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但是效果欠佳。

改进措施:

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应按照课前预设去做,这样的话,学生识字兴趣浓厚,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

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再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应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树之歌》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1.《杨树之歌》教学反思

2.杨树之歌教学反思范文

3.树之歌教学设计

4.《树之歌》教学设计

5.夜莺之歌教学反思

6.长江之歌教学反思

7.小号手之歌教案及教学反思

8.《长江之歌》的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二上】识字2 树之歌 教学反思(3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篇)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孩子们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和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本课应结合地域特征,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认识多种树木、说出树木名称、创编儿歌、认识带“木字旁”的汉字就是水到渠成了。所以,本课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 一、教学效果 如何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这课教学要做扎实的事情。于是,我凭借插图,很容易就能把文中的树木名称与图对应起来,从而为孩子们建立了直观形象,随后再通过朗读巩固对树木的认识。有了直观认识后再把图画与汉字相对照,找出规律,即“木字旁”。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并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回家查阅资料,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 同时,加强朗读。在介绍完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后,请孩子尝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一节诗,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例如蔬菜,水果,花……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非常棒! 二、成功之处 1、本课我围绕几个大问题展开,且每次的问题都很明确,从总体到部分,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梯度地训练孩子找出每一句中的

树、说出树的特点,进一步调动感官找出相应树的图片。学生在此环节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2、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3、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单单停留在读和背上,而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懂得获取知识。 4、最后的创编儿歌环节,我引导孩子观察树木图片的特点,示范编儿歌,然后请同学大胆练习创编,及时纠正,让孩子们对更多的树木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不足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在本课教学中,我在课文解读上花费时间较多,导致学生识字教学时间不足,没有给到孩子们充分的时间练习写字。此外,拓展环节,忽略了课后练习中的几种树木,没有把那几种树木创编到儿歌中,没有在情境中拓展延伸。此外,课后的几句有关树木的名言,也应作为重点之一,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四、改进措施 1、课文应让学生反复朗读,我一定照顾全面,把读作为基础,以后借用早读时间加强学生的读书。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树之歌_人教(部编本)(2018)

2树之歌

本课的重点是识记生字、词,了解树木的名称及其写 法。通过这首儿歌的学习,学生能更加 留心生活、细心观 察自然,儿歌抓住了树木的主要特征,让学生易于理解。 我还拓展了树木在生活中 的作用,让学生萌发自觉保护树 木和生态环境的热情。 《树之歌》教学片段 ?认识树木的作用,树立保护树木的意识(教学拓展) 师: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树,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树有什么作用吗?我们 为什么要种树? 生:因为树能在夏天为我们遮阴。 师:说得很好,夏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大树下乘凉。除了这个作用之外,它还有什么作用? (学生作思考状) […网Z +X +X +K 师:其实,大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呢。首先,树木就像一台 净化器,它们能把我 们吐出的二氧化碳吸进去,然后吐出氧气,使空气清洁。其次,树木还是最好的降噪器,如果没有这许许 多多的树木,那我们的生活会因为噪音而受到威胁。然后,树木还能防风固沙,是沙漠里的小卫士,也能 吸收各种粉尘,保护环境。你们看,树木的作用是不是很多? (学生点头) [来源:] 师: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么对待保卫我们的树木呢?谁想说一说? 生:我觉得我们应该多种树,减少砍伐树木。 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和我们一样都在生长,要长成参天大树需要很长的时间,而砍伐树木却 只要很短的时间。 还有谁对保护树木有自己的看法? 生:我认为我们要节约纸张,尽量少用一次性的筷子,自带餐具,这样就能为保护树木出一份力。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也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希望我们都要做到爱护树木。保护地 球上的一片绿色, 那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 赏析:教师由课文内容延伸至课外,让学生识字、认字的同时也拓展了知识。爱护树木,保护树木是 我们义 板书设计 树的名称 树的特点 \保护树木 教 学反田 心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教学反思1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之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 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时间设计不合理,读课文占用了书写的时间,导致书写时间过少。 改进措施: 在备课时,在多关注一下备学生,减少一位学生的原因而完不成教学任务。 《树之歌》教学反思2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一、以读代讲,激发想象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二、拓展课堂,披文入情 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地体会,在课前我组织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树。课上通过课件让学生倾听杨树唱歌,观察大叶杨的样子。了解他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次让学生品读,从而很自然的引出诗歌的

