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招考——心理学提纲(心血整理,有史以来最全的,依据山香教材)

教师招考——心理学提纲(心血整理,有史以来最全的,依据山香教材)

教师招考——心理学提纲(心血整理,有史以来最全的,依据山香教材)
教师招考——心理学提纲(心血整理,有史以来最全的,依据山香教材)

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1. 心理学是研究_________及其_________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2. 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个性心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4、个性心理倾向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心理学的门类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心理学的作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8、心理学的研究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科学研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也是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

9、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引起被试(被研究的对象)_________以研究其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

10、实验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法。

11、_________所著的_________被称为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各种心理现象的著作。

12、_________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_________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他的著作《__________________》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13、构造主义的奠基人是_________,著名的代表任务是_________,该学派致力于________________。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__________________。

14、技能主义心理学创始人是_________,其代表人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提出了“_________”的概念,该学派强调对__________________的研究,不赞成__________________。15、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标志是_________发表的《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该学派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__________________”。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学派又称______________。强调从事物整体来研究心理学。

17、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是_________,该学派重视__________________,这是该学派对心理发展的重要贡献。

18、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_______等,形成了心理学中得“_________”。人本主义学派着重于_________的研究,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现代认知心理学以1967年_________出版的《_________》为诞生标志,该学派以

____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代表人物是_________。

第二章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__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_________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的_________,知觉是感觉的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3、感觉的作用可概括为:(1)__________________;

4、感觉根据刺激物和分析器的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5、外部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内部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根据主导作用的分析器,可以把知觉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人脑反映的对象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反映。_________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周期性的反映。_________是物体在空间位臵移动的反映。

9、影响运动知觉的因素包括: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运动知觉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11、似动知觉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社会知觉中人们通常会出现五种偏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错觉是指_________,可错觉未见得_________。

14、_________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_________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或差别感觉的刺激量。它们在数值上成_________。

15、_________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_________是人的感官觉察这一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

16、_________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_________能够感受刺激之间这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

17、感觉的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18、同一感觉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感觉适应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20、感觉对比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1、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现象称为_________,即_________,在各种感觉中,视觉的后

效很显著,又称为_________,它可分为两种:一是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

22、不同感觉相互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知觉的特征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_________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赋予说明的加工过程。_________是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书屋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过程。_________是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印象仍相对不变。

第二节记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__________________。

2、记忆的品质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_________是记忆的保持特征,_________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_________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3、根据记忆内容,可将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类记忆中_________是最不容易遗忘的。根据记忆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将记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可将记忆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根据信息加工与存储的内容不同,可将记忆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记忆的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学生在做问答题,填空题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_________。

5、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识记方法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6、根据对识记材料的组织方式不同,可把识记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根据识记时的时间安排,可把识记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在材料的难度、数量、结构形式相近的情况下,_________优于_________。

7、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以把回忆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8、根据回忆的条件和方式的不同,又可以把回忆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9、回忆的过程特别是追忆,常常以_________为基础。(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10、遗忘是个体对识记的事物__________________或者是__________________。

11、遗忘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2、最早对遗忘进行试验研究的是德国心理学家_________,他于1879年至1884年对遗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著名的“_________”。概括的说遗忘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其规律呈_________关系。

13、影响遗忘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_________是指学习达到恰能背诵之后再继续学习。实践证明,其程度达到_________时,学习效果最好。

15、_________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_________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6、有关遗忘的著名学说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逐渐占主导地位;(2)意义识记在逐步发展;

(3)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抽象记忆迅速发展。

18、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依据记忆规律合理安排和组织教学

(1)合理安排教学;(2)向学生提出具体的识记任务;(3)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和状态;(4)充分利用无意识的规律组织教学;(5)使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并把它系统化;(6)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品质,提高其记忆能力。

(二)依据记忆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1)复习时机要得当;(2)复习方法要合理;(3)复习次数要适宜

19、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三节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所以注意的特点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2、注意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功能。

3、注意的外部表现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注意的基本特征(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是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得时间长短特性。_________是指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地不随意跳跃现象。_________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完成的任务而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_________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们能够清楚地知觉出得对象的数目。_________是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_________是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

5、根据注意产生和维持是否有预定的目的和保持注意时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注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意的广度大约是_________。

7、注意在教学中的应用

(1)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2)要看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3)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8、_________是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有意后注意不可以发展为无意注意)

9、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一方面,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包括:

(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

另一方面:主体本身的状态,包括:

(1)对事物的需要;(2)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3)人的知识和经验。

10、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

(1)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2)培养间接兴趣;(3)进行实际操作。

11、引起有意后注意的条件:

(1)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2)活动的自动化。

12、课堂板书的基本要求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

13、方针学生分心的具体控制措施: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14、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一、无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丰富。

(二)教学方法力求多样、富于变化。

(三)善于组织学生注意,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四)安排好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二、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二)对学生学习的要求要严格而适当。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

