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申论核心表达句式60条

申论核心表达句式60条

申论核心表达句式60条

申论核心表达句式60条

背景篇

1,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

2,克难攻坚,完成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实现良好开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新征程,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进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迈出坚实步伐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等深层次矛盾也突显出来。

4,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对冲经济下行压力,啃了不少硬骨头,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体制改革全面推进。

环境保护与美丽中国篇

5,生态文化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生态智慧,融合现代文明成果与时代精神,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文化载体【生态文化的价值与重要性】。

6,发掘中华生态文化的历史积淀,揭示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丰富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彰显生态文化的民族特色,实现生态文化体系的理论创新和实践运用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

7,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方针--美丽中国的完整表达】。

8,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亲近自然,其核心价值观念是和谐,蕴含着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责任,也承载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的道义,是一种新的人文精神的体现【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与方向】。

9,环境污染是民生之患、民心之痛,要铁腕治理【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缘由】。

10,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1,加强青少年环保教育,将环保课程纳入学校教育,让青少年成长为对环境、对社会有责任心的世界公民【学校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12,转变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如何转变政绩观从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6,“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理想、信念的重要性】。

27,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为了创新创造而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树立正确理想、信念的具体要求】。

28,“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艰苦奋斗的重要性】。

29,梦在前方,路在脚下。自胜者强,自强者胜【对于树立正确价值理念的意义】。

30,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青年精神风貌的重要性】。

31,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的重要性】。

32,中国道路,一头连接着国情,一头连接着梦想。道路承载着过去,也标示着未来【走中国道路的缘由】。

33,展望未来,中国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走中国道路的社会意义】。

34,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具体而微的生活期待构成了百姓梦想的真实图景,交汇成国家梦想的缤纷亮色【保障民生与中国梦的关系】。

3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总书记的讲话,凸显关注民生的重要性】。

36,人是活在希望里的动物,所有的现实选择,无非是未来预期对现在的投影【美好信念的重要性】。

价值观念、道德篇"

37,褒扬善举,让好人有好报,德者有其得,寄托着人们对美德的向往和期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需要精心呵护与培植的道德土壤【传承美德的重要性】。

38,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善意的种子,当更多人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道德正能量,见贤思齐,才可能汇聚成一股股热流,为社会增光添暖【扬善的社会价值】。

39,社会风气的涵养,良好德行的培育,从来不能仅指望他人去做,而自己却以各种理由袖手旁观【提升自我修养的要求】。

40,每一颗汗滴,都应该得到回报;每一份奉献,都应该得到尊重【扬善的总体要求】。

41,有担当方有大作为,无担当则一事难成【“有担当”的重要性】。

42,永远不要将人心渲染到哀鸣的谷底,我们的社会温情是足够的,需要的是让人们勇敢表现出来的兜底式保障【弘扬真善美的要求】。

43,坚守道义、播撒爱心是蛰伏在人心底深处的情怀【弘扬善意、美德的缘由】。

44,文明不是一天养成的,提升社会文明的水位,不能只靠文明过节的“碎碎念”,它离不开每个人的自尊自律,也需要培护群己权界的现代公民意识。别再把自己当做社会文明的旁观者,也别再把节日当做不文明的垃圾桶,从心动走向行动,我们一定能一起翻开文明新篇章【自律的要求】。

法治篇

45,法律是民生的兜底工程。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保障民生将是一句空话【法律的重要性】。

46,完善的法律,对于保障民生起码有两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执法部门于法有据。比如一些虚假广告中的明星代言,以往的执法中就因为没有明文规定而难以追责。二是民众维权有法可依。民众不缺少维权意识,缺的往往是维权工具,这容易使纠纷解决脱离法治轨道,甚至酿成恶性事件。在法律框架内,通过治理者和民众的共同努力,民生保障才会有切实的基础【完善法律的缘由】。

