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光的偏振效应.

第二章光的偏振效应.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图2 二向色性起偏 图1 平面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 实验名称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桌 号 教 室 基础教学楼1406 实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时段 指导教师 一. 实验目的 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 2.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基本方法。 3. 验证马吕斯定律。 4.1/4波片,1/2波片的研究; 5.利用旋光现象测定蔗糖溶液浓度 二. 实验仪器 导轨和机座, 氦氖激光器(功率约5mW ), 激光器架, 偏振片波片架, 滑动座(5个), 光传感器(光电探头),光功率测试仪,偏振片(两个),1/4波片(波长632.8nm ),1/2波片(波长632.8nm ),透明蔗糖溶液,螺丝刀 三. 实验原理(请携带并参阅大学物理课本) 1.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 相互垂直,并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C 。通常人们用电矢量 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C 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的振动面。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1(a)所示。振动面的取向和光波电矢 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光波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时,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人眼逆光来看,若电矢量末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称 评 分 教师签字

图3 双折射起偏原理图 为右旋椭圆或右旋圆偏振光,反之为左旋。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有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这种光源发射的光对外不显现偏振的性质,称为自然光,如图1(b)所示;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占优势,则此偏振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1(c)所示。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器件称为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互为通用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起偏和检偏方法。 2. 二向色性起偏、马呂斯定律、双折射起偏及波片 物质对不同方向的光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称为二向色性。当自然光射到偏振片上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的光被吸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透过偏振片,从而获得偏振光。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只剩下沿透光方向的光振动,透射光成为平面偏振光(见图2所示)。 若在偏振片P 1后面再放一偏振片P 2,P 2就可以用作检验经P 1后的光是否为偏振光,即P 2 起了检偏器的作用。当起偏器P 1和检偏器P 2的偏振化方向间有一夹角,则通过检偏器P 2的偏振光强度满足马呂斯定律: (1) 当θ= 时,I=I 0, 光强最大;当θ= 时,I =0,出现消光现象;当θ为其它值时,透射光强介于0~I 0之间。 (1)双折射起偏 某些单轴晶体(如方解石和石英等)具有双折射现象。当一束自然光射到这些晶体上时,在界面射入晶体内部的折射光常为传播方向不同的两束折射光线,这两束折射光是光矢量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其中一束折射光 ,称为寻常光(或O 光);另一束折射光 ,其振动在 内,称为非常光(或e 光),如图3所示。 研究发现,这类晶体存在这样一个方向,沿该方向传播的光 ,该方向称为光轴。 主平面: 主截面: (2)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自然光在两种透明媒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能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而且反射光中垂直入射面的振动较强,折射光中平行入射面的振动较强。实验发现,当改变入射角i 时,反射光的偏振程度也随之改变,当i 等于特定角0i 时,反射光只有垂直于入

塞曼效应

1-3 塞曼效应 实验目的和要求: 了解塞曼效应的重要意义和原理;学习调节光路,学习使用高分辨气压扫描式法布里- 珀罗标准具(F-P)和光谱测量技术;观测和研究Hg 放电灯的546.1nm 光谱线在外磁场作用下的塞曼分裂现象和谱线的超精细结构;根据实验结果研究原子能级结构,获得有关分裂能级的参量。 教学内容: 1.计算Hg 灯546.1nm 光谱线在磁场作用下分裂的各子谱线的条数、偏振方向、波数变化,和相对强度,作出能级分裂图和光谱分裂示意图。 2.调节光路的准直和共轴,调节F-P 标准具的平行度;观察F-P 标准具产生的等倾干涉圆 环随F-P 内空气折射率的变化;通过气压扫描,用光电倍增管扫描测量546.1nm 光谱 线的强度随气压的变化,要求达到高分辨率,观测到超精细结构。 3.加垂直观测方向的磁场,观察F-P 后干涉圆环的分裂、分裂环的相对强度和偏振状态;用气压扫描测量546.1nm 谱线分裂出的9 条光谱,测量不同偏振状态下的光谱。4.分析塞曼分裂谱,计算各分裂子谱线的波数差和相对强度,并与理论值作比较,求荷质比;从塞曼分裂谱中分析得到原子能级的J 量子数和g 因子。 实验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有的问题可用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有的可放在实验室说明牌上作提示,有的可在实验过程中予以引导,有的可安排为报告中要回答的问题,有的可作为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不同的学生可有不同的要求。) 塞曼效应是如何产生的?原子在外磁场下的能级分裂由哪些因素决定?根据你的理 论计算,在1T 磁场的作用下,Hg546.1nm光谱线分裂成几条谱线?分裂谱线的偏振态为什么不同?分裂谱线的相对强度是多少?分裂谱线的波数差为多少cm-1? 本实验通过什么方法分辨测量这么窄的光谱分裂?F-P 的自由光谱范围如何定义,在实验中有什么作用?用气压扫描式F-P 标准具实现高分辨光谱测量的实验条件有哪些(光路,平行度,准直,光电倍增管前加小孔光阑… )?随着F-P 内气压即空气折射率的变化,为什么可以观测到分 裂谱线重复出现?如何把实验测量结果中光强随气压的变化,标定转化为,光强随谱线波数的变化?此种标定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如何尽量减少相邻谱线的互相影响?如果谱线的裂距和强度与理论计算有偏差,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实验装置说明: 1.光源及磁场:Hg 灯与电源(注意Hg 灯上高压的安全),电磁铁与电源(注意电磁铁发热效应,Hg 灯为何需置于磁场中心?) 2.光谱测量:透镜、偏振片和干涉滤光片(各起什么作用?);气压扫描式F-P 标准具、成像透镜和带小孔光阑的光电倍增管(各起什么作用,如何调节,观察到的光学 现象?) 3.控制和数据采集:气压扫描控制器(注意在升压状态下测量), 光电倍增管电源系统(注意屏蔽背景光后加高压使用),计算机数据采集(实验测量的是什么物理量?) 实验的主要内容和问题: 1.Hg 灯置于电磁铁中央,在垂直磁场方向观测光谱(平行磁场方向的塞曼分裂光谱会有什么不同?测量方案上有何不同?) 2.调节整体光路,使Hg 灯像、等倾干涉圆环的中心、以及观测点的中心达到准直、共心、共轴。(为什么有这些要求?如何逐步调节并判断?)