(四)组织学生实际操作。

(五)利用间接兴趣。

三、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交替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中,学生如完全依靠有意注意来学习,易产生疲劳和注意的涣散,从而难以长时间地坚持学习。但学生也不能单凭无意注意来学习,因为任何学科的内容不可能都是有趣和吸引人的,必须通过

有意注意来协调活动,才能完成好学习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转换的规律。

第四节想象

1、_________是食物不在面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表象根据主要感觉通道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创造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

3、表象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特征。

4、_________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5、想象根据新形象有无目的性,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更具创新程度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梦是一种___________的一种特殊形式。

6、想象的加工方式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想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功能;_________是指它能遇见活动的结果,指导活动进行的方向;_________是指通过想象名捕人们认识活动的时空局限,超越个体狭隘的经验范围,获得更多的知识;_________是指当人们的某种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可以借助想象从心里上得到一定的补偿和满足;_________是指想象对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有调节作用,它能改变人体外周部分的技能活动过程。另外想象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六种品质。

8、幻想是_________,并与_________相联系的想象。

9、幻想的主要特征可概括为:(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

10、幻想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形式。

11、再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可概括为:(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12、创造想象产生的条件可概括为:(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

13、想象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1)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2)丰富学生知识,扩大表象储备;

(3)创设想象情境,引发想象;

(4)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想象。

第五节言语与思维

1、_________是指人们用语言进行交集的活动过程。

2、言语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言语通常分为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两类。外部言语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其中_________又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4、思维是人脑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反映。

5、思维具有_________和_________这两个特点。

6、思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品质,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思维品质的中心环节,是所有思维品质的几种体现。

7、根据思维活动凭借物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根据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和逻辑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8、思维的基本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由具体事物到一般事物的推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由一般到特殊或具体的推理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它的学习过程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环节。

11、思维的一般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_________是思维的基本过程。

12、_________是指用独特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态,是智力的高级表现。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点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征。

1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运用启发式教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冬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将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

(3)发射站学生的创造性想象能力;

(4)组织创造性活动,正确评价学生的创造性活动;

(5)开设具体创造性课程,传授学生创造性思维策略和创造技法。

(6)结合各学科特点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15、概念形成的基本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科学概念的掌握: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17、创造性思维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创造性思维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交流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20、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1)提出问题(发现矛盾的过程)。

(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

(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

(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

第三章情绪情感与意志

1、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_________,是伴随着_________而产生的心理过程。情绪、情感的产生伴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绪、情感外在的行为表现是_________。

2、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区别:

a、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情感是社会需要相联系。

b、情绪具有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c、在种系发展中情绪发生的早,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感情发生较晚,具有社会性,只有人类具有。(2)联系:情感依赖于情绪

a、情绪上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离不开情绪。

b、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4、情绪和情感是以_________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5、情绪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不同,把人的基本情绪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_________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_________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6、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291)

7、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调节情绪?

(1)教师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的能力。

8、意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有意识地根据目的、董酒调节支配行动,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所以一致的特征可概括为(1)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是意志形成的前提和基础;_________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10、_________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欢的两个事物中仅选择其中的心理状态。

_________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

_________是指对同一目的间距好恶的矛盾的心理。

_________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

11、意志的品质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与盲从和独断性相对。_________是与优柔寡断和草率无端相对。_________是与任性和怯懦相对。_________是与动摇性和执拗性相对。

12、如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p298)

第四章个性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需求、动机、兴趣

1、需要是个体感到生理或心理上的______________,并力求达到______________,也是个体内部和外部实现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需要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特点,其中体现需求的根本特征是_________。

3、根据起源,需要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根据需要对象,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

4、许多心理学家对需要的层次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的______________。早期,他将需要层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五个层次。后来他又扩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七个层次,其中最基本、最原始的是_________。同时,他又对这其中心理需要进行了进一步区分:位于需要层次底部的四种需要被称为_______,它们是______________;后三种需要是_______,它们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_______永远得不到完全的满足。

5、动机是_______和_______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6、动机产生的条件包括_______、_______。其中内部条件是_______,外部条件是_______。

7、按引发动机的原因,可将动机分为_______和_______;根据动机的影响范围和持续的时间,可将动机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将动机分为_______和_______。

8、动机功能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具有发动行为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

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的称为_______。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的称为_______。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够持续下去,这种功能成为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反映出了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在:在完成简单任务中,______________,效率可以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重,______________,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______________,工作效率最佳。

10、_______是人们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情绪。它是_______的前提。

11、根据倾向性不同,可将兴趣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根据兴趣的内容,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2、兴趣的品质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的兴趣;(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公务哦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第二节气质、能力、性格

1、_______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说的脾气、秉性。

2、气质的特点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将气质概括为四种类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联心理学家_______将动物高级神经系统活动的兴奋和抑制度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种特征。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与气质类型对照表

5、气质在教学中的应用。

(1)对待学生要克服气质偏见;

