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天下观_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_天下观_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_天下观_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_天下观_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历史学】

“天下观”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杜永吉

(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它崇尚礼、德、仁等文化价值观念,希望构建一个“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注重运用政治、文化手段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军事与经济目标则较少重视,从而形成了以求和平、重防御、谋统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战略文化传统。 关键词:天下观;协和万邦;对外战略;战略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444(2006)0120096205收稿日期:2005210218

作者简介:杜永吉(19742),男,江苏邳州人,讲师,军事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研究。

在近代中西方文明相互撞击之前,中华文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而又成熟的文化体系,成为东亚文明的核心区。“这一文明的政治结构即东亚体系:核心地区与半边缘地区通过文化和经济交往形成一个同心圆状的东亚社会。随着文化的扩散,周边国家开始学习汉人的礼仪、儒家的文化,在政治军事制度上更是竭

力效法。”[1]28

中华文化不但对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东亚体系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不仅影响着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根本看法,也决定了他们对东亚秩序的价值追求。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一直试图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共处的天下秩序。在此过程中,孕育了中国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的战略文化传统,至今还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中国的对外战略行为。

一、中华“天下观”的形成及其秩序追求

“天下观”既是中国古代的地理观、世界观,

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观、价值观。从中华“天下观”的形成及其内容来看,崇尚礼、德、仁等价值观念是其文化核心。它体现了在高度发达的农

业文明熏陶下的中国先人对自己文化所产生的高度自信。由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孕育的中华伦理政治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规范,主张君主推行德治仁政的王道理想。由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文化特质的规范,几千年来中国追求的是文化立国、建设礼仪之邦的政治文化理念。“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历代统治者都把文化的化育作用摆到突出位置,文化成为建立和维护天下秩序的重要支柱。

(一)“天下观”与“朝贡体系”的秩序构建。“天下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己所处世界的看法,代表了他们的世界秩序观。在中华文化“天下观”中,“天下”不仅包括周边的少数民族,还包括周边的一些国家。中国封建士大夫们不但有志于实现中华和谐一体,还试图把这种理想目标推行到整个世界,以谋求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按照儒家关于社会秩序的思想,在东亚构建了一套礼仪制度,即“朝贡体系”。在“朝贡体系”中,作为中心的中国以文化规范来处理与各个国家间的关系,把和谐有序的东亚秩序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因此,“朝贡体系”也可以看作是夷夏关系的延伸和扩展。

“朝贡体系”从汉开始,经隋唐重兴,至明清

6

9

达到顶峰。特别是明太祖时这一秩序更加巩固,当时诸藩来华“朝贡”者有“迩者、安南、占城、真腊、百花、苏门答腊、西洋等三十国”[2]。根据《大清会典》所列属国表、赵尔巽所撰《清史稿》、王之春《国朝柔远记》等书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与中国有从属关系的国家主要有:安南(即越南)、缅甸、锡金、尼泊尔、暹罗(即泰国)、南掌(即老挝)、高丽(即朝鲜)、琉球、苏禄(即菲律宾)等。对于中国封建统治者来说,建立“朝贡体系”企图达到三个目的。政治上,形成“万邦来朝”的局面,显示“天朝”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望。军事上,通过类似于国内礼治秩序的构建,使中国与周边国家保持和睦友好关系。“中国既安而四夷自服”(唐太宗语),通过朝贡体制的构建,在“天朝”的四周建立一道“藩篱”,即“守在四夷”,作为“天朝”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缓冲地带,达到“保蕃固边”的目的。文化上,通过朝贡体制的构建满足一些国家学习、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并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在其国内实践中华文化。当然,对于邻国的统治者而言,受中国册封,以换取保护与支持,也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政治上,当国内人民起义威胁其统治时,求得“天朝”大国的保护和援助,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在军事上,当遭到外来侵略时,可以请求“天朝”大国保护和援助。在思想文化上,他们也乐于学习中国先进的思想文化。经济上,属国“进贡”的目的除了求得中国的保护外,还希望借此与中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以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总之,属国的统治者“朝贡”或“称臣纳贡”,只是一种接受“天朝”“洗礼”的象征,中国与四邻的关系只是一个形式上、道义上的“宗藩”关系,中国并不否定属国的独立和主权,不干涉属国的内政,相反地,当属国遇到内乱和外患时,它还要帮助属国,以尽保护属国的义务。属国虽同中国保持从属关系,但只是名义上的,“他们不受干扰地管理着自己的事务”,“彼此是通过一种政治上、道义上的承认而和平共处”[3]。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体现朝贡关系的光辉范例。

(二)“协和万邦”:天下秩序的理想追求。“朝贡”体制是东亚儒家文化圈中的一种特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模式,是以儒家文化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关系在国家对外关

系上的延伸,是儒家的等级秩序观念及其以“和”为主旨的价值观念在国家关系上的扩展和应用。“朝贡制度是儒家主张用于对外事务的一种办法,根据他们的主张,中国君主行使政治权力是有伦理依据的。正如仁君之能以德感召中国人民一样,他也必然会吸引化外的夷狄来到中国的朝廷上来。……既然皇帝受命于天统驭万民,他自宜对一切‘远方来人’表示仁慈的胸怀。”[4]140在朝贡关系的外交体制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把“德”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准则,“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是其一贯的外交政策。周边的藩属国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中原王朝进行朝贡以示尊崇,但是中原王朝往往会给予多倍于贡物的赏赐,藩属国的国王必须经过中国王朝册封,奉中原王朝正朔,但中原王朝有义务确保受其册封的王朝的统治地位,无偿地替其平定内乱,助其抗击外患。

建立在儒家伦理观上的“朝贡”体制不仅把“以诚待人”、

“以理服人”、

“以德怀柔远人”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还把“协和万邦”作为它的理想目标。“协和万邦”的理想追求最早是远古时中国内部处理邦国关系的原则,其要旨是道德教化为本,以修养好自身的道德、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以此去感化其它邦国,从而达到“协和万邦”,反映了中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主张。作为天下秩序担当者的“天子”要承“天”之德,推行德治仁政,用礼仪规范来维护天下秩序。“天子”不仅有责任用“德”的精神和“礼”的准则来维护本民族内部的和谐,处理好民族间的关系,还应当把德治主义推向天下,追求天下的和谐。因此,“协和万邦”逐步演化为中国封建王朝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原则,自汉文帝开始,通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朝贡体制的国际秩序。鉴于中华文明的相对先进性、中国的实力地位以及它的和平理念与和平主张,朝贡体制成为良好的和平安全机制,保证了东亚各个国家之间相安无事,和谐共处。“这种国际秩序本身并不能由周围各民族国家相互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来扩大。秩序的扩大和缩小,完全取决于‘中华帝国’皇帝‘德化’力量的大小。”[5]德的精神和礼的准则使中国成为东亚和平秩序的主要维护者。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这

