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短跑力量的训练方法与效果

短跑力量的训练方法与效果

短跑力量的训练方法与效果
短跑力量的训练方法与效果

短跑力量的训练方法与效果

[摘要] 短跑是田径运动最大项目之一。决定短跑成绩的好坏,除临时发挥外,主要来源于平时有效刻苦的科学训练。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也是有效地促进学生创造最高成绩前提条件。

[关键词] 力量负重训练跳跃

短跑是田径运动最大项目之一,并且历史最悠久。决定短跑成绩的好坏,除临时发挥外,主要来源于平时有效刻苦的科学训练,合理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证。短跑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如何利用人体的自身运动技能来创造最大的专项运动速度,并非是采用大负荷训练获取绝对力量成分,因此如何科学地进行力量的练习在短跑运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怎样才能有效地发展和促进学生创造最高运动成绩呢?主要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

一、力量训练是提高短跑速度的基础

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训练是短跑的基础,力量与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基础、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就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力量训练主要采用的方法有:负重练习、抗阻力练习、跳跃练习。

1.要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

浅谈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的作用

浅谈力量训练对青少年短跑运动的作用 南陈集中学吕士军 [摘要] 短跑运动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悠久的一项田径运动项目,短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一个国家的田径水平,短跑训练方法的艺术和技巧不仅可以推动这项运动的发展,而且可以造就许多世界闻名的短跑巨星。当今短跑训练都更加注重实效性和发挥个人特点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技术,以“速度”和“力量”为核心全面发展和提高身体能力。可见力量训练在短跑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核心作用,而力量训练表现形式愈来愈多,针对性越来越细则是现代短跑训练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总结,从短跑运动员的爆发力、反应力量、小肌肉群力量及摆臂等力量训练方面分析,对青少年短跑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有一定促进作用。 1力量训练应遵循的基本原理 1.1顺序性原理 力量训练应先使肌肉结构得到改善,然后再提高肌肉协调的功能。同时,由于人体许多肌肉群间的活动会有一定的交叉影响,在组合力量训练的设计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单个力量练习,有目的地发展特定部位地肌肉群,要分清主次,以某个练习为主合理安排力量练习的顺序。 1.2专门性原理 任何专项力量的训练,其中一条最基本的原则是要与专项的用力特点相一致。力量训练中的专门性控制,一是对项目的主要用力部位进行确定,二是对肌肉工作性质的分析和确定。肌肉工作的性质应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是肌肉工作的力学特征,二是肌肉工作时的供能特征。在对两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后,便可依据这种分析的结果或结论定出项目力量训练的总体方向,然后再依据总体方向的要求,通过力量训练系统内要素结构的特定组合,并通过这种特定的结构系统所具有的功能,完成对力量训练的专门性控制,以使得专项训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超负荷原理 运动成绩的不断增长,负荷不断增长是其前提条件,这就要求训练负荷不断超过原有负荷。因此,力量训练必须建立在使肌肉承受超负荷的基础之上,超负荷的关键是使力量训练比以前的负荷量要大,但并非过度负荷,即在可控的范围内,训练负荷必须足够大,训练频度必须足够搞,严格遵循负荷——恢复——超量恢复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

浅谈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教学内容

浅谈中学生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摘要:随着现代中长跑运动水平的日益提高,各种模式的训练方法不断更新,中长跑的训练越来越全面,但有关中长跑运动员专门的力量训练谈的很少。本文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和综合分析,以及对我校中长跑运动员多年的力量训练实验和总结,归纳出一个中长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系列,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中长跑,运动员,训练,力量,速度,耐力 一、前言 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高水平的中长跑比赛,常常在最后20—30米才见分晓,第一名与最后一名差距也不过几秒。这就要求中长跑运动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冲刺能力,而速度的提高又与力量训练是紧密相连的。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不同于其它项目,必须体现其专项特点,才能带来专项耐力的提高。 二、根据能量供应系统制订力量训练计划 1、磷酸原能量系统:时间短,强度大,通常活动时间为6—10秒,依靠ATP(三磷酸腺苷)和CP(磷酸肌酸)供能。可以使用大重量,大强度,每组练习间身体完全恢复的练习手段。 2、乳酸供能系统:主要是运动时间为2—3分钟的项目的供能系统,运动过程中分解葡萄糖或糖元来合成ATP,同时产生乳酸,从而限制了运动能力,乳酸分泌会使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兴奋性减弱,导致肌肉酸痛。在训练中应使用中等重量和强度为8—20次的重复练习,每组间隔不完全恢复(30—90秒)。 3、有氧供能系统:以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的练习,只要运动强度降低,就没有乳酸生成,练习就可以持续到能量耗尽。在训练中应使用小重量和小强度为20—25次的练习,两组练习间完全恢复。 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与之相适应的有氧力量训练也是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核心。当今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的训练比重逐步增加,已达到60%—75%,并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与之相适应的力量训练也应成为中长跑专项力量训练的核心。以上三种训练手段在全年的各个阶段和不同的运动员类型中应有所侧重。 三、采用循环训练 中长跑项目对内脏器官要求很高,而单个练习或几个练习间歇教多的内容,不能引起内脏器官的明显改变,因此需要把多个练习的身体训练内容有机地编排成组,重复练习若干次,以加强对内脏器官刺激,每组练习按照要求间隔休息一定时间。中长跑的身体训练所采用的手段,应在较长的时间中固定下来,不要经常变动。经过几次乃至几十次循环反复的成组练习,使身体需要提高的素质,从量变到质变得到改变。每组的练习内容必须紧密衔接,练习交换的时间应尽力缩短到最小程度。每组间歇4分—5分或心率恢复