部编版统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选编了《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歌》4篇识字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 本单元的识字课由4篇韵文组成,有儿歌、拍手歌、时序歌,形式活泼多样,图文并茂,节奏明快,朗朗上口。每首歌谣指向一个固定的主题,为识字创设了不同的语言情境。学习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的识字学习基础上,利用好韵文情境,将识字与诵读相结合,与认识事物相结合,与看图相结合;利用好部首归类(比如带有“隹”部、“木”部的字)识字法,帮助学生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巩固不同的识字方法,并愿意尝试运用,形成初步的多种自主识字的能力。 语文园地二“查字典”安排的是部首查字法的学习。部首查字法是借助工具书识字的重要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查阅字典具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日积月累”中的几句名言警句,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熟读成诵,在诵读中感知句子的意思,并能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十二月花名歌》是“我爱阅读”的内容,这部分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 本单元的学习,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识字写字、朗读韵文的习惯和能力等。 内容课时内容简说教学要点 场景歌2一组数量词归类识 字,在描绘美景的 同时,展现了少年 儿童的阳光与活 力。 1.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 字,认识隹字旁,知道它与鸟类有关,能用部首归类法 识字,会写23个词语。 2.能结合图画识字学文,了解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的特点。 3.了解数量词的不同用法,能在生活情境中恰当运用数量 词。 4.背诵《场景歌》《树之歌》《拍手歌》《田家四季 树之歌 2 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祖国大江南北常见的树木的生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树之歌》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背诵课文。 2、认识“木”字旁,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3、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认识15个字,会写10个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树的特点,热爱并保护大自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播放歌曲《我是一棵小树苗》。树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在我们的身边随处可见,你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于它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

出不理解的词语。 2、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把画出来的生字,小组研究一下。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词语,检查朗读情况。共分两组。自读,轮读。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等识字方法的运用。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梧桐手掌枫树 松柏服装桦树 耐心边疆银杏 水杉化石桂花 去掉拼音朗读、齐读、开火车读。 4、以生字“梧、掌”为例,分别说一说汉字的结构,说一说它们的组成部分。给它们组词。 四、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学习。 预设: 1、课文中提到了哪些树? 2、这些树分别有什么不同特点? 五、理解表达 1、看图识树。 (1)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杨树高,榕树壮。结合图片理解“高”和“壮”的特点。 (2)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梧桐树叶像手掌。借助比喻句理解梧桐树叶的形状。可以说一说,你还知道什么树叶,用一个比喻句说说它的特点。 (3)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枫树秋天叶儿红。明白枫叶在秋天经霜变红的特点,可以借助古诗“霜叶红于二月花。”来理解。 (4)课件出示图片: 预设:什么树?什么特点? 松柏四季披绿装。可以引导学生赞美松柏耐寒的特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2《树之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 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认识“木”字旁,并能列举学习过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会认识14个新字,会写10个生字,并能正确组词。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2.板书课题。 二、初学儿歌,学习检查生字。 1.借助拼音,将儿歌读通读顺。 2.指名读儿歌,相互帮助正音。 3.圈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在小组内互相考查。 4.课件出示生字新词。

梧(梧桐)(梧桐雨) 枫(枫树)(枫叶) 松(松鼠)(松树) 柏(松柏)(柏树) 装(装修)(装饰) 桦(桦树)(白桦) 耐(耐心)(忍耐) 守(守护)(守卫) 疆(疆土)(新疆) 银(金银)(银色) 杉(水杉)(杉树) 化(变化)(化学) 桂(桂树)(桂花) 5读一读,记一记泡桐白桦云杉翠柏桂花枫叶松子白果 6.指导书写。 (1)仔细观察P18,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木”字旁书写注意事项,教师边范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指名读树之歌

三、再读儿歌,理解意思。 1.全班齐读儿歌。 2.你读懂了什么呢? 教学反思: 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 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 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 过程。郑崇波

树之歌部编二年级语文教案

2 树之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能听写课后8个词语。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认识“梧”“掌”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桐”等10个会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 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 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几种树,分别是什么?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10)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板书:壮、杉、化) (1)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

