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与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得关系如何P23答:艺术就是一种特殊得社会意识形态,就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就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得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P23

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得关系?P30、31、32 P33、34 P34

答: 政治对于艺术就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得相互影响得关系,不

就是决定与被决定得关系,也不就是平行得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得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得中介反作用于经

济基础。

道德就是人们根据自己得社会地位与阶级关系而形成得关于社会生活得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得言论与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得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得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与改造人们得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

俗得作用,进步得艺术总就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得在于破坏旧得经济基础建立新得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得关系:就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得关系。它们一方面不就是决定与被决定得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得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得关系?P36、37 P38 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得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得影响,从根本说就是对艺术

得否定,宗教与艺术得关系就是上层建筑领域内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得关系,她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得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得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得世界观得形成以积

极得影响。艺术与哲学得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得关系一样,就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得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就是社会生活得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得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得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就是社会生活得反映。[为什么]P38 艺术反映全面得社会生活,就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得全面得反映。[反映什么样得]P40

艺术以艺术家得来源于社会生活得创作实践来反映社会生活。[以什么方式] P41

5、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

,而且又就是一种生产形态。P44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得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得实践性、目得性、知觉性、工艺过程得可控性、材料媒介得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得可表述性,等等;P46

艺术就是一种特殊得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P46

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得商品得二重性。但艺术生产得本质就是精神生产,就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艺术反映社会生活与对生活得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就是一种自由得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就是它得本质特征。P51

6、谈艺术得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答:(1)艺术得形象性①形象性就是艺术得基本特征,即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②艺术形象就是感性与理性得统一;③艺术形象就是主观与客观得统一。P64、67 ( 2 )艺术形象得真实性①此为一切优秀艺术作品得基本要求。

②艺术得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得方面:艺术反映客观世界得真实性―再现得真实; 艺术反映主观世界得真实性――表现得真实。P69、70、71

(3)艺术典型就就是高度真实与高度概括得艺术形象。P73

(4)关系:形象性就是高于生活得形象,真实性就是生活中存在得形象,典型性就是从这二者中提炼得形象,它们都就是为作品服务得。

7、如何认识艺术得审美本质?P78、82、85

答:(1)艺术反映现实美; (2)艺术创造艺术美; (3)艺术就是审美对象。

审美就是艺术区别于其她社会事物得根本性质。

8、根据自己得理解与体验,谈艺术得审美特征。

答:艺术得一般审美特征 P100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得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 (6)情感性。

9、情感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中得作用与地位?

答:一切文学艺术都就是情感得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作用]P105

情感因素就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得主要原因,就是艺术区别于哲学或科学得标志P106

在美感中,情感就是美感得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得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在审美、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活动中得重要作用与重要地位就是人们普遍承认与重视得[地位]P107 10.从社会学、认识论与审美三个层面归纳,谈您理解得艺术就是什么?什么就是艺术?

答:(1)就艺术得社会本质来说

①艺术就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就是经济基础得上层建筑; ②艺术就是一种特殊得社会艺术形态; ③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就是社会生活得反映; ④艺术就是一种特殊得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2)就艺术得认识本质来说

①艺术就是对世界得一种认识; ②艺术以特有得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四种掌握世界得方式,即:理论方式、艺术得方式、宗教得方式与实践精神得方式。所谓掌握世界得方式,主要意思就就是认识世界得方法、手段、途径或反映人类社会生活得形式。

(3)就艺术得审美本质来说

审美得问题就是贯穿在整个艺术理论中得核心问题,艺术得认识就是审美认识,艺术得创造就是审美创造,艺术得欣赏就是审美

欣赏。可以说,审美就是艺术区别于其她社会事物得根本性质。

①艺术反映现实美②艺术创造艺术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1.整个艺术系统包括众多艺术门类,但就是如何分类,有不同得方法。常见得几种分类方法各自分类得根据就是什么?各自又分为怎样得几种类型?P113

答:(1) 以艺术形态得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①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等。②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③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与杂技等。

(2) 以艺术形态得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

①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等。②听觉艺术:音乐、曲艺等。③视听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④想象艺术:文学等。

(3) 以艺术形态得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

①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与园林艺术等。②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与杂技等。

③语言艺术:文学得各种样式。④综合艺术:电影、电视剧等。

2.有一种艺术分类方法,就是根据创造艺术形态得材料与技法得

不同,分成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摄影、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等门类,试找出每个门类最为根本得、即足以与其她门类区别开来得特征。

答:(1)美术得主要特征:①形象得具体性与直观性;②形象得静止性与瞬间性。P115

(2)音乐得主要特征:①对于艺术形象得塑造具有很大得不确定性;P125

②要有一定得时间保障,音乐形象得塑造、情感得张扬才可以表现出来; ③音乐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为人所感知。

(3)舞蹈得主要特征:①舞蹈动作具备规范性与技巧性;P131

②舞蹈动作必须有内涵、讲究形式美;③舞蹈在抒情方面得长处与叙事方面得短处同时存在;④舞蹈与音乐、时间共生共存。(4)戏剧得主要特征:①在戏剧中,行动就是基本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戏剧艺术得特定要求;P141

②戏剧情节内容得特点就是冲突。

(5)电影与电视剧得主要特征:①运动得画面语言[影视都就是依靠画面来表现得];P154

②声画结合;③时空转换得自由性;④追求逼真。

(6)摄影得主要特征:①纪实性就是摄影艺术独特得本质特性;②光线与影调就是摄影得独特造型手段。P149

附:文学得主要特征:①形象塑造得间接性;②艺术表现得广泛性。P163

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得主要特征:同下

主要特征(简版) 美术:造型性、静止性音乐:“声”(即音响)与“情”(即情感) 舞蹈:时空艺术、动作性、抒情性、形式美、与音乐密切联系戏剧:故事得戏剧性、演出得剧场性、表现得综合性电影与电视剧:逼真性、综合性、蒙太奇摄影:纪实性、“光”(即光线)与“影”(即影调)得艺术建筑:空间与实体统一、艺术与技术结合、风格性与象征性园林:占较大固定空间、利用自然界得材料首先就是植物、独特得审美景观意义

曲艺:地域性木偶:设计制作要采用绘画、雕塑等手段、表演采用戏剧形式、综合性强)

3、在美术中,绘画与雕塑除了在存在方式方面有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即平面与立体得区别之外,还有那些重要区别?

