●城市对:指客票或客票的一部分所规定的可以在其间旅行的两个城市,或者根据货运舱单或货运舱单的一部分在其间进行货运的两个城市。 ●定期航班:习惯上称正班,是指按向社会公布的班期和时刻运营的航班。 ●加班:加班是指按定期航班的航线和航班号临时增加的航班。●包机:包机是指承运人根据与包机人所签定的包机合同,按约定的起飞时间、航线所进行的运输飞行(包机按包用形式划分,可分为整机包用、全座舱包用和部分舱位、部分座位包用等。包机架次的统计是指整机包用的架次)。承运人利用包机的回程(或去程)运载客货,称为回程(或去程)利用。 ●旅游包机:是指为方便旅游有旅游部门包用的包机飞行此类飞行

的票价有时还包括食宿以及其他服务费用。 ●专机:专机飞行是指符合国家规定的重要包机飞行。 ●起飞架次:指航空器(以下均称飞机)在航空运输飞行过程中的起飞次数。其中,航空运输是指利用飞机从事民用商业航空运输。民用商业航空运输指为取酬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运送旅客货邮的运输飞行。起飞次数等于飞机的着陆次数或飞行的航段数。 ●飞行小时:指从飞机滑动前撤轮档起至飞机着陆停稳后安放轮档止的全部时间,即为飞机地面滑动时间和飞行时间之和。如某个航段的飞行时间应等于飞机在该航段的空中飞行时间与地面起飞、降落时的滑行时间相加。统计时,原始数据以时、分为计算单位,汇总以小时为计算单位取整填报。 ●飞行里程:运输飞行完成的公里数。计算方法为航段距离与在该航段上完成的航班数的乘积之和,航段距离按收费距离计算。原始数据以“公里”为计算单位,汇总时以“万公里”为计算单位。计算公式:飞行里程(万公里)=(∑航段里程(公里)×航班数)/10000 ●旅客运输量:运输飞行所载运的旅客人数。成人和儿童各按一人计算,婴儿因不占座位不计人数。原始数据以人为计算单位。汇总时,以万人为计算单位填报,保留两位小数。一个航班的旅客运量表现为飞机沿途各机场旅客的始发运量之和。其中,机场旅客始发运量是指客票确定的以本机场为起点,始发乘机的旅客。统计时每一特定航班(同一航班)的每一旅客只应计算一次,不能按航段重复计算,唯一

VoLTE的指标定义

VoLTE DT指标定义 1.语音MOS质量 语音MOS质量=(MOS>=2.5个数)/(MOS个数)×100%; 语音MOS质量=(MOS>=3.0个数)/(MOS个数)×100%; 语音MOS质量=(MOS>=3.5个数)/(MOS个数)×100%; 语音MOS质量取主、被叫手机的统计结果,按照分段出具采样点统计。 2.呼叫建立成功率 接通率=主叫建立次数/试呼次数×100%; 试呼次数为主叫发起的SIP_INVITE消息的次数 接通次数为主叫收到的SIP_180 RINGING消息的次数 3.接通率 接通率=主叫接通次数/试呼次数×100%; 试呼次数为主叫发起的SIP_INVITE消息的次数 接通次数为主叫收到的SIP_INVITE 200 OK消息的次数 注:接通率分两类,上述指标为V oLTE呼叫接通率。另需统计测试中主叫在CS域的呼叫接通率(长短呼分开统计)。 4.掉话率 掉话率=掉话次数/主叫接通次数×100%; 注:掉话率分两类,即VoLTE呼叫掉话率和CS域呼叫掉话率(长短呼分开统计)。 掉话率分别统计时间掉话率及里程掉话率(长短呼合并统计)。 时间掉话率=通话状态测试时间/掉话次数(分钟/次) 里程掉话率=通话状态测试里程/掉话次数(公里/次)