【部编版语文二上】识字2 树之歌 教学反思2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识字2《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一.教学效果:教学本课,我制定了以下教学重点:1.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教学时,我在引导学生熟读儿歌后,圈出儿歌中的树木名称,然后与插图一一对应,由这些表示树木名称的词语引出生字“梧、桐、枫、松、柏、桦、杉、桂”,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将同偏旁的汉字进行归类识字。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而且洋溢着浓浓的情趣。所选的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学习完课文,我又进行了拓展延伸,列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让孩子们说说这些树木的特点,并有意识地模仿《树之歌》说一说。比如:“杨树直,榕树茂,柳叶弯弯像眉毛。”“榆树高、槐树壮,梧桐树叶像手掌。”“石榴开花红似火,桂树花开十里香。”激发了学生的说话热情。于是我趁机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写了一个小节诗,并布置了当天日记为仿写《树之歌》。 二.成功之处: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基本将课堂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找出各类树木的特点,同时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学习,说一说,抓住文本的关键字词。另外,在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一找相关树木,收集一些这类树木的叶子,可以带来课堂上交流分享。孩子们在完成

此项学习任务时相当的积极,收集了不少落叶。有的孩子甚至将这些落叶做成了精美的书签。他们将树叶贴在竹板上,塑封起来,相当心灵手巧。这场交流会上,让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女生,她收集了一些银杏叶,在展示的过程中,她发现这片银杏叶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边缘。她说:“我看到了季节的变化,由盛夏转变为初秋。”她有着火眼金睛,善于发现,敢于表达。这么一片小小的树叶,让孩子看到了季节的更替。其他孩子听了她的介绍,个个佩服不已。 三.不足之处:《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但是效果欠佳。 四.改进措施: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应按照课前预设去做,这样的话,学生识字兴趣浓厚,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再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应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树之歌》教学设计

《树之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能准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借助拼音或图片认识树名与会认字 2.过程方法目标:图文结合法,创设有趣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积累木字旁的生字。 3.情感态度价值目标:能认识树名和特点;培养热爱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识会认词;能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三、教学难点:为树贴名片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准备:PPT课件,生字卡,树叶图片,奖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直接导入 1、谈话:师: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在你的生活中,你看过哪些树呢? 生:回答 师:你们的视野很开阔。都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一首歌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树之歌。请大家翻开书,第18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识字第二课树之歌。来跟我一起读课题:树之歌。(2、板书课题,读题) 2、释义:之的意思。 二、老师范读(配乐) 三、学会认字 1、带读:指名度,老师纠正读音。 2、讲解:(看桦树的桦读第四声。注意掌、装是上下结构。) 3、闯关一:开火车读生字卡:想闯过会会读关和会认关,可没那么简单呢。现在我就把拼音去掉来考考大家哦!我们来开火车读生字卡片,小火车开开开,开到这一小组 四、理解课文

闯关二——圈一圈、说一说 1、圈一圈:再读儿歌,找到树名圈出来。 2、小组合作说一说:和小伙伴对照课本树的图片,说一说你认识的树。(3分钟) 小组汇报树名再引导认识树的图片并积累课后词语 出示第一张课件:认识杨树、榕树、梧桐。其中有一种梧桐树,春季开花,我们把这种梧桐叫做泡桐。 认识松树和柏树、枫树。引导认识枫叶、松子、翠柏。 五六句:认识木棉,木棉开的花是红色的花,因为它开得红艳,而又不媚俗。就像大英雄流的血液一样叫做英雄花。 引导认识桦树中,有一种树有白色光滑的树皮,所以我们就把这种树叫做白桦。 七句:引导认识银杏和水杉。那银杏的种子叫什么呢?白果 杉树中还有一种非常的高大,就像能够长到云霄一样,我们就把这种杉树说叫做云杉。 理解为什么说“银杏水杉活化石”? 银杏、水杉是上古世纪留存下来的古代植物,是中国植物界的“国宝”。所以就把它称之为活化石。 桂花树有很多种,金桂只是其中的一种。我们把,桂花树开的花叫做桂花。 五、熟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闯关三——我会读 师生合作读:老师读树名,大家读树的特点。男女生分角色读、个人读。 2、闯关四——我会背 拍手填空背诵 3、巩固读一读,记一记:同学们刚刚学了这些图片,这是我们课后读一读记记里面的词语。会读了吗?每个词语读一遍。 六、学习木字旁写法 闯关五——会动脑 1、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的字与树木有关。大家还认识哪些带有木字旁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识字2 树之歌 名师教案

