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时1国家财政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时1国家财政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时1国家财政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课时1国家财政课时精练(含解析)新人教版

国家财政

一、选择题

1.近几年,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这反映了我国( )

A.财政保证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

B.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消费结构趋向合理

C.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D.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答案 C

解析中央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这反映了我国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C符合题意;通过收入分配政策的完善,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但这一比重的提高不是通过财政加以保证的,A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财政用在与人民群众生活直接相关的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逐年增长,不体现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消费结构趋向合理,B与题意不符;材料不体现财政在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D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2.运用数字技术,积极推进“互联网+”计划,着力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有效供给,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互联网+流通”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境外资本加大对流通领域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的投入。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B.国家财政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手段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答案 C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C符合题意;材料中国家财政主要是为了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有效供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是为了社会公平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A、D与题意不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主要依靠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不是主要依靠财政手段,B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

3.早在一百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了修建兰渝铁路的构想,但因地质结构复杂、技术难度大,终未建成。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投入的增加,总投资约830亿元的兰渝高铁终于建成通车,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国家在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③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精准扶贫④国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国家财政投资修建兰渝高铁,带动了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这说明国家在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精准扶贫,故①③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缩小区域差距,没体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故②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国家通过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不涉及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故④不符

合题意。故选C。

4.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保持稳中向好态势,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国家财政发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下列传导正确的是( )

①经济增长滞缓时→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社会总需求②经济增长滞缓时→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增加社会总需求③经济发展过热时→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社会总需求④经济发展过热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信贷规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的相关知识。题目中表述的是财政政策,②④属于货币政策,与题意不符,故排除。当经济增长滞缓时,需要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即通过增加支出来促进经济的发展,①入选。当经济发展过热时,可以通过实施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③入选。故本题选A。

5.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的是( )

①发行国债②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③开征燃油税

④实行农业补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发行国债、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开征燃油税属于财政收入,选①②③;实行农业补贴属于财政支出,而不是财政收入,排除④;答案选A。

6.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这一比喻说明( )

A.财政收入制约着经济发展水平

B.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制约着财政收入

C.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

D.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答案 D

解析“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这一比喻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D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财政收入,A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的制约,也未体现价格水平对财政收入有着重要的影响,B、C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D。

7.2019年,我国GDP发展的预期目标是6%~6.5%,增速较去年放缓,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受需求不足制约。对此,政府要采取相应政策加以应对,下列符合这一要求的政策有( )

①积极推进税收制度改革,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下调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减轻企业融资成本

③扩大国债发行的规模,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

④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促进信贷规模稳定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材料反映的主要是经济乏力,需求不足,故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①中“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与题意不符;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减少信贷规模,排除④。故选C项。

8.近年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财政收入增速放缓明显,其中结构性减税就是一个重要因素。这说明( )

A.税收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B.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

C.财政收入的渠道过于单一

D.要优化财政收支结构实现收支平衡

答案 B

解析结构性减税是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的重要因素,说明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B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A错误;C说法错误,我国税收渠道多样,并不单一;D与题意无关。

9.经济学中有一条描述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拉弗曲线”(如图所示:横轴表示税率,纵轴表示税收额。)拉弗曲线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国家财政收入

B.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C.分配政策影响社会公平

D.分配政策影响财政收入

答案 D

解析由图可知,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收入会增加,但到一定程度后,随着税率的提高,税收收入不增反降,这说明分配政策影响国家财政收入,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A排除;也没有涉及税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以及分配政策对公平的影响,B、C排除。

10.2018年国家为企业和个人减税降费1.3多亿元,预计2019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2万多亿元。此举意味着( )

①企业税负成本降低,效益竞争力增强②我国实施扩大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③我国实施抑制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④将激发社会活力,带动“创业、创新”热情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2019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2万多亿元,意味着我国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有

利于刺激社会总需求,③错误;此举意味着企业税负成本降低,并不意味着效益竞争力增强,①错误。故选B。

11.近年来,中央财政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这部分财政投入属于( )

