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脊柱

第三章 脊柱

第三章 脊柱
第三章 脊柱

第三章脊柱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了解脊柱的解剖特点与发育

?掌握脊柱颈段、腰段的影像解剖

一、脊柱(vertebral column)解剖及生理概述

1. 脊柱的组织形态结构和生理

脊柱是由椎骨及其连结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结构。椎骨包括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和尾椎4个,颈胸腰椎各椎骨间都可相对活动,而骶椎与尾椎则分别联成骶骨和尾骨。颈1椎体呈环状称寰椎,颈2有齿状突,又称枢椎,除1-2颈椎外,每个椎骨由椎体及椎弓两部分组成,两者围成椎孔,各个椎孔连接构成椎管,其内容纳脊髓。椎弓由一对椎弓根和一对椎板组成,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与相邻的椎弓根上下缘切迹构成椎间孔,为神经根通过的部位。椎弓发出7个突起,分别为一个棘突、2个横突和2对上下关节突。

脊柱的连结包括椎骨间连结、颅椎连结、肋椎连结及椎骨和骨盆环的连结。相邻两个椎骨的椎体部分靠椎间盘及其前纵韧带、后纵韧带连接加强,脊柱全长的3/4为椎体,1/4由椎间盘所构成。

椎间盘由纤维环、髓核及其上下的软骨板构成,纤维

环由纤维软骨和多层胶原纤维组成;髓核为黏液胶冻样物质构成,水份含量为80%-90%,水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并为纤维样物质所取代。椎骨的椎弓部分由寰枢关节、关节突关节、连接椎板的黄韧带、棘突之间的棘间韧带、棘突尖部的棘上韧带(颈部为项韧带)、横突之间的横突间韧带以及寰椎横韧带连接。黄韧带的组成与其他韧带有所不同,它由弹力纤维构成,颈部薄,向下逐渐增厚。颅椎连结是由寰椎上关节面与枕骨髁构成的寰枕关节及其周围的翼状韧带和结缔组织膜组成,胸椎椎体和横突分别与肋骨形成肋椎关节和肋横突关节(第11、12肋除外),骶骨和骨盆环形成骶髂关节,使脊柱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椎管(vertebral canal)由椎孔连结而成,上接枕骨大孔和颅腔相通,下延续为骶管而止于骶管裂孔。椎管的前壁由椎体后部、椎间盘后缘和后纵韧带构成,后壁是椎板和黄韧带,两侧壁为椎弓根和椎间孔。每个椎孔可分为中央区、侧区和后区,侧隐窝(又称神经管)位于侧区,是椎管内神经根通向椎间孔的部位,其前界是椎体后缘、外界为椎弓根内缘、后界是上关节突前内缘和黄韧带,侧隐窝向下外续于椎间孔。椎管内容有脊髓和马尾、脊神经根、脊髓的三层被膜、膜间隙及其内的脑脊液等。

2. 脊柱的功能

脊柱具有支持人体、传导负荷、运动、维持稳定与保护

脊髓的功能。脊柱的生理曲度在婴儿时只有一个后凸的

弯曲度。能站立时,脊柱即显示四个弯曲,即颈段前突,

以颈5椎体明显;胸段后突,以胸7椎体明显;腰段前

突,以腰4椎体明显;骶尾段明显后突,尤以女性为甚。脊柱的载荷作用主要是通过人体的三个倒三角完成。上三角指头颈部的负荷集中于下颈部,以C5-6所受应力最大;中三角将头颈、躯干负荷集中至腰骶椎;下三角则是将头颈、躯干和盆腔的负荷沿身体中部向下传递的倒三角力学结构。没有脊柱的稳定性也就没有脊柱的正常功能,维持脊柱稳定性的最基本单位是脊柱功能单位(functional spinal unit,FSU),也称运动节段(motion segment),它是相邻椎体及连接它们的椎间盘、小关节和韧带结构的复合,亦是能够反映脊柱生物学特征的最小单位。

二、脊柱的各段的影像解剖

脊柱包括颈、胸、腰、骶尾段,一次成像难以囊括诸段,故按部位分述其影像解剖,影像解剖主要观察其形态结构和稳定性两个方面。

1 颈段

1.1颈段X线解剖正位片:1-2颈椎与下颌骨重叠,显示不清。3-7椎体呈鞍形,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周围为一层致密的细线样骨皮质,密度高且均匀,轮廓光整,其内为松质骨,纵形骨小梁

比横形的骨小梁明显。椎体上缘两侧端可见斜面

向内的三角形突起称为钩突,椎体下缘两侧端圆

钝的斜面为斜坡,两者形成颈椎特有的钩椎关节

(Luschka关节)。正常钩突表面为一薄层均匀光

滑的骨皮质,其间为骨松质,这种类型的钩突虽

伸长变尖,不能认为是病理现象,如钩突尖端及其下方密度增高且不规则,并伴有相对应斜坡关节面的增生,则是钩突骨质退变的可靠征象。

椎间隙包括软骨终板和椎间盘,为弧形低密度影。椎弓,椎弓根短而细,与椎体外后缘呈45°相连接,投影于椎体侧外方呈内缘清楚外缘模糊的圆形致密影。椎体与椎弓根侧方为横突投影,短而宽。在椎弓根的上下方为上下关节突的投影。椎弓根向后内下延续在中线处联合成棘突,投影于椎体中央偏下方,颈椎棘突除颈1外多数均有分叉,呈"八"字形,颈7棘突分叉率低多为类圆形线状致密影。

侧位片:生理曲度,1-7颈椎呈连续而和谐的前凸弧线排列,从前到后有四条连贯的弧线,即椎体前缘、椎体后缘、椎板线、棘突后线。它的

弧度按Bordens法测量,弧的顶点

在颈5椎体后上缘,弧的高度为

12±5mm。椎体居前方,寰椎无椎

体,前端见前弓的

前结节,前弓的后方为枢椎齿状

突,下有枢椎椎体,3-7椎体后部

均重叠着横突,椎体后上角稍尖耸,与上面椎体后下角相重叠,此部相当于钩椎关节。椎弓居后方,颈椎2-7的上下关节突构成椎小关节,上关节突位于前方,下关节突位于后方,关节面由前上斜向后下(接近40°-45°)以保持脊柱的稳定,小关节间隙为均匀的透明影。椎板位于椎弓根与棘突之间,第2颈椎棘突又宽又大、第7颈椎棘突最长,两者均为计数标志。颈椎管的测量多用比值法来判断有无椎管狭窄,其公式为:颈椎管比值=椎管矢径/椎体矢径,正常比值在0.75以上,低于0.75者为椎管狭窄。椎间隙,椎间盘的纤维软骨板、髓核及其

周围的纤维环系软组织密度,呈宽度均匀的鞍状透明影,称之为椎间隙。斜位片:主要观察椎间孔、钩椎关节、关节突关

节及椎弓根,常需左右两侧对比观察。1-7椎体呈

斜位相,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近片侧横突投

影于椎体前方,远片侧横突可部分投影于椎间孔

内。椎间孔呈边缘清晰锐利的卵圆形透亮影,上

缘为上一椎弓的下缘、下缘是下一椎弓的上缘、前缘是椎体与椎间盘、后缘为上下关节突及关节。左前斜位显示右侧椎间孔,右前斜位显示左侧椎间孔。斜位片也能清楚显示颈椎钩椎关节与椎间孔的关系:钩突朝

向后上方指向椎间孔,正常时不突入椎间孔内。

张口位片:主要观察寰椎、枢椎及其形成的寰枢

关节。枢椎齿状突位于寰椎两侧块之间,寰枢关

节包括寰齿关节与两个关节突关节。

动力位片:颈椎的屈伸活动是上一椎体下面在下一椎体上面的前后滑动,并受前、后纵韧带和椎间盘制约而呈均匀协调一致的运动。过伸、过屈位动力位片可观测颈椎活动情况与活动度,从而对椎节的稳定性作出判断。