识字2 树之歌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提前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树木,看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以便课上交流。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点: 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带有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部编版语文二上】识字2 树之歌 教学反思1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繁多、丰富,是一篇孩子们喜爱的韵文。这首儿歌只有4 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和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本课应结合地域特征,联系学生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认识多种树木、说出树木名称、创编儿歌、认识带“木字旁”的汉字就是水到渠成了。所以,本课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 一、教学效果 如何让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通过教学认识事物、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是这课教学要做扎实的事情。于是,我凭借插图,很容易就能把文中的树木名称与图对应起来,从而为孩子们建立了直观形象,随后再通过朗读巩固对树木的认识。有了直观认识后再把图画与汉字相对照,找出规律,即“木字旁”。不断引发学生思考,并把问题抛回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回家查阅资料,这样的课堂不仅有广度也有深度。 同时,加强朗读。在介绍完这首诗歌的写作特点后,请孩子尝试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一节诗,可以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写起,例如蔬菜,水果,花……培养学生在阅读中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概括能力,效果非常棒! 二、成功之处 1、本课我围绕几个大问题展开,且每次的问题都很明确,从总体到部分,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有梯度地训练孩子找出每一句中的树、说出树的特点,进一步调动感官找出相应树的图片。学生在此环节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2、根据儿童诗的特点,我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 3、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不单单停留在读和背上,而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懂得获取知识。

《树之歌》教学设计

《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树之歌》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全文共四句话,分别从样子、颜色、习性、价值等方面概括出不同树木的特点。在学习韵文中让学生认识杨树、榕树等树木并了解这些树木的不同特点,在识字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并掌握识字规律。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识字量,学会了常用的识字方法。本文是一首归类识字儿歌,15个会认的生字中,其中8个生字与树木名称有关,而且都是形声字,因此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并掌握这种识字方法。通过结合图文认字,联系生活识字等方法发现形声字的规律。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用形声字识字法、换一换、字理识字等方法正确认读15个生字。 2.能正确书写木子旁的生字,重点指导书“杨、壮”两个生字。3.通过接读、问读、拍手读等多种形式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自主识字。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规律并运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猜猜老师画的这幅图是什么呢?(树),那同学们喜欢树吗?看看图片上的这些树是什么树呢?(出示树木卡片) 2.有的同学可能还叫不出这些树的名字,没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树之歌》这篇文章,学习更多关于树的知识吧!(板书课题,跟着老师一起书空,齐读课题。) 二、借助拼音,读通儿歌。 1、图片上的这些树木就藏在我们的儿歌中,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2. 检查读文。 (1)儿歌有几句? (2)指名读儿歌。重点指导“桦”“银”“柏”字的读音。 三、读通儿歌,识写生字。 过渡语:儿歌中的树木太多了,我们给它们点点名,看看都

树之歌教学反思

教学意图 一、教材解读 (一)人文主题及教学策略 《树之歌》共介绍了了 11 种树木,包括了杨树、榕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展现了自然界数目种类丰富,并且从外形、习性、价值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树木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在朗读中学习韵文,结合图文认识树木,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二)语文教学内容及策略 1. 识字、写字板块 (1)识字 字音方面: 重点是平翘舌音的区分,例如:“艘、翠”用对比读的方法来区分。 字形方面: 本课中的生字以形声字居多,重点是继续巩固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识字方法,其中有7 个字都是“木字旁”的字,例如“梧、桐、枫、柏、桦、杉、桂”,需要充分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让学生发现规律,即都是“木字旁”的字,进而找出其它木字旁的字,再拓展生活中积累的木字旁的字。鼓励学生利用已有识字经验,采用多种方式,加一加、换偏旁、组词等方法,自主识记。