(2)针对学生气质差异要因材施教;

(3)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气质分析、自我调控;

(4)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指导。

6、_______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有的心理特征。

7、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区别:能力、知识、技能具有不同的概括水平;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发展是无止境的,而能力的发展是有限度的;知识、技能、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

8、根据能力适应活动的范围大小分为:_______和_______,其中抽象概括是_________的核心;根据从事活动时创造性程度高低,可分为_______和_______;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9、智力也称_______,是使人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额有机结合,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是核心。狭义的非智能因素主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

10、斯皮尔曼提出了智力的_______,他认为智力包括:_______和_______。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_______,他将智力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维度,他认为形成智力的因素共有_______种。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提出了_______,他认为智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种不同形态,其中_______是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_______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_______,他认为人的智力中存在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了______________,他认为在智力中_______起着核心作用。

11、一般能力测验也称为______________,最早的智力测验是_______年编制的______________,后经斯坦福大学推孟教授修订,改名为______________。

12、韦氏智力量表,它改用______________来衡量人们的智力水平。

13、能力的测量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智力检测评定检验智力优劣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必要条件。

15、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1)注重对学生早期能力的培养;

(2)教学中要加强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训练;

(3)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能力蝉翼因材施教;

(4)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和创造能力;

(5)社会时间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途径;

(6)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7、元认知的训练方法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

18、______________是指人体对实现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人格心理特征的______________,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

19、______________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感情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其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0、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1)区别: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而性格的形成受社会和时间的影响较大;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因此没有好坏之分,而性格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之分。

(2)联系:气质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性格可以制约气质的表现,也可以影响气质的改变。

21、人格的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___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22、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它包括许多成分,其中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23、自我调控系统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是性格形成的核心。

25、性格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四种特征。

26、性格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者在心理机能方面哪一个占优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心理活动指向,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个体活动的独立性程度,性格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如何培养学生优良的性格。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既是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的力量,集体教育的力量;

(4)提供实际锻炼的机会;

(5)及时进行个别指导;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8、佛洛依德的人格“三我”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阶段。

31、人格理论分为特质理论、类型理论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又称“特质因素分析论”,核心是卡特尔关于人格特质的概念。卡特尔以他的特质概念为理论基础,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大五”人格理论代表人物:塔佩斯

求新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和神经质性,这五个特质的头一个字就构成了“OCEAN”一词,代表“人格的海洋”。

?希波克里特

人体内有四种性质不同的体液:血液、黄胆汁、黑胆汁和黏液。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了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

把人的神经活动分成许多类型,其中有四种典型类型与气质类型对应:

?内—外向人格荣格最先提出

?霍兰德的人格理论

霍兰德(美)把人格分为六类: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

?斯普兰格的人格理论

依据人类社会活动的六种形态,将人划分为六种性格类型: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宗教型、权力型、社会型。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每日一练】教师招聘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这说明教育具有() A.继承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长期性 2.在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3.依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可将教育形态分为() A.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 C.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和正规教育 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媒介 D.教育内容 7.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8.“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A.教育属性 B.教育目的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应 9.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

A.四书 B.五经 C.七艺 D.六艺 10.下列关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A.教育的范畴是永恒不变的 B.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C.教育产生于劳动并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 D.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二、论述题 1.试述杜威的主要教育观点 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教育传统”一词就体现了教育的继承性。 2.C【解析】略。 3.A【解析】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的分类依据是教育的形式化程度。 4.C【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二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5.B【解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6.C【解析】教育媒介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即中介)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7.A【解析】我国古代朱熹是神话起源说的代表人物。该学说认为,教育与其他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_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遗传(前提条件) 2.环境(动力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2017山香教育理论基础整理笔记(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2、战国时荀子——“以善人者谓之教” 3、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认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4、最早将“教育”一词连用的则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5、分析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谢弗勒在《教育的语言》中把教育定义区分为三种: 规定性定义:作者自己认为的定义,即不管他人使用的“教育”的定义是什么,我认为“教育”就是这个意思。运用规定性定义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要求作业在后面的论述和讨论中,前后一贯地遵守自己的规定。 描述性定义:回答“教育实际上是什么”的定义。尽量不夹杂自己的主观看法,适当地对术语或者使用该术语的方法进行界定。 纲领性定义: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定义。即通过明确或隐含的方式告诉人们教育应该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样。 6、教育是一种活动。“教育”是以一种“事”的状态存在,而不是以一种“物”的状态出现。因而。我们就把“活动”作为界定教育的起点。 7、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8、“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 利托尔诺在《各人种的教育演变》中指出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以外的,在动物界中就存在的。 沛西·能在《教育原理》中也认为教育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9、“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指明人在生理成熟后仍继续接受教育。 10、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11、教育的本质: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1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4、学校教育自出现以来就一直处于教育活动的核心。 15、学校教育是由专业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16、学校教育的特征:①可控性②专门性③稳定性 17、教育概念的扩展——大教育观的形成 18、1965年,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引论》中指出,教科文组织应赞同“终身教育”的原则。 19、1972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加以确定,并提出未来社会是“学习化社会”。 20、“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 从时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保证每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连续性的教育过程; 从空间上看,终身教育要求利用学校、家庭、社会机构等一切可用于教育和学习的场所; 从方式上看,终身教育要求灵活运用集体教育、个别教育、面授或远距离教育; 从教育性质上看,终身教育即要求有正规的教育与训练,也要求有非正规的学习和提高,既要求人人当先生,也要求人人当学生。 21、教育的形态,是指教育的存在特征或组织形式。 22、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案例分析万能模板 山香教师招聘书本习题

