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大学蒋绍愚 《论语》研读 第12集-第36集笔记

北京大学蒋绍愚 《论语》研读 第12集-第36集笔记

北京大学蒋绍愚 《论语》研读 第12集-第36集笔记
北京大学蒋绍愚 《论语》研读 第12集-第36集笔记

第12集仁的思想(一)

6.22 樊迟问知①,子曰:“务②民之义③,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

即:如何做到仁?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颜渊为孔子最得意的学生,孔子对“仁”的回答非常详细。

纲:克己复礼

目: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⑴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要做到“仁”,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恭:认真、有礼貌;“出门如见大宾”

②.敬:小心谨慎。“使民如承大祭”

③.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曰:“其言也,斯谓之仁已乎?”

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论语·颜渊》)

你要是先知道这件事难,就不会夸口,不随便说了。做不到不夸口,就做不到仁。这就和‘先难而后获’意思一样。

12.22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于夏曰:“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节选自《论语·颜渊》)

仁的定义:“爱人。”

可以说这是最简洁的回答。是一个定义,虽然没有展开,但是是“仁”很重要的定义。

13.19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论语·子路》

忠:古代是尽心竭力的意思。为别人做事要尽心极力。

17.6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篇》)

蒋老师认为此章好像不是对一般人说,应该是对为官作宰的人来讲。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

“仁”的定义: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达到“仁”的途径:能近取譬。

以下三章讲仁和圣的关系。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雍也篇》

第13集仁的思想(二)

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7.3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论语·公冶长》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此节明确恕的意思,恕是很重要的,就是他的学生也未必做到。

具体来讲讲: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何晏《论语集解》: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马曰:克己,约身。孔曰:复,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马曰:一日犹见归,况终身乎?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曰:行善在己不在人也。皇侃《论语义疏》:克,犹约也。复,犹反也。言若能自约俭己身,还反于礼中,则为仁也。于时为奢泰过礼,故云‘礼’也。一云,身能使礼返反身中,则为仁也。

身能使礼返反身中:使礼回到自己的身上来。

朱熹《论语集注》: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而仁不可胜用也矣。

运用孔子的话语,加上理学家的解释。存天理,灭人欲。战胜欲望道德就能好了。

傅佩荣(生于1950年,研究儒家和儒家思想。代表作:《成功人生》《傅佩荣国学精品集》。《解读论语》简单注释,《论语心得》)

其对于礼的解释不同于何晏和朱熹。他认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人生的正途。

克,能够。复,是实践。

“仁”既是一种理想,又是一种道路,又是一种工艺所做成的一种事业。这里的“仁”主要是一种人生道路。如果自己做主,实践礼的要求,并且终生去恪守这个要求,这就是一条正途。

克,不是克制。

因为欲望一定不好,以致必须克制吗?

欲望若是随人性而有,则人性岂非有恶的成分?

礼是外加人在人性之上的规范吗?

人的欲望是恶的,只有合乎礼的才是善的吗?

因此根据注解不但不能解释,还带来新的困惑。人之标准无法呼应孔子的立场.

为仁由己,己成为行善的主体,如果自己是需要克制的,那么为仁由己不是越做越坏了吗?

透过“为仁由己”,我们可以知道人的主动性与负责性是为仁的关键。依此思考“克己复礼”,则“克己”是“自为主宰或能够自己做主”,“复礼”是“实践礼的要求”。合而观之,一个人能够自己做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就是仁,也就是“人生的正途”。

克,能够,是助助词,后面是跟动词,后面跟名词很少。当然也不是绝对没有。古代有一个词“克家”。现代有“藏克家”诗人。

子革对灵王(《左传·昭公十二年》)作者:左丘明 (先秦)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

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作品介绍】

《子革对灵王》记叙的是子革对灵王想扩张领土而进行的劝阻谏辞。楚灵王野心勃勃,贪得无厌,子革却顺着他,三问三答,都是随声附和,旁观者都嫌他肉麻。其实他是欲擒先纵,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利用周穆王的故事,一下击中楚灵王的要害,使他内心震动,坐卧不安。这种进谏方式,非常奇特。文章描写灵王的服饰和动作,更烘托出他那骄横的气概。

楚灵王不能克己复礼才遭此下场。克己复礼为克制自己,克己复礼不是孔子的首创,古代就有。

第14集仁的思想(三)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篇)

朱熹说“忠恕”是不能全面表达孔子的主要思想的,孔子的思想是很深远的,他这么说是为了让大多数人有个了解。总之“忠恕”是不能等同于孔子之道的。

皇侃《论语义疏》:道者,孔子之道也。贯,犹统也。譬如以绳穿物,有贯统也。孔子语曾子曰吾教化之道唯用一道以贯统天下万理也。

朱熹《朱子语类》“一以贯之”,犹言以一心应万事。“忠恕”是一贯底注脚,一是忠,贯是恕底事。

蒋教授认为一是忠,贯是恕底事。这样解释有道理。但是皇侃的《论语义疏》和朱熹的《朱子语类》解得对不对好不好。我们把它们带回原本再看,再仔细琢磨。

清儒的解释

王念孙《广雅疏证》:《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里仁篇》子曰: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一以贯之即一以行之也。《荀子·王制》篇云:“为之贯之:贯亦为也。《汉书·谷永传》云:‘以次贯行,固执无违。’”《后汉书·光武十王传》云:“奉承贯行。”贯亦行也。颜师古训贯为连贯,失之。事与行义相近,故事谓之贯,亦谓之服。行谓之服,亦谓之贯矣。

注解:《广雅》古代字书。某某某,也。这些都是这意思。《广雅疏证》就是给每个字找了例子。

清·阮元《十三经注疏》阮元赞同王念孙的观点,他说了以下的话:

《论语》贯字凡三见。曾子之“一贯”也,子贡之“一贯”也。闵子仍“旧贯”也。此三“贯”字,其训不应有异。按“贯”行也,事也。《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周礼·职方》,“使同贯利”;《论语·先进篇》,“仍旧贯”:传注皆训为事。《汉书·谷永传》云,“以次贯行”;《后汉·光武十五王传》云,“奉承贯行”:皆行事之义)。三者皆当训为行事也。孔子呼曾子告之曰,“吾道一以贯之。”此言孔子之道皆于行事见之,非徒以文学为教也。一与壹同(一与壹通。经史中并训为专,又并训为皆。《后汉·冯琨传》,《淮南·说山训》,《管子·心术篇》,皆训一为专。《大戴·卫将军》,《荀子·大略》,《左》昭二十六年,《谷梁》僖九年,《礼记·表记》,《大学》,皆训壹为专)。壹以贯之,犹言壹是皆以行事为教也。弟子不知所行为何道,故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若云贤者因圣人一呼之下,即一旦豁然贯通焉,此似禅家“顿宗”冬寒见桶底脱大悟之旨,而非圣贤行事之道也。何者?曾子若因一贯而得道统之传,子贡之一贯又何道乎?

为什么钱穆说这里能看出宋学和清学壁垒的对立呢?

钱穆说宋学讲经学,孔子说的“一以贯之”,就像是强壮的队伍一样一下子就到了心里去了。然后这“道”道就从孔子一下子传到曾子再传到孟子,这是从心里面的传授教导,偏重于心方面的事情。

清学清儒是继承汉学而来的,它们会说你从心理上讲是不对的。孔子之学是一种实践的学问。所以把“贯“解释为行事。这里有学派的先入之见。

现在我们看它们能否落实到“一以贯之”上。我们来看看王念孙引的这些内容:

《荀子·王制篇》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

为之,贯之:研究它,学习它。之,礼的意思。

因此《荀子注》如此解释:言礼仪以君子为本,君子以习学为本,贯,习也。积重之,谓学使委积重多也。致,极也,好之言不倦也。

这就是孔子的“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这就是君子。蒋绍愚认为没错。

“为”和“贯”是不一样的,为是为,贯是贯,“为之贯之”和“学而时习之”是一样的,“为”就是研究礼仪,“贯”就是不断的习。

《汉书·谷永传》:以次贯之,固执无违。夙夜孳孳,娄省无怠。

古代皇帝是谁也不怕的就怕老天,所以发生天灾后,就会臣子乘机劝诫皇帝政治上应该怎么做,要不老天会惩罚我们。快结尾的时候会说“以次贯之,固执无违。夙夜孳孳,娄省无怠。”

颜师古做了解释:贯联续也,谓上所陈众条,众条诸事,宜次第相续行之。不当更为异远。

第15 集仁的思想(四)

《后汉书·光武十王传》

窃见光武皇帝躬履俭约之行,深睹始终之分,勤勤恳恳,以葬制为言,故营建陵地,具称古典,诏曰:无为山陵,陂池裁令流水而已。孝明皇帝大孝无违,奉承贯行。(贯行谓一皆遵奉也。谷永曰“一以贯行,固执无违”也。此为《后汉书》注,章怀太子注)

《后汉书》的“贯行”解释和《汉书·谷永传》的解释是一致的,都是尊奉的意思。

注: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系高宗时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等书,今已佚失。

上元二年(675年),太子李弘猝死,李贤继立。为太子期间多次监国,得到朝野内外称赞。李贤曾召集文官注释《后汉书》,史称"章怀注",具有较高史学价值。

“贯行”:总之“贯行”放在一起解释是不对的,“贯”不等于“行”。“贯行“在一起时就有遵照执行、依照执行的意思。

王念孙和阮元把“贯”解释成“行”是不对的。

假如我们把“吾道一以贯之”,“贯”解释为“行”,那么“一”该如何解释呢?阮元也认为“一”解释不通,因此阮元就将“一”改了:壹是皆以行事为教也。

如此则是:“壹”就是“一”,“以”就是“以”,“行事”就是“贯”。名词变换为动词,已经是偷换概念了。按照阮元的解释少了“为”字,多了“教”字。这就是“增字解经”。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篇)

我们再来看看皇侃和朱熹的说法,“吾道一以贯之”,就是以一心来应万事。“道”对于孔子的弟子们来说,其基本核心他们应该是很了解了。就是“贯”字也应该知道。因为他们经常在一起学习交流,“贯”的行为和概念应该也是常用到的。所以在这里可能不明白的就是“一”和“之”。如果把一说成“皆”和“全”,那就成了副词。学生问了没什么啊,就是忠恕也联系不上。如果“一”是“一心”或者“一道”,那就很明确了,门人不需要再问“何谓也?”假如“一”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因此门人要问“何谓也?”所以曾子用“忠恕”回答,就和原文准确连贯。根据先秦用语习惯,后面就还用之字。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篇》

所以“之”就是吾道,我的道就是用一个东西来贯穿它。因此这么看,大家最朴素的想法最普通的思维反而是最正确最合适的了。当然对与不对也得讲出道理来。

问题

1那么“一”是不是等于“道,孔子之道呢?

朱熹《朱子语类》“一以贯之”,犹言以一心应万事。“忠恕”是一贯底注脚,一是忠,贯是恕底事。

不是。这是曾子也是为了门人能了解,所以就用整体概括的词汇来回答。用于提示。

争议:有人说那是曾子的理解,不能代表孔子的道。

钱穆《论语新解》: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曾子以忠恕阐释师道之一贯,可谓虽不中不远矣。若由孔子自言之,或当别又说。

这个“道”孔子的弟子概括的,并不是孔子的全部思想,但是作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可以说得过去。

2为什么说“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呢?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

那怎么把它们统一起来呢?还是那六个字。

把“能近取譬”解释称身边小事太通俗化。实际上就是对待别人能将心比心。

朱熹《论语集注》:故借学者尽己、推己之目以着明之,欲人之易晓也。

“恕”,尽己、推己。也就是“己所不欲无视他人”的意思。

“尽己”为“恕”,“推己”为“忠”,合起来为“爱人”,爱人就是要能够做到“忠”,要做到“恕”。

“恕”在西方HOly BibLe《Golden Rule》:

Do to others what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 .