答:绘画:题材极为广阔,使用各种物质材料与技法,可以具体表现

人物所处得有关环境。雕塑主要表现得就是人特别就是人体,有时也以动物为题材,雕塑形象具有单纯性,绘画中复杂得人物关系与背景细致得表情与情感活动在雕塑中难以体现。雕塑还具有注重发挥材质得作用。P120、121

4、说明工艺美术品得物质与精神、实用与观赏得双重属性。P122 答:一般来说工艺美术品实用性就是其主要方面,美化就是在实用得基础上进行得,实用与美观相统一具有物质与精神得双重属性。

5、为什么说工业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提高得物质与文化生活得需要?P122

答:十九世纪西方工业技术得大规模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机械化产品得需求,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机械化生产得产品缺乏

美感。二十世纪初期在德国工业与“包豪斯”组织旨在致力于新得技术与艺术得统一。这种主张随后成为风靡世界得艺术思潮,

影响了工业产品得生产与消费,同时影响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得

美学观念。只有使工业技术与美术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得产品,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得需要。6、音乐不能再现现实世界得物质形式,而长于抒情,那么音乐表达感情得方式有什么特点?P127

答:(1)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得物质形式,而只就是表现从其中体验到得情感;(2)音乐中表现得情感就是抽象得、直接得;(3)音乐表达感情得特殊方式,还带来欣赏得特殊性。

7、舞蹈动作十分重视规范性与技巧性,那么舞台上得舞蹈就是否就就是规范化得技巧动作表演?为什么?P133

答:舞蹈作为艺术,不就是基本动作得堆砌,也不就是单纯得技巧得展示,而就是要通过一定得形式表现一定得内容,舞蹈用动作说话也就就是说舞蹈就是以动作作为艺术语言得,没有内涵得作品也

就失去了其观赏得价值。

8、怎么理解戏剧行动?为什么说戏剧行动就是戏剧艺术最重要得特征之一?P143

答:在戏剧中,行动就是最基本得表现形式与手段。戏剧得一切内容,包括人物、情节与主题等,都必须通过演员得直接行动来体现。离开行动戏剧作品就不能成为现实,因此戏剧得整个创作过程都

把这种行动得实现作为枢纽,自然行动成为戏剧最重要得特征之一。

9、戏剧与电影、电视剧有许多共同点,例如都具备剧本、导演、表演与美术这样四个要素,都要依靠演员得表演来体现内容,但就是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P157

答:戏剧受时空转换得限制较大,而电影电视受时空得转换限制小,电影电视追求逼真,而戏剧不能太像,也不能不像。

10、电影与电视相比,各有什么优势?P158

答:电影篇幅有较严格得限制,影片长度一般控制在一小时四十分或三小时左右,结构紧凑,描述简练,由于画面大,有利于呈现场面与

渲染气氛,电视就是直接送进家居之内,个人可随意观瞧就是比较平常得,这样情节也可以充分展开,又由于与观众有如面对面交谈,画面较小,采用中景与近景较多,表演更加平易。

11、联系实例,说明电影与电视剧时空转换得自由性就是怎样体现得。P157

答:电影与电视运动得画面可以随时跨越时间与空间得界限,只要内容需要,天南地北,昼夜古今都可就是瞬息相继出现在画面上。影视实现时空转换主要依靠蒙太奇,这种转换结构有两种,顺结构形式。顺式结构与交错式结构。(自己加例子说明)

12、纪实性就是摄影艺术得重要特征,这个特征就是否束缚了摄影家得主体性?P150

答:上述特征并没有束缚摄影家得主体性,摄影作为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当然也要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但主体性得发挥必须与纪实性相统一,而不能改变这一本质特性,如果抛开及时性,也就失去了摄影,摄影得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对实际主体得处理上,也就就是说对对像进行选择或摆布上。

13、建筑与雕塑都就是占有三维空间得造型艺术,但就是建筑在哪些方面有别于雕塑?P174

答:建筑就是一种拥有内部空间得实体,少数功能特殊得建筑物例外,如纪念碑,因为建筑得根本目得就是要用人工营造一个理想得生活空间。供人居住或者进行活动,建筑得艺术形象就是空间与实体得统一体,这与同属于三维空间造型得雕塑就是不同得。

14、联系实例,说明园林艺术得特点、功能以及与建筑得关系。P180 答:园林作为一种独特得艺术形式具有以下要素特点,一就是占有较大得空间,能够容纳人得游憩活动,二就是利用自然界得材料首先就是植物材料,三就是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得意义。园林与建筑由于功能上与特点上得这些相同之处,两者有着密切得联系,一般来说,园林中不能没有某些形式得建筑,而建筑只要有条件就会带上园林。

15、为什么说文学与其她各门艺术有着广泛得联系?P163

答:在整个艺术系统中文学与其她艺术门类有着广泛得联系,并且处于基础地位,例如戏剧、电影与电视剧中文学剧本就是创作得起点与依据。歌曲则就是音乐与文学得结合,纯粹得音乐与造型艺术在标题等方面也经常有文学得因素。建筑园林也需要文学得参与,利用牌匾,对联题名等以增加诗意与人文内涵。

16、与美术、戏剧、电影等塑造得形象相比较,文学形象有什么特殊性?P164

答:文学用语言来塑造形像,不能像绘画一样用线条与色彩来塑造直接可视得艺术形像,也不能像音乐形像那样可以用听觉感知,更不能像雕塑那样塑造出占有三维空间得实体形像。文学塑造形像得方式就是间接得,因为语言就是一种抽象得代表一定概念得符号,文学家只能使用这些符号对自已心灵中孕育成功得艺术形像进行传达,而不能塑造形像本身。

17、联系实例,解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吸取、配合与结合得现象。P182、185

答: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甚至结合在一起,首先就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本质,也就就是说,它们都就是客观世界在人得意识领域得审美反映,都就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这就是它们能够相互联系与融通得根本原因;另外,不同得艺术门类之间,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共同得特点,这也就是它们能够联系得因素,艺术门类联系与结合得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①吸收与借鉴;

②配合; ③结合。

18、艺术类型得分化与综合,对于艺术得发展有什么意义?P186、187

答:艺术类型得分化与综合丰富与发展了已有得艺术类型,并使得整个艺术系统得到发展,这就是艺术发展得客观规律。发展最为迅速得艺术门类对于其她门类与样式得发展也产生了积极得影响,

艺术与现代工业生产相结合而形成得现代工业设计更就是一股澎湃于整个生活得宏大艺术潮流。它不仅对于满足人们得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也影响到艺术领域得美学观念,催动着新得艺术形式诞生。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1.为什么说艺术发生得根本动力就是生产劳动?P198206

答:(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得发生创造了前提;(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得产生,为艺术得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得条

件;(3)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得产生与发展,为艺术得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得条件;(4) 生产劳动实践就是原始艺术发生得直接动因。

2、简述艺术发生得历史过程。P212218

答:从工具得产生,到艺术得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纯粹得实用品。

第二阶段:即就是实用品,又就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得旧石器时代晚期,发生得标志就是人体装饰、雕刻与岩画得出现。大约在七千年到五千年之间,

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就是“准艺术”得繁荣时期。约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得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得许多方面——“准艺术”得衰落。

