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课堂活动问题-word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课堂活动问题-word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课堂活动问题-word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课堂活动问题-word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课堂活动问题点拨

第三课追求民主价值

第一框题1、探究活动一:教材第30页运用你的经验

对同学们的观点进行分类整理,讨论:大家心目中的“民主”有什么异同?

答案:(提示)不同的人心目中的民主不完全一样。可以从国家和社会层面阐述,也可以从公民个人层面阐述。

2、探究活动二:教材第31页探究与分享在这些迫求民主的先贤眼中,民主是什么样的?

答案:郑观应认为,了解民意才能够得民心,而只有普选的代表才单能反映真实的民意。康有为主张通过立宪法,开国会,实行权力制衡,建立起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梁启超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是否实发行民主制度。孙中山坚持人民主权,倡导法律至上、宪法至尊,注重人主权,推崇平等,重视立法,主张依法行政,强调司法独立,力主改革封建司法制度。

3、探究活动三:教材第32页探究与分享

结合学过的宪法知识,说说为什么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需要宪法保障。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根本政治制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法治保障。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为国家实现更深入协调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既高瞻远服又符合实际、兼具科学性和开放性的法律基础,能够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现行宪法不仅明确了这一点,还通过一系列规定形成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制度架构,随着社会主义宪政在中国的推进,宪法精神势必得到更加广泛和深人的实践。

4、探究活动四:教材第33页探究与分享

为什么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都是群众关心的问题?

答案:人民群众选举自己的代表,并由人民群众选出来的人大代表组成权力机关来集体行使国家权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色,是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群众关心的间题,表明我国的民主是广泛的、真实的民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5、探究活动五:教材第34~35页探究与分享

怎样利用网络渠道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

答案:一是利用留言板,通过网络进行一问一答或者一问多答。二是通过论坛和注重与网民的互动,对一个问题或话题,往往能引起广泛讨论和深度剖析。三是通过“网络问政”综合平台,既有问答,又有评论,注重解决问题,便捷、可控。四是通过博客,“两会”期间,大量与会代表、媒体记者在各大网站开设博客,将提案、议案、建议写到博客中。五是通过微博,实现即时分享。

6、探究活动六:教材第35~36页探究与分享

村民说事制度是我国基层民主治理的一种创新尝试。为什么说这种制度有利于村民实现基层民主?

答案:村民说事制度提高了村级事务的透明度,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消除了群众误解,赢得了群众支持。在“村民说事”过程中,村民直接在场,使每一

个村民的意志经过协商、讨论,最终都在共同决定中有所体现,充分显示了村庄公共事务依照村民公共意志来决定和实施的自治本质。村民说事制度使村民自治成为一个连续的民主过程,从而落实了村民的民主议事权、决策权、监督权。村民说事制度彰显了村民自治的民主本质。

7、探究活动七:教材第36~37页拓展空间假设你是一名政协委员,与同学合作调查所在地区存在的民生问题,试着写出你们的“提案”。

答案:(示例)关于增加农村小学生阅读书籍的提案

提案者:×××

所在单位:×××××

提案名称:关于增加农村小学生阅读书籍的建议

案由:作为身处农村家庭的小学生,家长自觉给孩子购买的书籍(工具书除外)少之又少。调査发现:家中有课外读物的不到10%。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一是农村家庭的家长绝大部分都没有阅读的习惯(现实的情形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部分是留守儿童,照看他们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这部分人文化水平较低,甚至有些是文育,因而他们缺乏阅读意识),更体会不到阅读的重要性,因而不会潜意识地给自己的孩子买书;二是农村家庭的经济收入有限,很难保证有多余的钱用于购书;三是农村学校的图书室存书量没有及时更新。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没有除课本以外的书籍开展阅读,导致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不能读”现状。

案据:开展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

方案:一、可以设置联谊校,把学校中好的书籍跟联谊校一起分享。书籍互通,这样孩子们就有了更多的新书可以读;

二、在小区内设置免费书籍投放站,让城里的孩子把读过的书放进投放站,分享给农村的孩子,从而让更多农村的孩子有书可读;

三、在学校偏僻安静的地方设置图书角,给孩子提供一个好的阅读社环境,让他们安心地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第二框题参与民主生活

1、探究活动一:教材第37页运用你的经验

(1)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的行为?

2)小泽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答案:(1)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是依法行使监督权、建议权的表现,表明他通过正确的渠道,依法主动参与民主生活。(2)小泽还可以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人大常委会反映问题;通过会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向新闻媒体反映问题;可以采用书信、电子邮过件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问题。

2、探究活动二:教材第39页探究与分享

(1)社会生活中需要参加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你是怎么想的?

