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28
2023年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知识点1、莫扎特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有“音乐神童”之称代表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协奏曲《A大调第十一号钢琴奏鸣曲》交响乐《降B大调第二十七号钢琴协奏曲》《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
2、拍以8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6拍, 八分之六拍强弱规律是强、弱、弱,次强、弱、弱。
3、《春节序曲》李焕之管弦乐曲代表作《社会主义好》管弦乐《春节组曲》、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
4、李叔同“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音乐、美术教育家早期话剧活动家。
法号弘一代表作《送别》《祖国歌》《春游》等。
《春游》被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5、约翰·施特劳斯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钢琴家。
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叙曲》《春之声》。
6、前奏又称引子,是音乐主题显示前出现的乐句或乐段,具有提示音乐速度、情绪、意境并营造气氛的作用。
7、《百鸟朝凤》唢呐独奏山东民乐唢呐民族吹管乐器,在中国流传很广。
唢呐由哨、芯子、气盘、杆、铜碗等部分组成,音色高亢明亮。
根据它改编的同名钢琴曲被入选“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8、圣-桑是一位属于浪漫时期的法国钢琴及管风琴演奏家,作曲家,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交响诗《骷髅之舞》、《第一大提琴协奏曲》、《b小调第三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与乐队的《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
9、朱践耳作曲家管弦乐《节日序曲》、民乐合奏曲《翻身的日子》、歌曲《打得好》、《唱支山歌给党听》、《接过雷锋的枪》10、格里格挪威作曲家,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培尔·金特》,《培尔·金特》是易卜生创作戏剧作品之一,也是格里格应邀为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所写的配乐的名字。
11、八音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
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已将当时的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铙)、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类12、《春江花月夜》原为中国传统琵琶曲,曲名《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彭修文13、民族管弦乐队由吹、拉、弹、打一般分为1.拉弦乐器组:高胡二胡中胡革胡倍革胡2.弹拨乐器组:柳琴扬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筝3.吹管乐器组:曲笛梆笛新笛唢呐(高音、中音、低音)笙(高音、中音、低音)4.打击乐器组:堂鼓排鼓碰铃锣云锣吊镲军鼓木鱼14、华彦钧阿炳现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六首二胡弓弦乐器由琴筒、琴皮、琴杆、琴轴、琴弦、琴弓、千斤、弦马、琴弓构成。
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单元教材分析本文对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的教材进行分析,主要涉及各个单元的内容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音乐与文明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文明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音乐的欣赏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不同文明音乐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各文明音乐的背景和历史发展- 研究欣赏不同文明音乐的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开阔眼界- 了解不同文明音乐的多样性和独特之处-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明音乐的认知和欣赏能力第二单元:音乐元素与构成本单元旨在使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音乐作品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音乐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音乐作品的基本结构和表达手法- 研究分析音乐作品的方法和技巧教学目标:- 掌握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构成方式- 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表达风格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能力第三单元:音乐绘画本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系,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感受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 音乐与绘画的共同点和相互影响- 音乐绘画表达的特点和方法- 研究通过音乐绘画表达内心情感的技巧教学目标:- 了解音乐与绘画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培养学生通过音乐绘画表达情感的能力- 学会运用音乐绘画技巧表达个人想法和感受...(继续分析其他单元的内容和教学目标)以上是对部编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单元教材的大致分析,每个单元都涵盖了不同的音乐主题和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表达能力。
