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复习题(含答案)

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复习题(含答案)

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复习题(含答案)
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复习题(含答案)

名词解释

1数字化:

数字化是指将一切模拟形式存在的信号转化成数字信息,即由

0、1组成的二进制数字。

2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指在时间和幅度都离散化的信号,一连串的

0、1代表某一物理量。

3电影数字化:

电影数字化主要是指电影制作数字化,是计算机前、中、后期整个工艺过程的全面介入。

4数字化电影制片:

通常指把计算机、数字技术与传统电影艺术的创作及工艺相结合,不断发展日趋成熟的现代电影制作方式。起始于80年代,兴盛90年代。

5电影特技:

指的是利用特殊的拍摄制作技巧完成特殊效果的电影画面。

6电影特效:

用各种技巧所实现的特殊画面效果。

7数字影像处理:

数字影像处理是利用软件对摄影机实拍的画面或软件生成的画面进行加工处理,生成影片需要的新图像。也包括对电影资料的修复。

8 Motion control摄影技术:

是利用计算机高精度控制装置把摄像机的视点移动精确地拍摄成一个个画面。

简答题

1、数字化给电影艺术带来拉哪些深刻变化(2-4)

(1)创作手段的变化:

摄影机、绘画、计算机

(2)生产工艺的变化:

数字化为电影制作创造了全新的制作手段。

(3)科学与艺术的美妙重逢。

2、数字化进入电影艺术的意义有哪些?(5-13)

(1)数字化开辟了电影业新天地;

(2)数字化加快了影视互动进程;

(3)数字化带来了创作观念的变化;

(4)数字化更新了电影语言,造就了新的电影时空;

(5)数字化引领了新的叙述形式,呈现了新的观影欣赏方式;

(6)数字化为影视表演提供了新课题;

(7)数字化带来了对电影本质的重新探索;

(8)数字化更新了电影表现元素;

(9)数字化改变了观众的观影习惯;

(10)数字化带来了大众视频消费时代;

(11)数字化催生了新的媒体,孕育了新的电影人

3、数字技术为何在电影中如此风行?(14-15)电影的数字化既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观众诉求所致。

(1)技术诱因:

信息网络时代,电影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遭遇到电视、网络的极大冲击,数字技术给电影注入活力,获得新生。

(2)观众需要:

在快节奏的数字时代,人们需要用幻想、刺激来消除疲惫,因此叙事电影转向景观电影成为必然。景观电影的娱乐功能,能满足现代人心理需求。

(3)观影习惯变化:

E时代的观众更关心速度、节奏、变化,更享受出奇制胜的情节。传统叙事方式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共鸣,非线性、多角度、大容量、高张力成为他们的最爱。

(4)xx心理满足:

数字技术两极镜头、挑战极限、无限扩张,满足观众以超常角度观看世界的心理。

(5)“沉浸式”体验:

现代观众不是面对影像,而是沉浸在影像之中,刺激压倒叙事、声音压倒影像,技术诗人眩晕、癫狂。

4、简答数字化带来的创作观念的变化

(7)(1)电影的制作观念彻底改变。

(2)改变了传统的历史和真实性的概念。

(3)电影的性质、表现力及美学意义等经典电影理论遭遇到历史性的挑战。

5、简答数字化引领新的叙述形式与观影方式:

(1)非线性的叙事结构;

(2)观影欣赏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6、简答数字时代的观影经验

(16)数字时代的观影经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沉浸式”的体验。观众不是面对影响,而是沉浸在影响之中。在这里,感官刺激压倒了叙事。声音压倒了影响,娱乐压倒了信息,逼真不再是目的,它是一个通过技术使人晕眩的、近于癫狂的制作。

7、简述电影数字化简史(目录3)

(1)电影的数字化历程—计算机在电影中的应用;

(2)动作控制技术——《星球大战》启动电影的数字化进程;

(3)虚实之间—真实人物与计算机生成影像合成;

(4)真实人物与动画人物的完美结合;

(5)虚拟现实与非现实;

(6)数字技术大放异彩;

(7)叙事与景观的成熟结合;

(8)世纪之交的数字电影;

(9)全数字电影——《星球大战前传》

8、简答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是用数字技术再现现实奇观,即现实的奇观化。《龙卷风》、《侏罗纪公园》等。

9、简答虚拟非现实

(77)虚拟非现实:

用数字技术创造出现实时空中不存在的奇观。它是超验的世界,无中生用的场面。《火星人玩转地球》、《哈利波特》、《指环王》等。

10、简答叙事与景观的成熟结合: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的电影特效审美观念诞生。它把数字特效制作的视觉奇观隐含在情节中,为叙事服务,成为电影中不可替代的元素。《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人鬼情未了》等。

11、简答整新如旧

(186)把新拍影片做旧。

12、简答数字克隆(190在现在的大片中很少真正调动千军万马进行实拍,而是用一小部分演员,进行一次或几次拍摄,然后通过数字复制的方式,把一小群演员进过若干次复制,“克隆”出一模一样的影像。或者稍微改动,变换出更多的不同形象来,让他们布满整个画面。

13、简述数字合成原理

(200)数字视频的一幅幅画面都是有像素组成的,视频的合成就是像素点的合成。

在多层画面叠加是,每一层画面上的像素可以混合在一起,而且每一层的透明度都可以调节。

14、简述数字合成的优点

(201)(1)可以进行多层画面的合成。合成的层数几乎是无限的;

(2)可以分别调整每一层在最终合成画面的比例;

(3)可以多种方式进行局部合成。

15、简答全息静动摄影技术:

以摄影体为中心,把still camera即单镜头照相机按一定的间隔排成一圈或一排,在同一瞬间每架照相机都摄下一个静止的照片,由于照相机有同步快门

控制,这样就能在一个时刻拍摄到多个角度的的静止画面,然后输入电脑进行编辑处理。

16、简述真实感的建立原则:

(1)光线匹配原则;

(2)色彩匹配原则;

(3)镜头匹配原则;

(4)运动匹配原则;

(5)动感匹配原则;

(6)虚实匹配原则;

(7)空间匹配原则;

(8)质感匹配原则;

(9)细节匹配原则;

(10)风格匹配原则

17、简答风格匹配原则:

风格匹配原则是指在合成和剪辑时要注意前后镜头之间的的统一,这是更高层面的视觉匹配。在一部影片中,不论某个镜头拍摄得多么完美,都必须与其他镜头融合在一起,形成一部风格统一的影片。前后镜头之间不仅要保持光影和运动感的统一协调,还要从剧情发展的角度考虑到前后镜头的衔接。