(2)你同意上述说法吗?说说你的理由,与同学讨论交流。

答案:(1)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我觉得应该投给有能力,坚持正义,能为集体利益代言的人。

(2)我同意“進有能力,票就投给谁”的说法。我不同意“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谁能给我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谁弱势,票就投给谁”的说法。因为:民主选举是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民主选举要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同时,公民要积极、

主动、理性地参与民主选举。

3、探究活动三:教材第39页探究与分享

(1)查找相关法律法规,讨论为什么要举行定价听证会。

(2)听证会制度从娜些方面保证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3)参加听证会的是来自不同方面的代表,请你模拟其中一方代表提

出意见和主张。

答案:(1)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但是仍有大量公益产品的价格由政府进行管理。为了提高政府价格决策行为的公开性与科学性,我国价格法规定: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建立听证会制度,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价格听证制度的本质是要求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尊重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2)听证会制度要求选择各方面的代表参加,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决策者吸收各方的意见,集中民智,使决策反映民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从而保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3)(示例)大家好,我是消费者代表。我同意这次地铁和公交的调价,同意地铁和公交调价的第二套方案。因为地铁的方案二对于远途的乘客比较有利,公交的第二套方案采用刷卡优惠制度避免了排队购票造成的拥挤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我赞成公共交通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城市发展速度快,各种制度的实施都要适应当前的发展速度,但是不管怎么变,让市民出行更便捷,出行环境更安全、更优越,让市民得到进步的实惠,都是百姓愿意看到的。希望价格调整方案实施以后,地铁公交在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方面更上一个合阶。因为我来自社区,直接与居民打交道,希望相关部门对于特殊群体给予补助,照顾低收入人群以及弱势群体的承受力。谢谢大家。

4、探究活动四:教材第41页探究与分享

单作为学生组织,学生社团实行民主管理。在学生社团管理过程中,如果

(1)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2)互联网时代,谣言通过网络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案:(1)我同意“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的观点。不同意其他人的观点。①说错话与制造谣言,性质是根本不同的不能把保护说话的权利与宽容谣言相混淆。②谣言是对人、对事、对社会事件的一种不确切信息的

传播。谣言的功能总是消极的,它可以伤害个人、伤害群体、伤害社会、伤害国家、因此言不能宽容。③说谣言会“不攻自破”或让谣言“自生自”,这其实是一种极不负责的态度,必须拿起法律武器,与伤害公民权利和国家利益的各种谣言进行坚决的斗争。

(2)①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意识与能力,上网活动中不信谣、不传、不造谣,遇到一些来源不明的信息,应该去思考和求证,而不是跟风、转发。②提升法律意识,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在网络上的行为必须依法进行、接受法律监督,自觉抵制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在执法机关对网络的有言相关事件作出依法处理之后,坚决予以声扱、支持和拥护。③增强责任意识,在自己的责任范内维护好网络秩序,不能让网络谣言肆意传播,甚至危害大多数人。

6、探究活动六:教材第43页拓展空间

(1)与小组同学合作设计选举方案,记录与你不同的意见,思考它们是否具有合理性。

(2)请你分享进行协商、处理意见分坡、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

(3)在这个活动中,你对民主有怎样的认识和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答案:(1)(示例)在选举标准上,我认为学习成绩特别优秀的同学才能当选,有的同学认为只要善于沟通、善于发现问题的同学就能当选,他们的意见具有合理性。

(2)摆正心态,倾听各方的意见;坚持积极的沟通态度,明确沟通信息;专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推诿责任;正视意见分歧,把分歧当成一次学习机会。

(3)(示例)我认为民主就是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成员之间开展积极的交流和沟通。

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题夯实法治基石

1、探究活动一教材第44页运用你的经验

(1)认真观察以上图片,想一想:这些生活场景背后有哪些默默付出的公职人员?

(2)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答案:(1)“交通井然有序”图片中有交通警察的付出;“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图片中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付出;“食品安全监督”图片中有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的付出;“法庭审判”图片中有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的付出。

(2)为了保证社会生活的安全、有序、自由,需要一系列社会规则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最具有约東力的是法律这种规则。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不仅要靠各种纪律、规则和道徳来维护,更需要法律做保障。

2、探究活动二:教材第45~46页探究与分享

(1)我国十分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制定并颁布了多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请你和同学一起査找相关法律规定,把你印象最深的法律条文摘录在下面横线上。

(2)法治与我们息息相关。请你结合上述法律规定,说说法治与你有什么关系。

答案:(1)(示例)①未成年人保护法:生产、销售用于未成年人的食品、药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或者没有在显著位置标明注意事项的,由主管部门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②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的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③义务教育法: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④反家庭暴力法:加害人实施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2)法治强调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治理工具在社会生活中的至上地位,并且关切民主、人权、自由等价值目标。正是有了法治的存在,我们的权利才得到了应有的保障。

3、探究活动三:教材49页探究与分享

收集并分享法治新闻,感受法治中国的脉搏。根据法治新间事例,小组讨论分析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哪些进步。

答案:(提示)①党的十八大之后,立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明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立法的过程中得以彰显,一系列制度的出台保障了立法的质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彰显了科学立法。②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有权必有责,违法必追责。政府对法律敬畏、对人民敬重,用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政府,造福全体人民,建设强盛国家,彰显了严格执法。③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以司法公开促司法公正,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创造司法公正和司法为民的“中国经验”,彰显了公正司法。④全体社会成员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增强,彰显全民守法。

4、探究活动四:教材第50页拓展空间

查找资料,说一说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还有哪些。制作一张“法治与市场经济”的手抄报,在学校或班级的“法治长廊”中展示。

