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制弯头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钢制弯头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钢制弯头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钢制弯头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0.0387*S(D-S)R/1000

S=壁厚mm D=外径mm R=弯曲半径mm 450 弯头按表1/2

R1.0DN按表2/3

1800弯头按表2倍

弯头理论重量的计算方法

金属材料以及弯头理论重量计算方法 一、金属材料的理论重量计算方法(单位:公斤)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不锈钢管:(外径-壁厚)×壁厚×0.02491=公斤/米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一、弯头重量计算公式 圆环体积=2X3.14X3.14(r^2)R r--圆环圆半径 R--圆环回转半径 中空管圆环体积=2X3.14X3.14((r^2)-(r’^2))R r’--圆环内圆半径 90,60,45度的弯头(肘管)体积分别是对应中空管圆环体积的1/4、1/6、1/8 钢的密度工程上计算重量时按7.85公斤/立方分米,密度*体积=重量(质量)。 1、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2、R1.0DN弯头重量按表2/3计算; 3、表中未列出壁厚的重量,可取与之相近的两个重量计算平均值; 4、90°弯头计算公式;0.0387*S(D-S)R/1000 式中S=壁厚mm D=外径mm R=弯曲半径mm 三、以下是焊接弯头的计算公式 1.外径-壁厚X壁厚X0.0387X弯曲半径÷1000, =90°弯头的理论重量 举例:426*1090°R=1.5D的(426-10)*10*0.387*R600÷1000=96.59Kg 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2..(外径-壁厚)X壁厚X0.02466XR倍数X1.57X公称通径=90°弯头的理论重量 举例:举例:426*1090°R=1.5D的(426-10)*10*0.02466*1.5D*1.57*400=96.6Kg 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注:上面一些可能有错误的地方,比如,角钢计算方法 钢管与弯管的重量计算 碳钢系数:0.02466 不锈钢系数:0.02491 合金钢系数:0.02483 钢管的每米重量(外径–一个壁厚)* 壁厚* 0.02466= Kg/m 弯管重量:(外径–一个壁厚)* 壁厚*0.02466 * 外径* 弯管的倍数* 1.57 弯管的毛料:(外径–一个壁厚)* 壁厚* 0.02466 * 外径* 1.5 * 弯管的倍数* 1.57 材质:碳钢A3 Q235 20# 20G ST45.8 A105 A106 合金钢16M 12Cr1MoV 10MCrMo910 Cr5Mo 15CrMo A335P11 A335T91 不锈钢1Cr18Ni9Ti(18-8) 0Cr18Ni10Ti(321) 0Cr18Ni9(304) 00Cr19Ni10(304L) 0Cr17Ni12Mo2(316) 00Cr17Ni14Mo2(316L)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C型钢基本尺寸及主要参数 h-高度Height b-中腿边长Mid Flange a-小腿边长Small Flange t-厚度Thickness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kg )= F (断面积mm2)×L (长度,m )×ρ(密度,g/cm3)×1/1000 钢的密度为:7.85g/cm3,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槽钢(C型钢) (kg/m)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r 2)] h= 高mm b= 腿长mm d= 腰厚mm t= 平均腿厚mm R= 内弧半径mm r= 端弧半径mm 求80 mm ×43mm ×5mm 的槽钢的每m 重量。 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该槽钢t 为8 ,R 为8 ,r 为4 ,则每m 重量=0.00785 ×[80 ×5+2 ×8 ×(43 –5 )+0.349 ×(82–4 2)]=8.04kg 工字钢 (kg/m)W= 0.00785 ×[hd+2t (b – d )+0.615 (R2–r 2)] h= 高mm b= 腿长mm d= 腰厚mm t= 平均腿厚mm R= 内弧半径mm r= 端弧半径mm 求250 mm ×118mm ×10mm 的工字钢每m 重量。从金属材料手册中查出该工字钢t 为13 ,R 为10 ,r 为5 ,则每m 重量= 0.00785 ×[250 ×10+2 ×13 ×(118 –10 )+0.615 ×(102–5 2)]=42.03kg 钢板 (kg/m2)W= 7.85 ×d d= 厚mm 厚度4mm 的钢板,求每m2 重量。每m2 重量=7.85 ×4=31.4kg 钢管(包括无缝钢管及焊接钢管) (kg/m)W= 0.02466 ×S (D –S ) D= 外径mm S= 壁厚mm 外径为60 mm 壁厚4mm 的无缝钢管,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2466 ×4 ×(60 –4 )=5.52kg

