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处理生物学 复习资料

水处理生物学 复习资料

第二章

菌胶团的指示作用:

1)新形成的菌胶团颜色浅,甚至无色透明,有旺盛的生命力,氧化能力强;

2)老化的菌胶团因为吸附许多杂质,颜色深,氧化能力差;

3)遇到不良环境时,菌胶团松散,污泥发生膨胀;

4)结构紧密,颜色适中的菌胶团才指示处理效果

什么是芽孢?

定义: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或在遇到外界不良环境时,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抗逆性休眠体。

为什么具有抗热性?

芽孢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2,6-吡啶二羧酸和耐热性酶。

芽孢的特点:

(1)含水率低,38%-40%

(2)芽孢壁厚致密,分3层:

外层:芽孢外壳-蛋白质

中层(皮层):肽聚糖

内层:孢子壁-肽聚糖

(3)酶代谢活力低,休眠状态

(4)耐热、低温、辐射、干燥、化学试剂,等不良环境

鞭毛着生的方式(5种):

偏端单毛菌类

两端单毛菌类

偏端丛毛菌类

两端丛毛菌类

周毛菌类

如何确定微生物是否有鞭毛(无电镜的情况下)3种:

1、鞭毛染色可将媒染剂与染料的复合物附着并积累在鞭毛上,使其直径加粗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2、将细菌穿刺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鞭毛细菌会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

3、将细菌制成悬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鞭毛细菌的翻滚或穿梭运动。

什么是菌落?

菌落是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由于单个细胞在局部位置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称为菌落。细菌菌落大多湿而粘,小而薄,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细菌接种,接种方法:

接种分离工具:1.接种针2.接种环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6.接种圈7.接种锄8.小解剖刀

1)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使标本混杂的多种细菌分散成单个细胞。

2)平板涂布法:可以用于计算活菌数。

3)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纯种移植,以进一步鉴定或保存菌种。

4)液体接种法:可观察到细菌不同的生长现象。

5)半固体穿刺接种法:可用于保菌或观察动力。

放线菌的结构:

形态:呈菌丝状,是由单细胞延生分枝而成。

1)营养菌丝(基内菌丝):生长在营养基内,直径在0.2-0.8μm;有的产生色素(菌落背面呈现不同颜色),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吸收养分。

(2)气生菌丝:是从基内菌丝上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比营养菌丝粗,直径约1-1.4μm,有的产生色素,可吸收氧气。

(3)孢子菌丝:气生菌丝分化而来,孢子丝产生孢子,可随风传播,萌发成基内菌丝;其形状有螺旋形、枝形。孢子丝着生方式和形状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蓝细菌的特殊结构:藻胆蛋白体、藻蓝素(或藻红素)、气泡、异形胞和厚壁孢子(细胞异化形成)

作用:异形胞:部分丝状蓝藻所具有的—种特殊细胞,由普通营养细胞转化而来。特点:比营养细胞大,壁厚;两端有结节(极区);固氮部位

厚壁孢子:部分丝状蓝藻中间或末端生成的厚壁的,静止的休眠的异化细胞。作用:抵抗不良环境萌发形成新的丝状细胞

分别:

大的是厚壁孢子,小的是异形胞。

质粒的概念:多数细菌细胞质中还存在着染色质体以外的遗传因子,大多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构成,能自我复制,称为质粒。

荚膜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表面分泌的一种粘性物质。

荚膜的功能:

A.保护致病菌免受宿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保护细胞免受干燥的影响;

B.增强某些病原菌的致病能力,有的荚膜本身有毒;

C. 可作为碳源或氮源;废水处理中,细菌荚膜有吸附作用。

蓝细菌的分类:

(蓝藻门中的一种真枝藻)

(螺旋藻)

(颤藻)

(颤藻属)

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病毒的比较

生殖方式:

1、支原体:二分裂繁殖为主,也有芽殖,或球状体长出丝状体,丝状体又凝集成链球状,

释放出小球状体。

2、立克次氏体:横分裂的方式。

3、衣原体:无感染性但易二分裂繁殖,形成新的原体。

第三章

自然界的生命分为三域:古菌,细菌,真核生物。

第四章

真菌典型特征:

1、体内无光合色素,腐食性营养;

2、细胞贮存的养料是肝糖元而不是淀粉;

3、一般有细胞壁,细胞壁中含几丁质;

4、无性或有性孢子繁殖;

5、大多陆生。

霉菌的繁殖方式:

霉菌有多种繁殖方式,可以由一段任意菌丝生长成新的菌丝体外,还可通过有性或无性方式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霉菌主要通过无性孢子繁殖。

硅藻以细胞分裂繁殖为主。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1、自然因素;2

、人为因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农药的使用)

本章习题:

1.从细胞大小、结构、生理特性等方面,比较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有哪些异同点?答:真核生物较大,原核生物较小;真核生物有细胞核及复杂的内膜系统,原核生物无细胞核,只有原始核或拟核;真核生物的主要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无丝分裂,而原核生物的主要细胞增殖方式是二分裂;真核生物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原核生物的生殖方式是无性生殖。

2.污水生物处理中的指示生物有哪些?试总结说明,并比较各有何特点.

答:污水生物处理中的指示生物有鞭毛虫、钟虫类、线虫、颤蚓、裸藻和绿藻。

鞭毛虫喜在多污带和a-中污带中生活;钟虫喜在寡污带中生活,在B-中污带中也能生活;线虫有好氧和兼性厌氧的,兼性厌氧在缺氧时大量繁殖。颤蚓和水丝蚓中有厌氧生活的种类,以土壤、底泥为食,是河流湖泊底泥污染的指示生物,裸藻主要生长在有机物丰富的地方。

3、真菌包括哪些微生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起什么作用?

答:真菌属低等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大小各异,包括酵母菌、霉菌及各种伞菌。酵母菌处理和有机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中都起积极作用。酵母菌还可用作检测重金属,霉菌对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有的霉菌还可处理含硝基化合物废水。伞菌:既处理废水和固体废弃物,还可获得食用菌。

4.如何区别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的菌落?

答:细菌菌落光滑,易于基质脱离;放线菌菌落质地致密,菌落较小而不致广泛延伸;酵母菌菌落较细菌菌落大而厚;霉菌形成的菌落较稀松,多成绒毛状,絮状。

第五章

什么是病毒?

病毒是超显微的、无细胞结构的、只含一种核酸(或DNA或RNA)、只能在活细胞内存活的寄生物。

什么是病毒粒子?