答案:①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还有税法、会计法、房地产法、海关法等行政法;证券法、海商法等商法;企业破产法等民事诉讼法;企业法、统计法、计量法、价格法、金融法、产品质量法、矿产资源法、对外贸易法等经济法。

②(提示)手抄报一是要做到版面设计布局合理,二是内容要丰富。可以介绍基本概念,如:市场、市场经济、法治经济等;可以介绍法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可以介绍保障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可以介绍依法治理市场经济的典型事例等。

第二框题凝聚法治共识

1、探究活动一:教材第50页运用你的经验

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況,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

答案:红绿灯坏了应该找市政部门维修;想开一家小吃店应该先到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卫生许可证和环保部门办理排污许可证,然后到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被父母要求辍学去打工应该找教育行政部门或者政府解决;发现有人乱砍滥伐树木应该找林业部门;领取结婚证应该找民政部门。

2、探究活动二:教材第51页探究与分享

关注有关新闻,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理解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

答案: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政府保卫国家的独

立与主权,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保护国家、企业和个

人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保障人民民主,协调人民内部矛盾,依法打击

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③组织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宣传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引导人民抵

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

化素质;组织和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努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④加强社会建设,保证人民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3、探究活动三:教材第53页探究与分享

(1)你还知道哪些可以监督政府行为的渠道?

(2)给当地政府建言,并与同学交流分享你的意见。

答案:(1)公民可以通过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媒体等渠道监督政府,还可以直接向地方人大代表或全国人大代表反映情况。(2)(示例)加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建议近年来,经常有不法分子非法猎杀、食用野生动物。大家都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野生动物更是大自然的精华,国家也颁布了有关保护野生动物的法律,可有些不法分子还是大量捕杀野生动物。这样会导致野生动物灭绝,还会破坏生态平衡。人们主要是为了利益和追求美食而大量捕杀野生动物。对于保护野生动物,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①止人类食用野生动物,干扰野生动物的栖息、生活。②加强对野生动物

的保护,对捕杀野生动物的不法分子严厉惩罚。③禁止人类近距离接触

一切来历不明的野生动物,以免暴发瘟疫,造成大量的人身和财产损失。

④医务部门要做好防御瘟疫病毒的措施,以免暴发瘟疫时捕杀太多

野生动物。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请考虑。

4、探究活动四:教材第54页探究与分享对于守法,你是怎样理解的?

答案:守法就要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形成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良好风尚,形成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氛围

5、探究活动五:教材第55页探究与分享

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有哪些启示?

答案:法治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公民的守法意识。守法不仅是公民的义务,而且是法律赖以存在的基础。一个真正守法的公民,在任何时候都不可作恶或伤害别人,尤其是不能伤害法律。

6、探究活动六:教材第56页拓展空间

开晨校园法治文化宣传活动,设计一些法治主题的相关活动,营造次厚的校园法治文化围。

答案:(提示)①组织法治主题板报或海报设计要求:要突出法治的主题,要有一个好的创意,要有醒目的图案和色彩,要有相关的点明主题的标语。校园法治短剧比赛要求:确定主要人物和相应的身份;围绕主题写出故事大概;参赛作品积极向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体现法治主题。②校园广播、电视台或校园网站设置法治教育主题板块要突出主题,选取典型事例,贴近学生生活。③开展“与法同行”主题班会活动要注意做好如下工作:定班会主题、确定时间地点、确定活动对象、确定班会程序、做好前期准各、会后总结落实。

第一框题

第一框题

第一框题

第一框题

第一框题

第二框题第二框题第二框题第二框题第二框题

最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人教版)良好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在当今世界,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际竞争的加剧推动着基础教育课程向着更加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更加重视创新意识培养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史重任,要求基础教育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和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从幼儿生活向小学生活过渡并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时期,也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生话态度、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品德与生话课程根据社会与时代发展的需要和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而设置,旨在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充满探究与创造乐趣的童年生活中,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一、课程性质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一门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本课程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生活性 本课程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的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

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为课程的基本追求。 (二)活动性 本课程超越单一的书本知识的传递和接受,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 (三)综合性 本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具有综合性.课程设计体现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的内在整合;课程内容体现品德教育和生活教育有机融合;教学活动体现儿童的生活体验与道德体验,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等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四)开放性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教学目标随着儿童生活及活动过程的变化和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从教室扩展到家庭、社区以及儿童的其他生活空间;教学时间在与学校其他活动或学科的配合和联结中灵活而弹性地延展;课程评价走向开放、多元,全面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是课程的核心

2019道德与法治 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二〇一九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道德与法治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A 2.A 3.B 4.C 5.D 6.A 7.B 8.A 9.B10.A11.B12.C13.B14.B15.A16.B17.D1 8.C19.A20.D21.C22.A23.A24.D25.A 二、非选择题(第26题10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5分,共50分) 26.(1)为了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了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自 主创新能力;为了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激励更多科技工作者为国家做贡献;为了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等等。(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三个即可。3分) (2)荣誉权、文化权利。(2分) (3)要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支持和帮助教育事业的发展;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 统美德,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等。(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2分) (4)树立远大理想,立场报效祖国;珍惜在校受教育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遵纪守法,尊敬师长, 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功立业。(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三个即可。3分) 27.(1)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②我国重视环境保护,坚持依法保护环境,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努力改善生态环境;③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④我国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⑤我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⑥我国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三个即可。3分) (2)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三个即可。3分)(3)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们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等等。(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三个即可。3分) (4)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幸民生福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等等。(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三个即可。3分) 28.(1)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评分说明:每个要点1分。2分) (2)①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我国的根本法,具有 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的权威关系到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③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