18、简述数字技术的意义:

(1)表现传统影像不能表现的视觉奇观;

(2)满足网络时代观者的心理需要;

(3)真切地传达人的情感和心灵感受

(4)表现人类创造影像的无穷潜力。

19、简述数字技术之利:

(1)对制作手段的极大丰富;

(2)对制作成本的极大节约;

(3)对制作观念的极大拓展

20、简答数字影像之魂:

(1)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传统电影的拍摄方法,而且深入到电影的主体与灵魂领域。

(2)从好的方面说,它可以修饰弥补演员表演的不足。从坏的方面说,大量的合成镜头使表演被肢解、被零碎化了。演员担心自己的演技无用武之地,变成了数字化的道具,甚至被虚拟演员替代。

(3)其实,数字电影创造的视觉奇观,永远也代表不了表演艺术、创作的审美境界和扣人心扉的魅力。

21、简答滥用数字技术之弊:

(1)过分地追求视觉刺激,夸大了电影的奇观本性

(2)已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更加趋同化,电影艺术的多样性受到冲击。

22、简答如何避免数字化误区(274-280)

(1)数字化第一定律:

数字技术与真实性叙事结构平衡

(2)数字化第二定律:

数字技术是制造电影真实感的手段,不是目的。

(3)数字化第三定律:

数字技术的表现力服从于艺术的创造力

23、简述中外数字电影技术应用的差异4(目录7)

(1)社会背景的差异:

东西方不同的自然观、政治经济传统,导致认识世界的态度的差异,构成影视高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民族个性与背景。

(2)文化传统的差异:

在民族的审美文化上,中国有着“诗意的灵魂”,追求“天人合一”、“意韵”,少有严禁的科技内涵和想象。重伦理、重教化、重审美,轻形式美、造型和高科技投入。西方的审美趣味更加好奇、超验和想象。

由此形成不同的观影习惯:

国内:

以故事性与情感xx为价值目标;西方:

以视觉表现力和各种奇观表现出相当的期待和兴趣。

(3)制作体制的差异:

在意识上,我国影视创作人员已将高科技数字技术视作重要的创作元素,但人员的知识结构还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背景。在美国,一位拍摄数字大片的导演,除了本人掌握一定的数字技术外,还会有几名甚至十几名技术顾问帮助,从技术角度完成创作构思。

剧本方面:

我国强调剧本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内涵,科学含量短缺和质量低下。美国,除了文学功底外,还具备相当的现代科学知识,数字技术有广泛的用武之地。

技术方面:

中国以传统电影工艺技术为对象;美国主要以现代技术为对象。

人才方面:

美国有100所高小设有电影研究和电影制作各种学位,形成了一股学院派力量。中国只有一两所院校有。

(4)经济实力与运作体制的差异:

在美国,认识到电影也是一种蕴涵着巨大市场价值的精神产品,经过百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市场运作体制,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电影产业。我国的电影市场显得稚嫩许多,电影产业化远未形成,高科技数字电影市场开发得很不够。资金不足、数字制作尚未形成规模等都是困扰因素。

三、填空题

1、电影数字化系统3:底片扫描器、影像处理工作站、胶片记录仪

2、数字电影三环节:

数字制作、数字传输与数字放映

3、其他形式的数字电影3:三维动画电影、DV电影、网络电影

4、数字化的前期准备工作3(目录4):

计算机辅助拍摄文案、形象化预审、拍摄资料准备

5、数字化的现场制作3:计算机化摄影机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照明、计算机道具控制

6、数字化后期制作4:胶片数字化、非线性编辑、数字合成、胶片输出

7、传统电影特效5:特效摄影、模型特效、光学特效、化学效果特效、特殊化妆效果

8、电影特效种类7:特技摄影、模型特效、光学效果、木偶特效、电子模型特效、化学效果特效、特殊化装效果

9、形象化预审5:情节示图、三维形象化预审、照明设计、服装设计、化妆

10、拍摄资料准备3:演员数据库、外景地数据库、电影资料数据库

11、光学化学特效:

多次曝光、透视合成法——绘画接景、透视合成法——模型接景、后期接景、反射合成、银幕合成

12、数字影像处理11:拾遗补缺、推陈出新、整新如旧、任施粉黛、偷梁换柱、数字克隆、场景延伸、增光添彩、时空变换、画龙点睛、比例变换

四、论述题

1、论述《少林足球》

(107)2001年周星驰的《少林足球》成为成功运用数字技术的翘楚之作,成为香港历来最卖座的影片,远胜于好莱坞电影。《少林足球》将数字特效与传统武术的动作完美结合。在片中计算动画、旋转摄影技巧和人物动作做了更高难度的结合,一方面将足球运动带入其中,一方面如融入传统中国武术,将武侠小说中对武功所做的天马行空的想象,以传统的最新的电影技术做出表现。不论是草上飞的轻功,无影无形的擒拿手,甚至太极功夫,都以原有的动作设计配合钓钢丝上的技术,再加上拍摄技巧和后期的制作的计算机效果,让武林高手毫无迟滞的感觉奔驰在诺大的足球场上。

2、电影的数字化历程(63-64)电影是一门一视觉元素为叙事方式的讲故事艺术;一部电影发展史,也是一部电影技术史;电影的默片时代、有声时代、彩色时代和数字时代,都是以科学技术为先导的。1889年,依斯曼发明了感光胶片;之后爱迪生发明摄影机;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

3、论述《星球大战》(67-68)该片运用计算机进行摄影机运动控制,并控制宇宙飞船模型的运动轨迹,把宇宙空间逼真地呈现在银幕上如同上帝在宇宙中操纵者摄影机拍摄到的画面。影片中长达10分钟的高潮宇宙大战,牌的非常精彩尤其是太空船追逐激战的场面蔚为壮观。星球大战的推出极大的冲击了人们原有的技术观念,已经成为科幻电影史上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

4、论述《泰坦尼克号》(234-251)#

5、电影的真实性与奇观性((261-262)#经典电影是把电影当作一扇窗户来研究,观者通过电影这扇窗户来观察和了解社会生活。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复原历史和现实,在真实性方面达到新的高度。另一方面,数字时代的电影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人们对现实的真实体验。真实永远是电影艺术的生命,记录真实和建构真实是电影的两大基本功能。

6、如何正视挑战抓住机遇?(294-295)#与美国相比,我国的差距是客观存在。我们应该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应用入手,寻找差距的原因,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梳理我们的发展思路。用发展的态度来看待数字化大片,积极发展应用数字化影视技术。同时要发挥自己特长,挖掘丰富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本土资源,走属于中国自己的电影艺术之路。

