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陶瓷材料论文陶瓷装饰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型陶瓷材料论文陶瓷装饰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型陶瓷材料论文陶瓷装饰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型陶瓷材料论文陶瓷装饰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型陶瓷材料论文陶瓷装饰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

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材料学院 080201班李金霖

摘要本文对电子陶瓷系统中的绝缘质、介电质、压电质与离子导体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电子陶瓷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陶瓷,材料,研究和开发

1引言

电子陶瓷材料主要指具有电磁功能的一类功能陶瓷,它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节其介电性能和导电性能。它以电、磁、光、热和力学等性能及其相互转换为

[1]主要特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自动控制等众多高科技领域。

近年来,电子陶瓷的研究和开发十分引入注目,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器件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

2电子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2.1 高导热、电绝缘陶瓷

2.1.1高导热、电绝缘陶瓷的研究现状

绝缘陶瓷又称装置瓷,它具有高电绝缘性、优异的高频特性、良好的导热性以及高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特性。

[2] AlN于1862年首次合成,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非氧化物陶瓷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将AlN陶瓷作为一种新材料进行研究,侧重于将其作为结构材料应用。近10年来,AlN陶瓷的研究热点是提高热传导性能,应用对象是电路基板和

封装材料。最新研究通过采用有效的烧结助剂如CaO和Y0生产出了高纯度、高热导率的AlN。 23

BeO陶瓷是一种高导热率、电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它对微电子集成电路的发展作出

[3]了巨大的贡献,但因其有剧毒,已逐渐被停止使用。

近30年来,由于人们的重视和工业应用的需要,高导热电绝缘陶瓷逐渐发展壮大,研究方向也有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1) 新材料的开发。一方面,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材料,如在SiC中添加

[4]2%BeO,获得SiC-BeO高导热电绝缘材料,性能优于BeO;另一方面,独立开发新材料,

,[56]正在开发中的有氮氧化硅(SiON)、SiC纤维、氮化硅系列纤维等。 22

(2) 除原料配方外,成形和烧成工艺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66年Bergmann和Barrington提出了陶瓷粉末的冲击波活化烧结新工艺的概念。在成形工艺上,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两种泥浆原位凝固的成形工艺:凝胶浇注和直接凝聚浇注工艺。在国外的一些实验室已成功地利用这两种工艺制备出形状复杂的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制品。

(3) 近年来,针对高导热电绝缘陶瓷制备成本高的问题,一些科技工作者着重研究如何降低制造成本,以期改变应用落后的现状。

2.1.2高导热、电绝缘陶瓷的应用前景

高导热、电绝缘陶瓷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高温结构材料、金属熔液的浴槽、电解槽衬里、熔融盐类容器、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和主动装甲材料等。尤其是其导热性良好、电导率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低等特性,使其成为高密度集成电路基板和封装的理想材料。同时也可用作电子器件的封装材料、散热片以及高温炉的发热件等。

2.2 介电陶瓷

2.2.1介电陶瓷的研究现状

钛酸钡陶瓷由于具有高介电常数、良好的铁电、介电及绝缘性能,主要用于制备电容器、多层基片、各种传感器等。钛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很多,其中液相合成法因具有高纯、超细、

,[810];日本则主要采用均匀等优点而倍受青睐。美国主要以草酸盐法和其它化学合成法为主

[11]350?以下的水热法来合成;朱启安用氢氧化钡和偏钛酸为原料,制备了纯度高、粒径小的钛酸钡粉体,能满足电子工业对高质量钛酸钡粉体的需求。此外,以偏钛酸、氯化钡、碳酸铵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可制备出纯度高、粒径小的钛酸钡粉体。该工艺不需加热,且时间短,可降低设备投资和生产能耗。

研究表明:把La、Nb、Bi等掺入SrTiO中时,会产生弛豫现象,并将明显增大电容3

率、提高介电性。因此,掺有上述离子的SrTiO陶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可用于制造高电3

压和高电容的陶瓷电容器。

钛酸锶粉体的制备方法也是研究的热点,现已开发出许多化学液相粉体制备方法,如溶

[12]胶-凝胶法、共沉淀法、水热法等。张士成等以TiCl水解得到的H4TiO胶体作为钛源,44在热水溶液中制备出了SrTiO粉体。 3

2.2.2 介电陶瓷的发展趋势

今后几年介电陶瓷的发展方向仍将是多层陶瓷电容器(MLC)和微波介质陶瓷。具体表现在多层陶瓷器件的微型化、集成化和功能化。微波介质滤波器的需求是通信市场发展的结果。目前,大多数厂家的生产都集中在温度稳定的低损耗介质上。此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含铅材料的开发将逐渐减少。

2.3 压电陶瓷

2.3.1 压电陶瓷的现状

压电陶瓷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广泛应用于传感器、气体点火器、报警器等装置中。它的应用大致分为压电振子和压电换能器两大类:前者主要是利用振子本身的谐振特性,要求压电、介电、弹性等性能稳定、机械品质因数高;后者主要是将一种能量形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

钛酸铅常温下属四方晶系,当温度高于居里温度时,晶体转变为立方晶系,是理想的钙钛矿型结构。因此,钛酸铅是一种可用于高温、高频场合的压电材料。纯钛酸铅的压电性能较低,而且很难烧制,当冷却至居里点时,就会碎裂为粉末;加入少量杂质可抑制开裂,提高压电性能。

[13] 王歆等研究了以氨水-二氧化碳为混合沉淀剂,在悬浊液中合成出碳酸铅与二氧化钛的均匀混合物,使碳酸铅均匀地附着在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经过滤、烘干、高温煅烧后得PbTiO3基质粉体。

2.3.2 压电陶瓷的发展趋势

现今所用的压电陶瓷材料,主要是Pb(Ti,Zr)O(PZT)、PbTiO-PbZrO-

ABO3333(ABO为复合钙钛矿型铁电体)及PbTiO等铅基压电陶瓷。PbO(或PbO)的含量约3334占原料总量的70%。近年来欧美等国已把PbO定为限用对象,因此,开发无铅或低铅的压电陶瓷势在必行;其研究正在日本、美国的一些大学开展。无铅压电陶瓷最早使用的是BaTiO(BT),现在主要是Biv0.5Na0.5TiO(BNT)和KnbO(KN)等钙钛矿型系列。333

BNT是一种A位复合钙钛矿铁电体,具有铁电性强、压电常数大、介电常数小、声学性能好等优良特性,且烧结温度较低,被认为是最具吸引力的无铅压电陶瓷材料体系之一。但单纯的BNT陶瓷矫顽场强大,在铁电相区电导率高,难以极化,其压电铁电性能也难以发挥,因此很难实用化。近年来,人们就BNT陶瓷改性及其相变特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2.4 快离子导体陶瓷