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评课反馈稿今年秋季,七年级思想品德课程更名为道德与法治,为进一步促使教师研究新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水平,9月28——29日在市墨子中学隆重举行“市初中《道德与法治》优质课例展评活动”。来自城区和乡镇的11位优秀教师经过充分准备,为全市品德课教师呈现了精彩的视听盛宴,使广大老师深受启发。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美”的艺术,不可能十全十美,我们在听课中要不断汲取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要力求避免别人出现的一些瑕疵,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 综合11节课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有: 1.体现新课程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新课程要求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的理念,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变成“学堂”,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多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和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探究,在活动中感受、体验,营造出积极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幸福、生活的美好。 2.教学设计新颖实用。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体现,体现着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设计的优劣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多数教师都能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基础上,发挥集体教研的作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使设计不仅新颖而且实用。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创设一系列的视频、歌曲、图片、情境材料或

“ 者游戏活动等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和感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如刘焕敏、张发芹、 孙雪春等老师创设学生的系列故事,让整个课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 系,有利于学生在系列故事中进行探究学习;李敏、李立伟、李莹等 老师通过创设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认知。 3.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使“立德树人”的育 人价值更加凸现,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学生的发展核心素 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 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 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 养。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教师在深刻领 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大胆的整合,既直接使用 教材提供的情境和活动,又创造性地进行补充鲜活的材料,使课堂充 满时代感和新鲜感。特别是道德与法治教材有很强的可读性,能够引 发学生的思维。 5.通过评价关注学生发展。课堂评价能够使课堂充满“人文情 怀”,及时恰当的评价既能体现教师的课堂机智,又能让学生感受到 教师的人文关怀。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及时扑捉学生的 闪光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时评价,或者让学生进行互评,使 学生感受到课堂是有温度、有情感的。如孙雪春老师能够及时发现学 生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偏差,并及时进行纠错;李敏、李莹老师不断鼓 励、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等。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 一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入学,在情感态度、行为习惯方面都很幼稚,希望通过本册教学,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 (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 1

“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 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教学总要求 《道德与法制》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因此本册教材是培养儿童能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四、各单元要求 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 1、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小学生了,要开开心心上学。

2020年道德与法治答题方法技巧

2019年道德与法治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选择题方法 一、抓住题意 二、找准关键词(题目+选项) 三、排除错项+异项(先排错后排异) (错项:①太绝对②与事实不符③感情色彩灰暗④对应混淆⑤煲不容贬贬不容煲)异项:本身对①与题目无关,②就事论事③因果倒置 四、用选项反套题目 五、选择题太绝对排除法经常出现的词语: 必然、杜绝、只、就会、就要、一定、一切、肯定、必须、彻底、全面只有、已经、根除、最、都、完全、消除、直接管理、决定、唯一、主导世界(基本是错的)选择题经常出现的易错题: 经济建设为中心才对其他为中心都是错的共同富裕(对)其他同时同步富裕都是(错)我国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说强国,不能说主要,主导,领导、决定作用,要说 重要、建设性作用,一些领域走在前列!消极的想法是错的不能说谁比谁重要,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其他的都错) 1.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决定权、立法权、任 免权、监督权。 4.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5.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有制是(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公有制基础为主体国有经济是:主导力量 8非公有制(个体私营、外资)是:重要组成部分要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第一个百年:2020 全面小康第二个一百年:2050基本现代化 10.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是什么?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1.处理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12.共同理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高理想:共产主义 13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 14处理台湾问题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解决台湾问题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15基本国策: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环保方面)对外开放计划生育 16教育科技方面战略: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3个都要写) 17环保、资源、人口方面:可持续发展战略 18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 19.我国的中心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比较少用) 20.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根本和关键:(发展) 21.我国公民不仅包括人民,还包括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敌人。。 22.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23.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 还不是强国。