常用钢制管件弯头三通异径管管帽理论重量体积表

常用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 使用说明 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ASME 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10-6R(D2-d2) 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 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 D —弯头外径,mm; 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D-T) 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 T —钢管壁厚,mm; D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 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 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 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 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套装时体积的计算以及小件产品体积是否需要考虑等因素。

弯头理论重量表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办法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办法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 kg ) = F (断面积 mm2 )× L (长度, m )×ρ(密度, g/cm3 )× 1/1000 钢的密度为: 7.85g/cm3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 (kg/m) W= 0.006165 ×d 2 d = 直径mm 直径100 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165 ×1002=61.65kg 螺纹钢(kg/m) W= 0.00617 ×d 2 d= 断面直径mm 断面直径为12 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0.00617 ×12 2=0.89kg 方钢 (kg/m) W= 0.00785 ×a 2 a= 边宽mm 边宽20 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202=3.14kg 扁钢 (kg/m) W= 0.00785 ×b ×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 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785 ×40 ×5= 1.57kg 六角钢 (kg/m) W= 0.006798 ×s 2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50 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798 ×502=17kg 八角钢 (kg/m) W= 0.0065 ×s 2 s= 对边距离mm 对边距离80 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0.0065 ×802=41.62kg 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2b – d )+0.215 (R2 – 2r 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求20 mm ×4mm 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 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2 ×20 – 4 )+0.215 ×(3.52 – 2 ×1.2 2 )]=1.15kg 不等边角钢 (kg/m) W= 0.00785 ×[d (B+b – d )+0.215 (R2 – 2 r 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求30 mm ×20mm ×4mm 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 不等边角钢的R 为3.5 ,r 为1.2 ,则每m 重量= 0.00785 ×[4 ×(30+20 –4 )+0.215 ×(3.52 – 2 ×1.2 2 )]=1.46kg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 d )+0.349 (R2 –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弯头理论重量表

弯头理论重量表 一、(口径/2)+R*1.57这是90°弯头长度。21°就用 二、(口径/2)+R*1.57/90*21就可以得到长度。 重量:(外径-壁厚)*壁厚*0.0387*R(曲率半径)/1000是90°弯头重量/90*21就是21°弯头理论重量。 一、弯头重量计算公式 圆环体积=2X3.14X3.14(r^2)R,r--圆环圆半径,R--圆环回转半径中空管圆环体=2X3.14X3.14((r^2)-(r’^2))R,r’--圆环内圆半径,90,60,45度的弯头(肘管)体积分别是对应中空管圆环体积的1/4、1/6、1/8。 二、钢的密度工程上计算重量时按7.85公斤/立方分米,密度*体积=重量(质量)。 1、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2、R1.0DN 弯头重量按表2/3计算; 3、表中未列出壁厚的重量,可取与之相近的两个重量计算平均值; 4、90°弯头计算公式;0.0387*S(D-S)R/1000 式中S=壁厚mm D=外径mm R=弯曲半径mm 三、以下是焊接弯头的计算公式

外径-壁厚X 壁厚X0.0387X 弯曲半径÷1000, =90°弯头的理论重量举例:426*10 90°R=1. 5D 弯头可以看着是空心圆环体的一部分,比如:90度弯头可以看着是一个空心圆环体的四分之一。 空心圆环体体积计算公式:V=2*π*π*R*r*r, 其中:π--圆周率 R--圆球体平均半径 r--圆环体截面半径 自己动手-弯头重量计算 我们设弯头度数为W,弯头曲径R0也就等于圆球体平均半径,弯头半径也就是圆环体截面半径,弯头壁厚为S,弯头密度为K,则弯头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弯头体积V=2*π*π*R0*(2*r*S-S*S)*W/360 m=2*π*π*R0*(2*r*S-S*S)*W/360*K S外=4*π*π*R0*r*W/360 S内=4*π*π*R0*(r-S)*W/360

