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作业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试析作业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试析作业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试析作业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试析作业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17T16:27:53.06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9期作者:刘永鑫汪雯卿[导读] 摘要:10KV配网作为配电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它的应用规模和带电作业项目得到了迅速增加,但也因此对其安全防护措施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南昌供电分公司江西南昌 330006)摘要:10KV配网作为配电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它的应用规模和带电作业项目得到了迅速增加,但也因此对其安全防护措施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本文针对10kV配网工程带电作业事故隐患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以期对提高作业安全性能够有所偕鉴。

关键词: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停电作业模式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力用户对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需求,尤其是作为电力市场最后一个环节的配电网络,更是面临着极其突出的压力。因此,在供用电设备发生故障后,如何保证输配电网带电作业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必须明确和落实配电网带电作业的安全防护工作,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从而确保配电网带电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然而在10kV配网的带电作业中,由于配电网络的电压低,三相导线之间的空间距离小,而且配电设施密集,使作业范围窄小,在人体活动范围内很容易触及不同电位的电力设施,导致事故的发生。为此,加强对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的探讨与研究,在当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10KV配网带电作业常见事故发生原因

10kV配电网带电作业一般都在市区较为繁华地段,这些地段受城市交通、行人的影响较大,作业人员易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考虑到10kV电网的线路结构往往都较为复杂,作业人员如果不能专心对这些因素作通盘考虑,那么就可能会发生作业事故。10KV配网带电作业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直接作业时人体同时碰触到带电体和接地体所引发的事故;因绝缘工具淋雨、降雪、受潮而引发的事故;间接作业时触及或接近带电体;接引触及两侧导线或一相接通触及另一相等所导致的事故。

在10KV配网诸多事故中,去除掉客观原因和自然因素,归根结底还是人员素质的问题。包括了管理人员是否制订周密规章制度、实行了全面管理、实施了有效的安全监督;设计人员是否制作了性能优异、结构合理的防护工具等。

二、10kV配网带电中所受到的危害和带电作业方式分类

在10KV配网带电作业中,电对人体的危害主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击伤害,即人体的不同部位同时接触了存在着电位差的带电体,而导致受到电流伤害;另一种则是人体在带电设备的附近工作时,虽然没有接触到带电体,但由于电场的存在,所产生的静电感应而出现的针刺、蠕动、风吹等不适感。

经研究表明,为保证带电作业的安全,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技术条件;人体体表的局部场强应低于人体的感知水平,即低于2.4KV/cm;经过人体的电流不能超过1mA;带电体和人体需保持在规定的安全距离以外。能够符合上述带电作业技术条件的,有多种作业方式,其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1、按照人与带电体的相对位置划分,可分为直接作业和间接作业;2、按照作业人员的人体电位进行分类,可以分为等电位作业、地电位作业和中间电位作业;3、按照所采用的绝缘工具划分,可以分为绝缘手套作业和绝缘杆作业。

三、确保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

1、绝缘防护用具的使用。在配网带电作业中,作业人员穿戴绝缘防护用具直接或间接对带电体进行作业。人体与带电体是通过绝缘防护用具进行隔离,人体与带电体不是同一电位。

2、绝缘遮蔽隔离措施。采取的绝缘遮蔽隔

离措施应可靠。作业时,不能满足带电作业安全距离的作业区域中带电导线、绝缘子、地电位设备等应采取相间、相对地的绝缘隔离措施。绝缘隔离措施的范围应比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增加0.4米以上。

3、带电作业的空间安全距离。10KV配网的空间安全距离包括了最小安全距离(0.4米)、最小对地安全距离(0.4米)、最小相间距离(0.4米)和最小安全作业距离(0.7米)。

4、绝缘工具有效长度。为确保带电作业设备和人员的安全,除去要保证带电作业的空间安全距离以外,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也是保证作业安全的关键因素。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是指绝缘工具从接触带电体的一端起,去除掉非绝缘部件的长度。通常而言,绝缘工具的有效长度相比最小安全距离要稍高一点。

5、气象条件的限制。带电作业应在良好的天气条件下进行,如遇到雷电、雨、雪、大雾、冰雹等恶劣天气情况,严禁进行带电作业;当遇到风力情况大于5级,或者湿度大于80%时,也不适宜进行带电作业。

四、确保10KV配网带电作业安全的管理和组织措施

1、制度建设。梳理带电作业相关管理制度,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工作标准、现场操作规程和标准化作业流程,落实各级岗位职责。完善带电作业专业管理,细化带电作业操作规程及管理规定。

2、人员的建设。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不仅对电能的需量增大,用户对不间断供电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带电作业作为目前增供降损最有效、最先进的作业模式,供电企业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机制,做好在各方面的人才培训工作,以满足带电作业的需要和推动带电作业的效率与安全性。通过人员的建设和培训,满足配网带电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并经过考试合格取得单位书面批准和资格证明后,方能参加实际带电作业。

3、加强现场勘查。现场勘查的目的是对带电作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准确的判断,并预选确定所需的工具、具体的作业方式和需采取的安全措施等,因此必须提高对现场勘查工作的重视。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现场带电作业项目的可操作性(包括带电作业项目实施、带电车停放位置及操作范围、带电作业配套设备安装等等);检查设备缺陷严重程度和缺陷具体部位;作业杆塔型式和设备的间距;使用材料和设备的规格型号;线路的状况和交叉跨越情况等等。

4、重视带电作业的工作监护。在10KV配网的带电作业中,应设置专人进行工作监护,监护人不允许直接操作,在复杂情况的作业时,还有必要增设监护人。通常情况下,带电作业是由工作负责人进行监护,也可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如监护人有特殊情况需临时离开现场,应立即停止一切带电操作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