希望通过这份分析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教材内容。
七年级下册音乐曲目汇总
引言
本文档是对七年级下册音乐课程中的曲目进行的汇总和归纳。
以下是我们所研究的曲目以及相关信息。
曲目列表
1. 曲目一:《天空之城》
- 曲目类型:电影原声音乐
- 作曲家:久石让
- 描述:《天空之城》是一首由久石让创作的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主题曲。
这首曲目充满了梦幻和奇幻的氛围,通过音乐传达了宁静和希望的情感。
2. 曲目二:《小幸运》
- 曲目类型:流行音乐
- 歌手:田馥甄
- 描述:《小幸运》是田馥甄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
这首曲目词意深长,旋律优美动听,表达了对于幸福的追寻和珍惜。
3. 曲目三:《大河向东流》
- 曲目类型:民歌
- 歌手:群星
- 描述:《大河向东流》是一首中国民歌,歌词激情澎湃,旋律激昂。
这首曲目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
4. 曲目四:《童年》
- 曲目类型:乐器演奏曲
- 作曲家:谭盾
- 描述:《童年》是谭盾创作的一首钢琴演奏曲。
这首曲目旋律悠扬,富有童真童趣的情感,带给人们对童年美好回忆的思考。
结论
通过本文档的汇总,我们了解了七年级下册音乐课程中的曲目类型、作曲家和描述。
这些曲目涵盖了电影原声音乐、流行音乐、民歌和乐器演奏曲等不同类型,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音乐体验和文化理解。
相信通过学习这些曲目,我们会进一步培养音乐素养,感受音乐的美妙与力量。
七年级音乐下册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基本知识。
通过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音乐的分类等内容,让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2. 音乐欣赏。
选取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听音乐的欣赏,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培养其对音乐的审美情趣。
3. 音乐表演。
学生将学习一些简单的音乐乐器演奏技巧,学习一些简单的歌曲和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去感受音乐。
2. 听力训练。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听力训练,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欣赏能力。
3. 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音乐表演的训练和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四、教学安排。
1. 第一周,音乐基本知识的介绍,包括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等内容。
2. 第二周,音乐欣赏,让学生听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3. 第三周,音乐表演,学生学习简单的音乐乐器演奏技巧,进行一些简单的音乐表演训练。
4. 第四周,音乐作品的创作,让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作品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学生平时表现。
包括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2. 期中考试。
进行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方面的考核,检验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期末表演。
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评估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培养其音乐欣赏能力和表演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其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青春期(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青春期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2. 通过音乐表达青春期所带来的情感和体验。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概念和特征2. 青春期对青少年的影响3. 音乐在青春期中的作用和表达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描绘青春期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思考。
2. 讲解青春期的概念和特征,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青春期的认知。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青春期问题,并记录下来。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补充或疑问。
5. 引入音乐:播放一首表达青春期情感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情绪和能量。
6. 音乐欣赏分析:与学生一起分析选定音乐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涵。
7.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自己的青春期体验和情感进行分享和交流,鼓励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8.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探索音乐在青春期中的作用。
四、教学资源1. 青春期相关图片2. 表达青春期情感的音乐3. 小组讨论记录表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检查学生完成的小组讨论记录表。
3. 分析学生在音乐欣赏分析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青春期概念的理解程度。