是指一个结构和功能完整的病毒颗粒。病毒粒子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及其功能:

噬菌体的结构:

烈性噬菌体:凡侵入寄主细胞后进行复制繁殖并导致细胞裂解的噬菌体即为烈性噬菌体。

温和性噬菌体:凡侵入细胞后与宿主细胞同步复制,并随宿主细胞的生长繁殖而传代下去,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病毒的繁殖:

1、吸附;

2、侵入和脱壳;

3、复制与合成;

4、装配和释放。

病毒:真病毒

亚病毒:类病毒

拟病毒

朊病毒

第六章

营养:指微生物从外界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同化作用:吸收能量,进行合成反应,将吸收的营养物质转变为细胞物质。

异化作用:分解反应,放出能量,是将自身细胞物质和细胞内的营养物质分解的过程。

污水生物处理中,C:N=5:1

碳源:可被微生物用来构成细胞物质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营养物。

作用:为微生物合成细胞质提供各种含碳物质;为异养型微生物提供能源。

氮源:是能被用来构成菌体物质或代谢产物中氮素来源的营养物质。

作用:提供细胞新陈代谢中所需的氮素合成材料(蛋白、核酸、酶等)。

生长因子:通常指那些微生物生长所必需而且需要量很小,但微生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以满足机体生长需要的有机化合物。

( 1 )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不需要外界提供的生长因子自养型微生物。多数真菌、放线菌和不少细菌,如大肠杆菌等;

(2 )生长因子异养型微生物:它们需要多种生长因子。例如一般的乳酸菌都需要多种维生素。根瘤菌生长需要生物素,每ml培养液中只需要0.006 m g ,就有显著的促进生长作用。

(3 )生长因子过量合成型微生物:有些微生物在其代谢活动中,会分泌出大量的维生素等生长因子,因而可以作为维生素等的生产菌。例如生产维生素 B 2 的阿舒假囊酵母等。

培养基:培养基是人工根据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物质按照一定得比例配制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配制的5大原则:

1、无菌

2、经济节约:培养基应物美价廉

3、目的明确: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要配制不同的培养基

4、营养协调

5、理化条件适宜

培养基按组分不同分为三类:

1、天然培养基;

2、合成培养基;

3、半合成培养基。

培养基按物理状态不同分为三类:

1、液体培养基;作用: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方面的研究。

2、半固体培养基;作用:观察微生物的运动特征、分类鉴定。

3、固体培养基;作用:常用来进行微生物的分离、鉴定、活菌计数及菌种保藏。

培养基按用途不同分为三类:

1、选择培养基(利用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敏感程度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一些敏感物质,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些物质来抑制非目的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使得所需的微生物大量繁殖);

2、鉴别培养基(利用不种细菌对某一物质的分解能力不同,借助指示剂的显色不同进行菌种鉴别和区分的培养基);

3、加富培养基(在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制成的一类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4、基础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

扩散的四种方式:

1、单纯扩散(原生质膜是一种半透性膜,营养物质通过原生质膜上的小孔,由高浓度的胞外环境向低浓度的胞内进行扩散);

2、促进扩散(细胞膜表面有特异性蛋白质(称为载体蛋白),可与营养物质进行可逆性结合,在细胞膜内外循环往来运输营养物);

3、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渗透酶的逆浓度梯度积累营养物质的过程,是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的一种主要的物质运输方式);

4、基团转位(存在于某些原核生物中的一种需要代谢能量的物质运输方式,主要用于糖的运输)。

膜泡运输(胞吞作用,胞吐作用。两者均需能量供应)

四种运输方式比较:

酶的三个特性:

(1)具有一般催化剂的特性;

(2)催化效率高;

(3)酶的作用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如何确定酶活性的大小?

在水处理中,常采用比酶活性来判断不同来源污泥的活性(比酶活性是指单位重量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性单位数)。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⑴酶浓度(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即当基质的浓度足够大时,酶浓度越大,酶促反应速度越快。当酶浓度达到一定浓度时,酶促反应速度就趋于平缓);

⑵底物浓度(当酶浓度为定值,且基质浓度从零逐渐增大时,酶促反应与基质的浓度成正比。但当所有的酶浓度变成了一定浓度后,即使再增加基质的浓度,酶促反应速度也不会增加。当基质的浓度为定值时,酶促反应速度与初始的酶浓度成正比);

⑶温度(一方面是当温度升高时,反应速度也加快。另一方面,随温度升高而使酶逐步变性,即通过减少有活性的酶而降低酶的反应速度,酶的最适温度就是这两种过程平衡的结果);

⑷pH值(在一定的pH 下,酶具有最大的催化活性,通常称此pH 为最适pH);

⑸激活剂(能够对酶起激活作用的物质称为激活剂。如:Fe2+、Cu2+、Br-、SO42-、维生素等);

⑹抑制剂(能减弱、抑制甚至破坏酶活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产生ATP的三种方式:

1、底物水平磷酸化:基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一些含有高能键(键能大于ATP的焦磷酸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直接偶联ATP合成,直接产生高能分子;

2、氧化磷酸化:基质在生物氧化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NADH2、NADPH2、FADH2)可以通过位于线粒体内膜和细菌质膜的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氧或其它氧化型物质,这一过程与ATP合成偶联;

3、光合磷酸化:光合微生物在光照的条件下,通过光合色素的光合作用,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

有氧呼吸的特点:

以氧分子为最终电子受体;

有机物质氧化彻底;

能量(有效电子)完全释放

通过有氧呼吸,有机物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水,释放全部能量。由于CO2和水不再有释放电子的能力,因而它们不会再耗氧,有机物的污染潜力也由此消除。

厌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特点:

最终电子受体为外源物质;

有机物质氧化彻底;

释放能量低于有氧呼吸;

在厌氧呼吸中,外源物质充当了电子受体的角色。由于其氧化能力弱于氧气,因此释放的能量相对较少;厌氧呼吸产物排入有氧环境时,可被重新氧化,因此依然是潜在污染物。

发酵的特点:

不需要外源电子受体;

有机物质氧化不彻底;

能量释放不完全;

在发酵中,电子受体是原始基质的代谢中间产物,一部分发酵产物氧化程度高于原始基质,另一部分发酵产物的氧化程度低于原始基质。

三羧酸循环的特点:

(1)循环反应在线粒体中进行,为不可逆反应。

(2)每完成一次循环,氧化分解掉一分子丙酮酸,可生成12.5分子ATP。

(3)三羧酸循环中有3次脱羧反应,生成3分子CO2。

(4)循环中有5次脱氢反应,生成4分子NADH2和1分子FADH2。

(5)循环中生成1分子GTP。

HMP的生理功能:

1、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碳架

2、5-磷酸核糖可以合成嘌呤、嘧啶核苷酸,进一步合成核酸,体内糖代谢与核苷酸及核酸代谢的交汇途径

3、5-磷酸核糖也是合成辅酶的原料

4、5-P-核酮糖可转化为1,5-2P-核酮糖,在羧化酶催化下固定CO2,这对自养细菌很重要。

5、4-P-赤藓糖是合成芳香族氨基酸的前体。

脱氨的四种途径:

1、氧化脱氨:存在于好氧菌中,由氨基酸氧化酶和氨基酸脱氢酶催化,产物为酮酸和氨。

2、还原脱氨:存在于厌氧菌中,由氢化酶催化,产物为饱和脂肪酸。

3、水解脱氨:水解脱氨发生在含羟基的氨基酸中,由水解酶催化,产物为酮酸。

4、氧化还原脱氨:存在于某些厌氧菌中,能使一对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的耦联反应。

诱导:诱导物诱发合成相应酶的现象。

诱导的两种酶:

组成酶:体内固有,合成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含量相对稳定;

诱导酶:体内平时不存在,环境中出现诱导物时合成。

本章习题:

计算:NADH2(NADH+H+)和FADH2进入呼吸链,最后生成水,通过电子传递: 1个NADH2可合成2.5个ATP;

1个FADH2可合成1.5个ATP;

1个GTP合成1个ATP。

(1)请计算,1mol丙酮酸经过TCA循环,产生多少ATP?并说明计算步骤

(2)请计算,1mol葡萄糖经过EMP、TAC循环,净产生多少ATP?并说明计算步骤

1.酶的本质是什么?作为生物催化剂具有什么特性?