5.呼叫建立时延 呼叫建立时延= 主叫发起SIP_INVITE至网络侧下发SIP_180 RINGING 间时间差求和/起呼SIP_INVITE到网络侧下发 SIP_180 RINGING消息时间差计数×100%; 注:空闲态及连接态分开计算,并记录统计次数占比。另需整理呼叫建立时延详情,包括每次呼叫时延情况呈现。 6.RTP丢包率 RTP丢包率=(发送RTP数-接收到RTP数)/发送RTP数×100%; 7.RTP抖动 RTP抖动=相邻两个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的绝对值求和/相邻两个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的绝对值计数; 8.IMS注册时延 MS注册时延=终端上发SIP REGISTER消息到网络侧下发200 OK消息的时间差求和/终端上发SIP REGISTER消息到网络侧下发200 OK消息的时间差计数; 9.IMS注册成功率 IMS注册成功率= IMS注册成功次数/(IMS注册失败次数+IMS注册成功次数) ×100%; IMS注册成功指终端发送SIP_REGISTER,并收到SIP_REGISTER 200 OK; 10.eSRVCC切换成功率 eSRVCC切换成功率=eSRVCC切换成功次数(UE收到MobiltyFromEUTRACommand-指向WCDMA,随后上发Handover complete消息)/eSRVCC切换尝试次数(UE收到MobiltyFromEUTRACommand-指向WCDMA)×100%; 11.LTE切换成功率 LTE HO成功率=LTE HO成功次数(UE收到包含mobilitycontrol的RRC重配消息后,上发RRC重配完成且没有发生RRC连接重建的次数)/LTE HO尝试次数(UE收到包含mobilitycontrol的RRC重配次数)×100%;(同频/异频)

用户面指标定义

用户面指标定义 1 流量类 1.1 上行流量 a) 指标描述用户面业务上行流量 b) 指标英文名 c) 指标统计方法 统计GTP-U 隧道中上行数据流量 d) 指标值类型及单位整型,Byte e) 适用网络 2G/3G/4G 网络,PS 域 1.2 下行流量 a) 指标描述用户面业务下行流量 b) 指标英文名 c) 指标统计方法 统计GTP-U 隧道中下行数据流量 d) 指标值类型及单位整型,Byte e) 适用网络 2G/3G/4G 网络,PS 域 1.DNS 类 2.1 DNS 解析成功率 a) 指标描述 用户面DNS 解析成功率 b) 指标英文名 c) 指标统计方法 DNS 解析成功率=DNS 解析成功次数/DNS 解析请求次数*100% d) 指标值类型及单位实型,% e) 适用网络 2G/3G/4G 网络,PS 域 f) 流程图

2.2 DNS 解析请求次数 a) 指标描述 用户面DNS 解析请求次数 b) 指标英文名 c) 指标统计方法 统计用户面DNS QUERY REQUEST 消息的数量(不计重发) d) 指标值类型及单位整型,次 e) 适用网络 2G/3G/4G 网络,PS 域 2.3 DNS 解析成功次数 a) 指标描述 用户面DNS 解析成功次数 b) 指标英文名 c) 指标统计方法 统计用户面DNS QUERY ANSWER 消息中携带IE:RCODE 等于0 的消息数量(不计重发) d) 指标值类型及单位整型,次 e) 适用网络 2G/3G/4G 网络,PS 域 2.4 DNS 解析平均时延 a) 指标描述 用户面DNS 解析平均时延 b) 指标英文名 c) 指标统计方法 统计DNS QUERY REQUEST 消息到DNS QUERY ANSWER(RCODE:0)消息时间间隔平均值

volte指标定义

V oLTE指标 语音业务 V oLTE始呼接通率(语音/视频) a)指标名称:VoLTE始呼接通率(语音/视频) b)英文名称:Service.VOLTE.MocConnectedSuccRate c)业务需求:VoLTE主叫业务用户感知的呼叫接通(振铃)成功率。 d)指标定义:VoLTE始呼接通率指从主叫网络侧看,收到VoLTE语音或视频的Invite 始呼请求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的比率。(注:指标可以区分为语 音呼叫和视频呼叫。但由于IMS允许语音和视频在一次通话过程中可以来回切换, 比如在呼叫发起时的视频通话,可能接通时是语音通话,或者先发起语音通话,再 切成视频,再切回语音。由于切换在同一次通话中发生,较难(也无必要)将语音 和视频通话严格区分开来,因此本指标及后续指标不对语音和视频切换进行识别,只按第一次协商的业务类型决定是语音还是视频)。 。 e)指标算法:语音始呼接通率语音始呼接通次数 语音始呼总次数 ?VoLTE语音始呼接通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语音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下图消息12)的次数。 (参见3GPP TS .24.229)。 ?VoLTE语音始呼总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语音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的次数。 视频始呼接通率视频始呼接通次数 。 视频始呼总次数 ?VoLTE视频始呼接通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视频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下图消息12)的次数。 (参见3GPP TS .24.229)。 ?VoLTE视频始呼总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视频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的次数。