79

种王道理想实质上是德治主义的政治主张,通过礼仪规范而建构社会秩序的和谐,对内求均、和、安,对外以德来人,来则安之。在中国文化中,德治主义一直是儒家的政治主张,它要求以德治国,追求一种通过礼的规范而建构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正如孟子云:“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不论对内的统治或对外统一天下的斗争,都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通过王道的理想而不是霸道的手段来维护国内各民族之间以及国家间的关系。以道德价值为目标,在中华“王道理想”的指导下,中华文化所追求的“天下”秩序是和谐一体与和平共处。当然,“协和万邦”的和平理想在中国历史上有时仅仅是一种现实追求甚至是一种理想状态。一种秩序能否实现不仅仅在于文化观念的规范和指导,还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实力作为后盾。文化上的自信是实现“协和万邦”的主观前提,因为只有在充分自信的前提下,中原王朝才能够以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对待少数民族,相信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和同化蛮夷的强大功能。而强大的经济、政治以及军事实力则是实现协和万邦的客观基础。在积贫积弱的宋末和明末,汉族知识分子普遍滋生的是文化民族主义情绪,特别强调夷夏大防,这种文化上的偏执和自大,实质上是实力失衡后在文化自信上寻求的一种精神发泄。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一旦中华民族失去了自身的实力,就会倾向于采取闭关自守政策,不再自觉履行维护东亚秩序的责任,这也会导致协和万邦理想的破灭。

二、秩序追求与中国战略

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

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在处理同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时,注重的是政治———文化取向,对军事和经济性目标,如领土扩张、军事强盛和经济增长则较少重视。[1]130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求和平、重防御、谋统一,就成为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主要价值取向。

(一)秩序上追求和平。中国传统天下观强调的是文化上的主动认同而不是武力征服,是王道理想而非霸道手段,因此追求秩序上的和平状态就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导价值。在秩序上

追求和平,是指中华民族强调文化上的王道教化,使周边民族、国家能够通晓中华文化的礼乐之道,从而达到四野宾服、万方来朝的“协和万邦”的理想状态。在中国的各个朝代里,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采取和平的手段来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对于周边国家,中国在一些王朝中也曾经发动过侵略战争,如隋朝、元朝的开国君主曾发动过征伐战争,但是这种侵略性的战争在国内一直受到道德规范的压力和谴责。对此,近代军事家蒋百里所作的评价尤为中肯:“历史上开疆辟土之豪杰,我国民未尝加以特别的赏识,而独于效死勿去之英雄,则啧啧焉诵之而犹有余欣。”[6]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士大夫们对战争的发动具有很大的舆论主导权,如果他们认为君主发动的战争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就会进行强烈抵制,甚至通过史书进行道德谴责。甚至少数民族的将领接受了中华文化,也会对君主的不义战争进行抵制。元朝世祖时期,身为“西夏将军”之后的昂吉尔,自己“领其父军,从征诸国有功”。当他知悉元世祖下令阿塔海等率领十万大军前往“教训”日本时,马上上疏劝阻,请求罢兵息兵。“一个战功显赫,以战争为其祖传事业的人,知道‘连事外夷’打的是不正义的、可以导致国内政治动乱的战争,并坚决地加以反对,正反映了蒙古上层集团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之下,它的成员也有人不再以穷兵黩武为荣了。”[7]实际上,外族统治者入主中原初期,往往乐于以武力对周边国家进行征伐,这是游牧民族尚武精神的延续。随着中华秩序的建立以及中华礼乐文化的熏陶,他们逐渐放弃了原有的黩武意识,转而接受中华文化德礼教化的王道理想,把万邦和谐的和平秩序作为主要的价值追求目标,认为有德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即对内实行仁政,获得民意,就可以不战自胜。

(二)军事上注重防御。在中华文化构建的天下秩序中,“重内轻外”是其安全追求的明显特征。在汉、唐、宋、明、清等朝代有作为的君主看来,只有国内政治清明,君臣和睦,民众归心,经济发展,制度健全,才可能抵御外侮,安定四方。他们把安全追求的重点放在内部安定上,对外只是实行军事防御,这种战略思想的形成可以视作传统民本主义政治思想的延伸和具体化。依照民本主义要求,作为最高统治者,主要任务不是对外征伐和开疆拓土,而是行“仁政”

89

和“王道”,增进民生和保证社会秩序的安定。在这种安全目标的指导下,军队的主要使命与任务就是自卫与防御。明代万历年间来华的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他来华前曾遍游南欧列国以及印度)指出,明朝的军队是他所见到过的世界上数量最庞大、装备最精良的军队,但这支军队完全是防御性的,中国人没有想到过要用这支军队侵略别国。[8]

实际上,中国在军事上注重防御同北方游牧民族的安全威胁直接相关。早在春秋时代,当中原大国争霸图强之际,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几十个部落和方国已对中原地区构成了严重威胁。抵御游牧民族的骚扰和攻击,是关系农耕民族性命攸关的大事,也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历史主题。相对于游牧民族,汉民族强调文化礼仪制度上的优越性。夷夏之分的实质并不在于强调种族上的不同,而在于文化上的差别。华夏族之所以将少数民族称为蛮夷之族,其文化内涵就是华夏族认为少数民族崇尚武力,常以武力侵袭农耕民族的日常生活以及掠夺他们的劳动成果。这种野蛮的侵略行为在崇尚礼乐文明的华夏族心目中自然是不文明的。从军事上讲,农耕民族为了确保自己安居乐业,对于游牧民族的掠夺和入侵,只有实行积极防御的战略。正因为如此,文化观念上的自信与军事上的防御就成为中原王朝对付游牧民族并行不悖的手段。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袭几乎成为历代王朝的共同任务。中原王朝的每一次出击,总是在取得一定胜利后即收兵防边,进攻适可而止,其战略重点是确保广大农业区的安全,而从未以征服为业。“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表达了农耕人特有的国防意识,无论是修筑长城也好,飞将军李广出征塞外也好,都是为了防范“胡马”南下。诚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过蒙恬、卫青、霍去病这样征服匈奴的军事家,也有过戚继光、郑成功这样的海战英雄,但他们不是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保家卫国,就是为了收复失地,保卫中华民族的领土完整,捍卫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中华构建的“朝贡体系”中,既然是以礼仪关系为其主要的形式,并以礼仪为其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的总体原则,在性质上便不是以“暴力”为其价值取向和精神动力。“进贡制度毕竟基本上是一种防御性的制度。

这种制度更多地是建立在儒学伦理观和文化优越感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和军事支配的基础之上。”[9]

当然,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追求是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作为后盾的,否则整个和平秩序的追求将难以达成。在东亚历史上,日本对朝鲜的几次侵略都与中国军事力量的软弱无力有关,从而导致整个东亚秩序的动荡。由此可见,中国在军事上软弱无力,不能在东亚地区的国家边境以及邻近海面上维护和平,既危害中国人本身的国家利益,也不利于它的“藩邦”、