它说得和《论语》反过来了。论语上是你不希望别人怎么对待你,你也不要怎么对待别人。

HOly BibLe《Golden Rule》里是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对你,你也要怎么对别人。

第16集仁的思想(五)

“爱人”的“人”到底指什么?

1.5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

古代“人”:

广义:包括民。一切人群。

狭义:不包括民。只指士大夫以上各阶层的人。

从这里看人和民就有区别了。但是“节用而爱人”的人也可以解释成民。

朱熹的《朱子语类》第21卷有:

《朱子语类》是逐章逐章地讲《论语》的。

道千乘之国章

"道千乘之国"。道,治也。作开导,无义理。"道之以政",方可训开导。〔人杰〕

因说"千乘之国"疏云,方三百一十六里,有畸零,算不彻。曰:"此等只要理会过,识得古人制度大意。如至微细,亦不必大段费力也。"〔闳祖〕

问:"'敬事而信',疑此敬是小心畏谨之谓,非'主一无適'之谓。"曰:"遇事临深履薄而为之,不敢轻,不敢慢,乃是'主一无適'。"〔伯羽〕

"敬事而信",是"节用爱人,使民以时"之本。敬又是信之本。〔闳祖〕

问"道千乘之国"一章。曰:"这五句,自是五句事。只当逐句看:是合当有底,无底;合当做底,不当做底。不消如做时文,要著两句来包说。"又问:"程先生云:'圣人之言,兼通上下。'恐是圣人便见得道理始终,故发言自是该贯。众人缘不见得,所以说得一头,又遗了一头。"曰:"这个也不干见事。但众人说得,自是不及圣人说话。圣人说得自别。便是大贤说话,也自是不及圣人。盖圣人说得来,自是与人别。若众人非无见。如这五事,众人岂不见得。但说时定自是别有关窍,决不及圣人也。"

问"道千乘之国"章。曰:"龟山说此处,极好看。今若治国不本此五者,则君臣上下漠然无干涉,何以为国!"又问:"须是先有此五者,方可议及礼乐刑政。"曰:"且要就此五者,反覆推寻,看古人治国之势要。此五者极好看。若每章翻来覆去,看得分明,若看十章,敢道便有长进!"〔南升〕(贺孙录别出。集注。)

文振说"道千乘之国"。曰:"龟山最说得好。须看此五者是要紧。古圣王所以必如此者,盖有是五者,而后上之意接於下,下之情方始得亲於上。上下相关,方可以为治。若无此五者,则君抗然於上,而民盖不知所向。有此五者,方始得上下交接。"〔贺孙〕

问:"'道千乘之国',杨氏云:'未及为政也。'"曰:"然此亦是政事。如'敬事而信',便是敬那政事也。节用,有节用之政事;爱人,有爱人之政事;使民,有使民之政事。这一段,是那做底。子细思了,若无敬,看甚事做得成!

不敬,则不信;不信,则不能'节用爱人';不'节用爱人',则不能'使民以时'矣。所以都在那敬事上。若不敬,则虽欲信不可得。如出一令,发一号,自家把不当事忘了,便是不信。然敬又须信,若徒能敬,而号令施於民者无信,则为徒敬矣。不信固不能节用,然徒信而不能节用,亦不济事。不节用固不能爱人,然徒能节用而不爱人,则此财为谁守邪!不爱人固不能'使民以时',然徒能爱人,而不能'使民以时',虽有爱人之心,而人不被其惠矣。要之,根本工夫都在'敬'字。若能敬,则下面许多事方照管得到。自古圣贤,自尧舜以来便说这个'敬'字。孔子曰:'修己以敬。'此是最要紧处!"〔僩〕

子升问:"集注云:'五者相因,各有次序。'"曰:"圣人言语,自是有伦序,不应胡乱说去。敬了,方会信;信了,方会节用;节用了,方会爱人;爱人了,方会'使民以时'。又敬了,须是信;信了,须是节用;节用了,须是爱人;爱人,须是'使民以时'。如后面'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之类,皆似此有次第。"又问:"学而一篇,多是务本之意。独此章言及为政,是如何?"曰:"此便是为政之本。如'尊五美,屏四恶','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之类,无此基本,如何做去!"〔木之〕

子升问:"如何信了方能节用?"曰:"无信,如何做事。如朝更夕改,虽商鞅之徒亦不可为政。要之下面三事,须以敬信为主。"木之云:"如此,凡事都著信,不止与节用相系属。"曰:"固是。"〔木之〕

问"五事反覆相因,各有次第"。曰:"始初须是敬,方能信;能敬信,方真个是节用;真个节用,方是爱人;能真个爱人,方能'使民以时'。然世固有能敬於己而失信於人者,故敬了又有信;亦有能信於人而自纵奢侈者,故信了又用节用;亦有自俭啬而不能推爱他人者,故节用了又用爱人;爱人了,又用'使民以时',使民不以时,却是徒然也。"〔明作〕

"道千乘之国",五者相因,这只消从上顺说。人须是事事敬,方会信。才信,便当定如此,若恁地慢忽,便没有成。今日恁地,明日不恁地,到要节用,今日俭,明日奢,便不是节用。不会节用,便急征重敛,如何得爱民!既无爱民之心,如何自会"使民以时"!这是相因之说。又一说:虽则敬,又须著信於民,只恁地守个敬不得。虽是信,又须著务节俭。虽会节俭,又须著有爱民之心,终不成自俭啬而爱不及民,如隋文帝之所为。虽则是爱民,又须著课农业,不夺其时。〔贺孙〕

吴伯游问"道千乘之国"三句,反覆相因,各有次第。曰:"不敬於事,没理没会,虽有号令,何以取信於人?无信,则朝俭暮奢,焉能节用!不节用,则伤财害民,焉能爱人!若不爱人,则不能'使民以时。'"又说:"既敬了,须用信,或有敬而不能信者。时举录作:"世固有能敬於己而或不信於民者。"信又用节用,有能示信於人而自纵欲奢侈者。节用又用爱人,有爱惜官物时举录作:"有自鄙吝忄坚俭。"而不能施惠於百姓者。爱人,又用'使民以时';使不以时,亦徒爱耳。"又问:"杨氏谓'未及为政',今观'使民以时',又似为政。"曰:"孟子说'不违农时',只言王道之始,未大段是政事在。"〔铢〕时举同。

问:"'敬事而信'章,五者相承,各有次序。是能如此而后能如彼,抑既如此,更要如彼耶?"曰:"能恁地敬,便自然信。下句又是转说。节用了,更须当爱人;爱人了,更当'使民以时'。有一般人敬而不能信,有一般人能节用,只是吝啬,却不能爱人。故能敬,便自然信;而敬又不可以不信。圣人言语,自上说下来,也恁地;自下说上去,也恁地。圣人言语都如此。"曰:"信与节用,有何相关?"曰:"信是的确。若不的确,有时节,有时又不节。"〔淳〕陈希真问:"须先敬了,方可以信;先节用了,方可以爱人;又须是'使民以时'。是如此否?"曰:"这般处从上说下,固是一般意思;从下说上,又是一般意思。如敬事而信,固是有人凡事要诚信;然未免有不敬处,便是不实。有人却知节用,然不知爱民,则徒然鄙吝於己,本不为民。有人知所以爱人,却不知勿夺其时。这般处,与'君子不重则不威'一章,都用恁地看。"〔贺孙〕

朱熹认为“爱人”和“使民以时”是连着的。都是对治国者而言的,都是他们治理的对象。朱熹这么说,也可以了。这样“人”和“民”就没有区别了。

但是他说还有一处“人”和“民”是绝对不同的。

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

“修己以安人。”和“修己以安百姓。“范围应该是越来越大。这里只能说人不等于百姓,范围比百姓小。

古代注解是:

1.何晏《论语集解》:人谓朋友九族

2.《四书集注》人者对己而言,百姓则尽乎人亦。

以上二则材料可以说明人和百姓的概念在这里绝对不同。

3.杨伯峻则认为:“节用而爱人”和“修己以安人”的人是狭义。

朱熹说得对不对?“人者对己而言”和我们常说“舍己为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看朱熹说得还是有道理。“修己以安人。”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和民的区别是什么。这要从《论语》全书看。可以看出大概来。

“民”为动词,使。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篇》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篇》

14.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论语·宪问篇》

19.10子夏:“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论语·子张篇》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篇》

17.6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阳货篇》

13·9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篇》

13.29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语·子路篇》

13·30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子路篇》

15·35 子曰:“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论语·卫灵公》

可见,在论语中人和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时候有交叉,但都是广义的人,人民不能等同。

“惠则足以使人”的人主要是民。

第17《论语》研读“仁”的思想(六)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篇》

《论语》里的“爱人”也包括民,但是孔子不会把一般的“民”和贵族阶级的一般“人”等同,但是也不能等同。因为那样就违反时代环境要求。

对“人”应该要求:忠恕

对“民”应该要求:济安

不要说孔子,我们看看《二十四史》所有的循吏列传,(能导民之谓循吏,能禁奸之谓循吏,能奉职循理之谓循吏。)老百姓和古代读书人不区分这是不多见的。陶渊明亲自参加劳动,这在古代读书人中也是不多见的。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征著作郎,不就。

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之间邀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舁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当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

时周续之入庐山,事释慧远;彭城刘遗民亦遁迹匡山,渊明又不应征命,谓之浔阳三隐。后刺史檀韶苦请续之出州,与学士祖企、谢景夷三人,共在城北讲礼,加以雠校。所住公廨,近于马队。是故渊明示其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

具体解释:

粱肉:以粱为饭,以肉为肴。指精美的膳食。

薪水:(1).柴和水。借指生活必需品。(2).打柴汲水。(3).即工资。

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彭泽县令时,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并告诉他,“此力”也是父母所养人之子要好生待之。可见陶渊明也是分人的,但是能平等待人却是难能可贵的。因为再怎么说个人是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的。

补充材料第一点: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篇》

由之:你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何晏《论语集解》:由,用也。可使用而不可使知者,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

朱熹《论语集注》: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程子曰:“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若曰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

不是存心不让老百姓知道。

清朝宦懋庸:对于民,其可使者使其自由之,而所不可者亦使知之。或曰:舆论所可者,则使共由之,其所不可者,亦使共知之。

这样,就标点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可”成了主要动词。

人们认为能做的,让他们做。人们认为不能的,你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蒋老师认为如此标点是没有道理的。

钱穆《论语新解》:在上者指导民众,有时只可使民众由我所指导而行,不可使民众尽知我所指导之用意所在。

傅佩荣《论语心得·可与不可》:要把可与不可,解释为有没有办法,而不要解释为准许或不准许,这样应该可以避免愚民主义的色彩了。

可:情态助动词。西方有三种情态:道义情态,能力情态,客观事物的可能情态。

蒋绍愚:

通民众不能够明白和我不能使他们明白是有区别的。

蒋从孔子思想体系上讲,好像没有问题。但从语言文字上看,可是情态动词,可,在道义上面是“应该不应该”而在能力情态上表示“能够不能够”,这两者有没有区别呢?从现代汉语来看:

可以:①.应该,允许。表示肯定。否定就表示禁止不允许。

②.能够,表示肯定。不能表示否定。

古代汉语与却是用一个“可”单词来表达。

蒋绍愚先生全书统计33例“不可使”的句子,可以看出。“不可使”是不应该使的问题,一定不是不能够使。具体道理还说不上来。

第18集“仁”的思想 (七)

孔子还是不可使老百姓知道的意思。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孟子》

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铸刑书之岁二月,或梦伯有介而行,曰:“壬子,余将杀带也。明年壬寅,余又将杀段也。”及壬子,驷带卒,国人益惧。齐、燕平之月壬寅,公孙段卒。国人愈惧。其明月,子产立公孙泄及良止以抚之,乃止。子大叔问其故,子产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吾为之归也。”大叔曰:“公孙泄何为?”子产曰:“说(悦)也。为身无义而图说,从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不媚,不信。不信,民不从也。”

及子产适晋,赵景子问焉,曰:“伯有犹能为鬼乎?”子产曰:“能。人生始化曰魄,既生魄,阳曰魂。用物精多,则魂魄强。是以有精爽,至于神明。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冯依于人,以为淫厉,况良霄,我先君穆公之胄,子良之孙,子耳之子,敝邑之卿,从政三世矣。郑虽无腆,抑谚曰『蕞尔国』,而三世执其政柄,其用物也弘矣,其取精也多矣。其族又大,所冯厚矣。而强死,能为鬼,不亦宜乎?”