常用钢材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

常用钢材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

二、无缝钢管计算公式为:外径-臂厚*臂厚*0.02466=每米重量例如:ф159*5无缝钢管每米重量计算为: 【159-5*5*0.02466=19.988公斤/米】 螺旋焊管计算方法与无缝钢管相同。(试用于焊接钢管)。螺旋焊管每米另加0.5公斤 钢板重量计算方法为:长*宽*厚*7.85例如:一块8.5米长1.8宽厚为12MM的钢板重量为:【8.5*1.8*12*7.85=1441.26公斤】 扁钢的重量与钢板相同。 圆钢螺纹钢每米重量计算方法为:直径*直径*0.00617?例如:计算ф85MM圆钢及18MM螺纹钢每米重量分别为:【85*85*0.00617=44.578公斤/米】????【18*18*0.00617=2.00公斤/米】不锈钢的比重为:8.00 铝的比重为:2.8 (单位:公斤)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三、面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 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 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 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 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 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a 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 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 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

41-规范-弯头理论重量表

直径mm 3 3.5 4 4.5 5 5.5 6 6.5 7891011 18~220.060.070.070.090.10250.100.110.120.140.150.160.17270.110.120.140.150.160.170.18320.130.150.160.180.200.210.230.24340.140.150.180.200.210.230.250.26380.200.220.250.280.310.330.360.380.40420.220.250.280.310.340.370.400.420.46450.290.340.380.420.460.500.540.580.620.69480.310.360.410.450.500.540.590.630.690.72510.330.390.440.490.530.580.630.670.720.80570.480.540.620.700.760.830.900.98 1.02 1.15 1.27 1.38600.500.580.660.730.810.880.95 1.02 1.09 1.22 1.35 1.47730.800.92 1.05 1.17 1.29 1.41 1.53 1.64 1.75 1.97 2.19 2.39 2.59760.820.96 1.09 1.22 1.34 1.47 1.61 1.74 1.83 2.06 2.29 2.50 2.7189 1.20 1.39 1.57 1.77 1.95 2.13 2.31 2.49 2.65 3.01 3.34 3.67 3.99108 1.85 2.15 2.45 2.74 3.03 3.32 3.60 3.88 4.16 4.71 5.24 5.76 6.28114 1.96 2.28 2.59 2.90 3.21 3.51 3.81 4.11 4.41 4.99 5.56 6.12 6.66127 2.74 3.18 3.62 4.06 4.49 4.92 5.34 5.76 6.187.007.818.609.39133 2.87 3.33 3.80 4.25 4.71 5.16 5.61 6.05 6.497.368.349.059.87140 3.02 3.51 4.00 4.49 4.97 5.64 5.91 6.38 6.85 7.77 8.67 9.5610.4159 5.49 6.16 6.827.488.148.789.4310.712.013.214.4168 5.81 6.52 7.227.928.619.309.9911.312.714.015.321912.613.915.116.317.520.022.324.727.0273 19.8 21.7 23.6 25.5 27.5 31.3 35.0 38.8 42.5 弯 头  壁 厚 mm

不锈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所有钢材)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15*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不锈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品理论重量重量(kg)=厚度(mm)×宽度(mm)×长度(mm)×密度值 密度钢种 7.93 201,202,301,302,304,304L,305,321 7.75 405,410,420 7.98 309S,310S,316S,316L,347 --------------------------------------------------------------------------------------------------------------------------------------------------------------------------------------------- 不锈钢元棒,钢丝,理论计算公式 ★直径×直径×0.00609=kg/m(适用于410 420 420j2 430 431) 例如:¢50 50×50×0.00609=15.23Kg/米 ★直径×直径×0.00623=kg/m(适用于301 303 304 316 316L 321) 例如:¢50 50×50×0.00623=15.575Kg/米 --------------------------------------------------------------------------------------------------------------------------------------------------------------------------------------------- 不锈钢型材,理论计算公式 ◆六角棒对边×对边×0.0069=Kg/米 ◆方棒边宽×边宽×0.00793=Kg/米 --------------------------------------------------------------------------------------------------------------------------------------------------------------------------------------------- 不锈钢管,理论计算公式 ○(外径-壁厚)×壁厚×0.02491=Kg/米 例如¢57×3.5 (57-3.5)×3.5×0.02491=4.66Kg/米 --------------------------------------------------------------------------------------------------------------------------------------------------- 各种钢管(材)重量计算通用公式 钢管的重量=0.25×π×(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钢铁比重其中:π = 3.14 L=钢管长度钢铁比重取7.8 所以,钢管的重量=0.25×3.14×(外径平方-内径平方)×L×7.8 * 如果尺寸单位取米(M),则计算的重量结果为公斤(Kg) ---------------------------------------------------------------------------------------------------------------------------------------------------------------------------------------------