二、统计指标与标志

二、统计指标与标志 [统计指标] (一)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 (三)指标的分类 [标志] (一)标志及标志表现的概念 (二)标志的种类 [标志和指标的关系] 二、统计指标与标志 [统计指标] (一)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统计指标的含义有两种理解与使用方法。一种理解是: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或名称)。例如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等。另一种理解是: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名称和具体数值,例如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36515亿元,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502.12元。 对指标含义的两种理解都可以成立,前一种理解适用于统计理论和统计设计,是从统计指标的设计形态定义的;后一种理解适用于实际统

计工作,是从统计指标的完成形态定义的(即作为统计工作成果的一项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 统计指标就其完成形态而言,由以下要素构成: 1、定性范围,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含义。指标含义要明确总体现象的质的规定性,包括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例如,年末全国人口总数这个指标,其指标含义是在规定的时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在我国境内常住的人口总和。指标含义比较复杂,指标名称是它的表现形式。 2、定量方法,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方法,是指标含义的量化规范。例如,总人口的计量单位是“人”,全国总人口的计算方法是各地区人口加上现役军人的人口总数。 3、指标数值。根据定性规范和定量方法,经过实际调查和数据处理所取得的具体时间、空间的统计数值。如2004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29988万人。 统计指标的设计形态指包括定性范围和定量方法两个要素,不包括指标数值。 (二)统计指标的特点 指标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即: 1、可量性 没有质的规定性不能成为统计指标,有了质的规定性而不能用数量来表示也不能成为统计指标,即任何指标都可以用数值表示,没有不用

电商数据指标定义

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三大平台是电子商务的三个最为重要的平台。而电子商务信息系统最核心的能力是大数据能力,包括大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能力。无论是电商平台(如淘宝)还是在电商平台上销售产品的卖家,都需要掌握大数据分析的能力。越成熟的电商平台,越需要以通过大数据能力驱动电子商务运营的精细化,更好的提升运营效果,提升业绩。构建系统的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指标体系是数据电商精细化运营的重要前提,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 电商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分为八大类指标,包括总体运营指标、网站流量累指标、销售转化指标、客户价值指标、商品及供应链指标、营销活动指标、风险控制指标和市场竞争指标。不同类别指标对应电商运营的不同环节,如网站流量指标对应的是网站运营环节,销售转化、客户价值和营销活动指标对应的是电商销售环节。 数据指标 1.电商总体运营指标 数据指标 电商总体运营整体指标主要面向的人群电商运营的高层,通过总体运营指标评估电商运营的整体效果。电商总体运营整体指标包括四方面的指标: (1)流量类指标 独立访客数(UV),指访问电商网站的不重复用户数。对于PC网站,统计系统会在每个访问网站的用户浏览器上“种”一个cookie来标记这个用户,这样每当被标记cookie的用户访问网站时,统计系统都会识别到此用户。在一定统计周期内如(一天)统计系统会利用消重技术,对同一cookie在一天内多次访问网站的用户仅记录为一个用户。而在移动终端区分独立用户的方式则是按独立设备计算独立用户。

页面访问数(PV),即页面浏览量,用户每一次对电商网站或着移动电商应用中的每个网页访问均被记录一次,用户对同一页面的多次访问,访问量累计。 人均页面访问数,即页面访问数(PV)/独立访客数,该指标反映的是网站访问粘性。(2)订单产生效率指标 总订单数量,即访客完成网上下单的订单数之和。 访问到下单的转化率,即电商网站下单的次数与访问该网站的次数之比。 (3)总体销售业绩指标 网站成交额(GMV),电商成交金额,即只要网民下单,生成订单号,便可以计算在GMV里面。 销售金额。销售金额是货品出售的金额总额。 注:无论这个订单最终是否成交,有些订单下单未付款或取消,都算GMV,销售金额一般只指实际成交金额,所以,GMV的数字一般比销售金额大。 客单价,即订单金额与订单数量的比值。 (4)整体指标 销售毛利,是销售收入与成本的差值。销售毛利中只扣除了商品原始成本,不扣除没有计入成本的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毛利率,是衡量电商企业盈利能力的指标,是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的比值。如京东的2014年毛利率连续四个季度稳步上升,从第一季度的10.0%上升至第四季度的12.7%,体现出京东盈利能力的提升。 2.网站流量指标