1.2颈段CT解剖

颈段CT一般需骨窗位观察椎体、椎弓及小关节等骨性部分,软组织窗位观察椎间盘、硬膜囊、神经根、韧带等软组织部分。骨性部分:除1、2颈椎椎骨比较特殊外,3-7椎骨均由椎体、椎弓、椎板、棘突、横突

及上、下关节突所组成。寰椎由两个侧块和前后弓

组成。侧块有上下关节凹分别与枕骨髁和枢椎上关节突形成关节,前后弓中线部有前后结节。横突短小,有横突孔,左右各一。枢椎齿状突前与寰椎前弓,后与寰椎横韧带形成寰枢关节,枢椎横突小,内有横突孔。3-7椎体自上而下体积逐渐增大,横断面上呈卵圆形,其后缘略平直或凹陷,钩突构成椎间孔的前壁一部分。椎弓部分的椎弓根短,与矢状面约成45°。横突亦较短且宽,3-6横突上可见椎间孔。由上、下关节突构成的关节突关节,关节面近于水平,在CT横断面上不易显示其间隙。颈段椎管近似三角形,前后径短,横径长,前后径测量意义较大,正常值的下限为12mm。在椎弓根层面,由椎体、椎弓

根、椎板、棘突基部构成完整的椎管骨环;在椎间

孔或椎间盘层面,此层面椎体、椎间盘与后方的椎

弓部断开,断开的部位呈裂隙状低密度影,构成不

完整的椎管骨环。椎间孔位于上下椎弓根之间,为长约4-5mm的骨性管道,其前内壁为钩突的后面、椎间盘和椎体下部,后外侧壁为关节突关节的内侧部。颈椎钩突、横突和关节突全体构成一个复合体,简称UTAC。通常将颈椎椎间孔分为上下两部,上部较大,含神经根,其前为椎体,后为椎板和关节突;下部较小,前为钩突,后为关节突。

软组织部分:椎间盘,从颈2到颈7每个椎体之间均有椎间盘,其形状宛如椎体横断面的圆形,CT值在50~110HU。椎间盘厚度不一,由于颈段的椎间盘较薄,仅为3-5mm,因此横断面显示不如MRI矢状面来的清楚。硬膜囊,除1,2颈椎外,其余各部硬膜外均充以低密度的脂肪和结缔组织,把硬膜囊显示出来。正常硬膜囊内含蛛网膜、脑脊液、

软脑膜和脊髓,表现为边缘光整、规则的椭圆形影,CT值在30~50HU。颈段的蛛网膜下腔从枕骨大孔至颈2逐渐变小,但从颈3至颈7其前后径大致相同,平均约12mm,其内脑脊液的密度在CT值在0~20HU。在骨性椎管和硬脊膜之间为硬膜外间隙。此间隙内含有神经、血管、脂肪和结缔组织。椎内静脉丛密布于椎管的骨膜和硬脊膜之间,可分为前后两部。前部位于椎体、椎间盘的后面及后纵韧带的两侧,其后部位于椎弓及黄韧带的前面。CT平扫时椎内静脉丛不能与其周围组织相区别,增强扫描可见硬膜外间隙明显增强。脊神经根呈条索状或圆点状软组织影,位于椎间孔部位并可向前外方延伸1~2cm。韧带,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除了出现钙化,一般在CT上无法与椎体及椎间盘结构相区分。在关节突关节和椎板内侧缘见到黄韧带影,为尖端向后的"V"形软组织密度影,宽度在2~3mm左右,向下逐渐增厚,后缘紧贴椎管内缘,前方与硬膜囊之间隔以低密度的脂肪组织。

1.3颈段MRI解剖

矢状面:生理曲度前凸,椎体呈方形,寰椎前后弓为小的纵条状影,枢椎齿状突为三角形影位于枢椎椎体之

上,齿状突与基底部结合处以条状低信

号的软骨连接。椎弓各个部分在正中矢

状面和旁矢状面可以分别显示。椎体和

椎弓信号强度的高低与骨髓内脂肪含

量、造血成分多少有关,正常骨髓内的

脂肪在T1加权像呈现分布均匀的高信号;在T2加权像上则呈中等信号。

椎间盘厚度介于胸椎间盘和腰椎间盘之间,T1加权像两者呈中等信号,T2加权像上纤维环信号降低、髓核信号提高。前、后纵韧带均呈条带状低信号,难与骨皮质、椎间盘的外纤维环分开。硬膜外间隙为硬膜外与椎管壁之间较窄的腔隙,主要包含血管组织,少量的脂肪与结缔组织,在T1加权像扫描呈高信号,T2加权像为较高信号。硬脊膜与蛛网膜难于分辨,统称鞘膜,鞘膜将硬膜外间隙与蛛网膜下腔分开,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呈条管状分布,在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为高信号。颈髓位于椎管内蛛网膜下腔的中央,为一圆椎状结构,在颈膨大稍粗些,在T1加权像及T2加权像上均为中等信号。椎间孔在45°斜矢状面显示较好,呈卵圆形,在T1加权像上,中等信号的神经根在周围高信号脂肪组织的对比下显示清楚;在T2加权像上,两者信号差别不大。

横断面:椎体与椎间盘呈卵圆形,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在T1加权像上,两者均为中等信号,低信号的钩突位于椎间盘侧方;在T2加权像上,椎间盘的髓核表现为椭圆形高信号,周围是低信号的纤维环。在椎体与椎间盘侧方对称显示椎动脉,由于血管的流空效应,在T1加权像上呈

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椎管中央为扁圆形的颈髓,周围环以相

对宽大的蛛网膜下腔,内充脑脊液。椎

间孔走行的神经根鞘及神经根在T1加权

像上与周围脂肪组织对比较好。黄韧带

不同于其他韧带,由于含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在T1 及T2加权像上均为中等信号。关节突关节间隙、关节软骨

及关节内液体均可显示,关节软骨厚2-4mm,在T1 及T2加权像上均为中等信号;关节液为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在T2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图为T1WI:D是枢椎齿状突,C为颈髓,VA是椎动脉,SAS为蛛网膜下腔

2 胸段

2.1胸段X线解剖

正位片:主要观察胸椎的正位形态、椎旁软组织情

况。胸椎由12块椎骨组成,椎体呈四方形,自上向

下排成一直线,椎间隙上、下缘相互平行,邻近的

椎间隙大致相同。椎弓,椎弓

根显示为对称于中线的长卵圆

形影。棘突居中,呈卵圆形或

水滴状。两对关节突的关节面呈冠状位,正位片不

能显示关节间隙。每块椎骨两侧是一对横突。胸椎两旁有12对肋骨,每根肋骨的肋小头与胸椎椎体的肋凹构成肋椎关节,同时肋结节和横突肋凹构成肋横突关节(第11、12肋无此关节)。胸椎旁的纵隔胸膜等组织形成胸椎旁线,胸椎旁线是纵隔后部结构与含气肺的分界面,左侧显示率可达84.5%,右侧少见,显示率仅为25.5%

侧位片:主要观察胸椎的侧位形态、骨质

变化、排列曲度等。胸椎侧位可见自然弧

线的生理性后凸,椎体呈四方形,后缘略

高于前缘,以第11、12最明显,上部胸椎

与肩胛骨等重叠,膈下部胸椎与腹部脏器

重叠,显示不理想。椎间隙前后宽度随生

理弯曲而变化,胸段前窄后宽。顺延椎体中后部为双侧椎弓根重叠影,相邻椎弓根上下切迹之间的透亮间隙为双侧椎间孔,其形状近似圆形,双侧重叠的关节突关节及纵行的关节间隙可见。横突与椎体重叠显示不清。棘突较长,斜向后下方,相邻棘突依次覆盖呈叠瓦状。棘突前缘到椎体后缘的距离为椎管前后径,其下限为14mm。

2.2胸段CT解剖

骨性部分:胸椎椎体呈心形,横径和前后径大致相等,后缘前凹。椎弓部分的椎弓根长且更近于矢状,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近似近冠状位,在横断面CT上表现为横行的透亮间隙,椎板、横突、棘突均较长,椎体、横突均有关节面与肋骨相关节。胸段椎管呈圆形,其前后径除胸12稍大外,其余约为14-15mm。椎间孔前壁为椎体、椎间盘后外缘,后壁为关节突关节,前外侧有下位椎骨的肋骨颈和肋椎关节毗邻。