弯头理论重量表

弯头外弧长度算法应该是: 一、(口径/2)+R*1.57这是90°弯头长度。21°就用 二、(口径/2)+R*1.57/90*21就可以得到长度。 重量:(外径-壁厚)*壁厚*0.0387*R(曲率半径)/1000是90°弯头重量/90*21就是21°弯头理论重量。 一、弯头重量计算公式 圆环体积=2X3.14X3.14(r^2)R,r--圆环圆半径,R--圆环回转半径中空管圆环体=2X3.14X3.14((r^2)-(r’^2))R,r’--圆环内圆半径,90,60,45度的弯头(肘管)体积分别是对应中空管圆环体积的1/4、1/6、1/8。 二、钢的密度工程上计算重量时按7.85公斤/立方分米,密度*体积=重量(质量)。 1、180°弯头按表2倍计算,45°按1/2计算; 2、R1.0DN 弯头重量按表2/3计算; 3、表中未列出壁厚的重量,可取与之相近的两个重量计算平均值;

4、90°弯头计算公式;0.0387*S(D-S)R/1000 式中S=壁厚mm D=外径mm R=弯曲半径mm 三、以下是焊接弯头的计算公式 外径-壁厚X 壁厚X0.0387X 弯曲半径÷1000, =90°弯头的理论重量举例:426*10 90°R=1. 5D 弯头是我们管道行bai业经常用到的管件,在施工、报价du都zhi 会用到弯头重量、面积的计dao算。对于刚入门的朋友有好多数据及相关尺寸不太明白,本着深入浅出的原则,用十几年的弯头制作经验,总结一下任意弯头计算公式以及相关尺寸的解释,希望对广大爱好管道行业的朋友是一个促进,把自己的管件水平提高起来。 一、弯头理论重量的计算 1.圆形弯头:(外径-壁厚)*壁厚*系数*1.57*公称通径*倍数 系数:碳钢:0.02466 不锈钢:0.02491 合金:0.02483 解释:90度弯头(外径-壁厚)*壁厚*系数(碳钢按0.02466)*1.57* *公称通径*倍数/1000=90度弯头理论重量(公斤)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1.钢板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7.85×长度(m)×宽度(m)×厚度(mm) 例:钢板6m(长)×1.51m(宽)×9.75mm(厚) 计算:7.85×6×1.51×9.75=693.43kg 2.钢管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外径-壁厚)×壁厚mm×0.02466×长度m 例:钢管114mm(外径)×4mm(壁厚)×6m(长度) 计算:(114-4)×4×0.02466×6=65.102kg 3.圆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圆钢Φ20mm(直径)×6m(长度) 计算:20×20×0.00617×6=14.808kg 4.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边宽(mm)×长度(m)×0.00785例:方钢50mm(边宽)×6m(长度) 计算:50×50×6×0.00785=117.75(kg) 5.扁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度(mm)×长度(m)×0.00785例:扁钢50mm(边宽)×5.0mm(厚)×6m(长度) 计算:50×5×6×0.00785=11.7.75(kg) 6.六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对边直径×对边直径×长度(m)×0.00068

例:六角钢50mm(直径)×6m(长度) 计算:50×50×6×0.0068=102(kg) 7.螺纹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直径mm×直径mm×0.00617×长度m 例:螺纹钢Φ20mm(直径)×12m(长度) 计算:20×20×0.00617×12=29.616kg 8.扁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长+边宽)×2×厚×0.00785×长m 例:扁通100mm×50mm×5mm厚×6m(长) 计算:(100+50)×2×5×0.00785×6=70.65kg 9.方通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4×厚×0.00785×长m 例:方通50mm×5mm厚×6m(长) 计算:50×4×5×0.00785×6=47.1kg 10.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mm×厚×0.015×长m(粗算) 例:角钢50mm×50mm×5厚×6m(长) 计算:50×5×0.015×6=22.5kg(表为22.62) 11.不等边角钢重量计算公式 公式:(边宽+边宽)×厚×0.0076×长m(粗算) 例:角钢100mm×80mm×8厚×6m(长) 计算:(100+80)×8×0.0076×6=65.67kg(表65.676)

