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分输血病人健康教育备课讲稿

成分输血病人健康教育备课讲稿

成分输血病人健康教育备课讲稿
成分输血病人健康教育备课讲稿

精品文档

血液由细胞成分与非细胞成分组成,细胞成分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非细胞成分称为血浆。将供者血液不同成分应用科学方法分开,依据病人病情的实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称之为成分输血。成分输血具有疗效好、

便于保存和运输等优点。

【成分输血特点】

1.红细胞特点

改变红细胞的大小、血红蛋白含量或表面积。红细胞是活动的实体,在体内可生存120d左右。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从肺把氧带到组织并把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带到肺排出。

2.血小板的特点正常状态下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凸的圆盘状,平均直径2mm,平均体积为8mm3。血小板无核,主要功能是参与正常的止血功能,防止外伤后的血液丢失。血小板的黏附、聚集、释放反应以及凝血功能是完成正常止血功能的基本因素。除此之外,血小板还参与免疫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3.血浆的特点血液中非细胞成分即血浆。新鲜血浆含有全部凝血因子,并含有抗凝血成分。血浆不仅能保证血流的畅通,还能防止血液流失。由于血浆中有凝血因子及抗凝物质,因此参与机体抗凝血。

4.粒细胞特点粒细胞的成熟在骨髓中,在骨髓中储存的成熟粒细胞其数量为血液中的8~10倍,随时可释放至外周血。粒细胞在外周血的生存期很短,约为7h,然后进入组织或炎症部位。现临床基本不输注粒细胞。

【健康教育要点】

(一)输血前健康教育

1.心理指导病人因对输血、输血液制品不了解,输入过程陌生,所以存在不同程度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害怕静脉穿刺引起疼痛,尤其看到输血针头较粗时,恐惧感陡然加重。应向病人讲解输入血液制品的必要性和血液生理知识。告知所有血液都经过检验,不会传染疾病。通过交谈分散病人注意力,解除紧张情绪,以顺利完成输入过程。

2.签订协议书指导告知输用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告知输血前需要签订协议书,征得病人本人或具有法力效应直系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没有本人及直系家属签字不能输血。

3.输血治疗指导说明血液一旦离开正确的储存条件,即有细菌繁殖、丧失功能的危险,所以对输血时间应进行限制,在领出血液后30min内进行。告知输血要遵循先慢后快原则,输血前15min要慢,严密观察并确认无不良反应后,再调快滴数,并要在3~4h内输完200~300ml。强调在输血过程中严格遵守治疗原则,病人及其家属不得随意调节输血速度和滴数。

4.不良反应指导告知输注粒细胞有可能产生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在免疫缺陷或造精品文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