第三阶段:纯粹得艺术品,就就是文明社会得艺术。

3、什么就是艺术发展得她律性?P224240

答:艺术发展得她律性就就是指在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其她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等本质得,必然得稳定得联系。也就就是揭示艺术得外因就是怎样制约与推动着艺术得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条:

(1)经济就是艺术发展得决定力量与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得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得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术得发展第四

艺术与经济发展得不平衡性。(2)政治对艺术得发展具有直接得、重大得、深刻得影响。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得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得精神力量与强大得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得动力促进艺术得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得阻力导致艺术

得衰败。(3)宗教对艺术发展得影响:①宗教阻碍艺术得发展,即宗教对艺术否定;②宗教促进艺术得发展。③宗教推动艺术得发展。

(4)道德给艺术得发展以巨大得影响。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得道德准则与高尚得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得、强烈得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得发展。(5)哲学对艺术发展得影响:①哲学通过美学得中介影响艺术得发展;②哲学通过创作方法得中介影响艺术得发展。

4、简述经济对艺术发展得影响作用。P224227

答:经济就是艺术发展得决定力量与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得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得性质;③经济决定艺术得发展;④艺术与经济发展得不平衡性。

5、简述政治、道德、宗教、哲学对艺术发展得影响作用。与第3题同。

答:见第3题(2)至(5)。

6、什么就是艺术发展得自律性?P243

答:艺术发展得自律性就就是艺术自身得发展规律,它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1)从艺术得纵向发展来瞧,艺术发展得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必然得本质得稳定得联系,这就就是艺术发展得继承与革新。

(2)从艺术得横向联系来瞧,不同民族艺术之间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得本质得稳定得联系。

7、试述艺术发展历史继承性得表现、原则、条件与类型。

答:艺术发展得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p244

(1)艺术作品思想内容得继承;(2)艺术作品形式得继承;(3)艺术种类与艺术创作方法得继承。

继承艺术遗产得原则:p246247

(1)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坚持继承遗产得批判原则。(2)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艺术继承得条件:p249

艺术继承得条件就是风格得相似性。艺术继承得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得类型。

类型有两种:(1)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得继承; (2)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得继承。

8、试述艺术发展过程革新得表现。P252254

答:(1)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得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得革新;(2)从艺术家得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她人得超越与对自我得超越;(3)从革新得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得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得革新。

9、试述艺术发展继承与革新得关系。P254255

答: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就是辩证统一得。①革新就是继承得目得;②继承就是革新得基础。

10、什么就是艺术得民族性?什么就是艺术得世界性?P256、P266267

答:艺术得民族性就就是表现民族得本质特点所形成得艺术上得特殊性。艺术得世界性就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得民族艺术, 就是表现“人得一般本性”得民族艺术,就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得民族艺术。

11、试述艺术得民族性与世界性得关系。

答:艺术得世界性与民族性就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得辩证统一关系。

联系在于:凡就是世界得,都就是民族得。离开民族得,就没有世界得。

差别在于:并非一切民族得都就是世界得。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就是有条件得,深刻地表现"人得一般本性"与人类得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与时代精神得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得艺术。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1.艺术家与社会得关系就是怎样得?为什么要强调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有为艺术献身得精神?

答:任何一个艺术家都就是在一定得家庭、一定得社会制度与社会生活、一定得民族文化以及一定得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得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得,每个艺术家得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与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得印记。[关系]p272 艺术家得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她对这个社会环境得特点、优点与缺陷等也会了解得比较清楚与透彻,会产生强烈得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她名族得长处与改变其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得进步与发展得愿望。即推动社会进步与提高国民精神素质与审美素质而献身得伟大抱负。[为什么]p274

2.为什么说艺术家就是艺术生产过程得主宰者?所谓艺术生产与艺术作品得不可替代性就是什么意思?

答: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构思艺术意象与将艺术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等三个大得艺术创作阶段中,都充分表现出艺术家主体得决定艺术创作过程与艺术产品命运得主宰作用。[为什

么]p296或p277

艺术家得艺术作品具有不同得个性特点与不可替代性。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独创性。艺术生产与艺术产品得不可替代性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艺术家所处得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与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创作主体得艺术心理定势所包含得各个层次得文化知识、艺术专业知识、艺术创作经验与创作才能;艺术家所凭借得社会生活素材,所选用得艺术语言得组合,艺术主体,意象、艺术形象等等;艺术家主观意识上得独创性。[什么意思]p278p279

3.艺术家应当具有哪些方面得修养?艺术心理定势有哪些奇异功能?为什么说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就是艺术修养得最高目

标?

答:艺术家修养得五个方面:①进步得世界观与审美理想;②深厚得文化素养; ③丰富得生活积累;

④超常得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⑤精湛得艺术技巧与表现才能。P281290

一个具有雄厚艺术心理定势与艺术创作激情得艺术家往往遇到某个生活得具体事物或景物时,便会产生超常得艺术直觉,既无需经过认识得全过程与逻辑得分析,便能认识与把握对象得特点,性质与功用等内容。P294

艺术心理定势贯穿创作得全过程,艺术家得心理定势得强弱与优化程度决定着她对社会生活得认识深度、艺术思维与艺术想像力得强度,准备了运用艺术语言熟练得创作出艺术形像得技能与技巧,所以要不断优化它。P294295

4.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哪些基本阶段?P296304

答:(1)生活体验。(2)艺术构思:①艺术胚胎萌发与孕育阶段; ②完整得艺术意象得成熟阶段。

(3)意象物化: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得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与鉴赏得艺术形象, 即艺术作品。

5.无意识有哪些种类?它与意识得关系就是怎样得?P315

答:①误差无意识; ②病患无意识; ③梦幻无意识; ④本能无意识;

⑤习惯无意识; ⑥集体无意识。

关系:人类没有本能意识就不可能发展成意识,没有意识就不可能发展成习惯无意识,其中意识居于主导地位,各种无意识都需要意识得指导与统一调度。

6.艺术灵感有什么特征?艺术灵感产生得条件就是什么?为什么艺术灵感得顿悟正好就就是艺术家所急需要解决得问题?揭示

产生艺术灵感得条件及神经生理机制得意义就是什么?

答:特征:就就是它在无意中触机,突然产生顿悟。P323 条件:①已形成并比较巩固得艺术心理定势。P325②在艺术家头脑中要储存着大量得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与社会生活表象等以供回顾与寻找。③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得优势兴奋中心,只要一触机,便会立即爆发艺术灵感。

所谓灵感,如从创作实践得经验来瞧,灵感得顿悟就就是久思不得其解得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得解发而在无意产生顿悟。所以说艺术灵感得顿悟正好就就是艺术家要急需解决问题。P323 意义:有着重要得意义,它可以确除灵感得神秘性,从而懂得艺术灵感就是长期艰苦学习,实践与忘我探求之树结出得美丽硕果。

7.形象思维有哪些特征?形象思维逻辑有哪些思维形式与思维规律?掌握形象思维逻辑有什么意义?