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

活动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标签: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活动教学法;应用 在新课标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培养学生德育素养,感悟生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促进身体素质发展方面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传统基于知识讲授的授课模式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学习能动性发挥,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而活动教学法则是一种基于“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具有很强的应用和研究价值。 1.开展经典朗诵活动,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中化民族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期间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这些是中国文化的精髓。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使初中生切实体会到中华文化和自身成长之间的联系,从小就建立起特有的中华文化基因,增强初中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与亲切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激发他们对优秀文化的喜爱之情,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自信,从而可以自觉承担学习、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的责任,这对我国传统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以朗诵的方式,引导学生朗读相关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朗读中了解和认识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学习“家的意味”这部分课程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在课下借助互联网来为学生收集一些有关“家”的故事、诗词或广泛流传的“家训”和“家规”等等。比如,其中关于“家”的故事主要包括“百里负米”“孟母三迁”和“卧冰求鲤”等;关于“家”的常见诗词主要包括《回乡偶书》和《游子吟》等;关于“家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诫子书》(诸葛亮)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通过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展示这些优秀的文化阅读知识,引导他们进行朗读以及思考这些内容所蕴含的中心思想。通过这种活动教学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中关于家的丰富内涵以及深厚意味,有助于强化他们对家的归属感和亲切感,提升他们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他们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 2.重视生成资源开发,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除了阅读资料外,还包括漫画、图片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料。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有计划地为学生选择一些教学资料。然而,课程教学本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过程,课程教学中会涉及到许多生成性资源,所以教师不可忽视这些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如果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生成性资源,那么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效果。 例如,在“爱在亲人间”部分知识学习的过程中,相应的教学任务主要为学生

部编五下道德与法治第3课《弘扬优秀家风》微课图文讲解+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我国古代丰富的家训家规,及对后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 2..知道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一个家庭的文化。 3.懂得优秀的家风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 重点懂得优秀的家风中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力量。 难点我国古代丰富的家训家规,对后人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是长期生活实践中不断形成的家庭文化。它主要表现为家族代代恪守的家训家规,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故事、一段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1.播放视频《优秀家风动画片》。 2.动画片中的家训出自哪里?说的是什么内容?他们是怎么做的? 3.出自裴氏家训,齐读“父母恩德同比昊天,人生百行孝顺为先”。 4.师介绍:裴氏曾有家规,子孙考不中秀才者,不准进入宗祠大门,裴柏村至今仍保留着重视教育的传统。认真观看视频思考回答问题。 让学生了解《裴氏家训》知道历史渊源。 了解裴氏家族重视教育。 讲授新课活动一:荟萃家风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 课前老师布置了收集家风家训的资料,现在就请同学们以“荟萃家风”为主题开展学习成果小组交流活动。 1.第一小组交流的内容:涵养德性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524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其中,许多内容继承了中国传统

文化的优秀特点,比如尊敬师长,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等,在今天仍然有现实意义。有些内容对于小学生也有一定的规范和指导意义。 例: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把《朱子家训》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名言抄录下来,与同学们分享感悟。 2.第二小组交流的内容:修身立志 通过查阅资料,观察学校等集体场所,发现身边随处都可见的名言警句,把关于修身立志的警句抄录下来,再查阅资料,了解出自哪部家训。 ⑴分享抄录的句子,并说明在什么场所看到的。 ⑵查阅资料所抄录的句子出自哪部家训。 ⑶这句话蕴含的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3.第三小组交流的内容:百年革命家国情怀 精选三封家书: ⑴林觉民给妻子的家书《与妻书》。 ⑵聂荣臻给父母的信。 ⑶一名解放军战士给妻子的信。 从这三封家书中你体会到哪些优秀的家风?这三封家书中值得你学习的精神是什么? 4.各小组分别汇报感悟,通过交流活动你觉得优秀家风、家训有哪些作用? 5.师总结:我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有120多种,包括《朱子家训》、《章氏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等流传至今,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二:阅读角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只关德行,家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和影响着社会之风。 阅读18页《用行动诠释最美家风》

2017年《道德与法治》题

2017年《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期末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随着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的大大提高,青春期的青少年思维的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他们思维活跃,不再满足于老师和父母从书上所讲的道理,喜欢独立寻找或与人争论各种事物、现象的原因和规律。这个时期的他们进入了一个喜欢怀疑、辩论的阶段。思维的批判性具有的积极意义表现在() ①有助于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③有利于激发我们新的学习动机④能促使我们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2.“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更明显,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男女同学正常交往,可以淡化彼此对异性的好奇心,明白友谊与爱情的界限,对心理健康也有益处。这说明与异性相处() A.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B.不需要我们坚持原则 C.对我们的成长有积极意义D.不应该受到任何限制 3.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少年英雄的故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也涌现了大批少年英雄。今天,好儿童、好少年就更多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家要把他们立为心中的标杆,向他们看齐,追求美好的思想品德。材料表明好的榜样() ①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②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③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④使我们能够实现青春的梦想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自强,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梦想,更关系到整个“中国梦”的实现,在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傅振邦看来,中国梦并非遥不可及,它在每个人的心中和手中,更在每个人的脚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能够一以贯之,至今巍然屹立,靠的就是自强不息。”培养自强品质需要() ①坚强的意志②进取的精神③持久的坚持④远大的志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右边漫画说明青春期的情绪() A.体现青春的活力B.包括烦恼和忧愁 C.富有激情和热情D.让生活绚丽多彩 6.现在人们最爱说的一个字就是“累”,不仅累身更累心。生活 压力让很多人越来越情绪化,有些情绪连自己都没意识到,但身体却早早地发出了“报警信号”。当人情绪变化时,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变化。比如恐怖会让人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而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时,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长相、性格……这说明() A.要学会合理地调节情绪B.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 C.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D.要完全消除负面的情绪 7.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有一个词叫做“强迫性重复”,意思是说人倾向于不由自主地重复一些早年的创伤性体验。比如一位曾经被羞辱的孩子,当他成年后,他会不断无意识中去创造曾经被羞辱的类似场景,然后会被再度羞辱。人们之所以愿意沉浸在这种负面的情感体验中是因为() ①生活中的负面情感总是多于正面情感②某些负面情感对于我们的成长有意义③体验负面情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④体验负面情感能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右边的漫画告诉我们()