47,公众的权益是天大的事。每一项政策的出台,每一部法律的制定,都应该以民众的诉求和社会的关切为出发点,以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为最终归宿。法律法规关乎社会关系调整,立法修法尤其应当注重民生导向【立法与公众权益的关系】。

48,“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而要赢得人心,法律既要植根于正确的理念,也要着眼于现实的需求【法制与人心的关系】。

49,唯有不断关注民意、直面问题,法律才能跟得上时代的脚步【法律建设的要求】。

50,立足现实问题,积极“问法于民”“立法为民”,法律才能更充分体现民意,更顺畅抵达人心,释放出更多民生的红利【问法于民的意义】。

51,“一人不廉,全家不圆。”【腐败的危害】

52,打虎拍蝇的雷霆手段,依法治国的强劲鼓点,改革发展的铿锵足音,饱含着亿万人民对国家发展的期待、对民族复兴的热望,激荡起一个民族成就梦想、走向复兴的共鸣【反腐、依法治国、深化改革的缘由】。

53,“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关键就在‘常’、‘长’二字。”【反腐的总体要求】

5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如何反腐】

实干兴邦篇

55,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干首先就要脚踏实地劳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56,摆脱意见分歧,只能靠事实说话【“事实”的重要性】。

57,人民创造历史,劳动开创未来。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开创我们的美好未来,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为了人民【走群众路线的缘由】。

58,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巩固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的重要性】。

59,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的重要性】

60,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维护和发展劳动者的利益,保障劳动者的权利【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

1,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改革发展的巨轮破浪前行,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激流漩涡中保持了中高速增长。

说明:

总体背景的概括,用于申论开篇的背景概述,尤其关注“中高速增长”。

2,尽管形势不容乐观,但信心不可动摇。

说明:

引述出相关问题之后,表达核心观点之前的理论支撑(过渡句)。

3,饮水思源。正如有谚语所说,哪里有相互间和睦,哪里就有生活的富裕。

说明:

针对具体问题的具体表达,主要关注到邻里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理论支撑。

4,有创新、有人才,亚洲才有新未来。

说明:

“亚洲”可以替换,如“企业”等,体现创新与人才的重要性,理论支撑。

5,“积其小者必至于大,积其微者必至于显”。只要我们携手合作,加快培育各国经济新动能,共同打造地区发展新愿景,就一定会迎来更加充满活力的亚洲新未来!说明:“积其小者必至于大,积其微者必至于显”凸显日积月累、坚持的重要性。“只要……携手合作……,就一定会迎来……新未来”,用于文

章最后的总结段落。6,回家团圆、孝老祈福,浓缩着无尽的骨肉亲情和家国情怀,成为中国人几千年来绵延不绝的精神之根。

说明: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于传统文化、家风等主题中。

7,这些不幸磨难把我们的心连得更紧,也警醒我们必须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顶在头上。

说明:

“这些不幸磨难(问题)把我们的心连得更紧,也警醒我们……”,置于引述问题之后,上下承接,开篇与分论点论证中都可以。

8,我们将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牢牢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正视困难,勇对挑战,坚定必胜信心,百折不回,务实苦干,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

说明:

用于文章的最后总结段落,注意运用词汇时,要适当与文章议题结合起来。

9,天道酬勤,实干兴邦,时代宏图需亿万人民共同绘就。

说明:

用于文章的最后总结段落的第一句,可以与第五点或者第八点综合,形成完整的结尾段。

10,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我们讲稳增长,主要就是为了保就业。

说明:

牢记“就业是民生之本”。

11,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可以说,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说明:“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可以用“教育”、“养老”等来替换“就业”。词汇积累,“晴雨表”、“稳定器”。12,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还要突出重点对象,抓住两头:一头是高校毕业生,一头是农民工。这就像“经天纬地”一样,高校毕业生是“经”,农民工就是“纬”,一经一纬,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新的发展动力才能形成。词汇语句积累:……(解决……问题)还要突出重点对象,抓住两头:一头是……,一头是……“经天纬地”,“经纬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