五、综合题

谈学习〈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的收获

中国电影文艺片的创作现状

厚德远志笃学创新 《中国当代电影研究》期末作业近年来,中国文艺片的创作现状 学院:文学院 专业:13级戏剧影视文学 班级:二班 姓名:康泽亮 学号:201342059

近年来,中国文艺片的创作现状 13级戏剧影视文学二班康泽亮 201342059 [ 摘要 ] 20 世纪 80 年代后,中国影坛上文艺片崛起并迎来了近 20 年的繁荣发展。进入 21 世纪,文艺片的创作情结依然还在,但作品的数量已经明显缩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电影创作上的其他原因,文艺片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有限。目前主流商业电影正积极吸纳文艺片经验,在商业影片中显露艺术电影的潜影,文艺片的创作理念正在逐渐成为商业电影的精神支柱。 [关键词]中国文艺片 从世界范围来看,文艺片起源于法国。在电影发明的 10 年后,电影面临深刻的危机,电影和当时的地摊文艺、民间文艺、彩色明信片和画报一样,沦为一种商业化的通俗玩艺。电影的存在和发展引起了法国戏剧界的忧虑,艺术电影公司的成立和文艺片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电影史上一个新的电影时期的开始,观众在银幕上看到了电影诞生 10 年来很少有过的面貌和新的品质。中国艺术电影出现于 20 世纪 80 年代,它的发展历程与中国的社会进程和大众的审美需求密切相关。 一、2010 年前的中国文艺片 20 世纪 80 年代后,中国影坛上艺术电影崛起并迎来了近 20 年的繁荣发展。台湾电影和大陆电影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风光无限,侯孝贤、蔡明亮、杨德昌、王家卫、张艺谋、陈凯歌等导演的电影多次获奖,这是中国文艺片的高峰,也是华语电影的第一次国际化高潮。文艺片的兴起与发展不仅使一度陷人困境的中国电影事业重振雄风,而且也在中国电影史上增添了一个全新的类别。 文艺片之所以在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兴起并蓬勃发展,深层根源在于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文化断层后中国人对文化的反思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艺术思想的活跃,与其他艺术样式一样,中国电影导演在这一历史转型时期开始投入对世界、社会、生命之个人的、原创的、批判性的表达,尝试僭越规范,冒犯常识的视听表现。具体地说,大陆当时还处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过度时代,主要的电影制片厂不反对拍艺术片,电影如果在艺术上得到认可,即使拍的艺术片在票房上没什么收获也会得到支持。而且当时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人们的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试卷A 打印3份

贺州学院课程考核试卷 (2016—2017学年第1学期)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开课单位:文化与传媒学院 试卷序号:A 卷 任课教师:周合强 考核年级、专业:2016数字媒体艺术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核方式: 开卷□√ 闭卷□ 实验操作□ 评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直接填入下列表格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对矢量图和像素图描述正确的是: (A) 矢量图(Vector Image )的基本组成单元是像素 (B) 像素图(Raster Image )的基本组成单元是锚点(Anchor Point)和路径(Path ) (C) Adobe Illustrator CS 图形软件能够生成矢量图(Vector Image ) (D) Adobe photoshop CS 是专门处理矢量图(Vector Image )的软件 2.在数码影像中,图像分辨率的单位是: (A) dpi (B) ppi (C) lpi (D) pixel 3.在数码影像中,色彩深度是指在一个图像中什么的数量: (A) 颜色 (B) 饱和度 (C) 亮度 (D) 灰度 4.在数码影像中,图像必须是何种模式,才可以转换为位图模式: (A) RGB (B) 灰度 (C) 多通道 (D) 索引颜色 5.在数码影像中,位图图像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A .像素 B .色块 C .线条 D .像点 6.在数码影像中,当使用 JPEG 作为优化图像的格式时 A .JPEG 虽然不能支持动画,但比其它的优化文件格式(GIF 和 PNG )所产生的文 件一定小 B .当图像颜色数量限制在 256 色以下时,JPEG 文件总比 GIF 的大一些 C .图像质量百分比值越高,文件尺寸越大 D .图像质量百分比值越高,文件尺寸越小 7.在数码影像中,下面哪种色彩模式的色彩范围广? A .灰度模式 B .RGB 模式 C .CMYK 模式 D .Lab 模式 8.基于传统视频的模拟信号的特点是 (A) 幅度离散 (B) 离散信号 (C) 幅度连续 (D) 抗干扰能力强 9.关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是任何数字信号都是从模拟信号中转换而来的。 (B) 数字信号是数字形式的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 (C) 模拟信号转变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 D /A 转换。 (D) 数字信号转变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 A /D 转换。 10.在数码视频影像中,AVI 格式的特点是: (A) 由硬件视频回放 (B) 读取数据的效率低 (C) 文件不能再编辑 (D) 同步控制和实时播放 11.下列不是多媒体计算机系统所必须具备的特征是: (A)集成性 (B)实时性 (C)交互性 (D)网络化 12.下列有关虚拟现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A)虚拟现实系统由虚拟世界、虚拟现实软件、输入设备及输出设备组成。 (B)虚拟现实系统按其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简易型、沉浸型、共享型。 (C)虚拟现实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浸入性、交互性、构想性。 (D)虚拟现实的增强技术是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叠加。 13.目前我国采用的电视制式为 (A) PAL 制,25 帧/秒 (B) NTSC 制,25 帧/秒 (C) PAL 制,20 帧/秒 (D) PAL 制,35 帧/秒 14.下列不属于视频数据的冗余类型的有: (A) 空间冗余 (B) 心理冗余 (C) 时间冗余 (D) 统计冗余 15. 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达盖尔发明的“银板法”标志着摄影术的诞生,其日期为: (A) 1886 年 (B) 1839 年 (C) 1826 年 (D) 1840 年 16. 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大概可以追溯到 学院: 年级: 专业: 班别: 学号: 姓名: 座位号: ------------------------------------线 -------------------------------------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期末范围整理 第一章 1、媒体的定义 媒体又称媒介,指的是具备承载信息传递功能的物质或实体,是集文字、图形、静像、动像、声音、语言等多种形态媒介的综合体。 2、国际电信联盟定义的五种媒体