碳钢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下面是碳钢的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不锈钢的计算公可按上面的计算公式*1.0167就可以得出相应该的重量 下面是本公司开发的不锈钢小助手软件,里面有各种不锈钢型材的计算 槽钢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 kg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 kg ) = F (断面积 mm2 )× L (长度, m )×ρ(密度, g/cm3 )× 1/1000钢的密度为: 7.85g/cm3,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槽钢 (kg/m) W=0.00785 ×[hd+2t (b ?C d )+0.349 (R2 ?C r 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 80 mm × 43mm × 5mm 的槽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该槽钢t 为8 ,R 为8 ,r 为4 ,则每m 重量=0.00785 ×[80 ×5+2 ×8 ×(43 ?C 5 )+0.349 ×(82?C4 2 )]= 8.04kg 对于规则的厂房来说,不论重钢还是轻钢,工程量的计算也很规则,可分为以下几个系统进行计算,不会漏项的: 1、刚架系统:包括刚架柱,刚架梁,梁柱间、梁梁间、柱与基础的连接板,垫板,柱子拼接板,梁拼接板的工程量的计算。 2、柱间支撑系统:包括柱间支撑十字花、剪刀撑、水平刚性连系杆及与刚架柱连接处的连接板工程量的计算。 3、屋面支撑系统:包括屋面水平支撑,水平刚性系杆以及与刚架梁连接处的连接板工程量的计算。 4、屋面维护系统:包括屋面C型钢(根据设计不同材料的规格型号不同)、屋面檩条拉杆、屋面檩条刚性拉杆、隅撑、屋面檩托、隅撑与屋面梁连接处接点板、屋面彩瓦工程量的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 常用表

钢材理论重量表管类:公斤/米板类:公斤/平方米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角钢:每米重量(公斤)=*(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公斤)=*直径*直径 (注:螺纹钢和圆钢相同)扁钢:每米重量(公斤)=*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公斤)=*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公斤)=*厚度 有色金属的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公斤)=比重*厚度 各种有色金属的比重如下:紫铜板黄铜板锌板铅板铝板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公斤)=*厚度 紫铜管:每米重量(公斤)=*壁厚*(外径-壁厚) 黄铜管:每米重量(公斤)=*壁厚*(外径-壁厚) 镀层重量计算方法单面公称镀层重量 40 50 60 90 100 110 125 135 175 225 锌层计算重量kg/m2 相当锌层厚度mm 如何在外观上辩别假冒伪劣钢材 1.伪劣钢材易出现折叠。折叠是钢材表面形成的各种折线,这种缺陷往往贯穿整个产品的纵向。产生折叠的原因是由于伪劣厂家追求高效率,压下量偏大,产生耳子,下一道轧制时就产生折叠,折叠的产品折弯后就会开裂,钢材的强度大下降。 2.伪劣钢材外表经常有麻面现象。麻面是由于轧槽磨损严重引起钢材表面不规则的凹凸不平的缺陷。由于伪劣钢材厂家要追求利润,经常出现轧槽轧制最超标。 3.伪劣钢材表面易产生结疤。原因有两点:1.伪劣钢材材质不均匀,杂质多。2。伪劣材厂家导卫设备简陋,容易粘钢,这些杂质咬人轧辊后易产生结疤。