答:蛋白质。高效率,专一性,敏感性,反应条件温和,酶的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及金属离子有关。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

(1)酶具有高效率的催化能力;

(2)酶具有专一性;(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酶在生物体内参与每一次反应后,它本身的性质和数量都不会发生改变(与催化剂相似);(4)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3.请简述三大营养物质通过TCA相互转变的途径。

第七章

饰度:同型遗传型的生物,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会呈现不同的表型。

变异:只有遗传型的改变,即生物体遗传物质结构上发生的变化,才称为变异。在群体中,自然发生变异的机率极低,但一旦发生后,却是稳定的和可遗传的。

细菌质粒和真核生物细胞器DNA的共同点:

自体复制;一旦消失以后,后代细胞中不再出现;它们的DNA只占染色体DNA的一小部分。细菌质粒和真核生物细胞器DNA的区别:

1、成分和结构简单,一般都是较小的环状DNA分子,并不和其他物质一起构成一些复杂的结构。

2、功能更为多样化,可一般不是必需的。

3、许多细菌质粒能通过细胞接触而自动地从一个细菌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使两个细菌都带有此质粒。

DNA的复制:

解旋:DNA双链氢键断裂,双链分开;

复制:以各自双链为模板,进行复制;

分配:新复制的核苷酸链与原来的一条核苷酸链按照碱基配对原则形成新的双链结构。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1:

?结构基因(structural gene):转录为mRNA、tRNA和rRNA的基因;

?调节基因(regulatory gene) :编码调节蛋白的基因;

?操纵基因(operator gene) :一般可与阻遏蛋白结合从而阻止转录起始的DNA序列。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2:

单顺反子:真核基因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即一条mRNA模板只含有一个翻译起始点和一个终止点,因而一个基因编码一条多肽链或RNA链;

多顺反子:在原核细胞中,通常是几种不同的mRNA连在一起,相互之间由一段短的不编码蛋白质的间隔序列所隔开,这种mRNA叫做多顺反子mRNA。这样的一条mRNA链含有指导合成几种蛋白质的信息。

微生物基因表达的调控3:

酶活性的调节和酶量的调节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两种主要方式。

?酶量的转录水平调控;

?酶量的翻译及翻译后调控。

基因工程主要步骤:

1、分离或合成基因;

2、体外重组将基因插入载体;

3、重组DNA 导入受体细胞;

4、基因克隆和筛选重组子;

5、克隆的基因进行鉴定或测序;

6、外源基因的表达和基因产物或转基因微生物、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的获得。

血球计数板的规格:

16×25型的计数板

25×16型的计数板

?1.16×25型的计数板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中格,一般取四角:1、4、13、16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

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100)

×400×10000×稀释倍数

?2.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见图三)。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

细胞个数/1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400×10000×稀释倍数

例1、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中25×16型的血球计数板计数室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一般计数时选取的中方格位于计数室的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下图1表示的是其中一个中方格的情况,对该中方格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的结果是24 个。如果计数的几个中方格中的细胞

平均数为20个,则1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5×106个。

例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用血球计数板进行抽样检测。下图是血球计数板放大图,第一次抽样检测结果是4个中方格中共有40个酵母菌,则每毫升菌液中含有酵母菌 1.6×106个。所计算出的酵母菌是 C (从以下选项中选择)。

A.活的菌数

B.死的菌数

C.总菌数

D.新增殖的菌

纯培养:微生物学中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分批培养:把微生物接种于一定容积的培养基中,培养后一次性收获培养物,这种方式成为分批培养。

连续培养:在分批培养中,由于基质消耗和产物积累,环境条件不断恶化,使微生物不能长久保持在对数生长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后,微生物便停止生长,继而开始死亡。如果改变培养方式,在微生物处于对数生长状态时,不断添加新鲜培养基,同时排出等量培养液。由于消耗营养物质得到及时补充,有害产物得到及时排除,微生物生长状态就能长久保持。这种连续补料和出料的培养方式称为连续培养。

分批培养与连续培养的区别:

灭菌、消毒、防腐、化疗的比较(防腐和化疗不考):

第八章

微生物的分布特点:

1、土壤中的微生物(在一切耕作熟化土壤中,耕作层微生物数量最多,心土层较少;旱地土壤中放线菌和真菌比水田土壤中多;酸性土壤中真菌在微生物总量中的比例较高,而细菌和放线菌的比例相对较低;水田和旱地土壤中都存在好氧性、厌氧性和兼性的细菌,而且好氧性细菌总比厌氧性细菌多得多,但分布不同;随耕作年限的增长,土壤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都随之增加;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活动强度等特点随季节变化(温度、湿度、有机物进入)而发生年周期变化)。

2、水体中的微生物(清水型水生微生物,在含有机物不丰富的清水中的化能自养型或光能自养型的微生物。如硫细菌、铁细菌、衣细菌,蓝细菌、绿硫细菌、紫细菌等;腐生型水

生微生物,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产碱杆菌以及芽孢杆菌、弧菌和螺菌等。原生动物有纤毛虫类、鞭毛虫类和根足虫类)。

3、空气中的微生物(有细菌、病毒、放线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等各类微生物。霉菌有曲霉、青霉、木霉、根霉、毛霉、白地霉等,酵母有园球酵母、红色园球酵母等)。

4、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4种):

1、互生;

2、共生;

3、拮抗(对抗);

4、寄生。

第十章

有机物的生物分解类型:

?生物去除:由于微生物细胞、活性污泥等吸附作用使化学物质浓度降低;

?初级生物降解:指有机物原来的化学结构发生了部分变化,改变了分子的完整性;

?环境可接受的生物降解:指有机物失去了对环境有害的特性;

?完全降解:

?在好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完全无机化;

?在厌氧条件下,有机物被完全转化为CH4、CO2等。

好氧处理中微生物增殖量计算:

?好氧生物处理构筑物中新增的细胞物质等于所合成的细胞物质减去由于内源呼吸而消耗的细胞物质

⊿X=a⊿S -b X

式中:

?⊿X——新增的细胞物质(Kg/d)

?⊿S——所消耗的底物,即去除的BOD5(Kg/d)

?X——构筑物内原有的细胞物质(Kg)

?a——合成系数(合成的细胞物质/去除的BOD)

?b——细胞自身氧化率或衰减系数(1/d)

a、b的值可以通过作图法求得

好氧处理中需氧量计算:

?有机物好氧生物氧化所需要的氧量包括微生物生长活动和自身氧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氧量,可以表示为:

O2=a′⊿S +b ′X

式中:

?O2——微生物需氧量(Kg/d)

?⊿S——去除的BOD5(Kg/d)

?X——构筑物内原有的细胞物质(Kg)

? a ′——去除单位BOD5所需的氧量(Kg/Kg)

? b ′——微生物自身氧化率或衰减系数(1/d)

a ′、

b ′的值可以通过作图法求得

好氧处理中的污泥量及需氧量计算:

?首先根据废水情况确定a、b和a ′、b ′;

?生活污水的a一般为0.5~0.7,b为0.05~0.1;a ′一般为0.4~0.55,b ′一般为

0.2~0.1;

?3、工业废水根据水质而异;

?4、即可根据前述公式计算。

?例10-1,某城市混合污水用活性污泥处理。其曝气池有效容积为340m3,进水流量为150m3/h,进水BOD5为200mg/L,出水BOD5为20mg/L,曝气池内污泥浓度为4g/L(其中挥发份占75%),计算剩余污泥量。(答案见课本P201例10-1)

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性:

自然界氮素循环:

固氮作用类型(三个):