六、拓展活动1. 邀请音乐专家或青少年心理专家到课堂上进行讲座和互动。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或举办一个音乐分享会。
3. 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表达青春期情感的歌曲或编写一篇相关的音乐评论。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音乐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青春期的概念和特征,并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体验。
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提供更多的创作和自由发挥的机会,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的欣赏和表达中来。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知识点归纳(最全)一、音乐基础知识- 音乐符号:了解音符的基本形状、音长和音名。
- 音高与音名:掌握音高的高低、音名的表示方法。
- 音程:了解音程的概念和种类,如八度、纯五度等。
- 节拍与拍子:掌握节拍的概念和拍子的表示方法。
- 声音和乐音:了解声音和乐音的区别与联系。
二、乐器知识- 弦乐器:了解各种弦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小提琴、大提琴等。
- 管乐器:认识各种管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长笛、单簧管等。
- 键盘乐器:掌握键盘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钢琴、电子琴等。
- 打击乐器:了解各种打击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鼓、钹等。
- 中国传统乐器:熟悉中国传统乐器的特点和演奏方式,如二胡、古筝等。
- 世界民族乐器:了解世界各地的民族乐器及其特点。
三、音乐表现手段- 声音的高低:掌握高音和低音的概念和特点。
- 声音的强弱:了解音量的表示方式,如强音、弱音、加强音等。
- 声音的长短:熟悉音符的音长表示以及不同音长的演奏方式。
- 色彩与音乐:了解音乐表达情感的方式,如明亮、悲伤等。
- 音乐的速度:掌握音乐速度的表示方式,如快速、慢速等。
四、音乐欣赏与鉴赏- 音乐作品: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如交响乐、民歌等。
- 音乐风格:熟悉不同音乐风格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
- 音乐家与作曲家:认识一些著名的音乐家和作曲家,如贝多芬、莫扎特等。
- 音乐鉴赏要素:了解音乐鉴赏的要素,如旋律、节奏等。
五、歌曲演唱技巧- 唱歌姿势与呼吸:掌握正确的唱歌姿势和呼吸方法。
- 声音的发声与共鸣:了解声音的发声原理和共鸣的作用。
- 歌曲的节奏与韵律: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 歌曲的声音处理:了解歌曲中的音调和音色处理技巧。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的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精选5篇)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迎来了新的学习生活,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这个教学计划很是头疼的,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篇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分析其节奏与旋律特点,感受其音乐的风格。
2、通过学习歌曲,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像春天一样,给祖国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给岭南大地带来了繁荣、兴旺给人民带来了欢乐、幸福和吉祥。
教学重点:通过观看视频、聆听乐句、模仿节奏型等手段,引导学生分析、了解歌曲的创作来源,从而感受歌曲独特的岭南风韵。
教学难点:1、让学生在熟唱歌曲的基础上,利用狮子锣鼓经为歌曲的前两句进行伴奏。
2、通过分析歌词,了解歌词所包含的寓意,并引导学生说说在经济飞跃的今天肇庆的变化通过改编歌词,创造一首属于自己的“《肇庆春早》”。
教材分析:歌曲《岭南春早》是选自国家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音乐》(花城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岭南春早》中的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分为两大板块:一、通过对广东音乐《步步高》、《赛龙夺锦》的初步了解与认识,让学生能受到岭南乡音的熏陶感染,从而具有作为广东人不可缺少的艺术素质;二、通过学习《岭南春早》、《东方之珠》、《七子之歌》等歌曲,感受歌曲所表现的人们对改革开放政策带给岭南大地巨大变化的喜悦心情,同时,也表达了岭南人“敢为人先”的意志。
而我将《岭南春早》第二课时作为这一单元总结性的一课,兼顾了以上两个内容,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创作来源的剖析,分析歌词了解歌曲所蕴含的意境,最后拓展创作,体验岭南的春天给他们带来的喜悦。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课前播放歌曲《岭南春早》的录音,烘托气氛,使学生自觉回忆起学过的旋律,并使课程能自然导入。
(三)复习歌曲。
在教师的伴奏下,请同学们一起把歌曲唱一遍,唱完后,教师对学生进行点评。
(完整版)人教版初一下册音乐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单元声音与乐音1. 声音的基本特征是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2. 乐音是一种具有明确音高的音响3. 音高是声音的一种基本特征,是音调的主要内容,高低是区别音高的关键4. 音调由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组成5. 在声音的高低变化过程中,最高的声音叫做,最低的声音叫做低潮,声音的高低变化形成的音程,是不同音高声音之间的相对关系6. 音符是乐谱中表示音高、音长、拍子的基本符号。
常见的音符有: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7. 异常记号:升降记号、重复记号、连音线、卡农(人声独唱或器乐独奏的两个或多个声部,前者唱完一段旋律后,后者重复唱同一旋律,只是比前者晚开始或干脆重叠在一起进行,这两个声部似乎在互相追逐)8. 节拍是乐曲中的基本时间单位,是乐曲中“心跳”的规则。