4.伪劣材表面易产生裂纹,原因是它的坯料是土坯,土坯气孔多,土坯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热应力的作用,产生裂痕,经过轧制后就有裂纹。 5.伪劣钢材容易刮伤,原因是伪劣材厂家设备简陋,易产生毛刺,刮伤钢材表面。深度刮伤降低钢材的强度。 6.伪劣钢材无金属光泽,呈淡红色或类似生铁的颜色,原因有两点二、它的坯料是土坯。2、伪劣材轧制的温度不标准,他们的钢温是通过目测的,这样无法按规定的奥氏体区域进行轧制,钢材的性能自然就无法达标。 7.伪劣钢材的横筋细而低,经常出现充不满的现象,原因是厂家为达到大的负公差,成品前几道的压下量偏大,铁型偏小,孔型充不满。 8.伪劣钢材的横截面呈椭圆形,原因是厂家为了节约材料,成品辊前二道的压下量偏大,这种螺纹钢的强度大大地下降,而且也不符合螺纹钢外形尺寸的标准。 9.优质钢材的成分均匀,冷剪机的吨位高,切头端面平滑而整齐,而伪劣材由于材质差,切头端面常常会有掉肉的现象,即凹凸不平,并且无金属光泽。而且由于伪劣材厂家产品切头少,头尾会出现大耳子。 10.伪劣钢材材质含杂质多,钢的密度偏小,而且尺寸超差严重,所以在没有游标卡尺的情况下,可以对它进行称量核对。比如对于螺纹钢 20,国家标准中规定最大负公差为 5%,定尺9M时它的单根理论重量为 120公斤,它的最小的重量应该是:120 X(l-5%)=114公斤,称量出来单根的实际重量比114公斤小,则是伪劣钢材,原因是它负公差超过了5%。一般来说整相称量效果会更好,主要考虑到累积误差和概率论这个问题。

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标准)

钢板理论重量公式,钢板理论重量表, 钢板理论重量表大全 1、钢板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厚度(单位mm)×宽度(单位mm)×长度(单位mm)×7.85(国标密度)÷1000000000壹后面九个零=重量(单位吨)钢板四切边是理论计算重量,毛边或者两切是过磅计重。 压力容器用钢板理论计算重量附加值请点击这里参阅。 2、方钢每米重量=0.00786×边宽×边宽 3、六角钢每米重量=0.0068×对边直径×对边直径 4、八角钢每米重量=0.0065×直径×直径 5、螺纹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至Φ25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6、等边角钢每米重量=边宽×边厚×0.015 7、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宽度 8、无缝钢管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9、电焊钢每米重量=无缝钢管 10、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 11、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12、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13、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14、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15、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16、方管: 每米重量=(边长+边长)×2×厚×0.00785 17、不等边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18、工字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19、槽钢每米重量=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钢筋理论重量表及计算公式模板

钢筋理论重量表、计算公式 用钢筋直径(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 是圆 10 钢筋每米重量。钢筋重量与直径(半径)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钢筋的直径(mm)×钢筋的直径(mm)×0.00617 其实记住建设工程常用的钢筋重量也很简单φ6=0.222 Kgφ6.5=0.26kgφ8=0.395kg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Φ16=1.58kgΦ18=2.0kgΦ24=2.47k 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 12)以下和Φ28(含 28)的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三位数,Φ14 至Φ25 钢筋一般小数点后取二位数 Φ6=0.222KgΦ8=0.395Φ10=0.617KgΦ12=0.888KgΦ14=1.21Kg Φ16=1.58KgΦ18=2Kg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我有经验计算公式,你自己计算一个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买一本有表格的书,用起来也很方便的。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简式 材料名称理论重量W(kg/m) 扁钢、钢板、钢带W=0.00785×宽×厚 方钢W=0.00785×边长 2 圆钢、线材、钢丝W=0.00617×直径 2 钢管W=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2边宽--边厚) 不等边角钢W=0.00785×边厚(长边宽+短边宽--边厚) 工字钢W=0.00785×腰厚[高+f(腿宽-腰厚)] 槽钢W=0.00785×腰厚[高+e(腿宽-腰厚)] 备注 1、角钢、工字钢和槽钢的准确计算公式很繁,表列简式用于计算近似值。 2、f 值:一般型号及带 a 的为 3.34,带 b 的为 2.65,带 c 的为 2.26。 3、e 值:一般型号及带 a 的为 3.26,带 b 的为 2.44,带 c 的为 2.24。 4、各长度单位均为毫米 1