左传载子产治郑,从政有所反之以取媚也。不媚,不信。不信,民不从也。杜述说:民不可使知之,故治政或当反道以求媚于民。孔子说,子产达于此也。所以,古人的这种不使民知之的思想也不是愚民政策,也不是后人为孔子粉饰的那样民主。

总的观点是:孔子教人学道,做到道,做到仁。

接下来讲解讲义的第二部分

按照孔子说,“人”是有很高的标准。具备某些好的品质,还不一定能够构造“人”

(一)大道至上,虽圣人亦不能至矣:

5.8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论语·公冶长篇》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子文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论语·公冶长篇》

人“忠”了,“清”了,但没有“智”,也够不上“仁”。

13.27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篇》

14.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篇》

4.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篇》

(二)道不远人: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篇》

仁不远,只要努力就能达到。

我欲仁:我,西方汉学家解释是你。

(三)何谓不仁:

17.17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篇》

14.6 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篇》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篇》

(四)哪些品质与仁有关:

1.2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

19.6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篇》

4.3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篇》

恶有两读:

读Wu是讨厌这种品质,但不全否定这个人。

读E是如果你做到仁,就不会有过错,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

6.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1);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篇》

9.29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篇》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篇》

这是仁是礼乐的根本。“仁”是礼乐的根本,如果你不了解“仁”,即使你学习了这一套繁琐的礼节。即使你很娴熟乐律,这都是没用的。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篇》

(五)仁不是终极:

15.33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学是具备“仁”品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有了“仁”之后,你还是需要学习。

第19 集政治思想(一)

三、政治思想:

1、德政:

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但只在政治上,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仁政的概念是孟子提出来的。

1)2.1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2)2.3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

格有几种版本,

何晏《论语集解》格:正也;

恪,敬也;

陆德明《经典释文》佫,来也。

朱熹《论语集注》解释格:有以至于善也。

从上下文语境来说,来、至善均不太合适,正、敬均可。格物致知。

3)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篇》

治国不是用刑法,而是用道德。君主的教化比喻成风。君主的道德是好的,百姓就是好的,君主的道德是坏的,百姓也好不到哪里去。

4)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意思都是受道德感化。

5)13.15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曰:“一言而丧邦,有诸?”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论语·子路篇》

一言:表示一个字,也可以指一句话。

何晏《论语集解》:几,近也。有近一言可以,可兴国也。

第20集政治思想(二)

(接上集)

体现孔子开明的为政态度。

《朱子文集》:旧点,言不可以若是为句。今以,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作一句,不识别有微意否。

答曰:“如论语集注说,‘恐二字亦是相应,以若是绝句,恐不辞也’。”

2、关于政明的主张:

1)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

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篇》

何晏《论语集解》马曰:正百事之名。

皇侃《论语义疏》曰:正名,谓正书字也,古者曰名,今世曰也。

朱熹《论语集注》曰:是时出工不父其父,而祢其祖,名实紊矣,故孔子以正名为先。

朱熹提到此句的背景:当时卫国的君主叫卫灵公,夫人为南子,儿子为卫睽,孙子为卫辄。其子睽与南子仇,弑之不得。卫灵公废掉太子聩,立其孙辄为君,是为出公。聩流亡晋国,卫灵公薨,返回卫国,赶跑出公,自立为君,是为庄公。

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公六年也,是时,卫君辄父不得立。在外,诸侯数以为让,而孔子弟子多仕于卫,卫君欲得孔子为政,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史记·孔子世家》

南子恶蒯聩,子父易名。周德卑微,战国既强。卫以小弱,角独后亡。《史记·太史公自序》

2)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论语·述而篇》

伯夷叔齐是商代孤竹国的两位公子,君喜幼子,欲传位于叔齐。伯夷孝,无为父命,避之。叔齐悌,亦避之。

必也:表示假设,如果……一定……

①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论语·八佾篇》

②13.3子路曰:“卫君待子为政,子将奚先?”

子曰:“必也正名乎!”《论语·子路篇》

③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篇》

④19.17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⑤《礼记·学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

第21集政治思想(三)

《说文解字·叙》: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说文解字·叙》如或单字孛如,躩如是,或重字申申如,夭夭如是。或迭韵字双声字,踧踞如,鞠躬如,盖阙如是。

《汉书·儒林传》疑者丘盖不言。

苏林曰:丘盖者,不言所不知之意也。

如淳曰:齐俗以不言,所以不知之意为丘盖。

《荀子·大路》言之信者,在乎区盖之间,疑则不言,未问则不立。

《汉书·儒林传》试诵说,有法,疑者丘盖不言。

格物致知:

1)格,来也。物、犹事也。

《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汉语大词典:格,来,至。

例句:

帝曰:格汝舜,询,是老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阡帝位。

《仪礼·士冠礼》:孝友时格,永乃保之。

郝懿行《尔雅义疏》:格,怀,来也。

杨雄《方言》:格,来也。

2)格:衡量,物,指人。即以示标准的衡量事物,也包括衡量人。

《三国志魏国和洽传》:时毛玠崔琰以忠清干事,其选用先尚俭节。洽言曰:“天下大器在位与人,不可以一节俭也。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节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长吏过营形容不饰,衣裘弊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汙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絜壶飧以入官寺。”

唐·杜牧:房杜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

唐·李翱: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于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

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注:李翱,772-836,中国唐代思想家、文学家,字习之,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县)

程颢《二程遗书》:致知在格物,格、至也。穷理而至于物,则物理尽。

程颐: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穷则不能致也。

格,至也,谓穷至物理也。

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由曰穷齐理而已也。

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

第22集政治思想(四)

(接上集)

朱熹《大学章句》: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大学章句》:格物也,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两三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未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 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贯通,则众物之表裏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故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之而至其极也。

朱熹解释为:穷极事物之理。格者,至也。

王阳明《王文成全书》解释为: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

即:格者,正也。物,心中之物。

王阳明《王文成全书》: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德,穷理即是明明德。

王守仁:然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

清代学者陈澧认为:格,至也;物,事也。澧按,此古训也。朱子云“穷至事物之理,则於至字上加穷字,物字下加之理二字。”……格物但当训为至事;至事者,犹言亲历其事也。天下之大,古今之远,不能亲历;读书即无异亲历也。故格物者,兼读书阅历言之也:致知者,犹言增长见识也

按古训,朱熹额外加了穷、理二字,后人逐渐变异,理解成为穷事,穷理。

(陈澧,1810-1882,字兰甫,号东塾,出生于广州木排头)

崔述:至宋,始好以格物穷理为说,若事理可以坐而通之者,宋儒以为独坐冥思即可明理,乃至于穷天下事物之理,不异乎缘木求鱼。

(崔述,字武承,号东壁)

……圣贤教人从无鹘突语……(笔记不全)

刘宝楠:孔子曰:吾道一以贯之,贯者,行事也,即与格物同道也。宋儒明儒注重心,汉儒清儒注重行。

“格物致知”随着时代发展而迁变演化。“格”本来的意思是“至”,“物”本来的意思是“是”,尔雅等解释为“来”,来,是过程;至,是结果。朱熹加了一种解释为“穷”,“穷至”、“穷尽”、“穷极”。穷也是过程。但不同于“来”。至于王阳明的“正”的解释,属于另外一种意思。格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引申义,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格,木长貌。即“正”;一种是假借义,即“至、来也”。

第23集政治思想(五)

4、出仕与隐士

18.7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论语·微子篇》

“植其杖而芸”扶着拐杖去除草。还有一种解释,把拐杖插在田边,老头下田除草。“植其杖”是劳作过程得一个

动作。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指的是手脚,也就是四肢。

“体”在古代作为“身体的一部分”来解释,也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四肢”。现在我们将“体”作为“身体,身体的全部”来解释,这是古今词义的差别。

“分”

何晏《论语集解》:包曰:“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植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耶’”解释为分植

陆德明《经典释文》:分,犹理。

皇侃《论语义疏》:分,播种也。言当今乱世,汝不勤劳四体以播五谷。而周流远走,问谁为汝之夫子,而问我索之乎。

朱熹《论语集注》:分,辨也。

如今看来,“分”的解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按照朱熹的解释,分就是分辨,“五谷不分”就是不分辨五谷。

另外一类就是:分,理也,播种。

宗福邦《故训汇纂》中查询到将“分”解释为“理,播种”唯独出现在论语中。蒋老师认为从训诂的角度解释,这个“理”的解释理由不充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到底指的谁呢?

①. 没明确说,指的是谁。

何晏《论语集解》:包曰:“丈人云‘不勤劳四体,不分植五谷,谁为夫子而索之耶’”

②.如果是指“听话的人”也就是子路:

皇侃《论语义疏》:分,播种也。言当今乱世,汝不勤劳四体以播五谷。而周流远走,问谁为汝之夫子,而问我索之乎。

朱熹和皇侃的解释相同:责其不从事农事,而从师远游。

③.如果是指“说话的人”也就是丈人:

南宋学者吕本中《紫薇杂说》:二语丈人自谓。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号紫薇,为南宋初道学家,世称东莱先生,寿州人)

清代学者宋翔凤《论语发微》:包注云云,亦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为自述其不遑,暇逸之意,故不能知孰为夫子,以答子路,非以责子路也。

(宋翔凤,字于庭,一字虞廷,苏州长洲人)

补充一条材料:为什么在这里解释“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为没空呢?

清代·朱彬《经传考证》:言由四体不勤,则五谷不分,田间野老,不能舍己之业,而具知道,途往来之人也。

如果我四体不勤,那五谷就不能在田间得到种植了。因此我忙着田间的劳动,我哪有时间去看路上走过的是谁呢?在这里,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解释为“若……,则……。”,假设关系。“分”就解释为种植了。

清代·俞樾《群经平议》:两不字并语词,不勤,勤也。不分,分也。丈人盖自言惟,四体是勤,五谷是粪而已,焉知所谓夫子。

粪,“分”通假为“粪”,意为施肥。解释为,我就知道勤劳我的四体,我就知道播种我的五谷,你的夫子是谁我怎么知道呢?

第24集政治思想(六)

11.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论语·先进篇》

孔子为什么说“吾与点也”?

