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9的乘法口诀-人教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学反思-9的乘法口诀-人教版

《9的乘法口诀》教学反思

《9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所需一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已多次经历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因此在教材的编排上,给了学生更充分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无论是观察插图、填表还是编口诀,都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完成。

本节课在试教了三次的基础上,让我感觉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理清整节课的思路、每个目标和环节要求,层次要清晰,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需要有引导作用,环环递进,稳扎稳打帮助孩子获得学习方法,适当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提升。

本次上课有以下几点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1】

师:观察这两句口诀,你发现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

生:二九十八是一九得九的两倍。

师:谁听懂了?

生:把一个9看成一份,两个9就是这样的两份。

师:二九十八就是表示?2个9,一九得九就是表示?1个9。2个9是1个9的两倍,18也是9的两倍。

师:用这幅星星图,像这样的倍数关系,还能帮你编出哪句乘法口诀?

生1:三九二十七。

生2:四九三十六。2个9的2倍就是4个9。(板书4个9)

师:谁听明白了?他说的是什么意思呀?

生:把两个9看成一份,四个9就有这样的两份。

师:原来2个9的2倍就是4个9,四九就是四九三十六。

师:还有什么方法也能知道四九就是三十六呢?

生:4个9相加,9+9+9+9=36。

师:哦,用加法可以。

生:看图,40-4=36。【课件加以展示效果】

师:几个9相加就是几十减几。

师:那么,这四九三十六能帮助我们解决哪两个算式呢?

生:4×9=36,9×4=36(师板书)

【反思】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让学生找一找各口诀之间的联系,有倍数关系,有几个9就是比几个10少几的相差关系,还有像3个9是由1个9加2个9来知道的关系等等,各类关系的梳理和渗透显得格外重要,而在这一环节教师的思路不清,目标不明确,导致孩子的回答总是跑偏,他们也被教师绕晕了,之前已经回答了4个9是2个9的2倍,后面又来18+18=36,四个9是两个9的2倍,此处应该直接在学生回答了4个9是2个9的2倍之后直接得到。这一环节很不紧凑,拖拉,导致后面的教学时间不够,重难点也落实不到位,目标完成不了。

【教学片断2】

师:根据1-8的乘法口诀,请你推测一下9的乘法口诀有几句?你能编吗?

师:请拿出作业纸,看练习题第一题,你能看懂徐老师是怎么编口诀的吗?

生:第一行就是1个9,口诀就是一九得九,算式就是1×9=9,9×1=9。

第二行……

师:你能像这样把剩下的5句口诀编写在作业纸上吗?可以用星星图帮助你圈圈画画。

(学生动手编口诀,教师巡视。)

反馈、展示

展示学生作品(错误的找出来展示)

师:请你和自己编写的口诀校对一下,哪里错了?为什么错呢?

(纠错:三九二七,不写汉字十;六九四十五,五九五十四,计算错误;四九36,汉字和数字混淆;)

师:在小朋友们的努力下,我们编完整了9句乘法口诀,对比大屏幕上的乘法口诀,全对的小朋友请自信地举起你的小手。(表扬一下自己!)全班齐读口诀

【反思】

本环节的设计主要是想在学生跟着编写了四句9的乘法口诀之后,放手让学生独立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诀的编写,然后进行及时的反馈展示。但是由于之前的铺垫不到位,孩子们大多数是用每次加9的方法来编写的,或是根据已有的经验直接默写口诀,而不是运用我所希望的倍数关系或是几个9就是比几个10少几的关系来解决。在反馈的时候也过于粗糙,急于完成任务,对于点评和指导方法也略过了,学生编写的方法停留在原有基础得不到提升。

本次上课得到的启示:第一,上课前想清楚要教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每一环节的安排要合理有效,有节奏,层次清晰,目标明确。第二,内容应该怎么教,本节课主要是帮助学生理清各种关系,在各种关系之间建立好良好的沟通,使得方法得到理解与运用,别就点教点。第三,检测教的怎么样,及时对所教知识进行有效地检测反馈,落实到位,而不是走过场。

虽然这次开课并不如人意,但是在这过程中我收获很多,希望年轻的我在不断的学习中成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