弯头理论重量表

弯头理论重量表 风管尺寸=风量/风速风量=房间面积*房间高*换气次数 有个例子:风量4万,风速9m/s,得风管尺寸=40000/9/3600=1.23平方1.23=1.5*0.82 所以风管尺寸为1500*800 Q:1、例子中的3600是既定参数吗? 2、这个风管尺寸计算公式,对排烟,排风管道尺寸计算通用吗? 3、求风口和排烟口尺寸计算公式——或者求暖通基础知识学习文档,手里的设计规范对现在的我来说太太高深,还是从基础打起吧 一小时有3600秒,除以3600是因为计算公式前后的单位要统一。这个公式对所有风管计算都适用,但是9m/s这个风速值不是固定值,需要由你来设定。排烟排风的公式都是一样的算法,这个9m/s的风速需要根据噪音要求调整的,楼主可参考下采暖通风设计规范消声部分,还有矩形风管的规格建议用标准的,施工规范里的是1600,没有150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专业制作与安装——铁皮风管——不锈钢风管,通风工程 以假定流速法为例,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耗用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大,运用费用增加。对除尘系统会增加设备和管道的磨损,对空调系统会增加噪声。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造费用大,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对除尘系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堵塞管道。因此,一定要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合理的流速。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6-2-1、表6-2-2及表6-2-3确定。除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比表6-2-3中的数值适当减小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角钢:每米重量=0.00785*(边宽+边宽-边厚)*边厚 圆钢:每米重量=0.00617*直径*直径(螺纹钢和圆钢相同) 扁钢:每米重量=0.00785*厚度*边宽 管材:每米重量=0.02466*壁厚*(外径-壁厚) 板材:每米重量=7.85*厚度 黄铜管:每米重量=0.02670*壁厚*(外径-壁厚) 紫铜管:每米重量=0.02796*壁厚*(外径-壁厚) 铝花纹板:每平方米重量=2.96*厚度 有色金属比重:紫铜板8.9黄铜板8.5锌板7.2铅板11.37 有色金属板材的计算公式为:每平方米重量=比重*厚度 方管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4 x 壁厚 x (边长-壁厚) x 7.85/1000 A3钢与Q235、Q345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特性? 他们都是碳素结构钢的牌号,A3是老标准里的钢号,现行标准(GB221-79)里已经没有这个牌号了。现行标准里,A3包含在Q235里了。Q235代表这种钢的屈服强度为235MPa,Q345里的345同样,Q235又可细分为好几类,其中有:A-保证力学性能,B-保证力学

性能和冷弯性能,C-保证化学成分……老标准里,A,B,C的意思估计和新标准里差不多(我估计是这样的),1,2,3…………则是用来表示强度的。1代表屈服强度为195MPa,2代表屈服强度为215MPa,3代表屈服强度为235MPa,…………所以A3就相当于新牌号里的Q235A,因为A3这个牌号毕竟曾经使用过,所以到现在还有不少人习惯于使用它,就象现在还有人习惯于使用“斤、两”这些单位一样。 了解钢管 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钢材,大量用作输送流体的管道,如石油、天燃气、水、煤气、蒸气等,另外,在搞弯、抗扭强度相同时,重量较轻,所以也广泛用于制造机械零件和工程结构。也常用作生产各种常规武器、枪管、炮弹等。 钢管的分类:钢管分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有缝管)两大类。按断面形状又可分为圆管和异形管,广泛应用的是圆形钢管,但也有一些方形、矩形、半圆形、六角形、等边三角形、八角形等异形钢管。 对于承受流体压力的钢管都要进行液压试验来检验其耐压能力和质量,在规定的压力下不发生泄漏、浸湿或膨胀为合格,有些钢管还要根据标准或需方要求进行卷边试验、扩口试验、压扁试验等。 无缝钢管:无缝钢管是用钢锭或实心管坯经穿孔制成毛管,然后经热轧、冷轧或冷拨制成。无缝钢管的规格用外径*壁厚毫米数表示。无缝钢管分热轧和冷轧(拨)无缝钢管两类。 热轧无缝钢管分一般钢管,低、中压锅炉钢管,高压锅炉钢管、合金钢管、不锈钢管、石油裂化管、地质钢管和其它钢管等。 冷轧(拨)无缝钢管除分一般钢管、低中压锅炉钢管、高压锅炉钢管、合金钢管、不锈钢管、石油裂化管、其它钢管外,还包括碳素薄壁钢管、合金薄壁钢管、不锈薄壁钢管、异型钢管。 热轧无缝管外径一般大于32mm,壁厚2.5-75mm,冷轧无缝钢管处径可以到6mm,壁厚可到0.25mm,薄壁管外径可到5mm壁厚小于0.25mm,冷轧比热轧尺寸精度高。