《二程遗书》:孔子与点,盖与圣人之志同,变是尧舜气象也。

朱熹《论语集注》:曾点之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缺。

另附:《朱子语类·卷四十·论语二十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明代学者·杨慎《丹铅录》朱子易箦之前,悔不改此节注,留后学病根。(易箦,临死)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明代文学家)

照蒋老师的看法,其实二程、朱熹有点拔高孔子,此时的孔子,周游列国,不为天下所用,身心俱疲,不过是向往一种心灵的暂时休憩而已。

5.21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公冶长篇》

9.1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论语·子罕篇》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论语·公冶长篇》

《礼记·檀弓上》有子问于曾子曰:“问丧于夫子乎?”曰:“闻之矣,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有子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闻诸夫子也。”有子又曰:“是非君子之言也。”曾子曰:“参也与子游闻之。”有子曰:“然,然则夫子有为言之也。”曾子以斯言告于子游。子游曰:“甚哉,有子之言似夫子也。昔者夫子居于宋,见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夫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死之欲速朽,为桓司马言之也。南宫敬叔反,必载宝而朝。夫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丧之欲速贫,为敬叔言之也。”曾子以子游之言告于有子,有子曰:“然,吾固曰,非夫子之言也。”曾子曰:“子何以知之?”有子曰:“夫子制于中都,四寸之棺,五寸之椁,以斯知不欲速朽也。昔者夫子失鲁司寇,将之荆,盖先之以子夏,又申之以冉有,以斯知不欲速贫也。”

孔子在宋国时,桓司马自为石椁,三年不成,子曰:若是其靡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南宫进丢官了,里外打点,想官复原职。子曰:若是其货也,丧不如速贫之愈也。

总结:可见,孔子之言也不是句句哲理,有些事在境况不佳的时候,发发牢骚而已。其内心还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是儒家最可贵的一点。也就是顾炎武所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礼记》中记载的孔子心中大同世界是: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禹汤成王周公,接由此选也。

“大同”最早出现于《尚书·洪范篇》。

《尚书·洪范篇》: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従,龟従,筮従,卿士従,庶民従,是之谓大同。

“大同”其义是君子的想法得到广泛的用途。

《庄子·在宥》:颂论形躯,合乎大同,大同而无己。

“大同”其义是没有人和物的分别。

附:《朱子语类·卷四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讀「曾皙言志」一章,曰:「此處正要理會。如子路說:『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冉有云:『可使足民。』不知如何施設得便如此。曾皙意思固是高遠,須是看他如何得如此。若子細體認得這意思分明,令人消得無限利祿鄙吝之心。須如此看,方有意味。」時舉。

冉求公西赤言皆退讓,卻是見子路被哂後,計較如此說。子路是真。此四人氣象好看。升卿。

曾點之志,如鳳凰翔於千仞之上,故其言曰:「異乎三子者之撰。」道夫。

曾點是見他箇道理大原了,只就眼前景致上說將去。其行有不掩者,是他先見得大了,自然是難掩。廣。

曾點見得事事物物上皆是天理流行。良辰美景,與幾箇好朋友行樂。他看那幾箇說底功名事業,都不是了。他看見日用之間,莫非天理,在在處處,莫非可樂。他自見得那「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處,此是可樂天理。植。

林恭甫問浴沂事。曰:「想當時也真是去浴。但古人上巳祓禊,只是盥濯手足,不是解衣浴也。」義剛。

恭甫問:「曾點『詠而歸』,意思如何?」曰:「曾點見處極高,只是工夫疏略。他狂之病處易見,卻要看他狂之好處是如何。緣他日用之間,見得天理流行,故他意思常恁地好。只如『莫春浴沂』數句,也只是略略地說將過。」又曰:「曾點意思,與莊周相似,只不至如此跌蕩。莊子見處亦高,只不合將來玩弄了。」時舉。

敬之又問「曾點」章。曰:「都不待著力說。只是他見得許多自然道理流行發見,眼前觸處皆是,點但舉其一事而言之耳。只看他『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從容優裕悠然自得處,無不是這箇道理。此一段都是這意思。今人讀之,只做等閑說了。當時記者亦多少子細。曾點見子路冉有公西華幾箇所對,都要著力出來做,他肚裏自覺得不足為。若以次對,當於子路對後便問他。聖人見他鼓瑟,意思恁地自得,且問從別人上去,待都說了,卻問他。」又曰:「這道理處處都是:事父母,交朋友,都是這道理;接賓客,是接賓客道理;動靜語默,莫非道理;天地之運,春夏秋冬,莫非道理。人之一身,便是天地,只緣人為人欲隔了,自看此意思不見。如曾點,卻被他超然看破這意思,夫子所以喜之。日月之盈縮,晝夜之晦明,莫非此理。」賀孫。曾點之志,夫子當時見他高於三子,故與之。要之,觀夫子「不知所以裁之」之語,則夫子正欲共他理會在。道夫。

曾點言志,當時夫子只是見他說幾句索性話,令人快意,所以與之。其實細密工夫卻多欠闕,便似莊列。如季武子死,倚其門而歌,打曾參仆地,皆有些狂怪。人傑。

恭父問:「曾點說『詠而歸』一段,恐是他已前實事,因舉以見志。」曰:「他只是說出箇意思要如此。若作已前事說,亦不可知。人只見說曾點狂,看夫子特與之之意,須是大段高。緣他資質明敏,洞然自見得斯道之體,看天下甚麼事能動得他!他大綱如莊子。明道亦稱莊子云:『有大底意思。』又云:『莊子形容道體,儘有好處。』邵康節晚年意思正如此,把造物世事都做則劇看。曾點見得大意,然裏面工夫卻疏略。明道亦云:『莊子無禮,無本。』」賀孫。

或問:「『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待諸子以可用對,而曾點獨不答所問,夫子乃許之,何也?」曰:「曾點意思見得如此,自與諸子別。看他意思若做時,上面煞有事在。」或問:「如何煞有事?」曰:「曾點見得如此時,若子路冉求公西華之所為,曾點為之有餘。」又曰:「只怕曾點有莊老意思。」或問:「曾點是實見得如此,還是偶然說著?」曰:「這也只是偶然說得如此。他也未到得便做莊老,只怕其流入於莊老。」又問:「東萊說『曾點只欠「寬以居之」』,這是如何?」曰:「他是太寬了,卻是工夫欠細密。」因舉明道說康節云:「堯夫豪傑之士,根本不貼貼地。」又曰:「今人卻怕做莊老,卻不怕做管商,可笑!」賀孫。

問:「夫子令四子言志,故三子皆言用。夫子卒不取,而取無用之曾點,何也?」曰:「三子之志趣,皆止於所能;而曾點氣象又大,志趣又別,極其所用,當不止此也。」又曰:「曾點雖是如此,於用工夫處亦欠細密。」卓。

子路冉有等言志,觀其所對,只住在所做工夫上,故聖人與點,又以進諸子。如告子路「何足以臧」,亦此意。端蒙。

問四子言志。曰:「曾點與三子,只是爭箇粗細。曾點與漆雕開,只是爭箇生熟。曾點說得驚天動地,開較穩貼。三子在孔門豈是全不理會義理。只是較粗,不如曾點之細。」又曰:「子路使民,非若後世之孫吳;冉有足民,非若後世之管商。」

子路品格甚高,若打疊得些子過,謂粗暴。便是曾點氣象。升卿。

曾點於道,見其遠者大者,而視其近小皆不足為。故其言超然,無一毫作為之意,唯欲樂其所樂,以終身焉耳。道夫。

敬之問:「曾點言志,見得天理流行,獨於其間認取這許多,作自家受用。」曰:「不用恁地說。曾點只是見得許多都是道理發見,觸處是道理,只緣這道理本來到處都是。」賀孫。或問:「曾點之言如何?」曰:「公莫把曾點作面前人看,縱說得是,也無益。須是自家做曾點,便見得曾點之心。」學蒙。

問:「曾點浴沂氣象,與顏子樂底意思相近否?」曰:「顏子底較恬靜,無許多事。曾點是自恁說,卻也好;若不已,便成釋老去,所以孟子謂之狂。顏子是孔子稱他樂,他不曾自說道我樂。大凡人自說樂時,便已不是樂了。」淳。

或問:「曾皙言志,既是知得此樂,便如顏子之樂同。曾皙行又不掩,何也?」曰:「程子說:『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他只是見得這大綱意思,於細密處未必便理會得。如千兵萬馬,他只見得這箇,其中隊伍未必知。如佛氏,

不可謂他無所見,但他只見得箇大渾淪底道理;至於精細節目,則未必知。且君臣父子夫婦兄弟,他知道理發出來。然至『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之類,卻未必知也。」植。

林正卿問:「曾點只從高處見破,卻不是次第做工夫來。」曰:「某以為頗與莊列之徒相似,但不恁地跌蕩耳。」又問:「『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開卻實用工夫。」曰:「開覺得細密。」恪。

漢卿舉叔重疑問曰:「曾點『已見大意』。或謂點無細密工夫,或謂點曾做工夫而未至,如何?」曰:「且只理會曾點如何見得到這裏。不須料度他淺深,徒費心思也。」人傑。

或問曾皙曰:「是他見得到日用之間,無非天理流行。如今便是不能得恁地。充其見,便是孔子『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意思。聖賢做出,便只是這箇物事,更不用安排。如今將文字看,也說得是如此,只是做不能得恁地。」漢卿再請:「前所問『必有事焉』,蒙教曰:『人須常常收歛此心,但不可執持太過,便倒塞了。然此處最難,略看差了,便是禪。』此意如何?」曰:「這便是難言。」正淳謂云云。先生曰:「固是如此,便是難。學者固當尋向上去,只是向上去,便怕易差。只吾儒與禪家說話,其深處止是毫忽之爭。到得不向上尋,又只畫住在淺處。須是就源頭看。若理會得,只是滔滔地去。如操舟,尋得大港水脈,便一直溜去,不問三尺船也去得,五尺船也去得,一丈二丈船也去得。若不就源頭尋得,只三五尺船子,便只閣在淺處,積年過代,無緣得進。」賀孫。先生令叔重讀江西嚴時亨歐陽希遜問目,皆問「曾點言志」一段。以為學之與事,初非二致,學者要須涵養到「清明在躬,志氣如神」之地,則無事不可為也。先生曰:「此都說得偏了。學固著學,然事亦豈可廢也!若都不就事上學,只要便如曾點樣快活,將來卻恐狂了人去也。學者要須常有三子之事業,又有曾點襟懷,方始不偏。蓋三子是就事上理會,曾點是見得大意。曾點雖見大意,卻少事上工夫;三子雖就事上學,又無曾點底脫灑意思。若曾子之學,卻與曾點全然相反。往往曾點這般說話,曾子初間卻理會不得他。但夫子說東便去學東,說西便去學西,說南便去學南,說北便去學北。到學來學去,一旦貫通,卻自得意思也。」時舉。

蕭問「曾點言志」章,程子云云。先生曰:「集注內載前輩之說於句下者,是解此句文義;載前輩之說於章後者,是說一章之大旨及反覆此章之餘意。今曾點說底不曾理會得,又如何理會得後面底!」雉。以下集注。所謂「天理流行」一句,須是先自盡於一心,然後及物,則能隨寓而樂。如曾點,只是他先自分內見得箇道理,如「莫春」以下是無可說,只就眼前境界,便說出來也得。又曰:「曾點曾參父子卻相背。曾點是先見得大了,曾參卻細。孔子見他著細工夫到,遂告以一貫,那時參言下一唯,見得都實。如曾點則行有不掩。是他先見得大了,自然是難掩。」士毅。問:「集注云:『曾點之學,有以見乎日用之間,莫非天理流行之妙,日用之間,皆人所共。』曾點見處,莫是於飢食渴飲、冬裘夏葛以至男女居室之類,在曾點見則莫非天理,在他人則只以濟其嗜欲?」曰:「固是。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視聽言動,人所同也。非禮勿視聽言動,便是天理;非禮而視聽言動,便是人欲。」植曰:「即是五峰所謂『天理人欲,同行異情』否?」曰:「是。」植。