【新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快乐的课外活动》【创新教案】

《快乐的课外活动》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课外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2、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掌握一定的方法。 3、在课外活动时间注意安全,喜欢和老师同学们做有益的活动。 4、通过课间与课外活动的参与,养成学生遵守纪律、守规则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守秩序的好处,尝试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学难点: 1、课间活动的规则和纪律,学会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技巧,在合作中共同发展。 2、让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同学们,清脆的下课铃声带来了愉快课间的十分钟,让我们一起快乐的唱吧。(展示课件:下课了,学生开展各项活动的情景。)(要乐学,首先要产生兴趣,兴趣是儿童思维的内驱力。教学一开始,教师便给学生带来了下课的情景影像,学生边看便随着音乐拍手歌唱,来表达了学生愉悦的心情,激起学生要与老师共同学习的欲望。) 2、新授: 师:这些小朋友下课玩得多开心呀,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快乐的课外活动》。 师:(过渡)是啊,刚才我们看到了平时课间小朋友们的活动,可这里面只表现了一部分同学的活动,你们课间肯定还有其他许多活动是吗? (1)交流活动调查表课间活动调查表 小朋友最爱活动的地点: 小朋友最爱活动的项目: (安排这一课前活动我的目的主要是:1、强化生活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

感悟,在感悟中发现、创造。2、让学生的思想提前进入课堂准备期,由于他们亲自进行了调查活动,心里便会渴望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这样就会更盼望着上这节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提前把学生的情感带入了课堂,让“要他们上”变成了“他们要上”。) (2)小小谈论会:下课后你最喜欢的活动有哪些?不喜欢的活动有哪些? 师:小朋友们,刚刚我们说了这么多课间活动,你最喜欢哪种,又不喜欢哪种呢?小组讨论一下,说明理由。 (3)交流:我们课间应该多开展哪些活动,哪些活动不能参加,为什么?(播放多媒体课件:行为辨析) (同样的观点由教师说出来就是一种说教,但从孩子自己的嘴里说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那是他们自己的观点,更能在无形中起到教育作用。)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知道下课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我们归纳出几点(引导学生从1、不贪玩,先方便2、有意义,重安全3、守规则,讲友谊等几方面进行点拨) 师:可是有一天,我们班的同学在下课时出了点问题,你能找出来吗?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眼睛亮,谁的反映快,找到问题请举手。 师:刚才的问题,我相信你们今后不会出现了,我对你们可有信心啦。 师:你们看,我用彩色笔把有趣的课间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放学生活画出来了,你也能用你的彩色笔画出来么? 展示学生作品。 总结: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上得开心吗?从这节课中你懂得了什么? 师:同学们,你们听,清脆的下课铃声又打响了,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相信我们小朋友现在都明白了,都能做好的,是吗?让我们一起出去活动活动,走进愉快的课间十分钟。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练习题-答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题 1.从出生到现在,我们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学习)。 2.(玩耍)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3.(做事)也能长本领,我们许多本领都是在“做”中学来的。 4.好书很吸引人,(读书)也是一种快乐的学习活动。 5.(问题)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得好,就要多在心中画(问号) 6.要想学得好,就要学会(合理的安排时间) 7.(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原名周树人。他说,一个人节省时间,就等于延长(生命) 8.在地图上确认方向,只要记得(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口诀就行。 9.我们学校大门朝(西),在地图上画在(左边) 10.当老师批评的不够恰当,或者对我们产生了误会时,我们可以向老师(说明情况),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提建议时,要注意方式方法,也要(尊重老师)。 11.每年的(9)月(10)日教师节。 12.校园里除了老师,还有(门卫)(园丁)(保洁)等工作人员。 13.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这段话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14.(学校)是我们成长的天地。 15.从生命的形成,到生命的孕育、养育都充满了(爱)。 16.我们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家人)养育和爱护。我们也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 17.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交通安全)。1.不超载,2.不乘坐货车,更不能坐在(货物)上。3.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要红灯停,绿灯行,或者走(过街天桥)。4.不再马路上踢球。5.不翻越护栏。6.不酒驾。 18.(《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以(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饮酒后或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19.不让溺水悲剧发生。1.不(私自)下水游泳。2.不到(陌生水域)游泳。 3.不擅自(下水施救)。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水域游泳。 20火灾自救。1.烟雾较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披上浸湿的衣物,(弯腰)向安全出口走。2.如果逃生路线被大火封锁,要(退回室内),尽可能(密闭户门),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或打电话求救。3.从疏散楼梯转移,不要(乘电梯)。4.在户外遇到火灾时,选择(逆风)路线逃生,寻找开阔地或河流躲避。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5月7日,有幸参加郑州市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观摩活动,亲临现场观摩了参赛教师们的比赛课,对我来说,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也是一次反思自己、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一天的观摩与研讨,我受益匪浅、感想颇深。他们的讲课为我今后的工作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学习针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对如何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构建高效课堂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理论性的指导。先将我的一点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注重引导、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观众”与“听众”。在课堂上,学生被当成是单独的学习个体,而教师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有点唯老师独尊的架式,而且一味地强调学生接受老师灌输的现有知识,很少甚至没有考虑过学生的真实感受。 在这次观摩活动中,大多数的参赛老师都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情景创设,恰当引导,