VoLTE接通率分析

许昌VoLTE接通率分析 1.概述 通过VoLTE性能平台和网优平台对许昌的VoLTE接通率在全省排名,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定位网络真实指标情况,通过小区级指标分析网络中高频次、高接通失败的小区分析初步定位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 分析结果: 通过两个不同的平台统计出的VoLTE接通率指标和排名情况看,许昌的接通率指标 在全省的排名一直靠后,总体较差,趋势一致 从全省关联指标对比可以看出,许昌下行弱覆盖小区占比指标排名靠前,但是PHR 异常小区占比靠后,上行受限严重,这也是导致接通率指标差的主要因素 从6月1日至8月1日,许昌VoLTE接通率指标基本保持在99.43%左右,7月30、 31日由于大面积上行干扰导致指标劣化,8月13日后指标开始回升,截止8月23 日已经恢复至99.49%。 造成无线接通率指标差的主要因素是集中在RRC建立阶段,许昌的RRC连接成功率 低于ERAB建立成功率0.04个百分点 导致许昌RRC建立失败占比最高的counter是SIGN_EST_F_RRCCOMPL_MISSING,占 99.16%,这是由于基站发出RRC connection setup后没有收到RRC Setup completions 消息所致,主要反映了基站和UE之间的无线环境问题,体现在覆盖 和干扰方面 低接通小区主要分布在许昌县和许昌市区,这两个区域占比为52% 低接通小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农村和室内覆盖场景下,共计占比为54.67%,这说深 度覆盖不足时导致许昌接通低的主要原因 低接通小区主要分布在F频段,占比为82.67% 通过关联指标对高频次低接通小区逐个按照下行弱覆盖、上行弱覆盖、上下行均弱 覆盖、高用户、故障、下行干扰及其它等7种原因进行分析,导致VOLTE接通差的 主要原因是覆盖不足,这和低接通小区主要分布在农村场景和F频段是相吻合的。问题分析方法及建议: 对高频次低接通小区(一周内连续2日接通率低于95%的小区),通过MR覆盖率,上行

统计学知识点全归纳__全面、准确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算术学派 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政治算术》。政治算术学派主张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被称为“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 (2)记述学派 亦称国势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德国康令和阿亨瓦尔,主要使用文字记述方法对国情国力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与现代统计学有较大差别。因此被称为“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 (3)社会统计学派 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德国恩格尔和梅尔。该学派主张统计是实质性的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的联系联系和相互关系。 (4)数理统计学派 创始人是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他所著的代表作《社会物理学》等将概率论和统计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其认为统计学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数理统计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中期,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数理统计学派成为英美等国统计学界的主流。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 (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

1统计一词一般有三种含义,即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的总称,它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活动。统计资料即统计信息,是统计部门或单位进行工作搜集、整理、编制的各种统计数据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关于统计过程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2统计学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社会性 3标志与指标: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联系: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的综合数量特征的;指标都能用数值表示,而标志中的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是用属性表示的;指标数值是经过一定的汇总取得的,而标志中的数量标志不一定经过汇总,可直接取得;标志一般不具备时间、地点等条件,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一定要讲时间、地点、范围。区别:有许多统计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二者存在一定的转换关系。 4统计调查方案的设计:确定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确定调查项目,拟定调查表;确定调查时间和调查期限;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选择调查方法。 5统计分组的意义和作用:统计分组就是根据统计研究的需要,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的标志区分为若干各组成部分的一种统计方法。划分社会现象的类型;利用统计分组揭示现象内部结构;分析现象之间的数量依存关系。 6分组标志的选择:分组标志是统计的依据。根据研究问题的目的来选择;要选择最能反映被研究现象本质特征的标志作为分组标志;要结合现象所处的具体历史条件或经济条件来选择。 7时期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期发展过程的总数量;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上状况的总量。不同:(是否具有连续性)时期指标的数值是连续计数的,时点指标的是指是间断计数的;(是否具有累加性)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是否受时间长短的影响)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时期长短的制约,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8平均指标的概念和作用:平均指标是指在同质总体内将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的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提条件下的一般水平。平均指标可用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对比;平均指标可用于同一总体指标在不同时间的对比;平均指标可作为论断事物的一种