A.社会保障支出 B.卫生事业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答案 A

解析国家为公民提供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的各种费用,属于社会保障支出,A正确。

12.2018年10月,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所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我国决定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减税降费,增列财政赤字。不仅要进一步增加财政赤字规模,而且还要进一步提高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但又必须不遗余力地守住不超越GDP 3%的天花板与警戒线。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财政赤字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刺激消费

②财政赤字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要控制赤字范围

③财政赤字可以减少货币供应,保持物价稳定

④增列财政赤字主要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扩大内需,促进高质量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财政支出属于社会总需求的范畴,增加财政赤字是增加社会总需求,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①中的“增加社会总供给”说法错误,排除;财政赤字过大可能引发通货膨胀,要控制赤字范围,②正确;财政赤字扩大,会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财政赤字过大则会引发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③中的“减少货币供应”“保持物价稳定”说法错误,排除;当前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增列财政赤字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高质量发展,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④正确。故本题选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终于在一片喧嚣中正式落地,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等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政策对资源配置进行了一定优化。补贴金额普遍下降,尤其对微型纯电动汽车产生巨大打击,而续航里程超过300 km的中高端纯电动车型补贴会有所增长。新政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会“回归正轨”,同时,新政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迈向高端化的重要拐点。

有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必须依靠加大政府财政补贴。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答案该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加大政府财政补贴有助于将资源配置到新能源汽车行业,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②为推广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度,突破核心技术瓶颈,改善性能品质,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③搞好新能源汽车推广还需要加大节能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倡导绿色消费,引导居民进一

步转变消费观念。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评析类主观题往往要求用辩证的方法说明材料中观点的合理之处及不足之处。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倡导绿色消费的今天,政府予以财政补贴是有必要的,但不能仅仅依靠财政补贴。企业和消费者也要从自身出发做出相应的努力。结合材料分主体分别阐述即可。

14.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福建省财政厅于2019年1月14日提请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福建省2018年预算执行情况及2019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报告说,今年省级预算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支出保障,均较往年有增长。

其中,1335.91亿元支持民生改善,增长18.1%。支持创新驱动方面,安排63.55亿元,增长21.9%。这些资金将主要用于筹建福建省科技成果转化创投基金、设立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贷款专项补偿资金等。支持转型升级方面,安排81.26亿元,增长9.1%。包括加快投放省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基金,整合设立省级军民融合产业引导专项资金,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支持改革开放方面,安排38.47亿元,增长8.9%。主要用于推进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平潭新一轮开放开发,推动闽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安排278.33亿元,增长11.8%。主要用于落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条措施,实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等。支持区域协调方面,安排188.69亿元,增长5%。推进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发展区建设,多渠道筹措铁路、公路、港口、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支持生态建设方面,安排103.98亿元,增长11.9%。主要用于增加对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等生态功能重要地区的生态保护财力转移支付力度。支持民生改善方面,安排1335.91亿元,增长18.1%。其中,仅织牢社会保障网就安排了1004.6亿元,加快民生补短板安排了277.41亿元,切实维护公共安全安排53.9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财政的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该省财政资金安排的理解。

答案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该省支持民生改善方面,安排1335.91亿元,增长18.1%,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该省支持创新驱动方面,安排63.55亿元,增长21.9%,支持转型升级方面,安排81.26亿元,增长9.1%,支持改革开放方面,安排38.47亿元,增长8.9%,有利于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该省支持乡村振兴方面,安排278.33亿元,增长11.8%,支持区域协调方面,安排188.69亿元,增长5%,支持生态建设方面,安排103.98亿元,增长11.9%,有利于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财政的作用的有关知识。要先说出财政的三个方面的作用,然后再根据原理分析材料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原理的即可。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知识归纳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一、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2.财政收入的构成: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二、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2.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3.分配政策的影响 (1)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2)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3)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点拨:(1)国家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行使国家职能,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2)但在经济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国家财政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也将妨碍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 (3)财政收入的增加,从根本上说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还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必须在经济发展,社会财富增加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因此,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必须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三、财政支出及其构成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高一政治必修《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梳理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