音乐中的常见拍子有: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六八拍子等9. 乐句是由若干节拍连接而成的具有完整意义的音乐语句第二单元音乐的元素1. 音乐的元素包括旋律、节奏、和声、色彩2. 旋律是有音高、音长和节奏组成的音乐语言3. 节奏是乐曲中的基本时间单位,是乐曲中“心跳”的规则4. 和声是多个声部同时进行的不同的旋律组合形成的效果5. 色彩是指音响的个性特征,也是音色的含义6. 由旋律、节奏、和声、色彩等元素构成的,能独立演奏或演唱的音乐称为曲目7. 曲式是表现音乐内容和形式的规律,主要有小调和中调两种,还包括序曲、干扰奏鸣曲、音乐诗歌等第三单元合唱与器乐1. 合唱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人同时演唱的歌曲,合唱主要分为女声合唱、男声合唱、混声合唱三种2. 器乐是指用于演奏的管弦乐器或民族乐器,通常包括弦乐器、管乐器、敲击乐器、键盘乐器、民族乐器3. 弦乐四大乐器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管乐中的木管乐器是长笛、单簧管、双簧管、巴松管、低音管;铜管乐器是小号、长号、大号、铜管、短笛等。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9篇七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计划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我继续任七年级的音乐课,本学期准备开始正式系统化的学习音乐,学生的整体情况预计不均衡,情况参差不齐。
所以,我会采用不同教方法,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使学生爱学、愿学。
要培养学生专长,即“普遍培养,重点发展”,使学生各方面均有提高。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的教材主要以唱歌为主,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力,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本学期在上课的同时我会适当的教学生一些有关音乐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积累些乐理知识。
避免学生因为学习某一内容而觉得枯燥和乏味。
三、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各民族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感情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了解音乐作品,理解音乐,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音乐演唱的能力。
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依法办事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四、教学措施:音乐课最大的特点就是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可以更好的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以及手、脚、脑、口的配合,为了更好的发挥音乐课的这些优势,在学习中,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营造不同的教学氛围。
鼓励学生多参加音乐活动,使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消除恐惧心理、帮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展开自由的想象和表现。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表达和表现能力,通过聆听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表情是学习音乐创造活动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对学生的语言交流、智力发展大有益处。
可以通过音乐教学上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思维创造能力的发挥。
在本学期在教学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
使他们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工作进度:第一单元行进之歌(共2课时)唱歌:一二三四歌欣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拉德茨基进行曲婚礼进行曲葬礼进行曲实践与创造第二单元影视金曲(共2课时)唱歌:长江之歌欣赏:辛德勒的名单盼望你的路途眺望你的路途伴随着你穿越竹林实践与创造第三单元天山之音(共2课时)唱歌:青春舞曲欣赏:我金色的阿拉泰赛乃姆在那银色的月光下歌唱吧,我的库姆孜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实践与创造第四单元美洲乐声(共2课时)唱歌:红河谷欣赏:拉库卡拉查凯皮拉的小火车化妆舞会实践与创造第五单元小调集萃(共2课时)唱歌:无锡景沂蒙山小调小放牛欣赏:无锡景沂蒙山小调一根竹竿容易弯桃花红杏花白龙船调小放牛实践与创造第六单元戏曲新韵(共2课时)唱歌:没有强调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欣赏:沁园春、雪海风阵阵仇杀人实践与创造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综合实践课教唱实践(二)学习方式:集体学习,小组合作,自我展示(三)课时安排:每周一节课(四)课外拓展性练习:组织学生成立课外的合唱队课程评价:(一)评价指标: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的自我展示给他们划定ABCD四个等级。
第一单元春之声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 渴望春天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和热情,唤起学生对音乐、对春天、对生活的乐观、积极的情感体验。
2、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尝试,在表现中体验和实现自信、交流、分享和创造的快乐。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三、教材分析: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
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