统计预测与决策基本概念定义

统计预测的概念 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定量预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统计预测方法是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方法。实际资料是预测的依据,经济理论是预测的基础,数学模型是预测的手段,它们共同构成统计预测的三个要素。统计预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测的作用是通过各个企业或行业内部的行动计划和决策来实现的。统计预测作用的大小取决于预测结果所产生的效益多少。影响预测作用大小的因素:预测费用的高低,预测方法的难易程度,预测结果的精确程度。预测方法分类:1、可归纳分为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定量预测又可分为回归预测法和时间预测法。2、按预测时间分为近期、短期、中期、长期预测。 3、按预测是否重复分为一次性预测和反复预测。统计预测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原则):合适性、费用和精确性。步骤:1、确定预测目的 2、搜索和审核资料 3、选择预测模型和方法 4、分析预测误差,改进预测模型 5、提出预测报告。 自适应过滤法原理:就是从自回归系数的一组初始估计值开始利用公式i t t t i X ke --+Φ=Φ2)1('it 主次迭代,不断调整,以实现自回归系数的最优化。基本步骤:1、首先确定模型阶数P 2、选择合适的滤波参数k 3、计算每一次残差e 4、根据残差e 以及调整公式i t t t i X ke --+Φ=Φ2)1('it 计算下一轮的系数 5、迭代直到取得合适的系数。特点:经过逐次迭代,自回归系数可以不断调整,以使自回归系数达到最优化。优点:1、简单易行,可采用标准程序上机运算 2、适用于数据点较少的情况 3、约束条件较少 4、具有自适应性,能自动调整回归系数,是一个可变系数的数据模型。 干预分析模型简介:1、干预的含义:时间序列经常会受到特殊事件及态势的影响,称这类外部事件为干预。 2、研究干预分析的目的: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干预或突发事件对经济环境和经济过程的具体影响。干预事件按其影响的形式归纳起来分为以下四种:1、干预事件的影响突然开始,长期持续下去。2、干预事件的影响逐渐开始,长期持续下去。 3、干预事件突然开始,产生暂时的影响。 4、干预事件逐渐开始,产生暂时的影响。 景气和景气预测:景气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种综合性描述,用以说明经济的活跃程度。经济景气是指总体经济呈上升趋势,经济不景气是指总体经济呈下滑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扩散指数和综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总体经济状态进行全局的判断和预测,即所谓的景气预测法。景气指标:经济的景气状态时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来描述的,称为景气指标。景气指标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景气循环又称经济波动,也称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为古典周期和现代周期,通常包括扩张和收缩两个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经济周期按类别分为:古典周期,现代周期 按长度分为:1,短:基钦周期 2、中:尤格拉周期 3、中长:库兹涅周期 4,长:康德拉提耶夫周期。景气指标选择原则: 1、重要性和代表性 2、可靠性和充分性 3、一致性和稳定性 4、及时性和光滑性。合成指数:合成指数又称综合指数,其计算方法是先求出每个指标的对称变化率;然后求出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三组指标的组内、组间平均变化率,使得三类指标可比;最后,以年为基年,计算出其余年份各月(季)的(相对)指标。预警系统原理:选择一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敏感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性指标,通过一组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的标识,利用这组指标和综合指标对当时的经济状况发出不同的信号,通过观察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预警系统作用:1,正确评价当前宏观经济的状态,恰当地反映经济形势的冷热程度,并能承担短期经济形势分析的任务。2,能描述宏观经济运行的轨迹,预测其发展趋势,在重大经济形势变化或发生转折前,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决策者要制定合适的政策,防止经济发生严重的衰退或发生经济过热。3,能及时地反映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判断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是否运用恰当,是否起到了平抑经济波动幅度的效果。4、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5,有利于改革措施出台时机的正确决策。