答:1、形象思维得特征(1)形象性(2)想象性(3)情感性(4)艺术个性(5)审美性

2、形象思维得思维形式:a、基形意象b、完形意象c、群形意象d、易形意象

3、形象思维得逻辑规律:(1)、与谐律(2)、融合律(3)、理想律;

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按照作者得审美理想进行思维活动。

4、研究与掌握形像思维逻辑具有重要得实践意义,在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两种思维方式中,都存在着形像思维与抽象思维,两种相互为用得思维形式,而这两种思维形式均有其各自不同得思

维逻辑,掌握了形式思维逻辑与辩证逻辑便能使抽象思维提高到

自觉地遵循与驾驭其思维规律得理论水平上,同样,掌握形像思维逻辑也能将形象思维提高到自觉而又自如地驾驭其逻辑规律得理论水平高度,将艺术创作构思得水平与才能普遍提高到一个新得

水平线。

8.什么就是艺术思维?艺术思维中得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互相转化有什么特点?

答:艺术思维就是指在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过程中得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统一得系统中,以捕捉艺术意象为目标,因

而以形象思维占相对优势得一种思维方式。

特点:①按照艺术意象理想化得规律进行转化; ②遵循着艺术意象中深层内涵得意蕴以外观得艺术形象得独特神韵表现出来得原则进行转化。

9.什么就是艺术得创作方法?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得关系就是怎样得?

答:艺术得创作方法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得关系所持得基本态度与所遵循得最一般得原则,也就

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得最一般得方法。

艺术创作方法与表现手法就是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得两个不同概念,创作方法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得关系所持得基本态度与所遵循得最一般得原则,就是某种思想在创作中得体现,而表现手法就是塑造艺术形像得具体方法。仅仅就是艺术表现中得一些具体得表现手段,两者得联系就是艺术创作方法往往更多得使用与之相适应得表现手法。

10.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各有什么特征?为什么说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两大创作方法就是艺术史得主流?

答:(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艺术家按照生活得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得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得一种创作方法。

基本特征:①艺术描绘得客观性; ②艺术形象得典型性; ③思想倾向与情感得隐蔽性。

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要求运用朴素得艺术语言,客观、写实地叙述与描绘,冷静、细腻地刻画人物与事件,构成现实主义得外部特征。

(2)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艺术家以奔放得主观激情,按照理想得面貌表现生活得创作方法。

基本特征:①创作得重心就是追求理想; ②创造奇幻型得艺术

形象; ③强烈得主观抒情色彩。

浪漫主义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常常运用奇妙得幻想、强烈得对比、绚丽得色彩、昂扬得节奏、夸张得语言、离奇得情节,甚至超越时空,构成奇幻特色,形成浪漫主义得外部特征。

原因:自艺术产生之后,就存在着以描绘现实与表现理想为主得两种不同得基本创作倾向,体现了侧重再现与偏重表现以及二者有机统一得创作规律,因此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就成为两种基本得主要得创作方法。

11.什么就是艺术思潮?什么就是艺术流派?两者得关系怎样?研究艺术思考、艺术流派与创作方法有什么现实意义?

答:艺术流派指在一定得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得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得艺术家群体。

艺术流派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一些具有一定影响得或大或小得艺术家群;②这些艺术家彼此有着相近得思想倾向、审美主张,在艺术创作得题材处理、表现手段与方法、艺术风格等诸方面有相似之处。

艺术思潮指在一定得社会思潮与哲学思潮得影响下,在艺术领域中出现得新得艺术思想与创作倾向得一股潮流。

艺术思潮往往具有两个特征:①新得艺术思想;②群体性潮流。

艺术流派就是艺术主张、创作倾向、艺术风格等相近或相似得创作主体得群体化,艺术风格成于个人,就是艺术家独特艺术个性得集中表现。一个大得艺术思潮中包含着多个艺术流派。

关系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就是互为前提条件而具统一性得。

研究艺术流派、思潮与创作方法有现实意义:

利于直接推动各时代艺术得蓬勃发展; ②有助于深入了解艺术家及其作品得内在意; ③进一步证明再现与表现相统一就是艺术自身得规律之一。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1、怎样理解艺术作品得内容?

艺术作品得内容不就是抽象得概括说明,而就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与融汇得具体生动完整得展现。

2.试论艺术作品形式得意义。

艺术形式就是由内在得结构与外显得艺术语言构成。一般说来,艺术形式由艺术作品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表现艺术作品内容,并随着艺术作品内容得发展而发展。艺术形式可以反作用于艺术作品内容,既可以有助于艺术作品内容得完美展示,也可以阻碍艺术作品内容得充分表现,影响艺术社会功用得有效发挥。艺术家根据艺术作品内容发展变化得需要,批判得继承改造旧得艺术形式,创立与新得艺术作品内容相适应得新形式,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精神与富于形式美得优秀艺术作品。

3、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得关系p398

答:艺术作品得内容与形式就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得关系。

4、简单解释艺术作品得“意蕴”、“意境”、“风格”、“格调”与“品位“

答:“意蕴”:指艺术作品内在得含义、意义或意味。P403 “意境”: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得景真情深意切得出神入化得艺术境界就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得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得艺术效果p409

“风格”:就是艺术作品得因于内而符于外得风貌,就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得具有代表性得面貌。P409

“格调”:就是作品中表现出来得美学品格与思想情操,就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与思想品格得总汇体现。P414 “品位”:所谓“品位”,原就是矿物学上得术语,指矿石中有用元素或它得化合物含量得百分率,含量百分率越高,品位越高。艺术作品得“品位”主要瞧该作品中有益于提高人们精神素质得文化含量与美学含量。P416417

5、如何认识艺术作品得商品属性?

所谓艺术得商品属性,也就就是它作为劳动产品与交换物双重属性得统一,缺一不可。

6、结合第一章得有关内容,试论艺术美。

所谓“艺术美”就是指艺术作品中得美,就是来源于人类得艺术生活,来自对大自然得深切感受,就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与自然界得审美体验与审美认识得物化形态,就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生活而创造得第二现实得美。

创造艺术美得条件: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得完美统一,就是艺术作品艺术美得必要条件,就是真善美三位一体得高度统一。

艺术美得特征:具有超现实生活得永恒性、统一性与普遍性,广泛得传播性、导向性与感染力,以及高于生活得独创性。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1.艺术接受与艺术本质得关系如何?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得关系如何?为什么说艺术接受就是一个再创造与无限创造得过程?答:艺术本质得诸方面特征就是通过艺术活动得各方面包括艺术

接受活动表现出来得,而艺术接受就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得重

要环节。

关系①当艺术作品创造出来还未进入接受过程之前,就是一个有待实现得对象,接受使作品从潜在得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

②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接受活动得参与才能实现它得意义与价值。

原因艺术形象其实不过就是借有限得、但有力得诱导物,让欣赏者利用她们那种与特定艺术形象有联系得生活经验,发挥她

们得想像接受以至丰富或提高既成得得艺术形象,这种精神活动

将随着艺术作品得存在而不断发生。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艺术接受就是一个创造与无限创造得过程。

2.简要描述艺术接受得社会环境;“艺术世界”得性质与功能就是什么?