2.4.1 典型的离子导体陶瓷

快离子导体陶瓷是指电导率可以和液体电解质或溶盐相比拟的固态离子导体陶瓷,又称

-1-2-1,10S?cm,活化能低至0.1,0.2eV。现已发现的快电解质陶瓷。其离子电导率可达10

离子导体材料有数百种之多,其中较为典型的有氧离子导体、钠离子导体、锂离子导体和氢离子导体。

(1) 氧离子导体:以氧离子为主要载流子的快离子导体。氧离子导体具有特殊的功能,已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如作为高温燃料电池、氧泵的隔膜材料和氧传感器等。发现最早、应用最广的是以二价碱土氧化物和三价稀土氧化物稳定的ZrO 固溶体。 2

(2) 钠离子导体: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发现以钠离子为载流子的β-AlO在

200,300?23有特别高的离子导电率后,钠离子导体发展成为一类重要的快离子导体。此外,骨架结构钠离子导体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3) 锂离子导体:随着高能电池研究的发展,以锂离子导体作为隔膜材料的室温全固态锂电池,由于寿命长、装配方便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4) 氢离子导体:氢离子导体又名质子导体,它在能源及电化学器件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2.4.2 快离子导电陶瓷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目前,快离子导电陶瓷主要有两方面的应用:(1)用作各种电池的隔膜材料;(2)用作固体电子器件。已实用化的有燃料电池、常温一次电池、蓄电池等。在低能电池应用方面有银离子、铜离子、锂离子和氟离子固体电解质电池。其中锂碘电池由于可靠性高、寿命长,已用作心脏起搏器电源。硫钠电池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能固体电解质蓄电池。它的理论比能量是铅酸蓄电池的10倍,且电池放电电流大、充电效率高、原料来源丰富,是一种潜力很大的新能源;目前正在积极研究用于电动汽车动力源、火车辅助电源以及电站储能装置。国际上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研究趋势是降低电池的工作温度,因为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可以使用价格比较低廉的合金材料作连接板,对密封材料的要求也较低,使用寿命大幅延长。

3小结

(1) 随着多层制作技术的发展,电子陶瓷元件可望继续微型化。

(2) 无铅或低铅的压电陶瓷研究开发已成当务之急,其中单晶体则以KN和BNT-BT系列钙钛矿型无铅强介质材料的研究为热点。

(3) 新型电子陶瓷的开发离不开薄膜制备技术。

(4) 医学和通信是电子陶瓷应用增长较快的领域。

(5) 对无机固体电解质的探索仍将集中在以下三方面:?进一步研究晶格结构和离子传输机理,探索和合成具有高离子迁移骨架的化合物;? 发展新型非晶态无机电解质;?进一步提高已发现无机电解质的性能和完善现有的应用,并开发新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 王岱峰,蔡杰,李文兰等.96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D].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 于凌字,冯玉梅.新型电子陶瓷材料氮化铝工艺进展与应用前景[J].新材料产业,2003,2:31,33

3 林健凉,曲选辉,秦明孔等.注射成形AlN高导热陶瓷蜡基粘结剂[J].中南工业大学学

报,2001,(5):498

4 殷声编著.现代陶瓷及应用[M].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0

5 欧阳世翕,闫玉华,张军.96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D].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6 冯春祥,宋永才,王应德.高性能陶瓷纤维的研究进展[D].96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7 韩巍,薛鸿陆.高导热AlN的冲击波活化烧结[D].96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北京:化学工

业出版社

8 Hennings F K,Schreinemacher H J.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rium titanate BaTiO3[P].US:5009876,1991(4),23

9 Bruno A,Monson W L.Process for preparing crystalline mixed matal oxides[P].US:5242674,1993(9),07

10 HetY S.Preparation of well-defied colloidal barium titanate crystals by the controlled double-jet precipitation[J].J Mater

Res.1995,10(12):3106,3114

11 Wada S. Preparation of barium titanate fine poeders by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their characterization [J].J Ceram Soc Jpn,1995,103(12):1220,1227

12 张士成,陈炳辰,韩跃新.热水溶液中钛酸锶晶粒的结晶过程[J].硅酸盐学报,2001,29(5):447,450

13王歆,庄志强,周海牛.电子陶瓷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技术[J].山东陶瓷,2001,24(1):11,14

新型陶瓷材料论文陶瓷装饰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新型陶瓷材料论文陶瓷装饰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 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材料学院 080201班李金霖 摘要本文对电子陶瓷系统中的绝缘质、介电质、压电质与离子导体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电子陶瓷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陶瓷,材料,研究和开发 1引言 电子陶瓷材料主要指具有电磁功能的一类功能陶瓷,它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节其介电性能和导电性能。它以电、磁、光、热和力学等性能及其相互转换为 [1]主要特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自动控制等众多高科技领域。 近年来,电子陶瓷的研究和开发十分引入注目,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器件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 2电子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2.1 高导热、电绝缘陶瓷 2.1.1高导热、电绝缘陶瓷的研究现状 绝缘陶瓷又称装置瓷,它具有高电绝缘性、优异的高频特性、良好的导热性以及高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特性。 [2] AlN于1862年首次合成,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非氧化物陶瓷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将AlN陶瓷作为一种新材料进行研究,侧重于将其作为结构材料应用。近10年来,AlN陶瓷的研究热点是提高热传导性能,应用对象是电路基板和

封装材料。最新研究通过采用有效的烧结助剂如CaO和Y0生产出了高纯度、高热导率的AlN。 23 BeO陶瓷是一种高导热率、电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它对微电子集成电路的发展作出 [3]了巨大的贡献,但因其有剧毒,已逐渐被停止使用。 近30年来,由于人们的重视和工业应用的需要,高导热电绝缘陶瓷逐渐发展壮大,研究方向也有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1) 新材料的开发。一方面,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材料,如在SiC中添加 [4]2%BeO,获得SiC-BeO高导热电绝缘材料,性能优于BeO;另一方面,独立开发新材料, ,[56]正在开发中的有氮氧化硅(SiON)、SiC纤维、氮化硅系列纤维等。 22 (2) 除原料配方外,成形和烧成工艺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66年Bergmann和Barrington提出了陶瓷粉末的冲击波活化烧结新工艺的概念。在成形工艺上,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两种泥浆原位凝固的成形工艺:凝胶浇注和直接凝聚浇注工艺。在国外的一些实验室已成功地利用这两种工艺制备出形状复杂的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制品。 (3) 近年来,针对高导热电绝缘陶瓷制备成本高的问题,一些科技工作者着重研究如何降低制造成本,以期改变应用落后的现状。 2.1.2高导热、电绝缘陶瓷的应用前景 高导热、电绝缘陶瓷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高温结构材料、金属熔液的浴槽、电解槽衬里、熔融盐类容器、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和主动装甲材料等。尤其是其导热性良好、电导率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