数据基础指标体系

如何构建数据指标体系 如果一个事情,你不能衡量它的话,那么你就不能增长它。在围绕着用户紧紧做精细化的运营时代。数据驱动运营是未来运营的趋势,精细化运营已经变得尤为重要,数据驱动决策是运营人必须要面对的挑战也是要下意识学的一门技能。一个懂数据分析的产品经理可以利用数据驱动产品设计优化,并高效提升用户体验。 1、什么是数据分析? 不要对数据分析有太多的畏难情绪,所谓的数据分析就是指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并指导实践。比如说结合数据优化产品的用户体验,通过数据来进行用户画像,通过数据发现产品改进的关键点,以及产品改版、迭代是否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而这些事情,在经过实践之后,都会变的简单且容易上手。 2、数据分析的目的? 但是在做数据分析前,一定要先确定好目标,这样后面的每一步才能不偏离大方向,我们才能清楚地知道究竟该采集什么样的数据,要分析哪些指标。那么,你做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是检测用户对新功能的喜爱程度?是优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槽点?还是提升某个产品页面的转化率?… 3、如何获取数据? 说到收集数据,首先要做好数据埋点。所谓“埋点”,个人理解就是在正常的功能逻辑中添加统计代码,将自己需要的数据统计出来。 (1)自有数据分析系统:企业内部使用的数据产品,如自建 BI 和推荐系统。公司自有的数据是最原始的数据,也是最可靠、最全面的。一般而言,有条件的情况下都是以内部数据为准(自己开发,开发时加入统计代码,并搭建自己的数据查询系统)。 (2)第三方数据分析工具:这个是借助外部工具获得数据,常见的第三方统计工具有: 网站分析工具:Alexa、中国网站排名、网络媒体排名(iwebchoice)、Google Analytics、百度统计;移动应用分析工具:Flurry、Google Analytics、友盟、TalkingData、Crashlytics 不同产品,不同目的,需要的支持数据不同,确定好数据指标后,选择适合自己公司的方式来收集相应数据。获取数据的方式其实多种多样,关键在于,作要了解什么样的数据是重要的,对于这些数据的前后关联,是怎样的,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不是一个单一的行为。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该怎么去分析这些数据呢?哪些是可以为我们所用的,又有哪些是可以剔除掉的。 4、关注哪些数据维度? 一款产品的数据指标体系一般都可以分为五个维度:用户规模与质量、参与度分析、渠道分析、功能分析以用户属性分析。 (1)用户规模和质量分析:主要是分析用户规模指标,这类指标一般为产品考核的重点指标;包括总用户数、新用户数、留存用户、转化率。用户规模和质量是数据分析最重要的维度,其指标也是相对其他维度最多。 (2)参与度分析:主要是分析用户的活跃度,分析的维度主要是包括启动次数分析、使用时长分析、访问页面分析和使用时间间隔分析。 (3)渠道分析:主要分析渠道推广效果,以科学评估渠道质量,优化渠道推广策略。渠道分析尤其要重视,因为现在移动应用市场刷量作弊是以及业内公开的秘密。渠道分析可以从多个维度的数据来对比不同渠道的效果,比如从新增用户、活跃用户、次日留存率、单次使用时长等角度对比不同来源的用户,这样就可以根据数据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渠道,从而获得最好的推广效果。 (4)产品功能分析:主要分析功能活跃情况、页面访问路径以及转化率; 功能活跃指标:某个功能的活跃用户,使用量情况;功能验证;对产品功能的数据分析,确保功能的取舍的合理性。

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____个人整理版

《统计学》简答题 第一章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含义: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分为定序数据和定类数据。定量数据是只能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分为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2)按照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绝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以最直观、最基本的形式体现现象或事物的外在数量特征,有明确的计量单位,是表示直接数量标志或总量标志的形式。 相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通过另外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来体现现象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其结果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计量单位的无名数。 平均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体现现象或事物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3)按收集方法,可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 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5)按照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 原始数据是指直接向调查对象收集的、尚待加工整理、只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或通过实验采集的原始记录数据。 次级数据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各种非原始数据。 4.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描述统计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推断统计是和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是简单的描述现象,并没有进行假设,再利用数据检验,得出推断的结果。 5.统计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统计设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与解释(核心、最终目的) 常用的统计方法:大量观察发、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

统计指标与标志的区别

统计指标与标志地区别、联系指标和标志地区别表现为: 首先,指标和标志地概念明显不同,标志是说明单位属性地,一般不具有综合地特征.指标是说明总体地综合数量特征地.具有综合地性质. 其次,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它们都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地.标志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它们不是都可以用数量来表示,品质标志只能用文字表示. 统计指标和标志地联系表现为: 统计指标数值是由各单位地标志值汇总或计算得来地.数量标志可以综合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品质标志只有对它地标志表现所对应地单位加以总计才能形成统计指标.总体单位地某一标志往往是总体某一统计指标地名称; 随研究目地不同,指标与标志之间可以互相转化.二者体现这样地关系:指标在标志地基础上形成,指标又是确定标志地依据. 统计指标分类与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指标按所反映地数量特点不同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是最基本地统计指标.它们从不同角度反映总体地综合数量特征.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方面地数量.质量指标是反映现象发展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方面地数量.二者地关系表现在:数量指标是计算质量指标地基础.质量指标往往是相应地数量指标进行对比地结果. 统计指标体系是各种相互联系地指标群所构成地整体,用以说明所研究地社会经济现象各方面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地关系.统计指标体系可分为国民经济基本统计指标体系和专题统计指标体系 统计调查地一般概念及基本要求 统计调查与一般地社会调查一样,同属于调查研究活动,但它以搜集数字信息为主要特征.统计调查地基本任务是,按照所确定地指标体系,通过具体地调查,取得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全部或部分单位以数字资料为主体地信息.这些信息就是总体各单位有关标志地标志表现. 统计调查地基本要求是:准确性和及时性.这是衡量统计调查工作质量地重要标志.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同属非全面调查,三种非全面调查地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1)选取调查单位地方式不同.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地选取是根据重点单位地标志总量是否占全部单位标志总量地绝大比重这一标准来确定地,这一标准是客观存在地,所以易于确定.抽样调查中地调查单位是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抽选出来地,不授人地主观因素所影响.典型调查中地典型单位是在对总体情况分析地基础上有意识地抽选出来地. (2)调查目地不同.重点调查地目地是通过对重点单位地调查,掌握总体地基本情况;抽样调查地目地则是通过对部分单位地调查结果来推算总体地数量特征;作为统计意义上地典型调查,其目地类似于抽样调查. (3)推断总体指标地准确性和可靠程度不同.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都要以部分单位调查地结果推算总体指标,由于二者调查单位选择地方法不同,其推算结果地准确性、可靠性也不同.抽样调查按随机原则抽选调查单位,因而在给定概率和误差范围条件下,可保证推断地准确性和可靠性;而典型调查调查单位地选择完全由人们有意识地选择,因而难以保证推断结果地准确性. 统计分组地意义及方法 统计资料整理,指根据统计研究任务地要求,对统计调查所取得地各项原始资料进行科学地分类、加工和汇总. 统计整理一般有:对统计调查资料地汇总、整理,得到各种基本统计指标,为积累统计