软组织部分:椎间盘厚度最薄,

故须薄层扫描,其形状似心形,

后缘凹陷,大小与椎体一致,CT值在50~110HU。因肋骨头平对胸椎椎间盘,故可作为显示胸椎椎间盘的重要标志。硬膜囊表现为边缘光整、规则的类圆形影,CT值在30~50HU。脊神经根呈条索状或圆点状软组织影,位于椎间孔部位并可向前外方延伸。韧带,在关节突关节和椎板内侧缘见到"V"形黄韧带影。

2.3胸段MRI解剖

矢状面:生理曲度后凸,椎体呈方形,自上至下逐渐增大,骨松质由薄的骨皮质包绕。椎体侧后方有一对肋凹和肋骨头

形成肋椎关节。椎弓各个部分在正中矢状面和旁

矢状面可以分别显示。每个椎间盘前后厚度均匀

一致。前、后纵韧带坚实地固定着椎间盘的位置,

故胸段较少发生髓核突出。硬膜外间隙脂肪比腰、

骶段要少些。脊髓位于蛛网膜下腔的中央,由于

在T1加权和T2加权图像中脊髓和其周围的脑脊

液呈现为不同的信号强度,因此两者可清楚地加

以区别。脊髓在T1加权图像上与脑脊液相比,呈现为较高信号,在T2加权图像上,脑脊液的信号强度高于脊髓。在第12胸椎处形成腰骶膨大,然后迅速缩小为脊髓圆锥。椎间孔在旁矢状面可以很好显示,呈卵圆形,在T1加权像上组织对比显示清楚。

横断面:椎体与椎间盘呈心形,在T1加权像上,两者均为中等信号;在T2加权像上,椎间盘的髓核表现为椭圆形高信号,周围是低信号的纤维环。椎体两侧有关节面与肋骨形成肋椎关节。横突上每侧有一个横

突肋凹与肋骨构成肋横突关节。椎管中央为圆形的脊髓,在第11、12胸椎水平形态变异较大,为卵圆形或圆形的脊髓圆锥。椎间孔走行的神经根鞘及神经根较长。黄韧带在T1 及T2加权像上均为中等信号。

3 腰段

3.1腰段X线解剖正位片:主要观察腰椎正位形态、骨质

结构、关节和腰椎两侧的软组织概况。椎体呈长方形,从

上向下依次增大,周围为一层致密的骨皮质、密度均匀,

轮廓光滑,其内为骨小梁结构。相邻的上下椎体间的透亮

间隙为椎间隙,上下缘平行,邻近椎间隙宽度大致接近。椎弓,椎体两侧有横突影,以腰3最长,腰1最短,腰5最宽。在横突内侧可见椭园形环状致密影,为椎弓根横断面影像,称椎弓环,两侧对称似"猫眼征"。在椎弓根的上下方为上下关节突,上关节突在外,下关节突在内,关节间隙呈矢状纵行透亮影。椎板由椎弓根向后内下延续,于中线联合成棘突,投影于椎体中央偏下方,呈尖向上类三角形的线状致密影。以棘突为中心向两旁观察椎弓各部分的影像宛如一只展翅的蝴蝶:棘突像蝴蝶

体部,椎板、上下关节突、横突等对称分居两旁,像蝴

蝶的双翼。

侧位片:观察腰椎侧位形态、骨质结构、椎间盘变化、

棘突、椎间孔、关节突关节。腰椎生理曲度向前,以腰椎4明显。椎体也呈长方形,其上下缘与后缘成直角。椎弓居其后方。在椎体后的椎管显示为纵行的半透明区,椎板位于椎弓根与棘突之间。上下关节突分别起于椎弓根与椎板连接之上、下方,下关节突在下一个

脊椎上关节突的后方,以保持脊柱的稳定,不向前滑。椎间盘为软组织密度,故呈宽度匀称的横行透明影,称之为椎间隙。椎间孔居相邻椎弓、椎体、关节突及椎间盘间,呈半透明影,呈类圆形。

斜位片:主要观察腰椎椎弓峡部、上下关节突及其关节间隙、椎体的斜位影像。腰椎峡部系上、下关节突连接部,

正常腰椎有生理性前凸,骶椎呈生理性后

凸,腰、骶椎交界处成为转折点,上方腰椎

向前倾斜,下方的骶骨则向后倾斜,因此腰、

骶椎的负重力自然形成向前的分力,使腰5

有向前滑移的倾向,但正常受到腰5下关节

突和周围关节囊、韧带的限制,峡部正处于

两种力量的交点,因此峡部容易发生崩裂,也是腰5峡部崩裂最多的理由。在腰椎后斜位片上,那侧靠片检查那侧。1-5腰椎及骶髂关节呈斜位投影在照片正中,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被检侧椎间关节间隙呈切线位,投影于椎体后1/3处。在此位置上,椎弓的X线投影可形象地比喻为"狗"的形态,近片侧横突相当于狗嘴,椎弓根为狗眼,上关节突相当于狗耳,下关节突是狗前腿,狗耳与狗前腿间的间隙为近侧的小关节间隙,椎板相当于狗腹,峡部相当于狗颈;远片侧横突相当于狗尾,下关节突相当于狗后腿。

3.2 腰段CT解剖

在腰段,具有代表性的图像层面为椎弓根层面、椎间孔层面和椎间盘层面。骨性部分:椎体为呈肾形,其后缘略凹陷,椎体中部前面和后面都

有椎体静脉通过的小孔,CT上表现为后缘骨皮质不连续,并向松质内延伸呈丫形的低密度影。椎弓部分的上段腰椎关节突关节与矢状面约成45°,向下角度逐渐增大,呈矢状位。前外方是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后内方是上位椎骨的下关节突,其关节间隙清楚,表现为近于纵行的透亮影,宽2-4mm。椎管形态不一,第1、2腰椎断面多呈圆形或卵圆形,越往下越呈三角形,第3、4腰椎断面多呈三角形,约10%-20%第5腰椎平面的骨性椎管多呈三叶形。椎管前后径的下限为15mm,横径下限为20mm。在完整骨环的椎弓根层面,位于椎管侧区的侧隐窝(Lateral recess)是椎管内腰神经根通向椎间孔的通道,主要存在于三叶形椎管,即下为两个腰椎处,其前壁是椎体后外侧部、外侧壁为椎弓根内面、后壁是上关节突前内缘和黄韧带。侧隐窝宽度是椎体后缘到上关节突前内点的距离,其下限为5mm。在不完整骨环的层面,显示裂隙状的椎间孔,是腰神经离开硬膜囊穿出的一条狭窄的骨性纤维性管道,统称为腰神经通道。

软组织部分:椎间盘的形态近似肾形,后缘内凹,但腰5骶1水平椎间盘后缘平直或稍凸,腰段椎间盘最厚,可达15mm,CT值在50~110HU。硬膜囊由脊髓、被膜及其膜间隙组成。在CT横断面上表现为边缘光滑、

规则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CT值在30-50HU。腰段椎管内脂肪组织较多,常见于①硬膜囊前方;②硬膜囊与两侧椎板黄韧带之间;③两侧隐窝内,由于脂肪衬托,能清楚显示硬膜囊与椎间盘的关系。神经根呈直径2-3mm的圆点状软组织影,第1-4腰神经根自椎间盘下缘或下位椎体上缘离开硬膜囊,第5、骶1神经根在椎间盘上缘离开。前、后纵韧带分别从前面和后面连接各椎体,在椎间隙处与椎间盘和椎体边缘紧密相连,但在静脉丛部位与椎体表面的连接较松,特别是后纵韧带,该韧带中间厚,向两侧逐渐变薄。椎管后壁上下椎板间为黄韧带,下腰部可达2-4mm。