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

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最新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知识讲解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第一框国家财政 一、国家财政

3、经济运行状况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适用

第二框征税与税收二、征税与税收 (一)税收及其种类

2、几种违反税法的表现 含义手段处理联系 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 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 欺骗、隐瞒 等方式 税务机关在 追缴税款的 同时,要加 收滞纳金甚 至并处罚 款,触犯刑 法的还要由 司法机关依 法追究其刑 事责任 四种违法 行为从程 度上越来 越高,其违 法性也一 个比一个 强。违反税 法规定,都 要受到法 律制裁 欠税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 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 没有按时缴 纳而拖欠 骗税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 惠 骗取税收优 惠 抗税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 税款的行为 暴力、威胁 等手段 3、怎样依法纳税 异位妊娠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应急预案】 1.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抗休克处理,置患者头部抬高15度,下肢抬 高20度。 2.迅速扩容,选择大号针头快速进行静脉穿刺,若因失血多,血管 瘪陷难穿刺者,配合医生立即行深静脉穿刺,保证液体的充分补充。 3.氧气吸入,吸氧过程中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观察生命 体征和给氧效果。氧流量调至2~4L/min。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0~30分钟侧量生命体征一次,认真观察 患者意识,皮肤黏膜的颜色、温度、尿量。 5.协助医生做好后穹窿穿刺。 6.及时做好手术前准备,抽血、配血、留置导尿管等,尽快送患者 进手术室。 7.及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及抢救过程。 【处理程序】 立即通知医生→迅速扩容→氧气吸入→严密观察病情→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检查→术前准备→记录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 为什么(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是什么?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的基本原则 范围:在公有制经济中 条件: 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 对象:(内容)个人消费品 为什么? (1)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信息、技术要素、管理要素) 意义: ①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注意: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加大,出现两极分化 4、(重点)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2020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三单元 第8课 财政与税收

第8课财政与税收 [最新考纲] 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3.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4.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 [试判断] 1.财政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表明财政可以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分析:错误。财政支持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2.合理的分配政策是影响财政收入的基础因素。() 分析:错误。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国家财政收入的基础性因素。

3.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分析:错误。财政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但财政收入受分配政策的影响,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4.财政赤字越少越好。() 分析:错误。财政赤字过多,意味着财政支出要靠借债来维持,有可能引发通货膨胀,不利于经济发展。但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通过增发国债,扩大财政赤字搞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5.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 分析:错误。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都属于财政收支平衡。 6.财政收入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财政支出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 分析:错误。财政收入代表着国家可以支配的商品,是社会总供给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社会总供给;财政支出会形成货币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增加财政支出会扩大社会总需求。 7.税收具有固定性,税率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分析:错误。税收具有固定性,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国家可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通过修改税法调整税率。 8.征收消费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分析:错误。征收消费税的目的是引导消费行为;个人所得税可以调节个人收入。 9.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行为。() 分析:错误。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偷税行为。骗税则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骗税主要表现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10.树立纳税人意识就是要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 分析:错误。树立纳税人意识,既包括自觉履行依法诚信纳税义务,也包括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教案]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https://www.doczj.com/doc/0114466862.html, [教案]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国家财政教案 一。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财政的含义及其实质 2、理解国家预算和决算的含义 3、理解财政的三个方面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的现实意义 4. 知道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具体的获取渠道和途径 5.了解财政支出的含义及其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作用 6.懂得财政收支的对比关系 (二)能力目标 1 初步的掌握如何运用财政政策实现经济平稳运行的实践能力。 2培养学生辩证的、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能力,针对事实说明问题的能力,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感受我国财政的性质,功能和使用的原则,增强我们爱国主义情感。 2.关心国家的财政支出的内容,关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增强主人翁的意识 3.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关心支持财政工作,以国家利益、经济建设为重。 ★教学重点、难点 1.财政支出问题,财政的重要作用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https://www.doczj.com/doc/0114466862.html, 3.财政收支收支的三种关系 ★教学方法 学生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多媒体课件的适当使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例如我国当前一些大型的建设项目,地铁的修建,三峡工程,航天工程等等,这些项目都需要强大的资金作为后盾,那么这些资金从哪里来,怎么样解决的呢? 学生活动:讨论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明确:地铁耗资巨大,只能有国家出资兴办,国家必须有一定的收入,才能保证其各项职能的顺利实施。 (二)新课程内容的讲授过程 一、财政及其作用 1、什么是财政 教师活动:讲解引导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 从这一含义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实质就是国家在社会范围内获得国家收入,并将它集中性分配使用。 (2)国家预算和国家决算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财政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做什么工作?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制定收入、支出计划。 教师点评: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收支计划,叫做国家预算。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单元综合检测(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李克强总理表示,2014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这有利于( ) A.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B.增加居民收入,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让人民在分享改革的红利中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D.使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2.解决下图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 )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②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分配秩序④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4年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这种同工同酬的分配机制(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②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③属再分配调节机制④能促进我国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专家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最终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有( )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清理和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消除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④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8年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