网站运营数据指标定义

网站运营数据指标定义 网站运营过程中针对网站的数据分析,已经成了每个网站策划和网站运营人员,每天的必备功课,通过这些数据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的抓住用户动向和网站的实际状况。其实根据网站类型的不同则分析所采用指标项也各有不同,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指标来衡量。但是如何衡量网站运营的数据指标,哪些是网站运营的关键指标,是每个新人感到困惑。其实通常来说网站分析指标有内容指标和商业指标,内容指标指的是衡量访问者的活动的指标,商业指标是指衡量访问者活动转化为商业利润的指标。为了获得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使用51啦,GOOGLE分析工具来得到部分信息,但是为了更加精准的获得某些网站运营时的关键数据,则在网站策划和网站规划阶段时,需要充分将这部分内容考虑进去,对网站做些指标参数的设定,这样就可以降低网站的重复开发工作。 一、网站运营数据分析之内容指标 网站转换率Take Rates (Conversions Rates) 计算公式:网站转换率=进行了相应的动作的访问量/总访问量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以及网站的宣传效果 指标用法:当你在不同的地方测试新闻订阅、下载链接或注册会员,你可以使用不同的链接的名称、订阅的方式、广告的放置、付费搜索链接、付费广告(PPC)等等,看看那种方式是能够保持转换率在上升?如何增强来访者和网站内容的相关性?如果这个值上升,说明相关性增强了,反之,则是减弱。 回访者比率Repeat Visitor Share 计算公式:回访者比率=回访者数/独立访问者数 指标意义:衡量网站内容对访问者的吸引程度和网站的实用性,你的网站是否有令人感兴趣的内容使访问者再次回到你的网站。 指标用法:基于访问时长的设定和产生报告的时间段,这个指标可能会有很大的不同。绝大多数的网站都希望访问者回访,因此都希望这个值在不断提高,如果这个值在下降,说明网站的内容或产品的质量没有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一旦你选定了一个时长和时间段,就要使用相同的参数来产生你的报告,否则就失去比较的意义。 积极访问者比率Heavy User Share

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第二版)

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 (第二版) 2019年 6月

目录 第二版说明 (1) 第一版序言 (2) 对季节调整和移动节假日等问题的说明 (5) 中国经济数据统计范围 (7) 中国统计指标的重要性和可靠性 (8) 中国统计数据的主要发布单位 (12) 第一章经济活动 (13) 1.生产 (13) 1)国内生产总值(GDP) (13) 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16) 3)服务业生产指数 (17) 2.采购经理指数(PMI) (19) 1)官方PMI (19) 2)财新PMI (21) 3.投资 (23) 1)固定资产投资 (23) 2)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支出法GDP) (24) 4.消费 (27) 1)最终消费支出(支出法GDP) (27) 2)居民消费支出(住户调查) (29)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0) 5.存货 (32) 1)存货变动(支出法GDP) (32) 2)工业企业产成品存货 (33) 6.房地产 (34) 1)房地产开发投资 (34)