田径队短跑训练计划

田径队短跑训练计划 星期一 一、早晨训练 1、准备活动慢跑5×200米 2、柔韧性练习(正压腿侧压腿摆腿舞台栏杆上活动关节练习) 3、专门性练习 1)抬腿接加高速跑30米×4 2)小步跑接加速跑30米×4 3)弓箭步走30米×3 4)加速跑30米×4 (技术要求:高重心、送髋、放松、充分体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正确跑的动作,前后摆幅大)。 二、下午训练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专项训练(径赛项目): (1)蹲距式起跑30米×4,注意起跑时要蹬地、摆臂、起跑前几步的重心要压住、要小步子、高步频、保持约10~20 米左右重心随着速度的加快而逐渐抬高; (2)行进间60米×3,注意到体会后的途中跑动作,争取尽量用“髋”在跑而不是用“小腿”在跑;积极与准备活动的技术练习相结轨; (3)100米×2,请注意100米全程的感觉,体会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各环节的动作要领。 3、结束部分15分钟 (1)放松跑200米; (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3)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二 一、早晨训练 1、准备活动慢跑5×200米 2、柔韧性练习(正压腿侧压腿摆腿舞台栏杆上活动关节练习) 3、跑的专门性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车轮跑等 4、换物折返跑:5米三向 二、下午训练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上梯式跑步5个来回×3组(要求:摆臂频率快、摆幅大,前脚掌着地并快速瞪离地面)。 3、结束部分20分钟 (1)放松跑200米; (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 星期三 一、早晨训练)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柔韧性练习: (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 (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 (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 3、放松跑400米。 二、下午训练5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 2、弹跳力和力量练习:

体育(心得)之浅谈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体育论文之浅谈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 前言短跑是田径运动中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短跑训练中,不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使短跑运动训练的测评方法、监督手段、反馈控制技术、恢复措施等更加科学和精细,从而不断完善了短跑技术,推动了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就现代短跑技术而言,其本质特征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水平运动,其技术发展特点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着地。有关短跑运动训练,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等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外书刊杂志上颇多,并有许多对短跑训练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观点、理论和方法,但就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某些传统观点,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认为有些观点恰恰是阻碍短跑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本人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和就个人在训练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对以下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所涉及的方面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旨在为短跑运动中力量训练的科学化,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1.力量训练的目的及本质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其中的任何一种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多种,所以短跑力量训练的含义又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

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2.速度与力量的关系2.1腿部力量与速度的关系提高短跑速度,几乎总要牵涉到加快步频、增大步长。而加快步频、增大步长的关键就是增强运动员腿部力量。虽然步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遗传,但是通过训练也是能使其进一步提高的。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腿部力量,才能为短跑的专业力量,即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打下基础,为提高速度提供前提条件。2.2上肢力量与速度的关系短跑运动员双臂摆动的快慢对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冲刺都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摆臂动作,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协调上下肢动作。快速摆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加快上肢肌群的力量。2.3躯干力量与速度的关系短跑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但也有相当程度的躯干所承受的作用力较大。这个作用力主要来自上部身体的重力及下肢传递的地面反作用力。因此,在短跑训练中通过加强腰腹部力量的训练,对维持中部躯干的稳定性、减少身体晃动意义重大。 3. 适合于短跑力量训练方法3.1提高以髋为轴的下肢摆动力量研究表明,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不仅是人体内最大的储存能量的环节,也是获得水平位移速度的重要动力来源。尤其在途中跑阶段,由于速度快,支撑时间短,步幅的大小和步频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髋关节的摆动的力量和灵活性,是途中跑阶段的主要发力关节。因此,现代短跑技术十分注重以髋为轴的摆动力量和相应肌群运动的协调性,它是影响跑速的根本因素。传统的短跑技

短跑训练论文

姓名:刘井然班级:体训(2)班学号:10313004 对我国社会体育发展过程中问题的思考——关于短跑 前言: 随着现代短跑运动的发展和提高,短跑技术日趋完善,更加符合解剖学、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以最佳的实效性和经济性完成动作。美国短跑名将刘易斯曾说:“百米跑前50米我加速,然后只须放松肌肉,越是放松越快,因此到达终点总是我比任何人快”。可见,短跑放松技术越来越受到世界级运动员的青睐,而且短跑放松技术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研究和运用短跑中的放松技术成为当今短跑技术发展趋势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同时,中外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实践证明,在跑动中保持放松协调的能力,可使运动员得到更多的神经单位支配肌肉活动,提高动作频率及跑动能力,发挥运动员尽可能快的速度,取得更好的成绩。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同学跑起来很吃力,全身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瞪圆眼、咬牙切齿、耸肩、紧握双拳,但成绩却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是因为没有很好地掌握肌肉自然放松技术,它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主题: 1、放松跑技术运用现状。例:我国百米优秀运动员在国际大型比赛中,表现出后半程身体过度紧张而引起速度下降这一较大的缺陷,严重影响了运动成绩的提高,因此放松技术越来越被体育科研人员和高级教练员所重视。 2、放松跑技术训练方法的现状。例:在短跑教学和训练中,特别是高水平短跑训练中, 放松技术得到重视,给教学和训练带来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将放松技术上升为理论上的认识,国内只仅仅停留在探讨放松作用、放松功能上;在教学和训练中,教练员用以指导运动员掌握领会放松技术的理论显得匮乏 3、放松技术对掌握技能的影响。例:技能的形成实际是大脑皮层建立新的条件 反射过程,在条件形成的前期由于动作不熟练而出现的肌肉紧张,就会造成动作僵化,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动作时机掌握不准,节奏混乱,使泛化过程时间长,分化能力水平低。如果肌肉放松能力强。收缩与放松