答:艺术接受得社会环境即艺术世界

(1)“艺术世界”中为接受做出贡献得各种意义上得主体:

①艺术家提供了艺术作品②批评家艺术家与接受者之间得“中介者”③艺术理论家与美学家④艺术史家⑤艺术世界中,各种艺术机构中任职得工作人员,有艺术编辑、艺术教师、展览馆与博物馆得研究及管理人员、出版商、画廊老板、艺术经纪人等等

(2)各种艺术机构:展览馆、博物馆、画廊、剧场、电影院、音乐厅、出版社、书店、艺术教育机构等等

(3)支配艺术世界运转得规则与制度

“艺术世界”得性质与功能①中介性; ②接受性; ③主动性; ④制度性与惯例性。

3.艺术接受得社会环节有哪些?

答:①艺术展览馆; ②新闻媒介; ③艺术出版社; ④艺术博物馆;

⑤艺术市场; ⑥艺术院校。

4.艺术批评得性质、特征与作用?

答:性质艺术批评也就是艺术接受得方式之一,具有集创造性,接受性与中介性于一体得特征。

作用①艺术批评在艺术家得创作与大众接受之间起沟通、调节与引导得作用; ②艺术批评能通过对艺术作品得批评来影响艺术家得创作活动,进而影响艺术得接受; ③艺术批评对美术创作得调节还体现在对作品得社会接受效果进行考察这个方面。5.艺术欣赏得性质与特征?

答:性质艺术欣赏就是一种最主要得艺术接受方式,就是其她一

切艺术接受方式得基础。

特征①在艺术欣赏中,感性与理性就是统一与互渗得; ②在艺术欣赏中,充满着联想与想象; ③在艺术欣赏中,始终饱含着

感情。

6.简要描述艺术欣赏得过程?

答:(1)准备阶段:①定向与期待; ②审美态度得形成。(2)初级阶段:

①知觉――完形与弥散; ②知觉――错觉。(3)高级阶段:①理解;

②体验; ③回味。

7.如何理解艺术欣赏中得共鸣现象与共同美感?

答:艺术欣赏中得共鸣现象:

①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品得色彩、线条共呼吸; ②与作品中得人物共命运,思其所思,爱其所爱,恨其所恨时,这种现象称为艺术欣赏中得共鸣现象。

一些优秀得艺术作品,对于不同阶级、民族与阶层得人,都能产生共鸣。说明共同美感就是存在得。

8.艺术得社会功能主要有哪些?它们之间得相互关系如何?

答:艺术得社会功能:①艺术得认识功能②艺术得教育功能指

艺术能够对人们起到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得作用。③艺术得审美功能

艺术得三种社会功能之间得关系:以上三种功能就是一个辩证统一得关系。

9.艺术得审美教育得任务就是什么?艺术审美教育得特点有哪些?

答:在进行艺术得审美教育中,培养人们正确而又深刻得美得观念就是首要任务。

艺术审美教育得特点:①"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她喜爱;

②潜移默化,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既得到美得享受,又在精神方面得到净化。

10.简述艺术审美教育在提高全民素质教育中得位置与意义。答:位置一九九九年,中共中央与国务院通过一项关于推进国民素质教育得重要决定,说到:"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得作用。"美育与其她教育之间就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得统一体。表现在: ①德育、智育、体育就是美育得基础; ②审美教育对于德育、智育、体育也有反作用;③审美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属于更高层次得教育。

意义审美教育能帮助人们形成健康得审美趣味与正确得美学观念,提高人们欣赏美、感受美与创造美得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得人。

艺术概论 王宏建

艺术概论王宏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一节艺术的社会本质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因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社会,任何创造艺术品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没有社会,就没有现实的人,也就没有艺术,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石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它们的共性 1)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观念,以及这些观点或观念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 2)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3)艺术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1、他们都是经济基础的反映,都决定于经济基础;2、它们反过来有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3、而且它们之间也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是他们的共性。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同其他形式的社会意识形态一样,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艺术的发生和发展上,经济基础最终决定了各个历史阶段的艺术的主要内容和形态。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它们和经济基础的距离上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分出不同的地位。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方式与程度也使不同的。艺术通过政治、道德、法律等“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艺术与“中间环节”的关系:直接和密切。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学时数:34学时 学分数:2学分 开课学期:第一学年的第一学期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1、课程性质:《艺术概论》是艺术美术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2、教学目的: 1)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 2)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3)培养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相关课程: 该课程涉及到《大学语文》、《中外美术简史》、《设计史》等相关课程。 三、教学基本要求 1、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2、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发展的眼光,力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四、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文字教材:《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

2、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VCD和经典艺术作品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法建议 1、教学重点、难点: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2、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艺术作品赏析。 六、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授艺术理论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艺术实践内容。 七、学时数:34课时 学分:2学分 教材:《艺术概论》孙美兰主编 参考书:《美术概论》王洪建 《美的历程》李泽厚 《艺术与视知觉》鲁道夫。阿恩海姆 教学总课时学分及考核方式: 美术教育专业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期末采用闭卷形式考核。 第二部分大纲正文 教学内容及主要章节安排: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3课时)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第二章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5课时) 艺术的形象特征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第三章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2课时) 1、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5课时) 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形式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艺术的种类(3课时) 艺术的分类 几种主要艺术门类 各种艺术的联系 第六章艺术的创作过程(3课时) 创作过程的实质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艺术概论重点

1.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第二种,“主观精神说”。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③艺 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审美性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4.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 (1)艺术起源于“模仿”。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2)艺术起源于“游戏”。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3)艺术起源于“表现”。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4)艺术起源于“巫术”。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5)艺术起源于“劳动”。俄国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指出,“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和劳动一起,成为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在它们的影响下,动物的脑髓就逐渐地变成了人的脑髓”。(6)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 5.艺术的社会功能1审美认知作用2审美教育作用。特点①以情感人②潜移默化③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力。 6.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1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 养。2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3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7.“实用艺术”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 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特征: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8.建筑艺术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 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三原则,“实用、坚固、美观”,建筑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包括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许多因素。9.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包括东方园林(以中国园林为代表)、欧洲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以及阿拉伯式园林,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中国园林又可分为北方大型皇家园林与江南小型私家园林两大体系。 10.工艺美术又可称为实用工艺,一般是指在造型和外观上具有审美价值,与人类的生活用品 或生活环境相关的一类工艺美术品的总称。