2)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 (35) 3)房屋新开工面积 (36) 4)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 (37) 7.工业产能利用率 (38) 第二章收入 (40) 8.企业收入 (40) 1)营业盈余(收入法GDP) (40) 2)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41) 3)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 (42) 4)上市公司利润 (43) 9.居民收入 (45) 1)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 (45) 2)农民工月均收入 (46) 3)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7) 第三章对外经济 (49) 10.对外贸易 (49) 1)货物贸易进出口(海关) (49) 2)出口交货值 (51) 3)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国际收支) (52) 11.直接投资 (54) 1)外商直接投资 (54) 2)对外直接投资 (55) 12.国际收支 (57) 1)国际收支平衡表 (57) 2)国际投资头寸表 (58) 13.外汇和外债 (60) 1)外汇储备 (60) 2)央行外汇占款 (61)

绩效指标定义

绩效指标定义 0001-0013为采购员指标、0014-0019为外协管理员指标、0020-0024为仓库主管指标、0025-0032为仓库管理员指标、 编号:0001 指标名称及时性 指标定义在生产计划下发的第二天必须完成采购计划的制定。 计算公式 数据采集供应部 数据来源供应部 数据核对供应部 统计周期每月一次 统计方式部长工作记录 考核等级标准及操作说明考核等级:A、B、C 考核标准:及时完成为A、不及时完成未造成影响为B、未及时完成造成影响的为C。考核得分:A得分为5,B得分为2、C得分为0 操作说明: 编号:0002

指标名称计划完成率 指标定义采购订单完成数量与应完成订单数量的比例 计算公式计划完成率=实际完成订单数量÷应完成订单数量×% 数据采集供应部 数据来源供应部 数据核对供应部 统计周期每月一次 统计方式数据 考核等级标准及操作说明考核等级:S、A、B、C、D 考核标准:98以上完成为S、95~98%A、90~94%为B、85~89%为C、85%以下为D 考核得分:S得分为5,B得分为4,B得分为3,C得分为2,D得分为1 操作说明: 编号:0003 指标名称库存增长率 指标定义库存增长与销售同比的增长率控制在指标范围内,计算公式 数据采集供应部

数据来源供应部、财务部数据核对供应部 统计周期每年1次 统计方式数据 考核等级标准及操作说明考核等级:A、B、C 考核标准:增长率为负A、增长率持平为B、增长率提升为C 考核得分:A得分为5,B得分为4,C得分为2 操作说明: 编号:0004 指标名称采购成本控制 指标定义对部门分解下来的个人降本指标的完成情况计算公式 数据采集供应部 数据来源供应部 数据核对财务部 统计周期每季度/每年一次 统计方式数据 考核等级标准及操作说明考核等级:A、B 考核标准:超额完成为A、完成为B、示完成为C。

计生统计指标及概念

计生统计指标及概念 (一)人口总数统计 1、年初人口数:是指在观察期的起始点时的总人口数。 期初总人口:即本期初的人口,分年初、季初,具体指期初之月1日零时的人口。本期期初人口等于上期期末人口。 2、年末人口数:是指在观察期的结束时的总人口数。 当年年末人口数就是下年的年初人口数。 期末总人口:即本期末的人口,分年末、季末,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的人口。本期期末人口等于下期期初人口。 3、年平均人口数:是指一年之中各个时点的平均总人口数。计算年平均人口数公式。即: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2 4、年出生率:指某地年内人口出生人数与该年人口平均(或年中)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下同)。其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口=年初人口+年末人口÷2(保留整数)年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5、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计算。计算公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数* 1000‰=出生率-死亡率6、年死亡率:指某地一年内死亡总数与该地年平均人口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机公式为:年死亡率=某地-年内死亡总数÷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7、生育更替水平是指这样一个生育水平,即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当净人口再生产率为1.00时,恰好等于更替水平。 总和生育率为2.1即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 (二)婚姻统计 1、育龄妇女人数:是指从月经来潮到绝经止这一年龄阶段内的妇女。国际上通用的育龄妇女的年龄界限为15-49岁。 2、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是指育龄妇女中已经结过婚的妇女人数,也包括已经离婚或丧偶的妇女。 3、初婚率:是指在期内初婚(不含再婚、复婚)的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初婚率=当年初婚人数÷该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女性初婚人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在民政部门首次登记结婚的女性人数(不包括再婚复婚的人数)。 女性结婚人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的女性人数(包括初婚、再婚、复婚的人数)。 4、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5、晚婚是指在法定的结婚年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迟于法定年龄三年以上结婚者,为晚婚即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者。 6、晚育是指适当推迟妇女婚后的初育年龄。初育年龄是指妇女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晚育年龄为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各同时加上三年零九个月以上。 (三)出生总数统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