建筑装修与材料论文——陶瓷分析

调研目的:通过对建筑装饰材料市场的调研以及网上查阅资料,了解陶瓷材料的基本知识、加工工艺、发展前景,清楚市场上各品牌墙地砖种类特性﹑市场行情、选购方法,以及简单的铺贴和保养方法。 调研时间:2012年5月10日星期四 调研地点:南京华东Mall建材市场。 调研内容:建筑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器是以陶土、河沙等为主要原料经低温烧制而成的制品;瓷器是以磨细的岩石粉等为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制品。古代中国陶和瓷都是用来制造工艺品、量器具等。我国制陶工艺可追溯到秦代。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就出土了不少陶车、陶马、陶俑。 历史进入到现代,陶瓷制品的用途已十分广泛,根据其制品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可分为: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及卫浴产品、美术陶瓷、园林陶瓷、日用陶瓷、特种陶瓷、陶瓷机械、电子陶瓷。陶瓷在建筑材料领域已发展成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如陶瓷墙地砖、卫生陶瓷、园林陶瓷、琉璃陶瓷制品等,其中以陶瓷墙地砖的用量最大。由于陶瓷墙地砖其制作上具有原材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机械化及自动化程度较高,可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产品易于包装运输等优点;产品性能上具有强度高、耐高温、抗老化、无有害气体散发、装饰效果好等待性,因而受到国内外生产和用户的重视,成为建筑物外墙、内墙、

地面装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根据陶瓷制品的结构特点,可分为陶质、瓷质和炻质三大类。 陶质制品烧结程度低,为多孔结构,断面粗糙无光,敲击时声音暗哑,通常吸水率大,强度低。根据原料杂质含量的不同,可分为粗陶和精陶。粗陶一般以含杂质较多的砂粘土为主要坯料,表面不施釉。建筑上常用的粘土砖、瓦、陶管等均属此类;精陶是以可塑性粘土、高岭土、长石、石英为原料,一般经素烧和釉烧两次烧成,建筑上所用的釉面内墙砖和卫生陶瓷均属此类。 瓷质制品烧结程度高,结构致密,呈半透明状,敲击时声音清脆,几乎不吸水,色洁白,耐酸、耐碱、耐热性能均好。表面常施釉层,瓷质制品按其化学成分与工艺流程又可分为粗瓷和细瓷。日常餐具、茶具等均为瓷质制品。 炻质制品是介于陶质和瓷质之间的一类制品。按其坯体的密实程度不同,分为细炻器和粗炻器。细炻器多用于日用器皿、陈设用品;粗炻器常用于外墙砖。 陶瓷生产使用的原料品种很多,从其来源来分,一种是天然矿物原料,一种是通过化学方法加工处理的化工原料。天然矿物原料通常可分为可塑性物料、瘠性物料、助熔物料和有机构料等4类,它是由多种矿物组合而成,是生产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中的成分又决定着陶瓷制品的质量和性能。 建筑陶瓷是发展迅猛的建筑装饰新品种,预计在21世纪仍然是一种极有前途的建筑装饰材料。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对建筑陶瓷提出

陶瓷材料论文

湖南科技大学专业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对介电功能陶瓷性能的研究 学生姓名:付国良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9级金属材料工程二班 学号:0903050201 指导教师:徐红梅 2011年12月20日

对介电功能陶瓷性能的研究 付国良 (09级金属材料工程二班学号:093050201) 【摘要】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功能陶瓷材料的低位变得日益重要,其特性方面发挥的优越性是其他材料不可代替的。电功能材料作为一种精细陶瓷,采用高度精选的原料,通过精密调配的化学组成和严格控制的制造工艺合成的陶瓷材料。近年来,电子元件随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向片式化、小型化、多功能化等趋势发展,其中,片式化是小型化、多功能化发展的基础。因此,片式化材料和器件的研究成为热点。在片式化多层结构中,为了使用银、铜内电极,降低元件制作成本,低温共烧陶瓷技术成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令人瞩目的多学科交叉的整合组件技术。从介电材料的低温烧结和掺杂改性入手,通过调节成型压力,成型方式,叠层结构,以及采用零收缩技术,零收缩差技术,加入中间层等工艺技术和结构的改变,来研究层状共烧体的收缩率匹配,界面反应,界面扩散和介电性能,最终解决两种材料之间的共烧兼容问题,获得可低温烧结的无翘曲变形,无开裂等缺陷且界面结合良好的叠层共烧体。介电陶瓷和绝缘陶瓷在本质上属于同一类陶瓷,但是与绝缘陶瓷不同的是,主要利用介电性能的陶瓷称为介电陶瓷或者说,介电陶瓷是通过控制陶瓷的介电性质,使之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介质损耗和适当的介电常数温度系数的一类陶瓷。 【关键词】陶瓷功能系数介电 【引言】介电陶瓷对人类的生活影响涉及方方面面,但是人类对功能陶瓷的利用在一些方面的利用还是个空白,我设想如果我们把介电陶瓷用在谐振器、耦合器、滤波器、电容器、半导体、变压器等生活电器中时,这些电器将在工作效率和工作寿命上有很大的提高。为了加强对介电功能陶瓷的功能的广泛利用,我对介电功能陶瓷材料的介电特性做了深入研究。通过对材料性质的分析,我采用实验分析法,设计了周密的实验方案,同时我对介电功能陶瓷的理论基础做了研究设想,设计了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如果电功能陶瓷得到很好的利用,我们的电器和各种电子设备间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设备制造成本也将大大降低。所以,研究介电功能陶瓷有很深远的意义。 【正文】 一、节电功能陶瓷的定义。 陶瓷材料特有的高强度、耐热性、稳定性等特点,被人们普遍看好用作集成电路板的制造材料。目前作为集成电路基板的陶瓷材料主要有氧化铝、氧化铍、碳化硅及氮化铝等,其中以氧化铝应用最为普遍。