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轻快、活泼;曲式结构单纯、紧凑,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学难点:歌曲的艺术处理和创作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七、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新课导入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1、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
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2、简单介绍音乐大师——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时间和非凡的音乐天赋。
师手指一位音乐大师画像说:“刚才我们听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创作的,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关于他,同学们早就充满了好奇,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他是哪国人?写过什么作品?为什么会成为音乐家?……。
学生发言,想知道更多的情况课后查阅资料。
让学生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故事引起学生对莫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3、师充满激情的讲述莫扎特晚期的故事:世间上恐怕没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时期饱受宠爱,莫扎特的一生经历贫穷、疾病、妒忌、倾轧等种种坎坷,特别是到了后来和大主教发生冲突以致决裂……学生认真听故事,再次跟录音演唱歌曲。
要求进一步结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体会如阳光般灿烂,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风格,使学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缅怀一代音乐大师,并对他的作品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4、复听歌曲,师:“下面请再次欣赏《渴望春天》,边听边思考以下问题:a、作品的体裁: 1男声合唱2童声合唱3女声合唱b、作品的情绪: 1热烈激动2明朗愉快3低沉忧伤c、歌曲的拍号: 1、3/4 2、6/8 3、3/8d、作品描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边听边写下前三题的答案,最后一题同桌互答师再总结。
5、师再放歌曲,让学生跟着录音小声哼唱,并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
如“三连音”符号、“#”号等,让学生理解节奏的变化和特点这些都是为表达歌曲的已经和情感服务的。
6、教师弹奏《渴望春天》,充满感情的演唱歌曲。
让学生仔细聆听老师左手的伴奏,并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让学生感受词与曲的和谐及明朗愉快的情绪,体会对美好春天向往的心情。
边听边用手划一划旋律线,或随意律动,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的体验,并使学生了解到歌曲的词、曲情绪一致、和谐,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7、深入介绍莫扎特创作《渴望春天》时的情景:师: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学生在轻轻的歌曲旋律中听着小故事,填出与括号中相类似的内容,进一步体会歌曲的内涵,引起学生对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铺垫。
8、师再放歌曲录音,最后帮助学生分析、写出结构示意图。
学生边听歌曲,边思考:歌曲分几句,有没有重复句?请生边听边用手指出重复句的出现,并在师的帮助下写出结构图式:a+a1+b+a2 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锻炼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使学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结构后,能模仿创作。
9、在教师钢琴的伴奏下,学生进一步练唱歌曲。
10、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练习击拍三连音节奏,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用钢琴伴奏,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和节奏准确。
11、师让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师按学生讨论的意见,采取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打节奏。
(四)、艺术拓展;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春》,请听录音范唱,是以提问的方式恰逢学生思考讨论二者在表现春天主题式的共性与特点。
2、教师为学生选配几段音乐,请学生背诵几首描写春天的古诗词。
3、师让学生根据《渴望春天》,尝试进行旋律的创作。
师要求学生注意:a、词曲风格要统一。
b、可模仿《渴望春天》的结构。
c、最后要有结束感。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师巡视指导,亦可学生哼唱,教师帮助记谱。
完成后各组唱唱,生生互评,师生互评。
通过创作实践让学生打破作曲的神秘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对音乐产生更强烈的兴趣。
(五)、课后作业:师让学生收集各种有关莫扎特的资料、图片等,并布置明确的分工:第一组收集其代表作品和艺术特点;第二组收集关于莫扎特的音乐评论;第三组收集以春天为题材的其他音乐家的作品;第四组收集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绘画、舞蹈……下节课进行交流。
八、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春节序曲》二、教材分析:《春节序曲》是李焕之《春节组曲》中的第一乐章,作于1954-1955年间,这一乐章广受人们的喜爱,常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
乐曲以我国民间的秧歌音调、节奏及陕北民歌为素材,通过对热烈欢快的大秧歌舞的场景描写,生动地体现了我国人民在春节时热烈欢腾、同歌共舞的情绪。
乐曲结构是带再现的三部曲式,五声调式。