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元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作为国内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将对以前缴纳营业税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采取增值部分纳税的原则,减少重复征税。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征收率的降低以及增值税价外税特征导致的税基缩小,税负得以下降。此举有利于( ) ①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③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④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扩至10万元。这一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①生产成本降低②扩大再生产③企业利润增加④税收负担减轻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9.(2015·泰安模拟)财政部2014年初发布消息称,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中央除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外,中央财政还专门设立了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总额为2 853亿元。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B.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高考调研】高考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与税收随堂演练新人教版必修1

【高考调研】高三政治第三单元第8课财政与税收随堂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1 1.2011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20 6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全国财政收入81 亿元,同比增长%。材料表明( ) A.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B.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 C.保持财政收支平衡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 D.税收是财政的主要来源 答案 B 解析材料表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财政收入同期增长,这说明经济发展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A、C错误,国家集中的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目的是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2年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下列属于积极财政政策内容的是( ) ①下调存贷款利率②减少税收 ③增加经济建设支出④增加税收 ⑤扩大政府公共投资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解析①属于货币政策的内容,不符合题意。积极财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④不符合题意。 3.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这要求公民( ) ①都应成为税款的征收者,维护国家利益 ②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③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④消费时应索要发票,为国家的税收作贡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税款的征收者是国家税务工作人员,①错误。

4.在市场上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顾客问,能否优惠一点?售货员答,不要发票就优惠。发票是确定买卖双方权利义务的合法凭证,是计算税收的依据,商店不开发票( ) A.是欠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B.表明企业具有经营自主权 C.消费者将得到实惠,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偷逃国家税款——营业税的行为 答案 D 解析不开发票是偷税行为,是违法行为,不属于经营自主权的范围,B说法错误,D 项正确;不开发票,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缺少必要的证据,不利于消费者维权,C项说法错误。 5.2011年我国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国财政赤字达9 000亿元。我国中央财政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 ) A.不否定我国财政实现了收支平衡 B.意味着财政支出依靠借债来维持 C.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 D.有利于刺激经济增长 答案 D 解析财政赤字与财政收支平衡是不同的,A错误。财政赤字过大,意味着财政支出依靠借债来维持,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平衡,引发通货膨胀。保持适当的财政赤字有利于刺激经济发展,B、C不符合题意。 6.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与税收特征有联系的是( ) A.税收的强制性B.税收的无偿性 C.税收的固定性D.税收体现国家意志 答案 A 解析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纳税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体现了税收的强制性。B、C、D都不符合题意。 7.下面漫画反映的是( )

《经济生活》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归纳+课时作业)

