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教育心理学笔记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教育心理学(属于应用心理学范围)P5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裴斯泰洛齐:“教育心理学化”

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育学理论的基础建立在心理学上

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卡普捷列夫:1877年《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着作。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体系由此确立,“教育心理学之父”,最早用动物做实验--饿猪试验

1908年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着作是由房东岳译日本的《教育实用心理学》。

2.发展时期(20th20s-50s)

斯金纳:程序教学、教学机器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3.成熟时期:(20th60s-70s)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奥苏贝尔:以认知心理学观点阐述有意义学习

4.完善时期:(20th80s)

1980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出版。

P14 ( C )可以对无法从外部直接观察的现象进行研究。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行动研究法

P18 心理发展

0乳儿1婴儿3幼儿6~7童年11~12少年14~15青年25成年65

P20 认知发展与教育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基本内容:建构主义发展观

认知结构: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认知发展理论: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前运算阶段(2-7岁):自我中心性、“泛灵论”、没有守恒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守恒观、思维可逆、去集中化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命题运算阶段、抽象思维

2.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心理学界的莫扎特)

理论介绍:创立“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两种心理机能:低级、高级)

提出心理发展观:个性的形成是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

最近发展区:合作型学习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自我中心言语

P28 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1.5岁)乳儿期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2-3岁)婴儿期:培养自主性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幼儿学前期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儿童期、学龄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青年期:“我是个什么样的人”

中学生不应该被当作“孩子”看待。

P32 自我意识

1.成分自我认识: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认识成分)

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爱、自豪等(情感成分)

自我监控:调整和控制(意志成分)

2.发展生理自我(3岁左右)

社会自我(少年期、初中)

心理自我(青年期、高中)

P65 加涅按学习水平分类

1.信号学习:不随意反应、情绪反应

2.刺激-反应学习

3.连锁学习

4.言语联想学习

5.辨别学习

6.概念学习

7.规则的学习

8.解决问题的学习

P67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桑代克试误说猫开笼取食实验

学习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强调“做中学”

2.巴浦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狗进食的摇铃实验

基本规律: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3.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迷箱实验

程序教学:个别教学(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基本规律:强化(正强化-普雷马克原理)、消退、惩罚 4.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参与性学习、观察性学习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强化: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P76 认知学习理论

1.苛勒完形-顿悟说:大猩猩接杆实验

2.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白鼠迷宫实验

认知地图说

S-O-R

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历理论:学习观:学习是主动形成认知结构

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教学观:提倡发现学习

4.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先行组织者策略、接受学习

5.加涅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P8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维果斯基

1. 学习观学习的主动构建性

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学习的情境性

2.教学观: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

启示:支架式教学

抛锚式教学(情景教学)

3.知识并不是绝对的真理

4.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个别差异性。

P85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马斯洛的学习理论自我实现的人格观:无条件的尊重和自尊

内在学习论:倡导内在学习

2.罗杰斯的学习理论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

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学生中心的教学观(非指导模式):教师是“助产士”或“催化剂”

P87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不包括( B )

A.获得与消退

B.强化

C.刺激泛化

D.刺激分化

P9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型曲线)

P97 学习动机理论

1.认知理论成就动机理论:麦克利兰、阿特金森力求成功动机:选择难度适中目标

避免失败动机: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

成败归因理论:海德、韦纳(三维度六因素)

2.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

替代性经验

形成的主要因素:言语劝说

情绪唤醒

P101 自我价值理论:科温顿高趋低避型:学霸(动机高、不怕失败)

低趋高避型:学渣

高趋高避型:学婊(偷着学)

低趋低避型:学沫

P106 1.学生常说“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不玩”,这比较符合( C )

A.巴浦洛夫定律

B.斯金纳定律

C.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D.桑代克定律

2.学生认识到只要上课好好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的好成绩,那么他就很可能认真听讲,属于( B )。

A.效能期待

B.结果期待

C.能力归因

D.努力归因

3.试图论证成就动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D )。

A.奥苏贝尔

B.阿特金森

C.勒温

D.麦克利兰

P110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B )。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学习

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等概念的学习

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

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到在校外的行为表现

P111早期学习迁移理论

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一般迁移)

迁移是无条件的、自动发生的

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伍德沃斯具体迁移

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3.经验类化说:贾德对已有经验进行概括、共同原理(一般迁移)