框架:五观+四原则+相应的教育理论。 五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评价观 四原则:师生关系原则,教学原则,德育原则,班级管理原则。 案例分析新理念 教育改革新理念: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 教育改革的根本理念: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这是新课改的根本理念和灵魂。一。教学观: 1、课程观: 新教材的五大特点:新教材注重引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新教材体现学生的身心特点;新教材为创造性教学留有余地;把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 比如:对于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去查资料总结写出报告体现了新课改的什么理论? 析: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教学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2、学生观:学生是课程的参与者,学习的主动者。 学生的地位:现代学生观认为: 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要用发展的观点来认识学生-----学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 ②学生是独特的人----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师观,意识到自身的劳动具有创造性做到了因材施教),(素质教育的内涵不仅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育应该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③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应该发扬教育民主,尊重和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赏识原则。万能原则。(德育中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 对于教师的要求:多看优点,多赞美;悦纳错误,多宽容;相信学生多期待;爱护学生,讲民主。“在我的眼中,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 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体罚的话就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和人身权,违反了《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 3、教师观(新课改倡导的教师角色)(与教师的职业角色分开,学习者,传道者,示范者,管理者,朋友知己父母,研究者角色)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促进者(教师最直接最明显最富有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 现代教师的行为转变: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在对待自己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上,强调合作。 4、教学观 新课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只关注教材,忽视了学生的自主性二和创造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 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 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关系。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 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章认识过程 一.注意 1.注意概述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

山香教育心理学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概述 一、学习的含义 (一)广义的学习 1、广义学习的含义: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2、产生广义学习的三个特征: (1)学习必须使个体产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这种变化是相对持久的。有些主体的变化,如疲劳,创伤等引起的变化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或一旦条件改变就会自行消失,这种变化不能称作学习。 (3)这种变化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二)狭义的学习 1、狭义学习的含义:指人类的学习,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2、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本质区别: (1)人的学习是掌握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科学文化知识,获得个体行为经验的过程。 (2)人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与他人的交往时,以语言的中介进行的。 (3 3 (1)学生学习的含义: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和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 (2)学生学习内容:①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②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的发展,③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3)学生学习的特点:①以系统地掌握人类的间接经验为主;②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组织性;③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④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要学习知识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 二、学习的分类 (一)从学习的主体来说,学习可以分为:动物学习、人类学习和机器学习。 (二)按学习的意识水平,[美]心理学家阿瑟.雷伯将学习分为: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 (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认为学习结果就是各种习得的才能、本领。获得以下五种才能: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动作技能。 1、言语信息的学习: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 2、智慧技能的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用以对外界的符号、信息进行处理加工。辨别技能是最基本的智慧技能,按不同的学习水平及其所包含的心理运算的复杂程度,依次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则 3、认知策略的学习: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有内在组织的才能,这种才能使得学习过程的执行控制成为可能。智慧技能指向外部环境,而认知策略指向学习者内部。 4、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内部状态,这种状态影响着个人对某种事物、人物及事件所采取的行动。加涅提出三类态度:(1)儿童对家庭和其他社会关系的认识;(2)对某

山香教育——学科专业知识(教师编制考,小学语文)

能力要求六个层级说明 A.识记 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记忆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应用 指对知识的使用,是以记忆和理解为基础,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使用和教学技能的运用(如教学设计)。 D.分析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如教材分析、案例分析),是在记忆、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E.评鉴 指根据标准对阅读材料等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应用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高一级能力层级。 F.创新 指重组已有知识经验,建构新的模型或结构(如写作);探究疑难问题,具有独到之见;探索适切有效的教学方法等。这是对各种知识、技能等融会贯通而形成的高级能力。 2012年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必备知 识四 1.经典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 2.四大类书:太平御览册府元龟文苑英华全语文 3.战国四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魏国的信陵君 4.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欧阳修苏轼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柳公权欧阳洵元-赵孟頫[url=]\\\[/url] 10.书法四体:真(楷)草隶篆 11.文房四宝:湖笔微墨宣纸端砚 12.中国四大藏书阁:北京的文渊阁沈阳文溯阁承德文津阁杭州文澜阁 13.古代秀才四艺(文人雅趣):琴棋书画 14.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15.书四库:经史子集 16.兄弟四排行:伯(孟)仲叔季 17.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18.五花: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街上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酒楼上的歌女火辣花-玩杂耍的土牛花-某些挑夫 19.八门:巾-算命占卦的皮-卖草药的彩-变戏法的挂-江湖卖艺的平-说书