《经济生活》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知识点归纳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作用 (1)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注意:财政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来促进公平和改善人民生活的。)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说明我们国家财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作用,也体现了财政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3)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要保持基本平衡。 ①在经济增长滞缓、经济运行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②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 2、财政收入与支出 (1)收入收入的构成:税收、利润、债务、其他收入 (2)税收与财政的关系: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2)分配政策。 (4)财政支出的构成: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 (5)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二)征税和纳税 1、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3、税收的种类: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4、税收的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各项职能实现的重要保证。 5、依法纳税:违反税法的现象:偷税、欠税、骗税、抗税 3.8.1 国家财政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任何国家为了履行对内对外职能,必须要占有和消费一定的社会财富,都要有自己的财政。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财政的内容是国家对社会产品的分配 ②财政的特点是强制性 ③财政本质上是一种分配关系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docx

最新整理高一政治教案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 点:财政与税收 高一政治必修1第四单元知识点:财政与税收 一、国家财政 1、财政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1)财政是指国家的收入和支出。从本质上来说,财政是国家参与的社会分配。 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 ★(2)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免费义务教育、各自社会保障、抗震救灾、帮护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职工等等)。 ②财政具有促进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国家通过财政支持某些行业、某些地区的建设、财政投资基础设施行业等等。) ③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国家通过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发展过热、物价上涨(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注:财政政策国家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的政策,如增加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或者减少税收,免收利息税和农业税,调整出口退税等。货币政策是国家关