短跑周训练计划

短跑周训练计划(注:素质练习每天都要)

单纯的俯卧撑,只能锻炼手臂、肩、背的力量,而立卧撑在收腿的时候,还要靠腹部、腿部肌肉收缩。所以立卧撑可以练到腹肌,但是永远靠立卧撑却是练不好腹肌的。 锻炼腹肌的方法: 练腹肌的关键在于动作的强度,而不是次数越多越好。比如仰卧起坐能一次性做200个,也不如你两头起只能做10个的效果好。因为能做200个以上是练耐力,对肌纤维增粗不明显。 锻炼腹肌的四个动作:仰卧起坐、仰卧举腿、两头起、悬垂举腿(强度依次增加)。如果仰卧起坐可以做10到20个,那么就做仰卧举腿;仰卧举腿能做10到20个,就做两头起;两头起能做10到20个就做悬垂举腿。一周练三次,每次一个动作练3组,每组做10个左右。另外,体脂率高于百分之十以上脂肪就会盖住练出的腹肌。相扑运动没有肌肉就是因为如此。如果有小肚子的话,还需要慢跑40分钟左右减脂。一周3到5次左右。如果无法一次性跑40分钟,中间可以快走一段时间。 体育高考训练计划 时间:2014-03-17 16:53来源: 好词好句网作者:好词好句 /*书通网336*280 创建于 2015-02-06*/ var cpro_id = "u1941829"; 篇一:体育高考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 弹跳力:立定跳远、兔跳、蛙跳、多级跳远、跳远腾空步、台阶上下 跳、原地纵跳练习。 一、一般耐力:20――30分钟慢跑、越野跑、1600――3000米中速

跑、等 二、柔韧性练习:站立体前屈、俯卧臂伸、正侧踢腿、悬垂等。 三、上肢、腹肌、背力量练习:俯卧撑、击掌俯卧撑、杠铃抓举、 挺举。 四、灵敏性练习:穿梭跑、闪身跑、看信号跑、等。 五、绝对速度练习:30――50米最大强度底跑、复跑、上下坡跑、顺风跑、阻力跑、等循环练习法每周3-4次每次5-6项。严格控制时间、次数。一般4-6次为一组,做5-6组。每组结束后穿插几个 20-30米底加速跑。 注意:初期以掌握技术和力量为主。循序渐进合理安排负荷量、强度。防止中过渡疲劳和运动损伤。800米以上跑以提高机体有养工作底能力和机体对运动项目底适应能力。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50-160次。 第二阶段: 一、 100米: 1、最大强度底反复跑30――50米。 2、接近最大强度的反复跑80――150米。 3、最大强度的顺风跑、下坡跑20――60米。 4、接近最大 强度的接力跑60――90米。 练习要求:100米属于极限运动,一次课总的快速跑量,不能超过800米-1000米。并且要安排在调整后恢复的第一次课中,每次的第一 项。切记在疲劳状态下速度。 二、 800米:1、200-400米段落跑,2――3组。每组3次。2、500――600米段落跑,3――4组每组1-2次。3、800――600――400――

浅谈短跑的专项力量训练

引言:短跑是田径运动中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地项目之一;短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着一个国家地田径水平,短跑训练方法地艺术和技巧不仅可以推动这项运动地发展,而且可以造就许多世界闻名地短跑巨星.有关短跑运动地训练,短跑运动员地力量训练等方面地文章,在国内外书刊杂志上颇多,并有许多有益地探讨,提出了许多观点、理论和方法,但就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地某些传统观点,我却颇难苟同,通过文献资料地分析、总结,认为有些观点恰恰是阻碍我国短跑运动水平提高地因素.鉴于此,我提出有关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面地建议,以期对我国短跑运动基层水平地提高有一定地促进作用.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有关概念地理解,训练地有效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对田径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地建议.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分析和讨论 .短跑地特征 短跑项目隶属于体能类项群,从动作结构看是周期性运动,是一高速率地摆动—扒地动作产生最高位移速度地运动项目,其突出特征是创造最高速度.众所周知,短跑项目是以力量为基础地典型地速度项目,力量是影响短跑运动成绩地间接相关因素;发展力量作为训练手段,其最终目地是为了提高最高速度能力;速度是衡量短跑运动成绩地直接决定因素.在短跑运动中,起跑和起跑后地疾跑两个阶段主要是由伸髋和大腿后摆肌群来完成,其它阶段则主要体现为以髋为轴地摆动力量,现代短跑运动最核心地东西也就是以髋为轴地高速摆动—平动运动,以及在高速跑动中地放松技能.传统地短跑理论强调后蹬,破坏了用力地连续性,会使身体重心轨迹波动较大,降低了整体运动地效果,影响运动成绩.在传统短跑理论扶持下所进行地传统地短跑训练,大多是以垂直面用力为主地大负荷杠铃练习.更有甚者,在现在地一些基层组织,有些教练员仍采用大重量,慢速度地杠铃深蹲练习为主地训练,这些练习,是与现代短跑技术要求相违背地,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短跑运动地成绩起负面作用.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现代短跑运动技术崇尚地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利用人体地自身运动技能来创造最大地专项运动速度,而并非是采用大负荷训练获取绝对力量成分,因此说如何巧妙地进行专项力量地练习在现代短跑运动中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其则主要指那些有效地发展和促进运动员创造最高专项运动成绩地符合专项训练和比赛要求所用力量特征地快速力量练习.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关于专项力量 何谓短跑运动员地专项力量,这是在从事短跑专项力量训练前所必须首先明确地问题.有关专家认为:“专项力量是指那些参与完成专项运动地肌肉群地力量”;“有助于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地力量就是专项力量”;这些观点不乏有很大地片面性,我认为:“所谓专项力量,是指为充分完善专项技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在时、空特征上严格符合专项训练和比赛要求地力量.”换言之,即力量训练地要求必须符合在专项训练和比赛时所表现出地动作特征、用力特征、肌肉工作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地特征.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现代短跑技术已从传统地"后蹬式"转向"屈蹬式",其本质特征是以髋为轴地高速摆动——平动运动,其技术发展点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着地.决定短跑成绩地好坏,除临时发挥外,主要来源于平时有效刻苦地科学训练.合理地训练方法和手段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地保证.现代体育科技日新月异,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传统训练思想,不断改进和完善训练方法和手段.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短跑运动项目技术概念地更新和运动项目特点地再认识,短跑运动技术训练地理论方法和手段均有了进一步地发展和创新.但受传统训练模式地影响,许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力量训练地方法手段地选择方面依然存在着许多与其技术特点不相适应之处.短跑运动力量训练地本质特征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地源泉,短跑运动是周期性地速度力