“属国”的国家利益。换句话说,“黩武主义的天朝,不利于‘天朝礼治体系’;军备缺失的天朝,亦不利于‘天朝礼治体系’”。“这就是说,中国的一定的军事力量和战斗能力,本来就是‘天朝礼治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得以开张大吉的一个重要条件。可以说,是整个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0]可见,要维护秩序和谐的朝贡体制,就需要中国的军事力量采取积极的防御战略。因此,无论是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还是维护朝贡体制的和谐秩序,军事力量的有效防御同文化的感召力同样不可缺少,并成为中华战略传统的主要特征。

(三)文化心理上谋求统一。对于中华文化而言,天下的秩序不仅指华夏所居之地,还包括“四夷”的广大地域。先秦儒家认为“四海之内皆兄弟”,“四海之内若一家”,就是把四海之内的所有人民都视为同胞兄弟,这是中华大一统思想的发端。与此同时,先秦诸子百家无不鼓吹统一天下的思想,把天下统一作为至高的原则,作为理想来追求。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汉族坚持大一统思想的传统,少数民族也有大一统思想,以统一天下为己任,致力于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政权。少数民族的大一统思想的形成与他们认同中华正统观是分不开的。他们自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认为华夷之别只是在于文化上的差别,只要认同中华文化,接受中华的礼仪政治体制,就具有中华民族的正统性了。十六国时期前秦统治者苻坚,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辽太宗耶律德光,元世祖忽必烈,以及清朝历代皇帝,都以汉族正统文化的继承者自命,积极推行历史上传统的汉族理想的治国之道,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与统一。

正是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以及对中华正统性的共同追求,使中华民族的统一意识由政

99

治上的大一统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主要来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种天下意识逐步演化成了极富尊严感的华夏民族自豪感的“自我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使谋求统一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形象地表达了华夏子孙渴望国家统一的赤子情怀。美国学者费正清写道:“统一,这个理想的信念在中国人的思想上,久已同没有内战从而同内部的安定、秩序和繁荣联系在一起。这个信念从清皇朝那里又获得了新生。……在清朝统治下巩固这整个地区的工作,近几十年已由扩大了的汉民族所采用,先后被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继续实行。在中国2000年的政治史中,显然可以看出节奏和顿挫。自古以来,即使当时的战争可能蹂躏了中国,大多数的中国人总是绝对相信,统一是会重新实现的。”[4]96可以说,谋求国家和民族的统一已经深深地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心理和文化信念,成为中华民族能够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之源。

参考文献:

[1] 朱宁,等.变乱中的文明[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0.

[2] 张廷玉,等.明史:外国卷5[M].北京:中华书局,

1974:840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资产阶级学者是怎样认识

中国历史的: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58:

665.

[4] [美]费正清.中国与美国[M].北京:世界知识出

版社,2000.

[5] [日]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上册[M].北京:商

务印书馆,1980:12.

[6] 蒋百里.国防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46:112.

[7] 黄枝连.亚洲的华夏秩序[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2:299.

[8] [意]利玛窦.中国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M].南京:江苏人

民出版社,1996:349.

[10] 黄枝连.东亚的礼仪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

学出版社,1994:559.

责任编辑:仇海燕

(上接第58页)

完全信息和“有限理性”。为什么对物理学允许的事,对经济学就不允许呢?经济学何罪之有?!

通过以上对三段论、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和理论假说真实性或虚拟性的分析已经知道,结论的有效性并不依赖于前提的真实性。并且,从逻辑上讲,形式逻辑是管不了大前提的,形式逻辑也不关心前提的内容真实与否,只关心形式的正确与否。逻辑的功用等于传递真理。经济学家博兰对这个问题看得透彻,博兰认为,倘若你的论据是符合逻辑的,则每当你的全部假设为真实时,则你的全部结论也将为真实的。倘若你的论据是符合逻辑的,则在任何时候,任何一项结论若是假的,则你的假设也不能全部都是真实的。这是符合逻辑关于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有之必然,无之不必不然”的规则的。

尽管对于工具主义的只关注效用等方面观点,我们持保留态度,但是对于弗里德曼的结论的正确性不依赖于前提或假说的真实性这一点,我们应该给予逻辑上的肯定。

参考文献:

[1]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

出版社,1982:49.

[2] 弗里德曼.实证经济方法论[M]//弗里德曼文萃.

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202.

[3] 金岳霖.形式逻辑[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

[4]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形式逻辑:修订

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8. [5] 杭州大学等十院校《逻辑学》编写组.逻辑学[M].

甘肃:甘肃人民出版社,1980:4.

[6] 劳伦斯?A?博兰.批判的经济学方法论[M].北

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5.

[7] K oopmans,T.Three Essays on the State of Eco2

nomic Science[M].New Y ork Mc Graw-Hill

Book Co,1957:233.

[8] 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M].石士钧,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1992:116.

责任编辑:王荣江

00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桐坪中学彭水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思想资源。 早在先秦典籍《尚书?舜典》中就有“八音克谐,无相伦也,神人以和”的记载,《左传?襄公十一年》中也有“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其后,“和谐”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哲学概念,并进而演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中华民族重要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就其主体而言,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传统思想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法天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强调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依归。庄子进一步发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保持协调,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的境界。道家的这种“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主张有机地、整体地去看待天地间的万事万物。儒家对“天人合一”的思想进行了许多阐发。《礼记?中庸》中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和谐发展。人不是万物的主宰,而应实现天人协调,“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周易?乾卦?文言》)。宋代思想家张载在总结前人“天人为一”、“天人相参”说的基础上,首次使用了“天人合一”四字,并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指出天地万物本来就是一个和谐的宇宙家庭,人与人是兄弟,人与物是朋友,相互之间应该亲密无间,共存共荣(《西铭》)。这种“民胞物与”的境界,既是张载广大深厚的宇宙情怀的表现,也是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重要内涵之一。2..和为贵:人际关系和谐的思想 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主张“和为贵”,宽和处世,从而创造人际和谐的社会环境。《尚书?尧典》中,就有人与人之间应当如何和谐相处的记载。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兰文化课程论文题目: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兰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细水长流,博大精深,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和精神慰藉。在这博大精深中蕴含着历代哲人仁者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感激,以及心灵的寄托与安放。陶瓷兵俑巧夺天工;万物生息奥妙无穷;在人类与自然无声的交流中,上下五千年的荣光因此而生。 一木一心声,一花一世界。然而不是所有的花都能成为一种不朽的文化。“一株兰草千幅画,一箭兰花万首诗”。享有“花中君子”、“王者之香”称号的兰花确是中华岁月长流里千万花丛中最令人心神俱震的奇葩。 兰花是一种珍贵、神奇的草本植物,她生长在深山野林,“长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高洁清雅,枝叶典雅,花朵幽香清新。她是一种精神、一种艺术、一种情怀与境界,是植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一种文化。 兰渗透了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因她的清逸典雅,入诗入画入乐,直至入了人心,成为亘古磨不灭的精神。 于是,默默演奏着生命乐歌的花之君子,步入了得志亦或失心的诗人的生命。“移入室中须坐久,自闻香气胜群花。”齐白石毫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忽忆往时坊巷里,绍兴音唤卖兰花。”叶圣陶于兰中看到了往事旧尘;“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鲁迅于芳香中表明沉思;“幽兰奕奕待冬开,绿叶青葱映画台”“浅淡梳妆