周貴卿問:「先生教人,每令就下學上用功,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章,乃云『其視三子區區於事為之末者有間矣』,如何?」曰:「三子於事為上也見不曾透。如『為國以禮』,他正緣見那『為國以禮』底道理未透,所以後來恁地。今觀三子雖不可盡見,然大概也可知。如子路,便是那些子客氣未消磨得盡。冉求畢竟有才,要做事為底意重。公西華較細膩得些子,但也見不透。」又問:「曾皙似說得高遠,不就事實?」曰:「某嘗說,曾皙不可學。他是偶然見得如此,夫子也是一時被他說得恁地也快活人,故與之。今人若要學他,便會狂妄了。他父子之學正相反。曾子是一步一步踏著實地去做,直到那『「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方是。夔孫錄作:「已是得了。」然他到這裏,也只是唯而已,也不曾恁地差異。從此後,也只是穩穩帖帖恁地去。到臨死,尚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也依舊是戰戰兢兢,不曾恁地自在。夔孫錄云:「未死以前,戰戰兢兢,未嘗少息。豈曾如此狂妄顛蹶!」曾皙不曾見他工夫,只是天資高後自說著。如夫子說『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這便是狂、簡。如莊列之徒,皆是他自說得恁地好,夔孫錄云:「也是他見得如此。」所以夫子要歸裁正之。若是不裁,只管聽他恁地,今日也浴沂詠歸,明日也浴沂詠歸,卻做箇甚麼合殺!」義剛。夔孫略。夫子與點,以其無所係著,無所作為,皆天理之流行。「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天敘有典,?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禮,自我五禮五庸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討有罪,五刑五用哉!」即此氣象。夫子以其所見極高明了,所以與之。如今人見學者議論拘滯,忽有一箇說得索性快活,亦須喜之。然未見得其做事時如何。若只如此忽略,恐卻是病,其流即莊老耳。如季武子之死,倚門而歌事,及家語所載芸瓜事,雖未必然,但如此放曠,凡百事何故都當入聲。在他身上?所以孟子以之與琴張牧皮同稱「狂士」。又莊子載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事,雖是寓言未足憑,然何故不別言一人?孔門如曾點,只見識高,未見得其後成就如何。如曾參,卻是篤實細密,工夫到。程子論「三子言志自是實事」一段甚好,及論「夫子與點」一段,意卻少異,所以集注兩載之。必大。「孔子與點,與聖人之志同」者,蓋都是自然底道理。安老、懷少、信朋友,自是天理流行。天理流行,觸處皆是。暑往寒來,川流山峙,「父子有親,君臣有義」之類,無非這理。如「學而時習之」,亦是窮此理;「孝弟仁之本」,亦是實此理。所以貴乎格物者,是物物上皆有此理。此聖人事,點見得到。蓋事事物物,莫非天理,初豈是

安排得來!安排時,便湊合不著。這處更有甚私意來?自是著不得私意。聖人見得,只當閑事,曾點把作一件大事來說。他見得這天理隨處發見,處處皆是天理,所以如此樂。植。

植舉曾點言志,明道云:「蓋與聖人之志同。」先生詰云:「曾點與聖人志同在那裏?」植云:「曾點浴沂詠歸,樂而得其所,與聖人安老、懷少、信朋友,使萬物各遂其性處同。」曰:「也未湊盡得。」因座中諸友皆不合,先生曰:「立之底只爭這些子。」潘子善以為:「點只是樂其性分而已。日用間見得天理流行,才要著私意去安排,便不得。」曰:「他不是道我不要著意私安排,私意自著不得。這箇道理,是天生自然,不待安排。蓋道理流行,無虧無欠,是天生自然如此。與聖人安老、懷少、信朋友底意思相似。聖人見老者合安,便安之;朋友合信,便信之;少者合懷,便懷之。惟曾點見得到這裏,聖人做得到這裏。」植。時舉略。

問:「曾點言志,如何是有『堯舜氣象』?」曰:「明道云:『萬物各遂其性。』此一句正好看『堯舜氣象』。且看莫春時物態舒暢如此,曾點情思又如此,便是各遂其性處。堯舜之心,亦只是要萬物皆如此爾。孔子之志,欲得『老者安之,少者懷之,朋友信之』,亦是此意。」又問:「上蔡云:『子路冉有公西華皆未免有意、必之心;曾點卻不願仕,故孔子與之。』此說如何?」曰:「亦是。但此意逼窄爾。」又問:「曾點之狂如何?」曰:「他雖知此理,只是踐履未至。」謨。

曾點之志,所謂「達可行於天下而後行之」。程子謂「便是堯舜氣象」。為他見處大,故見得世間細小功業,皆不足以入其心。道夫。

問:「程子謂『便是堯舜氣象』,如何?」曰:「曾點卻只是見得,未必能做得堯舜事。孟子所謂『狂士』,『其行不掩焉者也』。其見到處,直是有堯舜氣象。如莊子亦見得堯舜分曉。」或問天王之用心何如,便說到「『天德而出寧,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以是知他見得堯舜氣象出。曾點見識儘高,見得此理洞然,只是未曾下得工夫。曾點曾參父子正相反。以點如此高明,參卻魯鈍,一向低頭捱將去,直到一貫,方始透徹。是時見識方到曾點地位,然而規模氣象又別」。宇。

問:「集注謂曾點『氣象從容』,便是鼓瑟處;詞意灑落,便是下面答言志,『雖堯舜事業亦優為之』處否?」曰:「且道堯舜是甚麼樣事?何不說堯舜之心,恰限說事業,蓋『富有之謂大業』,至如『平章百姓』,明目達聰,納大麓,皆是事也。此分明說事業。緣曾點見得道理大,所以『堯舜事業優為之』,『視三子規規於事為之末』,固有間矣。是他見得聖人氣象如此,雖超乎事物之外,而實不離乎事物之中。是箇無事無為底道理,卻做有事有為底功業。天樣大事也做得,針樣小事也做得,此所謂大本,所謂忠,所謂一者,是也。點操得柄?,據著源頭;諸子則從支派上做工夫。諸子底做得小,他底高大。曾點合下便見得聖人大本是如此,但於細微工夫卻不曾做得,所以未免為狂。緣他資稟高,見得這箇大,不肯屑屑做那小底工夫。是他合下一見便了,於細微節目工夫卻有欠闕,與後世佛老近似,但佛老做得忒無狀耳。」又云:「曾參曾點父子兩人絕不類。曾子隨事上做,細微曲折,做得極爛熟了,才得聖人指撥,一悟即了當。點則不然,合下便見得如此,卻不曾從事曲折工夫。所以聖人但說『吾與點』而已;若傳道,則還曾子也。學者須是如曾子做工夫,點自是一種天資,不可學也。伊川說『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點則行不掩,開見此箇大意了,又卻要補填滿足,於『未能信』一句上見之。此與一貫兩處是大節目,當時時經心始得。」又曰:「只看『異乎三子者之撰』一句,便是從容灑落處了。」又曰:「諸子之欲為國,也是他實做得,方如此說。」明作。集注非定本。

吳兄問曾皙言志一段。先生曰:「何謂『視其氣象,雖堯舜事業亦可為』?」吳兄無對。先生曰:「曾點但開口說一句『異乎三子者之撰』時,便自高了。蓋三子所志者雖皆是實,然未免局於一國一君之小,向上更進不得。若曾點所見,乃是大根大本。使推而行之,則將無所不能,雖其功用之大,如堯舜之治天下,亦可為矣。蓋言其所志者大,而不可量也。譬之於水,曾點之所用力者,水之源也;三子之所用力者,水之流也。用力於派分之處,則其功止於一派;用力於源,則放之四海亦猶是也。然使點遂行其志,則恐未能掩其言,故以為狂者也。某嘗謂,曾點父子為學,每每相反。曾點天資高明,用志遠大,故能先見其本;往往於事為之間,有不屑用力者焉。是徒見其忠之理,而不知其恕之理也。曾子一日三省,則隨事用力,而一貫之說,必待夫子告之而後知。是先於恕上得之,而忠之理則其初蓋未能會也。然而一唯之後,本末兼該,體用全備,故其傳道之任,不在其父,而在其子。則其虛實之分,學者其必有以察之!」壯祖。問「曾點言志,雖堯舜事業亦優為之」。曰:「曾點為人高爽,日用之間,見得這天理流行之妙,故堯舜事業亦不過自此做將去。然有不同處:堯舜便是實有之,踏實做將去;曾點只是偶然綽見在。譬如一塊寶珠,堯舜便實有在懷中,曾點只看見在,然他人亦不曾見得。某嘗謂曾點父子正相拗。曾子先未曾見得箇大統體,只是從事上積累做將去,後來方透徹。曾點都未曾去做,卻先曉得了,更教他如曾子恁地細密做將去,何可比也?只緣他見得快後不當事,所以只見得了便休。故他言志,亦不是要去做事底,只是心裏要恁地快活過日而已。」又云:「學者須如曾子逐步做將去,方穩實。」燾。

或問曾點氣象。曰:「曾點氣象,固是從容灑落。然須見得他因甚得如此,始得。若見得此意,自然見得他做得堯舜事業處。」銖。

廖子晦李唐卿陳安卿共論三子言志,及顏子喟然之歎,錄其語質諸先生。先生曰:「覺見諸公都說得枝蔓。此等處不通如此說,在人自活看方得。若云堯舜事業非曾點所能,又逐一稱說堯舜來比並,都不是如此。曾點只是箇高爽底人,他意思偶然自見得,只見得了便休;堯舜則都見得了,又都踏著這箇物事行,此其不同處耳。要之,只說得箇見得天理明,所以如此。只說得到此住,已上說不去了,要人自見得。只管推說,已是枝蔓。」或問:「程子云:『子路只緣曉不得為國以禮底道理。若曉得,便是此氣象。』如公西冉求二子,語言之間亦自謙遜,可謂達禮者矣,何故卻無曾點氣象?」曰:「二子只是曉得那禮之皮膚,曉不得那裏面微妙處。他若曉得,便須見得『天高地下,萬物散殊,而禮制行矣;流而不息,合同而化,而樂興焉』底自然道理矣。曾點卻有時見得這箇氣象,只是他見得了便休。緣他見得快,所以不將當事。他若見得了,又從頭去行,那裏得來!曾參則元來未見這箇大統體,先從細微曲折處行都透了,見得箇大體。曾氏父子二人極不同。世間自有一樣人如此高灑,見得底,學不得也。學者須是學曾子逐步做將去,方穩實。」又問:「子路氣象須較開闊如二子。」曰:「然。」又曰:「看來他們都是合下不曾從實地做工夫去,卻只是要想像包攬,說箇形象如此,所以不實。某嘗說,學者只是依先儒注解,逐句逐字與我理會,著實做將去,少間自見。最怕自立說籠罩,此為學者之大病。世間也只有這一箇方法路徑,若才不從此去,少間便落草,不濟事。只依古人所說底去做,少間行出來便是我底,何必別生意見。此最是學者之大病,不可不深戒!」僩。

問:「論語只有箇顏子曾子傳聖人之學,其大概既得聞命矣。敢問:『曾點浴沂處,注云「有堯舜氣象」,夫子固於此與點矣;而子路『為國以禮』處,亦注云『達得時便是這氣象』,如何?」曰:「子路所言底,他亦是無私意;但是不遜讓時,便不是也。曾點見處豈不曰『與堯舜同』,但是他做不得此事。如今人在外看屋一般,知得有許大許高,然其中間廊廡廳館,戶牖房闥,子細曲折,卻是未必看得子細也。然看到此,也是大故難。」或曰:「程子云:『曾點漆雕開已見得大意』,如何?」曰:「曾點見得較高。開只是朴實,其才雖不及點,然所見也是不苟。」或曰:「曾點既見得天理流行,胸中灑落矣,而行有不掩,何也?」曰:「蓋為他天資高,見得這物事透徹,而做工夫卻有欠闕。如一箇大屋樣,他只見得四面牆壁,高低大小都定,只是裏面許多間架,殊不見得。如漆雕開,見大意則不如點,然卻是他肯去做。點雖見得,卻又不肯去做到盡處。且如邵康節,只緣他見得如此,便把來做幾大作弄,更不加細密工夫。某嘗謂,曾子父子正相反。曾參初頭都不會,只從頭自一事一物上做去,及四方八面都做了,卻到大處。及他見得大處時,其他小處,一一都了也。點合下見得大處,卻不肯去做小底,終不及他兒子也。」祖道。賜錄一條見「漆雕開」章,疑同聞。