西北工业大学_光纤通信作业答案

答案 第一章:光纤通信 1、什么是光纤通信?光纤通信及系统的组成光纤通信使用光导纤维作为传输光波信号的通信方式。光纤通信系统通常由电发射机、光 发射机、光接收机、电接收机和由光纤构成的光缆等组成。 2、什么事光通信 光通信就是以光波为载波的通信。 3、光纤通信的优点? ① 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② 传输衰减小,传输距离长。 ③ 抗电磁干扰,传输质量好。④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施工。 ⑤ 原材料丰富,节约有色金属,有利于环保 4、光纤通信的工作波长? 光源:近红外区波长:0.8 —1.8^m 频率:167—375THZ 5、WDM 是指什么?DWDM 指什么? WDM :波分复用DWDM :密集波分复用 6、光纤从材料上可以分为哪几种?从材料上分为石英光纤、多组份玻璃光纤、氟化物光纤、塑料光纤等 7、光纤活动连接器从连接方式来看分为哪几种?常见的插针端面有哪几种? PC、APC、SPC (球面、斜面、超级抛光端面呈球面的物理接触) 8、按缆芯结构分,光缆分为哪几种? 层绞式、单位式、骨架式、带状式 9、光线的制造分哪几个步骤? I 材料准备与提纯II 制棒III 拉丝、涂覆IV 塑套其中制棒分为: (1) MCVD 改进的化学气相沉淀法 (2) PCVD 等离子化学气 相沉淀法 10、按材料光纤分几种?同6 11、无源器件的种类 连接器、分路器与耦合器、衰减器、隔离器、滤波器、波分复用器、光开关和调制器等 第二章:光纤通信的物理学基础 1 、通过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的波动性可以从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和光的偏振等现象证明

2、什么叫光电效应?光电效应具有哪些试验规律? 由于光的照射使电子从金属中溢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⑴每种金属都有一个确定的截止频率 Y ,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 Y 时,不论入射光多强,照射时间多长, 能从金属中释放出电子。 ⑵对于频率高于 Y 的入射光,从金属中释放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与光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高释放出的电 子的动能就越大。 ⑶ 对于频率高于 Y 的入射光,即使入射光非常微弱,照射后也能立即释放出电子。 3、什么是光的吸收、光的色散和光的散射? 光的吸收是指光波通过介质后,光强减弱现象。 色散是介质的折射率 n 随光波波长入变化的现象 f() 当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会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向四周传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散射。 4、什么是自发辐射、受激吸收和受激辐射 $ E 2自发辐射光 5、 构成激光器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激光工作物质、激励和光学谐振腔 6、 激光器的波长取决于什么条件? 纵模特性,谐振腔长 L 第三章:光纤 1、 从结构上看光纤由纤芯、包层和涂敷层构成,包层起什么作用? 包层:折射率略小于纤芯,与纤芯形成光波导效应,使大部分电磁场被约束在纤芯中传播。 2、 按照传输模式分类,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理论上,为什么单模光纤只能传送基模? 光纤的归一化频率 V 满足0 V 2.405,只传导单一模式 LP oi 模,LP ii 以上的所有高阶模都处于截止状态。 3、按照光纤材料分类,光纤可分为哪几类? 都不 * 光受激吸收 受激辐射 LED PIN LD ①:无外界激发, 自发 产生。 ①:在外界激发下产生。 ① :频率、相位、偏振方向相同。 ②:辐射的光子是多频率的。 ②:外界激发能量要满足 ②:相干光 ③:辐射的方向、相位不同。 h f = E 2— E i ③:非相干光 ③:光放大f = ( E 2—E i ) /h