钢制管件理论重量表--

常用钢制管件产品重量/体积表 使用说明 1本表的管件重量依据ASME B16.9/ASME B16.11等相关规范使用的外径和壁厚进行计算,计算中适当考虑了工艺选料和制造情况对产品重量的影响(如厚度补偿);故此表所列重量为单件产品的近似净重,供参考。 表格中管表号带S的为不锈钢管件重量,其余为碳钢重量;在查阅不锈钢管件重量时应注意同一管表号的壁厚值碳钢与不锈钢可能不同。 2 90°弯头重量计算公式:W=9.685*10-6R(D2-d2) 式中:W — 90°弯头重量,kg; R —弯头的曲率半径(结构尺寸),mm; D —弯头外径,mm; d —弯头内径,mm。 弯头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 45°、180°弯头的重量分别按90°弯头重量的1/2和2倍计算。 3钢管重量计算公式:W=0.02466T(D-T) 式中:W —钢管每米长度的重量,kg/m; T —钢管壁厚,mm; D —钢管外径,mm。 钢管重量公式中采用碳钢比重,即7.85kg/dm3计算;奥氏体不锈钢管的重量为上式重量的1.015倍。 4对焊管件的重量表中列出的为常用规格的重量,对于未列入表中的同一公称通径、不同壁厚的产品重量,可用估算公式进行重量的大致估算:Q=Wt/T 式中:Q —估算的对焊管件重量,kg; W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重量,kg; t —估算的对焊管件的产品壁厚值,mm; T —表中同一公称通径已列出壁厚的产品壁厚值,mm。 5本表所列体积为单件产品外部轮廓体积并考虑了装箱时所占的空间,即表中所示的近似体积为单件产品所占包装物的近似体积,供参考;使用时应注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公式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 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 W (重量,kg )=F (断面积mm2 )×L (长度,m )×ρ(密度,g/cm3 )×1/1000 钢的密度为:cm3 ,各种钢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名称(单位)计算公式符号意义计算举例 圆钢盘条(kg/m)W= ×d×d d= 直径mm 直径100mm 的圆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1002= 螺纹钢(kg/m)W= ×d×d d= 断面直径 mm 断面直径为12mm 的螺纹钢,求每m 重 量。每m 重量=×12 2= 方钢(kg/m)W= ×a×a a= 边宽mm 边宽20mm 的方钢,求每m 重量。每m 重量= ×202= 扁钢(kg/m)W= ×b×d b= 边宽mm d= 厚mm 边宽40mm ,厚5mm 的扁钢,求每m 重 量。每m 重量= ×40 ×5= 六角钢(kg/m)W= ×s×s s= 对边距离 mm 对边距离50mm 的六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502=17kg 八角钢(kg/m)W= ×s×s s= 对边距离 mm 对边距离80mm 的八角钢,求每m 重量。 每m 重量= ×802= 等边角钢(kg/m)= ×[d(2b –d ) + (R2 – 2r2 )] b= 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0 mm×4mm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 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4mm ×20 mm等边角 钢的R 为,r 为,则每m 重量= ×[4 ×(2 ×20 –4 )+×(–2× 2)]= 不等边角钢(kg/m)W= ×[d(B+b – d )+ (R2 – 2 r2 )] B= 长边宽 b= 短边宽 d= 边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30 mm ×20mm×4mm不等边角钢的每m 重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30 ×20 ×4不等边角钢的R 为,r 为,则每m 重量= ×[4 ×(30+20 –4 )+×(– 2× 2)]= 槽钢(kg/m)W=×[hd+2t(b – d )+ (R2 – r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80 mm ×43mm×5mm的槽钢的每m 重 量。从冶金产品目录中查出该槽钢t 为 8 ,R 为8 ,r 为4 ,则每m 重量 =×[80 ×5+2 ×8 ×(43 –5 )+× (82–42 )]= 工字钢(kg/m)W= ×[hd+2t(b – d )+ (R2 – r2 )] h= 高 b= 腿长 d= 腰厚 t= 平均腿厚 R= 内弧半径 r= 端弧半径 求250 mm×118mm ×10mm的工字钢每m 重量。从金属材料手册中查出该工字钢t 为13 ,R 为10 ,r 为5 ,则每m 重量 = ×[250 ×10+2 ×13 ×(118–10 ) +×(102 –52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