于货币和金融的政策,国家通过货币政策调整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符合流通中货币的需要量。如调整存贷款利息率、存款准备金率,鼓励银行对中小企业进行贷款等等。 ★2、财政收入有哪些形式?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及如何增加财政收入? (1)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财政收入的形式有:①税收收入--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它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在财政收入中占主导地位。)②利润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和国家参股企业的分红收入。③债务收入。④其他收入:收费、罚款等。 ★(2)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二者是根与叶的关系、源与流的关系。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 ②财政收入还受分配政策的制约。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因此,国家应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3、财政支出分为哪些部分?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分为哪几种情况? (1)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就是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分为: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 (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原因) ①生产决定分配。这种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格局的最终原因。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③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④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特别提示: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后者适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的地位及决定因素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 的。 特别提示:①哪些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承包集体土地的收入、联产计酬的收入。②不能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也实行有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如股份)。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适用范围:个体经济。 (2)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3)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对应学生用书第266~267页) 编者选题表 知识点题号难易度财政收入的构成 1 易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2 中 财政支出的构成 3 易 财政收支平衡 4 中 财政的作用5、6、7、8、13 中、易、中、易、中税收及其基本特征9 易 税收的种类和作用10、11、14 中 依法纳税12 易 一、选择题 1.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下列属于财政收入的有( ) 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罚款收入10 000元②李女士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8 000元工资③国有企业的月纯收益额1 000万元④李先生上缴的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B 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筹集起来的资金,就是财政收入。财政收入的来源有: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收费、罚款和公用事业收入中上缴国家的部分。①属于罚款收入,④属于税收收入,①④符合题意;李女士在私营企业中获得的8 000元工资,属于个人收入,②不符合题意;国有企业的月纯收益额1 000万元,属于企业的收入,③不符合题意。 2.财政部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8 127亿元,同比增长20.3%。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14年全年7 377亿元的个税收入。这主要得益于( ) ①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②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 ③居民收入稳步增加④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A 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的大幅增加,得益于我国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稳步增加,①③符合题意;②④与个人所得税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均排除。 3.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2019年我国政府推出多项减税和降费措施,全年有望减轻企业税收和社保缴费负担近2万亿元,这意味着国家财政收入会大幅下降。为弥补财政缺口,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减少国债发行量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的知识点 一、财政收支 1、财政收入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转到各项税收为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1)各项税收。税收收入覆盖全社会,具有稳定性。我国财政 收入从国有资产收入为除所得税外,税收不分盈亏,都按既定的税 种和税率征收。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 (2)专项收入。按照国家规定,某些指定来源和特定目的的专 项收入,有相应的专门用途,列收列支,专款专用,包括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4)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是一项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上述几种财政收入性质不同,政府收取的理由和方式不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减少了 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国民经 济具有收缩作用。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行使职能,对财政收入进行支付使用的各项支出。包括: (1)维持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队警 察等政权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充全依靠财政拨款。 (2)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3)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 (4)投资于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 (5)投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例如军 工企业、航天企业、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支柱产业 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等,只能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控股。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支出,都增加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 数量。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具有 扩张作用。 3、财政收支分类 (1)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从源头上确保中央财政收入占有合理比例,是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根本保证。根据国际经验,中央财政通常占财政收入的60%,地方财政通常占财政支出的60%,中央财政收入的20%转移支付返还 地方财政。这种先集中、后返还的财政体制,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平衡地方财力,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 (2)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 从财政收支的用途上,可以将国家财政分为公共性财政与建设性财政。公共机构、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公共性财政,属于经常性 收支,包括国家政权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价格政 策补贴等,应当力求收支平衡,不打赤字。建设性财政是生产性收支,包括基础设施、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如果出 现赤字,可以发行国债,以信用形式筹集资金。 (3)预算内资金与预算外资金。 凡列入国家预算收支的资金,称为预算内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 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 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定的 行政事业性收费;国务院及财政部审批建立的政府性基金、附加收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页)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第八课 财政与税收知识点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 知识点一:国家财政 1.财政及其作用 (1)财政的含义:国家的收入与支出。 (2)财政的作用:★★★ ①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属于再分配范畴) 例:用财政支持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养老,就业,最低生活保障等。 ②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发展经济的作用) 例:财政支出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支持某些行业、地区的建设。 ③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a.经济增长滞缓时,政府采取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通过增加财政支出、减少税收、增发国债等措施来拉动经济增长。 b.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采取紧缩性(稳健)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减少发行国债来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例题1:2011年以来,浙江省积极推进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全省医疗卫生支出增长41.2%;全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 51.6%。这表明( ) A.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 B.财政能够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财政具有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D.我国财政赤字逐年增加 例题2:2012年8月20日《云南日报》报道,云南省财政今年安排15亿元、明年安排2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铁路建设。这说明() A.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加大财政支出 B.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C.国家通过财政支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D.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例题3:2013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4.2%,当物价持续上涨时,国家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降低利率 B. 减少税收 C.扩张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 例题4:2012年首期最大发行总额为500亿元的电子式储蓄国债于3月10日发售。这一政策发挥影响的路径是( ) ①增加财政收入②增加国内需求 ③扩大政府投资④刺激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范文】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上册《财政与税收》知识点总 结 www.5y kj.co m 一、财政收支 .财政收入 随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主转到各项税收为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各项税收。税收收入覆盖全社会,具有稳定性。我国财政收入从国有资产收入为除所得税外,税收不分盈亏,都按既定的税种和税率征收。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90%以上。 专项收入。按照国家规定,某些指定和特定目的的专项收入,有相应的专门用途,列收列支,专款专用,包括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费收入、矿产资源补偿费收入、教育费附加收入等。 其他收入。这是除各项税收、专项收入以外其他各项收入的总称,包括利息收入、基本建设费归还收入、基本建设收入、公产收入、罚没和追回赃物赃款收入、捐赠收入等。 国有企业亏损补贴。这是一项负收入,冲减财政收入。 上述几种财政收入性质不同,政府收取的理由和方式不

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也不相同,但它们都属于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减少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国民经济具有收缩作用。 2.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是政府为行使职能,对财政收入进行支付使用的各项支出。包括: 维持国家政权建设的需要。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军队警察等政权机构的运行和发展,充全依靠财政拨款。 支持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建立和维护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 投资于关系全局的基础设施建设。 投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例如军工企业、航天企业、粮食基地、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骨干企业等,只能由政府投资或政府控股。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财政支出,都增加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货币数量。因此,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支出对国民经济具有扩张作用。 3.财政收支分类 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 从财政管理体制上,可以将国家财政分为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按职能划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docx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 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 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 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 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 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 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 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 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 页)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 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