4、媒介发展的6个阶段 ①以口头语言为代表的声音传递阶段 ②以书面文字为代表的图文表达阶段 ③以造纸术和印刷术为代表的图文记载阶段 ④以电报、电话、照相、传真、录音、广播等为代表的图文声分载阶段 ⑤以电视、摄像、录像、电脑为代表的声像多媒体共载阶段 ⑥以因特网、宽带、、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信息分享与共享阶段 5、数字媒体艺术的定义 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和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型应用学科。 6、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的分类和比较 ①数字会话和插图系统 ②动画设计软件系统 ③数字视频处理软件系统 ④虚拟环境和交互界面设计系统

⑤网页和多媒体交互创作系统& iPhone和iPad的出现改变了人的哪些艺术行为对未来的艺术教育有哪些影响 以苹果iPhone和iPad为代表的新一代触控智能平板电脑和手机的出现,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娱乐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学习上,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渠道,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阅读书籍,欣赏艺术作品;生活上,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购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娱乐上,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这种娱乐活动可以随时随地,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 对未来教育的影响: 1、使视觉信息更加丰富。艺术教育的关键是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而不是单靠理论知识的学习,运 用新媒体技术,可以大大拓展学习者的思维空间,化枯燥的理论为生动的图文以及动态的影像,让学习者在愉悦的观察中感受艺术,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2、艺术设计创作效率大幅度提高。各种应用软件,为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手段,它缩短了设计制作 的时间,可以使设计者拥有更多的时间对其艺术作品进行权衡、修改。 3、使教育方法多样化。在教学中,可以有效利用图片、文字、动画、视频、音频等素材,极大满足了学 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创造了一种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加强了师生间面对面的交流,提高了教学的针 对性,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

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

中国电影艺术的历史发展 来源:作者: 2003-11-05 14:10:02 一、形成时期(1905-1931) 电影诞生不久,就传入了中国。 1906年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的沈阳人任景丰在北京利用他开设的丰泰照相馆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这部影片拍摄三天,共成三本。内容是著名京剧泰斗谭金培主演的《定军山》中“请缨”、“舞刀”、“交锋”等场面,当时出现“万人空巷来观之势”,由此奠定了中国电影的起始点。1913年摄制了我国第一部短故事片《难夫难妻》(原名《洞房花烛》),由郑正秋编剧,张石川、郑正秋导演,依什尔摄影,共拍摄了一个月。影片详细地叙述了旧社会一个父母包办婚姻的故事,批判了封建买卖婚姻制度的不合理。这部影片与以前的戏曲影片有着明显的区别:①它有一系列影像活动,有电影创作意识;②具备了戏剧电影样式的雏形;③具有干预社会、批判现实的创作倾向。因此,它开中国电影片种、样式、和创作方法的风气之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1917年,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首次注意到电影,他们自筹资金,成立了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戏部,以自制自销的经营方式,开始了中国

电影事业的真正起步。 1922年2月,张石川、郑正秋等人率先筹建“明星影片公司”,此后,该公司成为旧中国规模最大、出品最多、历史最长的一家制片机构。据《中华新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在国内各大城市注册的电影公司多达175家,仅上海一地就有141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与淘汰,最后只剩较著名的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戏部、“明星”、“天一”、“联华”等影片公司。 中国电影就是在这样混乱状态中发展的。当时公司林立,队伍复杂,思想混乱,艺术质量参差不齐。正在这时,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最大革新成果——有声电影于1926年8月6日在美国诞生了。不久传入中国,同年12年16日在上海虹口新中央大戏院进行了试映,这是中国有声电影的开始。1930年,“明星”怀着极大的勇气,开始了中国有声电影片《歌女红牡丹》的摄制工作。影片于1931年3月15日在上海新光大戏院首次公映,成为中国最早的蜡盘发音的有声片。1931年,中国开始了片上发音有声片的试制工作,从此标志着中国电影开始走向成熟。 二、成熟时期(1931—1949)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面向对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学分:2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及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是数字媒体艺术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理论课程。这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本课程开设在第2学期~每周2学时,共34学时~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掌握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知识。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总体目标:通过学习《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学生能够系统的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数字媒体艺术的来龙去脉和发展规律~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最终达到对数字媒体艺术的总体把握和整体鉴赏能力。 2.知识目标:让学生从科学和艺术发展的角度~对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数字媒体艺术和创意产业~数字媒体艺术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范畴、学科的方法论、学科的核心课程体系等进行掌握~以及数字媒体艺术与其他相关领域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加深对数字艺术、数字媒体和信息设计本质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理论讲授、课堂讨论与课题实践相结合~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审美进行收集作品并且进行课堂阐述。四、测试与评估 序号项目分值评分标准 迟到一次扣0.5分;缺勤一次扣1分;课堂纪律不佳每次扣1分,1 出勤和课堂表现 10分扣完为止 作业,2次, 10分学生自己收集作品图片并进行作品分析,以课堂演讲的形式进 2 大作业,1次, 20分行考核,根据收集作品的质量以及阐述作品分析情况给予0-5 分,共进行3次 3 期末考查 60分按期末考试评分标准进行,折算成分值 总分 100 五、教学安排(每周2课时) 1 周教学重点与难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课外思考题或作业次点 简要讲述数字媒体艺术的娱乐重点是数字媒绪论数字媒体艺术理论进行数字媒概述性、大众性媒体性和科技性。数体艺术的表现体艺术调研。 1-数字媒体艺术的起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数字媒特征作业:市场调查报告 2 源与发展体艺术和设计的广义分类,艺术难点是媒体性要求:了解数字媒体艺术的相关理和设计的双重属性。和科技性论。 1.数字媒体艺术设 计的分类重点是数字媒1.先锋艺术有何特点, 学习先锋艺术与服务的双重性~2.数字媒体艺术和体艺术作品 3 2.先锋艺术有哪几种类型, 数字媒体艺术优秀