水处理生物学 复习资料

第二章 菌胶团的指示作用: 1)新形成的菌胶团颜色浅,甚至无色透明,有旺盛的生命力,氧化能力强; 2)老化的菌胶团因为吸附许多杂质,颜色深,氧化能力差; 3)遇到不良环境时,菌胶团松散,污泥发生膨胀; 4)结构紧密,颜色适中的菌胶团才指示处理效果 什么是芽孢? 定义: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或在遇到外界不良环境时,可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抗逆性休眠体。 为什么具有抗热性? 芽孢含有特殊的抗热性物质—2,6-吡啶二羧酸和耐热性酶。 芽孢的特点: (1)含水率低,38%-40% (2)芽孢壁厚致密,分3层: 外层:芽孢外壳-蛋白质 中层(皮层):肽聚糖 内层:孢子壁-肽聚糖 (3)酶代谢活力低,休眠状态 (4)耐热、低温、辐射、干燥、化学试剂,等不良环境 鞭毛着生的方式(5种): 偏端单毛菌类 两端单毛菌类 偏端丛毛菌类 两端丛毛菌类 周毛菌类 如何确定微生物是否有鞭毛(无电镜的情况下)3种: 1、鞭毛染色可将媒染剂与染料的复合物附着并积累在鞭毛上,使其直径加粗而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见。 2、将细菌穿刺接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鞭毛细菌会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 3、将细菌制成悬液,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鞭毛细菌的翻滚或穿梭运动。 什么是菌落? 菌落是将细菌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中,由于单个细胞在局部位置大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菌群体,称为菌落。细菌菌落大多湿而粘,小而薄,与培养基结合不紧密。 细菌接种,接种方法: 接种分离工具:1.接种针2.接种环3.接种钩 4.5.玻璃涂棒6.接种圈7.接种锄8.小解剖刀

1)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使标本混杂的多种细菌分散成单个细胞。 2)平板涂布法:可以用于计算活菌数。 3)斜面接种法:主要用于纯种移植,以进一步鉴定或保存菌种。 4)液体接种法:可观察到细菌不同的生长现象。 5)半固体穿刺接种法:可用于保菌或观察动力。 放线菌的结构: 形态:呈菌丝状,是由单细胞延生分枝而成。 1)营养菌丝(基内菌丝):生长在营养基内,直径在0.2-0.8μm;有的产生色素(菌落背面呈现不同颜色),主要的生理功能是吸收养分。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题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 "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与水中的污染物迁移、分解及转化过程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微型水生动物和水生/湿生植物,特别是应用于水处理工程实践的生物种类。细菌等原核微生物在水处理工程中通常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2 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有哪些? 水中的主要微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病毒)和细胞生物两种类型。在细胞生物中又分为古菌、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又可细分为藻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分为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微型后生动物。 3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 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种类多。 (2)分布广。微生物个体小而轻,可随着灰尘四处飞扬,因此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环境中。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多。 (3)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如果条件适宜,经过10h就可繁殖为数亿个。 (4)易变异。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4 微生物命名常用的双名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一种微生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第一个是属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词首字母大写,它描述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第二个是种名,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词首字母不大写,它描述微生物的次要特征。有时候在前面所述的两个单词之后还会有一个单词,这个单词往往是说明微生物的命名人。 5 水中小型动物和水生植物在水体水质净化中各起什么样的作用? 小型动物多指1~2mm以下的后生动物,它们与水处理过程,特别是环境水体水质净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底栖小型动物寿命较长,迁移能力有限,且包括敏感种和耐污种,故常称为"水下哨兵",能长期检测有机污染物的慢性排放。底栖生物链是水体生态环境健康的标志之一,底栖生物对水体内源污染控制极其重要。

水处理微生物-知识点总结

1.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2.微生物的特点 (1)体积大、面积大(比面积大)。 (2)种类多,目前已知的微生物种类有10万多种而且这一类数目还在不断增加。 (3)分布广。广泛分布于土壤、空气和水等自然环境以及高温、高盐等极端环境。 (4)生长旺,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如果条件适宜,10h就可以繁殖为数亿个。 (5)适应强,易变异。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3.水中常见微生物种类: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病毒。 4.原核微生物:是一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为核区的裸露的DNA,无细胞器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5.革兰氏染色:丹麦医生(革兰)于1884年发明了一类不同类型细菌的染色方法,根据此染色法,细菌可以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 6.菌落:单个细胞在固体培养基生长繁殖时产生大量细胞排序便以此母细胞为中心而聚集到一起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具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群。 7.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粘集在一起,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基团。 8.芽孢:某些细菌(特别是杆菌)在生活史中的一个阶段,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型或椭圆型的对不良环境条件具有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9.酵母菌:单细胞出芽生殖的真菌总称。 10.真核微生物:是一类细胞核具有核膜与核仁分化的较高等的微生物,细胞质中有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的生物。 11.硝化作用:由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 12.生物监测:利用水生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对水体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状况的一种监测方法。 13.体内积累速率=吸收速率-(体内分解速率+排泄速率) 14.余氯:氯加入水中后,一部分被能与氯结合的杂质消耗掉,剩余的部分称为余氯。 15.培养基: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混合营养物。 16.生物浓缩系数(富集因子):BCF=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17.烈性噬菌体:大多数噬菌体感染细菌细胞后产生大量的子噬菌体并能使细菌细胞裂解。1.试述微生物在给排水工程的应用。 (1)污染水体。了解水中的致病菌并设法去除,防止传染病的蔓延使水生色或者产生气味。(2)阻塞作用。影响水厂的正常运行:冷却器、凝结器阻塞。 (3)利用微生物处理废水:利用有益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4)利用微生物进行自净:自然生态系统利用细菌和藻类互生的原理让细菌分解有机污染物,即氧化塘法。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重点-重庆大学给排水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指导 ?第一章绪论 ? 1 生物物种命名:林奈的双名法 ? 2 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不是生物分类学上的概念。 ?3微生物的特点:个体非常微小,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易变异。?4生物通用的分类单元。(界、门、纲、目、科、属、种) ?5巴斯德及科赫的贡献。 (2)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 ?微生物的特点 1.体积小,面积大 2.吸收多,转化快 3.生长旺,繁殖快 4.适应强,易变异 5.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什么是原核微生物?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或线粒体的一类单细胞生物。?第一节细菌 ?什么是细菌?细菌的大小用什么表示?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 细菌是一类单细胞、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细胞核的原核生物。细菌的大小用微米表示。 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菌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答: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

核质、内含物。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哪些?细菌的特殊结构一般指荚膜、芽孢和鞭毛。 ?革兰氏染色: 1.具体操作过程(四步):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然后酒精脱色,最后用 蕃红或沙黄复染。 2.革兰氏染液四种:结晶紫,碘液,蕃红,沙黄 3.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壁差别: 革兰氏阳性细菌的细胞壁较厚,约为20~80mm,单层,其组分比较均匀一致,主要由肽聚糖组成,还有一定数量的磷壁酸,脂类组分很少。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可分为两层,外层主要是脂多糖和脂蛋白组成,较厚,脂类在整个细胞壁中占有的比例很高,可达40%以上;内层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但是较薄,只有2~3mm。 4.革兰氏染色机理p10 ?细菌是给水与废水处理中最重要的一类微生物! ?什么是内含物?知道几种主要的内含物(储藏性颗粒)内涵 内含物是细菌新陈代谢的产物,或是贮备的营养物质。 常见的几种内含物颗粒: 异染颗粒,聚β-羟基丁酸盐(PHB),肝糖和淀粉粒,硫粒,气泡。 ?什么是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 ?什么是菌胶团?菌胶团的作用 当荚膜物质融合成一团块,内涵许多细菌时,称为菌胶团。 菌胶团的作用: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主要可根据所含菌胶团多少、大小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来确定。 ?什么是芽孢,芽孢的特点?为什么芽孢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什么? 某些细菌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结构,称为芽孢。 芽孢的特点:壁厚;水分少;不易透水;具有极强的抗热、抗化学药物、抗辐射等能力。 芽孢只是细菌的另一个存在形式,此形式下细菌的消耗达到最低,且可以很强的抵抗外界的不良环境。最主要的繁殖方式是以二分裂法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 ?什么是菌落?许多细胞聚集在一起且肉眼可见的细胞集合体,称之为菌落。 ?什么是放线菌?典型的放线菌的一般形态构造。放线菌的主要繁殖方式? 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放线菌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借菌丝断裂或菌丝片段繁殖。 ?什么是丝状细菌?