新型复合材料论文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生产应用及发展前景 概论: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陶瓷基复合材料由于在破坏过程中表现出非脆性断裂特性,具有高可靠性,在新能源、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在陶瓷基体中引入第二相材料,使之增强、增韧的多相材料,又称为多相复合陶瓷或复相陶瓷。 陶瓷基复合材料是2O世纪8O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型陶瓷材料,包括纤维(或晶须)增韧(或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异相颗粒弥散强化复相陶瓷、原位生长陶瓷复合材料、梯度功能复合陶瓷复合材料。其因具有耐高温、耐磨、抗高温蠕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低、耐化学腐蚀、强度高、硬度大及介电、透波等特点,在有机材料基和金属材料基不能满足性能要求的工况下可以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是以连续长纤维为增强材料,金属、陶瓷等为基体材料制备而成。金属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等为增强材料,金属、轻合金等为基体材料而制备的。从20世纪60年代起各国都相继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因其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和低热膨胀系数等特点而被应用于航天航空及汽车工业。陶瓷材料具有熔点高、密度低、耐腐蚀、抗氧化和抗烧蚀等优异性能,被广泛用于航天航空、军事工业等特殊领域。但是陶瓷材料的脆性大、塑韧性差导致了其在使用过程中可靠性差,制约了它的应用范围。而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方面克服了陶瓷材料脆性断裂的缺点,另一方面保持了陶瓷本身的优点及纳米陶瓷。 (1) 基体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体为陶瓷,这是一种包括范围很广的材料,属于无机化合物而不是单质,所以它的结构远比金属合金复杂得多。现代陶瓷材料的研究,最早是从对硅酸盐材料的研究开始的,随后又逐步扩大到了其他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目前被人们研究最多的是碳化硅、氮化硅、氧化铝等,它们普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重量轻和价格低等优点。 (2) 增强体 陶瓷基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通常也称为增韧体。从几何尺寸上增强体可分为纤维(长、短纤维)、晶须和颗粒三类。 a. 纤维: 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使用得较为普遍的是碳纤维、玻璃纤维、硼纤维等; b. 晶须: 晶须为具有一定长径比(直径0.3~1μm,长0~100 μm) 的小单晶体。晶须的特点是没有微裂纹、位错、孔洞和表面损伤等一类缺陷,因此其强度接近理论强度由于晶须具有最佳的热性能、低密度和高杨氏模量,从而引起了人们对其特别的关注。 在陶瓷基复合材料中使用得较为普遍的是SiC、A12O3及Si3N4晶须。 c.颗粒

关于材料导论的论文范文

篇一:关于材料导论的论文范文 虽然我已经进大材料专业两个多月,却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对材料这门基础学科有清楚的认识,甚至对于别人问我材料是干什么的,我也是尴尬地不能回答。在这10来次的课程中,我终于进一步认识到了材料学科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多自信和期许。 材料共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高分子材料三大类。在这些课程中,教授们着重强调了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陶瓷材料。以前,我总认为陶瓷无非就是瓷碗,花瓶之类,却没想到它还会有那么多的化学特性和功能。实际上,陶瓷是瓷器和陶器的统称,它采用天然原料如长石、粘土和石英等烧结而成,是典型的硅酸盐材料,主要组成元素是硅、铝、氧,这三种元素占地壳元素总量的90%,普通陶瓷来源丰富、成本低、工艺成熟。这类陶瓷按性能特征和用途又可分为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电绝缘陶瓷、化工陶瓷等。大多数陶瓷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因此大量用于制作各种电压的绝缘器件。陶瓷材料在高温下不易氧化,并对酸、碱、盐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此外,它在防辐射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的材料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功能材料。功能材料是指那些具有优良的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功能,特殊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效应,能完成功能相互转化,主要用来制造各种功能元器件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高科技领域的高新技术材料。它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环保技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海洋工程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功能材料不仅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中,太阳能电池材料是新能源材料研究开发的热点。随着能源日益紧缺和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石油的枯竭几乎像一个咒语,给人类带来了不安。各国都开始力推可再生能源,其中开发和利用太阳能已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炙热的“新宠”,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太阳能资源丰富,而且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正是因为这些优点,太阳能光伏产业才蓬勃发展起来。相信在未来,太阳能电池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尽管我国非常重视功能材料的发展取得了一批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占有了一席之地,却依旧和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因此发达国家企图通过功能材料领域形成技术垄断,并试图占领中国广阔的市场。例如,高铁的一些关键材料还需从国外进口,每年都得花高达千亿的资金去购买这些材料,还必须满足他们各种要求,这对拥有万千专家学者的中国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特别是我国国防用关键特种功能材料是不可能依靠进口来解决的,必须要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如军事通信、航空、航天、激光武器等,都离不开功能材料的支撑。 如何在毕业后成为一位优秀的材料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未来充满着未知,这一切都有待于我们的努力。首先,我们要有勤勉、认真、踏实的学习作风,我们所学的基础课程都是很朴实无华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能静下心来,从一砖一瓦打基础做起,不可心浮气躁。其次,我们需要动手实验的实 践能力,任何的成果都要依靠理论和实验,用实验来验证理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对于实验的操作、各种仪器的使用要有相当的了解。而且我们一定要有举一反三的创新能力,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于如何研发出不同于前人的材料,制作新工艺和新方法,这样人类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学来造福众生,才能使我们的世界越来越丰富多彩。另外,我们还要学习一定的软件知识。课上,老师教我们如何用软件来模拟物质结构,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如果我们将想要在材料方面大展身手,软件将是我们研究学习不可或缺的帮手。

新型陶瓷材料论文陶瓷装饰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材料学院080201班李金霖 摘要本文对电子陶瓷系统中的绝缘质、介电质、压电质与离子导体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电子陶瓷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陶瓷,材料,研究和开发 1引言 电子陶瓷材料主要指具有电磁功能的一类功能陶瓷,它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节其介电性能和导电性能。它以电、磁、光、热和力学等性能及其相互转换为主要特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自动控制等众多高科技领域[1]。 近年来,电子陶瓷的研究和开发十分引入注目,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器件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 2电子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2.1 高导热、电绝缘陶瓷 2.1.1高导热、电绝缘陶瓷的研究现状 绝缘陶瓷又称装置瓷,它具有高电绝缘性、优异的高频特性、良好的导热性以及高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特性。 AlN于1862年首次合成[2],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非氧化物陶瓷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将AlN陶瓷作为一种新材料进行研究,侧重于将其作为结构材料应用。近10年来,AlN 陶瓷的研究热点是提高热传导性能,应用对象是电路基板和封装材料。最新研究通过采用有效的烧结助剂如CaO和Y203生产出了高纯度、高热导率的AlN。 BeO陶瓷是一种高导热率、电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它对微电子集成电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其有剧毒,已逐渐被停止使用[3]。 近30年来,由于人们的重视和工业应用的需要,高导热电绝缘陶瓷逐渐发展壮大,研究方向也有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1) 新材料的开发。一方面,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材料,如在SiC中添加 2%BeO,获得SiC-BeO高导热电绝缘材料,性能优于BeO[4];另一方面,独立开发新材料,正在开发中的有氮氧化硅(Si2ON2)、SiC纤维、氮化硅系列纤维等[5~6]。 (2)除原料配方外,成形和烧成工艺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66年Bergmann 和Barrington提出了陶瓷粉末的冲击波活化烧结新工艺的概念。在成形工艺上,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两种泥浆原位凝固的成形工艺:凝胶浇注和直接凝聚浇注工艺。在国外的一些实验室已成功地利用这两种工艺制备出形状复杂的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制品。 (3) 近年来,针对高导热电绝缘陶瓷制备成本高的问题,一些科技工作者着重研究如何降低制造成本,以期改变应用落后的现状。 2.1.2高导热、电绝缘陶瓷的应用前景 高导热、电绝缘陶瓷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高温结构材料、金属熔液的浴槽、电解槽衬里、熔融盐类容器、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和主动装甲材料等。尤其是其导热性良好、电导率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低等特性,使其成为高密度集成电路基板和封装的理想材料。同时也可用作电子器件的封装材料、散热片以及高温炉的发热件等。