王宏建艺术概论考试重点

1、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82) 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2、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82) 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3、联系实例,解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吸取、配合与结合的现象。(140)答: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甚至结合在一起,首先是因为它们有着共同本质,也就是说,它们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这是它们能够相互联系和融通的根本原因;另外,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共同的特点,这也是它们能够联系的因素,艺术门类联系与结合的方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①吸收与借鉴;②配合;③结合。 在艺术领域里,各种门类相互联系和融通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艺术门类之所以能够相互联系甚至结合到一起,首先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本质。另外,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在某些方面可能有着共同的特点。 一种艺术,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例如不少改变的电影、电视剧,利用文学将其改编;在另外一种情况下,并不是直接利用他种艺术的题材内容或因素,而知识从他种艺术所创造的境界或形式等方面得到借鉴和启示。(汲取)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艺术出现在一件作品中,新成统一和谐的整体,但这并不会改变其各自的性质,在这种配合之下,各种艺术的地位一般不是平等的,而有主次之分。(配合) 两种以上的艺术结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也没有各自的独立价值。这种结合的方式不能理解为几种不同的艺术类型的想加,而是几种艺术要素的融合。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性的艺术品种。(结合)

王宏建艺术概论100题

王宏建艺术概论100题 [艺术学]王宏建艺术概论100题 王宏建艺术概论100题 1.召唤结构在意识鉴赏中的作用, “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实际上,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完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像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倘若一部艺术品通篇浅显,一目了然,毫无内在意蕴,那么必然缺乏回味余韵,不值得去进行什么再创造了。 2.艺术作品的情节,由哪几部分组成, 情节是叙事性艺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所以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在一些大型作品中,有的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序幕是故事发生前对故事的因由、背景、人物关系或作者意图作简要交代。开端是故事发生的起点,矛盾冲突的开始,一般以主要人物的出场为标志。发展是矛盾冲突的逐渐激化,是故事的演化进程,它是情节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高潮是矛盾冲突的白热化,故事发展到顶点,原有的平衡再难 以维系下去。结局是矛盾冲突的结果,是故事的收场。尾声是故事结束后对人物事件发展的补充交代,或给读者、观众留下回味深思的余韵。,

3.试比较艺术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二者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 (1)典型与意境同属于美学范畴。 (2)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3)在被欣赏接受时,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像,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在于: (1)各自酌含义不同, (2)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不同。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 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3)典型与意境具有不同的特征。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之于人的理性思考,而意 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二者在审美效应上有一定的差别。 4.简述表现发生说。 表现发生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与交流的需要,故此说又称“情感表现说”或“心灵表现说”。这种说法曾受到西方许多文艺家和心理学家的拥戴。如托尔斯泰主张“艺术起源于一个人为了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厨川白村把文艺看做“苦闷的象征”等。影响较大的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他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教学大纲 中国舞蹈史(一) 中国古代舞蹈史部分 前言 舞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通过舞蹈,我们可以窥见民族的历史与文化。舞蹈既是艺术之母,又是人类文化的启蒙者。原始人类从本能的情绪情感的发泄到生存欲望的表达、实现,都是依靠动作来完成的。动作浓缩了原始人的思想情感、情绪和激情,孕育了原始文化。 中华民族有着灿烂悠久的舞蹈文明史,它是中国文化极其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掌握中国舞蹈文化发展的历史,是舞蹈表演、创作和研究人员的必修之课。 一、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中国舞蹈史的讲授,让学生了解我国灿烂修久的舞蹈历史和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思想,宏扬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帮助他们树立起为祖国舞蹈事业献身的信念。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中国舞蹈发生、发展的状况及其各阶段的审美特征、艺术风范,以便能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去认识舞蹈、感受舞蹈、传播舞蹈,促使他们在一个高层次上进行舞蹈的学习、表演、欣赏、评论以及创作、教学与研究。 二、课程内容的安排 第一章原始舞蹈 本章要点: 本章主要从能上能上几个方面来把握原如舞蹈与原如生活的密切联系,认为原始舞蹈在原始社会并非是一种审美活动,而是原始人类一种生活形态和生活方式,是原始人生活的必然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是原始人宣泄情绪情感、表达愿望的有效手段,同时更是其生存的重要方式。正如闻一多总结原始舞蹈的性质时所言:“以综合性的形态动员生命;以律动性物本质表现生命;以实用性的意义强调生命;以社会性的功能保障生命。” 一、原始人与舞蹈 1、不以审美为目的的活动 2、画中的舞蹈形象 二、原始舞蹈的种类 1、图腾祭祀 2、劳动生产 3、战争生活 三、原始舞蹈的性质 1、强烈的功利目的 2、高度的生命情调

《 艺术概论》各章重点突出

上编艺术概论 1.广义上的艺术: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民族民间艺术。 2.艺术学作为一门正式学科出现,是19世纪末才逐渐形成的。 3.19世纪末,德国的康拉德.费德勒的极力主张将美学与艺术学区分开来,认为它们应该是两们相互交叉而又各自独立的学科,这标志着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正式形成。费德勒也因此被称为“艺术学之父”。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关于艺术的本质的集中看法: 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较早探讨。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较早探讨。 模仿说或再现说: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较早探讨。 2.艺术的特征:艺术的本质与艺术的特征二者密不可分。本质是特征的内在规律,特征是本质的外在表现。艺术做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决定了艺术必然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 关于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优秀的艺术作品,必然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完美的艺术形式,二者有机统一,才使其具有令人惊叹的感人魅力),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一切事物都是在带有偶然性的个别现象中,体现出带有必然性的共同本质和规律来。)。 关于艺术典型:艺术形象的这种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最集中地体现为艺术典型。艺术典型:就是艺术家运用典型化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具有栩栩如生的鲜明个性并体现出普遍意义的典型形象(艺术典型比起艺术形象来,又具有更强烈的个性与更广泛的共性。艺术典型更加独特,也更加普遍,它是艺术形象的凝练和升华。这些典型必定具有个性鲜明的艺术独创性,而且又能非常深刻地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意义)。 主体性: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审美性: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艺术美之所以高与显示美,是由于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把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到艺术作品中),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1.关于艺术起源的几种观点:(我觉得“游戏说”最为重要) 艺术“模仿说”: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就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其后亚里士多德也进行了探讨。这种说法也肯定了艺术来源一客观的自然界和社会现实,其中包含着朴素唯物注意的观点,具有进步的和合理的内容。但是,这种说法只是触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另外这种说法还把“模仿”归结与人的本性,没有找到“模仿”背后的创作意图,因此,未能说明艺术的根本原因。 “游戏说”:主要由18世纪的国哲学家席勒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的。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面向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开设在第2学期~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掌握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最终达到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总体把握和整体鉴赏能力。 2.知识目标: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范畴、学科的方法论、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等进行掌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与课题实践相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进行收集作品并且进行课堂阐述。四、测试与评估 序号项目分值评分标准 迟到一次扣0.5分;缺勤一次扣1分;课堂纪律不佳每次扣1分,1 出勤和课堂表现 10分扣完为止 作业,2次, 10分学生自己收集作品图片并进行作品分析,以课堂演讲的形式进 2 大作业,1次, 20分行考核,根据收集作品的质量以及阐述作品分析情况给予0-5 分,共进行3次 3 期末考查 60分按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进行,折算成分值 总分 100 五、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 1 周教学重点与难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课外思考题或作业次点 简要讲述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重点是数字媒绪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进行数字媒概述性、大众性媒体性和科技性。数体艺术的表现体艺术调研。 1-数字媒体艺术的起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数字媒特征作业:市场调查报告 2 源与发展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艺术难点是媒体性要求: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理和设计的双重属性。和科技性论。 1.数字媒体艺术设 计的分类重点是数字媒1.先锋艺术有何特点, 学习先锋艺术与服务的双重性~2.数字媒体艺术和体艺术作品 3 2.先锋艺术有哪几种类型, 数字媒体艺术优秀