原国色,清芳谁得胜兰花”。千古流传的吟咏只因将兰当成了知音,只因她一朵欲待绽放的花蕾便成就了中华文化中浓重的一笔。 兰是一种艺术,她静静舒展的叶瓣惊艳了艺者的眸子,铺就一张灿若银辉的画卷。国画重在神似,在对兰花的描写中同样着意于兰的神韵与秉性。不同的画家画兰都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在写意画中,画家笔下的兰花多用水墨来表现兰花的美丽叶态和花质的素洁,追求天生素质、大朴大雅的神韵。兰花还象征着高尚的友情,比喻同心同德、亲密无间、有意长存,也可以比喻夫妻间情投意合。 兰字多是对美人的称谓,兰花亦是美丽的象征,若是巧用几抹颜色点缀在叶中,更是有一番风韵。一幅好的兰花作品经高手处理后的兰叶似翩翩飘动,灵动自有清韵在,比自然中的更为美丽。 入诗入画,如诗如画,在乐者的耳中,她似轻捷跳动的音符,心神起舞,心驰神往。回眸一曲《兰花草》,惊鸿一瞥《俏兰花》。那醉人的音律,扣人心弦,翩若君子,皎若皓月。成为中华洪流中涓涓的一汪清泉,透彻人心,熠熠生辉。 被人历代吟咏的,除了朗朗上口的诗句,优美的画卷,涓涓的乐声,最为重要的是那丛中屹立的清洁高傲,那是君子之清,君子之骨。 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的精神气质,象征不为贫苦、失意所动摇,仍坚定向上的人格。爱国诗人养兰、赞兰,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世人皆浊我独清的气节。中国现代文学家、政治家、思想家从小钟爱兰花,他与兰花的深厚情缘,为兰文化增添了风

关于观看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后感

关于观看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后感 关于观看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后感自从今年2月6号开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到现在已经7个月了。通过学习传统文化特别是《弟子规》,很受教育。最大的体会就是:做人必须孝敬父母。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所以孝是基础。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这个人的品德可能就有问题。 我的父母对我们姐弟三人非常疼爱,从衣食住行到工作样样挂在心上,即使现在我们都成年了照样如此,好像我们总也长不大似的。反观自己,对照《弟子规》,那真是大不孝了。比如,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有时和父母不一致,父母的观点明明是错误的,可他们就是认为是对的,自己往往会不耐烦,甚至有时说话还很呛;再比如去地里干活,父亲很少歇一会,还好靠晌,春秋天还可以,夏天真是受不了,我怕七十多岁的父亲累着,总是摧他歇会、别靠晌,可他就是不听,自己有时就着急;还有,虽然离家不算远,也不是经常回家,有时连个电话也不打等等,和父母对自己的爱相比真是连十分之一也没有,这些需要在今后认真加以改过再一个体会,就是吃亏是福。我的父母非常淳朴,也很本分,很乐于助人。我小的时候,记得谁家有事需要帮忙,就是自己的事不干,父亲也会去给别人帮忙。因为他干活实在,都愿意找他,没有帮不到的人家。盖屋这样的大活,

过去都是找人帮忙,不想现在都花钱包出去。有一次我记得很清楚,父亲牙疼,疼的坐都坐不住,在院子里转圈。别人家盖屋请他去帮忙,母亲不愿意,因为吃饭有点热气都不行,那么多人不可能有人照顾他。父亲就和母亲急,硬是忍着疼去了。有个远方叔叔,他父母去世的早,父亲就经常叫他到家里吃饭。别人都说父亲傻,可他不管别人怎么说,照样按他的想法去做。都说老实人吃亏,可也有得到回报的时候,去年父亲脑梗住院,正好赶上麦收,我也不能回去,是别人帮忙收的,并且给运到家里。今年清明节前,给我爷爷奶奶迁坟,进料压了别人的麦子和春地,父亲给人家送去200块钱,人家说什么也不要,我又买了一箱酒,父亲给送去,第二天人家又给送回来了。迁坟这个活是包出去的,咱把钱给人家包工头,后来有的不要钱,有的少收点。我和父亲都过意不去,可人家就是不要。这个人情以后有机会再还吧。所以说,吃亏是福。 关于观看中华传统文化的观后感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我,是一次很大的心灵震撼。在这个被西方的风俗习惯及思潮日日侵扰的今天,在这个人人拜金的物欲横流的今天,学习传统的优良的东西,渐渐被大家觉得稀奇了。这是为什么?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管是对历史负责,还是对未来负责,都应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文化

最美家乡——沧州市东光县 农学院11级兽医3班尚晓敏东光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位于华北平原河北省东南部黑龙港流域下游。2002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东光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大北京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距北京市250公里,距天津市160公里,距济南160公里,与黄骅港、沧州海关相距90公里,为两省三市六县交界地。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是冀东南重要的商贸、交通要地。京沪铁路、104国道、京沪高速公路纵贯全境,省级千武路横穿而过。刚建设完的京沪高速铁路,还有即将开工的邯黄铁路, 东光县工业基础雄厚,已经形成化工、包装机械、塑料、棉花加工四大特色产业,被誉为化工之乡,“中国纸箱包装机械之乡”、“江北塑料第一乡”、“河北棉花之乡”。 东光县历史悠久,于公元前202年置县。历史上名人辈出,是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故里,马致远墓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剧表演艺术家荀慧生、清末武术家霍元甲都是东光人。普照公园内的铁菩萨为全国最大的座式铁佛,与沧州铁狮子、景州塔齐名。 东光县旅游资源有: 1、铁佛寺大雄宝殿铁佛寺位于旅游区正中央,占地面积7334平方米,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配殿,为一组古朴典雅雄伟壮观的仿宋古建筑群。山门正中门楣上"铁佛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由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亲笔书写。天王殿和大雄宝殿的鎏金匾额,则出自中国末代皇帝的胞弟,爱新觉罗.溥杰之手。铁佛寺内共有佛像33尊,其中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高8.24米,重48吨,是我国最大的座式铸铁佛像。 2、马致远纪念馆马致远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县城铁佛寺旅游区内。总占地面积3320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604平方米,总投资近100万元。2002年9月9日奠基,9月18日破土动工,坚持建筑景观小巧、精致的要求,追求平和、宁静的氛围,营造起浓厚的文化氛围。马致远纪念馆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小巧玲珑,以马致远生活经历为主线,以元代木结构建筑为主体,包括正门、正厅、东西亭、游廊等建筑,力求创造出元代散曲、戏剧浓厚的元代历史文化品位,体现元曲大家马致远的文化风采。 3、荀慧生纪念馆荀慧生纪念馆工程于2006年11月27日奠基,2007年7月31日动工建设,投资140万元,于2010年6月1日建成开馆。纪念馆位于河北省东光县铁佛寺景区内马致远纪念馆北侧,占地面积2335平方米,仿古建筑面积1079平方米。为砖木结构仿清古建筑群,其采用北方四合院布局,与南方园林风格相结合的造园手法,主要包括南北中轴对称式二进院落,进人大院,对面墙上是“苟慧生”