陶瓷材料论文压电陶瓷

智能陶瓷材料 ——压电陶瓷 段涛2009107204 摘要:陶瓷材料分为普通陶瓷和特殊陶瓷两大类。特殊材料中的智能材料是指能够接受外部环境的信息而自动改变自身状态的一种新型陶瓷,主要有压电陶瓷、形状记忆陶瓷和电流变陶瓷。 前言:陶瓷材料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陶瓷材料分为普通陶瓷和特殊陶瓷两大类。由于陶瓷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磨性、耐腐蚀性、以及高强度和高硬度等优点,因此在国防、机械、冶金、化工、建筑、电子、生物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智能陶瓷是指能够接受外部环境的信息而自动改变自身状态的一种新型陶瓷,主要有压电陶瓷、形状记忆陶瓷和电流变陶瓷。这里我想研究的是压电陶瓷的情况。 正文:所谓压电效应是指某些介质在力的作用下,产生形变,引起介质表面带电,这是正压电效应。反之,施加激励电场,介质将产生机械变形,称逆压电效应。这种奇妙的效应已经被科学家应用在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许多领域,以实现能量转换、传感、驱动、频率控等功能。在能量转换方面,利用压电陶瓷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特性,可以制造出压电点火器、移动X光电源、炮弹引爆装置。电子打火机中就有压电陶瓷制作的火石,打火次数可在100万次以上。用压电陶瓷把电能转换成超声振动,可以用来探寻水下鱼群的位置和形状,对

金属进行无损探伤,以及超声清洗、超声医疗,还可以做成各种超声切割器、焊接装置及烙铁,对塑料甚至金属进行加工。 压电陶瓷材料的发现:某些材料在机械应力作用下,引起内部正负电荷中心相对位移而发生极化,导致材料两端表面出现符号相反的束缚电荷的现象,称为压电效应。具有这种性能的陶瓷称为压电陶瓷,它的表面电荷的密度与所受的机械应力成正比。反之,当这类材料在外电场作用下,其内部正负电荷中心移位,又可导致材料发生机械变形,形变的大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194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绝缘研究室发现,去电场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剩余极化,使它具有压电效应,从此诞了压电陶瓷。在钛酸钡铁电陶瓷上施加直流高压电场,使其自发极化沿电场方向择优取向,除 常用的压电陶瓷有钛酸钡系、钛酸铅-锆酸铅二元系及在二元系中添加第三种ABO3(A表示二价金属离子,B表示四价金属离子或几种离子总和为正四价)型化合物,如:Pb(Mn1/3)Nb2/3)O3和Pb(CO1/3Nb2/3)O3等组成的三元系。如果在三元系统上再加入第四种或更多的化合物,可组成四元系或多元系压电陶瓷。此外,还有一种铌酸盐系压电陶瓷,如氧化钠(钾)·氧化铌(Na0.5·K0.5·NbO3)和氧化钡(锶)·氯化铌(Bax·Sr1-x·Nb2O5)等,它们不含有毒的铅,对环境保护有利。 压电陶瓷的制造特点:是在直流电场下对铁电陶瓷进行极化处理,使之具有压电效应。一般极化电场为3~5kV/mm,温度100~150°C,时间5~20min。这三者是影响极化效果的主要因素。性能较好的压电陶瓷,如锆钛酸铅系陶瓷,其机电偶合系数可高达0.313~0.694。 压电陶瓷主要用于制造超声换能器、水声换能器、电声换能器、陶瓷滤波器、陶瓷变压器、陶瓷鉴频器、高压发生器、红外探测器、声表面波器件、电光器件、引燃引爆装置和压电陀螺等。 压电陶瓷的特性:压电陶瓷具有敏感的特性,可以将极其微弱的机械振动转换成电信号,可用于声纳系统、气象探测、遥测环境保护、家用电器等。地震是毁灭性的灾害,而且震源始于地壳深处,以前很难预测,使人类陷入了无计可施的尴尬境地。压电陶瓷对外力的敏感使它甚至可以感应到十几米外飞虫拍打翅膀对空气的扰动,用它来制作压电地震仪,能精确地测出地震强度,指示出地震的方位和距离。这不能不说是压电陶瓷的一大奇功。 压电陶瓷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的形变量很小,最多不超过本身尺寸的千万分之一,别小看这微小的变化,基于这个原理制做的精确控制机构--压电驱动器,对于精密仪器和机械的控制、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都是一大福音。 谐振器、滤波器等频率控制装置,是决定通信设备性能的关键器件,压电陶瓷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它频率稳定性好,精度高及适用频率范围宽,而且体积小、不吸潮、寿命长,特别是在多路通信设备中能提高抗干扰性,使以往的电磁设备无法望其项背而面临着被替代的命运。 压电陶瓷的发展前景:在航天领域,压电陶瓷制作的压电陀螺,是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器、人造卫星的"舵"。依靠"舵",航天器和人造卫星,才能保证其既定的方位和航线。传统的机械陀螺,寿命短,精度差,灵敏度也低,不能很好满足航天器和卫星系统的要求。而小巧玲珑的压电陀螺灵敏度高,可靠性好。 在医学上,医生将压电陶瓷探头放在人体的检查部位,通电后发出超声波,