椎管测量:1、矢状径 4、侧隐窝

3.3 腰段MRI解剖

矢状面:显示脊柱的连续解剖结构,腰段呈生理曲度前凸,椎体大致呈矩形,正常椎体内的信号比较均一,其内的骨小梁显示不明显,主要是因为骨小梁较少的低质子密度信号,为

占明显优势的骨髓信号部分容积效应

将骨小梁叠盖所致。椎体边缘的骨皮质

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椎体

后缘的中间部位有短的条状凹陷,为正常椎基静脉所致。椎弓各个部分的骨皮质在T1加权和T2加权图像上均呈低信号,松质骨因其内含有骨髓,在T1WI呈略高信号,在T2WI呈中等信号。在MRI图像上还可以清楚地显示关节突关节的间隙,关节软骨和关节内的液体在T1WI上呈低至中等信号,在T2WI上软骨表现为低至中等信号,液体表现为高信号。椎间盘在T1WI上呈较低信号,分不清髓核和纤维环,T2WI上除周边Sharpey纤维呈低信号外,均呈高信号。椎体前缘和后缘分别可见条状的前纵韧带和后纵韧带,在T1WI和T2WI上均呈低信号,一般不能与骨皮质及其它纤维组织完全加以区别。脊髓圆锥末端在腰1椎体水平稍靠后方,腰、骶、尾部脊神经根围绕着脊髓圆锥和终丝,称为马尾,马尾神经与脊髓圆锥相比呈低信号。卵圆形的椎间孔在旁矢状面T1WI上对比显示清楚。

横断面:椎体与椎间盘呈肾形,在T2加权像上,椎间盘的髓核表现为椭圆形高信号,周围是低信号的纤维环。脊髓圆锥末端位于椎管中线偏后方,周围可见神经根围绕,这些神经根在蛛网膜下腔内围绕圆锥和终丝,前部的腹侧神经根常呈"V"型,后部的背侧神经根多为"W"型,越到下腰椎层面,神经根越少且越分散。椎间孔走行的神经根鞘及神经根在T1加权像上与周围脂肪组织对比较好。冠状位:前面层面显示椎体、椎间盘,后面层面显示脊髓、马尾等结构。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t x V =定义式平均速率;t s V = 2、有用推理ax Vo Vt 222=- 3、中间时刻速度;202V Vt V Vt +==平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2 2220Vt V Vx += 6、位移 t 2t 2a t 0t t 2V V V s =+==平 7、加速度t V Vt a 0 +=(以V0为正方向,a 与V0同向[加速]a ?0,反向则a <0) 8、实验推论;S1-S2=S3-S2=S4-S3= =?x=a t 2 9、初速度为0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的比;s1:s2:s3 :Sn=1:3:5 :(2n-1) 10、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 之比; t1:t2:t3 :tn=1:(12-0):(23-): :(1--n n ) 11、a=t n m Sn Sm 2--(利用上个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12、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 s m ;加速度a=s m 2;末速度Vt= s m 1s m =h k m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加大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0=0 2末速度Vt=gt 23下落高度)位置向下计算从00(22V g h t = 4推论t 2V =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脊椎健康教案

脊椎健康教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脊柱健康小知识教案 富丽小学刘金意 活动目标: 1、观察脊柱,了解脊柱的基本姿态和作用。 2、知道保护脊柱的简单方法,养成保持正确坐、立、行姿势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 1、听音乐,带领学生做前俯、后仰、左右侧等动作。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刚才是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在动(脊柱) 二、播放课件,引出脊柱; 1、提问:小朋友们想一想,我们的脊柱长在哪里是什么样的 2、学生两人一组,感受脊柱的位置和基本形态。 3、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脊柱。 4、教师小结:脊柱在人体背部的中间位置。脖子后面的是颈椎,连着颈椎一直连下去,一节一节的,像管子一样的就是脊柱。 三、师生讨论,初步了解脊柱的作用;

提问①:小朋友,你们知道脊柱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自由讨论后,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说说脊柱的作用) 提问②:如果没有了脊柱会怎么样呢?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总结) 提问③:如果脊柱生病了又会怎么样呢?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播放课件,让学生观看脊柱受损后给我们带来的不便)--教师总结:教师总结:脊柱起着支撑人体的作用,没有了脊柱人就站立不起来;脊柱生病了会让身体变形,还会很痛,所以脊柱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提问④: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脊柱呢?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播放课件,并进行总结;坐、立、行时应保持脊柱直立,但要注意交替,不能长时间的直立或弯曲,背东西的时候要适量,否则会让我们的脊柱变形受损,运动时,要注意保护脊柱,不让脊柱受伤) 四、活动延伸: 1、做游戏"脊柱动一动"。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说了保护脊柱要动静交替,坐了那么久,脊柱宝宝也累了,现在我们邀请客人老师一起来和脊柱宝宝做一做运动)

脊柱生物力学

脊柱生物力学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脊柱生物力学 1.运动节段由于脊柱的结构和功能较为复杂,在研究脊柱的生物力学时,通常观察脊 柱的某一部分,该部分由相邻两椎体及其间的软组织构成,能显示整个脊柱相似的生物力学特性的最小功能单位,其运动的叠加可构成脊柱的三维运动,称为运动节段,又称脊柱功能单位。 分部:通常将其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由两个椎体、椎间盘和后纵韧带组成;后部分由相应的椎弓、椎间关节、横突、棘突和韧带组成。 前后部承载:前部的椎间盘和后部的小关节在负重及应力分布方面存在着一种独立的、动态的关系。在侧方、前方剪应力作用、轴向压缩及屈曲运动时,前部的椎间盘是主要的负重部位。如伴有较大的位移时,后部的小关节也承受部分载荷,在后方剪应力(背伸运动)和轴向旋转时,小关节则是主要的负重部位。 功能:①运动功能,提供椎体三维空间的运动范围;②承载功能,将载荷从颈部传到骨盆;③保护功能,保护椎管内容纳的脊髓及神经根。椎体,椎间盘及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提供脊柱的支持功能和吸收对脊柱的冲击能量。运动范围主要依靠椎间关节复合体完成。躯干及韧带保证脊柱的稳定性和维持身体姿势。 2.脊柱运动学神经和肌肉的协同作用产生脊柱的运动。脊柱作为柔软性载负体,其运动 形式是多样的。脊柱的运动范围较大,但组成脊柱的各个节段的运动范围却较小,节段间的运动是三维的,表现为两椎骨的角度改变和位移。脊柱的活动通常是多个运动节段的联合运动,包括沿横轴、矢状轴和纵轴的旋转和平移。限制任何部位的活动都可增加其他部位的活动。 (1)运动特性:在脊柱运动中,椎体与椎间盘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相比,变形量

运动学基本公式运用

运动学基本公式运用 一、选择题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 2,对任意1 s 来说,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 m/s B.某1 s 末的速度比该1 s 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末的速度大3 m/s D.某1 s 末的速度比前1 s 初的速度大6 m/s 2、a 、b 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初速度不同,加速度相同,则在运动过程中( ) ①a 、b 的速度之差保持不变 ②a 、b 的速度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③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成正比 ④a 、b 的位移之差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4、物体的初速度为v 0,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要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 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 A.a v n 2)1(2 02- B.a v n 22 02 C.a v n 2)1(2 0- D.a v n 2)1(2 02- 5、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5 m/s B.5.5 m/s C.4 m/s D.3.5 m/s 6、一物体以5m/s 的初速度、大小为2m/s 2 的加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在4s 内通过的路程为( ) A 、4m B 、6.25m C 、16m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7、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在刹车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 A. 1:)12(+