_天下观_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历史学】 “天下观”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杜永吉 (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它崇尚礼、德、仁等文化价值观念,希望构建一个“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注重运用政治、文化手段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军事与经济目标则较少重视,从而形成了以求和平、重防御、谋统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战略文化传统。 关键词:天下观;协和万邦;对外战略;战略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444(2006)0120096205收稿日期:2005210218 作者简介:杜永吉(19742),男,江苏邳州人,讲师,军事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研究。 在近代中西方文明相互撞击之前,中华文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而又成熟的文化体系,成为东亚文明的核心区。“这一文明的政治结构即东亚体系:核心地区与半边缘地区通过文化和经济交往形成一个同心圆状的东亚社会。随着文化的扩散,周边国家开始学习汉人的礼仪、儒家的文化,在政治军事制度上更是竭 力效法。”[1]28 中华文化不但对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东亚体系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不仅影响着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根本看法,也决定了他们对东亚秩序的价值追求。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一直试图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共处的天下秩序。在此过程中,孕育了中国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的战略文化传统,至今还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中国的对外战略行为。 一、中华“天下观”的形成及其秩序追求 “天下观”既是中国古代的地理观、世界观, 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观、价值观。从中华“天下观”的形成及其内容来看,崇尚礼、德、仁等价值观念是其文化核心。它体现了在高度发达的农 业文明熏陶下的中国先人对自己文化所产生的高度自信。由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孕育的中华伦理政治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规范,主张君主推行德治仁政的王道理想。由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文化特质的规范,几千年来中国追求的是文化立国、建设礼仪之邦的政治文化理念。“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历代统治者都把文化的化育作用摆到突出位置,文化成为建立和维护天下秩序的重要支柱。 (一)“天下观”与“朝贡体系”的秩序构建。“天下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己所处世界的看法,代表了他们的世界秩序观。在中华文化“天下观”中,“天下”不仅包括周边的少数民族,还包括周边的一些国家。中国封建士大夫们不但有志于实现中华和谐一体,还试图把这种理想目标推行到整个世界,以谋求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按照儒家关于社会秩序的思想,在东亚构建了一套礼仪制度,即“朝贡体系”。在“朝贡体系”中,作为中心的中国以文化规范来处理与各个国家间的关系,把和谐有序的东亚秩序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因此,“朝贡体系”也可以看作是夷夏关系的延伸和扩展。 “朝贡体系”从汉开始,经隋唐重兴,至明清 6 9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中华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而行,是依靠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

中国传统文化读后感

中国传统文化课后感 学期的选修课就这样匆匆的告于段落了,我感慨。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被中国传统文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但我们仍有必要系统地学习我们的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中让我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于修生养性,提高自身素质!格物致知,发展社会经济!而我在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知识,因为传承让我们更加理性的了解历史而发展会要我们更加理性的创造未来。因为文化影响着后来者,后来者又传承、修正并补充着文化。在历史进程中,文化在碰撞中平稳地发展与进步着,波澜不惊。而现代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提起传统文化,成长于文化断层期的我们多数没有什么清晰的概念。即使有所涉猎可能也会感叹地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也有人可能会说:在现今时代,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太保守了。传统文化究竟是不是过时了?对我们当前社会还有没有价值?我们通过下列的事实来证明她亘穿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和日益凸显的社会利益, 类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作为文化主体保留至今。以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的中国在世界上存在了长达五千年,对比在历史上强盛一千多年的罗马帝国,却早已不复存在。二战后的日本,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固有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以兼收并蓄的方式

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后期的封建社会里一定程度上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作用。但仍然有与现代化融合从而促进现代化成功实现的诸多营养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东亚价值观”仍是亚洲各国发展的文化基础,而且还受着那些“文明过度”的西方学者的特别青睐——认为在中国这种以伦理主义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中可以寻求到医治由“过度文明”带来的“文明病”的良方。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 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的价值,强调以民为本。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天地之间,莫贵于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主张治国须利民、裕民、养民、惠民。我们继承发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人当做主体、把人当做目的,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坚韧刚毅,强调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历经挫折而不屈,屡遭坎坷而不馁,靠的就是这样一种奋发图强、坚韧不拔的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所展现出的进取精神、创造热情与顽强毅力,在应对各种艰难困苦和严峻挑战中焕发出来的伟大力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

中国传统文化大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奠定了人的一切文化与思想行为。接受古老的人类文化的教育熏陶,就深知道德底线存在,能够辨别基本善恶。理解传统人的理念和道德文明就容易处理好人际关系,明确人生价值观念,提升人伦道德。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源头,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她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提升社会道德完善审美观的作用,表现出来的是民族内涵和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古代时候“华”这个字和“花”的意思一样,引申为美丽而有光彩,古代中原地区的人们,认为自己居住在衣冠整齐而华丽的文明地区,所以自称为华。作为华复民族,我们的历史文化就象花一样鲜艳美丽。民族风俗凝聚着人民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中国历史的画卷把我们民族的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如诗如画的山水园林,叹为观止的民间艺术,让人折服的诗词曲赋,可歌可泣的历史典故,书法国画,大着名书,民间传说等等。 中华传统文化在影视界、商界、艺术界、饮食业、旅游业、建筑业等行业里都常常用得上,对增加创作灵感,丰富作品素材,合理布置家居,活跃思维,婚嫁做寿以及社会交际等都起很好的作