中国电影艺术

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8月11日,一位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 了一部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当时被人们称为西洋影戏。电影在中国最初的情形和国外游乐场里的新鲜玩意一样,也是一个供人在茶馆里戏弄的洋玩意。直到1905年, 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了由京剧演员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电影才开始为中国所熟识。而《定军山》也成为了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戏曲片。 1912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有故事情节的无声短片《难夫难妻》。由于当时所处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境遇,使电影成为一种以取悦市民阶层为主、以牟利为价值取向的商业化电影。三十年代随“左翼电影运动”(一场以电影的方式而展开的社会政治运动,同时又是一场电影的艺术美学运动)曾涌现出一批彪炳千秋的经典之作如《渔光曲》、1947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1948年的《小城之春》等。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电影被用作革命历史教 材,承担着教育人民、巩固政权的意识形态重任。代表作品如《万水千山》、《红日》、《林则徐》、《红色娘子军》等。经历过六十至七十年代文化大革命的真空期后,到了七十至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中国电影开始摆脱高、大、全的歌颂模式,有更多的生活内容刻画。如《小花》、《野山》、《黄土地》、《霸王别姬》等。九十年代至今,社会发展急速,中国电影创作更多元化。如《大决战》、《头发乱了》、《秋菊打官司》、《大腕》、《洗澡》等,均呈多样化风格。 中国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汲取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大多数的中国影人对电影的认识和创作方法,都受到中国传统戏剧经验的深刻影响,带有浓烈戏剧化色彩的“影戏”观念。由于中国电影与中国传统艺术构成了内在的血缘联系,所以中国电影呈现的是一种“中和之美”,而不像西方电影追求的那种纪实的电影美。所谓“中和之美”,就是把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融会到电影艺术中,使之成为一种采众家之长的新型艺术。所以,中国电影艺术家们有时在电影中着意表现“诗的意境”,有时塑造像文学作品那样丰富生动的人物形象,有时还想创造出戏剧化的情节结构和音乐般的神韵。这是中国电影区别于外国电影的重要美学特征。如在奥斯卡名片《卧虎藏龙》(李安导演,周润发主演)中,除了侠女舞动的刀光剑影和凌波微步外,更使我们心动的是凄清冷月下从树影中惊飞的宿鸟,是竹影摇曳间美女闪动的明眸,是生死路上轻舟撒网、涟漪绽放的湖光山色。任何一部影片,不论什么题材和风格,只要它是一部令人倾心之作,就总会有令人心醉神迷的地方──这就是呈现出来的影像神韵。另外,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和表现时代精神,一直是中国电影最为重要的美学原则,也是其核心内容。关注的现实并不单指重大的社会历史变迁,还有国家的兴衰荣辱,和老百姓的家长里短。 在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历史背景下,尽管中国电影也跟世界其他电影一样面临种种问题,但是在进行电影体制改革的同时,电影界仍努力生产出一批具思想、艺术和观赏性的电影;国产影片也时有突破进口大片票房的佳绩,中国电影依然存

最新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二次作业答案

1、为什么说“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艺术和科学是硬币的两面,艺术是“感性思维”的主体;科学是“理性思维”的主体;两者相辅相成,所以说是“艺术和科学是硬币的两面”! 2、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给传统的电影艺术及电视艺术带来了哪些新思维? 其一:它“新鲜”,即新生事物,充满朝气和活力,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充满困难和挑战,为数字艺术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 其二: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是总结与创新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给传统以思想观念的改革,理论的创新,给传统艺术和电视艺术注入新的血液。 其三:创作手法上的创新,不仅仅依靠以前的工具来创作,而是多种多样。 3、以包豪斯学院为代表的工业设计历史开创了“技术和艺术”思想的先河,试说明工业设计思想和观念对数字媒体艺术和设计的启示有哪些? 1.设计的目地是人不是产品 2.设计必须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则 4、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思维主要受哪些方面的影响? 即蒙德里安、康定斯基的抽象艺术、包豪斯的工业设计思想、杜尚的达达主义艺术和反理性艺术、20世纪50~60 年代动力艺术和光效应艺术、20世纪70年代的录像装置艺术。 5、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有哪些? (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 (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 (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 (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 6、计算机和艺术联姻的历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阶段: (1)1956-1986年,数字媒体艺术的启蒙和探索时期; (2)1986-1996年,数字媒体艺术的普及和兴旺时期; (3)1996年-现在,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媒体和深入发展时期。 7、根据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手段,可以归类为哪些基本设计方法? (1)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2)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8、电子出版物有哪些表现形式?有哪些特点? 电子出版物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的出版物。具体形态有较磁盘(FD)、只读光盘(CD-ROM)、交互式光盘(CD-I)、照片光盘(photo-CD)、高密度只读光盘(DVD-ROM)、集成电路卡(IC)等。电子出版物有以下特点:(1)更新容易,它无需制版、印刷、装订、加工、出版周期短、速度快。(2)存储信息量大。(3)检索便捷,可提高阅读功效。(4)具备多媒体的表现方式,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大纲.doc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000000000)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知识在数字媒体艺术各领域以及制作数字艺术作品的各环节中均是不可或缺的 知识基础,所以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向学生介绍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由此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 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 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 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 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研究和分析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特点、 时间和空间特性、交互性、自由、开放等特性。 二、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 32 课程总学分: 2 序号课程内容三、课时分配学时分配 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 一、数字媒体艺术理论 6 6 0 2 二、数字时代的电影艺术8 8 0 3 三、走向数字艺术的动画艺术8 8 0 4 四、媒体包装中的数字化变革 4 4 0 5 五、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6 6 0 合计32320

四、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适用于数字媒体专业大学三年级 五、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意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字媒体艺术相关的理论知识。 掌握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的界定,以及数字媒体艺术在电影、动画、媒体包装等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变化。知晓新媒体的相关理论知识。 课程教学要求: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变化的动因,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关联,理解数字媒体艺术基本概念和分类,明确其与相关艺术领域的关系;数字视频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图像技术等,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一)知识目标 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了解数字媒体艺术概念界定、数字媒体艺术的分类、数字媒体艺术与新媒体艺术及数字媒体艺术与传统影视艺术的 关联;了解促使数字媒体艺术学科形成的技术基础,把握技术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数字媒体艺术交流活动,熟悉数字媒体艺术的主题和客体,了解艺术构思、创作和发表、展示、交流的整体过程。 (二)能力目标 在制作各类数字媒体艺术作品之时(例如二、三维动画、网络游戏、虚拟现 实作品等),掌握作品在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理论知识,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创作,为创作出优秀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素材、勤于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的最新动态的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六、课程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第四章教案