光的偏振特性研究

实验7 光的偏振特性研究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但是还不能说明光波是纵波还是横波。而光的偏振现象清楚地显示其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说明光是横波。1808年法国物理学家马吕斯(Malus,1775—1812)研究双折射时发现折射的两束光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偏振。此后又有布儒斯特(Brewster,1781—1868)定律和色偏振等一些新发现。 光的偏振有别于光的其它性质,人的感觉器官不能感觉偏振的存在。光的偏振使人们对光的传播规律(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有了新的认识。本实验通过对偏振光的观察、分析和测量,加深对光的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偏振光的应用很广泛,从立体电影、晶体性质研究到光学计量、光弹、薄膜、光通信、实验应力分析等技术领域都有巧妙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了解偏振光的产生方法和检验方法。 2. 了解波片的作用和用1/4波片产生椭圆和圆偏振光及其检验方法。 3. 通过布儒斯特角的测定,测得玻璃的折射率。 4. 验证马吕斯定律。 二、实验原理 1. 自然光和偏振光 光是一种电磁波,电磁波中的电矢量E就是光波的振动矢量,称作光矢量。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其电矢量的振动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上作无规则的取向。在与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矢量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振动状态,被称为光的偏振态。光的振动方向和传播方向所组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按照光矢量振动的不同状态,通常把光波分为自然光、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平面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五种形式。 如果光矢量的方向是任意的,且在各方向上光矢量大小的时间平均值是相等的,这种光称为自然光。自然光通过介质的反射、折射、吸收和散射后,光波的电矢量的振动在某个方向具有相对优势,而使其分布对传播方向不再对称。具有这种取向特征的光,统称为偏振光。 偏振光可分为部分偏振光、线偏振光(平面偏振光)、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如果光矢量可以采取任何方向,但不同方向的振幅不同,某一方向振动的振幅最强,而与该方向垂直的方向振动最弱,这种光为部分偏振光。如果光矢量的振动限于某一固定方向,则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如果光矢量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且光矢量的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的轨迹是椭圆,则称为椭圆偏振光;如果是圆则称为圆偏振光。 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过程称为起偏,用于起偏的装置称为起偏器;鉴别光的偏振状态的过程称为检偏,它所使用的装置称为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可以通用的。本实验所用的起偏器和检偏器均为分子型薄膜偏振片。

光的偏振现的研究

图 2 二向色性起偏 图1 平面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 实验名称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桌 号 教 室 基础教学楼1406 实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时段 指导教师 一. 实验目的 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 2.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基本方法。 3. 验证马吕斯定律。 4.1/4波片,1/2波片的研究; 5.利用旋光现象测定蔗糖溶液浓度 二. 实验仪器 导轨和机座, 氦氖激光器(功率约5mW ), 激光器架, 偏振片波片架, 滑动座(5个), 光传感器(光电探头),光功率测试仪,偏振片(两个),1/4波片(波长632.8nm ),1/2波片(波1.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 相互垂直,并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C 。通常人们用电矢量 代表光的振动方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1(a)所示。振动面的取向和光波电矢 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光波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时,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人眼逆光来看,若电矢量末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称 评 分 教师签字

图3 双折射起偏原理图 为右旋椭圆或右旋圆偏振光,反之为左旋。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有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这种光源发射的光对外不显现偏振的性质,称为自然光,如图1(b)所示;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占优势,则此偏振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1(c)所示。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器件称为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互为通用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起偏和检偏方法。 2. 二向色性起偏、马呂斯定律、双折射起偏及波片 物质对不同方向的光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称为二向色性。当自然光射到偏振片上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的光被吸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透过偏振片,从而获得偏振光。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只剩下沿透光方向的光振动,透射光成为平面偏振光(见图2所示)。 若在偏振片P 1后面再放一偏振片P 2,P 2就可以用作检验经P 1后的光是否为偏振光,即P 2 起了检偏器的作用。当起偏器P 1和检偏器P 2的偏振化方向间有一夹角,则通过检偏器P 2的偏振光强度满足马呂斯定律: (1) 当θ= 时,I=I 0, 光强最大;当θ= 时,I =0,出现消光现象;当θ为其它值时,透射光强介 于0~I 0之间。 (1)双折射起偏 某些单轴晶体(如方解石和石英等)具有双折射现象。当一束自然光射到这些晶体上时,在界面射入晶体内部的折射光常为传播方向不同的两束折射光线,这两束折射光是光矢量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其中一束折射光 ,称为寻常光(或O 光);另一束折射光 ,其振动在 内,称为非常光(或e 光),如图3所示。 研究发现,这类晶体存在这样一个方向,沿该方向传播的光 ,该方向称为光轴。 主平面: 主截面: (2)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自然光在两种透明媒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能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而且反射光中垂直入射面的振动较强,折射光中平行入射面的振动较强。实验发现,当改变入射角i 时,反射光的偏振程度也随之改变,当i 等于特定角0i 时,反射光只有垂直于入

大学物理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实验3.8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偏振光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是,证明了光是横波。同时,偏振光在很多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偏振现象应用在摄影技术中可大大减小反射光的影响,利用电光效应制作电光开关等。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传播规律的认识。 2.掌握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察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 光具座、激光器、光点检流计、起偏器、检偏器、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带小孔光屏、钠光灯。 【实验原理】 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所以光波也是横波。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磁辐射同物质相互作用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场,因此常以电矢量作为光波的振动矢量。其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一种空间取向称为偏振,光的这种偏

振现象是横波的特征。 根据偏振的概念,如果电矢量的振动只限于某 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亦称线偏振光; 如果电矢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其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 振光(或圆偏振光);若电矢量的取向与大小都随时间作无规则变 化,各方向的取向率相同,称为自然光,如图3-26所示;若电矢 量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最强,且各向的电振动无固定相位关系, 则称为偏振光。 1.获得偏振光的方法 (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当自然光从空气照射在折射率为n 的非金属镜面(如玻璃、水等)上,反射光与折射光都将成为部 分偏振光。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φ0时,镜面反射光成为完 全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于射面,这时入射角φ称为布儒斯特角, 也称起偏振角,由布儒斯特定律得: 0tan n φ= (3-51) 其中,n 为折射率。 (2)多层玻璃片的折射,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叠在 一起的多层平行玻璃片上时,经过多次反射后透过的光就近似于 线偏振光,其振动在入射面。 图3-26 自然光