用。当你还是用筷子吃饭,过传统节日过得有滋有味时,身为中国 人的你就更应该了解多些中华传统文化。 何谓“十才子书”? 所谓“十才子书”,指的是这样十部作品:一、《三国演义》;二、《好逑传》;三、《玉娇梨》;四、《平山冷燕》;五、《水浒传》;六、《西厢记》;七、《琵琶记》;八、《花笺记》;九、《斩鬼记》; 十、《三合剑》。它们中有小说、传奇和戏曲。有第一流的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优秀的戏曲《西厢记》、《琵琶记》;但也有滥竽充数的,如《三合剑》。即使名列第二的《好逑传》、名称第三的《玉娇梨》和名列第八的《花笺记》,也由于格调不高,落入才子佳人小说的俗套,在中国文坛的影响也极微。因此,所谓“十才子书”的选择和排列,本身就是荒唐可笑的。有人说此出自金圣叹,恐怕不确。 古籍名称的由来 初涉古籍的人,往往为古籍的名称所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古人着作集名的由来,也是有规律可寻的。 以作者本名作集名,如唐代诗人杜审言的诗集称《杜审言集》。 以作者的字或别号作集名,如曹植字子建,集名即为《曹子建集》。 以作者的籍贯作集名,如唐代张九龄为曲江(今属广东)人,集名

中国的崛起与传统文化

中国的崛起与传统文化 中国崛起不只是物质力量的崛起,而是文明的崛起。如果没有文明的崛起,中国崛起即使成功,也只是短暂的。而中华文明在信息时代,全球化时代和欧洲革命时代的崛起,意味着中华文明一定要成为普世文明。 中国崛起将具有文明史意义,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上朝贡体系中的国家共同分享着这一文明,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中华文明提供了解决群体生存中面对的各种问题的办法,这构成了她的软力量。然而随着中国的衰微,文明也相应地失去了吸引力。在近代整个转型过程中,中华文化节节败退,无法应付接踵而至的问题。而伴随中国的崛起,中华文明面临了复兴的机遇。有不少学者同意,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但是,这毕竟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 一个国家能否保持国家安全与繁荣昌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战略文化的先进性。有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大国总是吸纳、融合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形成自己更有活力的战略文化。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世界大国,有着与西方不同的独特价值观、传统、文化和民族理想,一成不变的地缘战略环境、民族愿望的一致性、一种连续不断又逐渐演化的战略文化是中国得以保持其统一、和平、防御战略思想的理想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必须清楚认识和牢牢把握自己的根本利益和力量,制定和实施符合本国原则和利益、符合国家力量条件、有助于实现国家战略目标的大战略。大战略的选择及其实施,既受到战略文化的制约,又需要战略文化的支撑。鉴于此,在当前的国际、国内情势之下,如何在道德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构建成熟的合作型战略文化,已经成为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核心前提之一。 传统文化在20世纪的流失, 当代与过去文化在传统文化上的浅薄, 都使我们必须面对复兴传统文化的使命。中国为了“走向西方”,“与西方接轨”, 已付出了沉重的“文化撕裂”的代价。我们必须重新找到在世界面前自己的文化形象。当然,复兴并不是去复古。我们要以现代的意识去寻找复兴之路,发掘自己的传统文化的源头。凡事都要有个“名”, 有理论上的合法性。只有从中国自己的文化源流中寻找当政立国之“名”,或理论上的合法性,才能平复中国的“文化撕裂”。因此,我们不能丢掉自己的文化源泉,而简单地移植外来文化。中华文明的继续生存,取决于中国重新肯定自己的中华个性。其实,对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尤其是正在进步和崛起中的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自我寻根原本是必须要做而且一定要做好的。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够在将本民族传统文明自我阉割后,仅仅依靠某种单一的政治说教实现发展,只有通过传统文化来实现文化的新生和现代化,才会在文化本质上现代化。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诸葛亮与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中,诸葛亮是最为声名煊赫的。人们不仅把他作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给予高度评价,而且注重他的思想、品德、意志、作风和智慧,把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具象化的典范,寄托了无限的崇敬。诸葛亮能够成为一位千古传颂,有口皆碑,中外知名的人物。这是一种少有的文化现象。研究这种现象形成和发展,是一项极为有益的工作。 一诸葛亮对传统文化的承袭与发展 诸葛亮出生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时代。随着东汉帝国的瓦解,名教、经学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兵家、法家、道家、纵横家、农家、墨家的思想又活跃起来,出现了思想解放的新局面。这种局面,为诸葛亮青少年时代博学诸子典籍,广泛吸取文化遗产,提供了条件。 东汉末年,全国到处一片荒废残破,而荆州一地却是例外。“自中平以来,荆州独全;及刘表为牧,民又丰乐”(《三国志·刘表传》注引《搜神记》)。诸葛亮就是在这个时候(兴平元年,194年)跟随叔父玄来到荆州首府襄阳,投靠刘表。这时的襄阳,人才济济,教育事业尤其是私学兴盛,学术空气浓厚,思想开放,经世致用成为思想学术界的大趋势。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使诸葛亮能够广泛地师从有造诣的名士,而且使他能够密切联系实际,观察时事,形成独到的,深邃的见解,成为“识时务”的俊杰,以至在他出山的时候,就能够拿出《隆中对》这样的千古奇策。 总览诸葛亮的言论著述和政治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他毕生为统一中国而奋斗不已的行动,正是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实践。他以儒家的忠信仁义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后出师表》说得很明白:“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讨贼,才弱敌强也;然不讨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他明知必败,仍要坚持。在这里,道德是第一位的。成败利钝则是次要的。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大一统思想和忠信仁义的道德标准,使他坚定地“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以致“志决身歼”,完成了他悲剧般壮美的一生。当李严劝诸葛亮宜受九锡时,他回答说:“今讨贼未效,知已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三国志·李严传》注引《诸葛亮集》)对于义利的取舍,他是舍利取义的。 诸葛亮思想中儒家思想占主要成分,但这并不是说,他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作为一个政治素养端粹,有主见,有报负的政治家,他的心目中不存在学派的界限,而是吸取各家之长,摒

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感10篇

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有感10篇 近日,学院南路街道新谊社区党总支特地举办了一次传统文化集中学习,在学习中,我们深刻的了解到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我们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只要精诚团结、共同奋斗,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实现梦想的步伐! 【篇十】 传承文化,从小做起,要以德为本。孔子提倡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并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五常。以德为本不仅是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的道德评价标准,也是中华民族朴素的为人之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天下为公与人为善优秀传统文化

中的思想观念、美德情操陶冶着人们的心志,滋养着人们的心灵。所谓根本,就是事物的本源。根本不美,枝叶茂者,未之闻也。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强基固本尤为重要。民族的文明基因,文化的根源血脉,都要靠祖国的下一代不断传承。 从小做起,更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好的习惯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一件件小事逐步形成。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受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影响,各方面都要为文化传承营造良好的环境。大人要做好榜样,学校要组织好教育,社会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人必先正己,正己才能正人, 传承文化,不但要树立榜样,还要记住历史。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历史是国家的根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留住血脉,才能走向复兴。习总书记反对语文教材去中国化,指出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立德修身,广大青少年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约束自身行为,才能更好地影响身边的人,一起加入净化社会环境的队伍。无论是《论语》《道德经》《资治通鉴》等经典著作还是流传千古的诗歌名篇,其中对仁、义、礼、智、信的弘扬,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同时也饱含着温文尔雅的人格养成。 广大青年要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对广大青少年朋友躬身践行、以身作则,很有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