焦作市山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模拟

焦作市山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焦作市山阳区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山香丁老师定答案 考试时间: 6月26号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 A教育现象 B教育事实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 A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B保证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C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表明( ) A教育是传播知识 B教育是培养人的基本技能 C教育是传承文化 D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 ) A所有权 B领导权 C优先权 D控制权 5.一般被认为教育学形成规范科学的标志是( )的出版 A《民本主义与教育》 B《普通教育学》 C《大教学论》D《教育漫话》 6.在蔡元培的主持下制定的中国近代学制是( ) A 19 学制 B 19 学制 C1922年学制 D壬子葵丑学制 7.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多因素中,教育起着( )作用。 A 制约 B决定 C辅助 D主导 8.要求小学生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具有健康的身体,这指的是对学生( )的方面的要求。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9.教师备课应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 A 编写教案 B 做好备课计划 C 设计板书 D 设计教学方法 10.在教学中,人们常说“教有法,而无定法”。这句话反映了教师应具有比较强的()能力。 A 语言表示 B 组织管理 C 创造 D 观察

11.()是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A 心理评估 B 心理测验 C 心理诊断 D 心理测量 12.只考虑事物属性的相似性,而忽略与其它属性之间的差异性,这指的是思维过程中的()阶段。 A抽象化 B辨别 C类化 D同化 13.把握问题的性质和关键信息,摒弃无关因素,而且在头脑中形成有关问题的初步印象,以形成对问题的表征,这指的是问题解决过程中的() A发现问题 B理解问题 C提出假设 D检验假设 14.学习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即学习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指的是知识学习类型中的() A符号学习 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 D连锁学习 15.日常生活中人们所说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等,在学习过程中具体指的是() A记忆的策略 B技能的形成 C学习的迁移 D知识的干扰 16.可用来回答是我“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用来区别和辨别事物的一类知识,在知识类别中具体指的是() A感性知识 B理性知识 C陈述性知识 D程序性知识 17.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依据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这是在遵循( )原则。 A启发性 B巩固性 C系统性 D直观性 18.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指的是(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练习法 19.艾宾浩斯经过实验发现遗忘的进程是( ) A均衡发展 B先慢后快 C先快后慢 D因人而异 20.美国心理学家( )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人类道德发展的顺序性的原则则。A皮亚杰 B马斯洛 C班杜拉 D科尔伯格 21.尽管发展的速度能够有个别差异,会加速或延缓,但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心理学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 记心理学

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活动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1.心理过程 (1)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2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性格、能力等。 心理学是研究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2.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1)、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3)、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为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 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它强调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组成部分来说明。格 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4)、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华生。 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研究刺激与反应之 间的联结关系。 (6)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马斯洛、罗杰斯, 被成为心理学中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以意识经验为出发点,主要研究人格发展与社会 活的关系,强调人的目的性、创造性和价值,主张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潜能的实现。 (7)现代认知心理学----标志是:1967年,奈赛尔--《认知心理学》 以信息加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又称为信息加工心理学。把人的心理活动看做是信息加工系统 第二章认识过程 一.注意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每天60题】周考附答案解析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每天60题】周考附答案解析 第三章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9·山东)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常考) A、创新能力的培养【正确答案】 B、读写能力的培养 C、听说能力的培养 D、交往能力的培养 答案解析: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 2、(2019·山东)在教育目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有的观点是() A、个人本位论 B、社会本位论 C、教育无目的论【正确答案】 D、国家利益论 答案解析:杜威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 3、(2018·河北)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正确答案】 B、贯彻教育方针 C、培养四有新人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答案解析:11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4、(2018·山西)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常考) 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正确答案】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解析:作为国力竞争基础工程的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人才,这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5、(2019·山东)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高等教育制度 D、学校教育制度【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略 6、(2019·山东)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 A、和谐教育 B、教育发展 C、全面发展【正确答案】 D、个性发展 答案解析: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2018·河北)“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的教育目的观为()

山香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园结构化试题

幼儿园教师招聘面试 结构化试题 1.请做简单的自我介绍三 ?参考答案? (1)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做简单介绍三我是一个性格乐观开朗的人,也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三我的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培养我读书的习惯,因此我阅读了很多书籍,包括文学二历史二政治二哲学二经济等三此外,为了让我身体健康,父母根据我的兴趣爱好,让我学习打篮球,练习长跑,这不仅增强了我的体质,还训练了我顽强拼搏的精神三 (2)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和专业背景三在学习方面,进入大学后,我在进行本专业的学习的同时,我还选修了教育学,获得了教育学学士学位三我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在课余时间,我还经常阅读‘幼儿画报“‘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杂志,及时了解中国教育动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三