高考运动学解题方法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方法 2.【2016·全国新课标Ⅲ卷】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该质点的加速度为 A . 2 s t B . 2 32s t C . 2 4s t D . 2 8s t 【答案】A 【解析】设初速度为1v ,末速度为2v ,根据题意可得22 1211922 mv mv ? =,解得213v v =,根据0+v v at =,可得113+v v at =,解得12at v = ,代入2112s v t at =+可得2s a t =,故A 正确。 8.(多选)对于如图所示的情境,交通法规定“斑马线礼让行人”,否则驾驶员将受到罚款200元扣除3分的处罚。若以 匀速行驶的汽车即将通过路口,有行人正在过斑马线,此时汽车的前端距停车线12m ,该车减 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距停车线 处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B. 驾驶员立即刹车制动,则至少需汽车才能停止 C. 若经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D. 若经 后才开始刹车制动,汽车前端恰能止于停车线处 【来源】湖南省(长郡中学、株洲市第二中学)、江西省(九江一中)等十四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物理试题 【答案】 BC 【解析】AB 、若汽车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在t 时间内运动过的位移为: ,故A 错误;B 正确; CD 、若车恰好停在停车线处,则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故C 正确;D 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答案是:BC 10.ETC 是日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路桥收费方式,它通过安装在车辆挡风玻璃上的车载电子标签与设在收费站ETC 通道上的微波天线进行短程通信,利用网络与银行进行后台结算处理,从而实现车辆不停车就能支付路桥费的目的.2015年我国ETC 已实现全国联网,大大缩短了车辆通过收费站的时间.假设一辆汽车以10m/s 的速度驶向收费站,若进入人工收费通道,它从距收费窗口20m 处开始减速,至窗口处恰好停止,再用10s 时间完成交费;

脊柱手术讲义(20190505192502)

第一节脊柱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一、手术适应症和方案设计 1、手术目的 ①稳定脊柱,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②脊髓神经的减压。 2、手术适应症 ①脊柱不稳(如何判断?) ②脊柱骨折脱位合并脊髓神经损伤 3、手术方案的设计 ①对单纯脊柱不稳而言,手术目的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通常可用经 后路器械复位固定、植骨融合而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②对伴有脊髓神经受损者,手术目的是脊髓神经减压并同时重建脊柱 的稳定性。根据脊髓神经受压的具体部位选择经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 内固定。 4、常用内固定方法介绍 脊柱内固定方法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经前路内固定的器械,如椎体钉、钢板螺钉系统、前路钉棒系统等;二是经后路固定器械,如经棘突固定、经椎板固定、经颈椎侧块钉棒固定系统,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等。 5、合适内固定的选择 ①选择合适的坚强的内固定器械对脊柱进行可靠的固定,是脊柱手术 成功的重要关键之一。

②从力学角度考虑,脊柱前部损伤应固定前部,后部损伤应 主要着重于后部结构的重建,这样才能取得最有效的固定效果。 ③尽量减少脊柱的固定范围。 ④选择自己熟练掌握的内固定方法。 二、手术入路 1、颈椎前外侧入路该入路可显露 C3 到 T1 前方的椎体。 ①特征性结构: 下颌骨下缘——第 2、3 颈椎 舌骨——第 3 颈椎 甲状软骨——第 4、5 颈椎 环状软骨——第 6 颈椎 胸锁乳突肌内缘——为手术入路。 ②体位: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两肩胛骨间垫枕以使颈部伸展,头转向对侧,上肢置于身旁。 ③入路层次 切口:在病椎的相应平面作横行皮肤皱襞切口,切口从中线延伸至胸锁乳突肌后缘;也可以病椎为中心作胸锁乳突肌前缘斜行切口。 浅层分离:切开皮肤皮下,切开颈阔肌表面的筋膜鞘,沿颈阔肌纤维钝性分开颈阔肌。判明胸锁乳突肌的前缘,在其前方切开颈深筋膜,将胸锁乳突肌向外侧牵开,将胸骨舌骨肌及胸骨甲状肌连同气管及其后的食管一起前向内侧。切开颈动脉鞘内侧的

人体运动学考试重点

人体运动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总论 1、人体动力学概念(8):是运用力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体在运动状态下各器官系统形态结 构与功能活动变化规律及其影响的一门学科。是多门学科之间相互交叉与渗透的科学。 是研究人体活动科学的领域。是通过位置、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描述和研究人体和器械的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在运动过程中所经过的轨迹,而不考虑人体和器械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2、人体重心:人体重心一般在身体正中面上第三骶椎上缘前方7cm处。由于性别、年龄、 体型不同,人体重心略有不同。一般男子中心比女子高,自然站立时,男子重心高度大约是身高的56%,女子大约是身高的55%,这是因为女子骨盆较大的原因。 3、人体解剖参考轴与面(14): 轴:冠状横轴,垂直纵轴,矢状轴 面:水平面,与地面平行,把人体分成上下两部分 冠状面,把人体分成前后两部分 矢状面,把人体分成左右两部分 4、人体关节的运动形式(15): 屈曲与伸展,主要以横轴为中心,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内收与外展,主要以矢状轴为中心,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内旋与外旋,主要以纵轴为中心,在水平面上的运动 (前臂和小腿有旋前和旋后运动,足踝部还有内翻和外翻运动) 6、杠杆的分类(17):三类 第1类杠杆,又称平衡杠杆,支点位于力点和阻力点中间 第2类杠杆,又称省力杠杆,其阻力点在力点和支点的中间,可用较小的力来克服较大的阻力 第3类杠杆,又称速度杠杆,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之间,如使用镊子 第二章骨骼肌肉系统运动学 *第一节骨运动学 1、骨运动学概念(22): 正常成年人人体共有206块骨 2、骨的功能(27):(疑问答题) 1)力学功能 a 支撑功能,骨是全身最坚硬的组织,对肢体起着支撑作用,并负荷身体自身的重 量及附加的重量,如脊柱、四肢 b 杠杆功能,运动系统的各种机械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骨骼肌的收 缩、牵拉骨围绕关节产生的。骨在运动中发挥着杠杆功能和承重作用 c 保护功能,某些骨按一定的方式互相连接围成体腔或腔隙来保护内在组织和器 官,如颅腔保护脑 2)生理学功能 a 钙磷储存功能与物质代谢功能 b 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 第二节*肌肉运动学

运动学推导公式

学生姓名年级授课时间教师姓名课时 教学目标掌握匀变速运动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并运用(知道其推导方法);掌握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并运用。重点难点表达式:x = v0 + at2/2、v2 - v02 = 2ax .运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自由落体运动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我们有哪些方法来获得(测量到)它的运动信息? 利用打点计时器纸带法。 实验(记录自由落体的运动信息) 分析实验结果: 思考 1、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2、速度如何算?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加速度如何算?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作业 教学效果/ 课后反思 学生自评针对本堂收获和自我表现(对应指数上打√)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签名

2 gt v t =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公式: 221gt s = gs v t 22= g :自由落体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 说明: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同时自由下落的同物体,下落快慢相同,同时到达地面。 ①定义:在同一地点,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均具有相同的加速度,这个加速度叫 自由落体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通常用g 表示。 ②方向:竖直向下,它的标准值:g=9.8m/s 2 ③经过对不同地区g 值的精确测量,可以发现地球上不同地方g 值不同。 应用: 1、 一个小球在离地面200米处以Vo 的速度向上运动,9秒末的速度大小是2Vo,求几秒后落 地? 2.一条铁链长5米,铁链上端悬挂在某一点,放开后让它自由下落,铁链经过悬点正下方 25米处某一点所用的时间是多少。(取g=10m/s) 3.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米的窗户用时间0.4秒,g 取10m/s.则物体 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檐的高度是多少米。 4、有两个小球,一个小球从屋顶往下放,另一个小球在距离屋顶b 米处,当屋顶的小球下 落到a 米时,开始放另一个小球,最后两个小球同时落地。求屋的高度 5、一物体自由下落,先后经过A.B.C 三点,经过ab 和bc 相隔时间相等,已知ab=23m,bc=33m, 求物体开始下落点离A 点的高度.