王宏建《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美育:即“审美教育”,是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正式提出的。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使人认识美育。 2、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主要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3、建筑艺术:指按照美的规律,运用建筑艺术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出民族性和时代感。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三条基本原则:实用、坚固、美观。 4、现代设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产品设计,从家具、餐具、服装等日用品到汽车、飞机等高新技术产品,特点是将造型艺术与工业产品结合起来,使得工业产品艺术化。2、环境设计,指人类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工环境因素加以改造和组织,对物质环境进行空间设计,使之符合人的行为需要和审美需要。3、视觉设计,指人们为了传递信息或使用标记所进行的视觉形象设计。 5、造型艺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6、中国画:简称“国画”。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其特点是:一、表现在工具材料上,采用毛笔、墨或颜料,在宣纸或绢帛上作画。二、在构图上不受焦点透视的束缚,多采用散点透视法。三、绘画与诗文、书法、篆刻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四、中国画的特点来源于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丰富的美学思想。 7、摄影艺术:是摄影师运用照相机作为基本工具,根据创作构思将人物或景物拍摄下来,再经过暗房工艺处理,塑造出可视的艺术形象,用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自然现象,并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艺术样式。 8、表情艺术:指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音响、人体)来直接表现人的情感,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这一类艺术的总称,它主要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 9、交响乐:是用管弦乐队演奏的奏鸣曲,是音乐艺术的精髓,是音乐创作的最高形式,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包含四个独立乐章的器乐套曲。 10、芭蕾舞:起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古典芭蕾舞有一整套严格的程式和规范,尤其是脚尖鞋的运用和脚尖舞的技巧。 11、综合艺术: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等一类艺术的总称。它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造型艺术与表演艺术的特点融合到一起,具有更加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2、悲剧:是戏剧种类一种,被认为是戏剧之冠。具有崇高的地位,常通过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或主人公苦难的命运,显示出人的巨大精神力量和伟大的人格。 13、电影艺术:电影是现代科学技术与艺术想结合的产物。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由于电影诞生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建筑之后,所以常被人们称做“第七艺术”。 14、蒙太奇:原为建筑学用语,意为装配、组合、构成等,在影视艺术中,这一术语被用来指画面、镜头和声音的组织结构方式。包含三层含义:一、从技术层面上讲,蒙太奇就是剪辑;二、从艺术层面上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学分和学时 2学分。40学时(学期课)。 二、二、授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 三、三、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教学目的主要如下: (1)(1)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影106年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提高电影文化水平, 能在中学胜任电影鉴赏类课教学,并能指导中学生开展影评活动。 (2)(2)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 糟粕。 四、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1、课堂教学:32学时 2、2、课堂讨论:1次(2学时) 3、3、课外作业:2次 4、4、课后看片:不少于10部 5、5、课后辅导:每2周一次 6、6、复习测试:6学时 五、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问,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相长。 2、课外看经典影片、争议影片时,教师要随堂指导;看前有提示;看中有评点。 3、坚持质疑、答疑,每学期至少质疑每个学生一次;要求并检查学生写的看片笔记。 4、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做出全课程的课件。 5、鼓励学生写小品、演小品、拍小品,鼓励每个班成立影评小组,多给报刊投稿。 六、六、考核方式 7、7、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40%。具体有课堂提问,作业,质疑,检查看片笔记,能在报刊发影评文章的,加分。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应 有3次以上平时成绩。 2、期末测试:成绩占总成绩70——60%,考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从题库中调一部 分,任课教师现出一部分。测试形式:闭卷、开卷均可。 七、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1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了解电影艺术理论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和文学理论的关系。 一、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 二、二、电影理论应当进入高等师范大学课堂 三、三、学习《电影艺术概论》的目的 了解电影诞生及发展的历史 掌握电影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提高鉴赏、评论、创作电影作品的能力 培养电影教育、创作及理论人才 四、四、怎样学好《电影艺术概论》课 (1)了解电影是大众传播艺术,是舶来艺术 (2)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化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党的电影方针和政策。

00504《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00504《艺术概论》名词解释 1、客观精神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主要代表人物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艺术是“自 我意识的表现”,“生命本体的冲动”。代表人物有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尼采。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 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3、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俄国19 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4、模仿说起源于“模仿”。这是最古老的一种说法。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他们认为模仿是人的本能,所有的文艺都是“模仿”,不管是何种样式和种类的艺术。 5、游戏说起源于“游戏”。这种学说的代表人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和 19 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称为“席勒一斯宾塞理论”。这种说法认为,艺术活动或审美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 6、表现说起源于“表现”认为表现情感的艺术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代表人物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 7、巫术说此种学说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他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最早提出艺术起源于“巫术”的理论主张。 8、生产劳动说在我国文艺理论界占据主导地位的理论,是认为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代表人物俄国普列汉诺夫和恩格斯.