(3)向考官明志表态三我自认为当下的我离一个优秀的教师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会加强各方面的学习和磨炼,以胜任未来的教师岗位三 2.对于爱吮吸手指的幼儿,作为幼儿教师,你会怎么办? ?参考答案? (1)幼儿爱吮吸手指,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对其身体造成危害三作为幼儿老师,我会努力帮助幼儿纠正这一不良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三 (2)当幼儿吮吸手指的时候,主动关心他,带领他玩玩具或做游戏,以转移幼儿的兴趣,分散幼儿吮吸手指的注意力三 (3)在日常的教学或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二儿歌等各种方式告诉幼儿吮吸手指的危害三 (4)向家长反映孩子吮吸手指的问题,建议家长多为孩子提供各项游戏或有营养的零食让孩子的口腔有满足感,以此来代替孩子吮吸手指的习惯三并在必要时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进一步判断孩子吮吸手指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三

3.你班里的一个小朋友自理能力很差三作为幼儿教师,你会怎么办? ?参考答案? (1)自理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身为幼儿教师,要抓住机会好好帮助孩子成长三 (2)利用各种手段进行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三第一,激发幼儿生活自理的兴趣三用唱儿歌二做游戏等形式让幼儿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成兴趣三第二,鼓励有自理行为的孩子三对那些能自己吃饭二喝水二穿衣的孩子给出公开的表扬和奖励,并号召这个小朋友向他们学习三第三,联系家长,建议家长在家庭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三 (3)在培养和教育孩子们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有针对性,更要有耐心,不可以急于求成,更不可以因孩子们不会自理而批评他们三 4.有个小朋友好奇心特别强,总问你很多问题三作为幼儿教师,你会怎么办? ?参考答案? (1)幼儿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愿意主动探

山香版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心理学定义: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心理现象及结构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①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⑴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等。 ⑵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⑶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②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 ⑴个性心理倾向性: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等 ⑶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二、心理学的体系 儿童心理创始人:普莱尔《儿童心理》第一部儿童心理学著作 何林渥斯:《发展心理学概论》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教育心理学研究核心:学习过程(学习心理) 教育心理学发展:1903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西方第一本以其命名著作“教育心理学之父” 1877 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最早以其命名的 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心理学化”思想 廖世承:192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心里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神经活动基本形式:反射:无条件(先天)反射和条件反射 巴普洛夫:第一信号系统活动第二信号系统活动(人类特有) 神经活动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社会生活实践对心理起决定作用 心理发展:个体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整个过程 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 幼儿期(学龄前期3-6、7) 童年期(学龄初期6,7-11,12)(四年级11、12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需要具体形象为支柱) 少年期(学龄中期11、12-14、15)(心理断乳期危险期) 青年期(学龄晚期14、15-25)(抽象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成年期(25-65)老年期(65及以后) 学习准备状态:遵循学习的准备性原则(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 关键期:环境影响起最大作用时期(劳伦兹“印刻效应”提出)都伴随着注意这种心理状态

心理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绪论 一、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 1.描述: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和精确的观察和了解。 注:描述要客观,必须忠实于可观察到的信息 2.解释:寻求心理和行为的原因,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理或行为。 注:解释要合理,谨慎地超越被观察到的现象。 3.预测:是对某种特定行为将要发生的可能性或某种特定关系将被发现的可能性的陈述。 4.控制:控制意味着使行为发生或不发生,或者影响它的形式、强度、发生率等。 二、心理学简史: 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适应环境 科学和技术 寻求生存的意义哲学和宗教 2. 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3.当代心理学流派: 结构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一、心理学的研究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实践性原则 3、发展性原则 4、因果性原则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心理学的科学性要求其结论必须建立在依靠科学方法收集和处理的证据基础之上。 科学的方法包括一整套用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有序步骤,用客观收集到的信息作为得出结论的事实基础。 1、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被试的行为、语言、表情、 动作等进行观察和描述,从中发现行为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2、实验法 实验法是有目的、有方向地严格控制一定条件,引起被试某种特定心理现象和行为的出现,从而研究心理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3、测验法 ⑴作业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质量对其特 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能力测验学绩测验 ⑵自陈型测验法:要求被试完成一些自我评估的题目,研究者根据其完成的情况对 其特质做出量化评定的方法人格测验心理健康测验

山香教育招教考试心理学部分重点总结

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1.心理学定义: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 2.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①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2)情绪情感过程: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现象。 (3)意志过程:动机、目的、行动等。 ②个性心理 (1)个性心理倾向性,包括兴趣与爱好、需要与动机、信念与理想、世界观等。 (2)个性心理特征指气质、性格、能力等。 3.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理论意义: 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 ②对邻近的社会科学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实践意义: ①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②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③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的开展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④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布洛卡区”论证了心理是脑的机能。 2.神经系统的结构 (1)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①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 ②神经系统:包括脑和骨髓。大脑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额叶有目的有方向 枕叶是视觉中枢 颞叶是对听觉刺激进行加工 顶叶是调节机体的感觉等 延髓被称为“生命中枢” 躯体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 颞叶听见你说词,枕叶看见你写字 3.神经系统地活动方式: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 4.实现反射活动的生理结构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