字义方面: 本课出现在树木名称中的生字,可以通过对应的树木插图了解意思,重点是“桦树”分句中出现了 4 个生字,可以呈现地域、天气等方面图片,采用图文对照的方式,了解词语意思。 (2)写字 本课10个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也都是左窄右宽。 其中写“杨、桐、枫、松、柏、棉、杉、桂” 8 个字时,重点是把木字旁的最后一笔要写成点;写“化”字时注意笔顺,第三笔是撇,第四笔是竖弯钩,不能写成斜勾;写“壮”字时,注意左边的笔顺是点、提、竖,右边是“士”,最后一横短。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正确规范地写好汉字。 2. 阅读理解板块 (1)表达特点分析 ①文本特点分析 《树之歌》是一首识字儿歌。全文共有4句话,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分别从形状、颜色、习性等方面介绍了 2-3 种树木。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认识事物,了解树木的多样性,同时认识表示事物的汉字。 ②语言特点分析

二年级部编版树之歌教学反思.doc

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但是效果欠佳。 改进措施: 识字习惯的养成,借助情境,立足语境,多元识字。课堂上我应按照课前预设去做,这样的话,学生识字兴趣浓厚,大大地提高了识字效率。课件用儿歌的形式,配上精致的插图,将杨树、榕树等11种树木的特点呈现出来,让学生对树木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再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自己熟悉的树木,以此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是一首儿歌,那么了解儿歌的特点,以及学会朗读儿歌也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的,所以应以朗读儿歌的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读熟儿歌的基础上学习生字,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二年级部编版树之歌教学反3 这是一首借杨树之口,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的诗歌。本首诗歌意境优美,韵律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很适合学生朗读。本课的设计,我注重以读为本,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一、以读代讲,激发想象 首先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诗歌,在小组中互相交流预习成果。而后让学生们畅谈对这首诗歌的初步理解,说说从这首诗歌里知道了什么。在师生对话、文本对话中,孩子们了解了大叶杨的外形特点,也喜欢上了大叶杨可爱的性格。 在教学第二节诗歌时,孩子们轻而易举地理解了课后的思考题:“它在歌中唱了什么?”我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叶杨还唱给谁听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唱给天上的白云,为它的舞蹈来伴奏”、“唱给忙碌的爸爸妈妈,消除他们一天的疲劳”、“唱给植树的小朋友,向他们表示感谢”……我适时地进行激励性的评价,更使他们喜形于色。在语言的渲染、思维的碰撞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尽情地飞扬。我顺时将学生引入意境,将感悟化为情感朗读,从而培养语感,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情感熏陶。 二、拓展课堂,披文入情 为了加深对诗歌意境地体会,在课前我组织学生了解自己喜欢的树。课上通过课件让学生倾听杨树唱歌,观察大叶杨的样子。了解他们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然后再次让学生品读,从而很自然的引出诗歌的中心:其实在生活中有许许多多像大叶杨一样默默奉献的人们,他们在带给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在快乐的生活着!让孩子们带着对他们的赞美再次深情诵读诗歌。

树之歌-教学设计

《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树之歌》是人教版教材,第二单元识字第二课,本单元全部是识字课,本课程的主题是“树木”。本课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要求和课文单元不同,重点应该放在识字写字上,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运用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归类识字!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内容都是大自然的场景和实物。尤其是本课的树木,很多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所以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对于本课的生字,和前面课文一样数量很大,但是很有特点,都是左右结构,而且大都是木子旁,根据已经学过的熟字换偏旁的识字方法,识记起来难度并不大!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掌、枫、松、柏、装、桦、耐、守、疆、银、杉、化、桂”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桐、枫、松、柏、棉、杉、化、桂”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枫树、松柏、木棉、水杉、化石、金桂”等8个词语。 识字教学,引入形声字的概念,便于分类记忆。 识字时重点介绍“疆”,可以从造字法的角度,解释加深印象。 写字主要通过随文识记的方法,主要教学“杨”并教学木字旁的最后

一笔是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点出诗歌的韵脚,突出重读词语。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感受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难点突破,利用幻灯片出示这些树木的图片,尤其是身边就有的图片,观形象的展现在他们面前,加深对树种的理解!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1.导入 大屏幕出示一组生活照,让学生猜一猜。今天我们认识更多的树木。板书2、树之歌 (齐读课题) 2.创设情境,突破识字 A、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8页,自由读文,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顺,找出文中的树。 B、请看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杨树榕树梧桐枫树松柏木棉桦树银杏水杉桂花学生自己拼读,识字小老师在字音上提示平翘舌音和多音字,其余同学可以补充。这节课我们就查了多音字“柏”。接着,学生们根