問:「使子路知禮,如何便得似曾皙氣象?」曰:「此亦似乎隔驀,然亦只爭箇知不知、見不見耳。若達得,則便是這氣象也。曾點只緣他見得箇大底意思了。據他所說之分,只得如此說。能如此,則達而在上,便可做得堯舜事業,隨所在而得其樂矣。」又曰:「公且更說曾點意思。」廣云:「點是已見得大意,其所言者無非天理之流行,都不為事物所累。」曰:「亦不必說不為事物所累。只是緣他高明,自見得箇大底意思。」曰:「既見得這意思,如何卻行有不掩?」曰:「緣他見得了,不去下工夫,所以如此。譬如人須以目見,以足行,見得方能行得。然亦有見得了不肯行者;亦有未見得後強力以進者。如顏子,則見與行皆到也。」又曰:「曾點父子,學問卻如此不同。曾點是未行而先見得此意思者。曾子其初卻都未能見,但一味履踐將去。到得後來真積力久,夫子知其將有所得,始告之以一貫之說,曾子方領略得。然緣他工夫在先,故一見便了,更無窒礙處。若是曾皙,則須是更去行處做工夫始得;若不去做工夫,則便入於釋老去也。觀季武子死,曾點倚其門而歌;他雖未是好人,然人死而歌,是甚道理!此便有些莊老意思。程子曰:『曾點漆雕開已見大意。』看得來漆雕開為人卻有規矩,不肯只恁地休,故曰『吾斯之未能信』。」廣。

問:「『子路若達,便是曾點氣象。』莫是子路無曾點從容意思否?」曰:「子路見處極高,只是有些粗。緣他勇,便粗。若不是勇,又不會變得如此快,這勇卻不曾去得。如人得這箇藥去病,卻不曾去得藥毒。若去得盡,即達『為國以禮』道理。」顧文蔚曰:「子路與冉有公西華如何?」文蔚曰:「只是小大不同。」曰:「二子終無子路所見。」問:「何以驗之?」曰:「觀他平日可見。」文蔚。

陳仲亨說:「『子路只是不達為國以禮道理』數句,未明。」先生曰:「子路地位高,品格亦大故高,但其病是有些子粗。緣如此,所以便有許多粗暴疏率處。他若能消磨得這些子去,卻能恁地退遜,則便是這箇氣象了。蓋是他資質大段高,不比冉求公西華,那二子雖如此謙退,然卻如何及得子路?譬之如一箇坑,跳不過時,只在這邊;一跳過,便在那邊。若達那『為國以禮』道理,便是這般氣象,意正如此。『求也退,故進之。』冉求之病,乃是子路底藥;子路底病,乃是冉求底藥。」義剛。

李守約問:「『子路達時,便是此氣象。』意謂禮是天理,子路若識得,便能為國,合得天理?」曰:「固是。只更有節奏難說。聖人只為他『其言不讓』,故發此語。如今看來,終不成才會得讓底道理,便與曾點氣象相似!似未會如此。如今且平看,若更去說程子之說,卻又是說上添說。子思言『鳶飛魚躍』,與孟子言『勿忘、勿助長』,此兩處皆是喫緊為人處。但語意各自別。後人因『喫緊為人』一句,卻只管去求他同處,遂至牽合。」木之。

問:「孔子語子路『為國以禮』,只是以子路不遜讓,故發此言。程先生云云,如何?」曰:「到『為國以禮』分上,便是理明,自然有曾點氣象。」可學。

伊川謂「子路之志亞於曾點」。蓋子路所言,卻是實地。二子卻鑒他子路為夫子所哂,故退後說。道夫。

問:「再看『浴沂』章,程子云:『曾點,狂者也,未必能為聖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故曰「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言樂而得其所也。孔子之志在於「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使萬物莫不遂其性。曾點知之。故孔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若如程子之說看,則事皆切實。若只從曾點見得箇大底意思看,恐易入於虛無。」先生曰:「此一段,唯上蔡見得分曉。蓋三子只就事上見得此道理,曾點是去自己心性上見得那本源頭道理。使曾點做三子事,未必做得。然曾點見處,雖堯舜事業亦不過以此為之而已。程子所說意思固好,但所錄不盡其意。看得來上面須別有說話在。必先說曾點已見此道理了,然後能如此,則體用具備。若如今恁地說,則有用無體,便覺偏了。」因說:「一貫之旨,忠恕之說,程先生門人中,亦只上蔡領略得他意思,餘皆未曉。『浴沂』一章解,向來亦曾改過,但令尋未見在。」問:「先生謂三子從事上見得此道理,必如此說,然後見得程子所謂『只緣子路不達為國以禮道理,若達,則便是這氣象』之說。三子皆是去事上見得此道理,而子路之言不讓,則便是不知不覺違了這箇道理處,故夫子哂之也。」曰:「然。二子亦因夫子之哂子路,故其言愈加謙讓,皆非其自然,蓋有所警也。」廣。

上蔡說「鳶飛魚躍」,因云:「知『勿忘,勿助長』,則知此;知此,則知夫子與點之意。看來此一段好,當入在集注中『舞雩』後。」僩。以下集義。

問:「前輩說,『鳶飛魚躍』與曾點浴沂一事同。不知曾點之事何緣與子思之說同?」曰:「曾點見日用之間莫非天理。」問:「何以見曾點見日用之間莫非天理?」曰:「若非見得日用之間無非天理,只恁地空樂,也無意思。」又曰:「諸子有安排期必,至曾點,只以平日所樂處言之。曾點不說道欲做那事,不做那事。」又曰:「曾點以樂於今日者對,諸子以期於異日者對。」又曰:「某今日見得又別。」節次日問:「節取先生所注一段看,不見與昨日之說異。」曰:「前日不曾說諸子有安排期必,至曾點無之。」節。

第25集哲学思想(一)

6.2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篇》

1、探讨中庸之意

《礼记·中庸》引郑玄注: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按照郑玄的解释:中,中和;庸,用。连在一起解释为:中和之为用)

何晏《论语集解》:庸,常也,中和可常行之德也。

皇侃《论语义疏》:中,中和也;庸,常也。鲜,少也。言中和可常行之德,是先王之道,其理甚至善,而民少有行此者也已久,言可叹之深也。

朱熹《论语集注》:中,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朱熹《中庸章句》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朱熹《论语集注》: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朱熹《中庸章句》:变和言庸者,游氏曰,以情性言之,则曰中和。以德性言之,则曰中庸是也。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论语.子路》

11.16子贡曰:“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论语·先进篇》

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篇》

2、探讨中和的思想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篇》

何晏《论语集解》:人知礼贵和,而每事从和,不以礼为节,亦不可行也。

第26集哲学思想(二)

(接上集)

皇侃《论语义疏》:礼之用和为贵者,此以下明人君行须用乐和民心,以礼检民跡,跡检心和,故风化乃美。故曰:礼之用和为贵,和即乐也。变乐言和,见乐功也。乐既言和,则礼宜云敬,但乐用在内为隐,故言其功也。云先王之道,斯为美者,先王谓圣人,为天子者也,言圣天子之化。行礼亦以此用,和为美也,云小大由之,有所不行者。由用也,若小大之事皆用礼而不用和,则于事有所不行也。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上明行礼须乐,此明行乐须礼也。人若知礼用和,而每事从和,不复用礼为节者,则於事亦不得行也。所以言亦者,沈居士云,上春用礼不行,今皆用和,亦不可行也。

朱熹《论语集注》: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和者,从容不迫之意。盖礼之为体虽严,然皆出于自然之理,故其为用,必从容而不迫。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如此而复有所不行者,以其徒知和之为贵,而一于和,不复以礼节之。则亦非复礼之,本然矣,所以流落忘反,而亦不可行也。程子曰‘礼胜则离,故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以斯为美,而小大由之。’乐胜则流,故有所不行者,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范氏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愚谓严而泰,和而节,此理之自然,礼之全体也。毫厘有差,则失其中正,而各倚于一偏,其不可行均矣。上明行礼须乐,此明行乐须礼也。

清代学者·刘宝楠《论语正义》:有子此章之旨,所以发明夫子,中庸之义也。名曰中庸者,以其记中和之为用也。其谓以礼节之者,礼贵得中,知所节则知皆中。

3、探讨“斯”之意

蒋老师认为,“先王之道斯为美”中的“斯”应该解释为“礼之用和为贵”。

朱熹《论语集注》: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

斯为美,乐为美。大小诸事皆用礼,不用乐,不可行;皆用乐,不用礼,亦不可行也。礼乐兼备的思想。

钱穆《论语新解》:礼主敬,若在人群间,加以种种分别,实则礼贵和。乃在人群间,与以种种调融。

第27集哲学思想(三)

4、探讨“和与同”

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

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为和?」公曰:「和与同异乎?」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据不然。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饮酒乐。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萴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古者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左传·昭公二十年》(齐景公,姜姓吕氏,名杵臼,春秋后期齐国国君)

(晏婴,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字仲,夷维人,今山东莱州)

(子犹,名梁丘据,字自由,春秋时齐国大夫,很受齐国君主齐景公信任,为其佞臣。)

“同”是单一的,排除了任何的不同意见。“和”是多方面的,互相补充,互相调剂。

《国语·郑语》:去和而取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故王者居九畡之田,收经入以食兆民,周训而能用之,和乐如一。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王将弃是类也而与剸同。天夺之明,欲无弊,得乎?

5、探讨“天命观”

9.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论语·子罕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篇》

14.36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论语·宪问篇》

2020论语译注的读书笔记

我读完《论语译注》,也算是对《论语译注》有了些了解,还有了些兴趣,感到孔老夫子既有学问又有思想,一部《论语注释》流传至今好几千年,被人们捧若圣经,怪不得誉为“半部论语治天下”。 都说孔子弟子三千,贤士七十二,孔子最喜欢的莫过于德行优异的颜回了。而我和孔子的品味就偏偏不一样。我喜欢的既不是以德行见长的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也不是以一言语见长宰我、自贡,更不是大政治家冉有、季路和文学家——老挨批评的的子游、子夏。我印象最深刻的除孔子外,也就是公西华了。别看他的笔墨不多,但他绝对是最受欢迎的一位了。孔子对他的评价是: “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就是说公西华很善言辞,如果他生活在现代,应该是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弄不好当上外交部长了。据说他当年白净的脸上长着有型好看的络腮胡子,比现在的电影明星还帅啊。像他这样仪表堂堂能说会道的男人,即使没有得到孔子的重用,在当时,怎么着也算得上是特别得体的了吧。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子活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从这段故事里可看出,当年公西华在那个大家庭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了吧。受欢迎,那是不用说的。不然分米的人怎么主动要求给他家那么多米?富贵,那更是显而易见的。既然他已经到了“乘肥马,衣轻裘”的程度,在那时还有几个比他更富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开着宝马穿着裘皮大衣的?在史书上,似乎没有记载公西华家世的。也就是说,他绝对不是“富二代”。公西华的富贵,应该与他的能力与才干是分不开的吧。 “自贡问曰:‘乡下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下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下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这是我在这本《论语译注》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像颜渊那样,唯唯诺诺,谁都喜欢的弟子虽然缺乏争议,但是过得很是不爽。倒是公西华,淋漓尽致地享受了自己的人生。在生活中,我更像公西华,反正也是“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何必那样束缚自己呢? 几千年来,中国文化首推崇儒家,成为百家之首。要想了解中国文化,必先了解儒家文化;欲了解儒家文化,必先了解孔子;欲了解孔子,则必须从读《论语》开始。杨伯峻先生译注的《论语译注》,是在参考了古今考据注释《论语》的诸多著作之后,给《论语》中的每一条都加了相当恰当的现代译文,对我们这样的读者理解孔子的思想有极大的帮助,对于一些条目,还在注释里详尽的说明了该条目发生的背景。 孔子注重"克己复礼"的,何为"礼"?《论语》里有这样的话:"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篇》)--意思是"礼啊礼啊,只是指玉帛的礼物吗?乐啊乐啊,只是指钟鼓等乐器吗?"看得出相对于表面的现象,孔子对于"礼"的本质是更重视的。这种"礼"的本质就是"仁",所以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八佾篇》)--"人如果不能做到仁,那么懂得礼仪的制度又能怎么样?";"能以礼让为国乎?

