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辨析 简答 论述详细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辨析 简答 论述详细答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辨析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商品价格的变动是商品价值变动的表现。P47 P51
错,价格是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货币表现,因此商品价格的实现又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不仅仅是商品价值变动的表现。
2.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这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P59
对,在等价交换和非等价交换中,商品在流通过程中都不会产生剩余价值,必须在流通过程中购买特殊商品——劳动力,而劳动力能够实现价值的增值产生剩余价值。
3.企业兼并实现了资本积聚,从而增大了社会总成本。P66
错,资本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实现的,企业兼并实现了资本集中,资本集中能够实现个别资本的增大而不能增大社会总资本。
4.加快总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P91
错,资本周转速度的加快意味着预付资本中的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加快,从而可以雇佣更多的工人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在流通过程中不会产生剩余价值。
5.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打工者,由于他们的劳动能力和贡献不同,所得到的报酬也不同,
这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P131
错,按劳分配适合于在公有制范围内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打工者不属于公有制的范围内,而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劳动者出卖他们的劳动力创造的报酬是劳动力的价值和价格转化形式的体现。
(二)解答题
1.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是什么?P37
(1)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生产的前提条件(2)不同的经济利益主体是商品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主体。
2.价值规律的内容与要求是什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和主要作用是怎样的?P50-53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有生产商品的社会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即等价交换。
(2)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现象,是价值规律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表现形式。
(3)作用:第一,自发的调节资源配置经济活动。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在经济生活中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同时也产生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
3.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是什么?P59
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具有人身自由,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基本生活来源,除了子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自己的劳动力能够出卖。
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

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P61
劳动过程是劳动者通过有目的的活动,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实用价值的过程,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幻的过程。它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和支配下劳动;第二,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2)劳动者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就是价值形成过程,劳动者创造的新价值超过劳动力自身的价值就是价值增值过程。
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P75
从根本上说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比然结果。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要求作为总资本家的国家加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干预,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其次,生产迅速发展与市场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加深,导致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资本家单靠自己的力量已无力克服,要求国家采取反危机措施,如国家采购、社会福利政策、出口补贴。再次,伴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生的劳资矛盾、阶级矛盾、社会矛盾,单靠个别资本家或资本家集团也是无法解决的。
6.当代资本输出的新特点是什么?P111
一是资本流向从原来的主要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经济落后国家输出,发展为多方向输出,特别是发达资本之一国家之间相互投资的大幅度增加;二是在私人资本输出增长的同时,国家资本输出增长更快,并日益成为占重要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三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多采取所谓“援助”的方式进行。
7.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什么?P127
第一,共有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第二,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既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8.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则是什么?P128
具体地说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关于两个毫不动摇,一是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二是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个统一是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要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9.为什么说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实行按老分频具有客观必然性?P133
首先,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了必须废除资本主义制度中剥

削的分配制度,确立阿劳分配制度。其次,现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只能实现按劳分配,不具备实行按需分配的调减。再次,人们还不能做到无条件的、不计报酬的为社会提供劳动,劳动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P134
第一,按劳分配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行,只能在局部范围内实行。第三,按劳分配还不能按照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量来计算,而只能按照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来计算。第四,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的形式来实现。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40
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第二,在分配关系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一特征是公有制的经济制度规定和市场经济的体制规定在分配中的综合体现。第三,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们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12.我国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P176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应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第一,以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第二,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第三,以法制化管理目标。第四,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
1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P203
第一,对外贸易。第二,利用外资。第三,引进先进技术。第四,国际劳务合作。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根本不同的。P90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第一,划分的依据不同。前者划分的依据是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后者划分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第二,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购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购买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购买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第三,划分的目的不同。前者划分的目的,是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从而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不同影响;后者划分的目的,是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2.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目的和手段。P106
(1)资本

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目的在于,缓和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和垄断资本的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经济秩序,从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手段,主要是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还可能运用行政手段。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调节和控制,其对象既包括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也包括作为整体的国民经济宏观全局。资本主义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主要是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国民经济的计划化实现的。
3.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P171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经济的调控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两大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家对经济调控的制度是否合理和健全;二是国家调控的手段和措施是否有力。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手段。经济手段包括财税、利率、汇率、价格等。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
(2)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出发,建立新型的财税体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为加强国家对经济的调控创造条件:第一,构建规范的分税制,理顺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第二,改革和完善税收制度,理顺国家与有关企业的利润分配关系。第三,实行复式预算,理顺国家财政内部的收支关系。
(3)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建立了中央银行体制,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二是完善金融运行体制。三是加快金融立法,为规范金融秩序奠定基础。四是建立政策性银行,理顺财政投融资体制。
4.试析经济全球化的内容、实质和发展趋势。P184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精尖产品及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得到增强。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流通领域中国际交换的范围、规模、程度得到增强。资本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
(2)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
(3)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是:第一,市场经济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第二,区域经济集团化日益发展。第三,跨国公司的主导作用增强。
5.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P189
(1)积极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以

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第二,经济全球化使生产网络化体系逐步形成,投资外向化现象日益凸现。第三,经济全球化使贸易自由化的范围、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正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扩大和推进。第四,经济全球化使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2)消极作用:第一,经济全球化把市场经济的矛盾扩展到世界范围。第二,经济全球化把资本的动机和目的扩展到世界范围。第三,经济全球化把一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世界范围。第四,经济全球化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展到世界范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