水下击靶实验

4.关系转化说:苛勒

P113 现代学习迁移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贝尔、布鲁纳,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建立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有意义学习是不存在的。

2.迁移的产生式理论:辛格莱、安德森,A>B,B>C→A>C

3.情境性理论:格林诺

P117 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心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形成一种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种迁移方式称( A )。

A.顺应性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型迁移

D.水平迁移

P119 学习策略分类(麦基奇)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的分类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做笔记、记忆术、提问、生成性学习(图形,图表)

组织策略:列提纲、利用图形(系统结构图、流程图)、利用表格元认知策略:计划策略

监视策略:领会监控、策略监控、注意监控

调节策略

P137 操作技能形成阶段:操作定向

操作模仿:视觉控制

操作整合:动觉控制

操作熟练:程序化、自动化、完善化,多余动作消失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P141 心智技能形成理论

1.加里培林:按阶段形成活动定向阶段(原型定向)

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原型操作)

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

内部言语互动阶段

2.安德森三阶段论认知阶段

联结阶段

自动化阶段

3.我国原型定向:掌握程序性知识的阶段

原型操作

原型内化:心智技能形成

P147 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0-5岁)

(对偶故事法)他律阶段(5—8岁):规则来源外部具有权威性

自律阶段(9-11岁):规则是可以协商的

公正道德阶段(11——)

2.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权威性、避害)

(0-9岁)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自己的利益)

(两难故事法)

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

(9-20岁)第四阶段:遵守法律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20——)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P152 1.个体根据家庭、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虑行为所产生的直接明显的后果,这属于道德的( B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2.( A )是经典条件反应在态度改变中的具体运用

A.条件反应法

B.提供榜样法

C.说服法

D.锻炼法

3.“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件事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是( B )。

A.认知失调理论

B.认知平衡理论

C.强化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P160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创造性的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瓦拉斯1926年提出了创造性思维的四阶段: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

豁朗阶段

验证阶段

P163头脑风暴法:奥斯本提出

P170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三个领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P177 戴尔提出教学媒体经验锥形。

P180 教学策略

1.以教师为中心直接教学

接受学习(奥苏贝尔)

2.以学生为中心发现教学(布鲁纳)

程序教学(斯金纳):个别化教学方法

掌握学习(布卢姆)

P182课堂管理功能:维持功能、促进功能、发展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

P4“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P5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促进功能、教育功能、示范功能、引导功能

P6教师职业道德价值:教育价值、文化价值、伦理价值

P10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于一切就到的的根本标志。

教书育人一致就是衡量和判断教师工作优劣的根本标准。

P16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版)“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1.“爱国守法”——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爱岗敬业”——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3.“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4.“教书育人”——教师天职和道德核心(根本任务)

5.“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6.“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P18教师在教育职业中的道德规范:热爱教育,乐于奉献

教书育人,尽职尽责

严谨治学,提高水平

P22 教师在教师集体中的道德规范:尊重同事

团结合作

公平竞争

P23教师在自身建设中的道德规范:依法执教

爱岗敬业

廉洁从教

为人师表

P28师德情感主要包括:正义感、自豪感、荣誉感、幸福感

P3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基本内容: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知识和技能修养、心里素质修养

P6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1995年9月1日施行。

2.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教育工作。

3.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4.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

5.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

6.违反国家财政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7.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8.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

P70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1986年4月12日颁布,1986年7月1日起施行;2006年9月1日实施修订版。

2.基本特征:普遍性、强制性、公共性、免费性。

3.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4.六周岁入学,可推迟七周岁,延缓需要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人民政府行政部门批准。

5.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6.学校应该把德育放在首位。

7.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

P76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施行。

2.立法目的: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师工作。

4.教师申诉应当30日内教育行政部门处理。

P80 《教师资格条例》

1.1995年12月12日颁布实施。

2.立法机关:国务院

3.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师资格工作。

4.参加教师资格考试作弊的,3年内不得再次参加。

P8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1991年9月4日颁布,2006年12月29日修订,2007年6月1日施行。

2.保护: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3.学校200米内不能开设网吧。

4.任何组织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

P8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

2.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强大动力

促进公平——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3.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

新课程改革

P465 我国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次(1949-1952):《中学暂行教学计划》第一份教学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