水处理生物学习题及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习题及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有哪些? 水中的主要微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病毒)和细胞生物两种类型。在细胞生物中又分为古菌、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又可细分为藻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分为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微型后生动物。 2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 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种类多。 (2)分布广。微生物个体小而轻,可随着灰尘四处飞扬,因此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环境中。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多。 (3)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如果条件适宜,经过10h 就可繁殖为数亿个。 (4)易变异。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 以形状来分,细菌可分为哪几类? 细菌的形态大致上可分为球状、杆状和螺旋状(弧菌及螺菌)3种,仅少数为其他形状,如丝状、三角形、方形和圆盘形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是细菌的基本形态。自然界中,以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2 细菌的细胞结构包括一般结构和特殊结构,简单说明这些结构及及其生理功能。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和原生质两部分。原生质位于细胞壁内,包括细胞膜(细胞质膜)、细胞质、核质和内含物。 细胞壁是包围在细菌细胞最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厚实、坚韧的结构,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功能。细胞壁的主要功能有:①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②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③作为鞭毛的支点,实现鞭毛的运动;④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如某些抗生素和水解酶)进入细胞;⑤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细胞膜又称细胞质膜、质膜或内膜,是一层紧贴着细胞壁而包围着细胞质的薄膜(厚约7~8nm),其化学组成主要是蛋白质、脂类和少量糖类。这种膜具有选择性吸收的半渗透性,膜上具有与物质渗透、吸收、转运和代谢等有关的许多蛋白质和酶类。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为:①选择性地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运送和交换。②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③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④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⑤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⑥鞭毛的着生和生长点。 细胞质是细胞膜包围地除核区以外的一切透明、胶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水、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与真核生物不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不流动的。

水处理微生物问答题

1、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株”不是分类单位。 2、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一)个体极小。微生物的个体极小,有几纳米到几微米,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小于0.2微米,在光学显微镜可视范围外,还需要通过电子显微镜才可看见。 (二)分布广,种类繁多。环境的多样性如极端高温、高盐度和极端pH造就了微生物的种类繁多和数量庞大。 (三)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以裂殖的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在物种竞争上取得优势,这是生存竞争的保证。 (四)易变异。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或者变异为优良菌种,或使菌种退化。 3 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 答: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结构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

层又分三层:最外层是脂多糖,中间是磷脂层,内层是脂蛋白。内壁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化学组成: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肽聚糖,含独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肽聚糖,含独脂多糖,不含磷酸壁。 4、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答:将一大类细菌染上色,而另一类染不上色,一边将两大类细 菌分开,作为分类鉴定重要的第一步。其染色步骤如下: 1、在无菌操作条件下,用接种环挑取少量细菌于干净的载玻片上涂布均匀,固定。 2、用草酸铵结晶紫染色1min,水洗去掉浮色。 3、用碘—碘化钾溶液媒染1min,倾去多余溶液。 4、用中型脱色剂如乙醇或丙酮酸脱色,革兰氏阳性菌不被褪色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被褪色而成无色。 5、用蕃红染液复染1min,格兰仕阳性菌仍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则呈现红色。革兰氏阳性菌和格兰仕阴性菌即被区分开。 5、何谓放线菌?革兰氏染色是何种反应? 答: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的菌种,成为放线菌。除枝动菌属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红色外,其余全部放线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染色呈紫色。 6、什么叫培养基?按物质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哪几类?按试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哪几类? 答:根据各种微生物的营养要求,将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及生长因子等物质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用以培养微生物的基质,即培养基。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最新资料推荐------------------------------------------------------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资料(完整版) 绪论 1. 微生物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种类多、分布广、繁殖快、易变异等特点。 2. 生物的六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动物界、真菌界、病毒界。 微生物涵盖了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真核生物(藻类、原生动物、真菌、微型后生动物)、非细胞生物(病毒和亚病毒) 3. 微生物命名方法采用瑞典博物学家林奈创立的双命名法,即微生物学名=属名+种名 4. 史前期(约 8000 年前—1676),各国劳动人民,①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是有益活动(如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初创期(1676—1861 年),列文虎克,①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②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奠基期(1861—1897 年),巴斯德,①微生物学开始建立;②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③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④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⑤进入寻找人类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发展期(1897—1953 年),e.buchner,①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②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 ③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④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 ⑤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成熟期 1/ 20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毎空1分) 1.兼性微生物指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 活的微生物。 2.通过生物分解潜能实验和生物分解模拟实 验实验来判断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性 3.微生物通过反硫化作用作用使硫酸盐转 化为硫化氢。 4.鉴别培养基是一类根据微生物的特性设计的, 可借助肉眼直接判断微生物种类的培养基。 5.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米氏方程是 v=VmS/Km+S 。 6.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 7.废水处理中常见的丝状细菌主要有铁细菌、硫细 菌、球衣细菌。8.水中病毒的检测一般采用蚀斑检验法 9.在氧化塘中藻类和细菌形成互生关系 10.藻类的营养类型是光合自养 11.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芽孢是细菌生 活史的某一阶段形成的休眠体。 12.在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中,转化是指游离 的DNA片段直接进入受体的细胞 1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出芽。 14.细菌根据与氧的关系可划分为(好氧菌)、(厌氧 菌)、(兼性菌)。 15.微生物的环境生存因子有温度、pH、辐射、(干燥)、 (有毒物质)等。 16.细菌体内染色体外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质粒) 17.根据实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三

类(选择)、(鉴别)、(富集)、。 18.病毒的繁殖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吸附和侵入、(复 制和合成)、(装配和释放)。 19.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米氏公式是(v=V m S/K m+S), 其中Km只与酶的(种类)和(性质)有关。

20.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鞭毛线毛和 荚膜。 21.发酵是指微生物的分子内无氧呼吸。 22.放线菌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基内菌丝、 气生菌丝、孢子丝。 23.选择培养基是按照某种或者某些微 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专门设计的培养基,可以使目的微生物成为优势种。 24.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在水中形成互生关 系 25.硝化细菌的营养类型是化能自养 26.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荧光 计数法、活菌计数法、特定微生物计数法。二、选择 1.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大肠菌群数是?___ (1)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2)每10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3)一升水不超过1000个 2.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是___。 (1)螺旋菌(2) 杆菌(3) 球菌 (4) 弧 菌 3.液氯消毒时,同样的液氯浓度,哪种条件下杀菌效果最好 (1)PH 3 (2) PH 7 (3) PH 9 (4) PH 5 4.一份子葡萄糖经过EMP途径产生多少个ATP ,(1)2 (2)4 (3)6 (4)8 5接上题,EMP途径后进入TCA循环共产生多少个ATP