陶瓷鉴赏论文

浅谈中国陶瓷文化 陶瓷,众所周知,即陶器与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是人类在生存空间中最早出现的几种艺术形式之一。从初始的以实用为目的,渐渐随着技术的进步而增加了美学的功能,使其成为集实用和欣赏为一体的工艺美术品,最终,陶瓷又摆脱了实用的初衷,成为完全意义上的欣赏品。 陶瓷的产生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大约在70万年以前的原始时代,人们就发现,将泥巴晾干后加火一烧就变得坚硬起来,而且可以做成各种形状用来盛水,放食物等等,这便是陶器产生的初始。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下面具体分析陶瓷的发展史。 1、夏、商、周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商朝殷虚的遗址中挖出的陶片、陶罐包括很多种款式,有灰陶、黑陶、红陶、彩陶、白陶,以及带釉的硬陶,这些陶器上的纹饰、符号、文字与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和青器有密切的关系。青器的成本高只能为贵族享用,广大民众的各种生活器皿只能采用陶器。因此可以了解商代制陶工艺也得到普遍的发展,带釉的硬陶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釉色青绿而带褐黄,胎质比较硬,呈灰白色。陶器在此时已经不在局限於盛物器皿,应用范围较广,大略可分为日用品类、建筑类、殉葬类、祭祀礼器类。朝廷对於制陶工作也很重视。 2、秦汉时期陶瓷文化秦汉-古代的建筑多采用木料来架构,不易久存,所以一些伟大的建筑,如秦代的阿房宫和汉代的未央宫,都无法完整保存下来,但仍可在残存的废墟中发现瓦当及汉砖等遗物,藉以略窥古代建筑的规模。 3、隋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西元五百八十九年,杨坚篡权北周并南陈,统一中原,改国号为隋,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另外此时在装饰手法上也有了创新,如在器物上另外的泥片—贴花,就是一例。 4、唐朝时期的陶瓷文化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汉代虽有瓷器,但温度不高,质地脆弱只能算是原瓷,而发展到唐代,不但釉药发展成熟,火烧温度能达到摄氏一千度以上,所以我们说唐代是真正进入瓷器的时代。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与邢窑。 5、元朝时期陶瓷文化元代入主中原九十一年,瓷业较宋代为衰落,然而这时期也有新的发展,如青花和釉里红的兴起,彩瓷大量的流行,白瓷成为瓷器的主流,釉色白泛青,带动以后明清两代的瓷器发展,得到很高的成就。 6、明朝时期陶瓷文化我国的陶艺发展到了明代又进入一个新的旅程,明代以前的瓷器以青瓷为主,而明代之后以白瓷为主特别是青花、五彩成明代白瓷的主要产品,而景德镇更成为主要的窑厂,规模最大,一直延续明清两代五、六百年而不衰。明代开始,窑址都趋于集中在景德镇,无论官窑或民窑都偏向于彩绘瓷器,宋瓷前都以单色釉为主,而明代後走入了彩绘世界。 7、清朝时期陶瓷文化清朝中国瓷器可谓登峰造极。数千年的经验,加上景德镇的天然原料,督陶官的管理,清朝初年的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因政治安定,经济繁荣,皇帝重视,瓷器的成就也非常卓越,皇帝的爱好与提倡,使得清初的瓷器制作技术高超,装饰精细华美,成就不凡,是悠久的中国陶瓷史上最光耀灿烂的年代。从上述陶瓷在各个时期的发展历程看,

陶瓷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陶瓷材料论文:电子陶瓷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本文对电子陶瓷系统中的绝缘质、介电质、压电质与离子导体的现状进行了综合评述。指出了电子陶瓷材料及其生产工艺的研究动向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子陶瓷,材料,研究和开发 1引言 电子陶瓷材料主要指具有电磁功能的一类功能陶瓷,它具有较大的禁带宽度,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节其介电性能和导电性能。它以电、磁、光、热和力学等性能及其相互转换为主要特征,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自动控制等众多高科技领域[1]。 近年来,电子陶瓷的研究和开发十分引入注目,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器件已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成果。 2电子陶瓷材料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2.1 高导热、电绝缘陶瓷 绝缘陶瓷又称装置瓷,它具有高电绝缘性、优异的高频特性、良好的导热性以及高化学稳定性和机械强度等特性。 AlN于1862年首次合成[2],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非氧化物陶瓷受到重视,人们开始将AlN陶瓷作为一种新材料进行研究,侧重于将其作为结构材料应用。近10年来,AlN 陶瓷的研究热点是提高热传导性能,应用对象是电路基板和封装材料。最新研究通过采用有效的烧结助剂如CaO和Y203生产出了高纯度、高热导率的AlN。 BeO陶瓷是一种高导热率、电绝缘性能良好的材料,它对微电子集成电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因其有剧毒,已逐渐被停止使用[3]。 近30年来,由于人们的重视和工业应用的需要,高导热电绝缘陶瓷逐渐发展壮大,研究方向也有了一些变化,主要表现在: (1) 新材料的开发。一方面,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材料,如在SiC中添加 2%BeO,获得SiC-BeO高导热电绝缘材料,性能优于BeO[4];另一方面,独立开发新材料,正在开发中的有氮氧化硅(Si2ON2)、SiC纤维、氮化硅系列纤维等[5~6]。 (2)除原料配方外,成形和烧成工艺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66年Bergmann 和Barrington提出了陶瓷粉末的冲击波活化烧结新工艺的概念。在成形工艺上,20世纪90年代开发出两种泥浆原位凝固的成形工艺:凝胶浇注和直接凝聚浇注工艺。在国外的一些实验室已成功地利用这两种工艺制备出形状复杂的氧化铝、氮化硅、碳化硅等制品。 (3) 近年来,针对高导热电绝缘陶瓷制备成本高的问题,一些科技工作者着重研究如何降低制造成本,以期改变应用落后的现状。 高导热、电绝缘陶瓷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在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如高温结构材料、金属熔液的浴槽、电解槽衬里、熔融盐类容器、金属基复合材料增强体和主动装甲材料等。尤其是其导热性良好、电导率低、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低等特性,使其成为高密度集成电路基板和封装的理想材料。同时也可用作电子器件的封装材料、散热片以及高温炉的发热件等。 2.2 介电陶瓷 钛酸钡陶瓷由于具有高介电常数、良好的铁电、介电及绝缘性能,主要用于制备电容器、多层基片、各种传感器等。钛酸钡粉体的制备方法很多,其中液相合成法因具有高纯、超细、均匀等优点而倍受青睐。美国主要以草酸盐法和其它化学合成法为主[8~10];日本则主要采用350℃以下的水热法来合成[11];朱启安用氢氧化钡和偏钛酸为原料,制备了纯度高、粒径小的钛酸钡粉体,能满足电子工业对高质量钛酸钡粉体的需求。此外,以偏钛酸、氯化钡、碳