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实验报告 PB09214023葛志浩 PB09214047卢焘 2011-11-22 得分: 实验题目:偏振光的观察与研究 实验目的: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偏振的基本概念。 2.了解偏振光的分类以及产生和检验方法,掌握马吕斯定律。 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激光器,起偏器,检偏器,硅光电池,1/4波片,光电流放大器,分束板。 实验原理: 一,偏振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光的偏振是指光的振动方向不变,或光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的现象。光有五种偏振态:自然光(非偏振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 二,产生偏振光的方法: 1,利用光在界面反射和透射时光的偏振现象。 反射光中的垂直于入射面的光振动(称s 分量)多于平行于入射面的光振动(称p 分量);而透射光则正好相反。在改变入射角的时候,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即入射角为一特定值(称为布雷斯特角)时,反射光成为完全线偏振光(s 分量)。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而且此时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垂直,这种现象称之为布儒斯特定律。该方法是可以获得线偏振光的方法之一。通过测量介质的布雷斯特角可以得到介质的折射率。 1 2 n n tg =α )1( 2,利用光学棱镜,如尼科尔棱镜,格兰棱镜等。 3,利用偏振片。 三,改变光的偏振态的元件——波晶片。 平面偏振光垂直入射晶片,如果光轴平行于晶片表面,会产生比较特殊的双折射现象,这时非常光e 和寻常光o 的传播方向是一致的,但速度不同,因而从晶片出射时会产生相位差。 线偏振光垂直入射1/4波片,其振动方向与波片光轴成角θ,则出射光的偏振态与θ的关系如下: 1,2 0π θ或=时,出射光为线偏振光; 2,4 π θ= 时,出射光为圆偏振光; 3,θ为其它值时,出射光为椭圆偏振光。 利用偏振片可以由自然光得到线偏振光,利用1/4波

塞曼效应偏振解

4、塞曼效应的偏振特性 (1)沿Z 方向传播的电磁波(横波)的电场矢量必定在xy 平面(横波特性),并可分解为: ???-==)cos(cos αωωt B E t A E y x 当0α=,电场矢量在某一方向做周期变化,为线偏振,又称平面偏振 当2απ=,A =B 时,合成的电场矢量的大小为常数,方向做周期性变化。矢量箭头绕圆周运动,此即圆偏振。 (2)定义右旋偏振和左旋偏振 定义:沿z 轴逆光观察,电矢量顺时针转动,称为右旋(圆)偏振,反之称为左旋(圆)偏振。 圆偏振光具有角动量,且光的角动量方向与电矢量旋转方向成右手螺旋关系。 沿着Z 方向对准光传播方向观察(逆着光传播方向), 电矢量作顺时针转动,称为右旋偏振, 角动量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反 光的传播方向Z 向右 光的角动量方向L 向左

沿着Z方向对准光传播方向观察(逆着光传播方向), 电矢量作逆时针转动,称为左旋偏振, 角动量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 光的传播方向Z向右 光的角动量方向L向右 (3)塞曼效应 211 Δm m m =-=(以正常塞曼效应为例) 原子在磁场方向(Z方向)的角动量减少了1,原子和发出的光子作为一个整体,角动量必须守恒,因此,所发光子必定在磁场方向(Z方向)具有角动量。 //B,B指向观察者时,光的角动量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看到σ+左旋偏振。 对于 211 Δm m m =-=-, 原子在磁场方向(Z方向)的角动量增加了1,原子和发出的光子作为一个整体,角动量必须守恒,因此,所发光子必定在磁场相反的方向具有角动量。 //B,B指向观察者时,光的角动量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反,看到σ-右旋偏振。 B ⊥观察(如X方向),只能看到Ey分量(横波特性),能观察到于B垂直的线偏振σ成分。 (4) 210 Δm m m =-= 原子在磁场方向(Z方向)的角动量不变,但光子具有角动量。 原子发射光子时,为了保持角动量守恒,光子的角动量一定垂直于磁场。 与光相应的电矢量必定在yz平面(去光的角动量方向为X),可以有Ey,Ez分量。 但是,实际上,角动量在xy平面上所有的光子都满足0 Δm=的条件,因此,平均效果使得Ey=0。 于是,在//B,B指向观察者时,既观察不到Ey分量,也不会有Ez分量(横波特性),见不到与0 Δm=相应的π成分。 B ⊥观察,只能见到Ez分量,能观察到与磁场B平行的线偏振π成分。 注:电磁波的横波特性,沿X方向传播的光,电矢量不会在X方向。

1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134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光的偏振现象是波动光学中的一种重要现象,在诸如光调制器、光开关、应力分析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掌握起偏和检偏的方法,验证马吕斯定律。 2.了解产生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的方法及波片的作用,检测偏振光干涉的光强。 实验原理及方法 1. 自然光和偏振光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其电矢量E和磁矢量H相互垂直,且均与光的传播方向垂直。由于光对物质的作用主要是电矢量的作用,所以电矢量又称为光矢量。通常以电矢量的方向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和光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 普通光源含有大量发光原子或分子。单个原子和分子发出的光,其光矢量有一定的方向,但大量的原子和分子发出的光其光矢量具有一切可能的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在与光传播方向垂直的平面内,光矢量有均匀对称分布的特点。这种光称为自然光(非偏振光)。如果光振动在某一方向占优势,这种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果光矢量只沿某一固定方向振动,这种光称为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见图1。如果在垂直于光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光矢量以一定频率绕传播方向转动,其矢端轨迹为一个圆或椭圆,这种光称为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 图1 能使自然光变为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能够检验偏振态的器件称为检偏器(起偏器和检偏器一般可以通用)。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过程分别称为起偏和检偏。下面介绍起偏和检偏的常用方法。 2. 产生平面偏振光的方法 2.1 二向色性起偏 某些晶体内部有一个特殊的方向(称为透光方向),沿透光方向的光振动几乎可以全部