《水处理生物学》考研复习大纲 .doc

《水处理生物学》考研复习大纲 2017年9月29日修订 一、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水处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水处理生物的分类、特性,掌握其营养、新陈代谢及遗传变异等生理特性;掌握环境因子对水处理中微生物的作用和影响;掌握水处理生物学实验及研究方法;能综合运用生物学及水处理知识分析和解决水处理工程中相关问题。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 《水处理生物学》(第五版),顾夏生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三版),周群英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试题类型: 主要包括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实验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水处理生物学基础 1. 掌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生长特点;掌握水处理中微生物的种类和特征;了解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2. 掌握细菌、放线菌、蓝藻等原核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繁殖方式、群体特征。 3.掌握酵母菌、霉菌、藻类、原生与微型后生动物等真核微生物的分类、形态结构、繁殖及培养特征,了解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的特性及其在水处理

中的作用。 4.掌握病毒的特征、繁殖过程,及其实验室中的控制方法。 5.熟悉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酶的作用特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掌握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6.掌握微生物生长特点及生长曲线,微生物的遗传的物质基础、变异的类型,遗传工程的操作步骤。 7.掌握生态系统概念及特征,微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掌握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 8. 了解水生植物种类及其生长特点,了解水生植物的水质净化作用及生态修复原理。 第二篇污染物的生物分解与转化 掌握生物对含氮有机物、不含氮有机物、无机元素的分解与转化;了解污水处理中主要微生物及其作用。 第三篇水质安全与监测 了解污水中的病源微生物种类、细菌学检验标准,掌握有害生物检验、监测方法,掌握水中有害生物的控制方法。 第四篇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掌握水处理中微生物观测的手段,培养分离、灭菌、无菌操作等的实验方法。掌握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现象、仪器的使用方法等。主要实验如下: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观察 实验二. 微型动物计数 实验三微生物染色 实验四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实验五微生物纯种分离、培养及接种技术

水处理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毎空1分)1.兼性微生物指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活的微生 物。 2.通过生物分解潜能实验和生物分解模拟实验实验 来判断有机物的生物分解性 3.微生物通过反硫化作用作用使硫酸盐转化为硫化 氢。 4.鉴别培养基是一类根据微生物的特性设计的,可借助肉 眼直接判断微生物种类的培养基。 5.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米氏方程是 v=VmS/Km+S 。 6.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一个俗称。 7.废水处理中常见的丝状细菌主要有铁细菌、硫细菌、球衣 细菌。 8.水中病毒的检测一般采用蚀斑检验法 9.在氧化塘中藻类和细菌形成互生关系 10.藻类的营养类型是光合自养11.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芽孢是细菌生活史的某 一阶段形成的休眠体。 12.在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中,转化是指游离的DNA片 段直接进入受体的细胞 1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是出芽。 14.细菌根据与氧的关系可划分为(好氧菌)、(厌氧菌)、(兼性 菌)。 15.微生物的环境生存因子有温度、pH、辐射、(干燥)、(有毒 物质)等。 16.细菌体内染色体外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质粒) 17.根据实验目的和用途的不同,培养基可分为三类(选择)、 (鉴别)、(富集)、。 18.病毒的繁殖过程可以这样描述:吸附和侵入、(复制和合成)、 (装配和释放)。 19.酶促反应动力学中的米氏公式是(v=V m S/K m+S),其中Km只 与酶的(种类)和(性质)有关。 20.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芽孢鞭毛线毛和荚

膜。 21.发酵是指微生物的分子内无氧呼吸。 22.放线菌菌丝根据形态和功能可以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 、孢子丝。 23.选择培养基是按照某种或者某些微生物的特殊 营养要求专门设计的培养基,可以使目的微生物成为优势 种。 24.硝化细菌和亚硝化细菌在水中形成互生关系 25.硝化细菌的营养类型是化能自养 26.微生物的计数方法有显微镜直接计数法、荧光计数法、 活菌计数法、特定微生物计数法。 二、选择 1.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所规定的大肠菌群数是?___ (1)每1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2)每1000mL水样中不得检出。(3)一升水不超过1000个 2.细菌形态通常有球状、杆状、螺丝状三类。自然界中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是___。(1)螺旋菌(2)杆菌(3)球菌 (4) 弧菌 3.液氯消毒时,同样的液氯浓度,哪种条件下杀菌效果最好(1)PH 3 (2) PH 7 (3) PH 9 (4) PH 5 4.一份子葡萄糖经过EMP途径产生多少个ATP , (1)2 (2)4 (3)6 (4)8 5接上题,EMP途径后进入TCA循环共产生多少个ATP (1)30 (2)38 (3)15 (4)18 6.产甲烷细菌最合适的PH值范围是_____ (1)6.5-7.0 (2) 6.8-7.2 (3) 6-7. (4) 6.8-8.2 7. 微生物中蛋白质合成是___的一个方面。 (1) 分解代谢(2) 光合作用(3) 异化作 用(4) 合成代谢 8. 放线菌最常见的生殖方式是______ (1) 出芽生殖(2) 裂殖 (3) 分生孢子生 殖(4) 包囊孢子生殖 9_____水为灰色半厌氧状态,细菌较多,出现藻类,代表性指示生物为天蓝喇叭虫、椎尾水轮虫等

水处理微生物学题库

填空题 1、真核微生物主要类群有真菌、藻类和原生与微型后生动物。 2、根据生活所需能量来源不同,微生物可分为光能营养和化能营养两类。化能自养微生物通过呼吸链产生ATP,化能异养微生物通过底物产生ATP。 3、病毒是严格活细胞寄生,病毒的繁殖过程可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 4转5和孢6 7 8组9 10、每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的最适PH值和一定的PH适宜范围。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7.0~7.6,放线菌的最适PH为5~6,真菌的最适PH为7.6~8. 11、遗传学研究表明,一切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含有DNA的微生物中适DNA。不含有DNA,只含有RNA的微生物中,遗传物质是RNA。

12、水中加氯后生成次氯酸和次氯酸根,其中次氯酸可以扩散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渗入细菌体内,借氯原子的氧化作用,破坏菌体内的酶,而使细菌死亡。 13、常见的原生动物有三类:肉足类、鞭毛类和纤毛类。绿眼虫属于鞭毛类。 14、根据培养基的用途不同可分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加富培养基三种。 厌氧 衰老 22、葡萄糖分解进入三羧酸循环的化学底物是丙酮酸。微生物从糖酵解途径获得2个ATP。 23、微生物一般要求BOB5、N、P营养元素之间有一定的比例关系100:5:1。 24、共处于一个环境中的微生物之间可发生互生、共生、拮抗、寄生等互相作用的关系。 25、根据酶的存在部位即在细胞内外的不同,将酶分为胞内酶和胞外酶两类。

26、饮用水的常用消毒方法有加氯消毒、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杀藻常用的药剂有硫酸铜、漂白粉。 27、细菌的生理特性,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营养、呼吸、其他环境对它们生活的影响。 28、微生物的遗传性状发生变化主要是由基因突变、基因重组造成的。 (必 。 36、在活性污泥法废水处理中,起净化作用的主要微生物是细菌、原生动物和线虫。 37、细菌常见内含物主要有异染颗粒、聚β-羟基丁酸盐、肝糖和淀粉粒、硫粒和气泡。 38、常用的微生物活菌计数法有平板计数法、液体计数法、薄膜计数法。在做大肠杆菌群的检验试验中,所用的计数法是平板计数法。