激励性评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他们多认为思想政治课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提升政治,完善人格,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作为教师确实有必要转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地位,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一来,学生有了较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贴近生活,理论联系实际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本身实践性很强,时代气息浓。但政治概念和原理,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特点,学生直接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只有理论结合实际,让理论回到它赖以升华的事实中去,学生才能通过对具体、形象、生动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理论所概括的内容。因此,恰当的联系地实际,增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是提高政治课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其主要途径有:在课堂教学中,将课内外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政治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在课堂教学

【精品】2021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微课教案 第二单元《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共四个课时

【精品】2021年春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微课教案 第四课《揭开情绪的面纱》两个课时 第1课时青春的情绪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知道人最常见的情绪种类;懂得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了解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带来的不同影响。 过程与方法能够理解并说明自己的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把握情绪的多样性;辨别分析不同情绪可能带来的不同后果,保持乐观心态。 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 热爱生活、自信开朗,乐观向上、全面发展,积极地追求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情绪不同,结果不同 教学难点:情绪产生和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链接歌曲《今个真高兴》)听歌曲《今个真高兴》,学生谈听了这首歌之后的心情怎样? 教师总结:高兴,笑容满面,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情绪,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我们的情绪。 二、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情绪面面观 活动一:古诗词鉴赏 (多媒体展示下面诗词内容)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喜欲狂 哀民生之多艰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怒发冲冠 闻风丧胆 问题:上面古语分别表现了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教师指出:人的情绪是丰富多样的,情绪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成四大类:喜、怒、哀、惧。 活动二:词语接龙 (多媒体展示活动要求)把全班分成四组,各代表

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看哪一组写出的这类词 语多,如:喜:眉飞色舞、手舞足蹈等。 教师强调: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使是 同一种情绪,它的具体表现也不是千篇一律的。 总结:情绪的种类 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除了常见的喜、怒、哀、 惧等基本情绪,在这四种情绪的基础上,又可以组 合成很多复杂的情绪,如:惊喜、悲愤、喜忧参半、 悲喜交加等。 活动三:说说情绪的那些事儿 (多媒体展示活动内容)其实,大家在学习、生活 中也有喜、怒、哀、惧的经历,下面请大家敞开心 扉,谈谈你印象中记忆深刻的最高兴的事、最愤怒 的事、最伤心的事、最害怕的事分别是什么? 提示: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畅所欲言,自由发言。 活动四:聚焦生活 (多媒体展示情景)(1)我把自己的生日忘了, 却意外收到好朋友的生日祝福。 (2)我因为睡懒觉而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 (3)同伴误解我,赌气不理我了。 (4)还有许多作业要做却突然停电了。 (5)雷雨交加的夜晚,向来胆小的我独自在家。 问题:下列情境中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绪? 提示:不同的情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教师总结:情绪的影响因素 我们的情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情的预期、周围的舆论氛围、自然环境等。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经常变化。 二、情绪的青春色调 观看视频材料:(癌症患者笑对生活) 问题:材料中众多癌症患者为什么比一般的癌症患 者更加长寿? 提示:情绪不同,结果不同教师讲述:情绪的作用 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它可以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以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活动五:探索与发现 (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1)根据我国史书记载,伍子胥过韶关,陷入进退维谷境地,结果因极度焦虑而一夜间须发全白。(2)《岳飞传》牛皋,大败金兀术并处死了金兀术后,激动地狂笑不止,高兴过度而死,“乐极生悲”。(3)《儒林外史》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岁时,终于听到自己金榜提名,“喜极而疯”。 (4)《三国演义》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气量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情绪不同,结果不同。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教师讲述:长期保持积极的情绪,如宁静、愉快等,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能力,有益于身心健康。相反,人若长期处于抑郁、紧张、焦急等情形之中,则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 三、课堂小结 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 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持积极的情绪,快乐的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全册教案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编排注重图文结合,内涵丰富,形式多样,坚持以学生品行教育为主线,切实抓好学生品行教育和养成良好习惯教育两个环节,为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本教材游戏较多,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体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学生形成积极地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3.本教材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题材。课程将从课堂扩展到家庭、社区及其儿童生活的所有空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教学,不仅让孩子们关注身边最常见的传统节日,感受节日的气氛,感受美好的生活和浓浓的亲情,而且还通过延伸、拓展学习,让孩子们了解源远流长的祖国传统节日,关注祖国大家庭其它民族的一些民俗、传统礼仪、积极的民间文化等,集中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立起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承接的精神链条。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的班级》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