第四章数字媒体艺术简史 ●教学目的: (1)了解数字媒体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 (2)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 (3)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4)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5)新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点: (1)掌握重要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贡献; (2)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3)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4)新媒介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1)理解一个技术和艺术相互融合的历史; (2)理解数字艺术、媒介与需求的关系。 ●教学计划: 使用8课时完成本节教学任务。其中理论教学4课时,实践教学4课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教案;理论联系实际,以专题的方式安排学生分组进行课堂讨论。 ●教学内容: 引言: 计算机与艺术联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随着1946年“爱尼亚克”(ENIAC)计算机的诞生,计算机开始在人类艺术活动中扮演角色。1952年,美国爱荷华数学家本?拉波斯基首创了名为《电子抽象》的黑白电脑图像,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幅计算机“艺术”作品。80年代中期苹果公司推出的带有视窗和鼠标的Macintosh 电脑风靡一时。Macintosh电脑和Adobe公司PostScript版的激光打印机成为印刷出版业革命的先锋。 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50~60年代:计算机艺术的启蒙时代;70年代:计算机艺术的探索时代;8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时代;90年代:数字媒体艺术的繁荣时期。 今天是数字媒体艺术的多元化深入时期。其“多元化”在于其独特的跨媒体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多样性和个性化。“深入”则意味着技术与艺术创新有着更广阔的表现空间。“深入”也体现媒体和网络艺术新形式美学的新一轮的探索。 马克思曾说过:资本主义一百年的发展创造了比人类有史以来一切经济活动而创造的还要多的物质财富。而二十世纪后半叶人类文明历史上最辉煌的成就就是计算机的发明和因特网、数字媒体的诞生。《资本论》指出:社会生产工具的变革势必将影响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和人们的生活行为。数字媒体艺术的发展历程恰恰反映了一种文化形态伴随着技术而成长的曲折历程……

中国艺术电影现状

中国艺术电影现状、审美特征和发展趋 势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在当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艺术电影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对文化的发展、电影的多元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时代和历史潮流的不断变化,艺术电影的发展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本文通过对中国艺术电影的现状的探讨、审美特征的分析并进一步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使对目前艺术电影有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电影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艺术电影现状审美特征多元化发展趋势 一、中国艺术电影的现状 1、在国际上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中国艺术电影在国际上的状况是让人充满希望的。在各大电影节上中国的电影制作者手持奖杯证明了中国艺术电影的魅力,反映了中国艺术不断进 步的历史进程。仅从2004到2005年上半年,中国艺术电影的创作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继顾长卫《孔雀》在第55届柏林电影节上开屏,降伏“银熊”后, 王小帅的解禁新作《青红》扬眉第58届戛纳电影节,喜获评委会奖。《孔雀》、 《青红》赢得了西方影人的肯定在一次证明中国艺术电影的国际认可度是毋 庸置疑的。. 2、在国内市场的劣势地位 相对于在国际上的发展状况,在国内艺术电影却面临着尴尬的局面。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观众的认知度不高以及无法根除的盗版问 题,政府不完善的制度限制,使得当下中国电影市场多是国内外商业巨作长 期全面占据院线,受着广大观众的宠爱,而艺术电影却很少被人们所认可接 受,面临票房收入不足甚至无法维持制作成本,出现生存危机等严重的问题。 这种艺术电影与商业化难以融合的局面让艺术电影的发展受到了阻碍,影响 了它所具备的社会价值的发挥。 3、艺术电影新的发展阶段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综合考试题

艺术设计学院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xx级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课程综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可在附加纸上回答 1.新媒体 2.交互媒体 3.HTML 4.米歇尔?麦克卢汉 5.数字阅读 【单项或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5分共计50分) 1.下列那种格式可以产生透明背景的数码图像: (A) PNG (B) GIF (C) TGA (D) JPEG 2.下列哪种格式存储可以包含动画的图像: (A) TGA (B) GIF (C) JPEG (D) Photoshop ( PSD) 3.数码影像或数字图像是指任何使用二进制数字来记录、存储、应用的影像文件,其中: (A) 矢量和点阵图像都属于数码影像 (C) 摄影图像属于数码影像 (B) 矢量图形属于数码影像,而点阵图像不是 (D) 数码相机采集的摄影照片属于数码影像 4.目前网页设计的分类和特征包括: (A)以功能性为主要特征,基于技术编程的网页 (B)以页面视觉传达为主要特征,偏重艺术性的网页 (C)介于二者之间的图文并茂的商业网站 (D)所有的网页都是由表格(Table)组成的, 5.在数字媒体中,下面哪种色彩模式的色彩范围最广? (A)灰度模式(B)RGB模式(C)CMYK 模式(D)Lab 模式 6.“媒, 谋也。謀合二姓。从女某聲”。(《说文解字》),以下关于媒体的正确说法是: (A) 介绍或导致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 (B) 承载信息之载体,即信息的存在形式和表现形式 (C) “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媒体就是充当介绍人的角色 (D) 媒体又称新闻媒体或传媒,指现代社会的新闻传播机构或大众媒介 7.下面对矢量图和像素图描述正确的是: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重点

第1章 数字媒体艺术的概念和基本构成 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的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它的应用表现形式包括借助数字技术或数字媒体来创作的其他视觉艺术或设计作品,例如:数字视频和数字电影,平面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展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建筑环境设计等,其表现手法外延涉及面更为广阔,包括互动装置,多媒体,电子游戏,卡通动漫,数字摄影,网络游戏等。数字媒体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它的表现形式或者创作过程必须部分或全部使用数字科技手段。 CG艺术:计算机生成的艺术或计算机图形艺术。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1主要以计算机作为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 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 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 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 @ 数字媒体艺术与计算机:新视觉艺术 数字影视艺术:更自由、更丰富的视觉表现 数字合成艺术:移花接木的后现代美学 网络为媒,共同创作:数字媒体作品的“未完成状态” 第2章 照片合成与拼贴艺术:数字艺术的美学溯源

相通之外1二者都是需要借助机械设备或电子设备来创作艺术作品,即二者都先天带有“技术的美学”的特点,离开了照相机和影响的洗印过程(无论是传统的化学过程或者是数字照片的物理成像过程),就谈不上摄影艺术 2“机械时代复制时代的艺术”的典型特征:他们均可以被复制、修改、扭曲、变形,也都可以存储、删除和重现(重新洗印或数据恢复) 3属于大众文化并具有更普遍的娱乐文化的特征 ; 摄影术的诞生于照片“集锦”艺术的出现 1839年法国科学家L.达盖尔发明了银版摄影术,称“达盖尔法” 1871年发明了“明胶干板”感光材料 1851年发明“光棉胶湿板”后的一次革命性突破 1889年明胶胶卷问世 达达派摄影和超现实主义摄影艺术 “达达派”1916年创建于瑞士,是第一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想。 主旨:以批判的眼光重现研究传统、前提、准则、逻辑基础,甚至秩序、一致性和审美的概念。 达达主义在艺术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法国艺术家杜尚 … 达达派摄影的主要特点是:用一些县城的物品,如报纸、入场券、照片等零碎的东西,直接贴在帆布上,组成一定的图形,作为作品展出。 它反对古典艺术,提倡形象抽象化。 它主张“废弃绘画和所有审美要求”,崇尚虚无,使创作近乎戏谑。