中长跑训练方法

中长跑训练方法 1.一般耐力:指人体以中小强度、长时间坚持运动的能力,主要是发展人体的有氧能力,它是专项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 发展一般耐力的主要手段:长时间或较长时间进行中等强度跑或慢跑,包括越野跑、竞走、耐力性变速跑,其他体育项目应用(如球类、游泳、自行车等),耐力性游戏等。 进行一般耐力训练时应注意: a.常用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匀速跑; b.跑中强调正确技术,结合呼吸节奏进行; c.尽可能在野外、山坡、草地上进行; d.处理好负荷与休息关系,加强医务监督。 2.专项耐力:指长时间进行专项活动的能力或人体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大强度剧烈运动的能力。专项耐力是决定中长跑成绩的主要因素,增强专项耐力有助于运动员保持高速跑的时间,减少比赛中运动创伤的发生。有助于提高加速冲刺能力。 发展专项耐力的主要手段:较长时间的专门练习;短于或略长于专项距离的重复跑;不同距离的变速跑;较长时间的大强度越野跑;各种距离跨栏跑、障碍跑比赛。 进行专项耐力训练时要求: a. 多采用重复训练法,选择段落应短于专项距离为主; b.若选用变速跑方法练习,快跑段落一般为400~1000米,一般在5次左右; c.专项耐力课跑的总距离,以专项及其他情况而定,若用重复跑,总距离可达 本专项距离或超过数倍; d.专项耐力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比重一般,在竞赛期则较大。 3. 速度和速度耐力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关键 3.1 速度是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一种能力或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段距离的能它分为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在中长跑项目中,最重要的是动作速度和移动速度,速度是制约中长跑成绩的关键。 发展速度的主要手段: a.跑的专门练习(如高抬腿跑、后蹬跑、车轮跑等); b.30~100米加速跑、行进间跑; c.60~200米重复跑、变速跑、接力跑; d.顺风跑、下坡跑、奔引跑及速度性游戏等。 3.2速度耐力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保持快速运动的能力。其特点是强度大,心肺功能在较短时间内无法供应足够的氧气。增强速度耐力有利于运动员把最高速度保持到终点,加速冲刺。后程减速的高低水平反应速度耐力的发展状况,速度耐力

浅谈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1]

浅析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 许立峰 镇江市体育运动学校 摘要本文主要从短跑运动的特点入手,浅析一下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一些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短跑力量训练运动员 前言短跑是田径运动中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短跑训练中,不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使短跑运动训练的测评方法、监督手段、反馈控制技术、恢复措施等更加科学和精细,从而不断完善了短跑技术,推动了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就现代短跑技术而言,其本质特征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水平运动,其技术发展特点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着地。有关短跑运动训练,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等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外书刊杂志上颇多,并有许多对短跑训练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观点、理论和方法,但就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某些传统观点,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认为有些观点恰恰是阻碍短跑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 本人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和就个人在训练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对以下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所涉及的方面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旨在为短跑运动中力量训练的科学化,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 1.力量训练的目的及本质 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其中的任何一种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多种,所以短跑力量训练的含义又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 [1]。 2.速度与力量的关系 2.1腿部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提高短跑速度,几乎总要牵涉到加快步频、增大步长。而加快步频、增大步长的关键就是增强运动员腿部力量。虽然步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遗传,但是通过训练也是能使其进一步提高的。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腿部力量,才能为短跑的专业力量,即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打下基础,为提高速度提供前提条件。