一、名词解释 新儒家: 新儒家是指民国新文化运动以来全盘西化的思潮在中国的影响力扩大,一批学者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仍有价值,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存在永恒的价值,谋求中国文化和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特征是与西方近代民主,科学思想交流融合。鹅湖之会: 比喻具有开创性的辩论会。出处: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大乘佛教: 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大乘,是大的车乘之意。在佛教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教法中,菩萨乘(或佛乘)为大乘教法。 慎独: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意思是说,严格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 内圣外王 内圣外王,指内具有圣人的才德,对外施行王道。 四谛: 又作四圣谛。谛,意为真理或实在。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即:(1)苦谛:指三界六道生死轮回,充满了痛苦烦恼。(2)集谛:集是集合、积聚、感招之意。集谛,指众生痛苦的根源。谓一切众生,由于贪、瞋、痴等造成种种业因,从而感招未来的生死烦恼之苦果。从根本上来说,众生痛苦的根源在于无明,即对于佛法真理、宇宙人生真相的无知;正因为无明,众生才处于贪、瞋、痴、慢、疑、恶见等等烦恼之中,由此造下种种恶业;正因为造下种种恶业,又使得众生未来要遭受种种业报。这样反复自作自受,轮回不休。(3)灭谛:指痛苦的寂灭。灭尽三界烦恼业因以及生死轮回果报,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称为灭。(4)道谛:指通向寂灭的道路,主要指八正道。佛教认为,依照佛法去修行,就能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到达涅盘寂灭的境界。 涅磐: 涅槃为佛教教义,指佛教修习中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和最高理想境界,一般指破除烦恼后所证得的不死不灭,超越生死,永恒安乐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死轮回之迷界而获得觉悟,

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中国文化的发展策略 摘要: 文化反映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演进。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造的积累,认识的模式,交流的媒介和行为的规范。它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宗教信仰、文物典章、风俗习惯、哲学美学等许多方面。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格。它对人类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发展不但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水平,也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强大程度。 关键词:文化,民族精神,战略,中国特色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们可以看到文化的重要性,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的祖祖辈辈在中国大地上留下了文明的足迹,我们接受的是儒家文化的熏陶。自古中国重视文化的发展,每个时代的统治者都对文化很是重视,在21世纪的今天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被各个大国重视,并制定相关策略发张自己国家的软实力。 据我们所知,文化是人类后天的创造。文化反映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演进。它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创造的积累,认识的模式,交流的媒介和行为的规范。它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科学技术、道德伦理、政法制度、宗教信仰、文物典章、风俗习惯、哲学美学等许多方面。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品格。它对人类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文化的发展不但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水平,也标志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国力和软实力强大程度。 今天,文化的相当部分还直接表现为生产力,出现了具有极大经济价值的文化产业。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往往体现在它的影响上。即文化的发达程度和先进程度所产生的魅力,包括对本国和本民族所产生的凝聚力与对它国它民族所产生的吸引力。文化越发达越先进,它作为软实力的影响就越大越广泛!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强大,不独表现在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强大上,还需要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强大。因而对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发展文化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发展文化不仅需要战略的眼光,还需要审时度势地制定正确的文化发展战略,以求扬长避短,升优汰劣,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当今世界的总格局中实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

鲁迅的创作受到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论述鲁迅在传统文艺上的继承与创新。继承在哪?突破在哪?发展在哪? 继承: 1、“托尼学说,魏晋文章”。鲁迅本人及其文章都有魏晋名士风采,他的叛逆、异质、激愤的性格似乎有稽康,徐渭等人的特点,在他的杂文中也有表现。 2、他的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继承传统史传、传奇等白描手法。 3、他的带有批判讽刺类的小说及杂文有《儒林外史》、晚清谴责小说的讽刺个性。 4、《野草》中融有大量的意象就直接取自庄子、离骚、和佛经。 5、《朝花夕拾》中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描写带有传统戏曲与民间传说的影响。 6、《故事新编》古今杂糅的手法,古既是取自古代神话、传说、史书记载 如果要说鲁迅的小说从中国传统小说里学习了什么的话,也只有从他高度评价《儒林外史》这个角度来看,从《孔乙几》里面很可以见到影响,一方面是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怜悯和讽刺,另一方面是在刻画人物方面并非象西方小说那样大段大段的描写,而是抓住最具特点的地方寥寥几笔传写精神。另外他曾专门研究小说史,也曾编辑过《唐宋传奇集》,他用笔的精练是否受了唐宋传奇的影响呢? 中国现代小说的文体,是吸收外国小说的文体艺术而对传统的拟话本加以改革形成的,鲁迅先生是这一改革的伟大旗手。 我个人的观点是:其一,先生深受中华古典文学的滋养;其二,从文风而言,先生传承了魏晋南北朝沉郁的风格;其三,先生深受俄国文学影响;其四,先生最好的文章是杂文,先生的杂文是先生战斗精神最有力的体现,我们所最应该继承的不也是先生这种精神吗? 批判: 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评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诞生于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次伟大思想解放运动的年代。在伟大的思想解放浪潮中, 他敢于探索前人未曾探索过的课题, 敢于提出前人所未曾提出过的见解, 敢于解剖, 敢于批判。 1 、对儒、道、佛等传统文化的深刻剖析与批判 鲁迅从当时的社会现状中认识到, 进入近代以来的中国之所以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同国人苟且的心态是分不开的。儒、道合力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使中国缺少反抗之音。而潜移默化下的中国社会, 则是精神受奴役而不自觉, 麻木愚昧而不觉悟, 甚至麻木到不以苦 为苦, 对别人的痛苦只是隔膜和冷漠,在小说中鲁迅对儒家思想培养出来的“愚人”是极力加以批判的。因为: 首先, 儒家思想提倡“克己复礼”, 以外在于人的“礼”压制内在于人的欲望本能。但是, 这种外在规约仅仅是暂时性的压制了人的欲望本能, 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其次, 在儒家思想的复杂的等级关系中, 人是父之子, 妻之夫, 君之臣, 但惟独没有“己”。儒家思想重视的是各种关系对人的制约, 而不是独立个体的培养。《祝福》中的祥林嫂完全生活在封建礼教习俗的规约之中, 没有丝毫自主性, 是一具十足的形尸走肉。正是这种个体心灵的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一) 为了推进依法治教,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小学生的违法和犯罪现象,继续 深入开展我校法制宣传教育,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现结合我校教 育工作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紧紧围绕教育局提出的相关决定,坚持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相 结合,紧密联系教育改革,注重教育的实效,深入进行以宪法、基 本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全校师生的宪法观 念和法律意识,不断提高学校依法办事和依法管理水平,增强青少 年学生的知法守法意识,积极开展依法治校,全面推进依法治教, 实现教育事业的依法管理。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主要学习与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法律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重点抓好《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 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安全条列》等法规教育。做到法制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条文灌输与形象教育相结合; 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行为训练相结合;面上教育 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组织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提 高学生学法的积极性。 三、教育对象 实施普法对象是: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重点对象是少年学生。 四、方法与步骤