水处理生物学总复习

水处理生物学总复习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微生物 包括一群个体微小的、结构简单的无细胞形态或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一般 在显微镜 下才能看到。大多为单细胞。 2 微生物的共同特性有哪些 1 个体小,形态简单; 2 分布广,种类多; 3 繁殖快,数量大; 4 比值大,代 谢强 5 适应强,易变异。 为什么微生物较其他生物容易变异呢 多数微生物为单细胞,结构简单,整个细胞直接与环境接触,易受环境因 素影响, 引起遗传物质DNA的改变而发生变异,由于数量庞大,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 大量变 异后代,当环境变化时,微生物会大量死亡,活下来的微生物往往会发生结构 和生理特 性的变异以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3 微生物命名常用的双命名法的主要规定 依照国际命名法则——林奈Carl von Linne的“双名法”。。 例如,枯草芽孢杆菌的学名为 Bacillus subtilis Cohn 属名种名命名人

4 微生物的分类单位 界、门、纲、目、科、属、种。“种”为最基本的命名单位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 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自然界中常见的形态基本构造 球状菌杆状菌螺旋状菌 球状菌:呈现球状,按期排列的形式,又可分为数种。一般直径为~2 单球菌分裂后的细胞分散而单独存在的球菌. 双球菌分裂后两个球菌成对排列的为双球菌. 链球菌分裂是沿一个平面进行,分裂后细胞排列成链状 四联球菌分裂是沿两个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分裂后每四个细胞在一起呈 田字形. 八叠球菌按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进行分裂后,每八个球菌在一起成立方体形 葡萄球菌分裂面不规则,多个球菌聚在一起,像一串串葡萄杆状菌:常呈现短杆(球杆)状一般长1~5,宽度~1 多数单个存在,也有成链状 螺旋菌:宽度常在~5之间,长度则因为种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5~15 )螺菌:呈多弯曲 弧菌:呈弓形 自然界中杆菌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菌最少。 一般,幼龄菌和生长条件适宜时,菌体形态正常;老龄菌或在生长条件改变时,细菌

295658601水处理生物学试卷(1)

1.底栖小型动物寿命较长,迁移能力有限,常称为( ) A.水下哨兵 B.水下战士 C.水下将军 D.水下部队 2.细菌是一类单细胞、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没有真正细胞核的( ) A.原核生物 B.真核生物 C.古生生物 D.新生生物 3.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的颜色,而带上了复染蕃 红或沙黄的红色是革兰氏( ) A.阳性细菌 B.阴性细菌 C.铁细菌 D.硫化细菌 4.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也可借菌丝断裂或菌丝片段繁殖,但以孢子繁 殖为主的是( ) A.真菌 B.放线菌 C.细菌 D.杆菌 5.酵母菌以形成子囊和子囊孢子或担子和担孢子的方式进行( ) A.无性繁殖 B.芽殖 C.有性繁殖 D.减数分裂 6.一般将能通过42μm 孔径筛网的动物为( )底栖动物 A.大型 B.中型 C.小型 D.微型 7.提供细胞组分或代谢产物中碳素来源的各种营养物质称为( ) A.养源 B.氮源 C.碳源 D.能源 8.凡是以无机碳源作为主要碳源的微生物,称( ) A.异养微生物 B.自养微生物 C.化能微生物 D.耗能微生物 20 年 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295658601水处理生物学(1)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 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9.酶的活性中心分两个功能部位,催化部位和() A.结合部位 B.转运部位 C.基质部位 D.载体部位 10.无氧条件下硫酸盐还原菌以SO42-为受氢体,以乳酸、醋酸作为碳源,进行产能反应,最 终的还原产物是() A.H2SO4 B.H2S C.S D.H2 11.是遗传物质在微生物中存在的主要形式,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A.细胞核 B.染色体 C.细胞膜 D.蛋白质 12.遗传物质通过病毒的携带而转移的下列哪种物质称为转导() A.病毒重组 B.功能重组 C.基因重组 D.遗传重组 13.由氨氧化成硝酸的过程称() A.硝化作用 B.氨化作用 C.有机作用 D.腐殖作用 14.只要每升水中大肠菌群细菌不超过几个,细菌总数每毫升不超过100个,用水者感 染肠道传染病的可能性就极小() A.10 B.5 C.3 D.8 15.有机物的厌氧生物分解是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借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来进行的() A.吸氧 B.消氧 C.无氧 D.有氧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6.细菌的形态大致上可分为球状、杆状和三种。 17.病毒的繁殖过程分为吸附、侵入与脱壳、复制与合成、装配与释放四个步骤。 18.酶具有高度的,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 19.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可以将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等,这 个过程称为。 20.原核微生物染色体中的DNA不与结合,也没有核膜,而是以单独裸露状 态存在。 21. 转座子是能够插入染色体或质粒不同位点的一般DNA序列,大小为几个 kb,具有转座功能,即可移动至不同位点上去,本身也可复制。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思考题解答

《水处理生物学》课后思考题解答 第一章绪论 1 "水处理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与水中的污染物迁移、分解及转化过程密切相关的微生物、微型水生动物和水生/湿生植物,特别是应用于水处理工程实践的生物种类。细菌等原核微生物在水处理工程中通常起着关键的作用,是水处理生物学研究的重点。 2 水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有哪些? 水中的主要微生物分为非细胞生物(病毒)和细胞生物两种类型。在细胞生物中又分为古菌、原核生物(如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真核生物。真核生物又可细分为藻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分为肉足类、鞭毛类、纤毛类)、微型后生动物。 3 微生物有哪些基本特征?为什么? 微生物除了具有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低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种类多。 (2)分布广。微生物个体小而轻,可随着灰尘四处飞扬,因此广泛分布于土壤、水和空气等自然环境中。土壤中含有丰富的微生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所以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很多。

(3)繁殖快。大多数微生物在几十分钟内可繁殖一代,即由一个分裂为两个。如果条件适宜,经过10h就可繁殖为数亿个。 (4)易变异。这一特点使微生物较能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4 微生物命名常用的双名法的主要规定是什么? 一种微生物的名称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第一个是属名,用拉丁文名词表示,词首字母大写,它描述微生物的主要特征;第二个是种名,用拉丁文形容词表示,词首字母不大写,它描述微生物的次要特征。有时候在前面所述的两个单词之后还会有一个单词,这个单词往往是说明微生物的命名人。 5 水中小型动物和水生植物在水体水质净化中各起什么样的作用? 小型动物多指1~2mm以下的后生动物,它们与水处理过程,特别是环境水体水质净化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底栖小型动物寿命较长,迁移能力有限,且包括敏感种和耐污种,故常称为"水下哨兵",能长期检测有机污染物的慢性排放。底栖生物链是水体生态环境健康的标志之一,底栖生物对水体内源污染控制极其重要。 水生植物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环境生态功能。对于水体,特别是浅水水体,大型水生植被的存在具有维持水生生态系统健康、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改善水环境质量的作用。