装饰材料分析

装饰材料 陶瓷日用陶瓷 餐具咖啡具容器酒具茶具其他日用陶瓷 工艺陶瓷 艺术陶瓷园林陶瓷琉璃制品其他工艺陶瓷 建筑陶瓷 内墙砖外墙砖地面砖广场砖文化石瓷片拼花釉面砖通体砖仿古砖马赛克琉璃瓦腰线其他建筑陶瓷 卫浴陶瓷 浴缸淋浴房洗脸器便器洗涤器卫浴配件水龙头阀门整体浴室其他卫浴陶瓷 工业陶瓷 电子陶瓷蜂窝陶瓷工程陶瓷化工陶瓷电器瓷耐火研磨陶瓷功能陶瓷配件工业琉璃其他工业陶瓷特种陶瓷 功能陶瓷结构陶瓷其他特种陶瓷 陶瓷原料 陶瓷岩膨润土球土陶瓷土锂云母绢云母粘土伊利石硅灰石叶腊石石英超白粉萤石滑石长石 陶瓷辅料 陶瓷溶剂 陶瓷能源 陶瓷马赛克 光面陶瓷哑面陶瓷 陶瓷工艺品 其他陶瓷原料 精细化工 涂料 UV涂料PVC涂料腻子原子灰粉末涂料环氧涂料纸张涂料卷材涂料金属涂料木器涂料塑料涂料玻璃涂料印染涂料标线涂料艺术涂料仿瓷涂料路用涂料桥梁涂料地板涂料内墙涂料外墙涂料汽车涂料船舶涂料仪器仪表涂料铁路公路涂料航空航天涂料轻工和家电涂料电子元器件涂料机床农机工程机械涂料专用埋地管道及设施涂料导电涂料保温涂料防腐涂料防火涂料防水涂料特种涂料其他涂料 油漆 聚酯漆聚氨酯漆硝基漆水基油漆防水油漆防火油漆乳胶漆纳米漆地坪漆锤纹漆木工油漆防锈漆防霉漆修补漆水性漆木器漆桥梁漆金属漆汽车漆清漆磁漆底漆调和漆耐高温漆集装箱漆自行车漆铁路车辆漆道路标志漆其他油漆 染料 硫化染料还原染料直接染料酸性染料分散染料活性染料碱性染料荧光增白剂阳离子染料金属络合染料其他染料 涂料溶剂 苯甲苯二甲苯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环己酮异佛尔酮醋酸酯类环己烷丙二

醇类乙二醇类二乙二醇类DBE稀释剂防潮剂脱漆剂其他涂料溶剂 助剂 乳化剂分散剂发泡剂消泡剂稳泡剂消光剂增稠剂流平剂抗结皮剂抗沉降剂防流挂剂防霉杀菌剂附着力增进剂堵漏剂疏水剂防水剂固化剂催干剂稀释剂界面剂光亮剂除味剂成膜助剂锤纹助剂光稳定剂热稳定剂促进剂防雾剂增塑剂软化剂速递剂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缓凝剂旱强剂速凝剂阻锈剂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砂浆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水泥添加剂润湿剂涂料光亮剂UV光稳定剂涂料分散剂其他助剂 树脂原料 双酚A季戊四醇甲基丙烯酸单体其他树脂原料其他化学试剂 乳液及成膜物 氟碳树脂醇酸树脂光固化树脂丙烯酸乳液硅丙乳液弹性乳液醋丙乳液纯丙乳液苯丙乳液固化剂聚氨酯聚酯树脂石油树脂乙烯树脂油类树脂其他乳液及成膜物 颜料填料 钛白粉高岭土滑石粉立德粉云母粉碳酸钙膨润土氧化铁硅酸铝硅微粉硫酸钡铝银白碳黑氧化锌锌粉铬黄炭黑酞菁镉黄锆珠铝银浆铜金粉铅白铝粉锑白红丹云母氧化铁铁红群青氧化铁黄色淀二氧化硅氢氧化铝珠光颜料防伪颜料防锈颜料陶瓷颜料荧光颜料还原颜料油墨颜料偶氮颜料玻璃鳞片色浆其他颜填料 专用胶黏剂 粘合剂木工胶瓷砖胶金属胶玻璃胶墙纸胶石材胶干挂胶幕墙胶快干胶导电胶万能胶绝缘胶硬化胶防火胶防漏胶防水胶特种胶厌氧胶其他粘合剂 天然胶黏剂 动物胶植物胶矿物胶橡胶型胶粘剂无机胶粘剂其他天然胶粘剂 合成胶黏剂 复合型胶粘剂树脂型胶粘剂聚氨酯胶粘剂合成橡胶型胶粘剂酚醛胶粘剂脲醛胶粘剂三聚氰胺胶粘剂聚乙烯醇胶粘剂聚醋酸乙烯胶粘剂热熔胶热熔压敏胶树脂胶粘剂丙烯酸酯胶粘剂UV胶环氧树脂胶其他胶粘剂 合成树脂 呋喃树脂脲醛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丙烯酸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氨基树脂有机硅树脂其他合成树脂 沥青 煤焦沥青石油沥青天然沥青其他沥青 其他化工制品 门窗 门 门帘木门玻璃门塑钢门复合门金属门铁艺门不锈钢门铝合金门平板门自动门旋转门移动门推拉门造型门折叠门伸缩门卷帘门卷闸门隔断门防盗门防火门壁柜门车库门室内门进口门其他门 窗 纱窗木窗金属窗塑钢窗复合窗推拉窗平开窗悬窗固定窗折叠窗其他窗 门窗配件 门夹闭门器门条门控器门花锁具地弹簧其他 地板

陶瓷基复合材料论文 (1)

陶瓷基复合材料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概念: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以陶瓷为基体与各种纤维复合的一类复合材料。陶瓷基体可为氮化硅、碳化硅等高温结构陶瓷。这些先进陶瓷具有耐高温、高强度和刚度、相对重量较轻、抗腐蚀等优异性能,而其致命的弱点是具有脆性,处于应力状态时,会产生裂纹,甚至断裂导致材料失效。而采用高强度、高弹性的纤维与基体复合,则是提高陶瓷韧性和可靠性的一个有效的方法。纤维能阻止裂纹的扩展,从而得到有优良韧性的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性能,主要用作高温及耐磨制品。其最高使用温度主要取决于基体特征。 一、陶瓷基复合材料增强体 用于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品种很多,根据复合材料的性能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纤维类增强体 纤维类增强体有连续长纤维和短纤维。连续长纤维的连续长度均超过数百。纤维性能有方向性,一般沿轴向均有很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 颗粒类增强体 颗粒类增强体主要是一些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热、耐磨。耐高温的陶瓷等无机非金属颗粒,主要有碳化硅、氧化铝、碳化钛、石墨。细金刚石、高岭土、滑石、碳酸钙等。主要还有一些金属和聚合物颗粒类增强体,后者主要有热塑性树脂粉末 晶须类增强体