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生理、心理日趋成熟,参与的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自己的初步经验,表达情感的方式较小学生有明显变化,是对小学阶段的一次升华,同时通过多次合理的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并且能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与爱好,还为学生终生学习音乐和音乐审美素质的提高奠定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欣赏乐曲,学习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丰富的音乐想象力与正确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热爱生活,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理解感受音乐的能力。
五、教学难点:正确感受音乐的情绪,感受不同节拍、节奏、速度等在乐曲中的不同表现。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等七、教学方法:聆听欣赏法、比较法、实践体验法等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聆听老约翰.施特劳斯的《拉德茨基进行曲》二、发展阶段:1、欣赏《春节序曲》(1)、聆听全曲,欣赏后谈体会。
教师小结肯定成绩并简单介绍李焕之及作品。
(2)、分段欣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作品。
引子:热烈欢快的管弦齐鸣和锣鼓声,把人们带入春节的喜庆气氛中。
教师:课件展示引子的旋律并播放音乐。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对引子的理解。
引导学生敲打锣鼓节奏,感受引子带给我们的喜庆气氛。
第一部分:表达了人们欢度新春欢欣愉快的心情和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
教师:课件展示主题一、主题二的曲谱并播放音乐,引导学生理解主题音乐。
学生活动:以小游戏的形式进行,课件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出现主题一时,学生伸出一根手指并高举手臂律动表示;出现主题二时伸出两根手指并律动表示。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部分音乐情绪、节奏、节拍的特点。
第二部分: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对美好前程的憧憬。
教师:课件展示第二部分主题音乐的曲谱,完整播放音乐,欣赏之前提出问题,主题音乐出现几次,分别用什么演奏?音乐播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律动起来并轻声哼唱主题。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部分音乐情绪、节奏、节拍的特点。
学生活动:随琴哼唱第二部分主题音乐。
教师:课件播放歌曲《新春秧歌闹起来》,让学生比较第二部分主题音乐与《新春秧歌闹起来》的异同。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旋律相同而节拍速度不同塑造的音乐形象是不同的。
师生共跳大秧歌,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得出这两部分存在着鲜明的对比。
第三部分:教师:课件播放,之前提出这一部分与前面所听音乐是否有联系?欣赏之后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是第一部分的缩短再现,并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部分音乐比第一部分音乐在情绪上更加热烈,速度也更快了,特别是民族打击乐器的加入,形成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的歌舞联欢的场面,在沸腾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简单介绍三部曲式结构。
(3)、完整欣赏全曲。
教师:课件播放《春节序曲》,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学生:喜欢做小指挥家的到前面指挥,其余学生起立,引子部分利用凳子做锣鼓打节奏;第一部分同小游戏的做法律动;第二部分师生拉手律动并哼唱音乐主题;最后一部分也要动起来,可以拍手,可以利用凳子做锣鼓打节奏。
2、复习歌曲《渴望春天》三、拓展阶段:感受女高音歌唱家吴碧霞给大家带来的歌曲《春之声圆舞曲》,感受其节拍特点,领同学们旋转在圆舞曲中,陶醉在美好的春天里!本节课我们接触了不同节拍、不同情绪、不同形式的有关“春”的音乐作品,平常你们欣赏音乐时注意这些了吗?四、小结: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吧!八、教学反思:第二单元飞翔的翅膀第三课时一、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小鸟,小鸟》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唱《小鸟,小鸟》,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展翅高飞的形象,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三、教材分析:《小鸟,小鸟》是一首优秀的童声合唱歌曲。
它以小鸟为题,尽情抒发了少年儿童“爱春天、爱阳光、爱树木、爱花香”的心情和壮志凌云的崇高理想。
四、教学重点:能较熟练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6/8拍弱起小节的节奏练习及旋律演唱。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几幅风景画,展示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景。
老师说:“小鸟非常的可爱,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下面我们就来听一首歌曲《小鸟小鸟》,听后请你们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感受歌曲:1、学生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欢跃、亲切地;活泼地……师:这样一首欢快的歌曲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唱得是什么内容呀?(生你们想不想知道它唱得是什么内容呀?(生回答)下面就请大家认真听一听歌曲中都唱了什么?3、学生听歌曲内容,听后复述:春天里有阳光,树林里有花香,小鸟在自由地飞翔,在田野,在草地,在湖边,在山岗,小鸟迎着春天歌唱……4、生再次聆听歌曲,熟悉歌曲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