运动学基础试卷A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期末考试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平衡角(稳定角) 2、 向心收缩 3、 肩肱节律 4、 牵张反射 5、 人体运动分析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 人体步行时的运动形式包括 、 、 、 。 2、 力量训练的原则有 、 、 、 。 3、 表示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有 、 、 。 4、 制定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有 原则、 原则、 原则与 原则。 5、 关于心指数,人体安静时, 与 呈线性关系,与 、 不成比例 6.状态反射包括 反射与 反射 7、 姿势的方向性就是 与 间适当关系的能力。 8、 步态控制的三个任务就是 、 与 。 9、 肌筋膜包括 、 与 ,就是与肌纤维 的弹性成分。 三、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屈伸运动就是指( ) A 、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B 、 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C 、环绕垂直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D 、 环绕矢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E 、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 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因有 ( ) A 、髋、膝与踝关节共同活动 B 、仅髋关节活动 C 、仅膝关节活动 D 、仅踝关节活动 E 、 仅肢体活动 3、 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就是( ) A 、合力、合力矩为零 B 、 合力为零、合力矩大于零 C 、合力矩为零、合力大于零 D 、多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E 、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 刚体角速度的大小与方向对时间变化率的物理量指的就是( ) A 、角速度 B 、角加速度 C 、角位移 D 、角动量 E 、角冲量 5、 运动神经元发放的冲动频率高时( ) A 、肌的伸展性增加 B 、肌的收缩力降低 C 、肌的弹性增加 D 、肌的粘滞性增加 E 、募集的运动单位多 6、 骨骼肌收缩起到缓冲、制动、减速与克服重力作用的属于( ) A 、 向心收缩 B 、 离心收缩 C 、拉长-缩短收缩 D 、 等动收缩 E 、等速运动 7、 当上臂上举150°,盂肱关节运动约就是( ) A 、80° B 、 90° C 、 60° D 、 70° E 、100° 8、 限制髋关节过伸的组要结构就是( ) A 、 髋臼 B 、 关节囊 C 、耻股韧带 D 、坐股韧带 E 、髋股韧带 9、 肌自身的形态结构与神经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就是力量素质的( ) A 、生理基础 B 、解剖基础 C 、物理基础 D 、生化基础 E 、组织结构 10、下列哪项运动属于静力性力量训练( ) A 、引体向上 B 、俯卧撑 C 、蹲马步 D 、仰卧起坐 E 、杠铃 11、运动训练使心泵功能提高,主要表现为( ) A 、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B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C 、心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D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增加 E 、心肌收缩力增加

运动学四个基本公式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练习题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那么()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D.第n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s的末速度大2m/s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2m/s,加速度a=0.1m/s2,求(1)第3s末的速度? (2)5s末的速度? 3、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3m/s2,若初速度大小为20m/s,求经4s质点的速度? 4、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3s内速度变为9m/s,求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5、飞机以30m/s的速度降落在跑道上,经20s停止下来,若加速度保持不变,则加速度大小是? 6、质点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3m/s2,则(1)质点第3s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分别为多少? 7、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作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而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 (1)汽车经3s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2)经5s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3)经10s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8、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速度达到10m/s,然后匀速度运动了20s,接着经2s匀减速运动到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是多少?在第26s末的速度大小是多少?

9、质点在直线上作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5m/s,经3s到达B点速度是14m/s,若再经4s到达C点,则在C点的速度是多少? 10、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方程为v t=2t+4. (1)说明方程中各字母或数字的物理意义. (2)请画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 11、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作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使质点匀减速到零,则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从开始运动到静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高中物理运动学公式总结 一、质点的运动——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 t x V = 定义式平均速率; t s V = 2、有用推理ax Vo Vt 22 2 =- 3、中间时刻速度;2 2V Vt V Vt += =平 4、末速度Vt=V0+at 5、中间位置速度2 2 2 2 Vt V Vx += 6、位移 t 2t 2 a t 0t t 2 V V V s = +==平 7、加速度t V Vt a 0 += (以V0为正方向,a 与V0同向[加速]a ?0,反向则a <0) 8、实验推论; S1-S2=S3-S2=S4-S3= =? x=a t 2 9、初速度为0n 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s 的比;s1:s2:s3 :Sn=1:3:5 :(2n-1) 10、初速度为0的n 个连续相等的位移内t 之比; t1:t2:t3 :tn=1:(12-0):(23- ): :( 1-- n n ) 11、a= t n m Sn Sm 2 --(利用上个段位移,减少误差---逐差法) 12、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0=s m ;加速度a=s m 2 ;末速度Vt= s m 1 s m =3.6 h km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加大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0=0 2末速度Vt=gt 23下落高度 ) 位置向下计算 从00(2 2 V g h t = 4推论t 2 V =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s 2 m ≈10s 2 m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底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 o t- 22 gt 2末速度Vt=V o-gt 3有理推论0 2 2 V Vt -=-2gs 4上升最大高度H m= g Vo 22 (从抛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5往返时间g t Vo 2 2=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称性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 3:1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 2上升过程经过两点所用时间与下落过程经过这两点所 用时间相等。 物理规律汇总 1)相互作用力 1重力 【1】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不一定指向地心。(除赤道与两级) 【2】重力是由地球的引力而产生,但重力≠引力(除两级) 2弹力 【1】绳子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2】同一根绳子上的力相同。 【3】杆的力可以是拉力,也可以是推力。方向可以沿各个方向。 3摩擦力 【1】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也可以使动力。 【2】受滑动摩擦力的物体也可能是静止的。 【3】受静摩擦力的物体也可能是运动的。 2)牛顿运动定律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3物体具有加速度,则物体一定具有加速度,物体具有加速度,则一定受力。 4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5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6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脊柱基础知识

脊柱 如果没有脊柱,人体将无法完成最基本的功能,比如坐、站立、跳跃、行走、弯曲或者转头、转身等动作。脊柱位于人体的中轴,保证我们能完成各个方向的活动,如前屈、后伸、旋转,同时保持身体平衡。脊柱由骨头、韧带、肌肉、椎间盘、神经等构成,正是由于有这些结构,才保证了人体可以完成上述功能。 从侧位看,脊柱就像一个双S。这些曲线使得人体能够对外力如撞击、跳跃等提供最佳的支撑。如果从后方看,健康的脊柱就像一根笔直的棒。 脊柱共有24个椎骨,分为3段:颈椎(7个椎骨),胸椎(12个椎骨),腰椎(5个椎骨)。附着于腰椎的是骶骨和尾椎,共10个椎骨。年龄介于20~25岁时,这10个椎骨彼此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每一个椎骨都是由前方大的椎体和后方小的椎弓构成。椎体完成负重,椎弓则对穿过其中的脊髓及神经起到保护作用。肌肉附着于横突,同时也是神经突的位置。 椎间盘位于上下椎体之间,起到关节和减震的作用。里面是含水丰富,软性的白色胶状髓核,表层覆盖着纤维环。椎间盘相当于减震垫,保证椎体良好的活动。椎间孔位于椎体和椎间盘之间,神经从椎间孔发出。

椎间盘突出 按照内科医生的说法,椎间盘突出是文明病。几乎每3个德国人中就有1人遭受或曾经遭受过这种疾病的折磨。在2006年,全球有160万人接受脊柱手术,其中130万是与椎间盘有关的疾病。在德国,每年大约有7万人需要做与椎间盘有关的脊柱手术,这些病人的年龄大多介于30~50岁。 在中国,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普遍缺乏锻炼,城市人口的椎间盘发病率快速增长。 大部分椎间盘突出都发生于腰椎,而胸椎则极少发生。 椎间盘突出意味着什么? 椎间盘内软性的,胶冻状的髓核起到椎体之间缓冲的作用。当外部包绕的纤维环变脆,出现撕裂的时候,相关椎体就会出现移位并丧失稳定性同时引起疼痛,髓核将穿透纤维外层,胶状物质挤出压迫周围神经,这就是我们熟知的椎间盘突出。 引起椎间盘突出的原因? 大多数情况下,椎间盘突出是由于躯体急剧旋转或者抬举重物造成的。当然也可能因为久坐、缺乏锻炼、长期缺水造成。后者引起椎间盘脱水,纤维环弹性丧失。其它原因还包括负重、怀孕或者结缔组织弹性退变。 椎间盘突出的症状? 典型的症状是强烈的放射性腿痛(坐骨神经痛),或者麻木、刺痛、反射能力丧失的腿部麻痹。严重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运动学基础试卷A