短跑的力量训练

短跑的力量训练 短跑的力量训练,要根据短跑的肌肉用力特点进行安排。力量训练采用的主要练习:(1)负(举)重练习。 (2)抗阻力练习。 (3)跳跃练习。 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主要通过负重练习和抗阻力练习。一般以递增负重的方法实现的。练习时采用最大负重的70-80%开始练习,逐渐增加到100%的重量,完成5-7组,每组4-5次。 提高爆发力,主要采用负重练习.抗阻力练习和跳跃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60-75%,动作速度快,完成5-7 组,每组10次左右。采用跳跃练习时,选择距离在60-100米负重或不负重的快速跳跃练习。 发展力量耐力,可采用负重量轻的,跳跃距离长的练习。练习量约为最大负荷量的40-50%,要求强度小,重复次数在10-20次以上。跳跃练习可选100-200米距离的负重或不负重练习。 负重和抗阻训练的主要练习如下: (1)负杠铃练习(全蹲.半蹲.1/3蹲)。最大负荷量70-80%开始,逐渐增大到100%。完成5-7组,每组4-5次。 (2)负重弓步走。最大负重量40%,弓步走距离40-60米,完成5-7组。 (3)负重半蹲。最大负荷量70-80%,完成5-7组,每组5-7次。 (4)负重弓步交换腿跳。最大负荷量的50%,完成5-7组,每组20-30次。 (5)负重高抬腿跑。最大负荷量的20-30%,完成5-7组,每组40-60次。 (6)哑铃跳。重量15-25公斤,完成5-7组,每组10-20次。 (7)负重直腿跳,最大负荷量的20-30%,完成5-7组,每组40-50米。 (8)拖重物跑或拖重物跳。重量5-10公斤,完成5-6组,距离30米.60米.100米。 (9)卧举.挺举.抓举及持器械摆臂等练习。 (10)胶带牵引发展腰后肌群、小腿肌群、髂腰肌等力量练习,完成5-6组。 跳跃力量训练的主要练习如下: 跳跃力量训练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跳跃练习分为二类:一类为垂直方向跳跃,另一类为水平方向跳跃。

训练短跑的方法_100_200_400[1]

★★★短跑训练方法★★★ 短跑项目是属于极限强度工作项目。生理学、生物化学的理论认为极限强度工作属于由无氧代谢方式供给能量。短跑技术要求人的躯干稍前倾,但不能低头弯腰。两臂应弯曲在体侧做前后摆动。由此可见,短跑技术要求特别高,是一项要求全身配合,反应快,灵活性高,强度大的激烈运动项目。我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展爆发力练习 爆发力由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确定,即速度与力量。因此,可采用以下练习方法: 1、跳深; 2、纵跳; 3、负重纵跳; 4、负重蹲跳起; 5、负重深蹲; 6、负重弓箭步交换跳。 二、柔韧的练习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它在短跑运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增大运动员的步幅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训练中通常采用以下方法: 1、体前屈练习; 2、把杆拉腿; 3、纵、横臂叉;

4、肋木体前后快速屈伸; 5、踢腿(正、侧面以及外摆内合四个方面),盘腿坐膝等; 6、快速的蹲立练习。 三、动作速度的训练 这个环节是短跑训练的关键,我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辅助练习法、重复法、比赛法和游戏法。其中比赛法是进行速度训练经常使用的方法,由于速度练习时间短,经常使用比赛法,能使运动员情绪高涨,表现出最大速度。和比赛法作用一样,可以激发运动员高涨的情绪,同时,由于游戏过程中能引起各种动作变化,还可以防止因经常安排表现最大速度的练习而引起的“速度障碍”的形式。 星期一: 跳深;15组*10次 星期二: 负重弓箭步交换跳10组*30次 星期三: 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10组,关键在于提高步频,下坡路跑提高成绩效果显著 星期五: 柔韧的练习、踢腿10组*30次,负重纵跳10组*15次 星期六: 负重深蹲15组*10次;30米冲刺-60米冲刺-100米冲刺全程6组 星期日:积极性的休息:比如打球等 每次训练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不可少!!!

中长跑训练计划

中长跑训练计划 小学生中长跑训练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全面发展运动素质,培养运动员具有掌握运动技术的基本能力。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进行全面素质训练,首先要求正确,而不求数量。 一一般耐力训练 中长跑的耐力训练,一般是以有氧耐力为主的跑的练习,是改进氧气输送系统和肌肉代谢的功能。一般耐力练习:通常采用3000米、4000米、5000米等距离,或用30分钟跑完一项长距离的练习,使运动员的脉率在每分钟150次至160次之间,同时注意呼吸有节奏(一步半呼、一步半吸或两步呼、两步吸)。 二专项耐力训练 专项耐力的训练是运动员在缺氧情况下的一种训练,也是提高专项成绩的一种手段。通常采用距离为300米、600米、1200米跑的练习,可用上述三个距离来检查400米、800米、1500米运动员的专项成绩,要求脉搏达到每分钟180次左右。每周的训练计划根据比赛日期和运动员的身体状态灵活安排。一般每四周循环一次,节奏为一小、一中、一大、一中。在训练周期内安排一至二次强度训练,以200米间歇跑为主,快跑后即测脉率达到每分钟180次以上,等队员脉