透过,与透光方向垂直的光振动几乎全被吸收。这种选择吸收的特性称为二向色性。偏振片就是利用二向色性制成的器件,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只剩下沿透光方向的光振动,透射光成为平面偏振光,如图2所示。 图2 二向色性起偏 图3 晶体双折射起偏 2.2 双折射现象 自然光射到某些各向异性晶体(如方解石、石英等)上时,在晶体内分为两束平面偏振光,如图3所示。一束称为寻常光(o 光),另一束称为非常光(e 光),两束光的振动面相互垂直。这种现象称为双折射。利用双折射制成的起偏器有尼科尔棱镜、格兰棱镜等。 研究发现,光沿某特殊方向在晶体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也不能起偏,这个方向称为双折射晶体的光轴。 如图4所示,当自然光投射到两种透明媒质的界面上时,反射光和折射光一般成为部分偏振光。如果入射角B ?满足布儒斯特定律 21/B tg n n ?= (n 1,n 2为二种媒质的折射率) 则反射光成为平面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入射面,而透射光仍为部分偏振光。利用多块玻璃叠成的玻璃片,可以提高透射光的偏振程度,如图5所示。 图4 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态的变化 图5 用玻璃堆产生平面偏振光 3.1/4波片和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的产生 如图6所示,当振幅为A 的单色平面偏振光垂直射入双折射晶片后,产生双折射,入

名称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图2 二向色性起偏 实验名称 光的偏振现象的研究 (请携带并参阅大学物理课本)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桌 号 教 室 基教1406 实验日期 20 年 月 日 时段 指导教师 一. 实验目的 1. 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偏振基本规律的认识; 2. 了解产生和检验偏振光的基本方法; 3. 验证马吕斯定律; 4.1/2波片,1/4波片的研究; 5.利用旋光现象测定蔗糖溶液浓度. 二. 实验仪器 导轨和机座, 带布儒斯特窗的氦氖激光器, 激光器架, 偏振片、波片架, 滑动座(4个), 光传感器(光电探头),光功率测试仪,偏振片(2个),1/2波片(波长632.8nm ),1/4波片(波 长632.8nm ),透明蔗糖溶液,螺丝刀。 三. 实验原理 1. 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光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电矢量 和磁矢量 相互垂直,并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C 。通常人们用电矢量 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和光的传播方向C 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的振动面。在传播过程中,电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1(a)所示。振动面的取向和光波电矢 评 分 教师签字 图1 平面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

图3 双折射起偏原理图 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光波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时,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人眼逆光来看,若电矢量末端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称为右旋椭圆或右旋圆偏振光,反之为左旋。通常光源发出的光波有与光波传播方向相垂直的一切可能的振动方向,没有一个方向的振动比其它方向更占优势。这种光源发射的光对外不显现偏振的性质,称为自然光,如图1(b)所示;如果光波电矢量的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只是在某一确定方向上占优势,则此偏振光称为部分偏振光,如图1(c)所示。将自然光变成偏振光的器件称为起偏器,用来检验偏振光的器件称为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互为通用的。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起偏和检偏方法。 2. 二向色性起偏、马呂斯定律、双折射起偏及波片 物质对不同方向的光振动具有选择吸收的性质,称为二向色性。当自然光射到偏振片上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垂直的光被吸收,振动方向与透振方向平行的光透过偏振片,从而获得偏振光。自然光透过偏振片后,只剩下沿透光方向的光振动,透射光成为平面偏振光(见图2所示)。 若在偏振片P 1后面再放一偏振片P 2,P 2就可以用作检验经P 1后的光是否为偏振光,即P 2起了检偏器的作用。当起偏器P 1和检偏器P 2的偏振化方向间有一夹角,则通过检偏器P 2的偏振光强度满足马呂斯定律: (1) 当θ= 时,I=I 0, 光强最大;当θ= 时, I =0,出现消光现象;当θ为其它值时,透射光强介于0~I 0之间。 (1)双折射起偏 某些单轴晶体(如方解石和石英等)具有双折射现象。当一束自然光射到这些晶体上时,在界面射入晶体内部的折射光常为传播方向不同的两束折射光线,这两束折射光是光矢量振动方向不同的线偏振光。其中一束折射光 ,称为寻常光(或O 光);另一束折射光 ,其振动在 内,称为非常光(或e 光),如图3所示。 研究发现,这类晶体存在这样一个方向,沿该方向传播的光 ,该方向称为光轴。 主平面: 主截面: (2)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自然光在两种透明媒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能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而且反射光中垂直入射面的振动较强,折射光中平行入射面的振动较强。实验发现,

塞曼效应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报告 塞曼效应实验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 2014年3月16日