责任意识。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场所》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认识为家乡作出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3.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5.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道德与法治试题(一)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试题 (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有一个“家”,没有父母,却有像父母一样关爱我们的老师;没有兄弟姐妹,却有像兄弟 姐妹一样亲密无间的同学,我们在“家”里共同学习、成长。这个“家”是() A. 老师的家 B.社区 C.班级和学校 D.自己的家 2. 某校七年级(3)班的学生,对建设班集体提出了许多方法。其中最好的方法是() A.主动承担自己在班集体应有的责任 B.为班集体取得的成绩和荣誉而骄傲 C.当看到班集体的利益和荣誉受到损害时而感到愤怒 D.为了本班的荣誉,有时可以作弊,甚至损害其他班的利益 3.下面哪个词语不能用来形容优秀班集体() A.一盘散沙 B.团结奋斗 C.互相帮助 D.积极向上 4.日前我县交警加大对酒驾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驾驶员一旦被确认有酒驾行为,将依法受 到扣分和罚款处理。我县交警这种维护公共利益的方式属于()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 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5.2017年2月,美国和韩国不顾包括中国在内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对在韩国部署“萨德”导弹 防御系统。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主要会危害全人类公共利益中的() A.国际安全 B.国际经济 C.国际文化 D.自然环境资源 6. 在H7N9病人或疑似病人需接受隔离时,学生和农民工不得返乡进入发病区,以防止疫 情进一步扩散。这说明() A.这一时期的人际关系特别的冷淡 B.维护公共利益总是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C.维护公共利益有时需要个人付出一定的代价 D.维护公共利益就要否定个人利益 7. 篮球是当代中学生非常喜爱的一种运动形式。央视体育频道有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 语:“无兄弟,不篮球”。姚明所说的“这不是我的球队,而是我们的球队”也同样让人深思。 这启示我们要增强() A.竞争意识 B.忧患意识 C. 开放意识 D.团队意识 8.“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说:“任何一个行业刚出现的时候,竞争越充分,对整个行业越好。” “互联互通不是消除竞争,而是消除恶性竞争,是在竞争里面找到积极的互相学习的地方, 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这番话蕴含的道理是() A.社会生活只有竞争,没有合作 B.竞争的目的在于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C.竞争只对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 D.只有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1分) 9.在集体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团结互助。要真正做到团结互助,就应该()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生活动内容设计与实践

课题: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生活动内容设计与实践 一、课题的理论依据 (一)理论依据 1.本课题理论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学科的教学理论。 2.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观认为,促进教学的四个条件是主体、情境、协作、资源。 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力包括这样七种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语言智力、空间智力、人际智力和个人内省智力。 4.有效教学理论:有效教学理论的核心是教学的效益。它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关注教学效益;“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要求每一个教师不断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有效教学”也是一套策略,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掌握有关的策略性知识,以便于自己面对具体的情景作出决策。 (二)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即指以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为目的,把学生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以新教材《道德与法治》课程为蓝本,相关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区生活为载体的一些教育行动。 “实践策略”根据教学活动目标,学生进行主体活动时,完成策划活动并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以及教师在其活动中的指导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生活动内容设计与实践策略”:根据新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目标与学情,进行学生活动的内容设计,形成方案,并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找寻适切的途径和方法。教师总结、运用有效的指导策略,学生围绕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各种知识,经受种种磨练,实现多方面的发展。 二、课题的研究目标 1、本体目标: 通过研究,初步形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活动研究的方式。主要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入手,进行个性化课堂教学活动内容的探索。 2、发展目标: (1)通过研究,从根本上转变教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发意识,不断提高教

道德与法治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 题型特点: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组成,题干的作用是创造背景,提出问题,选项的作用是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与干扰项混合在一起,要求答题者排除干扰选项,选择出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方法指津: 首先,认真仔细审题。审题是做好选择题的基础和前提。审题可分为三个方面: 一是审要求,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的基本要求不同,要仔细斟酌。 二是审题干,要准确把握题干的内容,明确题干的规定性,把握主要内容,即关键词语;明确题干在范围、层次、角度、条件等方面的指向性。 三是审问题,对于单项选择题,常见的问法有:主要表明、主要原因、关键、突出特点、根本点、本质、显著特点等;对于多项选择题,常见的关键词有说明、表明、理解正确、原因、结果、启示等。 其次,逐一分析选项。逐一分析选项是做好选择题的关键。分析选项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要把握选项的全部内涵,完整把握选项的含义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方面; 二是对选项的正误进行判断,然后结合要求确定是否应该选择; 三是分析选项之间的关系,如果从同一角度看二者是对立的,那么肯定有一个不选。 再次,查找题干与选项间的关系。 一要分析题干与选项是否有必然的联系,如果有必然的联系则选,没有必然的联系则不选; 二要分析选项是否符合题干在条件、范围等方面的要求,即外延是否相等,如果符合要求则选,不符合要求则不选; 三要看题干与选项之间的联系是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如果是直接联系则选,如果是间接联系,则属于二级引申,则不选。 解题技巧(是方法指津的具体化): 1.三“审”: ①明确选择的方向,即题干要求是正向选择还是逆向选择; ②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找出关键词; ③明确题干规定的限制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