论语读书笔记10篇精华版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一):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于这种说法以前也只是听说而已。当从电视上看到于丹讲《论语》时,立刻被她那浅显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所吸引。电视上的讲座几乎完整的看了下来,随后又买来书仔细地阅读。之后才明白,平时常常用以提醒学生的几句格言原先是出自《论语》,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于丹透过白语化的语言,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使《论语》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在这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透过《论语》的解读,能够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因为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就应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就应怎样怎样,都要重要的得多。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应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理解 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我所能够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吾与点也!的故事所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能够照见自我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能够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能够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孔子说,这个世界上对自我有帮忙的朋友有三种,即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我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我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我的内心选取潜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我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能够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我,按照自我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我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能够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我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好处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好处吧! 论语读书笔记(二):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论语》读书笔记 作者:孔子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内容提要:《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着作,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集而成。以记录言谈举止的方式,真实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以及关于人生、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主张,揭示出孔子思想的哲学内涵和逻辑依据,从而全面反映了由孔子开创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构成方式。《论语》共二十篇,虽呈现为零散的语录体形式,但孔子的思想脉络贯穿其中。从对现状的批判,到提出目标清晰的政治理想,从人类本质的思考,到人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从治政措施到文明教化,从求学态度到认识方式,再加上从思想主干上孳生出的各个分支,孔子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孔子思想的完备结构,在《论语》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内容摘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2)(看法:这句话从小就在读,虽明白其含义,但有时仍不能完全做到。尤其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2)(看法: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之根本。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这是永远都无法回报的。不孝敬父母的人,永远不能和他做朋友。尊长爱幼是做人的根本之一。所谓“仁、义、礼、智、信。”有可能是当时缺失的东西。当时乱世,缺失的东西太多,所以被提倡的东西也多。当今社会亦是如此,问题严重了,就会被重视起来,大家都提倡的、都重视的,恰好是人们缺失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P3)(看法:每天数次自我反省,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曾子前两

论语十二章教案

论语十二章教案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学习目标: 1. 知识与能力:对《论语》十二章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 子理想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课内和课外材料的研读并联系自身实际体会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文化经典的底蕴,使学生经历一番文化濡染提升自我修养。 教学重点:对《论语》十则和补充材料中关于“修身”的章句进行品析,了解孔子理想 中的君子人格具备怎样的品性。 教学难点:从文本中提炼、概括“修身”的方式。 一、导入: 今天是大家步入中学的第25天,能告诉我,你们习惯初中生活了吗?有些同学依然 摇头,十几门的课程让我吃不消;小学的好朋友被分到别的班级,我很孤单;住校的生活让 我很想家……学习生活上的烦恼接踵而至,我该怎么办? 其实大家这些烦恼,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至圣先师已经为我们解决了。他就是——孔子。哪位同学来介绍他呢? 二、检测预习: 1、孔子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汉族,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的大思 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 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1000字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看过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们懂得了“孝敬”仍然现代社会道德素质的朴素的起点。在今天这样一种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会里,“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在现在这个经济,科学都非常发达的时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们所忽视。小孩子们,在家都被宠着,哪里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们追逐自己梦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竟都忘记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们独自在家中,虽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们并 ___。他们一年到头也难见他们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们的心灵是空虚的。他们只求一声问候、一起吃个饭、常回家看看.......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回头看看那为我们而白了的头发,为我们而皱了的脸颊。 论语中的“孝”让我们拾起那颗久违的“孝心”吧!!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我不知古人所说的“半本《论语》治天下”是否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威力非同一般。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那么的深,即使今天,它的印象里还不小,因为《论语》的条条框框早就渗进了我们祖先的骨髓之中。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时首次背《论语》中的内容,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当时仅限于背诵而已,要说有什么理解,当首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了,因为当时认为朋及亲戚和朋友,而父母的朋友和家里的亲戚来,很多时候都会给我带点零食或玩具什么的,这个当然要乐了。加之当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朋友,便认定它就是真理。对“温故而知新”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当时您要是让给说一下,我倒是能背一大堆,但从心底里真是不明白——一本语文书就那么几个字,你再怎么翻,也不会蹦出一个新的生字来,怎么温古,怎么知新啊?什么叫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都是知道啊?当然随着对通假字的认识,这个解释就没了,但理解嘛,还是用困难的。 不理解不代表我不能去卖弄,当时去父亲跟前背诵,背完后顺便卖弄了起来,把自己的理解大讲特讲,不料父亲却用我背的东西给我反讲了起来。当然我是迷迷糊糊听完的,因为我还是不理解。

二八年级之后的一年,不知是语文书被诗词给占了还是我忘了,脑中没有《论语》的记忆。四年级一篇鲁迅的《孔乙己》又让它回到了我的视线。那时的影响是什么之乎者也的东西都出自于它,书呆子也出自于它。便从感情上有点小讨厌孔子和《论语》了。 对《论语》的感情,很对时候像对父母的感情,总在变化,而且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化。小学时自我意识不是那么的强,所以对《论语》的感情也是随着书本而变化。等上了初中,学了古代史算是对《论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觉得一本书能被那么久的当做行为准则,的却不易。加上初中语文书上又有了大篇章的《论语》内容,对它的理解算是又深入了一点吧。但总得来说还是以做人出事准则为准。 等到了高中,终于有机会读了全本《论语》,由于高考的缘故,读的不是很认真,所以读完后能记住的还是那么几句,也谈不上有什么理解。 本学期,相对于高中有了更多时间去看书,所以便又找到《论语》看了一下。 《论语》整本书以孔子教导学生时对话的言语记录为主,也有一部分孔子学生如颜回,曾参,子路等人的言语记录。章节内容比较杂乱,每一篇不会固定讲什么。每一篇的篇名都是由本篇第一句话而来,如“学而篇”就是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得来的。虽说章节杂乱,但在书中处处见仁,时时见礼,义也多多,情也不少。

论语读书笔记简单

论语读书笔记简单 论语读书笔记简单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就是《论语》里给我感受最深的两则。前一则,那么,他们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后一则告诉我们:聪敏而一则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我的人请教为羞耻。这两句话虽就是说:几个人在一齐出自20xx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在这天对我们的学习仍有重要的指导好处。 人不怕犯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就好。孔子就常坦言自我这方面或那方面不如弟子;言行不当的时候,一经别人指出,他就会立即道歉并改正。他的弟子子贡就以前感慨过?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就是说教师对自我要努力学习,永不满足;对学生要勤奋教导,不知疲倦。《论语》引孔子的话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去尔已矣。”他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样敢当!我只但就是就是学习和工作从不厌倦,教诲学生总不知疲倦,那就是能够这样说的。 在《论语》里对以前犯过错误的少年,孔子表现出宽宏的胸怀。他说:“人洁以进,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意思就是说人家已经去掉了污点而进步,就要赞许他的洁净,对他的过去不就应抓住不放。我想,如果将孔门的七十二贤三千弟子看成就是棵棵树苗的话,那孔

子就就是肥沃的土壤,他们共同营造了一片生命的绿洲,两千多年来,我们华夏大地。这一片绿洲一向点缀装扮着 孔子认为,学习务必有明确的目的,但重点在于“学以致用”。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也就就是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治任务,却办不成;派他出使到外国,又不能独立作主应对;这样,虽然书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又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就是吾忧也。”也就就是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正义的事不能去做,有错误不能改正,也就就是理论和实际不能结合,这才就是我们忧虑的。 透过学习《论语》,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更让我明白了关于学习和读书的方法、态度,真就是得益非浅! 论语读书笔记简单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那里讲的就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我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就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论语十二章教案3篇

论语十二章教案3篇 《论语》中所体现出的中国士人所追求的道德目标,以及在追求的过程中至死不易的信念。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论语十二章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论语十二章教案欧 论语十二章的原文一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论语十二章的翻译 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怒,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 是复习了呢?”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 杨伯峻版《论语译注》应该是了解孔子思想和《论语》精髓的 一本教为权威的书。以下是分享的关于论语译注读书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也许有点夸张。但论语的重要意义是不能忽视的。《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以语录和对话文体,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应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 读了杨伯峻的《论语译注》,基本了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张。印 象最深刻的还是孔子对“孝”的理解,对现代社会的教育意义不减当初。近年来,空巢老人等词汇的问世,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一问题;还有文化名人于丹对论语的解读,也有“孝敬之道”这一篇节。 首先,让我们先看看,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解读: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作者:孔子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6年1月 内容提要:《论语》是一部主要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纂集而成。以记录言谈举止的方式,真实表达了孔子的社会理想和政治追求,以及关于人生、伦理、教育等多方面的主张,揭示出孔子思想的哲学内涵和逻辑依据,从而全面反映了由孔子开创的儒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和构成方式。《论语》共二十篇,虽呈现为零散的语录体形式,但孔子的思想脉络贯穿其中。从对现状的批判,到提出目标清晰的政治理想,从人类本质的思考,到人生行为规范的制定,从治政措施到文明教化,从求学态度到认识方式,再加上从思想主干上孳生出的各个分支,孔子完整的理论体系,以及孔子思想的完备结构,在《论语》中都得到了充分展现。 内容摘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P2)(看法:这句话从小就在读,虽明白其含义,但有时仍不能完全做到。尤其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应该时刻提醒自己。)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P2)(看法: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人之根本。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来,这是永远都无法回报的。不孝敬父母的人,永远不能和他做朋友。尊长爱幼是做人的根本之一。所谓“仁、义、礼、智、信。”有可能是当时缺失的东西。当时乱世,缺失的东西太多,所以被提倡的东西也多。当今社会亦是如此,问题严重了,就会被重视起来,大家都提倡的、都重视的,恰好是人们缺失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P3)(看法:每天数次自我反省,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真诚守信了?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认真复习了?曾子前两个问题可以说都是在反省为人处事方面,最后一个问题说的是学业方面。可见儒家重视真诚守信的相处之道,这也是与人交往的根本。)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P3)(看法:这句话从三个方面阐述治理国家之道:严肃治世并有诚信;节约财用并爱护百姓;根据农时来使用民力。管理者能做到: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这是一种理想的境界。做事严肃认真,这是一种敬业精神,也是对社会和群体的敬畏和尊重;严守信用是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是立人之本。古人做到这一点不是很容易,现代人能够做得很好更不容易。注重节俭,这是一种美德,爱护员工和人民是管理者的美德。使民以时,这是一种尊重自然规律、尊重农业生产规律、尊重农民生活规律的科学做法,我们现在可以把它推广到各个领域,那么这个词就是符合时宜地做事,根据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有利的条件,去做有利有益的事情。)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从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P4)(看法:古人认为做人首要的是孝,所谓的百善孝为先。孝表现为爱父母,尊重父母、顺从父母。出门前向父母道声别,回家向父母打声招呼,父母需要照顾时必须在身边照看一下。生活中的尊重礼节必须要做到,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可以温顺地交流,当父母有错时采取温驯的方式指出等。在外面要尊重兄长,可以推广到年长的朋友。谨慎处事、严格要求自己、加强修养,对待人和事要讲究诚信,不欺人不欺已。博爱众人,与人为善,与修养的人、有良好品德的人交往成为朋友。在做人和做事上有余力之后,就可以学习种文化知识了。)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P6)(看法:“温良恭俭让”是美德,温,待人温和;良,做人善良,与人为善;恭,待人恭敬;俭,是指俭朴,当今社会物质财富越来越丰富,人们攀比心理比较严重,做到生活俭朴而不浪费又不吝啬很困难;让,指谦让,做到谦虚忍让,没有一颗宽容的心,很难做到谦让。 在当今社会,践行“温、良、恭、俭、让”这些修养的美德,要讲究度,不可任何时