塞曼效应实验实验报告 【摘要】: 本实验通过塞曼效应仪与一些观察装置观察汞(Hg)546.1nm谱线(3S1→3P2跃迁)的塞曼分裂,从理论上解释、分析实验现象,而后给出横效应塞满分裂线的波数增量,最后得出荷质比。 【关键词】:塞曼效应、汞546.1nm、横效应、塞满分裂线、荷质比 【引言】: 塞曼效应是原子的光谱线在外磁场中出现分裂的现象,是1896年由荷兰物理学家塞曼发现的。首先他发现,原子光谱线在外磁场发生了分裂;随后洛仑兹在理论上解释了谱线分裂成3条的原因,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在后来进一步研究发现,很多原子的光谱在磁场中的分裂情况有别于前面的分裂情况,更为复杂,称为反常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的发现使人们对物质光谱、原子、分子有更多了解,塞曼效应证实了原子磁矩的空间量子化,为研究原子结构提供了重要途径,被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利用塞曼效应可以测量电子的荷质比。在天体物理中,塞曼效应可以用来测量天体的磁场。本实验采取Fabry-Perot(以下简称F-P)标准具观察Hg的546.1nm谱线的塞曼效应,同时利用塞满效应测量电子的荷质比。 【正文】: 一、塞曼分裂谱线与原谱线关系 1、磁矩在外磁场中受到的作用 (1)原子总磁矩在外磁场中受到力矩的作用: 其效果是磁矩绕磁场方向旋进,也就是总角动量(P J)绕磁场方向旋进。 (2)磁矩在外磁场中的磁能:

由于或在磁场中的取向量子化,所以其在磁场方向分量也量子化: ∴原子受磁场作用而旋进引起的附加能量 M为磁量子数 g为朗道因子,表征原子总磁矩和总角动量的关系,g随耦合类型不同(LS耦合和jj耦合)有两种解法。在LS耦合下: 其中: L为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S为总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J为总角动量量子数 M只能取J,J-1,J-2 …… -J(共2J+1)个值,即ΔE有(2J+1)个可能值。 无外磁场时的一个能级,在外磁场作用下将分裂成(2J+1)个能级,其分裂的能级是等间隔的,且能级间隔 2、塞曼分裂谱线与原谱线关系: (1) 基本出发点:

光的偏振特性研究

光的偏振特性研究 光是一种电磁波。干涉和衍射现象揭示了光的波动性,而光的偏振现象证实了光的横波性。本实验主要研究光的一些基本的偏振特性,深入学习光的偏振理论。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偏振光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二、实验仪器 光具座,激光器,偏振片,1/4波片,光屏,光电转换装置,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 三、实验原理 光波的振动方向与光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自然光的振动在垂直于其传播方向的平面内,取所有可能的方向,某一方向振动占优势的光叫部分偏振光,只在某一个固定方向振动的光线叫线偏振光或平面偏振光。将非偏振光(如自然光)变成线偏振光的方法称为起偏,用以起偏的装置或元件叫起偏器。 1.偏振光的产生 偏振光的产生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由非金属镜面的反射。当自然光由空气照射在非金属镜面上时,反射光和透射光都将成为部分偏振光,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是,反射光成为完全偏振光,只剩下垂直于入射面分量,此时的入射角φ称布儒斯特角,介质的折射率n=tan φ。 (2)由玻璃堆折射。当自然光以布鲁斯特角入射到迭在一起的多层玻璃上时,经过多次反射后,透射的光就近似为线偏振光; (3)用偏振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线偏振光; (4)利用双折射晶体产生的寻常光和非常光,均为线偏振光。 2.偏振片 偏振片一般用具有网状分子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醇薄膜作为片基,将这种薄膜浸染具有强烈二向色性的碘,经过硼酸水溶液的还原稳定后,再将其单向拉伸4~5倍以上而制成。偏振片既可以用来使自然光变为平面偏振光——起偏,也可以用来鉴别线偏振光、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检偏。用作起偏的偏振片叫做起偏器,用作检偏的偏振器件叫做检偏器。实际上,起偏器和检偏器是通用的。 3.马吕斯定律 设两偏振片透射方向夹角为θ,自然光通过起偏器后变成光强为I 0的线偏振光,再经过检偏器后,透射光的强度变为 θ20cos I I = (1) 上式即为马吕斯定律。显然,以光线传播方向为轴,转动检偏器时,透射光强度I 将发生周期变化。若入射光是部分偏振光或椭圆偏振光,则极小值不为0。若光强完全不变化,则入射光是自然光或圆偏振光。这样,根据透射光强度变化的情况,可将线偏振光和自然光和部分偏振光区别开来。 nemo xatu 2011.11.21

大学物理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实验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偏振光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是,证明了光是横波。同时,偏振光在很多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偏振现象应用在摄影技术中可大大减小反射光的影响,利用电光效应制作电光开关等。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对光波传播规律的认识。 2.掌握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察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圆偏振光和椭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 光具座、激光器、光点检流计、起偏器、检偏器、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带小孔光屏、钠光灯。 【实验原理】 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电磁波是横波,所以光波也是横波。在大多数情况下,电磁辐射同物质相互作用时,起主要作用的是电场,因此常以电矢量作为光波的振动矢量。其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一种空间取向称为偏振,光的这种偏