黑龙江护理高等专科学校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2015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期末考试试卷(A )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平衡角(稳定角) 2. 向心收缩 3. 肩肱节律 4. 牵张反射 5. 人体运动分析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30分) 1. 人体步行时的运动形式包括 、 、 、 。 2. 力量训练的原则有 、 、 、 。 3. 表示运动强度的常用指标有 、 、 。 4. 制定运动处方应遵循的原则有 原则、 原则、 原则和 原则。 5. 关于心指数,人体安静时, 与 呈线性关系,与 、 不成比例 6.状态反射包括 反射与 反射 7. 姿势的方向性是 和 间适当关系的能力。 8. 步态控制的三个任务是 、 和 。 9. 肌筋膜包括 、 和 ,是与肌纤维 的弹性成分。 三、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

1. 屈伸运动是指() A.环绕冠状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B. 环绕矢状轴在冠状面上的运动 C.环绕垂直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D. 环绕矢状轴在水平状面上的运动 E.环绕垂直轴在矢状面上的运动 2. 下蹲过程中,下肢处于封闭运动链,因有() A.髋、膝与踝关节共同活动 B.仅髋关节活动 C.仅膝关节活动 D.仅踝关节活动 E. 仅肢体活动 3. 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合力、合力矩为零 B. 合力为零、合力矩大于零 C.合力矩为零、合力大于零 D.多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E.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4. 刚体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对时间变化率的物理量指的是() A.角速度 B.角加速度 C.角位移 D.角动量 E.角冲量 5. 运动神经元发放的冲动频率高时() A.肌的伸展性增加 B.肌的收缩力降低 C.肌的弹性增加 D.肌的粘滞性增加 E.募集的运动单位多 6. 骨骼肌收缩起到缓冲、制动、减速与克服重力作用的属于() A. 向心收缩 B. 离心收缩 C.拉长-缩短收缩 D. 等动收缩 E.等速运动 7. 当上臂上举150°,盂肱关节运动约是() A.80° B. 90° C. 60° D. 70° E.100° 8. 限制髋关节过伸的组要结构是() A. 髋臼 B. 关节囊 C.耻股韧带 D.坐股韧带 E.髋股韧带 9. 肌自身的形态结构和神经调节能力两个方面是力量素质的() A.生理基础 B.解剖基础 C.物理基础 D.生化基础 E.组织结构 10.下列哪项运动属于静力性力量训练() A.引体向上 B.俯卧撑 C.蹲马步 D.仰卧起坐 E.杠铃 11.运动训练使心泵功能提高,主要表现为() A.心房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B.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高一物理运动学公式整理(打印部分)

第一章 1、平均速度定义式:t x ??=/υ ① 当式中t ?取无限小时,υ就相当于瞬时速度。 ② 如果是求平均速率,应该是路程除以时间。请注意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在大小上面的区别。 2、两种平均速率表达式(以下两个表达式在计算题中不可直接应用) ③ 如果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1υ,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为2υ,则整个过程中的 平均速率为2 2 1υυυ+= ④ 如果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率为1υ,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率为2υ,则整个过程中的 平均速率为2 12 12υυυυυ+= ⑤ ??? ????====t x t x 路位时间路程平均速率时间位移大小平均速度大小 3、加速度的定义式:t a ??=/υ ⑥ 在物理学中,变化量一般是用变化后的物理量减去变化前的物理量。 ⑦ 应用该式时尤其要注意初速度与末速度方向的关系。 ⑧ a 与υ同向,表明物体做加速运动;a 与υ反向,表明物体做减速运动。 ⑨ a 与υ没有必然的大小关系。 第二章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关系式 ⑩ 速度与时间的关系at +=0υυ ?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 02 1at t x + =υ (涉及时间优先选择,必须注意对于匀减速问题中给出的时间不一定就是公式中的时间,首先运用at +=0υυ,判断出物体真正的运动时间) 一般规定0v 为正,a 与v 0同向,a >0(取正);a 与v 0反向,a <0(取负) 同时注意位移的矢量性,抓住初、末位置,由初指向末,涉及到x 的正负问题。 注意运用逆向思维: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至停止,可等效认为反方向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1)深刻理解: ? ??要是直线均可。运动还是往返运动,只轨迹为直线,无论单向指大小方向都不变 加速度是矢量,不变是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 (2)公式 (会“串”起来)

脊柱骨折健康教育

脊柱骨折健康教育 一何为脊柱骨折? 脊柱位于人体躯干部背侧正中,是人体躯干部背侧正中,是身体的中轴支柱,由颈、胸、腰、骶骨组成。 二脊柱哪些部位容易发生骨折? 颈椎和腰椎活动度大,胸腰段及交界处活动较多,所以临床上以颈、腰及胸腰段交界处发生骨折最常见 三脊柱骨折会出现什么情况? 1受伤部位疼痛,活动受限 2受伤严重损伤到神经可出现受伤部位以下皮肤感觉消失可减弱,肢体活动障碍,大小便不能自解 3如果是颈椎还会引起体温异常,呼吸困难等 四受伤后应该注意什么? 绝对卧床休息,不得弯腰和扭动颈部,保持脊柱稳定,如要翻身应该有人帮忙,不得自行翻身,应该保持脊柱在同一直线 四脊柱骨折的治疗 腰椎稳定且无明显移位者可保守治疗即卧床休息,定时翻身,平卧时伤椎处垫一小枕高度10CM根据情况改变高度保持脊柱过伸,达到复位的目的,及早进行功能锻炼,卧床时间不得小于四周;有明显移位,且合并脊髓损伤者,可根据情况行手术治疗;

颈椎无明显移位可用枕颌带牵引重量为2-3公斤复位后颈围保护三个月;对不稳定型可行颅骨牵引重量为4-5公斤,视病情定时间,一般不少于5周 六脊柱损伤后常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 1因为长期卧床,骨突部分长期受压,血运欠佳,易发生褥疮,所以应该定时翻身,按摩,每2-4小时一次,保持床铺平整干洁,保持病人皮肤清洁。 2泌尿系统感染:因长期卧床可尿潴留长期留置尿管而引起,要注意多饮水,忌吸烟,保持会阴部清洁,尿袋不得高于耻骨联合防止尿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 3肺部感染:应该加强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鼓励病人咳嗽或深呼吸,侧卧时给病人拍背,以助于排痰,防止受凉忌吸烟 4便秘:长期卧床及截瘫由于肠蠕动减慢和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致消化功能紊乱,发生腹胀和便秘,受伤早期应不宜食牛奶、豆将类易产气类食物。要多吃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多饮水,每2-4小时顺时针按摩腹部,必要时应用泻药 七注意的问题 1注意保暖,防止着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绝对卧床休息,睡硬板床,定时翻身,翻身时要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防止脊柱扭曲,发生骨折移位加重病情, 3行枕颌牵引时不应随意去增减重量,注意枕部皮肤翻身时

运动学测量方法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这门课程,在学习本节课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人体运动的运动学分析的主要内容。 复习:一、人体关节的相关概念 二、人体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 三、人体运动链的分类 四、人体运动的自由度 一、人体关节的相关概念 关节:骨与骨以结缔组织相连结构成关节。根据连结组织的性质和活动情况,关节可分为不动关节(韧带联合、软骨结合和骨性结合)、动关节(肩、肘、腕、髋、膝、踝关节)和半关节(耻骨联合)。 二、人体关节运动的基本形式 1)角度运动 邻近两骨间产生角度改变的相对转动,称为角度运动。通常有屈、伸和收、展两种运动形态。 2)旋转运动 骨绕垂直轴的运动称为旋转运动,由前向内的旋转称为旋内,由前向外的旋转称之旋外。 三、人体运动链的分类 开放运动链末端呈游离状态,它的某一关节固定,其余各关节产生运动。 如果运动链首尾相连,形成闭合状态,末端无游离的环节,称为闭合运动链。 四、人体运动的自由度 假如物体不受任何限制(约束),它可以在三度空间运动,也既是相对于三个相互垂直轴的平动及绕三个轴的转动,物体有六个自由度。 当把物体某一点固定时,其自由度为三个,这时不能产生平动,只能以三个坐标轴为轴发生转动(可把原点放在固定点)。 当物体的某两点固定时,只有一个自由度,既以两点的连线为轴的转动。