晶须是在人工条件下制造出的细小单晶,一般呈棒状,其直径为~1微米,长度为几十微米,由于其具有细小组织结构,缺陷少,具有很高的强度和模量。 金属丝 用于复合材料的高强福、高模量金属丝增强物主要有铍丝、钢丝、不锈钢丝和钨丝等,金属丝一般用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和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但前者比较多见。 片状物增强体 用于复合材料的片状增强物主要是陶瓷薄片。将陶瓷薄片叠压起来形成的陶瓷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韧性。 二、陶瓷基的界面及强韧化理论 陶瓷基复合材料(CMC)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弹性模量、热化学稳定性等优异性能,被认为是推重比10以上航空发动机的理想耐高温结构材料。界面作为陶瓷基复合材料重要的组成相,其细观结构、力学性能和失效规律直接影响到复合材料的整体力学性能,因此研究界面特性对陶瓷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界面的粘结形式 (1)机械结合(2)化学结合 陶瓷基复合材料往往在高温下制备,由于增强体与基体的原子扩散,在界面上更易形成固溶体和化合物。此时其界面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反应区,它与基体和增强体都能较好的

装饰材料论文(石材、木材、瓷砖)

建筑装饰材料课程论文题目:浅谈室内装饰的几种建筑材料 学院:建筑学院 班级:11建筑工程技术113班 姓名:史志帅 学号:110000597 任课老师:吴冰琪

目录 一、室内建筑装饰材料概述 (3) 1.1 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的作用 (3) 1.2 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 (3) 二、几种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功能、特点 (3) 2.1 石材 (3) 2.1.1 天然大理石 (4) 2.1.2 天然花岗石 (6) 2.1.3 人造石材 (8) 2.2 装饰木材 (8) 2.2.1 木材的分类 (8) 2.2.2 木装饰制品及应用 (10) 2.2.2.1 木地板 (10) 2.2.2.2人造板 (13) 2.3 瓷砖 (14) 2.3.1 抛光砖 (15) 2.3.2 釉面砖 (15) 2.3.3 马赛克 (16) 三、结束语 (17) 四、参考文献 (17)

论文摘要: 建筑装饰材料是指主要起室内装饰作用的建筑材料。它是指主体建筑完成之后,对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进行功能和美化处理 而形成不同装饰效果所需用的材料。它是建筑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建筑物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字:常见的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种类、功能、特点等。 一、室内建筑装饰材料概述 建筑装饰材料是指主要起装饰作用的建筑材料。它是指主体建筑完成之后,对建筑物的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进行功能和美化处理而形成不同装饰效果所需用的材料。它是建筑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 1.1 建筑装饰材料的作用 装饰材料对建筑物的美观效果和功能发挥起着很大作用。建筑装饰材料的装饰效果,一般是通过装饰材料的色调、质感和线条三个方面具体体现,因此,建筑装饰材料装饰建筑物、美化室内外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装饰材料大多是作为建筑的饰面材料使用的,因此,建筑装饰材料还具有保护建筑物,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和兼有其他功能的作用。 1.2 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 (1)按化学成分不同分类:有机高分子装饰材料、无机非金属装饰材料、金属装饰材料、复合装饰材料(2)按装饰部位不同分类:外墙装饰材料、内墙装饰材料、地面装饰材料、顶棚装饰材料(3)按材料主要作用不同分类:装修装饰材料、功能性材料(4)按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不同分类:A级、B1级、B2级和B3级。 二、几种常见的室内建筑装饰材料的种类、功能、特点 建筑装饰材料作为一种装饰性建筑材料在我们运用其进行建筑内外装饰时,我们应当对其有足够得了解与认识。下面从建筑装饰材料的分类、功能、特点方面进行简单介绍。 2.1石材 目前,对石材的分类有很说法,如:说法一:建筑用饰面石材大致可分为:花岗石、大理石两大类;说法二:建筑用饰面石材大致可分为:花岗石、大理石、板岩三大类;说法三:建筑用饰面石材大致可分为:天然石、人造石两大类;说法四:建筑用饰面石材大致

压电陶瓷

学业设计(论文) 压电陶瓷 系别:应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专业(班级):14级应用化学(升本)班作者(学号):陈云飞(51432221018)指导教师:李宗群(硕士) 完成日期: 2015年5月4日 蚌埠学院教务处

1 引言 ............................................................................................................... - 1 - 1.1 概况................................................................................................................. - 1 - 1.2 压电效应......................................................................................................... - 1 - 1.3压电性能.......................................................................................................... - 2 - 1.4 压电陶瓷材料主要参数的确定..................................................................... - 4 - 1.5 压电陶瓷的极化工艺..................................................................................... - 4 - 1.6 压电陶瓷材料................................................................................................. - 5 - 参考文献................................................................................................................ - 12 -

特种陶瓷压电陶瓷的性能与结构

结课论文开题报告 2014 年 4 月 13日 特种陶瓷的力学性能与压电陶瓷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参数 引言: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功能陶瓷愈来愈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品种日益增多,应用也愈来愈普遍。几乎在工业、宇航、军工等所有的领域都可以找到特种题 目: 特种陶瓷的力学性能与压电陶瓷的结构原理和性能参数 学 院: 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材料化学112班 学生姓名: 顾鹏 学 号: 2011121272 指导教师:

陶瓷的应用。应该指出,许多陶瓷都具有十分优异的综合性能。 摘要:特种陶瓷是发展高新技术的物质基础,也是改造传统产业的必备条件,因 此材料科学被列为对世纪六大高科技领域之一。特种陶瓷是新材料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具有其他材料所没有的各种优良性能,耐高温、高强度、重量轻、耐磨、耐腐蚀、优异的电、磁、声、光等物理特点,它在国民中的能源、电子、航空航天、机械、汽车、冶金和生物等各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成为各工业技术特别是尖端技术中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武器装备的发展也离不开特种陶瓷材料。除此之外,在当今世界各国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问题来考虑时,以环境保护、生活优化为背景的环境净化功能陶瓷的研究与开发也必然对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Abstract: special ceramics is the material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technology,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industries essential condition, so the materials science is listed as the six major high-tech fields. Special ceramics is a part of the new material, because it has excellent resistance to various other materials do not have,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high strength, light weight, corrosion resistance, wear resistance, excellent electrical, magnetic, acoustic, optical and othe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it is in the national energy, electronics, aerospace, machinery, automobile, metallurgy and biological aspects have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has become the industry technology is the key technology in the essential material, in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constr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weapons and equipment also cannot do without special ceramic materials. In additio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n important consideration in the world, wit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ife optimization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functional ceramics are bound to improve human living environment,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关键词:特种陶瓷、压电陶瓷、性能 1特种陶瓷定义 特种陶瓷又称精细陶瓷,按其应用功能分类,大体可分为高强度、耐高温和复合结构陶瓷及电工电子功能陶瓷两大 ... 在陶瓷坯料中加入特别配方的无机材料,经过1360度左右高温烧结成型,从而获得稳定可靠的防静电性能,成为一种新型特种陶瓷,通常具有一种或多种功能。如:电、磁、光、热、声、化学、生物等功能,以及耦合功能。如压电、热电、电光、声光、磁光等功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