振现象是横波的特征。 根据偏振的概念,如果电矢量的振动只限于某 一确定方向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亦称线偏振光; 如果电矢量随时间作有规律的变化,其末端在垂直 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轨迹呈椭圆(或圆),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 振光(或圆偏振光);若电矢量的取向与大小都随时间作无规则变 化,各方向的取向率相同,称为自然光,如图3-26所示;若电矢 量在某一确定的方向上最强,且各向的电振动无固定相位关系, 则称为偏振光。 1.获得偏振光的方法 (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当自然光从空气照射在折射率为n 的非金属镜面(如玻璃、水等)上,反射光与折射光都将成为部 分偏振光。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特定值φ0时,镜面反射光成为完 全偏振光,其振动面垂直于射面,这时入射角φ称为布儒斯特角, 也称起偏振角,由布儒斯特定律得: 0tan n φ= (3-51) 其中,n 为折射率。 (2)多层玻璃片的折射,当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叠在 一起的多层平行玻璃片上时,经过多次反射后透过的光就近似于 线偏振光,其振动在入射面内。 图3-26 自然光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实验报告

学习资料收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偏振光的观测与研究 光的干涉和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质。本实验将进一步说明光是横波而不是纵波,即其E 和H 的振动方向是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光的偏振性证明了光是横波,人们通过对光的偏振性质的研究,更深刻地认识了光的传播规律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规律。目前偏振光的应用已遍及于工农业、医学、国防等部门。利用偏振光装置的各种精密仪器,已为科研、工程设计、生产技术的检验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方法。 【实验目的】 1.观察光的偏振现象,加深偏振的基本概念。 2.了解偏振光的产生和检验方法。 3.观测布儒斯特角及测定玻璃折射率。 4.观测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实验仪器】 光具座、激光器、偏振片、1/4波片、1/2波片、光电转换装置、光点检流计、观测布儒斯特角装置 图1 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1.偏振光的基本概念 按照光的电磁理论,光波就是电磁波,它的电矢量E和磁矢量H相互垂直。两者均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从视觉和感光材料的特性上看,引起视觉和化学反应的是光的电矢量,通常用电矢量E代表光的振动方向,并将电矢量E和光的传播方向所构成的平面称为光振动面。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振动方向始终在某一确定方位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或线偏振光,如图2(a)。光源发射的光是由大量原子或分子辐射构成的。由于热运动和辐射的随机性,大量原6-s内各个方向10子或分子发射的光的振动面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几率是相同的。一般说,在电矢量的时间平均值相等,故出现如图2(b)所示的所谓自然光。有些光的振动面在某个特定方向出现的几率大于其他方向,即在较长时间内电矢量在某一方向较强,这就是如图2(c)所示的所谓部分偏振光。还有一些光,其振动面的取向和电矢量的大小随时间作有规则的变化,其电矢量末端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的移动轨迹呈椭圆(或圆形),这样的光称为椭圆偏振光(或圆偏振光),如图2(c)所示。 图2 光波按偏振的分类 2.获得偏振光的常用方法 (1)非金属镜面的反射。 通常自然光在两种媒质的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反射光和折射光都将成为部分偏振光。并且当入

塞曼效应

SUES大学物理选择性实验讲义磁学 塞曼效应? 塞曼效应实验是物理学史上?个著名的实验。1896年,塞曼(Zeeman)发现,把产?光谱的光源置于?够强的磁场中,磁场作?于发光体,使其光谱发?变化,?条谱线会分裂成?条偏振化的谱线,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塞曼效应实验证实了原?具有磁矩和空间取向的量?化,并得到洛伦兹(H.A.Lorentz)理论的解释。1902年塞曼因这?发现与洛伦兹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塞曼效应仍然是研究原?内部能级结构的重要?法。 ?实验?的 1、掌握观察塞曼效应的?法,加深对原?磁矩及空间取向量?化等原?物理学 概念的理解; 2、观察汞原?546.1nm谱线的分裂现象及其偏振状态,由塞曼裂距计算电? 的荷质?; 3、理解法布?—珀罗标准具在观察塞曼效应中的作?,学习它的调节?法;学 习CCD摄像器件在光谱测量中的应?。 ?实验设备 FD-ZM-A型永磁塞曼效应实验仪,包括: 1、控制主机(提供电源及毫特斯拉计的读数显?); 2、笔形汞灯; 3、毫特斯拉计探头(测量磁场??); 4、永磁铁(提供实验所需磁场); 5、会聚透镜(将汞灯发出的光变为平?光束); ?修订于2011年9?28?

6、?涉滤波?(选出汞的546.1nm谱线); 7、法布?—珀罗标准具(产??涉图样,?以测量波长差); 8、成像透镜; 9、偏振?(垂直于磁场?向观察时,?于滤去σ成分的光,只让π成分的光 通过;沿磁场?向观察时,?以鉴别偏振?向); 10、导轨及六个滑块; 11、CCD摄像器件(含镜头)、USB接?外置图像采集盒以及塞曼效应实验分 析软件(采集塞曼效应产?的?涉图样,测量?涉圆环直径)。 三实验原理 1原?的总磁矩和总?动量的关系 严格来说,原?的总磁矩包括电?磁矩和核磁矩两部分。但是由于后者?前者?三个数量级以上,所以在本实验中可只考虑电?磁矩。原?中的电?由于作轨道运动产?轨道磁矩,电?还具有?旋运动产?的?旋磁矩,根据量??学理论,电?的轨道磁矩?μL和轨道?动量?P L在数值上有如下关系: μL=? e 2m P L,P L= √ L(L+1) (1) ?旋磁矩?μS和?旋?动量?P S有如下关系: μS=?e m P S,P S= √ S(S+1) (2) 式中e,m分别表?电?的电荷和电?质量,L,S分别表?电?的轨道?动量量?数和?旋?动量量?数。在LS耦合情况下,轨道?动量和?旋?动量合成原?的总?动量?P J,轨道磁矩和?旋磁矩合成原?的总磁矩?μ,由于?μ绕?P J运动,只有?μ在?P J?向的投影?μJ对外的平均效果不为零,?μJ与?P J在数值上有 如下关系: μJ=?g e 2m P J(3) 其中 g=1+J(J+1)?L(L+1)+S(S+1) 2J(J+1) (4) J为总?动量量?数,g为朗德(Lande)因?,它表征原?的总磁矩与总?动量的关系,?且决定了能级在磁场中分裂的??。