当物体上任意三点固定时,则自由度为零,不产生任何方向的平动和转动。 在前面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中我们所讲的是一些运动学、动力学和肌肉力学的一些理论知识,通过上半程的学习对技术分析有个理论上的知识,在后面的学习中将主要进行的是一些实际的应用操作。那么,今天所要学习的就是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的工作环节以及现场数据采集。 第六章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的工作环节及现场数据采集 第一节运动技术数据的意义 运动技术数据是指从人体运动过程中采集到得能够准确描述其运动状态的相关性息。人体运动与时间、空间相关的信息称之为运动学数据;人体运动与作用力、时间相关的信息称之为动力学数据。 一、运动学数据对运动技术的意义 运动学数据包括关节位置和关节角度、位移和角位移、速度和角速度、加速度和角加速度。 1)关节位置和关节角度 人体关节位置和关节角度数据可以准确描述人体运动的姿势。 A.关节位置 人体运动系统的支架是由骨骼和关节组成的一种链状结构,当这种链状结构的枢纽位置(关节位置)发生变化时,便会引起整个支架的形态发生变化。因此,人体运动时身体姿势可以看成是由各个关节在空间位置决定的。 图中显示了关节位置与动作姿态相关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人体任何一个关节点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都必然会引起动作姿态发生变化;反之,当人体动作姿态发生变化时,也必然会伴随关节位置的变化。 B.关节角度 人体每个关节的角度决定相邻两个运动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关节角度数据直接描述动作姿态中每个关节的伸展和弯曲状况。在分析评价运动技术姿势时,关节角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2)位移和角位移 A.位移 人体动态运动过程可以看成是由一系列有序的静态姿势所组成,当人体从一个姿势连续变化到另一个姿势时,肢体各部位的位置会发生一系列的连续变化,位置变化的距离称之为位移。 我们以100米途中跑时人体总重心的位移情况为例,通过运动员途中跑的影像资料求出途中跑每个瞬时的总重心位置坐标,便可以在坐标中做出途中跑人体

运动学问题的处理方法

运动学问题的处理方法 怎样合理地选用运动学规律解题呢?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准研究对象,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复杂的题可画出运动过程图,并在图中标明此位置和物理量。再根据公式特点选用适当的公式或推论解题。如果题目涉及不同的运动过程,则重点要寻找各段运动的速度、位移、时间等方面的关系。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如果巧用图像法、巧选参考系等方法会使问题变得简单易解,这需要同学们在今后的实践中逐步体会。 一、 巧用图像解决运动学问题 运用s-t 和v-t 图像时,要理解图像的正确含义,看清坐标轴的物理意义。在具体解决有些问题时,如果能够根据题意画出图像,解题就方便了。 例1一宇宙空间探测器从某一星球的表面垂直升空,宇宙探测器升到某一高度,发动机关闭,其速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⑴升空后8秒,24秒,32秒时的探测器运动速度分别是多少? ⑵探测器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多少? ⑶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上升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是多少? 解析:⑴由图像可知升空后,8s,24s,32s 的速度分别是64m/s,0,-32m/s ⑵探测器达到的高度,可以从0—24秒内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 m s 7682 24 64=?= ⑶探测器上升加速过程的加速度21/88 64 s m a == 关闭发动机后仅探测器仅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其加速度即为该星球的重力加速度, 则由图像可知222/4/24 640s m s m t v a -=-=??= 负号表示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例2 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第1s 内以加速度a 运动,位移s 1=10m ,第2s 内以加速度-a 运动,第3s 、第4s 又重复上述的运动情况,以后如此不断地运动下去,当经历T = 100s 时,这个质点的位移是多少? 解析:画出质点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由于每1s 内的加速度相等,即每1s 内v-t 图线的斜率相等,因此,图像呈 -32 O 8 16 24 32 32 64 v/(m.s -2) s/t 图1 图2 V t v 0 O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赵定麟 本书分为总论与创伤、脊柱疾患、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等共计四卷,七十八章加以阐述。在总论与创伤中,除有关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外, 对脊椎伤患的诊断学基础及脊髓受损的定位诊断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颈椎及腰骶椎两篇脊椎疾患中,较细至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变,对较少见之疾患亦加以介绍。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解,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赵定麟 男,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任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及世界矫形外科教育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以及中华创伤外科学会、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组核心组成员等20个学术职务。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伤患的诊治,在颈椎伤病的诊治方面 造诣较深。曾设计了颈椎潜式减压、侧前方减压、Y型诫压、局部旋转植骨等多种术式,研 制了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空心螺纹式椎节内固定器及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在欧美、日 本等20余所大学或国际会议上讲学或学术报告,论文多次入选美国、日本及等世界性会议。三、承担课题为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一一脊柱外科学主要负责人之一,曾承担课题神经肽与骨衰老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脊柱脊髓伤的研究(八五及九五全军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脊柱外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领先学 科资助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四、成果奖励主编专著《脊椎外科临床研究》、《颈椎病》、《下腰痛、》《实用创伤骨科学》、《颈椎伤病学》、《脊柱外科学》、《四肢脊柱创伤》、《现代创伤外科学》、《骨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创伤骨科学及新进展》、《现代颈椎病学》、《骨科诊断学》《现代骨科学》等专著13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运动学公式计算

基础概念的判断 1 做下列运动的物体,能当做质点处理的是( C ) A 自转中的地球 B 自转中的风力发电机叶片 C 匀速直线运动的火车 D 在冰面上旋转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三个基本公式的应用 1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5t+t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制单位),则该质点( D ) A 第1s内的位移是5m B 前2s的平均速度是6m/s C任意相邻的1s内位移差都是1m D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 2一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所用的时间为t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时间为t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C ) A.B.C.D. 3 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底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为g去10m/s2)( B ) A 10m B 20m C 30m D 40m 4 四个小球在离地面不同高度处同时从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从开始运动时刻起每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小球一次碰到地面,图中能反映出刚开始运动时各小球相对地面的位置的是( C ) 5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交通警察测量出肇事车辆的刹车痕迹是30 m,该车辆最大刹车加速度是15 m/s2,该路段的限速为60 km/h.则该车(A) A.超速B.不超速C.无法判断D.速度刚好是60 km/h

B 6 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先对物体施一水平向右的恒力F 1,经t 秒后物体的速率为v 1时撤去F 1,立即再对它施一水平向左的水平恒力F 2,又经2 t 秒后物体回到出发点,此时速率为v 2,则v 1、v 2间的关系是 ( C ) A .21v v = B .221v v = C .3212v v = D .5213v v = 7 做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s 1到达A 点,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s 2到达B 点,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C ) A .物体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 122s s T + B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122s T 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12s s T - 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212s s T - 8 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s =7m ,物体A 以v A =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 =10m/s ,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 =-2m/s 2。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A ) A .7s B .8s C .9s D 10s 9 物体以速度v 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 、B 两点,所用时间为t ;现在物体从A 点由静止出发,先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1 )到某一最大速度v m 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2)至B 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 。则物体的 ( AD ) A .v m 只能为2v ,与a 1、a 2的大小无关 B .v m 可为许多值,与a 1 、a 2的大小有关 C .a 1、a 2须是一定的 D .a 1、a 2必须满足 t v a a a a 22121= +? 10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 时,改为加速度大 小为a 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 1、x 2和t 1、t 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CD ) A . 1122x t x t = B . 1122a t a t = C . 12121212x x x x t t t t +==+ D .1212 2()x x v t t +=+ 11一个物体从某一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 已知它第一秒内的位移恰为它最后一秒内位移的 一半, g 取10m/s 2 , 则它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为: ( B ) A .5m B .11.25m C .20m D .31.25m 12 打开水龙头,水顺流而下,仔细观察将会发现连续的水流柱的直径在流下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小的(即上粗下细),设水龙头出口处半径为1cm ,安装在离接水盆75cm 高处,如果 测得水在出口处的速度大小为1m/s ,g=10m/s 2 ,则水流柱落到盆中的直径( A ) A .1cm B .0.75cm C .0.5cm D .0.25c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