柏林电影节与中国艺术电影

好时代?坏时代?柏林电影节与中国艺术电影 柏林还是爱中国 桂纶镁本来的机票是2014年2月15日早上从柏林飞伦敦,在伦敦时装周她有一场秀。2月14日,《白日焰火》监制沈暘问柏林电影节会务主管托马斯·海勒:桂纶镁是否可以走?导演刁亦男可以否早点回国?海勒语气急迫,一连串的“NO”。电影节给剧组留了20多张颁奖礼的票。 第64届柏林电影节最终把最佳影片金熊奖给了《白日焰火》。主演廖凡从评委梁朝伟手中接过最佳男演员银熊奖,成为柏林电影节史上第一位华人“影帝”。 “难以置信,看来这个梦是一直醒不了了。”导演刁亦男语带颤抖地说。2014年2月15日,第64届柏林电影节落幕,刁亦男执导的电影《白日焰火》首次入围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就捧走了最佳影片金熊奖,最佳男主角奖也被片中男主角廖凡收入囊中。 2014年2月的德国柏林街头寒意阵阵,平均气温接近零度,华语艺术电影在这里却正火热地吐着股股热气,这又是一个华语艺术电影的丰年——除了《白日焰火》,娄烨执导的《推拿》也获得了最佳艺术贡献奖。三部中国影片《白日焰火》、《推拿》以及宁浩的《无人区》同时入围“竞赛单元”,另有十部华语影片在电影节其它单元亮相,虽然中国电影是柏林的常客,但这样规模,即使在柏林电影节历史上也算罕见。“中国在柏林闪光”是《好莱坞报道》封面报道的标题。 从1980年代初在柏林电影节有所斩获的《三个和尚》、《陌生的朋友》,到张艺谋电影《红高粱》1988年首次捧得金熊奖,再到《白日焰火》获奖,柏林见证了中国艺术电影三十年。 三十年过去,尤其是近十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跃升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2013年,中国内地电影票房达到217.69亿元人民币,刷新了2012年创造的170亿元纪录。 另一个事实是,为这个强大的市场贡献票房的,大部分都是商业电影。对于那些不得不向商业电影争取生存空间的中国艺术电影而言,这究竟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 “中国电影看上去不再像法国电影了” “它们看上去不再像法国或德国电影,这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电影……中国电影正在变化。”柏林电影节主席迪特·科斯利克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科斯利克所说,只是变化的一角。 21岁的重庆大学生周豪拍了一部叫《夜》的艺术电影,讲述一位“Money boy”(男妓)夜来香的生活,被柏林电影节亚洲区选片人王庆锵看中,成为本届柏林电影节“全景大观”单元的入围影片。每年11、12月,王庆锵会专门到亚洲各地选片,这两个月里,他会密集看六十多部影片,《夜》是他在北京选片时从朋友手中发现的。 夜来香是一名同性恋,过着糜烂的性生活。他在一条狭窄杂乱的小巷里招徕客人时遇到

完整版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 1.数字媒体艺术:属于广义的媒体艺术的一个艺术分支,是基于计算机语言和数字媒介的一门新型艺术形式,是科学、艺术何伟媒体相互交叉领域和实践应用科学。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不仅有艺术本身的魅力,而且其应用技术和表现手段,也是目前艺术设计领域中最有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 2.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 (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 (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 (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 (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 3.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 (1)基于新媒体的先锋艺术前卫交互性沉浸体验虚拟现实(2)基于设计的大众艺术应用媒体大众娱乐性 4.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 (1)算法式。(2)交互式。(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5 算法式:目前最具有代表性的算法式艺术当属于分形艺术和非真实渲染。 6 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研究内容: ( 1 ) 数字媒体艺术本体研究(2)数字媒体艺术发展史的研究 (3)数字媒体艺术创意方法学得研究,即对数字媒体艺术创意规律的研究。包括广告、影视、媒体公司的案列研究、创意思维、作品分析、调研与统计,受众行为和心理研究、设计步骤与流程研究等内容。 7 数字媒体艺术作为媒介产品的结构体系 时基媒体设计领域交互产品设计领域互动娱乐设计领域传统媒体延伸领域 8 数字媒体艺术是“数字技术+艺术观念+媒体变革”的历史产物。电脑科技和网络技术、视觉传达和艺术设计、信息和社会服务、媒体文化和大众传媒四者构成了数字媒体艺术的“金字塔”四个侧面。 9 列夫·曼洛维奇《新媒体语言》媒体有五个原则:数字化、模块化、自动化、可变性、编码译码。数字化不仅是新媒体艺术的技术基础,而且也代表了其美学特征。 10 尼葛洛庞帝认为数字媒介或者新媒体具备了超出媒介本身的更多的属性和功能。 11 沉浸交互式作品 主要在艺术场馆、博物馆、公共空间展示并多以“环境体验”或“多通道交互”的人机交互模式形式出现。作品反馈时间往往间接、环绕、滞后、延迟的特征,而观众通常“沉浸”与虚拟计算机交互环境,并通过作品的互动探测装置与作品互动。作品借助灯光、音响、震动、动漫等形式响应观众。 12 界面式与沉浸交互装置艺术的比较 比较类型界面式交互沉浸式交互 自由度体验对交互墙或屏幕依赖性较高部分依赖交互墙或屏幕,自由度高 沉浸感体验观众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封闭或半封闭空间加强了沉浸体验 心理的体验直接的、瞬间的、视觉化的间接的、环绕的、滞后的、多通道的