《树之歌》教案

《树之歌》教案 一:音乐导入: 播放儿歌请同学们仔细听,里面唱了什么? 这首歌唱的是小树要长高,小树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你们认识身边的那些大树吗?你知道哪些关于他们的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树之歌。(板书)二: 复习: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词语并让学生读词语。 三: 互动交流,了解内容 1.交流:你见过这些树吗?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 2.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除了我们知道的这些特点,这些树还有哪些特点呢?快点读一读课文,找一找这些树的特点吧! (1)自由朗读课文,要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遇到读不准的生字圈出来,再读一读上面的音节。 (2)再次朗读课文,要将句子读通顺,遇到读不通之处,可以多读几次,也可以请老师示范。 (3)大声朗读课文,要将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4)每种树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的句子,再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指名朗读课文,师生针对读不准的字音和读不通的句子提出改进建议或者示范朗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树木特点 1、学习第1句话: (1)出示第1句话,指名学生认读,说说这句话中写了哪三种树(杨树、榕树、梧桐树)。 (2)图片出示这三种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种树的样子,教师引导学生语言表达的完整、流畅,恰当地运用一些描述性的词语。(3)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这三种树的特点:杨树长得十分高大;榕树粗壮,可以独木成林;梧桐树的叶片像手掌。 (4)全班齐读第1句话,教师小结:树木的外形各不相同。(板书外形) 2、学习第2句话: (1)教师过渡:大自然中的树木除了外形各不相同,颜色也有区别呢!请小朋友们读一读第2句话,说说从中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学生朗读第2句话,并交流自己的发现:枫树的叶子在秋天变红,而松树和柏树却是四季常青,就像披着一件绿色的外套。 (3)教师出示秋天的枫树和松柏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 (4)教师拓展出示不同季节树叶的颜色变化,鼓励学生用表示颜色的词语来说一说。(如:嫩绿、碧绿、浓绿、淡黄、金黄、绿中泛黄、浅红、火红等。)(板书)颜色) 3、学习第3句话: (1)教师过渡:树木除了叶片的颜色各不相同,脾气性格也有所不同呦!瞧,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种树(多媒体出示木棉树和桦树),它们一个喜暖,一个耐寒。 (2)指名学生朗读第3句话。 (3)教师小结: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树木的生活习性和外形也有所不同,这

部编版语文二上《树之歌》教案及教学反思

识字2 树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并背诵全文。 3.通过看图和读儿歌,初步认识树木的样子,了解这些树木的外形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教育学生要爱护花草树木。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识记生字字形并正确书写。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不同树木的特点。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入新知 1.课件出示几种常见树木的图片,如杨树、枫树、梧桐树、桂花树等。 (1)指名学生说一说认识图片上的哪些树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树名。 2.看图,说说每种树的外形特点。 (1)与同桌合作,说给同桌听。

(2)几人一组,说给小组伙伴听。 (如:杨树长得直而高,树叶大而茂密。枫树的叶子是互生的,秋季的时候叶子会变红。梧桐树长得高高壮壮的,树叶像手掌。) 二、初读儿歌,合作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3.分组合作学习生字。 (1)互相当小老师提醒字音。 “桐、掌、枫、松、装、疆”都是后鼻音。 “桦、化”同音,是三拼音节,拼读时不能丢掉中间的介音。 “梧、银”是整体认读音节,要直接发音。 “耐”的声母是n,是鼻音。 (2)拼读音节,正字音。 (3)读词语,掌握生字。 4.进行“识字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快。 5.教师指导记字形。 (1)自学生字,指名说出这些生字的共同点。 (“杨、梧、桐、枫、松、柏、桦、棉、杉、桂”都是木字旁,起到表义作用。) (2)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木+风=枫木+同=桐木+白=柏 熟字换偏旁:场——杨洞——桐娃——桂