1、坚持面授为主,组织自学为辅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校业余 党校、校业余团校、政教处等教育机构的宣传培训教育骨干作用, 层层培训普法骨干师资。利用课常主渠道作用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坚持使学校法制学习制度化、经常化。采用集中学习辅导和分散自 学相结合的方式抓好教职员工的普法工作。各类普法对象在组织面 授予的基础上均应进行合格考试。 2、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协同有关部门要注重搞好法制教育 宣传舆论工作。要通过发放法制宣传教育读本、召开教师会议、学 生班队活动、晨会课、《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宣传橱窗传展览、学校广播之声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 3、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要结合本校实际,把开展法制教育与"警校共建"、"家校共建"、"社区教育"、"以 案说教"等多种活动形式有机结合。 4、考试和考核:通过培训学习,每个阶段学法、用法情况进行 考试和考核,健全学法用法情况登记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计划(二) 一、内容: 第一讲绪论:2学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学习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意义;同时了解该课程需要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安排等等。 二、主要教学内容 学习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意义:文化的概念、分类及结构;学习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的必要性;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课的基 本内容;学习的重点、难点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安排等。 三、思考题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 主流文化的治国理政价值观这是从政府到基层群众都关心的话题,它涉及到我们政府行为、政策导向的根据。怎么把握中国传统文化里边主流的治国理政理念? 首先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是见于《管子》,中国讲的以人为本有鲜明的特色,这个特色就是从西周以来,中国文化就向着一个新的方向发展。全世界古代文明的文化都是以神为本,中国早期历史在商以前也是以神为本,但从西周开始,从周公封于鲁开始,他的思想就从以神为本的文化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西周时期开始有一种思想,说神依人行,就是神是依人存在的。 为什么有这样的思想?当时有这样的观点:依靠人的祭祀,神才存在,没有人的祭祀,神就没法存在。这就是说人世是神世的根本。这种思想在西周得以发展,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特色。这就是中国人以人为本思想的最早起源。 春秋后期战国时代,诸子百家绝大多数都是以人为本的。只不过在强调以人为本的同时又有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人世的发展、协调、整理有不同的理念,但坚持人世优先,这是大家共同的想法。比如春秋的时候,有的思想家就提出,“天道远,人道迩”,迩就是近的意思。孔子其实也讲了类似的话,“敬鬼神而远之”,就是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人世上。 为什么要敬鬼神?我想从孔子的角度来谈,他承认神灵的存在,但神灵对人的作用有多大,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通过敬神,保留人的一种敬畏感。在一个古老信仰的传承下,虽然我们今天强调人世,但依然要保留一份对更高存在的一种崇敬和神圣感。为什么中国古人

在政治管理方面积累很多智慧?是因为很早中国人就把主要的精力投放在人世的管理上。 第二以德为本。这与今天我们提倡的以德治国的思想类似。如果说以人为本是跟以神为本在比较中形成的,那么价值观、价值理念一般都通过理想、通过对不同事物的取舍和比较建立起来,一个人的价值偏好、如何选择,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 以德为本的对立面就是以刑治国,强调政令、刑罚的作用,忽视道德的作用,这是孔子反对的。孔子的思想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中国古代的主流治国理政理念中,孔子的思想有很大影响,这就是以德为本。 第三是以民为本,也叫民本思想。《尚书》中已有“民为邦本”的思想,邦就是国。在《尚书》里边,应该说有不少这样的思想。到了孟子,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也是在一个比较中看出你的价值选择。在孟子以前虽然有民为邦本的思想,君王还是占绝对的主导地位。可是在孟子所表达的政治里面,君为轻。不管是君王也好,还是他的王朝也好,都比不上人民重要。这样一种以民为本的思想,反映了我们中国古代主流的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 最后是以合为本。以合为本的合,就是强调统一性,在国家的层面就是统一而不能分裂,它最高的表现就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今天我们强调的价值观,讲中国人的理念,必须也有一个更高的视野。十八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生态文明建设,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发展时,一定要考虑生态文明的建设、维护和涵养。这一点与我们古老的思想资源结合起来,就是讲天人合一,中国人都趋向于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读书心得五篇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范文(一) 读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这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等等内容,读着它,我仿佛推开那古老而厚重的大门,进入一个个令我新奇神秘,又让我欣喜不已的天地。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最喜爱手工剪纸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侯,奶奶就教过我剪纸,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左邻右舍都夸我心灵手巧。每当手工课上剪纸时,我都兴奋不已,在手工课上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学习剪窗花,剪燕子,做风车,这些在我的手上一点也不难,手工课的王老师经常奖励我一颗颗红星......当看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后,我对民间剪纸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剪纸的兴趣更浓了,加上我本身有学画画的功底,想着剪着,剪的花样就越来越多了。今年过年的时侯我剪了各式各样漂亮的窗花,贴在奶奶家的窗户上,把全家装扮得喜庆多了,过年的味也更足了,亲戚朋友来拜年,都说:“瞧,这窗花贴的多好看,喜庆得狠。如今人们对过大年的意识越来越淡了,这老传统啊不能丢。过年吗,大人孩子穿新衣,给孩子压岁钱,放烟花,吃饺子,走亲戚,窜门子,就图个热闹,团圆,一家子人乐呵乐呵......”每每听到大人的夸奖,都让我对这小小的

窗花越发喜欢,对着不起眼的剪纸又有番新的认识,在这五彩斑斓的剪纸中,它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 这一书中还有一点吸引了我,那就是中国的戏曲。书中介绍中国戏曲品种繁多,曲调优美,具有地方色彩。比如中国的京剧,那可是大名鼎鼎,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等等。作为一个安徽人,我不得不说说黄梅戏,它深受家乡父老的的喜爱,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能哼唱上几句。去年学校的艺术节,我们年级排演的节目《黄梅小花》中,我还是领唱的主要演员呢!老师一字一句地教,我们一板一眼地学,每一个唱音,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我都力求做到位,字正腔圆,生怕学走了样。下>课了,我和几个同学在大厅里练唱,回到家我对着镜子表演,还让爸妈提意见。为了能唱好《黄梅小花》,我可真是练到如痴如醉,越唱越喜欢,感觉越唱越美,我一定能学会、唱好,咱----家乡的黄梅戏。 掩上书卷,我觉得中国这渊源流传的文化,正深入浅出的引领着我们这些后人,影响着我们这新一代。我们将寻根溯源,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读后感范文(二) 读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我的震撼很大,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这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等内容。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最喜爱手工剪纸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侯,奶奶就教过我剪纸,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奶奶还夸我心灵手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