中国艺术电影现状、审美特征和发展趋势

中国艺术电影现状、审美特征和发展趋势 摘要:在八十年代后半期开始,中国艺术电影开始引起国内外的关注,但是,这几年来,中国电影近急于追求票房,而大众的欣赏品味与艺术技术风格的不相容,导致中国电影的发展出现了偏差,不仅国产大片越来越缺乏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的艺术感,连真正的纯艺术电影也变得稀少。中国艺术电影究竟应该是如何这样一个在进口大片,商业大片的泛滥的状况下生存,以什么样的形态生存,而将来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艺术电影现状审美特征发展趋势 (一)关于艺术电影 无论在哪个国家,艺术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术语,对倡导者而言,大都认同其电影艺术性的魅力,对电影创作者独特个性的欣赏;而对于大众而言,艺术电影的概念是模糊的,仅认识到,其有别于商业电影,是无法理解的,大都将艺术电影设定为情节单调,色调怪异,画面枯燥,题材边缘化,最终票房低靡,只能在角落生存的电影群体。“艺术家外没有艺术”这句话注定着艺术电影很难被广泛接受,被大众欣赏,与商业电影的票房难以比拟。 (二)中国艺术电影发展的现状 在八十年代后期崛起的艺术电影,重振了中国电影业,也丰富了中国电影业,侯孝贤,王家卫,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是中国艺术电影高峰的代表人物,这也促进了华语电影的第一次国际化高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电影开始国际化之后,电影作为一种享乐消费,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然而,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电影产业遇上了一个艰难的选择——是迎合市场,还是秉持崇尚艺术的理念。中国艺术电影之路变得越来越坎坷,虽然还是有作品问世,但是如今连拍摄一部真正的艺术电影都变得有些奢侈。例如张艺谋,例如冯小刚,起于艺术电影,如今却越来越迎合市场,趋向商业化。同时,艺术电影是如散文,如诗般的存在,是越走越小众化的产业,中国观众渴望着的是娱乐,能够在一般的感官上得到满足,《城南旧事》,《我们的田野》这样诗情画意的电影,已经定格在我们的灵魂里,而如今很少有大导演鼓起勇气重新拾起这种单纯的表达手法,或许是怕自己输不起。 电影业,其实与图书出版业是一样的,高雅与通俗的图书应该共存,影片市场才能健康,若一味是商业电影,那影片市场就不会正常。好的艺术电影追求的是观众在精神上的感悟,影响着观众的思维方式,人生态度,使观众的灵魂得到升华,而商业片重在通过宏大的场面或华丽的视觉效果满足观众的视觉享受和最求刺激的心里追求极高的票房收入。但是,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在这个越来越快节奏的中国,艺术电影的一席之地小之又小,更多观众无法静下心来在影院里,细细咀嚼其艺术魅力。同时,虽然有些艺术电影,摆脱了商业化的冲击问世了,可是不难发现,其实导演们有意无意地将电影的叙述步调加快了,因为他们始终认为,中国艺术电影叙述速度太慢,导致观众失去耐心看完,也是艺术电影无法繁荣的原因之一,想借此摆脱艺术电影越发小众化的现状。观众少了,艺术电影也随之少了。当然,导演们对于电影的追求不能说孰是孰非,每个导演,甚至每个观众,心中都有自己对于电影的理解,这是无可厚非的,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还是有一些坚守的导演,坚信电影的艺术性主导地位,故艺术电影在中国市场就算未被看好,就算稍显弱势,也没有灭绝。 (三)中国艺术电影的审美特征 中国艺术电影,拥有自己独有的象征性影像系统,大都重视诗意的风格,形式主义与唯

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要点

《网络艺术》复习资料 参考教材:《数字媒体艺术概论》 2011年1月份考试专用 第一章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概论 1.P6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以数字科技和现代传媒技术为基础,将人的理性思维和艺术感性思维融为一体的新艺术形式。 2.P6数字媒体艺术以计算机高科技媒介为基础。 3.P7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数字媒体的一门艺术,是视觉艺术、设计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学和媒体技术相互交叉的学科,这是它的的本质和内涵。 数字媒体艺术的核心是艺术设计和计算机科技的交叉。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形式为电子媒体或数字媒体。 数字媒体艺术的表达内容是数字媒体形式的美术作品或设计产品。 3.数字媒体艺术的表现特征:P15-P21 (1)主要以计算机为主要创作工具或展示手段; (2)数字媒体艺术的交互性和结果不确定性; (3)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丰富的媒体表现形式; (4)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具有更广泛的表现题材 4.P20数字艺术的本质是“多媒体”和“超媒体”的艺术。 5.P31数字媒体艺术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就是“网络交互多媒体艺术”。 6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分类 广义:数字美术、文学、影视、设计,多媒体设计,新媒体。 狭义:动态:电脑动画,视频编辑,后期特效。 静态:电脑绘画,图像处理。 7. 新媒体艺术的双重属性 广义:数字内容的设计艺术:应用性、社会性、媒体性、大众性。 狭义:基于网络和新媒体的艺术:交互性、沉浸性、虚拟现实性。 8.“网络多媒体艺术”的作品一般具有以下特点:P31-P34 (1)网络数字媒体作品可借网络迅速传播; (2)网络数字媒体艺术具备“网络互动性”和“虚拟沉浸性” (3)大众化特征人人都可以参与,打破时空界限。 9.P42数字媒体艺术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1)它是一个艺术活动; (2)这个活动是使用以计算机为手段实现的。 10. 数字媒体艺术创作方法 (1)算法式。(2)交互式。(3)人工智能的数字媒体艺术。 11.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是目前数字媒体艺术创作和商业设计的主要方式,该方法效果丰满,操作方便。 12.P44算法式数字媒体艺术是指一个公式或一个算法来直接产生一幅或一个系列的数字媒体艺术作品。 13.P48-P49交互式数字媒体艺术应用的环境和软件类型,可以分为以下5类: (1)数字绘画和插图系统; (2)动画设计软件系统; (3)数字视频处理软件系统;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艺术特色

浅析中国类型电影的艺术特色 ——以红色经典电影为例 影视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它吸取了文学,音乐,舞蹈,戏剧,雕塑,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并且把它们的精华细胞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无法比拟的,并且使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启迪,体会电影故事带给我们的深刻意义。电影的观众层次也非常广,不管什么年龄,什么学历,什么职业,人生经历,男女老少,都是电影的观众,所以电影所带来影响也就特别大。 红色电影来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那些以真实历史事实为基础而创作的抗日 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和反特为主题的电影。在观看这些红色电影时,仿佛我们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年代,让我们重温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发展历程,让我们也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对民族凝聚力和对党的先进性教育起着非常大的影响。 红色经典是指建国初期以革命故事为背景、反映革命英雄人物高尚情操的文学作品、剧目或影视作品。红色经典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几乎运用了所有的媒介手段和艺术样式,包括电影、广播、戏剧、影视、绘画、音乐等等其中。洋溢着浓厚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气息的红色经典电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文学评论家曾镇南先生曾经这样解释红色经典:“‘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经典’是指投注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功底,对丰富广阔的现实生活真实、深刻地体验和表现。在我国,对红色经典作品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认定标准,它是指在1942年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产生的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一批电影、戏剧、电影等作品,代表作有《林海雪原》、《烈火金刚》、《红岩》、《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等。这批经典作品的横空出世,深深地影响了几代人,尤其是弥漫于作品中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对于成长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在他们的血液中打上了革命英雄主义的深刻烙印。” 一、红色经典本身的通俗文学特质 1.传奇式叙述 红色经典作品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这类作品本身具有的通俗文学特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