最新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 在教学《树之歌》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以朗读诗歌,识字教学为主,同时带着孩子们认识不同树木的形态。树木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孩子们在羽西的时候就对文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的学生甚至会主动找我,向我询问这些书的生长特点。这样也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了解各类树木的特点作了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基本将课堂交给了孩子们,让他们自己找出各类树木的特点,同时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学习,说一说,抓住文本的关键字词。另外,在第一课时教学结束后,我趁热打铁,引导孩子们去大自然中找一找相关树木,收集一些这类树木的叶子,可以带来课堂上交流分享。孩子们在完成此项学习任务时相当的积极,收集了不少落叶。有的孩子甚至将这些落叶做成了精美的书签。他们将树叶贴在竹板上,塑封起来,相当心灵手巧。 这场交流会上,让我影响最深的是一位女生,她收集了一些银杏叶,在展示的过程中,她发现这片银杏叶以绿色为主,黄色为边缘。她说:“我看到了季节的变化,由盛夏转变为初秋。”她有着火眼金睛,善于发现,敢于表达。这么一片小小的树叶,孩子看到的季节的更替,其他孩子听了她的介绍,个个佩服不已。 最后,既然是歌,也要将它读美,在熟读的基础上,掌握韵律美。文本中“壮,掌,装,方,疆,香”等字都是韵母ang。让孩子体会读一读。另外,关注课后习题,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三句话的意思,让学生自己猜一猜,我再来总结,让学生理解树木的生长规律,了解“树”与“人”的联系。 【篇二】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树之歌》教学反思 《树之歌》这篇儿歌,让我们认识了11种树木,了解这些树木的特点,并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了解、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优点: 教学时,我是根据儿童诗特点,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重视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通过多种形式如读书、评价、说话、讨论,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不足之处: 《树之歌》是一则小韵文,主题单纯,内容浅显,重在识字。《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第一学段的识字写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我对本课教学设计重在识字方法的引领、识字兴趣的激发但是效果欠佳。 改进措施:

2019部编版二年级语文2 树之歌教案

课题:2 树之歌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梧、桐”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3.认真观察图画,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 【教学重点】 掌握木字旁的8个生字,了解树木的特点。 【教学难点】 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梧、桐”等15个认读字,会写“杨、壮”等10个会写字。 重点指导“壮、杉、化”三个字的书写。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2)猜谜语:冬天光着头 春夏长绿发, 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2 树之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划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课件出示3)填一填:本课讲了 种树,分别

是 。 三、认读生字,了解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2)(课件出示4: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5: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4)(课件出示6: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7: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课件出示8: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9:木棉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10: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 à”一边生长在哪里?(耐寒长在北疆) (9)(课件出示11: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10)(课件出示12: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什么?(开花满院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青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课件出示13)

人教部编版《树之歌》优秀教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识字2 树之歌人教(部编版) 识字2 树之歌 文本分析: 本课是一首介绍树木特征的归类识字儿歌,描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松树、柏树、木棉、桦树、银杏、水杉和桂花树等11种树木,表现了大自然树木种类的丰富。课文每句话的观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观察树木的形状,描写了杨树的高大、榕树的茁壮及梧桐树叶像手掌的特征。第二句观察树叶的颜色,描写了枫叶的火红和松树、柏树的翠绿。第三句观察树木的习性,写出了木棉喜暖和桦树耐寒的不同习性。最后一句介绍了两种被誉为“活化石”的树以及香溢满园的桂花树。这首儿歌篇幅短小,读来朗朗上口,常识性较强,却洋溢着浓浓的情趣,语言平实,修辞恰当,所选树木具有代表性,贴近儿童生活。文中插图与儿歌中的树木对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依次是白桦、木棉、梧桐、榕树、水杉、银杏、金桂、柏树、枫树、松树、杨树,直观展示了各种树木的特点,符合儿童图文学习的心理特征。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提前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树木,看看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以便课上交流。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很多带有木字旁的生字,并了解了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及规律,所以学生学习本课生字有一定的基础。尤其是本课中出现了很多不同种类的树,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也有生活中不太常见的,它们身上的自然常识极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教学中可以结合不同树的相关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掌握偏旁归类识字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梧、桐”等15个生字,会写“杨、壮”等10个字,会写“杨树、树叶”等8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的基本特点。积累与树木有关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 朗诵、背诵儿歌,利用形声字特点掌握带有木字旁的8个生字,初步了解树木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