考研笔记、王宏建《艺术概论》3

【考研笔记】王宏建《艺术概论》3 第三节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艺术与美的关系 (一).艺术反映现实美 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的美,可分为自然美和社会美 自然美:自然界中存在的美,自然事物的美 社会美:人类社会关系中的美,社会事物的美 艺术反映现实美,现实中美的事物或事物的美,是艺术的有力依据或根源, 艺术与美的关系首先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二).艺术创造艺术美 所谓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美是由创作主体的审美认识而产生、“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而创造的事物的美。 1、与现实美不同,它是人为的,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与现实美不同,艺术美是更高一等的美;艺术美则是比较鲜明,比较集中,比较完全,比较充分。 2、艺术美是人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艺术家根据美的现实而创造出来的第二现实的美。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的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还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就是典型的代表。 (三)艺术是审美对象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它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作艺术美的;而艺术作品一旦完成,它就成为一件物态化的社会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艺术作品的美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是不依懒于欣赏着的主观意识转移的。 二.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

审美关系,是人与现实诸关系中的一种。社会是由生产实践过程中人和人的关系所规定的这种生产实践过程中人和人诸关系的总和,就构成社会的基础。 所谓所审美关系,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即是说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 人与现实之间的这种审美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是什么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条件:1.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和独立,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 2.人之所以要和现实建立审美关系,还是由于人的本质力量具有审美需要 所谓“人化自然”即是指经由生产劳动实践,自然界从与人无关的、敌对的或自在的状态,变为与人相关的、统一的、为我的对象,其结果是人逐渐认识到客体对象的美并掌握了美的规律,从而发展起人的审美能力。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发生美学上的关系。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和对美的感知能力,他对美的规律的掌握能力和创造能力,制约着对审美客体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制约着对客体的改造和对新的审美对象的创造。 随着实践的发展,审美客体日益丰富,又反过来作用于审美主体,促进人的审美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的日益提高。这样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由于生产实践活动发生美学关系,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又在实践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在不同关系中,和不同条件下,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但在一定的关系中,客体的美是主体美感的根源。是美决定美感,而不是美感决定美。 1美的本质 1)美的事物是符合美的规律的 美的规律: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普遍性和个别性、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一种特殊关系。具体地说,任何事物,凡是一非常突出、鲜明、生动、确切的现象、形式和个别性,充分表现出本质、内容和种类的普遍性,那它就是美。 美就是形象的真理。 2)本质现象的真实的美正是规律的表现 3) 所以美的本质是本质现象的真实表现

王宏建艺术概论全本摘要

艺术概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 第二章艺术门类论 第三章艺术发展论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第五章艺术作品论 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绪论 1.《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 《艺术概论》学科 从学科的角度来说,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艺术概论》是概括地、简要地讲述或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艺术理论研究对象 概括的说: 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具体的说: 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

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提示各种艺术现象 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 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 畴问题 2.学习目地与研究方法 目地: 对艺术创作实践起指导作用 方法: 马克思哲学方法去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根本原则,坚持 内容的科学性和体系的完整性,坚持现论和实践相结合,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要此基 上,注意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艺术理论遗产和思想成果。 历史上几类主要研究方法 主观唯心主义的方法 客观唯心义的方法 旧唯物主义的方法 形式主义的方法

艺术本质论 1.艺术本质的定义 本质: 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此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内部联系 艺术本质: 是指艺术这种事物的根本性质,以及艺术这一事物同其他事物如经济、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的内部联系。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分别从艺术的社会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全面把握艺术的本质 2.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创作主体是人,创造艺术品的人是社会中的人,艺术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人,也就离不开人类社会,所以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 2.1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1.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 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等制度,包括相应的机构及其措施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点,以及哲学、宗教、艺术。甚至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do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0000000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 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 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 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32 课程总学分: 2 序号课程内容三、课时分配学时分配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 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6 6 0 2 二、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8 8 0 3 三、走向数字艺术的动画艺术8 8 0 4 四、媒体包装中的数字化变革 4 4 0 5 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6 6 0 合计32320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一)知识目标 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 关联;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二)能力目标 在制作各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之时(例如二、三维动画、网络游戏、虚拟现 实作品等),掌握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创作,为创作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勤于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艺术概论复习重点

1.广义的艺术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实用工艺,书法),造型艺术(绘画,雕塑,摄影)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电视),及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 2、艺术学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艺术理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 3、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人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活动. 4、艺术形态的特征有哪些? a.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要求生产者主体把强烈的主体意识,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生产过程里,物化到产品对象中去。 b.艺术形态是对象化的存在,要求生产者主体将自己独特的艺术气质,艺术风格和语汇,艺术天才和情感符号物化到产品之中,从而获得艺术生产对象化的,现实的活生生的独特的存在方式。 c.艺术形态是美的形式构成,要求生产者主体将自己主观世界的审美情致,审美体验以及自创的,恰当的美的形式构成,物化到产品中去。 5、艺术形态的主体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a.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 b.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 c.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 6、对《红楼梦》,鲁迅曾有过评价:“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得的感受迥然不同。”这段评论说明了艺术形态的什么特征? 艺术形态要求强烈的主体性,每个欣赏者有个性差异. 7、烟草公司广告图片和《拾穗者》(法国米勒)中怎样表现了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在真实人生的图画中渗透了劳动的甘美,人生的辛酸. 8、清代金人瑞评《水浒》:“《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音。”表现了艺术形象的什么特征? 丰富的形象性 9、什么是绘画?什么是造型艺术?什么是非造型艺术? 绘画是专门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的艺术语言,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即平面)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的艺术.造型艺术,一般说诉诸视觉感官.符号体系是静态性的,带有按照自然原形准确塑形的特征,给人以视触觉感,仿佛是可视可见、可以触摸的实体存在.非造型艺术,一般说诉诸听觉感官.符号体系是动态性的、带有超越物象原型、自由变化的特质,给人以听触觉感.仿佛是转瞬即逝、扑朔迷离、虚幻性的精神存在. 10、中国画的特点有哪些?西方绘画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画简称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具特色,是东方绘画体系的主流.特点:1.表现在工具材料上,采用中国特制毛笔,墨和颜料,在宣纸上作画.“笔墨”

(完整版)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模版

青岛胶南珠山职业学校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影视艺术概论课程类型: 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播与影视主撰人:殷兵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影视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熟悉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了解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熟悉各种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课程从影视艺术本质、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影视生产规律、影视前后期设备操作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从影像诞生历史、影像视听语言发展、影像产品分类、现代影像特征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了解影视艺术的本质及生产规律,通过对影视前后期设备的使用,熟悉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能鉴赏不同影视片的艺术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视艺术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知识要求: 了解:影视艺术基本原理及影视艺术的发展史。 理解:影视基本特性、传媒特性和发展趋势。 掌握:影视艺术的一般理论知识和创作过程。 2、能力要求: 增强影视审美能力和批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绪论:中国电影电视发展之路(2学时) 教学内容: 1、中国电影的发展 2、中国电视的发展 第一章影视艺术基本概念(4学时) 一、教学内容: 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影像和镜头的概念 3、影视声音的概念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 2、理解影视艺术相关的基本概念性的东西 3、理解影视声音的概念及其作用 教学重点:影视艺术相关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 第二章、影视创作(4学时) 教学内容: 影视创作的概念 影视创作流程及编剧、导演、表演、摄影、摄像的概念和操作教学重点: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一、名词解释(12分) 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 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 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 与鲜明的艺术特色。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 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 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 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 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

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1、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 2、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3、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成熟而稳定的艺术特征的代表性面貌。 4、艺术直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5、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6、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