水处理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生化需氧量(BOD):好氧微生物在一定的温度、时间条件下,氧化分解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 在一定条件下(20°C),单位体积废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完全分解所消耗的氧气的数量,单位为mg(O2)/L(废水)。 2.化学需氧量(BOD):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 用化学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成CO2和H2O所消耗氧化剂中的氧量,为化学需氧量,单位为mg/L。 3.总磷(TP):污水中含磷化合物的总和。包括有机磷与无机磷两类。 4.总氮(TN):污水中含氮化合物的总和。它包括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 5.凯式氮(KN):有机氮与氨氮的总和。 6.氨氮(NH3-N):污水中以游离氨(NH3-N)与铵盐(NH4+-N)的总和。 7.总需氧量 TOD:有机物被氧化成稳定氧化物时所需氧量,单位为O2mg/l。 8.总有机碳 TOC:水体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 9.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好氧处理方法。在人工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好氧连续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再将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 以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为基质,在溶解氧存在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群的连续培养,经凝聚、吸附、氧化分解,沉淀等过程去除有机物的一种方法。 10.生物膜法:使细菌类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类的微型动物附着在滤料或某些载体上生长繁殖,并在其上形成膜状生物泥-生物膜,主要用于去除水中溶解性的和胶体状的有机污染物。 11.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混合液污泥浓度(MLSS):表示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质量,MLSS=M a+M e+M i+M ii。 12.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表示混合液中活性污泥有机性固体物质部分的浓度,MLVSS= M a+M e+M i。 13.污泥沉降比/30min沉淀率(SV):混合液在量筒内静置30min后所形成的沉淀污泥容积占原混合液容积的百分比,以%表示。 14.污泥容积指数/污泥指数(SVI):曝气池出口处混合液经30min静沉,每克干污泥所形成的污泥体积,以mL/g计,SVI=SV/MLSS。 15.污泥的比耗氧速率(SOUR):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消耗的溶解氧量,单位为mgO2/(gMLVSS·h)。 16.BOD污泥负荷(NS):单位重量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总量,kgBOD5/(kgMLSS·d)。 17.BOD容积负荷(NV):单位曝气池容积在单位时间内承受的有机物总量,kgBOD5/(m3·d)。 18.泥龄/生物固体平均停(留时间(θC):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 19.污泥回流比(R):从二沉池返回到曝气池的回流污泥量Q R与污水流量Q的比值。

水处理生物学参考题修正版附答案

《水处理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库 名词解释:(黑体的是老师在课上提到的名词解释,没有说一定要考) 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PHB荚膜芽孢菌落黏液层菌胶团衣鞘鞭毛丝状细菌 光合细菌蓝细菌核糖体底栖生物溶源现象毒性噬菌体温和噬菌体溶原性营养 生长因子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复合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转移酶新陈代谢发酵好氧呼吸 呼吸链光合作用生长繁殖发育生物膜p127 质粒朊病毒转化接合转导基因重组基因工程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物圈土壤微生物区系互生关系共生关系拮抗关系 寄生关系大型水生植物挺水植物漂浮植物浮叶根生植物沉水植物基质抑制作用 共代谢生物去毒作用生物激活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物浓缩生物积累 生物放大硫化作用反硫化作用生物吸附活性污泥活性污泥丝状膨胀聚磷细菌 有效氯水体富营养化入侵植物多污带α-中污带β-中污带寡污带生物毒性检测 1.PHB:是细菌所特有的一种碳源和能源贮藏物,不溶于水,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 苏丹黑染色。 2.丝状细菌:铁细菌,硫细菌和球衣菌又常称为丝状细菌。这类细菌的菌丝的体外面有的 包着一个圆筒状的黏性皮鞘,组成鞘的物质相当于普通细菌的荚膜,由多糖 类物质组成。 3.光合细菌:简称PSB,是具有原始光能合成体系的原核生物总称。 4.底栖生物:由栖息在水域底部和不能长时间在水中游动的各类生物所组成,是水生生物 的一个重要生态类型。 5.原核微生物:指核质和细胞质之间不存在明显核膜,其染色体由单一核酸组成的一类微生物。 6.真核微生物:是一大类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多 种细胞器的生物体 7.荚膜: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围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一般由糖和多肽组成,把细胞壁完全包围 住。 8.芽孢:某些细菌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细胞内会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 眠结构,称为芽孢。 9.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上(内)以母细胞为中心的,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特 征的子细胞团。 10.黏液层:有些细菌不产荚膜,其细胞表面仍可分泌黏性的多糖,疏松地附着在细胞壁的表面上,与外 界没有明显边缘,这叫粘液层。 11.菌胶团:有些细菌由于其遗传特性决定,细菌之间按一定的排列方式互相黏集在一起, 被一个公共荚膜包围形成一定形状的细菌集团,叫菌胶团。 12.衣鞘:水生环境中丝状菌的丝状体表面的粘液层或荚膜硬质化,形成一个透明坚韧的空壳。 13.鞭毛:某些细菌表面伸出的细长,波曲的附属物称为鞭毛。 14.蓝细菌:旧名蓝藻或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但不形成叶绿 体)能进行产氧光合作用的大型原核生物。 15.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部位,由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16.溶源现象:宿主细菌感染噬菌体后,并不开始合成更多的噬菌物质的一种噬菌体和宿主细菌之间的关 系。 17.毒性噬菌体: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水处理生物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及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史( 答: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人类对微生物的认识史: 史前期(8000年前—公元1676年)(2)初创期列文虎克的主要贡献: 认识细菌,解决了第一个障碍;制造50—200倍的显微镜,最大266倍;发表了400多篇论文。巴斯德的主要贡献:否定自生学说,建立了一系列微生物研究方法。(3)奠基期(微生物学科)(4)发展期(5)成熟期DNA的发现 2、了解微生物对人类发展的进步贡献(了解) 答:(一)医疗保健“六大战役” 外科消毒术(2)寻找人畜病原菌(3)免疫防治法的应用(4)化学治疗剂的发明(5)抗生素治疗的兴起:弗莱明发现青霉素(6)生物药物 (二)工业发展“六个里程碑” (1)自然发酵与食品加工、饮料(2)罐头保藏(3)厌种(4)生物工程的兴起(三)促进农业进步 3、掌握微生物的五大共性 答:(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4)适应强,易变种(5)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了解球菌、杆菌以及丝状菌的基本结构及形态特征(了解) 答:球菌:球状。杆菌:呈短杆(球杆)状,一般长为1—5um,宽为0、5—1um。丝状菌:最小与无细胞结构的病毒相似(50nm)最大肉眼可见。(0.75mm) 2、理解革兰氏染色的过程、机理、关键、意义。(理解) 答:过程: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然后酒精脱色,最后用蕃红或沙黄复染。机理:通过怵然和媒染后,在细菌细胞的细胞壁及膜上结合了不溶于水的洁净紫与碘的打分子复合物。 关键:A.与细胞壁有关B.与细菌的等电点有关 意义: 3、革兰氏G+和G-的区别? 答:(1).G+经染色后细菌细胞仍然保留初染结晶紫的蓝紫色,G-经过染色后细菌细胞则先脱去了初染结晶紫的颜色,而带上了复染蕃红或沙黄的红色.(2).G+细胞壁较厚,单层,组分比较均匀一致,主要有肽聚糖组成,还有一定数量的磷壁酸,脂类组分很少;G-细胞壁分为两层,及细胞壁的外层和内层,外层主要由脂多糖和脂蛋白组成,较厚,内层主要组分是肽聚糖,较薄.4、了解细胞壁、细胞膜的生理功能、各种内含物(细菌细胞)(了解) 答:细胞壁功能:(1)保持细胞形状和提高细胞机械强度,使其免受渗透压等外力的损伤(2)为细胞的生长、分裂所必需(3)作为鞭毛的支点,实现鞭毛的运动(4)阻拦大分子有害物质进入细胞(5)赋予细胞特定的抗原性以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的敏感性。 细胞膜功能:(1)选择性的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运输和交换(2)维持细胞内正常渗透压(3)合成细胞壁组分和荚膜的场所(4)进行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的产能基地(5)许多代谢酶和运输酶以及电子呼吸链组成的所在地(6)鞭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