大学物理实验光的偏振思考题答案

1、首先,光强的计算并不是利用合成矢量来计算的,光强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振幅即矢量的模;其次,不论是人眼还是探测器,都不可能接收瞬时光强,即光矢量的振幅大小;最重要的一点,矢量的合成是有条件的,这一点物理光学中有很详细的解释,即必须是相干光才能合成,而自然光一般为非相干光。非相干光的光强叠加只是不同光线光强的简单叠加。因而,只要有光线,光强恒大于0。但相干光与此不同,会有等于0的情况。 2、因为其不是偏振光,所以光强I不发生变化。 3、光的偏振实验中,如果在一组相互正交的偏振片之间插入一块半波片,使其光轴和起偏器的偏振轴平行,则透过检偏器的光斑还是暗的。因为经过起偏器后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波片光轴平行,与波片光轴垂直方向没有分量,此时不发生双折射效应,经过波片后仍然是原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所以消光。 将检偏器旋转90度后,光斑的亮暗有变化,变亮,因为经过波片后仍然是原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检偏器旋转90度后正好与线偏振光振动方向一致。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波片的光轴和起偏器偏振轴平行,线偏振光经过后不改变偏振方向。我们知道线偏振光经过1/2波片偏振方向是要关于光轴(或者快轴,或者慢轴)对称的。当线偏振光偏振方向平行或者垂直与快轴或者慢轴时,波片不起改变偏振态的作用,不仅1/2波片如此,其它波片也这样。 4、用一个偏振片就能分辨。当自然光通过偏振片时,无论偏振片怎么旋转或者是静止(以光的传播方向为轴)光的强度都不会发生变化。 当圆偏振光通过偏振片时,保持偏振片不动,你会发现光的强度呈周期性变化,而且会出现消光。 当圆偏振光与自然光的混合光通过偏振片时,保持偏振片不动,你也会发现光的强度呈周期性变化,但不会出现消光。

塞曼效应实验讲义

塞曼效应讲义 教学方式及时间安排 讲解与实际操作,讲解35-45分钟,操作指导20分钟,学生动手操作120分钟,共200 分钟,4个学时。 一、实验的目的: 1.过观查塞曼效应现象,了解塞曼效应是由于电子的轨道磁矩与自旋磁矩共同受到外磁 场作用而产生的。证实了原子具有磁矩和空间取向量子化的现象,进一步认识原子的内部结 构。并把实验结果和理论进行比较。 2.掌握法布里—珀罗标准具的原理和使用,了解使用CCD 及多媒体计算机进行实验图 象测量的方法。 19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法拉第研究电磁场对光的影响,发现了磁场能改变偏振光的偏 振方向。1896年荷兰物理学家塞曼(Pieter Zeeman )根据法拉第的想法,探测磁场对谱线 的影响,发现钠双线在磁场中的分裂。 洛仑兹跟据经典电子论解释了分裂为三条的正常塞 曼效应。由于研究这个效应,塞曼和洛仑兹共同获得了190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这 一重要研究成就,有力的支持了光的电磁理论,使我们对物质的光谱、原子和分子的结构有 了更多的了解。至今塞曼效应仍是研究能级结构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塞曼效应的原理 当发光的光源置于足够强的外磁场中时,由于磁场的作用,使每条光谱线分裂成波长很 靠近的几条偏振化的谱线,分裂的条数随能级的类别而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塞曼效应。 正常塞曼效应谱线分裂为三条,而且两边的两条与中间的频率差正好等于eB/4πmc ,可用经 典理论给予很好的解释。但实际上大多数谱线的分裂多于三条,谱线的裂矩是eB/4πmc 的 简单分数倍,称反常塞曼效应,它不能用经典理论解释,只有量子理论才能得到满意的解释。 1.原子的总磁矩与总动量距的关系 塞曼效应的产生是由于原子的总磁矩(轨道磁矩和自旋磁矩)受外磁场作用的结果。在 忽略核磁矩的情况下,原子中电子的轨道磁矩μL 和自旋磁矩μS 合成原子的总磁矩μ,与电子 的轨道角动量P L ,自旋角动量P S 合成总角动量P J 之间的关系,可用矢量图1来计算。 已知: μL =(e /2m )P L P L = π 2h )1(+L L (1) μS =(e/m )p s P S =π2h )1(+S S (2) 式中L, S 分别表示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e, m 分别为电子的电荷和质量。 由于μL 和P L 的比值不同于μS 和P S 的比值,因此,原子的总磁矩μ不在总角动量P J 的延 长线上,因此μ绕P J 的延线旋进。μ只在P J 方向上分量μJ 对外的平均效果不为零,在进行矢 量迭加运算后,得到有效μJ 为: J μ=g m e 2P J (3) 其中g 为朗德因子,对于LS 耦合情况下 g=1+ )1(2)1()1()1(++++-+J J S S L L J J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