搏降到每分钟110~120次,再进行200米跑,跑4~5个。还有4—3—2—1的变速跑,即4就是400米、3就是300米、2就是200米、1就是100米,上述每个距离之间有100米的慢跑,要求慢跑100米在40秒之内跑完(间歇的慢跑)。在比赛前夕的训练,强度训练极为重要,一般以目标为准,要求达到各段的分段速度。 三速度训练 中长跑速度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平时严格的速度训练来提高频率、协调性、柔韧性。通常采用短距离变速跑、原地快速高抬腿、80米加速跑、150米重复跑、4×50米接力跑、行进间快频率小步跑变快速放松跑等练习。上述练习力求多种形式,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多采用比赛形式进行,使运动员感兴趣,不觉枯燥。每周三次速度训练,总距离~公里。 四力量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力量表现为力量耐久力。力量耐久力可以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获得,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发育特点采取小力量练习。因为儿童正在生长发育时期,如过早过多的用杠铃负重练习(并不排除杠铃),往往容易过早的被淘汰。我采用的训练方法一般是克服自身重量的各种跳跃练习、俯撑、摆动练习等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数量不求多,但求精求严。

短跑100米训练计划短跑100米训练计划

最好是用脚尖/前脚掌跑步 30米冲刺60米冲刺80米冲刺,每天10组,关键在于提高步频,下坡路跑提高成绩效果显著.不超过120米 100米最重要的是爆发力。对于练习爆发力,可以尝试高抬腿跑,原地纵跳,负重跳跃,负重跑,负重蹲起。另外,仰卧起坐、跳绳、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时如果说有场地的话,可以练习以下30米的往返跑,或是30米冲刺等。 星期一一、早晨训练时间(6:30---7:30)1、准备活动慢跑5×200米2、柔韧性练习(正压腿侧压腿摆腿舞台栏杆上活动关节练习)3、专门性练习摆腿2次——高抬腿走2次——侧面交叉步2次——弓箭步走2次——车轮走2次——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单脚跳2次——加速跑4次40米(技术要求:高重心、送髋、放松、充分体会利用髋关节带动的正确跑的动作,前后摆幅大)。二、下午训练时间(5:00—6:15)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2、专项训练(径赛项目):(1)蹲距式起跑30米×4,注意起跑时要蹬地、摆臂、起跑前几步的重心要压住、要小步子、高步频、保持约10~20 米左右重心随着速度的加快而逐渐抬高;(2)行进间60米×3,注意到体会后的途中跑动作,争取尽量用“髋”在跑而不是用“小腿”在跑;积极与准备活动的技术练习相结轨;(3)100米×2,请注意100米全程的感觉,体会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冲刺跑各环节的动作要领。3、结束部分15分钟(1)放松跑200米;(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3)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二一、早晨训练时间(6:30---7:30)1、准备活动慢跑5×200米2、柔韧性练习(正压腿侧压腿摆腿舞台栏杆上活动关节练习)3、跑的专门性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车轮跑等4、换物折返跑:5米三向二、下午训练时间5:00----6:15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2、上梯式跑步5个来回×3组(要求:摆臂频率快、摆幅大,前脚掌着地并快速瞪离地面)。3、结束部分20分钟(1)放松跑200米;(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3)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三一、早晨训练时间(6:30----7:30)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2、柔韧性练习:(1)两臂的平、侧、上等各方位的举、屈、伸、摆和各种形式的绕环练习;(2)两腿的屈、伸、压、踢、摆、绕、纵横等练习;(3)整个身体的各种屈、伸、绕环等练习。3、放松跑400米。二、下午训练时间5:00----6:15 1、一般性准备活动10分钟;2、弹跳力和力量练习:(1)各种跳跃练习(收腹跳、跳深、蛙跳、单脚跳);(2)各种腰、背、腹机练习(垫上完成);(3)橡皮条(牵引练习);(4)扛铃(负重蹲立)20次×4,每次间隙放松跑200米。3、结束部分15分钟(垫上磕打放松)。 星期四一、早晨训练时间(6:30----7:30)1、准备活动慢跑5×200米2、柔韧性练习(正压腿侧压腿摆腿舞台栏杆上活动关节练习)3、弯道跑练习4组4、传接棒练习:上挑式、下压式二、下午训练时间5:00----6:15 1、一般性准备活动(1)慢跑3×200米;(2)稍微活动各关节。2、力量性练习(1)如立定跳远、三级蛙跳、单脚跳、跳栏架等动作练习;(2)各种短距离往返跑比赛。3、结束部分15分钟(1)放松跑200米;(2)垫上互相磕打放松。;(4)上下肢相互间放松 星期五一、早晨训练时间(6:30----7:30 )1、一般性准备活动:(慢跑3×200米,稍微活动各关节。) 2、灵敏性练习。 (1)各种快速反应练习; (2)站立式起跑30-40米; (3)30米、60米计时跑,各三次。 3、结束部分15分钟(1)放松跑200米;(2)垫上放松。

田径中长跑训练计划

田径中长跑训练计划星期一: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蹬跑、 85%?90%的速度1200+1000+800+600+400m间歇跑(间歇跑记时 整理活动的慢跑2000m。 星期二: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项目为800、1500米的运动员跑1200+2000m*3组 项目为大于或等于1500m以上的运动员跑3000m*2组、2000m*4组 整理活动的慢跑1600m。 星期三: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项目为800、1500米的运动员跑1200+1600m*4组 项目为大于或等于1500m以上的运动员跑4000m+3000m+2000m+200vm *2组整理活动的慢跑1000m>放松5次50m加速跑; 3?4次50m加速跑; 3?4次50m加速跑;