【新教材】4《论语》十二章 教案 —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

《论语》十二章教案 【学习目标】 一、了解作者孔子及《论语》,全面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二、翻译文句,积累重点词语 三、理解文意,理解各章主旨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二 难点:目标三、目标一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课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论语》是一部涉及人类生活诸多方面的儒家经典著作。孔子的言行涉及孝道、治学、治国、为政等诸多方面,为历代所推崇,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我们可以辩证学习,学习其中的精华。 二、预习检测 1.复述孔子及《论语》的相关常识要点。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朗读选文。 三、研习文本。 (一)自主学习

请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自主翻译选文,在课本上标注重要词语,并针对选文的内容作批注。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二)合作解疑 1.请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以段落为单位,逐词解释,口头翻译,每人主讲一段。 2.请提交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讨论探究,尝试解决。 3.仍未达成一致的疑难问题,由提交者统一在全员解疑环节提交求解。 【参考译文】 第一章:孔子说:“君子吃东西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 第二章: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第三章:孔子说:“早晨能够得知真理,即使当晚死去,也没有遗憾。” 第四章: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第五章:孔子说:“看见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有没有类似的毛病。” 第六章: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难免显得粗野,文采超过了质朴又难免流于虚浮,文采和质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才能成为君子。” 第七章: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第八章: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这时停下来,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又好比平整土地,虽然只倒下一筐土,如果决心继续,还是要自己去干的。” 第九章:孔子说:“智慧的人不疑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第十章: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抑制自己,使言语和行动都走到礼上来,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些,天下的人都会称许你有仁德。实行仁德要靠自己,难道是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德的具体途径。”孔子说:“不合礼的事不看,不合礼的事不听,不合礼的事不言,不合礼的事不做。”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请让我照这些话去做。”

论语译注读后感2000字

《论语译注》读后感 《论语》这部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我们中国人的圣经,几乎所有中国人的道德规范,行为规范,都得从这部书里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们的一个指路明灯,当然暂且不论此明灯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论语》从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就走上了神坛的道路,历朝历代,都把这本书当做统治阶级的工具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显然这种思想是非常利于统治的,最起码各阶级的人群能够安于现状,而且还能听命于朝。因此,从汉朝起,至清朝终,所有的学问研究者,读书人,都会对这本书做出注释、解析,力图通过自己的想法来重新诠释孔子的思想,甚至于我们的邻居,韩国、日本,也有大量的关于《论语》的研究文章。据不完全统计,光是关于《论语》的这种注解类书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参差不齐,有好的,也有坏的。这里面比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以说把儒家的学说推向了顶峰。那么,这浩如烟海的《论语》书籍,如何读呢,哪种思想比较正确反映孔子的真实思想呢?答案是《论语译注》——杨伯峻注。 杨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汉语语言文学的专家,生于清末民初时期,自小接受正统教育,对先秦文学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杨先生的这部书,打开来马上就能了解到杨先生治学之严谨,对于研究之认真。《论语》中的文字,他不会随意解释任何一个字,如果不把这个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会写在注释中的,所以,常常会发现,在注释文字中,关于一个字的解释,杨先生需要引经据典,甚至还要讲上一段故事,然后才告诉你,这就是他如此翻译这段文字的原因。可见,他对于这本书所倾注的心血是现在很多所谓教授所不能比拟的。 因此,读这本书,可以让人相对客观的了解到孔子的真实思想,而不是站在统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这个客观的思想本身,其实就是孔子所要表达的想法。 那么,孔子究竟是个具有什么样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个人。这个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稣、也不是默罕默德、释迦摩尼,他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与你我一样,只是,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这点与我们不同。《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门生逐渐整理起来的记录孔子言论的书籍。这其中有些言论是站在很高的哲学高度来说明一些治国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论也是孔子日常要表达某种想法的寻常语言。所以,从一些寻常语言中也是可以看到孔子的可爱之处的。比如《论语·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说:“觚不像个觚(一种容器),这是觚吗?这是觚吗?”。孔子用这种简单的事情表达他对于礼制的看法,着实可爱。看到这一章好像有一个生动的画面出现在眼前,孔子拿起来一个觚,一边捋着胡子一边气愤地说,这是觚吗?啊!你们都成了什么样子!愤世嫉俗的愤青形象跃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个品德高尚的人,这个不得不佩服。孔子穷其一生的时间要达到“仁”的境界,对待自己、对待学生、对待所有他接触的人,都是用这个“仁”字来对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传授的思想,来逐渐改变那个社会,从而使天下变得更为和谐,更有秩序,当然,这个秩序同样是有阶级等级的阶级秩序。但是在当时,能够有这种想法并且付

有关论语的读书笔记范文500字(精选5篇)

有关论语的读书笔记范文500字(精选5篇) 有关论语的读书笔记范文500字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书笔记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有关论语的读书笔记范文5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论语的读书笔记1 君子自古就是被赞颂的对象,他们主忠信,性如菊,居于竹,周而不比,品格高洁。一本《论语》读毕,我对君子的理解更加透彻了。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君子将食、住视为身外之物,即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对待他人,以温、良、恭、俭、让为主,亲和待人。服事君主,信实无欺,做事周而不比。贫而乐,富而好礼,独善其身,兼济天下,这大概是君子的心性品格、对国家的热忱之心吧。古有陶潜范仲淹,今有鲁迅李大钊,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对待敌人横眉冷对,掀起复兴的革命。对待民众俯首成牛,挽起希望的狂澜。若君子有所求,必然是为了大义。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对于自身的修养是十分看中的,不因利益而迷失,不为重金而屈服,讷于言,敏于行。巧言令色足恭,为君子所恶。匿怨而友其人,亦为君子所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爱憎分明者,岂不为君子,人而为仁者,岂非君子耶?仁德

为君子的必需品,也是君子的天性: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君子为仁的代名词,德是君子的昵称。与之交往,不必饕餮盛宴,只需粗茶淡饭。与之情谊,并不浓如烈酒,只似淡水清汤。君子如天上北辰,众星愿共之。 儒家智慧诠释君子之勇: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在当今社会,我们要做到言忠信,行笃敬,这样才能成仁,成德,成君子。 论语的读书笔记2 今天,我看了《论语》,明白了许多道理,比如“欲速则不达”。 说到欲速则不达,《论语》是这样记载的: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看到这儿,大家肯定会想到《拔苗助长》这个故事吧?对,故事里的主人公就是因为贪快,所以让禾苗枯萎了。我们觉得主人公很可笑,但在笑话之余,我们想想自己也干过此类“傻事”吗? 我们班的吴金霖同学就是这样一个干“傻事”的例子。为了早点做完作业,她写字时乱涂乱画,结果老师罚她“重写”,还要“翻倍”。就这样,吴金霖非但没有获得更多的娱乐时间,反而又增添了许多学习时间。你们说,她达到原先目的了吗? 慢工出细活,欲速则不达。爸爸就是一个喜欢慢工出细活的人。一天,爸爸在写材料,柔和的月光洒进屋子里。“爸爸,吃饭了!”我大叫。“等一下。”爸爸回答。过了一会儿,见爸爸仍没出来,我便推开紧闭的门,看见爸爸正在聚精会神地写材料,又一边核对资料。

论语先进篇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3篇]

论语先进篇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3篇] 本文目录论语读书笔记论语读书笔记400论语读书笔记朱 子曰:“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者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毛奇龄《四书改错》批评朱子把这里作实的“学”误为虚,也就是把名词误为动词,“学者,道术之总名……以学道言,则大学之道,格致诚正修齐治平是也;以学术言,则学正崇四术,凡春秋礼乐,冬夏诗书皆是也。此则学也。”不错,以“学”为“效”,可效善,可效恶,而所谓后觉效先觉,于原文无有,纯为宋儒发挥。而“学”为“道术”,正是“时习”之内容,整理、学习前人积累下来的东西,遵学习之次第、守学习之时辰,无求富贵而“禄在其中”,无心虑死而生涯漫度。道术广博,人人可从所好,漫度人生,践生即为知生,得如此,不亦悦乎?不过,世运难免变迁,有时道术贬为秕糠,唯人心之一善可以品质长存。学为圣人,世之变迁、毁誉莫动,不亦悦乎?所以,程郁庭虽然肯定“毛氏讥之

是也”,但仍以为“以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为学,则精确不磨”。康长素也以学为学圣人,但目的不为明善复初,而为“时中”。“时当乱世,则为乱世学,时当升平太平,则为升平太平学,礼时为大,故学亦必随时而后适”,因时治学,“阖辟往来莫不自在”,不亦悦乎?长素的发挥是更远了。但得圣人之心于千载之后,其乐何言?所以,很难说朱子、毛氏和康子哪个更能体会到《论语》此句之意,但无论哪个角度,一个“悦”都在贯彻,圣人可学与不可学皆于此可见。 《白虎通·辟雍》引《论语》“朋友自远方来”,可证上句“学”为实词有据。郑康成注此云:“同门曰朋,同志曰友。”有说鲁论语作“有朋”,何晏《论语集解》采之,通行于世。朱子注:“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这里,“朋”实兼“同门”、“同志”二义,甚至更可引申为所有人。《尔雅·释诂》“类,善也”,朱子以人性皆善,同类即同善,明清时各地有很多同善会,入会不以士绅为限。朱子引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康长素注“朋,群也”,曰:“恶独而贵朋,所以合乎群,合小群不如合大群,其学愈高,其

《论语》十二章教案

《〈论语〉十二章》自主探究学案 课型:讲读课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前六章) 目标:1、利用工具书注音、解义。2、了解作品及作者相关知识。3、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并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 达标分数:20分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一、自学检测 1、了解作品及作者相关知识。(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

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2、小组有节奏朗读前六章。(提示: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二、能力提升。学习前六章 1、学习第一章(提示:1分钟后完成,然后D-C-B-A互相核对答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小组+2分。随机抽问,回答正确+1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注音:说(yuè)愠(yùn) (2)解义: 学:学习而:表示顺接;表示转折时:按时习:复习亦:也是 说:通“悦”,高兴,愉快知:了解愠: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我在《论语译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译注》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

论语个人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论语个人读书笔记摘抄赏析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话说的好听的人不可信,也不可太过于接近)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哈哈~和谐社会的 最早出处)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是在于养活长者,在于敬,精神物质都要 有嘛)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看人要通过他的行为的原因,人生经历,和目前思想,综合 考量,就能和好的把握一个人内在) 子曰:“君子不器。”(做人要有独立的人格,不能只有一门专业,艺不压身)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做再说,这样有时候效果比较好)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以利益为基础形成的团体在危难之时不可寄托)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好心做坏事不要太自责,否则对以后发展不利)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利义间见真情)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不要离家太远) 子曰:“君子欲衲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交友的数量和程度都要把握好)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哈哈~论语中唯一的笑话, 翻成白话就是,孔子说:“现在工作真不好找,不如弄个小木筏带 你出海冒险去。”本是句发牢骚的玩笑话,可偏偏大憨人子路异常 激动,觉得老师肯把自己带在身边是对自己的器重,马上双手加双 脚赞成。孔子心想,丫还真是个傻帽,又不想当面说,就接着调侃:“不错,你比我勇敢,可是材料不好找,所以不去了)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事情只要 再想一次就好,想太多容易患得患失)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阳奉阴违,背后捅刀子的人最危险)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要乐观,不要轻易接近 那些满腹怨恨的人)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管不了的事不要管)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人要有傲骨但不能 有傲气)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求人不如求己,但不可 绝对化)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交友要交正直、诚信和博学的人,不可深交善于钻营,花言巧语和谎言高超的人)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极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 实任何时候都要戒这三样,色、单纯的争斗和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