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答案

黑龙江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试卷(答案) 山香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就是义务教育的最本质特征。 【命题立意】考查义务教育最本质的特征。★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2、C【解析】师生在人格上就是平等的关系。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师生关系的认识。★ 【错因分析】识记不清。 3、D【解析】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1)教学目的与任务的要求;(2)课程性质与特点;(3)每节课的重点、难点;(4)学生年龄特征;(5)教学时间、设备、条件;(6)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具体、综合地考虑各种相关因素,进行权衡取舍。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错选多因审题有误。 4、D【解析】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就是接受教育的对象,又就是教育活动的主体。 【命题立意】考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错因分析】本题稍有难度,错选多因审题不清。 5、C【解析】题干描述的就是陶冶教育法的典型体现。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陶冶教育法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识记不清。 6、D【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理解。★★ 【错因分析】基础知识记忆不准确。 7、A【解析】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为常考题目,难度不大,错选多因识记混淆。 8、C【解析】道德意志就是个体自觉地调节道德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道德目标的心理过程。小勇忍不住去拿别人的东西,体现了其自制力薄弱,所以应该从道德意志入手进行教育。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品德心理结构的理解。★★ 【错因分析】本题难度不大,错选多因审题有误。 9、B【解析】合作就是指学生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合作就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合作性学习方式的好处在于能促进集体的学习成功,增强群体凝聚力;有利于学习中的集思广益、优势互补,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有利于学生习得团体规范,发展形成社会交往技能;有助于学生个体减少失败体验,改善她们的自尊与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习积极性。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对课堂管理类型的掌握。★★ 【错因分析】复习不到位。 10、B【解析】略。 【命题立意】考查德育的基本途径。★

山香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笔记——1.教育学

第一部分教育学 1.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育人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体现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 生物起源说——动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模仿;(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的功能:按作用的对象:个体发展功能、社会发展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教育的发展历程: 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 西周: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西汉时,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宋-清:教育内容:“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便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育内容:“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代表人物:(意)维多利诺、(尼德兰)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近代: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教育的世俗化。 教育的法制化。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C后期:教育的终身化。(法)保罗﹒朗格——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全球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山香版)教材重点笔记——1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 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1)古代中国: ……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 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文士(书吏)学校。 4、教育起源

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 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 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 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填空 ……教育民主化的内涵: 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b.师生关系民主化; 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 d.教育自由化。 ……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教育对人的价值的发现、潜能的发掘、力量的发挥、个性的发展。 第二节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揭示教育规律;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宏观:超越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微观(学习研究教育学的意义): a.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b.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c.利于掌握学生思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d.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e.有助于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改。 三、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填空题 《学记》中的教学思想: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 2.西方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把教育分为讽刺、定义、助产三阶段,称为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为启发式教学奠定了基础)。……填空题 ……柏拉图,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理想国》中;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她的著作《政治学》中;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和谐发展”。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

2020年教育心理学(山香内部资料全)