星期四: 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3?4次50m加速跑; 般性身体素质练习:仰卧起坐40 个+背肌练习30个+俯卧撑20个+200m快速跑*四组4000m耐久跑一组。集体放松。 星期五: 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3?4次50m加速跑; 项目为800、1500 米的运动员:800*5 组 项目为大于或等于1500m以上的运动员跑1500m*3组+3000m一组。要求尽全力跑)星期一: 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3?4次50m加速跑; 90%?95%速度400+800+1000*3 组 整理活动的慢跑2000m。 星期二: 准备活动:5 圈热身跑; 般发展练习:压腿练习、踢腿练习、小步跑、高抬腿、后登跑、3?4次50m加速跑;

运动员田径短跑训练计划精选

运动员田径短跑训练计划精选导语:有关短跑训练的计划要怎么写?以下是本人整理的运动员田径短跑训练计划范文精选,欢迎阅读参考! 运动员田径短跑训练计划范文鄞州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为中心,为大力提高学生田径运动训练水平及竞技能力,提高我校体育竞赛整体水平,力争在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让我校运动员比赛成绩有较大突破而努力。 一、教练员:张秋芬、胡慈儿 二、队员名单及项目: 男子:张科达(铅球)(铁饼)、谢浩勇(铅球)(铁饼) 徐威(100米)(200米)、童贤泽(400米)(800米) 张旦琦(800米)(1500米)、林裕达(110米栏)(标枪) 谢专斌(100米)(跳远) 女子:李艳欢(跳远)(100米栏)、谢露露(100米)(100米栏) 俞慧露(100米)(200米)、潘莉楠(800米)(1500米) 卓旭亚(跳远)(标枪)、张佳瑾(铁饼)(标枪) 三、训练总体要求 1、每天训练,每次1小时左右,下午4:10—5:10,每周训练五天。 2、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

变化,各种训练手段尽量与专项素质发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专项运动水平。 3、科学训练,注意运动训练安全,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及运动量。 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讲文明,吃苦耐劳的精神,加强跟家长、校领导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 四、训练计划 1、确定集训队员名单,召开全体队员会议。 2、宣布训练纪律。 3、第一阶段采用一般的训练强度,进行恢复体力的身体训练 第二阶段采用较高强度的训练,加强技术训练和专项身体素质,加大训练负荷,在训练中加强技术和心理战术的训练 第三阶段采用中等强度,调整运动量,降低练习次数,消除疲劳,积蓄力量,迎接比赛 周一 1、准备活动慢跑2圈 2、准备活动(弓步压腿(正弓步,侧弓步)--小步跑2次--高抬腿2次--后踢腿跑2次—后蹬跑2次—加速跑2次) 3、分专项练习

短跑训练方法

短跑训练方法 前言 短跑是田径运动中历史上最悠久,影响最大的项目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短跑训练中,不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使短跑运动训练的测评方法、监督手段、反馈控制技术、恢复措施等更加科学和精细,从而不断完善了短跑技术,推动了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就现代短跑技术而言,其本质特征应视为以髋为轴的高速摆动—水平运动,其技术发展特点是伸髋和摆动式积极着地。有关短跑运动训练,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等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外书刊杂志上颇多,并有许多对短跑训练有益的探讨,提出了许多观点、理论和方法,但就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某些传统观点,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总结,认为有些观点恰恰是阻碍短跑运动水平提高的因素。 本人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和就个人在训练实践中的一些方法和经验,对以下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所涉及的方面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旨在为短跑运动中力量训练的科学化,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 1.力量训练的目的及本质 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其中的任何一种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多种,所以短跑力量训练的含义又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在短跑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在专项运动中的发挥和利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1]。 2.速度与力量的关系 2.1腿部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提高短跑速度,几乎总要牵涉到加快步频、增大步长。而加快步频、增大步长的关键就是增强运动员腿部力量。虽然步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天遗传,但是通过训练也是能使其进一步提高的。只有具备了足够的腿部力量,才能为短跑的专业力量,即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打下基础,为提高速度提供前提条件。 2.2上肢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短跑运动员双臂摆动的快慢对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冲刺都有很大的影响。正确的摆臂动作,能维持身体的平衡,协调上下肢动作。快速摆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加快上肢肌群的力量。 2.3躯干力量与速度的关系 短跑是以肢体运动为主的运动项目,但也有相当程度的躯干所承受的作用力较大。这个作用力主要来自上部身体的重力及下肢传递的地面反作用力。因此,在短跑训练中通过加强腰腹部力量的训练,对维持中部躯干的稳定性、减少身体晃动意义重大。 3.适合于短跑力量训练方法 3.1提高以髋为轴的下肢摆动力量 研究表明,髋关节周围的肌肉不仅是人体内最大的储存能量的环节,也是获得水平位移速度的重要动力来源。尤其在途中跑阶段,由于速度快,支撑时间短,步幅的大小和步频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髋关节的摆动的力量和灵活性,是途中跑阶段的主要发力关节。因此,现代短跑技术十分注重以髋为轴的摆动力量和相应肌群运动的协调性,它是影响跑速的根本因素。 传统的短跑技术注重后蹬,强调跑时加大后蹬力量,强调蹬伸的程度、方向和速度,使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自然形成了一套以提高后蹬效果为主的训练方法,偏重以杠铃为主的大负荷力量练习,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伸膝力量,提高下肢的蹬伸能力。这种训练方法,无疑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因为如果过分强调蹬伸动作,势必破坏用力的连贯性,易使身体重心在垂直面上的波动加大,降低整体运动效果,影响水平运动速度的发挥。 现在运动训练研究表明摆动式着地技术为主的途中跑的后蹬动作,应是以髋为轴的摆动运动的继续,后蹬不存在着地过程的第二次发力,后蹬的发力应是前摆着地用力的延续。因为途中跑的着地时间极短,优秀的短跑运动员的着地时间仅0.08秒,后蹬不到0.04秒,后蹬的效果实际上取决于以髋为轴的大腿后摆的力量和速度。研究证明,肌肉要求发挥出最大力量,至少需要0.8秒,运动员要在极短的支撑时间内发挥出最大