绪论 第一节心理学概述 一、概念: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与动物的心理与行为的科学(以人的为主)。 二、心理学的对象(P2) 1、个体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2、个体心理与行为 3、意识与无意识 4、社会心理 三、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流派和观点(P3) 1879 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从事系统的心理物理学实验,这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 1 、构造(结构)主义心理学(冯派:冯特、铁钦纳) 2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派:华生、斯金纳)1913,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论文宣告行为主义的诞生。这是早期的行为主义,也被称为“古典行为主义” 。后期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其理论被称为“新行为主义”。 3、格式塔心理学(韦派:韦特海默、考夫卡、克勒),又称“完形心理学” 。 4 、精神分析学派(奥地利精神病医生:佛洛伊德) 基于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理论,他还提出了本我(Id )、自我(Ego)和超我(Sup)组成的人格结构模型。 5、认知心理学 1967 年,奈塞尔《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是现代认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近年来,认知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结合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 6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反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机械决定论”和“第二势力—精神分析的生物还原论”。 7、进化心理学 四、现代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基础理论领域和应用(或职业)领域。 五、心理学的任务(P9):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1、教育与心理学(由以下阶段组成)(P11)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工作,它可以有效地帮助个体在更短的时间内成长。 (1)确定教学目标:首要环节。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受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两大因素影响。 (2)分析教学任务;(3)选择教学方法; (4)执行教学过程;(5)评价和反思教学。 2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P1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3、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三个阶段)(P12 )第一阶段从20 世纪初至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前。 第一本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教育实用心理学》(日本小泉著、旁宗岳1908 年翻译);我国第一本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教育心理学》(廖世承1924 )。 第二阶段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 开始。 第三阶段即“文化大革命”后至今。一、教育心理学(P13) 1、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指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上实施的教 育,他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 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的教育。他 有几个特征:(1)在教育任务上:培养具有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文化技 术,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在培养对象上:18 岁以上青少年。(3) 在社会职能上:一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二是发展 科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三是直接为社会服务。 2 、教育心理学定义为: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学 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3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6)(1)观察 法;(2)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3) 测验法;( 4 )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现场实验)。三、教师学习高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 意义 1 、有助于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提高教育的 针对性第一,有助于高效教师加深对大学生认知特 点的理解。 第二,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大学生人格和社会性 特点的理解。 第三,有助于高校教师加深对个体心理差异的理 解。 2 、有助于把握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教 学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从宏观上而言,这个过程主 要包括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和教学环境 四种主要的变量。第一,有助于高校教师了解大学 生的学习心理。 第二,有助于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 有效教学的能力。第三,有助于高校教师提高其评 价/ 反思能力。 3 、有助于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胜任能力第 一: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角色 意识。 第二:有助于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 同角色的胜任能力。 4 、有助于掌握必要的心理保健知识,促进大学 生心理健康。 第一,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 题。 第二,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心理健康问题。 第三,有助于高校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和治疗 手段。 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含义: 在心理学中,发展是个体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 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所谓系统变化是指发展 所包含的变化不是随机、混乱、无组织的,而是系 统、有组织的。 2、内容: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社 会化)两个方面。(p24) 3 、理论观点(p25)(1)精神分析学派:佛洛 伊德;(2)认知发展学派: 以皮亚杰为代表。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的 实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构成发展的基本过程是 同化、顺应、平衡。成熟、物理经验和数理经验、 社会经验以及平衡构成了影响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 因素。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一是低级 心理机能: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二是高级心 理机能: 逻辑思维、随意注意、高级情感)。 (4)人类发展生态学:布朗芬布伦纳 4、人一生的发展历程分为五个时期:胎儿期、 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成人期。 青少年其实有儿童成长为成人、又不成熟到成 熟的时期。青少年早期又称青春期。第二节学生的 认知发展 1、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A感知运动阶段 (0-2 岁)。B前运算阶段(2-6 岁)。C 具体运算 阶段(6-11 岁)。D 形式运算阶段(11 岁以上)。 (2)佩里认知发展的三阶段A第一阶段:二元论阶 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以对与错两种形式来进行 推理,对问题及事物的看法是非此即彼的。 B第二阶段:相对性阶段。此阶段的个体认识到事物 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能够接受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释, 接受各种不同的观点。C第三阶段:约定性阶段。个 体不仅能够进行抽象逻辑思维,而且在分析事物时具 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即能够确定“这对于我是正 确的”。 2、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p35 论述题)思维是已 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地反映, 它是认知(智力)的核心因素。 (1)在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同时辩证逻辑思维逐渐 趋向成熟和完善。 (2)在常规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在 迅速发展首先,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时代发展 的需要。其次,大学阶段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最佳阶 段。此外,高等学校也为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 供了有力的条件。 ( 3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 的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以各种认知 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其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 或认知活动。元认知由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组 成。 3、大学生的人格结构:包括认知方式、动机、气 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成分 4、青少年友谊的六大发展功能(歌德曼总 结): 陪伴、放松、工具性支持、自我意向的支持、 社会比较、亲密。 三章学生的心理差异与教育 、学生的气质差异 1、心理差异-- 是指心理的个别差异或个体心理的 差别性,即一个人在其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 天的实践逐渐形成的、不同于他人的、相对稳定的 个体心理特点。 2、气质:心理学上说的气质不同于人们通常说的风 格或气度,而是指人的“脾气”“秉性” 或“性 情” ,他是个性心理特征的成分之一,指个体内在 的、不依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而转移的、稳定持久的 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使全部心理活动染上个人 独特的色彩。气质的特点:(1)气质是心理活动 的动力特征;(2)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心理特 征;( 3 )气质具有独特性和稳定性。 气质的类型:(1)胆汁质(直率热情、好动、 脾气急等);(2)多血质(活动、敏感、反应 快、情绪不稳等);(3)黏液质(安静稳重、 反应慢、沉默寡言);(4)抑郁质(孤独、反 应迟缓、多愁善感等)。 3、大学生气质教育:A气质本身没有好坏之分B 不同的气质类型,因势利导,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C 气质特征是职业选择的依据之一,某些气质特征 为一个人从事某种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 D 临床 研究,两种不平衡类型往往是精神疾病的主要发生 者。 4、大脑皮层的神经过程有三种基本特征:(根据 巴普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 (1)强度( 2 )平衡性(3)灵活性 二、性格差异与教育 1、性格的含义:性格是指一个人对待现实的态度 和行为方式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 征。 2、大学生性格类型差异:(1)外倾型性格明显多 于内倾型性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