短跑训练方案

短跑训练方案

新手短跑训练方案 方案一 星期一:1:慢跑5圈+拉伸5分钟 2:原地摆臂练习20个 x4组 3:小步跑,高抬腿练习 30分钟 4:短距离加速跑:50m x5组(注意跑的动作) 5:两头起:20个 x4组每组定30s 6:放松 星期二:1:慢跑5圈+拉伸5分钟 2:小步,高抬,车轮,后蹬,快抬行进间50m x4组 3:扶杠快抬:20个/腿 x4组 4:折返跑 x3组 5:俯卧撑:男:20个 女:10个 x4组 6:放松 星期三:1:拉伸:5分钟 2:放松跑:10分钟 3:变速跑:100m快+100m慢 1圈 x2组 4:蛙跳:30m x4组 5:放松 星期四:1:慢跑:5圈 2:练习原地摆臂,小步,高抬,车轮,快抬,后蹬

30分钟 3:篮球辅助训练 1小时 4:放松 星期五:1:慢跑:5圈 2:阶梯换腿跳:20个/腿 x 4组 3:推车:50m x4组 4:放松 星期六:1:拉伸:5分钟 2:立卧撑 20个 x4组 3:两头起:20个 x4组每组定30s 4:俯卧撑:男:20个 女:10个 x4组 5:放松 星期日:放假,调整身体 方案二 星期一:1:慢跑5圈 2:小步,高抬,车轮,快抬,交叉,后蹬 50m x4组

3:加速跑:30m x5组 70m x2组 4:俯卧撑:男:20个 女:10个 x4组 5:放松 星期二:1:拉伸:5分钟 2:跳阶梯: x5组 3:放松跑:10分钟 4:垫上立臀:10次 x4组 5:放松 星期三:1:慢跑3圈 2:小步,高抬,车轮,快抬,交叉,后蹬 50m x4组 3:上下蹲:20个 x4组 4:腾空跳:20次 x4组 5匀速跑:300m x1组 400m x1组 6:放松 星期四:1:拉伸:5分钟 2:下阶梯:10次 3:篮球辅助训练 1小时 4:两头起:20个 x4组每组定30s

最新中长跑训练计划

中长跑训练计划 星期一: 准备活动:3~5km跑;一般发展练习;5~6次100m加速跑; 85%~90%的速度400~600m间歇跑(一次训练课上间歇跑可以采用不同的距离,例如:10次400m;2次600m;4次400m;5次200m等),总距离1.5~2km,间隔休息时间3~5min;整理活动的慢跑2km。 星期二: 匀速林中越野跑2h(男运动员跑14~16km,女运动员跑12~13km)(有氧性质);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三: 准备活动;5~6次100m加速跑;85%的速度200~300m间歇跑,总距离1.5~3.6km,间隔休息时间1.5~3min;每一组训练练习之间休息5~6min;2km慢跑。 星期四: 休息或者恢复性越野跑10~12km;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五: 准备活动;5~6次100m加速跑;95%~100%速度的检查跑(或者800~1,600m 的反复跑),总距离2~5km,间隔休息时间5~6min;整理活动的慢跑2km。 星期六:与星期二基本相同,只是跑步总距离略长一些。 星期日:休息。 长跑运动员小周期训练计划 星期一:准备活动:3次150m加速跑;200~600m变速跑,总距离5~8km,81%~85%的速度,间歇休息1~3min;整理活动是慢跑2~3km。 星期二:16~18km长距离越野跑~1h(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三:以3min10s/km~3min15s/km的速度越野跑10~12km;一般发展练习。星期四:匀速越野跑13~15km(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五:准备活动:加速跑5次100 m;1~2km的反复跑,总距离5~8km,85%~90%的速度:训练课快要结束时,1~2次短距离全速跑(练习冲刺):整理活动的慢跑2~4km。 星期六:18~23km的长距离越野跑(有氧性);一般发展练习。 星期日:休息。 中长跑1000(800)米的技巧及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中长跑都是匀速跑成绩最好。除起跑后加速跑和最后冲刺跑外,途中基本上采用较高速度的匀速跑。匀速跑的节奏和呼吸的节奏稳定,能保证需氧量和供氧量的平衡,能源物质不断地输入组织,可使机体营养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对于节省体力和推迟疲劳的到来十分有利。在比赛中,好的战术是成功的关键.应根据运动员的自身能力去争取胜利。在中长跑比赛中,跟随跑技术的使用是人们要求更好的比赛成绩的一种措施。比赛时耐力好的运动员可采取领先跑的战术,速度好的运动员可采取跟随跑的战术,这是因为耐力好最后的冲刺很难采用高速度,若采取跟随跑,势必影响成绩、速度好若采取领先跑会消耗大量能量,影响最后冲刺,也会影响成绩。另一方面,跟随跑和领先跑也可交替进行,中长跑运动员应采取这种战术。总之,应根据个人的水平来确定何时跟随、何时领先。 采用跟随跑战术:起跑出发后,始终跟随在领先者或小集团后面(一般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